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下水中镎、钚、锶地球化学行为的模拟研究

黄土地下水中镎、钚、锶地球化学行为的模拟研究

一、镎、钚、锶在黄土地下水中地球化学行为的模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楚[1](2019)在《镅在北山预选处置场研究区的赋存形态及迁移行为探究》文中提出核素迁移的探究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其研究方法有许多种,如野外现场实验法、实验室研究法以及计算机数值模拟法等,其中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随着计算方法的改进和计算能力的提升,其发展越来越迅猛。高放废物中含有大量的Am元素,其中241Am和243Am核素具有较长的放射性半衰期和化学毒性,一旦在处置过程中发生泄漏,并随着地下水迁移到生物圈,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研究Am核素在地下水中迁移行为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采用的是计算机模拟技术来研究放射性核素Am在北山预选处置场研究区的花岗岩裂隙水中的迁移规律和特征。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三点:(1)利用地球化学模拟软件EQ3/6(V8.0)和PHREEQC分别研究花岗岩裂隙水中放射性核素Am、Np、Pu的赋存形态,并将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可知,两个模拟软件计算得到Am的存在形式都以AmCO3+、Am(CO3)2-为主,Np的存在形式都以NpO2+为主,而Pu的存在形式中Pu(OH)4(aq)都占优势,但由于不同软件采用的数据库和计算精度不同,核素赋存形态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然后利用PHREEQC分别模拟两个重要的参数pH和氧化还原电位Eh对核素赋存形态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pH和Eh对Am、Np、Pu的不同赋存形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利用EQ3/6(V8.0)模拟花岗岩裂隙水与高放废物相互作用后花岗岩裂隙水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的变化特征以及次生矿物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核素由于产生次生矿物的含量和顺序的差别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2)利用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模拟分析天然状态下研究区不同类型钻孔地下水BSO1和BSO2中主要元素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性质的地下水在主要元素赋存形态和含量上有一定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污染物Am进入为研究区地下水BSO1和BSO2后的赋存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天然状态和有污染物进入时两种地下水中Am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都相同,均为AmCO3+、AmSO4+和AmOH2+,但在有污染物进入时各种赋存形态的浓度有很大程度的上升,为探究Am在研究区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建立了基础。(3)利用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具有的一维溶质输运耦合模拟功能来进一步模拟放射性核素Am随北山预选处置场研究区地下水迁移规律,即模拟Am元素进入研究区内,它的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同一距离处,Am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增大,直到达到初始污染物的浓度,并且模拟分析出pH、温度、弥散度、扩散系数等不同参数条件下,Am元素的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情况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王卓[2](2018)在《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有机污染物与胶体的协同迁移机制及其模拟预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越来越迅速,对此产生的恶果就是对应的城市垃圾也越来越多,处理这些城市垃圾的我国的许多垃圾填埋场都属于设备简易的垃圾填埋场,这些设备简易的垃圾填埋场主要是天然沟壑形成的,而且底部缺少专业的防渗设备,而这些简易的垃圾填埋场在长时间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其中含有很多有机污染物,金属,重金属离子,病毒,无机盐等等,它们持久力强,毒性大。当前,我国地下水已被污染,而且情况日趋严重。而其中老垃圾填埋场就成为了众多污染地下水资源的源头之一。而在此过程中,胶体的广泛存在在污染物的迁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资助项目,吉林省发改委重大研究课题《老(废弃)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有机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课题》为依托,以吉林省某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区,在研究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资料采集,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筛选出了研究区典型有机污染物与典型胶体,进行了单一组分有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协同胶体在浅层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开展了室内静态实验,动态模拟实验,数值模拟,揭示了有机污染物协同胶体在浅层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为我省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本次研究结果表明:1.典型污染物与胶体的选取:本次在研究区分别从垃圾填埋场内、垃圾场上下游村庄取到地下水样品13个,垃圾场渗滤液1个,并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和测试,由此结果筛选出垃圾填埋场典型有机污染物和典型胶体,检测结果发现:测试样品中含量较高的主要为卤代烃类和芳香烃类,其中芳香烃类检出率最高的是苯(50%),卤代烃类检出率最高的是三氯甲烷(85.7%),而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对人体有强烈的致癌风险的苯和岩相含水层系统中最常见的无机胶体二氧化硅。2.二氧化硅胶体的理化性质:在没有苯存在和有苯存在时,SiO2胶体的粒径,电势电位(负电势)均随着溶液pH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随着IS的升高,SiO2胶体的粒径增大,电势电位(负电势)逐渐减小。对比溶液中无苯和有苯存在时,SiO2胶体的粒径增大,是因为SiO2胶体与苯结合成了更大粒径的物质。3.苯与胶体协同的转化规律(1)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苯与胶体共存时,二氧化硅胶体通过充当吸附点位促进了介质对苯的吸附,且垃圾填埋场中三种含水介质(细砂,中砂,粗砂)对苯与胶体共存条件下和单一组分苯溶液的吸附动力学规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吸附速率的大小顺序为:细砂>中砂>粗砂,在浅层含水层中当苯与胶体共存时的吸附速率大于单一组分苯溶液的吸附速率。由电镜扫描结果可知,当苯与胶体共存时,吸附前三种介质颗粒明显,孔隙较大;吸附后介质表面空隙较小,更为致密,填满了吸附前介质的孔隙,可以看出,二氧化硅胶体提供更多吸附点位,促使吸附更多的苯。另外,从X光衍射结果可以看出,吸附后硅元素与碳元素含量明显增加,也表明二氧化硅胶体含量增加,从而吸附更多的苯。(2)吸附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中三种含水介质(细砂,中砂,粗砂)对苯与胶体共存条件下和单一组分苯溶液的吸附热力学规律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且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细砂>中砂>粗砂,同样通过SiO2胶体充当吸附点位,促进介质对苯的吸附,苯在细砂上吸附量最大,在粗砂上吸附量最少,且当苯与胶体共存时的吸附量大于单一组分苯溶液的吸附量。(3)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中三种含水介质(细砂,中砂,粗砂)对苯与胶体共存条件下和单一组分苯溶液的生物降解作用均符合一级衰减动力学模型,且衰减速率的关系为细砂>中砂>粗砂,苯在细砂上衰减最快,在粗砂上衰减最慢,在苯与胶体共存条件下,对比三种不同含水介质的吸附作用过程苯随时间变化的浓度,并没有单一组分苯溶液吸附作用过程苯随时间变化的浓度降低得多,SiO2胶体的存在使苯的生物降解作用减弱。4.苯与胶体协同的迁移规律(1)不同水化学条件对苯与胶体共存条件下在浅层含水层中迁移的影响在苯与胶体共存时,随着pH(pH=5,7,9)的升高,由计算得出的自然衰减速率常数分别为0.33 d-1,0.21 d-1,0.46 d-1,吸附系数分别为6.53×10-2 cm3/g,8.37×10-2 cm3/g,1.12×10-1 cm3/g,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12 d-1,0.024 d-1,0.005 d-1,吸附系数依次增大。这说明在酸性环境中,苯不易被介质吸附,吸附量减少。使用CaCl2调节溶液离子强度时的穿透曲线与使用NaCl调节溶液的离子强度具有相同的趋势,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穿透能力逐渐减弱,吸附量逐渐增加。对比没有二氧化硅胶体时,苯在介质中的穿透能力减弱,可以看出,二氧化硅胶体的加入使其占据介质表面的吸附点位,促进了苯在介质中的迁移。虽然在吸附过程中,二氧化硅胶体的存在提供了更多的吸附点位,使吸附量增加,但是这种吸附过程并不是化学吸附,而是一种物理吸附,苯与二氧化硅胶体和介质结合成的大颗粒在水流的作用下被解吸,导致在SiO2胶体的存在下,苯在介质中的穿透能力增强。(2)不同水动力条件对苯与胶体共存条件下在浅层含水层中迁移的影响在苯与胶体共存时,随着流速的增大(V=0.1ml/min,V=0.2 ml/min,V=0.4ml/min),苯在含水介质中的穿透能力增强。通过计算得到的自然衰减速率常数随着流速的增大分别是0.25 d-1,0.21 d-1,0.04 d-1,吸附系数分别为9.80×10-2 cm3/g,8.37×10-2 cm3/g,2.24×10-2 cm3/g,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77 d-1,0.024 d-1,0.012 d-1,自然衰减速率常数,吸附系数和生物降解速率常数随着流速的增大越来越小,这是因为随着流速越来越大,造成苯与介质之间的剪切力矩产生变化,剪切力变大,另一方面,随着流速的增大,苯在浅层含水层中的停留时间变少,溶质的扩散作用减弱,苯与介质之间的接触次数减少,这些都不利于介质对苯的吸附作用,造成了随着流速的增大,吸附量减少。对比没有二氧化硅胶体时,苯在介质中的穿透能力减弱。同样是因为二氧化硅胶体占据介质表面的吸附点位从而促进了苯在介质中的迁移。5.苯与胶体协同数值模拟建立了“苯—胶体”在浅层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数值模型,由模型得到的穿透曲线与实验数据所得的穿透曲线拟合程度较高。苯与胶体共存时的沉积速率系数较小(<4.45×10-3/S),在各种条件在均小于无胶体存在时(<5.43×10-3/S),SiO2胶体的存在促进了苯在浅层含水层中的迁移。

陈晓远[3](2018)在《239Pu高效吸附柱撑粘土的制备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目前贮存的高放核废物量大,而239Pu是其中关键的高放射性核素之一,粘土矿物因具有强吸附性和低渗透性等优点可作为高放射性核废料贮库的潜在回填材料,但如果粘土岩被用作多重屏障系统的组成部分,粘土胶体会促进水环境中钚的迁移。本文通过柱化的方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吸附性强、低迁移性的改性粘土,通过X射线小角散射以及中子小角散射研究了粘土的内部结构。为了提高吸附剂对239Pu的吸附以及阻滞239Pu的迁移,研究了粘土与239Pu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比较粘土以及几种柱撑粘土对Pu的吸附性能,并对各种粘土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Al的氧化物以及(Ln-Al Ln=La,Ce)的氧化物和膨润土以及蒙脱土制备柱撑粘土,并在pH分别为4和7的条件下,比较几种柱撑粘土对水环境中239Pu的去除能力。和钠基蒙脱土相比,不是所有氧化物的柱撑粘土都能提高对Pu的吸附,在中性和酸性的pH条件下,(Ce-Al)氧化物柱撑的粘土除去水环境中Pu(Pu研究浓度范围1.35?10-8–8?10-8 mol dm-3)的性能最好,其吸附分配系数KD值大于104。(2)使用中子小角散射(SANS)测量混合的H2O/D2O变化实验以验证煅烧后通过氨气处理过的产物具有亲水性,柱化剂(La/Ce)-Al阳离子的形状和尺寸(球形2 nm)的表征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SAXS),(Ce-Al)氧化物柱撑粘土的XPS表明Ce4+以二氧化铈的形式存在,最终柱撑粘土对Pu的吸附性能从小到大排序为:Al2O3<La2O3-Al2O3<<CeO2-Al2O3。这说明通过改变粘土矿物层面间距以及增大比表面积增加了对Pu的吸附,并且增加了粘土间柱撑物的稳定性。(3)TEM,SANS和WAXS用于表征分层(Ln-Al)氧化物柱撑的锂皂石内部结构以及颗粒尺寸大小,中子散射揭示了改性粘土对应于长度为10-25 nm和1-2nm厚的薄片的纳米结构特征。(4)在弱碱性条件下,除了在煅烧之前冷冻干燥的样品外,与起始粘土相比,(Ce-Al)氧化物柱撑的锂皂石对239Pu吸收增加了五倍;然而,在酸性环境下,柱撑的锂皂石的吸附性能与原始锂皂石相似,虽然(Ce-Al)氧化物柱撑的高庙子膨润土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都具有高的吸附分配系数,但是在接近中性条件下,可应用于过滤和吸附床的分层柱撑的锂皂石(KD>104)的优点在于,Pu吸附平衡的时间快于柱撑的膨润土,是柱撑的膨润土的两倍。

黄雨曦[4](2017)在《镎在地下水中的物质形态模拟程序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编制地球化学软件,即使用数学公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所建立的地球化学作用的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是当前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中核素在地质层中迁移行为进行分析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核素的化学形态与其迁移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研究体系中的组分与浓度,通过相关反应方程式以及相对应的平衡常数与相关的热力学数据,计算体系中可能存在的物种以及其平衡浓度,从而得到相应元素在该体系中的化学形态分布。在对高放废物处置库中放射性核素在地质层中的迁移行为研究中,镎元素是其中的关键之一。本文选择镎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地下水中镎的化学形态的计算。通过分析镎与地下水中可能存在的CO32-、OH-、SO42-等阴离子相互作用,同时考量存在大量的钙、钠等阳离子的影响以及在平衡过程中涉及到的镎的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作用与温度、pH、Pe等因素可能对其的影响,结合水化学中沉淀-溶解、络合、氧化还原几类反应的相关知识,通过数学方法建立了离子强度模型、氧化还原模型、络合反应模型与沉淀反应模型,并使用PHP语言编程对镎的存在形态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实例计算,镎在地下水中存在的形态以NpO2+为主,占Np总量的87.29%、其次为NpO2CO3-,占Np总量的12.43%,同时还存在少量的NpO2SO4-、NpO2(CO3)23-、NpO2F、NpO2(OH)等形式。该计算结果与PHREEQC的结论趋势一致,该软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同时分析了pH、Pe以及温度对镎的存在形态的影响情况。两个程序的计算结果均表明,pH的变化对Np存在的价态没有影响,但会影响其存在形态,且在该体系可计算范围内,均是NpO2+与NpO2CO3-含量较高,其余存在形态含量极低。计算结果的差别主要是由于迭代过程中的初值选取方法、迭代计算方法、数据库中数据不同等原因所造成的。通过对比与程序检验,该程序基本能用于镎在地下水中存在形态的计算。

杨悦锁,王园园,宋晓明,于彤,杨新瑶[5](2017)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胶体与污染物共迁移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胶体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胶体不仅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带有电荷等基本特点,而且具有独特的双电层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这些特点使得胶体成为地下环境中最为活跃的组分,并对土壤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中的胶体及其对污染物的促进迁移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了地下环境中的胶体来源、可移动胶体的释放与沉积、胶体自身的特征与环境行为以及胶体对不同污染物的促进迁移作用,分析了各种环境因子对胶体-污染物共迁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地下环境中胶体与污染物共迁移的过程与机理等尚需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研究展望。

杜双[6](2016)在《地下水中核素镎化学形态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素镎因其半衰期长、迁移率高等特点成为了重要的核污染物之一,其在地下水中的化学行为较为复杂,了解镎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才能获悉其迁移性能及活动规律,是研究地球化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近年来计算机模拟在此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采用自己编写的程序并将其应用于我国西北某区地下水中核素镎的化学形态研究。本文将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模式与地球化学条件密切结合,采用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热力学分析方法,C语言编写程序,模拟计算镎存在形态和各形态所占浓度。程序模拟结果表明在pH=7.24, t=16℃, Eh=0.345V条件下,该区地下水中镎主要以Np(V)形式存在,存在形态主要为NpO2+,浓度占96.47%,其次是NpO2CO3-、NpO2(OH)、NpO2SO4-、NpO2(CO3)23-等,浓度分别占1.91%、 1.12%、 0.186%、0.00155%。极少量镎 Np(IV)和Np(Ⅵ)形式存在,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对仅存在五价镎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当地下水中仅有五价镎时,镎主要存在形式是NpO2+、NpO2(OH)(aq)、NpO2SO4-、NpO2(CO3)-,浓度各占 97.4%、2.13%、0.29%、0.18%。采用地球化学程序PHREEQC模拟相同地下水体系中镎的存在形式,模拟结果与本课题自编程序的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镎主要存在形态是NpO2+、NpO2(CO3)-和NpO2(OH)(aq),且各形态所占浓度比和自编程序模拟结果相差不超过5%。应用自编程序和PHREEQC考察地下水的pH值、温度、Eh值、镎浓度、HCO3-浓度和SO42-浓度等因素对锋存在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发现pH值会影响镎在地下水中存在价态和化学形态。当3<pH<4时,镎主要以Np(IV)价态的NpS042+形式存在;4<pH<8时,镎主要以Np(V)价态Np02+形式存在;当pH>8时,镎以Np(V)的NpO2(OH)形式存在。分析Eh值对镎化学形态影响,自编程序模拟结果和PHREEQC模拟结果二显示Eh值对镎在地下水中的存在形态几乎没有影响,镎始终以五价NpO2+存在,而PHREEQC模拟结果一显示当-5V<Eh<-2V时,镎主要以Np(Ⅳ)的Np(OH)4(CO3)2-形式存在;当Eh>2V时,镎主要以Np(V)的NpO2+形式存在。考察镎浓度和S042-浓度对镎存在形式影响发现不会影响镎存在形式;HCO3-浓度不影响镎的存在价态却会影响其化学形态。当HCO3-浓度较低时,镎主要以五价NpO2+形式存在;HCO3-浓度较高时,镎主要以五价NpO2(CO3)-形式存在。

王瑞[7](2015)在《松嫩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嫩平原拥有一个由多层含水层组成的大型地下水含水系统,地下水在促进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目前出现的水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下水化学成分及其演化进程。为科学认识松嫩平原地下水质的演化规律,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有必要进行该区地下水的演化机理研究。本文基于水文地球化学理论,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松嫩平原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化学特征及演变规律,并定性和定量研究了地下水化学成分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揭示了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松嫩平原各含水层可视化的研究联合GMS和GIS技术构建了研究区地下水赋存空间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根据模型结构体、分层和剖面的所示结果,松嫩平原地势起伏很大,北部海拔明显高于南部,东部和西部也有轻微隆起,三面共同向南面倾斜。第四系全新统分布较零散,主要分布于松花江、嫩江沿岸,整体较薄,储水能力较弱;上更新统的富水段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半部,由于西侧山前平原的倾斜地形和较粗的粒径,补给条件较好;中更新统分布比较广泛,大致从东北向南部水位埋藏逐渐加深,含水层厚度加大,富水性逐渐变好;而下更新统和第三系都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低平原处,其中第三系砂岩含水层厚度在区域上的变化明显。因上覆第四系和第三系的多个取水层段,白垩系含水层在松嫩平原西部埋藏很深,开采意义不大,而在东部高平原处,由于第三系和第四系上、下更新统含水层大面积的缺失,白垩系大面积分布于中更新统之下甚至接近地表,具有一定的供水意义和研究价值。结合所建模型和基础资料对地下水赋存空间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各含水层和弱透水层(隔水层)的埋藏深度、延展情况、岩性和富水性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在水文地质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并可为之后的水化学特征分析及演化规律研究奠定基础。2、松嫩平原地下水水化学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1)地下水水化学综合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依据研究区水化学采样测试结果绘制水化学综合参数的空间分区图,讨论其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以为淡水为主,微咸水主要分布于中部低平原处的第四系含水层中。第四系地下水总硬度基本呈由四周向中部逐渐升高的规律,其中第四系浅层水超标较严重;第三系地下水的总硬度普遍偏低,而白垩系地下水总硬度在区域性上的差距明显。第四系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很复杂,阴离子水化学类型以HCO3型为主,而主要阳离子的空间分布具有分带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沿着地下水流向,由以Ca型水为主过渡为Ca·Mg、Mg·Ca型水,继而过渡为Mg·Na型和Na·Mg型水,在低平原中部的大庆市和安达市则转变为Na型水。第四系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的演变规律与浅层水相似。而第三系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相对简单,以HC03-Na、HC03-Ca·Na、HC03-Na·Ca为常见类型。白垩系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则相对复杂,并且在空间上没有明显的演化特征。(2)地下水主要离子组分分区统计特征根据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控水因素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进行分区,并将中、深层地下水按照地质时代划分组别,基于统计学理论,对不同分组的地下水样的主要离子组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水文地球化学的角度讨论不同组分和类型所反映出的水质特点和主要水化学形成作用。研究结果表明,HCO3-是地下水中含量较稳定的主要阴离子,C1-和SO42-是造成阴离子水化学类型演变的主要变量。在浅层地下水中,除了中部低平原处的乌裕尔河—双阳河地下水系统以Na+为主外,其他分区中Ca2+都是主要阳离子,而在中、深层水中Ca2+、Na+共同为主要阳离子。NO3-在浅层地下水中含量普遍偏高,尤其在东部高平原处超标明显,这与该区域发达的农业活动直接相关;而F-的含量分布受到地形、淋溶区矿物成分及地下水蒸发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在中部低平原浅层地下水中含量升高明显,而在中、深层地下水中的含量明显偏低,且随着埋藏深度的加深而降低。总体上讲,在流域水系、地形及水循环条件的影响下,从补给区到排泄区,不同分区的浅层地下水化学组分和类型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演化特征,体现着主要水化学作用由溶滤作用向蒸发沉淀作用的转变。(3)地下水组分垂向分布特征和季节演化规律选择具有不同开采层位的代表性钻孔,运用Schoeller图进行不同含水层水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并研究丰枯季节变化对典型区水化学演化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在垂向上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尤其是第四系不同时代的含水岩组之间,而季节变化会影响地下水的演化过程。在枯水期TDS均值升高,主要表现为在河谷低洼地带Na+、Cl-和SO42-的含量有所升高,而季节变化对总硬度的影响不明显。NO3-在潜水枯水期的污染严重,而在丰水期由于大气降水入渗的增加和河流的侧向补给作用,潜水中NO3-浓度明显降低。3、地下水水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研究基于水文地球化学理论、统计学理论、同位素和多种水化学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地下水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来源于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地下水中的溶解反应以碳酸盐和硫酸盐的溶滤反应为主,并且伴随着硅酸盐类和岩盐的溶解,在下部含水层中硅酸盐的溶解也是主要过程,研究区硅酸盐类矿物在适当条件下可水解为高岭土。从地域和地下水系统上来讲,西部山前倾斜平原、东部高平原北端的浅层地下水和中、深层地下水以溶滤作用为主,蒸发浓缩作用则对中部低平原乌裕尔河—双阳河地下水系统的浅层水的控制作用最为明显,并影响局部低洼排泄地带的水化学成分演变过程。而阳离子交替吸附过程是研究区地下水中发生较普遍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受到地形条件和含水层岩石粒度的影响,在研究区北端和西部倾斜平原地区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比较微弱,而在研究区中、东部地区,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变得普遍,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演变逐渐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研究区河道广布,混合作用对浅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演化同样起着重要作用;而近年来人类活动也在直接和间接地改变着自然条件下的地下水化学成分和平衡状态。4、地下水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运用PHREQC软件展开了不同含水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研究,并结合地下水的水动力场条件定量分析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松嫩平原不同含水岩组地下水的径流过程中,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溶滤作用及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在中、深层地下水中硅酸盐类的溶解往往是不可忽视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的发生程度及方向与地下水的水动力条件和水化学成分有关。在地下水的补给地段,单位距离上易溶盐的溶蚀量较少,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比较微弱,而在排泄地带单位距离上易溶盐的溶蚀量明显增大,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非常明显。这说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结果与地下水动力场具有密切的联系,地下水动力场条件是地下水演化方向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地下水溶蚀作用的强弱对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起到一定的标志作用。人类活动的作用将会影响水动力场的形成,并影响水化学场的演变规律;而在水动力场相似的条件下,由于含水层的矿物成分差异、地下水赋存特征及初始水化学成分等因素的不同,地下水水化学成分也表现出不同的演化特征。

刘志[8](2014)在《237Np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37Np(T1/2=2.144×106年)是高毒的放射性核素,并且是目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关键核素之一。本文通过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氮氛围下Np(Ⅴ)和Np(Ⅳ)在甘肃北山花岗岩粉末上的吸附行为。首先除去北山花岗岩粉末样品中的碳酸盐、并将其转化为钠型,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荧光光谱(XRF)对其表面官能团、结构和主要成分等进行表征,并采用N2-BET法测定了花岗岩粉末的表面积,采用Ni-en交换法测定了花岗岩粉末的阳离子交换容量,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得其不同离子强度下的零电位点。通过多种分析方法的比对,建立了对237Np的有效测量手段。考察了接触时间、温度以及初始Np(Ⅴ)浓度等因素对Np(Ⅴ)在花岗岩粉末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在10余小时后就达到平衡,并且假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吸附动力学数据;低pH值时,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较小;高pH值时,吸附量随固液比的增大而增大,而后缓慢变化;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不显着;pH值对吸附的影响较为显着。温度升高,吸附边界略向左边移动,Np(Ⅴ)初始浓度降低,吸附边界略向左边移动。D-R吸附等温线模型能相对较好地拟合实验数据,并表明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使用碘化钠和双盐酸肼在1mol/L的盐酸中将Np(Ⅴ)还原为Np(Ⅳ),考察了接触时间、固液比、pH值、温度、离子强度以及初始Np(Ⅳ)浓度等因素对Np(Ⅳ)在花岗岩粉末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固液比的增加,吸附量减少,离子强度对吸附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吸附边界略向左移动,而Np(Ⅳ)被不同程度地氧化为Np(Ⅴ)。D-R吸附等温线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

卢彩虹,鲁胜利,高缨,姚宗中,聂亚峰,屈秀文[9](2013)在《ICP-MS对环境样品中237Np的分析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近年来,放射性核素监测及污染控制受到高度重视。237Np作为其中一种放射性核素,对其进行测定分析受到广泛关注。伴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以其突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和生物样品中镎(237Np)含量的测定。本文对ICP-MS分析环境样品中237Np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马应明,何艺峰,李哲,刘莉,刘艳,石建芳[10](2013)在《钚在某处置工程屏障水环境中化学形态及影响因素》文中指出针对某放射性废物包装容器回填处置工程屏障结构特征,采用岩体裂隙水浸泡工程屏障样品的方式,在对各平衡水样化学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球化学模拟软件EQ3/6对钚在回填工程屏障水环境中的存在化学形态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钚在回填工程屏障水环境中主要以Pu(Ⅳ)价态Pu(OH)5-形式存在,同时水环境中pH值和Eh值的变化皆会影响钚的存在化学形态和价态。

二、镎、钚、锶在黄土地下水中地球化学行为的模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镎、钚、锶在黄土地下水中地球化学行为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镅在北山预选处置场研究区的赋存形态及迁移行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核素迁移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创新点
2 北山预选处置场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模拟软件EQ3/6和PHREEQC的介绍
    2.1 场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2.2 场区的水文特征
        2.2.1 地下水的存在类型
        2.2.2 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依据
        2.2.3 旧井地段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2.3 地球化学模拟软件EQ3/6和PHREEQC的介绍的介绍
        2.3.1 EQ3/6(V8.0)的介绍
        2.3.2 PHREEQC的介绍
3 花岗岩裂隙水中Am、Np、Pu的赋存形态及其与高放废物相互作用探究
    3.1 花岗岩裂隙水中Am、Np、Pu的存在形式
        3.1.1 水溶液中元素形态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1.2 Am、Np和 Pu在花岗岩裂隙水中的存在形式
    3.2 花岗岩裂隙水中Am、Np、Pu存在形式的影响因素
        3.2.1 pH对核素存在形式的影响
        3.2.2 Eh对核素存在形式的影响
    3.3 花岗岩裂隙水与高放废物相互作用探究
    3.4 本章小结
4 Am在研究区地下水中赋存形态的探究
    4.1 天然状态下研究区不同类型水中主要元素形态计算
        4.1.1 不同类型水中主要元素形态计算
        4.1.2 Na、Ca、S、Cl和 Am的元素形态分布情况分析
    4.2 污染物Am进入研究区地下水后形态分布
        4.2.1 污染源分析
        4.2.2 污染物Am进入研究区地下水时主要赋存形态的模拟探究
    4.3 本章小结
5 Am在研究区地下水中迁移的数值模拟及模拟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元素在水中迁移的概念模型
    5.2 数值模拟假设和参数选取
        5.2.1 研究区模拟计算分区
        5.2.2 数值模拟的假设
        5.2.3 数值模拟参数的选取
    5.3 研究区水中Am迁移模拟
        5.3.1 A区地下水中镅元素迁移模拟
        5.3.2 B区地下水中镅元素迁移模拟
    5.4 模拟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PH对 Am迁移的影响
        5.4.2 温度对Am迁移的影响
        5.4.3 弥散度和扩散系数对Am迁移的影响
        5.4.4 其他因素对Am迁移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有机污染物与胶体的协同迁移机制及其模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机污染物与胶体的协同迁移研究
        1.2.2 其他污染物与胶体的协同迁移研究
        1.2.3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转化规律研究
    1.3 研究方向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典型有机污染物和胶体的选取以及胶体的理化性质
    2.1 典型有机污染组分的确定
    2.2 苯的简介
        2.2.1 苯的物理性质
        2.2.2 苯的化学性质
        2.2.3 苯对人体的危害
    2.3 苯与胶体共存条件下的理化性质
        2.3.1 悬浮液的配置
        2.3.2 胶体的理化性质分析
第三章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苯与胶体协同转化规律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3.1.1 实验介质
        3.1.2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3.2 吸附实验
        3.2.1 实验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生物降解实验
        3.3.1 实验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苯与胶体协同迁移规律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与实验装置
        4.1.3 动态土柱迁移实验设计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参数计算
        4.2.2 不同pH值条件下苯的迁移规律
        4.2.3 不同IS及阳离子类型条件下苯的迁移规律
        4.2.4 不同流速条件下苯的迁移规律
第五章 “苯—胶体”的迁移模拟研究
    5.1 数学模型的建立
    5.2 “苯—胶体”在含水层中的迁移模拟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239Pu高效吸附柱撑粘土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放射性核废物的分类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核素迁移
        1.3.2 Pu的迁移行为
        1.3.3 屏蔽材料膨润土与柱撑粘土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课题的创新点
2 (Ce-Al)氧化物柱撑粘土吸附钚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2.2.2 (Ce-Al)氧化物柱撑粘土的制备
        2.2.3 样品的表征方法
        2.2.4 ~(239)Pu吸附实验流程
        2.2.5 Eu的吸附试验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粘土与Al_(13)阳离子交换
        2.3.2 (La/Ce)-Al阳离子的表征
        2.3.3 粘土与(La/Ce)-Al阳离子交换
        2.3.4 ~(239)Pu吸附实验
    2.4 本章小结
3 分层的(Ce-Al)氧化物柱撑锂皂石吸附钚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Ce-Al)氧化物柱撑锂皂石的制备
        3.2.3 样品的表征方法
        3.2.4 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
        3.2.5 实验流程
        3.2.6 理论和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透射电子显微镜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3.3 中子小角散射
        3.3.4 广角X射线衍射
        3.3.5 ~(239)Pu吸附试验
    3.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镎在地下水中的物质形态模拟程序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球化学模式介绍
        1.2.2 核素形态的研究方法
        1.2.3 超铀元素镎的形态研究
        1.2.4 地球化学模式程序类型与相关程序介绍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镎在地下水中存在形态化学模型与数学模型
    2.1 化学模型
        2.1.1 溶解平衡
        2.1.2 络合物的计算
        2.1.3 氧化还原作用原理
    2.2 镎在地下水中存在形态的数学模型计算
        2.2.1 数学模型建立
        2.2.2 Np的氧化还原反应
        2.2.3 与Np(V)相关的反应
        2.2.4 Np(V)在地下水中的络合反应
        2.2.5 Np(V)的数学平衡方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镎的化学形态计算程序开发
    3.1 程序结构与算法
    3.2 离子强度及活度计算模块
    3.3 氧化还原计算模块
        3.3.1 镎元素的质量衡算
        3.3.2 百倍原则
        3.3.3 镎氧化还原模块的调用
    3.4 络合反应计算模块
        3.4.1 络合模块对数据的处理
        3.4.2 络合模块流程
    3.5 沉淀反应计算模块
        3.5.1 沉淀模块数据
        3.5.2 沉淀模块流程
    3.6 程序介绍
        3.6.1 程序代码介绍
        3.6.2 程序界面及功能介绍
    3.7 程序检验
        3.7.1 简单组分的检验
        3.7.2 含镎在内的检验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程序运行与数据分析
    4.1 数据可靠性验证
        4.1.1 采用文献中的数据进行计算与结论比较
        4.1.2 使用镎在北山五一井水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4.2 pH对镎种态分布的影响
    4.3 Pe对镎种态分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地下水中核素镎化学形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核能
        1.1.2 放射性废物
    1.2 关键核素镎
        1.2.1 镎的存在形式
        1.2.2 镎化学形态分析方法
    1.3 地球化学程序PHREEQC
        1.3.1 地球化学模式
        1.3.2 PHREEQC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的创新点
第2章 镎水化学模型的确立
    2.1 确定研究体系
    2.2 建立数据库
    2.3 建立化学模型
        2.3.1 离子强度计算
        2.3.2 离子活度系数和活度计算
        2.3.3 离子强度及活度系数的计算程序框图
        2.3.4 平衡常数的计算
        2.3.5 总质量平衡方程
    2.4 建立数学模型
        2.4.1 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
        2.4.2 计算步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镎水化学状态计算程序
    3.1 质量平衡方程
    3.2 氧化还原平衡模块
        3.2.1 100倍原则
        3.2.2 氧化还原反应模块流程图
    3.3 沉淀溶解平衡模块
        3.3.1 沉淀生成的判定
        3.3.2 沉淀溶解平衡模块流程图
    3.4 络合反应模块
        3.4.1 地下水中络合反应
        3.4.2 络合反应模块程序流程图
    3.5 程序结构图
    3.6 程序检验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拟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模拟结果
        4.1.1 自编程序模拟结果
        4.1.2 PHREEQC模拟结果
    4.2 自编程序模拟结果、PHREEQC模拟结果、文献结果比较
    4.3 仅考虑五价镎存在情况
    4.4 影响因素分析
        4.4.1 pH值对镎在地下水中化学形态影响
        4.4.2 温度对镎在地下水中化学形态影响
        4.4.3 Eh值对镎在地下水中化学形态影响
        4.4.4 镎浓度对镎在地下水中化学形态影响
        4.4.5 HCO_3~-浓度对镎在地下水中化学形态影响
        4.4.6 SO_4~(2-)浓度对镎在地下水中化学形态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7)松嫩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赋存空间可视化的研究
        1.2.2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演化规律的研究
        1.2.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模型的研究
        1.2.4 松嫩平原地下水研究现状
        1.2.5 研究区主要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1.4 社会经济概况
    2.2 区域地层背景
    2.3 地下水系统
        2.3.1 地下水含水系统
        2.3.2 地下水流动系统
    2.4 地下水资源概况
第三章 地下水赋存空间三维可视化模型
    3.1 地下水赋存空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
    3.2 地下水赋存空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3.2.1 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数据化处理
        3.2.2 对预处理结果的修正和模型的生成
    3.3 地下水赋存空间可视化模型的应用
        3.3.1 可视化模型的空间表达
        3.3.2 可视化模型的水文地质意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4.1 水化学样品的采集及测试分析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样品测试方法
        4.1.3 数据分析方法
    4.2 第四系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4.2.1 TDS分布特征
        4.2.2 总硬度分布特征
        4.2.3 水化学类型特征
    4.3 第四系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4.3.1 TDS分布特征
        4.3.2 总硬度分布特征
        4.3.3 水化学类型特征
    4.4 第三系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4.4.1 TDS分布特征
        4.4.2 总硬度分布特征
        4.4.3 水化学类型特征
    4.5 白垩系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4.5.1 TDS分布特征
        4.5.2 总硬度分布特征
        4.5.3 水化学类型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时空演化规律分析
    5.1 研究区地下水空间演化规律分析
        5.1.1 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空间演化特征
        5.1.2 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空间演化规律
        5.1.3 中、深层地下水水化学参数空间分布特征
    5.2 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成分垂向分布特征
        5.2.1 代表性钻孔的选择和分布位置
        5.2.2 不同含水层水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5.3 典型区地下水季节演化规律
        5.3.1 典型区的位置和采样点分布
        5.3.2 水化学参数时空统计特征
        5.3.3 水化学类型季节演化特征
        5.3.4 水化学成分区域性季节变化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6.1 地下水补给来源的同位素证据
    6.2 溶滤作用
        6.2.1 离子比例系数的指示意义
        6.2.2 矿物饱和指数
        6.2.3 硅酸盐矿物的溶解
    6.3 蒸发浓缩作用
        6.3.1 Gibbs图所反映的水文地球化学控制作用
        6.3.2 氯溴比的指示意义
    6.4 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6.5 混合作用
    6.6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影响
        6.6.1 土壤次生盐渍化
        6.6.2 地下水过量开采
        6.6.3 地下水污染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区地下水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7.1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原理
        7.1.1 组分分布模型
        7.1.2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模型
        7.1.3 研究区可能矿物相和约束变量的确定
    7.2 白垩系地下水反向模拟
        7.2.1 水流路径的选取
        7.2.2 反向模拟结果分析
        7.2.3 白垩系地下水的水岩作用规律
    7.3 泰康组地下水反向模拟
        7.3.1 水流路径的选取
        7.3.2 反向模拟结果分析
        7.3.3 泰康组地下水的水岩作用规律
    7.4 第四系中更新统承压水反向模拟
        7.4.1 水流路径的选取
        7.4.2 反向模拟结果分析
        7.4.3 中更新统承压水的水岩作用规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237Np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核能
        1.1.2 核技术
        1.1.3 核废物
    1.2 高放废物的深层地质处置
    1.3 关键核素~(237)Np
        1.3.1 Np的氧化还原行为
        1.3.2 ~(237)Np的生物毒性
        1.3.3 ~(237)Np在环境中的行为研究
    1.4 ~(237)Np的分析方法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目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表
        2.1.2 实验原料和试剂
    2.2 花岗岩的预处理
    2.3 花岗岩的表征
        2.3.1 XRD分析
        2.3.2 FT-IR分析
        2.3.3 XRF分析
        2.3.4 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
        2.3.5 比表面积的测定
        2.3.6 花岗岩表面滴定过程
    2.4 ~(237)Np指示剂的分离纯化
    2.5 分析方法的建立
    2.6 实验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分析方法的建立
    3.1 α-β甄别液闪测量技术
        3.1.1 脉冲形状分析(PSA)
        3.1.2 PSA level的选择
        3.1.3 PSA level值的验证
    3.2 α谱仪、ICP-MS和液闪计数仪测量结果比对
    参考文献
第四章 ~(237)Np(Ⅴ)在花岗岩上的吸附
    4.1 花岗岩的表征
        4.1.1 XRD分析
        4.1.2 FT-IR分析
        4.1.3 XRF分析
        4.1.4 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
        4.1.5 比表面积的测定
        4.1.6 电位滴定分析
    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4.2.1 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4.2.2 固液比的影响
        4.2.3 离子强度的影响
        4.2.4 吸附边界
        4.2.5 吸附等温线
    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237)Np(Ⅳ)在花岗岩上的吸附
    5.1 ~(237)Np(Ⅳ)储存液的准备
    5.2 实验结果及讨论
        5.2.1 吸附动力学
        5.2.2 固液比的影响
        5.2.3 离子强度的影响
        5.2.4 吸附边界
        5.2.5 吸附等温线
    5.3 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钚在某处置工程屏障水环境中化学形态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程序
2 水化学成分分析
3 计算结果与讨论
    3.1 各水样中钚的化学形态
    3.2 pH值对钚在各相应水样中化学形态的影响
    3.3 Eh值对钚在各相应水样中化学形态的影响
4 结论

四、镎、钚、锶在黄土地下水中地球化学行为的模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镅在北山预选处置场研究区的赋存形态及迁移行为探究[D]. 李楚. 东华理工大学, 2019(12)
  • [2]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有机污染物与胶体的协同迁移机制及其模拟预测研究[D]. 王卓. 吉林大学, 2018(01)
  • [3]239Pu高效吸附柱撑粘土的制备与研究[D]. 陈晓远. 西南科技大学, 2018(09)
  • [4]镎在地下水中的物质形态模拟程序开发[D]. 黄雨曦.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5]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胶体与污染物共迁移研究进展[J]. 杨悦锁,王园园,宋晓明,于彤,杨新瑶. 化工学报, 2017(01)
  • [6]地下水中核素镎化学形态模拟研究[D]. 杜双.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7]松嫩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理研究[D]. 王瑞. 吉林大学, 2015(01)
  • [8]237Np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研究[D]. 刘志. 兰州大学, 2014(10)
  • [9]ICP-MS对环境样品中237Np的分析研究进展[A]. 卢彩虹,鲁胜利,高缨,姚宗中,聂亚峰,屈秀文. 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 2013
  • [10]钚在某处置工程屏障水环境中化学形态及影响因素[J]. 马应明,何艺峰,李哲,刘莉,刘艳,石建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06)

标签:;  ;  ;  ;  

黄土地下水中镎、钚、锶地球化学行为的模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