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城点玻璃幕墙

上海科技城点玻璃幕墙

一、上海科技城点式玻璃幕墙(论文文献综述)

白祥[1](2021)在《基于建筑策划的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中商业消费行为不只是以单纯购买商品为目的,更是一次空间体验。外部空间作为步行商业街区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与步行街区联系的纽带,也是步行街中自成体系的核心公共空间。近年来,葫芦岛市部分步行街区外部空间建设良莠不齐,现状问题较突出,整体活力与竞争力丧失,需通过改善步行街区空间质量来提升整个城市吸引力。建筑策划作为建筑设计的先行环节,对建筑及其城市空间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反观步行街外部空间现有的研究,大多从街区改造优化层面以及空间体验入手,对其前期策划研究不足,因此,本文通过建筑策划理论方法对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步行街外部空间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筑策划的相关理论方法及步骤对步行街外部空间策划体系展开研究,梳理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策划的调查内容由城市自然与人文要素、商业街外部空间现状、商业街外部空间满意度与国内优秀案例借鉴四个部分组成,同时根据商业街外部空间构成总结其设计要素由街道尺度、空间序列、景观环境、界面空间与附属设施五部分组成,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从而系统的构建了步行街外部空间策划理论框架。综合上述理论研究所得之成果展开针对葫芦岛市具体的策划研究。首先,将葫芦岛市区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进行全方面探查。其次,对葫芦岛地区现有步行街进行现状与满意度调查,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得出当前葫芦岛市步行街区外部空间现状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将与葫芦岛现有街区空间形态、街道尺度相近的街区进行国内优秀案例相关要素设计借鉴。最后,将上述调查结果为出发点,以传承葫芦岛地域文脉特色与增加商业街区人性化体验为前提,探究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原则及策略。选取辽西第一街外部空间作为实践对象,将所得的策略进行设计实证,为项目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和设计方法,对葫芦岛市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罗梦婕[2](2020)在《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早期的科技产业园多将产业聚集作为为主要功能,忽视了自身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发展,产城分离的发展方式导致了诸多问题。产城融合理念为产业与城市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国内科技产业园纷纷在此理念导向下进行转型升级。科技产业园开始承担起除了产业活动以外的多项职能与使命,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产城融合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科技产业园自身的复杂性,很多园区存在着孤立封闭、功能配置失衡及空间形态单一等问题,针对性研究亟待展开。本文此为切入点,回应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从产城融合与复合化设计两个关键点出发,通过调研访谈、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法,总结了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引入理论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展开复合化设计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研究对象的规模、建设时间进行限定,并确定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现状问题分析与理论平台构建,分析国内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科技产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理论构建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第三部分旨在解决问题,根据设计原则与目标,分别从城市和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复合化设计进行分层构建。第四部分为设计总结与实践运用,将前文的设计研究进行总结,并将研究结论运用到实践项目中,说明研究结论在具体设计中的可行性。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进行研究展望。本文在基础研究方面,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在设计研究方面,通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展开研究:指出科技产业园需要结合城市的规划布局来进行复合设计,形成联动发展的产城关系;指出园区内部需要通过多功能的合理配置、多流线的合理组织、多空间的复合设计,形成多样、开放、交流、弹性的园区。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科技产业园的转型发展有所助益。

蔺阿琳[3](2020)在《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已使得现代生活变得舒适环保,尤其在应对当今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方面,太阳能在其能源转化领域发挥着突出贡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人口高度聚集、用电需求量多、建筑密度大等特征,城市太阳能利用由此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基于城市环境现状及能源需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和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缺失等研究背景,以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有序、高质量开发建设为目标,挖掘城市规划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作用机理,揭示空间尺度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并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评估主城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全文在“理论研究-机理解析-模型构建-空间评估-规划实施”的技术框架下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城市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关系和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此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结合能源景观和能源规划理论、空间规划相关理论和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对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有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设计框架进行归纳,为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在机理解析层面,阐述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和制约因素。通过实地踏勘、公众和专家问卷访谈、视觉Q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安装现状、使用偏好、视觉景观影响以及地理空间、行政空间和用地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总结我国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可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指标选取等方面的支持,并为模型构建奠定基础。在模型构建层面,以评估目标框架为指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构建-评估模型解析”的思路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关键词频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与可转换主观评价量化法等方法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结合概念内涵、设立依据、衡量标准以及描述方法建立评估指标的评价标准。最后依据空间应用尺度划分评估模型为三个子模型,分别是城市整体尺度下的宏观层级子模型、城市分区尺度下的中观层级子模型和单体建筑尺度下的微观层级子模型。通过探究城市空间要素、主观感知偏好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在空间评估层面,论文以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为基础,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借助Arc GIS工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评估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其中宏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城市整体尺度借助规划数据的评估,适用于整体城区;中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分区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微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单体建筑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通过宏观和中观层级评估结果的耦合,从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视角得到太阳能可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从而形成规划框架。同时,通过微观层级评估结果,归纳形成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规划引导。在规划实施层面,从控制性和引导性两个维度提出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根据宏观和中观层级耦合结果提出控制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出不同空间类型的管控策略,以及实现新旧城区重点性布局。同时,探索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根据微观层级结果提出引导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升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开发质量。通过规划重点区域,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质量提升的措施;同时通过协调建筑个体太阳能利用形式来促进景观风貌的保护,结合创新设计用以提升公众的视觉审美。此外,为了保障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实施还应该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与法定规划衔接,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为了应对当前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开发失序以及与城市规划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问题,通过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将太阳能利用空间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控制建设范围、提出建设要求、规划建设时序等手段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作为一个评估方法将空间规划与能源规划相结合,是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补充,也是对空间规划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王和平[4](2020)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科技产业园设计研究 ——以浦口高新区高科技产业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一系列高科技技术不断冲击着传统产业和生产模式,其中作为孕育和发展这些新事物的平台和载体——高科技科产业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面对产业结构、空间组织、服务配套等新的要求,从实际需求出发,完善高科技产业园设计的相关要点和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高科技产业园为研究对象,在背景介绍、概念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案例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前高科技产业园在规划布局、空间组织、建筑设计、生产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再通过分析国内外6个典型案例的创作理念和设计手法,总结出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科技产业园的设计要点,并结合笔者参加的南京市浦口高新区高科技产业园实践项目加以验证。论文得出结论:高科技产业园规划布局应多元复合,园区功能、交通、景观等要素体系要统筹设计;对高技术产业而言,高科技产业园建筑空间功能上应更加注重研发创新空间的设置;园区建筑形象更加现代化和统一性,具有高技术产业的建筑气质。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科技产业园设计研究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仅需要关注园区的建筑设计,还应当熟悉园区内入驻企业的产业发展和运行模式。希望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未来高科技产业园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全文由六章组成:首先,对人工智能与高科技产业园的概念、发展概况和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概述,构建整体框架;接着,提出高科技产业园的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策略;然后,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和结合南京浦口高新区高科技产业园的项目实践,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科技产业园的设计需求与要点。最后,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创新点,并展望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全文总字数约83000字,图表174幅(其中图146幅,表26幅及附录2个)。

李建军[5](2020)在《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设计探索研究 ——以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绵阳在高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正面临生态系统减弱、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如何重塑城市地域特色、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改善城市经济环境,成为当前绵阳城市建设中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地域特色为线索,选择“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为研究对象,从“科技兴绵”、“山水城市”与“城市设计”这一独特视角来探讨绵阳的城市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通过对绵阳科技城独特的城市形象、山水空间特征、科技军工特色、城市意向要素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入挖掘城市地域特色给不同层次的城市设计提供思路和研究方法,探寻出一种适合绵阳本土,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设计思路。本文以集中发展区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从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空间形态、城市风貌控制、生态景观设计、道路交通、城市轮廓线、建筑色彩、重要节点详细城市设计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证,积极研究和探索如何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经研究认为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设计,应创建良好的城市空间格局和生态景观环境;应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掘;应以科技产业为特色,坚持科技创新为导向。在城市设计中要从宏观层面大的格局上把握地域特色,同时加强城市设计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特色空间塑造,使空间成为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的载体。通过研究和探索,作者总结出对地域特色城市设计的一些研究结论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为国内地域特色城市设计提供引导和借鉴。

黎嘉乐[6](2020)在《轻质介入下既有办公建筑改造的表皮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而许多城市也在大量的拆改旧建筑,需要向更高质量的现代化迈进。而部分办公建筑伴随商业化的发展诞生并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脉及其历史连续性。因此,对于城市办公建筑改造这一系统工程,研究如何以综合性手法,轻质地介入原有肌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实践案例分析等方式梳理现今城市既有办公建筑表皮更新的脉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应进行设计策略研究。本研究基于归纳整理相关领域资料及多次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及项目分析,运用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知识,由外而内从城市界面、建筑本体、内部需求三个范畴分析并探究出轻质介入的改造策略及五项设计原则。最后结合表皮更新设计的空间塑造、材料建构、表皮形式、生态技术四个属性对设计原则进行表达解析,并总结出这类既有办公建筑多维度理性的轻质介入,无疑对环境、功能和资源利用形式综合改造产生积极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梳理种类繁复的建筑表皮做法,为后续相关研究积累经验,深刻探讨对于轻质介入策略下既有办公建筑表皮在改造中的在地性实践。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1章)绪论,论述了既有办公建筑立面改造及轻介入策略的背景意义,并结合国内外的实践案例和研究明确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第2章)研究对象基础认知,主要对既有办公改造分类,表皮设计及立面改造的概念进行界定,诠释轻介入策略在改造中的意义,分析发展趋势及改造方式。第三部分(第3、4章)首先对轻质介入策略下表皮设计进行基础研究,明确其价值认知,界定标准,模式与原则。然后通过从对既有办公建筑改造的各个要素层面上分析表皮设计轻介入的设计表达。第四部分(第5章)以笔者参与的实际项目为例,具体分析了上文中论述的设计策略在具体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并逐一剖析其设计表达。第五部分(结论)总结了本文对类似实践的指导意义及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展望了未来既有办公建筑改造中表皮设计在多个维度综合研究下的发展。

吕双[7](2020)在《微更新视角下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是一种特殊的空间体系,同时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承载着大众的公共生活,包含日常出行、休闲、娱乐和工作等多种功能属性,但目前许多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存在诸多问题,如空间品质低、人行道被机动车侵占、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随着城市空间趋向饱和,中国逐渐步入存量优化时代,过去因城市化发展而遗留下的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城市更新的进程,如何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如何引导城市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以及如何重塑人们真正需要的空间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微更新的相关实践不断出现在各个城市中,旨在通过柔和的、小尺度的织补形式将现有空间进行更新,这对城市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的更新提供新方向。本文以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心区五一中路和河西麓山南路上的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进行具体分析和对比研究,归纳现存问题,并总结出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类型,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及各类型提出解决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阐述,提出对应的更新策略。宏观层次是优化城市边界线型外围层级空间,注重整合城市公共空间;中观层次是丰富功能空间中间层级,提高建筑入口空间和建筑临界空间的品质;微观层次是营造精神空间内圈层级,从人的精神世界角度出发,将城市记忆和人的日常需求注入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的微更新中。最后,通过典型路段上的微更新实践进行说明,应用前面所提到的更新方法进一步验证。

胡泽[8](2019)在《深圳地区超高层综合体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运营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社会与政府当前积极倡导的方向,同时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圳市自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高速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中,能源粗放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已十分突出。其次,深圳市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而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对标城市。再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生活、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对健康、舒适、安全、环保、智能等与人息息相关的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我国绿色建筑领域中,存在着设计未能真正体现被动式优先、设计与运营脱节、运营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作者结合个人多年来的设计、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等经验,试图通过梳理深圳市当前绿色建筑特别是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点就前期设计和后端运营管理两大模块做出解析。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对当前深圳市超高层综合体绿色建筑设计与运营管理对策加以分析探讨:第一部分绪论,讲述此次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第二部分是提出问题,通过实际项目的调研,对深圳地区超高层综合体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运营管理现状进行梳理,由此引出对问题的思考;第三部分在前述分析基础上,重点从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运营管理两个层面入手,梳理深圳地区超高层综合体绿色建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第四部分以笔者参与设计的天安云谷项目为例,对该项目绿色建筑设计实践和绿色运营管理中的具体应对策略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相关策略的成效进行客观的解读。结语部分归纳总结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结论,分析了本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也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

吴迪[9](2019)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以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量化目标导向的节能标准,德国被动房标准问世以来,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相关标准就是在被动房标准的启发下,根据国情进行调整演化的产物,近年来在我国的建筑节能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相关标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设计过程的后期评价,难以落实到建筑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造成方案设计阶段仍以技术措施为导向、优化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将目标导向的性能化设计方法落实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本文提出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课题,对于在建筑前期设计阶段有效控制能耗、提升设计效率、保证被动式超低能耗总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德国被动房标准进行了研究,对欧洲其他国家针对自身国情调整被动房标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进而分析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以被动房标准为基础的演化过程。然后,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和现行节能设计方法的基本构成为逻辑依据,提出建筑前期方案设计阶段达成能耗目标的方法框架,包括能耗目标的分步实现、各阶段能耗目标的设定以及遴选适宜的设计策略等。确定了方法框架核心环节中“各阶段能耗目标值”及“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两个部分的研究步骤。基于上述框架和研究步骤,第4章在案例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居住建筑的类别,建立了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典型模型,筛选研究变量并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第5章基于典型模型、能耗模拟、统计学分析方法及我国既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对我国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各阶段能耗目标值进行推导。第6章基于全局敏感度分析方法,对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策略进行敏感度分析和排序。最后,应用研究成果对两个案例进行优化设计,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演绎推理等定性分析方法,及能耗模拟、回归分析、统计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面向方案设计阶段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框架、各阶段能耗目标值及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策略敏感度排序三个创新点,以期推进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效率与进程。

石伟佳[10](2019)在《产城融合视角下高科技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前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高科技园由于忽略了自身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而暴露出了一系列产城分离的问题。产城融合正是基于这种现状,为产业与城市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成为了高科技园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高科技园公共空间的优劣,不仅关系到高科技人才对园区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而且还关系到承载城市公共生活的多样性和城市文化的展现,从而影响产业与城市的互动关系,进而影响高科技园发展。因此,以产城融合视角研究高科技园公共空间设计从而提高园区环境品质变得尤为重要。本论文试图以产城融合为独特视角,通过对高科技园及其公共空间的基础研究,以及高科技园产城融合发展演变历程的梳理,归纳总结出高科技园公共空间在发展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同时,分别对国内外产城融合的高科技园案例中公共空间的研究分析,提取出高科技园公共空间的发展特点,从而进一步提出产城融合视角下的高科技园公共空间设计原则,和从“微城市”、“共享型”、“软融合”这三个全新角度去构建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最后再通过本人有幸参与导师带领设计的高科技园实践项目,去检验这一构建体系,完成对论文理论成果的演绎。论文希望能以产城融合这一独特视角纠正一些城市存在的“产城分离”这一病态模式,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为高科技园公共空间设计提供更加科学、更加健康的发展方向。本论文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各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该部分交代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和指导框架,并通过对高科技园发展历程的研究,归纳总结高科技园及其公共空间的发展特点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对产城融合理念进行解析,同时,分别对国内外产城融合的高科技园案例中的公共空间进行纵向分析,最后再通过横向对比总结产城融合的高科技园公共空间的发展特点,为下文的原则与策略提出做铺垫。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总结与提出适用于高科技园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以及包含“微城市”、“共享型”、“软融合”的设计策略,以期对高科技园公共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回应。第四部分为第六章,以笔者有幸参与设计的导师工作室项目作为实证案例,探讨前文所提的设计策略在具体高科技园项目中运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对理论策略进行检验,完成研究的完整性。最后是结语,总结归纳本文的核心内容与要点,并对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作出说明。

二、上海科技城点式玻璃幕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科技城点式玻璃幕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建筑策划的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葫芦岛地区商业街现存问题突出
        1.1.2 外部空间在步行商业街区中的重要性
        1.1.3 建筑策划与城市空间的新潮流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策划指导下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内容
    2.1 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相关概念
        2.1.1 商业街区
        2.1.2 步行商业街区
        2.1.3 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
    2.2 建筑策划原理及方法概述
        2.2.1 建筑策划的起源与发展
        2.2.2 建筑策划的定义及特征
        2.2.3 建筑策划的内容与框架
        2.2.4 建筑策划的常用方法
    2.3 建筑策划指导下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的调查内容
    2.4 建筑策划指导下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现状调研
    3.1 葫芦岛地区相关概况
        3.1.1 区位分析
        3.1.2 自然因素
        3.1.3 人文因素
        3.1.4 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区发展概述
    3.2 葫芦岛地区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调研计划
        3.2.1 调研地点及对象的确定
        3.2.2 调研思路及方法
    3.3 葫芦岛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现状调研
        3.3.1 街道尺度
        3.3.2 空间序列
        3.3.3 界面空间
        3.3.4 景观环境
        3.3.5 服务设施
        3.3.6 行为观察
    3.4 葫芦岛市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调研现状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满意度调及案例分析
    4.1 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的制定
        4.1.1 调查问卷制定方法
        4.1.2 调查问卷形容词的选取
        4.1.3 确定问卷问题评定尺度
        4.1.4 控制调查问卷发放数量
    4.2 葫芦岛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调研案例数据分析
        4.2.1 民安步行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2 兴城古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3 兴宫中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4 泉海御龙湾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5 调查数据的整体分析
    4.3 国内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优秀案例研究
        4.3.1 案例选取与分类
        4.3.2 外部空间各要素的调研内容
        4.3.3 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案例共性总结
    4.4 葫芦岛市商业步行街区外部空间设计原则
        4.4.1 街道尺度—可达性、适应性原则
        4.4.2 空间序列—整体性、秩序性原则
        4.4.3 界面空间—文化凸显性、资源节约性原则
        4.4.4 景观环境—多样化、趣味性原则
        4.4.5 服务设施—人性化、统合多效性原则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葫芦岛步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5.1 满足需求与功能业态的街道尺度
        5.1.1 功能适应性的街道尺度
        5.1.2 尊重使用者需求的街道尺度
    5.2 营造秩序与丰富体验的空间序列
        5.2.1 丰富型街道空间路径的体验
        5.2.2 叙事性广场空间序列的营造
        5.2.3 体验型节点空间的营造
        5.2.4 街巷空间与院落型街巷空间相结合—院街
    5.3 融合文脉与空间再利用的界面空间
        5.3.1 对当地地域文脉的表达
        5.3.2 空间再利用在界面空间的表达
    5.4 结合场地与形态适宜的景观环境
        5.4.1 形态适宜型绿化景观
        5.4.2 资源引导型水系景观
        5.4.3 叙事主线型节点景观
        5.4.4 层次丰富型人文景观
    5.5 统合多效与人性化体验的服务设施
        5.5.1 组图状功能性服务设施
        5.5.2 大型节点空间的微气候处理
        5.5.3 服务设施的“统合多效”
        5.5.4 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的服务设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辽西第一街外部空间设计实践
    6.1 辽西第一街项目概况
        6.1.1 区位分析
        6.1.2 项目周边概况
        6.1.3 项目内部条件调查
    6.2 辽西第一街整体设计
        6.2.1 场地适应性功能分区
        6.2.2 商品零售区
        6.2.3 休闲养生区
        6.2.4 餐饮娱乐区
    6.3 街道尺度的设计
        6.3.1 功能适应性街道尺度设计
        6.3.2 满足使用者需求街道尺度设计
        6.3.3 街道尺度的设计表达
    6.4 空间序列的设计
        6.4.1 街道空间序列的设计
        6.4.2 广场空间序列的设计
        6.4.3 体验型节点空间的设计
    6.5 界面空间的设计
        6.5.1 地域文脉在界面空间的表达
        6.5.2 空间再利用在界面空间的表达
    6.6 景观环境的设计
        6.6.1 绿化景观的适宜性设计
        6.6.2 水系景观的设计
        6.6.3 节点景观的设计
        6.6.4 人文景观的设计
    6.7 服务设施的设计
        6.7.1 组图状功能性服务设施
        6.7.2 大型节点空间的微气候处理—“廊”空间的运用
        6.7.3 服务设施“统合多效”的设计
        6.7.4 无障碍设计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片索引
附录B 表格索引
附录C 葫芦岛地区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满意度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毕业设计图纸

(2)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解析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相关概念解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产城融合的研究
        1.3.2 关于科技产业园的研究
        1.3.3 现有研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相关理论
    2.1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1.1 国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1.2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特征分析
        2.2.1 产城融合理念的特征解读
        2.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
    2.3 相关理论分析
        2.3.1 共生理论
        2.3.2 紧凑城市理论
        2.3.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与设计目标
    3.1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
        3.1.1 调研对象选取与框架确立
        3.1.2 园区孤立封闭,与城市融合度较低
        3.1.3 功能配置失衡,难以满足产业发展
        3.1.4 街道形象单一,缺乏活力与特色
        3.1.5 空间形态单一,忽视人文关怀
    3.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的必要性
        3.2.1 城市土地复合利用的要求
        3.2.2 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
        3.2.3 中小企业群体发展的要求
        3.2.4 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
    3.3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原则
        3.3.1 整体协同原则
        3.3.2 多样混合原则
        3.3.3 高效可达原则
        3.3.4 弹性适应原则
    3.4 基于现状问题的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目标
        3.4.1 园区与城市的融合互动:促进资源共享
        3.4.2 功能配置的复合化:满足多样需求
        3.4.3 交通组织的复合化:增加街道活力
        3.4.4 空间组织的复合化:关注人性体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设计
    4.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互动的构建基础
        4.1.1 从产城分离转向产城融合的园城关系
        4.1.2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产业空间更新的组成部分
        4.1.3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交通空间体系的组成部分
        4.1.4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社区生活的综合服务配套
    4.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选址互动
        4.2.1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分析
        4.2.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方式
        4.2.3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策略
    4.3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交通的整合衔接
        4.3.1 使用人群的交通行为特征分析
        4.3.2 与城市交通站点的衔接分析
        4.3.3 与城市道路网络的整合设计
        4.3.4 与未来地铁站点的预接设计
    4.4 科技产业园与周边地块的融合共享
        4.4.1 科技产业园周边用地类型分析
        4.4.2 沿园区边界布置共享设施
        4.4.3 园区的适度开放与分区管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
    5.1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要素分析
        5.1.1 由单一产业园区转向综合型园区的规划布局
        5.1.2 科技产业园的功能要素分析
        5.1.3 科技产业园的内部交通要素分析
        5.1.4 科技产业园的空间要素分析
    5.2 科技产业园功能配置的复合化设计
        5.2.1 适应多种产业活动的产业功能配置
        5.2.2 构建宜业宜居园区的生活服务功能配置
        5.2.3 形成创新软环境的产业服务功能配置
        5.2.4 促进各类功能有机融合的多维复合
    5.3 科技产业园内部交通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5.3.1 高效分流的动态交通组织
        5.3.2 高效复合的静态交通布局
        5.3.3 整合多种功能的交通空间
    5.4 科技产业园空间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5.4.1 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的复合型产业空间
        5.4.2 适应人群多样使用的复合型服务空间
        5.4.3 适应人群交往行为的复合型开放空间
        5.4.4 复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分期开发模式
        5.4.5 复合文化要素的整体空间环境营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
    6.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策略总结
        6.1.1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策略总结
        6.1.2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策略总结
    6.2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项目设计实践
        6.2.1 项目概况及场地环境
        6.2.2 园区与城市融合互动的设计策略应用
        6.2.3 园区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策略应用
    6.3 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应用的反思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科技产业园访谈录
附录三 案例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环境危机及其能源需求
        1.1.2 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
        1.1.3 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诉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太阳能与太阳辐射
        2.1.2 城市太阳能利用
        2.1.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
    2.2 相关理论支撑
        2.2.1 能源规划相关理论
        2.2.2 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2.2.3 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
    2.3 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研究
        2.3.1 城市规划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
        2.3.2 太阳能利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4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基础
        2.4.1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框架
        2.4.2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调研内容与方法
        3.1.1 基础调研阐述
        3.1.2 实地调研阐述
    3.2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3.2.1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3.2.2 行政空间分布特征
        3.2.3 城市用地分布特征
    3.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3.3.1 太阳能安装情况分析
        3.3.2 太阳能使用偏好分析
        3.3.3 太阳能视觉影响分析
    3.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3.4.1 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
        3.4.2 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
        3.4.3 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
        3.4.4 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建立
    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目标框架
    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评估指标筛选与指标层构成
        4.2.3 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
        4.2.4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4.3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评价标准建立
        4.3.1 评估指标的数据来源与等级划分
        4.3.2 可利用条件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3.3 可利用程度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3.4 可持续效果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构建
        4.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总模型构建
        4.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研究思路
        5.1.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原则
        5.1.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研究框架
    5.2 哈尔滨市宏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3 基于可持续效果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4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宏观布局
    5.3 哈尔滨市中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3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区布局
    5.4 哈尔滨市微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4.1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4.2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微观识别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
    6.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目标指引
        6.1.1 保障城市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
        6.1.2 对接城市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
        6.1.3 推动规划统筹协调与一体化发展
    6.2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控制性规划策略
        6.2.1 空间布局的差别化管控
        6.2.2 新旧城区的重点性布局
        6.2.3 时序策划的渐进式发展
    6.3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引导性规划策略
        6.3.1 优化重点区域实现质量提升
        6.3.2 协调建筑个体促进风貌保护
        6.3.3 加强创新设计提升视觉审美
    6.4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的保障实施策略
        6.4.1 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体制
        6.4.2 建立与法定规划衔接的技术路线
        6.4.3 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科技产业园设计研究 ——以浦口高新区高科技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影响
        1.1.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1.1.3 高科技产业园的涌现与发展
        1.1.4 项目实践的契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难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难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人工智能
        1.4.2 高技术
        1.4.3 高科技产业园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1.5.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1.5.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科技产业园的发展与问题
    2.1 高科技产业园空间要素体系
        2.1.1 功能体系
        2.1.2 交通体系
        2.1.3 景观体系
    2.2 高科技产业园快速发展的原因
        2.2.1 “互联网+模式”
        2.2.2 产城融合
        2.2.3 创新型经济的驱动
        2.2.4 其他原因
    2.3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高科技产业园的影响
        2.3.1 区位选址的影响
        2.3.2 对园区功能配置的影响
        2.3.3 园区运营的影响
        2.3.4 其他影响
    2.4 高科技产业园发展存在的问题
        2.4.1 园区开发过渡强调规模
        2.4.2 园区景观环境的设计和维护不够重视
        2.4.3 建筑空间与研发创新空间不匹配
        2.4.4 研发办公空间的交往空间设计不足
        2.4.5 园区建筑外部形象缺乏特色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科技产业园设计研究
    3.1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科技产业园基础性分析
        3.1.1 与传统产业园的异同
        3.1.2 高科技产业园的区位选择
        3.1.3 高技术研发特性
        3.1.4 研发人员行为模式分析
        3.1.5 研发空间的组织形式分析
    3.2 高科技产业园设计原则
        3.2.1 整体性原则
        3.2.2 生态性原则
        3.2.3 地域性原则
    3.3 高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策略
        3.3.1 选择合适的布局模式
        3.3.2 各功能空间复合共享
        3.3.3 构建便捷的交通系统
        3.3.4 营造活力十足的外部交往空间
        3.3.5 注重园区的弹性开发
    3.4 高科技产业园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3.4.1 打造“社区化”的创新研发空间
        3.4.2 打造通用办公空间满足不确定性的需求
        3.4.3 打造智能化的创新研发空间
        3.4.4 构建便捷高效的空间流线组织
        3.4.5 其他配套空间设计要点
    3.5 高科技产业园建筑形象设计策略
        3.5.1 园区建筑形态设计原则
        3.5.2 园区建筑形态设计策略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分析
    4.1 实地调研和案例选取原则
    4.2 高科技产业园国内案例分析
        4.2.1 国内案例分析
        4.2.2 国外案例分析
    4.3 调研总结
        4.3.1 人工智能背景对园区影响
        4.3.2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科技产业园发展趋势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浦口高新区高科技产业园设计实践
    5.1 项目总体分析
        5.1.1 项目设计难点
        5.1.2 区域背景
        5.1.3 项目周边环境和规模
    5.2 项目设计定位与要点
        5.2.1 设计目标定位
        5.2.2 设计要点
    5.3 项目总体规划设计策略
        5.3.1 园区规划原则
        5.3.2 园区功能布局
        5.3.3 园区道路系统布局
        5.3.4 园区景观环境布局
    5.4 项目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5.4.1 合理的功能分区
        5.4.2 多样化的研发办公空间
        5.4.3 便捷高效的流线组织
    5.5 项目建筑形象设计策略
        5.5.1 建筑群体布置和体块设计
        5.5.2 建筑立面设计
        5.5.3 建筑立面材质组织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高科技产业规划与项目的前期策划
        6.1.2 高科技产业园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
        6.1.3 园区建筑空间的设计要点
        6.1.4 高科技园区建筑形象的设计要点
    6.2 研究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科技园区非正式交流空间使用调查问卷
附录2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科技产业园设计研究 ——浦口高新区高科技产业园设计 设计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5)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设计探索研究 ——以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设计的发展
        1.1.2 绵阳城市设计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局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绵阳城市形象与特色研究
    2.1 地域文化特征
        2.1.1 人文历史丰厚
        2.1.2 科教产业兴盛
        2.1.3 军民融合产业发达
    2.2 地域山水特色
        2.2.1 自然山水
        2.2.2 山水格局
    2.3 空间形态
        2.3.1 城市空间格局
        2.3.2 城市空间布局
        2.3.3 城市空间文化
    2.4 城市问题与思考
        2.4.1 城市发展问题
        2.4.2 城市经济问题
        2.4.3 城市结构问题
        2.4.4 城市交通问题
        2.4.5 城市风貌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集中发展区核心区城市设计策略
    3.1 构建独有的城市意象
        3.1.1 边界与路径
        3.1.2 广场节点
        3.1.3 地标
    3.2 设计特色的城市空间
        3.2.1 培育山水意象
        3.2.2 自然生态保护
        3.2.3 特色空间展现
    3.3 保护山水生态结构
        3.3.1 确定开发边界与控制规模
        3.3.2 构建山水生态结构
        3.3.3 明确各类地形的利用模式
    3.4 营造相宜城市天际线
        3.4.1 视线分析
        3.4.2 城市天际线
    3.5 组织便捷的交通体系
        3.5.1 构建对外交通,融入区域与市域
        3.5.2 梳理结构性干道,融入中心城区
        3.5.3 公交导向的一体化区域联系
    3.6 构建创新功能板块
    3.7 本章小结
4 集中发展区核心区总体城市设计
    4.1 上位规划解读
        4.1.1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4.1.2 《绵阳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4.1.3 《绵阳国家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核心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
        4.1.4 上位规划总结
    4.2 规划区位现状
        4.2.1 自然地貌特征
        4.2.2 建成区空间现状
        4.2.3 现状产业空间分布
    4.3 总体城市设计
        4.3.1 总体空间结构
        4.3.2 科技城产业布局
        4.3.3 总体空间形态
        4.3.4 城市风貌控制
        4.3.5 生态景观设计
        4.3.6 道路交通规划
    4.4 本章小结
5 核心区重点区域城市设计
    5.1 重点区域概要
    5.2 科技蓝岸
        5.2.1 安昌河河岸现状
        5.2.2 安昌河分段
        5.2.3 生态驳岸设计
    5.3 科技之心
        5.3.1 空间形态
        5.3.2 科技之心的圈层
        5.3.3 建筑风貌
        5.3.4 重点建筑
    5.4 科技智谷
        5.4.1 功能分区
        5.4.2 形态控制
    5.5 科技绿廊
        5.5.1 生态资源现状
        5.5.2 主题功能区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和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轻质介入下既有办公建筑改造的表皮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的背景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概念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的限定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外改造实践情况
        1.4.3 国内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既有办公建筑改造的基础研究
    2.1 既有办公建筑的基础理论
        2.1.1 办公建筑的基础概念
        2.1.2 办公建筑主要分类
        2.1.3 既有办公建筑改造的价值方向
    2.2 既有办公建筑改造基础理论研究
        2.2.1 既有办公建筑改造基础概念
        2.2.2 既有办公建筑改造的特征
        2.2.3 既有办公建筑改造方式
        2.2.4 轻质介入策略的提出与表皮设计的重要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轻质介入策略下表皮设计的基础研究
    3.1 表皮在建筑改造中的基础研究
        3.1.1 建筑表皮的相关概念
        3.1.2 影响改造中表皮设计的因素
        3.1.3 表皮设计在改造中的发展趋势
    3.2 轻质介入策略的基础研究
        3.2.1 城市界面研究
        3.2.2 建筑生长机理及透明性
        3.2.3 当代功能与地域生态
    3.3 基于轻质介入策略下的表皮设计原则
        3.3.1 缝合城市界面
        3.3.2 体现空间的适用性
        3.3.3 建筑文化关联性
        3.3.4 基于透明性的多元共生
        3.3.5 生态价值展现
    3.4 基于轻质介入策略下的表皮改造模式
        3.4.1 二维更新
        3.4.2 多维更新
        3.4.3 同构
        3.4.4 异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轻质介入策略下表皮在办公建筑改造中的设计表达
    4.1 多维化表皮设计回应空间适用性
        4.1.1 曲面表皮形成的灵活性空间
        4.1.2 连续交互表皮形成的流动性空间
        4.1.3 复合化表皮形成的适应性空间
    4.2 表皮材料建构的多元共生表达
        4.2.1 对表皮材料的表达
        4.2.2 表皮构件及技术表达
        4.2.3 既有建筑结构与表皮之间的建造关系
    4.3 表皮形式与文脉关系的设计表达
        4.3.1 对文脉的延续
        4.3.2 对文脉的更新
        4.3.3 对文脉的重塑
    4.4 表皮的生态性设计表达
        4.4.1 表皮被动式节能设计表达
        4.4.2 表皮主动式节能设计表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践项目分析
    5.1 长沙岳麓科创港改造项目
        5.1.1 项目概况
        5.1.2 轻质介入改造策略
        5.1.3 “可呼吸”表皮的设计表达
        5.1.3.1 文脉关系更新:体现透明性的共生
        5.1.3.2 复合化表皮营造适应性空间
        5.1.3.3 建筑结构及材料表达
        5.1.3.4 生态性“可呼吸”表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7)微更新视角下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微”时代
        1.1.2 城市双修政策
        1.1.3 “人居三”高度重视公共空间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2.1 长沙公共建筑
        1.2.2 中介空间
        1.2.3 微更新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微更新理论的相关研究
        1.3.2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理论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微更新视角下中介空间理论基础
    2.1 微更新的相关理论基础
        2.1.1 城市针灸理论
        2.1.2 城市拼贴理论
        2.1.3 有机更新理论
        2.1.4 日常生活理论
    2.2 城市中介空间的理论基础
        2.2.1 中介空间的提出
        2.2.2 城市中介空间的空间特质
        2.2.3 城市中介空间的功能属性
    2.3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内容
        2.3.1 建筑界面的微更新
        2.3.2 交通体系的微更新
        2.3.3 景观体系的微更新
        2.3.4 功能构成的微更新
        2.3.5 城市家具的微更新
        2.3.6 空间尺度的微更新
    2.4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的微更新案例
        2.4.1 巴塞罗那模式
        2.4.2 布拉格学生宿舍改造
        2.4.3 北京中粮广场改造
        2.4.4 上海油画院雕塑院美术馆广场更新
        2.4.5 西直门泊寓停车空地
        2.4.6 案例汇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现状研究
    3.1 长沙公共空间的历史沿革
        3.1.1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
        3.1.2 1978年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
        3.1.3 21世纪初至今
    3.2 调研范围选取
        3.2.1 五一中路路段范围
        3.2.2 麓山南路路段范围
    3.3 五一中路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现状
        3.3.1 基本情况分析
        3.3.2 交通体系分析
        3.3.3 景观氛围分析
        3.3.4 活动行为分析
        3.3.5 视觉感受分析
        3.3.6 功能结构分析
        3.3.7 城市家具分析
        3.3.8 空间属性分析
    3.4 麓山南路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现状
        3.4.1 基本情况分析
        3.4.2 交通体系分析
        3.4.3 景观氛围分析
        3.4.4 活动行为分析
        3.4.5 视觉感受分析
        3.4.6 功能结构分析
        3.4.7 城市家具分析
        3.4.8 空间属性分析
        3.4.9 路段总结
    3.5 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问题解析
        3.5.1 与城市空间联系较弱,配套设施匮乏
        3.5.2 中介空间环境品质低,缺乏精细化设计
        3.5.3 场所精神缺失,忽略人的日常需求
    3.6 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类型归纳
        3.6.1 城市边界线型外围层级
        3.6.2 功能空间中间层级
        3.6.3 精神空间内圈层级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设计策略
    4.1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的微更新模式
        4.1.1 微更新理念的界定
        4.1.2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思路
        4.1.3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特点
        4.1.4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的呈现方式
    4.2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的微更新流程
        4.2.1 更新对象的选择方法
        4.2.2 相关人员共同参与
    4.3 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基本原则
        4.3.1 整体性原则
        4.3.2 以人为本的原则
        4.3.3 微小渐进式原则
        4.3.4 需求导向式原则
        4.3.5 地域特色原则
    4.4 宏观层面优化城市边界线型外围层级
        4.4.1 挖掘城市“灰色”空间
        4.4.2 丰富城市家具
        4.4.3 完善慢行空间
    4.5 中观层面丰富功能空间中间层级
        4.5.1 增强建筑入口空间的多样性
        4.5.2 实现建筑临界空间复合化设计
    4.6 微观层面营造精神空间内圈层级
        4.6.1 延续城市脉络
        4.6.2 注入文化活动
        4.6.3 满足人的日常需求
    4.7 不同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微更新要点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五一中路特定路段中介空间微更新
    5.1 区位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现状问题
        5.1.3 微更新介入点确定
    5.2 介入点1—中隆国际大厦中介空间
        5.2.1 提升景观绿地品质
        5.2.2 置入弹性功能
    5.3 介入点2—中天国际通讯广场中介空间
        5.3.1 界面空间外延化
        5.3.2 增强建筑入口空间的多样性
    5.4 介入点3—第一大道中介空间
        5.4.1 增强建筑入口的多样性
        5.4.2 实现建筑临界空间复合化设计
        5.4.3 注入小尺度更新
    5.5 介入点4—城市边界线型外围层级
        5.5.1 激活街角中介空间
        5.5.2 完善特色城市家具
        5.5.3 完善慢行空间
    5.6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研究成果如下
    本文的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8)深圳地区超高层综合体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运营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及其辨析
        1.2.1 绿色建筑的概念
        1.2.2 超高层综合体的界定
        1.2.3 绿色建筑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
        1.3.1 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理论与实践
        1.3.2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研究的框架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深圳超高层综合体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运营管理理论分析与实态调研
    2.1 深圳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实态调研
        2.1.1 绿色建筑项目调研
        2.1.2 绿色建筑项目调研总结
    2.2 项目绿色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2.1 被动式设计很被动
        2.2.2 实用性技术千篇一律
        2.2.3 辅助优化设计举步维艰
    2.3 项目绿色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3.1 节水利用经济性效果很难堪
        2.3.2 太阳能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差强人意
        2.3.3 楼宇能源管理效率低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圳超高层综合体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运营管理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3.1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之间的关系
        3.1.1 绿色设计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基础
        3.1.2 绿色运营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
    3.2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运营管理问题分析
        3.2.1 超高层综合体绿色建筑设计阶段问题分析
        3.2.2 超高层综合体绿色建筑运营阶段问题分析
    3.3 项目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研究
        3.3.1 被动式设计在超高层综合体上的应用
        3.3.2 适应性绿色技术在超高层综合体上的应用
        3.3.3 辅助优化设计在超高层综合体上的应用
    3.4 项目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对策研究
        3.4.1 节水利用的经济性差的解决方案
        3.4.2 太阳能可再生资源利用解决方案
        3.4.3 楼宇能源管理效率低下解决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圳超高层综合体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运营管理策略应用与项目实践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介绍
        4.1.2 深圳气候特点
        4.1.3 项目绿色建筑定位
    4.2 项目绿色建筑设计阶段采用的绿色实践
        4.2.1 被动式技术的应用:
        4.2.2 实用性绿色技术的应用
        4.2.3 辅助设计在项目上的应用
    4.3 项目绿色运营阶段采用的绿色管理策略
        4.3.1 节水管理制度管理
        4.3.2 太阳能可再生资源管理
        4.3.3 楼宇能源管理
    4.4 项目最终综合效益分析
        4.4.1 电耗分析
        4.4.2 水耗分析
        4.4.3 最终效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以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缘起
        1.1.1 建筑节能的宏观背景
        1.1.2 德国被动房的产生及其影响
        1.1.3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1.1.4 研究缘起
    1.2 概念界定
        1.2.1 被动房
        1.2.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1.2.3 设计辅助决策
        1.2.4 寒冷地区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1.3.2 建筑设计决策研究
        1.3.3 方案设计阶段的能耗模拟与优化研究
        1.3.4 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目的、方法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1.5 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从德国被动房标准到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2.1 德国被动房标准分析
        2.1.1 被动房标准
        2.1.2 被动房设计工具包(Passive House Planning Package,PHPP)
        2.1.3 被动房标准适用性
        2.1.4 被动房标准特点
    2.2 欧洲其他国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分析
        2.2.1 英国AECB标准
        2.2.2 挪威NS3700标准
        2.2.3 瑞士Minergie-P标准
    2.3 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分析
        2.3.1 产生背景
        2.3.2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
        2.3.3 《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技术要点》
        2.3.4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2.4 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借鉴与调整
        2.4.1 对被动房标准的借鉴
        2.4.2 对被动房标准的调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构建
    3.1 方法构建的逻辑基础
        3.1.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3.1.2 现行节能设计方法横向分析
    3.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框架
        3.2.1 超低能耗目标的分步实现
        3.2.2 设定各阶段的能耗目标
        3.2.3 高效遴选设计策略
        3.2.4 基本流程
    3.3 方法框架核心环节分析
        3.3.1 各阶段能耗目标
        3.3.2 各阶段能耗目标值
        3.3.3 基准评价的能耗模拟软件
        3.3.4 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3.3.5 能耗目标值与敏感度分析的研究步骤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典型模型建立
    4.1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分类与案例调研
        4.1.1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分类
        4.1.2 案例调研与数据处理
    4.2 典型模型的建立
        4.2.1 几何特征提取
        4.2.2 典型模型建立
    4.3 典型模型变量设置
        4.3.1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案例库
        4.3.2 设计策略归纳与变量筛选
        4.3.3 形体生成阶段变量区间赋值
        4.3.4 综合完善阶段变量区间赋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能耗目标值研究
    5.1 能耗目标值的推导方法
        5.1.1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目标值的推导方法
        5.1.2 综合完善与协同深化阶段能耗目标值的推导方法
    5.2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目标值研究
        5.2.1 建筑能耗模拟
        5.2.2 能耗模拟结果检验
        5.2.3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目标值推导
    5.3 综合完善阶段能耗目标值研究
        5.3.1 既有标准能耗目标值分析
        5.3.2 综合完善阶段能耗目标值推导
    5.4 协同深化阶段能耗目标值研究
        5.4.1 既有标准能耗目标值分析
        5.4.2 协同深化阶段能耗目标值推导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6.1 敏感度分析方法
        6.1.1 全局敏感度分析
        6.1.2 逐步回归
    6.2 形体生成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6.2.1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模拟
        6.2.2 回归方程建立
        6.2.3 回归方程检验
        6.2.4 形体生成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6.3 综合完善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6.3.1 综合完善阶段能耗模拟
        6.3.2 回归方程建立
        6.3.3 回归方程检验
        6.3.4 综合完善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应用
    7.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归纳
    7.2 案例应用一: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低层住宅优化设计
        7.2.1 案例基本信息
        7.2.2 建筑形体优化与决策
        7.2.3 围护结构与HVAC系统优化与决策
    7.3 案例应用二: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高层住宅优化设计
        7.3.1 案例基本信息
        7.3.2 建筑形体优化与决策
        7.3.3 围护结构与HVAC系统优化与决策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工作总结
    8.2 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 寒冷与国外类似气候条件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案例库
附录 B 形体生成阶段回归正交试验安排
附录 C 综合完善阶段回归正交试验安排
附录 D 平面图(案例一)
附录 E 平面图(案例二)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产城融合视角下高科技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新技术产业催化了高科技园的产生
        1.1.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趋势
        1.1.3 高科技园公共空间设计需要理论指导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高科技园研究概况及主要成果综述
        1.3.2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概况及主要成果综述
        1.3.3 产城融合研究概况及主要成果综述
        1.3.4 研究综合述评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高科技园及其公共空间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城融合
        2.1.2 高科技产业
        2.1.3 高科技园
        2.1.4 高科技园公共空间
    2.2 高科技园基础研究
        2.2.1 高科技园基本类型
        2.2.2 高科技园总体特征
        2.2.3 高科技园整体功能组成
    2.3 高科技园公共空间基础研究
        2.3.1 公共空间的组成要素
        2.3.2 公共空间的特质分析
    2.4 高科技园产城融合发展的历程演变
        2.4.1 国外高科技园发展历程
        2.4.2 国内高科技园发展历程
        2.4.3 高科技园及其公共空间发展特点
    2.5 高科技园公共空间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2.5.1 与城市融合度低
        2.5.2 空间多样性不够
        2.5.3 地域特色不突出
        2.5.4 与产业互动性弱
        2.5.5 生态格局欠考虑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城融合理念解析及相关案例研究
    3.1 产城融合理念解析
        3.1.1 产城融合的认识基点
        3.1.2 产城融合的要素内容
        3.1.3 产城融合的发展目标
    3.2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3.2.1 案例选取原则与分析方法
        3.2.2 美国硅谷谷歌总部园区
        3.2.3 荷兰飞利浦高科技园区
        3.2.4 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园
        3.2.5 华为武汉研发科技园
        3.2.6 上海智能医疗岛园区
        3.2.7 案例可借鉴经验分析
    3.3 产城融合的高科技园公共空间发展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城融合的高科技园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4.1 高科技园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4.1.1 外部环境因素
        4.1.2 内部产业因素
        4.1.3 “人”的影响因素
    4.2 高科技园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
        4.2.1 城市空间理论
        4.2.2 人本主义理论
        4.2.3 环境行为学理论
    4.3 高科技园公共空间设计的遵循原则
        4.3.1 功能整体性
        4.3.2 体验多样性
        4.3.3 主题文化性
        4.3.4 尺度人性化
        4.3.5 环境生态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城融合的高科技园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5.1 “微城市”的公共空间建构策略
        5.1.1 内街体量的微单元化
        5.1.2 道路交通的微路径化
        5.1.3 开放庭院的微景观化
    5.2 “共享型”的公共空间营造策略
        5.2.1 入口空间的中心放射化
        5.2.2 中庭空间的场所互动化
        5.2.3 景观系统的重塑共享化
    5.3 “软融合”的公共空间渗透策略
        5.3.1 屋顶空间的虚化性
        5.3.2 灰空间的柔化性
        5.3.3 建筑边界的异化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城融合视角下项目实践研究
    6.1 项目介绍
        6.1.1 建设背景
        6.1.2 发展定位
        6.1.3 设计思路
    6.2 项目概况
        6.2.1 总体规划布局
        6.2.2 产业区位分析
        6.2.3 实体空间分析
    6.3 项目公共空间设计
        6.3.1 公共空间“微城市”设计
        6.3.2 公共空间“共享型”设计
        6.3.3 公共空间“软融合”设计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和项目情况说明
致谢

四、上海科技城点式玻璃幕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建筑策划的葫芦岛市步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白祥.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D]. 罗梦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蔺阿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科技产业园设计研究 ——以浦口高新区高科技产业园为例[D]. 王和平.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5]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设计探索研究 ——以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为例[D]. 李建军.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6]轻质介入下既有办公建筑改造的表皮设计策略研究[D]. 黎嘉乐. 湖南大学, 2020(12)
  • [7]微更新视角下长沙公共建筑外部中介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吕双. 湖南大学, 2020(12)
  • [8]深圳地区超高层综合体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运营管理对策研究[D]. 胡泽. 深圳大学, 2019(10)
  • [9]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以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为例[D]. 吴迪. 天津大学, 2019
  • [10]产城融合视角下高科技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石伟佳. 湖南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上海科技城点玻璃幕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