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胃移位防治经验

奶牛胃移位防治经验

一、奶牛真胃变位防治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雍康[1](2021)在《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真胃左方变位(Left displaced abomasum,LDA)是奶牛产后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该病淘汰率高、诊疗费用昂贵且治疗后产奶量恢复较慢,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手术整复通常用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关于LDA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多指标、多层次的系统性探究,特别是奶牛罹患LDA后肠道菌群与机体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手术整复后LDA奶牛肠道菌群和代谢的变化。为此,本试验首先调阅了四川某牧场3年内(2018~2020)与LDA相关的基础性数据,用以分析LDA的发病特点;接着监测了健康奶牛和LDA奶牛产奶量和临床指标的变化,用以揭示LDA的临床特征;随后检测了健康奶牛与罹患LDA奶牛手术前后血液中生化参数、脂质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旨在评价LDA奶牛健康状况和手术疗效;最后分析了健康奶牛与罹患LDA奶牛手术前后粪便微生物组和血浆代谢物组的差异,并进行了生物学统计分析和功能解释,旨在进一步揭示LDA发病机理,并为手术疗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本试验取得的结果如下:1.此牧场3年间LDA的平均发病率为3.8%,夏季(7月至9月)和冬季发病率(11月至3月)较高。LDA与胎次(头胎牛多发,占64.75%)、泌乳天数(集中在产后35 d之内,占94.97%)、胎儿初生重(在37~48 kg之间的发生率较高,占69.78%)、BCS(产前BCS越高,发病率越高)和伴发疾病(酮病、生产瘫痪、子宫炎、乳腺炎等)有一定关联,与胎儿性别无关。左肷部开口真胃固定法整复LDA后成功率高(94.52%),产奶量恢复快,是治疗LDA的首选方法。2.经过临床检查、血液相关指标检测及产奶量监控发现,奶牛罹患LDA后,心率和呼吸数均增加,瘤胃蠕动次数减少,产奶量下降,出现了代谢紊乱(GLU、NEFA、BHBA水平明显升高)、肝、肾、胰腺功能受损(ALT、GGT、ALP、TBIL、BUN、CREA、CHOL、LIPA水平显着升高)、电解质失衡(Cl-、Ca2+、K+水平显着降低),同时产生了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皮质醇、组胺和MDA升高,SOD和GSH-Px活性下降)。手术复位14 d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液生化指标得到改善,氧化应激得到缓解且产奶量得到回升。3.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产后健康奶牛和罹患LDA奶牛手术前后粪便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并对菌群菌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多样性分析表明,Health(产后健康)组、LDA-0(LDA揭发当天)组、LDA-14(LDA术后第14d)组奶牛粪便中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LDA-0组奶牛粪便微生物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度和种属差异性。对门、科、属三个分类水平上最大丰度排名前10的物种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Health组,LDA-0组奶牛粪便中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蓝菌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p-2534-18B5菌科、艰难杆菌科(Mogibacteriaceae)、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和5-7N15菌属的丰度显着升高(P<0.05),而软壁菌门(Tenericu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TM7菌门、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的丰度显着下降(P<0.05)。与LDA-0组相比,LDA-14组奶牛粪便中Spirochaetes和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的丰度显着升高(P<0.05),Verrucomicrobia、Fusobacteria、p-2534-18B5菌科、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TM7菌门、Mogibacteriaceae和Oscillospira的丰度显着下降(P<0.05)。手术治疗后14 d,恢复到健康水平的微生物有Spirochaetes、Fusobacteria、Mogibacteriaceae、p-2534-18B5和Oscillospira。功能预测分析表明,罹患LDA奶牛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速率显着上调。手术整复后,这两个代谢通路显着下调。4.采用UHPLC-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各组奶牛血浆中的代谢谱,统计分析结果显示Health组和LDA-0组之间共鉴定出102种差异代谢物,LDA-0组和LDA-14组之间共鉴定出65种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由氨基酸、氨基酸衍生物、脂质、核苷酸组成。罹患LDA的奶牛血浆脂质水平显着升高,氨基酸水平显着降低;手术矫正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氨基酸水平明显升高。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奶牛在罹患LDA后亚油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以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手术治疗逆转了LDA奶牛的氨基酸和脂质代谢的变化。5.通过对58种血浆代谢物和16种肠道菌群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Moryella菌属、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rc4-4菌属等12个菌属与40%以上的代谢物存在显着性相关(P<0.05),说明这12个菌属是影响机体代谢的主要菌群。这些主要肠道菌属可能通过脂质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介导了奶牛能量负平衡、酮病及氧化应激,进而在LDA的致病过程和手术恢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高二强[2](2021)在《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产后生产和疾病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奶牛单产的提高,奶牛的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其中由于能量代谢障碍所引起的能量负平衡、繁殖障碍、产后疾病导致部分奶牛场的淘汰率高达30%。以往的大量研究证明,围产前期的日粮能量与产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本试验对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产后生产性能和疾病发病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本实验选用来自A、B两个牧场的160头体况、胎次均比较接近的奶牛,将其分成A、B两组,A组饲喂低能日粮,B组饲喂标准日粮。两组奶牛分别在产前21 d开始进行试验,一直到产后28 d进行持续性观察检测并记录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体况评分、体重、血液生化指标和一些激素水平、泌乳量、乳汁成分、产后发病率以及治疗情况。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饲喂低能日粮较标准日粮能够加快奶牛产后恢复,降低体重损失。2、围产前期饲喂不同能量日粮的奶牛产后泌乳量具有差异性,低能量组高于标准能量组,但二者的乳汁成分并无明显差异。3、围产前期饲喂低能日粮较标准日粮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趋于稳定。试验发现,围产前期饲喂不同能量日粮的奶牛在分娩前后血液中血糖浓度无明显差异性;标准日粮组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在分娩前高于低能日粮组,在分娩后低于低能日粮组;非酯化脂肪酸浓度变化趋势与之相反;β-羟丁酸浓度标准日粮组始终高于低日粮组。4、围产前期饲喂低能日粮较标准日粮能够降低产后代谢疾病的发病率,并缩短治疗周期。试验发现,围产前期饲喂不同能量日粮的奶牛在分娩后低血钙、真胃变位发病率均较低且无明显差异性,但胎衣不下、子宫炎、酮病的发病率标准日粮组均高于低能日粮组。围产前期饲喂不同能量日粮的奶牛在分娩后疾病的治愈率差异显着,低能日粮组治疗周期短于标准日粮组。本试验结果表明围产前期饲喂低能日粮不仅降低奶牛产后发生能量负平衡现象,同时加快奶牛生产性能的恢复速度,而且降低奶牛产后疾病的发病率,同时缩短了奶牛治疗周期。因此建议奶牛围产前期饲喂低能日粮。

龚团莲[3](2019)在《奶牛真胃左方移位的诊断与治疗》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随着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扩大和奶牛产奶质量的提高,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发病概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国内报道的发病概率约为1.5%~5%。根据对该病临床症状的观察,经手术治疗方法,大部分的病牛能治愈。本文对本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进行论述。

王刚,魏玉兵,孙鉴弘,张学虎,贾宁[4](2019)在《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与治疗》文中认为真胃变位(abomasal displacement)是指真胃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消化系统疾病。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疾病,多发于高产奶牛分娩前后,一般情况下多发生左方变位,在断奶前一般发生右方变位。该病主要造成奶牛的淘汰率增加,生产能力下降,治疗费用增多,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介绍在富宁兰养殖场实习期间遇到的奶牛真胃变位病例,并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有效防治奶牛真胃变位提供参考。

邓小荣[5](2015)在《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诊治》文中提出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集约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奶牛的真胃左方变位已经成了一个危害奶牛行业发展的多发疾病。本人在兽医门诊收治了一例真胃左方变位的奶牛,经过手术治疗康复,本文就所见病例从发病情况、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张明星[6](2015)在《奶牛真胃变位的防治措施》文中指出奶牛皱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皱胃疾病,是危害集约化养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多发性腹腔疾病之一,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较高,成为威胁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现就该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黄海根[7](2013)在《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手术治疗和护理》文中提出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发病,是真胃左方移位和右方扭转两种病变的总称。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腹腔的左侧,至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称为左方移位。真胃仍在右侧腹腔内,逆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前上方,位于网胃与膈肌之间,或者顺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后上方,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称为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浦东曹路地区养奶牛历史悠久,上世纪50年代顾路公社(现属曹路镇)获"奶牛之乡"称号,目前已成为我区重要的奶源生产基地之一。为保障区域内奶牛生产稳定、健康发

刘海霞,刘俊栋,殷洁鑫,李建基[8](2012)在《奶牛真胃变位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和产奶量的提高,奶牛真胃变位(DA)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引起畜牧兽医界的关注和重视,也使人们对真胃变位的病因、机理、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了更新的认识。笔者对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刘海霞,刘俊栋,殷洁鑫,李建基[9](2011)在《奶牛真胃变位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奶牛真胃变位(displaced of abomasums,DA)是指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道梗阻,导致消化机能障碍的内科疾病,包括真胃左方变位(LDA)和真胃右方变位(RDA)。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和产奶量的提高,奶牛DA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引起畜牧兽医界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对真胃变位的病因、机理、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了更新的认识。文章对近几年该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资料。

李琰,李强,买热木,高勇堂[10](2011)在《荷斯坦奶牛真胃变位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2005-2008年间真胃变位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2005-2008年4年间,真胃变位的年平均发病率为2.87%,奶牛左方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高于右方真胃变位的情况,并且,真胃左方变位的治愈率也明显高于右方变位。另外,探讨了真胃变位与精料的饲喂量、胎次、泌乳天数、季节、胎衣不下的关系,为今后奶牛真胃变位的治疗提供参考。

二、奶牛真胃变位防治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奶牛真胃变位防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奶牛真胃变位及多组学技术在奶牛围产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1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研究进展
        1.1 致病因素
        1.1.1 品种
        1.1.2 遗传因素
        1.1.3 营养因素和围产期疾病
        1.1.4 体况评分
        1.2 发病机理
        1.2.1 解剖学因素
        1.2.2 真胃收缩无力
        1.2.3 真胃体积扩张
        1.2.4 氧化应激
        1.3 诊断方法
        1.4 预测因子
        1.5 治疗方法
        1.6 预后
    2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2.1 奶牛胃肠道菌群特点
        2.1.1 瘤胃微生物的特点
        2.1.2 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特点
        2.2 微生物组研究技术
        2.3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关系
        2.3.1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真胃变位的关系
        2.3.2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乳腺炎的关系
        2.3.3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酮病的关系
        2.3.4 胃肠道菌群与瘤胃酸中毒的关系
    3 代谢组学在奶牛研究中的应用
        3.1 代谢组学技术
        3.2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奶牛围产期疾病
        3.2.1 揭示疾病发生机理
        3.2.2 筛选疾病诊断标志
        3.2.3 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4 微生物组学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牧场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发病情况分析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数据收集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LDA发病情况
        2.2 LDA对牧场经营的影响
        2.3 LDA与胎次、泌乳天数、胎儿初生重和胎儿性别的关系
        2.3.1 LDA与胎次的关系
        2.3.2 LDA与泌乳天数的关系
        2.3.3 犊牛初生重对LDA的影响
        2.4 BCS与伴发疾病对LDA的影响
        2.4.1 BCS对 LDA的影响
        2.4.2 伴发疾病对LDA的影响
        2.5 不同手术方法对LDA治疗效果评价
    3 讨论
        3.1 LDA发病情况及对牧场经济效益的影响
        3.2 LDA与胎次、泌乳天数、胎儿出生重和胎儿性别的相关性
        3.3 BCS与伴发疾病对LDA的影响
        3.4 不同手术方法对奶牛LDA的治疗效果
    4 小结
第三章 手术对真胃左方变位奶牛血液生化指标、氧化应激及奶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诊断方法与手术治疗流程
        1.3 临床检查
        1.4 血液样品及产奶量信息的采集
        1.5 血清指标检测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检查结果
        2.2 血清能量指标分析
        2.3 肝/肾/胰腺功能相关指标分析
        2.4 血清电解质分析
        2.5 氧化应激指标分析
        2.6 产奶量分析
    3 讨论
        3.1 临床检查结果分析
        3.2 血清能量指标比较
        3.3 肝/肾/胰腺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3.4 血清电解质指标对比
        3.5 氧化应激指标对比
        3.6 奶产量分析
    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揭示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对奶牛粪便微生物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的选择及饲养管理
        1.2 奶牛LDA的诊断流程及手术治疗方法
        1.3 样本采集
        1.4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1.5 样本检测及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粪便细菌微生物序列及多样性分析
        2.2 粪便微生物结构组成分析
        2.3 粪便微生物结构差异性分析
        2.4 粪便微生物菌群差异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3 讨论
        3.1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粪便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比较
        3.2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粪便微生物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差异
        3.3 真胃变位奶牛手术前后粪便中微生物菌群变化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4 小结
第五章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血浆代谢组变化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1.3 主要分析软件
        1.4 样本采集
        1.5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
        1.5.1 样本预处理
        1.5.2 上机检测
        1.6 数据分析
        1.6.1 数据预处理
        1.6.2 数据处理
        1.6.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鉴定
        1.6.4 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质控分析
        2.2 多元统计分析
        2.3 单变量统计分析
        2.4 差异代谢物筛选
        2.5 代谢通路分析
        2.6 相同代谢物变化和通路分析
    3 讨论
        3.1 氨基酸代谢
        3.2 脂质代谢
    4 小结
第六章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代谢物组和微生物组关联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分析软件
        1.3 肠道微生物数据筛选
        1.4 血浆代谢物数据筛选
        1.5 肠道微生物和血浆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张勇导师简介
曹随忠导师简介

(2)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产后生产和疾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奶牛围产期能量代谢特点
        1.1.1 围产期的定义
        1.1.2 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与能量代谢
        1.1.3 围产期奶牛能量负平衡调节机制
    1.2 围产期营养与产后疾病
    1.3 奶牛产后疾病
        1.3.1 胎衣不下
        1.3.2 低血钙
        1.3.3 酮病
        1.3.4 子宫炎
        1.3.5 真胃变位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2.1.2 实验动物来源及牛群基本状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日粮配方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检测指标
        2.3.1 干物质采食量
        2.3.2 泌乳性能
        2.3.3 体况评分
        2.3.4 血液样品采集与测定
        2.3.5 产后疾病诊断
        2.3.6 疾病治疗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DMI的影响
    3.2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产后泌乳量的影响
    3.3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乳汁品质的影响
    3.4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体况评分和体重的影响
    3.5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血液中指标的影响
    3.6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产后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3.7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产后疾病治愈的影响
4 讨论
    4.1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DMI的影响
    4.2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泌乳量的影响
    4.3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乳汁成分的影响
    4.4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分娩后体况以及体重的影响
    4.5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分娩后血液指标的影响
    4.6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产后发病率的影响
    4.7 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产后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奶牛真胃左方移位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
    1.1 分娩
    1.2 奶牛品种
    1.3 胃内异物
    1.4 营养代谢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1.5 突然运动
    1.6 其他因素
2 临床症状
    2.1 食欲
    2.2 产奶量
    2.3 粪尿
    2.4 全身状态
3 诊断方法
4 治疗方法
    4.1 滚转复位疗法
    4.2 保守方法
    4.3 手术疗法
        4.3.1 术前准备
        4.3.2 术前保定
        4.3.3 麻醉
        4.3.4 术式
    4.4 术后护理
5 预防
    5.1 营养因素
    5.2 运动量
    5.3 加强饲养管理
    5.4 减少其他原发疾病
6 讨论

(4)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诊 断
    2.1 临床检查及症状
    2.2 诊断结果
3 治疗方法
    3.1 手术治疗
    3.2 手术过程 (左方变位)
        3.2.1 保定及麻醉
        3.2.2 术前准备
        3.2.3 皱胃复位
    3.3 术后护理
4 结 果
    4.1 治疗结果
    4.2 结果分析
5 讨 论
    5.1 发病率
    5.2 病 因
    5.3 症状与诊断
    5.4 治 疗
        5.4.1 滚转法
        5.4.2 药物疗法
        5.4.3 手术治疗法
    5.5 预 防
    5.6 切口部位选择
6 小 结

(5)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临床症状
3 诊断
4 治疗
    4.1 器械与药品
    4.2 保定与麻醉
    4.3 手术过程
    4.4 术后护理
5 结果
6 讨论
    6.1 病因的探讨
    6.2 手术治疗及探讨
    6.3 术后护理
        6.3.1 术后一般护理
        6.3.2 控制饲喂
        6.3.3 适量运动
        6.3.4 环境温度
        6.3.5 环境卫生
        6.3.6 预防伤口感染
        6.3.7 感染后处理
7 小结
    7.1 在诊断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时, 不能单凭钢管音就确诊。
    7.2 术前病畜要绝食24h, 在手术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奶牛的生理特征变化。
    7.3 术后护理很重要, 要做到及时抗菌消炎, 防止继发感染。

(6)奶牛真胃变位的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病因
2、发病规律
    2.1奶牛真胃变位与奶牛年龄的关系
    2.2奶牛真胃变位与营养的关系
    2.3奶牛真胃变位与分娩的关系
    2.4粗饲料过短过细的牛群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高
3、临床症状
4、诊断要点
5、治疗
    5.1保守疗法
    5.2翻滚法
    5.3手术疗法
        5.3.1麻醉及消毒
        5.3.2手术
        5.3.3皱胃固定
        5.3.4缝合及术后消毒
6、小结与体会

(7)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手术治疗和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奶牛真胃变位诊断
    1.1 发病规律
    1.2 发病原因
        1.2.1 饲料因素。
        1.2.2 分娩因素。
        1.2.3 年龄和胎次的因素。
        1.2.4 疾病因素。
    1.3 临床症状
        1.3.1 左方移位症状。
        1.3.2 真胃扭转症状。
2 奶牛真胃变位手术治疗
    2.1 保定
    2.2 剃毛和麻醉
    2.3 切口
    2.4 真胃处理和固定
        2.4.1 左侧移位的处理和固定。
        2.4.2 右侧移位即真胃扭转的处理和固定。
    2.5 缝合切口
    2.6 术后护理
        2.6.1 重症病牛的护理。
        2.6.2 酸中毒病牛的护理。
        2.6.3 喂养方面注意事项。

(10)荷斯坦奶牛真胃变位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整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真胃变位与精料饲喂量的关系
    2.2 真胃变位与产犊胎次的关系
    2.3 真胃变位与产后天数的关系
    2.4 真胃变位与季节的关系
    2.5 真胃变位与胎衣不下的关系
3 讨论与小结

四、奶牛真胃变位防治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变化的研究[D]. 雍康.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围产前期不同能量日粮对奶牛产后生产和疾病的影响[D]. 高二强.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奶牛真胃左方移位的诊断与治疗[J]. 龚团莲. 中国畜禽种业, 2019(12)
  • [4]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与治疗[J]. 王刚,魏玉兵,孙鉴弘,张学虎,贾宁. 中国牛业科学, 2019(01)
  • [5]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诊治[J]. 邓小荣. 新疆畜牧业, 2015(S1)
  • [6]奶牛真胃变位的防治措施[J]. 张明星. 科学中国人, 2015(15)
  • [7]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手术治疗和护理[J]. 黄海根.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3(06)
  • [8]奶牛真胃变位的研究进展[J]. 刘海霞,刘俊栋,殷洁鑫,李建基.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07)
  • [9]奶牛真胃变位的研究进展[J]. 刘海霞,刘俊栋,殷洁鑫,李建基. 中国畜牧兽医, 2011(11)
  • [10]荷斯坦奶牛真胃变位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J]. 李琰,李强,买热木,高勇堂. 草食家畜, 2011(02)

标签:;  ;  ;  

奶牛胃移位防治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