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绵状血管瘤

什么是海绵状血管瘤

一、什么是海绵状血管瘤(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1](2021)在《肝血管瘤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7年《肝血管瘤的射频消融治疗(国内)专家共识》发表以来, 肝血管瘤热消融治疗技术得到了较快的推广普及, 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 包括对适应证的再认识、消融策略的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措施的丰富、消融相关并发症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的探索、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特点的比较等。为进一步推动热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科学和规范化,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委托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 对近五年来该领域的进展进行讨论和总结, 对2017版共识进行补充和完善, 形成本共识。

崔中伟[2](2021)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评价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诊断中应用MRI、CT的价值及表现。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8月实施诊疗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8例,分析和对比MRI诊断、CT诊断资料,即比较MRI、CT诊断的诊断准确率,并对MRI、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临床治疗明确诊断的病历显示,脑内型51例,脑外型7例,对比CT诊断,MRI诊断的准确率显着提升,显着差异,P<0.05。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诊断中实行MRI诊断相比CT诊断价值更高。

王佳宁,刘桢杰,王枚,徐宇锋[3](2021)在《基于半监督学习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数据时代下,基于临床医疗数据的建模可作为辅助手段,为制定医疗方案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以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临床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分类模型用于术后远期临床效果预测。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量化原始数据并确定因变量。根据临床背景归纳离散型变量类型并进行编码,统一连续性变量取值。由术前和随访KPS评分变化确定因变量,评分变差则取为0,否则为1。最终得到63条带标签样本,其中正样本46条。其次,填补缺失值与平衡样本。本文采用Kmeans-KNN和随机森林两种方法填补缺失值,比较基于两者的模型AUC值可知前者比后者高0.034。由于正负样本数不一致且存在离散型变量,需用SMOTE-NC算法处理得到平衡化样本。然后,基于半监督学习方式建立分类模型。综合考虑带标签与无标签样本训练模型,对比性能评价指标。加入无标签样本训练后的逻辑回归与XGBoost在测试集上的AUC值比未加入的AUC值分别高0.015与0.056。本文的研究工作从实际数据出发,建立可靠度较高的术后远期临床效果预测模型,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定辅助支持。

王耀华,余进海,胡军华,徐柒华,黄琴,甘莆英,王安安,廖洪斐[4](2021)在《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筛入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筛入路摘除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2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影像学表现为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并行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筛入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附视频)的12例(12只眼)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3例, 女性9例, 年龄32~59岁。分析患者术前、术后视功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3例术前视功能无损伤患者, 术后视功能仍然正常。其余9例患者术前均有视功能损伤, 其中3例术后视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2例视功能较术前有所改善, 4例术后视功能无变化。12例患者中3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9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眼球内转轻度受限伴复视症状, 均在术后1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筛入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中华眼科杂志, 2021, 57:837-843)

成惠林,周渊,苗伟,励宁,朱林,林毅兴,苏正[5](2021)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干预时机和临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探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干预时机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21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11例)及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17例)连续收治的28例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后正中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例随访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行脊柱MRI平扫+增强扫描。对于无症状、MRI示病灶微小、无明显脊髓受压表现的患者,先观察,每半年随访检查MRI,如出现相关症状或影像学检查示病灶明显增大,则行手术治疗;有明显症状(包括相应部位疼痛、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均行手术治疗;急性发病、MRI示髓内出血明显者,入院后均尽快手术,包括急性发病早期(发病后3 d内)和急性发病中期(发病后3 d~3周)患者;非急性发病者均择期手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6~24个月的门诊随访,内容包括症状改善状况及脊髓功能状态的评估(采用McCormick分级及脊柱MRI)。结果 (1)治疗前临床资料:28例患者中,急性发病8例(均为髓内型),非急性发病20例(含1例未手术患者);治疗前McCormick分级Ⅱ级6例,Ⅲ级17例,Ⅳ级5例。按节段分,颈段9例(32.1%),胸段15例(53.6%),腰段4例(14.3%,包括腰骶部及全身多发1例)。按病变与脊髓关系分,髓内型18例(急性发病8例,非急性发病10例;肌力分级:0~Ⅰ级3例,Ⅱ~Ⅲ级6例,Ⅳ~Ⅴ级9例),蛛网膜下腔3例,硬膜外或椎管沟通性占位7例。(2)治疗方式:27例最终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蛛网膜下腔内及7例硬膜外或椎管沟通性占位均行择期手术;9例非急性发病、肌力Ⅳ级以上的髓内型患者行择期手术;8例急性发病并有下肢瘫痪的髓内型患者中,5例在急性发病早期手术,3例在急性发病中期手术。1例髓内型患者未行手术,继续观察中。(3)手术治疗效果:27例手术患者术后即刻临床好转1例,无效25例,加重1例;McCormick分级Ⅱ级6例,Ⅲ级16例,Ⅳ级5例。术后3 d内复查脊柱MRI均显示病变完全切除。(4)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末次随访McCormick分级Ⅰ级6例,Ⅱ级16例,Ⅲ级2例,Ⅳ级4例,较术前McCormick分级显着降低(Z=-4.600,P<0.01),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按手术时机分,非急性发病的19例手术患者和在急性发病早期手术的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均改善显着(非急性发病:McCormick分级术前Ⅰ级0例,Ⅱ级5例,Ⅲ级14例,Ⅳ级0例;末次随访时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1例,Ⅳ级0例;Z=-4.243,P<0.01。急性发病早期:McCormick分级术前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2例,Ⅳ级3例;末次随访时Ⅰ级0例,Ⅱ级3例,Ⅲ级0例,Ⅳ级2例;Z=-2.236,P=0.025),而急性发病中期手术的3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较术前无改善(McCormick分级均为Ⅲ级1例,Ⅳ级2例;Z=-1.000,P=0.317)。结论初步观察发现,无症状、小病灶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可以观察随访,有明显症状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非急性发病者可择期手术,急性发病、髓内出血明显者发病后3 d内手术可能效果较好。

曹春艳,闫俊强,富奇志,高秀菊,杜敢琴,彭慧芳,郏梦杰[6](2021)在《KRIT1基因p.L436fs突变导致脑海绵状血管瘤一家系》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一家系研究,了解家族性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收集2019年4月入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一家系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和Zabramski分型标准诊断为脑海绵状血管瘤1型,对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先证者为58岁女性,以头晕、头痛为主要症状,先证者女儿、儿子无临床症状,先证者孙女临床表现为脑出血、癫痫发作。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头颅MRI可见多发海绵状血管瘤,通过基因检测确定此家系为家族性脑海绵状畸形1型,与根据头颅MRI的表现和Zabramski分型结果一致,家族性脑海绵状畸形1型致病基因突变位点为KRIT1基因p.L436fs,目前尚无家族性脑海绵状血管瘤1型的该基因突变位点的完整报告。结论本研究发现了此家系中脑海绵状畸形1型,KRIT1 基因突变位点为p.L436fs,对家族性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王超,李静,宋秀君[7](2021)在《经腹壁超声、增强MSCT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价值对比》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腹壁超声、增强MSCT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6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MSCT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并以手术结果为基准,对比经腹壁超声、增强MSCT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正确率以及对不同直径肿瘤的检出率。结果经腹壁超声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正确率为84.12%(53/63),明显低于增强MSCT检查诊断正确率(98.41%,P<0.05)。在直径为≥4mm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中,经腹壁超声、增强MSCT检查两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4mm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中,增强MSCT检查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壁超声检查(P<0.05)。MSCT平扫显示病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58例患者低密度造影病灶,5例患者为更低密度病灶。在三期增强扫描中,病灶均有不同强化程度50例患者病灶为边缘结节状强化,5例患者为均有弥漫性强化,8例为弥漫不均匀强化病灶。结论增强MSCT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价值高于经腹壁超声,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周世广,卢立军,戴林,杨淑华,回允中[8](2021)在《子宫内膜海绵状血管瘤性息肉一例》文中研究指明海绵状血管瘤是女性生殖道非常罕见的肿瘤,可能引起临床医师在诊断上的混淆,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该文报道了1例子宫内膜海绵状血管瘤性息肉,本例通过宫颈内口突入阴道,表现为宫颈息肉并引起阴道出血。本例提示宫颈病变可能并不一定来源于宫颈,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要多加注意,避免混淆和误诊。

王强荣,周健文,于芹,胡逸凡[9](2021)在《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诊断》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MRI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的影像资料,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4例患者发生于中上段胸椎背侧硬膜外,3例为原发性,1例继发于椎体血管瘤; 4例肿瘤均为上下径较长、两端变尖的的梭形肿块,形似纺锤;病灶向前推移、半包绕脊髓,向外侧伪足样蔓延累及邻近的椎间孔; 4例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其中2例两端硬脊膜强化,形成"毛笔尖征"。结论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MRI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韩新科,刘平鑫,周杭[10](2021)在《介入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安全性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血管瘤剥除术和介入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安全性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剥除组(28例)和栓塞组(35例)。剥除组采用血管瘤剥除术进行治疗,栓塞组采用介入栓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1周的肝功能指标、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肝区疼痛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栓塞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短/少于剥除组(均P<0.05)。术后1周,两组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其中剥除组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着(均P<0.05)。术后1周,栓塞组常态下、压迫状态下肝区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剥除组(均P<0.05),而术后1个月,两组常态下、压迫状态下肝区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后1周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肝功能异常、肝脓肿、术后感染、胆囊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管瘤剥除术和介入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而介入栓塞治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其对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也较小,能有效减轻肝区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什么是海绵状血管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什么是海绵状血管瘤(论文提纲范文)

(2)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MRI诊断和CT诊断的效果
    2.2 MRI、CT影像学表现
3 讨论

(5)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干预时机和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术前影像学检查
    1.3 手术时机
    1.4 手术方法
    1.5 术后疗效评估
    1.6 临床随访及影像学随访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影像学检查结果
    2.3 治疗方式及疗效
    2.4 随访结果
3 讨论

(7)经腹壁超声、增强MSCT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价值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2.1 超声检查
        1.2.2 MSCT检查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经腹壁超声、增强MSCT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正确率比较
    2.2 经腹壁超声、增强MSCT检查对不同直径肝海绵状血管瘤检出率比较
    2.3 影像学表现
        2.3.1 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
        2.3.2 MSCT图像表现
    2.4 典型病例分析
3 讨论

(9)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及形态
    2.2 病灶MRI表现
3 讨论

(10)介入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安全性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剥除组
        1.2.2 栓塞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肝功能指标比较
    2.3 肝区疼痛情况比较
    2.4 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 论

四、什么是海绵状血管瘤(论文参考文献)

  • [1]肝血管瘤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1(12)
  • [2]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J]. 崔中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12)
  • [3]基于半监督学习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效果研究[A]. 王佳宁,刘桢杰,王枚,徐宇锋. 2021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获奖论文集(一), 2021
  • [4]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筛入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王耀华,余进海,胡军华,徐柒华,黄琴,甘莆英,王安安,廖洪斐. 中华眼科杂志, 2021(11)
  • [5]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干预时机和临床疗效[J]. 成惠林,周渊,苗伟,励宁,朱林,林毅兴,苏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10)
  • [6]KRIT1基因p.L436fs突变导致脑海绵状血管瘤一家系[J]. 曹春艳,闫俊强,富奇志,高秀菊,杜敢琴,彭慧芳,郏梦杰.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1(10)
  • [7]经腹壁超声、增强MSCT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价值对比[J]. 王超,李静,宋秀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10)
  • [8]子宫内膜海绵状血管瘤性息肉一例[J]. 周世广,卢立军,戴林,杨淑华,回允中.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09)
  • [9]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诊断[J]. 王强荣,周健文,于芹,胡逸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08)
  • [10]介入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安全性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J]. 韩新科,刘平鑫,周杭. 微创医学, 2021(04)

标签:;  ;  ;  ;  

什么是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