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主格推进方式对翻译的制约作用

英汉主格推进方式对翻译的制约作用

一、英汉主述位推进模式对翻译的制约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笑甜[1](2021)在《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名着阅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改写本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急需对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进行系统的易读度研究。以往易读度研究多聚焦于语言的形式特征和心理认知因素,忽视了语言的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以意义为核心,重视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可以有效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语篇功能是语言在意义选择的基础上动态构建语篇的使能功能,由包括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的组篇系统表征,涉及语篇间意义关联、概念意义、人际意义等语篇的意义关系。基于语篇功能的研究可以将各种意义关系有机地关联起来,从整体性的视角阐释语篇意义。本研究从语篇功能出发,选取《三国演义》原着及其三个分别主要面向外国学习者、国内小学生和青少年读者的改写本为例,分析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境中不同的组篇选择即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研究不同体现形式和语篇易读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体现形式产生的动因。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即组篇系统上的差异涉及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四个子系统。原着和改写本互文系统的差异涉及原着和改写本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语篇和语境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的语篇内互文三个方面。主位和信息系统的差异涉及小句主述结构、语篇的超主位和宏观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结构、信息单位的意义六个方面。衔接系统的差异涉及及物性、语气、时态、指称、替代、省略、连接、重复、搭配九种衔接手段。比如改写本中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数量均明显少于原着,在三个改写本中,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少,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居中,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多。原着和改写本之间不同的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大多影响到语篇的易读度。根据其涉及层面,和易读度相关的因素可分别归入小句及以下层面和语篇层面,具体包括:涉及小句及以下层面的语篇内词句互文、小句主述结构、信息结构、时态手段、指称手段、替代、省略、重复和搭配;涉及语篇层面的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语篇内正副文本互文、宏观主位和超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单位的意义、及物性结构体现的意义关联,语篇语气关联、时间关系、指称链和连接关系。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综合分析,本研究发现三个改写本在词汇-语法层、语义层和语境层具有不同的易读度。其中,词汇-语法层和语境层的语篇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义层的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篇易读度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的不同排序说明易读度研究不仅要注重形式特征如字词量、句长等的研究,更需关注和意义相关的因素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小句等语法单位,更要注重语篇。语篇是语言系统在适应语境过程中调整出的意义的最佳组织模式。通过对语篇生成机制的分析,本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的原因在于语境,涉及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量。具体来说,原着和改写本在宏观层面的语场上基本一致。但原着和改写本分别涉及了不同身份的参与者即不同身份的改写者和读者,语旨明显不同。而语旨的不同引起了语式相应的变化,针对不同的读者,原着和不同改写本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语旨和语式的不同,进一步引起了更精密层级上语场的变化。语场、语旨和语式一起形成了不同的情景语境。同时,文化语境中的差异如不同时代的阅读需求、不同读者人群的文化背景也潜在地制约着语篇。改写本在生成过程中为适应语境的不同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为更好地帮助改写者认识改写过程中组篇系统的变化及其对易读度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语篇功能视角下改写遵循的普遍原则,包括情景性、交互性、意义一致性、渐进性、显化、具体化、聚焦和文化适用八条原则。本研究表明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汉语易读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从意义视角对易读度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为汉语易读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还可以为名着改写、阅读材料编写和分级等提供借鉴。

王鹁[2](2021)在《主位理论视角下小说中主位结构的翻译方法 ——以The Chesapeake Bride:A Novel汉译为例》文中提出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二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及表现形式均呈现不同的特点。在英译汉时,译者既要尊重原作者的意图,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文内容,亦要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同时还需考量目标读者群体的社会背景。然而,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常会发现,英语固有的形式结构会给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和句式转换带来许多障碍,尤其当英语原文的句法比较复杂时,译者通常不能准确把握其中的信息结构,而难以充分理解英语语篇内容,产出的译文不是僵化呆板,就是词不达意。然而,对于文学作品翻译而言,译者要神形兼备地再现原文内容至关重要。为了尽可能使译者清晰了解语篇的脉络,从而深刻理解原文作者如何通过语篇的结构组织向读者传达其用意,笔者尝试运用韩礼德(M.A.K.Halliday)的主位理论作为本次翻译实践文本的翻译理论依据,以尚未在国内出版译文的美国畅销书作家玛丽亚·斯图尔特(Mariah Stewart)所写的系列小说《切萨皮克日记》(“The Chesapeake Diaries”)的第11部:《切萨皮克新娘:一部小说》(The Chesapeake Bride:A Novel)为分析对象,选取其中部分典型译例探讨和总结英语主位结构汉译的翻译方法,从而得出结论:主位理论能够帮助译者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扫清英语语篇的形式结构给他们在翻译时带来的障碍,有效改善其译文质量,使译文语言忠实、通顺。本报告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任务概述,简要介绍此次的翻译实践任务,包括任务简介和任务意义;第二章介绍笔者此次翻译任务的工作流程,即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校改三个阶段;第三章概述韩礼德主位理论,并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主位结构进行分析;第四章为本报告的核心,在主位理论指导下,针对典型案例的翻译,探究英语主位结构的汉译方法;第五章为本次翻译实践和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总结,回顾得失,以期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盛兴华[3](2021)在《国际关系文本翻译中主述位结构的重构 ——《均势:21世纪理论与实践》(第五、六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践报告以《均势:21世纪理论与实践》中第五、六章为翻译和分析素材,主要总结翻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翻译问题和难点,归纳了国际关系文本中长句、被动句和主位推进模式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本次翻译实践笔者所选取的文本属于国际关系类文本,该文本是典型的信息型文本。信息型文本注重内容的表达,为了做到清楚地表达,在句子层面上,本文中不乏各类长句和被动句,篇章层面上,本文中句子之间靠不同的主位推进模式达成连贯,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句子和主位推进模式属于重点和难点。鉴于本文中出现的翻译难点,笔者选择研究句子的主述位结构,从另一角度来更好地处理句子信息。国际关系文本语言准确、简明、深入浅出,翻译时要做到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为了清楚地传达原文中的信息,确保译文连贯,符合国际关系文本的语言特点,在翻译过程中,笔者运用了重组、切分、增译等翻译技巧来处理原文。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总结了国际关系文本中被动句、长句和主位推进模式的主述位重构技巧,并对自身翻译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通过列举具体实例,对其进行阐述,笔者希望本翻译实践报告能够给其他进行国际文献翻译的笔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朱艳琼[4](2021)在《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美国新闻媒体报道中俄罗斯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形象研究从国际关系、传播学和政治学等领域延伸至语言学领域,新闻媒体如何通过新闻语篇的语言层面建构国家形象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焦点。本文以代表美国自由派的The Daily Beast和Buzz Feed新闻媒体和代表保守派的Fiscal Times和Washington Examiner新闻媒体共四家新闻媒体的官方网站为新闻语料来源,收集2014年至2019年间涉俄新闻语篇,共计1364篇,1070286词,并建立成语料库。然后笔者依据分层随机抽样从中选取60篇新闻语篇为分析样本,以韩礼德的主位理论和朱永生的主位推进模式分类为标准,人工标注并统计得出语篇中的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以个案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政治立场新闻媒体中的俄罗斯国家形象中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规律及其作用。研究发现,主位的总体分布和不同政治立场新闻媒体中的主位组合模式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但不同政治立场新闻媒体中的主位分布并无明显差异。此外,自由派媒体建构的干预内政、专制霸权的俄罗斯形象和保守派媒体建构的经济衰败、军事侵略的俄罗斯形象中使用的主位推进模式及其作用也有所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语言学和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对阅读和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翟子惠,罗英芳[5](2020)在《主述位推进模式下钦州旅游景观文本英译研究——广西北部湾沿海旅游景观材料英译研究之一》文中指出景观介绍是旅游资料中占比重较大的一部分,译本中的信息传递直接影响游客的兴致,译文质量不可忽略。通过阐述主述位推进模式理论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其为理论依据,对钦州市旅游文本中的句子结构与段落特征进行分析,以三个段落的译文为例来说明调整语序、句子结构以及主述位推进模式的处理办法,这是行之有效的旅游景观文本翻译策略。

铉律[6](2020)在《主位理论视角下科技文本中的复杂结构翻译 ——《虚拟显示头戴式显示技术》(第4至6章、第8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翻译实践报告是译者选取科技类文本Virtual Rwality Headsets的第4至6章和第8章第3至5节作为翻译实践素材而撰写的。文本主要内容为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技术的原理、现状与使用。文中涉及专业知识较多,句子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所含信息量大,在翻译时需要加以注意。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技,此类翻译实践对于科技文本的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间题是带有复杂结构的句子翻译。这些句子由于结构复杂导致信息密度较大,需要在翻译中解决复杂的结构问题。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插入结构、复合结构和并列结构的翻译处理上。按照语法成分,大多数为定语和状语两类。译者主要采用主位推进理论作为指导,改变句子的结构,通过调整句子成分的顺序使其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接触到了科技类文本的语言特点,并通过相关翻译理论总结归纳出针对复杂结构的翻译策略,对此次翻译实践进行了总结。同时,笔者希望本翻译实践报告能够为其他虚拟现实类文本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薛鋆阳[7](2020)在《语言学着作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Chapter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第二语言的学习也变得越来越流行。在当今时代,在语言学背景下研究二语教学是一个热点的研究方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语言学研究也需不断吸取并学习国外的优秀成果。因此,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了美国着名二语习得教授迈克·朗(Mike Long)在2015年出版的应用语言学学术着作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二语习得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第5章作为翻译文本。这部着作的内容与课堂语言教学有关,在本文本中,作者所提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与传统的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内容观点比较新颖,可以为从事二语教学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借鉴方案;除此之外,该语言学类着作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中频繁出现类型丰富的抽象名词以及比较结构。针对上述情况,译者分析不同的抽象名词和比较结构,并从语篇角度上进行了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总结归纳了不同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希望此次翻译实践活动能为今后该类型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

陆持[8](2020)在《俄汉“翻译移位”语言学若干阐释》文中研究指明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思维、两种认知之间的转换。在此过程中,语序处理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译文的质量与可读性。作为一种常用的转换方法,翻译移位在俄译汉过程中的运作受到语言学多种维度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本研究以俄译汉过程中产生翻译移位的句法成分、语言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语言学的若干平面,分别从语法、语义、修辞等视角出发,综合采用双语对比、语料库等科学研究方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以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为依托,通过典型译例,对比分析俄汉语之间的语序差异,重点考察并解读俄译汉过程中的移位转换现象。本文的研究目标与价值在于,通过揭示俄汉翻译移位的语言学理据,推动俄汉语对比研究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为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提供借鉴与指导,深化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尤其是加强对翻译移位等相关问题的研讨。研究发现,俄汉翻译移位受到语法、语义、修辞等维度内部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共同制约。结合翻译实例,本研究将翻译移位的运作机制归纳为如下五个层面:第一,语法维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句法成分的常位和语义指向的“错位”两个方面。这是导致语法语序转换的直接原因,突出体现为定语、状语以及全句说明语的移位传译。第二,语义维度的因素表现为:俄汉民族皆遵循时空、因果、心理重轻、自我中心、事理逻辑等具体语义原则,但表达同一内容时,由于遣词造句等差异,有时遵循不同的语序原则,导致翻译移位现象的产生。第三,修辞维度的因素主要表征为不同功能语体类别的制约。含有不同修辞功能的文本为了达至修辞目标,通常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微观语序等方面有着具体要求和相应规范。在翻译过程中,若语序得到适当的处理与理想的安排,无疑将有助于译文修辞效果的增强;反之,若语序处理得不恰当,则译文的修辞功能将被削弱,原文的修辞任务也就无法完成。第四,实义切分理论和“优控主位”原理对译文的组篇、内容的推进以及语序的重组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第五,语法-修辞综合因素在以下两类翻译中的表现较为明显和典型:其一,俄语被动句在汉译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移位达意;其二,俄语复杂长句汉译时,某一句法成分的移位转换。在诸如此类的翻译中,采取翻译移位主要受到情感色彩、功能语体、语篇连贯、语言的经济性等多种要素的制约。综上所述,在俄汉翻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照猫画虎”式的一味顺译。在一些情形下,须要合理变动源语中相应成分和有关信息在译文中的位置分布,采取翻译移位传情达意,以实现译文的优化。

倪莉萍[9](2020)在《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的汉英学术翻译 ——以《媒介地理学》第九章为例》文中提出不同于文学翻译和法律翻译,学术翻译主要为某个专业领域内的读者和学者服务,帮助他们跨越语言障碍,搭建友好交流的桥梁。因此学术翻译对译者的要求更高,除了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和基础翻译技能,还需要对涉及的专业领域有所了解,才能最贴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更准确、更流畅地传达原作者的意图。本文主要以《媒介地理学》一书中第九章的汉译英翻译实践为例,试通过比较中文和英语中陈述句的主位—述位结构,初步总结学术文本汉译英中,可采用的主位—述位调整策略及实用、有效的语篇衔接技巧。经过研究,文章简要总结了英汉双语间陈述句的结构相似点与差异点,对翻译任务可能产生的障碍及相应可采用的翻译策略。针对符合“主语+谓语+宾语”的汉语句,或大致符合“已知信息+新信息”的汉语句,在不改变原文表达意图和句子重心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原文主位—述位结构;针对汉语原文从句或述位部分过多过长、汉语重要信息置于句末的述位位置、议论结构不清晰或与上文联系不够紧密的情况下,可采用改变原文主位—述位结构的翻译策略。同时,笔者也提出,英汉双语句式多变,有时也需译员整合两种不同翻译策略,以达到优质译文的目的。

何敏[10](2020)在《主位理论视角下翻译研究在我国发展的演进路线和热点》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主位理论视角下翻译研究在我国发展进程(1986~2019年)的可视化研究,发现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及特点如下:初始期以探讨主位理论对翻译的适切性为主;发展期聚焦于主位的语篇功能;主位理论本土化,主位功能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则是深化期的特点。热点子域包括主述位理论、语篇分析、语篇功能、主位结构和应用。

二、英汉主述位推进模式对翻译的制约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主述位推进模式对翻译的制约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和语料选取
    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1.5 研究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中国古典名着及其改写本
        2.2.1 中国古典名着的研究
        2.2.2 中国古典名着改写本的研究
    2.3 易读度
        2.3.1 传统易读度研究
        2.3.2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
    2.4 语篇功能
        2.4.1 语篇功能理论的建立
        2.4.2 语篇功能理论的发展
        2.4.3 语篇功能理论的融合和创新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语篇功能的表征系统:组篇系统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
        3.2.1 系统的思想
        3.2.2 功能的思想
        3.2.3 层次的思想
        3.2.4 语篇的思想
        3.2.5 语境的思想
        3.2.6 适用的思想
    3.3 组篇系统的层次性
    3.4 互文
        3.4.1 语篇间互文
        3.4.2 语篇内互文
    3.5 主位
        3.5.1 小句的类型及其主位
        3.5.2 多重主位
        3.5.3 超主位和宏观主位
        3.5.4 主位推进模式
    3.6 信息
    3.7 衔接
        3.7.1 及物性
        3.7.2 语气
        3.7.3 时态和语态
        3.7.4 指称
        3.7.5 替代和省略
        3.7.6 连接
        3.7.7 重复和搭配
    3.8 小结
第四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互文方式对比
    4.1 引言
    4.2 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2.1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2.2 原着及其改写本与其他语篇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3 语篇内互文方式对比
        4.3.1 词句互文对比
        4.3.2 正副文本互文对比
        4.3.3 图文互文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主位和信息对比
    5.1 引言
    5.2 主位系统对比
        5.2.1 小句主述结构对比
        5.2.2 语篇主位系统对比
    5.3 信息系统对比
        5.3.1 信息结构对比
        5.3.2 信息单位的意义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衔接手段对比
    6.1 引言
    6.2 及物性对比
    6.3 语气对比
    6.4 时态和语态对比
        6.4.1 时态对比
        6.4.2 语态对比
    6.5 指称对比
        6.5.1 指称类型及密度对比
        6.5.2 指称衔接纽带及衔接链对比
    6.6 替代和省略对比
        6.6.1 替代对比
        6.6.2 省略对比
    6.7 连接对比
    6.8 重复和搭配对比
        6.8.1 重复对比
        6.8.2 搭配对比
    6.9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引言
    7.2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功能对比
        7.2.1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
        7.2.2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和易读度的关系
    7.3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差异的原因
        7.3.1 语境对语篇生成的制约
        7.3.2 语境对改写本的影响
    7.4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研究的启示
        7.4.1 古典名着改写的原则
        7.4.2 在阅读教学相关领域的应用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引言
    8.2 研究发现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三国演义》原着与改写本的部分语料
    附录2 英汉人名对照表
    附录3 英汉术语对照表

(2)主位理论视角下小说中主位结构的翻译方法 ——以The Chesapeake Bride:A Novel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概述
    1.1 任务简介
    1.2 任务意义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校改
第三章 主位理论与英汉主位结构
    3.1 韩礼德主位理论
        3.1.1 主位与述位
        3.1.2 主位的分类
        3.1.2.1 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
        3.1.2.2 无标记主位和有标记主位
        3.1.3 主位与主语
        3.1.4 主位与话题
        3.1.5 主位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3.2 英汉主位结构
        3.2.1 英语主位结构
        3.2.2 汉语主位结构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保留英语原文的主位结构
    4.2 改变英语原文的主位结构
        4.2.1 人物作话题主位
        4.2.2 时间状语作话题主位
        4.2.3 地点状语作话题主位
        4.2.4 转换为“话题—说明”结构
    4.3 英汉平行主位结构的差异和转换
第五章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国际关系文本翻译中主述位结构的重构 ——《均势:21世纪理论与实践》(第五、六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简介
    1.2 文本分析
        1.2.1 文外因素分析
        1.2.2 文内因素分析
第2章 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文本的选取
        2.1.2 工具的准备
        2.1.3 计划的制定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事项
        2.3.1 自我审校
        2.3.2 他人审校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被动句中主述位结构的重构
        3.1.1 含有施事者的被动句的翻译
        3.1.2 不含施事者的被动句的翻译
    3.2 长句中主述位结构的重构
        3.2.1 内含并列结构长句的翻译
        3.2.2 内含插入结构长句的翻译
        3.2.3 内含复合结构长句的翻译
    3.3 主位推进模式中主述位结构的重构
        3.3.1 同一型推进模式的翻译
        3.3.2 交叉型推进模式的翻译
        3.3.3 延续型推进模式的翻译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收获和启发
    4.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文与译文
致谢

(4)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美国新闻媒体报道中俄罗斯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形象研究
        一、国家形象的定义
        二、政治学视角
        三、传播学视角
        四、语言学视角
    第二节 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研究
        一、基于体裁类型的对比分析
        二、基于教学类型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主位及其分类
        一、主位的界定
        二、主位的分类
    第二节 主位推进模式及其分类
        一、主位推进模式的界定
        二、主位推进模式的分类
    第三节 本文的分析框架
        一、句子层面
        二、语篇层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主位分布的国家形象建构模式分析
    第一节 主位总体分布特征
        一、简单主位
        二、多重主位
    第二节 简单主位分布特征
        一、自由派媒体的简单主位
        二、保守派媒体中的简单主位
    第三节 多重主位分布特征
        一、自由派媒体的多重主位
        二、保守派媒体的多重主位
    第四节 基于主位分布的国家形象建构
        一、自由派媒体的建构模式
        二、保守派媒体的建构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国家形象建构模式分析
    第一节 主位推进模式总体分布特征
        一、平行型
        二、延续型
        三、集中型
        四、交叉型
    第二节 自由派媒体中的俄罗斯国家形象
        一、干预内政
        二、专制霸权
    第三节 保守派媒体中的俄罗斯国家形象
        一、经济衰败
        二、军事侵略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主要发现
    二、研究不足
    三、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主述位推进模式下钦州旅游景观文本英译研究——广西北部湾沿海旅游景观材料英译研究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主述位推进模式
    (一) 主位—述位结构理论
    (二) 主述位推进模式
二、 主述位推进模式下钦州旅游景观文本分析
    段落一
    段落二
    段落三
三、 主述位推进模式下钦州旅游景观文本翻译探讨
    (一) 语序调整
    (二) 句子结构调整
    (三) 段落发展模式的调整与转换

(6)主位理论视角下科技文本中的复杂结构翻译 ——《虚拟显示头戴式显示技术》(第4至6章、第8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简介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文本的选择
        2.1.2 翻译资源的运用
        2.1.3 理论准备
    2.2 翻译计划
    2.3 翻译过程
    2.4 译后事顶
        2.4.1 自我校对
        2.4.2 他人审校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复杂并列结构的翻译
        3.1.1 多项状语成分并列的复杂结构
        3.1.2 定语、状语成分并列的复杂结构
    3.2 复杂插入结构的翻译
        3.2.1 复杂状语插入结构
        3.2.2 复杂定语插入结构
    3.3 复杂复合结构的翻译
        3.3.1 定语复合结构的翻译
        3.3.2 状语复合结构的翻译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难点和策略总结
    4.2 翻译过程中的问题
    4.3 实践带来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7)语言学着作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Chapter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题材分析
        二、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同类翻译理论成果
        (二)国外同类翻译理论成果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一)国内同类翻译实践研究成果
        (二)国外同类翻译实践成果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一)翻译工具准备
        (二)参考文献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一)自我校对
        (二)他人校对
        二、译文评价
        (一)自我评价
        (二)同学互评
        (三)导师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抽象名词的翻译
        一、词性转译
        (一)转译为动词
        (二)转译为形容词
        二、增译范畴词
    第二节 比较结构的翻译
        一、同等比较结构的翻译
        (一)语义增译法
        (二)顺译法
        二、差等比较结构的翻译
        (一)调整语序法
        (二)反说正译法
        三、选择比较结构的翻译
        (一)分译法
        (二)正说反译法
    第三节 主位推进模式的翻译
        一、保留原文主位推进模式
        二、调整原文主位推进模式
        (一)调整语序
        (二)转换隐性主语为显性主语
        (三)被动变主动
        (四)拆分重组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经验
    第二节 翻译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文、译文
    附录2 :平行文本
    附录3 :术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8)俄汉“翻译移位”语言学若干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0.1 选题依据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0.3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0.4 创新之处
    0.5 语料来源
第一章 翻译移位的研究综述
    1.1 翻译移位的提出与发展
    1.2 与翻译移位相关的其他研究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语法阐释
    2.1 句法成分的常位制约
    2.2 语义指向的“错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语义阐释
    3.1 时空逻辑原则
        3.1.1 时间先后
        3.1.2 空间方位
        3.1.3 时空有序
    3.2 由因及果原则
        3.2.1 因果序列汉译的宏观考察
        3.2.2 语篇视角的因果定量考察
    3.3 心理重轻原则
    3.4 自我中心原则
        3.4.1 先“自我”后“他人”
        3.4.2 化“物称”为“人称”
    3.5 事理逻辑原则
        3.5.1 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3.5.2 事物分布的相关性
        3.5.3 事物排序的重要性
        3.5.4 规避表达的歧义性
        3.5.5 话题常前置于评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修辞阐释
    4.1 修辞研究及翻译移位
    4.2 功能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4.2.1 报刊政论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4.2.2 科学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4.2.3 文艺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4.2.4 公文事务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4.2.5 日常谈话语体中的翻译移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优控主位阐释
    5.1 有关优控主位概念
    5.2 优控主位及翻译移位
        5.2.1 人物类优控主位及翻译移位
        5.2.2 事物类优控主位及翻译移位
        5.2.3 综合类优控主位及翻译移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俄汉翻译移位的综合因素阐释
    6.1 俄语被动句汉译的主、客体移位
        6.1.1 俄汉语被动句概述
        6.1.2 主、客体移位转换的语法-修辞动因
        6.1.2.1 情感色彩因素
        6.1.2.2 功能语体因素
        6.1.2.3 语篇连贯因素
    6.2 外位结构的运用及翻译移位
        6.2.1 外位结构概述
        6.2.2 翻译移位类型
        6.2.2.1 转换为外位主语
        6.2.2.2 转换为外位宾语
        6.2.2.3 转换为外位定语
        6.2.2.4 转换为外位状语
        6.2.3 相应成分移位传译的语法-修辞动因
        6.2.3.1 避免繁冗
        6.2.3.2 厘清条理
        6.2.3.3 突显焦点
        6.2.3.4 衔接语篇
    6.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9)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的汉英学术翻译 ——以《媒介地理学》第九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翻译项目介绍
        1.1.1 翻译项目背景
        1.1.2 译前准备
        1.1.3 译中难点分析
        1.1.4 译后审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学术翻译研究现状
        1.2.2 语篇衔接理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英汉陈述句的主位—述位结构对比
    2.1 英汉陈述句的主位—述位结构相似点
    2.2 英汉陈述句的主位—述位结构差异点
        2.2.1 汉语的主题显着与英语的主语显着
        2.2.2 汉语的“空位主位”与英语的“虚主位”
        2.2.3 汉语主位—述位多次重复,英语倾向于用替代避免重复
第三章 《媒介地理学》第九章的主位翻译
    3.1 保留原文主位与述位结构的策略
    3.2 改变原文主位与述位结构的策略
        3.2.1 主语移至句首的改变策略
        3.2.2 为“空主位”添加主位的改变策略
        3.2.3 以替代避免重复的改变策略
        3.2.4 论述结构改变策略
        3.2.5 修饰语前置的改变策略
    3.3 主位与述位结构的整合策略
第四章 总结
    4.1 收获与成长
    4.2 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术语表
附录Ⅱ 原文译文

(10)主位理论视角下翻译研究在我国发展的演进路线和热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演进脉络与发展特点
        1.初始期(1986~1999)
        2.发展期(2000~2009)
        3.深化期(2010~2019)
    (二)热点领域
    (三)主述位理论
    (四)语篇分析
    (五)语篇功能
    (六)主位结构
    (七)应用
四、结论与展望

四、英汉主述位推进模式对翻译的制约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D]. 郭笑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主位理论视角下小说中主位结构的翻译方法 ——以The Chesapeake Bride:A Novel汉译为例[D]. 王鹁. 山西大学, 2021
  • [3]国际关系文本翻译中主述位结构的重构 ——《均势:21世纪理论与实践》(第五、六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盛兴华.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4]基于主位推进模式的美国新闻媒体报道中俄罗斯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朱艳琼.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主述位推进模式下钦州旅游景观文本英译研究——广西北部湾沿海旅游景观材料英译研究之一[J]. 翟子惠,罗英芳.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0(09)
  • [6]主位理论视角下科技文本中的复杂结构翻译 ——《虚拟显示头戴式显示技术》(第4至6章、第8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铉律.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7]语言学着作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Chapter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薛鋆阳.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8]俄汉“翻译移位”语言学若干阐释[D]. 陆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9]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的汉英学术翻译 ——以《媒介地理学》第九章为例[D]. 倪莉萍.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主位理论视角下翻译研究在我国发展的演进路线和热点[J]. 何敏. 现代英语, 2020(03)

标签:;  ;  ;  ;  ;  

英汉主格推进方式对翻译的制约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