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后血清AFP浓度与疗效的关系研究

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后血清AFP浓度与疗效的关系研究

一、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后血清AFP浓度与疗效关系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2022)在《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3]。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c HCC-CCA)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

General Office of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2](2022)在《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 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3]。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 cHCC-CCA)三种不同病理学类型,

王浩,马军杰,戴献毅[3](2021)在《载药脂微球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老年肝细胞癌的效果及对生存获益、PD-L1、PD-1水平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传统肝动脉栓塞化疗在治疗肝癌时,肿瘤细胞仍会残留,患者预后不理想.载药脂质微球可以帮助进一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并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载药脂微球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老年肝细胞癌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生存获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PD-L1)、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 1, PD-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10/2018-10我院老年肝细胞癌患者112例,根据对照设计试验原则,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56)、对照组(n=56).对照组采取传统肝动脉栓塞化疗,观察组采取Hepa Sphere载药脂微球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 TK-1)]、肿瘤血管生成有关指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 F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组织PD-L1、PD-1水平,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治疗后6 mo、1年及2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3%,高于对照组的67.86%(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AFP、CEA、CA199、TK-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b FGF水平及MVD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组织PD-L1、PD-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发热、乏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载药脂微球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老年肝细胞癌的效果显着,可有效抑制癌组织中PD-L1、PD-1表达,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情况.

刘佳斌[4](2021)在《序贯TACE对合并微血管侵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切除术后疗效的荟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外科手术是提高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后5年内复发率仍可高达70%-80%。肝癌手术后高复发率的原因可能与其发展过程中微血管侵犯癌栓(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形成相关。MVI被视为是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根治术后序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对合并MVI的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Pubmed/Medline)、EMbase数据库(Excerpt Medica Database)、考克兰图书馆(Cochorane Liba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搜集有关TACE治疗肝细胞癌合并微血管侵犯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疗效的所有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从各个数据库建库开始,截止至2020年12月。由2位研究人员通过互相独立双盲的形式阅读文章题目、摘要、全文,严格按照已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对所有符合预先制定筛选标准的文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Jadad评价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进一步排除低质量文献。对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相关数据提取,统计分析工具采用Cochorane推荐的Review Manager 5.4软件。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 free survival,RFS)及累计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主要结局观察指标,具体包括肝癌术后1年、2年、3年、5年RFS,肝癌术后1年、2年、3年、5年OS及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统计分析结果采用Q检验及I2定量来判断异质性,并基于异质性大小选择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REM)或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 model,FEM)来计算合并统计量。同时,通过“逐一排除”的方法比较研究合并效应量之间有无发生实质性改变进行敏感性分析。本研究整体使用漏斗图来评价是否存在发表偏移。结果:符合筛选标准的文献共有13篇纳入本研究(其中,8篇英文文献,5篇中文文献)。纳入病例HR-TACE组(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序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组)1378例;HR组(单纯根治性肝癌切除术组)1636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HR-TACE组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1年、2年、3年、5年RFS优于HR组(术后1年RFS:OR=1.96,95%CI:1.68-2.29,P<0.00001;术后2年RFS:OR=1.85,95%CI:1.51-2.28,P<0.0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OR=2.08,95%CI:1.66-2.59,P<0.00001;术后3年RFS:OR=1.95,95%CI:1.67-2.28,P<0.00001;术后5年RFS:OR=1.45,95%CI:1.21-1.75,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理,对比HR组在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1年、2年、3年、5年OS方面,HR-TACE组获益优势明显(术后1年OS:OR=2.53,95%CI:1.50-4.28,P=0.0005,敏感性分析结果:OR=2.71,95%CI:2.14-3.44,P<0.00001;术后2年OS:OR=2.39,95%CI:1.87-3.06,P<0.00001;术后3年OS:OR=1.83,95%CI:1.56-2.15,P=0.0005;术后5年OS:OR=1.64,95%CI:1.38-1.96,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对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进行独立分析。基于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角度进行危险因素分析,肿瘤数目及肿瘤直径大小是影响肝癌根治术后RFS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原发癌灶为多发结节性肿瘤且肿瘤直径≥5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发性肿瘤:OR=1.55,95%CI:1.32-1.81,P<0.00001;肿瘤直径≥5cm:OR=1.49,95%CI:1.20-1.84,P=0.0002,敏感性分析结果:OR=1.61,95%CI:1.41-1.84,P<0.00001)。从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累计生存情况的角度进行危险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肿瘤包膜不完整、肿瘤直径大(≥5cm)对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累计生存率有不良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清AFP水平:OR=1.59,95%CI:1.33-1.89,P<0.00001。肿瘤包膜不完整性:OR=1.59,95%CI:1.11-2.26,P=0.01,敏感性分析结果:OR=1.79,95%CI:1.46-2.19,P<0.00001。肿瘤直径≥5cm:OR=1.51,95%CI:1.14-2.02,P=0.004,敏感性分析结果:OR=1.94,95%CI:1.65-2.27,P<0.00001)。本研究在纳入的文献中,提取有关肿瘤直径≥5cm的文献资料,汇总数据后进行亚组分析。荟萃分析结果提示对于肿瘤直径≥5cm肝细胞癌伴MVI的患者,在无大脉管侵犯及他处转移的情况下,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序贯TACE治疗在术后1年、3年无复发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方面均优于单纯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RFS:OR=2.32,95%CI:1.33-4.06,P=0.003;术后3年RFS:OR=1.95,95%CI:1.21-3.12,P=0.006。术后1年OS:OR=3.83,95%CI:2.39-6.12,P<0.00001;术后3年OS:OR=1.91,95%CI:1.10-3.34,P=0.02)。结论: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存在微血管侵犯的患者,术后序贯TACE治疗在术后1年、2年、3年、5年无复发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方面均能获益。高血清AFP值、多发性肿瘤、肿瘤直径≥5cm、肿瘤包膜不完整等是影响肝癌伴MVI患者根治术后生存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陈柏尧[5](2021)在《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病例60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射波刀治疗。收集治疗后所有入组病例实体瘤变化、甲胎蛋白、肝功能分级、中医证候变化、Karnofsky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EORTC QLQ-C30评分等指标,并对治疗后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1.两组实体瘤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实体瘤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3%,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AFP比较:两组AF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治疗后两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KPS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SAS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治疗2个月、4个月后治疗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健康状况、疲倦、疼痛、食欲下降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可降低AFP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改善焦虑状态。2.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银艳桃[6](2021)在《参灵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参灵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人数各30例。对照组行TACE术治疗,术后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服用参灵方。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体液免疫、细胞因子、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等观察指标的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中医总疗效、实体瘤疗效结果,并将所有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细胞免疫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CD8+水平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体液免疫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Ig A、Ig G、Ig M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Ig A、Ig G、Ig M水平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3.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IL-2、IFN-γ水平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4、IL-6、l 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IL-4、IL-6、l L-10水平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4.肝功能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BIL、AST、AL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清TBIL、AST、ALT水平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5.AFP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AF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清AFP水平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6.实体瘤疗效:两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胁痛、乏力、纳呆、腰膝酸软、恶心、畏寒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各证候积分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比较,对照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参灵方能显着提升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细胞免疫水平,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2.参灵方能显着提升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体液免疫水平,改善患者体液免疫功能;3.参灵方能显着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抑制AFP表达,减轻肝脏损害,抑制肿瘤生长;4.参灵方能显着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疗效,提临床效果。

蒋锐沅[7](2021)在《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HI3L1、IL-6、IL-8等炎症因子影响的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出原发性肝癌相关的炎症因子,以数据挖掘技术证实敷和备化方中的中药均为各名老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高频药物,以网络药理学技术证实敷和备化方中的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原发性肝癌相关炎症微环境实现的,以临床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观察敷和备化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不可手术的肝郁脾虚型HCC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术后栓塞综合征情况等相关临床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并观察对原发性肝癌相关炎症因子改善情况。方法:1、以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对原发性肝癌相关炎症微环境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解析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的炎症因子,并以此作为临床研究的靶点。2、采集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中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及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的相关中药方剂,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中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及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的高频中药、中药配伍规律等。3、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敷和备化方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为靶点,证实敷和备化方中的中药能够通过改善肝癌炎症微环境的方式治疗原发性肝癌。4、按照纳入标准,选取90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及肝病科住院治疗,证型属于肝郁脾虚证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予敷和备化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单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情况、术后栓塞综合征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无进展生存期、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血清肝纤四项水平、FACT-Hep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分等近期疗效指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等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通过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发现,目前在原发性肝癌相关的炎症因子中,较为热门且关系密切的炎症因子为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α,目前的体外实验及体验实验均以这些靶点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2、共计收集到153篇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中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及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的相关中药方剂,共计涉及203味中药,使用频次前10味的中药分别是柴胡、白术、白芍、枳实、当归、鳖甲、莪术、甘草、半夏、香附均为敷和备化方中的药物;使用频率前5的药对分为是柴胡—白术、柴胡—白芍、白术—白芍、白芍—当归、白芍—鳖甲;置信度排名前5的药物关联组合为柴胡—白术→白芍、白术—茯苓→白芍、柴胡—白芍→鳖甲、枳实—白芍→党参、枳实—莪术→鳖甲,分析所得数据均与敷和备化方的方剂配伍、药物组成基本相同。3、通过以敷和备化方中的17味中药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敷和备化方中药物的有效成分与原发性肝癌的作用靶点相匹配,共匹配到57个潜在靶点,其中部分靶点为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或其上游蛋白。因此,敷和备化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炎症微环境中的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实现的。4、两组患者在术前1天的年龄、性别、TNM分期、肝功能分级、有无乙肝、有无血管侵犯、有无动脉静脉瘘等基线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1)近期疗效情况:治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43.4%,疾病控制率为86.7%;对照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32.2%,疾病控制率88.9%为88.9%,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栓塞综合征情况:两组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或致死的栓塞综合征案例,治疗组患者的发热、胃肠道反应、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血清肝纤四项及甲胎蛋白水平:两组患者术后3月的血清肝纤四项及甲胎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前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术后3月血清肝纤四项及甲胎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4)FACT-Hep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分情况:两组患者术后3月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功能领域、肿瘤领域及总积分均较术前1天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术后3月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功能领域、肿瘤领域及总积分较同期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5)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术后3月的各项肝郁脾虚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术前1天有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术后的肝郁脾虚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同期对照组降低更显着(P<0.05)。(6)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治疗失败时间:治疗组中位PFS为6.2[95%CI(2.5,4.6)]个月;对照组中位PFS为4.2[95%CI(3.9,7.8)]个月。治疗组TTUP为14.2[95%CI(11.9,15.3)]个月,对照组TTUP为13.7[95%CI(12.8,14.2)]个月。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失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情况: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均较术前1天显着提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均较术前1天显着减低(P<0.05);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3月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提高更显着(P<0.05),血清血清白细胞介素-6、血清白细胞介素-8、血清白细胞介素-1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降低更显着(P<0.05)。结论:1、通过文献计量学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相关的炎症微环境中研究较为热门的炎症因子为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并以此为靶点开展中医药改善原发性肝癌炎症微环境的相关实验研究。2、通过数据挖掘研究发现,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癌及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的药物主要以健脾疏肝、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根本大法,在组方时采用核心药对能够实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3、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敷和备化方中的相关中药能够通过对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等炎症因子及其上游蛋白的治疗效果达到改善原发性肝癌炎症微环境的目的,实现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4、敷和备化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不可手术的原发性肝癌能够有效提高客观缓解率,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降低FACT-Hep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分,减少术后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情况,降低血清肝纤四项及甲胎蛋白水平,改善血清白细胞介素-2、血清白细胞介素-6、血清白细胞介素-8、血清白细胞介素-1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的表达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前景。

洪磊[8](2021)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脂水平变化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在首次行TACE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和血清学资料,分析血清中血脂和甲胎蛋白(Alpha-Fetal protein,AFP)在TACE治疗前的相关性,并研究血清血脂在TACE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其在TACE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因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首次接受TACE治疗并且符合入组和排除标准的5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TACE术前末次、术后1周及4-6周时血清肝功能、血脂、AFP、乙肝病毒核酸(HBV-DNA)定量、门静脉侵犯情况、肿瘤最大长径、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CT及MRI检查结果等临床数据,并统计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身高、体重、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按照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TACE疗效,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归为缓解组,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归为未缓解组。选择SPSS24.0软件对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血脂和AFP等指标在TACE治疗前的相关性和治疗后的变化规律并寻找出对评估治疗效果有价值的指标。结果:1.纳入研究的59例患者中缓解组有31例,未缓解组有28例,在TACE治疗之前,两个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清学资料的比较分析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P>0.05)。2.TACE术前,全部59例患者血清Apo A1、TG、HDL-C、TC、LDL-C、Apo B与AFP无明显相关性(P>0.05)。3.组内比较:在缓解组中,术后1周时,患者血清AFP、Apo A1、TC、HDL-C、Apo B、TG和LDL-C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4-6周时,血清AFP明显低于术前(P<0.05),血清TC明显高于术前(P<0.05),血清HDL-C、TG、LDL-C、Apo A1和Apo B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在未缓解组中,术后1周时,患者血清AFP、Apo A1、TC、HDL-C、Apo B和LDL-C明显低于术前(P<0.05),血清TG较术前差异不显着(P>0.05)。术后4-6周时,血清TC明显低于术前(P<0.05),血清TG明显高于术前(P<0.05),血清Apo A1、LDL-C、HDL-C、Apo B和AFP同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术后4-6周时,缓解组患者血清TC和Apo A1显着高于未缓解组(P<0.05),血清TG和AFP显着低于未缓解组(P<0.05),血清LDL-C、Apo B和HDL-C同未缓解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患者术后4-6周时血清HDL-C、TC、Apo A1、TG、LDL-C、Apo B及AFP水平与术前的百分比进行比较,缓解组TC%和Apo A1%显着高于未缓解组(P<0.05),AFP%显着低于未缓解组(P<0.05)。进行ROC曲线分析,TC%、Apo A1%、AFP%、AFP%+TC%和AFP%+Apo A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0.674、0.942、0.974和0.955,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要优于单独检测,并且以AFP%+TC%的诊断价值最大。结论:1.HBV-HCC患者术前血清TC、TG、HDL-C、LDL-C、Apo A1和Apo B水平同AFP无明显相关性。2.HBV-HCC患者经TACE治疗后,血清TC、TG、HDL-C、LDL-C、Apo A1和Apo B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但是各指标在不同分组的患者中变化幅度不一,术后通过对血清TC、TG和Apo A1的检测有助于初步判断治疗效果,低水平TC、Apo A1和高水平TG与患者术后病灶控制不良相关。3.联合检测HBV-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AFP、TC、Apo A1能较好的评估疗效。

殷曰帅[9](2020)在《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PMCT)与单纯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对比分析,探讨TACE联合CT引导下PMCT治疗HCC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行TACE联合CT引导下PMCT或单纯TACE治疗HCC患者60例,以病人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经TACE联合CT引导下PMCT治疗)32例,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28例。联合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CT引导下PMCT治疗,患者先行TACE治疗后,行CT引导下PMCT治疗。PMCT:CT导引下根据肝内肿瘤的位置及比邻,确定好皮肤的进针穿刺点,规划安全进针路径,采用分步进针方式将微波针穿至肿瘤内部,进行连续消融,消融完全后,对针道进行针道消融预防种植转移和肝出血。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和导管鞘经过肝动脉达到病灶周边,确定肿瘤的供血血管后,经导管向肿瘤供血血管内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病灶的局部疗效、血AFP变化、生存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患者随访时间24个月,共74个病灶,患者均成功完成微创介入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肿瘤大小、AFP数值、肝功能分级、肿瘤分期等基础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治疗基本情况联合治疗组:TACE治疗平均次数为1.5±0.5,PMCT平均次数1.8±0.6次,TACE治疗后行PMCT间隔时间平均为:5.8±0.8天。对照组:TACE治疗次数2.5±0.9次,治疗间隔时间平均为:25.4±1.6天。(2)病灶局部疗效治疗后3、6、12、24个月病灶有效率和控制率,联合治疗组病灶有效率:71.8%、62.5%、56.2%、40.0%;对照组为:67.8%、64.3%、32.1%、25%,两组患者在12、24个月联合治疗组病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病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病灶控制率为:87.5%、78.1%、62.5%、50.0%;对照组为:82.1%、71.4%、53.5%、39.2%。两组在12、24个月联合治疗组病灶控制率高于对照组,病灶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FP值及肝功能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AFP变化,联合治疗组:545.25±50.15ng/ml,治疗后:126.13±31.25ng/ml;对照组:515.15±40.49ng/ml,治疗后:175.43±39.32ng/ml,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血清AFP数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6、12、24个月下降率,联合治疗组:85.7%、89.2%、78.6%、67.8%。对照组:84.6%、76.9%、57.7%、42.3%。第6、12、24个月血AFP值,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情况,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生存率统计1、2年生存率,联合治疗组为:87.5%、75%;对照组为:82.1%、57.1%。2年生存率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处理两组患者均匀存在发热、疼痛、恶心和呕吐、一过性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等,联合治疗组疼痛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和呕吐、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肾功能损害等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出血、气胸、胸腔积液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治疗相关性的死亡病例。结论:TACE联合CT引导下PMCT治疗HCC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对照分析证明联合治疗其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纯的TACE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病灶局部控制率,降低血AFP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

康晓萍[10](2020)在《滋水涵木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滋水涵木法(一贯煎配合三阴交穴位艾灸)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常规TACE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肝肾阴虚型)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生活质量、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肝功能以及主要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骨髓抑制)的影响,以探讨滋水涵木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丰富临床肝癌TACE术后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辨证分型为肝肾阴虚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TACE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滋水涵木法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治疗前后均记录和评价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AFP值、CRP值、肝功能和术后不良反应方面的变化,并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非参数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26例患者,其中有120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脱落和剔除3例患者;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的KPS评分及疗效改善更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FP值均出现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CRP值较前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且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albumin,ALB)、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在主要不良反应方面,治疗后发现除了骨髓抑制在两组患者间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和腹痛的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且按照不良反应轻重程度分级,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程度也较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水涵木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肾阴虚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协助降低AFP值和减轻术后炎症反应,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改善肝癌患者TACE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的远期预后疗效需待今后进一步观察。

二、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后血清AFP浓度与疗效关系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后血清AFP浓度与疗效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筛查和诊断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2.2.1 超声显像
        2.2.2 CT和MRI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记物
    2.4 肝癌的穿刺活检
    2.5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2.5.1 肝癌病理诊断术语
        2.5.2 肝癌病理诊断规范
        2.5.3 肝癌病理检查要点
        2.5.4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2.5.5 转化/新辅助治疗后切除肝癌标本的病理评估
        2.5.6 肝癌病理诊断报告
    2.6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3 分期
4 治疗
    4.1 外科治疗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4.1.2 术前病人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4.1.3 肝癌切除适应证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4.1.5 手术切除技术
        4.1.6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
        4.1.6.1潜在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
        4.1.6. 2 新辅助治疗
        4.1.6. 3 辅助治疗
        4.1.7 肝移植术
    4.2 消融治疗
        4.2.1 目前常用消融治疗手段
        4.2.2 基本技术要求
        4.2.3 对于直径3~5 cm的肝癌治疗选择
        4.2.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4.2.5 肝癌消融与系统抗肿瘤治疗的联合
    4.3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肝癌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93-198]。
        4.3.1 TACE的基本原则
        4.3.2 TACE适应证
        4.3.3 TACE禁忌证
        4.3.4 TACE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99-200]
        4.3.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4.3.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93](1)肝硬化程
        4.3.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4.3.9 TACE治疗注意点
    4.4 放射治疗
        4.4.1 外放射治疗
        4.4.2 质子束放射疗法与内放射治疗
    4.5 系统抗肿瘤治疗
        4.5.1 一线抗肿瘤治疗
        4.5.2 二线抗肿瘤治疗
        4.5.3 其他治疗
        4.5.3. 1 中国医药学治疗
        4.5.3. 2 抗病毒治疗及其他保肝治疗
        4.5.3. 3 对症支持治疗
    4.6 肝癌自发破裂的治疗
5 声明

(2)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筛查和诊断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2.2.1 超声显像
        2.2.2 CT和MRI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
    2.4 肝癌的穿刺活检
    2.5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2.5.1 肝癌病理诊断术语
        (1)HCC:
        (2)ICC:
        (3)cHCC-CCA:
        2.5.2 肝癌病理诊断规范
        (1)标本处理要点:
        (2)标本取材要点:
        2.5.3 肝癌病理检查要点
        (1)大体标本观察与描述[62]:
        (2)显微镜下观察与描述[62]:
        (3) MVI诊断:
        2.5.4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1)HCC
        (2) ICC
        (3)cHCC-CCA
        2.5.5 转化/新辅助治疗后切除肝癌标本的病理评估
        2.5.6 肝癌病理诊断报告
    2.6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3 分期
4 治疗
    4.1 外科治疗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4.1.2 术前患者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4.1.3 肝癌切除的适应证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1)术中判断标准:
        (2)术后判断标准:
        4.1.5 手术切除技术
        4.1.6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
        4.1.6.1 潜在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
        4.1.6.2 新辅助治疗
        4.1.6.3 辅助治疗
        4.1.7 肝移植术
        4.1.7.1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4.1.7.2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4.2 消融治疗
        4.2.1 目前常用消融治疗手段
        (1)RFA:
        (2)MWA:
        (3)PEI:
        4.2.2 基本技术要求
        4.2.3 对于直径3~5 cm的肝癌治疗选择
        4.2.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4.2.5 肝癌消融与系统抗肿瘤治疗的联合
    4.3 经动脉化疗栓塞
        4.3.1 TACE的基本原则
        4.3.2 TACE 适应证
        4.3.3 TACE 禁忌证
        4.3.4 TACE 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99-200]
        (1)规范的动脉造影:
        (2)根据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操作的不同,通常分为:
        (3)精细TACE治疗:
        4.3.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4.3.6 TACE的疗效评价
        4.3.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93]
        4.3.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4.3.9 TACE治疗注意点
    4.4 放射治疗
        4.4.1 外放射治疗
        (1)外放射治疗适应证:
        (2)外放射治疗禁忌证:
        (3)外放射治疗实施原则与要点:
        (4)外放射治疗主要并发症:
        4.4.2 质子束放射疗法与内放射治疗
    4.5 系统抗肿瘤治疗
        4.5.1 一线抗肿瘤治疗
        (1)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
        (2)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类似物:
        (3)多纳非尼:
        (4)仑伐替尼:
        (5)索拉非尼:
        (6)系统化疗:
        (7)其他一线治疗进展:
        4.5.2 二线抗肿瘤治疗
        (1)瑞戈非尼:
        (2)阿帕替尼:
        (3)卡瑞利珠单抗:
        (4)替雷利珠单抗:
        (5)其他二线抗肿瘤治疗方案:
        4.5.3 其他治疗
        4.5.3.1 中国医药学治疗
        4.5.3.2 抗病毒治疗及其他保肝治疗
        4.5.3.3 对症支持治疗
        4.5.4 系统抗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价
    4.6 肝癌自发破裂的治疗
5 声明

(3)载药脂微球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老年肝细胞癌的效果及对生存获益、PD-L1、PD-1水平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疗效
    2.2 血清肿瘤标志物
    2.3 肿瘤血管生成有关指标
    2.4 组织PD-L1、PD-1水平
    2.5 不良反应
    2.6 生存率
3 讨论
4 结论
文章亮点
    实验背景
    实验动机
    实验目标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展望前景

(4)序贯TACE对合并微血管侵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切除术后疗效的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文献策略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
    1.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1.4 纳入文献数据提取与汇总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及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3 结局指标的统计学荟萃分析
    2.4 亚组分析
    2.5 发表偏移
    2.6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VI阳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5)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1.1 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概念
        1.2 原发病肝癌流行病学
        1.3 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
        1.4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现状
    2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2.1 古代中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2.3 中医药治疗肝癌的近况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肝癌中医症状量表
        1.4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临床基线资料
        4.2 治疗结果
第三部分:讨论
    1 射波刀在原发性肝癌的应用
    2 组方分析
    3 参灵方药理学分析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两组实体瘤疗效分析
        4.2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4.3 两组AFP分析
        4.4 两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析
        4.5 两组KPS评分分析
        4.6 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析
        4.7 两组EORTC QLQ-C30 评分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参灵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1.1 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概述
        1.2 原发性肝癌的流行概况
        1.3 原发性肝癌致病因素及机制
        1.4 原发性肝癌治疗
    2 中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2.1 原发性肝癌中医病名溯源
        2.2 原发性肝癌中医病因病机
        2.3 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论治
        2.4 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
        4.2 两组患者中医疗效对比
        4.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
        4.4 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变化
        4.5 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变化
        4.6 两组患者IFN-γ、IL-2、IL-4、IL-6、IL-10 水平变化
        4.7 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
        4.8 两组患者血清AFP水平变化
        4.9 两组患者实体瘤疗效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原发性肝癌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2 TACE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2.1 TACE的优势与局限
        2.2 TACE栓塞剂及化疗药物的选择
    3 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免疫水平变化
    4 中医正气学说与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相关性
        4.1 中药联合TACE对原发性肝癌免疫方面的影响
    5 中药参灵方
        5.1 参灵方组成
        5.2 参灵方立方背景及方解
        5.3 参灵方现代药理相关研究
    6 结果分析
        6.1 参灵方改善细胞免疫水平
        6.2 参灵方改善体液免疫水平
        6.3 参灵方改善肝功能水平
        6.4 参灵方改善血清AFP水平
        6.5 实体瘤大小改变
        6.6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疗效比较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1 中医证候量化积分表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HI3L1、IL-6、IL-8等炎症因子影响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背景及理论研究
    1 原发性肝癌相关炎症微环境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2 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辅助用药的数据挖掘研究
        2.1 资料来源
        2.2 结果
        2.3 讨论
    3 敷和备化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1 研究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1.6 样本量估算
        2 研究方案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随访检查
        2.4 观察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4 伦理学要求
        4.1 伦理规范
        4.2 质量保证
        5 数据保存和处理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
        1.基线资料
        2.近期有效率情况对比
        3.术后栓塞综合征情况对比
        4.肝纤四项及AFP水平情况对比
        5.FACT-Hep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分情况对比
        6.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7.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治疗失败时间对比
        8.外周血血清炎症因子对比
    第三节 临床研究结果讨论
        1.一般资料分析
        2.近期有效率情况分析
        3.术后栓塞综合征发生情况分析
        4.血清肝纤四项及甲胎蛋白水平分析
        5.FACT-Hep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分情况对比
        6.PFS及 TTUP情况对比
        7.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8.外周血血清炎症因子对比
        9.问题与展望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肝癌西医诊断及分期标准
    附录2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
    附录3 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知情同意书
    附录4 基于肝癌TACE术后改造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附录5 中医肝郁脾虚证候积分表
    附录6 FACT-Hep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分量表
    附录7 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
    附录8 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CRF
缩略词表
综述 壳多糖酶3样蛋白1在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脂水平变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手术方案
        2.2.1 术前准备
        2.2.2 术中器材及药品
        2.2.3 TACE方法
        2.2.4 术后处理
    2.3 试验数据的测定与随访
        2.3.1 检测术前及术后肝功、血脂及AFP值
        2.3.2 影像学检查
        2.3.3 随访
    2.4 近期疗效和分组标准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血清学资料比较
    3.2 患者治疗前血清血脂水平与AFP的相关性分析
    3.3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脂及AFP水平分析
        3.3.1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TC水平变化比较
        3.3.2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TG水平变化比较
        3.3.3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HDL-C水平变化比较
        3.3.4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LDL-C水平变化比较
        3.3.5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Apo A1 水平变化比较
        3.3.6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Apo B水平变化比较
        3.3.7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AFP水平变化比较
        3.3.8 两组患者术后4-6 周血清血脂及AFP水平较术前变化分析
    3.4 TC%、APOA1%及AFP%单独和联合的ROC曲线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TACE对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4.2 TACE对血清TG水平的影响
    4.3 TACE对血清载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4.4 TACE术前后血清血脂及AFP水平变化的ROC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图表)
附录 B (综述)浅谈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9)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及分组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主要设备
    1.4 治疗方法
    1.5 病灶局部治疗
    1.6 疗效评估
    1.7 随访及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2.2 治疗基本情况
    2.3 血AFP及肝功能
    2.4 生存率
    2.5 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处理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缩引
附录
致谢

(10)滋水涵木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退出(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药物及给药方法
        2.3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安全性检查项目
        3.2 疗效性观测项目
        3.3 观察方法
        3.4 疗效判定标准
    4 统计方法
    5 伦理学原则
    6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 两组患者疗效指标比较
        3.1 中医临床证候总评分比较
        3.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比较
        3.3 两组患者KPS评分疗效比较
        3.4 两组患者AFP值疗效比较
        3.5 两组患者CRP值疗效比较
        3.6 两组患者肝功能疗效比较
        3.7 两组患者TACE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4 安全性比较
分析与讨论
    1 原发性肝癌的西医认识
        1.1 流行病学概况、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1.2 西医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现状
    2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认识
        2.1 中医病名、病因病机
        2.2 中医治疗
    3 中医药联合TACE治疗肝癌现状
    4 课题设计背景
        4.1 滋水涵木法治疗肝癌的研究背景
        4.2 中医理论对TACE术后的认识背景
    5 本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5.1 生活质量评分疗效分析
        5.2 AFP水平变化疗效分析
        5.3 炎症反应水平变化疗效分析
        5.4 肝功能水平变化疗效分析
        5.5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分析
        5.6 本课题中医证候疗效与滋水涵木法的关系
    6 本课题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6.1 不足
        6.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后血清AFP浓度与疗效关系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2(03)
  • [2]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 General Office of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02)
  • [3]载药脂微球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老年肝细胞癌的效果及对生存获益、PD-L1、PD-1水平影响[J]. 王浩,马军杰,戴献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1(12)
  • [4]序贯TACE对合并微血管侵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切除术后疗效的荟萃分析[D]. 刘佳斌.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 陈柏尧.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参灵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D]. 银艳桃.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HI3L1、IL-6、IL-8等炎症因子影响的观察[D]. 蒋锐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脂水平变化的分析[D]. 洪磊. 青海大学, 2021(01)
  • [9]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研究[D]. 殷曰帅. 青岛大学, 2020(01)
  • [10]滋水涵木法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康晓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后血清AFP浓度与疗效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