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民族心理意识模糊综合评价

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民族心理意识模糊综合评价

一、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区民族心理意识的模糊综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祖国[1](2019)在《基于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的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人地矛盾突出,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喀斯特区环境问题一直是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与重建是目前喀斯特生态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采用群落调查法、实验法和AHP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对喀斯特区分布最广的白云岩和石灰岩石质生境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草灌阶段10种具较好适应性和观赏性的物种,进行正交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基于实验模拟研究,推理得到喀斯特石质生境特征及利用的关键技术,要点如下:采用分形理论和空间句法理论揭示岩石结构面孔裂隙形态和结构特征;依据揭示特征及调查所得原生基质特征对岩石孔隙进行水分养分利用、但不种植植物,对裂隙进行水分养分利用、并种植植物,植物种植方式依据类似原生生境野外调查及本研究所得结果的植物种类组成、群落配置原理等进行配置。(2)基于上述石质生境模拟技术,结合草灌阶段植物群落基质特征、岩石类型、物种、格局、模式及尺度的调查结果,构建仿喀斯特石质生境适生群落,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草灌群落配置技术要点为:对石质生境进行调查分析,以原生性(原生物种、原生岩石)、适应性为原则,以喀斯特区分布最广泛的石质生境(白云岩、厚层石灰岩和薄层石灰岩结构面孔裂隙石质生境)为基础,在垂直、水平两个空间层面上对植物群落进行配置。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对群落模式(灌草、藤草和藤灌草)、群落尺度(1m×1m、2m×2m和3m×3m)、物种格局(聚集、随机和均匀)和石质生境进行组合,构建仿喀斯特石质生境适生群落。以模拟生境、群落为基础,采用常规植物培育技术,对模拟仿石质生境群落进行培育。(3)石质生境草灌群落景观恢复综合评价技术要点为:采用德尔菲法筛选代表性的指标,用AHP法对德尔菲法筛选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计算,通过计算值划分出群落质量等级,分析总结提出优化策略。其具体步骤为:通过德尔菲法筛选出涵盖生境特征、土壤特征、群落特征和生态服务功能特征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构建的石质生境草灌群落植物配置技术评价体系进行权重赋值,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该体系进行评价,总结得出岩石结构面孔裂隙整合度、间隙度和群落美学度、土壤微生物、水分和温度及地下生物量、存活率等指标是影响植物群落发展的关键因子,在进行草灌群落恢复时须着重考虑。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计算值进行分析,推理得到喀斯特石质生境群落配置关键技术要点:a.较大尺度群落具有更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针对平面空间受限的区域可采用水平加垂直搭配模式对生境资源进行充分利用;b.白云岩和薄层石灰岩石质生境的水热调控能力较强,可有效改善群落生境空间,间接促进群落发展,针对调控能力较弱的厚层石灰岩石质生境,可选用对生境改造作用强、适应性能力强、速生、可多次繁殖等特征的物种进行群落构建,如葛藤;c.物种聚集和均匀分布下,植物通过构建种内竞争关系,促进群落形态和结构的形成,提高群落抗干扰能力;d.藤灌草和灌草群落群落空间结构完善,成层现象明显,在空间上对水热进行截留,为下层空间提供缓冲地带,使群落下层空间趋于稳定,对生境具有积极改造作用,促进石质生境微系统向稳定方向转化;e.火棘、金丝桃、马桑和葛藤、芒草对生境的适应和改造能力强,生长较快,覆盖程度高,观赏价值佳,是喀斯特石质生境景观恢复的适生物种,可进行推广利用。(4)采用分形理论和空间句法理论,揭示出白云岩结构面孔裂隙具有层次分明、离散、破碎、连接紧密、控制性强的特征;石灰岩孔裂隙具有层次模糊、连通性差、系统性弱、异质性强的特征。岩石结构面孔裂隙形态结构不同,群落存在差异,根据差异性特征筛选出火棘、金丝桃等10个物种进行正交试验组合,设计构建仿原生群落。观测分析得出:灌草、藤灌草群落在垂直方向发展较快,藤草在水平方向生长迅速;藤灌草、藤草模式群落盖度大;群落总体向聚集(斑块化)方向转化,物种集中种植模式下转化速率最为明显。葛藤、火棘和金丝桃对生境适应性最好,马桑、三叶木通和南天竹适应性较差;芒草、鸭跖草对石质生境适应性较好,其余草本留存率低。植物通过调节地径和生物量占比来适应生境。白云岩和薄层石灰岩对石质生境土壤急速增(降)温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模拟石质生境土壤养分存在较大亏缺,N、P和K含量总体低于喀斯特生境平均水平,SOC含量随时间逐渐降低,受群落尺度与群落模式影响较大。物种格局和配置模式对K含量影响较大;放线菌与土壤pH呈极显着相关,土壤细菌随时间逐渐降低;岩石孔裂隙特征与土壤指标相关性弱,与群落指标相关性较弱,土壤指标与群落指标相关性较强。群落美景度、水养涵养能力和固碳能力受多重因子影响;葛藤、火棘、马桑、金丝桃固碳能力高。

李静,崔弘扬[2](2017)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心理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心理研究主要包括元科学问题研究、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宗教信仰与民族语言文化、社会稳定与民族发展以及文献分析与评述等方面的内容。但缺乏对研究成果的整体梳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和历时性的比较研究。本文认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心理学,要体现学科体系的独立性与创新性、研究实践的民族性与文化性及研究价值的现实性与时代性。

傅方煜[3](2017)在《“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和城镇化对区域特色的影响重大而迅速。2014年底的国家推动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拉开了西江流域经济建设的序幕,而西江流域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廊道,其区域特色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性与地方性两者背后隐含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1],二者存在矛盾,但并非完全对立。地方性研究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主题之一,亦对城市规划学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性是区域特色的核心,是区域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主体的综合表达。文化景观是地方性的重要体现,并对其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西江流域的石文化景观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保护与发展策略,以期为地方性保护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运用多学科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借鉴运用文化地理学、生物学、风景园林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第一,梳理地方性与文化景观保护相关理论。研究地方性相关理论,明晰地方性的概念和研究进展,通过对地方性的特性研究,得出地方性是一个区域的重要传承、表达,其特性与生物的遗传特性具有结构上的相似,地方性是一个区域的DNA。地方性和文化景观之间具有类似生物“DNA”和“基因层”的结构关系,并且需要通过基因载体在其中进行关联。同时,梳理国内区域尺度上的文化景观和不同载体的文化景观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为本文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借鉴。第二,解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一方面,通过对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调研,根据文化景观理论,发现西江流域存在围绕着石形成的文化事像,体现了西江流域的人地关系和地方性,蕴含着西江流域民族特有自然观、社会活动方式以及审美观念等,并以功能用石、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的形式稳定地附着在西江流域地表上,是一种以石为载体的文化景观。另一方面,结合载体理论分析石载体的特征、功能,以及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时空尺度关联。此外,探索石文化景观的自然地理基底要素、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的系统结构,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第三,分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规律。根据发生学理论与石文化景观的系统结构,对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地质分布、重矿石分布和社会文化等形成背景进行分析,得出这些要素对石文化景观的用石功能、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并归纳这些形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空间、时间和演化关系,探索石文化景观用石功能、精神崇拜和文化审美的演化规律和关联。第四,分析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类型与特征。根据类型学方法,结合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特点和便于保护发展的原则,将石文化景观的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类型。其中石物质文化景观以石为载体按空间尺度分为:大尺度石风貌区、中尺度传统村落、小尺度石建构筑物和微尺度石器皿等文化景观;石非物质文化景观以石为载体按内容可分为石崇拜、艺术、语言和技艺等文化景观,并结合这些石文化景观类型的代表景观,分析石文化景观在西江流域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景观特征。第五,进行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根据景观评价方法,探索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和明确指标权重,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模型,并结合调查样本对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得出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不同类型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在西江流域的价值评价结果。第六,探讨地方性视角下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保护策略。根据地方性和文化景观保护理论,面对大尺度、跨区域、综合性线状特性的西江流域文化景观可以采取文化廊道遗产的方法去保护。结合文化遗产廊道研究方法,通过西江流域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自然景观风貌区、城市特色风貌区、传统聚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等多层次资源要素的空间分布叠加,发现西江流域是具有紧密围绕其水系流域“一干四支”空间格局的文化遗产廊道,并在中尺度层面上存在不同地方性内涵特征。通过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探索石文化景观在其中的分布和体现,并基于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以及石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分布特征和价值评价结果,探索石文化景观的保护意义、整体保护策略和具体保护性发展路径。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本文具有三个方面的创新:(1)填补了西江流域区域尺度上的文化景观研究,并通过地方性新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2)石文化景观是基于载体类型的理论研究创新,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特点:(3)提出了建立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的构想,对西江流域的文化景观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和方法作用。

蒋艳华[4](2012)在《典型喀斯特小流域治理区土壤养分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天等团乐、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发生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干旱少雨天气以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造成危害大而为“百年一遇”之罕见。旱灾的重灾区就在西南喀斯特地区,该地一直都是以生态环境脆弱、人口贫困、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而为大家所熟知,加之这场大旱灾的降临,使该区人民生活更加的艰难。因此,对该地区的生态研究对改善该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喀斯特地区天等团乐、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以土壤作为研究的中心,以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化作为研究的对象。土壤是植物生长、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因素,土壤养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的快慢与作物的收成高低,直接关系到喀斯特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我主要对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喀斯特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运用GIS与地统计分析中的普通kriging插值分析的方法,对土壤养分指标中的含水量、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值在各自小流域内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说明,养分指标在空间分布变化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2)喀斯特不同条件下的土壤养分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在不同的时间段上的土壤养分的均值对比中,研究区的土壤养分比1990年有所提高。按不同类型的样点采样,对在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养分方差分析表明,团乐小流域比澄江小流变异显着;养分的均值的对比中,可以看出2个小流域的大部分养分有林地>灌丛>草丛的变化规律性。对不同耕地利用下的土壤养分方差分析表明,团乐小流域比澄江小流变异显着;2个小流域的大部分养分有沟谷耕地>退耕地>坡耕地的变化规律性。(3)喀斯特小流域土壤养分指标综合分析。通过对2个小流域所采土壤养分的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在研究区有机质和全氮的正相关性十分的显着,pH值与其它土壤养分指标的相关性比较弱。从主成分的综合得分上看,不同类型样点的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灌丛>沟谷耕地>草丛>退耕地>坡耕地。

陈鑫[5](2009)在《基于RSGIS的喀斯特地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是近几十年来土地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农用地的适宜性评价,结合各个土地单元的限制性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治理和改造措施,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省安顺地区辖属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针对镇宁县农用地中占比重最大的三种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综合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合适的分类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S和GIS技术,建立土地信息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将层次分析法和矢量累加分析法相结合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镇宁县农用地中不同用地进行适宜性分级,为农用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论主要有:1.镇宁县耕地高度适宜区域面积为35,143.78hm2,占所有农用地面积的24%,主要分布在镇宁县北部、中北部,基本与现状中耕地的分布相符;中度适宜区域面积为50,656.54hm2,占所有农用地面积的34.59%,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和中南部;边际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面积为60,633.58hm2,占所有农用地面积的41.41%。2.镇宁县高度适宜林地的区域面积为37,036.40hm2,占所有农用地面积的25.29%,主要分布在镇宁县北部、南部和中东部;中度适宜区集中分布在镇宁县北部和南部,面积为60,855.25hm2,占所有农用地面积的41.56%,现状利用方式多为灌木林地,也有少量有林地;边际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为48,542.25hm2,占所有农用地面积的33.15%,多分布在石漠化等级较高的区域。3.草地对于防止石漠化的加剧有很大的作用,在无法实现乔、灌种植的区域,建议种草来改善其生态环境。4.镇宁县农用地中适宜用作耕地的面积为74,505.21hm2,适宜用作林地的面积为56,269.81hm2,适宜用作草地的面积为12,757.33hm2,这一评价结果与镇宁县农用地利用现状基本相符。有耕地面积为57,127.59hm2,其中有18,573.37hm2为最适宜耕地,占现状的33.46%;镇宁县现有林地面积为60,342.38hm2,其中有22,994.8hm2为最佳适宜林地,占现状的38.11%;镇宁县现有草地面积28,770.17hm2,其中有2,598.38hm2为最佳适宜草地,占现状的9.03%。

李锦宏[6](2009)在《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喀斯特地貌在中国西南地区分布广泛,其形成因其二元结构三维空间的物质、能量流转换开放系统的特点而着称,在地球环境的“三态”作用下,形成了环境承载力和弹性系数极低的脆弱的生态系统。由于喀斯特山区环境的封闭性,形成并保留了众多独具魅力的喀斯特自然风光、丹霞地貌景观和浓郁古朴、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神秘悠远、积淀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发展乡村旅游业不可多得的资源宝藏。但粗放式的喀斯特乡村旅游开发,又造成了喀斯特旅游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文化的变质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等一系列外部性问题,这将严重制约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深入开展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进展,从区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出发,重新审视了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归纳和总结了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从可持续发展观、系统动力学和社区参与三个视角出发,明确地界定了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喀斯特典型区域——贵州省作为实证分析的案例,对贵州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通过上述的分析与探讨,从宏观与微观的双重角度提出了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通过研究发现:(1)喀斯特乡村旅游是基于喀斯特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下所开展的一种乡村旅游活动,其发展面临着特定的机遇和挑战,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深厚与生态环境异常脆弱、贫困高度集中并存是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的显着特征。(2)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以喀斯特为开展空间,依托喀斯特特有的旅游资源,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过程。(3)喀斯特乡村旅游系统是在喀斯特特定环境下,以参与主体系统为基点的耦合互动型的动力系统,对动力系统的分析和优化也就是对喀斯特乡村旅游系统的剖析。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是该地区乡村旅游各个子系统的优化和共生问题。(4)旅游系统的解析与优化、利益参与主体行为的冲突与协调、多维目标体系的耦合共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形成了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5)实现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协调统一是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6)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喀斯特典型区域——贵州省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结论。(7)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宏观上需要政府的主导,微观上需要构建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核心的微观主体全面参与的模式体系。同时要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利益,把居民的意见纳入旅游发展规划和政府决策中的原则,并实现各主体互利共生,和谐相处的一体化利益格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为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2)系统构造了一个具有多学科理论耦合性的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3)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4)实现了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综上所述,本文对指导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及解决该地区“三农”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刘传华,张捷,曹靖,张宏磊,田谆君,王岚[7](2008)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在我国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综合评判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选择中国西南、华中、华北、东南、东北这五个地区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30个洞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模型,然后以构造矩阵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模糊数学决策理论,最终确定洞穴旅游资源的隶属等级和得分,并通过SPSS软件绘制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二维图,分析不同地区洞穴旅游资源的隶属区间。结果发现:所有分区洞穴的旅游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都在"一般"等级以上。两个维度的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大部分洞穴的旅游资源都属于"好"和"较好"等级,其中西南和华中地区洞穴旅游资源等级最高,东南地区的都集中在"较好"等级,而华北地区的石花洞、云水洞、崆山洞和雪花洞的旅游资源则分属于"好"、"较好"、"一般"和"差"等级,东北地区的本溪水洞旅游资源为"一般"等级。

苏广实[8](2008)在《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机制与优化调控模式研究 ——以广西都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是困扰我国西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与之密切相关的喀斯特土地利用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在充分吸收、借鉴地理科学、土地科学及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结构与格局、时空演变、动因与机制、可持续利用评价、优化调控模式等方面探讨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利用1977、1988、1999和2005年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综合集成模型法、“3S”技术、网格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机制与优化调控模式的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结构中裸岩地比例最大,耕地以坡耕地为主;土地利用集中化指数普遍偏低,土地利用处于落后状态;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呈现无序度先升后降再升的态势;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具有不稳定性和多向性的特点。(2)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裸岩地、灌丛地和坡耕地;未发生变化的土地利用类型占总面积的50%以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有林地退化为灌丛地、疏林地和草地,灌丛地、草地退化为裸岩地及裸岩地中小土块和林草地被开垦为坡耕地;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灌丛地被开垦为坡耕地最为广泛,变化方向主要是灌丛地和裸岩地中小土块被开垦为坡耕地;各区域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步调不一,系统演变呈现波动变化的态势。(3)都安喀斯特土地退化是人地矛盾剧烈恶化的结果。土地退化程度加剧发展,空间分布由县城向东西两侧扩展,空间变化类型表现为:扩展型、逆转型和稳定型。(4)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对降雨量、岩性、土壤、地貌、海拔高度和坡度等因素的影响均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农民富裕程度、农业科技进步、政策与法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是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的重要动因。外驱动力因素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最大,对裸岩地的影响相对较弱。(5)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在空间上区分为:不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中可持续性、较强可持性、强可持续性等五个等级。系统的优化调控模式主要为:果—药复合栽培与节水节地型种植业模式、封山育林与牧业并行发展模式、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丘陵谷地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模式、异地安置模式等五种模式。

王家录[9](2006)在《喀斯特地区庭园生态经济建设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探索 ——以贵州省花江示范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庭园生态经济建设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它遵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恢复为基础,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目标,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标准,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治山与治贫相统一的生态经济治理之路。在花江示范区2000年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的基础上,结合1997年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和示范区有关其它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成效,把点上重点设计开发与面上的牵动发展相结合。根据地理科学、岩溶学、土地科学、生态学、环境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按系统论思想方法,把农村社区作为自然与人文地理过程的统一体,探索性地从庭园生态经济的角度对自然与人文系统演进共轭过程进行整合研究。 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1)水资源有效配置示范研究;(2)沼气综合开发利用及效益分析;(3)以沼气为纽带的庭园生态经济模式及效益分析;(4)参与式庭园生态经济建设培训。 通过在花江示范区庭园生态经济建设的示范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①水是发展庭园生态经济建设的瓶颈。示范区不存在资源性缺水,主要存在工程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通过在示范区戈背组进行水资源的有效配置示范研究,说明采取可行性工程措施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基本能解决示范区人畜饮水和节水农业灌溉用水问题。 ②沼气在示范区主要用于炊事、照明,其厌氧发酵残留物用作有机肥。以被替代能源薪柴和煤为参照,采用成本—效益现值分析法对农户“一池三改”沼气建设进行经济评价,益本比大于1,净现值大于0,内部收益率大于投资机会成本,投资回收期小于4年。说明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大

李明军[10](2006)在《喀斯特农村参与式社区发展与石漠化综合防治 ——以贵州花江示范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开发与治理,尤其是石漠化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且经过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攻关,在典型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研究及重建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治理恢复模式。然而,在喀斯特石漠化脆弱生态环境地区针对社区发展、尤其是人的发展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和不足。本研究采用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思路,从促进社区及人的发展这一角度切入,对喀斯特农村社区发展与石漠化综合防治进行整合性思考。通过参与式项目手法的运用,提升社区生态意识,反思传统的利益驱使和不合理的社会经济行为,引导社区居民思考自身面临的环境问题,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并通过社区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环境。根据系统论、环境科学、地理科学、人文科学等的理论,系统剖析了石漠化的因果循环耦合机制;以参与式发展历程为主线,对参与式的理论进行总结;以社区发展线索为导向,对社区发展的理论进行梳理;结合参与式及社区发展的理论,论证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参与式社区发展的独特性。基于2000-2005年间贵州花江典型喀斯特石漠化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技术示范区的实践,创造性地构建了参与式社区发展项目竞争激励机制,有效激发社区潜力,提升社区参与石漠化综合防治的参与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喀斯特地区农村社区发展及石漠化综合防治实践做了有益补充和完善;构建了4种参与式社区发展及石漠化综合防治模式,即参与式水资源调配管理及石漠化综合防治模式、参与式庭园生态经济模式、参与式环境

二、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区民族心理意识的模糊综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区民族心理意识的模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的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喀斯特小生境研究现状
        1.2.2 喀斯特植物适应性及其种群生态研究现状
        1.2.3 植被恢复中植物群落的物种选择与配置研究
        1.2.4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与重建
    1.3 样本选择原理及依据
        1.3.1 研究区概况
        1.3.2 喀斯特石质生境样地选择与调查
    1.4 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实验方案设计
第二章 不同喀斯特石质生境特征揭示与利用技术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样地的选择及依据
        2.1.2 样地调查与样品采集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喀斯特岩石结构面特征分析
        2.2.2 喀斯特石质生境模拟技术分析
        2.2.3 喀斯特石质生境的利用技术分析
    2.3 讨论
        2.3.1 喀斯特白云岩、石灰岩结构面孔裂隙特征及植被优势种分析
        2.3.2 喀斯特石质生境岩石结构面孔裂隙模拟技术
        2.3.3 喀斯特石质生境岩石结构面孔裂隙的利用技术
    2.4 小结
第三章 模拟生境下不同配置模式草灌群落及生境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概况
        3.1.2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模拟生境下不同配置模式技术分析
        3.2.2 模拟生境不同配置模式下草灌群落形态结构及适应性特征分析
        3.2.3 模拟生境下不同配置模式草灌群落生境特征分析
        3.2.4 模拟石质生境下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关系特征分析
    3.3 讨论
        3.3.1 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下植物配置模式技术
        3.3.2 模拟生境不同配置模式下草灌群落特征及发展动态
        3.3.3 模拟生境下不同配置模式草灌群落生境特征
        3.3.4 模拟石质生境下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关系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模拟石质生境群落美学、水源涵养及固碳功能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群落美学度评价
        4.1.2 土壤截留量
        4.1.3 冠层截留量
        4.1.4 固碳量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群落美学度分析
        4.2.2 植物搭配模式下植物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4.2.3 植物搭配模式下植物固碳功能分析
    4.3 讨论
        4.3.1 模拟石质生境植物群落美学特征
        4.3.2 模拟石质生境水源涵养特征
        4.3.3 模拟石质生境植物群落固碳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的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质量评价
    5.1 研究方法
        5.1.1 层次分析法(AHP法)
        5.1.2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Fuzzy)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模拟生境下群落影响因子权重分析
        5.2.2 喀斯特石质生境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技术评价分析
    5.3 讨论
        5.3.1 模拟生境下群落影响因子权重特征
        5.3.2 喀斯特石质生境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技术
        5.3.3 喀斯特石质生境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策略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
        6.1.1 基于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的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关键技术体系
        6.1.2 喀斯特石质生境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策略
    6.2 结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Ⅰ:SBE群落美学评价过程及照片
附件Ⅱ:喀斯特石质生境中草灌群落配置关键技术指标权重评价表
附件Ⅲ:喀斯特石质生境群落植物种调查概况
致谢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心理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民族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民族心理学元科学研究
        1. 民族心理学的主要概念、研究范式和指导思想。
        2. 民族心理学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3. 民族心理结构。
     (二) 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
        1. 民族认同研究。
        2. 民族意识研究。
     (三) 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
     (四) 宗教信仰与民族语言
     (五) 社会稳定与民族发展
        1. 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族心理。
        2. 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中的民族心理。
     (六) 对我国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分析与评述
二、当前我国民族心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一) 缺乏对研究成果的整理
     (二) 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三) 缺乏历时性的比较研究
三、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心理学的思考
     (一) 体现学科体系的独立性与创新性
     (二) 体现研究实践的民族性与文化性
     (三) 体现研究价值的现实性与时代性

(3)“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思考
        1.1.1 全球化和城镇化对地域特色的冲击
        1.1.2 新形势下的地域特色保护、发展的理论思考
        1.1.3 地方性、文化景观与地域文化保护的系统方法探索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西江流域
        1.2.2 地方性
        1.2.3 文化景观
        1.2.4 石文化景观
    1.3 已有的相关研究
        1.3.1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研究
        1.3.2 文化景观载体的相关研究
        1.3.3 西江流域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4 石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5 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地方性”理论与文化景观
    2.1 “地方性”理论及研究进展
        2.1.1 地方性的概念和解析
        2.1.2 地方性的研究进展
    2.2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的关系
        2.2.1 地方性与文化景观
        2.2.2 遗传学视角下的地方性系统构成
    2.3 国内不同地域的文化景观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2.3.1 区域整体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2.3.2 区域载体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解析
    3.1 西江流域的地方性
        3.1.1 自然环境
        3.1.2 地方性坐标
    3.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解析
        3.2.1 西江流域地方性中的石文化景观
        3.2.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存在形式
        3.2.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识别
        3.2.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类型特征
    3.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
        3.3.1 载体的相关理论
        3.3.2 石文化景观的载体类型与功能
        3.3.3 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空间尺度关联
        3.3.4 地方性、石文化景观和载体的时间尺度关联
    3.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3.4.1 自然地理基底要素
        3.4.2 物质要素
        3.4.3 活动要素
        3.4.4 构成要素之间关联
    3.5 本章小结
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形成要素与演化规律
    4.1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要素
        4.1.1 地形地貌的影响
        4.1.2 气候环境的影响
        4.1.3 石功能形成
    4.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地质要素
        4.2.1 地质分布的影响
        4.2.2 重矿石体分布的影响
        4.2.3 石审美成因
    4.3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的社会文化要素
        4.3.1 聚落建设的需求
        4.3.2 生产活动的需求
        4.3.3 贸易发展的需求
        4.3.4 石文化特点
    4.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形成要素关系
        4.4.1 空间关系
        4.4.2 时间关系
        4.4.3 演化关系
    4.5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
        4.5.1 用石功能演化
        4.5.2 精神崇拜演化
        4.5.3 文化审美演化
        4.5.4 演化关联
    4.6 本章小结
5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类型与特征
    5.1 石文化景观的分类系统
        5.1.1 分类依据
        5.1.2 分类原则
        5.1.3 分类系统
    5.2 西江流域物质石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代表景观
        5.2.1 石风貌区文化景观
        5.2.2 石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5.2.3 石建构筑物文化景观
        5.2.4 石器物文化景观
        5.2.5 石载体的应用
    5.3 西江流域非物质石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代表景观
        5.3.1 石崇拜文化景观
        5.3.2 石艺术文化景观
        5.3.3 石语言文化景观
        5.3.4 石技艺文化景观
    5.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特征
        5.4.1 文化生成特征
        5.4.2 空间分布特征
        5.4.3 载体作用特征
        5.4.4 景观美学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
    6.1 文化景观评价理论
        6.1.1 景观评价的发展
        6.1.2 景观评价的类型
    6.2 石文化景观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6.2.1 价值体系
        6.2.2 评价方法
    6.3 石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
        6.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3.3 模糊综合评价
    6.4 石文化景观的评价结果分析
        6.4.1 评价数据的获取
        6.4.2 总体评价
        6.4.3 分类评价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7.1 石文化景观存在的问题
        7.1.1 整体保护的问题
        7.1.2 保护实施的问题
        7.1.3 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7.2 文化遗产廊道与文化景观保护理论
        7.2.1 地方性视角下的保护认知
        7.2.2 文化遗产廊道理论与应用
        7.2.3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发展
        7.2.4 石文化景观的保护意义
    7.3 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构建与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7.3.1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文化遗产廊道建构
        7.3.2 文化遗产廊道与石文化景观的保护关系
        7.3.3 基于文化遗产廊道的石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7.4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的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7.4.1 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载体认知
        7.4.2 保护性发展概念及意义
        7.4.3 石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7.4.4 石文化景观的非物质载体保护性发展策略
        7.4.5 石文化景观的载体虚拟化保护性发展策略
    7.5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研究结论
        8.1.2 创新点
    8.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西江流域内滇、黔、桂、粤四省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附录2 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附录4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4)典型喀斯特小流域治理区土壤养分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天等团乐、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土壤养分研究及其动向
        1.2.2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与小流域治理研究
        1.2.3 广西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土壤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2.1 基本概念
        2.1.1 峰丛洼地及小流域
        2.1.2 喀斯特地区土壤特征
    2.2 土壤分布规律与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
    2.3 土壤改良和土地整理
    2.4 方法集成
        2.4.1 野外采样
        2.4.2 土壤样品处理与分析
        2.4.3 土壤的养分分级
        2.4.4 克里格插值分析
        2.4.5 单因素方差分析
        2.4.6 主成分分析
第3章 研究区概述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述
        3.1.1 团乐小流域概况
        3.1.2 澄江小流域概况
    3.2 研究区区域环境特征对比
    3.3 数据来源
        3.3.1 采样路线与样点分布
        3.3.2 样点情况与检测数据
第4章 喀斯特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析
    4.1 研究区土壤养分常规统计特征分析
        4.1.1 土壤养分含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 土壤养分的正态分布检验
    4.2 研究区土壤养分指标空间格局分析
        4.2.1 土壤含水量克里格插值分析
        4.2.2 土壤 PH 值克里格插值分析
        4.2.3 土壤有机质克里格插值分析
        4.2.4 土壤全氮克里格插值分析
        4.2.5 土壤全磷克里格插值分析
        4.2.6 土壤全钾克里格插值分析
        4.2.7 土壤碱解氮克里格插值分析
        4.2.8 土壤速效磷克里格插值分析
        4.2.9 土壤速效钾克里格插值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条件下土壤养分变化及其影响
    5.1 不同时间土壤养分的变化及其影响
    5.2 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养分的变化及其影响
    5.3 不同耕地利用下土壤养分的变化及其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喀斯特小流域土壤养分指标综合分析
    6.1 土壤养分指标相关性分析
    6.2 土壤养分主成分分析
    6.3 土壤养分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6.3.1 各个主成分的特征与命名
        6.3.2 不同类型的主成分得分排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5)基于RSGIS的喀斯特地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自然环境问题
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3.1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1 评价因子分析
    4.2 适宜性分析
5 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硕士期间主要参与项目
    二、发表学术科研论文情况
附图
    附图1 耕地坡度分级分布图
    附图2 林草地坡度分级分布图
    附图3 坡向分级分布图
    附图4 海拔分级分布图
    附图5 农用地石漠化等级分布图
    附图6 土壤类型分布图
    附图7 积温分级分布图
    附图8 降水量分级分布图
    附图9 距水源距离分级分布图
    附图10 对内交通分级分布图
    附图11 对外交通分级分布图
    附图12 距离村委会分级分布图
    附图13 距离乡政府分级分布图
    附图14 耕地适宜性分布图
    附图15 林地适宜性分布图
    附图16 草地适宜性分布图
    附图17 农用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18 综合适宜性分布图

(6)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1.2.2 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关于喀斯特乡村旅游的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观点
        1.3.3 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乡村旅游与其他几种旅游类型的关系
        2.1.1 乡村旅游的定义
        2.1.2 乡村旅游与其它旅游的关系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观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社区参与理论
        2.2.4 人地关系理论
    2.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系统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3 博弈论
        2.3.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3.5 乡村旅游规划理论
        2.3.6 乡村旅游管理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探索
    3.1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及喀斯特乡村旅游的界定
        3.1.1 喀斯特的界定
        3.1.2 喀斯特的分布情况
        3.1.3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类型
        3.1.4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与环境特征
        3.1.5 喀斯特乡村旅游的界定
        3.1.6 选择贵州省作为案例研究的依据
    3.2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的演进历程
        3.2.1 起步阶段(1995年以前)
        3.2.2 成长期(1995-2003)
        3.2.3 高速发展时期(2004-)
    3.3 喀斯特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3.1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3.3.2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3.4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3.4.1 收入效应
        3.4.2 创汇效应
        3.4.3 就业效应
        3.4.4 产业关联
    3.5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5.1 缺乏科学规划
        3.5.2 旅游资源变异严重
        3.5.3 生态经济矛盾突出
        3.5.4 喀斯特环境异常脆弱
    3.6 本章小结
4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目标与内容
    4.1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4.1.1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4.1.2 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利于解决喀斯是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难题
        4.1.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喀斯特地区反贫困的有效之路
        4.1.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喀斯特地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
        4.1.5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喀斯特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4.2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
        4.2.1 可持续观的角度
        4.2.2 系统论的角度
        4.2.3 社区参与的角度
    4.3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4.3.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综述
        4.3.2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
    4.4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多重共存的目标体系
        4.4.1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4.4.2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多维的目标体系
        4.4.3 对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目标体系的认识
    4.5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内容
        4.5.1 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性评价的内容
        4.5.2 乡村旅游社会可持续性评价的内容
        4.5.3 乡村旅游生态可持续性评价的内容
    4.6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4.6.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问题
        4.6.2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构建问题
        4.6.3 乡村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问题
        4.6.4 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问题
        4.6.5 乡村旅游中利益分配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多学科解释
    5.1 系统论对喀斯特乡村旅游系统的解析与优化
        5.1.1 喀斯特乡村旅游系统的界定
        5.1.2 喀斯特乡村旅游的参与主体系统
        5.1.3 喀斯特乡村旅游的动力系统的构成
        5.1.4 动力系统的磨擦
        5.1.5 动力系统的优化
    5.2 博弈论对喀斯特乡村旅游利益主体行为的冲突与协调
        5.2.1 各利益参与者的追求与约束
        5.2.2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5.2.3 当地社区(居民)——关键的利益相关者
    5.3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系统多目标多主体的共生
        5.3.1 "共生"的内涵
        5.3.2 多目标的共生
        5.3.3 多主体的共生
    5.4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4.1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目标
        5.4.2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对象
        5.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5.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4.5 指标权重的确定
        5.4.6 指标的评价方法
        5.4.7 指标值的计算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6.1 贵州省喀斯特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
        6.1.1 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6.1.2 贵州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
    6.2 贵州省喀斯特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
        6.2.1 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6.2.2 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6.3 贵州省喀斯特乡村旅游发展阶段性分析及可持续研究的必要性
        6.3.1 巴特勒(Butler)生命周期理论
        6.3.2 贵州喀斯特乡村旅游发展处于发展阶段
        6.3.3 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6.4 贵州省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6.4.1 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性评价
        6.4.2 乡村旅游社会可持续性评价
        6.4.3 乡村旅游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6.4.4 乡村旅游可持续评价结果
    6.5 影响贵州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
        6.5.1 影响贵州旅游经济效益水平的因素分析
        6.5.2 影响贵州旅游社会效益水平因素分析
        6.5.3 影响贵州喀斯特综合生态环境质量水平的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7.1 基于宏观主导体系角度的分析
        7.1.1 政府主导的含义
        7.1.2 政府主导作用的因素分析
        7.1.3 政府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7.1.4 喀斯特乡村旅游构架下政府主导行为的发展趋势
    7.2 基于微观参与体系角度的探索
        7.2.1 参与主体
        7.2.2 微观参与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7.2.3 参与目标
        7.2.4 微观参与体系的机制框架
        7.2.5 喀斯特乡村旅游架构下微观参与者的发展趋势
    7.3 政府主导体系下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7.3.1 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7.3.2 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7.3.3 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7.3.4 文化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7.4 微观参与体系下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7.4.1 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7.4.2 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7.4.3 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7.4.4 文化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7.5 促进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7.5.1 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7.5.2 创新发展观念,实施乡村旅游差异化产品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7.5.3 发展喀斯特乡村旅游应处理好"三结合"与"四优化"的关系
        7.5.4 构建多层次、多形式乡村旅游管理网络体系和经费供给系统
        7.5.5 重视科技创新,为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7.5.6 改革经营体制,协调好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
        7.5.7 建章立制,完善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监督管理体系
        7.5.8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7.5.9 保护民族文化,突显本土文化特色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
    8.3 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在我国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综合评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1 研究对象
2 洞穴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
    2.1 构建洞穴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2.2 构造判断矩阵
    2.3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2.4 计算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向量
        2.4.1 显性因子隶属度的确定
        2.4.2 非显性因子隶属度的确定
    2.5 综合评价
        2.5.1 构建资源禀赋及市场条件隶属度矩阵
        2.5.2 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维度评价
        2.5.3 的综合隶属度值计算及评价
3 结 语

(8)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机制与优化调控模式研究 ——以广西都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土地利用系统演变及其机制研究是LUCC研究的重要内容
        1.1.2 喀斯特脆弱区PRED的迫切需要
        1.1.3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的不足
        1.1.4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深入研究的需要
        1.1.5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的典型性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土地利用研究的系统理论与方法
        1.2.2 土地利用变化格局、过程、机制与环境效应研究
        1.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1.2.4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
    1.3 本课题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1.3.1 喀斯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
        1.3.2 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1.3.3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优化调控模式
        1.3.4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集成
    1.4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
        1.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1.4.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1.4.4 景观生态学理论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1 基本概念
        2.1.1 系统及其结构与功能
        2.1.2 土地利用系统及其结构与功能
        2.1.3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基本特征
        2.1.4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2.2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与格局分析
        2.2.1 喀斯特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2.2.2 喀斯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2.3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的时空演变分析
        2.3.1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的时间动态过程
        2.3.2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的空间差异
    2.4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的动因与机制分析
        2.4.1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的动因与机制定性分析
        2.4.2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的动因与机制定量分析
        2.4.3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内驱动力制约机制
        2.4.4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外驱动力驱动机制
    2.5 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2.5.1 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内容
        2.5.2 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5.3 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2.5.4 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过程
    2.6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优化调控分析
        2.6.1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优化调控原理
        2.6.2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优化调控依据与设计
    2.7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的模型分析法
        2.7.1 模型与模型分析法
        2.7.2 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的模型分析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概况
    3.1 研究区范围
    3.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2.1 地质基础
        3.2.2 地貌结构
        3.2.3 岩性
        3.2.4 气候
        3.2.5 水文
        3.2.6 土壤与植被
    3.3 社会经济特征
        3.3.1 人口
        3.3.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3.3 交通
    3.4 特殊的少数民族文化背景
        3.4.1 封闭的人文环境
        3.4.2 文化教育与价值观念
        3.4.3 生产习惯与生活习俗
第4章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时空演变分析
    4.1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类型系统
        4.1.1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分类
        4.1.2 主要数据源
    4.2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分析
        4.2.1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
        4.2.2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景观生态学分析
    4.3 系统结构分析小结
    4.4 都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4.4.1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时间演变过程分析
        4.4.2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空间演变过程分析
        4.4.3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的空间差异分析
    4.5 系统时空演变过程分析小结
    4.6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退化分析
        4.6.1 都安喀斯特土地退化强度分级
        4.6.2 都安喀斯特土地退化动态演变过程
    4.7 系统退化分析小结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机制分析
    5.1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的动因诊断
        5.1.1 定性诊断法
        5.1.2 模型诊断法
        5.1.3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机制指标体系
    5.2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内动力制约机制分析
        5.2.1 降水制约机制分析
        5.2.2 岩性制约机制分析
        5.2.3 土壤类型制约机制分析
        5.2.4 地貌类型制约机制分析
        5.2.5 海拔高度制约机制分析
        5.2.6 坡度制约机制分析
        5.2.7 内动力制约机制小结
    5.3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外动力驱动机制分析
        5.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3.2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处理
        5.3.3 1977-1988年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外动力驱动机制分析
        5.3.4 1988-1999年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外动力驱动机制分析
        5.3.5 1999-2005年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外动力驱动机制分析
        5.3.6 1977-2005年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外动力驱动机制分析
        5.3.7 外动力驱动机制的定性分析
        5.3.8 外动力驱动机制小结
    5.4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退化机制分析
        5.4.1 都安喀斯特土地退化驱动指标体系建立
        5.4.2 驱动指标的数据处理与同化
        5.4.3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退化的驱动机制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性利用评价
    6.1 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目标和意义
    6.2 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单元
        6.2.1 指标体系构建
        6.2.2 评价单元划分—网格法
    6.3 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标准化与评价方法
        6.3.1 评价指标标准化
        6.3.2 基于人工神经网的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原理
    6.4 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过程
        6.4.1 各指标数据的获取
        6.4.2 评价网格单元划分
        6.4.3 评价网格单元数据的提取
        6.4.4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6.4.5 评价等级划分与学习样本训练
        6.4.6 评价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模式
    7.1 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的重要性
        7.1.1 都安喀斯特土地资源特点
        7.1.2 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模式的设计
    7.3 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主要模式
        7.3.1 果—药复合栽培与节水节地型种植业模式
        7.3.2 封山育林与牧业并行发展模式
        7.3.3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
        7.3.4 丘陵谷地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模式
        7.3.5 异地安置模式
        7.3.6 广西喀斯特成功模式借鉴
    7.4 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途径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喀斯特地区庭园生态经济建设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探索 ——以贵州省花江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立题背景与研究设计
    1.1 立题背景
    1.2 研究设计
第2章 示范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2 社会经济条件
第3章 庭园生态经济工程设计
    3.1 目标
    3.2 理论依据
    3.3 示范区庭园生态经济设计内容
第4章 庭园生态经济模式与技术示范
    4.1 水资源有效配置示范研究
    4.2 沼气综合开发利用及效益分析
    4.3 沼气为纽带的庭园生态经济模式及效益分析
    4.4 参与式庭园生态经济建设培训
    4.5 模式与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原创性声明

(10)喀斯特农村参与式社区发展与石漠化综合防治 ——以贵州花江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选题背景
    0.2 立题依据及意义
    0.3 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0.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0.5 研究内容和目标
1 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概述
    1.1 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石漠化因果循环耦合机制
    1.3 石漠化综合防治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2 参与式发展及其理论研究
    2.1 基本概念
        2.1.1 对参与的认识
        2.1.2 对发展的理解
    2.2 参与式发展的形成
        2.2.1 传统发展与现代发展的反思
        2.2.2 对科技与现实的反思
        2.2.3 对发展主体及动力的反思
        2.2.4 对不同群体及其认识差异的反思
        2.2.5 参与式发展
    2.3 参与式发展轨迹追溯
        2.3.1 国外参与式发展轨迹
        2.3.2 中国参与式发展历程
    2.4 参与式发展理论
        2.4.1 参与式发展的理论框架
        2.4.2 参与式农村评估的理论框架
3 社区发展及其理论研究
    3.1 基本概念
        3.1.1 对社区的认识
        3.1.2 对社区发展的理解
    3.2 社区发展轨迹追溯
        3.2.1 国外社区发展轨迹
        3.2.2 中国社区发展历程
    3.3 社区发展理论
        3.3.1 新发展观与社区发展理论
        3.3.2 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
        3.3.3 社区发展的机制原理
        3.3.4 社区发展的价值理念
4 参与式社区发展与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
    4.1 参与式社区发展及实证
        4.1.1 参与式社区发展的特征
        4.1.2 参与式社区发展的机制
        4.1.3 参与式社区发展的目标
        4.1.4 参与式社区发展实证
    4.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实施参与式社区发展的必要性
        4.2.1 几个值得思考的案例
        4.2.2 对传统治理项目的思考
        4.2.3 参与式与石漠化综合防治
        4.2.4 社区发展与石漠化综合防治
    4.3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参与式社区发展的独特性
        4.3.1 操作环境的独特性
        4.3.2 运用对象的独特性
        4.3.3 参与方式的独特性
        4.3.4 解决问题的独特性
        4.3.5 思维理念的独特性
5 案例研究及分析
    5.1 示范区基本情况
    5.2 示范区参与式社区发展的由来
        5.2.1 “顶坛模式”的发展及形成
        5.2.2 “顶坛模式”的思考与“参与式社区发展”的确立
    5.3 案例分析
        5.3.1 从社区需求评估入手
        5.3.2 社区参与下不同石漠化类型空间分布的遥感解译
        5.3.3 参与式发展规划
        5.3.4 社区发展管理组织的组建及社区能力建设
        5.3.5 参与式水资源调配管理与石漠化综合防治
        5.3.6 参与式庭园生态经济建设与石漠化综合防治
        5.3.7 参与式环境教育与石漠化综合防治
        5.3.8 社区参与下不同石漠化类型区生态综合治理
        5.3.9 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与石漠化综合防治
    5.4 社区可持续自我发展及石漠化综合防治机制研究
        5.4.1 外部力量的功能及定位
        5.4.2 内部活力的激发及启动
        5.4.3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社区可持续自我发展与石漠化综合防治机制
    5.5 效益分析
        5.5.1 生态效益
        5.5.2 经济效益
        5.5.3 社会效益
    6 结论及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图版
致谢
附录2:个人简历

四、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区民族心理意识的模糊综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的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关键技术研究[D]. 李祖国. 贵州大学, 2019(07)
  •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心理研究综述[J]. 李静,崔弘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8)
  • [3]“地方性”视角下的西江流域石文化景观研究[D]. 傅方煜.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4]典型喀斯特小流域治理区土壤养分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天等团乐、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D]. 蒋艳华. 广西师范学院, 2012(09)
  • [5]基于RSGIS的喀斯特地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D]. 陈鑫. 贵州师范大学, 2009(12)
  • [6]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锦宏.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7]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在我国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综合评判中的应用[J]. 刘传华,张捷,曹靖,张宏磊,田谆君,王岚. 中国岩溶, 2008(02)
  • [8]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演变机制与优化调控模式研究 ——以广西都安为例[D]. 苏广实.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9]喀斯特地区庭园生态经济建设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探索 ——以贵州省花江示范区为例[D]. 王家录. 贵州师范大学, 2006(11)
  • [10]喀斯特农村参与式社区发展与石漠化综合防治 ——以贵州花江示范区为例[D]. 李明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民族心理意识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