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画”与品鉴

魏晋“画”与品鉴

一、《画品》与魏晋品鉴之风(论文文献综述)

董世君[1](2020)在《“骨法,用笔”概念的生成与演绎》文中研究表明“骨法,用笔”,是“二曰骨法,用笔是也”这句话的缩写。唐代张彦远举述为“骨法用笔”,并基于“用笔”对“六法”进行阐释之后,历代多以“骨法用笔”称之。这种缩略的举述有着语义侧重点的不同,后世逐渐将其由谢赫的品画标准论(法),发展为绘画方法与品画标准兼具的理论(诀与法)。明清以来,一般认为此法是要求画面中的笔线“遒劲有骨力”。笔者立足于绘画本体,从“骨法,用笔”概念的生成及演绎方面进行论证,认为此“法”原义是指画面物象的全身骨“体”,是为当今绘画中“大的形体”这一概念,而“应物,象形”则是指面部“形”貌,引申为当今绘画观念中的“细节特征”。“应物”(特征)属于“骨法”(大形)的一部分,但又独立而论,这种从属关系在相术、品鉴和绘画本体中的认知是相同的。现今理解上的差异是由于“形”字在历史发展中,含义由面部“形貌”扩大为全身“形体”而造成。在绘画品评的“远观近察”过程中,远处只能看清画面物象大的骨体动态,面容等细节特征则需要靠近才能进行分辨察看,对于一幅画自身的品评而言,肖似程度的重要性也次于对骨体动态的表现。谢赫所言的“骨法”与张彦远所言的“骨气”,虽然都是指全身的骨体,但又有区别。在“图鉴”为主要功用的时代,绘画以客观描绘现实物象为目标。“骨法”是指清瘦见骨的骨体,这是两晋南朝士大夫的骨体审美追求,客观描绘在绘画中为陆探微的“秀骨清像”造型程式,所以,谢赫将“骨法”这一时代审美用词作为画面物象的骨体品评标准;“骨气”指因雄壮(丰腴)而不见骨节的骨体,在相术、品鉴活动中,需要在骨体之外以精神、仪态辅助察看,绘画创作中的代表为张僧繇“骨气奇伟”造型程式,这种骨体不仅不为南朝士人所欣赏,在绘画中也不易表现。但是,隋唐以雄壮(丰腴)为美,为避免将物象刻画的臃肿无力,就需要更偏重动态、精神上的描绘,“吴带当风”、“满壁飞动”正是基于这种骨体造型的基础上产生,也即是“骨体”加“气韵”的“骨气”。对于“骨法,用笔”,谢赫与张彦远也并不是主张“用笔”一定要遒劲有力,而是指针对不同的物象骨体,要使用相应形质的笔线来塑造,仍属于骨体造型的品评标准。张彦远“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的观点,是站在绘画品评观的立场,将“骨体”、“气韵”、“形似”、“立意”等,可以用笔线表达的几个标准落脚于对“用笔”的考察,比谢赫“六法”具有更强的可实施性。

罗骧[2](2010)在《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文中研究表明东晋是牵系中国佛教兴衰的重要时期。以此为起点,佛教这种异域文化逐渐获得世人的理解与认可,并开始对中国的政治、社会、思想等诸多层面造成深远的影响。在东晋佛教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僧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认为,若无竺道潜、支遁、道安、慧远等高僧相继凭籍学识风度折服帝王名士,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道路或许要艰难很多。在东晋诸多高僧中,慧远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针对时弊的诸多思想创见,也体现于慧远在东晋佛教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意味着研究慧远不仅需要从佛学、哲学出发,更需要结合思想史的角度加以研究,尤其要关注他与时代思潮的互动,才能够更深彻的了解其思想与价值。佛教在东晋逐渐为人们接受,与当时清谈、玄学的盛行存在密切的关系。永嘉南渡之后,元帝、明帝、王导、庾亮等帝王宰辅皆热心清谈,擅长庄老之学的竺道潜、康僧渊、康法畅等高僧频繁侧身名士群集的谈座,并逐渐获得士人的尊重与认可。此期的高僧受到玄学风气的影响,在佛理上极为关注对般若学的探究,遂有“六家七宗”之盛。玄学化的佛教虽然促成人们迅速接受了佛教,却也带来诸多的弊端。首先是当时的许多名士虽然通过与高僧的清谈交往得以知晓佛教义理,但他们往往习惯性的根据玄学模式来理解佛学义理,造成佛学对于玄学的依附;其次是由于时人过于关注般若性空的义理,不太重视戒律,再加之缺乏相应的戒律典章,故东晋晚期佛教盛行之后,出家僧徒流品混杂,秽行百出,甚而直接影响朝政。能够从学理上扭转佛学对玄学的依附,能够在僧徒秽行风潮中保持高洁的志行,能够不畏桓玄震主之威起而与之抗争者,当首推庐山慧远。他坐镇庐山三十余年,促进了江东戒、定、慧三学的发展,使东晋佛教转向更具有宗教性的一面,此前独重义理的东晋佛教由此更为完整,焕发出新的光彩。在第一章中简述慧远的生平事迹。大略说明他一生的行止,及其学术思想的变迁。在第二章中考察东晋佛教的发展以及士人对佛教态度的变迁。佛教在东晋能够获得极大发展,与名士的支持有极大的关系。通过对东晋佛教的变迁,以及王导、谢安、殷浩、王坦之、王谧等数十位士人对待佛教态度的具体分梳,考察佛教逐渐渗透进入士大夫阶层,并在东晋晚期获得极大成功的历史过程。在第三章中讨论慧远与刘遗民诸人东林结社、共期西方一事。因为慧远与刘遗民诸人的风采气度,东林结社一事流衍出种种广为后人称颂的传说,慧远更因此被净土宗尊为远祖。若将此事置于东晋佛教变迁的大势之中,可知此一事件代表着一个重要转折。如果说此前的名士较为关注般若性空义理的探寻,在东晋晚期,佛教的戒律、禅定等内容,也已经进入士大夫群体的日常生活,佛教由此真正成为他们的信仰。在第四章中论述东晋晚期“沙门应否敬拜王者”之争,探讨慧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东晋晚期僧徒人数骤然增多、流品混杂,秽行极多,乃至僧尼出入宫禁、影响朝政。桓玄专权之后,试图改变这种状况,遂有“沙汰沙门”、“沙门敬拜王者”等政令的提出,在朝野中引发激烈的争论。慧远对待上述两项政令的态度截然不同,对桓玄“沙汰沙门”之令,其主旨是采取颇为赞同的态度;对“沙门敬拜王者”的政令,慧远则表示坚决反对,他不但与桓玄反复陈说“沙门不拜王者”的诸种理由,更着《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为沙门不敬王者寻找义理上的依据。第五章中讨论慧远的形神思想。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慧远思想中的“神”被解释为:补特伽罗(神我);灵魂;法身;如来藏;心识;精神等,其中涉及了部派佛学中的犊子部、大乘华严一系、如来藏学说等,这也意味着存在重新考察慧远“神不灭”学说的必要性。故在此章将对慧远形神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诸多来源进行详细的梳理。第六章中讨论慧远报应论以及人可成佛说。东晋时期的士人,因为受到玄学中“自然之性不可移”、“圣人不可学不可至”等观念的影响,对佛教中报应劝善、佛圣可成等观点颇感怀疑,戴逵、桓玄诸人更直接根据此类义理询问慧远,慧远一一写信回复。此举不但促进了佛教摆脱对于玄学的依附,亦有极大的劝善、增上之功。在本章中将追溯“自然之性不可移”、“圣人不可学不可至”等观念的由来,并通过对慧远与戴逵、桓玄之间相互疑难书信的考察,进一步揭示慧远的“积习移性”、“七住顿悟”思想。在第七章中讨论慧远与东晋般若学。鉴于般若性空之学与玄学之间的相似性,东晋一朝的般若学极为盛行,独居大宗的位置。慧远一生的事迹思想亦多与般若学相关,故不可忽视其思想中的般若学成分。大体而言,慧远的般若思想与此前的“六家七宗”之间有继承、有创新。由于慧远特别关注报应、神不灭等关于世俗信仰的问题,遂在般若学的基础上融入了犊子部、禅观等思想,故其般若思想与中观学之间呈现较大的差异,表现出涅盘学的特质,堪称开启“本土”涅盘学的先河。

黄彬[3](2007)在《陈子昂对刘勰“风骨”论的继承与发展》文中指出在介绍"风骨"概念源流基础上,比较刘勰与陈子昂的"风骨"论。认为陈子昂继承了刘勰的观点,而陈子昂对"风骨"的推崇态度更鲜明、积极,并在创作中实践自己的理论主张,首开唐诗一代新风。

赵建军[4](2007)在《中国艺术范畴“韵”源考》文中认为"韵"是中国艺术特质的重要概念。"韵"概念的出现与魏晋玄学追求超逸高蹈的思致相关,但将"韵"概念与"神"、"气"、"律"等概念结合起来,成为表达艺术特殊审美境界的概念,则是在南北朝时期完成的,期间佛教般若思想的渗透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促动作用。

俞晓辉[5](2006)在《魏晋六朝人物品藻对人物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魏晋六朝时期的绘画成就斐然:中国文入画的源头可以追溯至此,人物画的成熟、山水画的滥觞亦在此时。同时,中国美术批评理论体系的“大框架”初步形成也在此时。但是,对魏晋南北朝人物画艺术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尤其是从文化思潮的角度对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创作及批评理论的研究还是非常少见,而从人物品藻角度对人物画艺术进行研究就更少了,更遑论就六朝时期人物品藻对人物绘画艺术影响的方方面面作全面的考察了。因此,本文拟首先对魏晋六朝时期人物品藻对人物画的影响进行探讨,企图围绕“人物品藻”与“人物绘画”的内在联系展开分析,以期寻找魏晋六朝时期人物品藻之风对人物画创作主体(画家)、创作心理过程、作品内容题材及画法形式以及人物画批评理论等方面内在影响的机制、特征和作用,从而能够首先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魏晋六朝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盛行。这种风气源于汉末的“清议”,发展到六朝时期,它已从最初的服务于现实政治的人伦鉴识发展到后来对人的外貌、人格、风度的审美性评论,并由此奠定了“人物品藻”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人物品藻是始终与上层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相联系的社会现象,它对于当时文人、士大夫思想、行为的影响毋庸置疑。不论是站在人物画创作主体还是客体的立场上,无论从人物画的主题还是审美意象的构思与表现方面来看,人物品藻对人物画的影响都是不可避免的。当时,名门望族在政治地位上与寒门划清界限,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气质风度。他们整日高谈阔论以显示其清高和脱俗。在同一等级的士族文人之间以分品定级为基本形式的九品之制和带有评判高下色彩的人物品藻风气,又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竞争心理,时时处处着意表现自己的才情风度,由此,士族文人的绘画作品就必须体现出一定的思想和寄托,技艺上必须独创新奇,理论上要有一定的建树。 魏晋六朝是“人的觉醒”的时代,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增强。“人的觉醒”现象与“人物品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不可避免地推动了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

闫玮[6](2006)在《论魏晋士人的人格美观念》文中指出魏晋时期是“人”和“文”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在特定时代和文化思想的浸润之下,魏晋士人的人格美观念不断变化,他们由先秦两汉时期的对名教的肯定和执着,转而去追求超人的才性;又由于外在社会政治的极度黑暗,而去追求内在精神的绝对自由与潇洒。在动荡时代的变迁中,他们不断刷新并完善着自我人格的形态,最终实现了从儒家哲学所追求的政治道德型的理想人格向道家哲学所追求的审美型理想人格的转变。魏晋士人人格美观念的形成是有着复杂的思想文化渊源的。其中老庄哲学的复兴和魏晋玄学的兴盛,是深刻理解和认识人格美观念变化的关键所在。此外士人审美心态的转移、佛教的广泛传播,以及自然山水都对人格美观念的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发生着作用。魏晋士人的人格美观念为魏晋的“文学自觉”奠定了思想基础。它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美学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解读文人思想及其创作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魏晋士人的人格美观念对后世文人及其创作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它促成了中国士人从政治人格到文化人格的整体人格精神的转变,成为后世文人立身、处世、为文的思想根基。

侯鑫[7](2004)在《《画品》与魏晋品鉴之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谢赫《画品》是一本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美学着作,本文通过对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品鉴之风的阐释,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谢赫着《画品》的思想根源,以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准确的了解《画品》的内容和思想。

周祺[8](2004)在《论画品与人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品即画品”是中国绘画理论中一个重要美学概念。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心智的结晶,其艺术价值必然体现并受制于艺术家思想艺术修养,人品高画品就高是有道理的,而且它对艺术家提高思想艺术修养,培养良好品质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艺品与人品是两个范畴,其内涵不同,其关系是复杂的,画史上较多注意二者的统一性、一致性,忽略了二者的差异性。本文从历史上人品、画品概念及内涵的演变,以及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着手,对画品及人品的科学含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一番探讨。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对于人品的探讨;第三部分对画品的探索;第四部分对画品及人品关系的研究;第五部分结语,人品与画品有联系但关系复杂。

王兆鹏[9](1988)在《“形神兼备”的文化“土壤分析”——意境论之一》文中指出 文学以及文学的审美理想都是植根于一定的文化土壤中,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的社会思潮、社会心理、风俗人情、哲学思想、历史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形神兼备的审美理想就产生在中华民族特定的文化土壤中。我们试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一、诗歌意境中的形神统一论导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神统一观。我们说司空图虽懂得形与神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但这并非是司空图的顿悟独创,而是渊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哲学就已注意到形神关系问题。《墨子·经上篇》

廖仲安,刘国盈[10](1962)在《释“风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过去读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解释“风骨”的话:“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颇表怀疑。近几年来读《文学遗产》及《文汇报》及其他书刊刊载的一些直接或间接讨论“风骨”的文章,一方面觉得很有启发,另一方面也看到许多同志对黄侃的说法仍然深信不疑。因此不揣冒昧把我们的看法写出来向专家和读者求教。

二、《画品》与魏晋品鉴之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画品》与魏晋品鉴之风(论文提纲范文)

(1)“骨法,用笔”概念的生成与演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说明
绪论
    一选题原因与研究范围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骨法,用笔”的原句、断句及功用
    第一节 原句与断句
    第二节 关于“法”与“诀”
        一、“法”之本义
        二、谢赫对“法”字的运用
    第三节 谢赫“六法”的用途
第二章 “骨法”概念的文化溯源
    第一节 相术中的“骨法”与“骨气”
        一、相术中“骨法”与“骨气”的含义和运用
        二、相术对“骨法”与“骨气”的理论总结
    第二节 品藻中的“骨法”
        一、品藻中骨体审美的生成原因
        二、士人的“骨法”形体审美追求
        三、“骨法”审美生成的标准制定者成因
第三章 谢赫“骨法,用笔”概念的生成
    第一节 谢赫之前的“用笔”实践与理论总结
        一、“用笔”实践对画面形体刻画的促进意义
        二、书画中的“用笔”理论
    第二节 “骨法,用笔”的提出
        一、谢赫之前画论中的“骨法”运用
        二、谢赫的“骨法”与“用笔”观念
    第三节 “骨法”、“应物”与“气韵”的关系
        一、从“应物”之“形”论“骨法”之“体”
        二、“骨法”、“应物”与“气韵”的生成关系
        三、“骨法”与“应物”的主次关系
第四章 张彦远基于“用笔”的“六法”演绎
    第一节 隋唐绘画品评方式的转变及影响
        一、科举取仕制度影响下的品画方式转变
        二、隋唐的绘画品评方式
    第二节 隋唐的“骨气”与“用笔”观
        一、隋唐“用笔”实践对张彦远的启示
        二、“骨气”形体审美观生成的受众成因
    第三节 张彦远基于“用笔”的“六法”演绎
        一、张彦远阐释“骨法,用笔”的原因
        二、唐朝画论中的“骨气”
        三、“用笔”与“立意”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一章 慧远的生平事迹简述
第二章 东晋佛教发展与名士之关系
    第一节 西晋名士与僧侣
    第二节 东晋第一期的高僧与名士
        2.2.1 清谈与助缘
        2.2.2 谈座中的高僧与名士
        2.2.3 名士对佛教的浅显理解
        2.2.4 奉佛名士与时人的嘲讽
        2.2.5 庾冰、何充与"沙门致敬王者"之争
    第三节 东晋第二期的高僧与名士
        2.3.1 山水间的高僧名士
        2.3.2 名士对佛理认知的逐渐深入
        2.3.3 "起而行"的崇佛名士
        2.3.4 建康佛教重兴与道安南下
    第四节 东晋第三期的高僧与名士
        2.4.1 建康佛教的颓废
        2.4.2 建康与东南地区的帝王名士奉佛
第三章 慧远与东林社、庐山名士
    第一节 东林结社
        3.1.1 东林社预社人员的考订
        3.1.2 弥陀信仰的流行
        3.1.3 弥陀信仰与因果报应之间的关系
        3.1.4 "结社"与互助
    第二节 庐山名士
        3.2.1 刘遗民
        3.2.2 周续之
        3.2.3 宗炳
        3.2.4 雷次宗
        3.2.5 庐山教团其余名士
        3.2.6 结语
第四章 慧远与东晋晚期"沙门不敬王者"之争
    第一节 东晋晚期佛教对政治的影响
        4.1.1 僧尼干涉政治
        4.1.2 僧徒秽行与避役
        4.1.3 修建寺庙、塑造铜像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桓玄"沙汰沙门"与"沙门敬拜王者"
        4.2.1 桓玄"沙汰沙门"与慧远的回应
        4.2.2 "沙门敬拜王者"的提出
        4.2.3 桓谦、王谧与桓玄的论争
        4.2.4 桓玄与慧远之争
    第三节 慧远与《沙门不敬王者论》
        4.3.1 慧远制作《沙门不敬王者论》的缘起
        4.3.2 《沙门不敬王者论》各篇主旨
第五章 慧远的形神思想
    第一节 佛教传入早期的形神之争
        5.1.1 轮回观念的传入
        5.1.2 早期的形神之争
    第二节 "形尽神不灭"
        5.2.1 《形尽神不灭篇》大意与初步分析
        5.2.2 "神不灭"与犊子部之关系
        5.2.3 "神"概念的进一步分析
    第三节 "神"概念中"本净"意蕴的来源
        5.3.1 《般舟三昧经》与禅法
        5.3.2 早期如来藏经典
        5.3.3 传统心鉴说的影响
        5.3.4 结语
第六章 慧远报应论与人可成佛——"神有冥移之功"与"自然之性不可移"
    第一节 报应论之传入与影响
        6.1.1 报应论的传入
        6.1.2 报应论的影响
    第二节 "自然之性不可移"与"圣人不可学不可至"
        6.2.1 "自然之性不可移"观念的由来
        6.2.2 "圣人不可学不可至"观念的由来
    第三节 慧远《三报论》与戴逵《释疑论》
        6.3.1 戴逵与《释疑论》
        6.3.2 慧远与《三报论》
    第四节 《明报应论》与慧远对"自然之性不可移"的批评
        6.4.1 桓玄的"神不变"与"自然之性不可移"
        6.4.2 慧远的"神不灭"与"涅盘不变"
        6.4.3 "神不灭"与"自性不变"
    第五节 圣人是否可学可至
        6.5.1 《劝罢道书》与"人可成佛"的怀疑
        6.5.2 慧远的回应
    第六节 慧远与"积习移性"、"小顿悟"
        6.6.1 "积习移性"
        6.6.2 "小顿悟"
第七章 慧远与东晋般若学
    第一节 两晋般若学盛行原因分析
    第二节 两晋般若学的概况
        7.2.1 般若经典的译出
        7.2.2 刘宋以前的般若学者
        7.2.3 东晋"六家七宗"
    第三节 慧远的法性义
        7.3.1 "法性"与"性空"
        7.3.2 "无性之性,谓之法性"思想的来源
        7.3.3 "法性"与涅盘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陈子昂对刘勰“风骨”论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风骨”溯源
2《文心雕龙》中的“风骨”论
3 陈子昂对刘勰“风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5)魏晋六朝人物品藻对人物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人物品藻及其发展演变
    第一节 人物品藻的源流
    第二节 人才标准与审美鉴赏:人物品藻的分野
        一、作为人才标准的人物品藻
        二、作为审美鉴赏的人物品藻
    第三节 品画、品文、品山水:人物品藻的新变
第二章 人物品藻对人物画创作主体的影响
    第一节 人物品藻对人物画产生影响的社会必然性
        一、汉魏六朝时代的画家
        二、人物品藻对绘画影响的必然性
    第二节 九品中正制、清谈与对画家的影响
        一、九品中正制对画家的影响
        二、清谈品藻对画家的影响
    第三节 人物品藻对画家主体意识的影响
        一、魏晋士人的觉醒
        二、“人的觉醒”与画家主体意识的增强
    第四节 人物品藻对画家学识修养的影响
        一、六朝画家的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
        二、六朝画家的艺术情趣和审美体验
第三章 人物品藻对人物画创作过程的影响
    第一节 人物品藻对画家观察人物方式的影响
        一、“骨”的观察
        二、“传神写照”:眼睛与人物画
    第二节 眼观、心识、手运:对绘画意象规律的自觉探索
    第三节 “迁想妙得”“以形传神”人物品藻对画赞的影响
        一、画赞
        二、“笔无妄下”顾恺之的画赞
        三、神似:人物画赞对创作的影响
    第四节 人物品藻对人物画审美表现的影响
第四章 人物品藻对人物画作品的影响
    第一节 人物品藻对人物画内容题材的影响
        一、魏晋风度:人物品藻风尚在绘画中的体现
        二、僧人与名士的相互品藻与佛绘画的发展
        三、宣扬儒家伦理教化思想的题材仍然存在
    第二节 人物品藻对人物画形式的影响
        一、人物品藻之风对人物画作品组织结构的影响
        二、人物品藻之风对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影响
第五章 人物品藻对人物画批评理论的影响
    第一节 “传神写照”论与顾恺之的人物画理论
        一、形与神
        二、人物品藻与“传神”
    第二节 “气韵生动”说与谢赫《画品》
        一、人物品藻与《画品》
        二、人物品藻与“气韵生动”
    第三节 人物品藻与人物画欣赏的影响
        一、人物品藻与审美标准
        二、人物画欣赏与人物品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论魏晋士人的人格美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1章 魏晋士人人格美观念的演变历程
    1.1 “崇德尚礼”的道德型理想人格阶段
    1.2 以“才性”为美的政治型理想人格阶段
    1.3 “玄虚疏放”为美的神韵型理想人格阶段
    1.4 以“任性自然”为美的隐逸型理想人格阶段
第2章 魏晋士人人格美观念的思想文化渊源
    2.1 老庄哲学的复兴与魏晋玄学思想的兴盛
    2.2 士人心态的转移
    2.3 佛教的广泛传播
    2.4 自然山水的外化作用
第3章 魏晋士人人格美观念对文人创作及文学理论的深远影响
    3.1 魏晋士人人格美观念的文学显现
        3.1.1 梗慨多气的风骨之作
        3.1.2 悲情放达的任性之作
        3.1.3 缘情绮靡的华美之作
        3.1.4 清真深奥的玄虚之作
        3.1.5 自然淡远的隐逸之作
    3.2 魏晋士人人格美观念影响下的魏晋南北朝文论
        3.2.1 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3.2.2 对文人审美心理与审美方式的影响
        3.2.3 对文学批评标准的影响
    3.3 魏晋士人人格美观念对后世文人人格精神及其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论画品与人品(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一、 对于人品的初步探索
    1 人品内涵的演变
    2 人品的时代性分析
    3 人品的影响因子分析
二、 对于画品的探讨
    1 画品概念之演变的考察
    2 画品标准的演变
    3 对于画品的理解有其自身特点
    4 影响画品的主观因子分析
三、 人品画品关系的研究
    1 “人品即画品”是中国艺术理论特有的命题
    2 历史上对人品与画品的内在联系的看法
    3 中国绘画画品的高下与人品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曲折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着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四、《画品》与魏晋品鉴之风(论文参考文献)

  • [1]“骨法,用笔”概念的生成与演绎[D]. 董世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2]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 罗骧. 南开大学, 2010(07)
  • [3]陈子昂对刘勰“风骨”论的继承与发展[J]. 黄彬.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 [4]中国艺术范畴“韵”源考[J]. 赵建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 [5]魏晋六朝人物品藻对人物画的影响[D]. 俞晓辉. 北京语言大学, 2006(11)
  • [6]论魏晋士人的人格美观念[D]. 闫玮. 河北大学, 2006(09)
  • [7]《画品》与魏晋品鉴之风[J]. 侯鑫. 美与时代, 2004(12)
  • [8]论画品与人品[D]. 周祺. 安徽师范大学, 2004(03)
  • [9]“形神兼备”的文化“土壤分析”——意境论之一[J]. 王兆鹏. 社会科学辑刊, 1988(01)
  • [10]释“风骨”[J]. 廖仲安,刘国盈. 文学评论, 1962(01)

标签:;  ;  ;  ;  ;  

魏晋“画”与品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