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民居的生态启示

古典民居的生态启示

一、古典民居的生态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说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李思超[2](2021)在《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文中研究说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根基之一是采用文献来考证其学术发展脉络,即文献本是“记录一切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代称。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爆炸成为一种常态化。知识更新速度远大于人们接受和理解知识的速度。随着文献数量激增,现今已经难以通过窥见全貌。亟待需要进行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基于数字人文的“远读”理念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化总结,梳理其研究历程。首先,在文献收集1236篇学术论文和50余部着作的基础上,采用“远读”方法对其从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化分析和研究图景描摹:(1)论文关键词视角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宏观演进特征。(2)科学知识图谱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3)比较了陕西和全国相关研究的关系(4)陕西民居研究和陕西地区建筑工作者进行的其他地区民居研究的关系。此外,本研究论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早期探索(20世纪30年代——改革开放),稳步发展(改革开放——21世纪初),多元繁盛(21世纪初——至今)。在此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大事件进行了解读。最后,从现有的陕西地方通史和全国民居相关着作、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着作和98篇代表性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内容的归纳,梳理出具体的8大研究主题和具体的21个研究方向。本研究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基础资料,为未来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保护、发展和传承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研究参考样本。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民居建筑学学科的发展。

刘芳[3](2021)在《基于乡土材料的凯里市岩寨村景观营造》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着力开发村镇旅游,优化村庄基础服务设施,利用村落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历史资源,将村落改造为新型村落。传统村落建设是我国乡村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有着独特不可复制的价值,在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科学保护,注重地域特色表达。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与没有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后,传统村落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对材料的选择上也与传统乡土材料与传统村落的联系,成为了孤立而模糊的乡村景观,以至于千村一貌。本文以园林美学、人体工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阅览文献资料对乡土材料特性、种类以及应用表现的梳理总结,并运用文献资料检索法、案例分析、实地调查、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对岩寨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探讨了基于乡土材料的凯里市岩寨村景观营造,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在理论基础上对乡土材料深入了解,结合三个案例分析,对其村落概况、村落景观特征、乡土材料在村落中的应用这几个方面总结出传统村落在保护开发过程中的经验与要点,并提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地取材,生态平衡;传承文化,保持特色四项乡土材料的应用原则。(2)其次以凯里市岩寨村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自然资源、民族风情为切入点,以乡土材料在景观营造上的应用为设计手法,对岩寨村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应对,对村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实行深度挖掘。(3)最后,以生土、石材、木材、砖、瓦的应用表现作为重点,归纳乡土材料在传统村落的表现形式和应用方向,总结出适合乡村建设,能充分发挥传统村落的价值的景观营造策略,为传统村落建设提供了思路与指导办法,避免传统村落落入同一困境。

李谓文[4](2021)在《广东省惠东县多祝镇下埔村景观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景观规划对于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上有利于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乡村振兴总要求,在实践层面上为乡村景观的挖掘开发、规划设计、改造保护提供参考建议。本文阐述了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背景、意义,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乡村景观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五个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规划案例,总结其可借鉴的经验。以广东省惠东县多祝镇下埔村为规划场地,系统分析各自然村现状,挖掘可以利用的景观资源,借鉴案例成功的经验,分析上位规划和相关政策,以此确定其规划定位、规划目标、规划原则、规划策略,以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旅游、岭南园林的角度和手法进行总体规划、景观规划和专项规划拟将下埔村打造成为宜居宜游的岭南客家文化园林村落,集宜居、人文、生产、旅游“四位一体”的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突出下埔村岭南客家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提供景观规参考经验。

高莎莎[5](2021)在《合肥市磨店家园二期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文中提出现代城市人生活、工作、娱乐相对应,居住区以其安静、宜人、清新的环境从而成为那些拘束、吵闹而严肃的工作环境的缓冲带。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35%左右,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是居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类型。2019年12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入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首批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徽文化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至今,关于居住区徽派景观实践项目探索逐步深入,大多数实践项目都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理论研究有待深入总结。本研究从合肥市新站区磨店家园二期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角度出发,探究徽派景观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方法,为徽派景观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徽州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案例参考。本文首先总结了居住区景观规划、徽州文化及徽派园林、徽派园林符号特征、新徽派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成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国内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相关案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案例总结与分析、项目实践规划等方法,确定其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设计主题。通过对场地周围交通现状、场地用地现状、用地空间类型、建筑基地概况、服务人群活动需求分析等基础资料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为项目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方法与途径。项目景观设计主题为“以徽派的古典意境,致敬千年庐州”,以弘仁创作《隔江山色》图为灵感,提炼总结花木-四季-室庐-书画为景观结构主轴,提取徽州园林“五进制”的园林空间序列,打造“以水构天地,五进显宅府,四季文景浓”的景观空间脉络。在尊重场地现状与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整合区域资源,例如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区位优势及空间格局,对项目景观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形成总体规划“一轴、四心、多组团”的结构布局。按地块进行功能分区,花溪苑、澜溪苑、云溪苑小区按照居住人群需求分为街边道路绿地区、宅间绿地区、游憩活动区、健康运动区、水岸景观区、中心景观区、入口景观区、安静休闲区等,澜溪苑游园分为街边道路绿地区、入口景观区、健康运动区、安静休闲区、游憩活动区等,并对每个分区进行详细说明。居住区专项设计以植物配置设计、驳岸设计、配套服务设施设计、道路及广场铺装设计、互动设计等,最后形成相对完整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方案。结合徽州园林景观营造手法,将新时代生活方式和传统元素整合重塑,打造生态园林式人居环境,营造意境与情怀共享的社区景观空间。通过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徽派园林为主题,研究居住区景观规划,为新徽派景观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及徽州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仲文洲[6](2021)在《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调控是建筑最原初而本质的动机。应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建筑形式,即是平衡对风、光、热等能量要素获取、保蓄、释放的稳定结构。从这个意义而言,建筑形式的本质是一种气候环境影响下,能量流动的物质呈现——建筑形式是能量的构形。对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研究,能够厘清当代建筑学在环境调控领域的诸多问题。在认识论上,强调环境调控是建筑形式生成的核心驱动,使建筑设计的本体与核心回归空间与建造;在方法论上,能量成为技术介入与知识拓展的接口,集成跨学科交流下的知识、方法与工具,形成系统化的环境调控理论与方法体系。论文引入能量的角度审视建筑形式,重构环境调控视野下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流变;将其放置在更大的环境系统中,讨论在“人、建筑、气候”关系中进行的能量过程与形式生成;搭建起建筑学与生物气候学、建筑热力学的联系,直接指向形式与能量的数学及物理关系;应用数值模拟量化验证典型气候区民居中的能量过程,提取反映建筑形式特征、环境调控策略与能量运行机制的热力学模型——构建环境调控视野下,形式与能量的理论模型、系统模型、数理模型与分析模型。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有机建筑理论、建筑生物气候学、热力学建筑理论等基础理论阐释形式能量法则;进而借助进化论、系统论和复杂性科学来构建形式基于能量的发展路径与机制;以历史梳理的方式刻画建筑起源、乡土发展、机械介入的纵向建筑发展剖面,在时间维度下总结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归纳其呈现出的被动调节、主动干预与整体共构三种形式追随能量的内在逻辑。第二部分是系统研究,在“人、建筑、气候”中定义由外部能量系统、建筑调控系统、人体反应系统组构的热力学系统,明确各自的对象与内容、分析技术与评价指标;将多目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集成的建筑形式解构为对应特定功能的系统构成;清晰地展现环境调控系统与建筑的影响要素、对应关系与形式呈现;同时也为建筑形式与能量交互机制的量化分析提供系统化的结构。第三部分是数理研究,通过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及完备性研究,对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要素进行影响因子的归纳、提取,阐释各形式因子与能量过程的数学和物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耦合解析法。第四部分是范型研究,通过物质形式的类型解析与能量过程的量化解析,从典型气候区民居原型中解释形式与能量相互影响的机制,提取反映内在热力学逻辑和形式生成规律的热力学模型,为当代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可参照的图示工具。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200余幅。

张金菊[7](2020)在《“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的绿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南传统营造技艺是科学系统的建构,也是地域文化表达的载体。“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是江南传统营造技艺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丰富的绿色智慧。目前针对“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多从营造构法或历史人文等角度进行,对技艺表达背后的人文思想层面的解读略显匮乏。“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作为一种以匠帮为核心的活态文化遗产,其内蕴含的技艺经验、文化精神是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状态,而且“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的绿色思想中蕴含着现代建筑中的“绿色”基因,与现代建筑中的“绿色”营造是具有相通性的。因此,本文以“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在自然、技术以及人文方面的适应性做法进行探究,试图归纳出其中蕴含的绿色思想观念,为“香山帮”传承发展、保护创新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为现代建筑绿色发展创作提供一种新的探索视角。本文共七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意义、方法及框架的简要论述;第二章对“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发展脉络与发展背景进行了文献梳理,基于其技艺传承性,发掘人、建筑与技术巧妙结合的绿色思想内涵,明晰自然、人文以及技艺等各个语境中“绿色”的构成要素;第三、四、五章分别从“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的自然观、技术观、人文观三个思想层面进行探讨,通过各个层面的适应性表达手法来回应其内蕴含的绿色思想观念;论文最后探讨“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绿色思想的当代价值。

王雨彤[8](2020)在《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然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关注。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解构等多元建筑思潮大量涌入。引进建筑理论晦涩难懂,且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借鉴更多的是各式符号拼贴,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严重脱节。虽然建设数量与规模空前,但是原有的城市文脉与肌理遭到破坏,千城一面的问题突出。中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是建筑文化的缺失。在此背景下,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通过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复归,凭借着丰富的理论内涵,给未来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带来启示。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梳理并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思想和多元实践的发展脉络。论文追溯了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山水画、山水园林、山水诗文的多元意蕴。在理论维度上,重点研究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论,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钱学森与建筑界学者的往来书信及相关期刊文献,梳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发展以及逐步深化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现代建筑理论学者顾孟潮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引入建筑领域,本文梳理其与钱学森的往来书信以及观点论着,研究其理论成果。如今,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重建建筑文化的自信。中国很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实践也呈现出山水意象的发扬和传承。在实践维度上,论文选取王澍、马岩松、朱锫三位中国现代建筑师作为代表性研究案例,研究其受教育经历、从业经历以及山水意象下的建筑设计实践。论文经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梳理提炼和总结研究后,最终提出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以期对当下的建筑实践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山水城市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深深影响着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兼顾了城市过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回归,对盲目照搬国外建筑符号的现象有批判意义。另一方面,随着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设计实践不断增多,从实践中归纳出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山水城市理论。

蔡银梅[9](2020)在《传统岭南庭园的垂直性特征分析及现代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建筑不断向高处发展,现代建筑空间在竖向上叠加并形成垂直空间序列的组织形式已经蔚然成风,但往往缺乏岭南庭园在垂直空间上细致、多层次的处理手法的运用。长期以来,中国古典园林因其空间的丰富性和氛围意境的精妙塑造被视为空间设计手法的宝库。针对传统岭南庭园空间设计的分析,通常把研究重点放在园林空间布局的关系上,但是这种平面式的分析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岭南庭园中出现的复杂竖向变化。岭南庭园的垂直空间序列作为一个特征被很多学者提及,然而尚缺乏专门对这方面的研究。由于占地面积等限制,岭南庭园空间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其“垂直性”特征——空间序列呈现出往垂直方向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以岭南庭园的垂直性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归纳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将历史和经验分析相结合,探讨岭南庭园“垂直性”特征的历史沿革、成因及其空间表现等,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并在现代背景下去探讨这种特征的继承和应用。本文对于传统岭南庭园垂直性特征的分析,不仅可以拓展当前岭南庭园的研究内容,还可以为城市中垂直园林及垂直空间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方法。文章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从明清时期以来有所记载的岭南园林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中,可以看到岭南庭园垂直性特征的发展演变主要分为发展期(明代)和成熟期(清代民初)两个阶段;在此基础上,从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岭南庭园垂直性的形成原因,建立对岭南庭园垂直性特征的整体认识,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文章选取了约二十个粤中和粤东地区的传统岭南庭园案例作为样本,分析它们的垂直空间表现,整理出岭南庭园垂直空间序列的组成要素和空间关系,进而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传统造园理念及设计逻辑,同时,结合实例对其垂直空间的设计手法进行整理归纳,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便进一步指导岭南庭园垂直性的现实运用。第三部分:立足于现代城市向高处发展的时代背景,探讨岭南庭园垂直性的现代应用,首先,对现当代与岭南庭园垂直性特征相关的园林空间垂直化理论进行梳理、比较,从而进一步明确岭南庭园垂直性的发展潜力,并结合实例探讨其在不同维度上发展的空间模式。第四部分:结合前文所分析的岭南庭园垂直性特征及设计策略,笔者选取了一个现代岭南园林建筑的案例来进行解读,从而探讨岭南庭园垂直性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运用的可操作性。本文对于岭南庭园垂直性特征的探讨,不仅仅是试图分析岭南庭园中所存在的某种特殊现象,亦希望以垂直性特征的研究为契机,找到传统空间形式切入当代生活的方式,进而挖掘岭南庭园垂直发展的空间设计经验对于当代建筑、园林空间设计的意义。当今城市在向高处发展,园林空间亦面临着向空中发展的课题,若岭南庭园始终限制在平地上,那么庭园空间就可能成为束之高阁的文物了。本文对于岭南庭园垂直空间体系构建的研究,或能为现当代建筑园林空间的塑造提供借鉴。

万璐[10](2020)在《基于生态视角下的江西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生态智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传统民居是古人们长期应对自然环境所营造的居所,其中包含了诸多生态智慧,应重视并传承传统民居中的生态营造理念。因此本篇论文试通过生态视角研究江西民居的生态智慧,分别从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材料构造等方面分析,最终获得到一些理念启示,为以后研究生态建筑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分析了江西境内传统聚落和民居在地块选取、规划布局、气候适应性、特殊构造方法及建筑材料等方向的特点,然后利用住宅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包DEST-H论证生态智慧在建筑上的应用,接着笔者在郊区选择一块荒地做了一个生态型设计方案,得到以下启示和成果:建筑规划应从传统民居中汲取生态智慧,应遵循建筑选址、建筑朝向、气流组织、景观利用等方面的优势,营造生态型建筑;建筑单体设计应合理设置建筑空间形式,借鉴江西民居中的天井做法,并且以南昌一小区为例分析了天井对建筑室温和负荷的影响。得到结论,有天井的建筑每年要比无天井的建筑更加节能,方正平面的天井更加有利于夏季通风散热,长方形平面天井冬季更加有利于保温防寒;建筑设计还应该借鉴底层架空的方式,文章对当今主流架空层式样做了实验论据。得到结论,增设架空层建筑每年比无架空建筑在室温和负荷上都比较节能,尤其是只保留承重结构的做法节能更明显;建筑设计应该传承灰空间理念,并针对水平遮阳板做了深入探讨,我们发现有遮阳板的建筑比无遮阳的建筑在室温和负荷上更加有优势,并且发现遮阳板悬挑600mm更有利于营造舒适的室温环境,悬挑1000mm更加有利于节能和抑制高温天气;建筑设计应该考虑通风效果,文章针对窗墙比做了深入研究,发现窗墙比越大,夏季受外界温度影响越大,室温越高。其中窗墙比0.4虽然有利于构造人体舒适环境,但是高温环境也比较明显,负荷也更大。其中窗墙比0.2时最为节能。在建筑材料使用上,我们应该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材料的生态性,本文分析了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的利弊,并提出了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结合运用的观点,如发展人工速生林和再生砖。

二、古典民居的生态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典民居的生态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成果的激增使得学术研究图景日趋复杂
        1.1.2 信息化时代使得量化学术研究历程成为可能
        1.1.3 信息技术驱动下改变了传统文献的认识方式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3 基础理论:数字人文
    1.4 研究现状
        1.4.1 传统民居研究现状及学术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1.4.2 构建传统民居研究框架、研究技术路线的研究现状
        1.4.3 相关议题其他类型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
        1.4.4 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框架
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定量化分析
    2.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文献数据收集
        2.1.1 数据收集
        2.1.2 获取研究对象
        2.1.3 收集结果
    2.2 文献数量变化情况
        2.2.1 研究专着
        2.2.2 学术论文
    2.3 量化研究一:论文关键词分析
        2.3.1 总体关键词词云描摹
        2.3.2 分时段关键词词云描摹
    2.4 量化研究二: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2.4.1 共现词统计和解读
        2.4.2 膨胀词分析和解读
    2.5 量化研究三:《中国传统民居文献索引》中的陕西相关研究
        2.5.1 粗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2.5.2 细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2.6 量化研究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
        2.6.1 传统民居与聚落相关研究区位分析
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
    3.1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分期依据
        3.1.1 已有研究综述
        3.1.2 本研究的分期
    3.2 第一阶段:早期探索期(20 世纪30 年代至改革开放)
        3.2.1 民居研究先声:从龙庆忠到刘敦桢
        3.2.2 民居广泛调查:全国研究和陕西调查
        3.2.3 考古发掘研究:半坡村史前聚落考古
        3.2.4 乡村建设活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3.2.5 民居展示利用:大办地主庄园博物馆
        3.2.6 文物普查活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
    3.3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期(改革开放-21 世纪初)
        3.3.1 首部综合专着:《陕西民居》的编纂
        3.3.2 考古复原研究: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
        3.3.3 国际交流合作:竞赛教学和保护实践
        3.3.4 民居展示利用:阶级教育展览馆转型
        3.3.5 绿色窑居建筑:延安枣园村绿色住区
        3.3.6 文物普查活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3.4 第三阶段:多元繁盛期(21 世纪初至今)
        3.4.1 民居展示利用:民营化博物馆的兴起
        3.4.2 文物保护制度:从古村落到传统村落
        3.4.3 文物普查活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4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代表性文献内容解读
    4.1 地区建筑通史和中国民居专着中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
        4.1.1 地区建筑通史着作中的陕西民居
        4.1.2 中国民居研究专着
    4.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代表性研究专着
        4.2.1 总体面貌解读
        4.2.2 地区民居综合着作
        4.2.3 民居专项研究着作
        4.2.4 民居个案研究着作
    4.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4.3.1 概说
        4.3.2 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图谱的绘制
        4.3.3 研究方向1:某类型民居研究
        4.3.4 研究方向2:民居和聚落个案研究
        4.3.5 研究方向3:农宅建设
        4.3.6 研究方向4:设计创作
        4.3.7 研究方向5:绿色建筑
        4.3.8 研究方向6:人文地理
        4.3.9 研究方向7:风景园林
        4.3.10 研究方向8:旅游开发
    4.4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述评
        4.4.1 与全国研究现状的比较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期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重点文献统计表
    代表性学术专着
    代表性期刊论文
附录2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相关建筑竞赛图纸
附录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作为创作原型的建筑实践
附录 4 图录和表录
    图录
    表录
硕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和研究工作

(3)基于乡土材料的凯里市岩寨村景观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的概念
        1.2.1 乡土材料
        1.2.2 传统村落
        1.2.3 地域文化
    1.3 研究综述
        1.3.1 乡土材料的应用研究
        1.3.2 传统村落中乡土材料的应用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1.4.1 园林美学理论
        1.4.2 人体工程学理论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相关案例研究
    2.1 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
        2.1.1 村落概况
        2.1.2 村落景观特征
        2.1.3 乡土材料在村落中的应用
        2.1.4 借鉴与启示
    2.2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
        2.2.1 村落概况
        2.2.2 村落景观特征
        2.2.3 乡土材料在村落中的应用
        2.2.4 借鉴与启示
    2.3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
        2.3.1 村落概况
        2.3.2 村落景观特征
        2.3.3 乡土材料在村落中的应用
        2.3.4 借鉴与启示
3 传统村落乡土材料景观应用探讨
    3.1 乡土材料的特征与分类
        3.1.1 乡土材料的特征
        3.1.2 乡土材料的分类
    3.2 乡土材料景观表现及应用
        3.2.1 生土的景观表现及应用
        3.2.2 木材的景观表现及应用
        3.2.3 石材的景观应用及表现
        3.2.4 砖材的景观表现及应用
        3.2.5 瓦材的景观表现及应用
    3.3 乡土材料应用原则与策略
        3.3.1 乡土材料应用原则
        3.3.2 乡土材料应用策略
4 凯里市岩寨村景观营造
    4.1 凯里市岩寨村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自然环境概况
        4.1.3 社会经济概况
    4.2 村落现状调查与分析
        4.2.1 建筑与构筑物调查
        4.2.2 公共空间调查
        4.2.3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4.2.4 乡土材料应用调查
        4.2.5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4.3 设计总则
        4.3.1 上位规划解读
        4.3.2 设计策略
        4.3.3 设计原则
        4.3.4 设计目标
    4.4 村落空间分类规划
        4.4.1 总体规划
        4.4.2 空间布局规划
        4.4.3 交通路线规划
    4.5 基于乡土材料的空间分类设计
        4.5.1 公共空间设计
        4.5.2 建筑外立面设计
        4.5.3 路面铺装设计
        4.5.4 景观小品设计
    4.6 重要节点初步设计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乡土材料在岩寨村景观营造的应用范围
        5.1.2 乡土材料在岩寨村景观营造的应用手法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凯里市岩寨村景观营造主要图纸
附录B: 重要节点初步设计图纸

(4)广东省惠东县多祝镇下埔村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振兴
        2.1.2 乡村景观
        2.1.3 乡村文化景观
        2.1.4 岭南园林
        2.1.5 乡村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乡村文化景观相关理论
        2.2.2 乡村旅游相关理论
3 案例借鉴
    3.1 日本南丹市美山町北村
        3.1.1 案例概况
        3.1.2 案例借鉴
    3.2 河北省赞皇县黄北坪村
        3.2.1 案例概况
        3.2.2 案例借鉴
    3.3 福建省建宁县溪源乡上坪村
        3.3.1 案例概况
        3.3.2 案例借鉴
    3.4 陕西省蓝田县油坊坪村
        3.4.1 案例概况
        3.4.2 案例借鉴
    3.5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莲塘村
        3.5.1 基本概况
        3.5.2 案例借鉴
    3.6 本章小结
4 广东省惠东县多祝镇下埔村景观现状分析
    4.1 项目背景
    4.2 现状分析
        4.2.1 土地利用分析
        4.2.2 区位分析
        4.2.3 交通分析
        4.2.4 地形地貌分析
        4.2.5 水文分析
        4.2.6 植物分析
        4.2.7 经济产业分析
        4.2.8 建筑分析
        4.2.9 公共场地分析
        4.2.10 道路分析
        4.2.11 基础设施分析
        4.2.12 文化分析
    4.3 现状总结
        4.3.1 土地利用
        4.3.2 乡村景观
5 广东省惠东县多祝镇下埔村景观规划
    5.1 上位规划和规划依据
        5.1.1 上位规划
        5.1.2 规划依据
    5.2 规划定位
    5.3 规划目标
    5.4 规划原则
    5.5 规划策略
        5.5.1 保护更新乡村景观
        5.5.2 新增公共服务设施
        5.5.3 建设乡村公共园林
        5.5.4 推广乡村旅游
    5.6 总体规划
        5.6.1 土地利用规划
        5.6.2 功能分区规划
        5.6.3 交通组织规划
    5.7 景观规划
        5.7.1 下埔主村
        5.7.2 长红村和长布村
        5.7.3 村郊公园和刘兴烈士纪念碑
        5.7.4 高坳村和东洲村
        5.7.5 红路村
        5.7.6 大岭排公园
    5.8 专项规划
        5.8.1 建筑改造规划
        5.8.2 植物改造规划
        5.8.3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8.4 道路改造规划
        5.8.5 垃圾处理规划
        5.8.6 给排水规划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合肥市磨店家园二期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居住区及徽派景观研究
    2.1 居住区景观
        2.1.1 居住区
        2.1.2 居住区景观
        2.1.3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2.1.4 居住区景观构成元素
        2.1.5 居住区景观发展趋势
        2.1.6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2.2 徽派景观
        2.2.1 徽州文化
        2.2.2 徽派园林
        2.2.3 新徽派景观设计
3 相关实例分析
    3.1 广州南沙区海语熙岸小区
        3.1.1 基本概况
        3.1.2 规划特色
        3.1.3 借鉴启示
    3.2 深圳万科第五园
        3.2.1 基本概况
        3.2.2 规划特色
        3.2.3 借鉴启示
    3.3 合肥新站区见山花园
        3.3.1 基本概况
        3.3.2 规划特色
        3.3.3 借鉴启示
    3.4 合肥滨湖区紫云别院
        3.4.1 基本概况
        3.4.2 规划特色
        3.4.3 借鉴启示
    3.5 日本太阳城神户养老社区
        3.5.1 基本概况
        3.5.2 规划特色
        3.5.3 借鉴启示
4 合肥市磨店家园二期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区位概况
        4.1.2 场地分析
        4.1.3 基地建筑分析
        4.1.4 用地空间结构分析
        4.1.5 服务人群活动需求分析
        4.1.6 机遇与挑战
    4.2 规划设计思路
        4.2.1 规划设计定位
        4.2.2 规划设计依据
        4.2.3 规划设计特色
    4.3 总体规划设计
        4.3.1 结构布局规划设计
        4.3.2 道路系统规划
        4.3.3 空间序列分析
        4.3.4 竖向分析
        4.3.5 理水分析
    4.4 单元地块规划设计
        4.4.1 花溪苑
        4.4.2 澜溪苑
        4.4.3 云溪苑
    4.5 专项设计
        4.5.1 植物种植规划设计
        4.5.2 配套服务设施设计
        4.5.3 驳岸设计
        4.5.4 道路及广场铺装设计
        4.5.5 互动设计
    4.6 经济技术指标
5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6)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视角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视角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核心概念
        1.2.1 形式能量法则/形式重力法则
        1.2.2 建筑环境调控
        1.2.3 建筑气候适应性
        1.2.4 能量机制
        1.2.5 建筑热力学模型
    1.3 研究综述
        1.3.1 有关环境调控的理论研究
        1.3.2 有关热力学建筑理论的研究
        1.3.3 有关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3 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法则的理论模型构建
    2.1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理论基础
        2.1.1 气候与生物——建筑生物气候学
        2.1.2 适应与进化——生物进化论思想
        2.1.3 耗散与协同——热力学建筑理论
    2.2 建筑形式的能量法则
        2.2.1 形式、物质与能量
        2.2.2 重力法则与能量法则:从静力学到热力学
        2.2.3 能量视角下的建筑特征
    2.3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共构
        2.3.1 形式适应气候——建筑环境调控的原始起源与乡土发展
        2.3.2 形式追随设备——建筑环境调控的机械介入与价值异化
        2.3.3 形式响应能量——建筑环境调控的自然回归与整体共构
    2.4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与价值取向
        2.4.1 建筑进化——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
        2.4.2 能量响应——建筑形式与能量的价值取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关系的系统模型构建
    3.1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3.1.1 复杂性科学视角
        3.1.2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
        3.1.3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的历史维度
        3.1.4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3.2 气候——外部能量系统
        3.2.1 气候的释义
        3.2.2 气候与能量
        3.2.3 气候的层级
        3.2.4 全球性气候
        3.2.5 微气候
    3.3 舒适——人体反应系统
        3.3.1 人体热舒适与能量平衡
        3.3.2 物理参数
        3.3.3 人体热舒适的综合评价
        3.3.4 热舒适指标的选取
    3.4 建筑——建筑调控系统
        3.4.1 能量转换方式
        3.4.2 建筑传热过程
    3.5 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3.5.1 被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3.5.2 主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3.5.3 案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机制的数理模型构建
    4.1 建筑调控系统的能量机制
        4.1.1 能量捕获——促进
        4.1.2 能量隔离——抑制
        4.1.3 能量阻尼——延迟
    4.2 建筑形式因子与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与完备性研究
        4.2.1 界面
        4.2.2 体形
    4.3 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4.3.1 建筑性能数值模拟概论
        4.3.2 传导、对流、辐射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原型的分析模型构建
    5.1 建筑热力学模型的定义
        5.1.1 类型·原型与范型·模型
        5.1.2 建筑环境调控的类型研究
        5.1.3 建筑热力学模型——分析模型
    5.2 酷寒区热力学原型——东北汉族民居
    5.3 寒冷区热力学原型——晋西半地坑窑民居
    5.4 干寒区热力学原型——青甘庄窠民居
    5.5 温暖区热力学原型——云南汉式合院民居
    5.6 湿晦区热力学原型——徽州厅井民居
    5.7 湿热区热力学原型——岭南广府民居
    5.8 建筑形式因子气候适应性综合分析
        5.8.1 建筑形式因子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5.8.2 各气候区建筑原型的对比分析
    5.9 热力学模型
    5.10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
        5.10.1 环境调控的建筑设计
        5.10.2 设计流程与工具
        5.10.3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的应用原理与优点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性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的绿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香山帮”
        1.2.2 “绿色”营造思想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香山帮”研究现状
        1.4.2 江南传统建筑“绿色”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结构
第二章 “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发展脉络与绿色语境
    2.1 “前香山帮”发展脉络
        2.1.1 萌芽期:源起吴越春秋
        2.1.2 奠基期:汉晋初具形态
        2.1.3 夯实期:唐宋空前发展
        2.1.4 发展期:明清鼎盛阶段
        2.1.5 动荡期:太平天国动乱
    2.2 发展背景
        2.2.1 社会经济背景
        2.2.2 社会文化背景
        2.2.3 社会制度背景
        2.2.4 地域交流背景
    2.3 “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中的绿色语境
        2.3.1 自然语境中的“绿色”
        2.3.2 技术语境中的“绿色”
        2.3.3 人文语境中的“绿色”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中的自然观
    3.1 顺应自然观念
    3.2 效法自然观念
    3.3 绿色自然观念下的物化表达
        3.3.1 适应气候的庭院宅居
        3.3.2 适应环境的地面做法
        3.3.3 冬暖夏凉的构造做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中的技术观
    4.1 节约高效观念
    4.2 材料选用观念
    4.3 防火防灾意识
    4.4 绿色技术观念下的物化表达
        4.4.1 木料拼接,废料铺地
        4.4.2 屋脊墙体,防腐防潮
        4.4.3 防火防灾,便利构筑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中的人文观
    5.1 装饰技艺感知
    5.2 审美改造意向
    5.3 内外营造观念
    5.4 绿色人文观念下的物化表达
        5.4.1 雅俗共赏的装饰纹样
        5.4.2 士人情致的审美构件
        5.4.3 协调统一的色调氛围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绿色思想的当代价值
    6.1 适应性的绿色营造思想本质
        6.1.1 环境共生,因地制宜
        6.1.2 资源节约,循环利用
        6.1.3 生活便利,健康舒适
    6.2 “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绿色思想在当代的传承与启示
    6.3 本章小结
研究总结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城市建设现状
        1.1.2 山水意象与建筑的渊源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框架
第2章 山水意象的多元意蕴
    2.1 山水意象的特质
        2.1.1 “比德·畅神”的精神特质
        2.1.2 情景交融的表现特质
    2.2 山水画
        2.2.1 拟形法
        2.2.2 构图法
    2.3 山水园林
        2.3.1 因借法
        2.3.2 造景法
        2.3.3 时空融合法
        2.3.4 园林与园林建筑
    2.4 山水诗文
        2.4.1 象征法
        2.4.2 诗语结构法
第3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
    3.1 山水意象思想概述
        3.1.1 自然山水的复归(1980-1989)
        3.1.2 山水象征与隐喻(1990-1999)
        3.1.3 山水意象新模式的探索(2000-2009)
        3.1.4 山水意象结合高新科学技术(2010-2019)
        3.1.5 总结
    3.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念
        3.2.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缘起
        3.2.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1980-1989)
        3.2.3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1990-2019)
        3.2.4 总结
    3.3 顾孟潮对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学转译
        3.3.1 顾孟潮与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渊源
        3.3.2 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科学研究体系
        3.3.3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哲学概括
        3.3.4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基础研究
第4章 三位建筑师的山水意象设计实践
    4.1 马岩松
        4.1.1 个人经历
        4.1.2 设计策略
        4.1.3 设计思想
    4.2 王澍
        4.2.1 个人经历
        4.2.2 设计策略
        4.2.3 设计思想
    4.3 朱锫
        4.3.1 个人经历
        4.3.2 设计策略
        4.3.3 设计思想
    4.4 总结
第5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思想
    5.1 现代山水意象的多元表达
    5.2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
        5.2.1 自然人文脉络的双重修补
        5.2.2 人工模拟自然的空间操作
        5.2.3 传统诗意人居环境的创造
        5.2.4 因时立形的时空融合组织
        5.2.5 高新与传统建筑技术并举
    5.3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
        5.3.1 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
        5.3.2 传统山水的意境传承
        5.3.3 天人相应的人本思想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钱学森
附录B 顾孟潮
附录C 王澍
附录D 马岩松
附录E 朱锫
附录F 1980年以来山水意象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文献统计一览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传统岭南庭园的垂直性特征分析及现代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城市向高处发展的趋势
        1.1.2 传统文化的回归
        1.1.3 现代建筑中庭园的新发展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岭南庭园的研究
        1.4.2 岭南庭园垂直性特征的研究
        1.4.3 其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
    1.5 相关概念阐释
        1.5.1 庭园与园林、庭院、院落
        1.5.2 岭南庭园
        1.5.3 岭南庭园“垂直性”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框架
    1.8 创新点
第二章 岭南庭园垂直性的发展脉络及成因
    2.1 垂直性的发展脉络
        2.1.1 发展期——明代
        2.1.2 成熟期——清代、民初
    2.2 垂直性的形成原因
        2.2.1 岭南的自然环境
        2.2.2 岭南的社会环境
        2.2.3 岭南的文化环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岭南庭园垂直性的特征分析及设计策略
    3.1 岭南庭园垂直性的空间构成
        3.1.1 样本及说明
        3.1.2 组成要素
        3.1.3 空间关系
        3.1.4 小结
    3.2 岭南庭园垂直性的构成机制
        3.2.1 以画入园的居游行望
        3.2.2 景中视点与景外视点
        3.2.3 垂直方向的立面表现
        3.2.4 回应气候的空间设计
    3.3 岭南庭园垂直性的设计手法借鉴
        3.3.1 以“院”为限定的内向空间
        3.3.2 以“径”为线索的线性空间
        3.3.3 以“观”为基点的网状空间
        3.3.4 以“墙”为介质的渗透空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岭南庭园垂直性的现代应用
    4.1 园林空间的垂直化应用
        4.1.1 屋顶花园
        4.1.2 垂直院落
        4.1.3 相关形式的联系与区别
    4.2 岭南庭园垂直性的发展潜力
        4.2.1 绿色生态理念
        4.2.2 渗透性空间
        4.2.3 多维度发展
        4.2.4 园林与建筑系统构建
        4.2.5 “立体”的空间造园技法
    4.3 岭南庭园垂直性在不同维度上的发展
        4.3.1 同象同构,庭园“垂直性”在地面发展
        4.3.2 同象异构,庭园“垂直性”在空中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践应用:粤剧艺术博物馆
    5.1 项目概况
    5.2 岭南庭园垂直性在项目中的体现
        5.2.1 营造传统园林空间
        5.2.2 观赏点的多重移动
        5.2.3 立体的公共游览路径
        5.2.4 高台形式的多元应用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的总结
    拓展与期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基于生态视角下的江西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生态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今社会面临的危机
        1.1.2 生态建筑的由来和发展历史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
        1.2.2 研究介入点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传统建筑气候适应性特点
    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2.1.1 研究对象
        2.1.2 江西地区生态建筑及环境问题调研问卷
    2.2 江西民居形成的原因
        2.2.1 迁徙文化
        2.2.2 气候对民居的影响
    2.3 现代建筑面对气候采取的技术策略
    2.4 传统建筑气候适应性及材料利用特点
    2.5 正确认识传统建筑的生态理念
    2.6 小结
第三章 江西地区传统民居生态理念研究
    3.1 传统聚落选址的生态理念
        3.1.1 我国古代的生态建筑思想
        3.1.2 风水学中理想选址的生态性
        3.1.3 江西地区传统聚落选址的生态理念
    3.2 江西地区传统聚落规划布局的生态理念
        3.2.1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3.2.2 适应自然气候
        3.2.3 注重人居环境营造
    3.3 江西地区传统民居地域适应性研究
        3.3.1 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措施的生态理念
        3.3.2 传统民居特殊构造方式的生态理念
    3.4 江西传统民居材料运用及其生态性
        3.4.1 木材及其生态型
        3.4.2 竹材与其生态性
        3.4.3 石材及其生态性
    3.5 小结
第四章 江西南昌地区建筑数据实例分析及建筑设计方案
    4.1 模拟工具介绍
    4.2 建筑实例模型工况分析
        4.2.1 项目概况
        4.2.2 围护结构参数
        4.2.3 模拟工况分析
    4.3 建筑设计方案
        4.3.1 项目选址
        4.3.2 技术图纸
        4.3.3 建筑生态理念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江西地区传统民居生态理念启示
    5.1 整体规划布局的生态理念启示
        5.1.1 建筑基地的选址
        5.1.2 建筑朝向
        5.1.3 气流组织
        5.1.4 景观设计
    5.2 建筑单体空间的生态设计理念启示
        5.2.1 合理设计建筑空间形式
        5.2.2 传承灰空间精神
        5.2.3 借鉴底层架空模式
        5.2.4 建筑通风
    5.3 传统建筑材料生态性传承与发展
        5.3.1 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利弊
        5.3.2 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结合运用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古典民居的生态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D]. 李思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乡土材料的凯里市岩寨村景观营造[D]. 刘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广东省惠东县多祝镇下埔村景观规划研究[D]. 李谓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合肥市磨店家园二期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D]. 高莎莎.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6]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D]. 仲文洲. 东南大学, 2021
  • [7]“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的绿色思想研究[D]. 张金菊. 苏州大学, 2020(02)
  • [8]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D]. 王雨彤. 天津大学, 2020(02)
  • [9]传统岭南庭园的垂直性特征分析及现代应用研究[D]. 蔡银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基于生态视角下的江西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生态智慧研究[D]. 万璐. 南昌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古典民居的生态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