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伤害模糊综合评价的应用

儿童伤害模糊综合评价的应用

一、儿童伤害的模糊综合评价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罗立杰[1](2021)在《哈尔滨城市公园绿地适老性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正稳[2](2021)在《社区安全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社区的治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治理水平。然而近年来社区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幸福感,因此对于社区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也在不断加强社区管理能力的建设,进而提高社区应对风险的能力。社区风险评价是安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也是提高社区应急能力的重要举措。已有的社区风险研究存在若干不足,如社区风险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不合理,缺乏有效对策研究等。本文通过采用概念引入、理念创新、事故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构建了社区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本文对于我国社区安全事故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事故树方法对发生频率较高的事故进行影响因素识别,同时根据文献研究对社区安全评价指标进行系统性的识别,并通过专家访谈进行影响因素修正。将自然灾害中暴露度的概念引入到评价模型中,按照系统学的理念构建社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风险源、承载体脆弱性、暴露度3个维度,消防响应能力、火灾事故等48个指标。其次,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建立起评价指标的定性、半定量和分级标准。采用三标度改进层次分析法同时引入最优传递矩阵的概念来优化指标权重的计算公式,进而得到合理的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社区风险等级。将本文的评价方法应用到具体的社区,通过计算结果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得到有效的验证,证明本文的社区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最后,面向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水平提升,通过评价结果分析社区风险现状的具体产生原因和关键指标,同时从风险规避、风险损失降低、风险转移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社区风险对策。本文创新点为:一是引入了事故树的方法分析风险源,从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个角度出发建立风险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二是将自然灾害领域中的暴露度的概念引入到社区风险评价中。三是运用了三标度改进层次分析法和最优传递矩阵来优化指标权重的计算公式,避免了人为调整评价矩阵的环节,降低确定指标权重过程中的人为主观性。

朱子源[3](2021)在《多动症儿童体感交互康复设备设计》文中认为针对目前多动症儿童康复训练形式单一、训练过程无法持续吸引儿童注意力、忽视康复训练用户体验等问题。本课题将激发儿童训练的积极性,提升康复训练的效果确定为研究重点。课题以多动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为出发点,以体感交互设备设计为重点,将体感交互训练游戏引入到对多动症儿童的康复之中。首先,通过对多动症儿童的用户研究,总结出用户的需求和产品设计的机会点。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以感觉统合训练理论为基础为准则层,构建出多动症儿童体感交互康复设备评价模型,并计算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排序。再者,从体感训练游戏交互系统的用户体验、产品需求分析出发梳理出体感交互系统和康复辅具的设计原则和策略。最后,基于用户研究以及产品设计的原则和策略为基础,结合模糊综合评价,输出一套多动症儿童体感交互康复设备,并通过可行性测试对产品进行验证。将感觉统合理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法结合使用,运用到多动症儿童体感交互康复设备设计中,通过设计实践证明了研究的可行性,提高了多动症儿童在康复训练中的用户体验,为以后的精神障碍领域的产品设计开发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借鉴。

刘洪煊[4](2021)在《绵阳市旧城区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新一轮生育政策的出台,儿童数量增长出现“小高峰”,同时,伴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的需求日益增高,这在客观上要求城市社区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然而,当前我国社区的开放空间对儿童的考虑并不够充分,尤其体现在城市旧城区。因此,我国提出要积极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以此促进儿童基本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意在探究绵阳市旧城区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的水平,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基础研究部分。首先,是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阐述。然后对儿童、儿童友好、社区开放空间等关键概念进行解释。最后对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社区开放空间和儿童相关理论的文献进行梳理,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绵阳市旧城区的社区开放空间进行调研和分析。社区开放空间方面,对完全开放性空间和半开放性空间分别进行调研,从空间的舒适性、可达性、安全性和多功能性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儿童活动方面,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发现儿童活动主要包括必要性、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三类;下午放学和晚餐后是儿童活动的集中时间点且活动时间较短;儿童活动空间范围表现出不同年龄段的分异;儿童对社区开放空间各要素的满意度一般;但儿童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较强。第三部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获取权重。依据调研信息和相关理论研究分析,建立起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的多层级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取和测算各级指标权重。第四部分,进行实际案例评价分析。利用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评价体系对绵阳市旧城区临园路东段社区开放空间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完全开放性空间儿童友好水平“较好”、半开放性空间儿童友好水平“一般”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现存问题。本文为探究绵阳市旧城区的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水平,根据研究区域特征和相关理论研究构建了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儿童友好评价体系,并通过案例研究得到验证。研究表明旧城区的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水平提升主要通过空间优化和社区运营管理优化两方面进行,对城市旧城区内的社区儿童友好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马东周[5](2021)在《包容性视角下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世纪以来,国家经济水平显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民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日常城市生活中,公益性服务设施作为人与社会沟通交流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包容性程度直接影响城市的运行状况。本文从包容性视角出发,对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的安全性、可达性、适用性和关怀性进行使用后评估,强调城市发展成果惠及人人,在得到评估结论的同时,寻求一套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的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优化策略,让城市公益性服务设施在设计、施工建设和使用运营过程中更加合理有序。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二部分为文章初始章节,首先描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与内容,制定对应的研究路线,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中,关于包容性、公益性服务设施与使用后评估三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了解当下研究基本概况。第三部分是研究对象的现状描述与总结,在明确北川县域以及新县城地理概况、灾害特征、震后损失与重建发展过程等背景状况后,结合规范标准,分析总结新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现状,为后续研究做铺垫。第四部分主要内容是构建指标体系,开展定量评估,根据设施性质的不同,分别构建各具侧重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获得客观详细的指标权重并加以分析。第五部分主要内容是展开应用研究,在确定指标权重基础上,选取每类公益性服务设施中最具代表性的机构作为样本,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其结果代表对应设施的使用包容性程度,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分析各类设施优化紧迫性较高指标,提出优化建议,增强设施包容性。本文创造性地在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使用后评估过程中,融入包容性,构建具有包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通过对评估结论的分析,得出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以及日常使用等方面的包容性整体良好,部分设施较为优秀,但在诸多细节方面,也存在亟待优化和改进之处。加强公益性服务设施包容性程度的策略应包括政策性措施与针对性措施,其中,政策性措施包括加强政府顶层设计,推进过程的平等共享,加强风险预测预警、增加管理投入和开展包容性设计;针对性措施需根据设施具体情况展开精准提升。综上所述,所得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希望能对新北川县城,或其他类似城市的公益性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与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何欣怡[6](2021)在《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评价体系及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儿童对生活空间需求的快速提升,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得到了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现状面临存在安全隐患、活动空间较单一、活动设施较粗放和景观绿化不足等问题;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理论研究不足、相关设计规范不够全面。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入手,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评价体系,以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为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体系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归纳出儿童友好视角下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儿童友好视角下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有安全性、舒适性和多样性3方面需求。基于对3-6岁儿童生理、心理及行为等特征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得使用者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认知及行为需求。2.根据理论和实践研究,总结归纳出影响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指标因子,构建包含安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的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评价体系。3.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进行评价,得出北山幼儿园综合儿童友好度得分为4.20,属“友好”水平。指标因子中,绿化覆盖率、科普教育设施多样性、动物多样性、地形丰富和其他自然要素得分低于平均值,为今后重点提升对象。4.从安全性的活动保障、舒适性的活动环境和多样性的活动体验三个方面提出对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策略。结合北山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评价结果,针对性提出“亲自然的步行空间”“循环流动的游戏空间”“丰富绿化配置”“促进交往的游戏空间”“营造五感花园”“增加趣味设施”“丰富地形”的具体提升策略,为北山幼儿园儿童友好度提升提供建议。

魏新月[7](2020)在《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视角下的社区公园使用状况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中国生育率下降这样的时代背景,社会各个方面对儿童的成长需求的关注度也在大幅增加,但现实问题是儿童使用者真实行为需求在社区公园设计中无法获得充足考虑,儿童群体迫切需要安全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针对如上问题,本文以使用状况评价理论方法为主要方法,对已建成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视角下的社区公园中的各年龄段儿童使用偏好以及儿童满意度进行相关研究,数据化展现其社区公园现有优点和存在的问题。首先,本文运用使用状况评价理论方法制定了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视角下的社区公园使用状况评价研究方案,为总体研究奠定基础;其次,本文以深圳市福田区红荔社区儿童友好童城之怡水园这一全国首个建成的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园为案例验证,运用实地调研法与行为观察注记法等方法对其进行儿童群体使用偏好进行分析,同时以层次分析法为核心,并运用理论推演法、特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已建成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园的满意度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结合儿童使用者满意度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得出深圳市福田区红荔社区儿童友好童城之怡水园儿童友好度定级为为E3级别,证明儿童群体对深圳市红荔社区儿童友好童城之怡水园的现状建设比较满意。在儿童权益优先性和便捷性方面满意度较高,在舒适性与安全性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最后,根据如上结果有针对性的在总体布局、细节维护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同时结合已建成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园和普通社区公园的对比,在城市政策、儿童参与、路径安全、社区公园尺度色彩和空间界面五个方面给予全国此类社区公园相对完善的针对性相关思考。

王楚奇[8](2020)在《M市电梯安全评价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扩张,以及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近些年电梯的数量呈现逐年高速增长的趋势,与之同步增长的是使用年限较长的老旧电梯,以及持续增长的诸多电梯故障与事故。虽然我国电梯万台事故率逐年降低,但由电梯事故引发的舆论持续走高。为保障公众安全,国家质监总局多次提出要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作用,合理利用新技术有效降低电梯事故,促进对使用单位与维保单位的监管工作。尽管部分地区已成立物联网,新技术与传统的电梯安全评价尚未能有效结合,极大的制约了大数据技术积极作用的发挥。如何从物联网中找出有用的数据应用于电梯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有以下研究内容:1)通过对近些年电梯事故的数理统计与分析,找出了电梯事故的不同的事故形态以及事故原因,确认了坠落和挤压是电梯事故的主要类型,从人为因素、设备状态以及管理因素三个方面对电梯事故进行了致因分析。2)以曳引驱动电梯的意外移动为例,利用事故树找出了在该事故树中,各事件结构重要系数的排序,并针对事故树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预防电梯事故的具体措施。3)在提取了物联网的电梯运行动态数据后,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找出了曳引驱动电梯主要的故障类型,利用模糊层次的数学方法,找出故障率与安全隐患的关联性,明确不同故障可能造成事故的风险等级,针对现有的电梯安全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引用故障率修正系数,建立新的电梯安全评价方法模型。本文旨在通过对事故统计以及物联网的电梯动态运行参数分析,归纳出故障发生的潜在规律、致因机理、故障逻辑和根本原因,对电梯的运行安全进行分类管理,充分应用大数据等新技术给电梯管理带来的契机,在针对一个市的物联网系统分析建立安全评价方法,建立安全管理模式,同样可以迁移至其它城市的安全管理方面。

王奋平[9](2020)在《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文中提出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下的数学教育改革越来越国际化,包括数学教科书比较在内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鉴于国内外数学教科书比较大多集中于文本内容分析及学科知识的深度、难度探索,本研究主要解决两个目标:第一、探索形成一个适合认知效率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第二、依据第一步评价指标比较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在认知效率视野中的质量。其中包含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进行教科书质量评价实证研究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第一步,通过学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进步教育思想等教育教学理论,并梳理中、英文献,参考国际、国内有代表性的、比较权威的教科书评价理论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形成评价指标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并参考了各国教科书评价指标体,初步构建了一个教科书评价指标结构,通过调研数学教育研究专家获取各初始指标权重的意见,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软件处理专家数据后获取各指标权重,并据此分解指标形成问卷,在基层一线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专家等群体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对问卷指标的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最终形成一个简洁而易于在教科书评价实践中操作的高学习效率视野下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7个一级指标为:学习目标、学生基础、学习动机、知识结构、探究反思、学习评价、学习环境。第二步,依托建构的评价标准,邀请五位数学教学专家和数学教育研究专家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样本教科书进行评价打分,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工具处理评价数据,获得三国教科书评价比较结果。第三步,通过一个教学实验验证评价结论。评价指标建构遵循以下原则: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建构更加公允;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建构教科书评价标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融入教科书质量评价因素;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教育公平等观点。依据本研究制定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受邀数学教育专家群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结论:美国教科书质量较好,中国教科书次之,英国教科书质量较差,中、美、英教科书在七项指标以及二级指标中各有较好的表现。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认知效率影响较小;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对数学认知效率可能存在影响;中国教科书传统设计模式中的优秀元素值得保留。评价结论表明:认知效率视角的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而且重视开放性问题解决;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重视非智力因素;学习者对数学的理解是高质量教科书主要目标;高质量教科书重视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英国教科书分模块编写,此研究中英国教科书样本采用纯数学(核心数学)教科书,因此在其中应用性指标方面的表现必然影响其质量。应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选择性吸收西方教科书设计的元素。影响教科书质量因素复杂。教科书使用效率的评价很难做到涵盖所有影响因素的教科书质量因素,本研究只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视野中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的评价指标建构及教科书比较。

朱丽衡[10](2019)在《基于公共安全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唐山市凤凰山公园、大城山公园、大钊公园和南湖公园为调查对象,通过唐山市案件信息管理系统采集自2013~2018年发生在市区公园的犯罪数据,采用插值分析法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探讨空间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实地调研与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城市公园安全性的指标因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了使用者对影响城市公园安全的CPTED六要素和各指标因子的重要程度值。并采取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进行检验,得出了游客对唐山市凤凰山公园、大城山公园、大钊公园和南湖公园内各个分区以及公园总体的安全评价值,初步建立了城市公园环境安全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对公园总体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城市公园安全设计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城市公园相关规划及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二、儿童伤害的模糊综合评价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伤害的模糊综合评价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社区安全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社区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区
        2.1.2 风险
        2.1.3 社区安全风险
    2.2 评价模型相关概念界定
        2.2.1 风险源
        2.2.2 承载体脆弱性
        2.2.3 暴露度
    2.3 社区分类理论及概念界定
第三章 社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3.2 社区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3.2.1 基于全国社区安全事故分析的影响因素
        3.2.2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影响因素
        3.2.3 基于文献研究的社区安全风险影响因素
        3.2.4 专家访谈修正
    3.3 社区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3.3.1 社区风险源指标
        3.3.2 社区承载体脆弱性指标
        3.3.3 社区暴露度指标
    3.4 社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量化标准
        3.4.1 风险源指标量化标准
        3.4.2 承载体脆弱性指标量化标准
        3.4.3 暴露度指标量化标准
第四章 社区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4.1 社区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4.1.1 风险评价典型方法及其局限性
        4.1.2 社区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4.2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社区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4.2.1 社区安全风险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4.2.2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风险等级确定
    4.3 社区安全风险评价实证研究
        4.3.1 社区安全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社区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4.3.3 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社区安全风险对策研究
    5.1 风险的应对方法
        5.1.1 风险规避
        5.1.2 风险损失降低
        5.1.3 风险转移
    5.2 社区安全风险对策
        5.2.1 风险源因素风险对策
        5.2.2 承载体脆弱性因素风险对策
        5.2.3 暴露度因素风险对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社区安全风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 B 社区安全风险指标权重打分问卷调查
附录 C 社区风险指标等级模糊评价打分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多动症儿童体感交互康复设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多动症儿童康复训练设备研究现状
        1.2.2 体感交互技术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体感交互康复设备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2.1 体感交互及应用
        2.1.1 体感交互的技术原理
        2.1.2 体感交互的应用场景
        2.1.3 体感交互的设备选择
        2.1.4 康复训练领域体感交互的表现形式
    2.2 儿童多动症康复训练的医学理论基础
        2.2.1 儿童多动症儿童的概念
        2.2.2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2.2.3 感觉统合的定义与感觉系统分类
        2.2.4 儿童多动症的感觉统合训练方式
        2.2.5 体感交互游戏应用于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可行性
    2.3 AHP-FCE设计评价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3 设计评价方法的应用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多动症儿童体感交互康复训练的用户分析
    3.1 多动症儿童的特点分析
        3.1.1 多动儿童的生理表现特征
        3.1.2 多动儿童的社会表现特征
    3.2 多动症儿童用户调研
        3.2.1 问卷调研
        3.2.2 实地观察
        3.2.3 深度访谈
        3.2.4 建立用户画像
        3.2.5 建立用户体验地图
        3.2.6 用户研究总结
    3.3 多动症儿童体感交互康复设备设计预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动症儿童体感交互康复训练设备设计研究
    4.1 体感交互设备康复训练设备评估模型构建
        4.1.1 指标评价层级构建
        4.1.2 评价矩阵构建与权重确定
    4.2 体感交互系统设计分析
        4.2.1 体感交互系统的设计原则
        4.2.2 体感交互系统的产品设计策略
    4.3 硬件产品设计分析
        4.3.1 康复辅具产品的设计原则
        4.3.2 康复辅具产品的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动症儿童体感交互康复设备设计实践
    5.1 设计定位
        5.1.1 设计目标
        5.1.2 运用场景
    5.2 交互系统设计分析与实现
        5.2.1 交互系统设计思路
        5.2.2 交互系统设计方案
        5.2.3 康复训练游戏设计方案
    5.3 康复辅具产品设计分析与实现
        5.3.1 康复辅具产品设计思路
        5.3.2 康复辅具产品设计方案综合模糊评价
        5.3.3 康复辅具产品最终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动症儿童体感交互康复设备设计验证
    6.1 体感交互系统的设计验证
    6.2 康复辅具的设计验证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4)绵阳市旧城区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儿童人口规模逐步提升
        1.1.2 儿童在社区建设中受关注度日益增高
        1.1.3 城市旧城区的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现状堪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儿童
        2.1.2 儿童友好
        2.1.3 社区
        2.1.4 开放空间
        2.1.5 社区开放空间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3 研究现状评述
    2.3 相关理论方法
        2.3.1 儿童心理学理论
        2.3.2 儿童行为学理论
        2.3.3 环境心理学理论
        2.3.4 环境认知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绵阳市旧城区社区开放空间特征分析
    3.1 社区开放空间特征分析
        3.1.1 社区完全开放性空间
        3.1.2 社区半开放性空间
    3.2 儿童活动调查与分析
        3.2.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2.2 实地调研分析
    3.3 儿童需求特征分析
        3.3.1 舒适性
        3.3.2 可达性
        3.3.3 安全性
        3.3.4 多功能性
    3.4 本章小结
4 绵阳市旧城区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评价体系
    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 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评价体系
        4.2.1 不同空间儿童友好评价的相关研究
        4.2.2 评价体系构建
        4.2.3 社区开放空间评价指标描述
    4.3 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4.3.1 指标权重赋值步骤
        4.3.2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4.3.3 指标权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绵阳市旧城区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评价研究
    5.1 评价对象选择
        5.1.1 选择依据
        5.1.2 社区选择和确定
        5.1.3 临园路东段社区基本概况
    5.2 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评价
        5.2.1 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定级评价分析
        5.2.2 社区完全开放性空间儿童友好评价
        5.2.3 社区半开放性空间儿童友好评价
    5.3 社区开放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5.3.1 社区完全开放性空间问题总结
        5.3.2 社区半开放性空间问题总结
    5.4 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提升策略
        5.4.1 空间优化提升
        5.4.2 社区运营管理优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绵阳市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评价指标体系权重问卷调查表
附录B 社区内儿童活动情况研究调查问卷(儿童)
附录C 社区开放空间的儿童友好评价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包容性视角下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包容性重建”的提出
        1.1.2 “包容性重建”在新北川县城的体现与应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包容性
        2.2.2 公益性服务设施
        2.2.3 使用后评估
    2.3 本章小结
3 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地形
        3.1.2 灾害特征
    3.2 受灾情况及灾后重建总结
        3.2.1 受灾情况
        3.2.2 灾后重建及发展过程
    3.3 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概况
        3.3.1 教育科研设施
        3.3.2 文化体育设施
        3.3.3 医疗卫生设施
        3.3.4 社会福利设施
    3.4 公益性服务设施现状总结
    3.5 本章小结
4 使用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与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教育科研设施
        4.2.2 文化体育设施
        4.2.3 医疗卫生设施
        4.2.4 社会福利设施
    4.3 指标体系的内容及说明
    4.4 评价方法设计
        4.4.1 评价方法的选取与运用意义
        4.4.2 层次分析法
        4.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4.5 问卷调查基础信息小结
    4.6 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4.6.1 教育科研设施
        4.6.2 文化体育设施
        4.6.3 医疗卫生设施
        4.6.4 社会福利设施
    4.7 本章小结
5 使用后评估应用研究
    5.1 教育科研设施
        5.1.1 北川中学基本概况介绍
        5.1.2 方案值计算
        5.1.3 北川中学使用后评估结果分析
    5.2 文化体育设施
        5.2.1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基本情况介绍
        5.2.2 方案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5.3 医疗卫生设施
        5.3.1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基本情况介绍
        5.3.2 方案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5.4 社会福利设施
        5.4.1 北川羌族自治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基本情况介绍
        5.4.2 方案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5.5 新北川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提升策略
        5.5.1 教育科研设施
        5.5.2 文化体育设施
        5.5.3 医疗卫生设施
        5.5.4 社会福利设施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总结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评价体系及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儿童
        1.3.2 儿童友好
        1.3.3 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儿童心理学方面研究
        1.4.2 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
        1.4.2.1 国外
        1.4.2.2 国内
        1.4.3 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安全性研究
        1.4.3.1 国外
        1.4.3.2 国内
        1.4.4 儿童友好型评价标准研究
        1.4.4.1 国外
        1.4.4.2 国内
    1.5 研究对象和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儿童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研究
    2.1 儿童的生理特征
        2.1.1 生理尺度
        2.1.2 动作发展
        2.1.3 视觉范围
    2.2 儿童的心理特征
        2.2.1 心理尺度
        2.2.2 感知分析
        2.2.3 注意力
        2.2.4 想象力和好奇心
    2.3 儿童的行为
        2.3.1 行为特征
        2.3.2 儿童游戏分类
        2.3.2.1 交往引发的游戏类型
        2.3.2.2 认知引发的游戏类型
    2.4 游戏理论在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分析中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杭州地区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调研分析
    3.1 调研的内容和方法
        3.1.1 实地调研
        3.1.2 问卷调研
    3.2 实地调研
        3.2.1 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
        3.2.1.1 幼儿园概况
        3.2.1.2 户外活动空间分析
        3.2.1.3 行为调研分析
        3.2.2 浙江省级机关武林门幼儿园
        3.2.2.1 幼儿园概况
        3.2.2.2 户外活动空间分析
        3.2.2.3 行为调研分析
        3.2.3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幼儿园
        3.2.3.1 幼儿园概况
        3.2.3.2 户外活动空间分析
        3.2.3.3 行为调研分析
        3.2.4 杭州凯乐幼儿园
        3.2.4.1 幼儿园概况
        3.2.4.2 户外活动空间分析
        3.2.4.3 行为调研分析
        3.2.5 调研总结
        3.2.5.1 户外活动空间调研总结
        3.2.5.2 行为观察调研总结
    3.3 问卷调查
        3.3.1 3-6 岁幼儿调研
        3.3.1.1 访谈
        3.3.1.2 《我心中的幼儿园》儿童画分析研究
        3.3.2 家长调研
        3.3.2.1 受访者构成
        3.3.2.2 家长对幼儿受伤的可接受程度
        3.3.2.3 家长眼中幼儿对游戏的偏爱
        3.3.2.4 家长期待的幼儿园
        3.3.3 教师调研
        3.3.3.1 受访者构成
        3.3.3.2 教师引导下的户外活动空间使用情况
        3.3.3.3 教师眼中幼儿对游戏的偏爱
        3.3.3.4 教师认为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需求
        3.3.4 调研总结
    3.4 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需求
        3.4.1 安全性需求
        3.4.2 舒适性需求
        3.4.3 多样性需求
    3.5 本章小结
4 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评价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与原则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
        4.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和步骤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4.2.2 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4.3 指标库的遴选及释义
        4.3.1 安全性
        4.3.1.1 交通空间安全性
        4.3.1.2 游戏空间安全性
        4.3.1.3 绿化空间安全性
        4.3.1.4 设施安全性
        4.3.2 舒适性
        4.3.2.1 游戏空间舒适性
        4.3.2.2 绿化空间舒适性
        4.3.2.3 设施舒适性
        4.3.3 多样性
        4.3.3.1 游戏空间多样性
        4.3.3.2 设施多样性
        4.3.3.3 自然要素多样性
    4.4 指标权重的确立
        4.4.1 指标权重赋值步骤
        4.4.1.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4.4.1.2 构造判断矩阵
        4.4.1.3 计算权重向量
        4.4.1.4 实例运算
        4.4.2 权重结果分析
    4.5 指标权重释义
        4.5.1 一级指标权重分析
        4.5.2 二级指标权重分析
        4.5.3 三级指标权重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户外活动空间友好度评价实证研究-以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为例
    5.1 评价对象
    5.2 评价过程
        5.2.1 确定评价指标集合
        5.2.2 确定评价集
        5.2.2.1 评价等级的确定
        5.2.2.2 确定评价集
        5.2.3 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5.2.3.1 定量指标评价矩阵
        5.2.3.2 定性指标评价矩阵
        5.2.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5.2.4.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5.2.4.2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5.2.4.3 三级模糊综合评价
    5.3 北山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评价结果
        5.3.1 基于“安全性”的评价结果
        5.3.2 基于“舒适性”的评价结果
        5.3.3 基于“多样性”的评价结果
    5.4 北山幼儿园评价结果的指导意义
    5.5 本章小结
6 儿童友好视角下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6.1 安全性活动保障
        6.1.1 步行空间安全性
        6.1.1.1 主要交通道路
        6.1.1.2 供幼儿活动、游玩的小路
        6.1.1.3 道路边界
        6.1.2 游戏空间安全性
        6.1.2.1 体能/功能游戏空间
        6.1.2.2 建构游戏空间
        6.1.2.3 想象游戏空间
        6.1.2.4 循环流动的游戏空间
        6.1.3 绿化空间安全性
        6.1.4 设施安全性
        6.1.4.1 铺装安全
        6.1.4.2 游戏设施、设施小品安全
        6.1.4.3 防护设施安全
        6.1.4.4 监控设施
        6.1.4.5 防灾设施
    6.2 舒适性活动环境
        6.2.1 游戏空间舒适性
        6.2.1.1 空间大小舒适
        6.2.1.2 噪音舒适
        6.2.1.3 色彩舒适
        6.2.2 绿化空间舒适性
        6.2.2.1 绿化覆盖率和绿视率
        6.2.2.2 植物布局
        6.2.2.3 植物配置
        6.2.2.4 种植园地
        6.2.3 设施舒适性
        6.2.3.1 沙质、水体舒适性
        6.2.3.2 设施尺度舒适性
    6.3 多样性活动体验
        6.3.1 游戏空间多样性
        6.3.1.1 促进交往的游戏空间
        6.3.1.2 多样性游戏空间类型
        6.3.2 设施多样性
        6.3.2.1 游戏设施多样性
        6.3.2.2 科普教育设施多样性
        6.3.3 自然要素多样性
        6.3.3.1 植物多样性
        6.3.3.2 动物多样性
        6.3.3.3 地形丰富
        6.3.3.4 水景
    6.4 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改造提升——以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为例
        6.4.1 安全性的活动保障
        6.4.1.1 亲自然的步行空间
        6.4.1.2 循环流动的游戏空间
        6.4.2 舒适性的活动环境
        6.4.3 多样性的活动体验
        6.4.3.1 促进交往的游戏空间
        6.4.3.2 增加地上空间
        6.4.3.3 营造五感花园
        6.4.3.4 增加趣味设施
        6.4.3.5 丰富地形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杭州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调研情况记录表
附录B 杭州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意向调查问卷-家长篇
附录C 杭州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意向调查问卷-教师篇
附录D 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评价体系专家调查问卷(第一轮)
附录E 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评价体系专家调查问卷(第二轮)
附录F 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G 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儿童友好度评价
附录H 浙江幼儿园植物认知多样性的举例
个人简介
致谢

(7)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视角下的社区公园使用状况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儿童友好型城市
        1.3.2 社区公园使用状况评价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儿童需求相关理论
        2.1.1 儿童
        2.1.2 儿童心理学
    2.2 儿童友好型城市基本概念和内涵解析
        2.2.1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
        2.2.2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内涵解析
        2.2.3 儿童友好型城市理念和社区公园内在关联
    2.3 儿童友好型公园基本概念和规划设计原则
        2.3.1 儿童友好型公园基本概念
        2.3.2 儿童友好型公园规划前期基础
        2.3.3 儿童友好型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2.4 社区公园使用状况评价相关理论
        2.4.1 社区公园概念界定
        2.4.2 使用状况评价概念界定
        2.4.3 使用状况评价的方法和目的
        2.4.4 使用状况评价的研究意义
        2.4.5 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园引入使用状况评价的必要性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视角下的社区公园POE研究方案
    3.1 评价总体思路
    3.2 评价前期规划
        3.2.1 评价目标
        3.2.2 调研对象的选择
        3.2.3 评价主体的确定
        3.2.4 评价模式的确定
        3.2.5 调研人员及时间的确定
        3.2.6 评价因素集的构建
        3.2.7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调研数据收集与整理
        3.3.1 调研数据收集方法
        3.3.2 调研数据记录方式与格式
        3.3.3 数据分类
        3.3.4 数据录入整理
        3.3.5 评价问卷
    3.4 综合评价分析
        3.4.1 客观使用状况分析
        3.4.2 主观数据分析
    3.5 基于儿童使用者需求的综合评价
    3.6 本章小结
4 红荔社区儿童友好童城之怡水园POE调查研究
    4.1 研究区域
        4.1.1 红荔社区怡水园区位分析
        4.1.2 红荔社区怡水园建设历程
    4.2 研究数据
    4.3 具体调研情况
        4.3.1 具体调研对象
        4.3.2 具体调研内容
        4.3.3 具体调研人员
        4.3.4 具体调研时间
        4.3.5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结果
    4.4 红荔社区怡水园内部环境特征
        4.4.1 社区公园内部整体结构
        4.4.2 社区公园内部基础设施
        4.4.3 社区公园内部景观绿化
    4.5 社区公园总体使用情况
        4.5.1 社区公园瞬时到访量
        4.5.2 社区公园使用强度
        4.5.3 社区公园儿童使用人群分布特征
    4.6 社区公园使用群体及其基本使用特征分析
        4.6.1 使用群体特征分析
        4.6.2 基本使用特征分析
    4.7 社区公园使用方式评价分析
        4.7.1 使用者行为特征分析
        4.7.2 社区公园访谈结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红荔社区儿童友好童城之怡水园满意度评价分析
    5.1 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
        5.1.1 构建满意度评价体系
        5.1.2 满意度评价指标权重值的求取
        5.1.3 满意度评价指标组合权重计算和结果排序
        5.1.4 各要素权重结果分析
    5.2 满意度综合评价与分析
        5.2.1 公园满意度定级评价分析
        5.2.2 满意度初步分析
        5.2.3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5.2.4 满意度综合评价分析
        5.2.5 满意度分层评价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综合评价结果及提升建议
    6.1 深圳市红荔社区怡水园综合评价结果
        6.1.1 红荔社区怡水园优缺点整体总结
        6.1.2 红荔社区怡水园优缺点详细分析
    6.2 深圳市红荔社区怡水园针对性策略
        6.2.1 总体布局策略
        6.2.2 细节维护策略
        6.2.3 可持续发展策略
    6.3 已建成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园与普通社区公园的对比
        6.3.1 已建成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园与普通公园的共同点
        6.3.2 已建成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园较普通公园的优点
    6.4 对全国儿童友好型城市视角下的社区公园相关思考
        6.4.1 结合城市发展出台儿童友好型相应政策
        6.4.2 儿童游戏化参与社区公园建设过程
        6.4.3 构建紧密的儿童活动路线增强社区公园的安全性
        6.4.4 刻画适合儿童需求的公园空间尺度及色彩
        6.4.5 营造适合各年龄儿童活动需求的空间布局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M市电梯安全评价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M市的电梯安全评价的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电梯的安全管理研究
        1.2.2 国内外电梯法律法规现状
        1.2.3 国内外关于电梯安全评价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电梯安全事故分析
    2.1 引言
    2.2 电梯事故数理统计分析
        2.2.1 曳引驱动电梯事故分析
        2.2.2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事故分析
        2.2.3 其它电梯事故分析
    2.3 电梯事故致因分析
        2.3.1 事故致因理论
        2.3.2 电梯事故人因分析
        2.3.3 电梯事故设备因素分析
        2.3.4 电梯事故使用与管理因素分析
    2.4 电梯主要风险点
    2.5 典型电梯事故的事故树分析
        2.5.1 事故树分析方法概述
        2.5.2 曳引驱动电梯典型事故树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曳引驱动电梯综合因素安全评价
    3.1 引言
    3.2 曳引驱动电梯故障率数据特征
        3.2.1 影响故障率的因素
        3.2.2 基于监控数据的故障率特征
    3.3 M市曳引驱动电梯故障率统计数据分析
        3.3.1 故障数据提取
        3.3.2 故障原因分析
    3.4 电梯故障模式影响及致命度分析
    3.5 曳引驱动电梯综合因素安全评价方法
        3.5.1 曳引驱动电梯技术更新
        3.5.2 曳引驱动电梯安全评价体系
    3.6 曳引驱动电梯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6.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步骤
        3.6.2 等级评价向量的确定
        3.6.3 待评价系统各因素权重计算
        3.6.4 故障率系数的确定
    3.7 小结
第4章 M市电梯安全评价方法实际应用
    4.1 引言
    4.2 电梯安全评价实例计算
        4.2.1 机械系统安全评价计算
        4.2.2 电气控制系统模糊安全评价
        4.2.3 使用环境因素安全评价
        4.2.4 管理因素安全评价
        4.2.5 可能性(四级变换计算)评价
        4.2.6 电梯故障率系数评价计算
    4.3 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的问题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范围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数学教科书研究状况
    2.2 教科书比较相关研究
        2.2.1 国外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2.2.2 国内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2.3 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相关研究
        2.3.1 国内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2.3.2 国外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2.3.3 国际上主要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和工具简介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思路
    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2 研究工具的选择及使用
    3.3 评价专家的选择
    3.4 教学实验设计
第4章 认知效率视角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的理论分析
    4.1 认知效率视角下数学教科书评价框架的理论基础
        4.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观点
        4.1.2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
    4.2 对教科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建构的启示
第5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
    5.1 教科书评价模型设计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5.3 问卷调查的实施
    5.4 教科书评价初始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5.5 教科书评价指标的修订
        5.5.1 “学习目标”评价标准确定
        5.5.2 “学生基础”评价标准确定
        5.5.3 “学习动机”评价标准确定
        5.5.4 “知识结构”评价标准确定
        5.5.5 “探究反思”评价标准确定
        5.5.6 “学习评价”评价标准确定
        5.5.7 “学习环境”评价标准确定
第6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
    6.1 “学习目标”指标的比较
    6.2 “学生基础”指标的比较
    6.3 “学习动机”指标的比较
    6.4 “知识结构”指标的比较
    6.5 “探究反思”指标的比较
    6.6 “学习评价”指标的比较
    6.7 “学习环境”指标的比较
    6.8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整体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第7章 教科书质量教学验证实验
    7.1 教学实验过程及结果
    7.2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第8章 中美英数学教科书比较结果分析讨论
    8.1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目标”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2 中、美、英教科书“学生基础”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3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动机”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4 中、美、英教科书“知识结构”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5 中、美、英教科书“探究反思”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8.6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评价”内容比较结果分析
    8.7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环境”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第9章 研究结论
    9.1 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分析
        9.1.1 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
        9.1.2 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的建构更加公允
        9.1.3 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和广阔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
        9.1.4 基于技术的量化质性研究相结合建构和使用教科书评价指标
        9.1.5 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作为评价指标的因素
        9.1.6 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
        9.1.7 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及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9.2 高质量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主要特征
        9.2.1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学习者全方位素质的发展
        9.2.2 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
        9.2.3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
        9.2.4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是高质量教科书的重要特点之一
        9.2.5 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
        9.2.6 促进理解性数学学习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的目标
        9.2.7 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
    9.3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总体差异分析
        9.3.1 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
        9.3.2 将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中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
        9.3.3 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
        9.3.4 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可能影响认知效率
        9.3.5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学习效率影响较小
        9.3.6 中国数学教科书在继承基础上兼容并蓄模式值得保留
第10章 对本研究的反思
    10.1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0.1.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0.1.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0.2 反思和建议
        10.2.1 辩证看待量化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限性
        10.2.2 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
        10.2.3 选择性吸收美国教育改革结论和实践经验
        10.2.4 教科书改革应是充分论证和一定阶段教学实验基础上的改革
附录1 爱德思(Edexcel)考试委员会各数学模块及主要内容
附录2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权重问卷
附录3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问卷
附录4 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及其内涵
附录5 问卷指标共同度
附录6 英国教育部A水平大纲对学生(16-18)的学习要求
附录7 内华达州教材评价标准指标(2015年前)
附录8 贝尔的教科书评价标准
附录9 英国SMP14-16岁CSE(或GCSE)数学教科书内容
外文文献
中文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编着作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获奖
致谢

(10)基于公共安全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公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1.1.2 城市公园与犯罪的关系长期被忽略
        1.1.3 空间与犯罪之间的关系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相关理论研究
        1.3.1 制图学派
        1.3.2 简·雅各布斯的城市活力论
        1.3.3 杰弗利的CPTED理论
        1.3.4 纽曼的可防卫空间理论
        1.3.5 环境犯罪学理论
        1.3.6 破窗理论
        1.3.7 环境心理学
        1.3.8 小结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公园概况
    2.1 选址原因
    2.2 公园的历史沿革
        2.2.1 凤凰山公园
        2.2.2 大城山公园
        2.2.3 大钊公园
        2.2.4 南湖公园
    2.3 主要活动人群
第3章 城市公园犯罪空间环境调查与分析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的获取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1.2 研究内容与数据来源
        3.1.3 研究方法
    3.2 唐山市区公园犯罪案件的总体规律
        3.2.1 唐山市区公园犯罪案件数量走势
        3.2.2 唐山市区公园主要犯罪类型所占比例
        3.2.3 唐山市区公园每月的案件分布规律
        3.2.4 唐山市区公园每天不同时间段的案件分布规律
    3.3 唐山市区公园犯罪案件空间分布规律
        3.3.1 凤凰山公园
        3.3.2 大城山公园
        3.3.3 大钊公园
        3.3.4 南湖公园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公园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4.2 城市公园空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
        4.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4.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问卷设计
        4.2.3 数据收集
    4.3 数据的分析与结果
        4.3.1 被调查者对城市公园安全重要性的模糊评价计算
        4.3.2 基于统计结果的分层评价
        4.3.3 构建城市公园空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
    4.4 讨论与小结
        4.4.1 CPTED六要素与评价因子的相关性
        4.4.2 基于评价结果的城市公园安全性优化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游客安全感的城市公园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5.1 评价方法的设计
    5.2 评价场地选择
        5.2.1 凤凰山公园
        5.2.2 大城山公园
        5.2.3 大钊公园
        5.2.4 南湖公园
    5.3 公园各空间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5.3.1 凤凰山公园各空间评价结果及分析
        5.3.2 大城山公园各空间评价结果及分析
        5.3.3 大钊公园各空间评价结果及分析
        5.3.4 南湖公园各空间评价结果及分析
    5.4 各公园总体评价结果及分析
        5.4.1 凤凰山公园总体评价结果及分析
        5.4.2 大城山公园总体评价结果及分析
        5.4.3 大钊公园总体评价结果及分析
        5.4.4 南湖公园总体评价结果及分析
    5.5 基于评价结果的优化策略
第6章 基于城市公园空间环境安全性的提升策略
    6.1 构建可防卫的物质空间环境
        6.1.1 领域边界的划分
        6.1.2 明确空间权属关系
        6.1.3 地形设计塑造场所感
        6.1.4 植被种植
        6.1.5 场地的功能设施与标识
    6.2 提升城市公园的空间环境形象
    6.3 丰富空间的活动内容
    6.4 加强犯罪防控技术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成果
    7.2 主要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介绍信
    附录 B: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介绍信
    附录 C:城市公园空间环境各项指标因子评分调查问卷
    附录 D:城市公园空间环境游人安全感评分调查问卷
    附录 E:城市公园各个空间游人安全感评分统计结果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儿童伤害的模糊综合评价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尔滨城市公园绿地适老性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罗立杰.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社区安全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D]. 张正稳.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多动症儿童体感交互康复设备设计[D]. 朱子源. 燕山大学, 2021(01)
  • [4]绵阳市旧城区社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评价研究[D]. 刘洪煊.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5]包容性视角下新北川县城公益性服务设施使用后评估研究[D]. 马东周.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6]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评价体系及设计策略研究[D]. 何欣怡.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7]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视角下的社区公园使用状况评价研究[D]. 魏新月.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8]M市电梯安全评价及管理研究[D]. 王楚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2020(03)
  • [9]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D]. 王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10]基于公共安全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朱丽衡.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  ;  

儿童伤害模糊综合评价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