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02年干旱成因分析

四川省2002年干旱成因分析

一、四川省2002年伏旱成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斌,王春学,张顺谦[1](2021)在《1961—2018年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准2a周期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文中提出利用1961—2018年四川盆地103站的气象干旱综合指数,采用多锥度奇异值分解、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等方法,分析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准2 a周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近58 a来,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的主模态为全区一致变化型,且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2.3~2.5 a的年际振荡周期最为显着。准2 a周期的典型循环表现出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多寡交替的循环振荡,大值中心出现在盆地中部,与主模态空间型基本一致,但准2 a周期信号并非一直存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信号最强。准2 a周期典型循环的第一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和副热带西风急流轴线位置均偏北,四川盆地处于日本南部到中国华南西部水汽异常输送带的西部,并出现异常辐散,不利于降水产生,导致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偏多;第二年的大气环流异常情况与第一年相反,极端伏旱日数偏少。

杜建斌[2](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王笑歌[3](2019)在《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宁省西部地区正常年份降水量仅有500 mm左右,水资源匮乏、旱灾频发,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建立适宜的干旱级别评价方法、掌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于认识干旱发生规律、当地合理地进行抗旱减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当地降水量数据和干旱历史资料,对现有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进行修正,在建立起新的适应于当地的多指标数值化旱情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探讨辽西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这一地区干旱成因,使用水分平衡模型预测土壤增墒、退墒过程,再对该地区干旱演变趋势做了预测,并提出了旱情评价、抗旱减灾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修正干旱分级标准。使用当地降水、干旱发生等的历史资料,在对已有的国家行业、地方干旱指标标准进行了修正的基础上,用9种干旱指标建立起了辽西地区干旱指标等级标准体系。这9种指标有气象干旱指标降雨距平百分率、Z指数、SPI指数、连续无雨日数,水文干旱指标河道来水量距平百分比和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比,农业干旱指标土壤相对湿度和农作物受旱面积百分比,社会经济干旱因旱饮水困难人口百分比。修正前后分级指标比较,修正前全国旱情等级标准偏高,不适于辽西地区干旱评价。(2)提出旱情综合评价方法。把辽西地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四种类型干旱旱情按从轻到重,分别赋予由1到4数值;然后把4种类型干旱旱情等级数值先分别平方、再求和计算平均值,最后再对平均值开平方,该平方根即为综合旱情等级值。经典型干旱年份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这一综合评价方法是可行的。(3)降水及干旱发生时空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年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即朝阳建平北部年降水量最低、地处该区东南部的锦州市年降水量相对较高;地处该区东北-西南走向中间地带的阜新和葫芦岛市居朝阳和锦州市之间。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表明,辽西地区降水第一空间模态为全区统一偏多或偏少;第二空间模态表现为东南和西北方向的反向变化;第三空间模态为辽西东部和西部之间降水量的反相变化。辽西地区年降水量呈40年、23年、10年、5年准周期性变化。春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最长,秋季次之,较夏最短;但地区间差异不明显,夏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以阜新市最长、葫芦岛和锦州次之。当地干旱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季节上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夏季居中。辽西地区生长季各级农业干旱年频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加趋势。轻度、中度干旱全区发生频率几乎均在50%以上,其中朝阳、阜新、葫芦岛地区达到70~80%,严重干旱、特大干旱发生频率较轻度、中度干旱频率有所降低,其空间格局类似。(4)基于前期降雨指数模型和水分平衡模型分别建立了适于当地农田土壤墒情的退墒和增墒预测预报。所建模型墒情预测值与历史实测资料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当地农田耕地土壤退墒和增墒过程墒情预测预报,但其预报精度主要取决于预报方案的精度;为此,该模型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序列、较短时间间隔的土壤墒情数据资料,并且保证数据准确可靠。(5)各地干旱是大气环流和局部地形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大气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海温及地形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辽西夏季干旱的成因,结果表明对流层各层大尺度环流系统相互配合驱动,在850h Pa、500h Pa、200h Pa各层环流系统控制下使辽宁夏季降水偏少、导致辽西地区干旱发生。不同区域的前期海温外强迫对辽西夏季发生干旱产生影响。前一年4月西太平洋海区与辽西夏季降水的对应关系最好,其暖水年时降水偏少共10年,可作为评判辽西夏季降水的重要指标。辽西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使得西北来的锋面天气系统到葫芦岛、朝阳地区下沉辐散,不利于降水维持或形成。(6)依据大气环流预测干旱发生精度不高。从天文因素、大气环流、海温等方面对辽西夏季降水量中长期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1)前一年12月的太阳黑子指数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研究建立了两者间的预报关系,在2016-2018年的预报实践中,合格率为2/3;(2)对影响辽西夏季降水量的前期大气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如下500h Pa高度场的3个关键区,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3)对影响辽西夏季降水量的前期海表温度特征进行分析,得出4个海温关键区,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从近3年的预报效果来看,并没有一个十分出色的预报指标将三年均预报正确,其原因可能为辽宁省汛期降水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台风登陆等,而台风降水难以预测,且其对降水格局的影响显着。本研究修正了辽西地区干旱分级标准,提出旱情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降水及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适于当地农田土壤墒情的退墒和增墒预测预报,分析了辽西干旱的大气环流和地形成因,并尝试基于大气环流来预测该区中长期旱涝趋势。上述成果可以使得辽西地区旱情评价更加科学,可为今后实际的抗旱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陈绘[4](2019)在《重庆市干旱时空分布及植被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干旱灾害频频发生,对农业、经济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湿润地区虽然降水充足,但复杂的地形和特殊的气候环境会造成降水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该地区发生季节性干旱。近年来,气温持续上升使得旱情更加严重。因此,探讨并研究湿润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典型湿润地区重庆市为研究区域,以多年逐日气象站点观测数据、5天土壤相对湿度观测数据为基础(气象观测数据和土壤相对湿度观测数据均来自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选择并比较已有的气象干旱指数,包括相对湿润指数(M)、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综合干旱指数(CIspi)和修正后的综合干旱指数(CIwap),以土壤相对湿度数据为标准,选出最适合湿润地区的气象干旱指数,在此基础上对最适合的气象干旱指数、土壤相对湿度进行空间化,结合遥感数据,分析研究区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植被对干旱的响应。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气象干旱指数的选择以2010-2013年6-9月5天的土壤相对湿度观测值(33个观测站点)为评价标准,比较M、SPI、SPEI、CIspi、CIwap指数评估研究区干旱情况的精度,结果表明M指数是最适合研究区的气象干旱指数;30天时间尺度的SPI、CIspi和CIwap指数低估了实际干旱的严重程度,而且无法识别一些中等干旱事件;30天和90天时间尺度的SPEI指数检测出的干旱程度比实际情况更加严重,也忽略了一些中等程度的干旱。而M指数所识别的三种干旱程度分类,即中等干旱、严重干旱、极端干旱,与土壤相对湿度识别干旱的结果更加一致。相关性系数和Kappa系数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M指数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基于长寿县、铜梁县和忠县气象站点数据,选择2011年土壤相对湿度、降水、潜在蒸散量等变量,计算与M指数的关系;以2006年特大干旱为例,调查研究区2006年的干旱发生情况,确定M指数评估干旱发生程度的适用性;并基于M指数,探讨研究区1970-2014年共45年伏旱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每年都会发生干旱事件,其中大部分为中等干旱,且近年来伏旱的发生频率呈现轻微上升趋势。该结果也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由温度升高所引起的潜在蒸散量增大和干旱发生频率增加不容忽视。(2)气象干旱指数的空间化最优气象干旱指数(M指数)的计算基于降雨量和潜在蒸散量,因此M指数的空间化包括降雨量空间化和潜在蒸散量空间化。选取1980-2009年重庆及周边共64个测量站点逐日气象数据,选择14种常用的潜在蒸散量模型,包括基于辐射-空气动力学方法的模型:FAO Penman-Monteith(PM)、Penman(Pe)、PenPan(PP);基于辐射的模型:Abtew(Ab)、Jensen-Haise(JH)、Makkink(Ma)、McGuinness-Bordne(MB)、Priestley-Taylor(PT)、Turc(Tu);基于风速的模型:Mahringer(Mah)、WMO;基于温度的模型:Hamon(Ha)、Hargreaves and Samani(HS)、Romanenko(Ro),比较不同模型评估潜在蒸散量的精度。结果表明基于辐射-空气动力学方法的模型考虑影响因素全面,评估精度优于基于辐射、风速、温度的模型;基于辐射、风速、温度的模型只考虑部分影响因素,评估精度受到当地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计算误差也相对较大;基于辐射模型的精度略高于基于风速模型;气候变量的季节性变化是造成潜在蒸散量模型评估精度呈现季节性差异的主要原因。PM模型是精度最高的潜在蒸散量模型,用于计算研究区潜在蒸散量。根据已有文献资料,研究区降雨量以及计算潜在蒸散量需要用到的气候变量(日照、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均以经度、纬度和高程为辅助变量,采用薄板样条法(TPS)进行空间插值,使用PM模型计算空间上的潜在蒸散量,再计算研究区空间上的M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1980-2009年年均气候变量以及年均M指数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渝西、渝中和部分渝东北地区的M指数相对较低,该地区降雨量较少且潜在蒸散量偏高,是干旱较为频繁的地区,而渝东南和部分渝东北地区M指数相对较高,是干旱不频发地区。(3)土壤相对湿度的空间化以2010-2014年3-9月5天的土壤相对湿度观测数据(167个气象观测站点,20 cm深度)和逐日气温观测数据(33个气象站点)为基础,比较不同空间插值方法估算土壤相对湿度的精度,包括反距离加权法(IDW)、多种克里格法(Krigings)、张力正则样条法(RST)和薄板样条法(TPS)。根据精度指标,IDW插值法的精度略优于其他方法,且计算简单,是最适合研究区土壤相对湿度空间插值的方法。使用IDW插值法,建立2010-2014年土壤相对湿度空间数据库,探讨研究区这5年干旱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每年都发生干旱,并主要发生在8月和9月;研究区干旱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易发生在渝西和渝中地区,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也间接证明了IDW用于研究区土壤相对湿度插值的可行性。(4)干旱时空分布及植被的响应基于2003-2009年16天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计算植被状态指数(VCI),结合空间化后的M指数和土壤相对湿度,分析2006年前后共7年(2003-2009年)气候变化、植被生长状况、土壤相对湿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2006年重庆市伏旱的时空分布情况以及植被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9年多年平均气候因素以及M指数存在季节性分布差异和空间分布差异;NDVI、VCI与M指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随着M指数升高,植被生长状况良好,当M指数降低到干旱临界值,植被生长也受到影响。土壤相对湿度与M指数在空间上也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但两者的相关性系数随高程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以2006年伏旱为例,计算每天的M指数,统计结果表明2006年6-9月发生两次干旱,第一次干旱发生时间为6月9日-6月29日,旱情较轻;第二次干旱发生时间为7月29日-9月7日,干旱在渝西地区开始出现,并逐渐加重,8月中旬蔓延至渝中和渝东北地区,直到9月7日旱情才得以缓解。研究区干旱发生的面积占重庆市总面积的45%,中等干旱、严重干旱、极端干旱发生面积分别占重庆市总面积的19%、29%、9%,持续干旱时间最高可达52天;干旱主要发生在渝西、渝中和部分渝东北低海拔地区,而且严重干旱和极端干旱主要分布在渝西地区。NDVI以及NDVI变化率(NDVIvar)在时间和空间上与M指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2006年干旱情况最严重的时期,研究区中等干旱、严重干旱、极端干旱发生区域内NDVI均值与多年同期同区域NDVI均值比较,分别下降18.67%、23.64%、31.71%。渝西、渝中、渝东北、渝东南四个典型站点分析的结果也反映出植被生长状况对干旱的响应,也证明了M指数在研究区监测干旱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综上所述,本文筛选出最适合研究区的气象干旱指数(M指数),结合土壤相对湿度以及遥感数据,在日时间尺度下探讨研究区干旱的时空分布以及植被的响应,为研究区干旱监测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潘妮,卫仁娟,詹存,梁川,徐正东[5](2017)在《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分析》文中认为干旱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四川省的农业发展,为合理分析四川省干旱情况,干旱指数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四川省39个气象站点1960年-2013年的气象资料,分别计算1961年、1994年、2006年和2009年-2010年各站点相对湿润指数M、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Arcgis反距离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并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记录的四川省典型年干旱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评价四种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1961年夏旱,M指数和CI指数均表现出无旱或轻旱,SPI指数结果较实际情况偏小,SPEI指数监测出了干旱的重灾区,效果在四个干旱指标中最好;1994年夏伏旱,M指数监测结果偏小;CI指数出现了空报,对川东地区和川西高原的监测结果偏小,SPEI指数在达县、巴中一带结果偏小,而SPI指数在成都、绵阳一带的结果偏小。2006年伏旱,M指数监测结果偏小;CI指数比M指数效果稍好,但结果仍然偏小;SPI指数和SPEI指数监测出的干旱特征与实际一致;2009年-2010年的冬春连旱,SPEI指数效果最好,M指数次之,SPI指数效果最差。SPEI指数最能反映四川省典型干旱年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

赵志军[6](2017)在《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灾害一直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因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的致灾程度逐渐加重,一方面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另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使人口和经济集聚,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指数增长。当前,自然灾害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防灾减灾任重道远。重庆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和冬季风的交替控制,夏季暴雨频繁,大风冰雹灾害时常发生,秋冬季低温连阴雨等自然灾害在大部分地区也产生重大影响。重庆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夏季容易出现高温伏旱天气。重庆市地形以山地、丘陵、台地、沟谷等为主,地质构造复杂,地表岩性的脆弱度高,容易发生地质灾害。自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类对地表的破坏进一步加剧,导致新的灾害点不断出现。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制约了重庆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对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现有的重庆市自然灾害数据,依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地理区划理论,采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和地理区划等方法,研究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特点和形成机制,自然灾害地域分异和组合,综合评价重庆市自然灾害指数,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重庆市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有暴雨山洪、干旱、风雹、低温阴雨、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它们在各地区都有分布,但其发生的数量、规模、频率、强度和结构有显着的区域差异。万州区和云阳县等地的地质灾害数量最多,每平方公里的地质灾害点超过13个;其次是渝中部的涪陵、长寿和渝西部的合川等地;渝西部地区和渝东南的酉阳和秀山地质灾害相对较少。除了万盛和城口外,重庆市其余地区伏旱的频率都很高,尤其是长江、嘉陵江和綦江等河谷地区伏旱尤为严重;春旱多发于渝西地区,夏旱多发于渝东北和渝西部地区,秋旱多发于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冬旱多发于渝东北地区;暴雨有三个高值区,分别是酉阳、开州、以北碚、合川交界处;洪涝灾害多发于沿江河谷地区和低洼地区,主要是长江、嘉陵江、綦江、乌江、大宁河等沿岸地区;高温多发于重庆市中部和西部海拔较低地区,尤其是沿江河谷地区高温日数长、强度大;大风多发于渝东北,尤其是万州和巫溪两地;冰雹多发于酉阳和秀山。地质灾害、暴雨洪涝、高温和大风等自然灾害多发于5-9月份,地质灾害和暴雨洪涝多集中在7、8月份;低温、连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多发于春秋两季;干旱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不同季节干旱类型不同,影响最重的是伏旱。(2)重庆市自然灾害地域分异与组合规律。重庆市自然灾害地域分异是在纬度地带性规律的背景下,主要由地貌、气候、地质构造、岩性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导致的地方性和局地性地域分异规律。受地貌宏观格局的制约,重庆市东北部和东南部低山中山区与重庆市中部和西部丘陵低山区的区域自然灾害有显着差异。前者具有自然灾害种类多、强度大和垂直分异性;后者的自然灾害点多面广,强度较小,但因分布在人口经济密集区,自然灾害损失较重。在这两大自然灾害区内部,由小地形和小气候造成更小空间尺度的自然灾害分异。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域组合有显着的差异,渝东北地区为伏旱地质山洪风雹秋冬旱灾害组合区;渝东南地区为伏旱地质冰雹雷暴冷冻连阴雨灾害组合区;开县-梁平-垫江地区为山洪伏旱地质灾害组合区;万州-忠县-云阳地区为高温伏旱洪水地灾风雹夏旱灾害组合区;重庆市主城九区-璧山-江津为高温伏旱洪灾地灾组合区;渝西部地区为伏旱地灾低温连阴雨春夏旱灾害组合区。(3)自然灾害综合指数。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基于GIS空间分析,在分析重庆市自然灾害孕灾环境敏感度、致灾因子危险度和承灾体脆弱度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指数,以反映重庆市自然灾害系统的特征、性质及其空间差异。自然灾害综合指数高值区位于渝东北的巫溪、巫山、奉节、城口、万州、云阳等地区,自然灾害综合指数值超过2.7;其次是主城区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综合指数低值区位于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地,自然灾害综合指数值小于1.7;其余地区的自然灾害综合指数值介于1.7-2.7之间。(4)根据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指数的区域差异和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与组合,以导致自然地理和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地貌为界线,划分重庆市自然灾害区。首先主要依据宏观的孕灾环境、区域自然灾害组合和特征,划分第一级自然灾害区;进而主要依据区域自然灾害组合、自然灾害强度和频率,在第一级自然灾害区基础上划分第二级自然灾害区。由此将重庆市分为渝东北和渝东南中山低山自然灾害区(Ⅰ)和渝中部和西部丘陵低山自然灾害区(II)二个一级自然灾害区、七个二级自然灾害区。

李玉娟[7](2017)在《基于SWAT模型的区域农业干旱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气候变暖日益加剧,全球范围极端干旱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干旱越来越受到水文学家、气象学家、农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贾鲁河流域位于河南省中东部,是河南省粮棉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重度和中度干旱易发区,干旱灾害已成为当地粮食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本文以淮河支流贾鲁河控制流域为研究区域,在分析研究区农业条件和农业干旱成因的基础上,选取土壤相对湿度为农业干旱评价指标,评价了贾鲁河流域1992-2008年的农业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和周期演变规律;同时基于DEM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及水文气象数据构建了SWAT模型,模拟了贾鲁河流域2009-2014年农业干旱过程;通过农业干旱模拟结果与历史干旱事件的对比,验证了SWAT模型对贾鲁河流域农业干旱的模拟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贾鲁河流域内农业干旱发生频率高,季节性特征明显,流域内发生春旱和夏伏旱的频率较高,秋旱也是主要的干旱类型之一,其发生频率低于春旱和夏伏旱;降水与10-20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在0.05置信水平上显着相关,土壤相对湿度既能够较全面的反映降水在干旱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又能较直观的表现作物受旱情况,是评估贾鲁河流域农业旱情的较合适的干旱指标。(2)贾鲁河流域初春、春末夏初、伏期和秋季土壤相对湿度年际变化均表现出9年左右的周期变化规律,流域中上游周期信号稳定,周期变化尺度多样,下游周期变化尺度单一。流域内初春旱和春末夏初旱的频次较伏旱和秋旱高,上游和下游春末夏初旱的发生频次高于初春旱,中游发生初春旱的频率较高,中上游旱情比下游旱情严重;1992年、1995年和2000年流域中上游发生了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的春夏连旱,中游旱情延续至秋季。(3)贾鲁河流域上游地区发生春末夏初旱的频率最高,其次为初春旱,秋旱发生频率低于初春旱发生频率,伏旱发生频率最低;中游地区发生初春旱的频率最高,其次为春末夏初旱,伏旱发生频率低于春末夏初旱发生频率,秋旱发生频率最低;下游地区发生春末夏初旱的频率最高,其次为初春旱,伏旱和秋旱发生频率相当,低于初春旱发生频率。(4)基于SWAT模型的区域农业干旱模拟对2009-2014年的农业干旱事件模拟效果良好,农业旱情评估结果与历史农业干旱事件基本吻合;同时,典型代表年模拟与实测的土壤相对湿度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能够更细致地反映农业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可进一步应用于研究区农业干旱的预测研究。

韩世刚[8](2014)在《重庆伏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重庆市1960-2009年34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重庆市伏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庆中部的涪陵、丰都,西部的江津为伏旱高发区,西部的万盛,东北部的城口为伏旱低发区。重庆伏旱开始时间最集中的是7月上旬,整个7月开始的伏旱占了全年的56.6%。重庆伏旱60年代和70年代为高发期,而整个80年代为伏旱低发期,从90年代开始,伏旱又有所增加。重庆特重伏旱和重度伏旱从90年代开始有明显增多趋势,重庆伏旱在1979年发生突变。70年代到80年代重庆伏旱明显减少,减少最迅速的两个中心一个位于西部以渝北为中心的大片区域,另外一处位于东北部的巫山、奉节附近,80年代到90年代重庆伏旱明显增加,其中有三个快速增多的中心,分别是位于西部的渝北、铜梁、东北部的巫山。从70年代到90年代,重庆秀山的伏旱经历的"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与全市其余地区趋势完全相反。

李金建,张菡,王锐婷,张玉芳[9](2014)在《基于湿润指数的四川盆地农业干旱时空变化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四川盆地89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实测气象资料,计算了各站历年各季的湿润指数,并利用湿润指数,分析了四川盆地的农业干旱发生频率、发生范围及发生强度变化特征,并以2006年川渝特大干旱过程为例探讨了湿润指数对四川盆地农业干旱评价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湿润指数评价农业干旱是可行的;各季农业干旱中春旱发生最为频繁,夏旱次之,伏旱最少;春旱发生范围最广,伏旱最小;干旱平均强度,以春旱强度最高,夏旱次之,伏旱最弱.

詹存,梁川,赵璐[10](2013)在《川中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减轻季节性干旱对四川省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根据川中丘陵区8个气象站点1960-2011年的月降雨资料,基于标准降水指数(SPI)研究了该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干旱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对川中丘陵区影响较大的中旱、重旱及极旱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近52 a来区内各站点的SPI值在9-11月呈下降趋势,宜宾在8-9月的SPI值显着下降(α=0.05);区内四季SPI值的Hurst指数几乎都大于0.5,SPI值有很好的持续性;6月尺度(冬、春季)的SPI值显示出了5、11和28 a的周期,其中11 a的周期震荡最强,为第1周期。同时,一年四季中不同干旱等级的干旱频率也在不同地域上显示出了差异性。通过对月尺度SPI值和影响干旱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SPI与降水集中程度、日照时数呈极显着负相关(α=0.01),是影响川中丘陵区干旱的主要因素。该研究为四川省的防旱减灾提供参考。

二、四川省2002年伏旱成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2002年伏旱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961—2018年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准2a周期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 料
    1.2 方 法
        1.2.1 多锥度奇异值分解
        1.2.2 经验正交函数
        1.2.3 气象干旱综合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2.2 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的周期特征
    2.3 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的突变特征
    2.4 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期间大气环流背景
3 结 论

(2)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评价指标
        1.2.2 旱情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1.2.3 土壤含水量预测研究
        1.2.4 降水量中长期预测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2 主要数据资料及其来源
        2.2.1 降水量数据
        2.2.2 河道流量数据
        2.2.3 土壤含水量数据
        2.2.4 水库蓄水量数据
        2.2.5 受旱面积数据
        2.2.6 农村因旱饮水困难数据
第三章 辽西地区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及修正
    3.1 干旱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3.1.1 干旱指标选取原则
        3.1.2 采用干旱指标的选取及计算
    3.2 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
        3.2.1 典型站点选择
        3.2.2 辽西地区典型站点历史干旱频率分析
        3.2.3 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及修正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西干旱综合评价方法
    4.1 干旱综合评价模型及方法
        4.1.1 干旱综合评价模型
        4.1.2 干旱综合评价所采用的数学方法
    4.2 典型干旱年旱情综合评价验证
        4.2.1 单点单指标干旱指标计算
        4.2.2 单点单指标定性定量分析计算
        4.2.3 单点多指标综合计算
        4.2.4 单点指标空间综合分析
        4.2.5 多指标空间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西干旱时空间规律分析
    5.1 辽西降雨时空特征
        5.1.1 辽西降水空间分布及年内分配
        5.1.2 降水量的EOF分析
        5.1.3 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5.1.4 降水量丰枯周期分析
    5.2 辽西地区干旱持续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5.2.1 分析方法
        5.2.2 作物生长季连续无雨日数分析
        5.2.3 各季连续无雨日分析
    5.3 辽西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规律
        5.3.1 以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为指标的干旱频率
        5.3.2 河道径流距平指标干旱频率
        5.3.3 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干旱频率
    5.4 本章小结
        5.4.1 降水量时空特征
        5.4.2 连续无雨日数特征
        5.4.3 干旱频率特征
第六章 土壤墒情短期预测研究
    6.1 墒情监测及预报现状
        6.1.1 墒情监测
        6.1.2 墒情预报
    6.2 资料收集整理
    6.3 退墒模型的建立
        6.3.1 退墒的物理过程
        6.3.2 退墒预报
        6.3.3 土壤退墒特性
        6.3.4 退墒曲线率定结果的验证
    6.4 增墒模型
        6.4.1 增墒的物理过程
        6.4.2 增墒预报
        6.4.3 土壤增墒特性
    6.5 预报模型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旱涝趋势中长期预测研究
    7.1 辽西地区干旱的天气气候成因
        7.1.1 辽西地区夏季干旱的天气成因
        7.1.2 辽西夏季干旱的前期海温外强迫影响
        7.1.3 辽西干旱的地形因素
        7.1.4 辽西典型干旱时间成因分析
    7.2 基于前期气候特征的旱涝中长期预测
        7.2.1 前期大气环流预测辽西夏季降水
        7.2.2 前期海温预测辽西夏季降水
    7.3 基于天文背景的旱涝年预报方法研究
        7.3.1 太阳黑子与辽西降水的关系
        7.3.2 由太阳黑子预测辽西地区降水
    7.4 各种方法预测结果比较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4)重庆市干旱时空分布及植被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基于气象干旱指数的干旱研究进展
        1.1.1 帕默尔干旱指数
        1.1.2 标准化降水指数
        1.1.3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1.1.4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1.1.5 潜在蒸散量
    1.2 基于土壤水分的干旱研究进展
    1.3 植被对干旱响应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案
        2.3.3 技术路线
第3章 气象干旱指数的选择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数据来源
        3.1.3 气象干旱指数
        3.1.4 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气候数据基础统计
        3.2.2 气象干旱指数的评估
        3.2.3 基于M指数的干旱检测
    3.3 小结
第4章 气象干旱指数的空间化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潜在蒸散量模型
        4.1.3 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气候数据基础统计
        4.2.2 潜在蒸散量与气候和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
        4.2.3 潜在蒸散量模型比较
        4.2.4 气候变量空间化
        4.2.5 M指数空间化
    4.3 小结
第5章 土壤相对湿度的空间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空间插值方法
        5.1.3 统计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基础统计
        5.2.2 土壤相对湿度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5.2.3 基于土壤相对湿度插值的干旱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6章 干旱时空分布及植被的响应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统计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多年气候变量时空分布
        6.2.2 多年M指数时空分布
        6.2.3 多年NDVI与 VCI时空分布
        6.2.4 植被生长状况与M指数的相关性
        6.2.5 土壤相对湿度与M指数相关性
        6.2.6 2006 年伏旱时空变异及植被响应
    6.3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5)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2.2.1 相对湿润指数M
        2.2.2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2.2.3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2.2.4 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川省典型年干旱分析
    3.2 典型年干旱指数对比分析结果
4 结论

(6)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论文新意、可行性分析和技术路线
        1.5.1 论文新意
        1.5.2 可行性分析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重庆市自然地理特征
        2.1.2 重庆市社会经济特征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反距离权重法
        2.3.3 叠加分析
第3章 重庆市主要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成因
    3.1 暴雨洪涝
        3.1.1 基本概念
        3.1.2 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
        3.1.3 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3.1.4 洪涝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3.1.5 暴雨洪涝成因
    3.2 干旱灾害
        3.2.1 基本概念
        3.2.2 干旱特征
        3.2.3 干旱成因
    3.3 地质灾害
        3.3.1 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
        3.3.2 地质灾害成因
    3.4 低温、阴雨
        3.4.1 低温
        3.4.2 连阴雨
        3.4.3 低温阴雨
        3.4.4 低温、连阴雨成因
    3.5 大风冰雹
        3.5.1 大风
        3.5.2 冰雹
        3.5.3 大风冰雹的成因
    3.6 高温
        3.6.1 高温时空分布
        3.6.2 高温成因
第4章 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域组合与分异
    4.1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地域组合
    4.2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
        4.2.1 自然灾害地方性分异
        4.2.2 自然灾害局域性分异
    4.3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和组合
        4.3.1 渝东北伏旱地质山洪大风秋冬旱灾害组合区(I)
        4.3.2 渝东南部伏旱地质冰雹雷暴冷冻连阴雨灾害组合区(II)
        4.3.3 开县、梁平、垫江山洪伏旱地质灾害组合区(III)
        4.3.4 万州、忠县、云阳、涪陵伏旱洪水地质风雹夏旱灾害组合区(IV)
        4.3.5 重庆市主城区九区、綦江、璧山、江津高温伏旱洪水地质灾害组合区(V)
        4.3.6 渝西部伏旱地质低温连阴雨春旱灾害组合区(VI)
第5章 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5.1 自然灾害区划原则、区划方法
        5.1.1 自然灾害区划原则
        5.1.2 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方法
    5.2 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权重获取
        5.2.1 指标的选取
        5.2.2 重庆市自然灾害指标权重的获取
    5.3 重庆市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
        5.3.1 重庆市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价指标
        5.3.2 致灾因子危险度
    5.4 重庆市承灾体脆弱度
        5.4.1 承灾体脆弱度评价指标
        5.4.2 重庆市承灾体脆弱度
    5.5 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
        5.5.1 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评价指标
        5.5.2 孕灾环境敏感度
    5.6 自然灾害综合指数
    5.7 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
    5.8 重庆市自然灾害分区概述
        5.8.1 渝东北和渝东南中山低山自然灾害区(Ⅰ)
        5.8.2 渝中部和西部丘陵低山自然灾害区(II)
第6章 防灾减灾
    6.1 加强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害防灾体系
        6.1.1 加强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
        6.1.2 自然灾害防灾体系的建立
    6.2 健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领导机制
    6.3 系统、科学、规范的修建防灾减灾工程和防灾保障体系
    6.4 借鉴国内外的防灾减灾经验、制定适合本区域的防灾减灾对策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7)基于SWAT模型的区域农业干旱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农业干旱评价指标
        1.3.2 农业干旱模拟方法
    1.4 研究内容、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数据及来源
        1.4.3 技术路线
2 区域农业干旱成因分析及评价指标的选取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水资源概况
    2.2 农业条件分析
        2.2.1 土壤类型
        2.2.2 土地利用类型
        2.2.3 灌区分布
        2.2.4 作物特性
        2.2.5 灌溉制度
    2.3 农业干旱成因分析
        2.3.1 农业干旱影响因素分析
        2.3.2 研究区农业干旱成因分析
    2.4 农业干旱评价指标选取
3 区域农业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3.1.1 数据处理
        3.1.2 研究方法
    3.2 历史农业干旱事件分析
        3.2.1 历史干旱统计
        3.2.2 历年受旱面积及灾损分析
    3.3 农业干旱年际演变特征分析
        3.3.1 初春
        3.3.2 春末夏初
        3.3.3 伏期
        3.3.4 秋季
    3.4 农业干旱周期演变特征分析
        3.4.1 初春
        3.4.2 春末夏初
        3.4.3 伏期
        3.4.4 秋季
    3.5 农业干旱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3.5.1 农业干旱频率空间分布
        3.5.2 典型年农业干旱空间分布
4 基于SWAT模型的区域农业干旱模拟研究
    4.1 SWAT模型基本原理及结构
        4.1.1 模型基本原理
        4.1.2 模型结构
    4.2 贾鲁河流域数据库构建
        4.2.1 数字高程数据
        4.2.2 土地利用数据
        4.2.3 土壤数据
        4.2.4 水文气象数据
    4.3 基于SWAT模型的贾鲁河流域农业干旱模拟
        4.3.1 SWAT模型在农业干旱中的应用
        4.3.2 研究区子流域划分
        4.3.3 模型参数确定与检验
    4.4 农业干旱模拟结果
    4.5 农业干旱模拟结果验证
        4.5.1 时间
        4.5.2 空间
    4.6 抗旱应对措施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9)基于湿润指数的四川盆地农业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2.2资料
    1.3方法
        1.3.1干旱评估时段
        1.3.2湿润指数计算方法
        1.3.3干旱年及干旱频率计算
2结果分析
    2.1干旱发生的频率
    2.2干旱发生范围变化规律
    2.3干旱强度变化规律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3.2讨论

(10)川中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标准化降水指数
    2.2 Mann-Kendall秩次相关
    2.3 morlet小波分析
    2.4 相关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干旱时间分布
        3.1.1 干旱等级时间分布
        3.1.2 标准干旱指数趋势分析
        3.1.3 干旱持续性
        3.1.4 干旱周期性
    3.2 干旱空间分布
    3.3 干旱成因分析
4 川中丘陵区防旱对策与措施
5 结论

四、四川省2002年伏旱成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961—2018年四川盆地极端伏旱日数准2a周期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J]. 周斌,王春学,张顺谦. 干旱气象, 2021(05)
  • [2]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D]. 王笑歌.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4]重庆市干旱时空分布及植被响应[D]. 陈绘. 西南大学, 2019(01)
  • [5]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分析[J]. 潘妮,卫仁娟,詹存,梁川,徐正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7(04)
  • [6]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D]. 赵志军. 西南大学, 2017(02)
  • [7]基于SWAT模型的区域农业干旱模拟研究[D]. 李玉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7(03)
  • [8]重庆伏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A]. 韩世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 2014
  • [9]基于湿润指数的四川盆地农业干旱时空变化特征[J]. 李金建,张菡,王锐婷,张玉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10]川中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 詹存,梁川,赵璐. 农业工程学报, 2013(21)

标签:;  ;  ;  ;  ;  

四川省2002年干旱成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