对淮河流域产业发展的思考

对淮河流域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对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黄祖宏[1](2021)在《社会转型视角下淮河流域治淮政策历史演变研究——基于ROST文本挖掘系统的分析》文中指出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淮河流域的治淮政策发生了一系列显着的变化。本研究基于转型视角对淮河流域治理政策在时空方面的演进和特征进行剖析,以淮河流域的治理政策文本为例,对1949—2020年发布的治淮政策标题及其文本内容按时间、空间维度进行文本分析,并对收集的所有治淮政策文本进行相关语义网络分析,为淮河流域的持续治理和开发提供参考。

孙方方[2](2021)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淮河流域的发展潜力逐渐受到国家的关注。2018年11月,《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正式由国务院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设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1]。鉴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淮河流域的25个地市及4个县多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促进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这一实际情况与《规划》战略定位要求的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放在首要位置是相悖的;2021年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亦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此背景下,以工业为主要产业的淮河流域城市如何提高工业生态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通过对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范围内22个地级市(徐州、宿迁、泰州未予计算)的工业生态效率的测算,评价各市工业生态效率的横纵向差异及变化趋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各地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为实现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战略目标贡献些许力量。首先,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生态效率”及“生态效率评价”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学习,明确生态效率的内涵及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及所用的评价方法。在了解分析学者们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建立SBM-U模型,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各市截面数据做横向分析,再通过DEA窗口分析法做横纵向综合分析,指出工业生态效率的变化趋势。之后通过分析2007年至2016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城市投入产出指标的平均冗余率,考察提高工业生态效率的途径。实证研究证明:样本期内淮河生态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总体稳定,处于中等水平,各区域和城市间差异性明显,总体呈现东部海江河湖联动区>北部淮海经济区>中西部内陆崛起区的状态;样本期内年度平均投入产出变量冗余率显示所有城市均存在产能不足、非期望产出过量和投入冗余的问题,且城市间差异明显。其次,σ收敛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淮河生态经济带整体角度和区域角度都不存在工业生态效率差距减小的现象,北部和中西部反而有进一步加大差距的趋势;绝对β收敛分析样本期内区域视角下不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但从淮河生态经济带整体看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趋势,说明整体视角下跨区域间存在后进城市“追赶”先进城市的情况。再次,利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检验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说明:淮河生态经济带范围内的城市经济发展和外资利用对工业生态效率有提升作用,目前的产业结构则制约着工业生态效率的发展,污染治理能力对工业生态效率的作用不明确。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生产层面、产业层面和政策层面提出建议。生产层面的建议包括要注重对生产源头、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的控制;产业层面的建议包括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产业生态系统和有选择得引入外商投资;政策层面的建议包括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和加大环保财政保障力度。图4表9参80

马朝阳[3](2021)在《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分析》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淮河生态经济带作为中东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为研究如何找寻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与突破口,破解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升的难题,本文以淮河生态经济带2013-2018年25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依据高质量发展内涵和特征构建了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13-2018年25个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对2013-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扬州市以0.724的综合得分稳居淮河生态经济带所有地级市之首,泰州市和连云港市的综合得分紧随其后,但除扬州市外,其余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均在0.64以下,可见淮河生态经济带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第二部分是根据各地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得分运用Arc GIS和Geoda软件对2013-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空间分布、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显示: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空间集聚类型以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为主。第三部分是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准则层及指标层进行障碍度诊断,挖掘阻碍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子。从准则层诊断结果来看,虽然影响不同城市的障碍因子不尽相同,但是影响各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障碍因素具有普遍性。其中创新性对除扬州外的其他城市均有较大的阻碍作用,这说明淮河生态经济带整体创新发展水平都还有待提高,分享性是阻碍各个地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从指标层诊断结果来看:除扬州市外的其余24个地市排名前两名的障碍因子均为创新性准则层的指标,且每万人专利申请数X15的障碍度在9.09%以上、每万人专利授权数X16的障碍度在7.22%以上,这一点与上一节创新性准则层对除扬州市外的其余所有城市有较大的阻碍作用的结果相符合。

郭雄风[4](2021)在《近代水利科学知识与淮河水域治理研究 ——以《地学杂志》(1910-1937)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初年,淮河流域水患严重,淮河下游地区百姓苦不堪言。中国地学会会员多为江苏籍,其对家乡淮河疏导活动关注密切。以张謇为首的江苏士人曾提出许多导淮计划书,并且费礼门等西方工程师也被中国政府邀请前来治淮。这些导淮计划可见于中国地学会机关刊物《地学杂志》,导淮计划书蕴含的水利知识既有中国传统的治河方法,又有西方水利技术。在导淮活动中两种不同治河方法相互融合,从而推动近代水利科学的发展。在导淮活动中,西方的水利科学技术被应用于淮河治理,然而中国数千年形成的河防经验,尤其以水为师的传统治河理念也并未被导淮人物忽视,淮河流域治理较为成功的计划是中西治水方法相结合,在引进西方水利技术的同时,考虑中国河流具体情况。1920年后,导淮活动逐渐由民间倡导转向政府主导。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成立,为淮河科学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导淮委员会发布的《导淮工程计划书》在充分吸收传统治河方法精华的基础上,对淮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进而减少水患发生,发挥淮河流域的航运、灌溉价值。导淮活动中的近代水利科学知识含量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开始获得实效。从民国初年导淮计划书讨论淮河入海入江路线至1920年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海港建设,导淮计划书经历由方案路线选择至具体工程实施的变化。导淮工程计划由国民政府主导、水利专家主持,流域统筹治理,这进一步提高了淮河治理的科学性。1929年导淮委员会成立后,淮河的水利机关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避免了因地区利益纠纷而致导淮计划失败。近代水利科学知识运用于河流治理,主要体现为讲求流域综合治理,尤其强调成立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水利保障机关。水利机关可进行工程筹措经费、颁布治河政令、为治河引进水利技术人才,这些政府职能正是民国初年落实导淮计划书所必需的。因缺乏政府水利机关管理,民国初年导淮计划只停留于设想层面。因此,运用近代水利科学知识治理时,需融合西方水利科学知识与中国传统治河方法,政府水利机关为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淮河治理工程才可取得成效,进而淮河的灌溉、航运、水电等价值才可被逐渐开发利用。

江舟[5](2021)在《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业生产从提升粮食和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向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过渡。草地资源在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衍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给人类带来生态与经济利益。通过建立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产模式,对人工草地进行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及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促进意义。(1)本文首先对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选取安徽省蚌埠市,江苏省盐城市,江苏省扬州市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草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功能分类与选择评估指标(2)通过熵权法分别对燕麦、金花菜、箭筈豌豆、毛苕子进行适应性评价,测定牧草产量与品质,并分析牧草种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利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品质、牧草产量以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建立适宜在淮河生态经济带推广的牧草生产模式。(4)依据田间试验数据以及文献,利用当量因子法、价格替代法、评估淮河生态经济带内天然草地与人工牧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淮河生态经济带内牧草种植与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从而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转型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种植生产机遇”、“大众对于生态环保意识加强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社会认知机遇”、“农业食品安全的要求导致饲料粮需求增加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市场机遇”是影响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权重分析分别达到0.2141、0.1279、0.1078。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提供畜牧产品功能(供应草产品)”、“为人类提供食用价值”、“土壤改良”是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权重分别为0.3 102、0.1154、0.0876,以此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指标。(2)依据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评价结果,燕麦品种牧乐斯牧草产量与品质表现最好,干草产量达到1664.35 g·m-2,粗蛋白含量为11.49%、相对饲用价值为137.02,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15%,豆科牧草中,润扬白箭筈豌豆收获干草产量最高为1041.59 g·m-2,淮扬金花菜在参试品种中牧草品质最高,粗蛋白含量达到27.81%,相对饲用价值为176.24。金花菜对提升土壤养分效果最为显着,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平均提升56.25%、49.34%、24.47%、57.19%。(3)建立了“燕麦-金花菜”间作的南方牧草生产模式,可以提高80%的土地利用率,可收获较高的燕麦干草产量与总干草产量2177.42 g·m-2,与燕麦单播相比干草产量增加了 28%。间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养分,间作模式中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机质含量显着高于燕麦单播,比燕麦单播平均提高了 22.34%、63.88%。(4)在大丰地区盐碱地条件下,“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模式中,干草产量最高达到2116.42 g·m-2,土地当量比最高达到1.70,燕麦粗蛋白含量比单播燕麦提升16.76%。“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混播与燕麦单播相比,对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有促进作用,分别提升了 15.42%~34.05%、2.15%~7.33%、28.71%~50.24%。(5)依据当量因子法,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为1123.05亿元人民币(Chinese Yuan,CNY),其中“土壤形成与保护”的价值在各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指标中最高,达到302.49亿元CNY,娱乐文化功能的价值最低,仅为6.20亿元CNY。淮河生态经济带内人工牧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牧草间作、混播生产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高于牧草单播模式。“燕麦-金花菜”间作模式在扬州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42544.38 CNY·hm-2,“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51198.68 CNY.hm-2。(6)经过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进行苜蓿生产,种子费与农机费的弹性系数最大,分别为0.574 6、0.5923,即每增加1%的种子费与农机费投入,苜蓿收益分别可以增加0.574 6%、0.592 3%。在淮河生态经济带苜蓿生产总成本为10178.67元·hm2,与小麦生产成本相比增加了10.58%,然而毛利润增加了 175%。苜蓿、燕麦、金花菜生产肥料费用与小麦相比分别下降了 58.05%、24.62%、58.06%。

熊明威[6](2021)在《明清时期颍、涡河流域水利治理与生态变迁(1375—1855)》文中指出本文以整个黄淮运的一个边缘区域——颍河、涡河的治理研究对象,借以窥测整个大流域治理困局的一般性特点。另一方面,本文以环境史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颍河、涡河流域内水利的治理模式变化、人口变化以及生态变迁的分析揭示在颍河、涡河流域内所产生的生态衰退问题,并以作为淮河流域的基本区域之一的颍河、涡河流域来透视整个淮河流域的生态衰退趋势。在颍河、涡河流域内的治理虽然貌似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河患被平息,河道被重新开浚,但是从生态视角看来,这种成功是表象的,流域内繁荣的背后是生态的进一步衰退。人类在进行不断扩张生存边界的同时,导致自然领域的萎缩,从而使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弹性下降,灾害的频率与范围日渐扩大。第一章主要探讨颍河、涡河的区位地位变化。明代以前——黄河尚未对颍、涡河流域进行长期夺河入淮时候,颍、涡河流域作为长期以来的政治要地。政治上的区位优势而推动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它成为了明代以前中国重要经济区之一。但是宋元时期,伴随着政治重要性的下降,经济区位的重要性也随之退化,从而使得颍、涡河流域这一“核心区”转变为“边缘区”,而这种“边缘区”的构造则是在随后的明朝与清朝被固定下来。第二章将探讨,颍、涡河流域的这种“边缘区”构造是如何被不断固化。对明、清两朝在颍河、涡河流域的水利治理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元末之际刚刚产生的“边缘区”,在明清时期不断得以固化。这种加固路径的形成源于明清政府将其作为国家利益的牺牲区域,使其为国家的整体利益让步;地方政府继续执行着国家战略,最终完成对于该区域的固化。第三章将对区域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探讨区域的生态环境变化。本章考察区域区位地位的下降所导致的环境的恶化,以及区域中的人们是如何应对这种区域地位下降所引起的环境恶化,并进而探讨当区位优势丧失时,人们是如何竭力生存。

邱睿[7](2021)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中部地区,承接南北方,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流域内人口密集,各类资源丰富。但淮河流域过去一直缺乏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撑,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严重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对区域竞争力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为改善这一现象,国家发改委在2018年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将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指出,要将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成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带。因此,在经济带的建设上,必须以绿色和创新为重要抓手,推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相关理论文献进行了介绍,提炼了绿色创新的内涵,梳理了绿色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和影响因素。其次,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淮河生态经济带26个地级市2012-2018年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最后,借助Tobit面板回归模型,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对外开放等角度出发,实证分析了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时间演化上,研究期内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保持了波动上升的态势,但总体效率水平不高,还存在较大改进空间。经济带内四个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地区间效率水平存在一定差异。(2)空间演化上,研究初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较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后期则演变为两边高中间低的“U”型分布状态。(3)空间关联上,研究期内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莫兰指数均为正值,且全部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着性检验,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相较于研究初期,后期扩散型和传染型的空间分布模式在数量上均有一定减少,地区间绿色创新发展的极化效应有一定缓解。(4)影响因素上,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对淮河生态经济带总体及经济带内四个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着影响,但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产业结构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对经济带内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差异较大。

胡焕龙[8](2021)在《淮河文化精神结构与历史蜕变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依芮德菲尔德的大小传统理论视角,文明时代3000多年的淮河文化发展历程,可以唐宋为大致分界,分为前期与后期两大历史阶段。前期自春秋战国至隋唐,约1600年历史,又可分为春秋战国时期、汉淮南国时期和魏晋三个时段。在前期历史阶段,淮河文化大传统以其多元思想成果与独特的人文精神,引领淮河文化走向辉煌。然而,两宋以后到近现代,淮河文化的"大传统"逐步衰落,民间文化"小传统"逐步成长壮大,最终一枝独秀。淮河文化"衰落"的过程是漫长的,蜕变的原因是复杂的。现阶段淮河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体现在文化扶贫、文化产业、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三个层面。

姚振[9](2020)在《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节能减排效率体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水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工业产业的发展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明显制约了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了节能减排视角,使用DEA模型分析了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节能减排效率,然后分区域探究节能减排效率的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包括:(1)采用SBM模型,结合淮河生态经济带2010-2017年2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测算和分析。由静态分析可知,淮河生态经济带三大流域的节能减排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还有一定的节能减排潜力;(2)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可知,2015-2017年上游和下游地区的节能减排效率差异变大,2015-2017年中游地区的节能减排效率差异变小,上游和下游地区的节能减排效率差异逐渐扩大是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形成区域差距的根本因素。(3)采用Malmquist指数模型,由动态分析可知,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的节能减排效率在2014-2017年处于下降趋势,中游地区在2014-2017年间处于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TFP和TEC的变化趋势基本上相同,TEC是TFP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地区要因地制宜,调节现有的工业生产模式,协调好工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提高自身的节能减排效率。(4)通过共同边界函数分析了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的技术异质性特征,借助于共同技术率发现上游地区的MTR值最高,它代表了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的最高水准,下游地区的MTR值略低于上游地区,说明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中游地区与上游和下游地区的节能技术整体上存在明显的差距,这阻碍了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的进一步提升。(5)借助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的具体因素,研究表明,能源结构、科研投入水平和对外发展水平与中游地区的节能减排效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能源结构和对外经济水平与下游地区的节能减排效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最后,结合淮河生态经济带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本文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的一些建议:(1)淘汰环境污染较重的企业,促进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对排放的污染废水、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实现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2)通过科学技术创新逐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不必要的浪费;(3)改进现有的工业企业的技术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企业的节能减排效率;(4)减小中游区域的内部差异;(5)政府部门应出台一些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为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财政支持。

赵金玉[10](2020)在《近三十年淮河流域地表水时空演变遥感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表水体在工农业生产、气候调节和生态系统维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表水体的时空格局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对其进行快速精准的时空变化监测,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地表水体动态变化研究是基于若干时间片段,遥感数据高昂的获取成本和庞大数据量制约了长时间序列地表水体的绘制,由于一年内水体可能发生剧烈波动,故不考虑地表水体的年内变化进行水体图的绘制显然是不准确的。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云存储及云计算技术在过去的几年中得以快速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存储并处理海量的高分辨率影像获取地表水体图成为可能。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通过编程运算获取近三十年的Landsat5TM、Landsat7 ETM+和Landsat8 OLI影像,利用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相结合及单一水体指数的水面判断方法,获取近30年淮河流域和洪泽湖地表水体的时空格局,并探究地表水体变化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如下:(1)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利用研究期所有Landsat数据,对淮河流域和洪泽湖分别构建不同水面识别算法能够可快速、准确地监测水体时空格局;(2)淮河流域1989-2017年最大水体面积、季节变化水体面积和基于重力卫星的水储量数据均呈下降趋势,而最小水体面积呈微弱的上升趋势。水体面积变化与降水(包括积雪)呈正相关性,与温度呈负相关;(3)淮河流域小型水体是地表水体数量变化的主导因素,面积较小的水体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消失的几率更高,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更具脆弱性;大型水体是地表水体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中的216座大中型水库(含洪泽湖等大型湖泊及临淮岗)对于保持淮河流域地表水的相对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洪泽湖1987-2018年最大、最小和季节变化水体面积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水体面积变化与降水呈正相关性,与温度呈负相关,与水储量数据呈正相关。(5)洪泽湖最小、最大水体面积的低值出现在7-9月,而季节变化水体最大值出现在7-9月份。

二、对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转型视角下淮河流域治淮政策历史演变研究——基于ROST文本挖掘系统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二、样本选择与研究思路
    (一)样本选择
    (二)研究思路
三、治淮政策的文本分析
    (一)时间上治淮政策内容的差异
    (二)空间维度治淮政策内容的差异性
四、治淮政策语义网络分析
五、结论与讨论

(2)淮河生态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效率的概念
        2.1.2 工业生态效率的概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关于生态效率的研究现状
        2.2.2 关于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2.2.3 关于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3 淮河生态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评价
    3.1 评价模型的基本原理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数据来源
    3.3 工业生态效率评价
        3.3.1 截面数据分析
        3.3.2 横纵向综合分析
        3.3.3 各城市2007-2016年投入产出变量平均冗余率分析
4 淮河生态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的收敛分析
    4.1 生态效率收敛性的研究方法
        4.1.1 σ收敛分析模型
        4.1.2 绝对β收敛分析模型
    4.2 淮河生态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的收敛分析
        4.2.1 σ收敛分析结果
        4.2.2 绝对β分析结果
5 淮河生态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1 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1.1 指标与影响因素的选取
        5.1.2 模型的原理
    5.2 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Tobit回归模型的建立
        5.2.2 回归分析
6 淮河生态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路径研究
    6.1 生产层面
    6.2 产业层面
    6.3 政策层面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相关研究
        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
        三、高质量发展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高质量发展理论基础
        一、科学发展观
        二、协同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证分析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第二节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节 研究区域界定和数据来源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测度
第四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第一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格局
        一、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性空间分布格局
        二、高质量发展的稳定性空间分布格局
        三、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性空间分布格局
        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空间分布格局
        五、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性空间分布格局
        六、高质量发展的分享性空间分布格局
    第二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空间自相关理论
        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三、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五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障碍度诊断分析
    第一节 障碍度模型
    第二节 准则层障碍度诊断结果
    第三节 指标层障碍度诊断结果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4)近代水利科学知识与淮河水域治理研究 ——以《地学杂志》(1910-1937)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 《地学杂志》基本情况
    (三)研究现状
    (四)创新点与不足
    (五)研究方法
引论
一 《地学杂志》中的水利科学与导淮计划
    (一) 《地学杂志》与近代西方水利科学的传播
    (二) 《地学杂志》与导淮规划书
    (三) 《地学杂志》与导淮活动关系
二 淮河流域导淮工程
    (一)淮河流域水系简况
    (二)民国时期的主要导淮计划与工程
    (三)导淮工程计划的实效
三 水利机构与民国政府治淮思想
    (一)民国时期政界人士的水域治理策略
    (二)治淮策略与科学研究的结合
    (三)民国政府的水政职能
四 水域治理的水利科技综合分析
    (一)近代西方水利科技的实效性
    (二)传统治河与现代治河方法比较
    (三)淮河水域问题治理与科学方法运用
五 近代淮河流域的科学知识运用与反思
    (一)近代淮河流域治理策略反思
    (二)淮河水域资源的综合利用
    (三)近代西方水利科学的本土化
    (四)淮河水域灾害防范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英文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提出和发展规划
        1.1.2 草地农业发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意义
        1.1.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业发展状况
    1.2 南方草地农业系统的建立与人工草地利用模式的形成
        1.2.1 牧草的引种应用和适应性评价
        1.2.2 淮河流域牧草的引种与品种比较适应性评价
        1.2.3 国外草地农业的利用模式对淮河经济带草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1.2.4 草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应用
    1.3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4 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1.4.1 当量因子法
        1.4.2 功能价值法
        1.4.3 遥感技术
        1.4.4 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的问题
    1.5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意义
第2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战略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AHP分析法步骤
        2.1.2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矩阵构建
        2.1.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层次构建
        2.1.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因素评价
        2.1.5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层次分析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AHP分析
        2.2.2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统层重要性分析
        2.2.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指标层重要性分析
        2.2.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总层次排序
    2.3 讨论
        2.3.1 利益相关者对于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认知
        2.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草地农业发展的影响
        2.3.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的发展模式
        2.3.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业发展领域的扩展
    2.4 结论
第3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3.1 牧草生产性能
        3.1.3.2 牧草品质
        3.1.3.3 土壤肥力测定
        3.1.3.4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生产性能的适应性评价
        3.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牧草品质比较
        3.2.3 燕麦种植对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土壤肥力的影响
        3.2.4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的生产性能比较
        3.2.5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牧草品质比较
        3.2.6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对土壤肥力影响
        3.2.7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3.3 讨论
        3.3.1 燕麦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评价
        3.3.2 豆科牧草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表现
        3.3.3 豆科牧草对淮河流域土壤肥力的影响
    3.4 结论
第4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的建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淮河生态经济带金花菜与燕麦生产模式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4.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4.2.3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4.2.4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间作模式对燕麦牧草品质的影响
        4.2.5 淮河生态经济带间作对金花菜与箭筈豌豆牧草品质的影响
        4.2.6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间作模式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4.2.7 “燕麦-金花菜”间作与“燕麦-箭筈豌豆”间作的综合评价
    4.3 讨论
        4.3.1 间作对金花菜、箭筈豌豆与燕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3.2 不同间作比例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4.3.3 牧草间作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4.4 结论
第5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生产性能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5.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燕麦-箭筈豌豆”牧草生产模式对于牧草产量的效应影响
        5.2.2 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与混播对于牧草品质的影响
        5.2.3 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混播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5.2.4 “燕麦-箭筈豌豆”间作与混播的综合评价
    5.3 讨论
        5.3.1 不同因素对牧草混播、间作模式中牧草产量的影响
        5.3.2 不同牧草种植模式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5.3.3 不同牧草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4 结论
第6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研究区域
        6.1.2 数据来源
        6.1.3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6.1.4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估算
        6.2.2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间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6.2.3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6.3 讨论
        6.3.1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趋势
        6.3.2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意义
        6.3.3 人工牧草生产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生态与生产意义
        6.3.4 合理的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产模式
    6.4 结论
第7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经济效益分析与比较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地概况
        7.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7.1.3 分析模型及方法
        7.1.4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与小麦生产的成本和收益比较
        7.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种植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
    7.3 讨论
        7.3.1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的优势
        7.3.2 影响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成本的因素
        7.3.3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前景
    7.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明清时期颍、涡河流域水利治理与生态变迁(1375—185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其概念的界定
        (一)选题及其意义
        (二)区域界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有关淮河的综述类研究
        (二)淮河流域灾害研究
        (三)淮河水系以及湖泊变迁研究
        (四)环境史视野下的淮河流域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处
第一章 盛衰之变:明代以前颍、涡河流域的环境变迁
    第一节 颍、涡河流域概况
        一、地理概况
        二、气候特征与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三、自然水系
    第二节 明代之前流域的变迁
        一、区域的繁荣发展阶段
        二、剧变:颍、涡河流域的转折点
        三、崩溃的开端
    小结
第二章 明清时颍涡河流域的国家水利治理与地方管理
    第一节 从“分流而治”到“束水攻沙”:明代颍、涡河流域的国家治理
        一、明代黄河侵夺颍河入淮之事实
        二、明代黄河夺涡之事实
        三、明代治河工程与颍、涡河治理
    第二节 遇决而堵:清代颍、涡河流域的治河转变
        一、清代黄河夺颍之事实
        二、清代黄河夺涡之事实
        三、清代治河工程与颍、涡河流域的治河发展
    第三节 权力的延伸:明清颍涡河流域中地方治理的发展
        一、明代:自主的地方治河
        二、清代:国家权力的渗透及其地方控制的加强
    小结
第三章 国家、河患与生态
    第一节 河工与植柳:明清时期生态压力与技术转型
    第二节 河患下的生存:明清时期颍、涡河内的作物种植
        一、增还是减?明清颍、涡河流域的稻作种植矛盾
        二、为生存而战:盐碱地的苜蓿种植
    第三节 野性与驯化:颍、涡河流域的动物种类变迁
    小结
结论 治理、调整与淮河流域的生态衰退
参考文献
后记

(7)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创新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创新经济学理论
        三、效率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绿色创新内涵的研究
        二、绿色创新效率测度方法的研究
        三、绿色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三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测度
    第一节 效率测度模型设计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投入产出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第三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投入产出现状分析
        一、绿色创新活动投入现状分析
        二、绿色创新活动产出现状分析
    第四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测算结果
第四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时空分异与演化
    第一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时空演化分析
        一、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时间演化分析
        二、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空间演化分析
    第二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性分析
        一、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二、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分析
第五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影响因素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绿色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回归模型设定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提升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经济带内区域间合作,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三、转变政府职能,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
        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淮河文化精神结构与历史蜕变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小传统理论与文化模式理论
二、一路辉煌:前期淮河文化大传统及其历史演变
    (一)商、周至春秋战国,淮河文化的“多元共生”
    (二)汉淮南国文化的辉煌
    (三)魏晋时期淮河文化精神谱系
三、沧海桑田:近世民间文化兴起与淮河文化转型
四、余论:淮河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9)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其关系
    1.4 本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的文献综述
    2.2 国外的文献综述
    2.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意义
3 节能减排效率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3.1 工业发展的特点
    3.2 节能减排的理论基础
    3.3 节能减排潜力测算的基本评价方法
    3.4 本文所采用的效率测度方法
        3.4.1 SBM模型
        3.4.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3.4.3 Theil指数及分解
        3.4.4 共同前沿理论框架(MTR)
        3.4.5 多元回归模型
4 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实证分析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投入指标
        4.1.2 产出指标
    4.2 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与区域差异分析
        4.2.1 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测算的结果
        4.2.2 淮河流域节能减排效率的测度结果分析
    4.3 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地区差距的泰尔指数分解
        4.3.1 Theil指数的测算结果
        4.3.2 淮河生态经济带地区节能减排差异的Theil指数测度
        4.3.3 Theil指数的测算结果分析
        4.3.4 组间和组内的差距贡献率分析
        4.3.5 以城市为权重下的组内Theil指数
    4.4 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的松弛变量分析
        4.4.1 淮河流域产出冗余率分析
5 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5.1 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动态变化测度结果
    5.2 共同边界下淮河生态经济带全要素节能减排效率测度
        5.2.1 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测度结果
        5.2.2 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城市分析
    5.3 组群边界条件下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的节能减排技术差距
    5.4 共同技术比条件下上、中和下游之间的节能减排技术差距
6 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因素探究
    6.1 变量解释和指标选取说明
    6.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7 研究总结和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近三十年淮河流域地表水时空演变遥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水体提取算法
        1.3.2 遥感传感器
        1.3.3 数据处理平台
        1.3.4 地表水体变化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地表水体时空变化分析
        1.4.2 地表水体变化主要驱动因素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及数据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淮河流域概况
        2.1.2 洪泽湖概况
    2.2 研究区数据
        2.2.1 遥感影像数据
        2.2.2 其他辅助数据
3 研究方法及精度评价
    3.1 淮河流域水体研究方法
        3.1.1 淮河流域地表水体提取算法
        3.1.2 最大水体、最小水体及季节变化水体的分类方法
        3.1.3 淮河流域水体提取精度评价方法
    3.2 洪泽湖水体研究方法
        3.2.1 AWEIsh阈值确定
        3.2.2 水体频率阈值的选择
        3.2.3 洪泽湖地表水体提取算法
        3.2.4 湖泊变化动态度
4 淮河流域水体变化时空分析
    4.1 地表水体提取精度直接评价
    4.2 地表水体提取精度间接评价
    4.3 淮河流域地表水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4 淮河流域地表水体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4.5 淮河流域积雪和水储量的年际变化
    4.6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淮河流域地表水体的影响
    4.7 淮河流域地表水体在多雨和干旱年份的变化
5 洪泽湖水体变化时空分析
    5.1 洪泽湖地表水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2 洪泽湖地表水体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5.3 洪泽湖地表水体月份面积变化分析
    5.4 气候变化对洪泽湖地表水体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内容的总结
    6.2 本文特色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对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转型视角下淮河流域治淮政策历史演变研究——基于ROST文本挖掘系统的分析[J]. 张慧,黄祖宏.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淮河生态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孙方方.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分析[D]. 马朝阳.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4]近代水利科学知识与淮河水域治理研究 ——以《地学杂志》(1910-1937)为中心[D]. 郭雄风.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D]. 江舟. 扬州大学, 2021
  • [6]明清时期颍、涡河流域水利治理与生态变迁(1375—1855)[D]. 熊明威.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7]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邱睿.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8]淮河文化精神结构与历史蜕变考察[J]. 胡焕龙. 学术界, 2021(02)
  • [9]淮河生态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 姚振.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10]近三十年淮河流域地表水时空演变遥感监测研究[D]. 赵金玉.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对淮河流域产业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