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平天国朝廷

浅谈太平天国朝廷

一、太平天国诏命衙简论(论文文献综述)

武文杰[1](2021)在《太平天国印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平天国印书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其官方编纂刻印出版的书籍。印书文献集中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政治主张、宣传思想与宗教理念,为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史料。总体而言,太平天国印书版本复杂,现世存量较少,分布零散且多藏于海外。对其系统地进行刊刻研究、流传研究、存藏研究与版本研究,对于丰富太平天国相关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为选题目的与意义、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重点与难点。第一章从太平天国印书的刊刻印行研究出发,具体为印书刊刻时间、地点、机构和制度四方面展开讨论。第二章围绕太平天国印书的流传与存藏进行研究,分为国内与海外两大方面。国内存藏总量较少,散藏在各个图书馆或博物馆;海外存藏中,英国所藏太平天国印书无论种数或册数最为丰富。该章系统完整地总结了太平天国印书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流传历程、搜访成果与存藏现状。第三章作为全文研究的核心,以太平天国印书的版式与内容展开研究,具体分为版式特征、内容特征和避讳字研究三大方面。第四章具体展开对现今太平天国印书影印的分析,提出须亟待推进印书再生性保护的进程。太平天国印书属于珍贵的古籍,由于现今印书多存藏于海外,日后随着印书研究的不断深入,推动其数字化回归必将成为当下及至未来的应有之策。本文将全方位系统性地围绕研究太平天国印书从刻印、流传、存藏到回归的脉络,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研究溯源体系。同时对印书本身独特的版本价值与史料价值作充分的挖掘和展现,并倡议进一步推动太平天国印书的数字化,以便于读者研究利用,加深对于印书的研究了解。

孟义昭[2](2020)在《太平天国科举制度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太平天国的科举制度,是在前代科举制度和清朝科举制度基础上,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模仿、调适与改造,并加入太平天国因素的科举制度。太平天国科举制度与统治模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最高科举准则从未得到落实,科举试题带有鲜明的天国宗教色彩。科举考试具有临时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应试资格极宽,取士过于泛滥。太平天国建立科举制度,是其笼络人心、士心的一种手段。但由于制度设计不够完善,落实程度又极为有限,科举最终沦为装潢天国门面的彩绘。

金瑞[3](2019)在《《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大字典》是在现代辞书编纂理论指导下编写出来的一部新型字典,从1975年计划编写到1990年八卷本全部出齐,用时15年。第一版出版後,从1999年开始正式修订,到2010年第二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与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共同出版,又用时10年,卷轶浩繁,体量巨大,堪称我国语文辞书编纂的标志性典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辞书编纂的学术水准和文化软实力。本文以《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为研究对象,结合前贤时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词典学、文字学、训诂学、词汇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首次对《大字典》水部字整部字从收字、注音、释义、书证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主要从两大角度入手,一是从辞书编纂和词典学角度入手,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等(必要的时候还有《辞源》《近代汉语词典》)大型语文辞书整部字进行综合比较,试图较为先行地发现两部辞书在收字释义和书证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而探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和修订方面的相关问题。二是以《大字典》本身为语言文字材料,梳理了所有水部字,从词汇学角度对其中存在的典型的语义类聚范畴进行个案描写。本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梳理了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的研究情况。关於这两版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专着,专着以《汉语大字典》疑难字的考释方面居多;二是论文,又可以分为字典编排、本体研究及非纯语言文字角度等三个方面。其中本体研究是核心内容和主体内容,又可以细分为声训注音商榷,字头、字形的收录和古文字字形商补,释义的指瑕和训释方式的研究,书证的辨误,字际关系的考证,疑难字的考释,《异体字表》研究,综合性训诂等。第二部分全面比较了两版《汉语大字典》。通过比较,可知第二版《大字典》较第一版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完善。首先是收字有所增加。就整部字典而言,由原来的54678个字头增加到60370个。具体到水部字,增加了 59个类推简化字字头和133个新收字。其次是字形处理得更规范统一。释义方面,第二版秉着词义具有概括性、历史性、社会性、准确性等要求对词义进行了完善。有的增加义项,包括增加新按语和增加条目互见;还有对专名义项进行及时更新,包括行政区划的名称更新和科学名词的定义的更新等;还有吸收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後对旧有义项进行重新编辑等;当然也删减了某些不恰当的义项。例证方面,针对第一版存在的书证欠妥、书证有误、引文失误、引书格式不统一等疏漏,新版主要对其中的硬伤、明显存在的疏误问题进行了修订,同时也删掉了一些不准确不恰当的书证,更方便读者理解。第三部分全面比较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所收水部字。《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水(氵)”部字共收录字头2148个(包含简化字、类推简化字),《汉语大词典》“水(氵)”部字共有字头904个(第五卷并第六卷续)。我们从收字、音项、义项、书证各方面对二典进行了全面对比,发现其中还是存在大量的不一致性,包括音项设置不同、义项设置不同、义项分合不同、方言标注不同、字际关系的沟通不同、相同义项归在不同的音项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体例要求不同之外,有的是因为编者的疏漏,有的是因为对书证及古注的文本理解不同,还有的则是无法避免的学术分歧和尚不能搞清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从词汇学的角度对水部字进行范畴分类辨析。这些水部字基本上都显示出与“水”有关的词义属性。其中又可以按具体的词义分为表示江河湖海或地名专称的名词;表示水流的通称或水流的停聚处的名词;表示与水相连的陆地或水边的相关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的某种液体的名词;表示与天气有关的气象或气候的名词;表示与水相关的动作(主要是他动,与水自流状态相区别)的动词;表示描摹水的形状和态貌的形容词;表示模拟与水相关的声音的拟声词以及其他等等。这每一类大的范畴中又可再细分出许多子范畴的小类。对这些范畴内的单字进行辨析不仅有助於我们对水部字的整体范畴有宏观上的认识,还能帮助我们厘清水部字内部的单字个体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反过来也将对《汉语大字典》收字、释义、义项编排逻辑、字际关系沟通等方面起到补充和指导作用。

丁一[4](2019)在《试析太平天国的文书档案工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在革命运动发展过程中形成大量的反映农民革命的档案文件,这些档案文件为我们今天研究太平天国革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文献。

陶旭佳[5](2019)在《同光之际郭嵩焘海防观研究(1874-1875)》文中提出同治十三年(1874)的中日台湾交涉引发朝野震动,清廷随即便展开海防筹议。对于这场讨论,学界既往重心在于“海防与塞防之争”,比较忽视讨论所达成的共识。为回应这场争论,郭嵩焘写就《筹议海防事宜疏》,表达了其对海防六事和洋务的看法。然学界往往侧重郭氏之洋务观和富强观,却鲜见对该疏原意的探讨,若从海防史的视角去解读其海防疏之内涵,也许更符合当时的语境。集新旧、南北身份于一身的郭氏,其海防取向可作为观照近代海防史的一个切面。在鸦片战争后的两次海防讨论中,部分士人试图以着书宣传海防观念。报刊舆论、海防译书和西方海防观念的传入也在形塑着国人的海防认知,“筹海与制夷”逐渐得到认可。而早年的郭氏经历了数次战争,于海防有切身的体会。在其赋闲家居时,便对北廷辩争中朝廷的海防人才培养方案感到困惑,认为总署和诸臣皆失。台事专约签订后,朝廷谕令海防六事交予沿海军政官员妥议。由此引发的讨论持续了七个月之久,从地方到中央,沿海督抚和京官各叙己见,一时争论迭起。筹议的余波也蔓延到中下层,社会舆论议论纷纷。光绪元年(1875),正值筹议喧嚣之际,郭氏因台事被召入都,其奏陈的海防折即为回应筹议中的各方观点。此折亦是其海防术略的集中体现,包括筹防三策和本源四计,“三宜四计”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他继而推导出“海塞防并重”、“政教为海防之本”、“资商贾之力以兵”的主张。种种言论均显露出郭氏不同于李鸿章等海防要员的取向,中下层人士和中央也给予了回应,进而推进海防政策的调整。赴闽后他着手处理台事,折射出海防观的延伸——海岛观。在海防视域下的郭嵩焘与李鸿章有诸多异同,李氏作为海防重臣,他主张“废塞防、重海防”无可厚非,而郭氏则据时势推出“海塞防并重”论,亦颇具新意。在具体战术上,两者于重点设防、以守为战和以守为款上较为一致,于富强本图和船炮购置有分歧,但均主张师法西洋,师法之别在器物和政制。最特别之处在于郭氏之本末论,有三层含义,首以“政教为本,防边为末”为要,后实转变为以“人心风俗”为本。两种取向各自代表了晚清海防观念史的不同路径,对理解近代人物海防观念的转变有诸多裨益,亦可彰显郭氏海防观的独特处。由上述种种论述,可推出郭嵩焘的海防观在溯本与开新之间。溯本,意指其观念立足点仍在传统,他并未超出传统陆基海防体系的构想,但将通商融入海防中确是近代海防观念史中的创见。开新,意指其“本末之辩”超出了主流话语模式,提供了另一种取法西洋的途径,这一途径在沉寂多年后才为后世发掘。在近代海防与洋务的交融态势下,诸多海防观念的合力处汇成一股主流,郭氏海防观即是这股洪流中的支流,也是反思海防和洋务近代化的一面镜子。这印证了晚清海防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艰难,亦可供当代海防术略构建的鉴戒。

陆涵[6](2018)在《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后,南京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开埠通商、新政、国民政府奠都、首都建设等接连重大事件的洗礼。特别是作为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首都的两段经历,相比国内其他城市的近代发展经历来说是十分罕见的。与城市自发的缓慢进化过程有所不同,大事件作为一种对城市发展的特定干预,其发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发性,且有着影响力巨大、显效迅速等特点。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集聚形成一股强大的变革力量,干预和影响着城市空间的演进历程。结合近代中国及南京所发生的主要重大事件,将1840-1937近百年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晚清战火中的空间破坏与衰败期(1840-1881);洋务风潮下的空间发展与转型期(1882-1926);首都建设期间的空间规划与重构期(1927-1937)。意在通过总结南京近代城市空间的阶段演化特征,分析在大事件干扰下空间功能和结构发生的改变以及空间自身对于这种干扰的应对表现。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挖掘在事件干扰背后隐藏的空间组织逻辑、演化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840-1881年间,在内忧外患之下,南京接连遭受战火的洗礼。特别是洪秀全统治期间,南京城市空间基本处于紊乱、重置的状态。湘军克复后,这种对空间发展的极端干预虽然很快烟消云散,但战争的重创不仅使原有城市功能发生了衰退,还延缓了新的功能要素的产生。总体来看,城市空间演化是处于不断衰败的状态。1882-1926年间,受洋务新风等的影响,南京步入了城市近代化的发展阶段。集中的变化发生在新政之后,新学、实业、医院、教会、金融、近代交通等功能要素在城内不断涌现。不过,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干预仅仅持续了十年,就以辛亥革命的爆发而告终。军阀混战期间,南京城市建设十分缓慢。下关滨江地区却因开埠通商得到了飞快的发展,还带动了城内与商贸往来相关行业的兴盛。城市空间开始向城中以东及城外沿江地区拓展。不过这种改变只是基于长期稳定的空间框架的局部调整,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没有带来空间结构的“质”的改变,城市空间演进处于功能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酝酿阶段。1927-1937年间,南京迎来了近代城建史上的“黄金十年”。“城市规划”开始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崭露头角、发挥作用。虽然这些规划的实施程度并不尽如人意,却足以给空间结构带来巨大的改变。首都干道系统建成后,中山大道及其各向延长线构成了新的城市发展轴线,新街口一跃成为城市中心之所在,空间开始向西北方向拓展,至此,从明代起南京一直固守的城市格局终于被打破。城市空间演化处于重构发展的阶段。总而言之,1840-1937年间南京城市空间演进是一个自然生长和大事件干预复合发展的过程,其中空间的自生发展作为一种城市发展内在的自组织机制,隐形而长效的作用于城市空间演进的整个过程当中,而大事件干预作为空间发展的随机涨落,即时显性的作用于城市空间演进的某一阶段,其产生的空间效应可能是一个缓慢的渐变和积累过程,也可能产生一个“质”的突破性的跃升。

朱从兵[7](2014)在《太平天国癸甲政局述论——以东王杨秀清为中心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的最初两年为癸好年、甲寅年,简称癸甲。这期间,太平天国的政局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整个政局演变的态势就是东王的集权,从东王、北王各主其事,到东王、北王共主军政,再到东王分取北王权力委诸翼王等人,最后形成军政大权均集中到东王的权力格局,并基本稳定下来。其后不到两年,这种权力格局就导致了天京事变。追求集权的东王和显露权力野心的北王都在事变中葬送了自己。葬送自己是集权者和权力野心家的最终命运。以东王为中心,探讨太平天国癸甲政局的演变是有意义的。

王舒雅[8](2014)在《太平天国公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平天国公文是我们研究了解太平天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旨在对太平天国公文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太平天国公文发展史,归纳每一个阶段的公文在文种、文书机构人员、文书制度、文风面貌等方面所呈现的变化及特点。其次,以太平天国公文的革除与创新为中心,分析太平天国公文与众不同的特色。同时,将太平天国公文放置于历史背景之下,分析太平天国公文与同时代清廷公文的区别与联系。从“比较”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太平天国公文的封建本质及其发展的局限。立足于文化阐释的视角,对太平天国公文进行宏观分析,阐述太平天国公文与政治制度、西方文化、中国民间礼俗以及社会心态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以此为坐标,挖掘太平天国公文演变过程给近代公文发展所带来的新因素,认识太平天国公文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太平天国公文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金田起义以前,洪秀全等以喊令与诗歌创作等宣传方式代替纸质文书为革命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早期文书中公文意识已经萌芽。永安建制后,太平天国通过发布公文规范军队纪律,管理社会秩序。格式的规范、制度的初建标志着公文的定型。定都天京以后,大批江南文士加入到文书工作队伍中。文书机构的分工日趋合理,根据政务需要新的文种不断产生,公文撰写和处理制度日趋完备。公文发展较为成熟,处理效率极高。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了有别于封建公文的特征。天京事变给太平天国革命和文书工作以沉重的打击,文书机构在几经波折后才得以重建。一方面对公文制度进行创新,在公文办理和传递方面采用了不少积极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进行文风改革,进一步革除浮文巧言,提倡晓畅务实的文风。革命后期,太平天国在清廷和洋人的双重打击下日趋颓败。终日忙于宗教事务的天王在公文中也表现出对宗教的依赖与迷信。公文的权威性被削弱,文书处理效率大幅降低,封建性质的文书不断涌现,太平天国公文随着革命逐渐走向衰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使得太平天国公文呈现出新的特点。太平天国独创了诸多公文文种。公文语言独树一帜,交叉融合了诗歌语言、宗教语、方言口语和革命隐语。公文内容丰富,不仅传承了以往农民起义公文的革命性,还深入关注民风教化、妇女权益、农业生产、工商发展。与此同时,太平天国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农民领袖利用公文积极外交,促进了所辖区的贸易发展与宗教传播。总之,太平天国在文种的数量、分工的细致、内容的多元、特性的丰富等方面是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失败的农民革命政权难以企及的。与清廷公文相比,太平天国公文虽在公文撰写规范性方面有所不及,然而相较于清朝冗长晦涩的公文引起的“案牍积压”,太平天国简明晓畅的通俗文风却加速了公文的流转,提高了行政效率,对近代公文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太平天国虽然在公文的内容与形式上大胆革新,但依旧对清代公文为代表的封建文书有着一定程度地承袭,主要表现在文种、撰写技巧、文书制度等方面。在撰写技巧上,太平天国运用古代公文常用的技法,针对敌方的弱点以援引史实、数据佐证、心理分析等技巧进行笔伐。在公文的内容上,仍然充斥维护封建特权思想。在文书制度方面,抬头制度、避讳制度都较为常见,封建痕迹更为明显。因此从本质上讲,太平天国公文并未能脱离封建性质。公文指导思想不科学、人才水平有限、人才制度不合理等因素也限制了太平天国公文的发展。太平天国不仅有完备的组织机构还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并以此为中心辐射出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太平天国公文进行文化阐释是很有必要的。传统与西学相互碰撞的文化背景之下,太平天国公文反映出政治制度的变化,也体现出西方文化和中国民间礼俗的特征。公文不仅折射出这一时代人们的社会心理也与文书人员的心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太平天国公文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演变,这种变化并不无规律可循。文种的演进经历了由简入繁,从少到多的趋势;公文处理制度方面也因分工的明确和政务需求日趋细化。公文的效力随着革命形势的衰败由强到弱。这些演变规律揭示了古代公文的发展趋势。太平天国政权的历史跨度虽仅有十余年,但这场革命对近代中国影响至深。公文在太平天国革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反清斗争中,虽然出色地完成了革命宣传工作,却也成为清政府破解太平天国军事策略的重要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公文在古代公文发展史上属于承前启后的阶段,给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带来不小的冲击。公文中所体现的革命性和文化观引发了近代人对救国救民道路以及民族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太平天国文风改革精神开启了近代公文写作的新风气,提倡简洁晓畅的文风至今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胡烨晔[9](2010)在《太平天国宣传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我国近代史上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在短短数年间从“金田小寇”迅速发展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起义运动。这一过程中,太平天国的宣传实践和宣传策略对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深入研究史书、史料等相关记载,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宣传实践出发,呈现出了太平天国运动与太平天国宣传实践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根据太平天国的宣传实践总结归纳出太平天国的宣传策略,主要包括捣毁旧偶像,妖魔化敌人;设立专门机构从事宣传;删除一切异端学说进行思想文化清洗;多种宣传形式并用进行宣传灌输;依靠武力和严酷刑罚进行宣传管控等。太平天国运动后期虽提出了一些具有进步色彩的宣传策略,但由于政局趋于颓败,这些策略并未得到贯彻施行。太平天国的宣传策略是政治宣传与宗教宣传相交融的产物,体现了鲜明的小农特色,同时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它有着丰富的思想来源,如小农思想、儒家思想、近代报刊宣传思想等;它得以实行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如以农民为主的成员构成、以农村为主的势力范围,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等。太平天国的宣传策略对太平天国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太平天国的宣传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它也体现了一些宣传活动的基本规律。但太平天国的宣传策略也有明显的缺陷,如对群众的欺骗、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破坏等。

李欣[10](2008)在《太平天国印书的出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平天国印书是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等统治者为了进行宣传教育及满足政治、军事工作的需要,组织、编写、印刷并发行的大量书籍。太平天国印书,现存数量有限,版本不一,但是它却记载了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内容,为后人深入的研究太平天国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太平天国印书也是我国近代图书出版事业发展史中一幅不朽的篇章。为了重新审视太平天国时期印书的出版学特点,根据现有文献,本文特从出版学的角度,深入的研究了太平天国印书的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历史的角度,从社会及个人两个方面考察了太平天国印书的形成背景;其次,分析并概括了印书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再次,阐述了印书的种类、版本、版刻、纸张、字体、版式、装订、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对太平天国印书机构:诏书衙、诏命衙、镌刻衙、刷书衙、宣诏衙、删书衙的职责、衙址、官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同时,还对太平天国印书的“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制度、加盖“旨准”印制度和封面题刊刻年代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此外,还概括出太平天国时期印书的发行渠道;最后,对太平天国印书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从出版学的角度,对太平天国印书进行深入的分析,将会使我们对太平天国印书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我国的太平天国史、近代图书出版史的发展有所启迪。

二、太平天国诏命衙简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平天国诏命衙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1)太平天国印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印书的刊刻发行
        二、印书的流传与存藏
        三、印书的版本研究
    第三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太平天国印书的刊刻印行
    第一节 刊刻时间与地点
    第二节 刊刻制度与机构
        一、太平天国印书的刊刻制度
        二、太平天国印书的刊刻机构
第二章 太平天国印书流传与存藏
    第一节 国内存藏情况
    第二节 海外流传与存藏
        一、海外流传搜访
        二、海外存藏概况
第三章 太平天国印书版式与内容分析
    第一节 印书版式分析
    第二节 印书内容分析
    第三节 印书避讳字分析
第四章 太平天国印书的再生性保护
    第一节 印书再生性保护现状
    第二节 印书再生性保护前景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已发现太平天国印书种类统计表
附录二:太平天国印书提要
后记

(2)太平天国科举制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举制度与统治模式
二、《钦定士阶条例》与太平天国科举制度
三、太平天国科举制度的特点
余论

(3)《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性及难点
第一章 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研究回顾
    第一节 关於第一版《汉语大字典》
    第二节 关於第二版《汉语大字典》
    小结
第二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一二版不同
    第一节 字头变化
        一 增加字头
        二 删除的字头
        三 次序调整
    第二节 注音变化
        一 删减多余反切
        二 纠正声调疏误
        三 标注新义今读
        四 重置音项
        五 补全读音
        六 待商榷问题
    第三节 释义变化
        一 增加新内容
        二 删减义项
        三 分设义项
        四 更新义项
        五 调整义项顺序
        六 沟通字际关系
        七 音项和义项相配合
        八 改动较大
        九 待商榷问题
    第四节 书证变化
        一 规范书证
        二 增加书证
        三 删减书证
        四 调整书证顺序
        五 义项和书证相搭配
        六 待商榷问题
    小结
第三章 《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水部字比较研究
    第一节 音项设置不同
        一 《大字典》比《大词典》多音项
        二 《大词典》比《大字典》多音项
    第二节 义项设置不同
    第三节 义项分合不同
    第四节 同一个义项归在不同音项下
    第五节 差异巨大
    小结——兼谈大型语文辞书编纂的几个问题
        一 要注意收字完备
        二 要注意书证准确问题
        三 要注意利用方言材料
        四 要注意吸收近代汉语研究成果
第四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范畴类聚研究
    第一节 动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一 “洗涤”类
        二 “涉渡”类
        三 “浇灌”类
        四 “淘滤”类
        五 “沉没”类
        六 “漂浮”类
        七 “泼洒”类
    第二节 名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第三节 个案研究
        个案一 汉语“浇灌”义词汇类聚辨析及其发展演变研究
        个案二 动词“注”的灌注义发展及其成因
        个案三 “潮”义大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字典》《大词典》方言标注不同
附录二 《大字典》《大词典》字际关系沟通不同
附录三 《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词义范畴类聚
致谢

(4)试析太平天国的文书档案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期的文书档案工作
二、日益完善的文书档案工作
三、太平天国的档案工作遭到清政府的窃取和破坏

(5)同光之际郭嵩焘海防观研究(1874-187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时段、概念与方法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海国时代与郭嵩焘行迹
    第一节 海疆多事与中日交锋
        一、海权、海防与“海战”
        二、“岛夷要约”的冲击
    第二节 士人与民众的海防观念
        一、筹海与制夷:《海国图志》与《瀛寰志略》
        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之海防译书考
        三、《防海新论》的引介和传播
        四、《申报》视野下海防舆论的塑造
    第三节 海涛扬波:郭氏初悟海防
        一、游幕生涯:浙江、天津
        二、北廷辩争中的困惑
第二章 “海塞防并重”:郭嵩焘海防观的构建与术略
    第一节 海防筹议论争(1874-1875)
        一、亡羊补牢:总署海防六事
        二、备御之策:甲戌督抚复奏
        三、风波再起:乙亥京师廷议
    第二节 筹防三策:郭氏之海防战略
        一、“据要地,扼海口”
        二、“正朝廷,因民利”
        三、“察事变,任人才”
    第三节 本源四计:郭氏之海防战术
        一、“急通官商之情”
        二、“通筹公私之利”
        三、“兼顾水陆之防”
        四、“先明本末之序”
第三章 郭嵩焘海防术略的诉求与回应
    第一节 海防筹议中郭氏的诉求
        一、筹饷事宜的处理
        二、本在政教,末在防边
        三、船炮的购置问题
    第二节 郭氏海防观的回应
        一、刘锡鸿之评论
        二、中枢采纳与海防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台地抚番中的海岛观念
第四章 海防视域下的郭嵩焘与李鸿章
    第一节 海防观念的共性特征
        一、“理势合一”:经世传统的承继
        二、“以守为战”与“以守为款”
        三、由天下到万国的地理观
    第二节 海防观念的不同面相
        一、海防与边防之偏重
        二、富强之本图何在
        三、铁甲船能设与否
    第三节 潮流的归趋:海防与洋务的交融
        一、主流与支流
        二、“本末论”的演变
结语 溯本与开新之间:晚清士人海防观的转变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时间范围
        1.2.2 空间范围
    1.3 研究资料
        1.3.1 近代政府出版物
        1.3.2 近代报刊
        1.3.3 其他古籍
        1.3.4 历史地图
        1.3.5 其他
    1.4 研究视角、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相关研究成果
        1.5.1 南京近代城市研究
        1.5.2 其他相关研究
    1.6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6.1 研究意义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
        2.1.1 自组织理论
        2.1.2 自组织与城市
        2.1.3 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
    2.2 空间句法
        2.2.1 空间句法的核心理论
        2.2.2 空间句法的三种分割方法
        2.2.3 空间句法的量化指标
        2.2.4 空间句法的优势
第三章 南京城市发展的脉络梳理
    3.1 南京史地概略
        3.1.1 自然地理
        3.1.2 历史沿革
        3.1.3 城市建设
    3.2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的历史分期
        3.2.1 历史分期
        3.2.2 分期依据
第四章 晚清战火中南京城市空间的破坏与衰败(1840-1881)
    4.1 大事件回顾——内忧外患
        4.1.1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4.1.2 太平天国运动(1853-1864)
    4.2 战乱前后南京的社会组织
        4.2.1 人口
        4.2.2 传统教育
        4.2.3 工业
        4.2.4 商业
    4.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先声
        4.3.1 道路
        4.3.2 简易码头
        4.3.3 教堂
        4.3.4 公共图书馆
        4.3.5 电报通讯
    4.4 晚清战火中南京城市空间的破坏与衰败
        4.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4.4.2 太平天国统治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4.4.3 晚清战火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自我修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洋务风潮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转型与发展(1882-1927)
    5.1 大事件回顾——西风渐进
        5.1.1 洋务风潮盛行(1861-1911)
        5.1.2 下关开埠(1899)
    5.2 清末民初南京的社会组织
        5.2.1 工业
        5.2.2 新式教育
        5.2.3 对外贸易
        5.2.4 金融商业
    5.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展开
        5.3.1 道路交通
        5.3.2 沿江码头
        5.3.3 西式建筑
        5.3.4 邮政通讯
    5.4 洋务风潮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转型与发展
        5.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5.4.2 西风渐进背景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5.4.3 洋务风潮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弹性应对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首都建设期间南京城市空间的规划与重构(1927-1937)
    6.1 大事件回顾——首都规划
        6.1.1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
        6.1.2 奉安大典(1925-1929)
        6.1.3 首都建设规划(1927-1937)
    6.2 国民政府奠都后南京的社会组织
        6.2.1 市区范围
        6.2.2 人口
        6.2.3 文化教育
        6.2.4 工业
        6.2.5 商业
        6.2.6 金融
    6.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加快
        6.3.1 道路交通
        6.3.2 近代建筑
        6.3.3 新型住宅区
        6.3.4 公园绿化
    6.4 首都建设期间南京城市空间的规划与重构
        6.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6.4.2 城市规划指导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6.4.3 首都建设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互动反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轨迹
    7.1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特征分析
        7.1.1 城市空间演进的外部形态特征
        7.1.2 城市空间演进的内部空间特征
    7.2 大事件影响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规律
        7.2.1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的自组织发展
        7.2.2 大事件影响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的内在作用机制和具体表现
第八章 结论
    8.1 总结
    8.2 反思
        8.2.1 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局限性
        8.2.2 现代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太平天国公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的价值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目标与创新之处
    四、研究框架与资料来源
第一章 太平天国公文发展史(上)
    第一节 太平天国公文发展史的分期标准
    第二节 太平天国公文的萌芽(1843—1851年)
        一、文书格式初具雏形
        二、革命宣传人员公文意识萌芽
    第三节 太平天国公文逐渐定型(1851—1853年)
        一、常用文种基本固定
        二、公文程式逐渐规范
        三、公文制度的初建
        四、简明文风的形成
第二章 太平天国公文发展史(下)
    第一节 太平天国公文日趋成熟(1853—1856年)
        一、文书机构的建立与人员职责分配
        二、文种的分工与细化
        三、公文效率的提高
    第二节 太平天国文书工作的动荡发展(1856—1861年)
        一、文书机构及人员的重组
        二、文种的使用及变化
        三、公文制度的完备
    第三节 太平天国公文走向衰落(1861—1864年)
        一、文书制度的僵化
        二、文书效力的下降
第三章 太平天国公文的革新
    第一节 太平天国对以往农民起义公文有益经验的吸收
        一、广泛运用公文
        二、公文主旨颇具革命性
        三、重视文书人员的培养
    第二节 太平天国公文的革除与创新
        一、文种的改造:细化与创新
        二、用语的标新:诗歌、宗教语、方言、隐语的交叉使用
        三、内容的多元:丰富性与进步性
        四、格式与称谓的创新:宗教化与平等化
        五、文风的改革:摒弃艰深,务求晓畅
第四章 太平天国公文的封建性及发展的局限—太平天国公文与同时代清朝公文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太平天国公文与同时代清廷公文的比较
        一、公文指导思想的区别
        二、公文写作人员文化素养的对比
        三、不同政治形态下人才制度的差异
    第二节 太平天国公文的封建性质及其发展的局限
        一、太平天国公文的封建烙印
        二、太平天国公文发展的局限性
第五章 太平天国公文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文化阐释的视角以及太平天国公文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太平天国公文与政治制度
        一、公文所体现出的政权变动
        二、公文形式中显示出的政治意味
    第三节 太平天国公文与西方文化及中国传统礼俗
    第四节 太平天国公文与社会意识
        一、反封建、反压迫的社会呼声
        二、太平天国公文与文人心态
结语:太平天国公文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一、太平天国公文发展演变的规律及特点
    二、太平天国公文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太平天国宣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
2 太平天国运动与太平天国的宣传实践
    2.1 拜上帝会的兴起与教义的宣传
    2.2 定都天京后的宣传管控
    2.3 基于宗教认同的对外宣传
3 太平天国的宣传策略
    3.1 捣毁旧偶像,神化“拜上帝”
    3.2 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形式
    3.3 设立印书衙等专门机构从事宣传
    3.4 加强思想屏蔽,清除异端学说
    3.5 紧握宣传时机,凡遇大事必“讲道理”
    3.6 强令背诵各类诏旨印书
    3.7 重视教育的宣传教化作用
    3.8 提倡“文以纪实,言贵从心”
    3.9 设新闻馆、兴各省新闻官
    3.10 使用武力配合宣传
4 太平天国宣传策略的评价
    4.1 太平天国宣传策略的思想来源和社会基础
    4.2 太平天国宣传策略的特点
    4.3 太平天国宣传策略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10)太平天国印书的出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曾经繁盛而日趋冷落的太平天国史研究
        1.1.2 意义非凡的太平天国印书
    1.2 研究现状
        1.2.1 太平天国印书的发现、搜集与整理
        1.2.2 有关印书具体问题的研究
    1.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分析归纳法
    1.6 研究限制
第二章 太平天国印书的形成
    2.1 太平天国印书的形成背景
        2.1.1 社会因素
        2.1.2 个人因素
    2.2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的图书出版事业
第三章 太平天国印书的编辑
    3.1 太平天国印书的内容
        3.1.1 典章制度
        3.1.2 启蒙读物
        3.1.3 宣传教义
        3.1.4 刊刻古书
        3.1.5 文告汇编和论文专集
    3.2 太平天国印书的内容特点
        3.2.1 进步思想的宣传
        3.2.2 传统意识犹存
    3.3 太平天国印书的种类
    3.4 太平天国印书的版本
        3.4.1 由附录“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可知
        3.4.2 由内容增补与修改可知
        3.4.3 由封面所刊年份可知
    3.5 太平天国印书的印刷
        3.5.1 印刷方式
        3.5.2 印刷版式
    3.6 太平天国印书的文学特点
        3.6.1 提倡语体文
        3.6.2 提倡纪实文学
        3.6.3 实行避讳制度
第四章 太平天国印书的管理
    4.1 太平天国的图书机构
        4.1.1 诏书衙
        4.1.2 诏命衙
        4.1.3 镌刻衙
        4.1.4 刷书衙
        4.1.5 宣诏衙
        4.1.6 删书衙
    4.2 太平天国印书的制度
        4.2.1 “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制度
        4.2.2 加盖“旨准”印制度
        4.2.3 封面题刊刻年代制度
第五章 太平天国印书的发行
    (1) 太平军内部各机构和个人
    (2) 普通百姓
    (3) 清军营垒
    (4) 外国友人
第六章 太平天国印书的意义
    6.1 太平天国印书的历史意义
    6.2 太平天国印书的现实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太平天国诏命衙简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太平天国印书研究[D]. 武文杰.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2]太平天国科举制度探析[J]. 孟义昭. 史志学刊, 2020(04)
  • [3]《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D]. 金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3)
  • [4]试析太平天国的文书档案工作[J]. 丁一. 黑龙江档案, 2019(05)
  • [5]同光之际郭嵩焘海防观研究(1874-1875)[D]. 陶旭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D]. 陆涵. 东南大学, 2018(05)
  • [7]太平天国癸甲政局述论——以东王杨秀清为中心的探讨[J]. 朱从兵. 史学月刊, 2014(09)
  • [8]太平天国公文研究[D]. 王舒雅.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9]太平天国宣传策略研究[D]. 胡烨晔.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2)
  • [10]太平天国印书的出版学研究[D]. 李欣. 北京印刷学院, 2008(08)

标签:;  ;  ;  ;  ;  

浅谈太平天国朝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