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归君主攻方向的重大战略转变

文学归君主攻方向的重大战略转变

一、文学桂军主攻方向战略大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李时新[1](2021)在《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节选)》文中认为保卫员兰金甫(1913—1986年),原名兰祖龙、兰金龙,原籍江西省于都县宽田乡上堡村。1927年参加中共领导的于都县游击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红三军团六师(兴国模范师)战士,红五军团军团部通信排通信员,国家政治保卫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保卫局)保卫员等,参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认为桂政发[2021]1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

张晶杰[3](2020)在《新时代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与碳减排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能源发展一直以煤炭为主,中国电力发展以煤电为主。几十年来煤炭和煤电承担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电力需求的重任以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任。一方面,以煤为主的能源电力结构带来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其中煤电污染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典型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和以细颗粒物(包括在环境中转化的二次污染物)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另一方面,煤炭具有高碳化石能源的本质属性,在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煤炭和煤电发展如何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对好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改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完善环保和节能法规、政策,在电力发展领域,不断出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环境经济新政策、新举措,以满足电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201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接近到100万亿人民币,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步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如何在新时代,按“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发展要求,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是能源环境经济领域共同面对的艰巨任务。本论文基于新时代发展对电力行业的要求,针对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和碳减排问题,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并辅助以模型工具,分析适用的经济政策工具,构建新时期环境经济政策的框架,并重点分析碳交易和环保电价政策的机制和成本效益影响,提出结论和政策建议。第一,研究了基本概念和研究综述。燃煤发电行业是我国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重点领域,政策内涵和实施效果对国民经济、环境保护和能源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背景和内涵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分析对中国燃煤发电有重要影响的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包括能源经济理论、能源经济环境“3E”平衡理论、能源发展的约束性理论,以及科斯定理、庇古定理;分析了中国煤电发展中的环境经济理论依据,提出了新时代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要求。第二,研究了煤电环境经济政策的国际经验。工业化完成国家面对工业化生产相伴而来的环境问题,都积极采取环境经济政策,根据主要污染物类型、影响程度、范围和特点、持续时间等方面因地因城因时施策,表现出了良好的政策弹性和灵活性。国外不同时期的环境经济政策重点和内容也不同。本文分析了环境税(费)、许可证、补贴政策,并对排放权交易制度和税收制度进行了重点进行分析。第三,评析了中国煤电环境经济政策。对我国在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出台的一系列有利于污染物控制的经济政策,包括排污收费、价格政策(电价补贴)、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燃煤电厂相关经济政策,梳理了历史脉络和机理,初步提出了政策优化的思路。第四,提出了新时期煤电环境经济政策框架。分析新时代对能源电力发展的基本要求,煤电在能源电力转型中的定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中需要取消、完善、增加的政策工具。第五,分析了碳交易与环保电价这两项重点政策对煤电企业的影响,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燃煤电厂在不同地区、不同容量机组、不同利用小时数等因素下污染物控制成本水平和电力转型背景下影响环保电价敏感性因素,为在新时代继续完善这一重要机制提供了政策导向和可操作的建议。第六,在结论中指出新时代燃煤电厂环境经济政策应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重视燃煤发电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成效显着,高水平清洁化的燃煤发电环境政策需要改革,碳市场是促进中国电力低碳转型的基础性政策。建议一是环境经济政策改革要与电力转型发展新形势和要求相结合,二是完善低碳发展经济政策体系顶层设计,三是形成中国特色的碳市场机制,四是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逐步调整环保电价。

温存超[4](2018)在《广西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文中提出文章系统概述广西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不同时期所呈现的现象及其特点,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扼要的评论。

吴建福[5](2018)在《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发展史中,家族传衍在中国绘画的传承与演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学界对家族绘画的研究却缺乏重视,相关的的系统性研究也是寥若星辰。诏安沈氏家族是地方望族,书画人才辈出。该家族绘画兴起于嘉庆至道光年间,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如沈锦洲、沈瑶池、沈镜湖、沈瑞图、沈瑞舟、沈福文、沈耀初、沈汉桢、沈锡纯、沈柔坚、沈激文、沈冰山等。他们的绘画艺术或在诏安、或在福建、乃至在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绵延至今近两百年。本文以诏安沈氏家族画家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整体上把握诏安沈氏家族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从美术学与社会文化学的研究视角,以家族、地域、时代的交错发展为基点,结合画家不同的时代际遇,探讨其艺术风格脉络的传承与嬗变,并对他们画风成因作一历史分析。与此同时,以点带面,通过客观地分析诏安家族画家艺术成就和历史贡献,并观照福建区域美术史,从艺术史的角度将诏安沈氏家族的绘画放在福建乃至全国美术史进行考量,以此彰显其家族的艺术魅力。本文作为福建区域美术研究的一个个案,通过梳理一个家族绘画艺术的脉络,探讨家族绘画的传衍与社会发展的诸多关系,对福建区域美术史研究而言,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而以“家族”作为切入点,对一区域画家绘画作为整体性研究的方法,或许也能为区域美术研究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新视角。

钟雅珺芝[6](2018)在《《桂系战史》(第二十七章至第二十九章)英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桂系军阀是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着而又颇有争议的民国军阀。本翻译报告的源文本节选自覃卫国、刘文俊编着的《桂系战史》。这是一部描述桂系军阀所经历的战争和兴衰史的着述,多以描述战争过程为主,属于军事文本,间而有少量关于地方政治经济的描写,同时包含作者的一些观点和态度。笔者翻译的节选部分主要讲述了1938年至1939年间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在抗日战争中,所经历的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以及桂南会战。本文以英国着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于1988年出版的《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总结的文本类型理论为理论指导,根据节选部分的内容特点及其翻译实践,在纽马克阐述的信息型文本和表达型文本的基础上归纳出“信息-表达型文本”。该类文本的基本特征是以传递客观信息为主,同时又含有少量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是一种杂糅的综合性文本。根据这一特征,《桂系战史》属于“信息-表达型文本”。经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认为,在翻译此类型文本时,翻译侧重点会产生变化。在翻译记述战争和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时,译者以目的语读者为主要考虑对象,重在传递信息,表述形式不拘泥于原文,可以灵活采用直译、补充翻译、省译、调整语序等翻译手段来达到将原文信息如实传递给目标读者的目的。在翻译涉及作者的立场和观点态度时,译者应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尊重原文的语境和表达形式,选择合适的句式来进行更贴近原文意图。希望本文的经验能为同类型的文本翻译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

蒋静飞[7](2018)在《中阿合作论坛与21世纪中阿关系研究》文中提出2004年1月正式成立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简称“中阿合作论坛”),是推动中阿关系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这个多边合作机制的创立,标志着中阿关系步入机制化建设的新阶段,也为我们研究21世纪中阿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中阿合作论坛”的设立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着眼于中阿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全球化日益凸现的新时期极具战略意义。论坛成立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在运行过程中,机制建设逐步完善,紧贴不同时期中阿双方的不同需求,为中阿政治、经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框架。可以说,“中阿合作论坛”是服务于中阿关系发展的综合性平台,对于中阿务实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21世纪以来,中阿友好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南南合作”的一个典范。本论文以“中阿合作论坛”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中阿合作论坛”成立前中阿关系的历史与现实、论坛成立的背景和过程、论坛主要相关文件、论坛机制及相关活动、中阿合作模式与阿拉伯国家和其他国家合作模式的异同等进行全景式考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维度对21世纪中阿关系的发展做全面、综合的研究与评估,以期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本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选题意义,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正文部分的第一章回顾了“中阿合作论坛”的缘起和创立。“中阿合作论坛”的成立,是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传统友谊的历史积淀,是对21世纪初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的积极应对,是中阿相互多样化利益诉求的现实选择。成立“中阿合作论坛”的设想最早源于阿方,但得到中方积极回应,同意“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中阿合作论坛’”。最后在阿方草案基础上,各自拟订了文件草案。在中阿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筹备下,“中阿合作论坛”于2004年1月30日正式成立。第二章主要研究“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建设。“中阿合作论坛”在14年的发展过程中,正规化、机制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部长级会议为引领机制,以高官委员会为执行机制,以中阿企业家大会、专题经贸研讨会、中阿能源合作大会、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友好大会、中阿互办文化节、中阿新闻合作论坛、高教与科研研讨会、环境保护合作等十余个定期或不定期的合作机制为协同机制的框架。本章对这些机制进行分类,分析论坛的主要会议文件、介绍论坛机制的相关活动,并对论坛的机制成效进行评估,分析其特点及局限,同时阐述外界对其评价。第三章主要研究“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阿关系的迅速发展。自论坛成立以来,推动中阿关系经历了三次飞跃:2004年论坛成立之际,首届部长级会议确立了中阿“平等、全面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2010年“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宣布中阿关系升级为“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2014年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一带一路”构想正式纳入中阿合作的议题,中阿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推进构建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本章对论坛成立后中阿关系的三个阶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做客观、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第四章主要从比较的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当前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机制类型进行研究并阐明其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本章把当前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机制分为阿拉伯联盟参与的整体合作机制、阿拉伯地区区域组织参与的局部合作机制、阿拉伯世界特定国家的对外合作机制这三大类,并列举典型案例对这三类合作机制进行分析,通过与中国对阿合作机制的对比,分析各自特点,揭示其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第五章主要研究“中阿合作论坛”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中阿关系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揭示“中阿合作论坛”的建设要深化战略、突出创新、务求实效,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时代主题,提升合作效能。

黎春晓[8](2017)在《镇南关之战前后的战和之争与《申报》舆情》文中研究指明中法战争是一场打打停停、历时一年半(1883.12~1885.6)的中外战事。在军事与外交交相角逐的过程中,清朝内部对于要不要打、是继续打还是尽早停战的问题争论不休(学人称之为“战和之争”),贯穿全程:源于中法交战前的保越与弃越之争,在山西、北宁之役后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拉锯式论争,其内容是对法作战抑或讲和。其间,主战、主和两论或势均力敌,不分高下,或此起彼伏,时消时涨。作为扭转中法战局的关键性战役,镇南关之战的影响可谓至巨。学界对此战的研究,大多从军事角度入手,对其“不败而败”结局的讨论尤为热烈。其实,清廷强令“乘胜收兵”,并未浇灭战和论争之火。前线官兵扼腕愤懑以及传播媒介推波助澜,反而把行将沉寂的争论再度推向前台,社会舆情汹涌澎湃,参与探讨国是。可以说,战和之争的终结,是在回光返照中戛然而止的。这样富有戏剧性的变化,多未引起学人的关注。战火烧到镇南关,国门被毁,边疆告警,“战”成为民族生存的不二选择,“和”自然随之销声匿迹。但当清军把法军赶出国门,乘胜南下追击,“和”的音符却在法国政府的坍塌声中响起,胳膊扭不过大腿,于心不甘的前方将士实属无奈,社会舆论的努力付诸东流。清军在镇南关获胜之所以再次触动战和之争的神经,在于战、和两派对这一胜利认识不同。在主战派看来,镇南关大捷使得越北军事形势喜人、法国政局动荡,坚持战斗将能获得更大的胜利,而法人狡诈,这时停战议和将中法国的缓兵之计,遂有两广总督张之洞三次电请朝廷勿停战、缓撤兵,督办闽海军务的钦差大臣左宗棠、云贵总督岑毓英等封疆大吏群起响应之举。主和派则不这样看,他们认为清军在镇南关获得的是局部胜利,再打下去,取得全局胜利的可能性很小,而本土台湾形势危急,澎湖列岛尚在法军手中,清军在东南沿海战场处于下风,若值法国政府新旧交接之际停战议和,是最佳时期。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是主和派的领袖,太常寺少卿张荫桓、蛰居乡野的原驻英法使臣郭嵩焘等都附和其主张。使臣倒向主和派,是镇南关大捷后的一个奇特现象。许景澄如此,一向主战的曾纪泽也改变了主张,这是耐人寻味的事。有“近代中国百科全书”之称的《申报》,对中法战争关注有加,对战和之争更积极参与。中法战争爆发后,《申报》是第一家派出战地记者的媒体。以可靠的消息来源作为评价战事的基础,该报的评论写得沉稳扎实,富有远见。镇南关之战爆发前,《申报》舆情发生了从新闻报道到评论战事、从评论战事到出谋划策、从出谋划策到左右舆论的变化。镇南关战火燃起后,《申报》进一步关注法国政局,从3个方面分析法国内阁总理茹费理去位的原因,进而揣摩法军意图,指出法军将会扩大战争的理由和停战议和的原因,预测战争前景,认定清军有“扫净尘氛,还我藩服”的能力。这些分析的预测,有的尚中窍要,有的则是空中楼阁。镇南关战事结束后,《申报》继续亮出自己的观点:在对待停战问题上,大胆斥责清政府战和不定的态度,对清军过早撤兵深表惋惜,并对中法和议的可靠表示怀疑。在对待中法和约问题上,既不满意按《李福协定》的内容议和,又不满意由西方人代议条约,更不满意条约的内容。在对待善后问题上,提出了加强边界管理、酌量增加防营、整饬军队等积极建议,旗帜鲜明,颇有见地。尤其是对国情的反思,揭露官场吏治腐败,指出边疆开发滞后之弊,洋务运动收效不高等,值得深思。透过《申报》参与战和之争的历程可以看出,战和之争对社会舆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战、和两派的言论都曾对《申报》产生过的影响,主战论鼻祖刘长佑着名的“能战而后可和”论提出后,《申报》接连抛出社评,阐述、发挥了这一观点。同样,主和的国子监祭酒盛昱提出“战守皆以足饷为主”论后,《申报》连续刊出了《论饷源》、《再论饷源》两文,足见影响之深。尽管战、和两派的观点对社会舆论影响不小,但战和之争的发展却不能左右社会舆论。《申报》毕竟不是官办媒体,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普通大众,社会责任感的驱使,激发民智的办报方针,决定了它不会迎合朝廷内部战、和两派为政治利益而开展的争论,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封建制度下社会舆论对最高统治者影响甚微,这是分析、探讨《申报》参与战和之争得出的结论。这一点,在今天看来仍有意义。诚然如此,《申报》舆情对战和之争乃至鼓舞民心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可以说,《申报》是战和之争的推动者,它以舆论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清廷对外政策的妥协;它用事实辟谣,以正视听;它分析战局,使百姓了解真实的战况;它树立中华民族的正面形象,帮助民众提高自豪感和自信心。所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钟健[9](2016)在《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由每个个体的抗战史所组成,参与其间的每个个体都发挥了同等重要的作用。蒋介石是抗战阵营中的一份子,对其个人抗战经历展开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由于蒋在国民党及国民政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其在抗战进程中的所想、所言、所为进行研究,又具有特殊性。从资料开放程度及相关研究的积累厚度两方面看,目前史学界对"蒋介石与抗日战争"研究着实有重新检讨和反思的必要。然而,该研究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的重要课题,涉及面向众多,决非个体及单项研究所能完成。本文选取蒋介石为何要抵抗日本、从何时开始及如何进行准备、如何准备对日作战与决策对日开战、全面战争初期采取了怎样的战略政略及其抵抗日本的外交战略等问题进行探讨。孙中山深知日本独霸东亚的野心,为国民党制定"恢复高台、巩固中华"的革命政策。蒋介石为实现统一中国的首要目标,积极寻求日本的支持,主张中日提携、亲善,但这与日本对外扩张的侵略政策根本冲突,济南惨案赤裸裸地宣告这一事实。从践行孙中山革命主张及现实处境两方面看,蒋不得不抵抗日本。济南惨案爆发后,蒋开始着手准备抵抗日本。九一八、一·二八事变接连爆发,迫使蒋及其幕僚们把国内外政策调整为以抵抗日本为首要宗旨。然而,在短时期内,蒋并没有提出抵抗日本的根本大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安内"。1935年夏,蒋觅得持久抵抗日本的根据地,才大致决定抗日的基本计划,随即着手推进对日作战的战时准备。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趁机推进华北地区的国防建设,以应战指令督促各方加速实施。因国内抗日情绪高涨,蒋无法再对日本迁让及接受其无理要求,但又未准备好对日开战,遂祭出"以战逼和"的险招,对日实施"攻心之道"。不过,日本军人主战派势力膨胀,和平无望,并疾速攻陷平津,蒋不得不战。此后,察哈尔、淞沪战役迅速爆发。蒋准备不及,仓促开辟上海战场,致使迅速歼灭上海日军的目标并未达成,反而使沪战转趋扩大,不得不重新思考战局与战略政略。在上海与日军持久作战,不仅与引起国际关注、干涉的政略相吻合,且华北战场颓势不止,蒋在战略上别无选择,惟有"引敌南下",诱使日军把主战场放在上海。因此,蒋竭力维持上海战局,迟迟未下决心放弃上海战场,导致上海大溃退,此对以后的战局发展影响尤大,环环相扣,直至武汉会战结束为止。在与日本的较量中,除军事准备、抵抗以外,蒋与日本在外交领域之"无形的战场"展开激烈争夺。蒋所持的外交战略为,诉诸国际公理,始终站在反侵略、国际正义这一边,积极争取英、美、苏等国卷入中日争端,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收效甚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与中国结为同盟,但由于蒋个人特质中的民族主义与"低能心结"始终与英美所操持的殖民主义、霸权话语及其"优越心结"保持紧张,致使中英关系没有得到改善,中美合作成效大打折扣,对共同对日作战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旨在从长时段阐明蒋抵抗日本的历史逻辑,进而为"蒋介石与抗日战争"研究这个课题,乃至整个抗战史,作一点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叶铭[10](2013)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令部研究(1938-1945)》文中指出参谋系统的出现在西方近现代军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参谋系统的出现,军事活动从军事家个人的决断演变为集体的、科学的决策。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引入了参谋系统的概念与机构。晚清以降,参谋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状况的影响,中国军队的参谋机构并没有取得其西方同行那样的地位,因而,在中国近现代军事史上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然而,建立参谋系统毕竟是军事发展的趋势。所以,国民政府时期军事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就是试图建立参谋系统以统一指挥,但是抗战前无论是政治条件还是军事条件都不能保证国民政府建立参谋系统。不过抗战前国民政府与德国——参谋系统的创始国之间密切的关系为国民政府建立参谋系统提供了帮助。同时,全民族抗战为国民政府军事变革创造了条件。参谋系统具有网状机构,拥有专门人才,能够实现协调指挥。这样可以使军事指挥真正做到科学化、协调化,适应战争发展需要。参谋机构系统化意味着在结构上形成横向多元性以及纵向层次性,在运作上具有协调性,从而发挥参谋系统在作战指挥方面的作用。抗战时期承担建立参谋系统任务的主要是军令部,军令部为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与参谋本部合并组成,是抗战时期军事委员会主要部门之一。虽然军事委员会机构众多,承担军事指挥任务的机构有侍从室,担任参谋总长的为何应钦,但战时军事委员会中真正担当作战指挥职能的是军令部,国民政府作战指导、作战计划均为军令部制定,并通过军令部统辖的参谋机构付诸实施。军令部战时建立参谋系统,首先建设军令部及各级参谋机构。军令部仿照德国总参谋部的经验进行相应机构的建设,其业务范围亦完全听从德国军事顾问的意见,并结合抗战实际划定。除此之外,军令部在指挥系统各环节加强了参谋机构的建设。单纯机构建设并不意味着参谋系统的建立,建立参谋系统必须使参谋机构立体化,即参谋机构在横向与纵向结构上信息畅通、协调一致、运转顺畅。军令部为了使参谋系统有效运转,必须使各级参谋机构真正围绕既定的制度与规范运作。军令部所做的尝试就是在参谋系统网络中建立一整套的运作模式,并坚持在既定模式下开展日常工作。这套模式,在军令部本部就是部务会报、业务研讨会—学术研究会—校阅,在军令部统辖的参谋机构就是参谋长会议—联络参谋—参谋视察。这种运作模式保障国军各参谋机构在建设与运作方面的协调一致,使国军各参谋机构日益向系统化迈进。军令部规范了参谋教育机构体系,加强对参谋教育机构的监督与领导,并对陆军大学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军令部加强参谋人事管理的主要措施为督促其统辖各级参谋教育机构加强参谋教育力度,以求多培养参谋人才。规范参谋任用资格与程序,力行参谋考绩。实行参谋调职、改革参谋晋升制度提升参谋人员地位,保障参谋人员利益,增加参谋人员服务的热情与信心,并规范参谋人事。完成建设机构的同时,军令部遵循参谋系统原则进行作战指导,服从军事战略总要求,拟定作战计划,指导会战,保障战时作战指导的完成,从而彰显军令部的战时能效。军令部建立参谋系统的尝试,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军事现代化发展与中国旧有体制之间的矛盾。军令部尽管建立起一个现代的筋骨,但整个大环境的思维方式却仍然保持传统的模式。军令部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社会大环境不利于参谋系统的建立,缺乏合格的参谋人才,以及执行力低下等等。这体现中国传统势力与现代化进程中环境对制度的影响,如果环境中存在强势的人物,则制度的运行只能以惨淡经营告终。军令部在战时并没有完成建立参谋系统的任务,这一任务直到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终结也没有实现。

二、文学桂军主攻方向战略大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桂军主攻方向战略大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1)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保卫员
重机枪连长

(3)新时代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与碳减排环境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环境经济政策研究综述及评价
        1.2.1 概念界定
        1.2.2 环境经济政策的本质及研究对象
        1.2.3 电力相关重要环境经济政策研究进展
        1.2.4 对文献综述的评价
    1.3 论文框架与内容
        1.3.1 总体思路及内容框架
        1.3.2 各章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能源-经济-环境政策理论分析
    2.1 能源经济环境平衡理论
        2.1.1 能源经济理论
        2.1.2 “3E”平衡理论
        2.1.3 约束性理论
    2.2 环境经济政策理论
        2.2.1 对庇古税基本内涵的理解
        2.2.2 对科斯定理基本内涵的理解
    2.3 中国煤电发展环境经济政策理论依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境经济政策在国际上的应用
    3.1 美国
        3.1.1 清洁空气市场计划
        3.1.2 碳排放权交易
    3.2 欧洲
        3.2.1 大气污染物管理
        3.2.2 碳减排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煤电环境经济政策的评析
    4.1 政策框架的形成及特点
    4.2 几项重点环境经济政策实践分析
        4.2.1 排污费与环境税
        4.2.2 环保电价
        4.2.3 排污权交易
        4.2.4 排污权有偿使用
        4.2.5 排污许可
    4.3 碳减排政策分析
        4.3.1 电价调节政策
        4.3.2 碳排放权交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时代煤电环境经济政策框架构建
    5.1 新时代背景下的电力环境经济政策趋势
        5.1.1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及政府的作用
        5.1.2 “3E”平衡点向低碳侧移动
    5.2 新时代对能源电力转型的基本要求和难点
        5.2.1 新能源体系对电力转型的要求
    5.3
        5.3.2 煤电环境经济政策框架存在的问题
        5.3.3 新时代环境政策的框架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时代煤电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分析评估
    6.1 碳交易对煤电发展的影响分析
        6.1.1 碳交易对不同的发电主体影响机制分析
        6.1.2 碳交易对不同发电方式的效益影响分析
    6.2 燃煤发电企业环保电价成本效益分析
        6.2.1 燃煤发电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发展分析
        6.2.2 不分地区脱硫、脱硝、除尘成本结构分析
        6.2.3 各区域平均成本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煤电将继续为能源电力在中短期的低碳转型发挥支撑作用
        7.1.2 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政策在燃煤发电领域成效显着
        7.1.3 要针对新时代特点完善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
        7.1.4 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改革以适应环保技术进步和环保管理改革要求
        7.1.5 碳市场是促进中国电力低碳转型的基础性政策
    7.2 主要政策建议
        7.2.1 积极推进环境经济政策改革
        7.2.2 完善低碳发展经济政策体系顶层设计
        7.2.3 构建中国特色的碳市场机制
        7.2.4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逐步调整环保电价
    7.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着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广西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1. 革命历史小说创作得以深化,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挖掘广西革命历史题材, 再现波澜壮阔的革命风云, 塑造人民英雄形象。
    2. 历史小说取材范围不断拓展, 即由原来单纯的革命历史题材拓展到中国古代历史和现代历史题材, 尤其是广西近现代历史题材的创作。
    3. 注重对广西少数民族生活和普通人生的反映, 增强民族文化意识, 体现出广西少数民族长篇小说创作能力的提升。
    4. 一些作品走通俗化路数, 适应文化市场化运作。
    1. 主力作家不断发力, 努力打造精品。
    2. 新锐势力后来居上, 创作势头强劲。
    3. 女性作家不断涌现, 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5)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本文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三、课题研究现状回顾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诏安沈氏家族绘画发展的条件与背景
    第一节 诏安沈氏家族绘画之盛
    第二节 财丁毓秀——沈氏在诏安的繁衍
    第三节 诗礼传家的家族文化
    第四节 诏安文化地理对绘画的影响
第二章 清中期至民初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的兴起与流变
    第一节 诏安海运业催生绘画收藏
    第二节 清中期至民初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的兴起与趣味转变——以仕渡三家的为切入点
    第三节 闽人学习海派花鸟画风的开启——沈瑞图、沈瑞舟画风嬗变
    第四节 沈氏家族绘画在诏安画派中的地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走向多元的民国诏安沈氏家族的绘画艺术
    第一节 诏安沈氏族人际遇与心态考察
    第二节 福建现代美术教育发展与诏安沈氏家族绘画多元走向
    第三节 东城村商品经济兴盛与沈氏画家群的转移
    第四节 救亡之心——沈福文、沈柔坚在民国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活动
    第五节 “燕石画社”的创建与诏安绘画吴昌硕画风的融入
第四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当代沈氏在地画家画风及其社会意义——以沈汉桢、沈荣添、沈激文、沈冰山中心
    第一节 诏安“尚古”之风对诏安在地画家绘画的影响
    第二节 当代诏安沈氏家族在地画家的艺术风格特点及其利弊
    第三节 从社会学视角看当代诏安沈氏在地画家的艺术传衍与拓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沈氏旅外画家的艺术成就与历史贡献——以沈耀初、沈福文、沈柔坚为代表
    第一节 沈耀初的艺术生命与艺术风格
    第二节 筚路蓝缕——中国现代漆艺开拓者沈福文
    第三节 三位一体——画家、理论家与画坛推手的沈柔坚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桂系战史》(第二十七章至第二十九章)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ask
        1.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1.2 Target Readers
        1.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1.1.4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on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1 Language Style
        1.2.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Military Translation
    2.2 Peter Newmark’s Text Typology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3.1 Words and Phrases
        3.1.1 Translation of Locality Nouns
        3.1.2 Complementary Translation of Special Nouns
    3.2 Sentence Translation
        3.2.1 Linguistic Differences and Conciseness of Non-literature Translation
        3.2.2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hoice of Sentence Pattern and Context
        3.2.3 Scattere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Logical Connection
    3.3 Logicality in Text Translation
        3.3.1 Main Clue of the Text
        3.3.2 Unity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ng the Text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Summary of Major Findings
    4.2 Limitations and Future Improvement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7)中阿合作论坛与21世纪中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
    五、结构安排
第一章 “中阿合作论坛”的缘起与创立
    第一节 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友谊是论坛建立的历史背景
        一、相互理解和尊重,维护彼此的核心利益
        二、从单一援助到多样化合作,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第二节 21世纪初复杂的国际形势是论坛建立的时代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发展对国家间交往方式提出新要求
        二、新世纪中东局势的急剧变化是中阿关系进一步深化的推手
    第三节 中阿双方的多样化需求是论坛建立的现实背景
        一、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需求
        二、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需求
    第四节 “中阿合作论坛”的筹备与创立
    小结
第二章 “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建设
    第一节 引领机制:部长级会议
    第二节 执行机制:高官委员会
    第三节 协同机制:其他合作机制
        一、经贸能源类合作机制
        二、人文交流类合作机制
        三、可持续发展类合作机制
    第四节 “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评估
        一、“中阿合作论坛”的外交类型
        二、历届部长级会议的意义及成绩
        三、“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特点
        四、“中阿合作论坛”机制的局限性
        五、外界对“中阿合作论坛”的评价
    小结
第三章 “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阿关系的发展
    第一节 中阿新型伙伴关系:2004~2009年
        一、高层交往互动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
        二、经济关系高速发展、合作机制日趋完善
        三、借力论坛框架平台,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四、加强国际事务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第二节 中阿战略合作关系:2010~2013年
        一、理性应对中东变局,稳妥推进政治关系
        二、经贸关系逆势增长,合作平台愈加完善
        三、文化交往有序开展,深度广度不断扩大
    第三节 中阿“命运共同体”(2014年~至今)
        一、战略互依逐步提升,政治互信全面加深
        二、“一带一路”当为契机,经济务实合作提质增效
        三、文化交流实力推进,民间参与稳步提升
    小结
第四章 当前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国际合作机制及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阿拉伯联盟参与的整体合作机制
        一、阿拉伯—印度合作论坛
        二、阿拉伯—日本经济合作论坛
        三、阿拉伯联盟参与的其他整体合作机制简要介绍
    第二节 阿拉伯地区区域组织参与的局部合作机制
        一、西地中海“5+5对话”机制
        二、美国—海合会战略合作论坛
    第三节 阿拉伯世界特定国家的对外合作模式
    第四节 对中阿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
    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中阿合作论坛”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阿关系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当前形势下中阿合作面临的机遇
        二、当前形势下中阿合作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指导下的“中阿合作论坛”建设
        一、新气象
        二、新期待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附录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高层领导交往统计表(2004~2017年)

(8)镇南关之战前后的战和之争与《申报》舆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丰富中法战争时期社会舆论研究
        二、个人兴趣及导师的帮助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中法战争及镇南关之战研究概说
        二、战和之争研究一瞥
        三、学界对《申报》与中法战争的研究
        四、镇南关之战前后社会舆情研究扫描
        五、前人研究的缺失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镇南关之战概况
    第一节 镇南关之战的缘起
        一、从法越战争到中法战争
        二、中法战争的简要进程
        三、镇南关之战帷幕拉开
    第二节 镇南关之战的过程
        一、艽葑、扣波之战
        二、突袭文渊与关前隘大捷
        三、驱骡之战与攻克谅山
    第三节 镇南关之战的结局
        一、清政府下令乘胜即收
        二、前线官兵撤回边界
        三、《中法新约》签订
第二章 战和之争的延伸
    第一节 战和之争兴起与发展
        一、保越与弃越之争
        二、战和拉锯战
        三、主战成为主旋律
    第二节 镇南关之战再次触动战和之争的神经
        一、法国政局动荡
        二、前线将士增加主战力量
        三、清廷内部的战和斗争再起
    第三节 战和之争趋于平静
        一、停战大势难逆
        二、国内局势窘迫
        三、主战呼声淹没
第三章 《申报》的舆情变化
    第一节 镇南关之战前的演变
        一、从新闻报道到评论战事
        二、从评论战事到出谋划策
        三、从出谋划策到左右舆论
    第二节 镇南关之战期间的发展
        一、关注法国政局
        二、揣摩法军意图
        三、预测战争前景
    第三节 镇南关之战后的深化
        一、对停战的态度
        二、对和约的讨论
        三、对善后的建议
        四、对国情的反思
第四章 《申报》舆情对战和之争的影响
    第一节 《申报》积极参与战和之争
        一、主战的理由
        二、主和的理由
    第二节 社会舆论与战和之争的关系
        一、战和之争对社会舆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社会舆论并不完全受战和两派势力所左右
        三、封建制度下社会舆论对最高统治者影响甚微
    第三节 《申报》舆情对战和之争的作用
        一、推动战和之争的发展
        二、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清廷妥协
        三、凝聚民族力量
结语
    一、镇南关之战的意义
    二、镇南关之战对《申报》舆情的触动
    三、战和之争与社会舆论的关联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一览
致谢
参考文献

(9)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济南惨案前后蒋介石对中日关系的认知与因应
    一、青年蒋介石受惠于日本
    二、北伐前期蒋介石与日本的互动
    三、转折:蒋介石在外交上放弃东京路线
第二章 蒋介石准备抵抗日本的构想及作为
    一、九一八事变前蒋对日问题之谋略及其实践
    二、蒋对九一八、一·二八事变的应对
        (一) "内重于外"
        (二) "无名有责"
    三、关键的1932:寻求对日持久抵抗之道
    四、对日缓和之计:调整中日邦交
第三章 卢沟桥事变前后蒋介石和战因应再探
    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前蒋对日作战的准备
    二、内外与虚实:"战"、"和"双管齐下
        (一) 强硬背后的初衷:加速推进对日备战进程
        (二) "攻心之道":以"战"逼"和"
        (三) 不得不战:内外情势下的必然举措
第四章 全面战争初期蒋介石的战略政略再探
    一、蒋介石与华北战场的开局与走向
        (一) 蒋对华北的部署与"意料外的察哈尔作战"
        (二) 察哈尔鏖战与华北战场格局初定
    二、蒋介石与淞沪战役的政略战略
        (一) 先发制人:打一个迅速的歼灭战
        (二) 战局扩大与政略战略的形成
        (三) 维持战局与外交形势相呼应
        (四) 悲壮的结局:上海大撤退
    三、蒋介石与淞沪战役后的战局发展
第五章 "无形的战场":蒋介石的国际观及其实践
    一、公理制胜:坚定走英美路线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蒋介石对国际形势的因应
        (一) 主动求变
        (二) 以不变应万变
        (三) 对美两次关键忠告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蒋介石与英美交往的几个侧面
        (一) 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之龃龉
        (二) "低能心结"与"优越心结"之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令部研究(1938-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参谋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参谋系统与军事现代化
    第二节 战前中国参谋机构的发展
    第三节 抗日战争前中国参谋机构发展存在问题
第二章 军令部与战时指挥系统
    第一节 军令部与军事委员会
    第二节 军令部与行营、战区关系
    第三节 战时蒋介石与徐永昌关系分析
第三章 军令部机构设置与运作研究
    第一节 军令部机构设置与特点
    第二节 军令部机构运作与效果
第四章 战时军令部人事管理
    第一节 战时国军参谋人事存在问题
    第二节 军令部与战时参谋教育
    第三节 第三节战时军令部人事管理制度与效果
第五章 军令部与战时作战指导
    第一节 军令部战时情报工作与效果
    第二节 军令部与战时作战指导实施
    第三节 军令部作战指导绩效评析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文学桂军主攻方向战略大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节选)[J]. 李时新. 南方文学, 2021(04)
  •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 [3]新时代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与碳减排环境经济政策研究[D]. 张晶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广西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J]. 温存超. 河池学院学报, 2018(06)
  • [5]诏安沈氏家族绘画研究[D]. 吴建福.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桂系战史》(第二十七章至第二十九章)英译实践报告[D]. 钟雅珺芝.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中阿合作论坛与21世纪中阿关系研究[D]. 蒋静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8]镇南关之战前后的战和之争与《申报》舆情[D]. 黎春晓. 广西师范大学, 2017(10)
  • [9]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几个问题之研究[D]. 钟健. 浙江大学, 2016(07)
  • [10]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令部研究(1938-1945)[D]. 叶铭. 南京大学, 2013(02)

标签:;  ;  ;  

文学归君主攻方向的重大战略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