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性能现场试验中的两个问题

离心泵性能现场试验中的两个问题

一、离心泵性能现场测试中的两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汪翠[1](2020)在《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与教学实践》文中提出《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7版)》中物理课程目标的表述从之前的“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转化为“培养物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引起了基础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激发了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探索热情,与核心素养发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层出不穷。在国家当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在满足本校学生个性发展,增强教师专业能力以及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物理核心素养来开发物理校本课程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笔者所在中学作为研究个案,重点分析了在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做出的探索。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别访谈法和实地探索法为主要方法,深入了解该校内部及外部社区环境中的校本课程资源,明确学校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能力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了物理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开发模式和内容的校本化。本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主要说明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文献综述以及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二部分是从校本化核心素养走向校本课程目标,这一环节是在理解了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对学校及学生实际情况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进行的,提出了以物理感知生活、从实践获取信息、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校本化核心素养,并以此作为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第三部分重点阐述校本化的课程开发模式的建构过程,包括对经典的几种课程模式的理解和整合,也分析当前国内认同度较高的三种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校本化的课程开发模式;第四部分是物理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与教学实践,包括分析校本课程内容的三大特征,介绍为实现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而设计的三个案例,案例分别对应三大校本化的物理核心素养,同时还包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论文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梁耀[2](2020)在《旋转导向系统信号传输与闭环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是“提速提效”、“增储上产”的重要保证。目前,在我国油田开发所使用的旋转导向系统仍以进口为主,因此,通过开展旋转导向系统信号传输与指令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对进一步掌握旋转导向关键技术、实现旋转导向系统的自主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旋转导向系统分为实现井下测量数据上传以实时得到井下仪器工作状态的信号上下传输系统及测量系统的“上闭环系统”和导向偏置执行单元根据相关指令自适应调整仪器状态的系统的“下闭环系统”。通过理论分析、仿真计算、试验验证等手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高速泥浆脉冲信号上传技术。通过采用密勒码的信源编码技术和帧间差分压缩技术实现了泥浆脉冲信号的高速上传编码技术;设计了一款基于霍尔位置检测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以满足信号高速传输的控制需求。结合高速泥浆脉冲器机械总成,通过试验验证了该套高速信号上传技术的适用性及可靠性。指令下传控制技术。通过对信号下传控制编码方案的设计实现,针对井下待接收信号的特征、实际工况分别采取了不同信号接收及实现方案设计及方法验证。通过不同作业条件下的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指令下传控制技术的可行性及适用性。上传信号识别解码技术。针对高速脉冲信号受噪声影响更明显的特点,基于ARM+FPGA的双处理器架构,设计了一款随钻泥浆脉冲信号噪声模拟系统以研究不同噪声、井深等因素对信道传输的影响特性;通过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结合小波变换在信号去噪方面的优势,通过计算比较优选了适用于高速泥浆脉冲信号的小波去噪最优参数组合;针对密勒码编码信号特点及同步帧头的特征,采用自相关检测及位同步闭环时钟调整等技术实现上传泥浆脉冲信号的解码处理。通过不同作业条件下的现场试验验证了该上传信号解码识别技术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旋转导向闭环控制技术。通过对其工作模式、液压驱动原理的深入了解,结合数据共享得到的贝克休斯导向头井下工作中的实际数据,分析了三肋板矢量力合成与分解的原理,形成了一套独立自主的矢量力闭环控制技术。并通过仿真计算与原始运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套方法的原理可行性。

苏骏涛[3](2020)在《西藏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热均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实地调查西藏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文地质环境,基于72小时群井抽灌试验,取得该系统运行过程水热均衡的初步研究成果:(1)该系统将抽出的地下水经热交换装置吸收(或释放)热量后重新回灌入地下,中途消耗水量较少,但由于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含水层渗透系数最终将衰减至10m/d左右,长期运行最终可能导致回灌堵塞。(2)通过对该系统长期运行时的地下水头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一个周期(90天)内运行末期地下水头差在-2m至+1m范围内,表明该系统基本能保证抽灌水量均衡稳定。(3)通过对该系统运行时的地下水温进行监测,计算分析该系统长期运行时地下水温变化,结果显示系统运行末期抽水井1#和抽水井2#处水温分别下降3.607℃及1.546℃,表明该系统长期运行时会在局部产生热贯通并改变地下水温度。(4)通过对该系统运行前后的地下水进行水化学分析,对比试验前后水质变化,认为该系统会使地下水中硝酸盐及氟化物含量增加,长期运行或造成污染。

张曼[4](2020)在《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传统日光温室大棚主要是由人工来完成作物的灌溉和施肥,但由于农民缺乏科学的配肥施肥理论,导致水肥浪费严重。水肥一体化系统能够将肥料溶于水形成肥液后,再按照需求进行施肥,从而提高利用率。当前,国内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相对落后,大多数普适性较差,不能实现化肥按需智能配比及固体肥料自动配比。因此研究精确配比关键技术和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型可移动和可以适合农民消费需求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水肥一体化系统配肥精度、效率问题和灌溉施肥问题,研究内容如下:1.详细分析了配肥原理和施肥原理,并分析称重配肥工作过程,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建立配肥数学模型,采用迭代学习算法减小配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制定合理的整体设计方案。2.分析配肥单元配比过程,着重研究配比过程中两个问题,分别是速度和精度,提出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应用于快速下料阶段,慢速下料阶段采用模糊控制。根据配肥单元设计控制流程,建立数学模型。文中仅对快速下料阶段控制进行仿真分析,提出的模糊自适应PID具有比传统PID控制响应快和超调量小的特点。3.根据控制要求和方案,对系统所需硬件进行选型。同时设计了下位机运行程序和上位机控制监控程序,其中监控软件可以实现系统运行监控、历史数据查询、实时曲线显示和故障报警等功能。系统具有运行稳定,且功能和性能都可以满足日光温室作物的需求。4.介绍了系统的工作测试环境,对固体配肥单元和灌溉施肥单元进行实验,首先分析了配肥机配制固体肥料的精度和误差,其次对二次稀释灌溉施肥溶液的实时监测的稳定性和误差进行分析。经测试表明,配肥单元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且灌溉施肥单元p H和EC值误差波动幅度小,过渡时间短、超调量小,能实现母液的动态调控,可以达到水肥的最大化利用,节省成本,对提高农业发展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唐莉[5](2020)在《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公共建筑规模的增长及平均能耗强度的增长,公共建筑的能耗已经在中国建筑能耗中占比最大,其中,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能耗是公共建筑能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发现,虽然很多集中空调系统实际运行状况并不理想,但对业主而言,往往集中空调运行都处于未知状态,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集中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价,然后才能据此诊断问题所在,并实现集中空调的节能改造优化运行。在对现有空调系统评价诊断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空调系统评价方法应具有数据要求少,计算简单,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一个运行良好的空调系统,其组成设备运行状态应是良好的,因此,论文首先对集中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进行评价。对比了各空调设备的不同评价指标,根据本文对评价方法的要求,优选出适合空调设备评价的指标。其次,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对冷源系统、输配系统以及末端系统进行了能效分析并建立了评价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熵权法标权确定了权重,建立了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运行的综合评价体系。接下来,论文对评价体系所需测量参数及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基于操作简便、易于实施的原则,确定了相应的测量方法。最后本文以郑州市某高校内医学院的集中空调系统为例,利用构建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了探索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空调系统运行性能处于“差”的等级,存在供回水温差偏小、循环水泵效率低、系统运行维护差等问题,具有较大的节能改造潜力,基于此,论文进一步给出了优化改造建议。

孟浩[6](2019)在《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于深低温低流量下肺爆震伤救治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爆炸性武器在多极化的局部战争和恐怖袭击中被广泛使用,因此,平、战时爆炸伤的发生率日益上升。在所有损伤中,胸部爆震伤伤情重、救治难度大、致死率高。在此情况下,对于超压最敏感的肺首当其冲成为最易受损的器官。此外,与普通战场环境下产生的战创伤相比,一些特殊战场引发的战创伤无论其发生的特点、伤类、伤情、伤型和救治规律均有极大差别。中国北方寒区就是一种尤为特殊的战场环境,其常年温差大,冻土、积雪、结冰多,地形复杂等各种致病因素多,伤病员伤情多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低温环境因素往往会加重战创伤病员自身原有的创伤,如果不及时救治或所采取的救治措施不当,将会导致战伤病员的死亡率升高。同时,低温战场环境也会给创伤病员的前接后送带来诸多不便,延误救治时间,从而使得战斗减员或非战斗减员明显增加。当寒区战场发生爆炸损伤时,虽然一些创伤可以通过手术初步治疗,但在最近的军事冲突中,超过一半的创伤患者死于有限的院前术后医疗护理。因此,一种有效和积极的方法,为前接后送的战创伤员,特别是心、肺、大血管创伤病员提供基本生命支持,为后送到医疗设备完善的三级医院或更高级别医院,进行高级精确治疗提高生存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近些年来,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可以将急救中的时间和空间的优势最大化,并提升了紧急救治的成功率,逐渐成为危重急病患者的主要抢救措施之一。但因其体积大、对环境要求高等局限性很难应用到极端环境战场的伤病员救治中。如果能够研制出一种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Portable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System,PELS),并用实验作为一种新的生命支持技术,为抢救和治疗急危重患者论证该装置可应用于对寒区等复杂环境中胸部爆震伤战伤病员的救治过程中,能够为此类战创伤病员前接后送赢得宝贵的时间,以提高其短期存活率并通过后续有效的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我们尝试研制了这种可用在低温等复杂环境下的设备装置,并进行了在复杂环境的适用性的动物实验可行性分析及对胸部爆震伤中肺部影响的研究。第一部分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研制目的:1、初步研制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设备;2、检测自主研制的设备的应用;3、用简单动物模型实验初步检测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运行性能。方法:1、离体实验检测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设备在离体运行状态下的稳定性,包括转速,流量,压力的稳定特性。2、低温条件下测试便携式体外循环系统设备的运行稳定性;3、动物实验初步检测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运行性能,使用8只巴马香猪雄性随机分为A组(设定转速4000转/分,流量分别为4.5L/分钟)和B组(设定转速2000转/分,流量1L/分钟),每组4只。应用自制的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进行体外循环,运转6小时,于体外循环转流前、转流中每2小时及转流后取静脉血检测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及检测血小板激活率评价装置溶血的性能。结果:1、自主研制的PELS在2000-5000转/分之间运转性能稳定;2、动物实验模型中进行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所检测指标安全。结论:1、PELS性能稳定,可试于动物实验CPB研究。第二部分寒区低温爆震伤模型初步建立及PELS在现实深低温环境中的可行性分析目的:1、建立低温环境下胸部爆震伤巴马香猪实验动物模型;2、探讨利用自制的PELS在现实寒区深低温环境中的初步应用和实验动物模型进行早期救治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健康巴马香猪36只,雌雄不限,体重37-56kg。根据不同当量的爆炸效应及实验动物爆震伤模型的损伤情况,来确定是否应用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PELS)或使用常规的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来干预或救治。将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实验动物组(实验动物PELS组4只,实验动物常规ECMO组4只,实验动物对照组4只),雷管×1.0根;B实验动物组(实验动物PELS组4只,实验动物常规ECMO组4只,实验动物对照组4只),雷管×1.5根;C实验动物组(实验动物PELS组4只,实验动物ECMO组4只,实验动物对照组4只),雷管×2.0根。对照组予以观察,不予处置。经不同当量的雷管爆炸后,将动物模型迅速后送至2000米以内野战医疗所(爆炸实验前已准备好各个器械及装置)进行早期PELS或ECMO的应用救治。动态监测低温环境下爆震伤后各组实验动物模型的基本生命体征及实验动物模型的爆炸损伤情况。结果:A实验动物组受伤最轻:PELS组动物全部存活,死亡情况(0/4),常规ECMO组全部存活,死亡情况(0/4),对照组全部存活,死亡情况(0/4);B组受伤程度明显高于A组:PELS组动物死亡1只,死亡情况(1/4),常规ECMO组动物死亡1头,死亡情况(1/4),对照组动物死亡2只,死亡情况(2/4);C组损伤过重,救治困难:PELS组动物死亡3只,死亡情况(3/4),常规ECMO组动物死亡4只,死亡情况(4/4),对照组动物死亡4只,死亡情况(4/4)。结论:1、胸部爆震伤以多发伤和复合伤多见,伤情重而复杂,早期致死率高。2、低温环境下胸部爆震伤建立模型成功,其中B实验动物组为中等受伤程度,可以反映胸部爆震伤病情的改变特点,伤情人工可控性佳,重复性高,可用于理想的低温胸部爆震伤的动物模型。3、实验表明在我国寒区低温环境下PELS可以正常工作,其可以对早期动物模型的胸部爆震伤进行干预及救治。第三部分PELS在人工诱导深低温低流量条件下对创伤出血模型救治可行性分析目的:1、探讨PELS在人工诱导深低温低流量条件下救治创伤出血动物模型的可行性;2、初步确定PELS在人工诱导深低温低流量条件下的安全使用时间。方法:对9只小型巴马香猪行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使用定容性失血得休克模型,经过股动脉的管道侧孔快速放出近40%-45%的血量;应用PELS进行转流,当人工诱导使实验动物降低直肠温至15℃时,进行低流量灌注循环90分钟(尝试设定90min低流量循环)后恢复正常流量体外循环并进行复温;待直肠温恢复到术前水平后,停体外循环,呼吸机继续持续辅助通气至脱离机自主呼吸;观察实验动物模型生命指征及术后存活情况。结果:本组9只实验猪心脏均自动复跳并能够安全脱离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7只猪脱机后2 h内血流动力学稳定。2只实验猪脱离体外循环2h内死亡。结论:1、PELS在人工诱导深低温条件下对创伤动物模型救治有效。2、PELS在人工诱导深低温低流量下对于动物模型的持续安全时间最好控制在90min左右(除外诱导和复苏时间)。小结:1、PELS在外界环境低温情况下对肺爆震伤干预有效;2、在人工诱导深低温条件下对创伤模型救治有效;3、那么PELS在人工诱导深低温低流量条件下对肺爆震伤是否有效?能否对肺部救治起到积极作用?第四部分PELS在深低温低流量条件下对肺爆震伤动物模型救治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PELS在深低温低流量条件下应用于肺爆震伤中动物模型救治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4只巴马香猪随机分在三组中,便携式实验组(A组)、常规实验组(B组)和对照组(C组),三组均建立爆震伤模型。便携式实验组给予PELS建立体外循环,通过PELS静脉端迅速加入冰脏器保护液,诱导实验动物体温降低(直肠温最低15℃),在体外循环进行深低温低灌流之后,实验动物给予复温和苏醒。实验组给予常规体外生命支持系统(heart-lung machine),建立体外循环,通过体外循环静脉端迅速加入冰脏器保护液,诱导实验动物体温降低(直肠温最低15℃),在体外循环进行深低温低灌流之后,实验动物给予复温和苏醒。对照组给予插管观察。检测三组体外循环前和体外循环后肺静态顺应性、以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的含量,体温、心率、K+等指标用于评估肺爆震伤后使用PELS安全性。检测吸气停顿压、潮气量、PaO2、FiO2计算统计肺静态顺应性(Cstat)和PaO2/FiO2。结果:22只动物均顺利建成爆震伤模型,2只实验动物死亡。A组、B组实验动物,分别通过PELS和常规体外循环系统建立体外循环。在深低温低流量条件下救治的实验动物在CPB前的体温、心率、K+分别为(A组vs B组):37.97±0.85℃vs38.04±0.76℃,103.25±17.76次/min vs 102.57±18.88次/min,4.71±0.591 mmol/L vs4.76±0.58mmol/L及停CPB后分别为:36.97±0.504℃vs37.25±0.75℃,119.63±13.81次/min vs 120.29±13.17次/min,6.40±1.07 mmol/L vs 6.26±1.11mmol/L。静态肺顺应性上经统计学分析,三组在行CPB前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但经过CPB干预后C组和A组及B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A vs B:4.86±0.63 VS 4.76±0.84,P>0.05;A vs C:4.86±0.63 VS 4.06±0.28,P<0.05;B vs C:4.76±0.84 VS 4.06±0.28,P<0.05。PaO2/SiO2上经统计学分析,三组在行CPB前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但经过CPB干预后C组和A组及B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A vs B:355.0±23.60mmHg VS 355.7±18.01mmHg,P>0.05;A vs C:355.0±23.60mmHg VS 288.2±29.001mmHg,P<0.05;B vs C:355.7±18.01mmHg VS 288.2±29.001mmHg,P<0.05。IL-8、IL-10和TNF-a经统计学分析,三组在行CPB前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IL-8:A vs B 1.01±0.015vs 0.98±0.051,P>0.05;A vs C 1.01±0.015 vs 0.99±0.016,P>0.05;B vs C 0.98±0.051vs 0.99±0.016,P>0.05;IL-10:A vs B 0.94±0.047 vs 0.95±0.061,P>0.05;A vs C 0.94±0.047 vs 0.98±0.027,P>0.05;B vs C 0.95±0.061 vs 0.98±0.027,P>0.05;TNF-a:A vs B 1.02±0.032 vs 0.99±0.043,P>0.05;A vs C 1.02±0.032 vs 0.99±0.29,P>0.05;B vs C 0.99±0.043 vs 0.99±0.29,P>0.05,但经过CPB干预后A组B组相比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IL-8:1.28±0.114 vs 1.23±0.889,P>0.05;IL-10:1.31±0.045 vs1.30±0.145,P>0.05;TNF-a:1.37±0.126 vs 1.33±0.143,P>0.05。A组和C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IL-8:1.28±0.114 vs 1.49±0.226,P<0.05;IL-10:1.31±0.045 vs1.63±0.238,P<0.05;TNF-a:1.37±0.126 vs 1.52±0.127,P<0.05。B组和C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IL-8:1.23±0.889 vs 1.49±0.226,P<0.05;IL-10:1.30±0.145 vs1.63±0.238,P<0.05;TNF-a:1.33±0.143 vs 1.52±0.127,P<0.05。结论:1、PELS的使用是安全的;2、应用PELS在深低温低流量条件下对肺爆震伤中肺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对于战场的黄金急救时间及转运后送提供条件及机会。

王艳艳[7](2018)在《新疆某油田1号联合站节能降耗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号联合站是新疆油田采油二厂东油区最大的稀油处理站。该处理站采用两段式热沉降脱水工艺,目前无原油稳定装置,因此存在蒸发损耗量大、污染环境等问题。为了降低集输能耗、满足环保要求,本文对1号联合站进行了节能降耗工艺研究。首先对原油组分进行了全烃色谱分析实验,其次对集输系统的蒸发损耗量进行了室外实验,最后对脱水系统进行了破乳剂评价实验和电脱水实验。实验表明:脱水系统中一段沉降罐呼吸损耗量最大,是进行密闭的关键环节;原油轻组分含量高,满足原油稳定的条件;因此提出了脱水工艺的密闭改造方案和原油稳定工艺方案。脱水系统密闭改造方案中,分析了改造前后的运行费用和能耗,对设备进行了优化选型;原油稳定工艺设计方案中,通过HYSYS软件研究了进塔温度、进塔压力等因素对原油稳定深度的影响,确定了基本的运行参数,对设备进行了选型计算,根据经济模型确定了最优方案。结果表明:脱水工艺密闭改造后,运行费用减少169万元/年,单位油气处理能耗降低17.5%;负压闪蒸稳定工艺操作简单,投资较低,净收益可达2865万元/年;工艺改造后,动态投资回收期为4-5年,内部收益率为32%,方案经济可行。1号联合站经过工艺改造,解决了集输系统蒸发损耗量大、不环保的问题,为新疆油田公司综合利用油气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节能降耗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晧[8](2018)在《基于双管柱结构的煤系气合采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国内鄂尔多斯地区发现存在大规模叠置型非常规油气藏,称为叠置型煤系气藏,叠置型煤系气藏的地层特征多样,且具有单一开发价值不显着等特征,国内一些专家小组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及分析,并提出对该种气藏采用合采开发技术以提高采收率。为找出较为合适的合采工艺,本文通过查阅常规油气的合采技术并进行总结,针对以上层为排水产气层、下层为高压层为合采地层条件,设计研究出一套能够适用于叠置型煤系气藏的合采技术,用于解决国内煤系气藏单采效益不显着等问题,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煤系气合采技术的适用性分析基于目前现有的合采技术,通过总结各类技术特征,将合采技术以动力源、管柱数、泵数及出采方式进行分类,同时结合煤系气合采所要求的特点,分析各个技术在煤系气合采作业中的可行性。再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措施层、准则层及目标层来验证理论分析选取合采技术的可行性,确定在上层为排水产气层、下层为高压层的条件下,采用较为合适的合采技术。2.双管柱分压合采煤系气技术的工艺及结构设计结合现有双管柱技术,分析煤系气合采的完井压裂等工艺,对原有措施进行改进,从结构上生产通道由两个变为三个,分别承载合采作业中的低压层产水、低压层产气以及高压层产气。工艺的设计主要解决了封隔装置等井下工具下井工艺与压裂工艺不匹配的问题,完成了合采技术整体结构及工艺流程。3.关键部件设计及选取在完成双管柱合采技术整体结构及工艺的设计后,对结构上各部件的的选用进行分析,包括选用碳纤维连续抽油杆作为“三抽”系统设备、碳纤维连续抽油杆冲程损失的计算方法、管柱的尺寸选取以及井口装置的安全校核等。通过进一步设计计算,完善了双管柱分压合采煤系气技术的适用特性。为这一新型合采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4.可通式桥塞的结构设计及作业计算作为双管柱分压合采煤系气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不但需要在作业过程中可以实现反复坐封,并且在合采煤系气这种特定作业环境要求下,需要桥塞具有可通性来实现整个技术的工艺,依照液压坐封原理设计桥塞的整体结构以及解封工艺,通过设计双扣螺纹丝堵实现桥塞的可通性,并通过扭矩的叠加性建立出井下扭矩模型,以此来确定桥塞在井下作业的可行性,从而进一步完善双管柱分压合采煤系气技术。

王志远[9](2016)在《含沙水流下双吸式离心泵性能特性及稳定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以多泥沙而闻名于世。双吸式离心泵由于其流量大、扬程高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沿黄提灌泵站中。当前,应用于黄河沿岸的双吸式离心泵设计生产均是基于清水考虑,泥沙对水泵特性影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随着国家不断提高节能减排的要求,解决离心泵高效稳定运行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实验测试方法,对含沙水流下双吸式离心泵的性能特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系列研究,主要工作如下:研究了泥沙浓度和泥沙粒径对双吸式离心泵的性能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泥沙对双吸式离心泵性能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双吸式离心泵的扬程随着泥沙浓度和泥沙粒径的增大而下降,是由于泥沙颗粒和水体离开叶轮出口的相对速度和相对流动角不同,导致圆周分速度减小:轴功率随着泥沙浓度和泥沙粒径的增大而降低,是由于含沙水流中泥沙的制紊作用,使得阻力损失降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于黄河含沙水流的双吸式离心泵扬程预测模型。研究了不同运行工况下双吸式离心泵的压力脉动特性,揭示了压力脉动的机理。研究表明:吸水室中转频和3倍转频压力脉动占主导地位,主要受汽蚀、失速涡以及吸水室隔舌的影响;压水室中叶频及其谐频压力脉动占主导地位,主要受叶轮与隔舌以及叶轮与蜗壳的动静干涉的影响;离心泵由额定转速降低转速,压力脉动能大幅度降低,但转速降低到一定程度,压力脉动反而升高;随着转速的降低,压力脉动主频发生变化,转频谐频在部分转速下成为主频。研究了泥沙浓度和泥沙粒径对双吸式离心泵静压力和压力脉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设计工况下,吸水室静压力随着泥沙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泥沙粒径的增加,静压力先增大后减小;压水室随着泥沙浓度的增加,小粒径下静压力增大,中粒径下静压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大粒径下静压力减小;静压力的变化与含沙水流密度、流速、泥沙浓度以及泥沙的不均匀分布有关;泥沙对双吸式离心泵压力脉动的影响规律整体上是非线性的,设计工况下,吸水室和压水室压力脉动幅值随着泥沙浓度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随着泥沙粒径的增大,吸水室压力脉动幅值先增大后减小,压力室压力脉动幅值减小。研究了双吸式离心泵的振动特性,研究表明:在清水条件设计工况下,水泵轴承座轴向方向振动强度最大,主要受转子质量系统不平衡影响;径向垂直方向振动强度次之,受转子质量系统不平衡和压力脉动的共同影响,径向水平方向振动强度最小,主要受压力脉动影响;偏离设计工况下,轴承座各方向振动强度增大。在含沙水流设计工况下,径向水平方向振动强度在小粒径下主要受压力脉动的影响,在中粒径和大粒径下受压力脉动和叶轮中泥沙不均匀分布的影响,径向水平方向在大粒径下振动强度最大;轴向方向在小粒径下振动强度增大,主要是由于含沙水流密度的增大引起水力荷载不平衡加剧;中粒径和大粒径下振动强度的增大,主要是由于叶轮中泥沙的不均匀分布,轴向方向在中粒径下振动强度最大。本文研究可以为沿黄提灌泵站双吸式离心泵的设计、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窦中杰[10](2015)在《内冷式机械密封泵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泵的密封冷却问题长期以来都引起人们的不断思索和改进,新技术不断替代旧技术,不断推动着泵的设计思路。泵的密封和冷却问题却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是,一项好的技术却能够给泵的密封冷却问题带来十分大的收益。因此研究内冷式机械密封泵并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中,应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普通的离心泵和泵轴开孔的内冷式机械密封泵的在运行时的内部压力场、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实验测试的方法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希望将模拟结果应用到实际工程当中。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CFD数值计算的原理和方法,然后建立二维模型并划分网格。在设置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后,对普通离心泵以及本文重点研究对象内冷式机械密封泵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利用实验对模拟数据进行验证。本文的具体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泵轴开孔6mm的内冷式机械密封泵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热源处温度先上升后下降,然后趋于平稳。正是这样的一个创新思路开辟了新的内冷却流道,流体在其中循环,对热源处进行了冷却。同时,冷却流体还能带走热源处的累积的杂质。若从长远考虑,这样的设计对增加泵的运行寿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首先选择对普通离心泵和泵轴开孔6mm的内冷式机械密封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冷却流道内,后者的压力分布相对平稳,速度分布均匀且没有涡流。同时,从温度分布看,热源处的热量被不断地带走。显然,内冷式机械密封泵要优于普通离心泵。3.其次选择了2台内冷式机械密封泵做对比模拟,1台泵轴开孔6mm,另1台开孔8mm。两个泵的内部压力场分布基本一样。由于开孔孔径差距仅为2mm,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可以推测,如果开孔孔径能够再大一些,效果会更好。当流场稳定后,不难看出,尽管在狭长通道出口侧主流区这一部分有明显的涡流,但是在内冷却流道内,速度分布十分均匀,这为冷却流体带走多余热量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在温度分布中,两者的热源处温度最高且温度相当,前者温度在52℃左右,后者的温度大致为49℃。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开孔孔径的增大会增强内冷却效果。4.针对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做了实验验证。主要验证的内容是3个工况(普通离心泵、泵轴开孔6mm和开孔8mm的内冷式机械密封泵)下实验测得的温度分布数据与数值模拟得到的温度分布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内冷式机械密封泵在热源处的冷却效果优于普通离心泵。实验也同样表明,泵轴开孔孔径越大,冷却效果就越好。

二、离心泵性能现场测试中的两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心泵性能现场测试中的两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与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制度支持
        1.1.2、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的时代诉求
        1.1.3、研究者对物理核心素养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切关注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方法
    1.3、文献综述
        1.3.1、核心概念界定
        1.3.2、现有国内外研究综述
    1.4、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从校本化核心素养走向校本课程目标
    2.1、提出校本化核心素养的基础
        2.1.1、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与发展意愿调研
        2.1.2、教师的教研能力与教学能力
        2.1.3、校本课程的成功案例与发展方向
    2.2、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目标设定
3、校本化课程开发模式的建构
    3.1、课程开发模式分析
        3.1.1、泰勒的目标模式
        3.1.2、斯腾豪格的过程模式
        3.1.3、施瓦步的实践模式
        3.1.4、斯基尔贝克的情境模式
    3.2、校本课程常见模式
        3.2.1、需求主导模式
        3.2.2、条件主导模式
        3.2.3、目标主导模式
    3.3、立足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4、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教学实践
    4.1、校本课程内容的特征
        4.1.1、以校为参,因地制宜
        4.1.2、动态开放,螺旋上升
        4.1.3、注重实践,自主建构
    4.2、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
        4.2.1、寻找曾侯乙编钟蕴藏的物理知识
        4.2.2、观察路面洒水车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4.2.3、设计厕所“有人无人”指示灯
    4.3、对物理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的评价与反馈
        4.3.1、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
        4.3.2、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
        4.3.3、实施阶段的诊断性评价
5、总结与展望
    5.1、主要收获
    5.2、论文创新点
    5.3、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2)旋转导向系统信号传输与闭环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上闭环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下闭环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井下泥浆信号传输关键技术
    2.1 泥浆脉冲编码
        2.1.1 数据帧同步
        2.1.2 数据编码
    2.2 数据压缩方法
        2.2.1 传输数据特性分析
        2.2.2 数据压缩实现
        2.2.3 应用实例
    2.3 高速泥浆脉冲发生器驱动器研究
        2.3.1 无刷直流电机原理简介
        2.3.2 无刷直流电机换相机制
        2.3.3 PID控制
        2.3.4 驱动电路设计
        2.3.5 测试验证
    2.4 系统试验
        2.4.1 水循环试验
        2.4.2 模拟井试验
第3章 地面信号识别处理关键技术
    3.1 泥浆信道传输特研究
        3.1.1 泥浆信道传输特性
        3.1.2 泥浆信道传输模拟系统研究
        3.1.3 仿真验证
    3.2 信号采集硬件设计
        3.2.1 硬件采集电路设计
        3.2.2 基于Vx Works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3.2.3 基于FPGA的信号采集流程设计
        3.2.4 仿真验证
    3.3 泥浆脉冲信号去噪处理方法
        3.3.1 数据预处理
        3.3.2 小波去噪
        3.3.3 仿真计算
    3.4 基于密勒码的泥浆脉冲信号解码方法
        3.4.1 信号特征
        3.4.2 解码识别
    3.5 试验验证
第4章 下传指令识别关键技术
    4.1 下传控制系统简介
    4.2 地面旁通控制器设计实现
        4.2.1 下传编码方法
        4.2.2 硬件控制设计
    4.3 井下基于转速信号的解码处理
        4.3.1 频率识别
        4.3.2 解码处理
        4.3.3 硬件实现
        4.3.4 试验验证
    4.4 井下基于压力信号的解码处理
        4.4.1 信号采集
        4.4.2 指令设计
        4.4.3 现场试验
第5章 闭环控制关键技术
    5.1 闭环控制简介
        5.1.1 井眼轨迹参数
        5.1.2 轨迹参数在闭环控制中的作用
        5.1.3 近钻头参数采集
    5.2 闭环控制方法
        5.2.1 闭环控制模式
        5.2.2 矢量合成
        5.2.3 矢量分解
    5.3 闭环控制实现
        5.3.1 液压驱动原理
        5.3.2 液压驱动电机控制
第6章 结论
    6.1 取得的主要成果
    6.2 存在不足及下一步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西藏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热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案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2.1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概况
    2.2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与发展
        2.2.1 国外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与发展
        2.2.2 国内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与发展
    2.3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可应用条件
        2.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3.2 建筑物冷热负荷条件
        2.3.3 周边环境及场地条件
    2.4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原理
        2.4.1 热机原理
        2.4.2 水泵原理
    2.5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热均衡及其影响因素
        2.5.1 抽灌水量均衡对系统运行影响
        2.5.2 进出水温均衡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第3章 西藏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文地质调查
    3.1 项目概况
        3.1.1 工作区位置及交通
        3.1.2 工作区自然地理及气候状况
        3.1.3 经济概况
        3.1.4 工作区以往工作程度
    3.2 工作概况
    3.3 工作照片集
    3.4 地质概况
        3.4.1 区域地层
        3.4.2 岩浆岩分布
        3.4.3 构造及地震烈度
        3.4.4 工作区地质
    3.5 水文地质概况
        3.5.1 地表水
        3.5.2 地下水
        3.5.3 工作区水文地质
第4章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灌水量均衡研究
    4.1 抽灌井布设及成井工艺
    4.2 水位监测设备配置
    4.3 回灌试验过程
    4.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4.1 影响半径分析
        4.4.2 渗透系数分析
    4.5 长期抽灌水量均衡分析
第5章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水温均衡研究
    5.1 温度监测
    5.2 长期运行热量均衡分析
第6章 系统运行对地下水质影响研究
    6.1 地下水质监测
    6.2 地下水质评价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程序全文

(4)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肥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总体原理
    2.2 配肥工作原理
        2.2.1 自动称重部分
        2.2.2 自动上料部分
        2.2.3 称重控制算法
        2.2.4 配料控制算法的仿真与分析
    2.3 灌溉施肥工作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精准配肥自动控制系统模型设计及仿真研究
    3.1 PID控制算法
    3.2 模糊自适应PID
        3.2.1 模糊控制器基本原理
        3.2.2 电机控制方案
        3.2.3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快速下料控制
        3.2.4 基于模糊慢速下料控制
    3.3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3.4 配肥系统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3.4.1 输入输出变量
        3.4.2 模糊规则表
        3.4.3 设计FIS装载文件
    3.5 基于模糊PID的精量配肥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肥一体化系统软硬件总体设计
    4.1 水肥一体化系统总体架构
    4.2 水肥一体化系统硬件设计
        4.2.1 传感器采集单元
        4.2.2 水肥一体化配肥单元
        4.2.3 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单元
    4.3 水肥一体化系统软件设计
        4.3.1 配肥单元PLC控制程序
        4.3.2 灌溉施肥单元PLC控制程序
        4.3.3 人机交互软件设计
    4.4 监控中心
        4.4.1 数据库设计
        4.4.2 数据库功能模块
        4.4.3 E-R数据模型
        4.4.4 远程监控界面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研究与分析
    5.1 系统实验背景
    5.2 固体配肥试验结果
    5.3 灌溉施肥试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空调系统运行现状
        1.1.2 解决措施
    1.2 国内外研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2 本文研究内容
2 集中空调系统设备运行评价
    2.1 冷水机组
        2.1.1 性能系数COP
        2.1.2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2.1.3 季节能效比SEER
        2.1.4 评价标准
    2.2 水泵
        2.2.1 水力学计算水泵效率
        2.2.2 热力学计算水泵效率
        2.2.3 评价标准
    2.3 冷却塔
        2.3.1 冷却塔换效率
        2.3.2 计算冷却水温对比评价法
        2.3.3 室外湿球温度计算
        2.3.4 评价标准
    2.4 风机盘管
        2.4.1 供冷能效系数
        2.4.2 能量利用系数
        2.4.3 ?分析
        2.4.4 评价标准
    2.5 新风机组
        2.5.1 评价指标
        2.5.2 评价标准
    2.6 本章总结
3 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评价
    3.1 空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3.1.1 冷源系统
        3.1.2 输配系统
        3.1.3 末端系统
        3.1.4 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3.2 空调系统运行评价方法
        3.2.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3.2.2 基于AHP-熵权法的权重确定
    3.3 集中空调系统运行性能综合评价
        3.3.1 权重的确定
    3.4 本章总结
4 现有空调系统现场检测方法
    4.1 空调系统现场检测主要内容
    4.2 参数测量仪器
        4.2.1 温度的测量
        4.2.2 流量的测量
        4.2.3 压力的测量
        4.2.4 电力参数的测量
    4.3 冷水机组能效检测
    4.4 本章总结
5 既有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评价案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基本参数的检测
    5.3 空调系统夏季制冷工况评价诊断分析
        5.3.1 室外气象参数
        5.3.2 冷水机组运行评价
        5.3.3 冷冻水泵运行评价
        5.3.4 冷却水泵运行评价
        5.3.5 冷却塔运行评价
        5.3.6 冷冻水输送系数
        5.3.7 冷却水输送系数
        5.3.8 冷源系统能效比EER
        5.3.9 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5.3.10 系统运行综合评价诊断
    5.4 系统优化运行改造建议
    5.5 本章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于深低温低流量下肺爆震伤救治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研制
    引言
    1 设计理念及材料
        1.1 设计理念
        1.2 PELS主机系统研制
        1.3 耗材套包的研制
    2 方法:实验测试
        2.1 系统基本性能及参数
        2.2 系统整机稳定性测试
        2.3 系统实验室内深低温环境测试实验
        2.4 PELS的稳定性测试
    3 结果
        3.1 系统基本性能及参数
        3.2 系统整机稳定性测试
        3.3 室内人工低温环境测试实验
        3.4 自主研制的PELS初步动物实验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寒区低温爆震伤模型初步建立及PELS在现实深低温环境中的可行性分析
    引言
    1 实验研究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
        1.3 实验药品及实验试剂
    2 实验研究方法
        2.1 麻醉方法
        2.2 实验动物分组
        2.3 实验动物准备
        2.4 观察爆震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各项指标
        2.5 统计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各个动物实验组爆炸后的损伤救治情况
        3.2 各动物实验组爆炸后的实验动物模型组织损伤的情况
        3.3 使用自主研制的PELS进行早期的干预情况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PELS在诱导深低温低流量条件下对创伤出血模型救治可行性分析
    引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及材料
        1.3 实验药品与试剂
    2 实验研究方法
        2.1 实验动物模型麻醉诱导方法
        2.2 创伤出血实验动物模型及体外循环建立
        2.3 观察实验动物模型的指标
        2.4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 PELS在深低温低流量条件下对肺爆震伤动物模型救治的可行性研究
    引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及材料
        1.3 实验药品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麻醉方法
        2.3 胸部爆震伤模型建立
        2.4 体外循环建立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分析
    3 结果
        3.1 实验情况
        3.2 肺功能评估
        3.3 炎症指标的结果
    4 讨论
本课题的局限性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7)新疆某油田1号联合站节能降耗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联合站的工艺流程发展现状
        1.2.2 联合站的优化运行研究
    1.3 研究方案
第2章 1号联合站地面工程现状
    2.1 基础资料
        2.1.1 气相资料
        2.1.2 资源预测
        2.1.3 流体物性
    2.2 原油稳定可行性研究
        2.2.1 蒸发损耗量计算
        2.2.2 实验法测蒸发损耗量
        2.2.3 油品组分测定
    2.3 原油脱水实验
        2.3.1 实验测定条件
        2.3.2 破乳剂评价实验
        2.3.3 电化学脱水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原油脱水工艺密闭改造方案
    3.1 1号联合站脱水工艺流程
        3.1.1 两段式原油脱水系统
        3.1.2 原油脱水工艺流程分析
    3.2 联合站密闭改造工艺措施
        3.2.1 密闭工艺改造方案
        3.2.2 主要设备选型
        3.2.3 主要工程量
    3.3 健康、安全与环保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原油稳定工艺设计方案
    4.1 方案一:负压闪蒸稳定工艺
        4.1.1 工艺流程
        4.1.2 模拟条件
        4.1.3 影响因素分析
        4.1.4 主要设备选型
        4.1.5 主要工程量
    4.2 方案二:加热闪蒸稳定工艺
        4.2.1 工艺流程
        4.2.2 模拟条件
        4.2.3 影响因素分析
        4.2.4 主要设备选型
        4.2.5 主要工程量
    4.3 最优经济方案的确定
        4.3.1 经济模型
        4.3.2 负压闪蒸最优经济方案
        4.3.3 加热闪蒸最优经济方案
        4.3.4 确定最终经济方案
    4.4 方案的经济评价
    4.5 健康、安全与环保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实验油品全烃色谱分析表
附录 B 原油脱水实验数据表
附录 C 1号联合站平面布置图
致谢

(8)基于双管柱结构的煤系气合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煤系气合采的开发现状
        1.3.2 国内外现有合采开发技术的现状
        1.3.3 叠置煤系气储层的合采类型
    1.4 煤系气合采技术的研究分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低压在上、高压在下煤系气合采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2.1 上低压下高压异源煤系气的合采技术特征
    2.2 合采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2.2.1 理论分析合采技术的适用性特征
        2.2.2 层次分析法
        2.2.3 合采特征的适用性详述验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管柱分压合采煤系气的工艺及结构设计
    3.1 现有多管柱合采技术的应用分类
        3.1.1 同心包含式多管柱技术
        3.1.2 偏心独立式多管柱技术
    3.2 多管柱煤系气合采技术设备的选用研究
        3.2.1 井下封隔设备的选用研究
        3.2.2 井下排采设备的选用研究
        3.2.3 井口设备的选用研究
        3.2.4 相关配件的选用研究
    3.3 多管柱分压合采技术工艺的设计研究
        3.3.1 单采煤系气的工艺特征
        3.3.2 合采工艺设计
    3.4 合采结构分析
        3.4.1 合采结构设计
        3.4.2 合采结构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采技术杆管尺寸的计算与分析
    4.1 钢制连续抽油杆的计算
    4.2 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的算法优化
        4.2.1 碳纤维连续抽油杆冲程损失的传统计算
        4.2.2 碳纤维连续抽油杆冲程损失的特征分析
        4.2.3 考虑结构、温度影响的算法优化
    4.3 管柱的选型计算
        4.3.1 建立尺寸选取模型
        4.3.2 煤层排水管柱的尺寸选取
        4.3.3 高压层产气管柱的尺寸选取
        4.3.4 管柱尺寸的检验
    4.4 优选管柱的适用范围计算
    4.5 实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通式桥塞的设计研究
    5.1 可通式桥塞的整体设计
        5.1.1 可通式桥塞结构
        5.1.2 可通式桥塞作业原理
    5.2 可通式桥塞各部件设计
        5.2.1 锥面卡头
        5.2.2 桥塞主体
        5.2.3 推动滑座
        5.2.4 卡瓦滑座套筒
        5.2.5 卡瓦推架及卡瓦
        5.2.6 双扣螺纹丝堵
    5.3 可通式桥塞通开作业的扭矩计算
        5.3.1 建立井下作业的扭矩模型
        5.3.2 优化扭矩模型
        5.3.3 各阶段扭矩的计算
        5.3.4 扭矩实例计算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含沙水流下双吸式离心泵性能特性及稳定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离心泵输送固液两相流的性能特性研究进展
        1.2.2 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研究进展
        1.2.3 离心泵振动特性研究进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沙水流下双吸式离心泵性能特性研究
    2.1 实验装置及泥沙特性
        2.1.1 实验泵
        2.1.2 实验台及仪器设备
        2.1.3 泥沙特性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步骤
        2.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泥沙浓度对水泵性能的影响
        2.3.2 泥沙粒径对水泵性能的影响
    2.4 建立扬程预测模型
        2.4.1 现有模型验证
        2.4.2 扬程预测模型建立
        2.4.3 扬程预测模型检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吸式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研究
    3.1 实验装置
        3.1.1 实验泵
        3.1.2 实验台及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步骤
        3.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运行工况下水泵压力脉动结果与分析
        3.3.2 不同运行转速下水泵压力脉动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沙水流下双吸式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研究
    4.1 实验装置及泥沙特性
        4.1.1 实验泵
        4.1.2 实验台及仪器设备
        4.1.3 泥沙特性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步骤
        4.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泥沙对水泵静压力的影响
        4.3.2 泥沙对水泵压力脉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吸式离心泵振动特性研究
    5.1 实验装置及泥沙特性
        5.1.1 实验泵
        5.1.2 实验台及仪器设备
        5.1.3 泥沙特性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步骤
        5.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清水条件下不同运行工况水泵振动特性
        5.3.2 含沙水流下泥沙对水泵振动特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1.1 主要工作
        6.1.2 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内冷式机械密封泵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2.1 现代密封技术的研究
        1.2.2 现代密封冷却技术的研究
    1.3 水泵的密封及冷却
        1.3.1 水泵的密封
        1.3.2 水泵的密封冷却
    1.4 CFD 简介及其在工程流体机械领域的应用
        1.4.1 CFD 方法在工程流体机械领域的应用
        1.4.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内冷式机械密封泵泵轴强度的理论计算
    2.1 材料的力学任务
    2.2 圆轴扭转强度校核
        2.2.1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2.2.2 等直圆轴与空心圆轴扭转强度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离心泵的 CFD 数值模拟
    3.1 湍流流动及其流动模型
        3.1.1 湍流流通机理
        3.1.2 控制方程
        3.1.3 湍流模型
    3.2 模型建立及计算参数的设置
        3.2.1 模型建立
        3.2.2 网格的划分
        3.2.3 边界条件的设定
    3.3 计算结果分析
        3.3.1 连续运转 30min 后压力场分布
        3.3.2 连续运转 30min 后速度场分布
        3.3.3 连续运转 30min 后温度场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工况下密封冷却效果的模拟研究
    4.1 普通离心泵与内冷式机械密封泵(开孔 6mm)
        4.1.1 压力场模拟对比
        4.1.2 速度场模拟对比
        4.1.3 温度场模拟对比
    4.2 内冷式机械密封泵(开孔 6mm)与内冷式机械密封泵(开孔 8mm)
        4.2.1 压力场模拟对比
        4.2.2 速度场模拟对比
        4.2.3 温度场模拟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拟的可靠性验证
    5.1 实验设备
        5.1.1 实验装置及系统图
        5.1.2 测试仪器
    5.2 不同工况下冷却效果的测试
        5.2.1 测试点及测试步骤
        5.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模拟、实验温度的记录表格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离心泵性能现场测试中的两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与教学实践[D]. 汪翠.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旋转导向系统信号传输与闭环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梁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3]西藏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热均衡研究[D]. 苏骏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6)
  • [4]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研究[D]. 张曼.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5]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运行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D]. 唐莉. 郑州大学, 2020(02)
  • [6]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于深低温低流量下肺爆震伤救治的可行性研究[D]. 孟浩.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7]新疆某油田1号联合站节能降耗工艺研究[D]. 王艳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8]基于双管柱结构的煤系气合采技术研究[D]. 张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含沙水流下双吸式离心泵性能特性及稳定性实验研究[D]. 王志远. 武汉大学, 2016(07)
  • [10]内冷式机械密封泵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 窦中杰. 东华大学, 2015(07)

标签:;  ;  ;  

离心泵性能现场试验中的两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