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绿色设计

人居环境绿色设计

一、居住环境的绿色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菀蓉[1](2021)在《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设计相关工作积极开展。发展绿色城市,探求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作为人口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城市中居住型街区每天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废弃污染物,因此发展绿色居住型街区具有重大的现实紧迫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河南省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作为研究对象,意在探讨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在中部寒冷地区特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严重城市空气污染、外延扩展型新区的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的设计策略。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绿色城市设计及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界定本文研究的绿色城市设计是基于生物气候条件下的绿色城市设计,继而分析总结中西方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居住型街区设计的经验,并将传统居住型街区设计与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居住型街区设计进行对比,总结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居住型街区设计方法要点;其次,对新乡市的生物气候条件、文脉特征、地域特色进行调查分析,选取当地新城区四个典型居住型街区进行实地调研,对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气候适应性进行实验,根据现状问题利用SD法调研分析,总结归纳设计关注重点和问题;再次,提出以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系统和谐为设计原则,以利用自然资源、节能、提高舒适性、控制污染为核心内涵,以布局结构、空间建构、设施配套、流线组织、环境生态、文化融入、技术应对、空气污染问题应对为设计内容的新乡市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居住型街区设计策略,对居住型街区内部空间的布局、遮阳、日照、防风、通风、色彩、质地等进行生态网络系统构建;最后,进行案例设计引证,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从绿色城市设计的角度,对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项目进行设计实践。结合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印证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新乡市居住型街区设计策略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结合上述研究理论以及对新乡市居住型街区的初步探索研究,梳理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居住型街区的设计的影响因子及设计要素,找出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在特定地域、气候、人文条件的实际运用的有效路径。

王继辉[2](2021)在《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品质退化问题日益严峻,品质提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更新模式以专项更新为主,逐步增加综合性更新内容。由于缺乏对既有住区综合品质的认识,国内已经开展的既有住区节能更新、绿色更新以及适老化更新的相关实践与评价研究都是以单一品质为目标,缺乏功能性、舒适性和场所性等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的评价研究;同时由于住区更新实践多以政府为主导,居民参与度较低,更新前缺乏对居民实际需求的综合考虑,更新后缺乏对多品质提升效果的评价,在实践当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20世纪80-90年代大连市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多品质目标为出发点,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基础,聚焦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效果,研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对既有住区多品质提升效果进行等级评定,另一方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为进一步的更新提供参考。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工作如下:1.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制定科学的研究框架,对国内外住宅更新及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标准进行对比研究,为评价体系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多品质”的综合更新目标。2.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大连市典型性老旧小区的实地调研,初步制定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资料整理、现场问卷及访谈等方式进一步对老旧小区居民更新意愿以及更新项目满意度进行调研,对初步拟定的指标内容进行筛选、优化、调整并确立最终的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由3个层级构成,包括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以及26个三级指标。3.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多种权重确定方法的适用性,为克服以往仅从专家角度确定指标权重的局限性,突出居民实际需求在更新中的重要地位,采取专家调查权重法和居民居住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来科学的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4.选取更新后的20世纪80-90年代典型老旧小区进行多品质提升效果的实例评价。一方面对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根据评价结果指导试设计,实现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的住区多品质提升。

张静雅[3](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指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臧杰[4](2021)在《天水西关古城合院民居绿色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甘肃天水是有着久远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秦州区西关古城是最具代表性的民居聚集区之一,当地古民居如今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使用的需求,其现状也与城市的现代化风貌不相协调,转型和更新是必然。传统民居是在特定自然气候与环境下发展形成,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绿色智慧。以当代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反观传统民居,提取验证其中蕴含的绿色经验和不足,结合现代建筑设计手法进行修正,是实现民居传承和发展以及进行绿色建筑本土化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专项课题三“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项目编号2017YFC0702400-3)的支撑[1],立足于绿色建筑生态性理论研究的成果与民居更新的实践现状,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模拟实验、案例研究以及多学科交叉综合分析等方法,以建筑学研究的视角逐步展开,对城市化背景下的天水古城民居进行绿色性能研究和绿色更新设计的探索。首先,在天水地域性认知分析和民居特征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优化与性能提升并重的更新要求,同时通过解读天水气候因素作为更新依据,进而从四个方面提出民居绿色更新的基本原则。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西关古城民居的院落布局、建筑形式、结构围护、比例尺度等营建特征为关注点进行了详尽的实态调研和测绘工作,通过走访与问卷调查分析现状不足,突出问题意识;再之,提取西关民居空间组合及功能利用的原型,对其进行聚落及院落层面的绿色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性能模拟软件进行风环境、光环境和热环境的定量分析的科学化研究;最后,通过与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标分析进一步明确优势与不足,在传承本土建筑特征和绿色营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适宜性绿色更新策略,并进行了实验性设计探索。本文为天水古城合院民居的更新利用以及再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有利于提高传统民居的生态性和现代宜居性,实现传统民居的绿色化再生。

杨帅[5](2021)在《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吐鲁番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气候环境特殊,宗教文化色彩浓重,因此当地民居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本地区的特殊建筑类型:高棚架庭院式民居。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是适应当地环境气候、历史文化、建造技艺及手段等条件下的特殊营建做法,是当地人民生态营建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建筑特征。因此,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专项课题三“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项目编号2017YFC0702400-3)课题的支撑下,对吐鲁番地区的传统高棚架庭院式民居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探讨分析出吐鲁番地区传统高棚架庭院式民居同当地的文化、气候环境、材料、建造技术及手段等之间的联系。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归纳出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的总体规划布局特色、民居单体建筑构建特色,提炼出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的绿色营建经验特征,从而总结归纳出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的营建模式特征。运用绿色建筑性能模拟分析软件(Ecotect、Phoenics、Dest)对总结归纳出的民居营建模式进行定量模拟分析,并设置相关差异化模型,从室内光环境、室内风环境、室内热环境三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总结出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的科学化绿色营建模式及生态营建经验。最后,对现代高棚架庭院式民居的设计应用进行评析。通过对新建类高棚架庭院式民居及更新改造类高棚架庭院式民居的研究,将其与前文总结的科学化营建模式进行对比,探讨出现代高棚架庭院式民居在发展过程中的优点及缺点,并针对民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与建议,归纳总结出现代高棚架庭院式民居的设计要点及策略。通过对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的研究,总结归纳出此类民居的规划设计要点及生态营建策略,从而为今后此地区的高棚架庭院式民居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与理论支撑。

熊则鑫[6](2021)在《健康导向下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典型住区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规划工作由增量向存量规划转型,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成为现阶段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单位型老旧住区数量多范围广,具有环境舒适度差、交通组织混乱、设施陈旧不足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外环境亟待优化更新。城市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居民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且“城市病”造成的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问题使居民愈来愈关注个人和社会健康问题,居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本文从健康视角研究和探讨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的优化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单位型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住区更新改造以及住区外环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居民健康需求以及健康行为活动类型,明晰了住区外环境对居民健康的作用机制,结合对国内外相关评价体系和标准的详细解读,提炼出健康导向下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营造要点,以此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其次,选取西安市典型单位型老旧住区,通过实地调研、图表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其外环境现状、居民满意度及优化意愿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比对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营造要点进行病理分析。通过病理问题关系梳理总结出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要素构成及核心要素,并从整体层面及核心要素-场所空间两部分梳理总结此类住区外环境的病理问题。最后,在优化目标、原则及内容的指导下,从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实施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的整体优化策略,并从活动空间、绿化空间、交通空间及设施服务空间等四个方面对外环境核心要素-场所空间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并以中铁集团太乙路小区为例提出场所空间优化方案,探讨了西安市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健康化的可行性。本文研究目的是为单位型老旧住区创造支持性的健康生活环境,满足居民健康生活需求,以期探索适宜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的优化之路,为同类视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刘畅[7](2021)在《银川地区移民新村民居绿色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宁夏中南部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人民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建设了大量的现代新民居建筑。移民不仅仅涉及居住地的变迁,也有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生活习惯的调整等诸多适应问题。面对短时间内的快速规划与建设,移民新村民居并未关注传统民居中地域文化的应用,生态技术也未得到有效的应用。在乡村振兴与大力推广绿色生态民居的新形势下,曾经的新民居在功能、环境等方面已经难以满足使用需求,在这些背景下,为了避免民居自发性更新产生更多的民居问题,所以,亟需对现有移民新村民居展开研究,探究新村民居未来发展的新模式,使建筑有更高质量的发展。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专项课题三“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的支撑下[1],本论文以移民新村民居绿色更新设计为目的,首先对银川地区移民的传统民居进行研究,以其绿色营建模式为关注点,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总结整理传统民居营建模式;其次对银川周边地区的移民新村民居进行调研,整理其基本的建筑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再次,从地域文化、村落规划以及建筑单体层面对移民新村民居进行生态性能的研究,并以绿色性能模拟软件为辅助研究工具,发掘和总结移民新村民居现有营建策略;最后,结合当地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以及前文分析,对移民新村民居提出绿色更新设计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解读当地生态示范新村案例,研究其对传统民居的应用与创新,以期得出适合银川地区移民新村绿色更新改造的优解,为当地新村民居的更新提供参考,也为以后移民新村的建设提供理论的支持。

刘冲[8](2021)在《大连市养老建筑室内热舒适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老年人口增长迅速,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同时“421”家庭模式呈现主流倾向,居家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机构养老。为保证老年人健康养老,“十四五”提出加强老年健康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但是我国养老机构发展起步晚、速度快,缺少热工环境建设标准指导,室内热环境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满足老年人健康宜居和国家发展健康养老的要求。既有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热感觉与年轻人存在差异,现有的热舒适标准不能代表老年人需求,而目前我国对于老年人热舒适的研究尚不充分,缺少养老建筑室内热舒适研究,尤其是尚无针对大连地区养老建筑室内热舒适的研究。2019年大连市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位于我国前列,据统计大连市2019年共有60岁以上人口160.6万人,占总人口的26.8%。同时大连市夏季高温多雨,环境闷热;冬季寒冷干燥,供暖时间长、能耗大,恶劣的室外环境和巨大的能源消耗对老年人健康宜居及养老建筑绿色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研究大连市养老建筑热环境问题及宜居改造策略,对提升养老建筑室内热舒适、降低建筑能耗、发展绿色宜居的养老建筑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养老建筑发展现状调研,选取三所典型养老建筑进行冬季、夏季和过渡季室内温湿度实测,分析热环境变化规律及存在问题。然后基于实测数据计算室内PMV值并评价热舒适性。接着进行室内环境满意度问卷调研,分析老年人实际热感觉并建立热舒适评价模型,计算老年人热期望温度及可接受温度范围。最后总结寒冷地区养老建筑提升改造策略,利用计算机模拟不同改造策略下建筑能耗、室内热环境提升效果,提出养老建筑功能提升改造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调研大连市养老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确定典型养老建筑研究案例。对大连市养老建筑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从选址布局、场地设计、功能配置、无障碍设计等方面对建成环境进行总结,确定典型养老建筑研究案例。结果表明大连市养老建筑存在围护结构性能差、入住率低、室内无障碍设计不足、内部绿化率低、活动设施少等问题,不能满足老年人舒适宜居的需求。(2)对典型养老建筑室内温湿度数据进行实测,分析热环境现状。对大连市典型养老建筑进行冬季、夏季、过渡季室内温湿度实测,对比空气质量标准分析室内热环境现状、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大连市养老建筑夏季室内温度高、湿度大,热环境闷热;冬季室内温度舒适,但环境干燥;过渡季室内热环境较为舒适。(3)评价典型养老建筑室内热舒适性,并计算老年人可接受温度范围。基于实测数据和问卷调研进行典型养老建筑室内热舒适性主客观评价。分析老年人热舒适需求并建立实际平均热感觉MTS评价模型,计算老年人热期望温度及80%、90%可接受温度范围。研究发现冬季老年人实际热中性温度比预测热中性温度高0.1~0.3℃,实际可接受温度范围小0.3~0.6℃,老年人对于偏冷环境比较敏感,偏向于稍暖的环境。夏季老年人实际热中性温度比预测热中性温度高1℃,实际可接受温度范围小0.2~0.4℃,老年人对于偏热环境忍受能力更强。(4)基于模拟分析提出养老建筑最佳功能提升改造策略。总结我国寒冷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构造做法及改造措施,利用Energy Plus软件从外墙、外窗、屋顶三方面对不同改造策略的节能效果、低碳效果及热舒适提升效果进行层级化模拟分析,通过优化组合确定70mm EPS保温板+Low-E+12+6中空玻璃(惰性气体)+80mm XPS保温板的典型养老建筑的最优功能提升改造策略。本文以北方寒冷城市大连市养老建筑室内热环境为研究内容,分析了室内热环境现状及老年人实际热舒适需求,构建了热舒适评价模型并计算了老年人可接受中性温度及热舒适范围,并基于模拟分析提出低碳视角下养老建筑热舒适提升策略,弥补了相同地域同类研究的不足,期望能够为大连市乃至其他寒冷地区养老建筑健康室内热环境营造及健康宜居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黄涵荣[9](2021)在《赣南农宅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劣,气候和能源是全球人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建筑能源的节约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到2018年我国农宅面积为229亿平方米,占全国总建筑面积的38.1%,农村地区商品能耗达到2.16亿tce,占全国总能耗的22%,说明了我国农宅节能的重要性。随着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增长,赣南地区农村居民对农宅的热舒适度要求在不断增高,农宅采暖降温所消耗的能源也在增加。所以当下赣南地区农宅工作的重点是采取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策略,在保证农宅热舒适度的情况下降低建筑能耗,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从而设计出适合赣南的绿色节能农宅,为我国农宅节能建设提供参考。为了找出赣南地区农宅的实际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和实地调研发现赣南农宅热舒适性差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和平面形体策略方面不合理导致的,同时农宅可再生能源产量丰富,但未得到合理的利用,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年轻村民的增加导致建筑能耗在不断增加。调研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在热舒适性方面和可再生能源方面进行策略研究的正确性。将相关绿色建筑规范与作者的实际调研结果相结合,确定室内热舒适度范围,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对典型农宅的平面形体和围护结构进行设计策略优化,主要从附加阳光间、体形系数、建筑朝向、非透明围护结构、透明围护结构和屋顶进行了策略研究,找出其在夏热冬冷气候下的作用规律。基于赣南农宅可再生能源丰富的现状,在生态适应性、被动节能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比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生物质能固缩技术和生物质能气化技术的成本投入和节能效益,来研究验证其在赣南农村地区是否具有普适性。通过合理的使用前文研究的热舒适性和可再生能源设计策略,基于农户可承受成本和当地文化特色,分别设计了高、低成本的两种绿色农宅,通过软件模拟室内热环境和节能分析,来分析验证其有效性和合理性。该绿色节能农宅设计既为赣南农村的新建农宅提供设计方案参考,也为我国农村地区的节能工作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臧慧,林墨飞,宋季蓉[10](2021)在《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项科学技术的出现使得绿色设计已成为当下的社会发展趋势。本文将依据绿色设计理念的原则,分析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并探讨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绿色设计理念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对房屋建筑室内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高室内设计的质量。

二、居住环境的绿色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居住环境的绿色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1.1.2 缓解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污染之间的矛盾
        1.1.3 地方政府生态政策的推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绿色城市设计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居住型街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1.3.1 研究范围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
    2.1 相关理论分析
        2.1.1 城市设计
        2.1.2 绿色城市设计
        2.1.3 绿色住区标准
    2.2 相关案例研究
        2.2.1 国外相关案例研究
        2.2.2 国内相关案例研究
        2.2.3 国内外绿色居住型街区设计的经验
    2.3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居住型街区设计方法
        2.3.1 绿色居住型街区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
        2.3.2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在居住型街区设计中的运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新乡市生物气候条件分析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生物气候环境
        3.1.3 城市空气污染
    3.2 新乡市城市文脉特征
        3.2.1 新乡市新老城区承接关系
        3.2.2 新乡市文化习俗的传承
        3.2.3 新乡市居住型街区发展历程
    3.3 新乡市新城区典型居住街区调研分析
        3.3.1 新乡市居住型街区整体调研数据分析
        3.3.2 新乡市向阳新村调研
        3.3.3 新乡市辉龙阳光城调研
        3.3.4 新乡市嘉联橄榄城调研
        3.3.5 新乡市世纪村调研
        3.3.6 新乡市居住型街区调研现状问题分析
    3.4 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气候适应性测试分析
        3.4.1 测试原理、目的、方法
        3.4.2 测试方案设计
        3.4.3 测试内容与结果分析
    3.5 基于调研问题分析
        3.5.1 SD分析法使用背景
        3.5.2 调查评价尺度设定
        3.5.3 调查表确定
        3.5.4 调查结果整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设计策略
    4.1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设计原则及策略构建
        4.1.1 新乡居住型街区绿色城市设计原则
        4.1.2 策略构建过程
    4.2 布局结构策略
        4.2.1 遵循生物气候条件的建筑群排布
        4.2.2 改善风环境、热环境的建筑群布局
    4.3 空间建构策略
        4.3.1 尊重传统地域文化条件的建筑空间
        4.3.2 绿色邻里单位的置入
        4.3.3 传统合院式节能建筑的现代化表达
        4.3.4 利用太阳能蓄热的建筑外围护结构
    4.4 设施配套策略
        4.4.1 配套设施的安全性与开放性组织
    4.5 流线组织策略
        4.5.1 加密的开放性路网格局
        4.5.2 遵循生物气候条件的道路组织
        4.5.3 增加下渗面积的透水路面布置
        4.5.4 人性化的慢行交通模式
        4.5.5 绿色生态的停车场
    4.6 环境生态策略
        4.6.1 抗性强的植物类型选择
        4.6.2 分区域的植物节能控制
        4.6.3 广场空间内部功能的适宜性选择
        4.6.4 遵循热环境的水体构建
    4.7 文化融入策略
        4.7.1 山水地貌的融合
        4.7.2 居民文娱活动空间的置入
    4.8 技术应对策略
        4.8.1 三级生态网络的空间构建
        4.8.2 生物技术的生态网络置入
    4.9 空气污染问题应对策略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设计方案
    5.1 地块选择
    5.2 地块周边情况分析
        5.2.1 交通情况
        5.2.2 基地周边环境
        5.2.3 基地周边PM10 空气污染物
        5.2.4 基地周边服务设施
    5.3 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设计方案生成
        5.3.1 总体设计思路
        5.3.2 布局结构设计
        5.3.3 空间建构设计
        5.3.4 设施配套设计
        5.3.5 流线组织设计
        5.3.6 环境生态设计
        5.3.7 文化融入设计
        5.3.8 技术应对设计
        5.3.9 空气污染问题应对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成果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术成果
致谢

(2)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多品质概念提出
    2.1 国内外住区评价体系、标准及理论研究
        2.1.1 国外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2.1.2 国内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2.1.3 国内外评价体系对比与启示
        2.1.4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2 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概念提出
3 大连市典型性老旧小区调研及对比分析
    3.1 典型性老旧小区选取
        3.1.1 调研对象选取原则
        3.1.2 调研对象概况及代表性体现
    3.2 老旧小区调研分析
        3.2.1 调研内容及方法
        3.2.2 调研现状及问题分析
    3.3 老旧小区更新策略分析
        3.3.1 普遍性问题的更新策略
        3.3.2 特殊性问题的更新策略
    3.4 实例调研小结
4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
    4.1 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方法及过程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确立方法
        4.1.3 指标体系的初步制定
        4.1.4 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
    4.2 指标体系的指标说明
        4.2.1 功能性品质
        4.2.2 舒适性品质
        4.2.3 场所性品质
    4.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制定
        4.3.1 评价方法确定
        4.3.2 评价标准制定
5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及评分方法确定
    5.1 权重确定方法介绍
        5.1.1 主观赋权法
        5.1.2 客观赋权法
    5.2 权重初探之专家调查法
        5.2.1 专家调查方法介绍
        5.2.2 专家问卷数据收集
        5.2.3 数据处理得到权重
    5.3 权重赋值之居民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5.3.1 方法分析及选择依据
        5.3.2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研究
        5.3.3 模型构建及数据收集处理
        5.3.4 利用Smart-PL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确定权重
    5.4 评分方法及评价结果表达
6.多品质目标的既有建筑综合改造评价体系实例应用
    6.1 案例试评价
        6.1.1 评价准备
        6.1.2 评价流程
        6.1.3 评价结果
    6.2 基于评价结果的多品质提升优化设计
        6.2.1 评价结果分析
        6.2.2 多品质提升优化设计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内外评价体系表格
附录B 老旧住区居民改造意愿网络整理
附录C 老旧住区居民改造需求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D 专家问卷及数据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4)天水西关古城合院民居绿色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民居的地域属性
        1.1.2 城市化进程下传统民居的发展现状
        1.1.3 新时代对传统民居更新的新要求
    1.2 研究范围及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天水古城地域性特征及绿色更新理论
    2.1 天水古城地域性特征
        2.1.1 地理环境
        2.1.2 自然气候
        2.1.3 自然资源
        2.1.4 历史人文
    2.2 西关古城传统民居概述
        2.2.1 民居类型
        2.2.2 民居风貌
        2.2.3 民居现状
    2.3 地域建筑绿色更新理论及原则
        2.3.1 地域建筑绿色更新理论
        2.3.2 地域建筑绿色更新原则
    2.4 本章总结
3.西关古城传统民居实态调研及现状分析
    3.1 调研概述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方法
    3.2 西关民居营建特征
        3.2.1 院落布局
        3.2.2 建筑形式
        3.2.3 结构围护
        3.2.4 比例尺度
    3.3 西关民居现状问题分析
        3.3.1 风貌失调及质量隐患
        3.3.2 居住模式及空间利用杂乱
        3.3.3 物理环境舒适度不足
        3.3.4 能源利用方式单一
    3.4 本章总结
4.西关古城民居原型提取与绿色性能分析
    4.1 西关民居原型提取
        4.1.1 空间组合
        4.1.2 功能利用
        4.1.3 立面围护
    4.2 西关民居绿色性能定性分析
        4.2.1 聚落层面
        4.2.2 院落层面
    4.3 西关民居绿色性能定量模拟分析
        4.3.1 焓湿图分析
        4.3.2 光环境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4.3.3 风环境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4.3.4 热环境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4.4 本章总结
5.西关古城民居绿色更新策略及设计应用研究
    5.1 基于评价标准的绿色性能对标分析
    5.2 西关民居绿色更新策略
        5.2.1 布局优化与形体控制
        5.2.2 功能完善与空间利用
        5.2.3 围护结构的性能提升
        5.2.4 再生能源的节约利用
    5.3 西关民居绿色更新设计探索
        5.3.1 待更新民居概况及分析
        5.3.2 绿色更新设计应用探索
        5.3.3 方案模拟分析评价
    5.4 本章总结
6.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1.1 天水西关合院民居原型及演变总结
        6.1.2 天水西关合院民居绿色性能总结
        6.1.3 天水西关合院民居绿色更新设计策略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1 调研问卷 天水西关古城传统民居调查问卷及调研记录
附录2 西关古城院落现状统计表
致谢

(5)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地域建筑的兴起
        1.1.2 传统民居的现状
        1.1.3 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
        1.1.4 传统民居的传承与发展
    1.2 课题研究范围与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课题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实态调研及分析
    2.1 民居实态调研
        2.1.1 吐鲁番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民居
        2.1.2 吐鲁番葡萄沟街道拜什买里村民居
        2.1.3 吐鲁番亚尔乡康喀村民居
        2.1.4 吐鲁番鲁克沁镇赛尔克甫村民居
        2.1.5 吐鲁番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民居
    2.2 规划营建分析
        2.2.1 选址布局
        2.2.2 形态布局
        2.2.3 街巷交接类型
    2.3 民居营建分析
        2.3.1 空间塑造
        2.3.2 建造方式
    2.4 本章小结
3 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生态营建经验提取
    3.1 吐鲁番地区自然地理情况
        3.1.1 吐鲁番地区地理情况
        3.1.2 吐鲁番地区气候情况
    3.2 建筑朝向
    3.3 保温与隔热
        3.3.1 缓冲空间
        3.3.2 围护结构
        3.3.3 门窗洞口
        3.3.4 建筑体形
        3.3.5 主动措施
    3.4 日照与遮阳
        3.4.1 日照
        3.4.2 遮阳
    3.5 通风系统
        3.5.1 聚落层面
        3.5.2 单体层面
        3.5.3 院落层面
    3.6 微气候调节
    3.7 本章小结
4 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营建模式的生态性能分析
    4.1 基础模型的建立
    4.2 基于Ecotect的高棚架庭院式民居光环境分析
        4.2.1 Ecotect中对参数的设置
        4.2.2 平面形式对室内采光的影响
        4.2.3 建筑进深对室内采光分析
        4.2.4 高棚架遮挡分析
    4.3 基于Phoenics的高棚架庭院式民居风环境分析
        4.3.1 Phoenics中对模型参数的设置
        4.3.2 室外风环境分析
        4.3.3 室内风环境分析
    4.4 基于Dest的高棚架庭院式民居热环境生态营建特点分析
        4.4.1 Dest中对模型参数的设置
        4.4.2 围护墙体材料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4.4.3 屋顶形式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4.5 生态性能模拟分析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现代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设计应用
    5.1 新建类高棚架庭院式民居设计应用探索
        5.1.1 安居富民村民居概况
        5.1.2 规划布局评析
        5.1.3 功能空间评析
        5.1.4 结构体系评析
        5.1.5 物理性能评析
    5.2 更新改造类高棚架庭院式民居设计应用探索
        5.2.1 更新改造类高棚架庭院式民居概况
        5.2.2 功能空间评析
        5.2.3 结构性能评析
        5.2.4 物理性能评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生态营建模式总结
    6.2 现代设计应用对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的传承与创新总结
    6.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1 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实态调研汇总表
致谢

(6)健康导向下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典型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新经济常态下增量向存量规划转型
        1.1.2 健康战略:推进健康中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1.1.3 政策导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面推进
        1.1.4 社会需求:城市居民对健康生活环境迫切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相关研究
        1.3.2 住区更新改造相关研究
        1.3.3 住区外环境相关研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健康导向
        1.4.2 老旧住区
        1.4.3 单位型住区
        1.4.4 住区外环境
        1.4.5 优化
    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健康导向下住区外环境相关研究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环境与健康理论
        2.1.2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2.1.3 健康促进理论
    2.2 住区外环境与居民健康的关联构建
        2.2.1 住区外环境居民健康需求分析
        2.2.2 住区外环境健康行为活动解析
        2.2.3 住区外环境对居民健康的作用机制
    2.3 相关评价体系及标准解读及借鉴
        2.3.1 相关评价体系及标准概述
        2.3.2 重要评价体系及标准解读
    2.4 健康导向下的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营造要点
        2.4.1 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2.4.2 丰富多元的场所空间
        2.4.3 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
        2.4.4 安全适用的环境设施
        2.4.5 舒适宜人的物理环境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现状调研
    3.1 西安市既有住区发展概况
    3.2 典型住区选取及调研技术路线
        3.2.1 调研对象选取依据
        3.2.2 调研方法及内容
    3.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家属院
        3.3.1 住区整体概况
        3.3.2 场所空间现状
        3.3.3 精神环境现状
        3.3.4 环境设施现状
        3.3.5 物理环境现状
        3.3.6 室外健康行为及空间现状
    3.4 中铁集团太乙路东院小区
        3.4.1 住区整体概况
        3.4.2 场所空间现状
        3.4.3 精神环境现状
        3.4.4 环境设施现状
        3.4.5 物理环境现状
        3.4.6 室外健康行为及空间现状
    3.5 纺织城六棉光明小区
        3.5.1 住区整体概况
        3.5.2 场所空间现状
        3.5.3 精神环境现状
        3.5.4 环境设施现状
        3.5.5 物理环境现状
        3.5.6 室外健康行为及空间现状
    3.6 本章小结
4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病理问题分析
    4.1 优化意愿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4.1.1 调研样本回收情况
        4.1.2 调研居民基本情况
    4.2 外环境优化意愿及健康病理问题分析
        4.2.1 场所空间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4.2.2 环境设施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4.2.3 物理环境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4.2.4 精神环境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4.3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核心要素分析
        4.3.1 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要素病理关系分析
        4.3.2 场所空间为核心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要素构成
    4.4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病理问题总结
        4.4.1 缺乏统筹布局,消极空间增多
        4.4.2 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不足
        4.4.3 热环境质量差,影响生理舒适
        4.4.4 健康意识薄弱,健康管理落后
    4.5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核心要素-场所空间病理问题总结
        4.5.1 活动空间引导不足,减少活动时间
        4.5.2 绿化植物配置失衡,破坏生态景观
        4.5.3 交通空间秩序混乱,威胁安全出行
        4.5.4 健康配套设施滞后,服务水平偏低
    4.6 本章小结
5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目标、原则及策略
    5.1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目标、原则及内容
        5.1.1 优化目标
        5.1.2 优化原则
        5.1.3 外环境整体优化内容及重点
    5.2 物质环境健康优化策略
        5.2.1 强调统筹布局的空间规划,提高整体效率
        5.2.2 加强自然调蓄的海绵建设,提高舒适水平
        5.2.3 构建平灾结合的弹性空间,提升应急能力
    5.3 精神环境健康优化策略
        5.3.1 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居民健康意识
        5.3.2 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实现健康生活品质
        5.3.3 增强居民情感归属,体现住区人文关怀
    5.4 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实施保障策略
        5.4.1 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
        5.4.2 建立资源共享的服务机制
        5.4.3 建立资金充足的筹集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核心要素-场所空间优化策略
    6.1 场所空间优化要素及重点
    6.2 活动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6.2.1 营造健康多元的空间层次,提升空间品质
        6.2.2 创建功能融合的复合空间,提高使用效率
        6.2.3 兼顾弱势人群的活动需求,优化空间设计
        6.2.4 增加安全舒适的环境设施,提升空间活力
    6.3 绿化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6.3.1 丰富植物配置,恢复绿色健康的绿化景观
        6.3.2 增设功能空间,构建多元共享的绿化空间
        6.3.3 增加绿化面积,营造舒适美观的绿化环境
    6.4 交通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6.4.1 构建舒适的慢行网络,提倡健康安全出行
        6.4.2 优化动静态交通布局,减少人车互相干扰
        6.4.3 增加保障性安全设施,营造安全交通环境
    6.5 设施服务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6.5.1 补齐健康服务设施短板,完善服务设施体系
        6.5.2 整合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构建全龄健康服务
    6.6 典型住区优化方案——中铁集团太乙路东院小区
        6.6.1 整体优化方案
        6.6.2 活动空间优化方案
        6.6.3 绿化空间优化方案
        6.6.4 交通空间优化方案
        6.6.5 设施服务空间优化方案
        6.6.6 精神环境优化方案
    6.7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满意度及优化意愿问卷调查
    附录二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附录三 《健康住宅评价标准》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附录四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附录五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附录六 WELL建筑标准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附录七 LEED-ND评价体系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7)银川地区移民新村民居绿色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农村发展与小康社会
        1.1.2 生态移民工程
        1.1.3 新村民居发展现状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银川地区地域与民居发展现状
    2.1 银川地区地域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候要点
        2.1.3 社会文化
    2.2 银川地区移民新村住宅发展演变
        2.2.1 夯土结构民居
        2.2.2 土坯结构民居
        2.2.3 砖木结构民居
        2.2.4 砖混结构民居
    2.3 传统民居特征
        2.3.1 村落规划营建
        2.3.2 民居空间特征
        2.3.3 民居营建的绿色经验
    2.4 本章小结
3 银川地区移民新村民居实态调研及初步分析
    3.1 银川地区移民新村民居实态调研
        3.1.1 调研范围
        3.1.2 调研村落概况
    3.2 新村民居营建特征
        3.2.1 空间布局
        3.2.2 单体尺寸
        3.2.3 院落类型及比例
    3.3 室内热环境实测
        3.3.1 测试方案
        3.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4 现状问题分析
        3.4.1 功能空间不足
        3.4.2 院落环境
        3.4.3 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
        3.4.4 供暖方式单一
    3.5 本章小结
4 银川地区移民新村民居生态性能研究
    4.1 移民新村民居地域文化要素
        4.1.1 中心空间与庭院
        4.1.2 建筑体系与结构
        4.1.3 屋顶形式与遮蔽
        4.1.4 外部空间与环境
    4.2 建筑气候要素
        4.2.1 当地焓湿图
        4.2.2 建筑最佳朝向
    4.3 选址规划层面生态经验分析
        4.3.1 村落选址
        4.3.2 形态格局
        4.3.3 规划设计
    4.4 建筑单体层面生态经验分析
        4.4.1 保温与隔热
        4.4.2 日照与遮阳
        4.4.3 防风与通风
        4.4.4 微气候调节
    4.5 本章小结
5 银川地区移民新村民居绿色更新策略及案例应用评析
    5.1 建筑更新标准及原则
        5.1.1 绿色更新设计相关指标梳理
        5.1.2 绿色更新设计的基本原则
    5.2 民居更新策略研究
        5.2.1 移民新村民居基础模型提取
        5.2.2 功能空间优化
        5.2.3 院落完善
        5.2.4 围护结构性能提升
        5.2.5 太阳能利用
        5.2.6 更新设计方案
    5.3 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碱富桥村
        5.3.1 新村概况
        5.3.2 传统文化营建模式的应用
        5.3.3 生态经验的应用与创新
    5.4 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海陶南村
        5.4.1 新村概况
        5.4.2 传统营建模式的应用
        5.4.3 生态经验的创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的结论
        6.1.1 移民新村营建模式
        6.1.2 移民新村更新模式
    6.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1 热环境实测图
致谢

(8)大连市养老建筑室内热舒适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
        1.1.2 养老建筑的发展需求
        1.1.3 养老建筑室内热环境问题
        1.1.4 绿色建筑发展要求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建筑室内热环境研究
        1.4.2 不同年龄段热感觉研究
        1.4.3 养老建筑研究
    1.5 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老年人概念
        1.6.2 养老建筑
        1.6.3 热舒适
    1.7 论文框架
2 理论基础及评价体系研究
    2.1 老年人居住环境需求分析
        2.1.1 影响老年人热环境舒适的因素
        2.1.2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2.1.3 老年人心理特征
        2.1.4 老年人居住环境需求
    2.2 热舒适相关理论及评价标准
        2.2.1 美国-ET、ET*、SET指标
        2.2.2 丹麦-PMV、PPD指标
        2.2.3 ASHRAE标准
        2.2.4 ISO标准
        2.2.5 中国热舒适评价标准
    2.3 健康室内环境评价标准
        2.3.1 英国BREEAM
        2.3.2 美国WELL
        2.3.3 德国DGNB
        2.3.4 国内健康环境评价标准
    2.4 本章小结
3 大连市养老建筑室内热环境现状调研
    3.1 大连市地理条件及气候特征
    3.2 大连市养老建筑发展现状
        3.2.1 大连市老年人口发展现状
        3.2.2 大连市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3.3 大连市养老建筑现状调研
        3.3.1 大连市社区养老建筑现状
        3.3.2 大连市机构养老建筑调研
    3.4 大连市典型养老建筑热环境实测方法
        3.4.1 实测对象
        3.4.2 实测设备及实测时间
        3.4.3 测点布置
    3.5 本章小结
4 典型养老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实测分析
    4.1 冬季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
    4.2 夏季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
    4.3 过渡季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
    4.4 本章小结
5.大连市典型养老建筑室内热舒适性评价
    5.1 室内热舒适性实测数据分析
        5.1.1 冬季室内热舒适分析
        5.1.2 夏季室内热舒适分析
    5.2 典型养老建筑健康环境评价
    5.3 室内热舒适性主观评价
        5.3.1 冬季热舒适问卷分析
        5.3.2 夏季热舒适问卷调研
    5.4 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模型建立
        5.4.1 冬季MTS模型与PMV模型
        5.4.2 夏季MTS模型与PMV模型
    5.5 本章小结
6 典型养老建筑室内热舒适提升策略模拟分析
    6.1 影响热舒适的宜居改造设计策略
        6.1.1 外墙节能改造技术及材料分析
        6.1.2 屋面节能改造技术及材料分析
        6.1.3 外窗节能改造技术及材料分析
    6.2 养老建筑低碳改造策略计算机模拟
        6.2.1 低碳模拟模型的建立
        6.2.2 模拟参数设置
        6.2.3 建筑全年热负荷及节能效果模拟分析
        6.2.4 建筑室内热舒适提升效果模拟分析
    6.3 典型养老建筑最优低碳改造方案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养老建筑室内热舒适性主观问卷调查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赣南农宅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建筑节能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1.1.2 社会发展对建筑节能的要求
        1.1.3 农宅节能在建筑节能中的意义
        1.1.4 研究目标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乡村绿色住宅研究现状
        1.2.2 国内乡村绿色住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3 相关名词的界定
        1.3.1 赣南地区
        1.3.2 农村住宅
        1.3.3 农宅热舒适
        1.3.4 农宅节能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分析
    2.1 赣南地区农宅问卷调查
        2.1.1 问卷访谈设计
        2.1.2 问卷访谈方法和内容
        2.1.3 问卷访谈可行度检验
        2.1.4 问卷访谈范围
    2.2 现场调研方案设计
        2.2.1 调研所用仪器
        2.2.2 调研所遵循的标准
        2.2.3 调研所采用的计划
        2.2.4 调研所针对的对象
    2.3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现状统计分析
        2.3.1 赣南地区农宅属性分析
        2.3.2 赣南地区农宅室内热环境现状
        2.3.3 赣南地区用能属性分析
        2.3.4 调研结论
第三章 赣南绿色农宅室内热舒适度设计策略
    3.1 赣南农宅室内热舒适度设计指标
        3.1.1 平面形体设计指标
        3.1.2 外围护结构设计指标
        3.1.3 室内热环境舒适指标
    3.2 农宅平面形体设计策略
        3.2.1 附加阳光间
        3.2.2 体形系数
        3.2.3 建筑朝向
    3.3 农宅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
        3.3.1 非透明围护结构
        3.3.2 透明围护结构
        3.3.3 屋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赣南农宅可再生能源设计策略
    4.1 农宅可再生能源设计的基本原则
        4.1.1 生态适应性原则
        4.1.2 被动节能优先原则
        4.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4.1.4 小结
    4.2 农宅太阳能节能设计策略
        4.2.1 太阳能热水系统
        4.2.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4.3 农宅生物质能节能设计策略
        4.3.1 生物质能固缩技术
        4.3.2 生物质能气化技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建筑农宅设计与模拟实验验证
    5.1 绿色农宅设计的基本原则
        5.1.1 经济性原则
        5.1.2 适应性原则
    5.2 低成本绿色农宅设计策略及效果
        5.2.1 低成本绿色农宅设计策略
        5.2.2 低成本绿色农宅节能效果
    5.3 高成本绿色农宅设计策略及效果
        5.3.1 高成本绿色农宅设计策略
        5.3.2 高成本绿色农宅节能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情况调查问卷(冬天)
附录2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情况调查问卷(夏季补充调研)
附录3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情况数据整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设计理念的原则
    1.1 以人为本
    1.2 协调环境
2 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2.1 提高房屋面积的利用率
    2.2 增强房屋建筑的实用性
    2.3 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
    2.4 突出房屋建筑创新风格
3 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绿色设计理念的有效策略
    3.1 合理使用绿色材料
    3.2 优化房屋空间布局
    3.3 提高房屋的采光性
    3.4 科学选择室内陈设
    3.5 增加室内自然元素
    3.6 注重室内配套设计
4 结论

四、居住环境的绿色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的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设计策略研究[D]. 刘菀蓉. 长安大学, 2021
  • [2]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王继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天水西关古城合院民居绿色更新设计研究[D]. 臧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吐鲁番高棚架庭院式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D]. 杨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健康导向下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典型住区为例[D]. 熊则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银川地区移民新村民居绿色更新设计研究[D]. 刘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大连市养老建筑室内热舒适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刘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赣南农宅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研究[D]. 黄涵荣.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10]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臧慧,林墨飞,宋季蓉. 城市建筑, 2021(13)

标签:;  ;  ;  ;  ;  

人居环境绿色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