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TOC值变化与生排烃效率关系探讨

烃源岩TOC值变化与生排烃效率关系探讨

一、烃源岩TOC值变化与其生排烃效率关系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楠[1](2021)在《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东营凹陷页岩中可动油情况以及页岩油生烃过程中形成的页岩油与烃源岩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对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烃源岩进行了热解实验和留烃实验。分析了干酪根热解产物的组成,对产物进行了动力学软件模拟,结合东营凹陷实际的埋藏史和受热史,得到了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生烃史和留烃史。对东营凹陷烃源岩进行了无机矿物研究,研究了无机矿物对页岩油的滞留能力。结合东营凹陷生留烃史、烃源岩的基础地球化学和储层的基本参数信息,对东营凹陷页岩油的可动量进行了评价,并得到了页岩油可动量的评价模型。对生烃过后的残余干酪根进行了红外光谱实验,初步探讨了干酪根在生烃过程中,干酪根分子的结构变化。干酪根热解实验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比较王57和王161干酪根,总烃的产率都是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C1-C5气体的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6-C14轻烃和C14+重烃的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干酪根生成的重质组分分解形成轻质组分,导致气态烃和产率不断升高,C6-C14轻烃先升高后下降,并且产率拐点出现的重质烃晚。通过生烃动力学对王57和王161两个干酪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王57烃源岩现在正进入主要的生烃阶段,而王161烃源岩已经进入生烃后期。对王57和王161干酪根进行留烃实验,根据干酪根的溶解度参数范围,我们用五种不同溶剂溶解度参数在7-13(cal/cm3)0.5范围内来进行溶胀实验,得到溶胀曲线,用来模拟不同成熟度下页岩油在残余干酪根中的滞留量。实验结果表明:干酪根对有机溶剂的吸附能力会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吸附量会逐渐平衡,不会降低为0。这是由于随着干酪根热演化程度的增加,干酪根的结构也会趋渐于稳定,一部分页岩油很难从干酪根中排出。用樊页1井原油配制五种不同浓度的原油样品进行无机矿物的表面吸附实验,分别得到了粘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矿物的最大吸附原油能力。结果表明:粘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矿物的最大吸附原油量分别为18 mg/g、3 mg/g和1.8 mg/g。统计得到了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的总有机碳和矿物含量。通过公式计算得到了烃源岩中无机矿物表面吸附原油的质量。尽管在页岩油评价中不经常使用抽提氯仿沥青“A”作为评价指标,但是,抽提氯仿沥青“A”无论是在成分组成还是在化学性质上,与页岩油都更为接近。基于孔隙度、气油比、岩石吸附量和油层参数随着成熟度的变化情况,结合生留烃动力学,建立了页岩油可动量模型。这有助于确定潜在的页岩油层、评价可动量的页岩油资源。该模型显示,东营凹陷高质量的页岩油资源的成熟度范围0.7-1.0%Ro之间:成熟度小于0.7%Ro时,有少量运移来的油;成熟度大于1.0%Ro,从烃源岩中排出的原油量增加,但可能进入常规储层中。通过对残余干酪根的红外光谱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干酪根分子在生烃过程中,分子中脂肪族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减少,芳化程度逐渐增高,干酪根分子的缩聚程度逐渐增大,含氧官能团含量减少。在没有过油窗前,干酪根的生烃潜力会随着干酪根的成熟度增加而升高,过油窗之后,干酪根虽然有生烃潜力,但生烃潜力会大大降低;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的热演化程度也逐渐增加。

王涛利[2](2021)在《富有机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其演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页岩油气的商业开采突破了传统石油地质理论、助推了全球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在常规油气系统中,页岩是烃源岩层和盖层,而在非常规页岩油气系统中,页岩同时是烃源岩层、储集层和盖层,具有自生自储自我封闭的特征。近年来,页岩做为有效的油气储层受到了持续的关注。通过借鉴北美页岩气成功勘探经验并结合中国南方富有机质页岩的实际地质条件和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我国已成功实现以四川盆地为主阵地的海相页岩气商业开采。同时,我国主要沉积盆地中发育多套中生界-新生界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具有巨大的页岩油勘探潜力,然而陆相成熟页岩储集空间认识不足,制约了页岩油勘探的进程。鉴于此,本论文首先通过有机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物理学等手段调查了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成熟区(川南和川东地区)和外围远景区(中扬子宜昌地区)富有机质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页岩储集空间特征,探讨了高过成熟富有机质页岩物质组成对其储集空间的影响;随后通过矿物学、有机地球化学、热模拟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刻画了生油窗早期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页岩和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钙质页岩储集空间特征,并将中低等成熟样品人工熟化至生油窗末期/生气窗,关注了生油/气窗内页岩孔隙组成与演化特征及生油窗内钙质页岩的含油性变化。本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1)四川盆地南部和东部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中发育大量蜂窝状、气泡状和不规则状的有机孔。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揭示有机质含量最高的W4-3页岩中有机孔是连通性最好的孔隙,但最大连通规模未超过5μm。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发育主要受TOC和黏土矿物控制;而方解石和石英对有机质具有稀释效应,对页岩孔隙发育为负向性。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的渗透率受TOC的控制性不强;而黏土矿物含量对渗透率具有较强的控制性,但过高的黏土矿物(>30%)可能堵塞页岩中的孔隙。此外,较高的介孔百分含量也提高了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的渗透率。(2)中扬子宜昌地区YH-1井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高古生产力、贫氧至厌氧的水体条件和较低的陆源输入有利于富有机质页岩发育。YH-1井富有机质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TOC>2%)的TOC与孔隙度呈正相关性,其孔隙(有机孔)不仅发育在有机质中,也广泛发育在有机-黏土复合体中,黏土矿物可发育层间孔且控制介孔和宏孔发育。因此,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页岩的孔隙发育受有机质和黏土矿物控制。TOC与孔隙度在龙马溪组上段(TOC<2%)呈负相关性,而黏土矿物含量与孔隙度在龙马溪组上段呈正相关性,因此,龙马溪组上段页岩的孔隙发育主要受黏土矿物控制。YH-1井页岩不同孔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与TOC和黏土矿物相关性表明,有机质中发育的孔隙以微孔为主,而黏土矿物主要与介孔和宏孔发育有关。(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页岩的孔隙在生油窗阶段早期减少是由残留油对孔隙堵塞造成的,而此后孔隙增加是因为更高的排烃效率和形成了有机孔和溶蚀孔等新的孔隙类型和更多的黄铁矿粒间孔和粒内孔。新发育的有机孔与黄铁矿粒间孔和粒内孔相伴生,可能是有机质受黄铁矿催化生烃形成的。比生油窗阶段更强烈的有机质生气和流体活动成为影响长7页岩在湿气和干气阶段孔隙演化的主要因素。湿气和干气阶段比生油窗末期发育了更广泛的溶蚀孔、有机孔和黄铁矿粒间孔和粒内孔,而在最高成熟度时溶蚀孔规模更大,广泛发育在有机质与黄铁矿相伴生的区域。(4)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热解钙质页岩的残留油含量和含油饱和度(OSI)在生油窗内整体上逐渐升高,在成熟度easy%Ro=1.2–1.29内(S1×100)/TOC由接近100升至超过100。残留油堵塞和更强的压实作用使得钙质页岩纳米孔隙在easy%Ro=0.79–1.2阶段减少;在最高成熟度(easy%Ro=1.29)由于有机质更强烈的生烃形成了大量有机孔使得纳米孔孔体积增加。另外,钙质页岩在成熟度easy%Ro=1.0–1.29还发育微米尺度的溶蚀孔和有机质收缩缝,显着提高了钙质页岩的孔隙度,改善了钙质页岩的储集空间。综合认为,钙质页岩的孔隙演化受成熟度、生排烃作用、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由于钙质页岩在成熟度easy%Ro=1.2–1.29具有最高的含油饱和度和更好的储集空间,因此该成熟度可做为钙质页岩油的有利开发成熟度区间。

石记鹏,赵长毅,刘海涛,李传明[3](2021)在《对烃源岩评价的几个问题的深入探讨》文中认为烃源岩评价是关系到一个地区有无、有多少油气资源的基础问题,当前烃源岩评价中的一些认识仍欠缺思量:(1)以有机碳含量表征烃源岩的丰度忽视了烃源岩地质条件下的非均质性问题,烃源岩丰度的研究需考虑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并与测井资料评价(Δlg R)法预测有机碳含量结果对比分析;(2)对于腐泥型或混合型干酪根的烃源岩,排烃效率高时,生烃损耗较大,剩余有机碳含量参数不宜直接作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指标,需要适当恢复其初始有机碳含量;(3)各种烃源岩类型评价方法的侧重点不同导致评价结果各异,可以通过不同研究方法相互印证或将干酪根类型数值化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4)有机质类型越好的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所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采用有机质多组分显微荧光探针分析技术(FAMM)对有机质成熟度进行校正可以消除抑制作用的影响;上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使烃源岩评价结果更接近地质实际。

朱立文[4](2020)在《渤中凹陷深层成烃机理与含油气系统》文中研究说明深层、深水海域和非常规是目前世界油气勘探的发展趋势。随着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深层油气勘探已是大势所趋。作为渤海湾盆地埋深最大的富生烃凹陷,渤中凹陷存在多个生烃洼陷和含油气构造,深层成烃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大,勘探程度低,特别是近年在典型陆相湖盆油型盆地中发现B19-6大气田,更彰显出渤中凹陷深层成烃机理和资源潜力研究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立足渤中凹陷不同次洼的烃源岩差异性研究,分析深层高温、超压背景下的成烃机理,开展不同烃源灶和次洼的含油气系统研究,对深化渤中凹陷深层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和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基于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对不同次洼各层系烃源岩差异性进行评价;根据生烃热模拟实验厘定生烃动力学模型,结合自然演化剖面和加氢热模拟实验,探讨深层油气成烃机理;通过PetroMod?含油气系统模拟技术恢复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温压场演化特征及对成烃影响;针对多源、多灶、多期、混源成藏的特点对渤中凹陷复合含油气系统进行划分和描述;通过流体势分析技术划分油气运聚单元,根据盆地模拟结果评价资源量,并预测有利聚集区。研究认为,渤中凹陷烃源岩差异性在层系和次洼间均有体现,纵向上,沙河街组烃源岩整体优于东营组,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沙三段(好―很好)、沙一+二段(好)和东三段(中等―好),东二下亚段烃源岩质量最差(差―中等);平面上,主洼烃源岩最优。热演化模拟结果表明现今凹陷中心烃源岩演化程度高,普遍处于生气阶段,而凹陷周缘构造高部位成熟度低,多处于生油阶段,沙河街组是最好的气源岩。深层高温有利于有机质生烃和烃类裂解,超压有利于排烃和运移。高温促进原油裂解转化,从沙三段至东二下亚段,原油裂解转化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深层泥岩层段普遍存在超压,从洼陷中心向周缘呈降低趋势,有利于油气从洼陷生烃中心向周缘凸起构造运移,现今凹陷深部仍保持着较高的过剩压力,是油气持续运移成藏的动力。类比研究认为,深大断裂带附近大地热流高值区(>70m W/m2)存在加氢效应,显着提高了烃源岩生烃潜力(约2.2倍)。渤中凹陷复合含油气系统纵向上可划分为4个含油气系统,平面上细分为主洼―北洼、西洼和西南洼3个亚油气系统,含油气系统侧向运移排烃的成藏条件要好于垂向。渤中凹陷深层具备形成大气田的潜力,主洼是主力供烃区。油气优势聚集区集中在B13/19构造区、B21―22构造区、D7-1构造、427和428潜山构造。

张景坤[5](2020)在《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咸化湖盆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特征对于认识其大分子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烃机制及规律,进而指导油气及相关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至关重要,是有机地球化学领域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与前沿问题,但相关研究因大分子有机质组成的复杂性而非常困难。但当前随咸化湖盆资源开发和油气勘探不断推进,这一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最近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准噶尔盆地下二叠统风城组碱湖相油气系统为例,开展了基于分子尺度的有机–无机地球化学综合探索研究,目的一方面是为咸化湖盆大分子有机质演化这一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实例,并探索研究技术方法,另一方面也为研究区烃源岩生烃机制不清的难题提供新的参考消息,以加深对碱湖相烃源岩生烃规律和理论的认识,为生产部署提供依据,因此本文可望兼具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意义。首先,通过对风城组及相邻晚古生代冰期(LPIA)沉积有机质的杂原子地球化学组成开展负离子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 FT-ICR MS)分析,对比了不同环境有机质的演化途径,以初步明确极端碱湖环境对有机质演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对比于石炭系(C)—下二叠统佳木河组(P1j)与下二叠统风城组风一段(P1f1)和风三段(P1f3)有机质的低盐度沉积古环境,风城组风二段(P1f2)碱类矿物富集的高盐度环境在成熟到高熟阶段对有机大分子化合物的聚合或芳香化过程起抑制作用,结果使得其在高成熟演化阶段依然存在大量的烷基化支链,为高成熟阶段原油生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初步明确烃源岩生烃特征的基础上,考虑到原油能记录地史时期烃源岩不同阶段有机质的演化特征,进一步通过原油全组分地球化学分析以揭示其原油组成特征。结果显示碱湖相原油包含三个端元,分别对应于低熟油、成熟油和高熟油。碱湖相沉积有机质进入生油窗早(Ro≈0.7%),尔后随热成熟度增加进入成熟油生成阶段(Ro≈1.0%),当Ro>1.3%时,碱湖相烃源岩中的大量碱类矿物对原油的吸附作用及耐盐藻类(比如疑似杜氏藻)生烃使得其生油窗进一步延长,从而即使在高演化阶段也能生成原油,提高了生油效率。在与硫酸盐型咸化湖相(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有机质含氮杂原子化合物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因缺乏生物氮的前驱物,尤其是高等植物碎片,使得其氮循环效率降低,进而使得所生原油中杂原子含量相对降低,而以饱和烃和芳香烃为主的轻质组分相对增加,这使得碱湖相原油具有更高的品质,并更为清洁环保,这可能是这类烃源岩生烃的重要属性。在以上基于杂原子地球化学分析进而刻画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傅里叶红外官能团结构参数对有机质演化的相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本文定义的13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构参数,揭示了碱湖系统主要由中心碱湖相、过渡盐湖相和边缘咸水–淡水湖相组成。红外结构参数显示碱湖系统原油主要分为三类,端元第一类以高盐、缺氧和水生有机质输入为特征,来源于中心碱湖相富有机质泥质白云岩或白云质泥岩,端元第三类以低盐、缺氧和陆源有机质输入增加为特征,来源于咸水–淡水湖相富有机质泥岩,相比而言,端元第二类过渡相特征介于两者之间,来源于盐湖相富有机质的混积岩。烃源岩和原油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碱湖相系统烃源岩生排烃过程中无机元素的继承与差异性富集规律。结果表明,无机元素丰度由源到油急剧下降,这主要受元素分异效应和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相比而言,稀土元素与非氧化还原敏感元素主要受元素分异效应的影响,由源到油呈现规律性、系统性变化。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相关参数揭示油与源的变化区间与趋势一致,其差异富集主要受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相对而言沉积古环境的影响较小。由于碱性环境对有机大分子聚合的抑制,使得处于碱湖中心的原油样品在高成熟演化阶段的微量元素丰度依旧较高。综合上述,碱湖系统有机质的演化除了受生烃母质和成熟度影响外,发现有机相变化大且能影响有机质的演化,主要体现在碱性环境可抑制大分子化合物聚合而延长其生油窗,使其呈“多阶段长时间生油”特征。(-)ESI FT-ICR MS、FTIR和无机(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相结合为有机质演化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与方法。咸化湖盆,特别是碱性的咸化湖盆,其高演化阶段和深层,依然可能存在丰富的原油资源,改变了依经典Tissot模式认为以天然气赋存与聚集为主的认识,资源量也大为提高,具有重要的勘探指导意义。

胡锦杰,唐友军,何大祥,傅宁,李美俊[6](2020)在《不同类型烃源岩排烃模式对比及差异性探究》文中指出烃源岩的排烃是准确预测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必须涉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得到不同有机质类型烃源岩的排烃效率、排烃机理,选取不同有机质类型烃源岩进行了黄金管模拟实验,总结了不同类型烃源岩在各演化阶段产物的变化特征与排烃效率。结果表明,烃源岩类型对总生成油与残留油中轻重烃的比例影响较大,但是对排出油中轻重烃的比例影响较低,排出油中均表现为在未熟—成熟阶段以重烃为主,在高熟—过熟阶段以轻烃为主。烃源岩的类型对生排油量的影响明显,烃源岩的类型越好,生排油量越高。Ⅰ型烃源岩的生排油量最高,Ⅲ型烃源岩最低。烃源岩类型越好,排油效率越高。Ⅲ型烃源岩排油效率低,与其生成气态烃较多、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含量较高有关。

杨雯婷[7](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优质烃源岩对油气成藏的贡献 ——以下寺湾探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中的延长组作为盆地演化形成内陆湖盆后,第一套开始沉积的岩系,其中长7层和长9层段烃源岩大面积发育并且质量较好,即作为延长组的优质烃源岩。本论文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技术、测井解释及录井资料及结合地区演化史,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延长组烃源岩的空间展布与成藏贡献差异进行了研究。根据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分别评价各层烃源岩生烃潜力差异,长7TOC主要在1.875.21%,产油潜量7.5719.12mg/g,有机质类型好以Ⅱ2型为主,热演化程度高;长9TOC主要在4.556.73%,产油潜量7.1215.62mg/g,有机质类型以Ⅱ2-Ⅱ1型为主,热演化程度高,故将长7和长9层划分为优质烃源岩,在利用ΔlgR及测井数据,分别刻画出研究区不同优质烃源岩层的泥岩厚度及有机碳含量在平面及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根据长7、长9段烃源岩样品与长4+5、长6和长8段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将不同油族和烃源岩进行油源对比,确定了原油的成因类型与不同烃源岩的贡献差异。其中长4+5、长6段原油样品在多个生标参数值变化上,都与长7暗色泥岩显示出很好的亲缘关系,说明两套油层组的主力生油岩来源于长7层。长8含油层中除了自生自储的油气资源外主要也来源于长7段,长9段优质烃源岩对各油层组也有少量贡献。在利用不同岩性烃源岩的生烃热模拟实验数据,确定黑色页岩与暗色泥岩的生烃差异,并建立烃源岩定量生烃模型,计算了不同烃源岩生烃强度与资源量,探讨了优质烃源岩对油气的成藏贡献。对研究区内不同层烃源岩的生烃贡献对比,下寺湾探区延长组的油气资源主要来源于优质烃源层长7和长9层,其中长7层的贡献能力更大,长6层作为研究区内较好烃源层也有少量贡献。

郭皓炎[8](2020)在《山西组页岩气富集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探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组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过渡相的含煤系地层,是开采页岩气的重点储层之一,其勘探潜力巨大。论文在对综合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结合钻井数据,利用有机地球化学等实验方法以及元素分析对山西组烃源岩的成熟度和有机质类型进行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样品薄片观察,物性特征的分析的研究手段分析了山西组中矿物组分和储层的孔渗特征。并且通过盆地模拟软件对研究区山西组进行了生烃演化史模拟分析,从而建立烃源岩的成藏模式和确定影响页岩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综合实验结果和地质资料分析可以得到,研究区山西组烃源岩的主要生排烃时期是在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并且在早白垩世时期的累计排气强度为146×103m3/km2,为历史最高,生成的晚期天然气对最终的聚集成藏起到关键影响。在影响页岩气的主控因素方面:有机质类型为III型,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而研究区TOC的数值与含气量呈正相关,山1段为0.51%3.54%,山2段为0.58%5.15%;山1段泥页岩Ro基本在1.76%-3.38%,山2段中Ro在2.0%-3.34%之间,山1段平均达到了2.39%,山2段略高,为2.51%,均已达到了高-过成熟阶段,进入生气阶段,说明有机质成熟度直接控制页岩气的生成量;山1段和山2段黏土矿物含量分别为57.87%、60.3%,粘土矿物含量偏高,容易生成吸附态的气体,不利于开采。而两者中脆性矿物的含量的分别达到了42.12%和42.27%,脆性矿物含量高,有利于储层的压裂,产生微裂缝,使得游离气含量增高和提高开采效率,所以矿物脆度也是主控因素之一。

曾维主[9](2020)在《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孔隙结构与页岩油潜力研究》文中指出页岩油是当前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勘探的重点领域,松辽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陆相含油气盆地,具有巨大的页岩油勘探开发潜力。开展松辽盆地重点层位页岩油生成与富集机理研究对于盆地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常规油气资源衰竭后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博士论文通过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青山口组多口钻井岩心样品的矿物岩石学特征,TOC含量、岩石热解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参数,以及储集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等进行实验测试,并重点分析了页岩含油量与岩石地球化学和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综合探讨富有机质页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形成条件和孔隙结构等对页岩油形成富集的影响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结论认识:(1)青山口组富有机质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属于I型,当前正处于低成熟至成熟阶段,以液态烃大量生成为特征。通过分析页岩原始TOC0含量与岩石地化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青山口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与黏土矿物吸附、营养元素输入、藻类勃发和强还原底水环境等条件有关。处于生油窗成熟度阶段的富有机质页岩是页岩油形成富集的基本条件。(2)页岩的储集孔隙类型以矿物孔隙为主,并发育一定量的有机质孔隙和微裂缝。页岩孔隙数量以孔径小于10nm的微小孔隙为主,而孔隙体积主要来自孔径大于10nm的较大孔隙贡献。微小孔隙是页岩的主要孔隙喉道,该类孔隙越发育,孔隙结构越复杂,孔隙连通性越好;较大孔隙是页岩的主要孔隙空间,该类孔隙越发育,孔隙结构越简单,孔隙连通性越差。(3)生油阶段有机质对页岩孔隙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液态产物充填孔隙空间并堵塞孔隙喉道;二是固体有机质自身发育一定量的泡形大孔和收缩裂缝,增加页岩储集性能。不同类型矿物对孔隙结构的影响不同,伊利石是页岩孔隙喉道的主要贡献者,绿泥石充填微小孔隙并堵塞孔隙喉道,石英有利于粒间孔隙的发育,长石发育一定量的溶蚀孔隙或以次生矿物形式充填孔隙空间,碳酸盐矿物主要以胶结物形式破坏页岩孔隙结构。(4)青山口组页岩含油量存在明显的时空非均一性,纵向上青二、三段页岩含油量明显低于青一段,横向上古龙凹陷地区页岩的含油量较高;含油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埋深超过1700m后,含油饱和度OSI值大于100mg/g,表明该深度区间具备一定的页岩油资源潜力;成熟度较高的古龙凹陷页岩中可溶有机质族组成与该地区原油基本一致,液态烃的可动性较好,该地区页岩油资源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5)页岩中烃类的富集受到有机质和矿物组成的影响,含烃量随着TOC含量和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生烃量是控制页岩油富集的主要因素;含烃量随着伊利石和石英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与这些碎屑矿物是页岩孔隙空间的主要贡献者有关;含烃量随着长石和绿泥石矿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与这些矿物主要以次生矿物形态充填并堵塞孔隙喉道有关。(6)孔隙结构对页岩油富集具有明显影响,页岩的OSI含量随着N2吸附孔隙体积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压汞孔隙体积的增加而增大,表明不同孔径范围内的孔隙对页岩油富集影响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页岩中的游离烃主要赋存于大于10nm的孔隙中,而吸附烃主要赋存于小于10nm的孔隙内;OSI含量与汞滞留比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页岩孔隙连通性越差,越有利于页岩油的滞留。(7)低成熟页岩中主要发育油质沥青,成熟页岩中含有大量烃类包裹体。根据荧光颜色和荧光寿命可将烃类包裹体划分为3种类型,不同类型包裹体与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密切相关,代表不同演化阶段的页岩油类型。荧光寿命与烃类包裹体密度密切相关,据此预测齐家古龙凹陷区青山口组产出的页岩油密度在0.750.80g/cm3之间,而扶余抬升区产出的页岩油密度在0.930.94g/cm3之间。

刘伟[10](2020)在《渤中凹陷湖相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与发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渤中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目前,伴随着对渤中凹陷油气勘探程度的日益加深,有关渤中凹陷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机理及发育模式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制约该区进一步油气勘探的难点和重大科学问题。本次研究,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无机地球化学、扫描电镜、全岩X衍射、古生物鉴定等实验数据,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基础上,通过优质烃源岩评价指标的构建,对渤中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进行了评价、重建了研究区古湖泊沉积环境、探讨了烃源岩发育要素,最终分析总结了沙一段与沙三段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机理与发育模式。本次研究,以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划分方案为基础,依据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古生物资料,对渤中凹陷沙一段与沙三段烃源岩高精度层序地层开展了分析,将沙一段、沙三段各三级层序进一步细分为分为湖扩体系域(EST)和湖退体系域(RST)两个四级层序,EST和RST之间的界面为凝缩段,一般具有异常高的有机质丰度、较低的长英质与Al2O3含量、较高的粘土矿物含量,还含有较高的黄铁矿。针对前人利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的不足,本次研究,利用岩石热解数据,通过计算原始有机质丰度与生排烃量,得到烃源岩排烃量剧增时的残余有机质丰度下限,确定沙一段与沙三段优质烃源岩TOC下限为2.00%。对沙一段与沙三段烃源岩评价认为,两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好,沙一段烃源岩TOC介于0.48-11.61%,平均为2.85%;沙三段烃源岩TOC介于0.92-17.50%,平均为3.21%。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含部分Ⅰ型干酪根,Ⅲ型干酪根相对较少,有机质演化进入低熟到成熟阶段,母质来源为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与陆源高等植物的混源,藻类等更占优势。垂向上,沙三段优质烃源岩较沙一段更发育,凝缩段是沙三段优质烃源岩发育的重要位置;平面上,渤中凹陷沙一段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沙南地区,沙三段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渤中、黄河口地区。本次研究运用孢粉和X-衍射数据分析了研究区烃源岩发育的古气候。沙三段孢粉主要以双束松粉属-榆粉属(Pinuuspollenites-Ulmipollenites)组合为主,二者含量均超过50.00%。沙一段双束松粉属-榆粉属(Pinuspollenites-Ulmipollenites)含量明显降低,不超过50.00%,榆粉属(Ulmipollenites)与枥粉属(Carpinipites)含量则明显增长,达到30.00%,还出现了麻黄粉属(Ephedripites),含量超过沙三段一倍。粘土矿物数据显示沙三段高岭石含量明显高于沙一段,伊利石含量低于沙一段。研究表明,沙三段古气候相对温暖潮湿,沙一段则相对炎热干旱。本次研究运用地化及藻类等古生物鉴定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烃源岩发育的古水体盐度。沙三段短棘盘星藻(Pediastrumboryanum)和多刺甲藻属(Sentusidinium)组合为主,沙一段则以多刺甲藻属(Sentusidinium)为主,且藻类分异度明显降低。地化数据显示,沙一段具有相对沙三段更高的伽马蜡烷指数、Ba、CaO含量及Ca/(Ca+Fe)比值。总体上沙一段水体盐度为微咸水-半咸水,而沙三段为淡水-微咸水。本次研究恢复了研究区两套烃源岩的沉积速率。沙一段沉积速率平均仅为3.25cm/ka,沙三段沉积速率平均为22.64cm/ka。通过沉积速率与有机质丰度的分析,认为沙一段较低的沉积速率对有机质具有聚集效应,沙三段较大的沉积速率对有机质具有稀释效应。沉积速率对有机质起稀释效应的最低值为4.47cm/ka。本次研究计算了研究区两套烃源岩的古生产力并探讨了其主控因素。研究中重点分析了前人在古生产力评价方面的不足,指出对古生产力的评价不能忽视生产力的时间属性,并推导出适合已生排烃烃源岩地层的古生产力计算公式。研究认为沙三段古生产力平均为1055.84 g C/(m2.a),沙一段平均为103.55 g C/(m2·a)。古气候与营养盐输入是控制古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其中沙三段古湖泊的富营养化形成了沙三段较高的古生产力。本次研究运用地化及微量元素资料研究了该区烃源岩发育的古水体氧化还原特征。Pr/Ph数据显示沙一段与沙三段均具有良好的还原环境,沙一段部分数据点反映了强还原环境。V/(V+Ni)显示沙一段与沙三段均为缺氧环境。沙一段与沙三段异常高的Ph含量与Pr/nC18显示沙一段与沙三段存在水体分层现象。本次研究,在沙三段中发现粒径为5.7μm的草莓状黄铁矿,成为推断沙三段在湖泊中央存在水体温度分层的证据。综合上述研究,认为沙三段优质烃源岩是在高生产力条件下,有机质被沉积速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稀释,在水体温度分层形成的保存条件下形成;沙一段优质烃源岩则是在低生产力固定的有机碳被低沉积速率聚集后,在水体盐度较高条件下促使水体中含氧量减小,同时形成水体盐度分层的良好保存条件下形成。沙三段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为高生产力,沙一段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为低沉积速率对有机质的聚集效应。

二、烃源岩TOC值变化与其生排烃效率关系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烃源岩TOC值变化与其生排烃效率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2.3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区域地质背景
    2.1 东营凹陷区域构造背景
    2.2 东营凹陷形成与演化特征
    2.3 东营凹陷构造特征
    2.4 东营凹陷地层特征
    2.5 东营凹陷烃源岩特征
        2.5.1 有机质丰度
        2.5.2 有机质类型
        2.5.3 有机质成熟度
第三章 生烃动力学理论与实验技术
    3.1 化学动力学基础
        3.1.1 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
        3.1.2 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
        3.1.3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1.4 活化能及其对应反应速度的影响
    3.2 生烃动力学模型
        3.2.1 总包反应动力学模型
        3.2.2 串联反应模型
        3.2.3 平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3.3 生烃动力学模型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
        3.3.1 生烃动力学模型的局限性
        3.3.2 生烃动力学模型存在问题
    3.4 生烃动力学热模拟系统
        3.4.1 开放系统
        3.4.2 半封闭系统
        3.4.3 封闭系统
第四章 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生烃动力学研究
    4.1 实验装置
    4.2 实验方法
        4.2.1 提取干酪根
        4.2.2 黄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
        4.2.3 产物提取
    4.3 样品地球化学特征
    4.4 产物产率特征
        4.4.1 总烃产率特征
        4.4.2 热解C_1-C_5气态烃和C_6-C_(14)轻烃产率特征
    4.5 干酪根生烃动力学参数
第五章 原油组分分离及组分生成动力学
    5.1 原油族组分分离方法简介
        5.1.1 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CC)
        5.1.2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5.1.3 高压液相色谱法
        5.1.4 微型柱色谱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烃源岩留烃实验及留烃机理
    6.1 留烃实验发展
        6.1.1 油气初次运移的研究状况
        6.1.2 有机质留烃实验发展现状
        6.1.3 有机质溶胀实验方法简介
    6.2 有机质溶胀实验方法及实验过程
        6.2.1 质量法
        6.2.2 溶剂的选择
        6.2.3 溶胀实验及原油在残余干酪根的滞留量
    6.3 岩石中有机质组成及性质
        6.3.1 岩石中粘土矿物与有机质
        6.3.2 泥岩中有机质特征
        6.3.3 有机质的物理化学特征
    6.4 无机矿物吸附有机质能力
        6.4.1 东营凹陷矿物含量
        6.4.2 矿物特征
        6.4.3 矿物分离
        6.4.4 矿物表面吸附
    6.5 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结构变化—红外光谱分析
        6.5.1 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
        6.5.2 实验方法
        6.5.3 红外光谱图谱解析
        6.5.4 干酪根红外光谱分析
        6.5.5 结果讨论
    6.6 留烃机理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
    7.1 东营凹陷埋藏史
    7.2 东营凹陷烃源岩生留烃史评价
        7.2.1 留烃曲线及动力学参数
        7.2.2 封闭体系下烃源岩留烃史评价
    7.3 东营凹陷页岩油可动油评价
        7.3.1 影响储层原油滞留量参数
        7.3.2 页岩可动油评价模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工作建议
        8.3.1 不足之处
        8.3.2 今后的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富有机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其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页岩储层表征技术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四川盆地南部和东部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与渗透率特征
    2.1 四川盆地南部和东部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层
    2.2 样品与实验方法
        2.2.1 样品信息
        2.2.2 总有机碳含量(TOC)测定
        2.2.3页岩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XRD)
        2.2.4 低压等温CO_2和N_2吸附
        2.2.5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和X射线能谱分析(DES)
        2.2.6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分析
        2.2.7页岩孔隙度测试
        2.2.8页岩渗透率测试
    2.3 四川盆地南部和东部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
    2.4 四川盆地南部和东部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2.4.1 四川盆地南部和东部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低压气体吸附特征
        2.4.2 四川盆地南部和东部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纳米孔孔径分布特征
        2.4.3 四川盆地南部和东部地区龙马溪组页岩SEM图像与孔隙类型
        2.4.4 四川盆地南部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FIB-SEM图像与孔隙连通性
    2.5 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2.5.1 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
        2.5.2 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物质组成对孔隙度的影响
        2.5.3 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物质组成对孔隙结构的影响
        2.5.4 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物质组成对渗透率的影响
        2.5.5 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
        2.5.6 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物质组成与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耦合关系
    2.6 威远区块与焦石坝区块页岩气储层性质对比
第3章 中扬子宜昌地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3.1 中扬子宜昌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层
    3.2 样品与实验方法
        3.2.1 样品信息
        3.2.2 主量元素含量测定
        3.2.3 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3.3 宜黄浅钻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4 宜黄浅钻页岩矿物组成
    3.5 宜黄浅钻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3.5.1 宜黄浅钻页岩SEM图像与孔隙类型
        3.5.2 宜黄浅钻页岩孔隙度特征
        3.5.3 宜黄浅钻页岩低压气体吸附特征
        3.5.4 宜黄浅钻页岩纳米孔孔径分布特征
    3.6 宜黄浅钻页岩物质组成对其孔隙结构的影响
    3.7 中扬子宜昌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与勘探潜力简析
第4章 半封闭热模拟系统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页岩孔隙演化
    4.1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层
    4.2 样品与实验方法
        4.2.1 样品信息
        4.2.2 实验流程与方法
    4.3 长7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和热解产物随成熟度变化特征
    4.4 长7页岩原岩和热解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4.4.1 长7页岩原岩和热解页岩低压气体吸附特征
        4.4.2 长7页岩原岩和热解页岩纳米孔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变化特征
        4.4.3 长7页岩原岩和热解页岩纳米孔孔径分布特征
        4.4.4 长7页岩原岩和热解页岩的孔隙类型特征
    4.5 生油窗阶段长7页岩孔隙演化与主控因素
    4.6 湿气和干气阶段长7页岩孔隙演化与主控因素
第5章 半封闭热模拟系统下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钙质页岩在生油窗阶段的孔隙演化
    5.1 三塘湖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层
    5.2 样品与实验方法
        5.2.1 样品信息
        5.2.2 实验流程与方法
    5.3 钙质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参数随成熟度变化特征
    5.4 钙质页岩原岩和热解钙质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5.4.1 钙质页岩原岩和热解钙质页岩低压气体吸附特征
        5.4.2 钙质页岩原岩和热解钙质页岩纳米孔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变化特征
        5.4.3 钙质页岩原岩和热解钙质页岩纳米孔孔径分布特征
        5.4.4 钙质页岩原岩和热解钙质页岩的孔隙类型特征
    5.5 钙质页岩在生油窗内的含油性变化
    5.6 钙质页岩孔隙演化与主控因素
        5.6.1 钙质页岩纳米孔隙演化特征
        5.6.2 钙质页岩溶蚀孔等孔隙发育特征
第6章 结论认识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认识
    6.2 论文主要创新性成果
    6.3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对烃源岩评价的几个问题的深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烃源岩标准与丰度下限问题
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2.1 烃源岩生烃潜力的判定
    2.2 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恢复
    2.3 烃源岩的非均质性
3 烃源岩类型
    3.1 干酪根显微组分法
    3.2 元素分析法
    3.3 干酪根热解
4 成熟度
5 结论

(4)渤中凹陷深层成烃机理与含油气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深层油气藏特征
        1.3.2 深层研究现状
        1.3.3 含油气系统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主要工作量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地层特征
第三章 烃源岩差异性评价与油气特征
    3.1 烃源岩地质差异性
        3.1.1 烃源岩地层宏观展布差异性
        3.1.2 暗色泥岩非均质性
        3.1.3 有效烃源岩分布差异性
    3.2 烃源岩地化特征差异性
        3.2.1 有机质丰度差异性
        3.2.2 有机质类型差异性
        3.2.3 有机质成熟度差异性
    3.3 沉积环境与有机相
        3.3.1 沉积环境差异性
        3.3.2 有机相
    3.4 油气特征
        3.4.1 原油特征
        3.4.2 天然气特征与成因
        3.4.3 油气藏相态
    3.5 小结
第四章 生烃演化与成烃机理
    4.1 生烃热模型的构建
        4.1.1 地层与岩性模型
        4.1.2 热模型
        4.1.3 烃源岩属性
        4.1.4 生烃动力学模型
    4.2 热演化分析
        4.2.1 参数检验与标定
        4.2.2 现今热演化特征
        4.2.3 热演化时空分布
    4.3 深层成烃影响因素
        4.3.1 温度对成烃影响
        4.3.2 压力对成烃影响
        4.3.3 湖盆盐度对成烃影响
        4.3.4 深部富氢流体对成烃的影响
    4.4 深层成烃模式
        4.4.1 自然演化剖面
        4.4.2 生烃热模拟实验
        4.4.3 生排烃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深层含油气系统
    5.1 含油气系统特征
        5.1.1 油源分析
        5.1.2 含油气系统描述
    5.2 静态地质要素
        5.2.1 烃源岩
        5.2.2 输导体系
        5.2.3 储集层
        5.2.4 盖层与上覆岩层
    5.3 动态地质作用
        5.3.1 生排烃过程
        5.3.2 油气充注期次
        5.3.3 含油气系统运移和充注评价
    5.4 流体势场特征
        5.4.1 流体势计算
        5.4.2 流体势场演化
    5.5 油气运聚单元划分与评价
        5.5.1 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5.5.2 资源潜力与勘探前景
        5.5.3 有利区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5)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基础工作量
    1.5 主要进展与创新认识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和构造
    2.2 地层
    2.3 生储盖组合基本特征
第三章 碱湖相烃源岩杂原子地球化学与分子结构演化
    3.1 样品与方法
    3.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3 烃源岩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演化
    3.4 烃源岩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意义
    3.5 石油地质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碱湖相原油杂原子地球化学与多阶生烃及运移
    4.1 样品与方法
    4.2 原油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3 油源对比
    4.4 碱湖相白云质烃源岩多阶段生烃
    4.5 多阶段油气充注
    4.6 原油生成和运移综合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碱湖系统生物氮循环
    5.1 样品与方法
    5.2 原油地球化学与含氮化合物组成
    5.3 湖相生物氮的富集特征
    5.4 湖相生物氮的富集机制
    5.5 湖相生物氮循环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碱湖相原油傅里叶红外地球化学与成因模式
    6.1 样品与方法
    6.2 原油FTIR官能团组成及参数
    6.3 原油FTIR参数的地球化学意义
    6.4 原油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模式综合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碱湖相原油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与行为
    7.1 样品与方法
    7.2 原油与烃源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特征
    7.3 元素在原油与烃源岩间的分异
    7.4 有机质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7.5 有机质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富集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认识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简况

(6)不同类型烃源岩排烃模式对比及差异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样品与实验
    1.1 实验样品
    1.2 实验方法
2 不同类型烃源岩排烃模式与产物对比
    2.1 不同类型烃源岩热模拟轻重烃产量变化特征
    2.2 不同类型烃源岩生排油模式
    2.3 不同类型烃源岩排油效率
    2.4 不同类型烃源岩排烃差异性探讨
3 结论

(7)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优质烃源岩对油气成藏的贡献 ——以下寺湾探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项目依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区域地质研究现状
        1.3.2 优质烃源岩评价
        1.3.3 烃源岩测井识别
        1.3.4 油源对比
        1.3.5 生烃模拟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1.6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2.1.1 延长组岩性段的划分
        2.1.2 延长组标志层选择
    2.2 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2.3 研究区油气地质条件分析
第三章 优质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展布
    3.1 烃源岩测井识别
    3.2 烃源岩展布
        3.2.1 长7 段泥岩厚度及有机碳含量展布图
        3.2.2 长9 段泥岩厚度及有机碳含量展布图
    3.3 优质烃源岩评价
        3.3.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3.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3.3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第四章 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对比
    4.1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4.1.1 烷烃色谱特征
        4.1.2 甾、萜烷色谱特征
    4.2 不同层系原油特征及族群划分
        4.2.1 烷烃色谱特征
        4.2.2 萜烷、甾烷化合物特征
    4.3 油源对比
        4.3.1 族组成油-岩对比
        4.3.2 烷烃系列油-岩对比
        4.3.3 甾、萜烷类油-岩对比
第五章 烃源岩生烃量的计算
    5.1 生烃模拟实验
        5.1.1 开放体系热模拟实验
        5.1.2 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
        5.1.3 半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
    5.2 生烃动力学参数选取
    5.3 生烃量的计算
        5.3.1 长7 段生排烃强度分布特征
        5.3.2 长9 段生排烃强度分布特征
        5.3.3 长7、长9 段烃源岩生烃量计算
    5.4 烃源岩成藏贡献
        5.4.1 长4+5、长6 及长8 现今油藏分布特征
        5.4.2 优质烃源岩与贡献原油生标参数对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8)山西组页岩气富集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探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及主要思路
    1.5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地质特征
    2.2 山西组地层特征
    2.3 古环境
        2.3.1 古盐度
        2.3.2 古气候
        2.3.3 古生产力
第三章 山西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页岩空间展布特征
    3.2 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2.1 有机质丰度
        3.2.2 有机质类型
        3.2.3 有机质成熟度
    3.3 页岩气特征
        3.3.1 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
        3.3.2 页岩气成因
第四章 页岩储层特征
    4.1 岩相特征
    4.2 矿物组成
    4.3 储层孔隙类型
        4.3.1 微裂缝
        4.3.2 晶间孔
        4.3.3 有机质孔
    4.4 孔隙的结构特征
第五章 页岩气富集机理及主控因素
    5.1 山西组成藏期次
    5.2 页岩气成藏模式
    5.3 主要控制因素
        5.3.1 有机质丰度
        5.3.2 有机质成熟度
        5.3.3 储层物性与含气量
        5.3.4 沉积微相与含气量
        5.3.5 矿物脆度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9)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孔隙结构与页岩油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页岩油定义
        1.1.2 页岩油勘探开发现状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页岩油形成机理
        1.2.2 页岩油赋存状态
        1.2.3 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方法与思路
        1.3.3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地质背景与样品来源
    2.1 松辽盆地概况
    2.2 构造演化与沉积地层发育
    2.3 青山口组沉积环境
    2.4 样品来源
第3章 页岩的矿物与地球化学特征
    3.1 研究进展
        3.1.1 页岩矿物学研究进展
        3.1.2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3.2 实验方法
        3.2.1 矿物与有机岩石学
        3.2.2 有机地球化学
    3.3 矿物与有机岩石学分析
        3.3.1 矿物组成
        3.3.2 显微组分
        3.3.3 镜质体反射率
    3.4 页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3.4.1 有机碳含量与热解参数
        3.4.2 有机质碳/氮比与碳同位素
    3.5 页岩分子与同位素地球化学
        3.5.1 生物标志化合物
        3.5.2 单体碳同位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山口组页岩的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特征
    4.1 研究进展
        4.1.1 页岩孔隙类型研究进展
        4.1.2 页岩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4.2 实验方法
    4.3 页岩孔隙类型扫描电镜观察
        4.3.1 页岩组成能谱识别
        4.3.2 矿物孔隙
        4.3.3 有机质孔隙
        4.3.4 微裂缝
    4.4 页岩孔隙结构低压气体吸附分析
        4.4.1 二氧化碳吸附
        4.4.2 氮气吸附
    4.5 页岩孔隙结构的高压压汞测试
    4.6 页岩孔隙分形维数计算
        4.6.1 氮气吸附分形维数
        4.6.2 压汞分形维数
    4.7 页岩孔隙连通性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页岩油储集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进展
    5.2 有机质对页岩油储集孔隙发育的影响
        5.2.1 有机质丰度
        5.2.2 有机质成熟度
        5.2.3 有机质类型
    5.3 矿物组成对页岩油储集孔隙结构的影响
        5.3.1 粘土矿物
        5.3.2 石英矿物
        5.3.3 长石矿物
        5.3.4 碳酸盐矿物
    5.4 可溶有机质对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5.4.1 页岩可溶有机质萃取前后孔隙结构比较
        5.4.2 液态烃对孔隙结构的影响
        5.4.3 萃取后页岩孔隙影响因素分析
    5.5 孔隙连通性影响因素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青山口组页岩含油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6.1 研究进展
        6.1.1 含油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6.1.2 页岩油富集的影响因素
    6.2 青山口组页岩的含油性特征
        6.2.1 热解自由烃
        6.2.2 可溶有机质
        6.2.3 游离油和吸附油
    6.3 页岩有机质和埋深的影响
        6.3.1 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
        6.3.2 埋深的影响
    6.4 矿物组成的影响
        6.4.1 粘土矿物
        6.4.2 石英和长石矿物
    6.5 孔隙结构的影响
        6.5.1 孔隙体积
        6.5.2 孔隙大小
        6.5.3 分形维数
        6.5.4 孔隙连通性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青山口组页岩烃类包裹体与页岩油密度预测
    7.1 研究进展
    7.2 实验方法
    7.3 油质沥青与包裹体的形态与分布
    7.4 油质沥青与包裹体的荧光寿命
    7.5 页岩油生成与产出密度预测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本博士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渤中凹陷湖相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与发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湖相烃源岩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烃源岩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工作量
    1.7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演化
    3.1 层序划分方案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
    3.3 凝缩段的识别
第4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1 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
    4.2 有机质丰度
    4.3 有机质类型
    4.4 有机质成熟度
    4.5 母质来源
第5章 古湖泊环境
    5.1 古气候
        5.1.1 孢粉分析
        5.1.2 粘土矿物分析
    5.2 古盐度
        5.2.1 藻类盐度特征
        5.2.2 地球化学盐度特征
    5.3 沉积速率
第6章 优质烃源岩形成主控因素
    6.1 古生产力及其主控因素
        6.1.1 古生产力评价方法
        6.1.2 古生产力评价与主控因素
    6.2 有机质保存条件及其主控因素
        6.2.1 有机质保存条件评价
        6.2.2 有机质保存条件主控因素
    6.3 沉积速率的聚集与稀释效应
第7章 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与发育模式
    7.1 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
    7.2 优质烃源岩发育模式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四、烃源岩TOC值变化与其生排烃效率关系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D]. 孙佳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富有机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其演化特征[D]. 王涛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3]对烃源岩评价的几个问题的深入探讨[J]. 石记鹏,赵长毅,刘海涛,李传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01)
  • [4]渤中凹陷深层成烃机理与含油气系统[D]. 朱立文. 西北大学, 2020
  • [5]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碱湖相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D]. 张景坤. 南京大学, 2020(10)
  • [6]不同类型烃源岩排烃模式对比及差异性探究[J]. 胡锦杰,唐友军,何大祥,傅宁,李美俊.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6)
  • [7]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优质烃源岩对油气成藏的贡献 ——以下寺湾探区为例[D]. 杨雯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8]山西组页岩气富集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探区为例[D]. 郭皓炎.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9]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孔隙结构与页岩油潜力研究[D]. 曾维主.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10]渤中凹陷湖相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与发育模式研究[D]. 刘伟. 长江大学, 2020(04)

标签:;  ;  

烃源岩TOC值变化与生排烃效率关系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