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 - 无形的好处

植物园 - 无形的好处

一、植物园──看不见的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魏昱君[1](2020)在《大学校园恢复性环境对大学生健康影响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为例》文中指出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健康愈发重视,而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他们正处在从青少年过渡到面临社会的成年人阶段中,关注其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大学校园环境作为大学生日常最容易接触到的绿地空间,对学生的身心恢复、促进社会交往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是当代校园规划设计中迫切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总结了与校园绿地景观、恢复性环境、绿地感知维度(PSD)有关的历史文献,从自然性因子、人工性因子、感知性因子三个方面提取大学校园中利于发挥恢复性效用的绿地恢复性感知要素,并构建评价指标,通过实地调研选取有代表性的14个样地。实地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基于研究假设构建校园恢复性环境结构方程模型(SEM)并导入数据验证,以探究不同观测变量间的潜在数学关系,为建设更有利于大学生身心恢复的健康校园环境提供优化建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校园绿地中可以感知到的PSD有平静安逸性、空间性、自然性、物种多样性、眺望性、庇护性、社会性、文化性8类,每个样地PSD存在强度不同且各个功能分区呈现一定规律性。(2)14个调研样地的绿地恢复性要素感知得分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总分最高的为中华植物园,最低的为南区调研点,总体来看集中绿化区较高,学生生活区较低。(3)14个调研样地的恢复性评价得分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湿地公园恢复性评价得分最高,南区调研点最低。(4)在PSD与绿地恢复性要素感知、恢复性评价的相关性分析中,自然性因子、人工性因子的感知与自然性、空间性、物种多样性、平静安逸性、庇护性几个维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空间可达行除文化性、社会性维度外,均呈现一定的负相关(P<0.05)。8个PSD与恢复性评价的相关性系数从高到低排序为:平静安逸性(0.389**)>自然性(0.361**)>物种多样性(0.347**)>庇护性(0.286**)>空间性(0.156**)>眺望性(0.028)>文化性(0.016)>社会性(-.239**)。(5)根据校园绿地恢复性影响模型可得:自然性因子、人工性因子、感知性因子均对恢复性评价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感知性因子对恢复性评价的影响最大,自然性次之,人工性最弱。恢复性评价对大学生生存质量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332。(6)最后根据以上调研分析结果,从学生生活区、教学工作区、文体活动区与集中绿化区四个校园功能分区出发,提出大学校园绿地恢复性环境优化建议。

郑桥[2](2020)在《北京城市森林臭氧(O3)动态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设置的4个城市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站O3数据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发布的2014-2019年O3数据为依据,结合中国天气网和森林气象监测站实时监测的气象数据;同时利用手持O3气体监测仪获取不同植物种植组合内O3浓度数据。旨在确定北京市不同区域O3浓度背景值和分布特征,以此作为参考探究城市森林内外O3浓度变化特征,阐明影响O3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探究北京城市森林不同植物种植组合O3浓度差异及原因,为北京市树种合理配置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北京市2014-2019年O3年均浓度呈逐年升高趋势:2019年(60.71±8.06μg/m3)>2018年(59.93±9.12μg/m3)>2017年(58.82±9.02μg/m3)>2015年(57.43±10.16μg/m3)>2016年(56.59±9.10μg/m3)>2014年(56.52±11.69μg/m3)。O3浓度区域空间分布特征为由北向南逐渐减小(α=0.05,P<0.05):东北部(68.27±8.43μg/m3)>西北部(63.88±6.66μg/m3)>西南部(58.01±7.55μg/m3)>东南部(57.16±3.84μg/m3)>城六区(53.93±9.02μg/m3)。O3浓度季节变化呈“倒U型”趋势,即夏季最高,其次是春季、秋季,冬季浓度最低,其中夏季的峰值出现在6、7月。(2)北京市大部分监测点植被区O3浓度年均值(70.40±1.27μg/m3)比非植被区(59.54±2.25μg/m3)高15.55%。但延庆区监测点植被区(京西北八达岭)O3浓度年均值(58.04±3.96μg/m3)比非植被区(延庆镇)(65.35±3.33μg/m3)低11.19%。比较夏季和冬季O3浓度差异发现植被区均大于非植被区。(3)北京市不同污染程度区域城市森林O3浓度分布特征为从远郊到市区递减:远郊山地森林区—松山自然保护区(86.36±36.17?g/m3)>近郊浅山林区—西山森林公园(74.75±48.42?g/m3)>近郊森林湿地区—大兴南海子公园(60.16±25.52?g/m3)>中心城区—朝阳公园(57.47±39.47?g/m3)。远郊山地森林区是中心城区的1.50倍。城市森林内部O3年均浓度值比森林外部高1.0719.09μg/m3(除朝阳公园和朝阳农展馆监测点观测数据外)。各监测点林内外O3年均浓度值比较结果分别为朝阳农展馆(林外)(60.42±33.89μg/m3)>朝阳公园(林内)(57.47±39.47μg/m3)、西山公园(林内)(74.75±48.42μg/m3)>北京植物园(林外)(65.68±30.63μg/m3)、南海子公园(林内)(60.16±25.52μg/m3)>亦庄开发区(林外)(59.09±29.91μg/m3)和松山(林内)(86.36±36.17μg/m3)>延庆镇(林外)(67.27±28.04μg/m3),即林内O3年均浓度值是林外1.021.28倍。(4)环境O3浓度变化易受风速、温度和湿度影响。环境O3浓度与风速(林内:P=0.000,r=0.673;林外:P=0.000,r=0.735)和温度(林内:P=0.000,r=0.810;林外P=0.000,r=0.791)显着正相关;而其与相对湿度(林内:P=0.000,r=-0.740;林外P=0.008,r=-0.502)显着负相关。林内O3浓度变化比林外更易受气象因素影响。(5)环境O3浓度与PM2.5、NOX和NAI浓度相关。城市森林内O3浓度与大气污染物PM2.5(P=0.000,r=-0.431)和NOX(P=0.000,r=-0.564)均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与NAIC呈正相关(P=0.000,r=0.154)。(6)2019年3-10月北京市大兴南海子公园中26种不同植物种植组合O3浓度日变化趋势基本呈现为一致的“单峰型”变化趋势。一般在14:00和16:00达到日浓度峰值。O3浓度月变化趋势为9月>8月>7月>6月>5月>4月>3月>10月。复层林内O3浓度显着大于纯林,具体排序为针叶纯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复层林(针阔灌)<阔叶纯林<阔叶混交林<复层林(阔灌)。不同植物种植组合O3浓度范围为(149.02±35.80)μg/m3203.14±43.36μg/m3,其中复层林(阔灌)内O3浓度是针叶纯林的1.36倍。

王思怡[3](2019)在《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博物馆专注于收藏、研究和展示物,但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从“物”到“人”的博物馆界转向趋势,以物为中心的定位有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地,虚拟技术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正在改变博物馆的传统定义。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关注对物的感官体验,让更多非视觉感官进入博物馆场域,从而形成多感官的博物馆。观众在多感官的博物馆中既是一个认识的主体,更是一个体验的主体。体验博物馆中的物,究其本质即是通过体验将物所在的世界纳入到身体所在的世界之中,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博物馆展示的不仅仅是物,而且更是物背后蕴含的信息,即博物馆现象。从“物”到“现象”的转向使得博物馆得以收藏与展示逝去的文明或文化,并同时增强人与整个世界的联系。现象学启示我们博物馆应当将体验置于认识之上,身体与感官置于物之上,并实现博物馆的具身化。那么,从“物”到“现象”的博物馆展示理念变化以及博物馆内逐渐出现的“感官在场”及“身体松绑”的趋势,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多感官博物馆”的疑惑。与此同时,博物馆的现象世界是日常生活的写照,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多感官的体验,人们通过感官与身体来认识与体验世界。多感官在博物馆中的运用在这个思维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博物馆在多感官传播上开启了新的里程。更加广泛的多感官传播(视觉、触觉、听觉、嗅味传播)使得博物馆更多地考虑“身体”与感官体验间的组合和互动,关注对观众在认知、记忆、情感等方面的潜在影响与意义。因此,通过日常体验来获得认同与个人价值联结的习惯以及博物馆中多感官传播的主题性、通感性与有序性向我们阐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多感官博物馆?”在“怎么实现多感官博物馆?”的问题上,本文通过多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建构方法。在理论上,我们需要正视博物馆的具身化,身体才是博物馆中所有认识和体验活动的关键变量。多感官只有在以身体为中心的博物馆理念上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而在该理念下,多感官更容易在身体上唤醒一种被遗忘的表达创造力以及多元化的态度与观念。而在实践上,多感官在博物馆物及现象、展览结构以及空间中的实践性可以概括为从有意义的主题出发,利用特定的感官“道具”营造充满情境感的空间,同时将与感官密切相连的线索制造个性化的结构顺序,从而制造出生动有效的身体与感官体验。那么,这样的多感官实践效果如何呢?针对最后一个问题,本文采用了实地的观众调查,从感官评估工具以及观众导向的调查两方面来阐释多感官本身的评估,以及感官对于观众的传达力与影响力的评估。博物馆展览的多感官设计并非囿于享受的表层设计,它更是一个触媒与中介,而对于多感官的测量也告诉我们其作为触媒对于情感唤醒与投入、记忆回溯以及个人联结与思索上具有基础而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多感官博物馆的概念出发点并不是就感官而言感官,也并非强调视觉的不重要,或其他感觉的特殊性,而是尝试打破视觉的局限来认识艺术、历史与文化,强调的是观众利用包括触觉、听觉、嗅味觉、视觉与身体感觉在内的多感官,来重新和更好地认识博物馆物、现象和文化,从而用新的身体观念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张力[4](2019)在《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上钟山一直是南京地区最重要的地理标志,其所在东郊之于南京的意义不仅限于人文、自然景观,而早已成为文化礼制、风水堪舆、地理政治的焦点,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被赋予神圣与权利的象征。在南京长达两千多年的城建史中,东郊纪念性场所积淀下了深厚的历史文脉和人文资源。论文通过对古代文献和近代史料的研究,梳理出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进历程;并通过分析堪舆古籍中有关钟山风水的记述,结合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证析,得出其成为以陵墓为主的纪念性空间的历史渊源。同时,论文通过深入分析最新公开的《中山陵档案》,试图呈现东郊最主要纪念建筑群——中山陵从设计筹备到施工建造再到运营维护的整个历史过程。通过对原始图纸、往来信函、会议纪要、政令规范等大量档案文献的交叉引证,推导出吕彦直在设计中山陵时的构思和形式来源;并通过对原始施工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分析,直观呈现出中山陵主体建筑的材料结构逻辑和内部构造做法,揭示了作为传统复兴式建筑代表的中山陵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建筑学意义。最后,通过对道路、规划、绿化、市政等陵园建设各阶段制度性文献的分析,论文从宏观层面上展现了东郊纪念性场所空间形态从近代到现代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试图通过中山陵园营建过程的分析,呈现出近代营造制度诞生并趋于成熟的过程。通过对珍贵历史档案的归纳整理,论文为之后研究中山陵以及近代建筑的学者提供了便利。并尝试通过对中山陵的客观分析,予以当代建筑营造一种历史性启示,为传统建筑形式于当代的复兴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王刊[5](2018)在《摇摇晃晃的墙》文中研究说明1.地震李琦还记得,早自习刚过,刘爸就急匆匆地撞进办公室。李老,学校为啥子要搬?刘爸夹着黑色公文包,锁着眉。正埋头批作业的同事,都惊讶地抬起头来。关于迁校,这应该是家长中第一个知道消息的。李琦从座位上站起来,搓着手,又看了看周文,像是要在他的脸上选择一些有用的词语。是、是、是谣传,莫信。周文接过话头后,就有些后悔。在八卦横行的年代,办

黄子逸[6](2018)在《分类与共生:从北京植物园看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实践》文中提出现代国家通过各式国家苑囿表现自身的国家观念,北京植物园是现代意识形态的集中展示。北京植物园地区在过去是皇家园林“三山五园”的一部分,新中国建立后成为国家植物园的建设地址,在其后又变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植物园。北京植物园中包含以“分类”和“共生”原则组织起来的植物和地景,其中体现的是意识形态的微观实践。本研究是关于北京植物园的意识形态研究,探讨的内容是北京植物园在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意识形态变化。北京植物园既是地理区域,又是历史建构过程。本文探讨内容包括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家植物园的规划与兴建,也包括对于植物园前身以及“北京植物园”分裂之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和“北京市植物园”两个部分的分析。北京植物园所在地区包括皇家园林所残留被保存到今天的痕迹,如卧佛寺;也保留民国时期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贡献的名人名墓,各植物专类园,展览温室以及实验温室等。如果我们以共生与分类的视角去观察北京植物园,园中的地景可分为共生与分类两组:“分类”的各处地景区分了人类和自然,并努力促成文化和自然之间的转译;而“共生”的景物中则有意地将自然同历史和象征意义混合起来。植物园内外的节日和实践作为一个多种意识形态富集的苑囿,始终在传递着不同的知识。这些知识一方面表达植物学和理性主义,通过科普教育、出版科普书籍、策展科普展板等实践形式,环境保护、卫生健康、饮食安全等知识以分类树的形式传递进入公众的思想;另一方面,植物园也是一种共生关系的表达,基于对本国文化的欣赏,以及对各国园艺的相互借鉴,植物园既展现爱国情怀,也达成民族-国家间的认同。根据北京植物园的意识形态研究,本文认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对于民族主义的思考富有洞见,也有所的欠缺:首先,民族-国家不仅基于文化根源想象自身,同时存在基于理性主义的创造基础;另外,在已经形成的现代世界体系中,民族-国家的存在依靠互相之间的认同。

宋霖[7](2017)在《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风景园林构建良好人居环境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风景园林最终成为一级学科,这与诸多专家学者的奋力助推不无关系。余树勋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初归国后,直到2013年离世前,都致力于我国的风景园林事业,其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涉及风景园林诸多领域,专业性强,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成果,余先生为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用尽毕生心血的过程,正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曲折前进壮大至今的发展轨迹。从人物研究的视角对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进程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在全面构建和完善风景园林学科体系的当下尤为必要。余树勋先生基于自身丰厚的园艺学和造园学背景,以及常年从事植物园建设的工作经历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在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中有许多首开先河之举,涉及园林工程、园林文化、园林美学、园林艺术、学科教育、刊物编辑、园林营造,极具远见卓识,在学界亦是备受瞩目与推崇。本研究以余树勋先生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风景园林及相关的着作、论文及信函等文献资料为基础,包括其进行的教学实践,以及其参与规划设计的园林绿地实例为内容,将其分为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理论与历史、园林植物及应用、园林美学与艺术、学科教育与普及、行业动态与发展6个方面,藉此分别论述余树勋先生庞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并以时间发展作为研究的动线,阐释余树勋先生在各研究阶段中研究内容之时序的关联和侧重的差异,观察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发展的过程。本文还关注余树勋先生在风景园林学术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和表象特征,并以其重要的综合性学术着作为例,试图解读余先生学术研究和实践的社会背景和真实意图,重新审视其研究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之下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研究的梳理和探讨,首先,明确余树勋先生在风景园林学术研究方面的重要历史地位,突出其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和贡献;其次,梳理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研究内容发生变动的节点,揭示其受到的时代影响,强调其理论研究的前瞻性对风景园林实践的指导意义;再次,归纳风景园林学术研究拓展的过程,展现其对本学科科普工作开展的促进,以及对人们植物审美情趣的提高;最后,总结其学术理论应用于现代风景园林建设中的特点,反映其在美化城市环境,和促进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宋霖,赵纪军[8](2016)在《余树勋先生园林植物文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余树勋先生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园林植物相关的着作、论文、讲稿及信函等文献,按其涉及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展现其关注园林植物的不同时间段,总结了余树勋先生在园林植物研究各方面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彰显了余树勋先生园林植物研究之重要特征和历史贡献,并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特别是园林植物研究相关领域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封朋[9](2015)在《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恶化的生态环境和繁重的生活压力导致亚健康人群数量急剧增多,人们对所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越来越关注植物景观空间。当前园林中的植物景观空间存在着对人性化和人类行为学缺乏重视的问题。植物景观作为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景观元素之一、其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构建出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需求的外部空间。同时,人性化景观设计在提高城市整体质量和人们生活质量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文献分析、实例分析和项目实践结合的方法,对植物景观空间的特点和人性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出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和实用性的原则,通过分析形成植物景观的空间材料、空间要素、空间类型、空间组合、与其他园林要素结合等问题,揭示了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方法。并通过行为科学和环境心理学对人在景观空间中的感官知觉、心理和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归纳出人性化设计的特点,即舒适性、功能性、安全性等,并着重对特殊人群如行动不便者和儿童的人性化植物景观设计进行了进一步讨论。通过对一些经典的优秀植物景观空间案例进行探究,如美国芝加哥植物园中的感知园和比勒体验花园、美国布灵顿花园、美国的摩尔广场等,分析了它们在进行人性化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成功性探索。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参与的石榴庄城市休闲森林公园项目进行了应用实践,用丰富多彩的植物材料展现了植物景观美观性和生态性,并借助无障碍通行、抬高花台、多种空间尺度和园路景观等设计进行了人性化景观设计的探索。

赵纪军[10](2014)在《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文中提出余树勋先生学贯中西,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源于他在植物造园方面的渊博学识,可概括为"植物造园""公园植物园化""空地皆公园论"等9个方面。这些反映了园林营造中的时空整合理念、彰显了对生态过程的关注、突出了城市园林建设的基本要义,也为学科与行业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当今建设生态人居环境的背景下,余树勋先生的风景园林学术思想是促进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并能为我们提供持续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启迪。

二、植物园──看不见的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园──看不见的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校园恢复性环境对大学生健康影响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1.2 大学生健康现状与大学校园环境
        1.1.3 当代大学生与校园环境的关系
    1.2 相关概念解释
        1.2.1 恢复性环境
        1.2.2 绿地感知维度
        1.2.3 校园绿地景观
        1.2.4 大学生生活质量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2.1 大学校园景观
        2.1.1 国内外校园景观发展历史
        2.1.2 校园景观相关着作与文献
        2.1.3 校园景观与健康有关研究
    2.2 恢复性环境及其相关研究
        2.2.1 恢复性环境理论及实证研究
        2.2.2 相关研究方法
    2.3 绿地感知维度
    2.4 文献综述结论
3 校园恢复性环境种类与绿地感知要素提取
    3.1 调查样地信息——福建农林大学
    3.2 大学校园绿地恢复性感知要素
        3.2.1 校园自然恢复性要素
        3.2.2 校园人工恢复性要素
        3.2.3 校园心理感知恢复性要素
    3.3 大学校园绿地恢复性要素感知评价体系构建
        3.3.1 确定指标权重
        3.3.2 指标结果筛选
    3.4 本章小结
4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恢复性环境基本概况
    4.1 实地调研样地选取
    4.2 样地调研结果及PSD分析
        4.2.1 北区调研点
        4.2.2 翠竹亭
        4.2.3 南洋楹大道
        4.2.4 博学楼前广场
        4.2.5 观音湖
        4.2.6 中华植物园
        4.2.7 西门喷泉广场
        4.2.8 创新楼周围绿地
        4.2.9 逸夫图书馆西门广场
        4.2.10 湿地公园
        4.2.11 诚智楼周围绿地
        4.2.12 南区调研点
        4.2.13 拓荒广场
        4.2.14 湖心岛
    4.3 本章小结
5 大学校园绿地恢复性实证检验
    5.1 研究问卷构成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5.2.1 调查问卷与量表设计
        5.2.2 问卷数据的收集
        5.2.3 数据信效度分析
    5.3 人口学及使用特征影响分析
    5.4 不同样地绿地恢复性要素与恢复性评价感知分析
        5.4.1 绿地恢复性要素感知分析
        5.4.2 恢复性评价感知结果分析
    5.5 不同绿地感知维度相关性分析
        5.5.1 绿地恢复性要素感知与PSD分析
        5.5.2 恢复性评价与PSD分析
        5.5.3 小结
    5.6 本章小结
6 大学校园恢复性模型构建
    6.1 建立相关模型框架
    6.2 提出研究假设
    6.3 模型信效度分析与拟合度验证
        6.3.1 模型潜在构面信效度分析
        6.3.2 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6.4 路径分析检验
    6.5 模型假设验证与结论
    6.6 绿地感知要素对恢复性评价效应分析
        6.6.1 自然性因子影响效应分析
        6.6.2 人工性因子影响效应分析
        6.6.3 感知性因子影响效应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大学校园恢复性景观空间提升策略
    7.1 学生生活区恢复性景观提升建议
    7.2 教学工作区恢复性景观提升建议
        7.2.1 图书馆周围休憩区提升建议
        7.2.2 教学楼前广场型绿地提升建议
        7.2.3 教学楼周围绿地提升建议
    7.3 文体活动区恢复性景观提升建议
        7.3.1 样地优秀案例分析
    7.4 集中绿化区恢复性景观提升建议
        7.4.1 样地优秀案例分析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之处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校园绿地恢复性环境问卷调查表
附录B 大学景观绿地感知维度评分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北京城市森林臭氧(O3)动态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O_3的来源及危害
        1.2.2 城市森林中O_3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1.2.3 O_3浓度变化特征的影响因素
        1.2.4 展望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北京市概况
        2.1.2 试验点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点选取
        2.2.2 数据获取
        2.2.3 研究材料选取
        2.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北京市O_3时空分布特征
        3.1.1 年际变化特征
        3.1.2 季节变化特征
        3.1.3 月变化特征
        3.1.4 讨论与小结
    3.2 城市森林对O_3的影响
        3.2.1 植被区与非植被区O_3浓度变化特征
        3.2.2 不同污染程度城市森林O_3浓度变化特征
        3.2.3 城市森林内外O_3浓度变化特征
        3.2.4 讨论与小结
    3.3 城市森林内外O_3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3.3.1 风速对O_3的作用
        3.3.2 温度对O_3的影响
        3.3.3 相对湿度对O_3的影响
        3.3.4 讨论与小结
    3.4 O_3与其他污染物和NAI相关性分析
        3.4.1 O_3与PM2.5的相关性关系
        3.4.2 O_3与NOX的相关性关系
        3.4.3 O_3与NAI的相关性关系
        3.4.4 讨论与小结
    3.5 不同植物种植组合对O_3浓度的影响
        3.5.1 不同种植组合O_3浓度变化动态分析
        3.5.2 不同植物种植组合O_3浓度聚类分析
        3.5.3 不同植物种植组合O_3浓度差异分析
        3.5.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回归身体:“具身”的理论源泉
        1.2.2 基于感官:多感官转向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2 现象的产生:从物到现象
    2.1 “失声”的博物馆物
        2.1.1 传统博物馆中的物之特性
        2.1.2 物的博物馆化过程
    2.2 博物馆物的信息与现象
        2.2.1 博物馆物的背景与内涵显现
        2.2.2 博物馆性: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2.3 从物到现象:感官在博物馆历史中的发展
        2.3.1 17、18世纪——早期博物馆感官史
        2.3.2 19世纪中期——“展览的复合体”
        2.3.3 20世纪后半叶——触觉的复兴与无障碍设计
        2.3.4 21世纪——感官游乐场
    小结
3 多感官于博物馆现象的必要性
    3.1 具身的产生:从脑到身
        3.1.1 认知与博物馆
        3.1.2 感知与博物馆
        3.1.3 体验与博物馆
    3.2 多感官需求与博物馆传播
        3.2.1 视觉传播
        3.2.2 触觉传播
        3.2.3 听觉传播
        3.2.4 嗅味传播
    小结
4 多感官于博物馆中的运用
    4.1 博物馆具身化
        4.1.1 博物馆物的历史文化实践性
        4.1.2 博物馆身体社会化
        4.1.3 虚拟技术下的博物馆身体
    4.2 多感官与博物馆物/现象
        4.2.1 物的感官互动
        4.2.2 现象的感官互动
    4.3 多感官与博物馆展览结构
        4.3.1 时空联结下的感官线索
        4.3.2 多感官与多元化
    4.4 多感官与博物馆空间
        4.4.1 建筑空间
        4.4.2 环境空间
        4.4.3 文化空间
    小结
5 多感官于博物馆中的效果
    5.1 博物馆观众评估中的感官身体维度
        5.1.1 多感官运用的功能与评估
        5.1.2 从物到人的观众评估
    5.2 测量多感官体验
        5.2.1 丹麦国家摄影博物馆的“战争的痕迹”多感官展项测量
        5.2.2 台州博物馆“海滨之民”多感官展项测量
    小结
6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文献综述
    1.4 研究创新性
        1.4.1 内容创新
        1.4.2 方法创新
        1.4.3 观点创新
    1.5 论文章节安排与架构
        1.5.1 章节安排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变及其自然风水观于地形学上的证析
    2.1 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变
    2.2 择址钟山所体现出的自然风水观浅议
        2.2.1 择钟山之钟灵毓秀
        2.2.2 寻钟山之风水龙脉
        2.2.3 顺地势以臻自然天成
    2.3 东郊纪念性场所地理气候模拟分析
        2.3.1 钟山地貌水系形态模拟
        2.3.2 钟山地区气候概况分析
    2.4 其自然风水观于现代地形学研究方法上的证析
        2.4.1 风水理论中有关“气”的朴素科学观
        2.4.2 关于“风”的模拟分析
        2.4.3 关于“水”的因素分析
        2.4.4 日照和植被关系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山陵作为权力的象征性及其唤醒民族的精神性
    3.1 中山陵:权力铸造的现代中国之九鼎
        3.1.1 权力一统的符号化建构
        3.1.2 继承遗志的政治性工程
    3.2 革故鼎新:孙中山现代中国理想之容器
        3.2.1 革去故——择址钟山的历史深意
        3.2.2 鼎取新——孙中山革命理念之现代容器
    3.3 超越物质性的民族复兴式纪念碑
        3.3.1 民族解放的精神图腾
        3.3.2 民权争取的社会基石
        3.3.3 唤醒民心的精神殿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继承与批判:中山陵形式问题探析
    4.1 不同时期中山陵形式问题探讨的差异性
        4.1.1 方案竞赛阶段对中山陵形式的判断
        4.1.2 工程完工后时人对中山陵样式的评价
        4.1.3 当代学者对中山陵形式的分析
        4.1.4 档案史料公开为中山陵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4.2 业主的需求和参赛者的构思
        4.2.1 国民党内部的最初构思
        4.2.2 业主对陵墓形式的具体要求
        4.2.3 建筑师关于陵墓的方案构思
    4.3 关于中山陵形式的两个关键问题释疑
        4.3.1 “警钟”是刻意而为或是对清陵形态模仿之偶合
        4.3.2 祭堂是中西合璧的混搭或是东方色彩的折衷主义式拼贴
    4.4 对帝陵形制的批判性继承表达出的国族认同和体制先进
        4.4.1 空间序列的适应性继承与纪念场所的开放式建构
        4.4.2 民族图腾的选择性保留与装饰构件的去神权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体西用:中山陵建造技术研究
    5.1 近代建筑传统复兴思潮的发生和发展
    5.2 中山陵建造材料研究
        5.2.1 祭堂建造材料汇总
        5.2.2 结构性材料研究
        5.2.3 非结构性材料研究
        5.2.4 小结
    5.3 中山陵结构体系研究
        5.3.1 钢夯结构与土木结构于力学模型上的异同
        5.3.2 基础结构研究
        5.3.3 梁柱及屋架结构研究
        5.3.4 小结
    5.4 中山陵细部构造研究
        5.4.1 屋面及吊顶构造研究
        5.4.2 檐部及墙身构造研究
        5.4.3 广场道路及给排水护坡构造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山陵园营造制度研究
    6.1 近代建筑师的权责与义务
        6.1.1 合同约定之权责
        6.1.2 造价概算的编制
        6.1.3 工程监督和控制
    6.2 招投标制度及工程规范研究
        6.2.1 招投标的制度化研究
        6.2.2 工程规范的制度化研究
    6.3 纪念陵园园区规划及管理制度研究
        6.3.1 陵园园区规划研究
        6.3.2 森林培育和园艺规划研究
        6.3.3 陵园保护修缮和归档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的创新性
        7.1.1 研究内容的创新
        7.1.2 研究方法的创新
        7.1.3 研究结论的创新
    7.2 研究的启示性
附录
    一、参考文献
        1.书籍专着
        2.学位论文
        3.期刊论文
        4.会议论文集
        5.资料汇编、报刊及其他
    二、中山陵档案目录
        1.葬事筹备分册
        2.陵园管理(上)分册
        3.陵园管理(下)分册
        4.陵墓及纪念工程分册
        5.陵墓建筑图纸分册

(6)分类与共生:从北京植物园看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理论背景
        二、现实背景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植物与政治
        二、理性主义和植物园
    第三节 田野介绍及研究方法
        一、田野概况
        二、研究过程及方法
第一章 北京植物园的发展史
    第一节 北京植物园前身
        一、静生生物所
        二、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
    第二节 北京植物园发展史
        一、作为国家植物园的建设时期
        二、植物园建设的中断
        三、恢复重建的北京植物园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北京植物园的地理空间分布
    第一节 观赏温室“万生园”
    第二节 科普馆
    第三节 植物园中的专类园
        一、和平月季园
        二、牡丹园
        三、碧桃园
        四、集秀园
        五、永平梅园
    第四节 植物园的红色旅游
        一、梅花文化馆
        二、“华北事变”石刻与一二·九纪念亭
    第五节 卧佛寺
    第六节 樱桃沟
        一、樱桃沟自然保护区
        二、樱桃沟的人文景致
    第七节 曹雪芹纪念馆
    第八节 植物园中的墓葬
    第九节 小结
第三章 植物园的节日与实践
    第一节 2016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
    第二节 威尔逊的中国植物采集展
    第三节 春天的盛会——桃花节
    第四节 “自然享乐”系列探索活动
    第五节 专家带您识花草
        一、季节性全园讲解活动
        二、专类园的园艺品种介绍
    第六节 科学植物画
    第七节 青年节、健步走与红色旅游
    第八节 曹雪芹文化艺术节
    第九节 小结
第四章 作为科学分类和理性主义的北京植物园
    第一节 植物园的科学研究
    第二节 作为传递分类知识的植物园
    第三节 作为民族-国家建构的科学植物园
第五章 作为共生和象征重塑的植物园
    第一节 作为传统帝国象征的北京植物园
    第二节 作为食物和诗歌的植物
    第三节 依赖植物象征的政党意识形态
    第四节 作为民族主义英雄墓葬的北京植物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筹建北京植物园建议书及国务院回复
    二、《水杉歌》
    三、郁金香展板
致谢

(7)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3.1 对于中国风景园林前辈人物研究的学术意义
        1.3.2 对于中国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
        1.3.3 对于完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的借鉴意义
        1.3.4 对于中国当代风景园林行业实践的指导意义
    1.4 研究目的
        1.4.1 认识与明确余树勋先生在风景园林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1.4.2 分析与解读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和实践的思想源流
        1.4.3 展现与总结中国现当代风景园林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现状特征
        1.4.4 梳理与归纳中国现当代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历史过程
    1.5 研究对象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6.1 对余树勋先生的介绍和访谈
        1.6.2 对余树勋先生的追忆和悼念
        1.6.3 国内其他前辈人物的研究
        1.6.4 国外其他前辈人物的研究
    1.7 研究内容
    1.8 研究方法
    1.9 研究框架
2 兼容并蓄:风景园林的学习、从业与研究
    2.1 潜心笃志的学习经历
        2.1.1 国内求学的波折
        2.1.2 国外经历的积累
    2.2 丰富多样的从业经验
        2.2.1 学科教育的传道者
        2.2.2 行业发展的亲历者
        2.2.3 学术杂志的主持者
    2.3 全面综合的研究与实践
        2.3.1 研究与实践成果概况
        2.3.2 研究文献统计分类
    2.4 本章小结
3 浓荫犹绿: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与实践
    3.1 “自然美”的风景区
        3.1.1 自然的原则与定义
        3.1.2 风景区规划的建议
        3.1.3 风景区规划实践与评议
    3.2 “植物的天下”的公园
        3.2.1 “文明的量度”的释义
        3.2.2 “植物为主角”的分区与分类
        3.2.3 “空地皆公园”的植物造园
        3.2.4 公园植物园化
    3.3 “系统布局”的桥头绿地
        3.3.1 武汉长江大桥桥头绿地设计概况
        3.3.2 绿化美化并举的风景构图
        3.3.3 实用结合美观的设计原则
    3.4 “文明城市的标志”的植物园
        3.4.1 科研与科普
        3.4.2 景观与风格
        3.4.3 分区理念
        3.4.4 规划实践
    3.5 其他园林设计理念
        3.5.1 花园
        3.5.2 水景园
        3.5.3 园中园之“窗园”
    3.6 本章小结
4 先知先行:学科教育的探索、筹划与践行
    4.1 模仿中摸索特色
        4.1.1 学习苏联的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
        4.1.2 为我国风景园林专业奠基
    4.2 开拓园林工程教学及实践
        4.2.1 《园林工程》相关内容概述
        4.2.2 工程实践个案详解
    4.3 引领园林艺术教学
        4.3.1 《园林艺术》章节概述
        4.3.2 重点内容详解
    4.4 落实园林设计教学
        4.4.1 《园林设计初步》讲义评述
        4.4.2 《园林规划设计》讲义评述
        4.4.3 重点教学内容解析
    4.5 本章小结
5 百花争妍:园林植物的解析、欣赏与应用
    5.1 园林植物之解析
        5.1.1 “地以树为衣”的作用
        5.1.2 花开百类的释义
        5.1.3 栽培与生产
    5.2 园林植物之欣赏
        5.2.1 园林色彩的主角
        5.2.2 人化精神的寄托
    5.3 园林植物之应用
        5.3.1 植物应用史话
        5.3.2 植物种植与造景
    5.4 本章小结
6 师法自然:美与艺术的探讨、追求与造诣
    6.1 “美”的探讨
        6.1.1 “美”的哲学思辨
        6.1.2 “自然美”的要义
    6.2 园林美的追求
        6.2.1 自然美+艺术美=园林美
        6.2.2 形成园林美的三个来源
        6.2.3 创造园林美的四个方面
    6.3 园林艺术的造诣
        6.3.1 造型与造景
        6.3.2 地形:人工造山八法
        6.3.3 建筑:园林之配角
        6.3.4 水景:源流之经营
        6.3.5 园路:形式之骨骼
    6.4 本章小结
7 源头活水:风景园林的历史、动态与发展
    7.1 园林的考源与释义
        7.1.1 “园林”的源流
        7.1.2 “可入的古董”之“帝王园林”
        7.1.3 文人与“私园”
        7.1.4 “公园”的出现
        7.1.5 “采药圃”到“植物园”
        7.1.6 “花园”的嬗变
    7.2 园林要素与风格的评述
        7.2.1 品读《园冶》
        7.2.2 “山石”史话
        7.2.3 祈仙的“台”与“岛”
        7.2.4 意与形的“水景”
        7.2.5 园林“形式”论
    7.3 园林前沿理论的探索
        7.3.1 初探园林设计心理学
        7.3.2 倡导研究城市生态学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各阶段成果丰硕,至晚年笔耕不缀
        8.1.2 多学科的综合,新领域的探索
        8.1.3 以植物为主角,以植物园为标志
        8.1.4 汲取传统精华,力图与时俱进
        8.1.5 学术研究的局限性
    8.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植物景观空间营造
    2.1 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2.1.1 科学性
        2.1.2 艺术性
        2.1.3 文化性
        2.1.4 实用性
    2.2 植物景观空间元素
        2.2.1 植物景观空间材料
        2.2.2 植物景观空间要素
        2.2.3 植物景观空间类型
        2.2.4 植物景观空间组合
        2.2.5 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构成空间
    2.3 小结
3 植物景观空间中的人性化设计
    3.1 人的感官知觉
        3.1.1 视觉
        3.1.2 嗅觉
        3.1.3 听觉
        3.1.4 触觉
    3.2 人的心理和行为分析
        3.2.1 人的心理分析
        3.2.2 人的行为分析
    3.3 人性化景观特点
        3.3.1 舒适性
        3.3.2 功能性
        3.3.3 安全性
    3.4 特殊人群的人性化设计
        3.4.1 行为不便者
        3.4.2 儿童
    3.5 小结
4 人性化园林植物景观实例分析与设计实践
    4.1 优秀实例分析
        4.1.1 芝加哥植物园
        4.1.2 布灵顿花园
        4.1.3 摩尔广场
    4.2 石榴庄城市休闲森林公园
        4.2.1 项目背景
        4.2.2 公园设计与植物景观
        4.2.3 人性化设计探索
        4.2.4 建成效果
    4.3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10)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造园
2 植物园——看不见的效益
3 公园植物园化
4 空地皆公园论
5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
6 学科名称和基本概念的诠释
7 风景园林学科教育——“生物”与“非生物”穿插互补
8 园林没有“中国式”
9 图纸的“怪圈”
1 0 结语

四、植物园──看不见的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校园恢复性环境对大学生健康影响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为例[D]. 魏昱君.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2]北京城市森林臭氧(O3)动态变化特征[D]. 郑桥.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3]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D]. 王思怡. 浙江大学, 2019(07)
  • [4]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D]. 张力. 东南大学, 2019(01)
  • [5]摇摇晃晃的墙[J]. 王刊. 百花洲, 2018(06)
  • [6]分类与共生:从北京植物园看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实践[D]. 黄子逸.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7]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宋霖.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8]余树勋先生园林植物文献分析[A]. 宋霖,赵纪军.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 2016
  • [9]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 封朋. 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10]余树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J]. 赵纪军. 中国园林, 2014(10)

标签:;  ;  ;  ;  ;  

植物园 - 无形的好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