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6MHz非接触式ID芯片SR176

13.56MHz非接触式ID芯片SR176

一、13.56MHz非接触式ID芯片SR176(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楠[1](2019)在《基于STM32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及车位查询的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世界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不断加深,近年来以电能作为驱动力的电动汽车迅猛发展。然而,作为配套设施的交流充电桩却发展相对滞后,其中由于充电桩生产标准不统一,造成不同厂家生产的充电桩不能对所有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这严重制约着电动汽车发展的商业化、产业化。针对这一问题,根据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NB/T 33002-2018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和《GB/T 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用电连接装置》为依据,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交流充电桩系统,并采用模块化思想对充电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进行设计。该系统包括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控制引导模块、电能计量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交易结算模块、通信模块等充电功能模块。由于目前充电桩分布点较少以及充电车位被其他非电动汽车占用,导致用户想在附近进行充电时,却难以找到距车较近的充电桩。因此,为了让用户尽快查询到附近可使用的充电桩,设计了对充电车位进行实时监控的信息查询,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查看此监控信息,进而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充电桩。设计的车位监测系统是通过超声波测距和无线传输模块采集充电桩车位信息,并通过串口通信使协调器接收数据,在LabVIEW上位机平台上显示车位的空闲状态和剩余数量以及充电桩车位类型信息。通过LabVIEW中的LabSQL与阿里云MySQL数据库进行对接,可将LabVIEW上位机采到的充电桩车位信息实时存入并上传入MySQL中,再将阿里云中的数据后台接入车位查询软件,车位查询对数据进行接收以及实时显示车位信息。这样避免用户过多下载各种寻找充电桩的APP。通过对充电接口的检测、充电电量的精准计量、人机交互界面的实现以及充电车位信息的查询等主要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实现所设计的功能,并且车位信息也能进行实时查询。

闫朝辉[2](2016)在《煤矿机电设备物联网监测管理平台研究》文中认为机电设备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与操作人员的生命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影响企业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以及高效性。针对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依据物联网架构理论,本课题研究开发一套由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组成的煤矿机电设备物联网监测管理平台:感知层包括手持终端和嵌入式采集终端,手持终端通过RFID技术读取设备身份IC卡,以完成设备参数的数据表回传,嵌入式采集终端实时采集设备关键运行参数定时回传至数据库;网络层基于WLAN局域网技术实现,将系统一并置于同一个无线局域网中;应用层包括监控平台软件、数据库以及Web服务器,分别实现系统的人机交互、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库与终端的交互媒介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的相关的理论:对物联网的理论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一定的阐述,结合本课题的需求,设计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三层物联网系统;针对机电设备故障分类问题,引入BP神经网络的理论进行建模。根据潞安集团五阳矿南丰工区的实验基地,设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分别阐述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实现:硬件方面主要介绍应用层、网络层以及感知层硬件的实现;软件方面主要介绍监控平台软件、Web服务器、手持终端App以及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等4大模块的软件实现。最后介绍系统调试运行的结果以及用于故障诊断的BP神经网络的仿真实验。本系统的先进性在于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引入到机电设备管理领域,保证了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以及数据的时效性,提高了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何欣桐[3](2015)在《基于14443-A协议适用于NFC防伪方案的NFC基带IP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由射频识别技术(RFID)及互联技术演变而来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由于成本低廉、方便易用、且易于集成加密功能,NFC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智能手机,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目前,各大手机品牌都搭载了NFC技术,NFC相关应用开发得到广泛关注。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造假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造假成本逐渐降低,线上交易增加了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的渠道,规范化的防伪管理系统亟需建立。基于以上两点,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FC的防伪方案,并重点对适用于该方案的NFC基带IP进行了设计,以供NFC防伪标签设计使用。本文所提出的NFC防伪方案,结合了手机NFC功能、NFC防伪标签以及后台数据管理系统,具有安全性高、便于管理、方便快捷等优点,非常适合建立完整的防伪体系。本论文首先提出了NFC防伪方案,详细阐述了防伪方案工作流程,在对SM3密码杂凑算法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NFC防伪方案中,并根据NFC防伪方案的具体要求,对NFC基带IP进行了功能定义及模块划分;其次,分析了14443-A协议,并进行了基于14443-A协议的NFC基带IP设计,使其满足14443-A协议和NFC防伪方案要求;最后利用单片机对NFC防伪方案可行性进行了评估,证明了该方案具有可实现性,并借助EDA工具对所设计的NFC基带IP整体功能及各模块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及物理实现。设计中采用了控制初始化状态跳转、动态刷新解码、地址屏蔽操作、门控时钟等措施来保证满足NFC防伪方案的要求,并在充分考虑面积和功耗两个指标的基础上完成了基带的RTL设计并采用NC-Verilog进行仿真。设计基于smic 0.18um工艺,采用Design Compiler进行逻辑综合、Cadence EDI进行物理实现以及Calibre进行DRC/LVS验证。所设计的基带电路,综合后功耗为29.84uw,面积67925um2,布线完成后IP整体面积为115324.2367um2,逻辑功能正确,满足NFC防伪方案的要求。

邓堪全[4](2014)在《基于CAN总线的仿人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提出仿人机器人主要用于商场的广告宣传,也可用于科技馆、博物馆和展览会等宣传场合,以增强展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增强宣传作用。仿人机器人是一种较新颖的广告宣传设备,具有较大的商业应用价值,一些家电厂商,如海尔和一些科技馆对此表示了很浓厚的兴趣。本课题根据客户对仿人机器人的功能要求,并结合国内外仿人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技术,设计了一个仿人机器人控制系统,使该机器人不仅具有真人的外貌特征,还具有很多人的能力。如:做各种肢体动作和跳舞,有喜怒哀乐表情,能够与人对话等,还可以播放各种文字及视频广告。仿人机器人控制系统由上/下位机两级控制系统组成。上位机通过CAN总线对下位机节点实施监督控制与协调优化,同时负责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等工作。下位机各节点分别控制十几个电机、舵机和离合器,采集各传感器信号,并接收上位机指令配合实现机器人的各种功能。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采用研祥的EC3-1816CLD2NA工控机、微芯公司的内嵌CAN控制器的PIC18F46K80单片机等,软件采用Windows OS、多线程技术、VC++和MPLAB IDE开发环境进行设计。仿人机器人控制系统经过实际测试,运行良好,完全实现了设计要求。

施建文[5](2013)在《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资产管理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现代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正确地、快速地、准确地管理仪器资产信息对企业以及科研单位的科研活动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以RFID电子标签为信息载体,以80C51单片机与XBEE-PRO芯片为定位终端,以LabVIEW和SQL Server2008为软件设计平台的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方法,并开发了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仪器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主要由软件系统实现,而贵重仪器设备定位功能主要通过ZigBee定位终端和基于RSSI的三边定位算法来实现。定位终端主要由XBEE-PRO数据传输模块、电源电路模块、MCU电路模块、串行电路接口模块、GPS数据采集模块和A/D转换模块组成。本文以LabVIEW与SQLServer2008相结合,设计了资产定位与管理软件,主要实现系统管理、资产信息管理、资产信息识别、信息查询、报表输出、贵重资产坐标显示等功能。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标签识别冲突处理方法,该方法改进了大数量RFID标签识别方式,提高了系统的识别效率。通过定位实验以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本系统中对贵重资产定位的距离误差在2米以内,满足实际的贵重资产的定位要求;使用RFID技术后,设备信息采用非接触式的自动录入形式,大大提高了资产管理的效率。

周阳[6](2013)在《海洋定点监测升降式浮标控制系统研制》文中指出海洋拥有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并且可以对地球环境和气候产生的巨大调节作用,是支持全球生命系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庞大的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财富。如今,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成为现代海洋开发利用的基础,在海洋管理,资源勘探,工程建设,污染防治以及灾害预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海洋监测领域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主要有拖拽法,定点法,自持法三大类。海洋浮标和潜标是获取海洋定点数据的最普遍的方式。潜标和浮标相比,海洋潜标不仅仅能获取水下不同的深度的长期连续的数据,而且由于它的浮体一般位于海平面以下50100米,所以又很好的安全性和隐蔽性,在可预见的将来,海洋潜标技术不仅在海洋数据监测,工程建设和灾害预报领域有愈加广泛的用途,而且在水下侦查反潜等军事领域也有非常重要和实用的价值。本文对以下几个部分做了详细的阐述:首先,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海洋潜标的研究和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针对近海的特殊的环境,研究和设计了一种自升降式浮标系统,大致阐述和分析了潜标的数据采集所研究的内容和创新部分。其次,概括了整套系统的设计和要达到的指标,然后阐述系统的不同部分:包括岸基模块,中继模块,浮标模块,和水下潜标模块,以及不同模块的工作方式和作用。再次,重点描述了海洋定点监测浮标的设计过程,包括整套系统的四个主要部分,首先,概括和比较几种无线数传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使用433MHz免费ISM频段的Si4432无线模块,分析了该模块的主要特性和数据收发方式。然后,对整个系统的硬件电路的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包括岸基接收模块电路中的电源,无线接收,串口收发,程序下载调试电路;中继转发模块电路中的加速度传感器MMA7360,倾角传感器SCA60C,温度传感器DS18B20,湿度传感器SHT15,光照传感器BH1750FVI,介绍了各个传感器电路和使用方法;浮标部分的各种传感器接口电路,485传输电路,基于FAT文件系统的SD卡存储电路;潜标模块中的基于BTN7960的电机驱动电路,BYJ48步进电机电路。软件部分介绍了使用各种传感器需要用的传输协议:I2C协议,SPI协议等。接着介绍了不同电路的工作流程。最后,在整个系统进行了相关实验室的测试和调试,结论结果证实了这个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基本满足本课题设计指标和要求,同时也对整个设计作了总结,针对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整个系统进一步完善的方法,展望了海洋定点监测升降式浮标的应用前景。

娄浩[7](2012)在《基于linux和ARM9的RFID读卡器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本论文针对现有读卡器存在的不足,给出一种新型的,读写速度相对较快且易于扩展的射频读卡器的设计方法。主控制芯片用的是三星公司的S3C2440,并以当前较为流行的linux作为操作系统,在设计主控制模块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绘制底板原理图和PCB,测试系统硬件,裁剪和移植linux内核以及u-boot引导程序,制作vaffs2文件系统镜像,并将三者烧写到板子上,至此便完成了ARM9平台的搭建,接着在此平台上设计了几个字符设备驱动,并编写了射频模块控制程序。射频模块采用的是接口较为简单,内部集成了ISO14443-A/B协议以及调制解调电路的RC531芯片。由于芯片的内部已经集成了ISO14443协议,因此不需要开发者再在软件上实现了,从而大大缩短了开发的时间。天线的仿真使用的是目前较为流行的Ansoft HFSS11软件,仿真的目的在于定出天线上部分电阻和电容的取值范围,为进一步确定参数的精确值提供参考。上位机软件是在linux下的QT-X11-4.4.3中制作完成的,其实主要是设计了三个界面即用户登陆界面,主控制界面和用户帮助界面,上位机界面为RFID用户提供了易于操作的平台。在整个系统设计完成后,分别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测试,最后将整个系统连接起来,上电并将Ml卡放进场区,观察上位机界面上的数据,以此检验系统是否工作良好。综上所述以ARM9作为控制芯片,配合linux操作系统设计出来的读卡器是能够满足本课题设计需要的,即速度更快,性能更好,方便携带且易于扩展。

廖波[8](2011)在《离散制造业MES中生产调度与监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散制造业包括机械加工、装配,设备制造,汽车,电子,电脑等行业,其生产过程通常被分解为很多加工任务来完成,它与流程型工业有着显着的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作为传统工业的离散型制造业任然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随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离散制造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要在自身管理,产品质量,价格和交货期等要素上获得竞争力。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是位于上层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工业控制系统之间的面向车间生产管理的信息系统,它作为制造企业生产管理行之有效的重要解决手段,已日益在各个生产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并将在更多的领域发挥其作用。本文从分析目前制造执行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制造执行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具体研究了制造执行系统的生产调度和监控技术,并解决了如下问题:1)针对离散制造业MES的需求及发展趋势,将其生产调度模块和监控模块抽出,对其进行了功能分析,并设计了调度和监控模块的功能模型。2)对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增加了解空间的聚类分析,并利用此基于聚类方法的粒子群算法,采用基于工序的编码方式,对离散制造业车间调度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了实例仿真,验证了算法较传统算法可行与优化。3)考虑到车间监控的数据实时性要求,利用RFID技术和电子看板技术对车间生产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显示,并在此中,设计了RFID的读写模型,电子看板的组态模型等,为后续实际开发奠定基础。4)结合车间生产的特点,建立了生产监控要素的实时状态模型,并据此建立了一系列的车间生产控制模型,解决了传统静态模型对车间生产描述不足的问题,为后续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5)为了很好地结合实际,本研究还开发出了MES的调度和监控模块,并将两者进行集成,设计了共享数据库和一系列的硬件架构,以利离散制造业车间的生产管理者得到启示,并进行良好的生产管理。

周礼[9](2011)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指纹POS产品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电子通信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电子设备设计和制造业的焦点。嵌入式系统大量应用于控制设备、工业生产、军事技术和消费类电子设备上。指纹识别技术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身份识别安全要求的不断加强,也在诸如门禁、考勤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最需要身份认证的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支付业务中,无论在硬件平台设计还是软件底层及应用开发,都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结合指纹技术和银行支付POS终端相关行业规范,设计并实现了一款指纹POS终端产品。本文首先结合实际指纹POS产品设计中必备的知识和行业背景,详细介绍了生物识别,特别是指纹识别技术;金融支付领域广泛应用的终端POS产品的架构和行业现状以及嵌入式系统,尤其是LINUX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然后分别从产品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详细描述了指纹POS产品设计中的细节。硬件部分包括模具结构设计,硬件CPU及核心部分选型,电源设计,指纹模块周边设计,卡接口,参照POS的防拆及安全存储设计,通信接口设计等。软件部分包括整体架构设计,底层及程序更新流程设计,文件系统和FLASH空间的分配。并结合生产和客户试用情况,对指纹POS终端产品的基本功能和试用结果,尤其是指纹功能和防拆功能进行总结,产品实现了预期功能。

于长波[10](2009)在《非接触式IC卡门禁控制器的设计》文中提出门禁系统是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安防环节,它对楼宇的出入进行控制,并能和闭路电视系统组成联动的控制系统。现在最常使用的是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使用越来越普遍,在生活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今天,IC卡门禁系统将成为保卫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中坚力量。控制器是门禁系统的核心部分,是门禁系统的灵魂。控制器的质量和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门禁系统的稳定性,而系统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着门禁系统使用者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甚至影响到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本文以门禁系统发展历程为背景,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进行设计和制作,着重对门禁系统的控制器进行详细阐述和设计。首先从硬件的选择上进行了选择,选用了非接触式IC卡技术,采用了P87LPC764单片机、I2C总线技术,和上位机通信采用RS-485总线技术;其次对控制器软件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介绍控制器主程序设计、读取I/O口状态子程序设计、通信子程序设计等。上位机管理系统软件部分采用C/S System模式,由门禁软件,数据库构成,采用Visual Basic 6.0进行开发,介绍了系统界面及实现,以及如何对门禁进行监控管理。本设计成功地将非接触式IC卡技术应用于门禁系统中,配合上层管理软件,可广泛应用于生活小区、办公楼、医院等智能系统的人员进出管理。整个门禁系统使用方便、快捷、安全,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良好的扩展性。未来的门禁系统将会更加便捷、安全、经济、实用,功能也一定会更加丰富。

二、13.56MHz非接触式ID芯片SR176(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3.56MHz非接触式ID芯片SR176(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TM32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及车位查询的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电动汽车的国内外发展
        1.2.1 国外电动汽车的发展
        1.2.2 国内电动汽车的发展
    1.3 充电桩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外发展现状
        1.3.2 国内发展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交流充电桩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2.1 充电桩应用对象
        2.1.1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
        2.1.2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2.2 系统设计要求及方案
        2.2.1 系统设计要求
        2.2.2 系统设计方案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流充电桩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控制系统组成概述
    3.2 微控制器的选取
        3.2.1 微控制器模块的任务设计
        3.2.2 微控制器的选择
        3.2.3 微控制器模块原理图与资源分配
    3.3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3.3.1 电源模块的需求分析
        3.3.2 电源模块的选型及应用电路
    3.4 控制引导电路设计
        3.4.1 充电接口
        3.4.2 控制引导模块工作原理
        3.4.3 充电接口检测电路
    3.5 电能计量模块设计
        3.5.1 电能表的选型
        3.5.2 DL/T645-2007 协议
        3.5.3 电能表通信电路设计
        3.5.4 电能表计量原理
    3.6 交易结算模块设计
        3.6.1 充电卡的选择
        3.6.2 充电卡读写模块的设计
    3.7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3.7.1 触摸屏的选型
        3.7.2 DGUS屏的串口协议
        3.7.3 DGUS屏的接口及电路设计
    3.8 通信模块设计
        3.8.1 通讯方式的介绍
        3.8.2 通讯模式选型
        3.8.3 通讯模式电路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流充电桩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交流充电桩软件开发环境及主程序设计
    4.2 控制引导连接确认
        4.2.1 控制引导连接确认流程
        4.2.2 控制引导连接软件程序
    4.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3.1 人机交互界面的确认
    4.4 交易结算软件设计
    4.5 电能计量的软件设计
        4.5.1 电参数的通信帧格式
        4.5.2 电参数计量程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车位信息实时监测方案设计
    5.1 车位信息采集模块设计
        5.1.1 车位信息采集方式的选取
        5.1.2 车位信息采集的电路设计
    5.2 车位信息传输模块设计
        5.2.1 车位信息无线传输协议
        5.2.2 车位信息传输软件设计
    5.3 车位信息显示模块设计
        5.3.1 LabVIEW简介
        5.3.2 车位信息的界面显示
    5.4 车位信息共享模块设计
        5.4.1 数据库My SQL及软件开发
        5.4.2 车位信息共享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6.1 交流充电桩控制装置的搭建
    6.2 控制导引模块的信号测试
    6.3 人机交互界面测试
    6.4 电能计量测试
    6.5 车位信息实时监测系统测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煤矿机电设备物联网监测管理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系统理论研究
    2.1 系统物联网理论研究
        2.1.1 物联网概念
        2.1.2 物联网关键技术
        2.1.3 系统物联网结构设计
    2.2 系统故障诊断理论研究
        2.2.1 BP神经网络概述
        2.2.2 BP神经网络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整体结构与硬件设计
    3.1 系统整体结构
        3.1.1 系统硬件结构
        3.1.2 系统数据流向
    3.2 应用层硬件设计
        3.2.1 系统服务器硬件设计
        3.2.2 短信发送模块硬件设计
        3.2.3 RFID硬件设计
    3.3 网络结构硬件设计
        3.3.1 网络系统设计
        3.3.2 无线网络基站
        3.3.3 网络天线设计
    3.4 感知层硬件设计
        3.4.1 手持终端硬件选型
        3.4.2 智能嵌入式采集终端硬件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结构
    4.2 系统监控平台软件设计
        4.2.1 连接数据库的软件设计
        4.2.2 短信发送功能软件设计
        4.2.3 主框架的软件设计
        4.2.4 数据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4.2.5 人员管理模块软件设计
        4.2.6 计划任务管理模块软件设计
        4.2.7 历史记录查询模块软件设计
        4.2.8 设备管理模块软件设计
        4.2.9 任务监督管理模块软件设计
    4.3 Web服务器开发
    4.4 手持终端APP设计
    4.5 嵌入式终端软件设计
        4.5.1 开发环境设置
        4.5.2 ADC驱动程序设计
        4.5.3 应用程序软件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安装调试及故障诊断理论实验仿真
    5.1 系统安装调试
        5.1.1 数据库创建及部署
        5.1.2 Web服务器部署
        5.1.3 手持终端运行调试
        5.1.4 嵌入式终端运行调试
    5.2 系统故障诊断实验仿真
        5.2.1 实验对象
        5.2.2 BP网络模型设计
        5.2.3 模型试验仿真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技成果

(3)基于14443-A协议适用于NFC防伪方案的NFC基带IP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NFC在防伪溯源领域的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NFC工作原理及 14443-A协议解析
    2.1 NFC近场通信技术介绍
        2.1.1 NFC技术发展背景及应用
        2.1.2 NFC技术原理简介
        2.1.3 目前主流芯片及功能介绍
    2.2 ISO/IEC 14443-A通信协议解析
        2.2.1 物理层协议
        2.2.2 防冲突算法
        2.2.3 状态跳转及命令解析
    2.3 小结
第三章 NFC防伪方案设计及NFC基带功能制定
    3.1 NFC防伪方案设计
        3.1.1 SM3密码杂凑算法及其扩展
        3.1.2 防伪方案设计
        3.1.3 防伪加密算法安全性及优势对比的论证
    3.2 NFC基带IP功能定制
        3.2.1 NFC防伪标签芯片架构
        3.2.2 基带 IP 功能及性能定制
    3.3 小结
第四章 NFC基带IP设计
    4.1 NFC基带IP设计规划
        4.1.1 NFC基带IP的架构
        4.1.2 基带内部数据流
    4.2 存储器模型说明
    4.3 时钟规划
    4.4 NFC基带IP各块设计
        4.4.1 INIT模块
        4.4.2 PMU模块
        4.4.3 DIV模块
        4.4.4 DECODE模块
        4.4.5 CMD_parse模块
        4.4.6 SCU模块
        4.4.7 OCU模块
        4.4.8 IE模块
    4.5 小结
第五章 NFC防伪方案及NFC基带IP的实现与验证
    5.1 防伪方案预评估可行性
    5.2 仿真验证
        5.2.1 测试文件说明
        5.2.2 各模块测试结果
        5.2.3 整体结果
    5.3 综合
    5.4 物理实现
    5.5 板级标签开发板设计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CAN总线的仿人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仿人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仿人机器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2.1 仿人机器人的功能
    2.2 仿人机器人的各功能实现
    2.3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第3章 控制系统的下位机节点设计
    3.1 下位机选型
    3.2 直流电动机控制器设计
        3.2.1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2.2 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3.2.3 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3.3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设计
        3.3.1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3.2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3.3.3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3.4 舵机控制器设计
        3.4.1 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4.2 舵机控制器硬件设计
        3.4.3 舵机控制器软件设计
    3.5 离合器控制器设计
    3.6 传感器控制器设计
        3.6.1 超声波传感器选型
        3.6.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选型
        3.6.3 人体接近感应传感器选型
        3.6.4 传感器控制器硬件设计
        3.6.5 传感器控制器软件设计
第4章 控制系统的 CAN 总线通信设计
    4.1 CAN 总线简介
    4.2 控制系统的 CAN 总线通信方案
        4.2.1 控制系统的 CAN 通信架构
        4.2.2 上下位机间通信协议
        4.2.3 通信系统报文标示符分配
    4.3 CAN 转 RS232 模块设计
        4.3.1 模块的硬件设计
        4.3.2 模块的软件设计
第5章 控制系统的上位机软件设计
    5.1 上位机选型
    5.2 上位机软件总体设计
    5.3 各子功能模块设计
        5.3.1 系统设置与关机模块
        5.3.2 串口通信模块
        5.3.3 字幕显示与视频播放模块
        5.3.4 跟踪顾客功能模块
        5.3.5 迎宾功能模块
        5.3.6 互动交流功能模块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仿人机器人部分功能测试
    附录 B 无刷电机控制器 PCB 板
    附录 C 无刷电机控制器软件源码

(5)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意义
    1.2 RFID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相关技术
    1.4 课题来源及目的
第二章 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总体方案
    2.1 技术要求
    2.2 功能实现
    2.3 总体方案
        2.3.1 资产管理系统原理框图
        2.3.2 资产管理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2.3.3 资产管理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产管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通用M1型RFID阅读器模块
        3.1.1 通用M1型RFID阅读器性能特点
        3.1.2 通用M1型RFID阅读器接口描述
    3.2 ZigBee定位终端硬件设计
        3.2.1 XBEE-PRO数据传输模块
        3.2.2 电源电路设计
        3.2.3 MCU电路设计
        3.2.4 串行接口电路设计
        3.2.5 GPS电路设计
        3.2.6 AD转换电路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产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的基本功能
        4.1.1 LabVIEW软件简介
        4.1.2 LabVIEW与SQL Server连接方法
        4.1.3 Transact SQL语句介绍
    4.2 资产管理系统各子功能模块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标签识别冲突处理方法研究
    5.1 防碰撞算法的意义
    5.2 ALOHA算法的作用
        5.2.1 纯ALOHA算法
        5.2.2 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
        5.2.3 功率分组的动态械时隙ALOHA算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贵重资产定位实验与误差处理
    6.1 基于RSSI的测距实验
    6.2 误差处理方法
    6.3 误差校正实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6)海洋定点监测升降式浮标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浮标技术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
    1.4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第2章 系统整体设计
    2.1 系统设计要求指标和关键技术
        2.1.1 系统设计要求指标
        2.1.2 系统的关键技术
    2.2 系统总体结构
        2.2.1 岸基接收系统设计
        2.2.2 中继器设计
        2.2.3 浮标系统设计
        2.2.4 水下潜标系统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线数传的设计和实现
    3.1 常用无线数传方式
    3.2 Si4432 无线模块
        3.2.1 Si4432 ISM 频段收发芯片
        3.2.2 数据传输的调制和编码方式
        3.2.3 RSSI 和空闲信道评估
    3.3 无线数据包的传输
        3.3.1 收发 FIFO
        3.3.2 数据包格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和硬件设计
    4.1 岸基接收关键电路
        4.1.1 低功耗处理器 MSP430F149 最小系统电路
        4.1.2 稳压源电路
        4.1.3 Si4432 无线模块电路
        4.1.4 RS232 电路
        4.1.6 传输天线
        4.1.7 其它附属电路
    4.2 中继转发关键电路
        4.2.1 加速度传感器 MMA7361
        4.2.2 倾角传感器 SCA60C
        4.2.3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4.2.4 湿度传感器 SHT15
        4.2.5 光照度传感器 BH1750FVI
    4.3 浮标系统关键电路
        4.3.1 12V 转 5V 稳压源电路
        4.3.2 SBE37-SM MicroCAT CTD 传感器和接口电路
        4.3.3 浊度传感器和 AD 采样电路
        4.3.4 DO(溶解氧)传感器和接口电路
        4.3.5 MAX3100 串口扩展电路
        4.3.6 RS485 电路
        4.3.7 SD 卡存储电路
        4.3.8 实时时钟电路
    4.4 水下潜标系统关键电路
        4.4.1 12V 直流电机绞盘和控制电路
        4.4.2 导电滑环
        4.4.3 双芯电缆
        4.4.4 系统释放钩子
        4.4.5 系统密封技术
    4.5 电路设计中的若干细节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系统任务规划
    5.2 读写协议
        5.2.1 I2C 协议
        5.2.2 SPI 协议
    5.3 编程环境
    5.4 系统流程
        5.4.1 岸基接收流程
        5.4.2 中继转发流程
        5.4.3 数据采集存储和发送
        5.4.4 水下潜标控制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调试及数据分析
    6.1 整机软件系统调试
        6.1.1 中继模块数据采集和处理
        6.1.2 潜标节点数据采集和处理
    6.2 系统功耗计算和分析
        6.2.1 岸基接收模块功耗
        6.2.2 中继转发模块功耗
        6.2.3 浮标节点功耗
        6.2.4 潜标模块功耗
    6.3 数据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详细摘要

(7)基于linux和ARM9的RFID读卡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射频识别技术应用总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用背景和作者的主要工作
2 RFID系统总体设计和ARM9平台的搭建
    2.1 RFID原理介绍
    2.2 硬件总体设计
        2.2.1 硬件设计框图
        2.2.2 各个功能模块的说明及主要模块的芯片的选型
    2.3 软件总体设计
    2.4 ARM9平台的搭建
        2.4.1 硬件设计
        2.4.2 操作系统的移植
    2.5 底板PCB的绘制
    2.6 本章小结
3 接口驱动和RC531控制程序的编写
    3.1 PWM蜂鸣器驱动和测试程序
        3.1.1 PWM蜂鸣器驱动程序的编写
        3.1.2 PWM蜂鸣器测试程序的编写
    3.2 SPI接口驱动和测试程序
        3.2.1 SPI接口驱动的编写
        3.2.2 SPI接口驱动测试
    3.3 串口的测试
    3.4 射频模块控制程序的编写
        3.4.1 MF RC531相关的命令字的定义
        3.4.2 读卡器操作总流程
        3.4.3 串口读写模块
        3.4.4 网口读写模块
        3.4.5 spi读写模块的设计
        3.4.6 主控制程序模块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天线仿真和射频模块的设计与制作
    4.1 天线原理简介
    4.2 基于ADS2009和HFSS11的天线的仿真
        4.2.1 HFSS仿真模型的建立
        4.2.2 具体的仿真过程
    4.3 射频模块的设计
        4.3.1 MF RC531芯片简介
        4.3.2 芯片RC531的内部各个功能模块框图
        4.3.3 RC531的外部管脚分布图
        4.3.4 射频模块各个部分电路图
    4.4 天线和射频模块PCB的绘制
    4.5 本章小结
5 上位机界面的制作
    5.1 QT软件概述
    5.2 上位机与读写器通信协议的介绍
        5.2.1 发送命令帧格式的定义
        5.2.2 接收数据帧格式的定义
    5.3 信号与槽机制
        5.3.1 信号
        5.3.2 槽
        5.3.3 信号与槽的连接
    5.4 QT-x11-4.4.3环境的搭建
    5.5 QT4下的UI文件的使用
    5.6 元对象编译器MOC的介绍
    5.7 SQLITE数据库的使用
        5.7.1 SQLITE数据库简介
        5.7.2 SQLITE数据库在LINUX下的编译安装
        5.7.3 SQLITE数据库中的重要SQL命令介绍
        5.7.4 SQLITE数据库为C/C++提供的函数接口介绍
        5.7.5 SQLITE数据库与QT的连接
    5.8 上位机界面的制作及其测试
        5.8.1 本系统涉及到的三个界面的设计
        5.8.2 上位机界面部分功能的测试
    5.9 系统的实际调试结果
    5.10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心得体会
        6.1.2 论文存在的不足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8)离散制造业MES中生产调度与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MES 调度问题研究现状
        1.2.2 MES 监控问题研究现状
        1.2.3 MES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离散制造业MES 调度与监控需求分析
    2.1 MES 概述
        2.1.1 制造执行系统的产生
        2.1.2 制造执行系统的功能定位
        2.1.3 制造执行系统的详细功能
    2.2 离散制造业MES 调度功能需求分析
        2.2.1 离散制造业MES 调度模块特点
        2.2.2 离散制造业MES 调度模块基本需求
        2.2.3 离散制造业MES 调度实现的关键技术
    2.3 离散制造业MES 监控功能需求分析
        2.3.1 离散制造业MES 监控模块特点
        2.3.2 离散制造业MES 监控模块基本需求
        2.3.3 离散制造业MES 监控实现的关键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离散制造业MES 调度模块研究
    3.1 MES 调度理论概述及研究
        3.1.1 MES 调度方法概要
        3.1.2 MES 调度问题的数学描述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模型
        3.2.1 粒子群算法简介
        3.2.2 基本粒子群算法
        3.2.3 PSO 的特点
    3.3 PSO 在调度问题中的应用
        3.3.1 离散粒子群算法
        3.3.2 用于调度的离散粒子群算法
    3.4 基于聚类的PSO 算法设计
        3.4.1 算法模型
        3.4.2 聚类分析及其规则
        3.4.3 编码设计
        3.4.4 位置更新公式的变化
    3.5 调度算法的仿真实现
        3.5.1 聚类分析
        3.5.2 粒子优化学习
        3.5.3 调度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散制造业MES 监控模块研究
    4.1 离散制造业MES 监控问题概述
        4.1.1 生产现场监控的意义
        4.1.2 生产监控的技术手段
    4.2 RFID 技术
        4.2.1 RFID 技术基本原理
        4.2.2 RFID 技术的特点
        4.2.3 RFID 技术的应用
    4.3 电子看板技术
        4.3.1 电子看板的特点
        4.3.2 电子看板的应用
    4.4 生产过程数学模型
        4.4.1 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定义与分析
        4.4.2 生产过程控制模型
    4.5 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4.5.1 生产实时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4.5.2 生产状态实时显示方案设计
        4.5.3 电子看板组态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调度与监控模块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总体设计
        5.1.1 系统结构设计
        5.1.2 系统数据库设计
        5.1.3 系统硬件
        5.1.4 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5.2 调度模块设计与实现
        5.2.1 基础信息管理
        5.2.2 调度管理
        5.2.3 调度模块系统流程
        5.2.4 系统界面展示
    5.3 监控模块设计与实现
        5.3.1 数据采集与管理子系统
        5.3.2 看板管理子系统
        5.3.3 监控系统流程
        5.3.4 系统界面展示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本文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嵌入式LINUX的指纹POS产品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任务
        1.2.1 课题内容
        1.2.2 本人承担任务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指纹技术概述
        2.1.1 指纹技术原理
        2.1.2 指纹模块分类
        2.1.3 指纹识别系统性能评估
        2.1.4 指纹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2.2 金融支付POS架构概述
        2.2.1 金融支付POS的硬件组成
        2.2.2 金融支付POS的软件要求
        2.2.3 金融支付POS的安全要求
        2.2.4 金融支付POS国内外认证及标准概述
    2.3 金融业务卡类介绍
        2.3.1 接触式IC卡和SAM卡
        2.3.2 非接触式IC卡
    2.4 嵌入式LINUX系统
        2.4.1 嵌入式Linux系统的构建
        2.4.2 嵌入式Linux开发步骤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产品设计
    3.1 产品需求和外观设计
        3.1.1 产品需求
        3.1.2 产品外观设计
    3.2 产品结构设计
    3.3 硬件平台设计
        3.3.1 硬件核心设计
        3.3.2 外围卡接口设计
        3.3.3 安全设计
        3.3.4 电源管理
    3.4 产品底层软件设计
        3.4.1 U-Boot配置
        3.4.2 内核移植
        3.4.3 文件系统介绍
        3.4.4 本产品文件系统结构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产品功能实现
    4.1 基本功能的实现
        4.1.1 指纹功能实现
        4.1.2 防拆功能实现
        4.1.3 其他功能实现
    4.2 软件功能的实现
        4.2.1 SDK结构和框架
        4.2.2 金融应用开发实例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非接触式IC卡门禁控制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目标
    1.2 门禁系统的发展
    1.3 门禁系统的国内外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社会意义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门禁系统的硬件选择与设计
    2.1 门禁系统的基本组成
    2.2 门禁系统方案设计
    2.3 门禁控制器硬件设计方案
        2.3.1 门禁控制器的工作流程框图
        2.3.2 门禁控制器的功能及特点
        2.3.3 门禁控制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3.4 硬件设计思路
        2.3.5 硬件方案选择
    2.4 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2.4.1 P87LPC764 单片机
        2.4.2 串行EEPROM 原理及应用
        2.4.3 CAT24WC32 简介
        2.4.4 RS-485 总线原理及应用
        2.4.5 RS-485 的防雷保护
        2.4.6 控制器灵活性应用设计
    2.5 非接触式IC 卡的选择与介绍
        2.5.1 非接触式IC 卡工作原理
        2.5.2 RF 201 读卡器简介
第三章 门禁系统的软件设计
    3.1 控制系统软件
        3.1.1 控制器主程序流程图
        3.1.2 读取I/O 口状态子程序
        3.1.3 通讯子程序
        3.1.4 判断卡号有效性子程序
    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3.2.1 系统结构及功能
        3.2.2 系统界面及实现
        3.2.2.1 软件运行流程
        3.2.2.2 登陆界面
        3.2.2.3 主窗体
        3.2.3 主体功能及实现
        3.2.3.1 实时门禁监控
        3.2.3.2 信息管理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课题设计回顾
        4.1.1 硬件需求分析
        4.1.2 软件需求分析
        4.1.3 硬件与软件结合
    4.2 对课题产品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四、13.56MHz非接触式ID芯片SR176(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M32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及车位查询的系统设计[D]. 张亚楠.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2]煤矿机电设备物联网监测管理平台研究[D]. 闫朝辉.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3]基于14443-A协议适用于NFC防伪方案的NFC基带IP设计[D]. 何欣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4]基于CAN总线的仿人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D]. 邓堪全. 南昌大学, 2014(02)
  • [5]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设计[D]. 施建文.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8)
  • [6]海洋定点监测升降式浮标控制系统研制[D]. 周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3(S2)
  • [7]基于linux和ARM9的RFID读卡器设计与实现[D]. 娄浩.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8]离散制造业MES中生产调度与监控技术研究[D]. 廖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9]基于嵌入式LINUX的指纹POS产品设计与实现[D]. 周礼.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10]非接触式IC卡门禁控制器的设计[D]. 于长波. 苏州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13.56MHz非接触式ID芯片SR176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