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小果木瓜长势良好

珠海小果木瓜长势良好

一、珠海小果型木瓜种得好(论文文献综述)

黄郎[1](2020)在《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贵州省拥有极为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但目前对于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较为薄弱。为掌握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观赏特性、生态地理分布和蕴藏量,摸清其物种格局并分析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贵州城市绿化树种影响的差异性,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筛选出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的种类,并基于Arc GIS软件对其进行园林绿化区域规划。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省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维管木本植物797种,占贵州省维管束植物科的9.95%,隶属于106科288属,科属数量分别占贵州维管束植物总科属数量的42.06%与16.17%;优势科有23科,优势属有10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7属30种,双子叶植物94科257属736种,单子叶植物4科14属31种,并涵盖了乔灌藤三类生活型的植物,以乔木型居多,灌木次之,木质藤本最少。观赏用途上48.06%的物种可以用于观花,且观花特性多样,以白色系为主,红色系及黄色系次之,最少的为蓝紫色系花卉;观花期主要集中在春季;花径在1-3cm的观花植物居多,其次是3-5cm、>5cm两类,花相类型以星散花相、团簇花相与线条花相较为主。观叶植物相对观花类较少,观形植物与攀援植物为包含物种数最少的类型,竹类共有18种。从园林用途上看,最丰富的的一类为花灌木类,其次为独赏树、庭荫树类,盆栽及造型类、行道树、防护树、木质藤本类、植篱类相对较少,最少的为地被类与室内装饰类。(2)在水平分布上,贵阳市、黔南州以及铜仁印江、江口等地所含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最多,其次为黔东南州南部、黔西南州南部、遵义西北部等地区;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地方如六枝特区、普安、晴隆、镇远、三穗等地,仅有不到60种;主要表现为在原生性较好的区域以及保护区所在区域物种丰富度较高。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物种丰富度增长趋势呈现为单峰状态,在海拔500~1500m区间段内物种丰富度最高。总的来看,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呈现出垂直差异高于水平差异的特点,以及喜热物种偏南和耐寒物种偏北的变化趋势。(3)本着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以1月平均气温及行政区划为Ⅰ级指标,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最低温、7月平均气温作为辅助指标;降雨量、1月极端低温、7月平均最高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积温以及贵州省植被区划作为Ⅱ级指标,以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为操作方法,Arc GIS软件为制图基础,将贵州省园林绿化区域划分为8个区,分别为:黔西南、黔南温热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Ⅰ区)、赤水温热湿润园林绿化区(Ⅱ区)、黔南、黔东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Ⅲ区)、黔西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Ⅳ区)、黔东、黔东南温和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Ⅴ区)、黔中、黔北温和湿润园林绿化区(Ⅵ区)、黔西温凉湿润园林绿化区(Ⅶ区)、威宁、赫章寒冷湿润园林绿化区(Ⅷ区)。(4)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797种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综合评价并进行分级,得出观赏价值较高、抗性较好的一级观赏植物(>4)有28种;二级观赏植物(3.6~4)122种,综合价值稍低于一级但可作为资源开发的坚实后备资源;三级(3.2~3.6)、四级(<3.2)各有398种、249种,部分物种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但因资源少或适应性较差等问题而列入此类,不建议大规模开发。根据所有植物的综合得分情况,将开发应用潜力评价等级为一级与二级(评分>3.6)的植物列为开发潜力较大的对象,并将其进行城市应用区域规划得出:园林绿化区Ⅲ区与Ⅵ区观赏植物数量为最丰富的地区,高达129种与127种,其次为Ⅰ区、Ⅴ区、Ⅶ区,各有109种、96种、82种,最少的区域为Ⅳ区、Ⅱ区、Ⅷ区,分别有44种、40种、28种;总的表现为Ⅲ区>Ⅵ区>Ⅰ区>Ⅴ区>Ⅶ区>Ⅳ区>Ⅱ区>Ⅷ区。

夏春华[2](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张守梅,罗金棠[3](2018)在《非转基因番木瓜新品种‘红日2号’围田区栽培技术要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积极推广非转基因番木瓜的栽培和生产顺应了市场需求,对推动、引导本地番木瓜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出了非转基因番木瓜新品种‘红日2号’的栽培技术要点,重点是水肥一体化技术、避病栽培技术方面,为该品种在广州南部冲积土地区推广种植打下基础。

王安黎[4](2018)在《南亚热带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营建策略研究 ——以福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要求风景园林学科研究从单纯提供审美功能的一门艺术拓展为满足公众美学、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传承文脉发展等具有综合价值的学科研究。伴随城市建设的高速化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发展中逐渐突显出的自然资源匮乏、生态效益低下以及维护成本的不断增加等问题,高消耗、高维护的园林绿化建设已不能满足如今生态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也存在着不平衡的发展情况,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在资金短缺的限制条件下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后的维护工作力不从心。因此,在可持续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下以及社会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现况下,低维护园林绿化的需求与日俱增。低维护园林绿化从材料、能源、人力等方面缩减资源投入与消耗,促使城市园林绿化能够长久地、稳定地、可持续地健康发展,这有效地促进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美丽中国的进程。本文旨在保证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品质的前提下,基于公众审美以及可持续生态的发展需求,探索南亚热带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的营建技术,用以满足城市建设发展与公众对于园林绿化的迫切需求,积极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南亚热带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首先进行概念厘清,指出低维护园林绿化是通过很少的人工介入就能维持园林植物正常生长,保持持久良好的景观状态,实现后期养护低耗、高效,是有效降低养护成本的一种绿化理念。随后,通过国内外低维护园林绿化的相关文献研究与成功的低维护景观案例研究,总结低维护景观设计特点。通过结合目前南亚热带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城市发展对低维护园林绿化的客观需求,并选取南亚热带的典型代表城市——福州,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构建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评价体系,对其城市公园、城市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中的园林绿化景观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实地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前文的分析,笔者总结出基于南亚热带城市立地环境条件的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特点以及提出营建策略,为今后南亚热带城市的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南亚热带地区环境条件特点,提出影响该地区园林绿化建设的限制因子,主要包括温度、降水、台风等显着影响因子,结合实际中限制因子对该地区园林绿化的影响,主要从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绿化种植方式以及园林绿化养护三个方面对南亚热带园林绿化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营建在该地区发展的必要性。(2)归纳总结南亚热带地区常见的露地栽培园林植物共有378种,包括乔木类植物137种,灌木类植物98种,草本类植物80种,棕榈类植物35种,竹类植物11种,藤本类植物17种。并以南亚热带地区代表性城市福州为例,结合实地调查,对其城市园林绿化概况进行分析总结。(3)选取南亚热带城市福州的城市公园绿地、城市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中的园林绿化景观的实例,通过实地踏查、专家咨询,基于李克特(Likert)量表法,构建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评价体系。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各项评选指标,分级评定,以低维护特点为总目标,选用适应性、抗逆性、管护性、观赏性4个指标,根据评价因素的选择和评价结构设计问卷,对评价因素进行量化,得到场地内多个园林绿化景观的低维护性评价。根据最终评价指数对调查研究范围内的园林绿化景观进行各项指标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维护等级的园林绿化景观的异同点,归纳对维护程度的主要影响要素,对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特点进行总结,结合对国内外成功的综合性低维护景观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的营建要点。(4)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各项评选指标及指标权重,结合实践观察、影像资料对调查范围内的南亚热带具低维护的园林植物种类进行筛选与汇总,一共178种,其中综合评选指数一级的有101种,二级的有77种。结合综合筛选指标分析与实际调查情况,对南亚热带低维护园林植物配置模式进行归纳总结。(5)基于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特点与营建要点,结合该地区环境因素对园林植物生长的主要影响特点,从以下两方面对南亚热带低维护园林景观营建方法进行总结:在低维护园林绿化建设方面,主要总结场地基址处理方法、栽植方式以及绿化材料与设施的使用;在低维护园林绿化养护方法方面,主要总结修剪养护、杂草防治、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汪柯云[5](2018)在《义乌植物园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文中指出由于人类向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全世界每年有2000种植物不可挽回的永久性消失。因此保护研究植物的植物园数量迅速增加。目前全世界植物园已经达到1846个分布在148个国家。而国内植物园也在社会需求增加的情况下逐步完善,适应性也大为提高。义乌市虽为地区县级市,但独特的地域商贸条件使义乌发展成为中国代表性的现代化国际商贸城市。因此植物园的建设也被提上了城市发展的进程,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义乌为浙江省金华市下辖县级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植物园成立后主要服务人群为义乌市民及周边小城镇居民,可辐射金华市区等浙中区域居民,初步确暂定义乌植物园在建设初期为观赏主题的地区市级植物园。植物园基地内水库占据了1/3的面积,解决水库容量的占补平衡,水位与场地的高差成为一个较大的问题;同时如何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考虑基地内现有的村庄、植物群落去留问题,传承义乌文化特色与场地记忆也是植物园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致力于设计满足各个年龄段人群使用的浙中植物园。在景观设计上,对义乌植物园建设区域的地貌现状、土壤分布、水文因素、气候及降水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特别是现状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特性进行重点研究,结合义乌市当地的特色树种和乡土树种相关文献,听取义乌林业局的建设性意见,确定了义乌市植物园的景观设计是以“花、叶、木”为缩影,以树形路网支撑全园骨架,以突出观赏性强的色叶树种、宿根花卉专类园为景观设计原则。在植物配置上,义乌市植物园主要是收集、展示华东地区乡土植物,并根据适时适地的原则,有选择性的引种观赏效果佳,具有收集价值的植物品种。统计植物园内不包含温室物种共收集植物1200余种,引进植物达3800个品种。设计色叶繁花专类园有山茶园、紫薇园、月季园、竹园、海棠园、梅园、槭树园7个专类园,合理规划基地水库,建立水生植物园、湿生植物园2大专类园。利用现有的马尾松林,在林下引进不同品种的杜鹃,成立杜鹃园。保留现状村庄的肌理,设计与义乌农林特色相呼应的甘蔗园、枣园、药园。在义乌市政府给出的建设性意见中,采纳义乌市国际商贸城市的特殊性,针对来义乌贸易交流、生活定居的国外友人设计国际树木园,并在特定时节进行国际花卉展示。全园设计建设有15个观赏专类园,以及一个科研科科普的濒危植物展示区和温室展示区。

周常清,李卫红,陈韶辉,罗金棠,张颖聪,任鹏荣,冯瑞祥,吴知聪[6](2017)在《番木瓜新品种‘红日2号’的品种比较试验》文中提出在与‘红日1号’的对比试验中,‘红日2号’在广州市南沙区采用秋播春植方式进行种植时,表现出植株更高大,商品性、丰产性及番木瓜环斑型花叶病毒病(PRSV)耐病性更优越等特点;在结果特性、风味及品质上,‘红日2号’与对照表现相当。

王帆[7](2017)在《深圳坝光区域滨海河溪红树植物群落生态与景观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红树林是一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海湾和河口泥质盐土上的特殊植物群落,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部分红树林面积急剧萎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明显降低,而对红树林植物群落的调查研究对其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深圳坝光区域16条滨海河溪的红树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对调查所得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对比不同河溪之间红树植物群落之间的物种组成结构、多样性以及Soresen相似性系数,分析不同河溪之间植物组成的差异性以及红树植物在不同河溪红树植物群落中的分布状况;其次,对同一河溪内不同位置的红树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对比和讨论,发现同一河溪内红树植物分布情况以及坝光区域红树植物群落与其他区域红树植物群落的差异性;同时以植物景观的构成元素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与理论、调查与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该区域内红树植物群落的景观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该区域内红树植物群落景观的整体状况与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能为当地的开发建设在生态系统保护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希望能够进一步丰富坝光红树林植被与河溪红树林植被的相关调查研究内容,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为更好地保护和建设广东红树林湿地方面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坝光区域滨海河溪红树植物群落中共有植物48科107属121种,其中红树植物共有12科14属14种,包括真红树植物6科7属7种、半红树植物7科7属7种,与世界和国内大环境相比,科数水平中等,种类数偏低;与同级区域相比,有高有低,属中等偏低水平。14种红树植物中,乔木植物有4种,灌木或乔木植物有3种,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有3种,灌木植物有3种,而卤蕨作为特殊的半红树植物为草本植物。该区域红树植物群落大多以半红树植物为优势种,主要有木麻黄、黄槿、银叶树和苦郎树;同时群落中伴有大量红树林伴生植物和普通植物,许多群落红树植物优势度不突出,属于典型的次生林群落。群落中常见的非红树植物与他人研究基本一致,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台湾相思、银合欢、潺槁木姜子等植物。2.16条河溪中,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是10号河溪,同时也是红树植物平均高度和平均胸径最高的河溪,该河溪位于坝光银叶林保护区内,河溪中的红树植物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自然恢复状况良好。红树植物种类数最少的是15号河溪,该河溪受围海造渔的影响,仅有3种半红树植物分布在很小的范围里。而红树植物平均高度和平均胸径最低的是7号河溪,该河溪红树植物受到围海造渔以及两次开发项目场平工程的干扰与破坏,红树植物生长情况岌岌可危。3.坝光区域滨海河溪红树植物群落中的真红树植物群落与其他地区的红树植物群落相比,在群落结构上,坝光区域真红树植物的的平均高度普遍小于其他地区的相应红树植物,但群落物种多样性相差不多,基本持平。该区域半红树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均比真红树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高,与其他地区的红树植物群落和半红树植物群落相比,物种多样性也普遍较高。同时该区域红树植物群落与山地植物群落相比,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有所差异,整体Simpson多样性指数都较相似,但深入对比发现,山地植物群落乔灌层的各项指数普遍都要高于红树植物群落。4.通过群落景观特性分析描述,整体景观特性较好的群落均为以木麻黄和黄槿为主的半红树植物群落,这类群落通常植物色彩更富有对比性,季相、植物外形、叶型和果形等变化较丰富,空间效果以开阔与围合结合为最优,其次是密闭度较高的为次优。该区域红树植物群落景观性基本处在一般水平,少量群落景观性较好,同时也有小部分群落景观性很差,主要集中在57号河溪与13号河溪。

周秋云[8](2016)在《茂名市香蕉产业现状分析及其科技需求》文中认为茂名栽培香蕉的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开始了香蕉的栽培,但香蕉生产的发展缓慢。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后,茂名香蕉被大量收购北运,经济效益良好,果农的积极性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6年初被国务院有关部门评为“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从此,茂名香蕉以“面积大、产量多、质量好、效益好”而享誉海内外,吸引了众多周边省市的各级党政领导和果农前来参观学习取经,茂名也兴起了新一轮的种蕉热潮。截至2014年底,茂名香蕉种植面积4.13万h㎡,年产量163.82万t,年产值68.11亿元,香蕉产业已成为茂名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部分农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但随着香蕉生产的大面积发展及周边省市香蕉的快速发展,茂名香蕉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及挑战,本论文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展开的。本课题首先从香蕉栽培历史、品种、栽培技术、采收、保鲜等五个关键环节分析了茂名市香蕉产业的现状,重点分析了茂名市香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科技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茂名市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需求与发展对策。这对于填补茂名香蕉产业化的不足,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徐竟甯[9](2014)在《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文中认为野生观赏植物是现代园林观赏植物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和宝贵材料。我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但开发利用工作任重道远。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孕育着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笔者以金花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其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评价分析,旨在为这些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广西金花茶自然保护区1266种野生维管束植物中,初步筛选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观赏植物158科397属719种。其中,蕨类植物25科40属61种,裸子植物5科5属8种,被子植物128科352属650种(双子叶植物109科279属539种,单子叶植物19科73属111种)。(2)广西金花茶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依生活型可划分为观赏树木(370种)、观赏草本植物(164种)、观赏攀援植物(117种)、观赏竹类植物(7种)和观赏蕨类植物(61种)5大类。(3)广西金花茶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中,含2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兰科(Orchidaceae)、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茜草科(Rubi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禾本科(Granineae)等6科;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有柯属(Lithocarpus)、榕属(Ficus)、木姜子属(Litsea)、蓼属(Polygonum)、杜英属(Elaeocarpus)、锥属(Castanopsis)、素馨属(Jasminum)、粗叶木属(Lasianthus)、润楠属(Machilus)、山茶属(Camellia)、蒲桃属(Syzygium)、算盘子属(Glochidion)、冬青属(Ilex)等25属。(4)广西金花茶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区系具有如下特征:种类丰富,热带性质明显;特有种类繁多;珍稀濒危物种丰富且特色性强;藤蔓发达,雨林景观突出。(5)广西金花茶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按园林应用方式可分为独赏树(83种)、庭荫树(42种)、庭园配置树(85种)、行道树(46种)、风景林树种(67种)、片植灌木(43种)、垂直绿化植物(117种)、树桩盆景树种(28种)、地被植物与绿篱植物(93种)、湿地植物(42种)、岩生花卉(47种)、花坛花境植物(43种)、室内观赏植物(67种)等13类。(6)设置若干样地,对观赏成分丰富的典型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统计,重点分析其中观赏成分的种类与结构,初步提出可供参考的植物配置模式。

黄若之[10](2012)在《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水湿生木本植物是指在水分过剩环境中(包括水中、沼泽或岸边潮湿地带等)能够正常生长的木本植物,具有种类资源丰富、生态功能多样、景观效果突出等特点,园林应用前景良好,但是目前关于水湿生木本植物的研究及应用都较欠缺。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系统分析、设计应用等方法,从淡水中生长的水湿生木本植物资源研究入手,首先以树种的耐水湿能力为主要筛选依据,总结出水湿生木本植物共有894种,隶属于94个科,212个属,并明确了我国水湿生木本植物的资源主要分布的湿地和构成的植被类型;同时梳理了应用较多且景观效果较好植物,如落羽杉属、柳属、水松属、榕属、落叶松属、桦木属、桤木属等;这为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再次,为了在水体景观中引入水湿生木本植物,增加园林观赏性,丰富园林空间,文章总结了水湿生木本植物的景观意义,如增加立面变化、强化植物空间和丰富季相景观等。并分析了水湿生木本植物体量、形态、色彩和质感四方面的观赏特性及其点、线、面的艺术构图原理;结合色彩、树姿、花果等季相变化探讨了水湿生木本植物的景观特色。然后对目前已成熟的水湿生木本植物应用案例进行了实地调查,总结出不同种类的典型植物群落景观,并发现我国在水湿生木本植物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如景观应用较少、应用种类不够丰富、缺乏科学的开发保护等问题。最后,论文以宁波植物园及湘湖旅游度假区设计实例为依托,从植物选择、地形设计、群落设计等角度论述了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与方法;以期为水湿生木本植物的应用及景观营造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二、珠海小果型木瓜种得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海小果型木瓜种得好(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2.2 园林植物区域规划研究进展
    1.3 目的意义
    1.4 研究区概况
        1.4.1 地理位置
        1.4.2 气候条件
第2章 物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1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的确定
        2.1.2 多样性格局的构建
    2.2 物种组成多样性
        2.2.1 物种组成概况
        2.2.2 生活型分析
        2.2.3 科属区系成分分析
    2.3 分布格局多样性
        2.3.1 水平分布格局
        2.3.2 垂直分布格局
    2.4 观赏特性多样性
        2.4.1 观赏用途多样性
        2.4.2 木本花卉多样性
    2.5 园林用途多样性
第3章 资源开发应用潜力评价
    3.1 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3.1.1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3.1.2 评分标准
    3.2 评价结果
        3.2.1 各指标总权重值确定
        3.2.2 综合评分及等级划分
        3.2.3 综合评价结果
第4章 基于气候因子的贵州省园林植物应用区域规划
    4.1 区划原则
        4.1.1 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的原则
        4.1.2 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
        4.1.3 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4.2 区划指标
        4.2.1 绿化区划分指标
        4.2.2 温度带划分指标
        4.2.3 干湿区划分指标
    4.3 区划方法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2 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混合插值法)
    4.4 区划结果
        4.4.1 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特征
        4.4.2 温度带区划
        4.4.3 干湿区区划
        4.4.4 绿化区划
    4.5 园林绿化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4.5.1 总体物种组成
        4.5.2 可优先开发利用物种组成
        4.5.3 各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 Ⅱ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
附录 Ⅲ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评价分值统计表
附录 Ⅳ 贵州省部分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图片赏析

(2)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公园城市概述
        1.4.1 公园城市定义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1.5.2 生态绿网理论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1.6 研究问题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1.8.1 研究策略
        1.8.2 研究方法
    1.9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2.1 湛江市概况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2.5 本章小节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3.4.1 适生植物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4.2 Python语言特点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4.3.1 原理
        4.3.2 流程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4.6 本章小结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5.9 本章小节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6.4.3 系统功能构建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6.5 本章小节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4.1 材料与方法
        7.4.2 结果与分析
        7.4.3 讨论与结论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5.1 材料与方法
        7.5.2 结果与分析
        7.5.3 讨论与结论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7.7 本章小节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与展望
    8.2 结论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非转基因番木瓜新品种‘红日2号’围田区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选地建园
2 水肥一体化技术
3 避病栽培技术
4 采后保鲜处理

(4)南亚热带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营建策略研究 ——以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
        1.4.1 南亚热带
        1.4.2 园林绿化景观
        1.4.3 低维护园林绿化
        1.4.4 植物逆境
    1.5 国内外低维护园林绿化相关研究概况
        1.5.1 国外研究概况
        1.5.2 国内研究概况
        1.5.3 发展趋势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低维护园林绿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低维护园林绿化的内涵辨析
        2.1.1 低维护园林与节约型园林
        2.1.2 低维护园林与生态型园林
        2.1.3 低维护园林绿化的内涵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生态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低碳园林理论
        2.2.4 群落营造理论
        2.2.5 海绵城市理论
3 国内外低维护景观案例研究
    3.1 国外案例
        3.1.1 法国菲梅勒公共游泳池景观改造
        3.1.2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中央景观带设计
    3.2 国内案例
        3.2.1 万科建筑研发中心生态园区景观
        3.2.2 余兆麟健康生活中心景观设计
    3.3 小结
4 南亚热带城市发展低维护园林绿化的客观需求
    4.1 南亚热带城市园林绿化背景分析
    4.2 南亚热带城市绿化景观营建的要求
    4.3 南亚热带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营建的存在问题分析
        4.3.1 植物选择配置未能充分考虑气候条件
        4.3.2 绿化栽植方式未能充分考虑立地条件
        4.3.3 养护管理方式未能充分实现高效节约
    4.4 低维护园林绿化在南亚热带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4.5 低维护园林绿化与南亚热带城市发展的契合
5 南亚热带园林绿化景观的低维护分析—以福州为例
    5.1 福州典型南亚热带气候特征与环境资源条件
    5.2 福州市园林绿化概况
        5.2.1 福州市打造可持续的“园林城市”目标
        5.2.2 福州市总体园林绿化概况分析
    5.3 低维护园林绿化在福州城市绿化中的作用
    5.4 福州市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评价体系的构建
        5.4.1 评价目标
        5.4.2 评价因子确立
        5.4.3 评价指标的意义与分级
        5.4.4 指标分值的计算
    5.5 福州园林绿化景观的低维护评价分析
        5.5.1 福州城市公园——以温泉公园为例
        5.5.2 福州城市道路绿地——以金山大道为例
        5.5.3 福州居住区绿地——以中庚·国际华府为例
    5.6 福州园林绿化景观低维护总体评价分析
6 南亚热带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的营建策略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遵循立地条件原则
        6.1.2 遵循植物生态学特性原则
        6.1.3 遵循适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6.2 选择低维护的园林植物与配置模式
        6.2.1 低维护园林植物的筛选
        6.2.2 低维护园林植物的配置模式
    6.3 创建良好的场地条件
        6.3.1 提供优良的土壤条件
        6.3.2 建立适宜的地形模式
    6.4 选择科学的栽植方式
        6.4.1 合理设计种植间距
        6.4.2 有效提高植株成活率
    6.5 使用低耗节约型绿化材料与设施
        6.5.1 采用低更替材料
        6.5.2 采用节水灌溉设施
        6.5.3 采用节能绿化设施
    6.6 选择高效的养护方式
        6.6.1 合理控制修剪
        6.6.2 科学防除杂草
        6.6.3 生态治理病虫害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5)义乌植物园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园的概念、意义功能与类型
        1.1.1 植物园的概念
        1.1.2 植物园的意义
        1.1.3 植物园的功能
        1.1.4 植物园的类型
    1.2 植物园建设发展
        1.2.1 植物园发展概况
        1.2.1.1 世界植物园发展进程及发展前景
        1.2.1.2 中国植物园发展现状
    1.3 特色植物园分析
        1.3.1 国外经典植物园案例分析
        1.3.2 国内特色植物园案例分析
    1.4 中国植物园与世界先进植物园的主要差距
        1.4.1 收集植物数量上的差距
        1.4.2 数据积累
        1.4.3 “尖端”植物的引种和展出
        1.4.4 现代园艺技术的应用
    1.5 中国植物园发展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方向性问题
        1.5.1 全国植物园应多功能全方位发展,各地植物园而言应各具特色
        1.5.2 生物多样性是植物园的永恒的主题
        1.5.3 植物园应着重迁地保护的研究
        1.5.4 植物园应重视栽培和利用物种的研究
2 义乌植物园建设基地现状分析与定位
    2.1 义乌植物园项目背景
    2.2 义乌植物园基地分析
        2.2.1 项目区域位置及上位分析
        2.2.2 基地场地分析及周边交通分析
        2.2.3 基地自然条件分析及人文特色解读
        2.2.4 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护与发展
    2.3 义乌植物园价值定位
3 义乌植物园物种选择及专类园设计
    3.1 义乌植物园设计定位
    3.2 义乌乡土植物应用
        3.2.1 义乌重点保护植物
        3.2.2 义乌森林植被
        3.2.3 义乌特色树种品种
        3.2.4 义乌乡土花卉
    3.3 义乌植物园设计理念
        3.3.1 义乌植物园总体布局
        3.3.2 专类园的选择
    3.4 专类园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3.4.1 杜鹃园
        3.4.2 茶园
        3.4.3 紫薇园
        3.4.4 国际树木园
        3.4.5 月季园
        3.4.6 甘蔗园
        3.4.7 枣园
        3.4.8 竹园
        3.4.9 药园
        3.4.10 海棠园
        3.4.11 梅园
        3.4.12 槭树园
        3.4.13 水生植物园
        3.4.14 湿生植物园
    3.5 植物园配套服务区域设计
        3.5.1 入口服务区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3.5.1.1 主入口服务区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3.5.1.2 次入口服务区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3.5.2 温室展示区景观设计及物种选择
        3.5.3 科研展示与苗圃区物种选择
4 总结
参考文献

(6)番木瓜新品种‘红日2号’的品种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种植设计
    1.3 数据统计及生物学表现观察记录
        1.3.1 物候期
        1.3.2 植株长势
        1.3.3 结果特性
        1.3.4 丰产性
        1.3.5 风味、品质
        1.3.6 商品性
        1.3.7 抗病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2.2 植株长势
    2.3 结果特性
    2.4 丰产性
    2.5 风味、品质
    2.6 商品性
    2.7 PRSV抗性
3 结论

(7)深圳坝光区域滨海河溪红树植物群落生态与景观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沿海红树林湿地保护和管理现状
        1.3.2 红树林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1.4 深圳坝光区域概况
        1.4.1 自然地理概况
        1.4.2 人文社科概况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树植物群落生态特征分析
    2.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各河溪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2.1 各河溪红树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2.2.2 各河溪红树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2.2.3 各河溪红树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分析
    2.3 各河溪内不同位置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3.1 河溪H2内不同位置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3.2 河溪H3内不同位置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3.3 河溪H5内不同位置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3.4 河溪H6内不同位置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3.5 河溪H7内不同位置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3.6 河溪H8内不同位置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3.7 河溪H9内不同位置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3.8 河溪H10内不同位置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3.9 河溪H11内不同位置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3.10 河溪H12内不同位置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3.11 河溪H13内不同位置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3.12 河溪H14内不同位置红树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红树植物群落景观特性分析
    3.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红树植物的观赏特性
        3.2.2 红树植物群落景观特性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坝光区域滨海河溪树植物群落现状与保护优化建议
    4.1 红树植物群落现状
    4.2 保护与优化建议
        4.2.1 河溪保护
        4.2.2 滩涂保护
        4.2.3 植物补充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A 本研究所涉及的植物种类名录

(8)茂名市香蕉产业现状分析及其科技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国外农业产业化研究
        1.2.1.2 国外香蕉产业化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国内农业产业化研究
        1.2.2.2 国内香蕉产业化研究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查询法
        2.1.2 实地调查法
        2.1.3 总体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
    2.2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茂名市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茂名香蕉产业的发展现状
        3.1.2 茂名香蕉种植区域分布
        3.1.3 茂名香蕉种植的主要品种情况
        3.1.4 茂名香蕉产业化经营模式
    3.2 茂名市香蕉产业化发展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
        3.2.1 茂名市香蕉产业化发展优势条件
        3.2.2 茂名市香蕉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3 茂名市香蕉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3.3.1 指导思想
        3.3.2 发展原则
        3.3.3 主要目标
    3.4 加快茂名市香蕉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对策
        3.4.1 普及标准化技术,推进标准化香蕉产业园区建设
        3.4.2 应用信息技术,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3.4.3 科技为纽带,培育龙头企业和香蕉合作联社
        3.4.4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4.5 强化安全保障技术,突破技术贸易壁垒瓶颈
        3.4.6 以科研开发为基础,增加科技含量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定义
    1.2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特性
    1.3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分类
第二章 国内外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的综述
    2.1 国外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2.2 国内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2.3 广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2.4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研究
第三章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收集与整理
        3.2.2 实地调查
        3.2.3 标本采集与鉴定
        3.2.4 资料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四章 自然环境概况
    4.1 地理位置
    4.2 地形地貌
    4.3 气候
    4.4 土壤
    4.5 植被
第五章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5.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5.2 野生观赏植物的观赏类型组成
        5.2.1 观赏树木
        5.2.2 观赏草本植物
        5.2.3 观赏攀援植物
        5.2.4 观赏竹类植物
        5.2.5 观赏蕨类植物
第六章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析与评价
    6.1 野生观赏植物的丰富度
        6.1.1 优势科分析
        6.1.2 优势属分析
    6.2 野生观赏植物的区系分析
        6.2.1 野生观赏植物科的区系
        6.2.2 野生观赏植物属的区系
        6.2.3 野生观赏植物区系的特征
    6.3 野生观赏植物园林用途的分析
        6.3.1 独赏树
        6.3.2 庭荫树
        6.3.3 庭园配置树
        6.3.4 行道树
        6.3.5 风景林树种
        6.3.6 片植灌木
        6.3.7 垂直绿化植物
        6.3.8 树桩盆景树种
        6.3.9 地被植物与绿篱植物
        6.3.10 湿地植物
        6.3.11 岩生花卉
        6.3.12 花坛花境植物
        6.3.13 室内观赏植物
第七章 野生观赏植物群落研究
    7.1 植被类型的划分
    7.2 群落结构与观赏成分分析
        7.2.1 主要群落结构与特征
        7.2.2 野生观赏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
        7.2.3 拟推荐的园林植物配置模式及景观效果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2.1 资源利用的原则
        8.2.2 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8.2.3 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初步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名录
附录Ⅱ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野生观赏植物图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水湿生木本植物的概念
        1.1.1 水湿生植物概念
        1.1.1.1 狭义的水生植物
        1.1.1.2 广义的水生植物
        1.1.1.3 湿生植物
        1.1.2 水湿生木本植物概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树种耐水湿性的研究
        1.2.1.1 研究方法
        1.2.1.2 树种耐水湿能力的评价标准
        1.2.2 水湿生植物景观研究
        1.2.2.1 水湿生植物的景观功能
        1.2.2.2 水湿生植物的选择
        1.2.2.3 配植方式
        1.2.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2.3.1 植物耐水湿能力研究尚不深入,分级不够完善
        1.2.3.3 水湿生植物研究涉及木本植物较少
        1.2.3.4 对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应用的研究缺乏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水湿生木本植物资源
        2.1.2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特色
        2.1.3 水湿生木本植物代表案例及其设计应用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
        2.2.2 实地调查
        2.2.3 系统分析
        2.2.4 设计应用
3 水湿生木本植物资源
    3.1 我国水湿生木本植物资源分布
        3.1.1 湿地分布
        3.1.2 水湿生木本植物构成的湿地类型
        3.1.2.1 乔木沼泽
        3.1.2.2 灌丛沼泽
        3.1.3 植被类型及分布
        3.1.3.1 乔木沼泽
        3.1.3.2 灌丛沼泽
    3.2 水湿生木本植物种类
        3.2.1 水湿生木本植物名录
        3.2.2 落羽杉属
        3.2.2.1 种类及分布
        3.2.2.2 景观特色
        3.2.3 柳属
        3.2.3.1 种类及分布
        3.2.3.2 景观特色
        3.2.4 水松属
        3.2.4.1 种类及分布
        3.2.4.2 景观特色
        3.2.5 榕属
        3.2.5.1 种类及分布
        3.2.5.2 景观特色
        3.2.6 落叶松属
        3.2.6.1 种类及分布
        3.2.6.2 景观特色
        3.2.7 桦木属
        3.2.7.1 种类及分布
        3.2.7.2 景观特色
        3.2.8 桤木属
        3.2.8.1 种类及分布
        3.2.8.2 景观特色
4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特色及案例分析
    4.1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特色
        4.1.1 水湿生木本植物的景观意义
        4.1.1.1 增加立面变化
        4.1.1.2 强化植物空间
        4.1.1.3 丰富季相景观
        4.1.2 水湿生木本植物群落的景观类型
        4.1.3 构景形式
        4.1.3.1 观赏特性
        4.1.3.2 艺术构图
        4.1.4 季相变化
        4.1.4.1 色彩
        4.1.4.2 树姿
        4.1.4.3 花果
    4.2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案例分析
        4.2.1 临安青山湖
        4.2.1.1 地理与气候概况
        4.2.1.2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概况
        4.2.1.3 景观特色
        4.2.2 广州华南植物园
        4.2.2.1 地理与气候概况
        4.2.2.2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概况
        4.2.2.3 景观特色
        4.2.3 长兴仙山湖
        4.2.3.1 地理与气候概况
        4.2.3.2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概况
        4.2.3.3 景观特色
        4.2.4 荔波小七孔风景区
        4.2.4.1 地理与气候概况
        4.2.4.2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概况
        4.2.4.3 景观特色
        4.2.5 新会小鸟天堂
        4.2.5.1 地理与气候概况
        4.2.5.2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概况
        4.2.5.3 景观特色
        4.2.6 珠海竹洲村
        4.2.6.1 地理与气候概况
        4.2.6.2 水湿生木本植物群落概况
        4.2.6.3 景观特色
        4.2.6.4 现状及保护措施
        4.2.7 景宁望东洋高山湿地
        4.2.7.1 地理与气候概况
        4.2.7.2 水湿生木本植物群落概况
        4.2.7.3 景观特色
        4.2.7.4 现状及保护措施
        4.2.8 其他案例
        4.2.8.1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4.2.8.2 常熟尚湖
        4.2.8.3 武汉涨渡湖
        4.2.8.4 广州天河公园
        4.2.8.5 韶关南华寺
        4.2.8.6 上饶古水松
        4.2.8.7 屏南县高山湿地
5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设计实例
    5.1 宁波植物园
        5.1.1 项目概况
        5.1.1.1 项目背景
        5.1.1.2 项目选址
        5.1.1.3 现状分析总结
        5.1.2 规划定位与目标
        5.1.2.1 规划定位
        5.1.2.2 规划目标
        5.1.3 植物景观规划
        5.1.4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设计
        5.1.4.1 水湿生植物景观类型
        5.1.4.2 水湿生木本植物选择
        5.1.4.3 地形及设施设计
        5.1.4.4 群落设计
    5.2 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二期湖堤湖岸景观绿化
        5.2.1 项目概况
        5.2.1.1 项目背景
        5.2.1.2 场地分析
        5.2.1.3 现状分析总结
        5.2.2 设计目标
        5.2.3 植物景观规划
        5.2.4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设计
        5.2.4.1 水湿生木本植物选择
        5.2.4.3 地形设计
        5.2.4.4 群落设计
6 结论
    6.1 我国水湿生木本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
        6.1.1 以景观为目的的应用较少
        6.1.2 应用种类不够丰富
        6.1.3 缺乏科学的保护开发
    6.2 水湿生木本植物应用前景
        6.2.1 资源分布广泛,适宜个性景观塑造
        6.2.2 观赏特性多样,易营造丰富景观
        6.2.3 景观稳定持久,易于养护
        6.2.4 湿地分布广泛,需求量大
    6.3 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营造建议
        6.3.1 加强对水湿生木本植物的认识
        6.3.2 运用科学的营造方法
        6.3.3 营造单层的植物群落结构为主
    6.4 论文创新点
        6.4.1 对水湿生木本植物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
        6.4.2 对水湿生木本植物案例开展较系统的调查研究
        6.4.3 归纳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与规律,并运用到设计实践中
参考文献
附录 1 论文涉及到的植物种类名录
附录 2 水湿生木本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四、珠海小果型木瓜种得好(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D]. 黄郎. 贵州大学, 2020(04)
  • [2]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3]非转基因番木瓜新品种‘红日2号’围田区栽培技术要点[J]. 张守梅,罗金棠. 东南园艺, 2018(03)
  • [4]南亚热带低维护园林绿化景观营建策略研究 ——以福州为例[D]. 王安黎.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5]义乌植物园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D]. 汪柯云.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6]番木瓜新品种‘红日2号’的品种比较试验[J]. 周常清,李卫红,陈韶辉,罗金棠,张颖聪,任鹏荣,冯瑞祥,吴知聪. 中国热带农业, 2017(03)
  • [7]深圳坝光区域滨海河溪红树植物群落生态与景观特性研究[D]. 王帆.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7(01)
  • [8]茂名市香蕉产业现状分析及其科技需求[D]. 周秋云.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9]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D]. 徐竟甯. 广西大学, 2014(01)
  • [10]水湿生木本植物景观及其应用研究[D]. 黄若之. 浙江农林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珠海小果木瓜长势良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