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探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研究

高升探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研究

一、高升探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毛俊莉[1](2020)在《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模式》文中指出辽河西部凹陷是我国重要含油气盆地--渤海湾盆地的富油气凹陷之一,目前也是我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领域。针对西部凹陷湖盆构造控制沉积特点,论文分析了辽河西部凹陷断陷湖盆沉降-沉积迁移变化规律,探讨了构造和沉积对页岩油气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改进了陆相页岩的分类方法,分析了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西部凹陷页岩油气富集模式,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沙河街组三段和四段是辽河西部凹陷最有潜力形成页岩油气的目的层段,同沉积时期的断裂活动对沉积和页岩分布产生了明显的控制作用,沙三和沙四段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性。碳酸盐含量高是半封闭、半咸水湖湾相对页岩矿物成分控制作用的结果;沙三期断裂活动较强,且分段性明显,同沉积水体较深,页岩沉降-沉积中心发生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地明显迁移,黏土矿物含量逐渐减少,页岩沉积剖面表现为向西减薄的楔形。沙三和沙四段具备形成页岩油气的有利条件,沉积作用控制了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和储集物性条件。沉积环境约束了页岩有机质类型和丰度的分布,在平面上形成了围绕深湖中心为中心的环带状有机质类型分布特点,有机质丰度发生相应变化。连续的沉降作用过程为页岩油气的形成和保存提供了良好条件。西部凹陷沙三-沙四段页岩可划分为连续纹层型、断续纹层型及分散纹层型纹层结构,分别代表了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有机质赋存特点。热演化历史控制页岩油气的形成和分布,导致了西部凹陷南部和北部烃源岩产物差异。研究揭示了西部凹陷页岩含油气性变化规律,明确了平面上“北油南气”,纵向上“下气上油”的油气分布格局。碳酸盐岩矿物含量对页岩油的形成产生了促进作用,碳酸盐岩含量与页岩含油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具有促进低成熟度有机质加速生油气的作用。沉降-沉积中心转移控制了页岩油气形成和分布,继承性的湖相沉积作用使得沙四和沙三有相似的有机质类型,但后期沉降迁移控制热演化成熟度中心的迁移。沙四段以页岩油为主,沙三段以页岩气为主,据此分别建立了沙四段页岩油和沙三段页岩气富集模式。研究结论对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气评价及勘探提供了重要指导,可推广应用于中国东部其他盆地(凹陷),对其他陆相盆地也可具有参考意义。

范明霏[2](2018)在《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斜坡带曙光油田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研究》文中指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广泛发育于我国大多数断陷湖盆内,并赋存了大量油气资源。扇三角洲储层构型特征复杂,而且不同古地形坡度下发育的扇三角洲砂体的叠置样式、形态、规模以及分布规律都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储层非均质性不同,影响油气开发效果。本文以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曙光油田三区沙四段杜家台油层段和沙三段大凌河油层段为例,应用地震、测井和岩心资料,结合沉积数值模拟,研究陡坡和缓坡扇三角洲前缘储层砂体构型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机理,为该类油藏的有效开发奠定必要的研究基础。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及认识。1.探讨了扇三角洲前缘多期砂体叠置样式的控制因素研究区杜家台含油层段多期前缘砂体顺源叠置样式可呈进积、加积或退积式,进积式多期砂体的前积倾角约为0.510.57°,切物源可呈侧向与垂向叠置样式;研究区大凌河油层段多期前缘砂体顺源叠置样式呈进积式,前积倾角约为56°,切物源呈侧向叠置样式。多期砂体顺源叠置样式主要受控于短期基准面旋回变化,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短期旋回内(A/S较低),多期砂体以进积式叠置样式为主,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短期旋回内(A/S较高),多期砂体以退积式叠置样式为主。沉积模拟研究表明,在A/S不变的情况下,地形坡度控制着前缘砂体叠置样式,陡坡地形更易发育进积式叠置样式。地形坡度越大,则进积式叠置砂体的前积倾角越大、叠置厚度越大、延伸距离越短,地形坡降与叠置砂体厚度、初始前积倾角(第一期砂体的前积倾角)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而与前积砂体延伸距离呈线性负相关关系。2.阐明了研究区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及差异研究区杜家台含油层段小层砂体在平面上以交织条带型、离散条带型为主,孤立透镜型分布的砂体较为发育。研究区大凌河油层段小层砂体在平面上以连片型为主,孤立透镜型分布的砂体发育程度较低。扇三角洲前缘小层砂体平面分布样式与沉积物供给量及湖盆能量有关,在沉积物供给量较低、中等和较高时,分别主要形成离散条带型、交织条带型和连片型砂体砂体。湖盆能量影响着孤立透镜型砂体发育程度,在湖盆能量较强时,湖浪易改造前缘砂体边缘而形成大量沿岸分布的呈孤立透镜状的间湾砂体。3.阐明了研究区扇三角洲前缘单砂体及单一微相的构型特征及差异研究区内扇三角洲前缘单砂体主要为单一河坝砂体,由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复合而成。杜家台含油层段内单一河坝砂体在平面上主要呈窄带状、朵状,分流河道多深切河口坝中部,分流河道延伸距离较远,常发育13次的分流作用,河口坝的宽度多小于700m,但延伸长度多超过1500m,砂体厚度仅为26m;大凌河油层段内单一河坝砂体平面上主要呈宽带状、坨状,分流河道浅切河口坝中部,分流河道多为末端河道,延伸距离小于单砂体长度的1/2,河口坝的宽度多大于700m,但延伸长度多小于2500m,砂体厚度多大于10m。扇三角洲前缘单砂体及单一微相的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沉积时期地形坡度的影响,杜家台油层段地形坡度仅为0.5°,分流河道不断深切河口坝并快速充填湖盆,分流作用较强,单一河坝砂体延伸较远,厚度较薄;大凌河油层段地形坡度达到3°左右,湖盆边缘水体较深,分流河道浅切河口坝并缓慢充填湖盆,分流作用较弱,单一河坝砂体延伸距离较近,厚度较大。4.探讨了扇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内部前积体构型特征的控制因素研究区杜家台含油层段砂质前积体厚度为1.53m,泥质前积层厚度约为0.20.6m,延伸长度介于6001200m之间,两期前积层间水平间距约为300500m,前积倾角约为1.9°;研究区大凌河油层段砂质前积体厚度为3.56m,泥质前积层厚度约为12m,延伸长度多大于1200m之间,两期前积层间水平间距约为600800m,前积倾角约为6.6°。沉积模拟研究表明,地形坡度控制着扇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内前积层构型特征,地形坡度越大,河口坝内部前积倾角越大,两者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而前积层的延伸长度与地形坡度的关系较复杂,在临界坡度以下,前积层的延伸长度与地形坡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在临界坡度以上则呈对数负相关关系。

葛伟峰[3](2018)在《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成藏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藏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原理、油气勘探地球化学、非常规油气地质及油气成藏理论等为指导,在综合应用前人研究成果、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基础上,采用多种分析化验手段,立足于已发现油藏的基础特征,对致密油成藏条件,包括烃源岩发育状况、储层条件、运聚特征及源储配置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沙四段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优选了致密油有利发育区。对沙四段已发现油藏的分析表明,沙四段以非常规致密油藏为主体,常规油藏仅在高升地区的局部发育且面积极小。对沙四段致密油藏的成藏特征研究表明:①沙四段油气来源于自身;②烃源岩累积厚度大,最高可达数百米,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Ⅱ1型次之,有机质丰度达到好-最好的标准,烃源岩整体处于成熟演化阶段,排烃效果较好;③致密储层单体较薄,累积厚度大,以泥质云岩为主,脆性较高,物性差,孔喉较细,孔隙连通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储集空间为微孔、微裂缝及宏观裂缝,以裂缝型及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主;④溶蚀及破裂作用对致密储层具有建设性作用,压实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⑤运移阻力主要为毛细管阻力,生烃增压是运移动力,裂缝不仅为运移通道,也是油气赋存空间;⑥烃源岩与致密储层呈互层状叠置发育;⑦源岩与储层的分布及厚度、裂缝的发育程度、源储互层发育是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⑧沙四段致密油大面积连片分布,主要发育于沙四期的凹陷斜坡区和凹陷中部。

孙博闻[4](2018)在《中国东部致密油-烃源岩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常规油气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人们逐渐将目标转向了非常规油气资源,其中致密油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中国东部华北渤海湾盆地冀中拗陷、松辽盆地、辽河渤海湾盆地辽河拗陷等典型的致密油探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典型沉积特征,重点探讨了致密油探区烃源岩特征及其与致密储层分布特征、及其致密油形成的主要地质-地球化学因素。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中国东部地区致密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适度、有机质类型好的优质烃源岩在形成常规油气资源的同时,也为致密油的形成提供了资源基础。烃源岩品质以中-好为主,具备形成规模致密油聚集的烃源岩条件。渤海湾盆地冀中拗陷束鹿凹陷沙三下亚段沉积了巨厚的湖泊相暗色泥岩和泥灰岩,烃源岩为中—好类型,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Ⅲ型,烃源岩主要处于成熟阶段,为好生油岩类型,发育有一套以沙三段泥岩为储层的致密油藏,属于典型的“源储一体式”致密油藏。渤海湾盆地辽河拗陷致密油藏主要发育在西部凹陷和大民屯凹陷,其中西部凹陷沙三段广泛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沉积体系,烃源岩主要为好烃源岩,以Ⅱ—Ⅲ型干酪根为主,随地层自上而下从以Ⅱ1型干酪根为主逐渐转变为以Ⅲ型干酪根为主,主要处于成熟阶段。沙四段沉积阶段为咸化湖盆闭塞湖湾环境,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属于好烃源岩,沙四段烃源岩母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处于低成熟成熟生油阶段,有机质丰度高。主要发育有源内和源下两种致密油藏形式。松辽盆地主要以青山口组一段为主力烃源岩生成致密油藏,主要以暗色泥岩为主分布面积广,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Ⅱ1型,主要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有机质丰度高,为致密油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主要形成了源内高台子油层和源下扶余油层两套致密油藏。对比各致密油探区发现,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富生烃凹陷-斜坡沉积体系最有利于致密油富聚成藏。优质烃源岩是致密油形成的物质基础,紧邻优质源岩致密储层是致密油形成的空间;源-储合理配置是致密油成藏的重要因素,生烃增压为油气运移充注提供了动力。

王夏斌[5](2017)在《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沉积相研究》文中提出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储层油气产量在中国东部油田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岩性-地层油气藏正成为勘探重点。但由于对沉积相认识上的局限性,影响了勘探进展。本文针对西部凹陷沙四上亚段沉积特征进行研究,通过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和多种技术手段,建立了研究区沙四上亚段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了各级次层序内沉积特征,探讨了沉积相平面展布与演化规律。本文首先根据研究区沙四上亚段层序边界特征,确定了西部凹陷沙四上亚段层序划分方案。将沙四上亚段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为层序一和层序二。进而对体系域和准层序组进行划分,建立起研究区四级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划分的基础上,综合区域地质背景、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明确西部凹陷沙四上亚段沉积相类型和分布规律。在西部凹陷识别出两种主要沉积相类型,分别是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其中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分布于研究区中南部地区;湖泊相分为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亚相,广泛分布于全区,滨浅湖亚相主要发育滩坝沉积,分布于曙北地区、中南部沿岸弱物源区和远岸区,半深湖-深湖亚相分布于曙北深洼区。滩坝是本次研究新发现的沉积相类型,是下一步勘探重点领域。根据沉积特征,将滩坝分为侧缘改造型滩坝、前缘改造型滩坝、基岩改造型滩坝、淹没改造型滩坝和风暴改造型滩坝五种沉积模式。滩坝的控制因素包括古地貌、古水深、古物源和古风场等。本文以曙北滩坝发育区为例,提出了定量恢复“四古”的方法。古地貌采用“印模法”恢复,滩坝主要发育于水下低隆起部位;古水深采用“波痕法”和“坝厚法”恢复,形成滩坝水深大约8m;古物源采用镜下岩屑对比法分析,主力滩坝是由三角洲改造、古潜山剥蚀和岸线基岩侵蚀所形成的混源滩坝;古风场通过滩坝展布特征进行倒推分析,形成滩坝受南北季风影响,风力可达8级。关于滩坝的控制因素总结为“风-源-盆”三端元控制系统。古地貌对滩坝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古地貌特征将曙北滩坝发育区分为沿岸带、潜山带、潜山披覆带、北部斜坡带和深洼带五个带,阐述“风-源-盆”系统中各因素对每一个带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并对滩坝分布进行预测。

于晗[6](2017)在《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砂砾岩体成藏特征勘探精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该研究区块构造上位于辽河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的中北段及陈家洼陷区,构造面积166.2km2。先后发现了太古界潜山油层,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油层和东营组油层。其中,沙河街组油层是冷家油田的主力油层。钻井揭露的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太古界,中生界,新生界下第三系房身泡组、沙河街组、东营组,上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和第四系地层。冷家堡稠油藏的形成首先受控于陡坡带特定的构造背景控制下沉积相特征。该油田有两种沉积体系:陡坡型扇三角洲—滑塌浊积扇和轴向重力流水道沉积体系。冷家堡陡坡带深切断层较为发育,直接为油气提供垂向运移的条件。该构造带近源分布,又具有较好的油源条件,构造、沉积等多种要素的匹配,为该区油气的富集提供了保障。陡坡带深切断层控制下的扇三角洲沉积相决定的中厚-块状底水、中厚层边底水稠油藏发育模式。本区发育有源控成藏和断控成藏两种成藏模式,烃源岩分布和沉积相带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该区油层的发育特点是,以陈家断层为界,冷家西部洼陷带含油层系少,以沙三段油层发育为主,油层厚度薄;冷家断裂背斜带含油层系多,四套含油层系均有发育,而且油层厚度大,尤以沙三段油层最为发育。冷家堡陡坡带深切断层较为发育,直接为油气提供垂向运移的条件。该构造带近源分布,又具有较好的油源条件,构造、沉积等多种要素的匹配,为该区油气的富集提供了保障。

丁军涛[7](2016)在《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高二三区东部沙三、四段勘探目标评价及井位部署》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是针对高二三区进入开发中后期,储量接替不足问题,在高二三区东部寻找有利圈闭开展储层评价与井位部署研究工作。与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及老区油井生产动态相结合,综合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储层预测等技术对局部构造、储层重新进行研究落实。构造上确定了高二三区主要发育两组断裂,北东向台安大洼断层和宋家陈家断层为两条长期生长的控制洼陷沉积的断层,近东西向断层起到分块作用,这两组断裂对于圈闭的形成和油气的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沉积上确定了高二三区沙四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物源来自短轴方向;沙三段沉积时期高二三区西部及北部发育了以砂砾岩为主的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高二三区南部及东部的深水区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油气藏类型上主要有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两种类型,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沟道及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流河道砂体是本区最有利的含油储层。在构造、沉积储层及油藏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在高3-6-24井区发现2个有利圈闭,部署建议井位2口,在高105井区发现1个有利圈闭,部署建议井位1口,在高81井区发现1个有利圈闭,部署建议井位1口。通过圈闭评价及风险分析,建议优先实施高3-6-24井区的建议1井及高105井区的建议3井。通过以上研究,基本搞清了高二三区东部勘探部署潜力,为该区滚动扩边部署提供了依据。

何燕[8](2016)在《辽河雷家地区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研究及目标优选》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外致密油勘探研究的进行,致密油研究逐渐深入,目前已在致密油定义储层特征、成藏规律、致密油特征及资源评价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为进一步进行致密油的勘探打好了坚实基础。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预测方法,并从中选择了适合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预测的方法。辽河坳陷雷家地区沙河街组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发育,勘探程度高,早期利用常规勘探方法效果不理想。近期针对碳酸盐岩勘探多口单井获得工业油流,展示了该区的勘探潜力,但仍存在储层难预测、油气分布规律不清晰和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围绕钻探和生产需求,重点针对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进行研究,走出常规油气勘探的定式思维,按照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的思路展开攻关。主要目的层段为沙四段的杜一、杜二、杜三及高升四个油组,旨在通过分析前人研究成果,运用三维高密度地震资料,利用已知的地震、岩心、录井资料,结合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建立雷家地区陈家-冷家洼陷沙四段统一的等时地层格架,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古地貌的恢复,刻画各油组沉积特征,并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如叠前同时反演技术等,对各油组的岩性、物性、含油气性、岩石脆性和裂缝的五大技术系列开展有利储层综合研究,以寻找“优势岩性、物性相对较好、岩石脆性好、裂缝发育”的“优势储层”区,并提出了相应的部署方案,最终取得了较好勘探效果。

梁洪涛[9](2015)在《高升—雷家地区Es3中亚段构造特征与砂体分布》文中研究表明高升-雷家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北段,目的层为沙三中亚段,对应大凌河油层。研究区沙三中亚段发现良好的油气显示,并获得工业油气流,本次研究旨在落实研究区构造特征及砂体展布情况,为进一步寻找有利含油气区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次研究利用测、录井资料及三维地震数据体建立了研究区沙三中亚段的地层格架,完成了沙三中亚段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将大凌河油层划分为大I油层组和大II油层组。在层位标定后,对研究区地震资料进行了构造解释,并使用水平切片和相干体分析技术对构造形态进行研究,落实断层断点位置。利用声波测井等资料校正了速度场,最终应用符合研究区地质特点的变速速度场进行时深转换,绘制目的层顶、底界面构造图。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构造格局,具有东西分带的特点,中部的高升隆起和宋家-陈家断裂决定了研究区的构造形态。通过储层波阻抗反演和砂地比反演,结合测、录井实测资料对本区的砂体展布情况进行研究。大I油层组和大II油层组砂体展布范围大致相同,砂体主要分布在宋家-陈家断裂周围,大II油层组的砂体发育情况要略好于大I油层组。砂体发育最好的部位为雷64井区、高105井区和高3618井区,其次为雷11井区、高18井区及高3井区。大凌河油层的构造形态对砂体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砂体的厚度和分布范围受高升隆起和宋家-陈家断裂的分区作用影响明显,研究区南部雷11井区的构造坡折带影响了漫溢亚相砂体的展布形态。研究区的构造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沉积物的沉积。断裂和砂体构成断砂组合,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和储集场所。油气藏类型主要为断块和砂岩上倾尖灭,多位于构造有利且砂体发育良好的区域。

刘连卫[10](2014)在《曙二区大凌河油层高分辨地层格架及砂体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方法技术和精细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开发区翔实的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通过对各级次沉积期次划分标志的识别,提出了一套湖底扇沉积单砂体(单期重力水道)划分与对比方法。即以“区域骨架封闭剖面为平面控制、以标准剖面为参考对比的标准层控制下组合标志、砂体分区、沉积模式-同生断层模式指导、逐级优先逼近等综合对比,并逐级分区闭合渐进推开,最后成因移界”的对比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湖底扇沉积单砂体对比难题。并应用该方法建立了大凌河油层(4砂组、12个小层和19个沉积时间单元)达单砂体级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控制下分析了物源、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展布特征,提出了基于单期重力水道分析的缓坡型湖底扇沉积单砂体分布模式及沉积模式。即顺源、带状展布的主沟道和辫状沟道为湖底扇沉积的骨架砂体,控制了湖底扇沉积单砂体的分布模式和沉积模式。主沟道向前延伸逐渐变为规模较大的辫状沟道沉积,两侧发育辫状沟道侧缘,呈条带-舌形展布。向湖盆中心逐渐演变为多支小型末端辫状沟道沉积,向前方及两侧逐渐过渡为“主沟道→主沟道堤→湖泥”或“辫状沟道→辫状沟道侧缘主体→(一类)辫状沟道侧缘→末梢→湖泥”的平面微相序列。每支小型辫状沟道控制形成的带状沉积体间均为明显深湖-半深湖泥岩沉积分割,呈带状-舌状沉积体向湖盆中心延伸较远。大凌河油层湖底扇发育于湖盆扩张期和湖盆萎缩期,整体上表现为明显的先进积、后退积特征,在垂向上自下而上通常表现为“深湖→外扇→中扇→内扇→中扇→外扇→深湖”叠置的呈向上变厚、变粗,然后变薄、变细的复合沉积序列,其形成主要受控于沉积物供给量变化、湖平面升降和古地貌变化三个主要因素。沉积物供给量增大,湖底扇沉积发育,分布面积最广,向湖盆中心延伸最远,呈现明显进积式堆积,反之,形成较小规模的退积式湖底扇沉积。湖平面变化对湖底扇发育的影响与物源供给相似,湖平面下降期间,物源区向盆地中心推进,沉积物供给范围增大,湖底扇向前推进的范围大、距离远,易在湖盆深处形成湖底扇沉积。湖底扇沉积受古地貌影响较为明显,表现为:(1)古地貌控制湖底扇砂体的展布形态,“沟”、“槽”较为发育的古地貌背景则更容易形成条带形砂体。(2)相分异受控于同沉积边界断层,主沟道分布边界大致与断层分布相对应。在等时地层格架及其内部单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单期重力水道为研究对象的湖底扇砂体“相控流动单元与非均质性”研究思路与方法。即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内部构形理论,进行湖底扇砂体流动单元分级(级次)与分类(类型)的思想”在单砂体级沉积微相控制下开展流动单元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提出湖底扇砂体的流动单元及非均质性平面分布受控于其内部微相及能量相单元,其内部孔、渗性和储存能力空间分布差异大,非均质性极强。

二、高升探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升探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国外页岩油气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2)国内页岩油气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3)辽河探区页岩油气相关研究进展
        1.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 创新点
2 西部凹陷地质背景
    2.1 西部凹陷地质概况
    2.2 地层发育
    2.3 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层段
        2.3.1 沙四段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层段
        2.3.2 沙三段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层段
    2.4 沉积相
        2.4.1 单井相分析及连井对比
        2.4.2 泥地比展布特征
        2.4.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2.5 构造演化
        2.5.1 构造样式
        2.5.2 构造演化
        2.5.3 沉降沉积中心迁移
3 西部凹陷页岩油气成藏地质条件
    3.1 页岩岩石矿物与页岩类型
        3.1.1 页岩矿物学组成
        3.1.2 页岩岩石矿物相
        3.1.3 页岩沉积结构
        3.1.4 页岩分类
    3.2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参数
        3.2.1 有机质类型
        3.2.2 有机碳含量
        3.2.3 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
    3.3 页岩储集物性
        3.3.1 页岩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
        3.3.2 页岩裂缝与分布
        3.3.3 孔隙度与渗透率
4 页岩含气量与含油率影响因素
    4.1 页岩含气性及含气量
        4.1.1 气测异常
        4.1.2 现场解析
        4.1.3 等温吸附
        4.1.4 页岩含气量影响因素
    4.2 页岩含油性及含油率
        4.2.1 页岩油显示
        4.2.2 页岩含油率
        4.2.3 含油率的影响因素
5 页岩油气成藏机理
    5.1 构造沉降与储层物性
        5.1.1 构造沉降与页岩厚度
        5.1.2 构造运动与页岩埋藏深度
        5.1.3 成岩作用与储集空间
    5.2 沉积环境与有机地球化学
        5.2.1 有机质类型
        5.2.2 有机质丰度
    5.3 地热历史与油气生成
        5.3.1 页岩油气生成热模拟
        5.3.2 地热史与时温指数
        5.3.3 埋藏史与页岩油气生成
    5.4 低熟生烃与页岩油气分布
        5.4.1 碳酸盐与页岩油生成
        5.4.2 沉降沉积中心迁移与页岩油气分布
    5.5 页岩油气成藏机理
        5.5.1 页岩油气藏类型
        5.5.2 页岩油气成藏机理
6 西部凹陷页岩油气富集模式
    6.1 富有机质页岩空间分布
        6.1.1 富有机质页岩
        6.1.2 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和深度
        6.1.3 富有机质页岩空间分布模式
    6.2 富有机质页岩地化参数分布模式
    6.3 页岩油气富集模式
        6.3.1 页岩气富集模式
        6.3.2 页岩油富集模式
    6.4 页岩油气发育有利方向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斜坡带曙光油田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扇三角洲的概念
        1.2.2 扇三角洲砂体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
        1.2.3 地下储层构型预测方法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构造位置
        2.1.2 地层概况
        2.1.3 构造概况
        2.1.4 沉积概况
    2.2 开发概况及存在问题
    2.3 资料基础
第3章 等时精细地层格架
    3.1 地层划分方案
    3.2 精细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3.2.1 地层对比依据
        3.2.2 地层对比原则和方法
        3.2.3 地层对比结果
    3.3 小结
第4章 砂体构型特征研究
    4.1 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
    4.2 砂体构型分析方法
        4.2.1 单井构型分析方法
        4.2.2 井间砂体构型分析方法
    4.3 砂体构型分布特征
        4.3.1 多期砂体叠置特征
        4.3.2 小层级别砂体分布特征
        4.3.3 单砂体及单一微相构型特征
        4.3.4 单一微相内部增生体的构型分布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叠置样式的控制因素分析
    5.1 古地貌恢复
        5.1.1 古地貌恢复方法
        5.1.2 古地貌特征
    5.2 研究区扇三角洲的沉积数值模拟
        5.2.1 沉积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5.2.2 研究区扇三角洲沉积数值模拟
    5.3 地形坡度对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叠置样式的控制因素分析
        5.3.1 坡度对扇三角洲前缘多期砂体叠置样式的控制作用分析
        5.3.2 坡度对扇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内部前积特征的控制作用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非正式出版文献
附录 B 构型平面分布图
附录 C 砂体规模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致密油的概念
        1.2.2 致密油发育的主要地质特征
        1.2.3 致密油的非常规特征
        1.2.4 致密油成藏特征
        1.2.5 工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 论文的工作量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工区位置及范围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油气勘探概况
    2.4 沙四段地层及沉积特征
第3章 沙四段油藏地质特征
    3.1 已发现油藏地质特征
        3.1.1 雷家老区杜家台油藏
        3.1.2 A21及A23井区高升油藏
        3.1.3 H108区块杜家台油藏
        3.1.4 H119区块高升油藏
    3.2 沙四段非常规油藏的基本特征
第4章 致密油成藏条件
    4.1 烃源岩条件
        4.1.1 原油特征及油源对比
        4.1.2 有机质类型
        4.1.3 有机质丰度
        4.1.4 有机质成熟度
        4.1.5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4.2 沙四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4.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2.2 储层物性特征
        4.2.3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4.2.4 储集空间及储层类型
        4.2.5 成岩作用
    4.3 运聚条件及源储接触关系
        4.3.1 运聚条件
        4.3.2 源储接触关系
第5章 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5.1 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
        5.1.1 源岩分布及厚度控制石油富集范围
        5.1.2 储集体展布及优质储层控制石油富集区域及程度
        5.1.3 裂缝是良好的运移通道并改善储层的含油性
        5.1.4 源储接触关系决定储层中原油能否富集
    5.2 致密油成藏模式
第6章 致密油分布规律及有利区预测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中国东部致密油-烃源岩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东部致密油区石油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第3章 致密储层基本特征
    3.1 致密储层岩石学特征
    3.2 压力与致密油成藏
    3.3 优质储层与致密油藏
第4章 东部典型致密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1 有机质丰度
    4.2 有机质类型
    4.3 有机质成熟度特征
    4.4 烃源岩分布特征
    4.5 优质烃源岩与致密油藏
第5章 致密油源储配置
    5.1 大庆探区(松辽盆地)
    5.2 华北探区(渤海湾盆地)
    5.3 辽河探区(渤海湾盆地)
    5.4 富生烃凹陷与致密油藏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5)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陆相断陷盆地研究现状
        1.2.2 滩坝砂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2.3 辫状河三角洲研究进展
        1.2.4 辽河西部凹陷层序与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和创新性认识
        1.5.1 论文研究成果
        1.5.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基本构造格局
    2.2 地层分布情况
    2.3 构造演化特征
        2.3.1 拱张阶段(古新世)
        2.3.2 裂陷阶段(始新世-渐新世)
        2.3.3 坳陷阶段(新近纪至今)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
    3.1 层序界面的划分原则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3.2.1 地震反射标志
        3.2.2 岩性识别标志
        3.2.3 测井曲线识别标志
        3.2.4 层序划分的意义和需注意的问题
    3.3 体系域界面识别
    3.4 准层序组界面识别
    3.5 层序单元的划分结果
第4章 沉积相研究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心相标志特征
        4.1.2 测井相特征
        4.1.3 地震相特征
    4.2 沉积相类型
        4.2.1 辫状河三角洲
        4.2.2 湖泊
    4.3 单井沉积相分析
    4.4 连井剖面相分析
    4.5 地震属性分析
    4.6 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特征
        4.6.1 SQ2-LST-PSS5沉积相平面展布
        4.6.2 SQ2-LST-PSS6沉积相平面展布
        4.6.3 SQ2-TST-PSS7沉积相平面展布
        4.6.4 SQ2-TST-PSS8沉积相平面展布
    4.7 辽河凹陷沙四上亚段沉积相分布控制因素
第5章 曙北地区滩坝砂体精细描述及控制因素
    5.1 曙北地区滩坝沉积特征
        5.1.1 曙北地区单井相分析
        5.1.2 曙北地区滩坝砂体剖面对比
        5.1.3 曙北地区滩坝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5.2 曙北地区滩坝控制因素研究
        5.2.1 古地貌恢复
        5.2.2 古水深恢复
        5.2.3 古物源恢复
        5.2.4 古风场恢复
        5.2.5“风-源-盆”系统对滩坝的控制与分布预测
第6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砂砾岩体成藏特征勘探精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工区概况
第二章 地层与构造特征
    2.1 地层描述
    2.2 构造精细解释
        2.2.1 层位标定与速度分析
        2.2.2 地震资料的解释方法
        2.2.3 成图方法
    2.3 断裂特征
    2.4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储层特征
    3.1 基本沉积条件
    3.2 沉积特征
        3.2.1 沙四上亚段
        3.2.2 沙三段
    3.3 沉积相的垂相变化和平面展布
        3.3.1 沉积相的垂向演化特征
        3.3.2 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3.4 沉积体系特征
        3.4.1 陡坡型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
        3.4.2 缓坡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3.4.3 轴向重力流水道沉积体系
第四章 油气富集控制因素及油气成藏模式
    4.1 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
        4.1.1 油气藏类型
        4.1.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4.2 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7)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高二三区东部沙三、四段勘探目标评价及井位部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
    0.4 技术路线
    0.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构造特征
    1.2 地层及沉积特征
        1.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1.2.2 地层岩性特征
        1.2.3 沉积特征
第二章 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2.1 地震反射特征与层位标定
        2.1.1 层位标定的基本原则
        2.1.2 层位标定过程及方法
        2.1.3 层位标定结果
    2.2 构造精细解释
        2.2.1 井震格架建立和追踪
        2.2.2 断层的剖面解释与闭合
        2.2.3 断层的平面组合
        2.2.4 解释结果检验
    2.3 构造特征
        2.3.1 构造特征
        2.3.2 断裂特征
        2.3.3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沉积储层特征
    3.1 沉积相特征
        3.1.1 湖泊相
        3.1.3 扇三角洲
    3.2 沉积相带和砂体展布特征
        3.2.1 杜家台油层沉积时期
        3.2.2 莲花油层沉积时期
    3.3 储层预测
        3.3.1 稀疏脉冲反演反演原理
        3.3.2 测井资料处理
        3.3.3 多井约束反演
第四章 油气藏类型及其控制因素
    4.1 油气藏类型
        4.1.1 构造油气藏
        4.1.2 构造—岩性油气藏
        4.1.3 岩性油气藏
    4.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4.2.1 构造控制因素
        4.2.2 储层控制因素
        4.2.3 构造和生储盖层的良好配置关系
第五章 勘探目标评价及井位部署建议
    5.1 高 3-6-24井区莲花油层圈闭评价及井位部署
        5.1.1 高 3-6-24井区构造特征
        5.1.2 沉积储层特征
        5.1.3 油藏特征
        5.1.4 资源预测及圈闭类别
        5.1.5 井位部署
    5.2 高105井区大凌河油层圈闭评价及井位部署
        5.2.1 高105井区构造特征
        5.2.2 沉积储层特征
        5.2.3 油藏特征
        5.2.5 井位部署
    5.3 高81井区杜家台油层圈闭评价及井位部署
        5.3.1 高81井区构造特征
        5.3.2 沉积储层特征
        5.3.3 油藏特征
        5.3.4 资源预测及圈闭类别
        5.3.5 井位部署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8)辽河雷家地区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研究及目标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 工区范围
    1.2 地质背景
    1.3 钻探情况
    1.4 主控因素分析
    1.5 存在的主要地震与地质问题
    1.6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技术关键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6.3 关键技术
        1.6.4 预期达到的水平、目标
    1.7 完成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构造精细解释及沉积特征分析
    2.1 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
        2.1.1 地震地质层位确定
        2.1.2 典型井的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2.1.3 区域井地震层位标定
        2.1.4 井震结合确定地层对比方案
        2.1.5 层序地层对比解释及构造特征
    2.2 沉积特征分析
        2.2.1 区域沉积背景分析
        2.2.2 沉积相的类型和特征
第三章 资料品质分析及预处理
    3.1 测井资料分析
    3.2 测井曲线质量评价
    3.3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及预处理
第四章 优势储层预测
    4.1 岩性预测
        4.1.1 岩性划分
        4.1.2 优势岩性分析
        4.1.3 基于岩性与电性分析的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预测岩性
    4.2 基于孔、渗性分析的优势储层指示曲线技术预测物性
    4.3 叠前同时反演预测含油气性
        4.3.1 岩石物理建模
        4.3.2 基于岩石物理建模分析的叠前反演技术预测储层含油气性
    4.4 基于叠前反演的岩石脆性预测技术预测脆性
    4.5 基于各向异性的分方位角裂缝预测技术预测裂缝
        4.5.1 叠后属性预测裂缝
        4.5.2 裂缝分析及正演模拟
        4.5.3 各向异性道集的选择
        4.5.4 裂缝预测效果
    4.6 优势储层综合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9)高升—雷家地区Es3中亚段构造特征与砂体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1.1 地质概况
    1.2 勘探开发简况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沙三中亚段地层划分与对比
    2.1 研究区地层概况
        2.1.1 地层层序
        2.1.2 地层基本特征
    2.2 地层对比
        2.2.1 地层对比的原则
        2.2.2 地层对比的依据
        2.2.3 地层对比的方法和结果
第三章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及构造特征描述
    3.1 资料概况及工作流程
    3.2 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3.2.1 层位标定
        3.2.2 地震反射层位解释
        3.2.3 断层的解释与组合
        3.2.4 时深转换与构造图编绘
    3.3 高升-雷家地区沙三中亚段构造特征
        3.3.1 概述
        3.3.2 构造样式
        3.3.3 各构造层特征
        3.3.4 断裂特征
        3.3.5 构造发育史
第四章 储层反演
    4.1 储层反演的流程和方法
        4.1.1 数据准备
        4.1.2 测井资料分析
        4.1.3 断层与层位处理
        4.1.4 层位标定和子波提取
        4.1.5 建立初始波阻抗模型
        4.1.6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4.2 反演结果分析及储层预测
        4.2.1 剖面反演结果分析
        4.2.2 波阻抗平面展布分析
        4.2.3 砂地比反演
        4.2.4 储层综合评价
第五章 构造特征和砂体分布规律
    5.1 研究区整体构造特征及砂体分布规律
    5.2 构造特征对砂体展布的影响
    5.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藏分布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10)曙二区大凌河油层高分辨地层格架及砂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相关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0.2.2 湖底扇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及沉积模式研究现状
    0.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盆地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特征
        1.1.1 莫霍面形态
        1.1.2 深部构造背景
        1.1.3 中、新生界地质结构
        1.1.4 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
    1.2 辽河断陷勘探历程与现状
        1.2.1 区域普查勘探阶段(1967 年以前)
        1.2.2 区域展开预探,局部详探阶段(1967—1971 年)
        1.2.3 以兴隆台为主的勘探阶段(1970—1975 年)
        1.2.4 西斜坡为主的勘探时期(1975—1979 年)
        1.2.5 二探大民屯,持续勘探西斜坡,甩开预探找发现阶段(1980—1989 年)
        1.2.6 辽河坳陷持续勘探,滩海外围突破阶段(1990—1995 年)
        1.2.7 转变思路,不断探索新领域阶段(1996—现今)
    1.3 曙光油田二区地质概况
        1.3.1 曙光油田勘探基本概况
        1.3.2 曙二区块地质特征
        1.3.3 开发历程
第二章 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地层划分与对比
    2.1 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期次分析与地层划分
        2.1.1 沉积期次划分标志
        2.1.2 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期次划分
        2.1.3 大凌河油层地层划分方案建立
    2.2 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地层精细对比
        2.2.1 大凌河油层精细对比的难度
        2.2.2 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精细对比技术研究
        2.2.3 大凌河油层地层精细对比与地层格架建立
第三章 大凌河油层沉积时间单元沉积微相研究
    3.1 沉积相~微相类型及特征
        3.1.1 湖底扇相
        3.1.2 湖泊相
    3.2 测井微相识别与模式建立
        3.2.1 湖底扇相
        3.2.2 湖泊相
    3.3 大凌河油层取心井沉积微相分析
    3.4 大凌河油层连井沉积微相分析
    3.5 大凌河油层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3.5.1 小层平面微相研究方法
        3.5.2 大凌河油层沉积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第四章 大凌河油层缓坡型湖底扇砂体特征与沉积模式
    4.1 缓坡型湖底扇砂体特征
        4.1.1 砂体规模
        4.1.2 砂体形态
        4.1.3 砂体分布模式
    4.2 湖底扇沉积形成的控制因素
        4.2.1 物源供给对湖底扇发育的影响
        4.2.2 湖平面变化对湖底扇发育的影响
        4.2.3 古地貌对湖底扇发育的影响
    4.3 垂向沉积演化
    4.4 缓坡型湖底扇沉积模式探讨
第五章 湖底扇砂体流动单元与非均质性研究
    5.1 湖底扇砂体流动单元研究
        5.1.1 流动单元类型的划分
        5.1.2 单砂体相控流动单元研究
    5.2 湖底扇砂体非均质性评价
        5.2.1 层内非均质性
        5.2.2 层间非均质性
        5.2.3 平面非均质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详细摘要

四、高升探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模式[D]. 毛俊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斜坡带曙光油田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研究[D]. 范明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3]辽河西部凹陷沙四段致密油成藏特征研究[D]. 葛伟峰.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8)
  • [4]中国东部致密油-烃源岩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D]. 孙博闻. 长江大学, 2018(12)
  • [5]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沉积相研究[D]. 王夏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6]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砂砾岩体成藏特征勘探精细化研究[D]. 于晗.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7]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高二三区东部沙三、四段勘探目标评价及井位部署[D]. 丁军涛.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8]辽河雷家地区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储层研究及目标优选[D]. 何燕.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9]高升—雷家地区Es3中亚段构造特征与砂体分布[D]. 梁洪涛.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
  • [10]曙二区大凌河油层高分辨地层格架及砂体特征研究[D]. 刘连卫.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高升探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