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流沙山钼金侵入杂岩碱性交代作用研究

内蒙古流沙山钼金侵入杂岩碱性交代作用研究

一、内蒙古流沙山含钼—金侵入杂岩体的碱质交代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方方[1](2016)在《东天山斑岩型钼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东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分布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之间,具有良好的钼成矿潜力与找矿前景。东戈壁和白山矿床为东天山地区钼找矿勘探的重要成果,均达到超大型规模,分布于康古尔-黄山韧性剪切带的中东部。本文以详实的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显微岩矿观察为基础,对东戈壁和白山典型钼矿床进行解剖,并结合前人资料,探讨东天山钼矿床岩浆作用、成矿动力学背景及其成矿机制,同时对比研究区内斑岩型铜矿床,揭示东天山岩浆岩演化特征与铜钼成矿作用的关系,为今后新疆东天山斑岩钼(铜)矿找矿勘探提供新的信息。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东天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划分为志留-泥盆纪(440370 Ma)、石炭纪(350300 Ma)、二叠纪(299252 Ma)和三叠纪(246227 Ma)四个岩浆活动阶段。东戈壁和白山钼矿区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东天山钼矿的岩浆-矿化作用主要发生于236227 Ma范围内,成岩与成矿时代基本一致,显示了钼矿化作用与该区三叠纪时期的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形成于东天山板内伸展的构造环境。(2)东戈壁花岗岩具高硅、富碱、低镁及高分异指数的特征,为高钾钙碱性-钾玄质系列岩石;岩石表现为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强负Eu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显示为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Sr-Nd-Hf-O同位素数据显示,其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及εNd(t)值,正εHf(t)值和年轻地壳Hf模式年龄(TDM C),及较高的锆石δ18O值。这些特征表明东戈壁花岗岩来源于新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同时有部分地幔物质的混染。(3)白山花岗岩同样具高硅富碱,贫MgO和CaO及高分异指数的特征,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表现为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中等负Eu异常,高Sr/Y比值,低Y含量的特点,显示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Sr-Nd-Hf-O同位素数据显示花岗岩具较均一的初始87Sr/86Sr比值,正εNd(t)和εHf(t)值,年轻的TDM C年龄,及相对低的锆石δ18O值,指示白山花岗岩的源区为新生下地壳物质,并有部分幔源岩浆的加入。(4)东戈壁和白山矿区钼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的石炭系干墩组地层中,受隐伏岩体和构造裂隙系统的联合控制,钼矿化与硅化、钾化和绢云母化蚀变关系最为密切。前者成矿流体具高温、中低盐度、含CO2特点,属于H2O–NaCl±CO2流体系统;后者成矿流体具高温、中低盐度、含CH4特点,属于H2O–NaCl±CH4流体系统。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两矿区成矿流体具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特征,且大气降水的加入对矿化石英脉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碳-氧、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并可能有上地壳物质的混染。(5)对比分析东天山斑岩铜矿与斑岩钼矿成岩成矿特征,揭示斑岩铜矿化主要产于岩体内接触带中,钼矿化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的围岩中。岩浆岩主、微量元素组成各有差异,反映了成矿岩浆岩属性与成矿动力学背景的不同。岩浆起源及其演化特征很可能是制约东天山不同空间位置上形成铜矿还是钼矿的关键机制。

李俊建,唐文龙,付超,陈正,Orolmaa Demberel,Oyuntuya Namsraijavyn,Delgersaikhan Adiya,Enkhbat Tserendash,党智财,赵泽霖,张锋,任军平,赵丽君[2](2016)在《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区带划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区带划分是近年来该区成矿规律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以板块构造-地球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中蒙合作完成的该区1∶100万建造-构造图和成矿规律图的基础上,对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区带进行了统一厘定和划分。该区Ⅰ级成矿域隶属于古亚洲成矿域和滨太平洋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可划分为阿尔泰、准噶尔-南蒙古和塔里木3个成矿省、12个成矿带和21个成矿亚带。滨太平洋成矿域划分出大兴安岭和华北陆块2个成矿省、4个成矿带和15个成矿亚带。研究提出,蒙古的欧玉陶勒盖-查干苏布尔嘎大型-超大型斑岩型矿床成矿亚带向西与中国的东天山-北山成矿亚带相连,为该区寻找同类型斑岩型矿床指明了方向。

刘启能[3](2013)在《安徽金寨沙坪沟斑岩钼矿床及其与岩浆岩的关系》文中指出沙坪沟钼矿床是近年在我国秦岭-大别成矿带中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钼矿床,矿床产于银山复式花岗岩体中。本文通过对沙坪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年代学、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以及含矿石英正长岩和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进一步查明了成矿流体的类型、形成条件和可能来源,获得了精确的成岩成矿年龄,进一步查明了石英正长岩和花岗斑岩物质来源、形成背景和岩石成因,探讨了成岩成矿关系及矿床成因。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对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早期和主成矿期CO2包裹体发育,辉钼矿成矿温度在255435℃左右,成矿流体在主成矿期发生过沸腾作用。2、对沙坪沟钼矿床成矿流体成分、氢氧同位素及矿石硫同位素分析测定,结果显示其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硫主要来自岩浆。3、沙坪沟钼矿床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12.6±1.1Ma,与东秦岭-大别成矿带第3成矿期时代相近。4、运用LA-ICP 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沙坪沟含矿石英正长岩和花岗斑岩进行测定,其年龄分别为113.7±1.4Ma116.3±1.3Ma、110±1.3Ma112.6±1.9Ma,与成矿年龄一致。5、对沙坪沟含矿石英正长岩和花岗斑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系统研究,提出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为A型花岗岩,岩浆来自于北大别变质杂岩,高度分异的花岗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

杨帅师[4](2012)在《内蒙古北山北带斑岩型矿床特征与成矿系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笔者运用成矿系统理论,从控制矿床形成及保存的全部地质要素和成矿作用过程等一般矿床学研究入手,从宏观上将成矿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等要素有机结合,对内蒙古北山北带会聚型陆缘斑岩成矿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比研究认为,内蒙古北山北带为会聚型板块边缘,属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联合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随着古亚洲洋板块消减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联合板块之下,古亚洲洋逐渐闭合,最终导致塔里木—哈萨克斯坦联合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发生陆陆碰撞造山。使北山北带成为了斑岩型矿床形成的有利地带。本文对小狐狸山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床等3个典型矿床进行了剖析,对比研究了小狐狸山等矿床级别的斑岩型成矿亚系统,提出该成矿亚系统成矿作用过程由成矿物质供应子系统、成矿流体子系统、成矿能量子系统、成矿空间子系统、矿床形成变化保存的时间子系统等5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而成。在剖析典型矿床的基础上总结了北山北带会聚型陆缘斑岩成矿系统各子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总体特征;建立了北山北带区域性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模式、区域矿化网络、区域成矿系统结构。研究发现,本区北西西向、北西向断裂构造与北东向断裂构造相互交切形成的网格状构造组合构成了内蒙古北山北带区域矿化网络的主体格架,各构造节点具有明显的控岩控矿作用,目前已发现的矿床(点)均分布于网络格架的节点附近。通过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总结了北山北带斑岩型矿床的六个找矿标志,初步建立了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模型,确定了由面到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找矿思路,提出了该地区寻找斑岩型矿床的技术方法组合。圈定了甜水井-流沙山钼、金、铜、铁找矿靶区、额勒根乌兰乌拉-乌珠尔嘎顺钼、铜、铁找矿靶区、高石山—小狐狸山铜、钼、金、铅、锌、稀有金属找矿靶区等3个找矿靶区,明确了各找矿靶区的主攻矿种及主攻矿床类型。为内蒙古北山北带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意见,体现了成矿系统理论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

李欢[5](2012)在《大兴安岭北段大索尔珠沟地区侏罗纪岩浆演化及找矿潜力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大索尔珠沟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交界位置,东临嫩江断裂带,南近嫩江-黑河缝合带,为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带北东段及铜钼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地区之一。区内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发育,是研究大兴安岭岩浆演化与成岩动力学的理想地段。研究表明,区域上的多金属矿床大多都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或是岩浆作用的产物,或是与岩浆后的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成矿与岩浆活动时空及成因关系密切。论文选取大兴安岭北段大索尔珠沟地区火山-侵入岩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结合区域构造背景,以及大兴安岭地区已有的成岩成矿研究成果(成岩成矿地质事件框架)资料,深入研究岩浆岩的成岩时代、地球化学特征、源区性质、成岩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构造背景,探讨岩浆演化过程对成矿作用的指示。进而,结合区内地质、遥感、化探等信息,进行区域成矿对比,总结和剖析火山-侵入岩与矿化蚀变的时空及成因联系及其成矿潜力,客观评价研究区的找矿前景。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岩浆岩主要为谢尼奇山花岗岩体、六间房花岗岩体及满克头鄂博组中酸性火山岩。依据实测地质剖面及岩石矿物学特征,谢尼奇山岩体划分为三个相带,中央相中细粒黑云母斜长花岗岩、过渡相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主相带)及边缘相中细粒花岗岩闪长岩(少见);六间房岩体划分为两个相带,中央相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和边缘相中粗粒正长(碱长)花岗岩: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划分为两个相带:安山质、英安质火山岩(以火山熔岩为主)和英安质、流纹质火山岩(以火山碎屑岩为主)。2.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研究区六间房岩体、谢尼奇山岩体和中酸性火山熔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71.9±0.9Ma、161.0±1.6Ma和160.0±1.7Ma,均为中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成岩年代学的确定为区内岩浆侵位活动提供了精确的时间限定。3.谢尼奇山岩体各相带岩石与六间房岩体中央相岩石具有一致的A/CNK值(几乎均小于1.10),总体显示富硅铝、富碱、高钾和贫铁、镁、钙、钛、磷特征。岩石富集LREE,相对亏损HREE,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重稀土相对平坦,并具中等-弱的负Eu异常。不同程度富集Rb、Th、U、K和Pb,亏损Ba、Sr、Ti、Pi,高场强元素(HFSE) Nb和Ta及亲铁元素Cr、Co、V含量也较低。岩石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东北地区侏罗纪高演化Ⅰ型花岗岩一致,显示为高演化Ⅰ型花岗岩。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各岩性段岩石主微元素化学组成略有差异,但整体具有与侵入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全碱质含量较高,表现为亚碱性特征,准铝或过铝质,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相对富硅、富碱、高钾,贫钙、镁、铁,除流纹岩以外,火山岩均不同程度富集大离子亲石性元素(LILE) Rb、Ba、K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 Nb、Ta、P和Ti,同时,基性相容组分的亲铁元素(Cr、Co和Ni)的含量也较低,说明岩浆分异演化程度高,但相对低于岩体。4.谢尼奇山岩体、六间房岩体和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锆石及全岩相似的主微量元素特征、变异演化趋势及Sr-Nd-Hf同位素组成,表明可能来源于相同或相似的岩浆源区。一致具有较低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ISr(0.70422~0.70843),正的εNd(t)值(-0.3~2.3,普遍为正值)和相当年轻的两阶段Nd模式年龄T2DM (Nd)为758-982Ma,均小于1000Ma。锆石Hf同位素组成的共同特点是εHf(t)值变化范围小,比较集中且有一致的正值(4.0~9.9)和年轻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T2DM(Hf)574~959Ma,与Sr-Nd同位素一致,结合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本区岩浆岩主要是由新元古代-显生宙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加入下地壳而形成的新生地壳和先存的古老下地壳组成的混合源区一起部分熔融后,经历了不同程度造岩矿物及副矿物的分离结晶过程而形成。Sr-Nd同位素模拟计算表明,新生地壳物质贡献比例为60%-80%。5.所研究的岩浆岩主量元素R1-R2多阳离子图解及微量元素Rb-Y+Nb和Nb-Y图解显示本区岩浆岩绝大部分位于同碰撞-造山期后过渡区域。与大兴安岭地区同时代的岩浆岩构造背景相似,均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两侧陆陆碰撞造山晚期向造山后伸展阶段转化的过程。6.区域成矿地质对比分析显示,研究区地层和岩浆岩特征与相邻地区中晚侏罗世的斑岩型铜钼和热液型铅锌矿床、矿化点比较相似,均发育有老变质岩或火山-沉积地层、中生代燕山期特别是侏罗纪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及随后侵入的中酸性斑岩、脉岩,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且区内岩浆岩和区域上与成矿相关的岩浆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一致,同时也具有相同和相似的成岩时代和构造背景。再者,区内岩浆岩特别是满克头鄂博组火山碎屑岩相对富集Pb、Zn等成矿元素且变异系数大,普遍具有Mo元素化探异常显示。一致表明研究区具有寻找与火山岩有关的浅成热液型Pb、Zn矿床和斑岩型矿床有关的Mo多金属矿产的良好潜力。区内地质(尤其是蚀变矿化信息)、化探异常信息及遥感异常信息综合显示,矿化蚀变、化探异常及遥感异常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三者之间空间关系及成因联系密切,也显示本区良好的找矿前景。7.化探异常、线环构造和蚀变现象构成了研究区主要的找矿线索。Mo、Pb、Zn等元素构成了区内矿化异常主要成矿指示元素。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本文初步认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发生强烈硅化、黄铁矿化及云英岩化的部位(包括有矿化石英脉、矿化中基性脉岩穿插的部位)、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与围岩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Jam接触带附近发育强烈硅化、黄铁矿化的部位、满克头鄂博组火山碎屑岩中发育强烈硅化、黄铁矿化的部位、断裂活动密集及火山机构附近均是成矿有利部位。要注意在这些蚀变强度大的有利成矿部位找寻区内中生代与陆内火山—侵入杂岩有关的斑岩型多金属铜铝矿及岩浆热型铅锌矿。基于以上研究,本论文最终指出了四个重要的成矿有利地段。

朱晓颖[6](2007)在《内蒙古北山地区成矿信息提取技术及成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北山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华北-塔里木板块的交接部位,区内古生代地层出露广泛,总体构造以近东西、北西向为主,岩浆作用强烈,具备大规模成矿的条件和潜力。由于区内自然条件艰苦,地质工作程度很低,加上近十几年找矿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大量找矿线索得不到进一步评价。因此,为实现内蒙古北山地区金属矿勘查的重大突破,有效缓解资源短缺,支持地区经济发展,在该区加强快速找矿评价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充分收集了内蒙古北山地区黑鹰山、红柳大泉、六驮山、路井、石板井和五道明六幅1:20万的地质矿产标准图幅,1:5万(部分1:10万)的航磁数据和1:100万的重力数据,1:20万化探数据扫面中测定的8种化学元素以及遥感数据,同时在MapGis平台上进行数字化。对于物探数据,使用了先进的Geosoft软件进行了处理,除了重力布格异常、航磁化极异常、方向导数异常、相应的空间延拓异常,还应用了视磁化率填图、解析信号分析、梯级带滤波增强技术等数据处理方法,提取出与基性岩体、中酸性岩体有关的信息,圈定了多处磁性块体,对本区的深部构造、莫氏界面、基底起伏进行了分析研究。对Au、Ag、Cu、Cr、Mo、Ni、Pb、Zn等8种化学元素的化探数据进行了背景场和异常场的分离,确定了化探异常的空间分布。使用ENVI软件处理遥感图像,开展了遥感多光谱蚀变信息提取找矿研究,并划分了区内环形和线性构造。在区域地质成矿理论的指导下,使用MRAS矿产资源预测软件,利用“证据权”法进行了成矿预测,为内蒙古北山地区指出了金属矿产的找矿方向。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使用Geosoft软件处理区域重磁数据,首次根据重磁资料的地质解释,将本区划分为哈萨克斯坦板块东缘构造区和塔里木板块北缘两大Ⅰ级构造区以及6大Ⅱ级构造小区。推断划分北西向(近东西向)深大断裂构造带5条和北东向断裂构造7条。初步判断、圈定多处磁性块体,并区分出基性岩体、中酸性岩体的分布。2.在MRAS矿产资源评价软件平台上确定地球化学8种主要元素的异常下限、均值、标准差,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主要元素的组合特征和分布趋势,划分出5个地球化学异常区和数处有价值的高值异常区(找矿靶区)。3.使用ENVI软件处理多光谱卫星Aster数据,通过图像大气校正、遥感数据最大噪声分离、混合像元分解、矿物端元选取、比值法、特征主组分法、光谱角法、光谱特征拟合等诸多方法,系统提取了研究区铁氧化物、铝羟基类蚀变、黑云母、绿泥绿帘石类蚀变,针对重点研究区又提取了硅化、萤石化、云英岩化等蚀变信息。4.在MapGis平台上建立了区域地质、化探、航磁和遥感蚀变信息数据库,利用这些多元信息,在MRAS矿产资源评价软件平台上展开了矿产资源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在“证据权”法成矿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规律,共圈出13个找矿靶区,为内蒙北山地区金属矿勘查指出了方向。5.在对各类主要矿种成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找矿前景较大的矿种主要是铁、钼(铜)、钨(锡)、锑、金和铬。对铁矿床的寻找主攻方向是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型,其次是矽卡岩型。钼(铜)矿床主攻方向是斑岩型。钨(锡)、锑矿床主攻方向是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主攻方向是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铬铁矿主攻方向是镁质超基性岩浆晚期熔离型。

陈世平[7](2006)在《新疆哈密地区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哈密地区地层分布齐全、沉积建造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形变质作用明显,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形成了区内多种类型的矿产资源远景区。本区主体属中亚成矿域,是研究大陆成矿作用的典型地区;同时,也是全球古生代多旋回造山带的典型地区之一。哈密地区目前已知矿点和已发现矿床达680多处,基础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有一定的基础,但以往工作侧重于某些区块或某些基础地质问题,对全地区性的成矿规律的综合性研究还较为薄弱,影响到矿产勘查部署与开发的长远规划。为此,开展哈密地区成矿规律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深化对成矿作用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哈密地区是新疆对外开放“东出西进”的门户,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中哈铁路横贯本区,交通位置上,扼新疆与内地交通的要冲,是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煤炭资源的重要基地,是新疆东部最重要的经济区。因此,开展地区性矿产资源的评价研究,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哈密地区各类矿床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整理、吸收消化前人大量研究成果,运用矿床成矿系列的理论,对哈密地区四维成矿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哈密地区的地质构造格局及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划分了成矿区带,对各区带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结合日常工作,参加编制了哈密地区地质矿产图;在典型矿床研究方面,选择前寒武纪的池西铁铜矿床和天湖铁矿、古生代的葫芦和黄山东等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生代的小红山铁矿和镜儿泉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等代表性矿床进行了重点调研,其中池西和小红山属于本次工作新发现的矿产地。经过初步评价,池西铁铜矿中铁的最高品位可达62%以上,铜品位最高可达1.7%,Au最高可达5.89g/t;小红山铁矿铁的最高品位可达60%以上。利用Re-Os法测定了葫芦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年龄为283Ma,利用40Ar-39Ar法测定了镜儿泉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为243Ma,丰富了成矿系列与成矿规律的研究,进一步讨论了地壳演化与成矿作用的演化轨迹,建立了重要矿床的区域成矿模式。在成矿规律和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哈密地区的大型矿集区进行了预测评价,提出了进一步勘查与研究的建议,为地区矿产资源规划提供了依据。文中指出,哈密的特征性矿产资源主要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床可以形成于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等不同时代;同时也指出了在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区寻找黑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以及在前寒武系分布区寻找铁、铜、铅锌矿床的可能性。这些规律及其它成矿规律的揭示丰富了区域成矿学的内容,深化了对于哈密地区成矿规律的理性认识,对该区今后地质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江思宏[8](2004)在《北山地区岩浆活动与金的成矿作用》文中指出北山地区地处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塔里木三大板块交汇部位,区内前寒武纪和古生代地层出露广泛,构造形迹复杂,岩浆岩发育和金矿床(点)星罗棋布。该区不仅是天山—阴山—兴安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了解中亚地区古大陆地质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窗口。因此,该区基础地质和金矿床地质理论研究以及找矿勘查工作历来为国内外地质学家所关注。北山地区目前已经发现了近百处金矿床(点),根据赋矿围岩和矿床地质特征,可以将这些金矿床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它们分别是(1)斑岩型,代表性金矿床为流沙山钼—金矿床;(2)火山岩型,代表性矿床有马庄山、新金厂、老金厂和狼娃山等;(3)与花岗岩类深成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点),代表性金矿床有南金山、金窝子、照壁山、拾金坡、金庙沟、金沟井、磨金洞、明舒井等;(4)以变质岩为容矿围岩金矿床(点),代表性金矿床有小西弓、老硐沟和交叉沟等;和(5)矽卡岩型,代表性金矿床为花牛山。上述这些矿床均不同程度地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为了探讨岩浆活动与金矿床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本文首次对北山地区代表性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开展了系统岩石学、地球化学、铅和钕同位素示踪以及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对各代表性侵入岩体的成岩环境、形成时代和含矿特征进行了深入讨论。尽管在研究区范围内,从前寒武纪到中生代燕山期各时代的花岗岩类侵入岩均有出露,但是海西期花岗岩类以分布范围广、出露面积大和含矿性好为特点。绝大部分花岗岩类侵入岩属古大陆边缘活动带或碰撞造山环境内形成的Ⅰ型花岗岩。根据Nd同位素分析结果,在同一花岗岩体的不同部位,既可以有正εNd(t)值,也可以有负εNd(t)值,这可能一方面反映了整个岩体本身同位素体系并未达到均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岩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同化混染了大量前寒武纪基底。由于成岩物质中新生的地壳物质和古老的地壳物质组分所占比例的差别,致使岩石的εNd(t)值也变化较大。由于上述划分的前四类矿床规模较大和产量较高,因此文章中分别从这前四种类型金矿床中挑选出一个典型矿床,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矿石结构构造、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解剖研究,并探讨了金矿床成矿作用时空演化规律和成矿元素富集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马庄山和流沙山金矿床与海西期花岗类侵入岩具密切时空分布关系,而南金山金矿床与印支期花岗类侵入岩关系密切,都属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相比之下,小西弓金矿床则是海西期花岗岩类侵入岩对前寒武纪变质岩型金矿床(或矿胚)进行叠加改造的结果,属混源型(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中温热液金矿床。区域上主要金矿床(点)沿板块缝合带两侧分布,明显受板块碰撞拼合的控制。区域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表明,北山地区金的成矿作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分别是前寒武纪、海西期和印支期,其中以海西晚期金的成矿作用最为强烈,它控制了北山地区主要金矿床(点)的形成。北山地区海西期大规模的金成矿作用主要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三大板块之间的碰撞对接所诱发的大规模岩浆侵入—喷发活动有关,金矿床的成矿作用高峰时间也与这三大板块碰撞拼合的时间相吻合,显示了碰撞造山过程对金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形成了许多同造山期金矿床。而由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形成的金矿床具有造山后金矿床的形成特点。

聂凤军,江思宏,白大明,张义,赵月明,王新亮[9](2003)在《内蒙古北山及邻区金属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文中认为依据金属矿床围岩岩性组合和成矿作用特征,将内蒙古北山及邻区分布的各类金属矿床(点)划分为6种类型,即①斑岩型钼-金和铜矿床(点);②夕卡岩型铁-铜矿床(点);③火山气液型铁和锑矿床(点);④热液脉型钨、锡和稀有金属矿床(点);⑤岩浆岩型铬和钒-钛-铁矿床(点)和⑥变质热液型金和铁矿床(点)。在较详细剖析各类金属矿床(点)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4个成矿带和9个矿化集中区,并且讨论了区域地壳演化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本区金属矿床(点)成矿作用分别发生在前寒武纪和晚古生代,但是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间与海西期板块活动高峰期相吻合,是地壳特定演化阶段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刘妍,聂凤军,江思宏[10](2002)在《内蒙古流沙山含钼—金侵入杂岩体的碱质交代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沙山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西部发现的一处钼-金矿床。钼-金矿化主要产在海西晚期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体内。笔者对这套含钼-金侵入杂岩体做了大量岩(矿)相学的研究工作,发现无论是容矿围岩还是矿体都有强烈的碱质交代现象,并且从矿体中心向外碱质交代现象逐渐减弱,表明与矿化作用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这种碱质交代作用与斑岩铜矿的钾化作用有着明显的区别,除了形成次生钾长石和黑云母外,还形成大量富钠、铁质的铁浅闪石和斜长石,为富钾、钠质的矿物组合。反映了深成岩型斑岩钼-金矿床独特的蚀变现象。从而将了前人所划分的钾化蚀变带更正为钾、钠碱质蚀变带。

二、内蒙古流沙山含钼—金侵入杂岩体的碱质交代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流沙山含钼—金侵入杂岩体的碱质交代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东天山斑岩型钼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斑岩钼矿床
        1.2.2 中亚造山带斑岩钼矿床
        1.2.3 东天山斑岩钼矿床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
第2章 东天山成矿地质背景
    2.1 基本构造格架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断裂
    2.4 区域岩浆作用
    2.5 区域矿产
第3章 典型钼矿床地质
    3.1 东戈壁钼矿床
        3.1.1 基本地质特征
        3.1.2 矿体特征及规模
        3.1.3 矿石物质组成
        3.1.4 矿石结构构造
        3.1.5 围岩蚀变
        3.1.6 成矿阶段
    3.2 白山钼矿床
        3.2.1 基本地质特征
        3.2.2 矿体特征及规模
        3.2.3 矿石物质组成
        3.2.4 矿石结构构造
        3.2.5 围岩蚀变
        3.2.6 成矿阶段
第4章 岩浆岩地质地球化学
    4.1 实验测试方法
    4.2 岩石学特征
        4.2.1 东戈壁岩体
        4.2.2 白山岩体
    4.3 年代学特征
    4.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4.1 东戈壁岩体
        4.4.2 白山岩体
    4.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5.1 Sr-Nd同位素
        4.5.2 Lu-Hf同位素
        4.5.3 O同位素
    4.6 岩浆岩成因
        4.6.1 岩体类型
        4.6.2 岩浆源区
第5章 矿床地球化学
    5.1 实验测试方法
    5.2 成矿流体特征
        5.2.1 白山钼矿成矿流体
        5.2.2 东戈壁钼矿成矿流体
    5.3 同位素地球化学
        5.3.1 氢氧同位素
        5.3.2 碳氧同位素
        5.3.3 硫同位素
        5.3.4 铅同位素
    5.4 成矿年代学
第6章 地球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
    6.1 岩浆岩时空分布与成矿作用
    6.2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6.3 成岩成矿模式
    6.4 与斑岩铜矿成岩成矿作用对比
        6.4.1 矿化蚀变特征
        6.4.2 岩浆作用与成矿
        6.4.3 流体特征及物质来源
        6.4.4 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区带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古亚洲成矿域(Ⅰ-1)
    1.1 阿尔泰成矿省(Ⅱ-1)
        1.1.1 北阿尔泰稀有-铜-铅-锌-钼-钨-银-铁-锑-汞-白云母-宝石成矿带(Ⅲ-1)
        (1)科布多金-铜-银-铁成矿亚带(Ⅳ-1)
        (2)诺尔特-库苏古尔金-银-钨-钼-铅-锌-锑-汞-稀有金属成矿亚带(阿尔泰早古生代陆缘盆地)(Ⅳ-2)
        (3)可可托海-清河稀有金属-白云母-宝石成矿亚带(Ⅳ-3)
        1.1.2 南阿尔泰铜-铅-锌-铁-金-稀有-白云母-宝石成矿带(Ⅲ-2)
    1.2 准噶尔-南蒙古成矿省(Ⅱ-2)
        1.2.1 北准噶尔-Baruunhuurai铜-镍-钼-金成矿带(Ⅲ-3)
        (1)额尔齐斯金成矿亚带(Ⅳ-5)
        (2)萨吾尔-二台铜-镍-金成矿亚带(Ⅳ-6)
        (3)Baruunhuurai金成矿亚带(Ⅳ-7)
        1.2.2 Edrengiin铜-锌-锰-铁成矿带(Ⅲ-4)
        1.2.3 Edren-Zoolon金成矿带(Ⅲ-5)
        1.2.4 卡拉麦里(东准噶尔)铬-铜-金-锡-硫铁矿-石墨-石棉-水晶成矿带(Ⅲ-6)
        1.2.5 准噶尔盆地石油-天然气-铀-煤-盐类-膨润土成矿带(Ⅲ-7)
        1.2.6 准噶尔南缘-觉罗塔格-黑鹰山-七一山-Tomortein Nuruu-查干苏布尔嘎铜-钼-金-钨-铁-铬-锰-稀有-硼-沸石-石墨-透闪石玉-滑石成矿带(Ⅲ-8)
        (1)准噶尔南缘铜-钼-金-钨-铁-铬-锰-稀有-硼-沸石-石墨-透闪石玉-滑石成矿亚带(Ⅳ-12)
        (2)觉罗塔格铁-铜-钼-镍-金-银-石膏-硅灰石-膨润土-煤成矿亚带(Ⅳ-13)
        (3)蒙古Tomortein Nuruu锑- 金成矿亚带(Ⅳ-14)
        (4)蒙古欧玉陶勒盖-查干苏布尔嘎铜-钼-金-银-稀土成矿亚带(Ⅳ-15)
        (5)狼娃山-黑鹰山-七一山铁-金-铜-钼-萤石成矿亚带(Ⅳ-16)
        1.2.7 雅干-Harmorit-Hanbogd-Lugiingol锡-钨-铌-钽-锆-稀土-铁-铜-金-镍成矿带(Ⅲ-9)
        (1)Harmorit-Hanbogd-Lugiingol锡-钨-铌-钽-锆-稀土-铁成矿亚带(Ⅳ-17)
        (2)珠斯楞-呼伦西白-雅干铜-铅-锌-金-镍成矿亚带(Ⅳ-18)
        1.2.8 乌力吉-欧布拉格铜-铁-金-镍-钴-铀-油页岩成矿带(Ⅲ-10)
    1.3 塔里木成矿省(Ⅱ-3)
        1.3.1 塔里木板块北缘铁-钛-锰-铜-钼-铅-锌-锡-锑-白云母成矿带(Ⅲ-11)
        1.3.2 磁海(新疆北山)-公婆泉(甘-蒙北山南部)铁-铜-金-铅-锌-锰-钨-锡-铷-钒-铀-磷成矿带(Ⅲ-12)
2 滨太平洋成矿域(叠加在古亚洲成矿域之上)(Ⅰ-2)
    2.1 大兴安岭成矿省(Ⅱ-4)
        2.1.1 克鲁伦-额尔古纳(拉张区)铜-钨-钼-铅-锌-银-金-萤石-铀(煤)成矿带(Ⅲ-13)
        2.1.2 努库特达班(Nukhetdavaa)-二连-东乌旗-阿尔山(中强挤压区)铜-钼-铅-锌-钨-锡-铬-铁成矿带(Ⅲ-14)
        (1)海拉尔盆地煤-石油-铀成矿亚带(Ⅳ-23)
        (2)根河(拉张区)铜-钼-铅-锌-银-金-萤石-煤(铀)成矿带(Ⅳ-24)
        (3)温都尔汗萤石-铁成矿亚带(Ⅳ-25)
        (4)努库特达班-查干敖包庙-吉尔嘎朗图铜-钼-钨-银-镍-金-铀多金属矿成矿亚带(Ⅳ-26)
        (5)奥尤特-朝不愣-阿尔山铁-铜-铅-锌-银-钼多金属矿成矿亚带(Ⅳ级-27)
        2.1.3 Sulinheer-白乃庙-锡林浩特铁-铜-钼-铅-锌-铬-金-锰-锗-煤-天然碱-芒硝成矿带(Ⅲ-15)
        (1)托托尚-艾里格庙-苏莫查干敖包铁-锰-铅-锌-银-萤石成矿亚带(Ⅳ-28)
        (2)Sulinheer-查干哈达庙铁-铜-钼-铬-金成矿亚带(Ⅳ-29)
        (3)查干此老-巴音杭盖金成矿亚带(Ⅳ-30)
        (4)脑木根-二连盆地群天然碱-芒硝-煤-铀成矿亚带(Ⅳ-31)
        (5)白乃庙-哈达庙铜-金-萤石成矿亚带(Ⅳ-32)
        (6)温都尔庙-红格尔庙铁-铜-钼-锗-煤成矿亚带(Ⅳ-33)
        (7)白音乌拉-毛登银-铅-锌-锡-钼-铜多金属成矿亚带(Ⅳ-34)
    2.2 华北陆块北缘成矿省(Ⅱ-5)
        (1)狼山-渣尔泰山铅-锌-金-铁-铜-铂-镍成矿亚带(Ⅳ-35)
        (2)白云鄂博-商都金-铁-铌-稀土-铜-镍-铂成矿亚带(Ⅳ-36)
3 结论

(3)安徽金寨沙坪沟斑岩钼矿床及其与岩浆岩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引言
    1.1 斑岩钼矿床研究现状
    1.2 沙坪沟钼矿床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3 构造
    2.4 岩浆岩
    2.5 矿产概况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3.2 矿石类型
    3.3 矿石结构构造
    3.4 围岩蚀变
    3.5 成矿期次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
    4.1 成矿流体
    4.2 氢氧同位素
    4.3 硫同位素
    4.4 成矿年代学
第五章 岩石地球化学
    5.1 测试方法
    5.2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
    5.3 岩石化学
    5.4 锆石 U-Pb 年龄
    5.5 Sr-Nd-Pb 同位素
第六章 岩石成因讨论
    6.1 岩石属性
    6.2 物质来源
    6.3 构造环境
    6.4 岩石成因
第七章 矿床成因
    7.1 矿床类型
    7.2 成矿物质来源
    7.3 成矿机制
    7.4 成矿动力学背景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学术活动

(4)内蒙古北山北带斑岩型矿床特征与成矿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及已有工作基础
    1.2 研究任务及内容
    1.3 主要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
2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2.1 大地构造分区
    2.2 北山区域矿产特征
    2.3 北山北带成矿地质条件
        2.3.1 区域地质特征
        2.3.1.1 地层
        2.3.1.2 侵入岩
        2.3.1.3 构造
        2.3.2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3.2.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2.3.2.2 航磁异常特征
        2.3.3 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
        2.3.3.1 化学元素背景值
        2.3.3.2 主要地质单元地球化学特征
        2.3.3.3 主要成矿元素区域展布趋势
        2.3.3.4 主要区域化探异常特征
        2.3.4 北山北带遥感影像特征
        2.3.4.1 线性影像特征
        2.3.4.2 环形影像特征
        2.3.5 北山北带矿产特征
3 典型斑岩型矿床
    3.1 小狐狸山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床
        3.1.1 成矿地质条件
        3.1.1.1 地层
        3.1.1.2 构造
        3.1.1.3 岩浆岩
        3.1.1.4 围岩蚀变
        3.1.1.5 相关成因类型的矿(化)点
        3.1.2 地球化学特征
        3.1.2.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1.2.2 异常下限的确定与异常圈定
        3.1.2.3 Hs4 异常
        3.1.3 地球物理特征
        3.1.4 遥感影像特征
        3.1.5 矿床地质特征
        3.1.5.1 矿(化)体地质特征
        3.1.5.2 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成矿阶段
        3.1.6 矿石类型
        3.1.7 矿床经济价值及社会意义
        3.1.8 矿床模型
    3.2 额勒根乌兰乌拉斑岩型铜钼矿床
        3.2.1 矿区地质特征
        3.2.1.1 地层
        3.2.1.2 侵入岩
        3.2.1.3 构造
        3.2.2 矿区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
        3.2.2.1 化探异常(1∶5 万)特征
        3.2.2.2 化探异常(1∶1 万)特征
        3.2.2.3 岩石物性特征
        3.2.2.4 激电异常特征
        3.2.2.5 磁异常特征
        3.2.3 矿区遥感影像特征
        3.2.3.1 线性构造特征
        3.2.3.2 地层影像特征
        3.2.3.3 侵入岩影像特征
        3.2.4 矿床地质特征
        3.2.4.1 矿床岩石、构造特征
        3.2.4.2 矿(化)体地质特征
        3.2.4.3 矿石的物质成分、组构和矿石类型
        3.2.4.4 含矿围岩及夹石
        3.2.4.5 围岩蚀变与矿化分带
        3.2.5 矿床价值
    3.3 流沙山斑岩型钼金矿床
        3.3.1 矿区地质特征
        3.3.1.1 地层
        3.3.1.2 构造
        3.3.1.3 侵入岩
        3.3.2 矿区遥感影像特征
        3.3.3 矿床特征
        3.3.3.1 矿床岩石、构造特征
        3.3.3.2 矿体地质特征
        3.3.3.3 矿石的物质成分、成矿阶段
        3.3.3.4 矿石类型及组构特征
        3.3.3.5 围岩蚀变及分带
        3.3.3.6 矿床经济特征
4 北山北带会聚型陆缘斑岩成矿系统特征
    4.1 成矿区带及成矿系统划分
        4.1.1 成矿区带的划分
        4.1.2 成矿系统的划分
    4.2 北山北带会聚型陆缘斑岩成矿系统特征
        4.2.1 成矿亚系统特征
        4.2.1.1 小狐狸山斑岩型成矿亚系统
        4.2.1.2 额勒根乌兰乌拉成矿亚系统浅析
        4.2.1.3 流沙山成矿亚系统浅析
        4.2.2 北山北带会聚型陆缘斑岩成矿系统
        4.2.2.1 成矿物质供应子系统
        4.2.2.2 成矿流体子系统
        4.2.2.3 成矿能量子系统
        4.2.2.4 成矿空间子系统
        4.2.2.5 矿床形成变化保存的时间子系统
    4.3 北山北带会聚型陆缘斑岩成矿模式与成矿网络初探
        4.3.1 北山北带会聚型陆缘斑岩成矿模式
        4.3.2 北山北带会聚型陆缘成矿系统的空间结构
5 北山北带斑岩型矿床找矿模型
    5.1 北山北带斑岩型矿床找矿思路
        5.1.1 以往勘查工作经验总结
        5.1.1.1 小狐狸山矿床勘查过程及经验讨论
        5.1.1.2 额勒根乌兰乌拉矿床勘查经验讨论
        5.1.1.3 流沙山矿床勘查经验讨论
        5.1.1.4 北山北带斑岩型矿床勘查经验总结
        5.1.2 斑岩型矿床找矿标志
    5.2 斑岩型矿床找矿模型
    5.3 找矿靶区优选建议
6 结束语
    6.1 本次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成果
    6.2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7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大兴安岭北段大索尔珠沟地区侏罗纪岩浆演化及找矿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及研究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大兴安岭中北段岩浆活动研究进展
        1.2.2 大兴安岭中北段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及动力学背景
        1.2.3 大兴安岭主要成矿区带、成矿系列及矿床类型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地层
        2.2.1 上元古界佳疙瘩组(Pt_3j)
        2.2.2 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_3m)
        2.2.3 第四系(Q)
    §2.3 研究区构造
        2.3.1 断裂构造
        2.3.2 火山构造
    §2.4 研究区岩浆岩
        2.4.1 侵入岩
        2.4.2 火山岩
第三章 岩浆岩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3.1 岩浆岩实测地质剖面位置、依据及结果分析
    §3.2 侵入岩岩石及矿物学特征
    §3.3 火山岩岩石及矿物学特征
        3.3.1 火山熔岩岩石及矿物学特征
        3.3.2 火山碎屑岩岩石及矿物学特征
        3.3.3 熔结火山碎屑岩岩石及矿物学特征
第四章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岩浆演化过程
    §4.1 样品分析方法
        4.1.1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
        4.1.2 岩石主微量元素
    §4.2 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
        4.2.1 锆石形貌及CL结构
        4.2.2 锆石微量元素
        4.2.3 锆石U-Pb年龄
        4.2.4 岩石年代学意义
    §4.3 元素地球化学
        4.3.1 主量元素
        4.3.2 稀土和微量元素
    §4.4 Sr-Nd-Hf同位素
        4.4.1 全岩Sr-Nd同位素
        4.4.2 锆石Hf同位素
    §4.5 岩浆演化
        4.5.1 岩石成因类型
        4.5.2 岩浆源区性质
        4.5.3 成岩过程
        4.5.4 成岩构造背景及地球动力学过程
第五章 区域成矿对比及成矿潜力评价
    §5.1 矿化蚀变信息指示
        5.1.1 岩浆岩及围岩蚀变类型及特征
        5.1.2 矿化蚀变组成及分布
        5.1.3 矿化蚀变控制因素及指示
    §5.2 化探信息指示
        5.2.1 化探异常特征
        5.2.2 化探异常信息指示
    §5.3 遥感信息指示
        5.3.1 遥感信息解译
        5.3.2 遥感异常信息指示
    §5.4 研究区相邻地区典型矿床、矿化点解剖
        5.4.1 吉峰十一支线铅锌矿点
        5.4.2 西陵梯铝矿点
        5.4.3 胡地气镇银铅小型矿床
    §5.5 区域成矿对比
        5.5.1 地层、岩浆岩对比
        5.5.2 成岩成矿年代学及构造背景对比
        5.5.3 岩浆岩及围岩矿化蚀变特征对比
        5.5.4 岩浆岩含矿性对比
    §5.6 找矿潜力评价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问题
    §6.1 结论
        6.1.1 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演化过程及成岩构造背景
        6.1.2 研究区找矿潜力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6)内蒙古北山地区成矿信息提取技术及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标及意义
    第二节 成矿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成矿预测的研究现状
        二 基于GIS技术的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及其地质解译
    第一节 区域岩(矿)石物性特征
        一、区域岩(矿)石密度特征
        二、区域岩(矿)石磁性特征
    第二节 区域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技术
        一、航磁数据网格化
        二、航磁数据的转换处理
        三、重力资料数据处理
    第三节 区域重、磁资料的地质解释
        一、重、磁场的分区及构造区的划分
        二、断裂构造的划分
        三、重磁场特征与岩体的圈定
        四、地球物理场与深部地质构造
    第四节 地球化学资料的处理方法及地球化学特征
        一、地球化学资料的处理方法
        二、地球化学场特征
        三、地球化学分区及各异常带的主要特征
    小结
第三章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技术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遥感数据源
    第二节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与原理
        一、遥感图像掩膜预处理
        二、重要蚀变信息提取方法原理
    第三节 蚀变信息提取效果分析
        一、铁氧化物类蚀变信息分布特征
        二、铝羟基类蚀变信息分布特征
        三、绿泥绿帘石类蚀变信息分布特征
        四、硅化蚀变信息分布特征
        五、云英岩化与钨矿床等关系分析
        六、黄钾铁矾蚀变类信息分布特征
    第四节 遥感地质构造解译
        一、断裂构造地质解译
        二、环形构造地质解译
        三、断裂构造与矿产的关系
        四、环形构造与矿产的关系
    小结
第四章 主要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和区域成矿模式
    第一节 成矿地质背景
        一、大地构造演化
        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三、致矿地质异常事件
    第二节 区域成矿带划分和主要金属矿产成矿模式
        一、区域成矿带划分
        二、典型矿床的成矿基本特征、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
    小结
第五章 基于GIS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第一节 用于GIS成矿预测的多源信息数据
        一、空间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二、成矿预测的方法和流程
    第二节 致矿异常信息提取及控矿因素分析
        一、地质异常信息
        二、重磁异常特征及重磁致矿信息
        三、地球化学异常信息
        四、遥感异常致矿信息
    第三节 基于MRAS系统的成矿预测及结果
        一、MRAS资源评价系统简介
        二、综合找矿信息模型的建立
        三、证据权法成矿预测及结果
    第四节 成矿靶区圈定与远景分析
    小结
结束语
    一、主要成果
    二、存在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7)新疆哈密地区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二节 哈密地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条件
    第三节 哈密地区地质勘查程度
    第四节 哈密矿产资源开发简史及现状
    第五节 哈密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第一节 区域地质特征
    第二节 区域构造
    第三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第四节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章 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矿床类型的探讨
    第一节 哈密地区矿产资源基本特征
    第二节 矿床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第四章 新发现矿床(点)的初步研究
    第一节 池西铁铜矿
    第二节 小红山铁矿
    第三节 红岭镍矿
第五章 区域成矿规律与矿床成矿系列
    第一节 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第二节 矿床成矿系列
    第三节 哈密地区成矿控制条件及成矿的基本规律
第六章重要矿床成矿类型的区域成矿模式及典型矿床
    第一节 前寒武纪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铁-铜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模式
    第二节 海西期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区域成矿模式
    第三节 海西期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铁铜矿床区域成矿模式
    第四节 印支期与陆内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有色、稀有金属区域成矿模式
第七章 哈密地区大型矿集区的预测评价研究
    第一节 额仁山—淖毛湖北山铁、铜、金矿集区
    第二节 纸房—麦钦乌拉铜金汞矿集区
    第三节 吐-哈盆地中新生代铀矿集区
    第四节 土屋—赤湖铜、钼矿集区
    第五节 黄山-镜儿泉铜镍钼金矿集区
    第六节 雅满苏-天湖铁钛铜镍矿集区
    第七节 铁岭—沙垄铁、铜、铅锌、金、银矿集区
    第八节 玉西—大水铁、铜、铂族元素矿集区
第八章 矿产资源规划与开发建议
    引言
    第一节 矿产资源规划
    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建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北山地区岩浆活动与金的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第一节 地层
    第二节 岩浆岩
    第三节 构造
    第四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第五节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第六节 区域地质演化与矿产分布概况
第二章 花岗岩类侵入岩特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花岗岩类时空分布特点
    第三节 花岗岩类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节 花岗岩类侵入岩的铅和钕同位素特征
    第五节 花岗岩类侵位时间研究
    第六节 花岗岩类形成环境与成因讨论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北山地区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甘肃肃北南金山金矿床
    第三节 新疆哈密马庄山金矿床
    第四节 内蒙古额济纳旗流沙山钼-金矿床
    第五节 甘肃肃北小西弓金矿床
第四章 岩浆活动与金矿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第一节 花岗岩类岩浆活动与金矿床之间空间上的分布关系
    第二节 岩浆活动与金矿成矿作用之间时间上的耦合关系
    第三节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第四节 区域岩浆演化与金的成矿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及说明

(9)内蒙古北山及邻区金属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地质环境
2 主要金属矿床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
    2.1 主要金属矿床(点)类型
    2.2 金属矿床(点)空间分布特征
3 代表性金属矿床(点)主要地质特征
    3.1 斑岩型钼-金和铜矿床
        3.1.1 流沙山钼-金矿床
        3.1.2 白山堂铜-铅矿床
    3.2 夕卡岩型铁和铁-铜矿床
    3.3 火山气液型铁和锑矿床
    3.4 热液脉型钨、锡和稀有金属矿床
        3.4.1 七—山钨-锡-铷矿床
        3.4.2 小狐狸山钼-铅-铌-钽矿点
    3.5 岩浆岩型钒、钛和铬矿床(点)
        3.5.1 724钒-钛-铁矿床
        3.5.2 洗肠井铬矿床
    3.6 变质热液型金、铜和铁矿床(点)
        3.6.1 老硐沟金矿床
        3.6.2 王许黑山铁矿床
4 区域地壳演化与金属成矿作用
5 结论

四、内蒙古流沙山含钼—金侵入杂岩体的碱质交代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天山斑岩型钼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机制[D]. 张方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7)
  • [2]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区带划分[J]. 李俊建,唐文龙,付超,陈正,Orolmaa Demberel,Oyuntuya Namsraijavyn,Delgersaikhan Adiya,Enkhbat Tserendash,党智财,赵泽霖,张锋,任军平,赵丽君. 地质通报, 2016(04)
  • [3]安徽金寨沙坪沟斑岩钼矿床及其与岩浆岩的关系[D]. 刘启能.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3)
  • [4]内蒙古北山北带斑岩型矿床特征与成矿系统分析[D]. 杨帅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 [5]大兴安岭北段大索尔珠沟地区侏罗纪岩浆演化及找矿潜力评价[D]. 李欢.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1)
  • [6]内蒙古北山地区成矿信息提取技术及成矿预测研究[D]. 朱晓颖.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08)
  • [7]新疆哈密地区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及评价研究[D]. 陈世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6(02)
  • [8]北山地区岩浆活动与金的成矿作用[D]. 江思宏.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4(03)
  • [9]内蒙古北山及邻区金属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J]. 聂凤军,江思宏,白大明,张义,赵月明,王新亮. 地质学报, 2003(03)
  • [10]内蒙古流沙山含钼—金侵入杂岩体的碱质交代作用研究[J]. 刘妍,聂凤军,江思宏. 矿床地质, 2002(S1)

标签:;  ;  ;  ;  

内蒙古流沙山钼金侵入杂岩碱性交代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