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尼采对瓦格纳的评价

看看尼采对瓦格纳的评价

一、试看尼采对瓦格纳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朱福芳[1](2020)在《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文中研究指明关于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一般印象是十九世纪末期英国一位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海上惊险小说《金银岛》的作者,而不会想到他同时也是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斯蒂文森的创作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探索文学创作表现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一直为其所钟爱。在44年的短暂生命中,斯蒂文森共创作了12部小说、4部短篇故事集、4部诗集、5部旅行文集、6部杂集和2部非小说集,其内容涉及冒险、航海、海盗、阴谋、道德、人格、儿童、旅行等多种主题。斯蒂文森作为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其劳绩为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之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对他的作品进行探讨,可以挖掘斯蒂文森的文学价值以及正确认识他对英国文学和对后世的影响。本文乃纳入英国新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语境下斯蒂文森文学思想与创作文本的专题研究。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对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品读与诠释。以斯蒂文森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在继承发展早期浪漫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主张及其特征。斯蒂文森的文学创作可谓忠实地实践其文学理论,他认为浪漫的文学要讲好故事,文学创作要重视想象的作用,并提出小说之于成人就是“游戏”等观点。通过对斯蒂文森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其新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体现于“新”和“奇”两个方面。本乎此,以他的创作尤其小说作品为基础,着重从“游戏”和“冒险”两个审美维度来分析其创作的新与奇,挖掘存乎其中的文学张力与阅读魅力,达到对该文学个案的解读,是论文的目标。在这一前提下,进一步梳理、分析斯蒂文森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对英国文学的贡献以及之于“新浪漫主义”的建构意义。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论述了新浪漫主义概念、内涵的界定与释义;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的关系;研究综述;论文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该部分首先重点辨析新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异同,并着重探讨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其次,此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对斯蒂文森与浪漫主义的研究情况,从而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与价值。再次是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诞生和创作特征。此部分内容首先探讨新浪漫主义的兴起。研究作家作品,离不开对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分析,即文学创作和它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也与19世纪后期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关联。阐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古已有之,而且一直与现实主义同生共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呈现不同的形式。探究新浪漫主义既具有早期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更有所创新,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早期浪漫主义进行继承与发展。其次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主要分析新浪漫主义与早期浪漫主义之异同。新浪漫主义大胆、有意地把“幻想”当作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这些幻想往往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历险,其创作追求“新”与“奇”。具体来说大抵体现在三个层面:在精神追求上,自由、民主、正义的社会理想淡化,很少或不再抒发对政治的狂热,而更加渴求于未知世界的冒险。在生存意识上,不再热衷于塑造精神高大上的孤身奋战的自我主义英雄,而是刻画具有积极进取意识的强者。从审美特征上看,主观的、激情的、理想的、哀婉的意识逐渐消褪,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被冷峻但特异的写实风格所代替。此外,作家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也不再是单纯地描绘或着意突出诗情的田园风光,更多则是对异域风情的痴迷或刻意表达。第二章梳理斯蒂文森的生平与创作,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首先概述作家生平事略与写作生涯,究索他的成长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继而观照他的文艺思想与小说观。19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坛带有所谓“世纪末”色彩。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以离奇的故事、悬念的情节、多彩的异域风情吸引大批读者。斯蒂文森的文艺观,既是兹观念系统的艺术实践,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创作产品的某种注脚,体现着其文学追求与审美标准。文学观与文学创作水乳交融,灌注了作家对文学、人生、社会等各方面的思考,浸润着生命感悟、价值理想以及独具个性的真知灼见。他执念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因此作家必须会讲故事;小说创作就像布局游艺并深入游戏之中,让人愉悦;作家应充分释放智力,极端重视想象的作用。以自己的创作为基石,作家试图建立起一种适合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新观念。斯氏文艺观,具有实实在在的、独成体系的理论价值:既包括对小说本质的思考,也包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他的创作实践着他的文艺观,体现在一系列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作品之中;而集中表现于不遗余力地突出“新”与“奇”的特点。第三、四章为作品论。在斯蒂文森文艺观的基础上,研究其主要代表作品,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小说(兼顾散文与诗歌)作为证例,重点究析“游戏”与“冒险”两个审美特征,具体选择四部长篇小说、一部散文和一部诗集进行解读与论析。第三章探讨斯蒂文森创作中的“游戏”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核心观念。斯蒂文森认为人与世界和解的最佳方式在于应该像孩子一样游戏,在游戏中建立亲和关系。他设计了一个个游戏,置小说人物于荒岛、高地、旷野等可以刺激人丰富想象力的地理空间,与能够和当前拉开一定距离的历史时间的立体之维里尽情嬉戏。此章选择《诱拐》和《黑箭》两部长篇小说作例释,透析斯蒂文森在苏格兰、英格兰之历史时空故事语境中的“游戏”运作。作家把读者拉进游戏世界,在虚构与真实、严肃与娱乐、历史与现实中感受新浪漫主义释放出的艺术魅力。第四章探讨“冒险”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另一个核心观念。斯蒂文森似乎是驾轻就熟地把冒险故事以传统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并把遥远的异域、奇异的人物、荒凉的孤岛、浩渺的海洋融进故事机理,展示出新浪漫主义的脱凡之美。人物不断地冒险、探奇、寻觅,把冒险作为一门艺术,一个理想目标。参与者或者获得一笔财富,或者窥见一个理想王国,或者进行一次道德救赎之旅。像所有的艺术追求一样,冒险即便没有达到终极目标,其乐趣也往往以充分展示的方式获得最大化,换言之,冒险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此章以长篇小说《金银岛》《化身博士》和散文、诗歌作例释,揭示斯蒂文森创作的这一新浪漫主义重要特征。第五章论析斯蒂文森的价值意义和启示影响。斯蒂文森用新浪漫主义小说征服了英国民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他是一位深具内涵极有价值的伟大作家,所以其作品长期流传不衰,并且对英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斯蒂文森拓展了英国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赋予浪漫主义以新的内容和蓬勃的生命力。他的所有叙事作品不仅富有充满浪漫色彩的壮丽景色和奇风异俗,包括原野森林、荒山峭壁、洋滩海浪、盗群习约、切口黑话之类,也很多迷信传说、贪欲恶习、双重人格等等。这些作品尽管不是毫无瑕疵、完美无缺,但无不洋溢着清新、奇特,自然、突兀,亲切、惊悚的浪漫格调,具有毋庸置疑的审美价值与启发借鉴意义。他开辟的新浪漫主义传统,被稍后的知名作家赖德·哈格德所继承。斯蒂文森还直接启发了19世纪后期名噪一时的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其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烫烙着《化身博士》的深刻印痕;还有赫伯特·威尔斯的幻想小说《隐身人》、约瑟夫·康拉德的《秘密分享者》等作品,灵感显然也都来自《化身博士》。此外,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斯蒂文森文学传统的英国作家罗德亚德·吉卜林(也包括康拉德)于多个层面上步斯氏后尘,尤其是冒险小说的创作,而其中显而易见的殖民扩张色彩亦与之不无关系。及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现代主义勃兴,其实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文学创新包含一些现代主义元素,这些因子就不同程度地为现代派作家所吸收,尤其涉及关于人格、精神、异化、道德、存在与生存等问题时,成为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一个源泉,这方面《化身博士》比较典型,同时还包含着对冒险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巨大影响。这些影响都是超越国界而广及世界文学范畴的。最后第六部分是结语,乃是对全文的收束与总结。着重思考历史上的英国新浪漫主义文学与斯蒂文森在当下高科技信息霸权时代,图文斑斓、碎片阅读、娱乐至上语境下的命运或前途。斯蒂文森倒似乎更像一个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遗留下的新浪漫主义文学范典,经过变异仿佛演化而为一个不乏自觉意识的文学现象,这一现象丰富和拓展了文学表现的能量和空间,它既是19世纪后期英国文学的特有景观,更是一个世纪之后世界文学的一条风景线。试看《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以来的几十年,充满冒险传奇的小说、卡通、影视、游戏等等,除去其中用以吸引眼球的魔幻因素,受众似乎能够隐约发现斯蒂文森的思维逻辑与格局。也许,作家与新浪漫主义文学遗产的活力依旧,像所有文学史上那些曾经焕发异彩的文学遗产一样,仍在不断地给予作家以灵感。

郑夜白[2](2019)在《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余华作为当代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广泛地受到学者和读者的关注。对其创作和作品的评论存在许多矛盾的现象和问题。首先余华创作是否是从先锋转变到现实主义,这个转变是转型还是回归,先锋派究竟是形式上的还是内容上的;其次,余华及作品解读截然对立的两种声音,即肯定声音和批评声音;第三,在余华的作品和创作观念中,真实及真理都表现出明显的悖谬。正是对余华文学创作研究的纷繁、混乱现象促成了隐喻解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合法性。论文首先梳理并界定隐喻概念。隐喻分为本质不同的修辞学隐喻和诗学隐喻两种。修辞学隐喻是语词的借用,是一种修辞方式。诗学隐喻不是借用,而是语词、句子及篇章文本让事物浮现在眼前的摹仿。在名义上界定诗学隐喻的概念为:语词被借去的使用。“语词被借去使用”的含义是指语词离开字面的意义,去表达另外的意义;或者说某种意义采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诗人通过某种相似性机制创制了隐喻词新的意义。论文在诗学隐喻的视域下对余华小说及其创作进行研究。其次,论文阐释余华创作观念的形成、内容、特点。一般认为余华的小说创作分为两个阶段,即90年代前时期创作和90年代后时期创作。余华在前一时期的创作理念表现为述说内在真实、虚伪形式以及寓居世界方式的隐喻;后一时期的隐喻创作观念表现为隐喻形式上由自由隐喻变为自身隐喻,叙事方式改为正面书写,内容上由观照现实向观照生命深化。由此,其前一时期的创作在形式上具有不确定的语言,叙事结构破坏常理和放弃现实事实框架、叙事时间的现在性和遵循世界结构性的特征;在叙事方式上具有主观强硬叙事,客观真实的主观表达,黑冷叙事风格的特征;在文本内容上具有否定常识真实,建构内在真实,蕴含悲情和关怀的特征。而在后一时期的创作则表现为叙事的诚实,文本的生命长度和现实宽度的现实生活表象,内容具有书写生命、存在和存在的社会性的特点。余华小说90年代前时期的隐喻在语句方面主要表现为对乌托邦和伦常乖舛等悖理现实的指认,对非真实世界结构的拟人化描写,文学世界结构的故事化道说,刑罚与和平两种世界图式的个案性草描,现实历史结构的典型性构造,真实世界逻辑结构的现实性呈现,荒谬世界乱象的先锋展现等。90年代前时期小说的文意主要表现揭露常理悖谬中的乌托邦图景,对反犹主义现象的揭露和嘲讽,对暴力和疯狂的反思等。余华小说90年代后时期的短篇小说的隐喻语句方面有关于其文学创作的隐喻;有关于对待世界中阴谋结构的不同方式和命运的隐喻;有关于致人迷失的世界虚幻之物的隐喻;有关于世界之结构的基底力量以及暴力世界的现实表现的隐喻等。长篇小说的语句隐喻主要表现为《活着》中的活着的道说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生命亏全的再现,《兄弟》所呈现的文化缺失的图景和《第七天》中生命非常态状态的诚挚刻画。长篇小说文意主要是关于生命的隐喻,其表现为《活着》中的生命本是之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生命之实是,《兄弟》所呈现的生命的文化属性和《第七天》中生命的社会属性。余华小说在语词方面,从隐喻的相似性原则指称余华所意谓的事实,包括符号学的相似性、字义学的相似性、图式性的相似性。符号学的相似性即用另一个相似的语词指称和这个语词没有任何关系的对象,只有符号整体形象的某种相似性,而无实际的相似性。字义学的相似性是指运用符号的惯常意义去指称对象,它是一种在字义偏离意义上的语词运用,因此形成了语词隐喻。图示性的相似性认为语言有一种图像性,即阅读某一个语词,除了会意识到它的指称物和概念外,还会有一种意象图式在头脑中建立。这个没有意指和意象的语词的图式,其区别于原初意义,是一种语词的隐喻用法,它表述了一种不同于该语词符号学和语义学内容的新的东西。最后余华小说隐喻研究的意义在于当排除诸种扰乱的声音,仔细聆听余华隐喻创作的道说之时,文学文本、艺术本质以及艺术家之是就会自行道说而现身在场。余华的小说是隐喻,可知文学文本之是为事实的隐喻。文本文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隐喻。其根据在于文意本身的形而上学性,其是存在的道说并具有真理性。而亚里士多德所言的悲剧的净化正是通过非真理领会真理的具体方式。可见艺术本质之是为真理之美者。余华的隐喻创作是因为余华的隐喻者本质。在教化方面,有视域融合的世界视域,有命运和天命的生存视域,有功到自然成的艺术技巧;在作为艺术家的本质方面,他能倾听良知的呼唤,本真的倾听大道的语言,能够作诗而诗意地栖居。因而艺术家之是则为诗意地栖居者。

沈楠[3](2017)在《尼采酒神精神研究》文中认为酒神精神是尼采哲学中的重要思想,是一种非理性的精神冲动,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人生状态,是一种不断自我超越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对生命意志的充分肯定,亦是尼采的第一步着作《悲剧的诞生》的主题。论文按照酒神精神产生、发展、存续的历史过程,讨论了尼采酒神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与意蕴,得出尼采酒神精神是在继承与创新的条件下不断发展的,尼采哲学思想中的权力意志、超人、重估一切价值和永恒轮回思想皆是酒神精神的变身,是酒神精神的一步发展。并由此主要剖析了尼采酒神精神的积极意义,即酒神精神充沛的生命力、创造性本性和醉的状态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文章首先从尼采酒神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说起,包括酒神的诞生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和尼采酒神精神形成的思想文化资源两部分,对尼采的酒神精神之神话来源和宗教来源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尼采酒神精神的思想文化运动及人物作了明确的阐述,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音乐家瓦格纳的戏剧艺术等方面。酒神精神这一概念源自古希腊思想与文化,酒神狄俄尼索斯是希腊人公民宗教中所信奉的一位代表丰收的奥林匹斯神祗,他的诞生构成希腊神话故事的基本内容之一。作为城邦的守护神,古人对酒神的信仰往往与爱国情怀紧密相连,酒神精神贯穿于希腊城邦产生、发展和壮大的完整的社会历史过程中,对其起到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尼采的酒神精神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受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文化运动的影响,在与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和哲学家的叔本华的惺惺相惜下,形容自己与叔本华的关系有如孩童与父亲,每一刻的相处都是父亲对孩子的教导。尼采和叔本华由于具有天才的诸多相类似的特质而具有相类似的命运,尼采的诸多重大思想都来源于叔本华,因此,叔本华本人的现实命运以及着作都对尼采的人生和写作产生了关键的作用。瓦格纳作为尼采仅有的几位朋友之一,其音乐天赋高超,演绎的希腊悲剧惟妙惟肖,同时也给尼采的思想涂抹了许多绚烂的火花。其次论文系统论述了尼采酒神精神的内涵以及随着酒神精神的发展形成的一系列新思想,即权力意志、超人、重估一切价值、相同者的永恒轮回等哲学理念。亦即是说,尼采酒神精神的概念源自酒神与日神冲动造就的希腊悲剧艺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生命冲动即酒神精神的深刻内涵,而权力意志的创造性本性、超人的具象设计、永恒轮回之物以及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本质上都是酒神精神的变身和进一步发展。最后文章对尼采酒神精神的现代意义做了具体阐述,包括尼采酒神精神的思想影响和当代价值两部分,即尼采酒神精神对存在主义、生命哲学的影响和当代价值的四种体现:尼采永恒轮回说之痛苦成就人生,日神与酒神冲动之艺术拯救人生,酒神精神生命力与创造力之找回真实的自我,酒神精神醉的境态之创造源于灵感。提倡一种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文章在内容梳理方面必然不能尽善尽美,或有诸多欠缺,或有分析不到位者,都是文章的不足之处,在酒神精神存续的社会历史缘由、古希腊文化的历史延伸和尼采酒神精神的思想影响方面,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叶雯雯[4](2015)在《论福柯对身体美学的建构》文中研究表明“身体”是福柯思想中的一个核心主题,贯穿着福柯的所有着作。福柯对身体的社会文化遭遇进行了分析,揭示出身体的自由被遮蔽,并试图对身体进行美学诊断为其开出良药。也正是立足于这样的生存基础上,福柯展开了他对身体美学的建构,为现代以来的身体美学提供又一独特的设想。本论文首先对现有的身体美学总体状况作一个分析,指出福柯身体美学与尼采、梅洛-庞蒂等人的不同之处。第二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主要论述了福柯对身体美学建构的三个方面:一、作为客体存在的身体是被权力/知识塑造的副产品一一包括身体形象、身体感觉都是社会文化的产品。二、针对第一节中的身体问题,福柯又思考身体为什么要从理性角度规范呢?试图在理性规范之外寻找身体的审美体验,通过极限体验释放生物能量、重塑身体感觉,也体现了其对身体快感审美合法性的一种辩护。三、福柯重返古希腊人寻找不同于极限体验的身体审美化的另一途径,提出了自我塑造下的身体,以其来实现审美生存。第三章首先对福柯身体美学建构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正是福柯身体美学的特征之一,用传统范式之外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正是福柯给我们的启示;最后,指出福柯的身体美学还引起了我们对经典美学理论的反思,动摇了曾经津津乐道的美学基本原则。福柯对身体的权力技术分析被视为极端激进的,他对极限体验和性艺术的推崇被当作是异常甚至邪恶的,然而福柯对身体美学是有建构意义的,因为身体美学作为与生存相关的人学本应有多样的选择途径与内容,福柯恰恰提供了被人忽视的身体学说的一角。本文立足于福柯的身体论述,从美学角度出发,并比对经典美学理论,对福柯身体美学进行深入剖析,力图客观全面地呈现身体美学的几个方面和价值贡献。

马慧[5](2014)在《叶芝戏剧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作为着名诗人,他的诗歌受到充分重视,获得世界性赞誉。相比之下,对其戏剧作品的研究较为薄弱。诗歌和戏剧作为不同的文学形式,承载的是其不同的文学理想和情感抒发。叶芝的戏剧创作是象征主义戏剧的实绩之一。他的戏剧理论与梅特林克静态剧理论一样,是象征主义剧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开创了现代主义戏剧思潮的先河。本文以叶氏的戏剧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本出发,采用历史主义批评、原型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历史及生活背景,探究其戏剧作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以期对其戏剧创作全貌做一描述,并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除绪论部分外,全文分为八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四个问题:一是本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确定叶芝戏剧研究的价值。二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分国内研究综述和国外研究综述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均包括剧本翻译情况、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趋势分析。三是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欲对叶芝戏剧的创作轨迹、主题、人物、结构、戏剧性及理论等做出结合文本的分析。四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对本文做一个方法论的归纳,且明确创新之处。第一章为叶芝戏剧创作的背景。依次对爱尔兰历史概况、文化氛围及其戏剧概况进行归纳,将叶氏戏剧放到关于社会、历史、文化及艺术的大氛围中去,以便于对其思想和艺术进行溯源,从而更好地把握其特质。创作背景突出了英国和爱尔兰复杂的历史关系和17世纪初之后英国对爱尔兰的文化殖民,这种客观状态促成了叶芝拯救传统文化重塑民族精神的初衷。第二章为戏剧主题流变。梳理了叶芝三个阶段的思想动向和戏剧创作特点,将其整个戏剧创作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885年-1907年),中期(1908年-1922年),晚期(1923年-1939年)。在每个时期,其戏剧都有着重表达的主题。早期主要是神话传说主题和民族主义主题。他或者将爱尔兰丰富的民间神话传说直接作为作品的构架,或者在作品中直陈民族主义情绪,统领之的是其彼时浓厚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叶芝希望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实现提高大众民族意识实现民族独立的目的。随着与民族主义者裂痕渐生,他逐渐疏离了激进的民族运动,继续追寻很早就接触到的神秘主义思想,由此进入中期创作,主要探讨神秘思想主题和艺术使命主题。随着时间推移,他的神秘思想已然体系化,形成了关于人格类型、历史规律和宇宙秩序的哲学体系,晚期剧作成为其哲学思想的图解,主要探讨了贵族文明主题和死亡-复活主题。前者表达了其贵族文明将在下一个阶段重临的历史循环观,后者则是作者对生之大限的思考,他的基本观点是生死转化灵魂不灭,并将这一观点植根于原始信仰之中。通过此章,可以勾勒出叶芝戏剧创作的整个过程和思想流变。他在这些主题中表达的观点与其对社会、环境和宇宙的理解息息相关,又总随着后者的变化在变动之中。第三章论述作品人物。叶芝戏剧人物较少,越到晚期这一特点越明显。随着人物数量逐渐减少,其象征意义愈加增强。其戏剧系列主要塑造了三类人:英雄(以库丘林为代表)、理想女性(以艾玛为代表)和符号化人物。库丘林式英雄,代表了叶芝所崇尚的英雄气质,同时也与所受尼采哲学的影响有关。女性的品质一般比较隐忍,对英雄人物基本是服从的表现,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进行解析,可以看出叶氏对女性的看法,并从其真实生活中对女性的态度得到印证。符号化人物更多是其某些思想观念的形象化,包括象征预言者的符号化人物、象征精神世界的符号化人物及象征生死转化的符号化人物。叶芝正是通过象征方式图解其哲学着作《幻象》中的抽象理念,所以要理解其人物形象必须与《幻象》相结合。第四章论述作品结构。叶芝戏剧篇幅不长。有限的篇幅里,他对结构的安排经历了一个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打破了常规清晰的戏剧结构范式。结构可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前者表现为情节极度弱化,后者表现为场面呈片段式和时空模糊不清。这样的特点决定其戏剧是一种开放式结构,观众可以有多个解读视角,使戏剧营造出多向语义空间的模糊性。非逻辑的开放结构的内在支撑点是神秘主义思想,对世界直觉的理解方式决定了其会采用整体含混的结构形态,而象征正是这一艺术过程中最恰当的思维模式。从戏剧演进过程看,叶芝促使戏剧结构由说明性的方式过渡到了直接表现的方式,对于其后的现代主义戏剧发展有着相当的启发作用。第五章论述作品的戏剧性。叶芝的戏剧作为诗剧,本身动作性不强,与惯常意义上的“激烈”、“遽然”、“夸张”、“离奇”的“戏剧性”相异,不以事件变化和情节突转见长,属于“抒情”和“情境”戏剧性,而非传统的“动作”与“冲突”的戏剧性。通过人物的诗性语言,去捕捉情绪暗示情感,蕴含着丰富的抒情性。叶氏戏剧不是没有冲突,只是将其内在化,压抑于人物情绪中;看似静态的场面,隐含着深层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此外,在有些戏剧中,作者意图着力通过情境表现出来,更加深入到内在的心灵世界和形而上的人生意义,将很多难以言表的观念准确而丰富地展现出来,使情境走向前台和中心,揭示了很多以往难以表达的主题和内涵。第六章论述其悲剧精神。叶芝的戏剧几乎全是悲剧,尤其喜好以高贵人物所受到的挫折和灭亡来表现其悲剧情感。主人公在戏剧一开始就处于难以逾越的困境,预言所预示的命运无法改变,无法逃脱它的掌控。在经过种种徒劳的挣扎和努力之后,悲怆而坦然地接受悲剧性困境。虽然必定是失败,但坚强的精神状态、自由的自我意识和坚决的反抗意志才构成生命的意义。叶芝的悲剧精神以人为出发点,是一种人本主义思想,一种现代悲剧精神。作者秉承神秘主义思想,汇通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否认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觉可以到达真正深层的生命本体。第七章论述戏剧理论。作为一位富有独创的剧作家,叶芝有着自成体系的戏剧观,其戏剧理论有一条较为明晰的流变轨迹,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建立神秘象征的民族戏剧以教化大众的理论;中期:寻求象征新方式增强仪式性的摹仿能剧理论;后期:将戏剧作为抽象宇宙哲学和理想模式图解的仪式化戏剧理论。这一发展链条上,戏剧的民族化色彩由浓厚变为淡然,而仪式化痕迹则由隐蔽到彰显,理论和创作相辅相成,理论为创作的导向和纲领,创作是理论的实践和具体化,两者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应该说,他的理论贡献绝不仅限于象征主义,还连接了其后的表现主义,并孕育出荒诞派戏剧的某些要素,为其后戏剧的合规律发展指引了方向。第八章论述叶芝戏剧的接受史。在欧洲,从19世纪80年代末叶芝的戏剧作品发表开始到21世纪,各界的评论随时间呈现出不同特点。变化趋势可以这样归纳:评论的范畴由重内容到重形式,研究的方法由单一到多元,接受的情绪由极端回归理性。叶芝戏剧与日本能剧有很深的渊源,是有鲜明特点的跨文化戏剧实践。他在内容和形式上对能剧进行了积极的借鉴和化用,创造出崭新的戏剧形式。对仪式化、神秘化、象征化、悲剧化的崇尚是叶芝对能剧进行指向性审美注意和目的性选择的出发点。中国对叶芝戏剧的接受高峰集中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在叶芝领导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直接启发下,中国发起“国剧运动”,回望历史的得失,可以为我们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段文玄[6](2013)在《瓦格纳“整体艺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理查德·瓦格纳是史上最具争议的音乐家之一,他的艺术观和社会观及其复杂,这必然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人文思潮及个人的经历有莫大的关联。他在传统歌剧的基础上,提出了“乐剧”的音乐思想,并把具体的“整体艺术”观在音乐哲学论文中《未来的艺术品》明确提出并作出了详尽的阐述。然而,“整体艺术”观从观念的形成到在作品中的实践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瓦格纳起初对“整体艺术”只是在思想意识上有些构想,在早期的歌剧《哥伦布》序曲当中对古典曲式有改革的迹象,其余的作品还是具有德国浪漫主义歌剧风格。后来由于受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观的影响,明确了自己改革的音乐原则——“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并在同一时期以文字的形式阐述了心中理想戏剧形态,文中除了首次提出“整体艺术”概念外,还详细论述了未来艺术家、未来艺术品等等。在作品《漂泊的荷兰人》、《唐豪瑟》中,也出现了像打破分曲结构、无终旋律、半音化和声、整体化构思和提高管弦乐队作用和性能等等一系列手段。在受到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观之后,瓦格纳更进一步明确了戏剧的悲剧性体裁,以文字形式阐述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提出了“主导动机”等新概念。在歌剧《罗恩格林》中使管弦乐队与主导动机相结合,采用“前奏曲”代替以往的“序曲”称谓,使得“整体艺术”品初步形成。晚年的瓦格纳音乐哲学思想已经成熟,在他的歌剧作品中无一不体现出他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论。拜罗伊特的成功筹建,以及他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成功面世,都标志着他的“整体艺术”观已经从理想到实践的实现。瓦格纳的“整体艺术”观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即是对古希腊“悲剧”与古希腊的神话和“他律论”美学以及“音乐为戏剧服务”观点的继承,又对20世纪德奥音乐以及当代艺术教育带来深刻的启示。

黄钰[7](2013)在《反颓废者尼采》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三个角度着手考虑尼采对颓废的反抗,形成三个话语形象。三个话语的顺序基本遵循疾病从发现到康复的过程,颓废会在不同话语中有不同呈现。这三个话语形象都是“反颓废的颓废者”,这意味着“蜕变”伴随始终。第一章,“酒神信徒”话语主要是展露颓废病症,一方面言说出早期尼采对艺术或者有限世界、圆的青睐,对科学、知识的乐观主义的否定,认为前者能保全自我天性,以有益于生命;同时后期讽刺性的复归也突出了“酒神”与“信仰”的矛盾,流露出对早期颓废病的意识,说出了“权力意志”。第二章,与早期为自我本性而否定科学相一致,在心理学家的自我复归里,尼采通过对瓦格纳艺术道德倾向、大众化倾向的批驳以及对南方音乐的向往表达出的,也是对自我本性的肯定,这个时候受到肯定的是与“否定的精灵”、“酒神精神”一致的“科学”,它无限追求,漫游,画出“直线”。在这两个话语里,颓废都是“自我”的失落,不管是与日神投合的酒神精神还是决不妥协的酒神精神,它们维护或寻求“自我”。第三章从分析扎拉图斯特拉学说的两重意义出发,指出高尚者的双重意志。首先需要找到自我,拥有“赋予价值”的意识,成为创造者、高尚者,才有后代在未来获得健康的可能性;反刍信仰的末人则在高尚者的麻醉剂中赴死而没有后继者。真正的健康属于未来的孩子。孩子是精神变形的最终目的,他们对世界没有任何价值赋予或预设,不在乎“直线”或“圆”或任何其它言说以肯定不断生成的世界。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高尚者也不免是被过渡者,需要摒弃意志,丧失自我。我们看到,颓废就是健康的自然生命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而扎拉图斯特拉那样的言说与赋予意义本身也是颓废的征象。孩子的自我是“无”。

孙红杰[8](2009)在《饰变·混合·解构 ——西方音乐中的体裁修辞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体裁是音乐话语的表述方式,特定的体裁名义暗示着特定的话语规则,创作者基于这些规则来布局和运思,接受者也围绕这些规则来理解和欣赏,故而体裁是沟通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媒介和公约。这种看法已是公论。但仅仅认识到“体裁具有媒介效用”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因为创作者常会对体裁加以变通活用(由此将会违背规则),以传达修辞性的意图,而且,活用体裁的方法、效果、意图均非常多样。因此,若不能对体裁发挥修辞效用的规律性有所把握,则上述公论只能沦为空头概念,难以对音乐的分析、理解和评价等活动发挥切实有效的助益。本文以古典盛期至二十世纪之间西方艺术音乐中的体裁修辞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对音乐体裁发挥修辞效力的原理、方式、手段、意图、效果等问题作出学理性的解释,并对如下一种策略——借助体裁分析来捕捉作者意图、把握作品特色——的有效性做出试探性的证明。本文共分三章,依次论述三种主要的体裁修辞手段:饰变、混合、解构;各章内均设三节,分别考察三种手段的历史、类型和修辞效力。前两节采用宏观视角,分别属于历史性研究和体系性研究,第三节采用微观视角,属于对作品个案的例证研究,其中将综合运用前两节提出的理论范畴;在作品例证方面,本文力求在每一章里都粗略地涵盖本文论域所涉及的三个历史时期(古典盛期、浪漫时期、20世纪)内的四种音乐类型(交响音乐、独奏与室内音乐、舞台音乐、宗教音乐)。在结论部分,将对音乐体裁发挥修辞效力的合理性、丰富性、有效性、普遍性、规律性等问题加以概括和总结。

代庆丰[9](2009)在《尼采论颓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集中阐释尼采对颓废问题的有关论述。论文主要分为两章。第一章围绕颓废现象展开分析。尼采对颓废现象的关注是从瓦格纳开始的,他认为,瓦格纳是一个“颓废艺术家”。而尼采认为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本原因就是音乐精神褪化,代之以剧院效应。尼采感知到了艺术的这种微妙的变化,即瓦格纳专注的神情投向了演员与表演。当音乐精神成为附庸之后,连绵而富有生命感的旋律断裂开来,呈现出来的是支离破碎的效果。对于真正的艺术,音乐精神是艺术的灵魂,艺术的创作也是基于一种音乐情绪。与此相类,尼采展开对另一种现象的批评,这就是对知识庸人批判。生命力坠落的极致,便是意志力的消沉,甚至灭绝意志,这便是知识庸人的特性所在。颓废的艺术是对音乐酒神精神的背离,知识庸人失却了主体的意志力,两者都是生命力的没落。第二章分析如何超越生命的这种颓废倾向。尼采的思考也是从瓦格纳的这一经历开始。对于其后来的颓废倾向,尼采将之视为对自身疾病的克服。尼采所说的对病痛与虚弱的克服,即是一种自我超越表现。从动态的效应来说,因超越而颓废,这种积极性的颓废,或者说对颓废者的超越与克服,是生命力前进的动力与手段。超越颓废的理念,集中体现在狄俄倪索斯精神和超人的超越性上。超人的理念是不断的创造自我,这是“新”勇气,它不断地打破旧的阻碍人超越性前进的樊篱。这种超越性力量面对形形色色的具有颓废性质的平庸者、渺小者,又具有毁灭性的力量,而这种毁灭性和力量,就是狄奥尼索斯悲剧酒神精神。狄奥倪索斯酒神精神就具有相对复杂的处境。一方面,它是激发生命力,克服颓废艺术、知识庸人的强有力核心力量所在,而另一方面,它又与超人超越渺小者的力量有关,而这是带有毁灭性的。

陈韵[10](2009)在《融合与分镳 ——尼采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并及瓦格纳》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西方现代哲学思潮代表人物之一的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和作为欧洲浪漫主义音乐集大成者的理查德·瓦格纳,虽然在年龄上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都同样经历了欧洲的近代化变革,他们对于艺术同样的执着追求,为我们研究这个时期的艺术理念与美学思想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素材,二者所体现的思想交集,是时代的、也是历史的。对叔本华意志理念世界的向往,尼采与瓦格纳惺惺相惜,尼采曾公开表态:他的哲学与美学立场,与瓦格纳作品的一致性,但在1878年以后,他又认为背弃瓦格纳,曾是他的一个命运,这种思想矛盾背后恰恰反映出尼采的音乐美学思想,为此,本文将以尼采音乐美学思想中与瓦格纳相关的内容,如,《不合时宜的沉思》、《瓦格纳事件》、《尼采反对瓦格纳》等为依据,在遵循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力图深入发掘尼采音乐美学思想方方面面,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由绪论3章7节组成:绪论,阐释本文的缘起、与论文有关文献的研究综述、涉及的研究方法以及最终完成的形式:第一章,探索尼采的出生与成长的外部关系,将尼采作为一个思想个体,对其个人成长、学术成就与影响,作出宏观有机整体的动态把握,旨在揭示尼采哲学的本质特性以及证明“尼采如何成为‘尼采’”的综合因素;第二章,以尼采的音乐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并及瓦格纳的艺术思想,通过尼采的美学、哲学思想,透析他与瓦格纳之间的融合与分镳,探究尼采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和其中所揭示的艺术、社会问题;第三章,总结尼采在现在西方美学思潮中的影响与价值,以及他对我们当下的意义,体现出本文在学术研究上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本文力争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研究内容的科学性与体系的完整性;坚持以原始资料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对论点进行合理的论述;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通过对尼采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反映出尼采思想中求新、求变,追求独立个性的本质,以及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之下,尼采的这种思维方式不管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试看尼采对瓦格纳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看尼采对瓦格纳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名谓辨析:“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二、“新浪漫主义”概念及内涵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19世纪后期“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与创作特征
    第一节 “新浪漫主义”的诞生
        一、“新浪漫主义”诞生的时代社会语境
        二、“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
        一、精神追求:未知世界的冒险
        二、生存意识:进取的强者
        三、审美特征:写实的文风
第二章 “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斯蒂文森
    第一节 斯蒂文森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斯蒂文森的文艺观
    第三节 “新”与“奇”:斯蒂文森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
    第四节 语言妩媚——美文作家
第三章 游戏:“艺术即使不娱乐大众,也要自娱自乐”
    第一节 《诱拐》:在苏格兰高地上游戏
        一、现实之力:真实的游戏
        二、想象之美:虚构的游戏
        三、作者与文本的游戏
    第二节 《黑箭》:在历史中游戏
        一、历史的记忆与创伤
        二、历史的调剂与慰藉
        三、历史的传承与创新
第四章 冒险:“人世荒野中的旅行”
    第一节 《金银岛》:寻宝冒险
        一、独特的冒险叙事
        二、对人性善恶的挖掘
        三、神秘而浪漫的世界
    第二节 《化身博士》:道德冒险
        一、变身:取善还是择恶?
        二、伪装:本质存在还是悲剧宿命?
        三、自杀:忏悔还是逃避?
    第三节 荒野与花园:精神冒险
        一、心灵的栖居:自然
        二、冒险的诱惑:荒野
        三、行走的力量:乐观
第五章 斯蒂文森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斯蒂文森之于英国文学
    第二节 斯蒂文森之于世界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余华创作从“先锋”到“现实主义”转变的矛盾说辞
        1.1.2 余华文学研究中相对缺少的诗学隐喻理论角度
    1.2 研究现状
        1.2.1 余华及作品解读截然对立的分歧现象和问题
        1.2.2 余华小说的存在主义特征
        1.2.3 余华自己创作观念中呈现的真实和虚假等的二重性现象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余华创作问题隐喻理论研究路径的可能性和合法性
        1.3.2 余华创作问题隐喻理论研究路径的具体思路、方法及结构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立论的基础:诗学隐喻的概念解读、发展脉络及界定
    2.1 混绕抑或明晰:亚里士多德诗学隐喻和修辞学隐喻的原初分野
        2.1.1 同名异谓:亚里士多德修辞学隐喻和诗学隐喻的概念
        2.1.2 借与非借: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与诗学隐喻概念之异质
    2.2 承接与拓展:诗学隐喻理论的演变脉络
        2.2.1 摹仿说的变体:古典诗学隐喻
        2.2.2 话语的意义:现代诗学隐喻
        2.2.3 现实的指称:当代诗学隐喻
        2.2.4 辩证的话语,形而上的指向:诗学隐喻的当下识认
    2.3 看作与指称:诗学隐喻的实质
        2.3.1 隐喻的实质:话语的表达
        2.3.2 看作:诗学隐喻表达的方式
        2.3.3 指称:诗学隐喻之显现
        2.3.4 摹仿:诗学隐喻的界定
第3章 虚伪的形式:余华90年代前的隐喻创作理念
    3.1 顿悟与自觉: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理念的出现过程
        3.1.1 求索与积蓄:川端康成的影响与隐喻创作的疏离
        3.1.2 邂逅与顿悟:与卡夫卡的重逢与隐喻的发现
        3.1.3 确立与体现:隐喻观念的自觉与隐喻创作的绽放
    3.2 形式的虚伪: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理念的具体形态
        3.2.1 虚伪中的真实:述说内在真实的文学
        3.2.2 真实外的虚伪:具有虚伪形式的文本
        3.2.3 真实和虚伪之间:寓居世界方式的隐喻
    3.3 颠覆与重构: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的特征
        3.3.1 悲悯中的否定与建构:隐喻文本的叙事内容特征
        3.3.2 颠覆中的遵循:隐喻创作的叙事形式特征
        3.3.3 主观与黑冷:隐喻创作的叙事风格特征
第4章 生命深度的正面书写:余华90年代后的隐喻创作理念
    4.1 发展与深入: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理念的进路
        4.1.1 叙事方式的丰富和端正:阅读对余华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4.1.2 艺术本质的确认:音乐对余华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4.1.3 社会和人性的凝结:社会和余华自身对其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4.2 生命自身的隐喻: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理念的具体形态
        4.2.1 自由到自身:隐喻形式的改变
        4.2.2 正面、现实与真实:直接的叙事形式
        4.2.3 现实到生命:隐喻内容的深化
    4.3 诚实不绕的生命书写: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的特征
        4.3.1 准确和单纯:作品叙事的诚实
        4.3.2 生命长度和现实宽度:文本的结构特点
        4.3.3 生命及其本质:文本的内容特点
第5章 虚假中的真实:余华90年代前小说的隐喻
    5.1 颠覆与建构:余华90年代前时期小说文本的隐喻所指
        5.1.1 悖理现实的指认:虚伪形式中的颠覆
        5.1.2 世界结构的颠覆与建构:虚伪形式中的建构
        5.1.3 现实性的呈现:现实历史结构和真实世界逻辑结构
    5.2 真理的反面:余华90年代前创作时期小说文意的喻旨
        5.2.1 乌托邦:常理悖谬图景中的揭露
        5.2.2 权力批判:嘲讽现象中的揭示
        5.2.3 对暴力和疯狂世界的反思批判
第6章 表象背后的本质:余华90年代后小说的隐喻
    6.1 现实还是应是:余华90年代后时期小说文本的隐喻所指
        6.1.1 表象之后:余华90年代后时期中短篇小说的隐喻所指
        6.1.2 活着及其亏欠:余华1990年代长篇小说的生命隐喻
        6.1.3 文化性和社会性:余华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存在隐喻
    6.2 本真的生命存在:余华90年代后时期小说文意的喻旨
        6.2.1 人之本是:《活着》文意喻指人的有限历史性存在
        6.2.2 生命之实是:《许三观卖血记》文意的喻指
        6.2.3 人之应是:《兄弟》喻旨为人的文化存在
        6.2.4 向死而生的自由:《第七天》喻旨为人的存在之是
第7章 语义更新和现实所指:余华小说的语词隐喻
    7.1 创造的相似性:余华小说隐喻语词的创制
        7.1.1 指称的改变:符号学相似的隐喻语词
        7.1.2 偏离的意谓:语义学相似的隐喻语词
        7.1.3 意象的呈现:图式相似的隐喻语词
    7.2 自由联想的命名:余华90年代前时期语词隐喻的表现
        7.2.1 义素和符素的牵扯:符号学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7.2.2 文化勾连:语义学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7.2.3 情景联想:图像性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7.3 深层意义的开掘:余华90年代后时期语词隐喻的形式和意义
        7.3.1 历史的本义:利用字源学的意义构建隐喻
        7.3.2 内在的本义:挖掘语义学的意义开展隐喻
        7.3.3 精神的本义:延伸文化学的意义进行隐喻
第8章 隐喻、道说与诗意栖居:余华小说隐喻研究的意蕴
    8.1 文本即隐喻:余华小说隐喻分析的启示
        8.1.1 诗学隐喻:余华小说的创作本质
        8.1.2 事实的隐喻:文学本文之是
    8.2 文意即道说:余华隐喻创作给当下文学重申的文学标准
        8.2.1 形而上学性:文本文意
        8.2.2 存在的道说:文意的形而上学
        8.2.3 真理:文意的存在道说
        8.2.4 悲剧的净化:文学领会真理的途径
        8.2.5 余华通过悲剧性叙事指称真理
        8.2.6 真理之美者:文学的本质
    8.3 诗意地栖居:余华对作家本性的指认
        8.3.1 并非天才:作家余华的成长
        8.3.2 隐喻的渊源:余华的作家本质
        8.3.3 诗意地栖居:作家的本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尼采酒神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创新之处
一、尼采酒神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酒神的诞生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1.希腊宗教与希腊神话
        2.酒神的诞生
        3.酒神精神存续的社会历史缘由
    (二)尼采酒神精神形成的思想文化资源
        1.古希腊文化的历史延伸
        2.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传承与发展
        3.瓦格纳文艺思想的侵染与碰撞
二、尼采酒神精神的内涵与意蕴
    (一)生命冲动:酒神禀赋的人性展现
        1.悲剧艺术之酒神与日神冲动
        2.酒神精神生命冲动的内涵
    (二)权力意志:酒神驱动力的哲学表达
        1.权力意志的强力增长本性
        2.权力意志的创造本性
    (三)超人:酒神艺术的具象设计
        1.超人充沛的生命力
        2.超人是至高的发育良好的类型
    (四)重估一切价值:酒神精神的审美原则
        1.推翻一切价值之上帝死了
        2.重估一切价值
        3.道德重估
    (五)生命轮回:酒神价值的美好祈愿
        1.永恒轮回之“最大的负重”
        2.永恒轮回的永恒性和循环性
三、尼采酒神精神的现代意义
    (一)尼采酒神精神的思想影响
        1.对存在主义的影响
        2.对生命哲学的影响
    (二)尼采酒神精神的当代价值
        1.尼采永恒轮回说之痛苦成就人生
        2.日神与酒神冲动之艺术拯救人生
        3.酒神精神生命力与创造力之找回真实的自我
        4.酒神精神“醉”的境态之创造源于灵感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论福柯对身体美学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对现有的身体美学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节 尼采以来对身体美学的几种设想
    第二节 福柯为身体美学提供另一种角度
第二章 福柯对身体美学的建构
    第一节 身体是权力/识的产品
        一、权力/识对身体的规训与塑形
        二、身体形象:社会化了的身体美
        三、身体感觉:社会化了的主观性
    第二节 极限体验中寻找审美出路
        一、释放身体的生物能量
        二、感官暴力对身体感觉的重塑
        三、对身体快感审美合法性的辩护
    第三节 自我塑造下身体的审美化
        一、基于审美伦理学的身体塑造
        二、以创造性为核心的身体审美化
        三、身体审美化与审美生存的实现
第三章 福柯身体美学的特征与价值分析
    第一节 独特的身体美学建构思维方式
        一、采用“问题化”的思维方式
        二、一种回溯的思路——身体何以成为现在的身体
    第二节 对西方经典美学理论的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其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5)叶芝戏剧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三 研究目标和内容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叶芝戏剧创作背景
    第一节 爱尔兰历史概况
    第二节 爱尔兰文化氛围
    第三节 爱尔兰戏剧概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叶芝戏剧主题流变
    第一节 创作分期及概貌
    第二节 早期戏剧主题
        一 民族主义思想内涵
        二 神话传说主题
        三 民族主义主题
    第三节 中期戏剧主题
        一 对神秘主义思想的系统探索
        二 神秘思想主题
        三 艺术使命主题
    第四节 晚期戏剧主题
        一 神秘主义思维体系
        二 贵族文明主题
        三 死亡-复活主题
    第五节 主题的矛盾性及其根源
        一 主题观点在发展变化中呈现的矛盾性
        二 主题观点与社会文化主流趋向的矛盾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叶芝戏剧的人物
    第一节 以库丘林为代表的英雄人物
    第二节 以艾玛为代表的理想女性人物
    第三节 寓言式的符号化人物
        一 象征预言者的符号化人物
        二 象征精神世界的符号化人物
        三 象征生死转化的符号化人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叶芝戏剧的结构
    第一节 戏剧结构的特点
        一 情节极度弱化
        二 场面呈片段式
        三 时空模糊不清
    第二节 结构体式的支撑点:神秘主义思想
    第三节 结构体式的思维方式:象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叶芝戏剧的戏剧性
    第一节 戏剧性的界定
    第二节 戏剧性的体现
        一 抒情本位戏剧性
        二 情境本位戏剧性
    第三节 戏剧性的审美感受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叶芝戏剧的悲剧精神
    第一节 叶芝戏剧的悲剧属性
    第二节 叶芝戏剧的悲剧精神
    第三节 叶芝戏剧的悲剧精神与神秘世界的象征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叶芝戏剧理论
    第一节 民族戏剧理论阶段
        一 民族戏剧理论的形成背景
        二 叶芝民族戏剧理论的体系性
    第二节 摹仿能剧理论阶段
    第三节 仪式化戏剧理论阶段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叶芝戏剧的接受史
    第一节 叶芝戏剧在欧洲的接受
    第二节 叶芝戏剧与日本能剧
        一 跨文化戏剧性质的体现
        二 对日本能剧指向性审美注意的借鉴
        三 作为一种跨文化戏剧的价值所在:“四舞剧”
    第三节 叶芝戏剧与中国国剧运动
        一 理念上对叶芝民族戏剧思想的借鉴
        二 国剧运动的实践及结果
        三 国剧运动的启示和对当下文化建设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瓦格纳“整体艺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
    二、 目前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三、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 与本论文相关知识背景提炼
第一章 “整体艺术”观的内涵
    第一节 “整体艺术”观的创作探索
    第二节 “整体艺术”观在音乐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章 瓦格纳“整体艺术”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探析
    第一节 孕育与萌芽期(1813年——1842年)
        一、 传统知识结构内化
        二、 打破传统歌剧的萌芽
        三、 早期的音乐创作——浪漫主义歌剧风格
    第二节 探索期(1842年——1850年)
        一、 明确“整体艺术”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 以文字形式阐述心中理想戏剧形态以及探索实践
        三、 “整体艺术”观创作特征在歌剧创作中得到了初步体现
    第三节 形成与发展期(1850年~1861年)
        一、 进一步确定了戏剧的悲剧性和唯意志论
        二、 论述音乐与戏剧的关系
        三、 “整体艺术”观创作特征在歌剧创作中得到了全面体现
    第四节 成熟与完善期(1861年~1883年)
        一、 音乐哲学思想成熟
        二、 完成拜罗伊特剧院筹建工作
        三、 “整体艺术”观创作特征在歌剧创作中走向成熟且得到完善
第三章 “整体艺术”观在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一节 历史渊源
        一、 古希腊“悲剧”与古希腊的神话
        二、 受“他律论”美学的影响与对史上“音乐为戏剧服务”观点的继承
    第二节 “整体艺术”观对后世的影响
        一、 对20世纪德奥音乐的影响
        二、 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反颓废者尼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反颓废的酒神信徒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颓废
    第二节 从酒神到酒神:说出权力意志
第二章 反颓废的心理学家
    第一节 瓦格纳的颓废
    第二节 艺术的黄昏
第三章 反颓废的扎拉图斯特拉
    第一节 颓废者对扎拉图斯特拉学说的扭曲
    第二节 真正的“健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辞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饰变·混合·解构 ——西方音乐中的体裁修辞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关于选题
    1.缘由及意义
    2.论域及性质
    3.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
    4.本文的架构与设想
引论:关于体裁
    1.音乐体裁的定义
    2.音乐体裁概念对音乐作品细部要素的聚合力
    3.音乐体裁的天然“会话”功能
    4.音乐体裁、音乐创作、音乐接受
    5.修辞、体裁修辞、音乐体裁的修辞效力
    6.修辞行为的主观性
    7.体裁修辞中的“定“与“变”
第一章 饰变
    引言
    第一节 历史论:音乐体裁饰变现象的历史分期及特征
        概述
        一、“功能性客体”主导期:中世纪至文艺复兴
        二、“摹仿性客体”主导期:巴洛克和前古典
        三、“表现性主体”主导期:古典盛期和浪漫主义
        四、“影射性主体”(兼其他)主导期:20世纪
    第二节 类型论:修辞性音乐体裁饰变的方式与意图
        一、体裁饰变的方式类型:置换元素/调整布局/改变性质
        二、体裁饰变的意图类型:探索/表现/批评
    第三节 效力论:修辞性音乐体裁饰变在音乐意义交流中的功能及原理
        一、凝聚精神:以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为例
        二、应对题旨:以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为例
        三、投射自我:以李斯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第一号》为例
        四、寄寓思想:以德彪西的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为例
        五、化故成新:以卡特的《羽管键琴与现代钢琴双协奏曲》为例
    结语
第二章 混合
    引言
    第一节 历史论:音乐体裁混合现象的生成根源及历史概况
        一、艺术发源时的混合基质,兼论音乐体裁的起源问题
        二、混沌基因在音乐体裁史上的长期显现,即音乐体裁史上不同艺术样式的混合问题
        三、混沌基因在音乐体裁内部的渗透与转化,即音乐体裁混合的现象根源及历史概况
    第二节 类型论:修辞性音乐体裁混合的方式、媒介与意图
        一、体裁混合的方式类型:包含式/并列式/叠置式/交融式
        二、体裁混合的媒介类型:形式元素/风格范畴/观念指向
        三、体裁混合的意图类型:探索/表现/批评
    第三节 效力论:修辞性音乐体裁混合在音乐意义交流中的功能及原理
        一、观照社会:以莫扎特的歌剧《唐·乔瓦尼》为例
        二、投射个性:以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末乐章为例
        三、反语逆饰:以马勒《第一交响曲》的第Ⅲ乐章为例
        四、勾联时空:以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玫瑰骑士》为例
        五、标示意义:以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弦乐四重奏》为例
        六、互应成戏:以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为例
    结语
第三章 解构
    引言
    第一节 历史论:音乐体裁解构现象的历史脉络
        概述
        一、隐伏期:古典盛期至浪漫后期
        二、初露期:20世纪初期至40年代末期
        三、爆发期:20世纪50年代以后
    第二节 类型论:修辞性音乐体裁解构的方式与意图
        一、体裁解构的方式类型:化简规则/虚设名义/规避范畴
        二、体裁解构的意图类型型:探索/表现/批评
    第三节 效力论:修辞性音乐体裁解构在音乐意义交流中的功能及原理
        一、借题发挥:以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台剧《士兵的故事》为例
        二、践证理想:以巴托克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为例
        三、反映趣味:以韦伯恩的《交响曲》为例
        四、辅助立意:以凯奇为预置钢琴而作的《奏鸣曲与间奏曲》为例
        五、重组经验:以利盖蒂的《安魂曲》为例
    结语
结论
余论
附录:音乐体裁理论研究的西学状况
参考文献
体裁名索引
人名索引
作品名索引
后记

(9)尼采论颓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颓废:生命力的没落
    1.1 颓废艺术家
        1.1.1 瓦格纳作为颓废艺术家
        1.1.2 艺术颓废之因:音乐精神与剧场效应的本末倒置
    1.2 知识庸人
        1.2.1 知识庸人:主体意志力的丧失
        1.2.2 庸人之扰:迷失在历史文化中
    1.3 颓废:生命力与权力意志的没落
第2章 超越颓废
    2.1 对疾病的克服
    2.2 超越颓废
        2.2.1 酒神精神与超越颓废
        2.2.2 超人与超越颓废
参考文献
后记

(10)融合与分镳 ——尼采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并及瓦格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意义
一、尼采个人成长与哲学成长
    (一) 尼采作为个体的成长
        1、尼采生平
        (1) 成长
        (2) 成熟
        2、尼采成长的外部环境
        (1) 时代背景
        (2) 宗教影响
        (3) 文化影响
    (二) 尼采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学术着作
        (1) 前期
        (2) 中后期
        2、主要的哲学思想
        (1) 人性价值的意义
        (2) 反基督、反理性
        (3) 强力意志
        (4) 超人观点
    (三) 对尼采个体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人
        1、哲学导师—亚瑟·叔本华
        (1) 亚瑟·叔本华
        (2) 对尼采的哲学教育
        2、音乐知己—理查德·瓦格纳
        (1) 理查德·瓦格纳
        (2) 音乐的哲学式影响
        3、精神伴侣—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1) 露·安德烈西亚·莎乐美
        (2) 非哲学式的影响
二、尼采音乐美学思想与瓦格纳艺术思想
    (一) 尼采音乐美学思想
        1、对“合理”的“背叛”
        2、超越现实—关注未来
        3、在艺术中实现自我超越
        4、小结
    (二) 瓦格纳艺术思想
        1、瓦格纳主要艺术思想
        (1) 艺术的政治性与社会性
        (2) 艺术的创作性与革命性
        (3) 艺术的工具性与思想性
        2、尼采、瓦格纳艺术思想交流
三、尼采音乐美学思想的意义与价值
    (一) 尼采的后世影响与价值
        1、尼采音乐美学思想的后世影响
        (1) 生命主义美学
        (2) 精神分析美学
        (3) 存在主义美学
        2、尼采音乐美学思想对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
    (二) 尼采的评价及现实意义
        1、我的尼采批评观
        2、尼采与我们的时代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尼采主要着作年表
附录2: 尼采生活年表
附录3: 瓦格纳主要作品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试看尼采对瓦格纳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D]. 朱福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D]. 郑夜白. 辽宁大学, 2019(01)
  • [3]尼采酒神精神研究[D]. 沈楠. 长安大学, 2017(04)
  • [4]论福柯对身体美学的建构[D]. 叶雯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15(02)
  • [5]叶芝戏剧文学研究[D]. 马慧.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6]瓦格纳“整体艺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D]. 段文玄.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7]反颓废者尼采[D]. 黄钰.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8]饰变·混合·解构 ——西方音乐中的体裁修辞现象研究[D]. 孙红杰. 上海音乐学院, 2009(06)
  • [9]尼采论颓废[D]. 代庆丰. 西南大学, 2009(10)
  • [10]融合与分镳 ——尼采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并及瓦格纳[D]. 陈韵. 浙江师范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看看尼采对瓦格纳的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