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高等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交通高等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一、《交通高教研究》投稿须知(论文文献综述)

吴慕镶[1](2021)在《中美高等教育研究合作发文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学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过程中,科研合作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越来越被研究者所重视,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已经有意识地参与到科研合作中去。在科研合作中,有一种科研合作模式是校际合作,即所发表论文中的作者并不是同一所机构的研究者,分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级单位,这种校际合作所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科研合作模式有利于研究者之间进行不同的知识交流、知识互换以及研究方法的创新等。因此,已有研究表明校际合作更能够带来学术论文质量的提升。在数据收集与整理方面,选取的是中国与美国2010-2019年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内的校际合作发文,经统计分析后发现,无论是在合作度方面,还是在合着率以及社会网络分析等相关指标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整体的校际合作水平相对美国偏低,进而在此基础上对这种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首先是区位因素,研究机构其所处的地理区域位置犹如一种“壁垒”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校际合作,在比较分析中,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更容易受地理位置的约束很难打破地区位置进行校际合作。其次是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对校际合作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以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发展较快的地区其校际合作程度也相对较高,而中美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地区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更大,这也就导致了对校际合作的影响也更大。再次,高等教育研究校际合作两极分化也会对整体的校际合作程度产生影响,通过标准差与方差分析,发现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校际合作中实力较高的研究机构越能够参与到校际合作中去,而实力较低的高校却很难参与到较多的合作中去,这也就造成了整体的合作程度较低。最后,中国与美国的历史文化也会对科研合作产生影响,中国受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很难突破已有的社会结构产生合作关系,这也在一定程度影响校际合作的产生。本研究在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层面说明了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中国的校际合作整体合作程度相较偏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及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校际合作程度偏低的重要因素。而在实践层面,已经有研究表明校际合作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更高,所以提升高等教育整体的校际合作水平,不仅能够提升各研究机构的高等教育研究实力与水平,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具有促进与提升意义。

陈思羽[2](2021)在《“双一流”高校学报的传播力研究 ——以高校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我国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力求通过“双一流”战略的实施,推动我国高校和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进步。一流学科是“双一流”战略的重点与核心,一流学科成果的传播与转化深刻影响着“双一流”建设进程。作为社科类一流学科成果传播平台,“双一流”高校社科学报在巩固一流学科建设、传播中华文化、彰显文化底蕴、引领社会风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双一流”高校针对人文社科类一流学科,应当着力建设专业化、集群化、国际化的一流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使之成为宣传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成效、传播优质学术成果的一流平台。结合文献计量学和AMI综合评价模型,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一流学科的‘双一流’高校学报传播力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分析的主要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层面即引领力、服务力和推动力对“双一流”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研究样本进行分析考察,具体从期刊载文量及载文来源、学科分布、学科栏目、文献关键词反映“一流学科”发展的情况、开放、融合出版建设等指标对20个“双一流”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样本进行深入探究,由此总结出目前“双一流”高校社科学报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学术引领力和学科影响力不足以及开放出版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双一流”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现有传播中的不足之处,本研究提出了发挥“双一流”高校学报的引领力、加强“双一流”高校学报的服务力以及增进“双一流”高校学报的推动力的路径提升方向,具体包括完善学报体系建设、依托优势学科加强一流学科成果宣传力、构建融合性全媒体学术出版矩阵、创新融合出版增值服务形式等传播力提升实施策略,以期助力“双一流”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整合优质学术资源,实现一流学术期刊的一流传播力,推进高校学术影响力和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Editorial Office;[3](2021)在《2020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4家教育类期刊的发文统计》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高等教育科研发文的高校分布呈现不平衡态势,"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据了高等教育科研版图的主导位置,公办高职高专院校贡献率明显偏低且参与度呈下降趋势,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在高等教育科研版图中的贡献度不容忽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职称以高级职称为主。有基金资助的科研论文占比近70%,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资助的论文超过55%。从研究热点看,具有高等教育科研热点和社会热点、重大政策相互呼应的特点,说明研究者在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时关注的研究问题与社会动态的关联程度在加强。

王小梅,周详,李璐,刘植萌,温静怡[4](2020)在《2019年全国高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8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统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连续5年全国高校高等职业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院校与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力,公办本科院校在该领域的研究贡献度持续上升。小规模研究团队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高级和中级职称作者是论文发表的主要群体,发文量占据绝对优势,活跃作者中公办本科院校的人数更多,非高校研究机构也是高职教育科研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表集中在职教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从基金支持上看,高职教育科研的属地性较明显。从职教科研热点来看,传统议题与政策热点的双重关注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稳定特征。

郭伟,李伟[5](2020)在《普通高校学报办刊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全面调查我国普通高校学报办刊现状,解决基础数据不充足、不精准的问题,为制定普通高校学报发展政策、改革方案,以及开展高校学术期刊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官方网站、中国知网、学报官方网站调查统计普通高校学报的数量、文种、出版地、出版周期、主办单位、刊名、学科属性、载文量变化趋势,并划分"双一流"高校、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高专院校3类主办单位层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5月26日,我国共有普通高校学报1257种(不含港澳台地区),819种为双月刊;"双一流"高校主办学报122种,普通本科高校主办992种,高职高专院校主办143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报457种,人文社会科学类456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混合型315种;近10年整体载文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普通高校学报是极具特色的学术期刊,是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成员,"大综合"并不是普通高校学报的主体。建议增加期刊登记信息的发布数量,促进普通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通过政策引导加强内容建设。

张冀[6](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王海凤[7](2020)在《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日甲午一役后,国人开始转向日本学习,“训育”这一教育名词随之传入中国。嗣后,中华教育界人士对“训育”一词进行了多方阐释,并将其应用于新式学堂,进行了有关训育制度的早期实践。民国成立后,“训育”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然而在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下,北洋政府无暇顾及教育,致使其时各高等院校在实践层面有关训育的探索,大多各行其是。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随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国民党当局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建立训育体制,但仅局限于中小学,未涉及高等院校。是故,其时各高校有关训育制度的实践,仍延续了北洋政府时期的模式。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言行,国民政府开始在专科以上学校正式构建训育制度。其后,无论国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抑或教会高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训育规章法令,从以下三方面推行训育制度:实施“导师制”;成立“训导处”;筹设“三青团分团部”。然而,由于各专科以上学校的具体实情不一,在“训育制度”的实际推行过程中,各校的实施情形有所不同。本选题以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晚清民国时期的档案、报刊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训育”由一个概念发展到一种教育制度的演变进程为线索,从思想层面、实践层面、制度层面三方面出发,即按照“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实践探索,上升至训育制度的正式建构,来谋篇布局、划分章节。在思想层面,自“训育”一词传入中国后,对其内涵、外延,国人产生了激烈的论争。在介绍西方训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的国情,国人形成了自己的训育理论体系。在对训育制度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国人亦在实践层面进行有关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清末“监学官”的设立、“寄宿舍制度”的出现及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皆是有关训育制度的初步实践。民国前期,在训育实践方面,各高等院校仍沿袭了清末的训育范式,直至“五四”之后才有所改变。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因无可资遵循的训育方针,各高等院校的训育组织较为混乱,部分高校开始试行“导师制”: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指引下,各高校开设了“党义课程”。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防止学生受到非三民主义因素的影响,在训育制度的理论指导与实际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国民党政权开始在高等院校构建训育制度,不仅在学制系统中订定了统一的训育方针、训育标准,而且在管理系统中设立了专门的训育组织机构。训育制度建立后,国民政府为在各高等院校全面推行训育制度,将“导师制”纳入教育教学体制;将“训导处”加入行政管理体制;将“三青团”植入高校组织机制。在民族战争的背景下,此三大举措的实施,在某种意义上,发挥了各自的“本职”功能,为抗战救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国民党势力的介入,三大举措的“本职”功能发生变质,“党化”与“政治化”现象日益严重。究其根本原因,乃在于“一党专政”下的任何管理举措,最后的发展路径,只能是用来维护国民党根本利益的工具。

杨凯良[8](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王小梅,王者鹤,周光礼,周详,李璐,刘植萌[9](2020)在《2019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4家教育类期刊的发文统计》文中研究说明基于2019年全国高校在14家教育类期刊的发文统计分析,国内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发文呈现不平衡,公办本科高校尤其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重点高校在发文总贡献率、活跃作者占比上都占据绝对优势,而普通高职院校、民办高校的贡献率明显偏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类型的科研机构与境外高校也在教育科研论文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显示出高等教育科研生态的多样化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作者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高等教育科研作者队伍职称以高级职称为主,博士研究生的发文占比超过中级职称作者。近7成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有基金资助,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超过一半。从研究热点来看,呈现出对"双一流"建设等国家重大政策的高度关注和传统研究议题持续跟踪的特征,显示出高等教育学科研究范畴趋于稳定并保持着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

徐锋[10](2020)在《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资源,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传播和认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道德精髓和思想价值,以期让中华民族灿烂的东方文明在全世界传播。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武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开始,在探索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并以史为鉴,汲取优秀的思想道德精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围绕以下思路展开论述:首先,厘清“武德”、“传统武德”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武德思想的实质;其次,梳理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武德思想内容及其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以少林和武当两个文化流派作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然后,通过对传统武德思想的梳理与分析,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历史评判和价值重估;最后,揭示和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此,本文研究观点主要概括如下:第一,武德概念最早萌芽于古代人类生存生产的劳动,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与发展。早期的“武德”与军事发展脉络相契合,既存在于彼此交融的个体与集团间,又分别存在于内涵各异的个体武德和军事武德中。个体武术武德或民间武术武德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传统武德既指传统的武德,又指武德的传统。传统的武德主要指历代存留下来的武德伦理思想、制度和规范,而武德的传统主要指从古延续至今、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武德伦理传统,囊括实践领域和精神领域,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传统武德思想的实质涵盖所有与“武”有关的思想品德内容,包括道德自觉、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等。第二,不同历史时期,武德思想内容和文化特征不同。本文以古代历史上武德文化特征明显、武德思想鲜明为分期理念,把武德思想的发展分为先秦、盛唐、宋元、明清四个主要时期。先秦经历了历史上重要大变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思想大繁荣大发展,“尚礼、尚谋、尚侠”是当时主要的武德思想内容。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开明政治与繁荣经济为社会形成崇武尚侠风气打下基础,“以武壮志、以武立志、以武言志”成为当时武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宋元时期,在“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下,导致民间习武结社规范化、民间武术表演娱乐化特征明显,从而推动武术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明清时期,明代的兵家思想为武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清王朝对民间武术的镇压使民间秘密结社和清规戒律兴起,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使侠者们行侠天下,镖师们侠骨义胆的高尚武德使镖局和镖师们镖行天下。第三,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墨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之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阴阳、佛家的禅定、墨家的侠义等思想,在传统武德思想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流派及特征,少林功夫和武当武术是其中的典型。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少林功夫修禅悟道的武德传统。道教文化与武当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武当武术养生修道的武德传统。少林武德与武当武德,形象反映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特征。第四,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形成了一套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忠诚守信的精神节气,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优秀传统。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神秘性和虚幻性等消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改造。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发挥时代价值,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武德思想的仁勇结合、内外相应、古今相继和真善相随。第五,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自觉”后,留下优秀的武德思想内容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挖掘与弘扬,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应积极发挥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内容优势、融入优势和传播优势,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共享,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二、《交通高教研究》投稿须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通高教研究》投稿须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高等教育研究合作发文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机构合作对论文质量的研究概述
        1.3.2 机构合作现象的研究概述
        1.3.3 机构合作影响因素的研究概述
        1.3.4 文献综述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性
2 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合作
        2.1.2 校际合作
    2.2 理论基础
        2.2.1 合作竞争理论
        2.2.2 社会网络理论
3 中美高等教育研究科研合作特征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科研合作指标分析
        3.2.1 合作度分析
        3.2.2 合着率分析
        3.2.3 社会网络指标分析
    3.3 小结
4 中美高等教育研究科研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4.1 区位因素对高等教育研究校际合作的影响
        4.1.1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合作发文区位因素分析
        4.1.2 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合作发文区位因素分析
        4.1.3 小结
    4.2 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对高等教育研究校际合作的影响
        4.2.1 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研究校际合作发文关系分析
        4.2.2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与高等教育研究合作关系分析
        4.2.3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与高等教育研究合作关系分析
    4.3 科研合作中的两极分化对高等教育研究校际合作的影响
    4.4 历史文化因素对高等教育研究校际合作的影响
    4.5 中美高等教育研究校际合作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1.1 高等教育研究校际合作指标差异
        5.1.2 高等教育研究校际合作影响因素
        5.1.3 高等教育研究校际合作影响因素差异原因分析
    5.2 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校际合作整体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5.2.1 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突破自身社会结构积极开展校际合作
        5.2.2 高校多措并举,保障与推动高等教育研究校际合作有效开展
        5.2.3 国家统筹,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
    5.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双一流”高校学报的传播力研究 ——以高校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双一流”高校学报传播力的理论框架
    2.1 “双一流”高校学报传播力的理论价值
        2.1.1 引领学术方向
        2.1.2 巩固学科建设
        2.1.3 助推成果转化
    2.2 “双一流”高校学报的传播力模型
        2.2.1 理论依据
        2.2.2 模型建构
        2.2.3 样本选择
    2.3 学报传播力提升对“双一流”建设的反哺意义
        2.3.1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3.2 助推高校科研水平全面提升
        2.3.3 培育创新型优质人才队伍
3 “双一流”高校学报的传播力分析
    3.1 “双一流”高校学报引领力分析
        3.1.1 学术引领力整体较强,但学报间引领实力存在差距
        3.1.2 注重对思想理论的传递与解读
        3.1.3 注重对社会文化的宣扬和对舆情热点的讨论
    3.2 “双一流”高校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服务力分析
        3.2.1 学术传播力与学科影响力稳步提升
        3.2.2 注重一流学科建设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2.3 将一流学科与高校特色相结合的学科研究趋势明显
        3.2.4 一流学科成果已基本实现专题式传播
    3.3 “双一流”高校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推动力分析
        3.3.1 与开放存取平台合作的意识不强
        3.3.2 网站建设成效最佳,但移动传播力较弱
        3.3.3 网站出版服务完善,微平台服务形式丰富
4 “双一流”高校学报传播力的现存问题
    4.1 学术引领力和学科影响力不足
        4.1.1 学报综合实力有待提高
        4.1.2 一流学科发展地位不够突出
        4.1.3 学报栏目设置不合理
    4.2 开放融合出版水平有待提升
        4.2.1 开放出版程度不高
        4.2.2 数字出版成效不佳
        4.2.3 融合出版服务不完善
5 “双一流”高校学报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5.1 发挥学术引领与思想文化引领作用
        5.1.1 完善学报体系建设,整合一流学术资源
        5.1.2 加强思想意识引导,引领一流学术方向
    5.2 提升一流学科成果宣传力与影响力
        5.2.1 依托学科优势,拓展一流学科宣传渠道
        5.2.2 创新策划栏目,提升一流学科学术影响力
    5.3 提高开放融合出版水平
        5.3.1 大力促进全面开放出版
        5.3.2 构建融合性全媒体出版矩阵
        5.3.3 创新融合出版增值服务形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2020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4家教育类期刊的发文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院校分布情况
    (一)公办本科高校2020年发文情况
    (二)公办高职高专院校2020年发文情况
    (三)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2020年发文情况
    (四)其他机构2020年发文情况
二、2020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队伍情况
三、2020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获基金资助情况
四、2020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研究热点情况
五、小结

(4)2019年全国高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8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文机构分布情况
    1. 公办本科院校发文情况。
    2. 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情况。
    3. 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高校发文情况。
    4. 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发文情况。
    5. 其他机构发文情况。
    6. 区域分布特点。
二、高职教育科研论文作者情况
    1. 合作研究方面。
    2. 职称方面。
    3. 活跃作者方面。
三、高职教育科研论文获基金资助情况
四、高职教育科研热点分析
五、结论

(5)普通高校学报办刊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高校学报基本情况
        2.1.1 学报数量
        2.1.2 出版地
        2.1.3 出版周期
        2.1.4 主办单位
        2.1.5 刊名
    2.2 载文情况
        2.2.1 普通高校学报载文的学科大类
        2.2.2 10年载文量变化趋势
3 小结与建议
    3.1 小结
    3.2 建议
4 结语

(6)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1.1.1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述评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预期创新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3.1 认知功能
        3.1.1 形式认知
        3.1.2 内容认知
        3.1.3 载体认知
    3.2 导向功能
        3.2.1 政治导向
        3.2.2 思想导向
        3.2.3 行为导向
    3.3 互动功能
        3.3.1 实时互动
        3.3.2 平等互动
        3.3.3 多元互动
    3.4 服务功能
        3.4.1 咨询服务
        3.4.2 查询服务
        3.4.3 推送服务
    3.5 开发功能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3.6 凝聚功能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6.1.1 强化政治素养
        6.1.2 加强业务学习
        6.1.3 实施名师计划
        6.1.4 发挥全员作用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6.3.1 创新推送类型
        6.3.2 重视标题制作
        6.3.3 创新话语体系
        6.3.4 打造精品栏目
        6.3.5 把握推送时机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6.4.1 强化领导机制
        6.4.2 规范管理机制
        6.4.3 优化评估机制
        6.4.4 健全协调机制
结论
附录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评析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思想层面:近代中国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清末“训育”概念的传入
        一、“训育”传入的背景
        二、“训育”传入的主体
        三、“训育”传入的内容
    第二节 民国前期训育内涵的争辩
        一、训育重要性的探讨
        二、训育内涵的博弈
        三、训育实施路径的论争
    第三节 民国后期训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训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形成
        二、训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训育思想
第二章 实践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
    第一节 清末新式学堂“训育”的践行
        一、“监学官”的设立与管理规则的颁布
        二、“寄宿舍制度”的出现
        三、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
    第二节 民国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验
        一、“学监制”的续存
        二、“学生自治会”的成立
        三、“经学”训育课程的延续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行
        一、“导师制”的先行
        二、训育组织的杂出
        三、“党义课程”的开设
第三章 制度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构建完型
    第一节 训育制度建立的缘由
        一、“学校风潮”频发的推动
        二、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的建议
        三、战时施政方针及教育政策的导引
    第二节 学制系统“训育”的构建
        一、训育方针的艰难确立
        二、训育标准的加速订定
        三、“导师制”的大力倡导
    第三节 管理系统“训育”的编织
        一、训育组织“训导处”的建立
        二、训育研究委员会的设立
        三、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成立
第四章 全面推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高校训育制度的实况
    第一节 “导师制”的实施
        一、国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二、私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三、教会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第二节 “训导处”的设立
        一、国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二、私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三、教会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引入
        一、国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二、私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三、教会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第五章 历史反思: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评析
    第一节 训育制度的总体评析
        一、训育制度的内在联系
        二、训育制度的功能体现
    第二节 导师制的评析
        一、从师生情感交流的角度看
        二、从学子民族精神的角度看
        三、从学生思想行动的角度看
    第三节 训导处的评析
        一、导致学校管理的行政性
        二、催生校园氛围的政治化
        三、加强学生思想的控制力
    第四节 三青团的评析
        一、于学子抗敌热情的影响
        二、同高校政治色彩的关系
        三、与学生进步运动的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1.2.6 已有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着名大学校长
        1.3.2 高等教育思想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4.1.1 师承关系维度
        4.1.2 学术网络维度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8.1.1 形成过程
        8.1.2 影响因素
        8.1.3 形成特点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9)2019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4家教育类期刊的发文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9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文院校分布情况
    (一)高校发文情况
        1. 公办本科高校发文情况。
        2. 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情况。
        3. 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发文情况。
    (二)其他机构发文情况
二、2019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队伍情况
三、2019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获基金资助情况2019年在14家期刊上发表的2 119篇论文中有1 446篇论文为各项基金、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占论文总量的68.24%。以第一基金项目为统计对象,受
四、2019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研究热点情况

(10)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武德史料研究
        1.2.2 武德现状研究
    1.3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分析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1.4.2 本选题的不足之处
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内涵解读
    2.1 武德概念的缘起
        2.1.1 武德概念的萌芽
        2.1.2 武德概念的形成
        2.1.3 武德概念的分化
    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2.1 “武德”释义
        2.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3 传统武德的思想实质
        2.3.1 武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自觉
        2.3.2 武德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行为规范
        2.3.3 武德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演进历程
    3.1 先秦时期武德思想
        3.1.1 西周时期的“尚礼”思想
        3.1.2 春秋时期的“尚谋”思想
        3.1.3 战国时期的“尚侠”思想
    3.2 盛唐时期武德思想
        3.2.1 “以武壮志”的兴国思想
        3.2.2 “以武立志”的治国思想
        3.2.3 “以武言志”的爱国思想
    3.3 宋元时期武德思想
        3.3.1 “崇文抑武”思想的形成
        3.3.2 民间结社与社约社规的形成
        3.3.3 民间武艺表演的娱乐化趋向
        3.3.4 武艺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
    3.4 明清时期武德思想
        3.4.1 兵家思想对武德思想的贡献
        3.4.2 秘密结社与门规戒律的兴起
        3.4.3 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
        3.4.4 镖局和镖师们的镖行天下
    3.5 民国之后的武德思想
4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流派及特征:以少林和武当为例
    4.1 修禅悟道——佛教文化与少林武德
        4.1.1 少林功夫与中原文化
        4.1.2 佛教禅宗与少林戒约
        4.1.3 禅拳合一的少林武德
        4.1.4 少林武德思想特征
    4.2 养生修道——道家文化与武当武德
        4.2.1 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
        4.2.2 武当道教与养生
        4.2.3 道家思想与武当武德
        4.2.4 武当武德思想特征
5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价值与转化
    5.1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5.1.1 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
        5.1.2 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
        5.1.3 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
        5.1.4 忠诚守信的精神气节
    5.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5.2.1 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
        5.2.2 传统武德思想的神秘性
        5.2.3 传统武德思想的虚幻性
    5.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5.3.1 仁勇结合的武德境界
        5.3.2 内外相应的武德呈现
        5.3.3 古今相继的武德传承
        5.3.4 真善相随的武德追求
6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6.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6.1.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6.1.2 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
        6.1.3 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6.1.4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
    6.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6.2.1 武舞同源,发挥以舞演武的亲和力
        6.2.2 武书同构,利用以笔论武的影响力
        6.2.3 文以载道,提升以文会武的传播力
    6.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
        6.3.1 健全人格,提高个体修养
        6.3.2 注重礼仪,增进社会和谐
        6.3.3 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6.4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
        6.4.1 建立践行传统武德思想的长效机制
        6.4.2 营造崇尚传统武德思想的校园环境
        6.4.3 创编体现传统武德思想的教材体系
        6.4.4 探索融入传统武德思想的课堂实践
    6.5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6.5.1 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形象
        6.5.2 连接国际交往的共享通道
        6.5.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交通高教研究》投稿须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高等教育研究合作发文对比研究[D]. 吴慕镶.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双一流”高校学报的传播力研究 ——以高校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D]. 陈思羽.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2020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4家教育类期刊的发文统计[J].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Editorial Office;.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4)
  • [4]2019年全国高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8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统计[J]. 王小梅,周详,李璐,刘植萌,温静怡. 中国高教研究, 2020(12)
  • [5]普通高校学报办刊现状调查与分析[J]. 郭伟,李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12)
  • [6]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D]. 王海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9]2019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4家教育类期刊的发文统计[J]. 王小梅,王者鹤,周光礼,周详,李璐,刘植萌. 中国高教研究, 2020(04)
  • [10]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D].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交通高等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