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一、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冯露莹,王志云[1](2021)在《家庭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新生儿身体及智力发育、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家庭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新生儿身体及智力发育、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21日至2019年6月20日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高危新生儿2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成观察组(133例)和对照组(1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干预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早期干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高危新生儿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运动功能情况,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评估高位新生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结果两组高危新生儿在干预6个月后的体质量及身长显着高于干预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高危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长显着高于对照组高危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6个月后,两组高危新生儿在体质量、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危新生儿在干预3个月、6个月后的肌张力异常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危新生儿在干预6个月后的智力发育及运动功能评分显着高于干预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1、2年后,观察组高危新生儿的智力发育及运动功能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的干预模式,家庭早期干预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高危新生儿大脑损伤,提高其身体及智力发育、运动功能。

刘玉梅[2](2021)在《儿保科与康复科相结合模式对高危儿童生命功能管理及睡眠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儿保科与康复科相结合模式对高危儿发育筛查及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高危儿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观察组采用康复科联合儿保科医护管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管理,比较2组患儿的综合护理满意率、护理有效率、患儿的生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综合满意率为97.44%,对照组综合满意率为8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效1例(1.28%),对照组无效7例(8.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儿的睡眠质量、生理功能、情志功能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康复科联合儿保科医护管理模式效果好,不仅可以改善高危儿发育问题,还可以帮助其提高临床医护满意率和有效率,进而提升其生命质量。

田园,陈津津,于广军[3](2021)在《NICU出院高危儿0~3岁生长发育随访管理技术的专家共识》文中指出胎儿医学、围产医学、新生儿重症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收治的高危儿存活率越来越高,出生胎龄25周的早产儿生存率可达54.8%[1],出生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总体存活率在国外达88%,我国也可达78%[2]。然而存活高危儿中有5%~10%可能会发生脑损伤,导致认知、运动、视听觉功能、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或障碍,并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高危儿在学龄期和青春期

刘淑芬[4](2021)在《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新生儿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高危新生儿接受早期干预管理对其体格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于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出生的100例高危新生儿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新生儿接受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高危新生儿的体格发育情况和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两组高危新生儿6个月、12个月的体格发育情况比较,观察组的体质量、身长、头围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高危新生儿6个月、12个月的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高危新生儿实施早期干预管理更有利于高危儿的体格和神经行为发育。

李卫洪[5](2021)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高危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于高危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72例高危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新生儿均进行常规的救治,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家长参与式护理,比较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35/36),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P <0.05;观察组出院后家庭抚育问题发生率、母亲紧张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母亲角色适应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 <0.05)。结论对高危新生儿在常规抢救基础上应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可降低出院以后家长呵护的问题发生率,同时能够促进母亲角色的适应,缓解其紧张程度,效果显着。

吴敏,王娟[6](2021)在《分级分类管理对提高高危新生儿生存质量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对提高本区高危新生儿生存质量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加强医院高危新生儿的管理,规范高危新生儿保健服务流程,提高高危新生儿生存质量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借鉴。方法本研究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于本院同时常住在本区的高危新生儿207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家长意愿对评估异常的各类高危新生儿分为干预组及非干预组,其中干预组98例,非干预组88例。干预组行分级分类管理模式,非干预组行常规管理模式,通过比较两组患儿间生长发育状况,智能发育状况、运动发育情况以及肌张力异常率等相关指标差异,以期系统评估级分类管理模式对提高高危新生儿生存质量的临床应用潜力。结果 (1)干预组高危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状况,智能发育以及运动发育情况均显着优于非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干预组高危新生儿肌张力异常率为2.04%(2/98),非干预组高危新生儿肌张力异常率为17.05%(1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能显着提高高危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王俊峰,朱莲[7](2021)在《高危儿与正常婴幼儿发育商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高危儿与正常婴幼儿发育商的研究,探讨影响高危儿发育商的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出生的282例高危儿和3 402例正常儿童,分别在6月龄、12月龄及24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商(DQ)测评。结果 6月龄和12月龄时高危儿组发育商及异常发生率与正常儿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月龄时高危儿组发育商及异常发生率与正常儿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月龄、12月龄时,高危儿组各能区DQ值均低于正常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月龄时,高危儿适应性、语言和个人社交能区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运动、精细动作能区DQ值仍低于正常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对高危儿进行智能发育测评,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高危儿生存质量。

高凯华[8](2020)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高危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早期干预。比较两组家属干预满意情况、出生12、24个月生长、智能及运动发育情况、家属对高危儿及其干预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家属干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生12、24个月身高、体重和头围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生12、24个月智能发育商数(DQ)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属对高危儿及其干预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可提高家属满意度,提高家属对高危儿及其干预知识的掌握度,促进高危儿体格及智能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胡佩玲[9](2020)在《初乳口腔涂抹对产科高危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初乳口腔涂抹在高危新生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医院在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6例高危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要求一般资料近似,依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归纳为参考组和探究组,两组的病例各收集43例。其中前者采取的常规母乳喂养,而后者则采取初乳口腔涂抹的喂养方法。对照并分析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评价指标有患儿的喂养相关指标(包括生后3d纯母乳喂养率、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及出院一周时纯母乳喂养率)和其他住院指标(包括恢复出生时体重的时间、住院时间及出院时体重)。结果:初乳口腔涂抹的探究组患儿在喂养相关评价指标和其他住院指标方面都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初乳口腔涂抹应用于高危新生儿的总体评价较好,能够明显提升患儿的母乳喂养效果,加快体重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

张旸[10](2020)在《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组,分成观察组(早期干预)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各45例。探讨实施不同干预模式对干预效果的影响。结果在干预前的MI值、DQ值上,两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 0.05),而在干预后的6、9、12月时,观察组MI值、DQ值均显着比对照组高(P <0.05),在护理满意度上两组相比,观察组(97.78%)显着比对照组(82.22%)高(P <0.05)。结论将早期干预应用于高危儿时,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MI值以及DQ值,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二、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儿保科与康复科相结合模式对高危儿童生命功能管理及睡眠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儿综合护理满意率比较
    2.2 2组患儿护理有效率比较
    2.3 2组患儿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3 讨论

(3)NICU出院高危儿0~3岁生长发育随访管理技术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适用对象
2 随访管理的目标
3 随访的实施者
4 随访的频率
5 随访内容
    5.1 营养管理与体格生长监测
    5.2 神经精神发育监测
6 发育迟缓高危儿的遗传学检测
7 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7.1 早期干预的含义
    7.2 早期干预开始与持续的时间
    7.3 早期干预的内容
    7.4 强调早期干预的个体化
    7.5 避免过度干预和干预不足
8 高危儿出现发育障碍后的康复
9 重点疾病监测和特殊检查
    9.1 眼病及视力检查
    9.2 听力检查
    9.3 实验室检查
    9.4 影像学辅助检查

(4)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新生儿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高危新生儿出生后体格发育指标比较
    2.2 两组高危儿出生后智力、运动发育指数比较
3 讨 论

(5)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高危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2.2 出院后家庭抚育问题发生率及母亲适应性评分
3 讨论

(6)分级分类管理对提高高危新生儿生存质量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分级分类管理
        1.3.2 关于分级管理的流程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高危儿与正常婴幼儿发育商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高危儿筛查
        1.2.2 智能发育商测试方法
        1.2.3 智能发育监测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高危儿分类
    2.2 6月龄、12月龄、24月龄高危儿及正常儿童DQ值比较
    2.3 6月龄、12月龄及24月龄高危儿及正常儿童各能区DQ值的比较
3 讨论
    3.1 6月龄、12月龄高危儿发育商要低于正常儿童
    3.2 高危儿组随着年龄不断增加DQ值逐渐上升
    3.3 规范高危儿的管理

(8)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家属干预满意情况比较
    2.3 两组出生12、24个月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2.4 两组出生12、24个月智能及运动发育情况比较
    2.5 两组家属对高危儿及其干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2.6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9)初乳口腔涂抹对产科高危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喂养相关指标对比
    2.2 其他住院指标对比
3 讨论

(10)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观察组给予早期干预:
        1.2.2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对比研究对象MI结果:
    2.2 对比研究对象DQ值结果:
    2.3 对比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四、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新生儿身体及智力发育、运动功能的影响[J]. 冯露莹,王志云.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15)
  • [2]儿保科与康复科相结合模式对高危儿童生命功能管理及睡眠质量研究[J]. 刘玉梅.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06)
  • [3]NICU出院高危儿0~3岁生长发育随访管理技术的专家共识[J]. 田园,陈津津,于广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1(08)
  • [4]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新生儿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J]. 刘淑芬.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7)
  • [5]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高危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李卫洪. 中国医药指南, 2021(07)
  • [6]分级分类管理对提高高危新生儿生存质量的应用研究[J]. 吴敏,王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04)
  • [7]高危儿与正常婴幼儿发育商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王俊峰,朱莲. 中国妇幼保健, 2021(04)
  • [8]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临床研究[J]. 高凯华. 中国医学创新, 2020(21)
  • [9]初乳口腔涂抹对产科高危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J]. 胡佩玲. 名医, 2020(09)
  • [10]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究[J]. 张旸.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6)

标签:;  ;  ;  

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