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冷雪峰,车思阳,白光[1](2021)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四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 搜索四君子汤相关中医复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 检索时间范围是各数据库建库到2021年1月10日, 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各自进行文献检索、筛选、数据提取, 其中观察指标包括:总体有效率、症状积分、胃半排空时间, 评估所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 应用RevMan 5.4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 858例患者。meta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 四君子汤优于常规西药组(治疗组/对照组=445/413, RR=1.25, 95%CI:1.17~1.32, P<000 01), 症状积分方面存在优势(治疗组/对照组=106/106, MD=-3.47, 95%CI:-3.77~-3.17, P<000 01), 胃半排空时间上两组疗效相当(治疗组/对照组=63/50, MD=-0.16, 95%CI:-2.21~1.88, P=0.88)。结论四君子汤复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着, 和单纯西药组比较, 疗效存在优势, 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证明。

李泽涵[2](2021)在《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拟通过对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临床研究,观察协定方升阳益胃汤与中成药香砂养胃颗粒对入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差异性,评估升阳益胃汤治疗本病的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以期临床推广应用。方法:本课题选取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冯五金教授门诊且符合入组要求的患者104例,严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组给予升阳益胃汤,配伍组成: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2g、白芍9g、黄连3g、柴胡12g、半夏10g、泽泻12g、云苓15g、防风9g、羌活9g、独活9g、陈皮15g、炙甘草6g、生姜3g、大枣10g,剂型为免煎颗粒。对照组给予中成药香砂养胃颗粒。服药方法:治疗组免煎颗粒,日一剂,开水冲400ml,分别于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200ml。对照组香砂养胃颗粒(规格为5g/袋),一次1袋,一日2次,于早晚饭后半小时开水冲服。两组均服药4周,服药前后需对所有患者行常规检查、对各单项症状以及证候积分进行观察和统计学分析,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并及时对其疗效和复发率进行评估,以期对本次试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比较(秩和检验):升阳益胃汤组有效率为87.5%,香砂养胃颗粒组有效率为70.8%,统计分析得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提示升阳益胃汤在治疗脾虚湿阻型PDS方面效果更优。(2)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t检验):服药前两组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价值;服药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改善证候方面,升阳益胃汤优于香砂养胃颗粒。服药前后各组组内比较,P<0.01,提示两组药物均能起到改善脾虚湿阻型PDS中医证候的作用。(3)中医单项症状比较(秩和检验):升阳益胃汤组在疲乏无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方面优于香砂养胃颗粒(P<0.05),在胃脘痞闷或胀痛方面明显优于香砂养胃颗粒(P<0.01),而在大便稀溏、嗳气呃逆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4)复发率比较(确切概率法):升阳益胃汤组的复发率为7.69%,香砂养胃颗粒的复发率为38.46%,且P<0.05,提示升阳益胃汤的远期疗效优于香砂养胃颗粒。(5)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药物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PDS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降低复发率方面均优于香砂养胃颗粒,而且用药安全,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陈梅[3](2021)在《加味黄连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加味黄连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按照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诊断标准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型诊断标准,将纳入本试验研究的7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试验组给予口服加味黄连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家传养脾消积丸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总体疗效、西医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各项临床指标(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脘腹胀满疼痛、纳呆、恶心呕吐、嗳气、口干口苦、便溏)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疗效、证候评定标准,得出结论。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西医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临床指标积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衡可比。2.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西医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临床症状指标(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脘腹胀满疼痛、纳呆、恶心呕吐、嗳气、口干口苦、便溏)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说明加味黄连汤和家传养脾消积丸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3.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的西医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改善患儿总体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在早饱、上腹痛、纳呆、恶心呕吐、嗳气、口干口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餐后饱胀、脘腹胀满疼痛、便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加味黄连汤在改善患儿早饱、上腹痛、纳呆、恶心呕吐、嗳气、口干口苦方面疗效优于家传养脾消积丸,而在改善患儿餐后饱胀、脘腹胀满疼痛、便溏方面,两者疗效相当。4.总体疗效比较:2个疗程结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84.8%,经Mann-Whitney检验得出两组间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说明加味黄连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型)的总体疗效优于家传养脾消积丸。5.安全性比较: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未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黄连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且疗效优于家传养脾消积丸。

尹莎[4](2021)在《滋阴止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阴虚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滋阴止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阴虚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70例阴虚肝胃不和型的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其次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以明确滋阴止痛汤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优势和不足,并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科就诊的70例上腹痛综合征阴虚肝胃不和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滋阴止痛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疗程为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对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定。结果1.中医症状疗效上,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4.26%,对照组有效率74.2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程度相比对照组较好。2.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积分相比对照组减少更多(P<0.05),提示试验组相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停药4周后试验组总积分相比对照组总积分小(P<0.05),提示试验组在远期疗效和预后方面相比对照组好。3.在中医单项症状和PRO量表上,治疗前各指标均P>0.05,不存在显着差异,治疗2周后在中医症状总积分、胃脘部隐痛、胃脘部烧灼感、两胁胀满、心烦、口干咽燥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在喜叹息、嗳气症状上,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相近;停药4周后试验组在中医症状总积分、胃脘部隐痛、胃脘部烧灼感、心烦、口干咽燥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从远期疗效看,试验组疗效在这四方面较对照组好,但在两胁胀满、嗳气、喜叹息上P>0.05,说明这三方面远期疗效尚不能认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上,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生命体征和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滋阴止痛汤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时疗效优于雷贝拉唑肠溶胶囊,且在后期回访时主要症状的复发率更低。中医在临床实践时往往根据病人的体质类型,分型论治,具有个体化差异,结果疗效往往反馈较好。病人在服用中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少,中医对功能性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赵雅文[5](2021)在《调气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胃不和证)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运用导师自拟调气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胃不和证),与中成药胃苏颗粒合理对照,分析调气消痞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本病今后的治疗开拓新思路。方法将山西省中医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遵循随机原则,按1:1的分配标准,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在基础治疗后,治疗组予调气消痞汤免煎剂,对照组服用胃苏颗粒。治疗时间为4周,治疗前后统计两组中西医症状总积分、单项症状病情分布、胃阈值及饱足饮入量等。结果釆用SPSS25.O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和西医总体疗效方面都有很大改善。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体疗效存在显着不同,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各为90.2%,72.0%,经检验,P<0.05,故调气消痞汤缓解中医总体症状优于胃苏颗粒;治疗后西医总体疗效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各为88.2%,70.0%,经检验,P<0.05,故调气消痞汤改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胃苏颗粒。治疗后治疗组单项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中,除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外(P>0.05),其余各项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中医证候中餐后胃脘痞闷、两胁胀满疼痛、善太息、急躁易怒、嗳气、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等症状均有P<0.05,提示两组在治疗后病情分布存在差异,因此调气消痞汤在缓解上述症状效果优于胃苏颗粒;在反酸烧心、脘腹疼痛方面,结果均有P>0.05,提示治疗后两组病情分布无差别,因此调气消痞汤与胃苏颗粒在缓解上述症状疗效相当。西医总体疗效中餐后饱胀感与早饱感均有P<0.05,提示两组在治疗后病情分布存在不同,说明调气消痞汤缓解上述症状效果优于胃苏颗粒;在上腹部疼痛及上腹烧灼感均有P>0.05,提示治疗后两组上述症状病情分布无差异,调气消痞汤与胃苏颗粒疗效相当。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治疗后均有P<0.05,提示两组治疗后阈值、饱足饮入量有差别,故调气消痞汤与胃苏颗粒对比,在改善胃容受性和胃黏膜敏感性方面有明显优势。结论调气消痞汤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肝胃不和证)疗效较胃苏颗粒更好,且在临床应用中安全可靠。

吴冬[6](2020)在《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中的一项或多项,且上述症状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这些慢行消化不良症状原因的一种疾病。本课题组根据耳穴区特定的解剖部位,多年来一直开展耳甲电针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评价耳甲电针对FD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阐释其疗效机制。方法研究一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耳甲电针组和对照刺激组各45例。耳甲电针组刺激区域为耳甲腔,对照刺激组刺激区域为外耳缘中部,即上耳舟部。使用华佗牌SDZ-ⅡB电子针疗仪进行治疗,脉冲为疏密波,其中密波频率为20 Hz,疏波频率为4 Hz,刺激强度为8-20 mA,患者每周治疗5次,每次30 min,临床试验疗程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使用主要症状评分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活质量量表(FDDQ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制定的疗效评估方法,对比分析耳甲电针组与对照刺激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研究二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的影响31只成年SPF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各组大鼠适应性喂养5天。本研究采用夹尾刺激法对模型组、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进行FD模型复制。造模结束后,空白组、模型组动物自由摄食摄水,不予任何处理;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FD模型大鼠麻醉后,采用华佗牌SDZ-ⅡB型电子针疗仪进行干预,耳甲电针组刺激区域为大鼠双侧耳甲腔,对照刺激组刺激区域为大鼠双侧耳缘,脉冲为疏密波,其中密波频率为20 Hz,疏波频率为4 Hz,刺激强度为4 mA,每天干预30 min,连续14天。分别于造模后和干预后,使用一般情况评分、体重、3h进食量、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以评估各组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行为。结束干预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取大鼠胃及十二指肠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与十二指肠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研究三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的影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乙酰胆碱(ACh)、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评价不同干预方法对FD模型大鼠血清乙酰胆碱(ACh)、炎症因子、脑肠肽的影响。研究四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和十二指肠的p38 MAPK、IκB-α、p65 NF-κB蛋白表达水平,探讨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耳甲电针治疗FD的效应机制.结果研究一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基线方面耳甲电针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方面,较对照刺激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耳甲电针组在主要症状评分表、FDDQL、HAMA、HAMD、SDS、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较对照刺激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耳甲电针组治疗有效率是91.11%,高于对照刺激组治疗有效率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耳甲电针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29例,有效8例,有效率91.11%,对照刺激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29例,有效率 68.89%。研究二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造模后大鼠呈现毛发粗糙、枯黄,便溏,进食量、饮水量减少,活动度、灵敏度降低,静卧扎堆乃至蜷缩于鼠笼角落,情志抑郁不安,易受惊。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评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一般情况评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一般情况评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体重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体重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3h进食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3h进食量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3h进食量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降低(P<0.05);耳甲电针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HE染色胃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胃粘膜上皮细胞有明显微损伤和脱落、排列无序,腺体明显水肿、排列不规则,有炎性细胞浸润;耳甲电针组:胃黏膜上皮细胞未见明显损伤,腺体结构完整、排列较整齐,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十二指肠模型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较完整,肠绒毛排列紊乱,高矮不一,部分倒伏、融合,黏膜层有炎性细胞浸润;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较完整,肠绒毛排列较整齐,部分绒毛尖端破溃,黏膜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研究三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清ACh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大鼠血清ACh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ACh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2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IL-2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IL-2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IL-6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IL-6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TNF-α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5-HT含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5-HT含量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5-HT含量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VIP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VIP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VIP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研究四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IκB-α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65 NF-κB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结论1、耳甲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耳甲电针可影响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和组织形态。3、耳甲电针具有抗炎、调控脑肠肽的效应。4、耳甲电针可以下调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即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可能通过调控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王红涛[7](2020)在《清中调痞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清中调痞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西医主要症状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且经严格诊断,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后,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患者共7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未见明显差异。治疗组口服清中调痞汤加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疗程均为3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中医证候、西医主要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收集数据,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所统计数据,评价清中调痞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经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85.7%,对比而言,治疗组优势明显。2.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进行组内比较,经统计分析,治疗组及对照组均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对缓解脾胃湿热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表现都有效;进行组间比较,P<0.05,提示治疗组更有效。两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在脘腹痞满、口干或口苦、口干不欲饮、小便短黄方面,中药加西药组较单纯西药组更有效;在纳呆、恶心或呕吐方面,两组疗效相当。3.对西医主要症状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5.7%,治疗组效果更好。4.治疗后,两组西医症状总积分变化经组内及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均P<0.05,提示两组对缓解脾胃湿热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的西医症状表现都有效,但治疗组疗效更佳。5.治疗前后,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清中调痞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安全有效,对改善其中医证候、西医主要症状等方面效果显着,比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更佳,将为临床治疗脾胃湿热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提供参考,丰富治疗手段。

戴宁[8](2020)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证候及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以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不适、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本病的患病率较高,缺乏特效药物。虽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有研究表明与脑肠肽密切相关。在辨证论治和病证结合思想的指导下,中医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疗效。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中医证候及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作用的机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丰富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内涵。方法理论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古籍及民国图书数字化平台”,整理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的中医名词术语,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一西医疾病对应的中医病名;同时,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应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中医证型;同时,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分析中医方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一证型的理论依据。文献研究:对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综合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为实验研究阳性药物和疗程的选择奠定基础。实验研究:首先,采用碘乙酰胺复合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复制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胃肠动力情况来评价模型。此后,给予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和多潘立酮进行药物干预,通过上述指标评价药物疗效,反证模型成功。同时,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筛选香砂六君子加减方药物血清的最佳干预条件,评价其对胃窦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整体水平和离体细胞水平两个方面,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检测血清、组织和胃窦平滑肌细胞中脑肠肽(SP,SS,Ghrelin,VIP,GAS,CCK,CGRP)。结果理论研究:(1)中医理论中“痞满”、“嘈杂”、“胃脘痛”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最为接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外感邪气、饮食、痰湿、气郁、瘀血等,核心病机为脾气虚弱、中焦气机阻滞,病位在脾,但与心、肝、肺、肾具有一定的关系。(2)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主要为脾气虚证、肝胃不和证、肝脾不和证、脾胃湿热证和寒热错杂证,其中脾气虚证的比例最高。在中医病证结合观念的指导下,从脾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既符合病机特点,也满足辨证论治的要求。因此,具有补脾理脾作用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在理论层面是可行的、科学的。文献研究:对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发现香砂六君子汤可以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复发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论是单独使用香砂六君子汤,还是将香砂六君子汤与常规治疗药物合用,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常规治疗。在纳入的27项研究中,有26项研究比较了有效率。在这26项研究中,不论疗程是14天、28天,还是30天,试验组的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此外,这26项研究中,有16项研究仅使用多潘立酮作为对照药,针对这16项研究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论单独使用香砂六君子汤,还是将香砂六君子汤与多潘立酮联合使用,有效率均高于多潘立酮对照组。这为实验研究的药物选择和疗程提供参考。实验研究:(1)采用碘乙酰胺复合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成功制备了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大鼠的毛发疏松不泽、神疲乏力、倦卧怠动,进食量和饮水量增长缓慢,体重显着降低,胃肠动力下降。胃部病理结果显示两组大鼠胃部均未出现病理改变。(2)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给药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进食量、饮水量、体重有所改善,胃肠动力有所恢复,且各组大鼠胃部和下丘脑均未出现病理改变。(3)大鼠整体水平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胃中SP、GAS、Ghrelin含量均显着降低,SS、VIP、CCK、CGRP含量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和中、高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显着增加了大鼠血清和中SP、GAS、Ghrelin含量,多潘立酮和中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显着降低了大鼠血清中SS、VIP和CGRP含量,同时多潘立酮还降低了大鼠胃中VIP、CCK和CGRP的含量,低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降低了大鼠胃中SS、VIP和CCK的含量,中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降低了大鼠胃中CGRP的含量。与多潘立酮组相比,低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组大鼠血清中SP含量显着降低,血清中的CCK和CGRP含量显着升高,三个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组大鼠胃中VIP含量均显着高于多潘立酮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和下丘脑中 SP mRNA、GAS mRNA、Ghrelin mRNA 表达量显着降低,SS mRNA、VIP mRNA、CCK mRNA、CGRP mRNA表达量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显着增加了大鼠胃和下丘脑中SP mRNA、GAS mRNA、Ghrelin mRNA表达量,降低了大鼠胃和下丘脑中SS mRNA、VIP mRNA、CCK mRNA、CGRP mRNA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显着上调了胃中SP mRNA表达量,上调了胃和下丘脑中GAS mRNA、Ghrelin mRNA表达量,同时下调了胃和下丘脑中SS mRNA、VIP mRNA、CCK mRNA、CGRP mRNA表达量。与多潘立酮组相比,低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组大鼠胃和下丘脑中GAS mRNA和Ghrelin mRNA表达量显着降低,SS mRNA、VIP mRNA、CCK mRNA表达量显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和下丘脑中SP、GAS、Ghrelin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SS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和中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显着上调了胃和下丘脑中SP、GAS、Ghrelin蛋白表达量,同时下调了胃和下丘脑中SS蛋白表达量。与多潘立酮组相比,低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组大鼠胃和下丘脑中SP蛋白表达量和Ghrelin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4)采用酶消化法成功分离培养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用CCK-8法筛选药物血清干预胃窦平滑肌细胞的最佳条件,发现10%浓度药物血清、干预24h为最佳条件,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高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均可以显着促进细胞增殖。(5)细胞水平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上清中SP、GAS、Ghrelin含量显着降低、SS含量显着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中、高剂量的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均可以增加胃窦平滑肌细胞上清中SP含量、GAS含量和Ghrelin含量,降低SS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的SP mRNA含量显着下降,SS mRNA含量显着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中、高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均上调胃窦平滑肌细胞SP mRNA表达量,中剂量的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下调胃窦平滑肌细胞SS mRNA表达量。结论(1)《中医内科学》仅依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将其归属于痞满、嘈杂、胃脘痛的范畴,但并没有分析FD的中医病因病机。此外,笔者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发现研究者们不仅将FD归属于痞满、嘈杂、胃脘痛,还将其归属于反胃、厌食、纳呆等范畴,由此可见中医对FD的认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系统地查阅现代文献和工具书,同时梳理古代文献,对FD的定义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发现中医理论中“痞满”、“嘈杂”、“胃脘痛”与FD较为对应,FD的主要中医病因为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思虑过度等,病机以脾气虚弱、中焦气机阻滞为核心,病位主要在脾,与肝、心、肺、肾具有一定的关系。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分型中,脾气虚证位居首位。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理论可行性。(2)临床中,可以使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改善症状,提高有效率。(3)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出现胃肠动力下降,且大鼠血清、胃窦和下丘脑中SP、GAS、Ghrelin表达下降,SS、VIP、CCK、CGRP上升,表明脑肠肽表达异常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给予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后,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的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胃动力增强,其药物血清可以促进胃窦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可以上调大鼠血清、胃窦和下丘脑中SP、GAS、Ghrelin的表达,下调大鼠血清、胃窦和下丘脑中SS、VIP、CCK、CGRP的表达,表明调节脑肠肽异常、恢复胃动力可能是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的药效作用机制之一。

刘静[9](2020)在《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对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价,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提供指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 Med、Embase、Medline七大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时间至2020年2月13日,全面检索关于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由两名评价员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查和数据资料提取,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获得相关文献740篇,最终共纳入27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文献,共计2312例患者,其中单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组698例,对照组680例;柴胡疏肝散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组471例,对照组463例。所纳入的研究质量普遍偏低,偏倚风险较高。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4.40,95%CI[2.78,6.96],P<0.00001)、改善总体症状(WMD=-2.51,95%CI[-2.87,-2.14],P<0.00001)、提高生活质量综合评分(WMD=11.26,95%CI[4.50,18.02],P=0.001)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但关于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嗳气、反酸烧心5项RCT以及在改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方面的Meta分析显示治疗组无明显优势;柴胡疏肝散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4.19,95%CI[2.35,7.49],P<0.00001)、缓解症状(WMD=-2.80,95%CI[-3.97,-1.64],P<0.00001)、改善焦虑情绪(WMD=-5.37,95%CI[-8.66,-2.08],P=0.001))、改善患者胃动素(MOT)(WMD=82.07,95%CI[74.08,90.06],P<0.00001)及餐后瘦素水平(WMD=5.70,95%CI[4.73,6.66],P<0.00001)方面较对照组有优势,对改善餐前瘦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及缓解抑郁情绪无明显优势。研究统计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适、口干、头昏、头痛、失眠、皮疹、痉挛、神经过敏等不适,总体而言,柴胡疏肝散治疗FD安全性高。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FD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理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由于原始文献都是样本量小、偏倚风险较高的研究,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关于理化水平检测、单项症状积分、胃动力检测、复发率、生活质量评价及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等结局指标尚不充分或缺乏,建议进一步开展样本量充足甚至多中心的、设计合理、结局指标完善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规范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使用恰当的随机序列产生方法,加强分配方案隐藏,尽量使用盲法,注意报告结局的完整性并进行随访。

徐婧[10](2020)在《连朴饮基于脑肠同调途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中西医治疗现状,拓展温病学经典名方连朴饮(Lianpo Yin,LPY)的适用范围。2探讨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机制。(1)研究连朴饮对SD正常大鼠胃窦环形平滑肌条舒缩活动的影响及探讨其作用于胃窦环形平滑肌条可能的作用机制。(2)研究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体重、胃排空及胃窦平滑肌舒缩活动的影响及探讨其对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力的作用机制。(3)研究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探讨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脑-肠”互动的影响。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梳理和分析文献,综合研究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基础。2实验研究:(1)(1)离体胃窦环行平滑肌条置于盛有Krebs液的组织浴槽中,记录其等长收缩活动,观察累积量连朴饮含药血清(10μL、20μL、40μL、60μL)及等体积正常空白血清(空白对照组)对大鼠胃窦环行肌(均n=8)收缩活动的影响;观察累积量乙酰胆碱(Acetycholine,10-8-10-4mol/L)对胃窦环行肌(均n=8)收缩活动的影响及与连朴饮含药血清作用效应的比较;观察非选择性毒蕈碱(M3)受体阻断剂阿托品(At ropine,10-5mol/L)、外源性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供体左旋精氨酸(L-arginine,10-5mol/L)、烟碱(N)受体阻断剂六烃季胺(Hexamet honium,10-5mol/L)对连朴饮含药血清诱发的胃窦环行肌(均n=8)收缩活动的影响。(2)离体胃窦环行平滑肌条置于盛有Krebs液的组织浴槽中,记录其等长收缩活动,观察累积量连朴饮含药上清(400μL、800μL、1200μL、1600μL)及等体积Krebs液(空白对照组)对大鼠胃窦环行肌(均n=8)收缩活动的影响;观察乙酰胆碱(Acetycholine,10-5mol/L)、胆碱能受体激动剂新斯的明(Neostigmine,10-5mol/L)对连朴饮含药上清诱发的胃窦环行肌条(均n=8)收缩活动的影响。(2)领取8日龄SD乳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mal Control,N C,n=10)、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组(FD,n=8)、多潘立酮治疗组(Dompe ridone+FD,DPLT+FD,n=8)、连朴饮治疗组(LPY+FD,n=8),适应性喂养2天。10日龄,采用碘乙酰胺幼鼠刺激法造模:NC组(2%蔗糖0.2ml/天,灌胃);FD组、DPLT+FD组和LPY+FD组(0.1%碘乙酰胺(溶于2%蔗糖溶液)0.2ml/天,灌胃),共7天。每周监测体重。造模成功后,第7周进行药物干预,HC组和FD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DPLT+FD组(Domperidone,20mg/kg·d,灌胃),LPY+FD组(LPY,0.920g/kg·d,灌胃),持续一周。第8周,进行进食量、胃排空实验。颈椎脱臼处死各组大鼠,分离胃窦,制备胃窦环形平滑肌条,观察各组大鼠胃窦平滑肌条基础状态自发性收缩活动;观察累积量乙酰胆碱(Acetylcho line,10-8-10-4mol/L)及五羟色胺(5-HT,10-5mmol/L)对各组大鼠胃窦平滑肌条自发性收缩活动的影响。(3)领取8日龄SD乳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mal Control,N C,n=10)、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组(FD,n=8)、氟西汀治疗组(Fluoxet ine+FD,n=8)、连朴饮治疗组(LPY+FD,n=8),适应性喂养2天。10日龄,采用碘乙酰胺幼鼠刺激法造模:NC组(2%蔗糖0.2ml/天,灌胃);F D组、Fluoxetine+FD组和LPY+FD组(0.1%碘乙酰胺(溶于2%蔗糖溶液)0.2ml/天,灌胃),共7天。每周监测体重。造模成功后,第7周进行药物干预,HC组和FD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Fluoxetine+FD组(Fluoxeti ne,2mg/kg·d,灌胃),LPY+FD组(LPY,0.920g/kg·d,灌胃),持续一周。第8周,进行糖水偏嗜实验。颈椎脱臼处死各组大鼠,取双侧海马组织,置于-80℃冰箱保存。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单胺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1理论研究:在临证中,参照“病证结合”原则,中西医辨病、辨证、辨症相结合;并遵循“异病同治”原则,紧扣病机、据位施方,不拘症状变化,临床各系统、尤其消化系统疾病,但见湿热内蕴,郁阻中焦者,均可使用连朴饮辨治。2实验研究:(1)(1)连朴饮含药血清剂量依赖性促进胃窦环形平滑肌收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收缩活动显着增加(均P<0.01);累积浓度梯度的乙酰胆碱累积量加入促进胃窦环形平滑肌呈剂量依赖性收缩增强,累积浓度10-5mol/L时与连朴饮含药血清最大促进效应(60μL)无明显差异(P>0.05);Atropine+LPY含药血清、L-arginine+LPY含药血清、He xamethonium+LPY含药血清诱发的胃窦环形平滑肌条收缩活动显着低于单纯连朴饮含药血清诱发的肌条收缩活动(P<0.01);其中,Atropine完全抑制连朴饮含药血清诱发的肌条收缩活动,L-arginine和Hexameth onium均部分抑制连朴饮含药血清诱发的肌条收缩活动。(2)连朴饮含药上清剂量依赖性抑制胃窦环形平滑肌收缩,与对照组相比其收缩活动显着降低(P<0.01);各累积剂量连朴饮含药上清均显着抑制了Acetycholine(10-5mol/L)诱发的胃窦环形平滑肌条收缩活动(P<0.01);最高累积剂量的连朴饮含药上清(1600μL)显着抑制了Neostigmine(10-5mol/L)诱发的胃窦环形平滑肌条收缩活动(P<0.05)。(2)造模后,各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体重和体重增长率均显着降低(P<0.05),多潘立酮和连朴饮干预治疗后体重及体重增长率均显着增加(均P<0.01);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组大鼠进食量和胃排空率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经连朴饮治疗后大鼠进食量和胃排空率均显着增加(均P<0.01),与多潘立酮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组大鼠离体胃窦环形平滑肌收缩基础状态收缩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经连朴饮干预治疗后平滑肌收缩频率明显增强(P<0.01),与多潘立酮治疗后效果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平滑肌收缩振幅无显着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胃窦环形平滑肌对累积量乙酰胆碱的反应性显着降低(P<0.01),经连朴饮干预治疗后大鼠胃窦环形肌条对于累积量乙酰胆碱的反应性显着增加(P<0.01),在最小效应浓度(10-6mol/L)的收缩效应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与多潘立酮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均在最高累积量乙酰胆碱(10-4mol/L)时达到最大收缩效应,各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胃窦环形平滑肌对5-HT(10-5mol/L)的反应性明显减弱(P<0.05);经连朴饮干预治疗后,大鼠胃窦环行平滑肌对5-HT的收缩反应增加(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组大鼠蔗糖水偏好度明显下降(P<0.01),经连朴饮干预后,大鼠蔗糖水偏好值明显增高(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单胺递质5-HT、NE含量均显着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连朴饮干预治疗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5-HT及NE含量显着增高(P<0.01),与氟西汀治疗后的效应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理论研究:拓展温病方的研究思路,同时开拓杂病辨治的思路,扩展连朴饮的临床应用范围,将其作为脾胃内科常见多发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的主治方,有助于温病方(学)的深入研究2实验研究:(1)(1)连朴饮含药血清可促进正常大鼠胃窦环形平滑肌收缩活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为主要通过激活毒蕈碱受体,部分通过激活N受体及抑制NO的释放来引起胃窦平滑肌的收缩。(2)连朴饮含药上清可抑制正常大鼠胃窦环形平滑肌收缩活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乙酰胆碱途径,发挥抗胆碱能作用有关。(2)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延迟,胃窦平滑肌收缩活性明显下降。连朴饮可通过促进胃窦平滑肌收缩,并提高胃窦平滑肌对乙酰胆碱与5-HT的反应性,促进胃排空,从而发挥促胃动力的作用。(3)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表现出焦虑样或/和抑郁样行为,连朴饮可以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焦虑样或/和抑郁样行为。连朴饮上调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海马区单胺递质5-HT、NE水平,可能参与调节“脑-肠”互动障碍,从“脑-肠”轴途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发挥治疗效果。3本研究从脑肠同调的双重途径阐释了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也贴合了罗马IV将功能性消化不良称为“脑-肠”互动障碍性疾病的认知,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多维度诊疗提供了新的借鉴。

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2)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脾虚湿阻型PDS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录B: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加味黄连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基线资料情况
    2 疗效评价
    3 不良反应评价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3 加味黄连汤治疗小儿FD(寒热错杂型)的理法方药分析
    4 研究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加味黄连汤治疗小儿FD(寒热错杂型)的临床研究病例观察表
    附录2 综述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滋阴止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阴虚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5)调气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胃不和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及方法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终止试验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及疗程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评价
        2.4 安全性评价标准
        2.5 数据整理与分析
研究结果
    1.完成病例情况
    2.基线资料比较
        2.1 性别比较
        2.2 年龄比较
        2.3 病程比较
        2.4 治疗前病情比较
    3.疗效比较
        3.1 治疗前后比较
        3.2 治疗后比较
        3.3 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情况比较
    4.安全性分析
研究结论
讨论
    1.PDS的现代医学认识
    2.PDS的中医学认识
    3.导师对PDS的认识
        3.1 肝胃同治,肝脾同调
        3.2 气机升降失调是根本
        3.3 立方依据
    4.调气消痞汤的分析
        4.1 药物组成
        4.2 方义分析
        4.3 现代药理研究
    5.创新点
    6.小结
    7.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B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综述部分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念与诊断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4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炎症的关系
        5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轴的关系
        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现状
        7 小结
        8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1 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2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3 小结
        4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针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1 针灸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2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3 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4 参考文献
    综述四 耳迷走神经刺激的研究现状
        1 耳迷走神经刺激与耳穴的关系
        2 迷走神经的概念
        3 耳迷走神经的概念
        4 迷走神经刺激的分类
        5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疾病的治疗
        6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炎症的治疗
        7 小结
        8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部分
    研究一 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1 研究方案与设计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研究四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1 临床试验研究随机数字表
    附录2 伦理审批件
    附录3 病例报告表和知情同意书

(7)清中调痞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1.4 剔除、脱落和中止实验的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及随机方法
        2.2 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安全性观测
        3.3 疗效性观察
    4.疗效评定
        4.1 安全性评定
        4.2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4.3 西医主要症状疗效标准
    5.统计学处理
    6.研究结果
        6.1 患者一般资料
        6.2 疗效分析
        6.3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现代医学对PDS的认识
        1.1 PD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2 诊断
        1.3 治疗
    2.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 辨证分型
        2.3 治疗
    3.立方依据
    4.处方来源
    5.组方配伍分析
    6.现代药理研究
    7.清中调痞汤治疗 PDS 的作用机制探讨
    8.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证候及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
        4. 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研究
        5. 小结
    综述二 脑肠肽的研究进展
        1. 脑肠肽的概念
        2. 相关脑肠肽的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理论研究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名
        2.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认识
        3.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认识
        4. 结论
    理论研究二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理论研究
        1.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
        2.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理论与文献依据
        3. 结论
文献研究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
    1 资料和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复制与评价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研究二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的疗效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研究三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研究四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的制备与培养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研究五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药物血清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条件的筛选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研究六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药物血清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标准
        1.2.1 研究设计
        1.2.2 研究对象
        1.2.3 干预措施
        1.2.4 结局指标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5 文献质量评价
    1.6 统计学处理
    1.7 发表偏倚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文献特征
    2.2 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
    2.3 错误数据的处理
    2.4 “柴胡疏肝散VS西医常规治疗”治疗FD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4.1 总有效率
        2.4.2 症状积分
        2.4.3 SF-36评分
        2.4.4 胃液体半排空时间
        2.4.5 不良反应
        2.4.6 其他
        2.4.7 发表偏倚分析
    2.5 “柴胡疏肝散+西医常规治疗VS西医常规治疗”治疗FD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5.1 总有效率
        2.5.2 症状积分
        2.5.3 HAMA评分或HAMD评分
        2.5.4 理化指标
        2.5.5 复发率
        2.5.6 胃动力指标
        2.5.7 不良反应
        2.5.8 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
    3.1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3.1.1 流行病学研究
        3.1.2 生理病理机制
        3.1.3 常用检查方法
        3.1.4 治疗
    3.2 祖国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3.2.1 病名渊源
        3.2.2 病因病机
        3.2.3 辨证论治
        3.2.4 中成药治疗
        3.2.5 外治
    3.3 柴胡疏肝散的立方依据
        3.3.1 柴胡疏肝散的主方分析
        3.3.2 柴胡疏肝散治疗FD的理论依据
    3.4 主要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3.4.1 健康状况量表SF-36
        3.4.2 胃液体半排空时间
        3.4.3 HAMA评分
        3.4.4 HAMD评分
        3.4.5 胃动素(MTL)
        3.4.6 瘦素(LEP)
        3.4.7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3.4.8 NDI指数
        3.4.9 FDDQL量表
    3.5 疗效总结
    3.6 安全性分析
    3.7 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
        3.7.1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3.7.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3.7.3 结局指标
    3.8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数据库检索式与检索结果
附录2 :Jadad评分量表
附录3 :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表
附录4 :推荐的消化不良症状定义
附录5 :文献综述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柴胡疏肝散药理分析
    2 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3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连朴饮基于脑肠同调途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础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述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
    4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认识
        4.1 胃肠感觉运动障碍
        4.2 内脏高敏性
        4.3 胃酸
        4.4 幽门螺杆菌感染
        4.5 脑-肠互动障碍
        4.6 十二指肠粘膜完整性受损和低级别粘膜炎症
        4.7 消化道微生物群的变化
    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5.1 一般治疗
        5.2 根除HP治疗
        5.3 抑酸治疗
        5.4 促胃肠动力药
        5.5 调节胃适应性舒张功能药物
        5.6 调整内脏高敏药
        5.7 中枢神经调节剂
        5.8 肠道菌群调节剂
        5.9 抗焦虑、抑郁药物
    6 讨论与结论
第二部分 中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论研究
    1 病名源流
    2 病因病机
        2.1 古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现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研究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研究
        3.1 证型分布规律
        3.2 脾胃湿热证
    4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法的研究
        4.1 古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法的认识
        4.2 现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法的研究
        4.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论治
    5 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础研究
        5.1 现代医家对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5.2 连朴饮的前期探索性研究
    6 讨论与总结
实验一 连朴饮对正常大鼠胃窦平滑肌舒缩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连朴饮组成与制备
        2.2 实验动物
        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4 实验试剂
        2.5 实验分组
        2.6 配制Krebs缓冲液
        2.7 制备连朴饮含药血清
        2.8 Ussing chamber制备连朴饮含药上清
        2.9 胃窦平滑肌条实验前准备
        2.10 离体胃窦平滑肌条实验
        2.11 数据分析
        2.1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连朴饮含药血清对胃窦平滑肌舒缩活动的影响及机制
        3.2 连朴饮含药上清对胃窦平滑肌舒缩活动的影响及机制
    4 讨论和结论
实验二 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动力的调节作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药物与制备
        2.2 实验动物
        2.3 主要器材和设备
        2.4 实验试剂
        2.5 配制Krebs缓冲液
        2.6 动物分组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
        2.7 胃排空实验
        2.8 胃窦平滑肌条实验
        2.9 观察胃窦平滑肌条对累积量乙酰胆碱的收缩反应
        2.10 观察胃窦平滑肌肌条对高浓度K+及5-HT的反应性
        2.11 肌条收缩数据处理
        2.12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体重的影响
        3.2 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进食量和胃排空的影响
        3.3 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离体胃窦平滑肌基础收缩活动的影响
        3.4 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离体胃窦平滑肌乙酰胆碱反应力的影响
        3.5 连朴饮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离体胃窦平滑肌对高浓度K+及5-HT的反应性中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实验三 连朴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脑-肠”轴的调节作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药物与制备
        2.2 实验动物
        2.3 主要器材和设备
        2.4 实验试剂
        2.5 动物分组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
        2.6 糖水偏嗜实验
        2.7 海马单胺递质(5-HT、NE、DA)检测
        2.8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连朴饮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3.2 连朴饮对海马单胺递质(5-HT、NE、DA)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讨论与总结
    1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治疗的现状
    2 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基础
        2.1 连朴饮方源及组方分析
        2.2 连朴饮的拓展应用
        2.3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
        2.4 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基础
    3 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途径、多靶点作用机制研究
        3.1 连朴饮调节胃肠动力障碍作用机制研究
        3.2 连朴饮调节“脑-肠”互动障碍作用机制研究
    4 本研究的创新点
    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四、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J]. 冷雪峰,车思阳,白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21)
  • [2]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 李泽涵.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加味黄连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梅.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滋阴止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阴虚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研究[D]. 尹莎.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调气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胃不和证)临床研究[D]. 赵雅文.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D]. 吴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7]清中调痞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王红涛.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证候及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的作用机理研究[D]. 戴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 刘静.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10]连朴饮基于脑肠同调途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研究[D]. 徐婧.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