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云南各行业传来喜讯

“九五”云南各行业传来喜讯

一、九五云南各业捷报频传(论文文献综述)

马冬[1](2019)在《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文中指出《大公报》作为一份在中国近代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报纸,从创刊开始历经3个阶段,成为中国近代大众媒体的典型代表,其刊登的新闻、社论、短评、文章都已经成为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宝贵资料。本文主要围绕1932年8月至1935年7月国民党直接统治华北地区时以《大公报》新闻、短评为主构成的公共舆论内容,辅之以《申报》和其它刊物的声音,结合此时期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为核心的垄断意识形态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和约束,主要研究二者之间形成的正向关连、悖论反衬及屈从权威、教育外延的关系。全文共32万余言,除绪论和结语外共计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一、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影响的形成和实施途径。历经孙中山建立政治基础、戴季陶重构哲学方向、蒋介石推进制度体系,基本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为标志,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完成了核心思想的解读和确立,并实现了向统治阶级核心意识形态转变。与之同步,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作为政治文化或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其社会化也提到了国民政府的政治日程,由于政治文化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大众媒体宣传和通过校园教育普及,所以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就开始了“党化新闻界”和“党化教育”的过程,分别采用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和教育熏陶的潜移默化式影响。二、《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舆论焦点取向。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即“以主义治国”,所以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孙中山思想是其核心内容,《大公报》对孙中山的符号化、仪式化推崇和宣传就成为了其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第一个舆论焦点取向。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蒋介石掌握了对孙中山思想的权威解读以及对国民政府党政权力的控制,所以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和权威拥护也是《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另一个舆论焦点取向。此时期《大公报》的新闻报道和短评点评都表现了对国民党“制度时间”的重视、对孙中山符号化的承认、对蒋介石的拥戴。三、《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核心,作为对其支持和宣传的重要表现,对国民政府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发展进行多方面的新闻报道和媒体点评,成为了《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重要表现,尽管现实中国民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更多表现为“弱国无外交”和疲于奔命,在民权主义方面乏善可陈,在民生主义方面踯躅前行,《大公报》依然给予了积极配合和主动宣传。四、《大公报》应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束缚的舆论立场。面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控制和束缚,作为大众媒体代表的《大公报》表现出了积极灵活的态度和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公共舆论的立场。面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直接控制,《大公报》可以借用“第三方”的口吻间接表达公共舆论的立场和态度;面对新闻检查的直接压迫,她也可以给予直接的批评和当面的抨击;面对形势和时局的风云变幻,她也借助“短评”栏目迅速直接的摆明态度和立场。

邹琪[2](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研究指明“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庄蕊蕊[3](2016)在《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文中指出电影让“睁眼看世界”变得容易,影院是电影商业利益实现的载体,也是电影文化传播的中转站。在世界电影业迅速扩张之时,1896年电影传入上海,处于动荡时局里的国人也以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接受着这一新式娱乐方式。而工商繁盛、人口集聚、华洋杂处、市民思想开放包容的上海,也很快成为近代我国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及进出口的中心。1908年首家电影院在沪建立后,标志着电影院成为一种独立的休闲娱乐场所。自1896至1949年,上海的电影院事业发展迅速,电影放映网络不断扩大,影院经济日益蓬勃,影院文化空间逐渐形成与拓展。电影院业是近代新型行业经济形态,是电影产业的消费终端,也中外影业公司争夺市场展开角逐的场所。资本的持续注入与新影院的不断开设,在推进电影艺术发展的同时,也直接促进着上海市影院业市场经营网络的构建。当然上海影院业还通过影院的内部管理、广告宣传、观众消费、行业自治等,将影院网络广为拓展,将电影文化广为传播,强化人们对电影的认知和印象,勾连起影片——影院——观众的联系,构建起人们对看电影以及影院所蕴含的西方现代新式娱乐和时尚生活方式的想象性认同和象征性认同。这些都有力地推动着“看电影”成为新潮的代名词,影院成为既西化又时尚的城市娱乐文化空间;同时也不断培养和形塑着上海民众的观影偏好、观影消费理念、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影院文化空间的形成。上海市的影院文化空间主要通过电影院经营的市场行为、观众观影的消费行为等构建,当然政府、社会等也透过政策法令、报刊、广播等多种方式或媒介渠道,对电影事业进行行业引导、规范、传播等,进而影响影院经济的发展和影院文化空间的塑造。影院文化空间的逐步形成,也使得影院这一城市建筑超越其简单的地理空间和功能所指,而具有多重复合功能。影院的实体建筑,是影院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并被打上了影院文化空间变迁的印迹。而作为影院文化空间作用的延伸,影院也成为沟通国家政权和大众文化的桥梁,但与之更密切的则是其与现代生活方式的互动。影院是上海民众重要的文化娱乐与消费空间,它将人们的娱乐、交际、休闲、约会、体验等结合起来,使人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不再是唯一的休闲目的,而成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在这一情况下,对上海影院文化空间的构建,又直接影响着上海市影院业经营的推进。当然,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不只是影院经济对文化空间的单向形塑,两者之间属不断调适的互动互塑的关系。从1896到1949年这半个多世纪的时段,上海虽政局动荡、商业环境并不十分稳定,但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两者在互动互涉的调适中,逐渐构建起自身的网络版图、实现着影院市场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拓展与相互塑造,同时也勾勒出近代上海影院经营与民众消费生活及现代都市文化空间的关系影像。

夏一维(HA NHAT DUY)[4](2016)在《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农业科技发展经历了曲折进步、调整恢复、改革创新、走向农业现代化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现状,出台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然而,由于受科技水平、人才素质及应用推广等相关条件的限制,中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亟需从理论上加以阐释。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演变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即从重视传统农业向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转变,从依赖外国技术到确立自主创新战略的政策转变,从“科技政策”的计划实施到“相关政策”的协同推进。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宏观调控效果并不显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税收与风险投资政策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积极性未得到有效发挥。农业科技成果的供求差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的“政府失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服务型政府理念的缺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技术创新扩散的局限性,则是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尝试提出完善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建议,包括: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推动作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体系;完善农业科研结构与农业科研体系;做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加快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对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研究,理论上可以丰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内涵,实践上可以为中国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方法论指导。

张玉双[5](2012)在《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机构研究(1927-1938)》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首先详细论述了国民党从北伐开始之前一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对民众运动的不同态度,指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党改组之后,国民党越来越注重民众运动,意识到民众中蕴含着伟大力量,是推动革命的主力军。但是在北伐进行过程中,由于国共两党对民众运动的不同态度,以及国民党自身对于民众运动掌控能力不足导致国民党上层逐步改变了对民众运动的态度。论文紧接着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对民众运动的态度从积极支持变为竭力控制,力图将民众运动的规模、范围控制在自己手中。论文然后叙述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中央民众训练机构的发展和演变,指出大革命时期的工人、农民、商人、妇女、青年五部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委员会、国民党中央训练部等机构。论文认为随着国民党对民众运动态度的变化,中央民众训练机构也随之变化,而且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机构中所谓的“训练”,论文认为是使受训者(民众)接受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成为国民一党独裁统治下的顺民。论文指出国民党中央民众指导委员会阶段仅仅是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机构的过渡阶段,没有太多可以着墨的地方,而国民党中央训练部阶段和国民党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阶段是在国民党基本确定训政之后,这两个阶段是与国民党训政时期要求训育民众成为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这一宗旨相对应。论文随后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的历史背景下,民族矛盾超越阶级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国民党对日态度发生较大改变,国民党在此时也改变了对民众运动的态度,提出要依靠民众、发动民众,发展民众运动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论文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入侵的历史关头,国共双方再次合作,国民党对于民众运动的态度变化是国民党正确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论文最后指出,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机构的发展演变只是机构上的变化,国民党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并未随着机构的变化发生质的变化,因为国民党并不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政党,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不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仍然不是,其党内政治派别众多,而且国民党政府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党治政府,党部的权力并不能凌驾于政府之上,这最终导致不管其中央民众训练机构如何变化,但是国民党政府并不能真正地掌控民众。

易新涛[6](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侯博[7](2009)在《基于资源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困境,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挖掘新的增长元素和寻找新的经济动力源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像北京市这样一个自然资源稀缺的特大型城市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动力,并力争从经济理论的层面找到共性的规律,为其它类似城市和地区提供借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资源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从各国对创意产业的定义演变,到国内外发展创意产业的实际案例;从分析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到抽象演绎出创意产业增长模型;从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到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建议等几个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主要考虑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文化创意产业与资源产业的内在关系是什么;二是文化创意是否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要素,这种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如何表达;三是在北京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匮乏、文化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特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状况如何。同时北京作为传统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如何利用文化创意来丰富传统文化产业的内涵,提升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1.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与核心特点1998年,英国最早明确提出创意产业概念。随后几年,新加坡、澳洲、新西兰、中国台湾与香港地区迅速采用。虽然各国对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分类不同,但核心要素都是:文化是底蕴,创意是核心,产业是目的。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内涵基本一致,但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北京地区按照自身的特点将名称演变为“文化创意产业”。本文定义为:文化创意产业与资源产业密切相关,是一种基于特定文化背景,源自个人或群体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或提供特定产品及服务,创造财富和实现就业的各类经济活动。本文指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三个特点:创意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产品的多样性带来产业的风险性;创意人员的高素质性和创意技术的开放性带来产业的高附加值性;创意元素的渗透性带来创意链条的复合性。2.关于文化创意产业与资源产业的关系传统的一、二、三产业划分侧重于加工过程,而资源产业却侧重于效用。对照资源产业的特征值,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来源于资源产业,符合资源产业的特征,即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实现价值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新的需求,完成资源的服务—增长—修复—再服务的循环链,是一种新型的资源。传统资源是静态的,文化创意资源是动态的,传统资源是有限的,文化创意资源是无限的。3.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系统是以传统的“价值链”概念为基础,包括四大构成要素创意、资金、人才、运作平台,形成了直接涉及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产业;再生产、分销及消费的销售产业;以及为内容创作提供必要生产支撑或基建环境的支持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单向开环模式,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实现价值对外延伸与捕获。二是循环闭环模式,创意资本和创意产品的循环激励效应,使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可循环的永续资源。但同时还要注意过度创意造成的负面影响。4.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推动模型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古典、新古典和新增长三个发展阶段。受这些理论的启发,本文认为技术只是某种创意的具体表现形式,技术进步可来自于外部学习,也可以来自于内部产生。创意才是技术的根本源头,因此可以把创意单独从传统经济函数L(劳动力)中剥离出来。这样,推动经济增长的元素就是资本(C)、劳动力(L)、和创意思想(I)。而创意思想(I)可以通过技术(T)表现出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是内外双生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性或单纯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5.关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是自然资源匮乏而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特大型都市。整体经济实力雄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9000美元,文化底蕴深厚,科技教育资源位列全国第一,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基础。论文总结了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指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为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对北京市10个重点创意产业聚集区的现状、规划进行了介绍,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马娜[8](2008)在《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发展是国力发展的核心和基础,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最主要的方面,因此,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显而易见,五个能力中的第一个能力就是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把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当作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经济工作,在成立之初就表明要消队阶级区分,实现共产主义。显而易见,这是要靠发展生产力才能达到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5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人均国民收入建国初是二十几美元,不如印度的一半,不如亚洲的平均水平。现在,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不断上升,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排名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为2.1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位。从建国初到2001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从20几美元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用了50年时间。到2006年年底,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5年时间增加了1000美元。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与建国初期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职工人平年收入的几百元,农民人平几十元的水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本文分十个部分:一、引言;二、恢复战后国民经济;三、探索建立计划经济;四、进一步调整探索国民经济;五、“文革”及两年徘徊期间的经济工作;六、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七、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八、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九、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高;十、结语。文章分别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大的阶段中,领导经济建设的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特别是针对历次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某些偏差,以及党所采取的宏观调控举措的特点、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阐述了党在领导经济建设方面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加深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对经济建设中风险和困难局面的应对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经济工作的领导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历程。本文以历史为主线,结合运用历史与经济方面的知识,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党在领导经济建设中从经验不多,到逐渐走向成熟并能够较好驾驭市场经济大局能力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粗线条的描述和刻画。特别是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中央以经济手段为主,主动运用利率、汇率、价格、存款准备金等经济手段,适时运用从紧或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间接调控了经济的运行,保持了经济的适度发展,实现经济“软着陆”;在注重GDP发展的同时,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凸现了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杨朝国[9](2006)在《云南铁路建设战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这个问题的研究,是基于云南铁路网的规划在共和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及省部会商纪要中已经予以明确,把规划变成现实,关键在行动的落实。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对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与现状的比较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速度、标准的研究,结合云南铁路的历史、现状、发展需求的把握,创造性提出了云南铁路建设的战略: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集中用5年时间,投资1666亿元,以时速200公里为标准,建设4000公里云南通达境内境外的发达铁路网,促进云南综合交通系统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铁路的比较优势得到很好发挥,云南变成了连接两大洋、三大市场的交通枢纽,云南建设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提前实现。也许这是一个最大胆的战略设想,但是我坚信自己研究所给出的战略的准确性。

张新萍[10](2006)在《对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革,经历了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分化带来的困惑与阵痛,中国体育走过了二十多年坎坷曲折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在二十多年的改革进程中,中国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的体育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愈发明显,各种矛盾一触即发,中国体育面临着严峻的改革形势!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无疑是中国体育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但举办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改革却兼具抑制与促进作用。从短期看,举办奥运会使体育改革趋于保守,减缓进程,但从长远看,北京奥运会将成为2008年后中国体育改革的重要契机,引发中国体育更深入、更彻底地改革。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世纪的头二十年内突破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瓶颈,通过体制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体制,实现中国体育改革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无疑是当前体育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以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范式为理论基础,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方法论,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体育改革历程全面回顾,深刻分析体育发展中的核心问题,阐释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发展的关系,世界体育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体育改革的影响,并借鉴前奥运会举办国的经验,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分析。最后,将时间特征、事件影响和经济社会背景综合分析,推断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从观念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从体制到机制,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从总体规模到各子系统间的深刻变化,对2008年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进行全面阐释,并依据公共选择理论提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推进策略,为新时期体育改革的深化提供理论参考。 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广泛、密不可分的关系;政府对体育的定位决定着体育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社会发展促使人们体育观念、体育需求的变化是推动体育改革的间接动力。 2.中国体育改革是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虽然努

二、九五云南各业捷报频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五云南各业捷报频传(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论题研究的现状和分析
    三、重要概念及研究时段界定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公共舆论影响的形成和实施途径
    第一节 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历史回溯
        一、孙中山建立“以党治国”的政治基础
        二、戴季陶重构“以党治国”的哲学方向
        三、蒋介石推进“以党治国”的制度体系
    第二节 国民党“党化新闻界”有关法规的制定
        一、确立蒋介石对于孙中山思想的垄断解释地位
        二、执行国民党训政时期“以党治国”的宣传制度
        三、严控“新闻纸”
    第三节 国民党“党化教育”在教育领域的渗透
        一、课堂中的“党义”教育
        二、校园中的“党化”控制
        三、时间上的“党国”记忆
        四、空间上的“总理”符号
    小结
第二章 《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舆论焦点取向
    第一节 以制度时间为核心的符号宣传
        一、总理纪念周的舆论推广
        二、革命纪念日的媒体教化
        三、孙中山陵寝的精神崇拜
    第二节 以蒋介石为中心的向心宣传
        一、对国民党其它重要人物和势力的轻视
        二、对镇压共产党行动的支持
        三、对“新生活运动”的拥护
    小结
第三章 《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以民族主义为内核的抗争宣传
        一、对被动抵抗日本侵略的无奈宣传
        二、与苏联关系曲折恢复的尴尬报道
        三、借美国政治外交支持的自惭宣传
        四、维护民族地区国家统一的重点报道
    第二节 以民权主义为内涵的政治宣传
        一、烘托推进民权的氛围
        二、展现间接民权的完善
    第三节 以民生主义为旨向的发展经济及社会文化宣传
        一、主张改善生产环境
        二、疾呼充实粮食生产
        三、展示交通建设发展
        四、列举文化建设措施
        五、号召顺应服饰潮流
    小结
第四章 《大公报》应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束缚的舆论立场
    第一节 间接阐释公共舆论的立场
        一、呼吁挽救民族危亡
        二、要求实现国内统一
        三、号召促进民生进步
    第二节 直接反对“以党治国”政策的控制
        一、应对国民党新闻检查的策略性
        二、展现新闻纸遭受检查的普遍性
    第三节 利用短评坚守“文人论政”
        一、涉及国计民生全方位的议题设置
        二、代表公共舆论守门人的价值立场追求与原则
    小结
结语
征引与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思路、章节
第一章 西影东渐与上海市影院业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影戏”传入
        一、近代上海的社会经济概况
        二、近代上海娱乐文化市场的形成与扩张
        三、西影东渐:我国电影的传入与发展
    第二节 上海市电影院业发展沿革
        一、戏园、茶楼与正式影院的演进(1896-1908)
        二、电影放映市场的逐步形成(1908—1920)
        三、制片业的勃兴与影院业市场的鼎盛( 1920-1937)
        四、从“孤岛”繁荣到萎靡惨淡(1937-1945)
        五、抗战后重整复苏与短暂繁荣(1945-1949)
    小结
第二章 自我构建:上海影院业的内部管理及放映结构
    第一节 影院的组织及管理
        一、资本构成及经营方式
        二、影院建筑及资材设备
        三、影院院务管理
    第二节 影院从业人员
        一、经营者:从外商“一统天下”到华商“分庭抗礼”
        二、被雇人员:职工
    第三节 影院轮次等级
        一、影院轮次与空间分布
        二、空间分布与观众消费能力
        三、轮次等级与映片、效益
    第四节 影片的租定与排映结构
        一、片源:影片发行与租定
        二、片权:放映权的争夺
        三、院线制:排映与放映模式
    小结
第三章 观影秩序与政府监管
    第一节 影院对观影之引导规范
        一、“电影院中顶讨厌的事情”
        二、公德提示之“观影须知”
        三、影院内的日常冲突
    第二节 政府管制与意识渗透
        一、政府之电影院的管理
        二、银幕监管之电影检查制度
        三、党国形象与意识的银幕渗透
        四、左翼电影
    第三节 秩序构建与经营冲突
        一、从“济济一堂”到“对号入座”
        二、“禁烟运动”与观影空间环境
    第四节 秩序与市场:1940年代上海军人“看白戏”问题
        一、“看白戏”之频现
        二、免费观影政策与“看白戏”有禁无止
        三、“金都血案”
    小结
第四章 行业自治与经营空间:上海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
    第一节 上海市影院业公会的组建与治理结构
        一、组建背景
        二、从筹备到成立
        三、组织机构与治理结构
    第二节 影院业公会与行业经营环境整合
        一、行业自律与行业服务
        二、影院公会与票价调整、倒票等问题的处理
    第三节 影院公会与行业政策环境的争取
        一、影院公会对营业时间场次、执照查验等争取
        二、影院公会与其他组织机构间的经济往来
    第四节 影院公会的社会责任与文化参与
        一、影院公会的政治参与
        二、影院公会的文化及公益参与
    小结
第五章 消费文化与影院业市场经营
    第一节 观影观众
        一、“看电影”的门径
        二、“到影戏园去”:对观众的阶层分析
        三、“出了影戏园后”:对影院文化的传导扩散
    第二节 影院映片
        一、英美外片的输入与垄断
        二、上海制片业发展与国片放映
        三、时局变动与映片题材变化
        四、外片竞争与国片困境
    第三节 票价
        一、票价体系
        二、票价、观众与消费能力的关系
    第四节 广告宣传与民众观影消费
        一、影片宣传:为影片找观众
        二、筑梦空间:对影院的打造与宣传
        三、电影广告中的问题与规范
        四、电影宣传与观众观影心理
    小结
第六章 影院与上海市民社会文化生活
    第一节 影院的多维角色
        一、娱乐休闲之所
        二、摩登风尚源头地
        三、社交网络联结点
        四、社会教育空间
    第二节 社会生态之呈现平台
        一、传统与现代观念之碰撞转变:女明星从“低贱”到被“热捧”
        二、民族情感:辱华影片与民族话语
        三、族群歧视:“假凤虚凰”事件
    第三节 影院与看电影日常化的形成
        一、日常生活与影片题材
        二、电影文学、小说等传播媒介
        三、市民生活与电影消费
        四、影院之城市文化文本象征
    小结
结语: 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的相互形塑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1 关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研究动态
        1.3.2 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国际研究动态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1.5.1 探讨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演变的特征
        1.5.2 提出依法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保护长效机制
        1.5.3 从供求差异角度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
第2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概述
    2.1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农业与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
        2.1.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与方式
        2.1.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含义
    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基本内容
        2.2.1 财政政策
        2.2.2 金融政策
        2.2.3 知识产权政策
        2.2.4 农业技术市场政策
        2.2.5 人才政策
        2.2.6 土地政策
        2.2.7 农业产业化政策
    2.3 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重要意义
        2.3.1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
        2.3.2 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
        2.3.3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2.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的相关理论
        2.4.1 政府干预理论
        2.4.2 制度变迁理论
        2.4.3 公共产品理论
        2.4.4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2.4.5 服务型政府理论
第3章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演变过程及特征
    3.1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演变过程
        3.1.1 曲折发展时期
        3.1.2 恢复调整时期
        3.1.3 改革创新时期
        3.1.4 科学发展新时期
    3.2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演变特征
        3.2.1 从重视传统农业向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转变
        3.2.2 从依赖外国技术到确立自主创新战略的政策转变
        3.2.3 从“科技政策”的计划实施到“相关政策”的协同推进
    3.3 中国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演变及实施中的角色
        3.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主导者和规划者
        3.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的服务者
        3.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的协调者
第4章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成就与问题分析
    4.1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成就
        4.1.1 建成学科完整、覆盖面宽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和推广体系
        4.1.2 出台大量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计划项目
        4.1.3 农业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4.1.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不断优化
    4.2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宏观调控效果并不显着
        4.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税收与风险投资政策不健全
        4.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激励机制尚不完善
        4.2.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积极性未得到有效发挥
    4.3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农业科技成果的供求差异
        4.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的“政府失灵”
        4.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服务型政府理念的缺失
        4.3.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技术创新扩散的局限性
第5章 完善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建议
    5.1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推动作用
        5.1.1 确立未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和方向
        5.1.2 营造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
        5.1.3 简政放权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主体的自主权改革
    5.2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体系
        5.2.1 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理念
        5.2.2 优化相关领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结构
        5.2.3 加快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体系建设
    5.3 完善农业科研结构与农业科研体系
        5.3.1 以优质农产品的开发研究为科研方向
        5.3.2 引导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不断调整和优化科研结构
        5.3.3 尽快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科研体系
    5.4 做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
        5.4.1 加强农技推广机构改革
        5.4.2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
        5.4.3 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多元化模式
    5.5 加快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5.5.1 做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部署
        5.5.2 加快建设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5.5.3 促进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5.5.4 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农民技术素质教育工作
    5.6 完善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法规体系
        5.6.1 加快国家宏观调控立法与相关行政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5.6.2 完善规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行为的政策法规
        5.6.3 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政策法规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实施需要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6.1.2 政府协调是满足农业科技公共需求促进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
        6.1.3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是推动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基础
        6.1.4 激励和利益保护应当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目标
        6.1.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需建立长效机制
    6.2 研究启示
        6.2.1 越南参考和借鉴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可行性分析
        6.2.2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对越南的参考意义
        6.2.3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中特别值得越南借鉴的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和科研获奖情况

(5)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机构研究(1927-193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缘起
    1.2 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思路及框架结构
        1.5.1 论文的创新点
        1.5.2 论文的思路及框架结构
    1.6 论文的资料搜集
第2章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国民党对民众运动态度的转变
    2.1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国民党对于民众运动的态度
        2.1.1 从忽视到倡导——北伐前国民党对待民众运动的态度13
        2.1.2 大力发展,互为依靠——北伐时期国民党对民众运动的态度
    2.2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对民众运动态度的转变
        2.2.1 从支持变为抑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对民众运动的态度转变
        2.2.2 民众训练委员会的成立
第3章 民众训练委员会阶段
    3.1 1928 年 2 月至 1929 年 3 月国民党对民众运动的态度
    3.2 民众训练委员会时期的工作进展
第4章 中央训练部阶段
    4.1 国民党中央训练部的成立及职能外扩
        4.1.1 中央训练部的成立
        4.1.2 中央训练部的职能外扩
    4.2 1929 年至 1931 年的国民党中央训练部
        4.2.1 国民党对民众控制的加强
        4.2.2 中央训练部的组织结构及人员变化
        4.2.3 国民党中央训练部的工作进展
        4.2.4 全国训练会议的召开及训练部对涉日事务的指导
第5章 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阶段
    5.1 中央训练部向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的转变
        5.1.1 内外交困中的南京国民政府
        5.1.2 中央训练部的取消和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的创立
    5.2 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时期的工作概况
        5.2.1 国民党对民众运动的态度
        5.2.2 中央民众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进展
第6章 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阶段
    6.1 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的设立及背景
        6.1.1 中日矛盾的加深及风起云涌的反日潮流
        6.1.2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开始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6.2 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的成立与工作概况
        6.2.1 中央民众训练部的成立及其职能
        6.2.2 中央民众训练部的工作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选题的意义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1.4 相关概念阐释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主要框架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6.1 重点
        1.6.2 难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2.2.2 农村公社理论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2.4.1 民本思想
        2.4.2 大同思想
        2.4.3 均平思想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1.1 建设农田水利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4.2.1 治理盐碱地
        4.2.2 排涝减渍
        4.2.3 治理水土流失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4.3.2 兴办农村工业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4.5.1 修筑农村公路
        4.5.2 发展邮电事业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5.4 农村职业教育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7.2.1 农村社会优抚
        7.2.2 灾荒赈济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7.2.4 "五保户"供养
        7.2.5 麻风病人救治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7)基于资源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自然资源稀缺带来的思考
        1.1.1 无计可施还是有所作为
        1.1.2 全球经济发展遇到挑战
        1.1.3 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
        1.1.4 经济发展中值得关注的现象
    1.2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文献概述
        1.2.1 国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
        1.2.2 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内容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从资源产业的视角理解文化创意产业
    2.1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内涵
        2.1.1 创意产业的起源
        2.1.2 各国对创意产业的定义
        2.1.3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内涵
        2.1.4 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2.2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及与相关概念辨析
        2.2.1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2.2.2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2.3 文化创意产业与资源产业的关联性分析
        2.3.1 产业结构与产业分类的一般概念
        2.3.2 资源产业是内涵丰富的特殊产业
        2.3.3 文化创意产业既源于资源产业又丰富了资源产业的内涵
        2.3.4 资源产业的特征体现在文化创意产业之中
第3章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及案例
    3.1 美国的情况
        3.1.1 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大大高于GDP 的增长率
        3.1.2 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
        3.1.3 广泛带动就业
        3.1.4 版权产业出口强劲
        3.1.5 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都表现不俗
    3.2 英国的情况
        3.2.1 英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源地
        3.2.2 英国创意产业对英国经济的贡献
    3.3 韩国的情况
        3.3.1 韩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因和背景
        3.3.2 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历程和成就
    3.4 上海的情况
        3.4.1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3.4.2 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高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3.5 深圳的情况
        3.5.1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3.5.2 深圳倾力打造“设计之都”
    3.6 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带给我们的借鉴
        3.6.1 政府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创意产业
        3.6.2 积极营造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3.6.3 政府从资金、税收、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3.6.4 积极培养创意产业人才
第4章 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探究
    4.1 理论研究的引言—两本流行书带来的启示
        4.1.1 《前车之鉴》说明的主要问题
        4.1.2 日本超越“失去的10 年”为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理论提供线索..
    4.2 支撑文化创意产业的现有理论文献
        4.2.1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是形成独立的文化创意企业的理论基础
        4.2.2 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是形成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地的理论依据之一
        4.2.3 产业区位理论和新产业区位理论~是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理论依据之二.
        4.2.4 增长极理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依据之一
        4.2.5 技术创新理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依据之二,也是最接近体现文化创意产业特性的经济理论
    4.3 文化创意产业新理论探究
        4.3.1 “微笑曲线”与文化创意
        4.3.2 “长尾理论”与文化创意
    4.4 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分析及价值推动模型
        4.4.1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构成体系
        4.4.2 文化创意产业的开环价值模式-单向价值实现
        4.4.3 文化创意产业闭环增值模式--循环价值实现
        4.4.4 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推动模型
        4.4.5 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失效分析
第5章 北京市资源条件分析
    5.1 北京自然资源状况
        5.1.1 人口规模快速膨胀
        5.1.2 水资源日益短缺
        5.1.3 土地资源稀缺珍贵
        5.1.4 能源消耗和利用存在风险
    5.2 北京特质资源状况
        5.2.1 北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5.2.2 北京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
    5.3 北京经济发展状况
    5.4 北京奥运创造的机遇
        5.4.1 北京奥运向世界展示中国“品牌”
        5.4.2 奥运产业的本质就是创意产业
        5.4.3 奥运经济使相关产业持续发展
第6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6.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体情况
    6.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
    6.3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
    6.4 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服务业的区别和联系
    6.5 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传统文化产业的提升
    6.6 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方式
    6.7 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6.8 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措施和建议
        6.8.1 积极培育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6.8.2 全力解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瓶颈问题
        6.8.3 充分发挥各类文化中介服务组织的协调整合作用
        6.8.4 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
第7章 北京市重点创意产业聚集区介绍
    7.1 北京DRC 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
        7.1.1 基本情况
        7.1.2 产业发展现状
    7.2 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
        7.2.1 基本情况
        7.2.2 产业发展现状
    7.3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
        7.3.1 基本情况
        7.3.2 产业发展现状
    7.4 潘家园古旧文化集聚区
        7.4.1 基本情况
        7.4.2 产业发展现状
    7.5 北京798 艺术区
        7.5.1 基本情况
        7.5.2 产业发展现状
    7.6 北京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
        7.6.1 基本情况
        7.6.2 产业发展现状
    7.7 雍和园文化创意集聚区
        7.7.1 基本情况
        7.7.2 产业发展现状
    7.8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
        7.8.1 基本情况
        7.8.2 产业发展现状
    7.9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
        7.9.1 基本情况
        7.9.2 产业发展现状
    7.10 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
        7.10.1 基本情况
        7.10.2 产业发展现状
第8章 主要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8)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主要观点
    三、创新之处
    四、不足之处
第一章 恢复战后国民经济
    第一节 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内容
        三、打胜新中国经济“三大战役”
    第二节 掀起土地改革运动
        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制定土改政策
        二、土地改革在全国实行
        三、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节 经济建设与政治运动、战争并举
        一、政治运动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二、边支援朝鲜战争边恢复国内经济
    第四节 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领导能力的思考
        一、确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工作中心
        二、建立和发展国营经济
        三、正确处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章 探索建立计划经济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选择计划经济模式的背景
        二、“三大改造”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二节 国家“一五”计划的制定
        一、建国初期国家经济状况
        二、在苏联的帮助下制定“一五”计划
    第三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积极探索
        一、1953、1955年经济工作的两次冒进
        二、周恩来关于在平衡中发展的思想
        三、刘少奇的社会调查
        四、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五、陈云“三个为主、三个补充”的思想
        六、“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及其基本经验
    第四节 急于求成思想和“大跃进”运动
        一、“球籍”的忧虑和“超英赶美”口号的提出
        二、反“反冒进”和“大跃进”运动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商品生产的否定
第三章 进一步调整探索国民经济
    第一节 三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形成
        一、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二、人民生活物资的严重短缺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
        一、对人民公社化中问题的局部纠正
        二、以农业为基础,大办农业
        三、整风整社和纠正“五风”
        四、人民公社60条和各行各业条例的制定贯彻
        五、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第三节 主要经验与启示
        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调整的特点和启示
        三、全国三届人大“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第四章 “文革”及两年徘徊期间的经济工作
    第一节 “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一、“文革”中“抓革命促生产”目标与方法的二律背反
        二、1971年前后的经济调整
        三、“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第二节 粉碎“四人帮”后经济的恢复和再度“过热”
        一、经济建设上的部分拨乱反正
        二、推行“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
        三、经济过热和“洋冒进”
    第三节 对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思考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发展缓慢原因初探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宏观调控的特点、作用及局限
第五章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方针的酝酿
        一、开展真理标准讨论
        二、平反冤假错案
        三、国务院务虚会酝酿改革开放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认识的突破
        一、中共十二大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认识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创新意义
        三、生产力标准的讨论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讨论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一、新“八字方针”的制定贯彻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
        三、农村包产到户的兴起
        四、经济特区的建立
    第四节 发展商品经济
        一、农村第二步改革
        二、发展个体经济
        三、生产资料的商品化和计划品种的减少
    第五节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一、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
        二、流通体制改革
        三、建立多种经济成份的经济结构
        四、国营企业改革
        五、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教育、科技改革
        六、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及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治理整顿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一、清理整顿公司
        二、治理经济环境
        三、治理整顿措施创新
第六章 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一、发展是硬道理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
        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和发展
        二、各部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三、十五大提出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设想
        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
    第三节 运用宏观调控治理经济过热和疲软
        一、1993年开始的经济过热现象
        二、宏观调控的成功和经济的“软着陆”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市场疲软和宏观调控措施
        四、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决策及其应对方略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六、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历史比较
第七章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
        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创新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八章 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高
    一、更加强调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
    二、更加实事求是,根据国情提出经济发展战略
    三、更加锐意改革,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
    四、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
    五、宏观调控日益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结语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和实践
    二、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云南铁路建设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
    2.2 铁路部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肩负重要责任
    2.3 运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理论
    2.4 运用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理论
3 云南铁路发展与现状研究
    3.1 云南铁路发展历程
    3.2 铁路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3.3 云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状和问题
    3.4 对云南铁路现状的认识
    3.5 云南铁路建设规划
    3.6 云南铁路建设推进情况
    3.7 云南铁路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4 中国铁路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4.1 铁路建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4.2 中国铁路的现状与使命
    4.3 “十五”中国铁路建设取得的成绩
    4.4 中国铁路的发展方向
5 结论:云南铁路建设的战略选择
    5.1 总体战略设想
    5.2 云南铁路建设的速度与标准问题的探讨
    5.3 铁路建设投资对云南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预测
    5.4 总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对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中国体育实践的理论诉求
        二、丰富与创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需求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举办奥运会与举办国体育改革和发展相关研究
        二、2008年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体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
        三、举办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影响的研究
        四、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论依据
        一、结构功能理论
        二、节事理论
        三、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假设
        一、思路与方法
        二、主要见解和假设
    第五节 本研究的操作概念辨析
        一、体育
        二、体育体制、体育管理体制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改革纵览
    第一节 鼎新未革故—迟滞凝重的中国体育改革历程
        一、酝酿阶段(1978-1984年)
        二、摸索阶段(1984-1993年)
        三、深化阶段(1993-至今)
    第二节 中国体育改革的动力、阻力分析
        一、中国体育改革的外部动力
        二、中国体育改革的内部动力
        三、中国体育改革动力模型和路径选择
        四、中国体育改革的阻力分析
第二章 现阶段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 各类体育的不协调发展问题
        一、各类体育的不平衡发展
        二、各类体育的相互割裂
    第二节 各类体育发展中的各自突出问题
        一、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垄断体制”或“社会化”
        二、群众体育举步维艰
        三、“健康第一”—学校体育存在与发展理由置疑
    第三节 体育产业—问题多多的朝阳产业
        一、体育产业基础薄弱
        二、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三、体育产业市场缺乏法律规范
        四、体育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
        五、体育产业人才短缺
    第四节 中国现行体育体制批判
        一、现行体育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
        二、封闭僵化的体育人才系统
第三章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和发展
    第一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体育的互动发展
        一、奥林匹克运动—集现代体育之大成
        二、奥林匹克主义赋予现代体育新的含义
        三、奥林匹克运动引领现代体育未来发展
    第二节 前奥运举办国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
        一、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发展启示
        二、汉城奥运会促使韩国体育政策的变革
        三、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竞技体育腾飞的平台
    第三节 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分水岭
        一、成功申办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发展的见证
        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中国体育改革的分水岭
第四章 世界体育发展对北京奥运会后的中国体育
    第一节 世界各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和”与“不同”
        一、体育管理体制的类型
        二、决定体育管理体制类型的因素
        三、世界各国体育管理体制发展趋势
    第二节 竞技体育倍受重视—政治、金钱与金牌的博弈
        一、竞技体育特殊的政治功能
        二、政府的支持—金牌战略与计划
        三、金钱的推动—竞技体育的职业化与商业化
    第三节 “体育为大众”—回归“以人为本”的体育
        一、“第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二、21世纪大众体育发展趋势
        三、2008年后中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挑战
    第四节 体育全球化大趋势—全球体育市场的建立
        一、体育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二、体育产业全球化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
        三、中国应对体育全球化的措施
第五章 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2008年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展望
        一、科学发展观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政治体制改革加速进行
        三、2008年后中国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地增长前景
        四、2008年后中国社会发展前景的基本估计
    第二节 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体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二、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政治的协调发展
        三、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
        四、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第三节 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六章 2008年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与演进方式
    第一节 2008年后中国体育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体育发展整体趋势概述
        二、中国体育发展走向的重大转变
    第二节 体制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育体制
        一、调整利益关系
        二、创新体育产权制度
        三、转变政府职能
    第三节 2008年后中国体育改革演进方式分析
        一、渐进性改革下的体育体制改革
        二、激进性改革的体育体制改革
        三、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推进策略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九五云南各业捷报频传(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D]. 马冬.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2]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3]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D]. 庄蕊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4]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D]. 夏一维(HA NHAT DUY). 东北大学, 2016(07)
  • [5]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机构研究(1927-1938)[D]. 张玉双. 吉林大学, 2012(03)
  • [6]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7]基于资源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侯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8]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D]. 马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9]云南铁路建设战略问题研究[D]. 杨朝国. 北京交通大学, 2006(06)
  • [10]对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D]. 张新萍. 华南师范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九五”云南各行业传来喜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