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在儒家哲学理想人格中的意义

孝道在儒家哲学理想人格中的意义

一、儒家哲学理想人格之孝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贾孟亮[1](2021)在《儒家“成人”之道研究》文中认为

张馨予[2](2021)在《先秦儒家心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先秦儒家的文化体系中,心范畴在诞生之初,旋即作为价值的根源而与天、道相通。价值的根源不在外,在于人的生命本身,儒家哲学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主张将主体自身转化和境界提升都通过内心的修养而完成。正是因为心学说的重要地位,随着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心性价值论的理论构建也成为绵延两千多年的宏大体系,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神髓所在。先秦儒家对心之概念阐述颇丰,既有如孟荀一样对心形成系统的理论进行专门论述,也有类似《论语》《大学》《中庸》一般,对心只有着一鳞半爪的论述。而与心范畴的论述相关、密不可分的还有天、性、情、知等概念。由于上述范畴不论是作为个体的内涵、外延,还是相互间的关系界定都很模糊,内容又极为丰富。以至于要深入理解心的范畴,需要在先秦儒家整体思想境域下,通过原典去勘察心及相关范畴的萌生、发展和形成的理论根据和演变过程。第一章首先考察先秦儒家心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先秦子学时期礼坏乐崩、不义攻伐以及世风败坏而引起民心陷溺,诸子各有重塑人民内心的精神信念,为人们的精神生命寻求安顿之所的志向,遂产生了心论的时代课题与哲学关怀。《易经》《尚书》《诗经》等典籍,作为诸子百家的学说之源,其中对心的论说衍生出了不同于甲骨文、金文时期原始意义地新的涵义,显示了心范畴演变的未来发展路向。心既含摄知性思考,又充溢道德意志,并为情感欲望所涵润,是人思虑、反省、抉择和意志等各方面的总和。同时此心上承天命而有性知,下涵形体而有情欲,良莠并存、善恶混杂,勾画出心和与之关联的天、性、知、情、欲等几种核心范畴之间的逻辑联系。子学时期道、墨、法、管诸家各有许多关于心的思考和认知。而儒家的独特之处在于肯定心作为道德主体的价值属性和主观能动力,赋予心以超越性,并重视发挥心的认知能力。先秦儒家诸子论心的主要差异在于子思、孟子和荀子,思、孟走出了一条尽心知性知天之向内反省的道德源流本心论;荀子则走出了一条向外求索、学思礼义的认知知性之心论。其中各自有其学理脉络的共通之处及独特之处,可算是先秦儒家心论两条二而一,一而二地既具互补性又有统一性的学脉。第二章重在揭示作为人类取则、效仿和最终根据的天或天命与人心之间的关系。自商至周,华夏文化大体上经历了由外及内,由天上到人间的信仰范式的转换,这以殷人之帝到周人之天的信仰范畴的鼎革为标志。周继商帝、天观念,在损益鼎革基础上完成了由人格神的帝、天向着义理之天的转换。在此基础之上,孔子厘定经学之际,周文原本内蕴的天人合一的义涵得以充分的揭示、发皇。以《易》为代表的经典视人为与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人因此具有弥纶天地的品格。先秦儒家所论之心首先是以天地为准,认为天道赋人以德,而其德在心,而因为人的主体性存在,同样人德又以弥纶天地之方式影响及于天。遵循这个逻辑,人心之知亦是天赋而由人的主体性发挥而完成。同时,通过德的纽带,外在天命之先天神圣性与主体内在道德尊严的自觉之间也产生了相应的共鸣。人心与天道相互吻合的义涵呼之欲出。第三章围绕先秦儒家诸子根据心与性的密切关系而建构的心性学说之异同,讨论了儒家心性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了维护儒家之正统,回应百家之异说。儒家诸子在心说主线上,辅以性论而与时偕行,回应着时代提出的问题,展现出儒家特有的人文关切。性之原义具有无为、天然的属性,应指人生而即有,甚至未生先有之质,须通过心而始见,从而性与心就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儒家诸子对性的定义有不同之处,由之对心与性的关系也有不同观点。在孔子学说中,心与性还没有被清晰地分开、分别论之,心性质说都统一在一个更高的哲学范畴—一“仁”中。藉着郭店楚简等近年考古新史料之重大发现,心性学说得到重要补充和丰富,郭店儒简《性自命出》篇用“心取性出”论心性关系,心居于性、物之间而最为关键,与物相接和与性相通都在于心。孟子通过以心言性,通过对心的言说来揭示性所具有的内涵。通过“四心”与仁义礼智的关系,进而认识孟子的心与性所具有双重内涵:一是道心对应的性之本善层面,这是从义理之性的层面而言;一是评价心对应的性之向善层面,这是有待扩充存养的为善的能力的层面而言。荀子认为性有天生的官能之性,又有生具的官能接触于外物所产生的情感欲望之性,人性中的情感欲望如果不加克制,将会产生恶的后果。而心有能辨恶向善的知能,能够知仁义法正,因此荀子主张运用心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以心制性”心性关系。孟子与荀子之说貌似龃龉,实则更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联系其所处的特定时代与历史文化语境,才能清楚认识其异同之辨与互补特性。第四章结合情与欲范畴的辨析,深探儒家心论内在肌理。心包含有性情两端,性是纯善的本性,是理;性一旦发动就是情;情失控而不加限制就成为欲。在儒家的学说体系中,天人合一、内外一贯、形上形下一统的品格是显而易见的。儒家所论情的意涵亦然,儒家情意涵经历了从形而下到形而上,从自然情感到道德情感的转移与升华。人欲思想的源头可追溯至西周初年。从孔子始,才有了人人皆具欲望的思想。孔子对欲的划分包括生理感性的欲和实现仁之内在欲求的道德情感之欲。孟子认为欲望具体表现为人的感官欲望和物质欲望,不具有道德内容,本身有趋恶的倾向。荀子认为性、情、欲只是人性发生进程中不同阶段上的差异,耳目鼻口等官能属于性,此性发动则生情,情与外物相接就会产生欲望,此欲望倘若随其自然发展而不加限制则会导致恶的结果。儒家肯定情感和欲望存在的合理性,但不加限制的情感和私欲会令人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因此主张以心治情欲,即发挥心的作用对情欲进行规范和约束,其中既有对欲望的限制,也有对情感的中和。第五章以先秦儒家心论体用一贯为中心,诠释从内圣之维的心本体论的建立到外王维度的仁政的探索落实。天人一体是儒家话语体系的基本品格。天道是孔子及其以后儒家学者解决道德存在的合理性问题而从理论上夯实的道德形上根据。道德本心的建构才是儒家探讨心性学说的真实目的所在。先秦儒家借助天道而为道德力量找到内蕴的本体性根基,并将此根基内置于人的心中,集道德内涵与道德实践于一心,凭借其学说体系中心本体的内蕴而落实其内圣之学,也即基于心的哲学根基根据而构建其宏大的道德本心。孔孟荀所持论点其本质在于正心,在于修身,其终极目的是基于心本论的内蕴而涵养其内在的圣贤之德。先秦儒家以存于人心的良心善性为道德本体,先建立人心的秩序,自身的仁心得以完善后,经过仁德之实践发扬成为平天下的外王之大用。在哲学学术史的角度上看,先秦儒家心论的学术构建对中华文化后续发展起到了薪火相传之功,尤其是启发了宋明理学近千年的学术辉煌,在当今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重新审视先秦儒家心论的时代价值,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启发性意义。

尚妍[3](2021)在《孟子尧舜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尧舜形象及相关事迹在《孟子》文本中随处可见,孟子谈各种问题都涉及尧舜概念的使用,“称尧舜”可以视作孟子哲学思想的鲜明特色。相较孔子着眼于尧、舜的历史功绩,孟子对尧、舜的评价更多地看重德行方面。在孟子的哲学世界中,尧舜是具有完备道德心的大人。尧舜之于人伦道德维度是处理孝悌之道和君臣之道的典范;之于社会道德维度是由仁义行、法先王之道施行仁政的历史依据;之于天地道德维度是能够与天地合德,体悟天道的“大丈夫”人格,不仅善存心养性、扩而充之,而且善养浩然之气,代表了“神人以和”的最高精神境界。孟子“称尧舜”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其对尧舜概念的使用与诸子对尧舜问题的考察既有共性,亦有差别,不仅纵向上继承和维护了孔子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尧舜观的内容;而且横向上也推进了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将性善说、仁政王道、理想人格等理论圆融一体,使儒家学派的基本精神得以逐渐确立。

李晋[4](2021)在《孔孟荀君子思想的主体意识探析》文中指出“君子”是中华美德凝结在人的主体生命之中的理想人格范式,是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以期达成的理想境界之一,主体意识在此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君子”作为儒家理想人格的典型代表,深刻影响着历代士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论语》《孟子》《荀子》中分别阐述了丰富的君子思想,他们君子思想的继承发展历程,实质上也是他们主体意识的嬗变历程。孔孟荀赋予“君子”以丰富内涵,并从主体意识方面将“君子”上升到生命的理想境界与价值追求。孔子“不问马,先问人”的人本情怀,体现了其类意识的充分觉醒,而后孔子发挥个体意识以“德”配“位”,完成君子内涵由“位”向“德”的转变,德行君子便成为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君子怀仁行仁,充分发挥“为仁由己”的主体能动性,以仁心爱人爱物,进而“以仁言智”“以仁行勇”“依仁守义”“以仁注礼”“行仁守信”,君子在区别于“物”而为“人”的前提下,以“仁智勇义礼信”等德行修养身心,进而别于他人而为君子。孔子认为,成为君子的根本途径在于发挥自身主体意识,以“忠”修养自身,以“恕”待人处世,由“忠恕”归于“仁”,最终追问至“中庸”的人生和美境界。孔子对君子人格的探索,无关利益,无关权势,代表着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及其对人生价值与理想家园的向往追求。孟子继承孔子君子“仁”之特质,认为“仁”规定了人的本性,人的一切行为统摄于“仁”,依据“仁”之内心深层的意识形态,进而内究“仁义礼智”四德之原。相对于孔子,孟子将君子大“义”凸显了出来,为义与否,全部取决于主体意愿。在“仁义”之下,源于“恭敬之心”的“礼”成为君子主体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反诸于“是非之心”的“智”培养了君子的自我智能智德。正确把握自我主体意识,修心以修身而成君子。孟子在对自我的高度重视中,以性善论为根基,通过“存心养性”保持善性善端,以“养浩然之气”塑造君子“大丈夫”的气节,高扬“万物皆备于我”的独立个性,使得主体个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扬。荀子继承孔子君子思想,将“礼”抬升到至高地位,重视君子理性个体意识的培养。荀子认为,由于人之先天性恶,故需要通过后天的“化性起伪”“治气养心”等学习行为改变先天本性,将礼义礼法等理性要求内化为主体的理性自觉行为。较之孔孟,荀子更注重君子的社会政治效应,寻求“内圣”以达“外王”的理想社会。荀子肯定了君子的后天努力,重学知行礼义,向善为美,秉持“涂人可以为禹”的个体意识,正视与肯定自我价值,实现个体理性自觉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过程如一条闪闪发光的星河,在历史的宇宙中熠熠生辉,孔孟荀作为这条长河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心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发挥与发展着个体意识。孔子在探索君子之“仁”时,个体意识觉醒并得以宣泄;孟子在凸显君子之“义”时,充分发展了独立个体意识;荀子在强调君子之“礼”时,肯定了理性个体意识的价值。在孔孟荀等先秦儒者们的努力下,先秦儒家“君子”思想滋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为培养与时俱进的道德楷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韩伟涛[5](2020)在《先秦“君子”“小人”“贤人”“淑女”观念演变研究》文中指出观念在社会中产生,因此其记录能够呈现在文字、美术等一切能够判定人的思维状态的载体之中。从历史学角度观察与研究观念,其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判断文本记录与社会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即观念演变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社会转型时期的观念能够更加清楚显示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本文研究的对象——“君子”、“小人”、“贤人”和“淑女”而言,其皆产生于先秦时期,这既是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的重大转型时期,同时也是研究对象所产生与确立的时期。同时,这几种观念具备因为社会变迁而产生语义变迁的现象。虽然其内部原因不尽相同,但都具备着一种从封闭的由特定身份的代指而走向开放的相对范围扩大而且不以身份为决定性因素的人格的代指。因为包含共同性特征,并且具备类似的社会变迁背景,所以我们将研究对象描述为以“君子”为中心的观念丛,并且观察这一观念丛在先秦时期的演变情况。本文结构由绪论、观念演变分论及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二至五章为观念演变研究,最后为结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为总结学术前史以及创立本文写作思路。本文将以往对本题研究分为哲学或思想史、历史学与语言文字学两个模块进行学术前史总结。第二章为“君子”观念演变考,主要内容从“君子”观念的起源展开,分析了“君子”在起源角度上的原始战争文化孑遗,继而对“君子”观念的演变以早期含义和观念演变两个阶段进行论述,主要观点为“君子”早期含义具有原始文化的继承性,而观念转变与社会和国家的规模扩大,继而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有关。第三章为“小人”观念演变考,主要展开方式与“君子”章相似,结论为社会规模扩大以及“文士”群体兴起对社会观念的影响是“小人”观念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第四章为“贤人”观念演变考,对“贤”字进行了细致梳理后认为,“贤人”观念的演变路径是原始战争文化、财富、品质优良的转折式发展,这一现象既与社会变迁有关,同时与“贤”字的构型随秦文字统一带来的相关影响有关。第五章为“淑女”观念演变考,基本展开方式与“君子”章类似,探讨了“淑女”从地位向德善的转型,同时认为“淑女”的演变方式与“君子”相似,经历从弥散性角色到个人自致的路径,其演变内涵与“君子”观念演变密切相关。结语为观念丛与社会历史变迁,主要回顾了本文的论述结论,从而发现研究对象所具备的共同性特征,并由此说明观念丛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以及此种关系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如何展开及其原因。

丁继惠[6](2020)在《孔子忠恕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孔子出生在周礼制作者周公的封地——鲁国。他提出的“忠恕之道”随着历史的发展一直被传承至今,已不仅仅是孔子“仁”学中的重要思想,更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忠恕思想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是一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境界,是人们自我修养提升的方法和依据。本文以《论语》为核心,结合其他典籍中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对孔子忠恕思想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孔子忠恕思想之源起。孔子忠恕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混乱、礼崩乐坏、行为失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度恶化,甚至出现了子弑父、臣弑君的不良现象。诸侯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而到处征伐,百姓长期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与此同时,由于周王室丧失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权力,王室衰微,周礼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就为孔子忠恕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孔子思想中的“忠”与“恕”。尽己为“忠”,强调的是尽心尽力,不存私心,是一种竭力地尽己。主要从君臣关系之“忠”和朋友关系之“忠”展开分析;以己度人为“恕”,“恕”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时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所不“欲”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人,行为主体须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在“忠恕”这对范畴的理解上历代学者并没有形成定论,本文认为“忠恕”一体不二。第三部分探讨“忠恕”与“为仁”。从“仁”的基本释义出发,阐述孔子思想体系中“仁”的范畴,并探讨“忠恕”与“为仁”的关系。“仁”的核心思想是爱人,“仁”的外化是克己复礼,忠恕之道是实现“仁”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做到推己及人的道德境界,才是孔子“一以贯之”的仁道。第四部分展开论述忠恕思想的具体践行。主要从三个方面讲述,一是将心比心,即是说要有推己及人的宽容心态和以己度人的平等态度,二是成人与成己,要有视人犹己的自律观念和成人成己的学习心,三是独善与兼济,要有尽己之心的责任意识和独善与兼济的责任意识。时至今日,孔子忠恕思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论是在个人修身还是在治国平天下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价值。

王瑜[7](2020)在《儒家工夫论引论》文中提出儒学的核心在个人的道德实践,而狭义的儒家工夫论,便是“内圣”的达成,其包括了明显本体以成就道德自我的方式、过程、次第等内容。通过对工夫论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把握儒学的整体性、包容性、统一性,从而展现中国内含者高度道德自觉和社会责任感的实证哲学。儒家工夫论可溯源至中国古代人文思想萌发和彰显之过程。三代通过“绝地天通”解决民神杂糅之弊,建立起有序、同心同德的宗教文化体系,发展至周代实现了宗教的理性化趋向。自周以“天”代“帝”成为至上神,取消其绝对支配权,并要求君王在“天命靡常”的天命观下,通过“以德配天”维系天人关系。最终,在西周完善了礼乐教化的德育体系,将“德”的意识投射至民间,使周人有了代表理性自觉的尚文重德的时代价值取向。三代时期,人们开始了对“德”的关注与重视,但刚从宗教意识中剥离出来的德意识,还略显薄弱。故而,在三代时期,个人的道德修养自觉意识还很欠缺,同时也没有对人修身成德有系统性的理论论述。直到先秦时期,随着儒家思想的成形,一条明确以个人道德实现为目标的成圣之路便展开了。其将视野聚焦于现世的人文社会,认为人只有通过道德修养才能达成生命的价值,并为个人的德修建构了一套理论,也随之奠定了儒家工夫论的基本样态:博学事人的知识研习、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身心一如的气象践形。在儒学不断发展过程中,工夫论逐步有了一贯的义理建构。儒家围绕理、仁、心、气概念而了其理论基础。第一,儒家之所以要设立天理、理,将其视为统一天地万物的内在规定性,又赋予了理绝对、普遍、客观、形上的特性,实际是为社会伦理和人性之善提供了坚不可摧的理论依据。作为社会伦常规范的“礼”和人先天之性,皆由同一天理所“分殊”而禀受。故而,礼有了理为支撑,便成为人必须遵从的定理。同时,人性禀受了至公至善之理,人便有尽性成圣之义务,而个人道德的实现也就成为了人本固存的潜能。第二,仁为天道流行、通达、感通的“生生之理”。其通过天地之心而能与人心相联,故人心为具有生机又贯通诸德的仁心,能有道德的自发性。也正是天人同源自生生之仁,故仁能表现出“万物一体”之感,而人之所以丧失一体之感,是由私欲之间隔。而要建立起一体之感,便须人能至“仁德”。在儒家看来,仁德为统摄诸德的德性之本,唯有人能力行工夫以至“仁德”,方能由仁德而发诸德之用。第三,儒家由气一元论的建构,将宇宙视为一直处于运动和感通运动之中存在。在无休止的运动之中,作为本体性质的气成为了天地万物的统一,由其气化运动而沟通起了形上形下间的联系,统摄了“万象”之有和“太虚”之无。由此,人因气而能与外界进行沟通,也由气能将人的形神、身心联系起来。因此,人能凭借气的中介作用,改善自身生命力的展现;专注精神而生发智慧;变换气质以趋善成性。第四,儒家将心看做体用相即的一体,对心的工夫便在于寻用入手,而得以“明体适用”。也即是说,通过对心主宰、知觉、思虑、德性之知内容的开发,进而寻得证悟心体之路,进而将心体之无形无限量、虚、灵、神、明、至善、良知良能等难以把捉的内涵彰显出来。在理论铺设的基础上,儒家便建立了更为的深入与细致的工夫修持条目。第一,立志为圣。儒学工夫先立以做圣人、学圣学为目的的志向,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身。端正其志使自己学有所本,而杜绝散漫无章和因循苟且的学习。因此,儒家要求立大、高、远、深、久和勇猛之志,且专一坚定于其志,时刻坚守其志而不屈挠移改。第二,读书明理。儒家工夫不离知识的研习,故要求人能善择良典,进而困勉勤读,熟读精思、虚心静虑、专一沉入、优游涵泳,使得人能通过读书,得以锻炼思维能力、明得辞章的意旨、收摄存心,最终能明理体究而引导与规整自身言行。第三,深研于理。对于物理,要进行逐一、具体、客观且深入的探究,而寻得综摄众理的“天理”,且在认知物理的过程中,培养不溺于物的无私之德。对于事理,便要在日用间寻得人伦事故之理,进而可执本应事,随事存天理与改过迁善。总的来说,对理的探求,在于对理的贯通无间,旨在能明心的全体大用、明明德。第四,自省克己。对人内在工夫来说,须人对治习性偏颇、煎销习气熏染以化却习心以变化气质。其细化和落脚点,便是诚意正念以存养天理。即要求人“实意”而“不自欺”,严格和真切地护持心体的至善之念,进而落实存善去恶。在修持工夫中,亦须重视其中的核心精义:第一,主静。儒家将主静视为精神收敛、平定心气的入门等工夫。第二,居敬。敬的工夫强调了“敬义夹持”,即居养与穷理工夫的一体性,以及修持工夫无分动静的缜密无漏。第三,执中。人行包涵未发已发、性静等体用的致中工夫,以使“中”可推行至极,而能时刻主顺变化、措时宜、通于经权之变。第四,寻乐。人要寻“孔颜乐处”,即不受名利所扰而以圣学为乐,便能乐在循理遵礼、乐于心体流通无碍而与万物一体,从而可践形洒落的圣人气象。通过工夫的修持旨在开悟以揭示心本体,从而成为不离伦常、道德完满的圣人。而悟须直观体认工夫方可达成:它不同于知识的领悟、不依靠语言亦不落言诠、不同于分析法或逻辑法,甚至不是一种思维的方式、不是本能和感觉的范畴。直观体认是而是对心体最直接、整体的自证自觉。通过体认工夫,人得以开悟。对悟过程来说,悟又分顿渐,是为不同根性的人设立的权法。但对于开悟瞬间来说,悟只能是“顿”的,因心体揭示之时是无时空、物我等等分别、浑然为一体的状态。整个开悟过程可分三段:第一,初悟。悟前须人修悟不离,着力无间地渐修。进而,可由循理之思而渐入得悟不思议之本体,此时只有隐见本体而不能形成稳定的悟境。第二,圆悟。初悟后须行保任工夫,保任初悟之得而不旋失,又精专接续地加进所得。此时所证得的境界,是能明昼夜、梦醒之道,昼夜皆不会改变本体呈现的状态;又能通达生死之旨,即无形神、人我之分而能一生死、任生死。第三,化悟。此时圣功完满,本体工夫合一,心体可无滞碍运行周流,便能自然发用道德以康济群生。化悟的证得便是超生死,一念反真,体认得心体超越区别义。儒家的开悟学说,亦裹挟着对人有益的效用:通过育德而得以养生;经透悟而得以开智;由臻于化境的工夫而得以善了生死。通过对工夫论的梳理,亦须反思它的时代局限性,和于现代仍具生命力的价值。儒家工夫论的时代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儒家伦理基础建立在私德的社会条件上,这使工夫论在帝权、父权、夫权为中心的社会中,经异化、压制、扭曲后,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契约性”的社会公共性德性难以建立。第二,对社会生产的制约。儒家伦理有重义轻利的倾向,而使传统上重农抑商,压制了私有经济的发展;又因其君子不器、以德摄知的思想,造成了传统重德轻知的倾向,直接影响了国家的教育与人才选拔对专业知识和人才的忽视。第三,对文艺创造的限制。儒家重道轻文的倾向,使传统文化不注重文艺的独立审美性,限制了文学个性表现的可能。儒家工夫论要想在现代发挥其价值,主要有四点:第一,继承五四精神。重新反省和审视儒家文化,对其批判与解构,以对其净化而凸显出真正的价值。第二,儒家优秀文化的认同。我们要认同儒家作为中国人深层文化心理的重要构成部分;认同其有超越时空的、世界性的价值。第三,正视中西文化的会通。不可抹煞传统的价值而全盘西化,但也要以开放、包容、进取的态度真正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和各类优秀文化。第四,进行创造性质的转化。将儒学中与现代化不相抵牾,甚至是支持、巩固现代化的内容展现出来;肩负起儒家的时代责任和文化责任,在全球文化下,考量其是否能为全人类建立价值;思考如何将“私德”与科学民主等现代化要求相容,以完成儒家的创造性转化。

石莹[8](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丁佳[9](2020)在《《论语》“三年之丧”问题研究 ——孔子仁礼观的一项具体考察》文中提出《论语》中的“三年之丧”章记载了孔子与宰我之间的一场激烈的对话。作为一项古礼,“三年之丧”何以引起孔子与宰我如此巨大的矛盾?古今学者对此作了各种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大体而言,这些研究可以分为丧制考察角度和义理分析角度。就义理分析角度来看,前人多将本章与孔子的仁礼观联系起来,或言仁或言礼或两者兼而有之,其基本思路是以仁、礼及其关系来解读和关注此章。实际上,考虑到本章的对话中所展现的各种重要的问题和细节,我们可以反过来,以此章为中心或案例来具体地讨论孔子的仁礼观。通过仔细梳理可以看到:本章对话有三个环节,背后则是由此产生的三对矛盾:第一个环节是由宰我短丧提议引起的礼的问题,涉及礼的变与不变的矛盾;第二个环节是由孔子反问“心安”引起的仁的问题,涉及仁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第三个环节可以视为对前两个环节的综合,主要涉及仁和礼的矛盾和处理。本文立足这三个环节,对其中的矛盾和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对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为礼的不变找到根据,孔子将其导向了仁,用内在心理作为外在规范的根据。但这又引发了第二对矛盾,宰我一句“心安”显露出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第二对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确立仁的普遍性。孔子随后首先确立了“三年之爱”的普遍性,并将“三年之丧”定为“天下之通丧”,通过仁智合一加以解决。第三对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对待“三年之丧”问题上处理仁与礼的关系,孔子将其合在了君子之上,在遵守居丧之礼的同时自然流露出内心的哀痛之情,这一儒家理想人格处事方式就是妥善处理仁礼关系的表现。简而言之,本文以“三年之丧”章来讨论孔子的仁礼观,以孔子和宰我的对话的内在逻辑分析仁礼关系,展现了孔子仁礼观中更为细节的矛盾。在这其中,孔子纳仁入礼,并以礼安仁,最后在“三年之丧”问题上实现了仁礼合一,开辟了儒家仁礼思想的道路。由此可见,孔子的仁礼思想不是固定的形上概念,而是和谐的动态统一,即使在细微之处也蕴含着孔子的逻辑推演。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检视“三年之丧”章,细观孔子完成这一创举的过程。

张金秋[10](2020)在《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研究》文中认为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研究是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的现实之需,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儒学意识形态是作为社会意识的传统儒学在与阶级发生互动中产生的,体现了自汉代起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具有历史性、阶级性、系统性、隐藏性等特征,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传统儒学意识形态在家国同构的政治场域与伦理本位的组织形式中生存延续,搭建了以“天人合一”为逻辑起点、以“内圣外王”为理想人格、以“三纲五常”为人伦秩序、以“家国天下”为道德格局的理论架构,并提供了以个人修养、家风教化、权力运作为基础的实践路径,它在道统、政统、学统间的三维互动中,及理论与实践系统的双向互动中循环运作。传统儒学意识形态作为超越了学术与宗教的文化价值系统,服务于政治,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兼收并蓄,其所勾勒的理想社会与理想人格弥合了君、臣、民之间的裂痕,赋予统治权力以合法性与正当性,将人文精神与宗教功用相结合,实现了臣民阶层的习惯性顺从。传统儒学意识形态在封建王朝中始终存在着两组悖论:其一,卫道者与掘墓人的悖论;其二,民本位与君本位的悖论。但在传统儒学意识形态中,围城式的意识形态灌输、疏不破注式的传承模式、形而上的发展走向,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的思维方式,遏制了文化的创新,丧失了形而下的现实功用。儒学传统建构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心理结构,延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新时代,解决传统儒学的现代性诉求,即传统儒学的现代化问题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努力实现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还要反对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与此同时,传统儒学的现代化既要注重“根”的问题,也要注重“言”的问题。传统儒学意识形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资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其一,在伦理之维,思想政治教育要鉴思传统儒学意识形态所建构的至今仍影响深远的伦理秩序,着力建构新时代的伦理关系;其二,在道德之维,传统儒学意识形态孕育了中华传统美德,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培育的文化资源;其三,在实践之维,鉴思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实践路径,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微观理路,即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家风家教、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

二、儒家哲学理想人格之孝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儒家哲学理想人格之孝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先秦儒家心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先秦儒家心论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问题、路径与创新点
第一章 先秦儒家心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
    一、先秦儒家心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一) 政治秩序: 礼坏乐崩
        (二) 兼并战争: 不义攻伐
        (三) 大道即隐: 民风败坏
    二、《易经》《尚书》《诗经》中的“心”说滥觞
        (一) 《易》“心”典型应用
        (二) 《书》“心”丰富发展
        (三) 《诗》“心”蔚为大观
    三、先秦儒家“心”范畴体系的层次和演变
        (一) 先秦儒家“心”说义涵之历史进路
        (二) 先秦儒家“心”范畴对天性情知等概念的涵括
    四、先秦时期道、墨、法、管四家论“心”
        (一) 老子:以无知、无欲论“心”
        (二) 庄子:以虚心、游心论“心”
        (三) 墨家兼爱: 以爱正“心”
        (四) 刑名法家: 以法正“心”
        (五) 管子四篇: “心”治与国治
    五、先秦儒家论“心”的独特之处
        (一) 先秦儒家论“心”的特点
        (二) 孟荀“心”论进路的差异
第二章 先秦儒家“心”说的天人际会品格
    一、天赋心以德性: “以德论天”和“以天论德”
        (一) 殷周之间的范式转换
        (二) 以德论天: 天之德义的产生
        (三) 天赋人德: 自天子至庶民
        (四) 以天论德的完成: “天生德于予”
    二、心知的天生人成
        (一) 认知辨义: 先天之知与后天之知
        (二) 知之可能: 心何以能知
        (三) 心知的性质: 经验知识与德知
    三、先秦儒家天人关系的体认: 与天合德与不求知天
        (一) 天道与人心的内在遥契: “以天论心”与“以心明天”
        (二) 荀子“天人之分”乃“复归之分”
    四、外在的天命与人心的尊严和抉择
        (一) 命的预设: 命定
        (二) 儒家的天命即人道之抉择而显
第三章 先秦儒家诸子“心”“性”学说异同
    一、先秦儒家“性”论大同小异之流变
        (一) 前诸子时期“性”的概念
        (二) 由特殊至一般:先秦儒家“性”之定义的共同规定性
        (三) 同中有异: 先秦儒家“性”之多义性阐释
    二、从仁本到“心”“性”交错含融的历史演化过程
        (一)初变: 从仁本涵摄“心”“性”至“心”与“性”大体相同
        (二) 再变: 从孟子“即心言性”至荀子“以心治性”的演变
第四章 先秦儒家思想中“心”与“情”“欲”的内在张力
    一、先秦儒家“情”意涵的变迁与升华
        (一) 孔子以“仁者爱人”推而广之的道德情感论情
        (二) 《性自命出》以“好恶”与“喜怒哀悲”的自然情感论情
        (三) 《大学》《中庸》以“喜怒哀乐”等具有价值义的自然情感论“情”
        (四) 孟子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道德情感论“情”
        (五) 荀子以“性情”与“情欲”地双重涵义解“情”
    二、先秦儒家“心”“欲”关系的发展
        (一) 前诸子时期天赋欲望思想的萌发
        (二) 诠欲以见历史现实:孔孟荀的解读
    三、先秦儒家以“心”范“情”“欲”的主张
        (一) “心”对“情”的中和
        (二) “心”对“欲”的约束
第五章 体用一贯:从心本体论建立到仁政的探索落实
    一、“心”有其本:先秦儒家心本体论的内蕴
        (一) 先秦儒家以天道为“心”的形上根据
        (二) 先秦儒家以“心”为创生道德的本体
    二、内在成德:正心与修身的互动
        (一) 道德本体之应然到“身”“心”同体之实然
        (二) 从“身”“心”同体之实践到道德价值的升华
    三、从内圣仁心到外王仁政的落实
        (一) “礼”“仁”一贯的为政吁求
        (二) 德治为主,先教后刑的治国理念
        (三) 仁政治国的举措
结语: 先秦儒家“心”论的学术意义和在当今世界的价值
    (一)运思于天人之际:先秦儒家心论的学术意义
    (二)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儒学复兴的历史机遇
    (三)先秦儒家心论思想对新的时代问题的回应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孟子尧舜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尧舜之于人伦道德维度
    第一节 孝悌之道:“不告而娶”“封象有庳”与“窃负而逃”
    第二节 君臣之道:尧之治民与舜之事尧
第二章 尧舜之于社会道德维度
    第一节 尧舜“由仁义行”而非“行仁义”
    第二节 法尧舜先王之道以施仁政
第三章 尧舜之于天地道德维度
    第一节 “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第二节 神人以和:善养浩然之气
结语 孟子“称尧舜”的思想史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4)孔孟荀君子思想的主体意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孔子论“君子”:人的个体意识之觉醒
    (一)以“德”得“位”:孔子君子思想的基石
    (二)初探君子“三达德”:孔子君子思想的主体意识体现
    (三)忠恕爱人:孔子养成君子的个体意识之发挥
    (四)和美中庸:孔子君子主体追求的自然境界
二、孟子论“君子”:人的个体意识之发展
    (一)“德”“位”相称:孟子君子思想的基石
    (二)内究君子“四德”:孟子君子思想的主体意识体现
    (三)存心性养正气:孟子养成君子的个体意识之发展
    (四)大丈夫:君子追求的超然境界
三、荀子论“君子”:个体理性意识之张扬
    (一)“德”必有“位”:荀子君子思想的基调
    (二)君子重“礼”“学”“美”:荀子君子思想的主体意识体现
    (三)天生人成:荀子养成君子的个体意识之发扬
    (四)天地圣王:君子人格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孔孟荀君子思想主体意识的嬗变历程
    (一)孔子的君子思想乃主体意识之觉醒
    (二)孟子的君子思想乃主体意识之发展
    (三)荀子的君子思想乃主体意识之张扬
    (四)从主体意识嬗变看君子思想的当下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论语》中“君子”辑录
附录二:《孟子》中“君子”辑录
附录三:《荀子》中“君子”辑录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先秦“君子”“小人”“贤人”“淑女”观念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重难点
第一章 “君子”观念演变
    第一节 “君子”观念的起源
    第二节 “君子”观念的早期含义
    第三节 “君子”观念的含义演变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小人”观念演变
    第一节 “小人”观念的起源
    第二节 “小人”观念的早期含义
    第三节 “小人”观念的含义演变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贤人”观念演变
    第一节 “贤”及“贤人”观念的起源
    第二节 “贤人”观念的早期含义
    第三节 “贤人”观念的含义演变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淑女”观念演变
    第一节 “淑女”观念的起源
    第二节 “淑女”观念的早期含义
    第三节 “淑女”观念的含义演变
    第四节 小结
结语观念丛与社会历史变迁
参考文献
致谢

(6)孔子忠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孔子忠恕思想之源起
    第一节 历史境遇
    第二节 文化背景
第二章 “忠”“恕”之界说
    第一节 尽己为“忠”
    第二节 以己度人为“恕”
    第三节 “忠”“恕”一体不二
第三章 “忠恕”与“为仁”
    第一节 “仁”与“克己复礼”
    第二节 “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第四章 孔子忠恕思想之践行
    第一节 将心比心
    第二节 成己与成人
    第三节 独善与兼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儒家工夫论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趋势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儒家工夫论探源
    2.1 夏商周时期德意识的初步建立
        2.1.1 “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
        2.1.2 “敬天保民”的德政落实
        2.1.3 “礼乐教化”的道德实践
    2.2 先秦时期工夫论的基础奠定
        2.2.1 积学
        2.2.2 践行
        2.2.3 践形
3 儒家工夫论基本依据
    3.1 理
        3.1.1 天地根本之理
        3.1.2 具体事物之理
        3.1.3 社会伦理之理
        3.1.4 人性本质之理
    3.2 仁
        3.2.1 仁的本质: 生生之理
        3.2.2 仁的表现: 万物一体
        3.2.3 仁的实践: 道德来源
    3.3 气
        3.3.1 气一元论
        3.3.2 气化之道
        3.3.3 气之于人
    3.4 心
        3.4.1 心分体用
        3.4.2 心之本体
        3.4.3 心之发用
4 儒家工夫论具体修持
    4.1 修持条目
        4.1.1 立志为圣
        4.1.2 读书明理
        4.1.3 深研于理
        4.1.4 自省克己
    4.2 修持核心
        4.2.1 主静
        4.2.2 居敬
        4.2.3 执中
        4.2.4 寻乐
5 儒家工夫论的目的—“悟
    5.1 “悟”的定义
        5.1.1 “悟”的传统探源
        5.1.2 “悟”与体认工夫
        5.1.3 “悟”与直观体认
    5.2 “悟”的阶段性表现
        5.2.1 初悟
        5.2.2 圆悟
        5.2.3 化悟
    5.3 “悟”的效用
        5.3.1 养生
        5.3.2 开智
        5.3.3 善了生死
6 儒家工夫论的局限性与现代价值
    6.1 儒家工夫论的时代局限性
        6.1.1 以私德为本的局限
        6.1.2 对社会生产的制约
        6.1.3 对文艺创造的限制
    6.2 儒家工夫论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6.2.1 五四批判精神的继承
        6.2.2 儒家优秀文化的认同
        6.2.3 正视中西文化的会通
        6.2.4 进行创造性质的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既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性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道德
        1.5.2 道德教育
        1.5.3 君子人格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2.1 历史演进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2.2 基本特征
        2.2.1 人文性
        2.2.2 实践性
        2.2.3 普遍性
        2.2.4 内在超越性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融入的必要性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3.2 融入的可能性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4.2 德育内容融入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5.2 德育方法融入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6.1 基本原则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6.2 实施路径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论语》“三年之丧”问题研究 ——孔子仁礼观的一项具体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语》“三年之丧”研究综述
    二、以“仁礼”关系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章 :礼的难题—变与不变
    一、时代背景
    二、宰我之问
    三、礼之本
第二章 :仁的难题—特殊与普遍
    一、“于女安乎”
    二、宰我之“安”
    三、“三年之爱”
第三章 :纳仁入礼—仁礼合一
    一、“天下之通丧”
    二、君子之“安”
    三、仁礼合一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典文献
    二、现代专着
    三、现代论文

(10)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研究的前提性问题
    2.1 儒、儒家、儒学、儒教
        2.1.1 儒
        2.1.2 儒家、儒学、儒教
    2.2 儒学的传统与现代
        2.2.1 传统儒学与儒学传统
        2.2.2 传统儒学与现代儒学
    2.3 儒学与意识形态
        2.3.1 意识形态的概念与演进
        2.3.2 作为意识形态的传统儒学
    2.4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生成与演变
        2.4.1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生成
        2.4.2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运作逻辑
    3.1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得以运作的社会母体
        3.1.1 家国同构的政治场域
        3.1.2 伦理本位的组织形式
    3.2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理论系统
        3.2.1 逻辑基点——“天人合一”的关系架构
        3.2.2 目标指向——“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3.2.3 人伦秩序——“三纲五常”的差序格局
        3.2.4 现实的道——“家国天下”的道德格局
    3.3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实践路径
        3.3.1 个人修身——儒学意识形态的内化
        3.3.2 家训家风——儒学意识形态的普及
        3.3.3 权力运作——儒学意识形态的保障
    3.4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运作模型
        3.4.1 道统、政统、学统间的三维互动
        3.4.2 理论系统与实践系统的双向互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反思与批判
    4.1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本质
        4.1.1 赋予统治权力正当性与合法性
        4.1.2 人文精神与宗教功用的统一
        4.1.3 服务于封建政治的文化价值系统
    4.2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悖论
        4.2.1 儒士阶层的悖论
        4.2.2 君本位与民本位的悖论
    4.3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批判
        4.3.1 围城式的意识形态灌输禁锢了人的思维模式
        4.3.2 疏不破注式的儒学传承遏制了文化内涵的创新
        4.3.3 形而上的发展走势丧失了形而下的现实功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诉求
    5.1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现代价值
        5.1.1 儒学文化精神延续文化传统
        5.1.2 儒学思想精华彰显民族特性
    5.2 现代性诉求目标与维度
        5.2.1 现代性诉求的目标指向
        5.2.2 现代性诉求的双重维度
    5.3 现代性诉求的实现路径
        5.3.1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对话与互动
        5.3.2 儒学现代化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5.3.3 推动传统儒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的当代启示
    6.1 伦理之维:儒学中的伦理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伦理关系
        6.1.1 重申人与自然的关系
        6.1.2 重塑美好家庭关系
        6.1.3 建构和合家国关系
    6.2 道德之维:儒学中的道德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培育
        6.2.1 培育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6.2.2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
        6.2.3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 实践之维:儒学中的教化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的微观路径
        6.3.1 注重春风化雨式的家风家教
        6.3.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校教育
        6.3.3 加强融入日常生活的社会熏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致谢

四、儒家哲学理想人格之孝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儒家“成人”之道研究[D]. 贾孟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先秦儒家心论研究[D]. 张馨予. 山东大学, 2021(10)
  • [3]孟子尧舜观研究[D]. 尚妍.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孔孟荀君子思想的主体意识探析[D]. 李晋.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先秦“君子”“小人”“贤人”“淑女”观念演变研究[D]. 韩伟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6]孔子忠恕思想研究[D]. 丁继惠.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儒家工夫论引论[D]. 王瑜.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8]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9]《论语》“三年之丧”问题研究 ——孔子仁礼观的一项具体考察[D]. 丁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10]传统儒学意识形态研究[D]. 张金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孝道在儒家哲学理想人格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