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的蓝天

干净的蓝天

一、还古城一片洁净的蓝天(论文文献综述)

黄镜帆[1](2021)在《陆路“丝绸之路”青海段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及民俗文化研究》文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吸引了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丝路沿线地区文化的关注、探求和研究。本论文以陆路丝绸之路大文化中的青海段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为切入点展开研究,论文撰写前期,作者跟随导师课题组调研团队对丝路沿线青海民居建筑进行了深度田野调研,完成了图像记录、数据收集和文化背景等相关资料的考察、考证、梳理,为论文的研究获得了一手数据图像资料。论文主要从两大研究要点入手,一是硬建筑实体,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二是软民俗文化,民居建筑的居住民俗,文章将两大要点结合进行了交叉研究。首先,论文对丝绸之路青海段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地理环境、多元民族文化等影响传统民居建筑材料、形制、结构的因素进行了背景挖掘,并通过现场勘查、记录和测绘等研究手法对沿线地区的民居建筑类型和现状进行了调研归纳。其次,沿横向地域线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制的动态发展演变进行了动态分析,结合沿线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和民俗习惯分析其对于民居建筑形制的影响,并总结了动态发展演变下民居建筑形制的共性与差异性。同时,文章通过对沿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形制特征进行研究,分别总结出各类型民居建筑的建筑材料、营造智慧、营建技术与步骤、建筑功能与布局以及建筑装饰风格特征,为传统民居建筑的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居住民俗文化方面,作者通过与沿线世居民族的居民、文化保护机构、营造技术人员进行走访交流,总结出各民族民居建筑的筑居规程、居住礼仪、禁忌民俗等,将软民俗文化进行了文字及图像留档。最后,论文提出了对具有地域性的传统民居建筑传承与保护的措施以及传统民居建筑更新整合设计的思考,最终完成本人硕士论文的撰写。本研究旨在补充和完善丝绸之路青海段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体系的研究成果,为陆路丝绸之路大文化增添新内容,展示丝路青海段民居建筑特有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同时为当地民居建筑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方法论依据和建筑实例。

李淼[2](2017)在《旅游体验中的场现象:一个表演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旅游场”是旅游体验领域重要的亚范畴之一,从国内外旅游研究来看,虽然现有文献早已触及到与旅游场相关的诸多问题,并且已有学者提出“旅游场”的概念,但学界对于旅游场本质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尚未构建起统一的学术话语体系,从而使旅游场相关研究一直徘徊不前。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旅游场作为研究主题,一方面,从现象出发结合现有文献回答为何要从“场”的角度去研究旅游体验,并尝试对旅游场概念重新进行界定。另一方面,努力探究旅游场的本质特征、时空体验特征及生成运动规律,尝试给出分析旅游场的概念性框架,解码高品质旅游体验的生成路径,为理论分析及实践操作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采用扎根理论法及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游记类书籍、旅行日记、旅游者拍摄的视频、网络图文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收集数据。整个研究过程质、量资料并采,不断整合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论文分为五大部分,共八章。各部分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说明了论文选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等基本问题,为整个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对旅游表演转向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反思并引出本文的研究主题。首先,考察英文单词“performance”及其中文对应词“表演”在各自语言体系中的含义,对比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别并解读西方旅游表演转向中“表演”的内涵。其次,梳理旅游表演转向的理论基础、现有成果、发展脉络及核心观点。最后,指出旅游表演转向给予的启示,引出研究主题。这部分研究发现,“performance”在英文语境中含义丰富,而中文对应词“表演”无法与之完全对接,因而造成西方语境中“表演”所具有的隐喻功能在中文语境中部分失效的情况。因此,应寻找一个能够使未尽含义得以表达的替代性词语,以弥合两种语言体系转换时所造成的裂隙,突显出旅游表演转向中“performance”所强调的具身性、关联性、动态性等特征。而“旅游场”这一概念恰恰能够涵盖“performance”所强调的这些特征,“旅游场”是一个具有理论深意的词语。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首先对物理学、心理学、哲学中场概念的发展进行梳理,对旅游场相关的现有文献进行综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场概念进行重构并指出其本质特征。然后,指出旅游场研究的分析框架。最后,解析旅游场的状态结构。本文将旅游场定义为旅游者以具身表演的方式建构而成的情境化现象空间。旅游场最基本的特征是具身性,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以身体为中心。第二,身体关联性。第三,多感官性。第四,连续性存在与非连续性记忆呈现。本文提出可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物质空间、身体空间和关系空间三个空间层面和时间指向、时间速度两个时间层面去解析旅游场的时空特征。并将旅游场视为一个由多个场片段及场片段过渡按时序串联而成的动态变化过程。第四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对构成旅游场的场片段及场过渡进行探究。第四章探讨了旅游场片段的类型,以及场片段中场感的形成要素。第五章探讨了旅游场片段中的时间体验。第六章探讨了旅游场片段的生成方式。就场片段的类型而言,按不同标准可划分为定格型场片段和连续型场片段,正向旅游场片段和负向旅游场片段,具有内在戏剧性的场片段和具有外在戏剧性的场片段。旅游者在旅游场中所获得的场感具有内向和外向两大取向,具体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内向场感,第二类是与外物相关的外向场感,最后一类是与旅游场中与他者相关的场感。场感的形成是多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包含人造物和自然物在内的稳固因子,包含人为氛围和物造氛围在内的动态氛围因子,包含他者行为、旅游者非互动行为、旅游者互动行为在内的行为因子,包含经验对比和前期印象在内的先在因子以及事件因子和现场状态因子。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内向场感比重较大并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身体及景观相关因素对获取场感最重要,内向、外向场感对于“亲身参与”因素的重要性评价差别最大,内向场感对身体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评价普遍高于外向场感,时间感主要与旅游者自身生命历程相关联。通过对旅游场片段中的时间体验进行分析,本文发现,旅游场片段中的时间是旅游者体验到的时间。旅游场片段的时间指向可以经由两种通道出场:一是旅游者的个体经验,沿着这条通道时间指向旅游者生命历程的不同时期或与旅游者个体相关的其他参照时间;二是集体经验,沿着这条通道时间指向集体认同的与社会历史文化相关的时间。从物质空间层面看,时间指向可较为粗略地划分为过去时代、现今和未来时代,或者也可以按历史时期或年代进行区分。从身体空间层面看,时间指向也体现为个体经验层面的时间指向和集体经验层面的时间指向。在关系空间中,旅游者与旅游地建立起多种关联,并由此生成多种时间指向。这些时间指向主要以单向时间、双时并置和多时混置三种形式存在。旅游场片段中的时间速度是通过身体感受或外物的运动状态获得的,表现为以速度为零和速度无穷大为端点的连续统,其中主要体现为时间变快、时间变慢、时间凝固这三种状态。本文还发现,只有旅游者与物质空间建立起紧密的关联才能创生出令他们难以忘怀的旅游场片段。旅游者与旅游地物质空间建立关联的两种基本途径是“他人带入”和“自我浸入”。“他人带入”具体包括叙事带入和人际互动带入两种方式,其中“叙事带入”可细分为口头叙事、图文叙事、行为叙事和音乐叙事。“自我浸入”具体包括感官调动、正向游离、改变身体图式和留痕几种方式。感官调动可细分为感官刺激和感官剥夺;正向游离可细分为激发联想与想象以及对接以往经历或已有认知;改变身体图式可细分为改变惯常行为和改变视阈。第五部分由第七章单独构成,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除了阐述和总结本研究的主要观点,还提出了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第一,修正旅游场现有概念,推进旅游场相关理论。旅游场是旅游体验中涉及的重要范畴之一,但人们对于旅游场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场的性质、特点、类型、运动规律等都有待深入探究。本文将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推动旅游场相关理论的发展。第二,重新审视旅游空间,将其视为由身体和环境交互构造的现象空间。现有研究在探讨旅游地、旅游景区景点等旅游空间时,多半将其视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空间,本文突破这一固有思维的禁锢,运用知觉现象学观点对旅游空间进行全新的解读。第三,借助表演视角研究旅游场问题。从表演的视角去研究旅游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学术共同体将其称为“表演转向”。学者们借助这一视角对旅游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尚未有人从这一视角去审视旅游场,这是本文在视角选取上的创新之处。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本研究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依托于定性资料,试图重构旅游场概念,但囿于理论思辨能力和知识架构有限,对研究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尚有不当之处,对相关概念与观点的思考和阐述仍有改进完善的空间。第二,尽管本研究为旅游场搭建起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但文中只涉及了旅游场构成中最核心的场片段部分,并未涉及旅游场片段过渡部分。尽管场片段过渡在整个旅游场中的层级居于场片段之下,但却是旅游场的有机构成部分,同样对旅游体验的整体效果和走向具有重要影响。这是本研究的失当之处,也是未来研究的着力之处。第三,本研究定量数据收集采用的是网络问卷的方式,问卷发放采用滚雪球式抽样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样本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结构方面具有局限性,因此就规模庞大的旅游者来说,本研究所抽取的样本在代表性方面必然有缺陷。另外,本研究在数据挖掘方面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杨汝骅[3](2017)在《永远的外婆》文中认为外婆的泪水1975年初冬的一个清晨,夜里苍山上落下当年的第一场冬雪。霞光中的十九峰晶莹剔透,银装素裹,初雪后的坝子洁净清纯,阳光暖暖地洒在我们这个拥挤破旧的大杂院里。一大早外婆就喊我起来,把院子里的谷草落叶清扫干净,她则拎上一个小提箩,到古城里的小菜场去买一刀肉、一条鱼、一块豆腐、几个腌鸭蛋。她要

江剑鸣[4](2016)在《古城夕阳三题》文中认为一、断章夕阳是一道辉煌的美景站在古城外的飞龙桥上,我极目四望,眼底奔来了万千景致,无限风光。手扶栏杆,我举头望西天。天空的云彩,被濡染成一片淡淡的橘黄。几团云朵,掠过西山,遮挡阳光。云朵的边缘,被阳光烧出一个黄亮亮的金边。夕阳似乎在与云朵搏斗,从云朵里射出强烈的光柱,如剑如箭,朝着龙安古城,朝着涪江,朝着大桥,朝着我,斜刺过来,其凌厉,其威

张明智[5](2016)在《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化小说是一种独特的小说样式,它将诗歌特征融入小说,由此带来作品美学风格上的一系列变化,从而构成新的小说样式。中国诗化小说从诞生至今日,已走过了百年历史。本论文对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化小说的发展概况、诗化小说的艺术表征、诗化小说的思想倾向、当前文化语境中诗化小说的困境及存在的意义等内容展开分析。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新时期以来诗化小说的发展概况。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把新时期以来的诗化小说分为两段:一是新时期伊始至80年代末,二是90年代以来;论述每个阶段诗化小说的特点,并梳理新时期以来诗化小说的阶段性、一致性以及变异和拓展。第二部分阐述诗化小说的艺术表征。这部分分为七节:小说的诸要素、意境、语言、抒情性、儿童视角、节制的情感表达、富有意味的细节。第一节是小说的诸要素。诗化小说的结构核心由情节移向情调,于是小说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都随着叙事性的减弱而呈现出与情节小说不同的状态。第二节是“所写的常常只是一种意境”,这里引用汪曾祺的观点。这节从意境的三个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展开论述。第三节是“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这也是引用汪曾祺的观点。这节分为学习和借鉴文言传统、修辞手法、音乐美和绘画美三部分。诗化小说作家自觉借鉴文学传统,使作品语言常常悖离一般的语言表达惯例,显得别致或“拗口”,产生出一种与通常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审美效果;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富有表现力;作家还将音乐和绘画艺术渗透在小说中,使作品具有了音乐美和绘画美。第四节是抒情性。诗化小说都带有极强的抒情意味,可以说,抒情性是诗化小说的一个显着特征。第五节是儿童视角。很多诗化小说不约而同地采取儿童视角,让儿童承担观察感知和叙事的角色,通过儿童的眼睛去看世界,并用儿童的口吻对世界做出评价,这必然给文本带来一种别样的叙事效果。第六节是节制的情感表达。诗化小说中的情感从不像决堤的江水那样毫无节制地奔腾而泻,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平缓含蓄的状态。第七节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诗化小说不重情节,却偏重于用一些富有意味的细节体现出作家的审美追求,传达出作家的主观情绪,同时也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诗情。这些细节对刻画人物、推进情节、烘托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部分论述诗化小说的思想倾向。这部分分为四节:回归自然、理想主义、忧伤的基调、文化守成主义者的意绪。第一节是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中的“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大自然,另一方面指自然的人性。第二节是理想主义。诗化小说描绘出一种理想世界来弥补或者批判现实世界的缺陷,对可能的更美好的生存状态有所憧憬有所追求,带有鲜明的理想主义的特征。第三节是忧伤的基调。诗化小说作品总使人感到一种难言的惆怅,觉得那美好的人事景物背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尽管是轻烟薄雾般的怅然若失。第四节是文化守成主义者的意绪。大多数诗化小说作家把他们营造诗性艺术世界的视野投向乡村,极力书写乡土文明的美好;他们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坚守和回望的姿态来表达对现代性造成的各种负面效应的抵制,渴望和追寻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和美好善良的人性。第四部分探究当前文化语境中诗化小说的困境及存在意义。这部分分为两节:诗化小说的生存困境及诗化小说的存在意义。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繁荣、消费文化盛行,诗化小说的外部文化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毋庸讳言,诗化小说自身也确实存在一些艺术局限。这些局限也导致了诗化小说生存的危机与困境。不过,艰难的处境更凸显了它的存在意义。诗化小说作家应该承担起庄严的艺术使命,让这种文体创作传统得以赓续,以促进整个时代诗性氛围的重新营造及文学审美价值的重建。

田蓓蓓[6](2016)在《重游一座城》文中研究指明引子在一个风大的城市生活,必然会习惯顶着凌乱的头发,如风一样的女子疾步在街市巷道,虽然也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在其中。但因为对所居住的城市有熟悉感,加之生活的平凡与重复,让我很难去注意其中的新意,每天重复的工作生活使我更想生活在别处,思想在远方。不过,一件事让我重新认识了我所生活的地方。我陪表妹重游大理,相比第一次她更从容,而我也全程陪同,记录下了这个城市的游记,也让我重新体会了旅游的意义。早在多年以前,生活在北方寒冷城市的她就一心向往着南方的春暖花开,从每一年我们的照片里她看到的是南

杨汝骅[7](2015)在《风情大理》文中研究表明高原蓝立春一过,微风乍起,却不烦人。轻柔从身边悄声移动,几片黄叶在脚下打旋,又径直一路向前,迎面撞上街边耸立的照壁,无奈地停住脚步,委屈地龟缩在石板墙根。猛抬头,季节就跳过了寒风凛冽寒气逼人的日子,天空呈现一片冷艳的美。初春的轻风像一个脚勤手快的白族姑娘,顺手把棉花般的云朵采摘干净,不留一丝痕迹,于是就见眼前一片纯净逼人令人窒息的蓝铺天盖地迎面而来。眩晕中仰望苍山,伟岸苍劲的山瘠变成配角,留下一片单薄的剪影粘贴在宏

梁金萍[8](2015)在《论汤世杰散文中的边地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散文发展,其现象可谓是多元的、开放的。汤世杰的散文因独特的创作方法、鲜明的艺术风格,在当代作家数不胜数的情况下成为散文界的一颗明星,成为云南本土文化写作的重要作家。汤世杰是一位文学艺术的“跋涉者”,虽然在创作道路上尝尽世间的辛酸苦辣,但是散文中流露出质朴细腻的情感,他倾注一生书写云南边地的地域文化,着成一系列云南文化散文,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史料意义,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以汤世杰散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地域文化、生态意识体现和对现代性的思考来分析汤世杰的边地书写。论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引言部分简单介绍汤世杰的散文及特点,梳理作家作品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最后阐述论文选题的价值意义。第一章阐述汤世杰散文的地域性构成,主要包括边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的书写,同时分析汤世杰边地书写的独特性。第二章分析汤世杰边地书写中的生态意识体现,首先分析其生态意识的来源,进一步论述生态意识在自然和文化方面的体现。第三章论述汤世杰边地书写中的现代性思考。汤世杰多年在云南边地寻访考察,他通过对边地的审美书写来映照现代性发展对自然和人造成的破坏,并在边地书写中实现文化对人的救赎。结语总结论文。

崔欣[9](2014)在《雪山脚下的柔软时光》文中指出彩云之南的丽江,青色的石板路,红色的小灯笼,潺潺的小桥流水,让每一个走到那里的人感动,抛却了城市的喧嚣回归到自然的淳朴。那传说中玉龙雪山上的一米阳光,晨曦的嵌雪楼上看到的整片古城,人间仙境的香格里拉,无一不让人相信我们来丽江,可以遇见自己,遗忘过往。漫步古城,感受闲适光阴里的一花一木,让午后的一米阳光照进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周伟兵,萧牧[10](2013)在《周伟兵散文专辑》文中研究指明一、行走篇何处踏浪觅轻歌(一)不知为什么,台湾在我心目中一直留存着那种清丽率真、活泼俏皮而又略带野性的美少女印象。尽管她兴衰交替的历史一如阅尽沧桑的白发长者,环绕在她周围的蓝绿党争使之犹似喋喋不休的花甲老妪,但这一切的一切都遮掩不住那荡漾在山野间的活力和澎湃于浪涛上的激情。高天阔海,峰峦峭壁,皎月艳阳,早已永恒定格了她那青春不老的丽质芳颜,而一首首发自心腔血脉的纯

二、还古城一片洁净的蓝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还古城一片洁净的蓝天(论文提纲范文)

(1)陆路“丝绸之路”青海段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及民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
        1.2.2 国内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与拟解决问题
        1.5.1 创新点与新发现
        1.5.2 拟解决问题
    本章小结
2 青海段沿线地区环境与传统民居现状
    2.1 青海沿线地区环境概述
        2.1.1 自然气候
        2.1.2 地形地貌
        2.1.3 自然分区
        2.1.4 民族构成
    2.2 传统民居现状调查
        2.2.1 民居分布特点
        2.2.2 民居留存现状
    2.3 传统民居建筑形制动态发展演变
        2.3.1 建筑形制动态演变
        2.3.2 共性与差异性分析
    2.4 影响保护与传承的因素
        2.4.1 损毁原因分析
        2.4.2 留存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3 青海段沿线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制与营建技艺分析
    3.1 四合院
        3.1.1 建筑材料
        3.1.2 营造智慧
        3.1.3 营建技术与步骤
        3.1.4 建筑布局与功能
        3.1.5 建筑实例分析
    3.2 庄廓民居
        3.2.1 建筑材料
        3.2.2 营造智慧
        3.2.3 营建技术与步骤
        3.2.4 建筑布局与功能
        3.2.5 建筑实例分析
    3.3 篱笆楼
        3.3.1 建筑材料
        3.3.2 营造智慧
        3.3.3 营建技术与步骤
        3.3.4 建筑布局与功能
        3.3.5 建筑实例分析
    3.4 帐房
        3.4.1 建筑材料
        3.4.2 营造智慧
        3.4.3 营建技术与步骤
        3.4.4 建筑布局与功能
    3.5 蒙古包
        3.5.1 建筑材料
        3.5.2 营造智慧
        3.5.3 营建技术与步骤
        3.5.4 建筑布局与功能
        3.5.5 演变过程
        3.5.6 建筑实例分析
    本章小结
4 青海段沿线地区传统民居装饰风格特征分析
    4.1 东部农耕民族固定式民居装饰风格特征
        4.1.1 装饰题材
        4.1.2 装饰色彩
        4.1.3 木雕装饰
        4.1.4 石砖装饰
    4.2 中西部游牧民族移动式民居装饰风格特征
        4.2.1 装饰色彩
        4.2.2 装饰题材
    本章小结
5 青海段沿线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居住文化体现
    5.1 汉族民居
        5.1.1 民居分布
        5.1.2 民居特点
        5.1.3 筑居仪规
        5.1.4 民居禁忌
    5.2 藏族民居
        5.2.1 民居分布
        5.2.2 民居特点
        5.2.3 筑居仪规
        5.2.4 民居禁忌
    5.3 回族民居
        5.3.1 民居分布
        5.3.2 民居特点
        5.3.3 民居禁忌
    5.4 土族民居
        5.4.1 民居分布
        5.4.2 民居特点
        5.4.3 筑居仪规
    5.5 撒拉族民居
        5.5.1 民居分布
        5.5.2 民居特点
        5.5.3 筑居仪规
        5.5.4 民居禁忌
    5.6 蒙古族民居
        5.6.1 室内陈设
        5.6.2 民居选址
        5.6.3 民居禁忌
    本章小结
6 青海段沿线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
    6.1 现存问题
    6.2 保护与传承措施
        6.2.1 建筑本体
        6.2.2 政策支持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与价值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2)旅游体验中的场现象:一个表演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旅游体验的反身性认识
        1.1.2 西方旅游体验研究的表演转向
        1.1.3 研究问题的确定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用价值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数据收集方法
        1.4.2 数据处理方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1.5.1 理论观点方面的创新
        1.5.2 研究视角的创新
2 旅游研究中“表演转向”
    2.1 对“表演”的词源学和语用学考察
        2.1.1 “表演”在汉语中的常规性理解
        2.1.2 “表演”在西方语境中的词源考察
        2.1.3 旅游学术语境中的“表演”
    2.2 西方旅游表演转向的理论基础
        2.2.1 拟剧论
        2.2.2 具身思想
        2.2.3 表演性(performativity)理论
        2.2.4 非表征理论
    2.3 旅游表演转向的发展脉络及成果积累
        2.3.1 温和模式
        2.3.2 激进模式
    2.4 旅游表演转向的特点
    2.5 西方旅游表演转向的启示
3 旅游场及其特征与时空维度
    3.1 旅游场的概念
        3.1.1 “场”概念的发展演变历程
        3.1.2 “旅游场”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3.1.3 旅游场概念重构
    3.2 旅游场的特征
        3.2.1 以身体为中心
        3.2.2 身体关联性
        3.2.3 多感官性
        3.2.4 连续性存在与非连续性记忆呈现
    3.3 旅游场的时空维度
        3.3.1 旅游场的三维空间分析
        3.3.2 旅游场的时间维度
    3.4 旅游场的状态结构
4 旅游场片段的类型及特质
    4.1 旅游场片段的类型
        4.1.1 定格型场片段和连续型场片段
        4.1.2 具有内在戏剧性的场片段和具有外在戏剧性的场片段
        4.1.3 正向旅游场片段和负向旅游场片段
    4.2 旅游场片段的场感
        4.2.1 场感的类型
        4.2.2 场感的形成要素
    4.3 针对旅游场片段场感的定量分析
        4.3.1 内向场感比重较大并随年龄段的提升呈明显下降趋势
        4.3.2 身体及景观相关的因素对获取场感最重要
        4.3.3 内向、外向场感对于“亲身参与”因素的重要性评价差别最大
        4.3.4 内向场感对身体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评价普遍高于外向场感
        4.3.5 时间感主要与旅游者自身生命历程相关联
5 旅游场片段的时间特征
    5.1 旅游场片段的时间指向
        5.1.1 物质空间的时间指向
        5.1.2 身体空间的时间指向
        5.1.3 关系空间中的时间指向
    5.2 旅游场片段的时间速度
        5.2.1 时间变慢
        5.2.2 时间凝固
        5.2.3 时间变快
6 场片段的创生—关联的建立
    6.1 他者带入
        6.1.1 叙事带入
        6.1.2 人际互动带入
    6.2 自身浸入
        6.2.1 感官调动
        6.2.2 正向游离
        6.2.3 改变身体图式
        6.2.4 留痕
    6.3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A:插图来源
    附录B:访谈大纲
    附录C:调查问卷
    附录D:游记与访谈资料选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诗化小说的研究现状
    二、诗化小说的概念和特征
    三、新时期之前的诗化小说
    四、选题的意义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诗化小说发展概况
    第一节 新时期伊始至80年代末的诗化小说
    第二节 90年代以来的诗化小说
第二章 诗化小说的艺术表征
    第一节 小说的诸要素
    第二节“所写的常常只是一种意境”
    第三节“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第四节 抒情性
    第五节 儿童视角
    第六节 节制的情感表达
    第七节 富有意味的细节
第三章 诗化小说的思想倾向
    第一节 回归自然
    第二节 理想主义
    第三节 忧伤的基调
    第四节 文化守成主义者的意绪
第四章 当前文化语境中诗化小说的困境及存在的意义
    第一节 诗化小说的生存困境
    第二节 诗化小说的存在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7)风情大理(论文提纲范文)

高原蓝
盛夏的乡村节日
古城的味道
编辑手记:

(8)论汤世杰散文中的边地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写作的缘起
    二、汤世杰散文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汤世杰散文的地域性构成
    第一节 自然的造化——神秘而美丽的自然景观
    第二节 人文的交织——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
    第三节 新边地世界的建构
第二章 汤世杰边地书写中的生态意识体现
    第一节 汤世杰散文生态意识来源
        一、个体生态体验的积淀
        二、现代生态思潮的影响
        三、生态散文资源的浸润
    第二节 边地书写中的自然生态意识
        一、对自然生态的诗意书写
        二、对自然生态破坏的关注与批判
        三、边地荒野的生态启示
    第三节 边地书写中的文化生态意识
        一、多元杂生的文化生态
        二、边地民族信仰中的生态智慧
第三章 边地书写中的现代性思考
    第一节 现代性下的边地审美
        一、边地自然的原生之美
        二、边地民族的生命之美
    第二节 边地书写中对现代性后果的映照
        一、古茶的“劫难”
        二、土林的“荒凉”
        三、黑井盐的“咸与淡”
    第三节 边地书写中的现代性救赎
        一、回归理想的家园——“香格里拉”
        二、自我灵魂的关照——老者形象
        三、审美方式的转变——边地古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还古城一片洁净的蓝天(论文参考文献)

  • [1]陆路“丝绸之路”青海段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及民俗文化研究[D]. 黄镜帆.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旅游体验中的场现象:一个表演的视角[D]. 李淼.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3]永远的外婆[J]. 杨汝骅. 大理文化, 2017(09)
  • [4]古城夕阳三题[J]. 江剑鸣. 剑南文学(上半月), 2016(09)
  • [5]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化小说研究[D]. 张明智. 江西师范大学, 2016(12)
  • [6]重游一座城[J]. 田蓓蓓. 大理文化, 2016(03)
  • [7]风情大理[J]. 杨汝骅. 大理文化, 2015(09)
  • [8]论汤世杰散文中的边地书写[D]. 梁金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1)
  • [9]雪山脚下的柔软时光[J]. 崔欣. 旅游时代, 2014(04)
  • [10]周伟兵散文专辑[J]. 周伟兵,萧牧. 战士文艺, 2013(05)

标签:;  ;  ;  

干净的蓝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