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五七字古诗略论

刘禹锡五七字古诗略论

一、简论刘禹锡的五七言古诗(论文文献综述)

吴夏平,张东哲[1](2020)在《清代诗话及选本中的刘禹锡诗歌批评谫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诗话及选本中的刘禹锡诗歌批评,主要涉及文体批评、诗歌史批评、具体作品批评三个方面。一、刘禹锡诗歌的诗体论:清代诗论家对于其七律的风格体貌、师法对象、章法句法、下字造语进行了全面考察;对其七绝的诗史地位、开拓新变、题材风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其名篇进行释读,完成了其七律、七绝的经典化;贺裳、翁方纲等人对刘梦得古体诗进行了探索。二、诗歌史视野下的刘梦得诗论:多认为刘禹锡创作师谟子美,李商隐、杜牧等人创作师法梦得;以刘禹锡为中唐名家,且在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中评判其诗歌价值;以唐宋诗之辨的视野解读刘诗,或以其为江西诗派滥觞,或以其为中唐正宗。三、具体作品评点:诗论家们对具体作品的用事、句法、结构、意脉、本事进行细致点评;纪昀以其锐利眼光对刘诗造语不切、结体平庸、格调不高处进行指摘,所论中的。清代诗话及选本中的刘诗批评,既有继承前人处,亦有翻新出奇之论。

吴夏平[2](2018)在《刘禹锡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近百年来刘禹锡研究史表明,基础性工作如生平考订、年谱撰制、传记写作、版本考辨、文集整理、诗文系年和注释等,虽然还存在一些争议,如刘禹锡出生地、《陋室铭》作者归属等问题,但是总体上已基本完成。刘禹锡诗歌研究集中在《竹枝词》、风俗诗、咏史怀古诗、贬谪诗、唱和诗、诗歌理论、诗歌体裁、诗歌与政治、诗歌与佛教、接受史等方面。相对而言,散文和辞赋研究较为薄弱。刘禹锡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主要研究刘禹锡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70年代则从阶级斗争出发分析"天与人交相胜"的政治意义,从80年代初至今主要研究刘禹锡的时空观、世界观、天人观、自然观及中道观等思想。刘禹锡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由于特殊原因,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出版了大量诗文选本,哲学思想研究也进入爆发期。90年代以后,研究方法开始多样化,文学社会学、多学科交叉等新方法不断被尝试运用。回顾和反思已有研究成果,未来学术方向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刘禹锡经学(学术)与文学之关系;二是刘禹锡域外传播和海外研究史;三是刘禹锡研究资料汇编;四是刘禹锡学术研究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等。

高丹凤[3](2018)在《唐绝句修辞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绝句的修辞艺术是在唐以前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景观。唐代诗歌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体裁之—为绝句,产生了大量精工于绝句的伟大诗人,王孟、高岑、李杜、元白、韩柳、小李杜等,他们热爱人生,关心时事,加上才思敏捷,使得笔下的绝句诗歌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绝句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山川风物到社会生活,反映出唐代各个时期各个阶层的精神风貌。可以看出,绝句创作在唐代诗歌中占有创作重要的地位。因绝句这一诗歌类型的特殊性:体裁短小,唐绝句修辞艺术具有自身的特色,且对后代诗歌乃至文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修辞就是语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修辞艺术手法(修辞格)是修辞艺术的一个历史悠久的研究方面。而目前,学界还没有从修辞格角度对唐代绝句修辞艺术进行的研究。笔者从唐诗绝句修辞艺术手法,即修辞格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可以填补此项研究的空白。本文对唐绝句修辞艺术的研究可分为整体研究与局部研究两个角度:整体研究包括唐绝句修辞手法的使用模式、艺术演进溯源探析和使用作用,局部研究包括唐绝句修辞手法的基本类型,列举唐代具体诗篇,把修辞格的使用放置到一首绝句的整体框架进行观照,从分析个案绝句来研究修辞格的使用情况。经过研究发现,唐绝句修辞手法一般有材料、意境、词语、章句上的辞格;唐绝句修辞手法的使用模式包括单用、连用、兼用、套用;绝句诗歌修辞艺术溯源探析,包括从先秦、秦汉到魏晋六朝不断演进的过程;唐绝句修辞手法的使用作用包括丰富绝句语言的表现力、深化绝句的思想内涵、形成了绝句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绝句名篇等。

张培阳[4](2013)在《近体诗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唐以来,一般都将近体的定型笼统归于沈、宋名下,这种观点不尽合理。有关律句范围的记载和研讨,历代颇为纷纭,而字声研究却相对阙如。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考察五律、五绝、七绝、七律的定型,并侧重分析了六言近体和仄韵近体的律句和篇式。下编为(平韵五、七言近体)律句与字声研究,它是前编写作的基础。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与诗律发生紧密相关的李白古律、折腰体、七言一韵歌行、五、七言转韵新体等问题。具体内容如下:五律是近体声律中成熟最早的一种,其声律权舆于齐永明沈约、谢眺、王融等人创制的“永明体”,此后,历经梁、陈、隋、初唐太宗朝的发扬,至武后中宗朝的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杨炯等人宣告完成,费时二百二十余年。其间,声律的完善,经历了有非律句到无非律句,有失对、失粘到失对、失粘日趋减少,乃至无有的漫长过程。徐陵和王绩的声律水平是他们各自时代中的佼佼者。五、七绝、七律的声律发展和定型也大致经历了如上一个不断完善律句、对、粘的过程。所不同者,由于各体发展的不均衡,它们的声律进化(到后期主要是粘法)大多要迟到大历才臻于结束。绝句(包括五、七绝)体制可以分为新体绝句、律绝、古绝和拗绝四种。四种体制不是每一个时期都有。主流是律绝。崔颢、李白、杜甫的七律拗体,实质是古律,它是当时七律不彻底的古体改造造成的。七律得于定型,主要渊源于七言一韵新体,尤其是七言八句一韵新体自身的声律发展,而与七言转韵新体(初唐七言歌行)关系较远。六言近体的律句有六大类。五、七言仄韵近体的律句范围,除了平韵近体的之外,还包括以下三种:“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和“仄平仄仄平”(孤平)。此外,平韵近体对于“(?)仄平平平”、“(?)仄()?)仄仄”两种句式的使用,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仄韵近体则没有这种限制。五、七言平韵近体的律句,主要有21种,其中以“一不论”中的7种,外加“平平仄平仄”最为常用,其次是“三不论”中的5种,其余的8种如“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等,所占比例虽不大,但也是近体律句中的一部分。“(?)仄平平平”(三平)的使用有一个多用而趋罕用或者不用的过程。此外,“(?)仄平仄平”、“(?)仄(?)仄仄”(下句不救以平声者)两种,也不宜一概视为非律句。反之“仄平仄仄平”(孤平),则应该视为非律句。自元代方回以来,拗体之论颇为盛行,降及清代,诗律中有两种“拗”之说,一为不常见的律句,一为非律句,两种性质截然相反,今人多有不辨其中区分而致误者,一为以拗名律,一为拗律混谈。较为系统的字声研究,主要始于王力《汉语诗律学》中《声调的辨别》一节,本文除了订正王先生的个别讹误之外,另外还分析“阿”、“劳”等15个字的字声。齐永明到大历的新体创作(包括近体),本无平、仄韵之分,也无一韵到底与转韵之别,不但仄韵有新体、近体之作,转韵也有。附录中《五言转韵新体述论》、《释“歌行中律体”的体制特征》两文,正是试图证成其说之作。此外,附录中《折腰体新探》、《李白“以古行律”表微》、《南北朝至大历七言一韵歌行体制演变通论》等文,也与本文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无论是绝句折腰,还是律诗折腰,基本上都是各自声律尚未进化完成的表现之一;李白众多“以古行律”之作,实为当时方兴未艾“古律”创作潮流中的一支;而南北朝到大历七言一韵歌行体制演变总的考察,可以说是本文探讨七绝、七律律化之路的先声。

范育新[5](2010)在《“诗豪”刘禹锡的诗歌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唐时期,"诗豪"刘禹锡仕途坎坷,他借助文学创作抒发郁愤,与忧患抗争。贬谪连州、朗州时期,他不畏衰节,唱出意气豪迈的秋歌;谪居夔州、和州时期,他不惧播迁,唱出正气凛然的壮歌;晚年闲居京城时期,他不服老迈,唱出朝气蓬勃的暮歌。纵观刘禹锡一生经历及创作,其人其文都无愧于"诗豪"之誉。

邵长满[6](2009)在《杨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杨载,字仲弘,是元代中期着名诗人,在诗与诗论方面均有建树,尤以诗知名。在元代初中期诗歌宗唐得古的复兴运动中,杨载占有一席之地,即便在福建文学的发展史上,杨载与黄清老首倡元音,为福建文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学术界对杨载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和零散,一直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本文着力解决杨载的家世、生平、交游等问题,力图清晰地勾勒出杨载的人生轨迹。杨载的着述,文多散佚,有诗八卷,共计452首,及诗论一部,本文又从诗论、诗文主张及创作、部分诗歌作年考订等方面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并将其诗分为酬唱赠答诗、题画品书诗、遣兴偶题诗、体物抒怀诗四类加以研读,肯定了杨载在元代乃至在福建诗坛复古运动中的特殊贡献。

孙琴安[7](2000)在《简论刘禹锡的五七言古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人多认为刘禹锡不工古体 ,本文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剖析 ,并结合前人评语 ,指出刘禹锡的五古带有魏晋五言之遗韵 ,其七古得王维、李颀、高适、岑参的真传 ,犹有盛唐之气象和笔力 ,这在中唐时期是颇为难得的。相信随着唐诗研究的深入 ,刘之古诗会得到更为合理的定位

孙琴安[8](1999)在《论刘禹锡的五律》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刘禹锡的诗歌,一般人多偏重于他的绝句、七律或仿乐府民歌的研究,对于他的五言律诗,几乎无人问津,而笔者认为他的五言律诗也有相当成就,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刘禹锡五律的全面探讨,将其怀古、写景写情之妙句、晚年所作之精切老成等方面的成就置于整个唐代的五律中加以比较,揭示他在唐代五律诗中的应有地位。

孙琴安[9](1999)在《论刘禹锡的五律》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刘禹锡的诗歌,一般人多偏重于他的绝句、七律或仿乐府民歌的研究,对于他的五言律诗,几乎无人问津,而笔者认为他的五言律诗也有相当成就,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刘禹锡五律的全面探讨,将其怀古、写景写情之妙句、晚年所作之精切老成等方面的成就置于整个唐代的五律中加以比较,揭示他在唐代五律诗中的应有地位。

宋心昌[10](1992)在《论刘禹锡的古体诗》文中认为刘禹锡的古体诗可分五古和七古两大类。其五古主要学阮籍《咏怀》组诗,又受《古诗十九首》的影响,长篇五古为苏轼所效法,其七古成就较五古高,以学杜为主。作品除反映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外,还擅长刻画各种物态,有的自寓身世之感,七古中的讽刺诗用笔灵活,善于变化。杂言在七古中也很有特色。刘禹锡的古体诗在中唐诗坛上虽然谈不上开宗立派,但由于笔力劲健,语意超迈,因此仍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其古诗风格,介于韩愈与元、白之间而偏近韩愈,五七言长篇古诗尤其接近韩愈,而与孟郊、柳宗元、李贺等人的风格绝不相同。

二、简论刘禹锡的五七言古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刘禹锡的五七言古诗(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诗话及选本中的刘禹锡诗歌批评谫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清代刘禹锡诗歌体裁论
    (一)七律论
    (二)七绝论
    (三)古体论
二 诗歌史视野下的刘禹锡批评
    (1)刘禹锡创作的源流探索
    (二)刘禹锡的诗史地位评价
    (3)“唐宋诗之争”影响下的刘诗风格论
三 刘禹锡的作品评点
    (一)诗法评点
    (二)指摘之论
四 结论:刘禹锡接受史视野下的清代刘诗批评之价值

(3)唐绝句修辞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二、选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唐绝句修辞艺术概念界定:“修辞”、“修辞格”以及“修辞格的分类”
    第一节 修辞与修辞学
    第二节 修辞格
    第三节 修辞格的分类
第二章 唐代绝句修辞艺术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先秦诗歌修辞艺术发展概述
    第二节 秦汉诗歌修辞艺术发展概述
    第三节 魏晋六朝诗歌修辞艺术发展概述
第三章 唐绝句常用修辞格举隅
    第一节 材料上的辞格
        一、比喻
        二、摹状
        三、映衬
        四、借代
        五、双关
    第二节 意境上的辞格
        一、感叹
        二、比拟
        三、设问
        四、夸张
    第三节 词语上的辞格
        一、摹绘词的重叠
        二、时间词的重叠
        三、名词的重叠
    第四节 章句上的辞格
        一、反复
        二、对偶
        三、顶真
        四、互文
第四章 唐绝句修辞艺术的运用模式
    第一节 单用模式
    第二节 连用模式
    第三节 兼用模式
    第四节 套用模式
第五章 唐绝句修辞艺术的作用
    第一节 丰富了绝句语言的表现力
    第二节 深化了绝句的思想内涵
    第三节 形成了绝句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第四节 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诗篇
    第五节 为诗歌创作提供借鉴
    第六节 有益于进行诗歌鉴赏
    第七节 起到积极的社会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近体诗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编
    第一章 五律的声律发展和定型
        一、声律统计相关说明
        二、滥觞:失对和非律句是主流
        三、初成:非律句的消失殆尽
        四、再进与退步并存
        五、继进:失对、失粘与合律诗的缓慢消长
        六、续进:失对、失粘与合律诗再一次的缓慢消长
        七、定型:失对、失粘的急遽减少和合律诗的飞速增长
        八、小结
    第二章 绝句体类及其声律演进考察之一——五绝
        一、声律统计相关说明
        二、新体时代:声律的萌芽和初成
        三、古绝重行和声律定型的前夜
        四、单纯的律绝追求
        五、以律绝为主的五绝创作
        六、五绝体类
        七、小结
    第三章 绝句体类及其声律演进考察之二——七绝
        一、律绝和其它新体绝句的此涨彼消
        二、古绝来袭和新体绝句的继续进化
        三、新体定于一宗——律绝
        四、律绝引领主流,古绝转为暗涌
        五、七绝体类
        六、五、七绝声律进化轨迹的异同
        七、小结
    第四章 七律定型及其渊源新考
        一、从发轫到初成
        二、粘法的短暂性失落
        三、七律的集大成者
        四、规范的完善
        五、渊源辨说
        六、小结
    第五章 六言近体格律述论
        一、前代相关研究与不足
        二、六言近体律句
        三、六言近体篇式
    第六章 仄韵近体格律考述
        一、仄韵即为古体?
        二、仄韵近体律句
        三、仄韵近体篇式
        四、小结
下编
    第一章 近体律句考——以唐五律为中心
        一、历代有关律句范围的记载和研讨
        二、以唐五律为统计对象的律句考察
        三、几个有争议的声律问题再探讨
        四、小结
    第二章 中国声律批评史上的两种“拗”及其误区
        一、律句数量和内容
        二、两种“拗”:称名之拗和实质之拗
        三、两个误区:以拗名律和拗律混谈
        四、小结
    第三章 论三平
        一、称名和界定
        二、历代对于三平是否为律句的看法
        三、三平不宜简单视为古风的特点或非律句
        四、小结
    第四章 论孤平
        一、称名和界定
        二、孤平是否为律句的三种观点
        三、孤平宜视为非律句
        四、小结
    第五章 字声辨别举要
        一、《声调的辨别》“供”、“治”等字匡正
        二、“阿”、“劳”等平仄两读字辨析
        三、“颗”、“疗”等古今异读字辨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李白“以古行律”表微
    二、五言转韵新体述论
    三、南北朝至大历七言歌行体制演变通论之一——七言一韵歌行
    四、释“歌行中律体”的体制特征
    五、近三十年六言近体格律研究指瑕
    六、折腰体新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诗豪”刘禹锡的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连州、朗州时期, 不畏衰节, 唱出意气豪迈的秋歌
    其一
    其二
二、夔州、和州期间, 不惧播迁, 唱出正气凛然的壮歌
三、晚年创作时期, 不服老迈, 唱出朝气蓬勃的暮歌

(6)杨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杨载研究的意义
    二、学界对杨载研究之现状
    三、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平与交游
    第一节 家世与生平
    第二节 交游与评价
第二章 诗文主张与创作
    第一节 对《诗法家数》的认识
    第二节 诗文主张
    第三节 诗文创作及其特色
    第四节 部分诗歌作年考
结论
附录 杨载年谱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简论刘禹锡的五七言古诗(论文提纲范文)

一、刘禹锡的五言古诗
二、刘禹锡的七言古诗
三、结束语

四、简论刘禹锡的五七言古诗(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诗话及选本中的刘禹锡诗歌批评谫论[J]. 吴夏平,张东哲. 中国韵文学刊, 2020(01)
  • [2]刘禹锡研究回顾与展望[J]. 吴夏平. 中文学术前沿, 2018(01)
  • [3]唐绝句修辞艺术研究[D]. 高丹凤.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4]近体诗律研究[D]. 张培阳. 南开大学, 2013(07)
  • [5]“诗豪”刘禹锡的诗歌创作[J]. 范育新. 文教资料, 2010(29)
  • [6]杨载研究[D]. 邵长满. 福建师范大学, 2009(S1)
  • [7]简论刘禹锡的五七言古诗[J]. 孙琴安.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 [8]论刘禹锡的五律[J]. 孙琴安. 铁道师院学报, 1999(03)
  • [9]论刘禹锡的五律[J]. 孙琴安. 铁道师院学报, 1999(03)
  • [10]论刘禹锡的古体诗[J]. 宋心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1)

标签:;  ;  ;  ;  ;  

刘禹锡五七字古诗略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