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的跨文化思考

“三个代表”的跨文化思考

一、“三个代表”的跨文化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紫薇[1](2020)在《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传承并对外传播中华文化,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展开了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语境下文化自信的概念和构成,分析了培养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备条件,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基于此,该文从课程、教师、学生三个角度,提出了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郜明[2](2017)在《批评理论视角下广告文化的哲学解读—意识形态传播模式在广告文化领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研究广告文化批评为出发点,系统并概括地阐述了广告文化批评的几个面向,在此基础上,以意识形态这一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形式的理论或原理在广告文化领域的应用,创新性地探究广告意识形态的运行原理及其社会实践,并根据广告意识形态的运行模式,投射其在主要消费品领域的运用情形,提出广告意识形态的批评;最后,对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和实现的路径提出策略性建议。具体来说,本论文围绕当代中国广告文化批评的研究领域,即主要在符号学面向、精神分析面向、跨文化传播面向、消费文化面向、性别形象面向等方面,做了系统、简要的梳理,通过这一梳理,对在哲学范畴的广告意识形态的研究,确立其研究重点,为探讨意识形态对广告传播实现控制的路径和模式,夯实了学理基础。对消费社会中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及意识形态与广告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梳理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脉络,研究消费社会中意识形态对广告的影响和控制等内容进行的;借助消费文化理论、意识形态与社会复制理论、意识形态的社会凝聚剂理论、意识形态与大众传播的关系,以及广告意识形态的无意识性和受众主体性等理论的深度分析,为意识形态在广告实践中的应用做了基础性的研究;同时,为创新性地展开本论文的研究,对中国当代广告意识形态的研究现状也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概括。本论文的重点,是对当代中国广告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即(一)消费社会中现代广告文化的意识形态表征,从广告在传播中的隐性霸权、消费世界里的自我实现、多重复合的意识形态格局、意识形态的日常化、意识形态领域的西方文化霸权、意识形态对社会阶层的区隔、传播媒体的技术重构了传播的方式和结果、意识形态的“碎片化”、因受众主体化而产生互动性等九个方面概述了广告意识形态的表现形态;(二)分析揭示了广告意识形态具有实践性、依附性、阶级性、掩蔽性、系统性、独立性等主要特征;(三)分析并建构了广告意识形态以视觉形象负载广告意识形态信息、以制造意义或建构观念世界直接传达广告意识形态信息、以宏大叙事的方式建构广告世俗信仰体系、以合理化、普遍化和叙事化谋略将广告意识形态合法化、以虚饰化谋略建立和支撑广告意识形态、以标准化和统一象征化谋略建构统一化模式、以分化和排他谋略实施广告意识形态运作的分散化模式、以自然和永恒的谋略构建广告意识形态的具体化模式、以表面和深层的双重言说建构广告意识形态的受众影响模式、广告的“话语结构”建构广告意识形态的权力关系模式、广告意识形态的娱乐化模式绕开受众的理性,直击受众的潜意识等十一个运行模式。所有的广告意识形态特征、表现形态和运行模式分析研究,都以恰切的广告案例予以阐述,即运用深度解释学的第二阶段方法,揭示出其象征形式,以及运用深度解释学的第三阶段方法,在象征分析基础上作再解释,揭示其意识形态分析的意义。运用本论文建构的广告意识形态运行模式,进而展开了对消费社会中广告意识形态模式在广告传播中应用的实证研究,其研究落实在广告意识形态的统一象征化模式重塑消费者的食品消费企图;汽车消费,“宏大叙事”式地建构一种新的世俗信仰;以广告意识形态的虚饰化模式,营造房产销售的璀璨诱惑;耐用消费品,广告意识形态具体化模式的永恒对象;表面的和深层的双重言说,构建网游广告的内在意蕴;啤酒广告,以象征形式使其成为散发禁欲气息的禁果;广告的“话语结构”模式建构了受众的身份认同,等等,以对这些消费重点领域的意识形态分析为切入点,开展广告意识形态的批评。最后,就广告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及其实现途径,做了初步的探索。为广告文化在人们的价值观念、消费意识、生活态度等方面,建构一个广告视觉文化的健康生态,提出策略性的思考。

郭晓川[3](2012)在《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以美国、欧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中,注重的是心理因素如文化定势和民族中心主义等问题,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需用实证性地进一步研究跨文化交际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因素——文化认同。本文站在文化认同的高度去看待跨文化交际,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出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没有得到深刻说明的问题。选题意义由此而来。文化认同理论是美国着名的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Eriksson)的重要理论贡献,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后被其本人及其他学者广泛运用于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而且成果丰硕。科里尔和托马斯(Collier and Thomas)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指认同于不同文化的交际者之间的交往,而且交际者之间的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标识。如果认同于各自文化的交际者以各自文化代言人的角色进行交流,那么他们之间的交际即为跨文化交际。本文首先对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概念做进一步梳理。然后,在相关跨文化理论的基础上,以文化认同为视角,以美国、欧洲(欧盟)文化认同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和阐述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1美国的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美国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确认,其核心是对社会基本价值的认同。这种价值认同是凝聚这个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也是这个共同体文化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文化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美国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不仅奠定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根基,而且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欧盟建立过程中,文化认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欧盟文化认同与欧洲悠久的历史文化密切相联,其基础源于欧洲共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共同价值观。欧洲文化虽然是由不同的民族-国家文化所组成,但是它们具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具有相似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共同的宗教道德观。这些多层面的共同性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也为欧盟建立奠定了基础。本论文以史带面展开讨论,在论述过程中运用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注重把整体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在探讨和揭示美国和欧洲(欧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本文还以全球化时代为背景,探讨美国与欧洲(欧盟)文化认同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概括出文化认同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及指导价值。在第一章阐述文化认同中,分别探讨文化内涵的历史演进及概念、文化的特性和文化认同理论的理论来源及概念。该章指出,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第二章关于跨文化交际内容的讨论中,分别探讨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西方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该章指出,跨文化交际受到精神、观念方面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文化认同的影响。同时,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了解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在第三章关于美国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分析中,分别阐述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体系、构建美国文化认同的妨碍因素、美国文化认同的建构及美国文化认同的意义。该章指出,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引导个体文化在与群体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成长的必要保障,美国文化认同是美国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在第四章关于欧洲(欧盟)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分析中,分别阐述欧洲(欧盟)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的渊源、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文化认同的体现、欧洲(欧盟)文化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及欧洲(欧盟)文化认同的建构。该章以文化认同在欧共体和欧盟成立过程中的体现为例,论证欧共体及欧盟的正式成立,是文化认同基础上的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典型案例。第五章是结论与前瞻性研究。对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的建构之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文化认同可取“和而不同”的中庸之道,力图在差异中建构共识,在协商和整合中实现超越,为实现跨文化交际开辟新的可能综上,本文通过对美国、欧盟案例研究得出结论:文化认同涉及到多方面,无论是国家认同还是集体认同,若要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必须加强文化认同的程度。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了解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取决与文化认同的程度,这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所在。

赵西英[4](2012)在《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率先发展与科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残疾人竞技体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最终实现了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历史性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个省市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江苏省从90年代初就开始抓残疾人竞技体育,依托雄厚的经济基础,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无论是在残奥会、亚残会还是残运会上,江苏省残疾人竞技所取得的成绩都已经证明江苏省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实现江苏省两个率先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目前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和前所未有挑战,这些势必会影响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今后的成绩。如何发掘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自身的优势,迎接挑战正是本文研究的原因及目的所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总结了江苏省2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从这些成绩的背后寻找到发展的经验。从调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率先发展的策略。并得出如下结论:(1)在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的20多年的历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通过残奥会、残运会(远南)、残运会等一系列赛事成绩的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江苏省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成功发展的经验:①国家和政府的政策为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②人力资源丰富,配备了良好的教练员队伍,储备了大量优秀的运动员;③掌握了残疾人竞技体育制胜规律;④保障机制健全;⑤管理机制完善。(3)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社会对残疾人竞技体育的认可度和关注度低;②项目发展不均衡;③教练员数量欠缺且年龄结构不合理;④教练员缺乏岗位培训;⑤管理人员欠缺;⑥运动员选材过程缺乏科学性。(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的对策:①制定合理的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规划;②加强项目的管理,保持优势项目,寻求落后项目的突破;③加强人才培养;④构建科学训练体系;⑤完善激励机制。

王椅[5](2011)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以传播学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并借助社会学、民族学理论为辅助理论支撑,将少数民族地区受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科学技术信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机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科技传播中存在的障碍,障碍产生的原因,障碍对科技传播过程的影响方式,并探讨如何解决科技传播中遇到的问题,以求科技信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传播。同时,也对科技信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或隐忧进行讨论,并试图在策略探讨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规避。本研究在理论应用中涉及到传播学多个分支学科的理论架构,对传播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进行了有益探讨;同时在实践层面上,本文对如何排除科技信息传播障碍进行探讨,为促进少数民族的繁荣发展,民族团结的时代需求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研究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科技传播”“少数民族受众”“影响科技传播效果的因素”三个关键概论进行了界定。同时,从传播符号、传播通道、传播环境三个方面对科技传播中的障碍进行具体的归纳和分析,提出本研究的基本假设:假设一:由于特殊的文化环境需求,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信息的交流呈现出三种传播方式:科学技术普及、民间技术的传承以及民间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假设二:由于民俗文化的作用,科学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传播隔阂;假设三: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传播障碍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经济条件(职业、收入)、人口结构(年龄、性别)、文化结构、沟通能力、媒介素养、民俗规范等;假设四: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效果的各个障碍在功能上存在的差异,其中民俗规范、媒介素养为显性因素,其余皆为隐性因素;假设五: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的各障碍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某个障碍的成功疏导,也意味着其它传播障碍的排除;假设六: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存在着传播结构的失衡,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对科技传播效果的影响较为显着。大众媒介对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信息传播的影响较小,且对少数民族民间技术的传承存在着负面影响。根据上述假设,本论文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科技信息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传播机制;科学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科技传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障碍及其相互作用;科技传播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负面影响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的对策研究。本论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分析、比较研究以及统计分析,对于以上假设进行论证。本研究问卷调查区域选择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根据该地区的特点,问卷调查采取系统抽样、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湘西自治州内的三个县/市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每个区域发放150份问卷,共发放450份问卷。本研究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研究结果显示:由于特殊的文化环境需求,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信息的交流以科学技术普及的方式为主;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人口结构(年龄、性别)、文化结构、沟通能力、媒介素养、民俗规范等;各影响因素在功能上存在的差异,其中民俗规范、媒介素养为显性因素,其余皆为隐性因素;影响因素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其中文化结构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最为显着。对文化结构因素的正确疏导,能够促使其他因素向促进少数民族科技传播效果的方向发展。此外,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特点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共同性,该区域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代表性较好。但是“民俗规范”一项因素的差异性较大。这与湘西自治州的土家族、苗族文化信仰中多神崇拜的包容性,以及民俗禁忌的约束力有关。通过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科技传播的经验与问题进行总结,可以探讨出跨文化背景下普遍意义上的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规律。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在结尾部分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的跨文化思考和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综合机制的构想,同时还对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王友琴[6](2011)在《浅谈翻译目的论与新闻英译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功能派翻译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中翻译目的论是该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者认为从语言学的角度不能解决翻译中的所有问题,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该理论为我们探讨对外宣传翻译的原则和策略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在对外宣传翻译中,由于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往往需要译者"背叛"原文,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原文。如果不考虑交际目的、译入语文化等重要因素,一味"忠实"于原文,则可能达不到对外宣传的目的,所以对原文的"背叛",包括增删、改写和解释等在必要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杨吉春[7](2010)在《三所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三所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对方案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学时学分、课程设置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了各自的特点和问题;根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重新思考和构建了一套对外汉语课程设置方案,旨在为新开设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的高校借鉴使用。

张华斌[8](2008)在《外宣翻译中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向纵深发展及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参与国际交往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作为对外宣传我国基本国情的主要阵地,外宣英语翻译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因诸多因素制约,对外宣传的效果非但未能准确反映我国基本情况;更为甚者,因宣传失策反而导致负面效果,致使我国这个负责任的崛起中的东方大国遭受曲解乃至敌视。有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外宣英语翻译中存在的共通性问题,并试图找到相应对策,以求实事求是地宣传我国基本国情,从而维护和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从总体上回顾了中外翻译理论发展的简要历程,并大致梳理了国内学者近年来在外宣英语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继而开门见山地指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框架。第二章着重从传播学的角度展示了传播活动各要素------信源、信息、媒介、信宿及效果等------的主要运行规律。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外宣英语翻译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影响传播效果的三因素,即文化异质性、意识形态及策略失误。第四章为全文核心部分,以“交际翻译论”和“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为外宣英语翻译建立翻译原则,其中宏观原则包括信息守恒、归化和异化辩证统一、可互译性及面向目的语受众等原则;微观原则主要指翻译中的具体方法,包括编译、省略、添加、改写等技术性原则。第五章为结论部分,首先对全文概略作了回顾,并指出本文可能存在的学术价值及局限性。

胡章建[9](2006)在《论传媒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传媒迅速发展,其对社会影响也日益增强,同时当下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也愈加突出。因此目前,作为精神思想产品的生产者,我国传媒业不仅担负着自身发展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还担负着传承、建构、维持社会伦理道德的责任,为使传媒在当前社会伦理道德建设比较严峻的形势下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建设性作用,加强传媒的社会责任感、完善传媒建设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本论文尝试剥析传媒和社会伦理道德之间内在的在本质层面存在的有机联系--从理论的角度厘清、剖明传媒对社会伦理道德所具有作用、功能;深层次上探讨传媒和社会伦理道德之间存在的合乎逻辑的互动脉络。本论文探讨了以下方面的问题:传媒的内涵及其在社会体系结构中的位置;社会伦理道德的内涵;传媒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功能的理论论证;传媒对社会伦理道德作用、功能的实证分析;改进传媒建设社会伦理道德的现状等。其中,后三者为论文重点。论文主要采用了理论论证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文的理论结论是:传媒在深层的机理功能上具有对社会伦理道德传承、建构、维持作用;论文的现实结论是:为更好的加强发挥传媒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建设作用,应加强传媒自身伦理道德建设和提高社会成员的传媒素养。

郭赫男[10](2006)在《我国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研究》文中认为“拟态环境”一词自1922年由美国着名的专栏作家、新闻工作者李普曼在其名着《舆论学》一书中提出后,逐渐成为了新闻学、传播学的重要术语。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当中,衣食住行用都在此环境中发生。同时,大众传媒对社会的渗透已达到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地步,它象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因此,我们又生活在一个由大众传播媒介所建构的媒介环境中,李普曼将其称为“拟态环境”(又译为“假环境”、“准环境”)。李普曼认为,大众传媒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着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现代环境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本论文首先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拟态环境”的定义、功能、成因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整合性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统社会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匮乏,讯息的传播主要依靠人际传播,因而不存在拟态环境的问题。拟态环境的出现,是在大众传播媒介普及和高度发达之后。这是因为“媒介即讯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能力,人们获得更为长久的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人们了解的人物、事件和经验远远大于通过日常生活所获得的;人们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对社会生活、现实世界有了更独立的理解。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接触传播媒介越多,人们的观点越接近媒介的观点,对现实的认识也越“媒介化”,而非真实化。 2、拟态环境是大众传媒形成的信息环境。它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无法逃避

二、“三个代表”的跨文化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个代表”的跨文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自信的概念
二、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一)培养文化自信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文化自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备条件
    (三)培养文化自信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
三、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路径
    (一)以课程为载体,促进文化自信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二)以教师为主导,提升外语教学队伍的总体文化素养
    (三)以学生为主体,拓展文化自信培养平台
四、结语

(2)批评理论视角下广告文化的哲学解读—意识形态传播模式在广告文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第五节 本论文的逻辑结构
第一章 广告文化批评研究概述
    第一节 广告批评研究现状概述
    第二节 中国当代广告批评的多维视野概述
第二章 消费社会中广告文化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消费社会中广告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三节 消费社会中广告意识形态批评研究概述
    第四节 消费社会中广告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研究
第三章 消费社会中广告意识形态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第一节 广告意识形态观念六种主要特征分析
    第二节 消费社会中广告文化的意识形态九种表征分析
    第三节 广告意识形态的十一种运行模式建构
第四章 消费社会中广告意识形态模式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广告意识形态的统一象征化模式重塑消费者的食品消费企图
    第二节 汽车消费“宏大叙事”式地建构一种新的世俗信仰
    第三节 以广告意识形态的虚饰化模式,营造房产销售的璀璨诱惑
    第四节 耐用消费品广告意识形态具体化模式的永恒对象
    第五节 表面的和深层的双重言说构建网游广告的内在意蕴
    第六节 啤酒广告以象征形式使其成为散发禁欲气息的禁果
    第七节 广告的“话语结构”模式建构了受众的身份认同
    第八节 广告意识形态控制人们思想的功能批评
第五章 广告文化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及其实现研究
    第一节 全球化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弱化
    第二节“泛娱乐化”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的适应性不足
    第三节 广告意识形态领域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与实现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以美国、欧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文化认同
    第一节 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文化的特性
    第三节 文化认同理论的理论来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概述
    第二节 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
    第三节 西方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及分析
    第一节 美国文化认同的理论依据及文化价值观体系
    第二节 美国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三节 美国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交际发展的基础
    第四节 美国文化认同的妨碍因素
    第五节 美国文化认同的意义
    第六节 美国文化认同的建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欧洲(欧盟)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分析
    第一节 欧洲文化认同的渊源
    第二节 欧洲(欧盟)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交际发展的基础
    第三节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文化认同的体现
    第四节 欧洲(欧盟)文化认同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欧盟文化认同的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与前瞻性研究——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的建构
    第一节 结语
    第二节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的建构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的建构
参考文献

(4)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率先发展与科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研究
        1.2.2 关于各省市残疾人竞技体育的研究
        1.2.3 关于残疾人运动员的研究
        1.2.4 关于残疾人教练员方面的研究
        1.2.5 关于残疾人竞技体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1.2.6 关于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方面的研究
        1.2.7 研究总结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访谈法
        2.2.3 实地调查法
        2.2.4 问卷调查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概念阐述
        3.1.1 “两个率先”的阐释
        3.1.2 科学发展观阐述
    3.2 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成绩
        3.2.1 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残奥会成绩
        3.2.2 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远南运动会、亚残会成绩
        3.2.3 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残运会成绩
    3.3 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率先发展事实
        3.3.1 各省市近两届残奥会成绩比较
        3.3.2 各省市第九届“远南”运动会和广州亚残会成绩比较
        3.3.3 各省市近两届残运会成绩比较
    3.4 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率先发展的经验
        3.4.1 国家和省政府政策保障
        3.4.2 人力资源丰富
        3.4.3 有效掌握残疾人竞技体育制胜规律
        3.4.4 残疾人竞技体育保障机制健全
        3.4.5 组织管理机制健全
    3.5 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率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5.1 社会对残疾人竞技体育关注低
        3.5.2 项目发展不均衡
        3.5.3 教练员数量欠缺且年龄结构不合理
        3.5.4 缺乏教练员的岗位培训
        3.5.5 残疾人运动员选材缺乏科学性
        3.5.6 管理人员总体数量不足
    3.6 以科学发展为指引实现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率先发展
        3.6.1 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科学发展与率先发展的关系
        3.6.2 科学发展对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要求
        3.6.3 以科学发展引导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率先发展的基本思路
    3.7 以科学发展引导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率先发展的对策
        3.7.1 制定科学合理的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规划
        3.7.2 加强运动项目的有效管理
        3.7.3 加强人才培养
        3.7.4 构建科学训练体系
        3.7.5 构建全面协调的残疾人竞技体育保障机制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7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 致谢

(5)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有关概念的界定
    1.4 本研究的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本研究的学科背景
    2.2 相关研究情况
第3章 研究假设、问题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假设及问题
    3.2 研究方法
        3.2.1 问卷调查法
        3.2.2 文献分析法
        3.2.3 比较研究法
第4章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简史
    4.1 湘西自治州大众传播技术发展
        4.1.1 报刊,图书,出版
        4.1.2 广播
        4.1.3 电视
        4.1.4 电影
        4.1.5 文化设施建设
    4.2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组织建设
    4.3 湘西自治州科技普及工作的开展
    4.4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的发展特点
第5章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系统与环境
    5.1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模式
    5.2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的基本条件
        5.2.1 政策环境
        5.2.2 经济支撑
    5.3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主体及传播手段
        5.3.1 政府机构
        5.3.2 媒体机构
        5.3.3 社会团体
第6章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影响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效果的受众分析
    6.2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6.2.1 科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量化过程
        6.2.2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6.2.3 影响因素对科技传播效果影响程度的检验
        6.2.4 影响因素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6.3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效果的信度分析
第7章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的经验与问题探析
    7.1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的经验
    7.2 湘西自治州科技传播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8章 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策略探讨
    8.1 湘西自治州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的共同性
    8.2 湘西自治州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的差异性
        8.2.1 民俗规范与科技传播
        8.2.2 跨文化与科技传播
    8.3 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4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策略的构想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湘西自治州调查问卷

(6)浅谈翻译目的论与新闻英译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翻译目的论与新闻英译
三、新闻翻译策略的选择
    1. 直译加注 (镶补)
    2. 编译 (重组)
    3. 缩译 (减肥)
四、结语

(7)三所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所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对比分析
二、三所高校课程类别和学时学分对比分析
三、三所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一) 公共必修课方面
    (二) 专业必修课方面
    (三) 专业选修课方面
四、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及构建
    (一) 把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及其要求
    (二) 确定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三) 制定人才基本规格、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 人才基本规格
        2. 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四)合理分配学时学分
    (五) 具体课程设置

(8)外宣翻译中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Literary Review
    Purpose, Significance and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Chapter 1 Brief Analysis of Some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1.1 Research Object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1.1.1 Definitions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
        1.1.2 Research Object
    1.2 Some Important Theories
        1.2.1 Communication Models
        1.2.2 Functions of Communication
        1.2.3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
        1.2.4 Receivers
        1.2.5 Communication Effect
Chapter 2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s Affecting Communication Effect in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in China
    2.1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in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2.1.1 Characteristics
        2.1.2 Problems
    2.2 Factors Affecting Communicative Effect
        2.2.1 Cultural Heterogeneity
        2.2.2 Effect from Ideology
        2.2.3 Failure in Strategy
Chapter 3 Strategies for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3.1 General Principles for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3.1.1 The Law of Information Conservation
        3.1.2 The Law of Dialectical Unity of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3.1.3 The Law of Intertranslatability (可互译性原则)
        3.1.4 The Law of TL Receiver-orientedness (面向目标受众原则)
    3.2 Specifi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3.2.1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nd Skopostheory
        3.2.2 Specific Strategies Based 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Conclusion
    Summary of This Thesis
    Possible Contributions
    Limitations
Bibliography

(9)论传媒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
第2章 传媒内涵及其在社会体系结构中的位置
    2.1 传媒的内涵
        2.1.1 信息、传播
        2.1.2 传媒内涵
    2.2 传媒在社会体系结构中的位置
        2.2.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径
        2.2.2 马克思主义对传媒认识的表现
        2.2.3 公共领域理论
第3章 社会伦理道德内涵及其当代表现形态
    3.1 道德、伦理概念释义
        3.1.1 道德
        3.1.2 伦理
    3.2 社会伦理道德的当代表现形态
        3.2.1 制度伦理
        3.2.2 个体道德
第4章 传媒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
    4.1 传媒影响社会生活的功能
    4.2 传媒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
        4.2.1 传媒传承社会伦理道德
        4.2.1.1 传承的机制
        4.2.1.2 传承的方式
        4.2.1.3 传承的内容
        4.2.1.4 传承的现实表现
        4.2.2 传媒建构社会伦理道德
        4.2.2.1 建构的机制
        4.2.2.2 建构的方式
        4.2.2.3 建构的现实表现
        4.2.3 传媒维持社会伦理道德
        4.2.3.1 维持的机制
        4.2.3.2 维持的方式
        4.2.3.3 维持的内容
        4.2.3.4 维持的现实表现
第5章 改进传媒建设社会伦理道德的现况
    5.1 传媒在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中已发挥的积极作用
    5.2 传媒在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5.3 对传媒存在问题的评价
    5.4 个体(公民)道德建设现状严重
    5.5 改进现况
第6章 结论
    6.1 论文的理论研究结论
    6.2 论文对现实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6.3 论文的开创性及应用前景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10)我国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拟态环境概述
    第一节 环境系列概念及其分类
        一、环境
        二、自然环境
        三、社会环境
        四、拟态环境
    第二节 拟态环境概述
        一、“拟态环境”的提出
        二、与“拟态环境”相关的几个概念
        三、心理环境
    第三节 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互动关系
        一、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两条平行线
        二、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辩证把握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关系
    第四节 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的理论意义
        一、揭橥了大众传播媒介的隐性功能
        二、建构了议程设置的基本思想
第二章 大众传媒建构拟态环境的三个维度
    第一节 维度之一:新闻价值
        一、新闻价值的诞生
        二、新闻价值的要素
        三、传统新闻价值向现代新闻价值的嬗变
        四、宣传价值
    第二节 维度之二:意识形态
        一、媒介即意识形态
        二、我国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
    第三节 维度之三:受众市场
        一、被出售的受众
        二、广告对传媒的控制
        三、厚报时代:广告地盘的扩张
        四、广告对新闻的挤压已初现端倪
第三章 拟态环境的组构因子之一—媒介事件
    第一节 媒介事件的界定
        一、媒介事件的界定
        二、媒介事件的功效
        三、媒介事件、准事件、宣传性事件
    第二节 媒介事件与新闻策划
        一、新闻策划争论焦点
        二、新闻策划的两种类型
    第三节 传媒的新闻策划
        一、两个经典案例的解读
        二、争议最大、诟病最多——传媒的新闻策划
    第四节 企业的新闻策划
        一、企业新闻策划的界定
        二、企业新闻策划兴盛的原因探微
        三、大众传媒如何面对企业的新闻策划
        四、新闻策划的事件——拟态环境虚假化的根源
第四章 拟态环境的组构因子之二—媒介人物
    第一节 大众传媒塑造媒介人物
        一、大众传媒具有塑造媒介人物的力量
        二、“兰——兰研究”——凸显媒介人物与现实人物的背离
    第二节 我国媒介人物的主角—典型人物
        一、典型报道在我国的发展轨迹
        二、典型报道日益式微
        三、实现典型人物报道与受众期待视野的契合
    第三节 消费主义时代:媒介人物的嬗变
        一、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
        二、我国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典型的退隐与明星的登场
        三、广告、明星和媒介的恶意同谋
第五章 拟态环境的生态失衡
    第一节 大众传媒的失语
        一、传媒的被动失语
        二、传媒的主动失语
        三、传谋——何时不再“戴着镣铐跳舞”?
    第二节 大众传媒的歧视
        一、性别歧视
        二、弱势群体的歧视
        三、地域歧视——以妖魔化河南人为例
        四、传媒歧视——媒介的权力
    第三节 大众传媒的引导偏差
        一、“性闻”泛滥——拟态环境的独特景观
        二、媒介暴力——最不适当的教育内容
    第四节 大众传媒的娱乐化
        一、Infortainment——“新闻本位”功能的异化
        二、新闻娱乐化的极至——马加爵事件
        三、新闻娱乐化——媒介市场理念的产物
第六章 拟态环境下的受众—如何生存?
    第一节 受众——学会解读拟态环境
        一、多维视野下的受众观
        二、受众——拟态环境的解读者
    第二节 解读拟态环境,受众必须提升媒介素养
        一、受众:被传媒之网一网打尽
        二、受众:必须提升媒介素养
        三、媒介素养教育——教育什么?
    第三节 建构政府、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传播就是互动
        二、政府与媒介:良性互动
        三、媒介与受众:协同进化
        四、政府与受众:共生共荣
        五、构建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动态平衡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四、“三个代表”的跨文化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J]. 陈紫薇. 职业教育(中旬刊), 2020(07)
  • [2]批评理论视角下广告文化的哲学解读—意识形态传播模式在广告文化领域的应用研究[D]. 郜明. 上海大学, 2017(02)
  • [3]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以美国、欧盟为例[D]. 郭晓川.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4]江苏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率先发展与科学发展研究[D]. 赵西英.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5]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D]. 王椅.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 [6]浅谈翻译目的论与新闻英译的关系[J]. 王友琴.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 [7]三所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对比研究[J]. 杨吉春. 民族教育研究, 2010(06)
  • [8]外宣翻译中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D]. 张华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04)
  • [9]论传媒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D]. 胡章建.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10]我国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研究[D]. 郭赫男. 四川大学, 2006(03)

标签:;  ;  ;  ;  ;  

“三个代表”的跨文化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