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云南 追梦之路(二)

北京→云南 追梦之路(二)

一、北京→云南驱车寻梦万里行(下)(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1)在《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文中指出朝鲜文人积极接受中国诗歌的影响,跨越语言的障碍洞悉中国诗歌的奥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为朝鲜汉诗史留下了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汉诗发展达到成熟的李氏朝鲜中后期,本文的研究对象安东金氏家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安东金氏家族以其独特性屹立于朝鲜文坛,虽诗学中国,却并不拘泥蹈袭,并在实际汉诗创作中体现出了自己的个性色彩。本文选取了安东金氏家族中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三代人即金尚宪、金寿恒、金昌协为例,以期通过他们的汉诗创作管中窥豹,探求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风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在研读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厘清李氏朝鲜中期的社会境况与文学思潮。在充分了解当时社会文学背景的基础上认识安东金氏家族,解读其在李氏朝鲜中期的独特社会地位。与此同时,从文学家族概念出发引出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创作,展开对安东金氏家族汉诗创作独特性的分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第二章以金尚宪(1570—1652)的忠贞节义为侧重点展开论述。知人论世,对金尚宪的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进行梳理,对其创作的一千八百余首汉诗进行分析解读。从悲壮的命运感及坚定的节义精神、游仙世界、悼亡与追思等三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重在揭示其人其诗突出的忠贞节义精神。第三章以金寿恒(1629—1689)的自由纯真为着眼点展开论述。爬梳其生平经历,重点解析其流放灵岩期间所作“和陶诗”。通过诗人仕途失意时期的诗作,洞察其创作心态,从而深入其内心世界,辨析其特点。第四章以金昌协(1651—1708)的自然本真主张为着眼点展开讨论。通过梳理其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洞察其汉诗创作的文心所在。同时从其汉诗的体裁选择与表现技巧两个角度,探究其崇尚本真的诗学思想对其汉诗创作的深刻影响。最后总结全文,安东金氏家族的生活状态为汉诗人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以及强有力的保障,金氏三代汉诗人先后绽放各自独具的个性光彩,继承并发展了金氏家族文学传统,共同谱写出专属安东金氏家族的灿烂汉诗画卷。

王爱红[2](2020)在《中国现当代“海丝文学”初论》文中研究说明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与文化遗产,为古今中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与丰富的精神滋养。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内涵是通过海路进行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海丝文化,诞生了大量描写和表现中外交往的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现代海丝文学既继承了古代海丝文学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别、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又融入了强烈的现代意识。论文从跨文化视角研究海丝文学,通过系统梳理中国海丝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和跨文化旅行等理论和方法,分析现代海丝文学的重要现象和代表作家作品,力图揭示现代海丝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意蕴。第一章,回顾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丝文学的历史,界定海丝文学的概念与范畴。海上丝绸之路产生于中外文明的相互吸引,在政治外交和商贸求法的推动下,它不仅成为中外物质交往的海上通道,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海上大动脉,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和历史演变决定了海丝文学的概念与范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神话、诗歌、游记、小说等众多文学形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第二章,梳理现代海丝文学的发展脉络。现代海丝文学经历了“经世致用”的晚清海丝文学、启蒙与审美兼具的民国海丝文学、歌颂与展望并存的共和国海丝文学的演变过程。晚清的海外行旅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处于“世界之中”,开创了走向世界、探索新知的一代风尚。民国海丝文学继承晚清经世致用和启蒙任务,其创作主体又普遍有自觉的美文追求。共和国海丝文学逐渐走向个性化、个人化,对海员及海军等形象的塑造为中国文学画廊增添了新鲜的人物形象。第三章,分析现代海丝文学中的海洋题材与海港城市。现代海丝文学的海洋书写呈现出崭新的生命气质和文化精神,成为激活海上丝绸之路的现代性密钥。海上丝绸之路沿途不同区域的海洋风景,不仅使创作者迸发了表现海洋风景的激情,更起到了唤醒自我的功能,使作家的生命哲思得到进一步升华。现代海丝文学中的海港城市是中外作家重要的书写对象,上海作为现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前沿阵地,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最集中的体现者。在中外作家的合力书写中,上海呈现为兼具原始与现代的矛盾综合体形象。第四章,探究旅外知识分子笔下的欧美形象。欧洲和美国是现代知识分子海外书写的最主要的地区和国家,也是影响现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和现代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外源力量。现代海丝文学关于欧美的书写,为欧美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和欧美形象的确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涵盖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想象和思考,铭刻了旅外作家在中外文化碰撞、磨合、会通过程中的艰难心路历程。第五章,考察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使者留学生和移民形象。现代留学作家群所经历的屈辱体验激发了这一群体对留学生形象的批判与反思。从海峡两岸的留学生形象到新世纪以来移民形象的创作更迭,体现了创作主体从文化冲突的落寞与挣扎到自觉寻求文化融通的转变。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为当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源泉,张炜的徐福东渡叙事体现了海丝历史题材的文学创新。现代海丝文学,一方面记录了现代中国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的不同于古人的海外行旅体验与世界想象,是现代中国认识世界、建构他者的过程,另一方面反映了自我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借助他者重构自我认知,从而获得独特的心灵体验与现代审美经验,是通过世界认识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海丝文学作为他者与自我的叙说与重塑,具有异质性、跨界性、互动性的文化特点,期间伴随着自我与他者的疏离、对立与互融的过程,是中外文化的碰撞、冲突、磨合、创造的见证和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跨文化对话。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海丝文学所反映出的跨文化对话是不均衡的、不对等的,尚未形成平等的对话精神和共存意识。

李佩瑜[3](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孙家愉[4](2019)在《《潘氏八世诗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潘氏八世诗集》是以明末的潘润民为首的贵州潘氏家族的诗歌总集,是黔省家族文献的大宗。本文以此诗集为中心,以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文献学的研究与文艺学的研究相结合为研究方法,分六章对此潘氏家族及《潘氏八世诗集》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其中,第一章为外部研究;第二至六章为内部研究,此中之二、三章为文献学的研究,四、五、六章则重点在文艺学的研究。第一章,首先考察潘氏的源起、早期地望及本文研究所涉及的黔中潘氏家族的源流:潘氏受氏於周初的“命氏”制度,最初的地望在今河南固始县,所谓“潘乡”。後来,潘氏徙居各地,本文所研究的此潘氏即起於江苏潘氏。曹官潘氏与麦项潘氏同气连枝,本出一源,即明代昭勇将军潘克常也。其次从移民之家以耕读传家、重视以科举教育兴家、谨守家学以诗文传家、以忠孝传家四个方面考察此潘氏家族文化在黔中长盛不衰的内外文化因素。再次考察《潘氏八世诗集》以外的此潘氏诗文人的其他着述存佚、卷次等情况。第二章,重点考察《潘氏八世诗集》的成书源流。首先,考察此集中各子集的版本、目录:各子集除《黔阳潘氏六世诗》《潘氏八世诗集》抄本外,仅少数有单行本尚存。其次,考察从《潘氏三世诗集》到《潘氏八世诗集》的成书源流:《潘氏三世诗集》约成书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间;《黔阳潘氏六世诗》抄成时间当在嘉庆二十二年(1817)六月以後,道光十九年(1839)前,且并不在从《潘氏三世诗集》到《潘氏七世诗集》,再到《潘氏八世诗集》这样一个连贯的成书环节之内。《潘氏七世诗集》初成於嘉庆十三年(1808)以前,此後又有增补;《潘氏八世诗集》初成时间在道光二十年(1840),最後成书则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现存抄本《潘氏八世诗集》分元、亨、利、贞四集,共收八世十七位诗人的诗集,存诗八百余首,集中多有潘元炜、傅汝怀的钤印,以及傅汝怀、傅玉书等人的批注。再次,比较研究《黔阳潘氏六世诗》与《潘氏八世诗集》的版本差异,及其异文、异字的类型与产生原因。最後,考察潘氏九世、十世诗人的相关问题。第三章为《潘氏八世诗集》分期研究,自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潘克常入黔至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潘润民卒,这二百四十余年间是潘氏诗家的形成与兴起时期,诗歌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潘润民的诗歌创作上;明崇祯十五年(1642)至清康熙(1662-1711)年,这七十余年间,潘氏诗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期的诗人主要有潘驯、潘骧、潘德徵和潘珍四人;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至乾隆十九年(1754)潘晓卒,约四十余年间,为潘氏诗歌的繁盛期,以潘淳的诗歌创作最为显着;约从乾隆二十年(1755)至清末同治(1862-1874)年间,潘氏诗人有潘以澂、潘以溶到第八代诗人潘桐、潘樳等,他们的诗歌创作日趋衰落,而在潘元炜、潘堦等人的诗中则呈现出末世余音的光景。第四章主要研究潘氏诗歌创作的儒学内涵。第一节研究潘氏诗歌中的家族情怀;第二节研究潘氏诗歌中的政治情怀;第三节研究潘氏诗歌创作中的女性贞节观;第四节研究潘氏诗歌中的山水隐逸情怀,共从这四个方面研究了潘氏诗歌中的儒学内涵。第五章主要对《潘氏八世诗集》作文学研究。第一节研究潘氏家族交游的形式、内容及其意义;第二节考察明清诗坛与地域环境中的潘氏诗人对明清诗学观念的接受与传播。第三节从五个方面研究《潘氏八世诗集》的艺术风格:其一、温柔敦厚、风雅不坠;其二、奇正相宜,情性自然;其三、格高调遒,沉郁顿挫;其四、炼字炼意,意境幽远;其五、典据坟籍,气畅神凝。第四节首先研究《潘氏八世诗集》的一个基本选诗标准:以诗存人;其次研究此集中所蕴含的编选者、批注者的文学批评思想:其一、以“情性”论诗;其二、以“温柔敦厚”论诗;其三、以《诗》论诗;其四、以“风格”论诗。

杜欣[5](2019)在《中国历代女性赋辑录》文中认为此次辑录的女性赋主要从《历代妇女着作考》和《历代辞赋总汇》两部工具书中蒐集,共计67位作家,196篇赋。其间有因查找困难只看到残篇的,也有由於年代久远已散佚,仅存目录的,此次一并辑录。辑录按照朝代先後卢列,每个朝代又按照作家出生时间的先後排列,赋作随作家排列。正文按照凡例的标准先叙作者小传,後列赋文提要。作者小传尽量取自史志记载,史志未有记载的选取近人所编辞典中的叙述;提要主要包括该篇赋作的出处、主要内容、写作特点及评价性文字。女性赋原文作爲附录缀於正文之後,所标出处是赋文及标点之依据,目的在於方便学者查阅。此次辑录的女性赋不甚完备,尤其清代女性文集亦不在少数,有些女性赋文或存在於诗词集中,由於笔者精力所限,仍有搜寻不到位之处,故在女性赋的收集上尚有空间。

林广臻[6](2018)在《唐宋岭南州府园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岭南州府园林的概念,最早由岭南园林的理论家刘管平先生在研究岭南园林历史发展后总结提出,其对于惠州西湖的田野调查和理论总结是岭南州府园林研究的肇始。岭南州府园林的理论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岭南园林研究的内容,扩展岭南园林研究的框架。本研究从唐宋时期岭南州府园林的历史形成和园林特色两个维度展开,对岭南州府园林的形成背景、历史演进、生态建构、公共特性、历史影响等方面做了具体阐述,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结论。本论文的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研究基础、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探讨了岭南州府园林形成的时代背景,唐宋时期岭南区域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迁跃发展、岭南地区主要州府城市的建设发展、文化发展与融合、岭外同类型风景园林的建设,都共同构成了唐宋岭南州府园林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章回顾了唐宋时期岭南州府园林典型实例的历史演化过程,指出了岭南州府园林的演化和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并提炼了风景营造的四个行为模式,建立了岭南州府园林历史研究的基本框架。第四章论述了岭南州府园林整体平衡的生态格局建构,以及这个生态格局对州府城市的影响,尤其是在城市农业生产中起到的基础性影响。第五章论述了岭南州府园林的公共特性,对公共与公共性本身的认识进行了基本的区分。从岭南州府园林管治和使用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岭南州府园林在古代城市公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六章分析了岭南州府园林旷墺交替的风景空间关系,归纳了岭南州府园林营造的基本范式,指出了岭南州府园林善于从景致变化中提炼四季游览的主题,以及从风景建筑、风景植物、风景品题三个角度探讨了其营造基本内容。第七章揭示了唐宋时期大规模的州府园林营造实践,是中国古典园林从风景到园林转化历史进程的关键环节。岭南州府园林是古代城市发展的生态屏障,其对于当今的城市发展仍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其公共性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发韧于中国本土的公共园林营造,进而指出作为一种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公家园林”的存在。通过史料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多维度的展开研究,本论文回答了有关唐宋时期岭南州府园林营造的基本问题,阐释了关于岭南州府园林的许多复杂现象,认为岭南州府园林作为岭南园林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研究对象而存在,在古代岭南城市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随着社会现实的变迁不断发展。

马镜清[7](2018)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主流媒体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曾说“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这让陕西成为世界各方关注的焦点。位于丝路起点的陕西媒体,具备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肩负着重塑陕西作为新丝路起点的影响力、讲好陕西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搭建“一带一路”民心沟通的桥梁的使命和责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将近5年的进程中,陕西主流媒体紧抓机遇,通过构建日渐完善的对外传播渠道,侧重传播陕西与丝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等内容,为陕西开展对外合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目前,陕西主流媒体立足“人文陕西”的媒体定位,紧抓区位优势,精心策划“丝路”主题采访活动,创新报道方式、构建立体传播格局,呈现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传播中国故事、凝聚国际共识的成功的媒体外交范例。其中,“丝绸之路万里行”以陕西卫视为主平台,以组建“车轮上的记者团”体验式采访为主要报道形式,用全景镜头去记录丝路沿线国家经济、人文故事,力争用全新的视角、全媒体手段去展现当今新丝绸之路上的活力与激情。同时陕西卫视与沿线18个国家和地区联合组建“丝路国际卫视联盟”,策划“丝路春晚”等节目并落地播出,“丝路春晚”作为国际唯一丝路主题春晚,展现了“一带一路”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心心相印、共享共建的美好愿望,并在“TV地标(2017)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成果”颁奖晚会上,荣获“年度上星频道最具品牌影响力节目”。其次“电视+”矩阵传播以及联合“丝路国际卫视联盟”复调传播等立体传播格局对提升陕西对外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对地方媒体来说,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地方声音,就要探索特有的“故事范式”,这样才能在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中发挥最大价值。陕西主流媒体在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旧存在对国内和对沿线传播失衡、对外传播的媒体力量建设不足、忽略丝路沿线国家文化异质性等问题,陕西主流媒体应着力从将丝路起点媒体的使命和责任贯穿传播始终,以用户思维主导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内容的生产和推送以及整合媒体资源,拓展对外传播渠道等方面优化传播效果。

翁晖[8](2017)在《黄濬、黄治西域着述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清代西域经过乾隆收复,嘉庆、道光接力统治,已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迅速发展,“蒸蒸然有中华气象”。道光中期的乌鲁木齐诗坛、文坛更是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黄濬、黄治即为其中的中坚人物,他们创作大量涉及乌垣社会面貌和幕府文化生态的着述,值得我们展开研究。论文主要由两编组成,上编是研究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目的和意义及研究现状,并对“西域”和“西域着述”进行界定;第二章,利用家谱、档案、地方志等文献勾勒黄濬、黄治生平;第三章利用诗文别集等文献述介黄濬、黄治在西域举行的“文学交游”、“定舫诗社诗学活动”、“文人雅集”、“为东坡寿”四种文学活动;第四章,对黄濬、黄治西域诗词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分类研究。黄濬、黄治西域诗主要包括吟咏西域自然风光之作、唱和、应酬之作及和韵之作三类。黄濬的西域诗具有为诗若文,浑涵万有、意境深远,气雄笔健、融会贯通,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黄治的西域诗具有亲切淳真,平淡自然、细腻真挚,情真意切、含蓄雅致,韵味隽永的艺术特色;第五章,述介黄濬西域文:诗话《倚剑诗谭》、笔记《红山碎叶》等的主要内容及价值;第六章,论述黄濬、黄治西域着述具有的三重意义:丰富西域文献库、增添西域文学的样式与题材、展示道光中期乌鲁木齐社会生活和遣员遣戍生涯。最后是论文的结语。下编是文献篇,主要是对黄濬、黄治的西域着述予以整理、收录。

肖鹏[9](2017)在《清道人年谱长编》文中认为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庵,晚号清道人。江西临川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历任江宁提学使、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江宁布政使。鼎革後,自托殷顽,黄冠为道士,避申鬻书,与衡阳曾熙有“南曾北李”之目。丁巳(1917)复辟,授学部左侍郎。李瑞清书学湛深,尤工篆隶,蚤为时流所推。诗文亦卓然自立。晚寓沪渎,与沪上、青岛遗老往来频繁。本谱通过蒐集其诗文题跋及相关文献,加以研读考证,并参稽大量史料如档案、日记、方志、传记、尺札、笔记等,钩稽谱主一生行迹,并藉以窥测晚清时局面貌,庶为後来聊贡知人论世之资云尔。

李常生[10](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研究说明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二、北京→云南驱车寻梦万里行(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云南驱车寻梦万里行(下)(论文提纲范文)

(1)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缘起与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意义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意义
特别说明
第一章 李氏朝鲜中期安东金氏家族
    第一节 李氏朝鲜概况
    第二节 文学家族
    第三节 安东金氏家族
第二章 金尚宪(1570—1652)
    第一节 金尚宪其人
        一 生平轨迹
        二 师承交游
    第二节 金尚宪与其汉诗
        一 悲壮的命运感与坚定的节义精神
        二 金清阴诗中的游仙世界
        三 悼亡与追思
    小结
第三章 金寿恒(1629—1689)
    第一节 金寿恒其人
    第二节 金寿恒与其“和陶诗”
        一 探寻流放之路
        二 孤独之地的感怀
        三 灵岩风光与归返本真
        四 训诫与期望
    小结
第四章 金昌协(1651—1708)
    第一节 金昌协其人
        一 生平轨迹
        二 师承交游
    第二节 金昌协与其汉诗
        一 金农岩汉诗的题材选择
        二 金农岩诗中的表现技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金尚宪年表
附录二 金寿恒年表
附录三 金昌协年表
附录四 金尚宪《清阴集》汉诗整理
附录五 金寿恒《文谷集》汉诗整理
附录六 金昌协《农岩集》汉诗整理
致谢

(2)中国现当代“海丝文学”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意义及思路、方法
        (一) 现代海丝文学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与范畴: 海上丝绸之路与海丝文学
    第一节 发生学意义上的海上丝绸之路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生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第二节 海丝文学的概念与内涵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
        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航线、港口及影响
        三、海丝文学概念与范畴
    第三节 海丝文学的古代演变
        一、秦汉时期的海丝文学
        二、隋唐时期的海丝文学
        三、宋元时期的海丝文学
        四、明清时期的海丝文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丝文学的现代演进
    第一节 “经世致用”: 晚清时期的海丝文学
        一、知识分子海外行旅与文化想象
        二、外交官、使臣的海外考察与文化选择
        三、康梁海外游历与文化反思
        四、晚清海丝文学的价值与局限
    第二节 启蒙与审美:民国时期的海丝文学
        一、海外游历与海丝文学的政治诉求
        二、文化行旅与海丝文学的审美追求
        三、流寓体验与海丝文学的家国情怀
        四、走向世界的文化心态
    第三节 歌颂与展望:共和国时期的海丝文学
        一、蓝色行走与海员书写
        二、蓝色守卫与海军形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洋、海港与海丝文学
    第一节 海洋风景的发现
        一、海上行旅与风景的发现
        二、海洋风景与自我的发现
        三、海洋风景与个性的表达
    第二节 海港城市与国家想象
        一、旅外知识分子的上海还乡叙事
        二、旅华作家笔下的上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外体验与海丝文学
    第一节 旅欧体验与欧洲形象
        一、欧洲之行与梁启超的“中西化合”
        二、旅欧体验与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三、邹韬奋笔下的欧美书写
        四、储安平、萧乾笔下的欧洲形象
    第二节 旅美体验与美国形象
        一、进步与堕落:胡适、吴宓日记中的美国形象
        二、中西合璧:林语堂与《唐人街》中的美国形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留学生、移民与海丝文学
    第一节 海外寻梦与留学生、移民形象
        一、屈辱与批判:留学体验与留学生形象
        二、落寞与抗争:海峡两岸的留学生形象
        三、越界与融通:移民形象与移民史的书写
    第二节 徐福东渡移民史的当代重构
        一、文学版的“徐福文化集成”
        二、“徐福东渡”的叙事艺术
        三、徐福形象的文化意蕴
    本章小结
余论
    一、西镜东像:异国形象与本土镜像
    二、跨文化互动与文化磨合
    三、文化自觉与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潘氏八世诗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二 论文相关研究资料及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第一章 黔阳潘氏家族源流与家族文化
    第一节 潘氏源起与黔中潘氏家族源流考
        一 潘氏源起
        二 潘氏地望
        三 黔阳潘氏家族源流考
    第二节“诗是吾家事”——潘氏学延数代的文化因子探析
    第三节 黔阳潘世家族着述考
第二章 略论《潘氏八世诗集》版本源流
    第一节 略论《潘氏八世诗集》各子集版本、目录
    第二节《潘氏八世诗集》成书源流考
        一 《潘氏三世诗集》
        二 《黔阳潘氏六世诗》
        三 《潘氏七世诗集》
        四 《潘氏八世诗集》
    第三节 再谈《黔阳潘氏六世诗》与《潘氏八世诗集》
    第四节 余论:潘氏九世、十世诗人等问题
第三章 潘氏诗歌创作分期研究
    第一节 潘氏诗学的兴起与形成
    第二节 潘氏诗学的发展
    第三节 潘氏诗学的繁盛
    第四节 潘氏诗学的衰落
第四章 潘氏诗歌创作的儒学内涵
    第一节“勤书身世慰相望”——潘氏诗歌中的家族情怀
    第二节“位卑未敢忘忧国”——潘氏诗歌中的政治情怀
    第三节“一寸贞肠等十金”——潘氏诗歌中的贞节观
    第四节 余论:“得言忘象归於真”——潘氏诗歌中的山水隐逸情怀
第五章 明清诗坛与地域环境中的潘氏家族——《潘氏八世诗集》文学研究
    第一节 潘氏家族的交游
        一 潘氏家族交游的形式与内容
        二 潘氏家族交游的意义
    第二节 潘氏诗人对明清诗学观念的接受与传播
    第三节 潘氏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
    第四节 《潘氏八世诗集》选本与文学批评
        一 一个基本的选诗标准:以诗存人
        二 选本的文学批评思想
结语
附录:1补《潘氏八世诗集》二百三十一首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中国历代女性赋辑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1.2 中国历代女性赋整理概况
    1.3 近年来以中国古代女性赋爲对象的文学文献研究概况
    1.4 女性赋研究价值、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价值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中国历代女性赋辑录概况
第二章 女性作家及其赋文提要
    凡例
    2.1 汉代
    2.2 魏晋南北朝
    2.3 隋唐
    2.4 宋金
    2.5 元代
    2.6 明代
    2.7 清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唐宋岭南州府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选题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中国古典自然山水园林的理论研究
        1.2.2 关于唐宋岭南地区的相关研究
        1.2.3 岭南古典园林理论的相关研究
        1.2.4 关于岭南州府园林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基本界定
        1.3.1 研究的时间范畴
        1.3.2 研究的空间范畴
        1.3.3 研究的关键问题
        1.3.4 研究对象的定义
    1.4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4.1 园林学科的一般研究方法
        1.4.2 多学科下的综合视角
        1.4.3 研究的主要工具
        1.4.4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代转折背景下的缘起
    2.1 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2.1.1 气候变化下的山水发育
        2.1.2 历史沿革演化
    2.2 岭南地区的跃迁发展
        2.2.1 区域发展的变革时期
        2.2.2 交通线路的结构组织
        2.2.3 贬官谪宦的促进作用
    2.3 文化上的发展与融合
        2.3.1 山水艺文创作与桃源想象
        2.3.2 儒释道文化思想的传播
        2.3.3 文化融合与风水的图示表达
    2.4 主要州府城市建设略论
        2.4.1 广州府
        2.4.2 静江府(桂林)
        2.4.3 潮州
        2.4.4 雷州
        2.4.5 端州(肇庆)
        2.4.6 邕州(南宁)
        2.4.7 惠州
    2.5 岭外同类型风景建设的带动
        2.5.1 绍兴鉴湖
        2.5.2 颍州西湖
        2.5.3 杭州西湖
        2.5.4 福州西湖
        2.5.5 启示与借鉴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历时演进的城市风景
    3.1 代表性风景园林实践
        3.1.1 惠州西湖:钱塘颖水更罗浮
        3.1.2 潮州西湖:潮阳山水东南奇
        3.1.3 桂林城湖:桂林山水甲天下
        3.1.4 端州星湖:一区仙境蓬莱岛
        3.1.5 雷州西湖:烟水苍茫情有无
        3.1.6 广州药洲:惟馀九曜巉岩石
        3.1.7 邕州南湖:鱼稻溪山若江南
        3.1.8 连州海阳湖:千峰立水皆自殊
    3.2 历时演化的风景园林
        3.2.1 历时性与共时性
        3.2.2 城湖共进的历史主线
        3.2.3 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3.3 风景营造的行为模式
        3.3.1 风景发现
        3.3.2 风景建设
        3.3.3 风景游乐
        3.3.4 风景传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整体平衡的生态建构
    4.1 山水城林湖田的整体认识
        4.1.1 风水术影响的风景格局
        4.1.2 城市水利营建及其风景化
        4.1.3 古代山水城市的实践成果
    4.2 城市生态功能的补充
        4.2.1 调蓄
        4.2.2 涵养
        4.2.3 防灾
        4.2.4 物质交换
    4.3 服务生产的风景空间
        4.3.1 农业灌溉的用水来源
        4.3.2 湖泊的生产
        4.3.3 农业生产的风景化
        4.3.4 交通运输及风景游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世致用的公家园林
    5.1 关于公共本身的认识
        5.1.1 公共园林和园林的公共性
        5.1.2 中国古代的“公共”与现代西方的公共
        5.1.3 基于历史唯物的事实判断
    5.2 州府当局管治的空间区域
        5.2.1 州府当局的管治责任
        5.2.2 官宦主导的风景“客厅”
        5.2.3 社会参与和财政投入
    5.3 服务州府官民的风景园林
        5.3.1 官民共享的游赏之地
        5.3.2 多元包容的文化空间
        5.3.3 园林活动反映世俗生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风景营造的主要内容
    6.1 风景特色
        6.1.1 旷奥交替的风景嵌套
        6.1.2 汀岛桥亭的营造组织
        6.1.3 物相变化的景致捕捉
    6.2 基本营造内容
        6.2.1 风景建筑
        6.2.2 风景植物
        6.2.3 风景品题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后世园林营造的影响初探
    7.1 从风景到园林
        7.1.1 “以石代山”的中唐转折
        7.1.2 药洲:一个特例的再思考
        7.1.3 置石到叠山转化的再观察
        7.1.4 空间同构与尺度收敛
    7.2 功能叠加的大尺度城市风景
        7.2.1 以古为新:朴素实用的风景基础设施
        7.2.2 公家园林:有别于西方的“古典公共园林”
    7.3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岭南州府园林纪事表
附录二:唐宋岭南州府园林部分选文
附录三:唐律疏议相关部分摘录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7)“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主流媒体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主流媒体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的使命与概况
    2.1 “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使命
        2.1.1 重塑陕西作为新丝路起点的影响力
        2.1.2 讲好陕西故事增强地区文化自信
        2.1.3 搭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桥梁
    2.2 “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主流媒体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概况
        2.2.1 对丝路沿线国家的传播渠道持续开辟
        2.2.2 对丝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内容以经济贸易合作交流为侧重点
        2.2.3 丝路沿线国家传播效应初显
第3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主流媒体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的特色
    3.1 以精心策划凸显“丝路”主题
        3.1.1 举办“丝绸之路万里行”大型文化体验活动
        3.1.2 打造大型国际性丝路主题春晚
        3.1.3 善用“国际丝博会”等重大节庆活动传播陕西故事
    3.2 以报道方式创新增强故事“代入感”
        3.2.1 组建“车轮上”的记者团增强故事真实感
        3.2.2 借力“中外记者丝路之旅”寻求情感共振
    3.3 统筹媒体资源形成立体传播态势
        3.3.1 “电视+”矩阵传播
        3.3.2 发起“丝路国际卫视联盟”作复调传播
第4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主流媒体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的“故事范式”
    4.1 取材基于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
        4.1.1 凸显周秦汉唐文化元素
        4.1.2 弘扬“延安”红色革命文化
        4.1.3 展现陕西特色民俗文化
    4.2 以新媒体叙事视角串起强大故事链
        4.2.1 “有限聚焦叙事”——叙事结构板块化
        4.2.2 依托个体叙事诉诸情感化表达
        4.2.3 契合社交属性多语态呈现
    4.3 影像化包装助推国际传播
        4.3.1 历史遗址文化纪录片化
        4.3.2 借力民间故事IP打造影视热剧
第5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主流媒体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的问题及原因
    5.1 “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主流媒体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的不足
        5.1.1 对外传播范围窄化轻沿线重国内
        5.1.2 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的新媒体阵营建设不足
        5.1.3 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内容缺乏差异性
    5.2 “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主流媒体对外传播不足的原因
        5.2.1 媒体的使命与责任把握不精准致使传播出现偏差
        5.2.2 媒体自身发展水平限制了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布局
        5.2.3 文化的异质性加大了定制化内容推送难度
第6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主流媒体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的优化策略
    6.1 将丝路起点媒体的使命和责任贯穿传播始终
    6.2 以用户思维主导丝路沿线传播内容的生产和推送
        6.2.1 基于丝路沿线各国文化环境作针对性的“一国一策”传播
        6.2.2 基于丝路沿线用户内在需求进行个性化推送
    6.3 整合媒体资源拓展对外传播渠道
        6.3.1 调动丝路沿线“海外华文媒体”联动传播
        6.3.2 借用外籍驻华记者力量多元传播
    6.4 创新丝路沿线传播的传播内容与方式以传递鲜活立体的中国形象
    6.5 加快“丝路云”融媒体平台创新升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黄濬、黄治西域着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 研究篇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西域”与“西域着述”界定
    2 黄濬、黄治生平述介
    3 黄濬、黄治西域着述反映的文学活动
        3.1 文学交游
        3.2 定舫诗社的诗学活动
        3.3 文人雅集
        3.4 为东坡寿
    4 黄濬、黄治西域诗词内容及艺术特色
        4.1 吟咏西域自然风光之作
        4.2 唱和、赠答之作
        4.3 和韵之作
        4.4 黄濬西域诗的艺术特色
        4.5 黄治西域诗的艺术特色
    5 黄濬西域文述介
        5.1《倚剑诗谭》述介
        5.2《红山碎叶》述介
    6 黄濬、黄治西域着述的意义
        6.1 丰富西域文献库、增添西域文学的样式与题材
        6.2 展示道光中期乌鲁木齐社会生活
        6.3 展示遣员的遣戍生涯
    结语
下编 文献篇
    1 黄濬西域诗
    2 黄濬西域文
    3 黄治西域诗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清道人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凡例
谱前
传记资料
    李联琇《叙传》
    《十三世祖李国祯传》
    《十四世祖李曰涤传》
    陈用光《工部左侍郎浙江学政李公墓志铭》
    汪士铎《大理寺卿李公墓志铭》
    《本生祖李庚传》
    《荣禄公传略》
    《光绪乙未科会试朱卷·李瑞清履历》
卷一 通籍前期
    清穆宗同治六年丁卯(1867) 一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 二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 三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四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 五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六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七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八岁
    德宗光绪元年乙亥(1875) 九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 十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 十一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 十二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 十三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 十四岁
    光绪七年辛已(1881) 十五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 十六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 十七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 十八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十九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二十岁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 二十一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 二十二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 二十三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二十四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 二十五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 二十六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 二十七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二十八岁
卷二 家难时期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二十九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三十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 三十一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三十二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 三十三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 三十四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 三十五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 三十六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三十七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 三十八岁
卷三 外任时期
    光绪三十一年乙已(1905) 三十九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 四十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 四十一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 四十二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 四十三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 四十四岁
    宣统三年辛亥(1911) 四十五岁
卷四 遗老时期
    民国元年壬子(1912) 四十六岁
    民国二年癸丑(1913) 四十七岁
    民国三年甲寅(1914) 四十八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 四十九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 五十岁
    民国六年丁巳(1917) 五十一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 五十二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 五十三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 五十四岁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册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第一章 苏轼源乡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苏轼族系
    第三篇 眉山苏轼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第五篇 母丧回乡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第三章 总结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第六章 结论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五章 本篇小结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第一章 宋代杭州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第六章 本篇结论
下册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第二十七篇 结论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北京→云南驱车寻梦万里行(下)(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D]. 刘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中国现当代“海丝文学”初论[D]. 王爱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潘氏八世诗集》研究[D]. 孙家愉. 贵州大学, 2019(12)
  • [5]中国历代女性赋辑录[D]. 杜欣.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6]唐宋岭南州府园林研究[D]. 林广臻.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主流媒体对丝路沿线国家传播研究[D]. 马镜清. 湖南大学, 2018(01)
  • [8]黄濬、黄治西域着述整理与研究[D]. 翁晖.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 [9]清道人年谱长编[D]. 肖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10]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北京→云南 追梦之路(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