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以来王安忆小说述评

1990年代以来王安忆小说述评

一、王安忆小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娇[1](2021)在《写实视域下王安忆9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祯[2](2021)在《王安忆对传统技艺观的反思与建构 ——以其笔下的手艺人为例》文中提出王安忆偏爱手艺人书写,她甚至将自己的写作过程比喻成手艺创作,其笔下的手艺人来自各行各业,有木匠、鞋匠、理发师、裁缝、绣女、厨师等。作家之所以将笔触深入这些特征鲜明的群体,与世纪之交科技的飞速发展所引发的现代性焦虑有关。手艺人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是科技对技艺反噬时最先受到冲击的群体。王安忆力图通过对传统手艺人的再塑造,将中西科技的感性与理性精神反思融于其中,创新性地建构了“技可成诗,艺可成事”的新型现代技艺观。王安忆笔下的手艺人创作数量不少,却未引起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绪论部分首先对“手艺人”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依此划定文本研究的大致范围并确立选题立意的可行性;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分析思考,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创新点及方法。第一章按照纵向梳理的方式,首先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手艺人的特点,既是“守”艺人,又是“心”艺人;然后概括分析现当代文学史中手艺人的写作现状及其典型特征:传统代言人和时代挽歌者;最后着眼于王安忆笔下的手艺人,从“手艺至上、炫技为下”,“思作相协、幻化统一”,“贯穿历史、与时俱进”三个层面,对作家笔下“和而不同”的手艺人形象进行了概括式提炼。第二章着眼于手艺与技术的对峙,结合技术引发的现代性焦虑,从时空、性别等理论视角,对作家笔下的手艺人展开研究。首先,面对西方技术对手艺人生存时空的挤压,王安忆坚持手艺人生存空间的灵活性,强调空间对手艺的再塑造;同时,她主张以手艺赋予器物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持久生命力,延展被现代性压缩了的时间。其次,面对科技引发的拜金主义和技术复制的双重夹击,王安忆笔下的手艺人从对物的回归中把握物之理,以“惜物”的天性来对抗消费主义符号化危机,用心灵的孤傲坚守抵消现代性“孤独”情绪对人性的异化;同时,着眼于其笔下的女性手艺人形象,于细节中提炼作家女性眼光的独到之处,王安忆对女性气质的独特把握,既打破了文学界集中于男性手艺人书写的盲区,又对西方技术至上造成的性别不平等进行了静水流深式的回应。第三章从传统与现代视角介入,首先分析了中西文明的差异性和王安忆对感性与理性的态度问题,在此基础上描画出作家笔下手艺人技艺观的思考轨迹;然后从“俗世浪漫,生计第一”和“缘物抒情,器用为美”两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技可成诗,艺可成事”的新型技艺观的具体内涵;最后回到民间性层面,进一步论证了这一技艺观的建构是对五四传统,尤其是鲁迅“礼失求诸野”和沈从文“天地”“抒情考古学”的承继,最终完成了王安忆新型技艺观的“寻根”之旅。

杨旗[3](2020)在《1990年代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身体写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身体写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文学现象,它是世纪之交特定的文化产物,是在整个社会进入转折时期各种潮流冲击形成的。从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到新世纪,学术界对于它的评价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但多持批判的态度,其存在的文学价值也慢慢被忽略。“女性主义”在文学史的发展中一直备受关注,其理论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把“身体写作”置于“女性主义”这一大框架之下,结合林白、陈染等女性作家具体的文本进行分析,既摆正了研究方向,也能从理论的高度去挖掘作品中深层次意蕴。笔者认为重新梳理分析90年代“身体写作”这一文学现象,能为身体书写乃至女性主义书写提供坚实的理论参考与现实依据。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分析论证。导论部分从前人“身体写作”的研究出发,阐述其研究内容并进行系统分析,引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选题意义,从目前已有的身体写作的研究中确立本论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把身体与女性主义联系起来思考,简单梳理女性主义、身体意识在中国的发展,分析“身体写作”产生之前的文化语境,得出“身体写作”的缘由与反响,为之后的文本分析树立理论基础。第二章从90年代“身体写作”的具体作品出发,重点阐述作品中的同性恋者、自由者、自恋者等女性形象和身体与性爱关系,以得出其所带有的颠覆性,明确文本所存在的文化、文学价值。第三章选取文学审美性这一角度,再度深入作品,主要从叙事形式的先锋性、写作话语的独特性、写作空间的拓展性三方面进行分析,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类理论,力图客观清晰地展示出女性身体书写的独特魅力。第四章则是从辩证的角度分析“身体写作”的局限性并进行反思。

百合提努尔·普拉提[4](2020)在《传播学视角下《长恨歌》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研究》文中认为《长恨歌》是王安忆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用平淡细腻的笔调讲述弄堂里琐碎的日常生活图景,以此来展示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小说一经出版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此同时还相继被改编成话剧、电影和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2006年播出的同名电视剧《长恨歌》在整体上因为忠实小说原着的改编,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不俗的收视率。论文主要分为四章来探究传播学视角下《长恨歌》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研究。论文将文学研究方法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基于传播学视角论述《长恨歌》的小说文本到改编成为电视剧,以及不同传播媒介所带来的不同的传播效果。绪论部分,主要阐释研究选题的缘由,归纳总结现阶段对小说《长恨歌》和电视剧《长恨歌》的相关学术研究状况,简要说明论文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从传播文本讨论小说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及王安忆在创作之外对话剧、电影等其他领域的浓厚兴趣,表现出王安忆的创作具有影视化的倾向。第二章,主要论述《长恨歌》从小说到电视剧的媒介变化过程,分析小说和电视剧在叙事语言、思维、时空和情节这四个方面的不同。第三章,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性别与年龄、学历与专业这两方面讨论小说和电视剧受众群体的特点。第四章,重点讨论小说和电视剧所带来的不同的传播效果,讨论对待当下影视改编的态度。结语部分,总结小说与电视剧《长恨歌》两种不同媒介所带来的不同传播效果的认识,并且简要说明对影视改编的态度。

张诗雨[5](2020)在《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研究 ——以自我、伦理、历史为线索》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文学”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新的文学语境的生成和文学发展新阶段的出现,而在新世纪文学场域下,新世纪女作家的创作观念,也在文学走向新世纪的同时悄然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这不仅与女性文学研究走向“性别诗学”的大背景有关,也体现着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自身的嬗变。本文将以新世纪女性文学研究走向“性别诗学”和新世纪文学视域下纷繁的社会现象为背景,对新世纪女作家的创作观念进行研究,发掘她们在新世纪文学创作中所延续的女性意识,以及她们是如何发生转变,进一步突入社会深处,在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下展望民族与历史的。从个人到社会,从社会再到民族和历史,新世纪女作家尤其是严歌苓、迟子建、王安忆三位一直进行着小说创作的女作家,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通过自己的创作观照社会、民族、国家和历史,为我们展现了新世纪女作家所具有的更广阔的文学视野和经过积淀的更为深沉的文学史观。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的发生语境。9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趋于平稳,文学进一步面临着边缘化的处境,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学在边缘化处境中另寻出路,积极满足市场经济需求,适应社会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在消费话语的影响下,多元的文学观念相互碰撞,文学不断完善自身,自我革新。也正是此时,女性文学研究发生了重要的理论转向,走向了“性别诗学”,为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的发展探寻了新的出路。新世纪女作家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开启自己的新世纪文学创作。时代的主题、文学的新变、理论的转向成为了影响女作家新世纪创作观念的重要因素。第二部分是新世纪女作家创作中自我观念的发掘。主要以自我意识的彰显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作为突破口,分析新世纪女作家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感观和事业观。对爱的无私和倔强以及公共事业空间的出现是女作家在新世纪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从个人出发,进一步发掘女性自我的存在与价值,是女作家新世纪文学创作中不变的部分,是她们对女性意识的坚守。第三部分是新世纪女作家创作中对伦理观念的关注。主要在从自我观念出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对伦理观念进行挖掘,展现其创作中体现出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从母女关系、婚姻关系、“姐妹情谊”着手,进一步分析个人伦理的变迁;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深入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探寻新世纪文学中女性是以怎样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关联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从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互容共生的角度出发,将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对焦人与自然的互容共处。第四部分是新世纪女作家创作中对历史观念的反思。主要通过回望历史与民族转变,探寻整个历史的发展流程中的重要时刻以及作为历史长河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充满特质的民族的变迁。历史的曲折性部分主要从特定的公共空间出发,从具体的历史事件触发,全方位地展现多层次的历史画卷。而民族历史主要立足国家和地域文化,展示民族的史诗性与独特性。新世纪女作家的创作观念中无不体现出浓厚的历史观念,也正是这样的历史责任感,使得她们的创作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第五部分是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的发展走向。新世纪女作家的创作观念在文学边缘化的同时,继续发掘,承认边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并探寻新的创作路径,在趋于平缓的时代潮流中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和独立性,从自我的层面出发,从而进一步突入更为广阔的发展维度,关注社会发展,观照民族历史,进行更为深刻的文学尝试,是符合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发展的方向。

施萌萌[6](2020)在《论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女性空间建构 ——从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出发》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学界声势浩荡的“空间”转向激发了不同学科对空间形态的丰富想象,女性主义通过对空间理论的阐释和运用来揭示造成性别不公和女性生存困境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批评方式——女性主义地理学。与此呼应的是,女性写作也正经历着一个“地理学”转向,女作家对空间的敏感和再思促使她们在创作中将性别关系的讨论放置入独特的空间背景之下,使文学视野下关于女性命运的探讨和反思得以有力地介入社会现实及文明的发展进程。当回望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的进程,王安忆的名字始终无法被抹去。尽管作家有意与“女性主义”的命名和定义拉开距离,但我们无法忽视其创作中丰富且广阔的女性生存“风景”和饱满浓郁的女性经验与思考。本文聚焦于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上海书写部分,探索文本中上海这一独特的城市空间与女性成长、生存和反抗的关联性,借助女性主义地理学批评审视作品中现代女性在个人、家庭、社会多重空间下的位置及生存状态,分析女性话语的失落和性别不平等现象形成的“空间”原因。文章的具体思路如下:绪论部分对王安忆的女性写作和研究述评进行梳理,并说明在作家本人与女性主义保持距离的姿态下本文仍旧将王安忆放到女性主义的视野下展开研究的原因;同时梳理女性主义地理学批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一章旨在厘清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中空间和性别是如何发生关联并进行理论建构的,为下文利用该批评方法做好准备;同时对王安忆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的“原生风景”(包括其成长环境、时代空间等)进行梳理和介绍。第二章从女性空间的静态组成部分切入,围绕女性身体空间、以家庭为主的私人空间和以弄堂、棚户区为代表的社会公共空间展开,从微观、中观到宏观,层层递进揭示女性与男性的性别差异与失衡是如何被空间所运作与塑造以及女性内部的分化。第三章从女性空间的流动性入手,关注女性从私人空间移动到公共空间即走出家门后面临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考验以及这一过程中女性的成长和反抗;并注意到在“上海”这座以“移民”文化为特色的城市之下,王安忆写作序列中的女性角色在“原乡”和“异乡”的徘徊中经历的迷惘和焦虑,通过分析这一动态过程揭示性别关系里的社会文化变迁对女性身心发展的考验和影响,呈现了一代女性面对多样文明形态冲击下的困境和坚守。结论则揭开王安忆性别空间写作的重要意义,即作为一种女性主义历史叙事的尝试和为性别平衡生态建设的努力。

周鹏[7](2020)在《从“主体意识”到“自由女性” ——论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嬗变》文中指出自1980年在《北京文艺》杂志发表短篇小说《雨,沙沙沙》开始,王安忆以充满理想主义的纯真少女“雯雯”形象正式进入中国文坛,《命运》《广阔天地的一角》《幻影》《一个少女的烦恼》《当长笛solo的时候》等女性成长小说随之进入读者视野。而后,1980年代中期王安忆以先锋姿态发表《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因主题涉及女性欲望而饱受争议。随着《弟兄们》《流逝》《长恨歌》《米尼》《我爱比尔》《妙妙》《富萍》《向西,向西向南》等的文学创作,王安忆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是这样评价王安忆的:“王安忆在八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中是最出色的一位。她对许多女性问题不是最早触及,却是最出色的表现者和总结者之一。”女性写作、欲望写作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评论界给予王安忆频率最高的标签。但王安忆本人从未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或者女性主义者,相反,王安忆曾多次在采访和论坛中否认这种标签。研究者认为,此类标签与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大量流露出的女性意识尤其是性意识有着重大联系。不否认、甚至赞赏性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王安忆坦率地认为“性”是作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恰恰是书写无法避免的“性”同抒发女性欲望结合起来造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评论界从王安忆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视角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作家的文学内容大多与时代有着相当大的契合,王安忆和同时代的女作家经历类似,大多在童年中度过“文化大革命”、初高中时期经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相同的境遇为王安忆和同时代的女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现实经历和写作土壤,这是王安忆的女性意识书写的普遍性和共性。七、八十年代是女性写作的第二次高潮,在启蒙时代、思想解放的洪流中,一批又一批的女作家登上文坛,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萌发、女性形象繁多、女性话语猛增,女性写作开始成为重要写作现象。早期的女作家像张洁、戴厚英、叶文玲、张辛欣、刘索拉、王安忆,铁凝、张抗抗、残雪、舒婷、陆星儿、乔雪竹等,后来的方方、池莉、蒋子丹、迟子建等。作为两性中的一半,女作家们不可避免的对女性问题、女性处境、女性命运给予比男性作家更多的关注和倾向,这也是王安忆和同时代女作家们文学创作共同的时代语境。期间比较出名的如《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在同一地平线上》《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玫瑰门》等,围绕女性的写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学除去时代烙印,与作家儿童的经历、长辈的影响、敏感的心灵、独特的思想、先锋的尝试同样有着联系,王安忆的女性书写也具有特殊性和个性。作为风格独特且变化不断的女作家,王安忆的女性文学创作有着特殊性和个性。王安忆的母亲是着名作家,茹志娟的文学影响对于王安忆的文学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原生家庭的文化涵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王安忆的文学创作。王安忆正是靠母亲茹志娟的关系才在1978年调进《儿童文学》杂志社,直到1987年才离开。《儿童文学》杂志社的工作某种程度上造就了王安忆创造充满理想主义的女主人公“雯雯”系列的生活基调。王安忆的文学创作天赋和创作风格的变化多端自然和她具有先锋性的文学思考、特立独行的性格有着莫大关系。文本《长恨歌》的成功创作是王安忆文学创作的特殊性和个性的文学见证。本论文试图立足王安忆文学创作中不同阶段表现的女性意识,通过具体文本梳理、经典作品阐释、代表人物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探讨、完整展示王安忆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书写,尽管王安忆在女性意识书写方面呈现出极大的先锋性性和现代性,但同时因不可摆脱的时代语境,王安忆的女性意识书写存在某种程度的保守性。在分析、论述王安忆女性意识书写中,研究者将具体运用弗吉尼亚·伍尔夫、西蒙娜·波伏娃、埃莱娜·西苏及李银河等理论家的女性主义理论,力图完整和客观地论述王安忆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书写。第一章通过女性意识的启蒙、女性话语的表达、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认三个维度,结合“雯雯系列小说”探索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的主体意识。第二章通过灵魂缺席的身体实验、以爱为名的欲望自由、性别精神身份的升华、性爱之魅的超越性四个小节,结合“三恋一岗”论述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的欲望意识。第三章通过离家出走的“吉娃娃”、迎风奔跑的“逆行者、摆脱依附性的“永恒女性”、砸碎天花板的“独立女性”五种自由女性展现王安忆都市题材中女性自由意识场域的构建。第四章通过妻性的宿命归宿、母性的神圣传统、女性的生存困境、女性的牺牲精神、同性的情感书写五个维度论述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书写的保守性。

殷翼[8](2020)在《论《长恨歌》之后的上海想象》文中指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市文学研究兴起,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城市的样本就一直处于聚焦的中心。一定意义上,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语境,讨论上海问题,就是在思考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等问题。相较于北京、香港、广州、深圳以及其他中国城市,上海的文学书写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不断孕育着文学城市想象的新质。本文以《长恨歌》为历史节点,分析其后中国小说上海想象城市性等历史转变,探讨这一阶段中国小说上海想象的缺憾与生长点。绪论部分,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圈定1990年代中期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的版图,爬梳《长恨歌》以及其后中国小说上海想象的研究状况,提出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通过比较《长恨歌》和它之前文学中的上海想象,分析《长恨歌》的独创性,以此发现了《长恨歌》在想象模式上的推进,即充分展开“人城同构”和“日常史”小说叙事模式。第二章探讨《长恨歌》之后文学中上海想象对《长恨歌》的继承与发展。通过文本细读,从市民日常、旧上海、新上海这三个方面分析《长恨歌》之后中国小说上海想象与《长恨歌》的关联性。继而又从小市民的无力、青年空间的失去与新生、取代日常史的故事“线头”这三个部分,辨析《长恨歌》之后中国小说上海想象在《长恨歌》基础上的更新和变化,理清《长恨歌》所建构的想象模式逐渐被取代的过程。据此,论文第三章展开对《长恨歌》之后中国小说上海想象的反思,分析其在《长恨歌》基础上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长恨歌》之后中国小说上海想象的文学史价值。结语部分论文认为《长恨歌》之后中国小说的上海想象虽已经将文学对城市的表达带入了局促的境地,但仍然期待在中国城市化大背景下文学想象城市这一路径开拓崭新的审美气象。

丁航[9](2020)在《铁凝研究综论》文中认为在当代文坛中铁凝俨然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集政治身份、作家身份、女性身份等多重身份于一体,她的创作既得到文坛主流的支持,也为纯文学所认可,同时又受大众读者喜爱。她的创作并不刻意迎合时代主潮,不回避时代问题,而是与时代主潮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清醒而机敏地发展自身的艺术个性。铁凝创作秉承着对人类永远的爱和体贴,对时代与历史的独到观照,兼顾了文学的社会责任与审美价值,实现了文学与时代精神的相谐,成为影响当代文坛的几个重要作家之一。陈映实最早将此现象命名为“铁凝现象”,这也是铁凝研究区别于其他作家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自1980年代初期铁凝获得当代文坛的认可之后,关于铁凝的研究从未中断,正文共五章,分章阐述铁凝研究具体成果。第一章针对铁凝研究的整体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这其中主要为对铁凝研究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铁凝研究各阶段特色与不足。第二章着重于铁凝研究的文本研究、作家主体研究,结合具体文本分析,主要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三章阐述铁凝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即探讨最多的女性主义文学研究。首先简明界定女性文学概念,其次梳理铁凝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脉络,明确铁凝的创作对女性文学写作独特的贡献。最后是铁凝与其他女性作家的对比研究,主要是与王安忆、陈染等几位女性作家。第四章介绍铁凝研究中的叙事学研究,关注其女性叙事、叙事主题、叙事伦理、叙事语言等研究概况,旨在以铁凝叙事研究反思叙事学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成就与局限。第五章通过铁凝与河北学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铁凝创作对河北文学继承与超越,探究铁凝研究区域性的特征。结语关注“铁凝现象”之于当代文坛的意义与启发,以及铁凝研究的不足与前景。

魏蓓[10](2019)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文中认为电影自诞生起就与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小说传播的有效途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小说频频被改编成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从纵向来看,这一时期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表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潜隐着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氛围和精神态度的历史变迁。20世纪80年代,在人道主义指引下,改编经历了“人性的复归”到“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的过程;90年代,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改编观念相对自由、灵活,女作家参与改编的现象却减少,导演的地位凸显,改编作品中的女性渐被遮蔽;进入21世纪后,在消费主义导向下,不仅改编数量众多,题材和类型更加多样与广泛,部分改编作品在更多地展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同时,突显时代女性的独特性。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也带来了主题意蕴的多重演绎、形象内涵的双重变奏、叙事策略的多维变化等相关问题。主题方面,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形式演绎,还原、变通以及延伸等。有些女作家小说的主题在电影中出现通俗性的转移,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女作家小说中对历史叙事的关注在电影中被消解,主题也随之简化与弱化。还有些女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出现主题意蕴的重构,影片与原作的主题大相径庭,这是主题的置换与颠覆。通常而言,女作家往往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其创作中的人物,而改编电影并非都由女性来编剧或执导,从虚构的小说文字到可观的银幕塑造在不同性别的导演执导中,人物形象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女性导演执导的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有所强化;男性导演对女性意识则有所弱化,而美化男性形象。同时,女作家小说中的某些次要人物在改编的电影中被重新塑造,女性导演往往突出女性主导性与性别色彩;多数男性导演则消解小说原着中的隐含主题。此外,女性导演常增加情感因素、凸显情节的曲折动人;男性导演则淡化女性人物精神世界的开掘、增加人物行动的比重。叙事策略方面,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征,即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偏爱和多元叙事视角杂糅,以及女性叙事视角的选择;在时间的选择层面将人物至于特定的时代,在时间的顺序安排上采取非线性叙事,兼用倒叙、插叙,增加悬念和寓意,在时间的变形层面常借助时间的省略,片段性地突显女性的人生剪影;在叙事空间的截取与呈现上隐含对人物“宿命”的某种纠葛。总体分析与对比女作家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后发生的变化,彰显了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的主流传媒中的现实处境。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在扩大女性文学传播途径、丰富电影类型、增添独特魅力等意义的同时,给小说原着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和突出情感发展、忽视其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这为当代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得失。

二、王安忆小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安忆小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2)王安忆对传统技艺观的反思与建构 ——以其笔下的手艺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被遗忘的存在:王安忆小说中的手艺人研究现状
        一、整体性研究的缺失
        二、作为“他者”的手艺人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与方法
第一章 在继承中创新:王安忆笔下手艺人的古今糅合
    第一节 守艺人,心艺人:中国古代手艺人的“技艺观”
    第二节 传统代言人,时代挽歌者:现当代文学史中的手艺人
        一、前寻根时期的手艺人书写
        二、寻根热潮下诞生的手艺人
    第三节 别出心裁:王安忆手艺人形象的当代建构
        一、手艺至上,炫技为下
        二、思作相协,幻化统一
        三、贯穿历史,与时俱进
第二章 从手艺到技术:以手艺对抗现代性焦虑
    第一节 时空转化中的手艺思考
        一、流动的空间:城乡融合的诗意建构
        二、有形的时间:以手艺反抗现代的虚无
    第二节 人性异化下的手艺抗衡
        一、孤独的造物者:对消费社会的自觉抵抗
        二、女性手艺人:对技术性别压迫的潜沉式回应
第三章 从传统到现代:王安忆现代技艺观的中西融通
    第一节 感性之美,理性之用
    第二节 技可成诗,艺可成事
        一、缘物抒情,器用为美
        二、俗世浪漫,生计第一
    第三节 寻本根,有天地
        一、守望民间
        二、承继五四
结语:更行更远更生
参考文献
附录

(3)1990年代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身体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现状
    二、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第一章:女性主义与身体写作背景
    一、女性主义与身体意识
        (一)19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中国女性身体观念的发展转变
    二、1990 年代身体写作产生的文化语境
        (一)“五四”以来两性关系的发展
        (二)母性谱系的重新书写
        (三)1990 年代消费文化的影响
    三、1990 年代身体写作的出现与论争
        (一)从西方引进的“身体写作”概念及其在中国发展
        (二)“身体写作”的论争
第二章:1990 年代女性主义作品中的身体书写
    一、“身体写作”中的女性形象
        (一)身体建构下的同性恋者
        (二)破解女性神话的自由者
        (三)沉沦孤独自我的自恋者
    二、“身体写作”中身体与性爱的关系
        (一)爱情至上中的肉体之欢
        (二)快感崇拜后的精神空虚
        (三)身体消耗下的生命走向
    三、“身体写作”中的颠覆性
        (一)反抗传统性文化
        (二)颠覆男性性霸权
第三章:“身体写作”的文学审美性
    一、身体写作叙事形式的先锋性
        (一)梦呓式的自传叙事
        (二)虚实结合的镜像叙事
        (三)感性化幻想与回望
    二、身体写作话语的独特性
        (一)被偏爱的写作意象
        (二)瑰丽而有力度的语言
    三、身体写作中空间的拓展性
        (一)身体空间性
        (二)“没有笼子的囚徒”
第四章:“身体写作”的问题及其反思
    一、身体写作存在的局限性
        (一)女性身体书写外延的肆虐
        (二)私人经验与公共空间的对峙
        (三)社会历史的缺失与道德堕落
    二、身体写作的反思
        (一)解构后的建构并重归于“人”
        (二)迈向理想的性别诗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传播学视角下《长恨歌》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论文创新之处
2 作者与两种传播文本
    2.1 王安忆与小说《长恨歌》
    2.2 王安忆与电视剧《长恨歌》
3 传播媒介的变化
    3.1 叙事语言的不同
    3.2 叙事思维的差异
    3.3 叙事时空的差异
    3.4 叙事情节的改写
4 传播受众分析
    4.1 传播受众的认识
    4.2 小说《长恨歌》受众分析
        4.2.1 性别与年龄的分析
        4.2.2 学历与专业的分析
    4.3 电视剧《长恨歌》的受众分析
        4.3.1 基于性别与年龄的分析
        4.3.2 基于学历与专业的分析
5 传播效果研究
    5.1 影视改编的效果
    5.2 对影视改编的态度
结语
附录 王安忆《长恨歌》小说、电视剧受众接受程度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5)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研究 ——以自我、伦理、历史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概念界定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价值与意义
1 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发生语境
    1.1 文学新变:大众文化兴起与文学边缘化处境
        1.1.1 文学讲座与论坛兴起
        1.1.2 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
        1.1.3 职业化写作出现
    1.2 内部转向:女性文学发展与女性理论建构
        1.2.1 新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概况
        1.2.2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
        1.2.3 “性别诗学”的建构
2 自我观念的发掘:个体情感的抒发与自我意识的彰显
    2.1 情感观:无私奉献与倔强自由并存
        2.1.1 “地母精神”的再现
        2.1.2 倔强自由的情感特质
    2.2 事业观:女性公共事业空间的表现
        2.2.1 “舞台”:“个人”的平台
        2.2.2 “天香园”:“顾绣”的情感联结
        2.2.3 “巷子”:民间与生命的瓜葛
3 伦理观念的关注:社会关系与伦理道德交叠
    3.1 人与人:人际关系与道德观念
        3.1.1 母女关系的多样性
        3.1.2 婚姻关系的复杂性
        3.1.3 “姐妹情谊”的层次性
    3.2 人与社会:社会与人的有机关联
        3.2.1 社会变迁与个人生存
        3.2.2 社会伦理与个人际遇
    3.3 人与自然:互容共生的生态图景
        3.3.1 人与动物、植物的关系
        3.3.2 人与“神”的关系
4 历史观念的反思:回望历史与民族转变
    4.1 回望历史:历史的曲折性
        4.1.1 特殊历史节点的再现
        4.1.2 片段历史终结的诠释
    4.2 民族变迁:民族的史诗性
        4.2.1 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
        4.2.2 “东方精神”的历史浮现
5 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发展走向
    5.1 关注女性:坚守女性的文学阵地
    5.2 多元并存:面向广阔的发展维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论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女性空间建构 ——从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规避与超越:王安忆的女性写作
    第二节 女性主义地理学:产生、发展及现状
    第三节 聚焦王安忆: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及论文框架
        一、王安忆小说的空间问题和女性意识研究综述
        二、选题意义
        三、论文框架
第一章 性别与空间
    第一节 空间建构与女性意识
    第二节 王安忆笔下的女性“原风景”
第二章 地志的空间:上海城市间的女性生存
    第一节 身体空间:女性身体的空间表征
        一、身体的现形
        二、空间的身体性
    第二节 私人空间:家庭伦理秩序下的女性生存
        一、“失父”语境下的母女关系
        二、姐妹城邦间的男权离间
    第三节 公共空间:从“淮海路”到“梅家桥”
        一、空间的区隔与塑造
        二、两种生活美学
第三章 时空体空间:空间流动中的女性成长
    第一节 走出家门
        一、“谋生”:遍布荆棘的女性独立道路
        二、“谋爱”:“寻找男子汉”之旅
    第二节 城内城外
        一、城内:寻求身份位置的“异乡人”
        二、城外:城乡壁垒与世界语境
结论 性别空间写作的意义
参考文献

(7)从“主体意识”到“自由女性” ——论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雯雯系列”中女性的主体意识
    第一节 女性意识的启蒙
    第二节 女性话语的表达
    第三节 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认
第二章 “三恋一岗”中女性的欲望意识
    第一节 以爱为名的欲望自由
    第二节 灵魂缺席的身体实验
    第三节 性别精神身份的升华
    第四节 性爱之魅的超越性
第三章 “都市题材”中女性的自由意识
    第一节 离家出走的“吉娃娃”
    第二节 击碎传统命运的“美丽玫瑰”
    第三节 迎风奔跑的“逆行者”
    第四节 摆脱依附性的“永恒女性”
    第五节 砸碎天花板的“独立女性”
第四章 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写作的保守性
    第一节 妻性的宿命归处束缚女性自由
    第二节 母性的神圣传统紧张两性关系
    第三节 女性的生存困境限制自我救赎
    第四节 女性的牺牲精神掣肘男女平等
    第五节 同性的情感书写加剧性别对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论《长恨歌》之后的上海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长恨歌》上海想象的独创性
    第一节 人城同构:《长恨歌》中上海的形式
    第二节 日常史:《长恨歌》上海的“芯子”
第二章 《长恨歌》之后“上海想象”的流变
    第一节 “上海想象”对《长恨歌》的继承
        一、继续寻找市民日常
        二、怀想旧上海
        三、拓展城市地理空间
    第二节 《长恨歌》之后“上海想象”的发展
        一、小市民的无力
        二、青年空间的失去与新生
        三、取代日常史的故事“线头”
第三章 流变原因考辨及文学史价值衡估
    第一节 《长恨歌》之后上海想象的流变原因考辨
        一、受“香港怀旧”和“新上海蓝图”的驱动
        二、对真实上海的需要
        三、日常生活的“再发现”
    第二节 《长恨歌》之后上海想象的文学史价值
        一、城市日常美学的建构
        二、文学想象的可能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铁凝研究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从“铁凝研究”到“铁凝研究综论”
    0.2 铁凝研究现有成果及现状
    0.3 铁凝研究综论的意义与方法
1 铁凝研究的历史脉络
    1.1 铁凝“新时期”的文学研究:惊喜不断的上升期
        1.1.1 80年代初期研究:政治批评向审美批评的转向
        1.1.2 80年代中后期研究:文化反思与“人性”的深入
        1.1.3 90年代铁凝研究:多点开花、日益成熟
    1.2 铁凝“新世纪”的文学研究:平缓深沉的整合期
        1.2.1 新作热评与旧作重评:以《笨花》和《哦,香雪》为例
        1.2.2 文学史地位的不断明确
2 铁凝文本研究与主体研究
    2.1 铁凝文本研究的丰富性
        2.1.1 现代性视野下的城乡叙事嬗变
    2.2 铁凝主体研究的自觉深入
        2.2.1 铁凝创作观念及资源:深入生活、艺术资源
3 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
    3.1 铁凝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历史脉络
    3.2 铁凝的身份认同与女性的自我认同
        3.2.1 铁凝对女性文学写作承前启后的贡献
    3.3 铁凝与其他女作家写作比较
        3.3.1 铁凝与王安忆创作异同
        3.3.2 铁凝与陈染等女作家创作对比
4 叙事的多元维度
    4.1 铁凝女性主义叙事学及叙事视角的选择
        4.1.1 铁凝女性主义叙事学:对女性文学批评的纠偏与反思
        4.1.2 叙事视角的选择:“第三性”视角、儿童视角
    4.2 叙事主题与叙事伦理研究
        4.2.1 叙事主题研究:永恒的人性及其他
        4.2.2 叙事伦理研究:对人类不变的关怀和爱
    4.3 叙事结构、语言及其他研究
5 区域性研究及其互动
    5.1 铁凝与河北学者的良性互动
    5.2 铁凝创作对河北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与科研情况

(10)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历程描述: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演进
    第一节 80年代:人道主义指引下的女性“发现”
        一、“人性”的复归
        二、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
    第二节 90年代:商业化大潮冲击下的女性“找寻”
        一、时代转型期的女性疏离
        二、市场中渐被遮蔽的女性
    第三节 21世纪:消费主义导向下的女性“狂欢”
        一、众声喧哗下的女性起舞
        二、观感追求下的女性涌现
第二章 主题意蕴:影像的多重演绎
    第一节 主题的“忠实”再现
        一、还原:思索女性生命体验
        二、变通:凸显女性成长历程
        三、延伸:叩问女性现实困境
    第二节 主题的通俗转移
        一、简化:专注两性情感
        二、弱化:过滤复杂人性
    第三节 主题的“意蕴”重构
        一、置换:张扬个人欲望
        二、颠覆:追忆青春岁月
第三章 形象内涵:“图”与“文”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呈现与立体化
        一、时代召唤下的奋斗女性
        二、社会浪潮中的底层女性
        三、市场推动下的“媚俗”女性
    第二节 性别视阈下的形象重塑
        一、女性导演的强化
        二、男性导演的改写
第四章 叙事策略: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
    第一节 叙事视角:定于一元或多元杂糅
        一、第三人称与女性叙事
        二、视角转换与男性观察
    第二节 叙事时间:乐于营构与跌宕变形
        一、时间的选择与女性的历史境遇
        二、时间的错乱与女性的神秘疯狂
        三、时间的变形与女性的命运起伏
    第三节 叙事空间:艺术截取与审美呈现
        一、荒僻的“角落”与美丽的心灵
        二、“躁动”的校园与焦虑的青春
        三、复杂的职场与纯真的爱情
第五章 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小说与电影的双赢局面
        一、再言说的“利”与“益”
        二、立体解读女性世界
    第二节 小说与电影“跨界”的局限
        一、电影对小说“断章取义”
        二、市场语境下的“疲”与“弊”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和谐共生的方向
        一、遏制无底线媚俗
        二、坚守艺术的“初心”
余论
    一、荧屏中的批判介入
    二、女性精灵的飞舞与再生
    三、阿喀琉斯之踵:电影与小说的不可通约性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四、王安忆小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写实视域下王安忆9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研究[D]. 李雪娇. 渤海大学, 2021
  • [2]王安忆对传统技艺观的反思与建构 ——以其笔下的手艺人为例[D]. 刘祯.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1990年代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身体写作[D]. 杨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4]传播学视角下《长恨歌》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研究[D]. 百合提努尔·普拉提.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5]新世纪女作家创作观念研究 ——以自我、伦理、历史为线索[D]. 张诗雨. 辽宁大学, 2020(01)
  • [6]论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女性空间建构 ——从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出发[D]. 施萌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7]从“主体意识”到“自由女性” ——论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嬗变[D]. 周鹏. 南昌大学, 2020(01)
  • [8]论《长恨歌》之后的上海想象[D]. 殷翼.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铁凝研究综论[D]. 丁航. 辽宁大学, 2020(01)
  • [10]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D]. 魏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1990年代以来王安忆小说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