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西方国家大城市的内城改造与新城建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西方国家大城市的内城改造与新城建设

一、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关于西方国家大城市内城改造与新城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石梦婷[1](2020)在《社区营造导向下的旧工业区更新模式与策略研究 ——昆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存量规划下,人们开始聚焦城市旧区更新的内涵,在旧工业区更新上,既有的实践方式体现出了种种问题。当前时代下社区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以社区发展为目标的旧工业区更新符合当前城市建设的内涵,通过更新实践重新凝聚社区共同体意识、实现社区自治是目标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社区营造”的内容出发,结合对当前城市发展水平以及目前的实践探索,论证借鉴“社区营造”方法的可行性与两者的关联性,并结合“社区营造”与“旧工业区更新”的具体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的具体内容与路径以及更新原则。遵循社区营造的价值观,结合旧工业区更新实践的动态过程,对昆明市已完成更新的旧工业区更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梳理出当前更新模式的参与主体、协作方式、更新过程、更新对象等,再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采访与实地调研得出更新结果,逆向寻找实践过程与实践内容中的问题所在。最后通过社区营造的核心价值理念与方法,使得更新实践能突破现有的困境,满足当前时代下社区建设的需求。结合更新实践的过程的各个阶段,提出社区视角下的更新区域划分与现状问题调查策略、更新组织与保障策略、更新设计策略。

刘岩[2](2020)在《北京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栅栏地区地处明清北京外城,是北京中轴线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里保留了历史延续最长的城市肌理及街区风貌。作为明清以来老北京商业文化荟萃的门户地带,这里汇集了传统与近现代、中式与西式的建筑,也记载着当地的历史故事和市井生活,其区内的会馆、银号、戏园、老字号等建筑是北京宣南形象和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虽经历了多条街道的改造、拓宽,建筑的更新、翻建、修缮,但仍然比较完整的保留了元、明、清以来形成的城市肌理,大量建筑留存至今。本课题的研究范围是大栅栏煤东街区,北起正阳门,南至珠市口,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通过对大栅栏煤东街区的建筑进行整体研究和实地调研,梳理该街区的历史,研究该街区的建筑外部空间特征和典型建筑特征,为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工作提供史料,探索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历史街区内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有效途径。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第一章:主要阐述课题的缘起,包括选题的依据、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相关研究成果概述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等。第二部分为论文的第二到四章:主要研究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形成的相关背景、建筑空间特征和典型的建筑特征。在形成的相关背景中,主要考虑时代发展背景、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三方面内容;在空间特征研究中,从城市层面、街巷层面、合院层面入手,分析该街区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街巷和合院特征;在建筑特征研究中,根据现代建筑功能的分类要求把该街区分为居住建筑、商业建筑、金融建筑和其他建筑类,在每一类型的建筑中按建筑内部空间形式分为不同的类别,介绍每类建筑的典型代表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及建筑构造等方面的特征,并归纳概括各类建筑形式。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根据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价值评估,在建筑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现存建筑的保护状态和修缮情况进行分类,分别提出在空间层面、建筑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保护与更新建议,旨在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工作和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中南段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服务。

张安琪[3](2020)在《我国包容性城市更新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已成为助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更新模式以增长主义为主。增长性城市更新理据于伦理学的功利主义,它用对经济增长“好”的要求来规范更新的具体运作机制,整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城市过度集聚带来的负外部性,在某种意义上也有益于经济增长,但未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集聚不经济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增长逻辑下的更新行为存在何种缺陷?或者说在更重要的意义上,城市更新逻辑应如何演变?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更新研究领域中最具困扰的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实现城市更新综合效益最大化为核心线索,重新审视“增长主义”下我国现行城市更新模式及运作机制,并通过经济学分析对城市更新逻辑演化进行再理论化,旨在寻求适应于新时期发展需求的、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城市更新发展思路——包容性城市更新。本文首先基于跨国视角,对比分析城市更新发展历程,梳理典型发达国家各阶段更新政策的历史背景、参与对象、更新途径与更新结果,从价值取向、开发规模、运作机制等方面总结其经验教训,为研究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引入包容性发展理念,系统分析从“增长”到“包容”的城市更新理念演化逻辑,将包容性发展的操作性要点应用于城市更新的过程分析当中,重新梳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更新实施的组织模式、更新利益的分配和保障方式等与更新实施过程密切相关的行为逻辑,从而提出包容性城市更新概念与发展框架。此外,从更新速度、主体权利、城市定位等方面剖析包容性城市更新发展的现实制约。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三各层面选取城市更新综合绩效评价指标,运用DEA方法中典型的CCR模型分别对深圳市、上海市2004-2018年城市更新综合绩效进行测度与横向对比,从政策驱动角度分析两地对更新改造的响应。最后,提出包容性城市更新的三种模式:以提升中心区活力为导向的创新驱动模式、以邻里网络复兴为导向的社区改造模式和以历史文化保护为导向的文化引领模式,并进一步阐述其并寻求其实现路径与规划策略。

薄宏涛[4](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刘晋华[5](2019)在《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城市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建设体系中炙手可热的领域,同时其纷繁芜杂的主张、观点及具体工作方式也存在混乱。这些问题一方面深度困扰着它的价值发挥,另一方面不停地动摇着自身学科理性的基础,从而在外部和内部形成其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危机。客观理性认识城市设计,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方向,是今日中国城市设计学界必须完成的任务。本文回顾了1921年以来的中国城市设计发展总体历程,重温了既有研究的宏观状态。本文认为,中国城市设计孕育于一种复杂化的语境体系,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曲折、断续、片段化、破碎化的发展状态。针对这种客观的历史状态,在梳理城市设计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取了学界对城市设计认识观念中的共识与争鸣,建立了一个以空间观念为核心的“技术-价值”模型。使用该模型审视中国城市设计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宏观发展,构建一个理解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范式演变框架,发现包括“形体的设计”、“设计的综合”、“设计的控制”、“政策的设计”等在内的范式构成了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四个基本路径。通过对各个范式的解读和批判,本研究揭示了1921年以来中国城市设计范式发轫、成型、演进与嬗变的整体态势、动力因素、内在逻辑和原型范本,进而对城市设计的概念、角色、科学性和运作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再认识。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城市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同时也受到时代局限,其范式是在逐渐理性和开放的观念支撑下发轫并展开的。现实需求与外部诱导使它的成长是一种反应式、被动型的“冲击-应对”演进逻辑,呈现出传统范本、欧美范本、苏联范本等不同的学习样本之间的接力、套叠关系。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角色以及运作机制受到多个范本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形态和复杂的制度环境中不稳定演进,正向进步与反向后退交织。本文建议,当前学界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外部经验,实现外来范本的良好嫁接与再生,同时需要强化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先于工程技术创新,而解决当前城市设计学科建设危机的密钥和关键,则是着力清晰化并重建中国城市设计的价值指向。【全文字数】14.2万【图表数】图片32张,表格22个

熊梦林[6](2019)在《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物化体现,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在城市发展同质化日益严重的当代,历史文化对于彰显城市特色文脉,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护、传承、发展城市文化遗产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议题。文化遗产包括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不可移动性在城市建设中易遭到破坏,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本论文从遗产保护整体性的视角,以广州明清城墙及城墙内部附近的文物古迹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遗产游步道构建的方法,以广州城墙遗迹为纽带,以揭示广州城墙文化内涵、构建其公众对于广州城墙的认知为主要目的,同时联结城墙附近的遗产资源,形成城墙遗产游步道,从而形成对城墙、文物古迹的整体的保护和利用,达到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目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本论文的背景和理论研究。第一章基于广州城墙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广州城墙遗产游步道的概念,提出以构建遗产游步道的方式实现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的保护;第二章回顾了遗产游步道概念的起源以及国内外的相关案例实践,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的规划设计方法,为广州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的提供指导思路。第三章属于对广州城墙相关遗产资源的认知。本章节梳理了广州城墙发展的历史脉络,剖析了城墙的文化内涵以及与城市空间的联系,初步提出城墙遗产游步道的规划结构;同时对城墙现状及城墙附近遗产资源、公共空间分布展开了描述,并从城墙现状环境特点论证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的可行性,提出了城墙遗产游步道规划的思路。第四章对城墙范围内及附近的文化遗产展开评价,作为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的依据。结合遗产游步道的特征及构建的目的搭建了遗产评价体系,建立了量化的评价标准体系。第三章与第四章的研究内容奠定了广州城墙遗产游步道的规划结构和遗产构成要素。第五章是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的具体规划设计研究,重点提出城墙遗产游步道的规划设计策略、规划设计内容、配套游憩服务设施的规划以及实施管理策略。

汪平西[7](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高舒琦[8](2018)在《美国扬斯敦市精明收缩规划的实施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文中认为收缩城市是近年来国际与国内城市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议题。二战后,西方国家中的一些城市因去工业化、郊区化、制度变迁等原因出现了人口持续减少的现象,而被归类为收缩城市。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中,人口规模与建成空间规模长期失衡的问题,一些美国的收缩城市提出了以减小建成空间为导向的精明收缩规划,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外的收缩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现象与机制的探讨之上,而规划应对及实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同时,我国的收缩城市方兴未艾但缺乏任何有针对性的规划,尚需吸取国外的经验与教训。本文聚焦于美国一个较为典型的收缩城市——俄亥俄州的扬斯敦市,在近年来所颁布的两个以建成空间减量为精明收缩导向所颁布的规划,在实施上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取得的成功和经验。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半结构访谈、编程以及基于地块的GIS评估方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首先对扬斯敦市的城市收缩背景及地理与建成空间表征进行了分析。随后,分别分析了扬斯敦市以系统化、主动式的建成空间减量为导向,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转变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精明收缩的《2010总体规划》,在其下位的《2013区划》上的实施情况;以及以分散化、被动式的建成空间减量为导向,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指定城市中的衰败建筑以实现精明收缩的《社区行动规划》,在引导建筑拆除上的实施情况。相应的,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发现。第一,无论是在一致性视角下还是在有效性视角下,扬斯敦市《2010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土地利用转变的减量方式,在《2013区划》中,均未得到较好地实施,这是因为《2010总体规划》忽视了规划实施中所可能涉及的产权、法律、民主、政治以及经济等一系列制度的影响。第二,扬斯敦市《社区行动规划》所提出的衰败建筑拆除的减量方式,在实施中的总体效果相对较好。但是规划的两个实施者,地方政府与土地银行,由于在实施路径、分工模式、管理模式等制度上的显着不同,使得前者的规划实施结果无论是在一致性还是在有效性上,均远远不如后者。本研究指出精明收缩规划本身并不是拯救收缩城市的万灵药,关键在于建立正当、合适的制度,从而保障收缩城市中各种建成空间减量途径的合法、经济与有效。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收缩城市在规划应对上所存在的种种困境及其原因,本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指出了扬斯敦案例值得学习的经验与应当吸取的教训。

赵文飞[9](2018)在《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南京市主城区(城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老城单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南京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城区内集聚了大量人口和建设开发,为了引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老城区不断向新城区疏解过度拥挤的产业和人口,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但同时职住分离的情况也愈加明显,老城与新城之间面临着双向交通拥堵现象。基于此背景,本文对南京市老城区的职住空间及其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解析职住分离的影响因素,试图探索职住空间的优化策略,进而缓解职住分离带来的交通拥堵现象。本文采用问卷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基础数据,spss软件进行特征分析和数据分析,gis软件进行空间落位,借鉴相关研究量化测度职住关系。主要包括老城区职住空间概况、职住空间总量测度、职住空间特征分析、职住关系解析、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以及项目实践应用六部分内容。首先梳理总结老城区职住空间发展概况,然后采用居住就业偏离度指数和居住就业比率两种方法对南京市老城区职住空间总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老城区居住就业总量基本平衡,进而进一步解析南京市老城区的结构性匹配状况:本文以老城区调研片区为例从单因子、主因子和聚类分析三方面分析职住空间特征;随后从基于通勤时间和综合各通勤因子两种方法分析老城区的结构性匹配程度。在此基础之上,探讨老城区职住均衡性的影响因素,并从居住空间、就业空间、交通系统和公共设施四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后,以南京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实证,探索职住空间优化措施的实践运用。

陈易[10](2016)在《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研究:机制与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精明收缩的城市工业园区转型再生研究”(N0.51578276)中国快速城镇化持续了十余年,新城、新区建设拉开了城市与区域的框架,城市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当城市增长主义逐步走向终结时,城市发展也从增量开发转向以城市更新为代表的存量开发。很显然,继续沿用增量发展时期空间治理方式是完全无法解决存量发展时期的城市更新问题。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会推动空间治理方式的转型,当下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方式需要转型。一方面,城市更新本身面对越来越多元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区域发展差异更加让城市更新问题显得十分复杂。中国城市更新领域的空间治理研究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选择了城市更新空间治理中的机制与模型作为研究切入点,以城市政体为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创新性地通过构建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机制与总体模型,深入研究了空间治理宏观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地方政府-市场-社会、以及以城市发展要素为代表的空间资源之间的空间博弈关系。以此为空间治理元模型,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城市更新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出现的四个代表性空间治理模型,即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以及监督性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并且引用包括营口北转地区旧城改造、北京东花市地区城市更新、广州杨箕村三旧改造和汕头大布上社区改造实证,分别详实地论证了本次研究所提出的空间治理元模型和四个代表性空间治理模型。针对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机制与模型探讨,研究进一步从探寻基于中国制度文化特点的善治模式角度阐述了城市更新过程中善治体系的构建。根据善治的两个层面,即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与地方制度安排,提出了在中国制度特色与文化背景下,如何基于区域差异、市场发育和社会文化网络构筑中国特色的善治体系。指出伙伴关系与社会自组织将会成为未来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主要方向。空间治理应该关注基于市场、社会的地方政府治理、政企伙伴和社企伙伴关系建设,以及NGO与社区自组织的培育。最后,文章指出了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本阶段需要特别关注的要点以及下一阶段发展的趋势。中国需要形成现代化的城市更新治理体系,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城市更新问题。本论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是全文总领,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基础、思路、方法、内容以及研究框架,指出本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及框架。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即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本章系统梳理和阐述了空间治理的理论基础与脉络,以及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国内外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分别进行总结梳理,为下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设计提供既有研究基础支撑。第三章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机制与总体模型架构。本章阐述了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理论假设,提出将空间治理机制以及针对中国国情的一个总体空间治理模型,以及典型性的四个空间治理模型。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搭建了理论一实证研究的逻辑关系。为下面关于四个模型的分章节研究打下了基础。第四章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通过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提出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出现的环境特征。并从政府政体在治理中的角色入手,分析治理关系。提出在此治理模型中,城市更新的正面与负面空间效应。以辽宁营口北转地区的城市更新作为实证,进行进一步验证。第五章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对要素市场初步建立的发展环境展开分析,研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城市社会经济要素的变化对空间治理所产生的影响。分析市场力量开始介入城市更新中三元政体的角色转变。并以北京东花市地区城市更新为例,充分研究该空间治理模型下的空间效应。第六章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深入分析快速增长阶段,随着要素市场的形成,市场力城与社会力量在空间治理中的角色地位不断增强。研究在政府与发展商充分合作的背景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效应。以广州三旧改造为案例,分析并验证该空间治理模型。第七章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基于城市政体,借鉴双重动向理论,延伸空间治理的类型。通过对汕头潮南大布上社区的改造实证,前瞻性分析在公众力量不断上升,并构成与市场力量互动的状态下,治理关系如何发展。并总结出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特征与构成。第八章中国城市更新的善治模式探讨。从当前新常态、新型城镇化等宏观背景人手,基于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假设,进一步探讨善治模式。探寻可能的城市更新治理方向,以及基于中国制度文化特点的善治思路。第九章结论与讨论,即为全文讨论内容的总结和讨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创新点基础上,提出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讨论的内容。

二、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关于西方国家大城市内城改造与新城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关于西方国家大城市内城改造与新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营造导向下的旧工业区更新模式与策略研究 ——昆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机遇
        1.1.2 困境
        1.1.3 他山之石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解读
        1.2.1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解读
        1.2.2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解读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社区规划与旧工业区更新的研究历程与趋势
        1.4.1 社区规划的研究历程与趋势
        1.4.2 旧工业区更新的研究历程与趋势
        1.4.3 对本研究的启示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社区营造相关理论与实践解读
    2.1 我国社区发展建设历程与相关政策
    2.2 社区营造的理论与具体内容
        2.2.1 台湾社区营造的背景渊源
        2.2.2 社区营造的理论基础
        2.2.3 社区营造的具体内涵
    2.3 社区营造与旧工业区的相关案例解读
        2.3.1 通过旧工业区遗存进行社区营造的案例
        2.3.2 通过旧工业区更新实践实现社区营造目标的案例
        2.3.3 对本论文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模式的研究
    3.1 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的关联性与可行性研究
        3.1.1 社区营造与旧工业区更新的关联性
        3.1.2 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的可行性研究
    3.2 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模式的具体内容
        3.2.1 社区营造的价值观
        3.2.2 社区营造的实践方法
        3.2.3 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的路径
    3.3 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的意义与原则
        3.3.1 意义
        3.3.2 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区营造启示下的既有更新模式分析
    4.1 昆明市旧工业区更新既有模式梳理
    4.2 既有模式典型案例解读
        4.2.1 艺术人群自组织模式——创库
        4.2.2 文化公司运营模式——M60
        4.2.3 开发商开发模式——C86山茶坊
    4.3 案例对比与问题思考
        4.3.1 参与主体对实践的影响
        4.3.2 空间形态上的主要问题
        4.3.3 介入产业社区化的思考
        4.3.4 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的分析
        4.3.5 社区关系的对比思考
        4.3.6 既有自组织更新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区营造导向下的更新策略
    5.1 更新区域划分与现状问题调查策略
        5.1.1 更新区域划分策略
        5.1.2 现状问题调查策略
    5.2 更新组织与保障策略
        5.2.1 培育与挖掘参与主体
        5.2.2 参与主体的协作方式
        5.2.3 全过程公共参与保障
    5.3 更新设计策略
        5.3.1 空间优化策略
        5.3.2 文化发展策略
        5.3.3 产业发展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表索引
附录 C:昆明市旧工业区更新统计表

(2)北京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依据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范围及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范围
        1.2.3 研究的方法
    1.3 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1.3.1 与北京历史、中轴线和大栅栏地区相关的研究概述
        1.3.2 与胡同和建筑相关的研究概述
        1.3.3 与建筑保护与更新相关的研究概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大栅栏地区与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
        1.4.2 大栅栏煤东街区
        1.4.3 建筑保护与更新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大栅栏煤东街区的相关背景
    2.1 历史沿革背景
        2.1.1 金元时期的发端
        2.1.2 明清时期的繁荣
        2.1.3 解放以来的发展
    2.2 自然环境因素
        2.2.1 北京的地理环境
        2.2.2 北京的气候特征
        2.2.3 大栅栏地区的运河水系
    2.3 人文环境因素
        2.3.1 休戚相关的皇家文化
        2.3.2 老号麇集的商业文化
        2.3.3 早期经济的金融文化
        2.3.4 会馆浸濡的士绅文化
        2.3.5 九流汇聚的民俗文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的空间特征
    3.1 城市层面
        3.1.1 大栅栏煤东街区与北京古都的关系
        3.1.2 大栅栏煤东街区与中轴线的关系
        3.1.3 大栅栏煤东街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3.2 街区层面
        3.2.1 街巷格局肌理与胡同功能
        3.2.2 胡同的空间尺度与主要类型
        3.2.3 胡同景观特征
        3.2.4 典型街巷胡同特点
    3.3 合院层面
        3.3.1 合院与胡同的组合形式
        3.3.2 合院之间的组合形式
        3.3.3 合院类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栅栏煤东街区典型建筑特征
    4.1 居住建筑
        4.1.1 合院式居住建筑
        4.1.2 独栋楼房式居住建筑
    4.2 商业建筑
        4.2.1 商居相结合的传统商业建筑
        4.2.2 带有室内中庭的近代商业建筑
        4.2.3 中西合璧的现代商业建筑
    4.3 金融建筑
        4.3.1 合院式金融建筑
        4.3.2 带有室内中庭式的金融建筑
        4.3.3 独栋楼房式金融建筑
    4.4 其他建筑
        4.4.1 会馆建筑特点综述
        4.4.2 宗教建筑特点综述
        4.4.3 观演建筑特点综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探讨
    5.1 建筑保护与更新的依据
        5.1.1 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理论依据
        5.1.2 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政策依据
        5.1.3 建筑保护与更新的价值评估
    5.2 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指导思想
        5.2.1 基本原则
        5.2.2 分类原则
    5.3 建筑保护状态与修缮情况
        5.3.1 保护修缮类建筑
        5.3.2 有待更新类建筑
        5.3.3 拆除重建类建筑
        5.3.4 保存现状存因
    5.4 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建议
        5.4.1 在空间层面上的保护与更新建议
        5.4.2 在建筑层面上的保护与更新建议
        5.4.3 在社会层面上的保护与更新建议
    5.5 小结
结论
附录
    大栅栏煤东街区文物建筑现状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包容性城市更新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多学科视域下城市更新内涵及发展
        1.2.2 城市更新模式及策略研究
        1.2.3 城市更新绩效测度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典型发达国家城市更新经验思考及启示
    2.1 跨国视角下城市更新发展对比分析
        2.1.1 他山之石:典型发达国家城市更新历史考察
        2.1.2 本土探索:历史审视下我国城市更新独特性
    2.2 典型发达国家城市更新发展取向及特点
        2.2.1 从形体主义到人本主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2 从推倒重建到社区复兴:社会公平的诉求
        2.2.3 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参与:都市运动的觉醒
    2.3 典型发达国家城市更新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3.1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丰富城市更新内涵
        2.3.2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积极优化制度环境
        2.3.3 探索深度参与式规划,实现多元主体共治
第3章 从“增长”到“包容”:城市更新理念演化逻辑
    3.1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3.1.1 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3.1.2 社会经济学相关理论
        3.1.3 包容性发展的缘起与蕴涵
    3.2 从“增长”到“包容”的演化逻辑解析
    3.3 包容性城市更新发展框架
        3.3.1 目标价值的包容
        3.3.2 参与主体的包容
        3.3.3 实施客体的包容
第4章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现状及现实困境
    4.1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现状
        4.1.1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历程
        4.1.2 我国城市更新对象及驱动因素
        4.1.3 我国城市更新类型及决策体系
    4.2 我国城市更新现实困境
        4.2.1 速度反思:分权化下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4.2.2 权利挑战:市场化下忽视社会公平正义
        4.2.3 定位困境:全球化下城市文化特色丧失
第5章 基于DEA方法的城市更新综合绩效评价
    5.1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1.1 研究方法选取
        5.1.2 指标体系构建
    5.2 深圳市城市更新综合绩效实证分析
        5.2.1 深圳市城市更新发展历程梳理
        5.2.2 深圳市城市更新体系概况
        5.2.3 DEA评价结果与分析
    5.3 上海市城市更新综合绩效实证分析
        5.3.1 上海市城市更新发展历程梳理
        5.3.2 上海市城市更新体系概况
        5.3.3 DEA评价结果与分析
    5.4 城市更新综合绩效横向对比分析
第6章 迈向包容性城市更新:模式与路径
    6.1 以提升中心区活力为导向的创新驱动模式
        6.1.1 全面提高城市品质
        6.1.2 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
    6.2 以邻里网络复兴为导向的社区改造模式
        6.2.1 丰富公众参与形式
        6.2.2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6.3 以历史文化保护为导向的文化引领模式
        6.3.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6.3.2 分类实施文化政策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5)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城市设计何去何从?
        1.1.1 百年城市建设历史:建设与破坏
        1.1.2 百年城市设计理论:多元与混乱
        1.1.3 百年城市设计建制:前行与迟疑
    1.2 研究问题
        1.2.1 危机
        1.2.2 问题
        1.2.3 目的
        1.2.4 意义
    1.3 对象界定
        1.3.1 中国城市与1921年
        1.3.2 城市设计
        1.3.3 范式及其相关概念
    1.4 文献综述
        1.4.1 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研究
        1.4.2 中国城市设计的类型或范式研究
        1.4.3 国际城市设计发展的研究
        1.4.4 综合评述
    1.5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与论述框架
        1.5.1 预设的前提
        1.5.2 研究方法
        1.5.3 基本框架
第二章 重温:中国城市设计发展与研究的历史回顾
    2.1 研究文献的历史动态
        2.1.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2.1.2 结果与解读
        2.1.3 文献研究的结论
    2.2 历史分期研究
        2.2.1 当前相关分期研究
        2.2.2 基于发展态势的多层次分期方法
    2.3 小结
第三章 主线:共识与争鸣中的“技术-价值”解释框架
    3.1 历史沉淀的共识与争鸣
        3.1.1 城市设计的概念
        3.1.2 城市设计的角色
        3.1.3 城市设计的制度化
    3.2 多元立场中隐含的谜题
        3.2.1 空间观念脉络
        3.2.2 一个新的解释体系:“技术-价值”认知模型
    3.3 小结
第四章 分化:“技术-价值”框架下的范式解读
    4.1 “形体的设计”——设计建成形态
        4.1.1 形体秩序的整合
        4.1.2 建筑设计的扩大
        4.1.3 城市的形式艺术
        4.1.4 形体的数理逻辑转向
    4.2 “设计的综合”——综合协调形态
        4.2.1 多学科综合工作的桥梁和中介
        4.2.2 城市规划综合方法的先天组成
        4.2.3 规划的落实和具体化
        4.2.4 综合环境设计
    4.3 “设计的控制”——法则管制形态
        4.3.1 以城市设计导则为媒介的形式控制
        4.3.2 依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
        4.3.3 结合法律法规
        4.3.4 以土地契约开发为主要途径
    4.4 “政策的设计”——规则培育形态
        4.4.1 以规则培育空间
        4.4.2 关注公共领域
        4.4.3 对公众意愿的反映
        4.4.4 权利意识与价值调和
    4.5 小结
第五章 审视:对不同范式的剖析
    5.1 形体的设计
        5.1.1 认识体系:形体假设的隐忧与深层结构的忽视
        5.1.2 价值体系:精英化
        5.1.3 应用体系:工程思维
    5.2 设计的综合
        5.2.1 认识体系:局部的中介
        5.2.2 价值体系:城市规划的艺术价值
        5.2.3 应用体系:以特色为导向的实践
    5.3 设计的控制
        5.3.1 认识体系:控制依据与控制边界
        5.3.2 价值体系:隐含的价值标准
        5.3.3 应用体系:弹性不足还是刚性不足
    5.4 政策的设计
        5.4.1 认识体系:作为对技术思维的批判
        5.4.2 价值体系:对公共利益的追问
        5.4.3 应用体系:制度根系的改良
    5.5 小结
第六章 归纳:范式整体演变的特征与逻辑
    6.1 范式演变的态势
        6.1.1 新与旧:新旧共进,截面共存
        6.1.2 主与次:百家争鸣,并列渗透
        6.1.3 断与续:断续结合,跳跃演变
    6.2 范式转移的动力
        6.2.1 观念支撑:理性化、开放性
        6.2.2 现实催发:反应式、被动型
        6.2.3 外部诱导:功利性、依赖性
    6.3 整体演变的逻辑
        6.3.1 角色转向:从设计技术到管理工具的跃迁
        6.3.2 理论失位:支柱理论软弱倒逼的思想游离
        6.3.3 结构失衡:战略性与本土性的不平衡发展
    6.4 原型范本的呈现
        6.4.1 传统范本消隐:传统化与现代性
        6.4.2 外部范本嫁接:欧美范本与苏联范本的接力交替
        6.4.3 不同范本套叠:路径依赖与源流关系
    6.5 小结
第七章 反思:范式演变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再认识
    7.1 术语内涵:范本嫁接视角下的五次概念转换
        7.1.1 欧美范本视角下的“设计、规划、计划”
        7.1.2 苏联范本嫁接过程中的“设计、规划、计划”
        7.1.3 城市设计在工作程序中被取消
        7.1.4 欧美范本的“现代城市设计”引入
        7.1.5 城市设计的修复与苏联范本的消解
    7.2 角色理解:试图将欧美经验贯穿苏联模式全过程
        7.2.1 理解规划工作的全过程
        7.2.2 放弃“城市设计”是否可能
    7.3 理论内核:科学性与学科发展
        7.3.1 城市理论、规划理论与设计理论
        7.3.2 科学性的反思
    7.4 运作制度:范式选择与中国现代化
        7.4.1 范式演变视角下城市设计制度化的出发点
        7.4.2 城市设计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7.4.3 城市设计范式与社会组织结构的悖谬
        7.4.4 社会和学科双转型背景中的构想
    7.5 小结
第八章 讨论
    8.1 建议
        8.1.1 正视外部经验,明确战略方向
        8.1.2 强化科学指导先于技术创新
        8.1.3 重建中国城市设计的价值取向
    8.2 创新、难点与不足
        8.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8.2.2 本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索引
附录二 :作者简介
后记

(6)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缘起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难题
        1.1.3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诉求
    1.2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概念的提出
        1.2.1 城墙的内涵和意义
        1.2.2 广州城墙保护的现状
        1.2.3 建立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的概念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研究
    2.1 国际相关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2.1.1 绿道
        2.1.2 遗产廊道
        2.1.3 文化线路
        2.1.4 遗产游步道
        2.1.5 历史文化散步道
    2.2 国际相关案例研究
        2.2.1 美国波士顿自由之路
        2.2.2 东京历史文化散步道
        2.2.3 香港文物径
        2.2.4 国际案例经验小结
    2.3 国内理论实践研究
        2.3.1 遗产游步道概念内涵解读
        2.3.2 遗产游步道规划应用探索
    2.4 小结
第三章 广州明清城墙游步道遗产资源认知
    3.1 广州城墙的历史演变
        3.1.1 秦汉时期——番禺二山,选址建城
        3.1.2 隋唐时期——三江汇流,城池扩张
        3.1.3 宋元时期——增修城池,三城并立
        3.1.4 明清时期——内城外廓,城址南拓
        3.1.5 民国时期——拆除城墙,突破阻碍
        3.1.6 建国至今——城墙消弭,道路扩建
    3.2 广州城墙的文化内涵
        3.2.1 城墙与城市空间格局
        3.2.2 城墙与城市历史文化
    3.3 广州城墙的遗产资源构成及现状认知
        3.3.1 城墙防卫体系
        3.3.2 历史文化遗产
    3.4 广州城墙遗产游步道的建设条件
    3.5 广州城墙遗产游步道的规划思路
    3.6 小结
第四章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遗产资源评价与判别
    4.1 遗产资源评价的对象和评价原则
    4.2 遗产资源评价的方法——层次分析法
        4.2.1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和过程
        4.2.2 层次分析法用于本研究的可行性
    4.3 相关评价经验借鉴
    4.4 遗产评价因子的选取
        4.4.1 评价因子选取的原则
        4.4.2 评价因子选取的依据
    4.5 评价体系的搭建
        4.5.1 评价因子的确定
        4.5.2 评价因子的权重计算
    4.6 遗产资源综合判别
        4.6.1 遗产评价标准的确立
        4.6.2 遗产资源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的构建
    5.1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的原则
    5.2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的目标
    5.3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规划设计策略
        5.3.1 遗产游步道的连续性
        5.3.2 遗产游步道分段指引
        5.3.3 遗产游步道重点节点设计
    5.4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主要规划设计内容
        5.4.1 城墙遗迹的暗示与隐喻
        5.4.2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
        5.4.3 城市历史文脉的解读与传播
    5.5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配套游憩服务设施
    5.6 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保护实施对策探讨
        5.6.1 加强管理监督
        5.6.2 协调各方利益
        5.6.3 深化公众参与
    5.7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的内容
    6.2 展望的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遗产评价因子权重专家调查问卷
致谢
附件

(7)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概念界定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0.4.1 研究方法
        0.4.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3.3.1 访谈
        3.3.2 实地观察
        3.3.3 问卷调查
        3.3.4 文献研究
        3.3.5 认知地图
        3.3.6 数据分析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3.1 文献回顾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5.5.1 西园新村概况
        5.5.2 研究设计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5.5.4 指标权重计算
        5.5.5 模糊综合评价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6.2.4 公共空间重构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8)美国扬斯敦市精明收缩规划的实施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收缩城市在全球逐渐呈常态化现象
        1.1.2 我国的收缩城市现象正在逐渐显现
        1.1.3 我国当前的规划难以应对收缩城市
        1.1.4 美国的精明收缩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1.2 选题原因
        1.2.1 扬斯敦市的代表性及研究的可行性
        1.2.2 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的创新性
        1.2.3 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的创新性
    1.3 研究问题
        1.3.1 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的实施结果如何?
        1.3.2 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的实施结果如何?
    1.4 研究的分析逻辑与框架
        1.4.1 分析逻辑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1 揭示扬斯敦的精明收缩规划在实施上的经验与教训
        1.5.2 为我国收缩城市在实现精明收缩上提供参考与建议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2.1 收缩城市的相关研究
        2.1.1 收缩城市的概念
        2.1.2 收缩城市的类型
        2.1.3 收缩城市的成因
        2.1.4 收缩城市的表象
        2.1.5 收缩城市的研究溯源
    2.2 精明收缩的相关研究
        2.2.1 精明收缩的概念
        2.2.2 精明收缩的背景
        2.2.3 精明收缩的历史溯源
        2.2.4 精明收缩的主要策略
        2.2.5 对精明收缩的评价
    2.3 规划实施评估的相关研究
        2.3.1 规划实施评估的意义
        2.3.2 规划实施评估的价值取向
        2.3.3 规划实施评估的相关方法
        2.3.4 规划实施评估的阶段与类型
    2.4 研究方法与设计
        2.4.1 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实施研究的方法
        2.4.2 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实施研究的方法
    2.5 文章结构与技术路线
第3章 扬斯敦的城市收缩背景及其特征
    3.1 扬斯敦的地理与区位特征
        3.1.1 地形地貌
        3.1.2 区位特征
    3.2 扬斯敦地方政府的运作模式
        3.2.1 与郡政府之间的关系
        3.2.2 城市内部的政治格局
    3.3 扬斯敦的历史发展脉络
        3.3.1 创立期(1797-1840)
        3.3.2 发展期(1840-1940)
        3.3.3 滞涨期(1940-1970)
        3.3.4 衰退期(1970至今)
    3.4 扬斯敦的经济与社会状况
        3.4.1 经济与产业
        3.4.2 社会与种族
    3.5 扬斯敦城市收缩的地理空间特征
        3.5.1 大都市区范围内的收缩特征
        3.5.2 扬斯敦城市内部的收缩特征
    3.6 扬斯敦城市收缩的建成空间特征
        3.6.1 废弃建筑数量较多
        3.6.2 城市肌理不再连续
        3.6.3 市政与公共设施关闭
    3.7 小结
第4章 面向土地利用的精明收缩:扬斯敦《2010总体规划》实施研究
    4.1 《2010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及其内容
        4.1.1 规划编制的动因
        4.1.2 规划编制的过程
        4.1.3 规划的主要内容
        4.1.4 规划编制后的反响
    4.2 总体规划在区划上的实施路径
        4.2.1 美国总体规划在区划上实施的一般情况
        4.2.2 扬斯敦《2013区划》的编制背景与内容
    4.3 《2010总体规划》在《2013区划》上的实施评估
        4.3.1 两者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4.3.2 《2013区划》只是在《1993区划》之上的微调
    4.4 《2013区划》未能较好实施《2010总体规划》的原因
        4.4.1 产权因素
        4.4.2 民主制度因素
        4.4.3 规划许可因素
        4.4.4 政治因素
        4.4.5 经济因素
    4.5 本章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小结
第5章 面向衰败建筑的精明收缩:扬斯敦《社区行动规划》实施研究
    5.1 《社区行动规划》编制的背景及其内容
        5.1.1 规划编制的背景
        5.1.2 规划编制的动因
        5.1.3 规划编制的过程
        5.1.4 规划的主要内容
    5.2 《社区行动规划》在引导衰败建筑拆除上的实施路径
        5.2.1 美国各地衰败建筑拆除的一般情况
        5.2.2 地方政府拆除违反法规的衰败建筑
        5.2.3 郡土地银行拆除滞纳房产税的建筑
    5.3 《社区行动规划》在引导衰败建筑拆除上的实施评估
        5.3.1 规划实施的一致性不如有效性
        5.3.2 土地银行的规划实施结果优于地方政府
    5.4 《社区行动规划》与其实施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5.4.1 地方政府与土地银行的分工不同
        5.4.2 地方政府与土地银行的管理不同
    5.5 《社区行动规划》实施评估会议的再评估
        5.5.1 评估中各方信息不对等
        5.5.2 评估中规划的内容发生了变动
        5.5.3 评估中各方权力不对等
    5.6 本章讨论与小结
        5.6.1 讨论
        5.6.2 小结
第6章 扬斯敦案例给我国收缩城市的启示
    6.1 我国收缩城市的基本类型
        6.1.1 产业单一型收缩城市
        6.1.2 边缘型收缩城市
        6.1.3 制度影响型收缩城市
    6.2 我国收缩城市在规划上的困境
        6.2.1 人口管理与预测困境
        6.2.2 建成空间供给过量困境
        6.2.3 空置与废弃建筑管理困境
    6.3 造成困境的原因
        6.3.1 制度性因素
        6.3.2 技术性因素
        6.3.3 管理性因素
    6.4 扬斯敦案例值得我国学习的经验
        6.4.1 既有建筑管理的制度化
        6.4.2 设立房产税与土地银行
        6.4.3 开发边界与行政边界的稳态化
        6.4.4 设立空间减量基金与土地开发权转移
    6.5 扬斯敦案例值得我国吸取的教训
        6.5.1 建成空间减量需注意正当程序
        6.5.2 警惕基层民主导致减量规划失效
    6.6 本章讨论与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贡献与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象记录
    附录二 部分访谈资料整理(英文)
        采访扬斯敦市某非政府组织创始人I
        采访扬斯敦市规划局工作人员B
        采访扬斯敦州立大学规划专家T
        采访负责扬斯敦2013区划编制的设计公司职员D
        采访马霍宁郡土地银行职员D
        采访扬斯敦市建筑拆除部门职员A
        第二次采访扬斯敦市规划局工作人员B
        第二次采访马霍宁郡土地银行职员D
        第二次采访扬斯敦市建筑拆除部门职员A
        采访扬斯敦州立大学规划专家J
        采访扬斯敦市某选区议员N
        采访扬斯敦市洛基山脊社区协会成员J
    附录三 俄亥俄州《普通法》中对于“衰败建筑”的界定
    附录四 扬斯敦市衰败建筑的定罪标准
    附录五 中国收缩城市研究基本态势调查问卷
    附录六 我国64个收缩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南京市主城区(城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老城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南京市主城区(城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老城(NJZCa010、NJZCa020、NJZCa030)单元》职住空间研究相关实践成果
    第一部分 南京市主城区(城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老城单元成果概要
        第一章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规划思路
        1.3 规划重点
        1.4 成果构成
        1.5 执行规定
        1.6 解释权属
        1.7 规划实施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项目区位与规划范围
        2.2 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
        2.2.1 行政区划
        2.2.2 现状人口
        2.3 地区发展背景
        第三章 现状综合分析
        3.1 现状综合研判
        3.1.1 区位条件优越
        3.1.2 文化优势突出
        3.1.3 产业结构老化
        3.1.4 发展潜力有限
        3.2 现状SWOT分析
        3.2.1 优势
        3.2.2 劣势
        3.2.3 机遇
        3.2.4 挑战
        第四章 规划核心问题与应对策略
        4.1 规划思路
        4.2 规划重点
        4.3 主要规划依据
        4.4 功能定位
        4.5 核心问题与应对策略
    第二部分 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职住空间优化研究成果
        第五章 居住就业空间现状分析
        5.1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
        5.1.1 居住用地
        5.1.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5.1.3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5.1.4 工业用地
        5.1.5 物流仓储用地
        5.1.6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5.1.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5.1.8 绿地与广场用地
        5.1.9 特殊用地
        5.2 居住空间现状分析
        5.2.1 居住空间现状特征
        5.2.2 居住空间现状问题
        5.3 就业空间现状分析
        5.3.1 就业空间现状特征
        5.3.2 就业空间现状问题
        第六章 职住空间优化策略
        6.1 居住空间优化策略
        6.1.1 控制新增居住人口
        6.1.2 整治居住区环境
        6.1.3 引导老城居住人口向新城疏散
        6.2 就业空间优化策略
        6.2.1 引导老城就业岗位向新城区疏散
        6.2.2 引导老城区多元复合功能发展
        6.3 公共设施优化策略
        6.3.1 引导教育优质公共资源均等化发展
        6.3.2 引导医疗卫生公共资源均等化发展
        6.4 交通条件优化策略
        6.4.1 完善道路网络,构建多层次交通体系
        6.4.2 实行公共交通优先
        6.4.3 优化慢行设施,构筑慢行交通系统
        第七章 居住空间优化
        7.1 规划人口预测
        7.2 居住空间社区组织优化
        7.3 居住空间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7.3.1 规划目标
        7.3.2 配建标准
        7.3.3 设施规划
        7.4 居住空间布局规划
        7.4.1 居住空间分布体系
        7.4.2 居住空间用地规划
        第八章 就业空间优化
        8.1 产业规划引导
        8.1.1 产业发展类型
        8.1.2 产业发展策略
        8.2 就业空间结构
        8.3 就业空间布局规划
        8.3.1 就业空间分布体系
        8.3.2 就业空间用地规划
        第九章 综合交通规划
        9.1 道路系统规划
        9.1.1 规划原则
        9.1.2 规划道路系统
        9.1.3 道路红线控制
        9.1.4 路交叉口及渠化控制
        9.1.5 地块出入口控制
        9.2 公共交通规划
        9.2.1 规划目标
        9.2.2 轨道交通规划
        9.2.3 地面公共交通规划
        9.3 慢行系统规划
        9.3.1 规划目标
        9.3.2 规划原则
        9.3.3 规划内容
        9.4 停车设施规划
        9.4.1 停车场布局原则
        9.4.2 社会停车场
        9.4.3 配建停车位
        第十章 公共设施规划
        10.1 规划原则
        10.2 公共设施体系
        10.3 公共设施规划
        10.3.1 文化设施
        10.3.2 教育科研设施
        10.3.3 体育设施
        10.3.4 医疗卫生设施
        10.3.5 社会福利设施
        第十一章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
        11.1 土地利用规划汇总
        11.2 各类用地规划成果
        11.2.1 居住用地规划
        11.2.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11.2.3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11.2.4 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11.2.5 绿地与广场用地规划
        11.2.6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规划
        11.2.7 非建设用地
        第十二章 规划管理单元控制
        12.1 规划管理单元划分原则
        12.2 规划区单元划分
        12.3 规划管理单元控制内容
        12.4 分地块控制内容
    图纸目录
下篇 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南京市主城区(城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老城单元为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南京老城区功能和人口疏散
        1.1.2 南京老城区与新城区面临双向交通拥堵
        1.1.3 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需要整体协调发展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老城更新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1.2.2 居住空间研究综述
        1.2.3 就业空间研究综述
        1.2.4 职住关系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职住空间
        2.1.2 南京老城区
        2.2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框架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内容
        2.2.3 研究框架
        2.3 研究的预期关键点、难点
        2.3.1 预期关键点
        2.3.2 预期难点
        2.4 数据获取与数据分析
        2.4.1 数据获取
        2.4.2 数据分析
        2.5 研究方法与指标因子
        2.5.1 研究方法
        2.5.2 指标因子
    第三章 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概况及职住空间总量测度
        3.1 南京老城区发展概况
        3.1.1 南京老城区基本情况
        3.1.2 南京老城区发展过程
        3.1.3 南京老城区现状特征
        3.2 南京老城区居住空间概况
        3.2.1 南京老城区居住空间基本情况
        3.2.2 南京老城区居住空间发展过程
        3.2.3 南京老城区居住空间现状特征
        3.3 南京老城区就业空间概况
        3.3.1 南京老城区就业空间基本情况
        3.3.2 南京老城区就业空间发展过程
        3.3.3 南京老城区就业空间现状特征
        3.4 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总量测度
        3.4.1 南京老城区居住就业中心空间分布
        3.4.2 南京老城区的总量测度
    第四章 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特征研究
        4.1 南京老城区新模范马路片区概况
        4.1.1 南京老城区新模范马路片区的选取
        4.1.2 南京老城区新模范马路片区的概况
        4.2 南京老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以新模范马路片区为例
        4.2.1 南京老城区调研片区的居住空间概况
        4.2.2 南京老城区调研片区居住空间数据采集和指标因子遴选
        4.2.3 南京老城区调研片区居住空间单因子分析
        4.2.4 南京老城区调研片区居住空间主因子分析
        4.2.5 南京老城区调研片区居住空间聚类分析
        4.3 南京老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以新模范马路片区为例
        4.3.1 南京老城区调研片区的就业空间概况
        4.3.2 南京老城区调研片区就业空间数据采集和指标因子遴选
        4.3.3 南京老城区调研片区就业空间单因子分析
        4.3.4 南京老城区调研片区就业空间主因子分析
        4.3.5 南京老城区调研片区就业空间聚类分析
    第五章 南京老城区结构性匹配分析
        5.1 南京老城区通勤特征研究——以新模范马路片区为例
        5.1.1 通勤时间
        5.1.2 通勤目的地
        5.1.3 通勤方式
        5.1.4 通勤费用
        5.2 南京老城区结构性匹配测度——以新模范马路片区为例
        5.2.1 基于通勤时间的职住分离程度测算
        5.2.2 基于综合通勤因子的职住分离程度测算
        5.3 南京老城区职住关系的不匹配特征分析
        5.3.1 居住人群的学历水平与就业空间的学历构成不匹配
        5.3.2 居住人群的收入水平与就业空间的收入构成不匹配
        5.3.3 居住人群的职业类型与就业空间的职业构成不匹配
        5.3.4 就业人群的住房来源与居住空间不匹配
        5.3.5 就业人群的住房面积与居住空间不匹配
    第六章 南京老城区职住均衡性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6.1 南京老城区职住均衡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6.1.1 影响居住人群的因素分析
        6.1.2 影响就业人群的因素分析
        6.2 南京老城区与新城区职住空间对比分析
        6.2.1 南京老城区与新城区职住匹配程度对比
        6.2.2 南京老城区与新城区职住均衡性的影响因素和聚类人群对比
        6.3 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优化策略
        6.3.1 南京老城区居住空间优化策略
        6.3.2 南京老城区就业空间优化策略
        6.3.3 南京老城区公共设施优化策略
        6.3.4 南京老城区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第七章 南京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实践应用 ——以南京市主城区(城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玄武老城单元为例
        7.1 项目概况
        7.1.1 项目编制背景
        7.1.2 项目区位和规划范围
        7.1.3 规划目标、定位和重点
        7.2 南京老城区玄武编制单元职住空间现状
        7.2.1 居住空间现状
        7.2.2 就业空间现状
        7.3 南京老城区玄武编制单元职住空间存在的问题
        7.3.1 居住空间
        7.3.2 就业空间
        7.3.3 职住空间关系
        7.4 南京老城区玄武编制单元职住空间优化
        7.4.1 居住空间优化策略
        7.4.2 就业空间优化策略
        7.4.3 公共设施优化策略
        7.4.4 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总量测度
        8.1.2 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特征研究
        8.1.3 南京老城区结构性匹配分析
        8.1.4 南京老城区职住均衡性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8.2 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结构性不匹配形成的内在机制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研究:机制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转型时期的中国:研究的宏观背景
        1.1. 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转型的主要方向
        1.2. 治理创新成为破解转型难点的关键
    2. 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层面的研究意义
        2.1. 学术层面的意义:梳理、补缺、创新
        2.2. 实践层面的意义:解释、验证、建议
    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3.1. 空间治理兴起背景
        3.2. 空间治理内涵研究
        3.3. 空间治理模式研究
        3.4. 空间治理结构研究
        3.5. 空间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3.6. 空间治理研究趋势
    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1. 研究思路
        4.2. 资料及数据收集
        4.3. 研究方法
    5. 研究内容与框架
        5.1. 研究内容
        5.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1. 研究所涉及主要概念辨析
        1.1. 治理
        1.2. 空间治理——以空间为平台进行利益博弈而形成的治理结构
        1.3. 城市更新
    2. 空间治理的理论脉络
        2.1. 空间治理的源理论:城市政体理论
        2.2. 空间治理的理论研究进展
        2.3. 波兰尼双重动向理论对空间治理的启示
        2.4. 城市政体与空间治理相关领域研究
    3.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3.1. 战后国际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3.2. 国内城市更新治理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 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机制与总体模型架构
    1. 转型期中国治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1.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重构
        1.2. 经济下行背景下的市场环境
        1.3. 民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1.4. 区域差异与治理环境空间多样化
        1.5 小结:转型期空间治理的转变
    2.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中的利益博弈关系与作用机制
        2.1.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利益博弈关系
        2.2. 空间治理机制:博弈什么和怎么博弈?
    3. 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总体模型构建
        3.1.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总体模型构建
        3.2. 空间治理模型分异与代表模型
        3.3. 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第四章. 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1. 空间治理的政经环境
        1.1. 资本与企业家要素相对紧缺
        1.2. 投资推动成为宏观经济抓手
    2. 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2.1. 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势管理
        2.2. 市场缺位治理或市场消极治理
        2.3. 社会利益集团的消极治理
    3. 决断型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3.1. 空间治理的正效应
        3.2. 空间治理的负效应
    4. 决断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4.1. 政经环境-空间治理-空间效应
        4.2. 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5. 实证研究:辽宁营口站前区“北转”地区
        5.1. “北转”地区概述
        5.2. “北转”地区城市更新及空间治理
        5.3. “北转”地区空间治理实效评价
    6. 小结:高效却后续乏力的空间治理
        6.1. 政府绝对主导治理产生的高效率优势
        6.2. 缺乏市场、社会治理所带来的重大后续缺陷
第五章. 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1. 空间治理的政经环境
        1.1. 城市发展要素市场化初期
        1.2. 探索与构建中的制度设定
        1.3. 不断高涨的民生需求
    2. 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2.1. 政府主导下的政企合作治理
        2.2. 市场初步介入城市更新治理
        2.3. 社会利益集团的参与性治理
    3. 主导型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3.1. 空间治理的正效应
        3.2. 空间治理的负效应
    4. 主导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4.1. 政经环境-空间治理-空间效应
        4.2. 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5. 实证研究:北京东花市地区城市更新
        5.1. 东花市地区概述
        5.2. 东花市地区城市更新及其空间治理
        5.3. 东花市地区空间治理实效评价
    6. 小结:探索与试错阶段的主导型空间治理
第六章. 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1. 空间治理的政经环境
        1.1.发展要素充分市场化
        1.2. 增长导向下的政府制度设计
        1.3. 转变的社会利益诉求
    2. 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2.1. 驱动力:城市增长机器的形成
        2.2. 政企联盟中的地方政府公司化
        2.3. 市场利益集团的多元化治理
        2.4. 社会治理:反增长联盟的出现
    3. 合作型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3.1. 空间治理的正效应
        3.2. 空间治理的负效应
    4. 合作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4.1. 政经环境-空间治理-空间效应的系统分析
        4.2. 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5. 实证分析:广州杨箕村三旧改造
        5.1. 三旧改造背景
        5.2. 杨箕村基本情况
        5.3. 杨箕村改造的空间治理
        5.4. 杨箕村改造空间治理实效评价
    6. 小结:探索与调整中的政企合作关系
        6.1. 政府治理的观念转变
        6.2. 市场治理的观念转变
        6.3. 社会治理的观念转变
第七章. 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1. 空间治理的政经环境
        1.1. 城市发展要素完全市场化
        1.2. 政府制度保障与职能转变
        1.3. 社会利益集团影响力壮大
    2. 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2.1. 角色转变中的地方政府治理
        2.2. 市场-社会合作的社企治理
        2.3. 政府-市场-社会共治
    3. 监管型空间治理的空间效应
        3.1. 空间治理的正效应
        3.2. 空间治理的负效应:治理失灵
    4. 监管型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4.1. 政经环境-空间治理-空间效应
        4.2. 空间治理模型构建
    5. 实证研究:汕头潮南大布上社区改造
        5.1. 大布上改造概述
        5.2. 大布上社区改造及其空间治理
        5.3. 大布上社区改造实效
    6. 小结:社会共治的初始阶段与空间治理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 中国城市更新的善治模式探讨
    1. 更新的中国城市与空间治理理念
        1.1. 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理念的探索
        1.2. 城市更新中空间治理理念变化趋势
    2. 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可能方向
        2.1. 新常态下的城市更新空间治理
        2.2. 政府治理的转变:依法治国与有限政府
        2.3. 市场治理的转变:深化改革与企业治理
        2.4. 社会治理的转变:公民社会与城乡社区自组织
        2.5. 空间维度的和而不同:中国制度特色与区域特色
        2.6. 社会维度的共同治理:伙伴关系与社会自组织
        2.7. 走向善治:从顶层治理到地方治理的重构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研究结论
        1.1. 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在于治理的转型
        1.2. 城市更新治理过程就是一个空间博弈过程
        1.3. 空间治理存在宏观环境-地方环境-治理效应的干预机制
        1.4. “体制”到“伙伴关系”是现代空间治理的重要特征
        1.5. 构建中国特征的城市更新治理元模型
        1.6. 决断型空间治理是起步阶段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
        1.7. 主导型空间治理是发展初期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
        1.8. 合作型空间治理是充分市场化下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
        1.9. 监管型空间治理是中国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趋势
        1.10. 中国制度与文化特色下的善治模式
        1.11. 跨越善治,迈向巧治
    2. 主要创新点
        2.1. 以城市政体理论建构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新视角
        2.2. 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征的城市更新空间治理模型体系
    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关于西方国家大城市内城改造与新城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营造导向下的旧工业区更新模式与策略研究 ——昆明市为例[D]. 石梦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北京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D]. 刘岩.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我国包容性城市更新发展路径研究[D]. 张安琪. 天津城建大学, 2020(01)
  •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5]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D]. 刘晋华. 东南大学, 2019(06)
  • [6]广州明清城墙遗产游步道构建研究[D]. 熊梦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8]美国扬斯敦市精明收缩规划的实施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 高舒琦. 清华大学, 2018(02)
  • [9]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南京市主城区(城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老城单元为例[D]. 赵文飞. 东南大学, 2018(05)
  • [10]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研究:机制与模式[D]. 陈易. 南京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西方国家大城市的内城改造与新城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