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尼菲青霉菌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

马尔尼菲青霉菌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

一、马尔尼菲青霉菌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敏[1](2018)在《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后lncRNA NR046269及其对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检测马尔尼菲篮状菌孢子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后lnc RNA及m RNA的表达谱,筛选出相关的lnc RNA及m RNAs基因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1)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马尔尼菲篮状菌孢子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4小时后BEAS-2B细胞中的lnc RNA及m RNA的表达谱。(2)以BEAS-2B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马尔尼菲篮状菌孢子感染BEAS-2B细胞(感染复数为10-20:1)4小时,采用q PCR法检测基因芯片的可靠性。(3)我们的前期研究证实lnc RNA NR046269具有差异表达,因此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做lnc RNA NR046269与芯片表达谱中差异表达m RNA的相关性分析,筛选lnc RNA NR046269-m RNA关系对。(4)使用慢病毒载体转染BEAS-2B细胞,构建稳定过表达和低表达的lnc RNA NR046269的BEAS-2B细胞系。实验分为空载阴性对照组、NR046269过表达、NR046269干扰组。挑选出部分与感染阶段生物过程相关的并且与lnc RNA NR046269显着相关的部分m RNAs(APOL1、HMOX1、FOXO3A、LTC、ALPK2、LTB4、APOL1、MFSD12),利用q PCR技术检测阴性对照组、NR046269过表达、NR046269干扰组中lnc RNA NR04626、m RNAs的表达量,初步筛选出存在调控关系对lnc RNA NR04626-m RNA,随后对该关系对进行重复试验,并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阴性对照组、NR046269过表达、NR046269干扰组中m RNA蛋白的表达量。结果:(1)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发现329个m RNA及519个lnc RNA有显着差异表达,q PCR法检测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2)CNC结果显示:筛选出lnc RNA NR046269与154个m RNA显着相关,(?PCC?30.97,P<0.05),(3)通过构建稳定过表达和低表达的lnc RNA NR046269的BEAS-2B细胞系,q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NR046269过表达组中NR046269明显高表达,而NR046269干扰组中NR046269明显低表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现lnc RNA NR046269对APOL1具有负调控作用同时,APOL1在NR046269过表达组中的基因表达量显着下调,APOL1在NR046269干扰组中的基因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NR046269过表达组中APOL的蛋白表达量显着下调,在NR046269干扰组中APOL1的蛋白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芯片结果显示马尔尼菲篮状菌孢子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后lnc RNA和m RNA存在着差异性表达(2)支气管上皮细胞在马尔尼菲篮状菌孢子感染后lnc RNA NR046269与APOL1表达显着上调。(3)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和低表达的lnc RNA NR046269的BEAS-2B细胞系,NR046269过表达组中APOL1表达下调,而NR046269干扰组中APOL1表达上调,NR046269对APOL1的表达具有负性调控作用。

宁心强[2](2018)在《IFN-γ抗体介导的非HIV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与HLA-DRB1/DQB1多态性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广西地区是非HIV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主要流行区,与HIV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相比,非HIV患者治疗效果更差,死亡率更高。深入地探讨其发病机制,有助于临床医师改善对这类患者的临床管理和诊疗。通过收集广西地区非HIV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血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流式细胞技术,鉴定患者血浆中是否存在IFN-γ自身抗体,计算抗体阳性率并分析其对免疫反应的影响;同时,通过直接测序分型法,对研究对象进行HLA-DRB1、DQB1等位基因分型,探讨HLA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获得性IFN-γ抗体免疫缺陷征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关联性。研究方法:运用间接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初步筛查非HIV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血浆的IFN-γ抗体,并结合IFN-γ干扰试验和功能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一步验证IFN-γ抗体的存在及其对免疫细胞表面HLA-DR分子表达的影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based typing,PCR-SBT)对36例非HIV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和107例健康人进行HLA-DRB1和DQB1位点的高分辨等位基因分型,比较IFN-γ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组与健康人群等位基因型的携带率,分析获得性IFN-γ抗体免疫缺陷征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与HLA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结果:在36例非HIV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中,有33例(91.7%)患者血浆中是存在IFN-γ抗体的,并证实了该抗体可抑制免疫细胞表面IFN-γ依赖性HLA-DR分子的表达。在HLA基因分型结果中,共检测到DRB1位点等位基因25种,DQB1位点等位基因型16种。其中DRB1*16:02(OR=19.37,95%CI(6.75-55.59),P=8.72×10-11,Pc=2.18×10-9)和DQB1*05:02(OR=9.26,95%CI(3.04-28.17),P=9.0×10-6,Pc=1.4×10-4)与获得性IFN-γ自身抗体免疫缺陷征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0.01)。结论:IFN-γ自身抗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是广西地区非HIV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发病的主要病因。临床上,既往无明显免疫缺陷因素的健康人,发生严重的马尔尼菲篮状菌或者其他机会性感染者,有必要排查IFN-γ自身抗体。HLA-DRB1*16:02和DQB1*05:02与获得性IFN-γ自身抗体免疫缺陷征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提示这些等位基因型可能作为疾病易感基因,在患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广西地区既是马尔尼菲篮状菌流行区,又是IFN-γ抗体易感基因的高携带区,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共同促使了广西地区IFN-γ自身抗体介导的非HIV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高发。

庞燕[3](2017)在《马尔尼菲篮状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研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竹鼠分离株与临床分离株的遗传特征和进化关系。方法(1)实验分为4组,实验组1为8株竹鼠分离株;实验组2为7株临床分离株;实验组3为15株TM模拟感染动物组:将实验组1、2的15株TM分别制成活菌悬液,调整孢子浓度为5×107CFU/ml,取50ul活菌悬液经呼吸道滴入感染15只小鼠,两周后处死小鼠,取组织进行培养;实验组4为15株TM模拟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组:实验组1、2的15株TM分别制成活菌悬液,在37℃,与细胞共孵育4h后,加制霉菌素共培养5h,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掉细胞外的孢子,然后加Tritonx-100培养15min,滴管吹打混匀,取适量该液体至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PDA)培养基上培养。(2)将菌株接种于PDA培养基上,置于25℃培养1周后,刮去菌落,用液氮研磨法提取DNA。(3)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GPDH、SET domain protein、Superoxide dismutase、B6Q3E1PENMQ、B6QLV1PENMQ,然后进行基因测序。(4)基因测序结果利用clustalx1.83、Bioedit、DNAstar软件获得菌株的等位基因普和序列型(sequence type,ST);利用START2软件计算出序列的多态性指标;利用辛普森指数作为判断分辨力的指标;利用BURST(Based Upon Related Sequence Types)运算法将菌株归为谱系;利用MEGA5.1(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version 5.1)软件构建聚类分析树。结果(1)感染动物和细胞模型的细胞和组织均能培养出TM的黄绿色绒毛状典型菌落,能产生浸入培养基的玫红色色素。(2)各菌株的5个基因分别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均能扩增出单一的阳性条带,条带清晰,扩增率达100%。(3)45株TM被分为10个ST型,出现频率最高的ST型为ST-2(15株,33.3%),有3个ST型只有一株分离株,而剩下的6个ST型分别包括了2到12不等的分离株。(4)5个基因的等位基因数从4个(B6Q3E1PENMQ、B6QLV1PENMQ)到2个(GPDH、Superoxide dismutase),各基因的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数为0.34%(Superoxide dismutase)至0.74%(GPDH)。GPDH基因的dN/dS率(非同义突变与同义突变的比值)小于1,而余下4个基因该值均为0。(5)通过BURST软件的分析,10个ST型被分为:1个同源复合体,1个双联体,2个独特型。同源复合体包括30株分离株,涵盖了6个ST型(ST-2、ST-3、ST-5、ST-6、ST-7和ST-8),其中ST-5被定义为该同源复合体的始祖序列型,双联体包括ST-1和ST-9,ST-4和ST-10是独特型,不属于上述同源复合体或双联体。(6)用邻接法构建的聚类分析树主要包括两个群。来自ST-1分支的可信度为80%,包含了临床分离株(1株,14.3%)、竹鼠分离株(2株,25%)、感染动物分离株(4株,26.7%)和细胞分离株(5株,33.3%);来自ST-2分支的可信度为72%,包含了临床分离株(1株,14.3%)、竹鼠分离株(4株,50%)、感染动物分离株(5株,33.3%)和感染细胞分离株(5株,33.3%)。结论(1)45株TM分为10个ST型,使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小鼠和人类有较高的感染频率是ST-1、ST-2型。(2)本研究的5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较低,即基因变异度低,说明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相对较为保守,但是5个基因位点的辛普森指数较高,表明多位点序列分型可用于区分不同来源的TM菌株。(3)临床分离株和竹鼠分离株有相同的ST型,表明TM对人和竹鼠的感染具有同源性。

叶萍[4](2016)在《不同免疫状态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60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 PS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0例PS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为PSM患者共160例,其中免疫健全者33例,免疫缺损者127例。免疫缺损组发病年龄较免疫健全组大(尸<0.05)。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92.1%)、贫血貌(89.3%)、消瘦(88.1%)、乏力(86.2%)、咳嗽(80.0%)、咳痰(76.3%)、皮肤损害(64.3%)、浅表淋巴结肿大(61.2% )、肝肿大(21.9%)、胸痛(16.2%)、骨关节痛(15.6%)、脾肿大(12.5%)、呼吸困难(11.2%),免疫健全组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肿大及骨关节痛较免疫缺损组常见(尸<0.05)。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示免疫缺损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显着高于免疫健全组(P<0.05),且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着低于免疫健全组(P<0.05)。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组生存率高于氟康唑联合伊曲康唑组(P<0.05),免疫健全组预后较免疫缺损组好(P<0.05)。结论:①PM为深部条件致病菌,具有起病隐匿、致病力强等特点,除免疫缺损患者可引起侵袭性感染外,免疫健全宿主也可患病。②PSM季节发病率以春、夏季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无业居多。③PS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伴全身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确诊主要依赖病原学检查。两组比较,免疫正常组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肿大及骨关节痛更常见,免疫缺损组全身炎症反应、CD4+T细胞计数减少更明显。④PSM胸部影像学病变类型常表现为结节/团块影、斑片渗出影,分布区域以中、下肺为主,病灶数目常多发出现。⑤PSM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经比较,免疫健全组较免疫缺损组预后好,提示该病临床转归与患者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早进行营养支持及免疫功能的恢复等相关治疗。

郑金鼎[5](2015)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或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目的:研究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基因分型。方法:收集2006年9月—2014年8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对患者随访,分析各种临床指标与病死率的关系;对收集的新生隐球菌提取DNA,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新生隐球菌的基因型与患者死亡的关系。结果:2006年—2014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共计收治1178例AIDS住院患者,其中58例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脑脊液墨汁染色和/或脑脊液、血液、骨髓真菌培养确诊为隐球菌病,隐球菌病占住AIDS院患者4.9%(58/1178); AIDS合并隐球菌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是11个/ul (range:1-136个/ul); 89.7%(52/58)隐球菌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ul。仅3例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因本次隐球菌病住院后新发现HIV感染的患者有34例(58.6%,34/58);43例(74.1%,43/58)AIDS合并隐球菌病患者在本次机会感染前,未进行抗HIV病毒治疗。58例隐球菌病患者中,21例12周内死亡(包括自动出院后死亡患者),病死率36.2%(21/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12周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未进行cART (OR 9.293,95% CI:1.162-74.311,P=0.036),意识障碍(OR 17.717,95% CI:2.834-110.765, P=0.002), Cr>100 μmnol/l (OR 26.791,95% CI:1.789-401.208,P).017)。分别从27例新生隐球菌病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到27株新生隐球菌,27株分子型均为均为VN Ⅰ型,序列型以ST-5型为主(23/27,85.2%), ST-31(2/27,7.4%), ST-53(1/27,3.7%), ST-175 (1/27,3.7%);经Log Rank (Mantel-Cox)检验,发现ST-5型患者1年内生存率高于ST-31型(P=0.027)。结论:本地区AIDS患者中,隐球菌病发病率较高,位于本院机会性感染第六位,多见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u1的新发现HIV患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少见,说明CD4+T淋巴细胞低是AIDS患者感染隐球菌的主要宿主危险因素。隐球菌病患者病死率高,是导致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院内死亡的首要病因。多因素分析显示,与12周内病死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未进行抗HIV病毒治疗、意识障碍和血清Cr>100μmol/l;提示入院时伴随意识障碍及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预后较差。所有死亡的隐球菌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小于50个/ul,提示患者均处AIDS晚期,其预后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密切相关。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并对HIV感染者及时进行cART,可能减少隐球菌病的发生机率和病死率。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是诊断隐球菌病的敏感方法,操作简便,可作早期快速诊断。本院收集的新生隐球菌菌株均为VN Ⅰ型,MLST分型以ST-5型为主,感染该型的患者病死率低于ST-31型。第二部分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临床研究目的:研究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霉菌病的诊断、治疗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患者离开流行区至患者发病的时间间距及是否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法:收集2006年9月—2014年8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及病史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分析各种临床指标与患者的预后;统计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离开该病流行区至起病时间间距,推测其潜伏期;收集密切接触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家属、医务人员血清,并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Mplp抗原和抗体,判断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否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结果:2006—2014年,本院感染科共收治AIDS患者1178例,其中57例确诊为PSM/AIDS合并感染,占AIDS住院人数4.8%。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33例(57.9%);胸部CT检测54例,46例(85.2%,46/54)有1项或多项异常,肺泡灌洗液和痰标本马尔尼菲青霉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90%(9/10)和70%(14/20):57例AIDS合并PM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8个/u1,CD4+T淋巴细胞计数≤50cells/ul占93.0%(53/57),仅29.8%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未发现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57例PSM/AIDS患者中,12周内病死率是21.1%(12/57),与PSM 12周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发病至PSM诊断时间长(OR 1.023,95% CI:1.006-1.041, P=0.009)和未做抗真菌治疗(OR 17.178,95%/CI:1.276-231.233, P=0.032);14例离开流行区后发病的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中,10例患者离开流行区12个月内发病(11—360天);本研究还发现1例无症状马尔尼菲青霉菌真菌血症患者,未接受任何抗真菌治疗,随访18个月后,仍然健在;本研究调查了参与诊治PSM/AIDS患者的24例医护人员、照顾PSM/AIDS患者的17例亲属和1例从事马尔尼菲青霉菌培养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这些密切接触者均未出现PSM相关症状,4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接触者Mp1p抗原及抗体阴性,均未发现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证据。另1例从事马尔尼菲青霉菌培养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从未到过PSM流行区,经过随访和检测,Mp1p抗原阴性,Mp1p抗体多次阳性,效价先升高,后下降,提示存在实验室感染,但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在中国湖北这个非PSM流行区,PSM/AIDS并不罕见。本院住院AIDS患者中,合并PSM人数接近于合并隐球菌病人数。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但未发现中性粒细胞缺乏者,提示与血液病、器官移植和肿瘤患者感染侵袭性真菌病的主要高危因素不同,AIDS合并PSM主要宿主危险因素是CD4+T淋巴细胞减少导致的严重细胞免疫缺陷。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多出现呼吸道症状,BAL和痰培养阳性率高。当AIDS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需将PSM纳入鉴别诊断。提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潜伏期存在较大差异,存在隐性感染,及时或早期诊断HIV感染,并进行cART,应能减少PSM/AIDS的发生或改善其预后。合并AIDS的PSM是全身播散性真菌病,大多数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诊断不及时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提高非PSM流行区医务人员对上述疾病的诊断水平,开发快速特异的血清诊断方法,对早期诊断和治疗AIDS/PSM患者,对减少其发生和改善预后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未发现PSM由患者传播给其他人的案例或证据,但有个别从事PM培养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PM(抗体多次阳性,但未发病)。第三部分AIDS患者合并隐球菌病或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血清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原诊断方法评估目的:真菌培养需时较长,显微镜形态学检查敏感性低,不利于早期诊断。探索和评估血清隐球菌抗原、马尔尼菲青霉菌Mplp抗原和抗体检测、GM实验和G实验对AIDS合并隐球菌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近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收治的AIDS合并隐球菌病患者血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AMB治疗前后血清,以及AIDS合并发热患者血清;分别用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法、Mplp抗原和抗体酶联免疫分析法、GM实验和G实验测定收集的血清样本,比较各种血清方法检测对AIDS合并隐球菌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AIDS人群中,血清隐球菌抗原检测诊断隐球菌病的敏感性达100.0%,特异性96.2%;隐球菌病患者血清马尔尼菲青霉菌Mplp抗原和抗体均阴性;仅4例隐球菌病患者血清GM抗原阳性;血清真菌(1-3)一β-D葡聚糖检测诊断隐球菌病的敏感性是45.0%。ELISA法检测血清Mplp抗原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4%和98.5%,ELISA法检测血清Mp1p抗体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5.0%和98.5%;36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的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敏感性仅2.8%;血清GM检测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5.8%和91.7%;血清真菌(1-3)-β-D葡聚糖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敏感性仅23.8%。结论:在AIDS患者中,血清隐球菌抗原检测诊断隐球菌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适合用于隐球菌病的临床诊断;血清GM抗原、真菌(1-3)-β-D葡聚糖、Mp1p抗原和抗体检测不适合用于隐球菌病的临床诊断。血清Mp1p抗原检测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望成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快速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方法;而血清Mp1p抗体检测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敏感性低,没有临床诊断价值。在目前缺乏商品化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特异性血清学诊断试剂时,血清GM抗原检测对PSM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血清真菌(1-3)-β-D葡聚糖和隐球菌抗原检测不适合用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诊断。

雷艳[6](2015)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阴性与阳性宿主马尔尼菲青霉菌性肺炎临床的比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总结马尔尼菲青霉菌性肺炎临床及影像特点并比较分析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马尔尼菲青霉菌性肺炎不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诊断60例马尔尼菲青霉菌性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HIV检查结果将60例分为HIV抗体阳性组:26例;HIV抗体阴性组:34例。总结并比较分析两组特点。结果:1、HIV抗体阴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1岁~64岁,发病年龄为43.25±20.02岁、病程120(59,249)天,HIV抗体阳性组男:24例,女2例,年龄1.7岁~65岁,发病年龄34.6±12.24岁、病程72(34,162)天,性别构成、年龄、病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HIV抗体阴性组合并其他基础疾病14例,阳性组5例。HIV抗体阴性组误诊肺结核10例,阳性组1例(P均小于0.01)。两组患者的诊断依据主要是从血骨髓皮损分泌物或组织培养、淋巴结活检取得病原学,肺部出现渗出性病变,抗生素治疗无效而确诊,HIV抗体阴性组早期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低,易误诊,病程长,易复发。少数HIV抗体阴性患者从痰、肺泡灌洗液、肺组织培养或病理取得病原学,但阳性率低(17.65%)。2、两组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咳嗽、咳痰、消瘦、乏力常见,可伴有皮疹或皮肤受累、肝脾淋巴结肿大但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别。HIV抗体阳性组患者持续高热多见,弛张热为突出表现;而阴性组患者病程中反复发热,无明显规律。HIV抗体阴性组呼吸困难(8例)较阳性组多见(2例)(P<0.05),前者在疾病进展后期才出现,后者在疾病初期时即可出现。HIV抗体阴性组患者肺部湿罗音、胸痛、肺外骨性疼痛(分别为26例,12例,16例)较阳性组(分别为7例,2例,0例)常见(P<0.05)。3、HIV抗体阳性患者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多见,升高少见,均有淋巴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比值相对增高,阴性组均出现明显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显着增高,而淋巴细胞正常,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小于0.05)。60例患者血清白蛋白(A)降低57例,均有球蛋白(G)增高,A/G比例倒置,ESR、CRP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抗体阳性组患者较阴性组转氨酶增高多见(P>0.05)。两组患者均可见肾功能损害,差异不明显。HIV抗体阴性患者CD4细胞计数降低仅6例,CD4/CD8>0.5,而阳性组降低达17例,比值<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胸部影像学检查均表现为斑片状渗出影、结节影、粟粒影、空洞及胸膜肥厚,HIV抗体阳性组以双侧弥漫病变为主,而阴性组单侧常见。HIV抗体阴性组较阳性组患者胸腔积液、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更多见,胸腔积液以单侧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破坏仅见于HIV抗体阴性组(12例)。5、HIV抗体阳性组PM性肺炎临床好转13例,恶化12例,死亡1例,肺炎复发1例;阴性组PM性肺炎好转、恶化、死亡分别为27例、6例、1例,肺炎复发9例,播散性复发2例。HIV抗体阴性组临床转归好于阳性组,但容易复发,以肺炎复发多见。结论1、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是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累及肺部的一种表现,除有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外,可表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乏力、消瘦、肺部湿罗音。胸部X片或CT表现斑片状渗出影、实变影、钙化影、结节影、粟粒影、空洞及胸膜增厚为共同特征,与细菌性肺炎、肺结核难以鉴别。2、两组比较,HIV抗体阴性组患者由于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低较阳性组诊断困难,常误诊而表现病程长、病情反复。HIV抗体阳性组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淋巴细胞降低,肺部以双侧弥漫性间质性损害为主要特征。而阴性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及淋巴细胞正常,全身炎症反应重,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痛、肺部啰音较阳性组更为突出。胸部影像学检查以单侧肺部病变渗出性或实变影为主,可伴胸腔积液、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肺外骨痛及溶骨表现。但容易复发。静脉应用抗真菌药物或联合雾化或肺内局部滴入二性霉素B,肺部病变完全吸收需要1~2月,但不是停药的指标,依照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治疗方案用足疗程。HIV抗体阴性组患者临床转归好于阳性组。

毛从政[7](2015)在《小鼠感染P.marneffei后机体免疫变化的实验研究:Th1/Th2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在其中的变化》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经呼吸道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病小鼠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索PM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类型。方法24只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2只。在PDA培养基上25℃培养7天的PM产生大量真菌孢子,将其制成活菌悬液,调整孢子浓度为5×107个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s,CFU)/ml;滴鼻经呼吸道感染实验组小鼠14天,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取部分肺组织进行真菌培养,部分肺组织经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后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及过碘酸锡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收集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法测定两组血清及 BALF 中的 IFN-γ、IL-12、IL-4、IL-10、IgG1、IgG2a 含量;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肺组织中转录因子T-bet、GATA-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组织经真菌培养7-10天,实验组12只小鼠肺组织培养后均有PM生长,镜下形态观察有典型PM特征,符合阳性标准,阳性率达到100%,病理改变均为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症反应,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部分病灶有融合倾向,局部有脓肿形成趋势,管壁周围巨噬细胞增多,PAS染色可见较多紫红色圆形PM孢子;实验组BALF及血清中IFN-γ、IL-12、IgG2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BALF及血清中IL-4、IL-10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BALF中IgG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中IgG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T-betmRNA及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GATA-3mRNA及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1)滴鼻经呼吸道感染可以使正常小鼠致病;(2)感染后小鼠其Th1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表达增强,Th2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表达减弱;显示Th1/Th2免疫失衡可能在PS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马晓平[8](2014)在《大熊猫阴道微生物多样性及部分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熊猫繁殖能力极低,种群数量较少,虽然近年来大熊猫人工繁育技术已取得显着成果,但总体还存在大熊猫屡配不孕等繁殖问题。阴道定植着数量巨大、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其对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菌性或真菌性阴道病是一种阴道微生物群落紊乱性疾病,可能与众多的不良后果如早产及感染性疾病等有关,尤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菌群组成和丰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熊猫的繁殖障碍因素很多,本研究拟通过培养和非培养方法研究大熊猫阴道内微生物,掌握其种群和丰度,为研究微生物在大熊猫繁殖障碍中的作用奠定基础。采用454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21只大熊猫阴道微生物种类及其优势菌种,同时研究了大熊猫阴道内可培养真菌种群及其部分高丰度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在21只大熊猫阴道样本中共检测到16 S rRNA优化序列224 110条,共分为6 650个OTUs,23个门,618个属,2 147个种,但其中有3个门,136个属,184个种无法鉴定。在各个不同分类水平上确定了优势种类。优势的门分别是:厚壁菌门(54.44%)、变形菌门(39.13%)、拟杆菌门(5.70%)、放线菌门(4.07%)等;优势的属分别是:链球菌属(21.14%),乳球菌属(13.63%),假单胞菌属(11.62%),肠球菌属(6.64%),罗尔斯通菌属(6.27%);优势菌种分别是解没食子酸巴氏链球菌亚种(14.28%)和双鱼乳球菌(11.79%)等。(2)乳球菌属(13.63%)和肠球菌属(6.64%)和乳酸杆菌属(0.01%)是大熊猫阴道中主要的产乳酸的微生物,最优势的是乳球菌属,乳酸杆菌属只占0.01%,不是大熊猫阴道内优势菌群。(3)在20只大熊猫阴道样本中共检测到真核生物18 S rRNA优化序列155 480条,共分为1 650个OTUs,2个界,14个门,92个属,34种动物(27种虫),70种真菌,27种植物。动物类的序列(98.1%)占优势的分别是:多细胞动物96.64%,扁形动物门1.28%,轮形动物门为0.13%;能鉴定到属的真菌共13个属,优势的分别是马拉色菌属(1.26%)、链格孢属(0.53%)、厚壁菌属(0.07%)、假丝酵母属(0.06%)、毕赤酵母属(0.01%)、耐冷酵母(0.01%)及毛孢子菌属(0.01%);寄生虫分别是Paraschneideria、肾形虫属、簇虫属、隐孢子虫属、鞭毛虫、单鞭毛虫属、内阿米巴属及变形虫等。但是,动物、真菌和植物均有较大部分序列未能分类鉴定,有待进一步研究。(4)通过对10只发情期大熊猫阴道分泌物的真菌培养、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共鉴定30种不同真菌,包含25种霉菌(83.33%)和5种酵母菌(16.67%)。(5)对大熊猫阴道分离链格孢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链格孢菌分离株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是玉米琼脂培养基和子囊孢子培养基;其次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沙氏琼脂培养基和察氏琼脂培养基;最不适宜该分离菌株培养的培养基是改良大米琼脂培养基。该菌在25℃中生长情况最好,在15℃、20℃及30℃中生长情况较差,在35℃环境中几乎不能生长。最适pH为pH6和pH7,在pH8~pH11中生长较差,最差的是pH4和pH5。最适合该菌生长的碳源是淀粉和麦芽糖,其次是葡萄糖、蔗糖和甘油,生长最差的是在乳糖中;在研究该菌生长的氮源中,硝酸钠生长情况最好,其次是草酸铵,在尿素中该菌的生长情况较差,在硫酸铵中几乎不能生长。(6)对大熊猫阴道中分离株链状假丝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链状假丝酵母菌菌体呈椭圆形,在玉米吐温培养基上长出分枝假菌丝和真菌丝,未见厚壁孢子,生长期生长曲线呈非对数,有分段,血清孵化未见芽管。葡萄糖、半乳糖、乙醇同化试验呈阳性,海藻糖、纤维二糖、棉籽糖、肌醇同化呈阴性;麦芽糖、半乳糖发酵试验呈阳性,葡萄糖、乳糖、菊糖、蔗糖发酵试验呈阴性;尿素试验呈阴性;耐放线菌酮试验呈阳性;显色反应呈绿色。本研究较全面掌握了大熊猫阴道内细菌及真核生物的种群、丰度及多样性。通过传统分离培养获得30种真菌,完成部分优势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是对前人零星报道大熊猫阴道内可培养微生物种群的大力拓展,填补了大熊猫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空白,为提高大熊猫的繁殖率提供基础数据。

赵亮,唐秀文,王梅竹,曹煜,牟丽丽,金方,李小玲,陈玉如,康颖倩[9](2014)在《中国南方地区马尔尼菲青霉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离及鉴定贵州、广西、广东各地临床分离的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通过微卫星基因多态性分析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方法从贵州、广西、广东地区临床病人标本中分离马尔尼菲青霉,通过形态学及ITS序列进行鉴定,运用多位点微卫星分型法(multilocus microsatellite typing,MLMT)和SPSS18.0软件对分离的马尔尼菲青霉进行基因多态性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贵州、广西和广东共收集鉴定马尔尼菲青霉临床株50株,3个微卫星位点PMMI、PMMII、PMMIII分别检测到29、9和8种等位基因,50株菌共分为47个微卫星型(PMMT);聚类分析将贵州及广西、广东地区马尔尼菲青霉分为6大类(Cluster1-Cluster 6)。结论贵州、广西、广东地区的马尔尼菲青霉具有较高的基因多态性,我国南方地区相邻省份马尔尼菲青霉的种群基因结构与地域分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钟华敏,谢永强,钟玉葵[10](2013)在《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鉴定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设计马尔尼菲青霉菌(PM)种特异性引物,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并结合传统的形态学检查,以达到可以在临床实验室进行快速诊断的目的。方法取患儿血液、骨髓进行真菌双相培养,观察真菌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并将培养物涂片进行一系列染色。针对PM 5.8S rRNA设计特异性PCR引物,采用核酸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PM为双相性真菌,于25℃为青霉相,于37℃为酵母相,并均有典型的菌落形态特征。染色可见菌体根据染色方法不同、形态不同呈现不同特征。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较好,与该菌属内的其他细菌间无交叉反应。结论 PM的特征性菌落形态对该菌有诊断价值,对该菌进行某些简单的染色可作为快速诊断与鉴别该菌的主要辅助手段,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检测PM中的应用可以大大缩短临床的诊断时间,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度和效率。

二、马尔尼菲青霉菌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尔尼菲青霉菌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后lncRNA NR046269及其对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APOL1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015-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IFN-γ抗体介导的非HIV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与HLA-DRB1/DQB1多态性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性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马尔尼菲篮状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主要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2014-2017
    年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不同免疫状态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6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进展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或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第一部分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人群和资料收集
    2.2 主要设备
    2.3 主要试剂
    2.4 主要溶液配制
    2.5 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
    2.6 新生隐球菌培养和鉴定
    2.7 新生隐球菌的MLST分型
    2.8 患者预后分析
3 结果
    3.1 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3.2 各种方法诊断隐球菌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3 隐球菌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3.4 隐球菌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3.5 新生隐球菌MLST基因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4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研究
5 材料与方法
    5.1 研究人群和资料收集
    5.2 血清标本采集
    5.3 主要设备仪器
    5.4 主要试剂
    5.5 血清Galactomannan(GM)抗原检测
    5.6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离开流行区至起病的时间间距
    5.7 接触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人群血清Mp1p抗原和Mp1p抗体检测
    5.8 统计学分析
6 结果
    6.1 本研究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一般情况
    6.2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临床特征
    6.3 HIV感染的诊断时间和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时间
    6.4 实验室检测结果
    6.5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6.6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离开流行区至起病的时间间距
    6.7 接触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人群血清Mp1p抗原和Mp1p抗体检测
    6.8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调查
7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AIDS患者合并隐球菌病或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血清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原诊断方法评估
8 材料与方法
    8.1 研究人群血清标本收集
    8.2 主要实验仪器
    8.3 主要试剂
    8.4 血清样本检测
    8.5 统计学分析
9 结果
    9.1 患者血清收集情况
    9.2 各种检测方法诊断隐球菌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9.3 ELISA法检测血清Mp1p抗原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9.4 ELISA法检测血清Mp1p抗体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9.5 隐球菌抗原、GM试验和G试验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9.6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AMB治疗前后Mp1p抗原和抗体OD450的比较
    9.7 真菌血症和非真菌血症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血清Mp1p抗原和抗体OD450的比较
10 讨论
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阴性与阳性宿主马尔尼菲青霉菌性肺炎临床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与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7)小鼠感染P.marneffei后机体免疫变化的实验研究:Th1/Th2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在其中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主要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致谢
2012年-2015年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8)大熊猫阴道微生物多样性及部分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领域的研究进展
        1 DNA指纹图谱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1.1 T-RFLP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1.2 DGGE/TGGE在生殖道微生物中的进展
        1.3 RAPD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1.4 AFLP在生殖道微生物中的进展
        1.5 SSCP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2 核酸探针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2.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2.2 基因芯片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3 基于PCR的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3.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第二章 组学时代泌尿生殖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1 宏基因组学的产生背景
        2 宏基因组中的泌尿生殖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2.1 女性阴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2.2 女性尿液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2.3 男性泌尿生殖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2.4 动物阴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2.5 宏基因组在检测阴道微生物分型中的应用
        3 宏转录组研究阴道微生物群落功能
    小结
    参考文献
下篇 试验研究
    第三章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大熊猫阴道细菌多样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仪器
        1.1.2 主要试剂
        1.1.3 大熊猫阴道样本的来源
        1.1.4 大熊猫阴道样本的采集
        1.2 方法
        1.2.1 基因组DNA抽提及鉴定
        1.2.2 454焦磷酸测序
        1.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样品采集结果
        2.2 PCR预试验电泳检测
        2.3 标准曲线
        2.4 定量
        2.5 统计分析结果
        2.5.1 焦磷酸测序结果
        2.5.2 OTU聚类分析
        2.5.3 多样性分析(Alpha-diversity)结果
        2.5.4 稀释性曲线(Rarefaction cuve)分析结果
        2.5.5 Shannon-Wiener曲线分析结果
        2.5.6 分类学分析(Taxonomy)
        2.5.7 群落结构分析(CommunityStructure)
        2.5.8 Heatmap
        2.5.9 PCA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结果
        3 讨论
        3.1 生物信息学分析讨论
        3.2 产乳酸的微生物分析
        3.3 产乳酸的微生物在生殖道中的作用
        3.4 微生物引起大熊猫繁殖困难的可能原因分析
        3.5 研究方法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大熊猫阴道真核生物多样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仪器
        1.1.2 材料
        1.1.3 大熊猫阴道样本的来源
        1.1.4 大熊猫阴道样本的采集
        1.2 方法
        1.2.1 基因组DNA抽提及鉴定
        1.2.2 454焦磷酸测序
        1.2.3 PCR正式试验
        1.2.4 荧光定量
        1.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样品采集结果
        2.2 PCR扩增结果
        2.2.1 预试验9个样本DNA提取结果
        2.2.2 重复试验12个样本DNA提取结果
        2.3 标准曲线
        2.4 定量
        2.5 统计分析结果
        2.5.1 焦磷酸测序结果
        2.5.2 OTU聚类分析
        2.5.3 多样性分析(Alpha-diversity)结果
        2.5.4 稀释性曲线(Rarefaction curve)分析结果
        2.4.5 shannon-Wiener曲线分析结果
        2.5.6 分类学分析(Taxonomy)
        2.5.7 群落结构分析(Community Structure)
        2.5.8 Heatmap
        2.5.9 PCA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结果
        3 讨论
        3.1 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3.2 在各个水平上的分类
        3.2.1 在门水平上的分类
        3.2.2 在属水平上的分类
        3.2.3 在种水平上的分类
        3.3 大熊猫繁殖障碍相关微生物种群与致病性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大熊猫阴道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仪器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培养基
        1.1.4 部分溶液的配制
        1.1.5 PCR引物
        1.2 方法
        1.2.1 采样
        1.2.2 真菌的分离培养
        1.2.3 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1.2.4 真菌rDNA序列分析
        1.2.5 测序鉴定
        2 结果
        2.1 霉菌的形态学特征
        2.2 类酵母样真菌的形态学特征
        2.3 酵母样真菌的形态学特征
        2.4 电泳结果
        2.5 真菌鉴定结果
        3 讨论
        3.1 大熊猫阴道可培养真菌种类组成分析
        3.2 真菌鉴定方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3.3 大熊猫阴道真菌种群及对繁殖的影响
        3.4 大熊猫阴道样本中最常见真菌种群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大熊猫阴道链格孢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1.2 主要仪器
        1.3 培养基
        1.4 生态因子对链格孢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1.4.1 不同培养基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1.4.2 不同温度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1.4.3 不同pH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1.4.4 不同碳源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1.4.5 不同氮源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态因子对链格孢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2.1.1 不同培养基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2.1.2 不同温度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2.1.3 不同pH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2.1.4 不同碳源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2.1.5 不同氮源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大熊猫阴道链状假丝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菌种
        1.2 材料及器材
        1.2.1 试验材料
        1.2.2 器材
        1.2.3 培养基
        1.3 试验方法
        1.3.1 菌种活化
        1.3.2 菌落观察
        1.3.3 菌体菌丝观察
        1.3.4 生长曲线
        1.3.5 芽管试验
        1.3.6 链状假丝酵母菌的生化特性
        2 试验结果
        2.1 菌落形态
        2.1.1 S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2.1.2 玉米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2.2 菌体
        2.2.1 菌体形态
        2.2.2 菌体大小
        2.3 菌丝
        2.3.1 假菌丝形态
        2.3.2 真菌丝形态
        2.3.3 链状假丝酵母菌假菌丝与真菌丝的特点
        2.4 孢子
        2.5 生长
        2.5 芽管试验
        2.6 链状假丝酵母菌的生化特性
        2.6.1 碳源同化试验
        2.6.2 糖酵解试验
        2.6.3 尿素试验
        2.6.4 耐放线菌酮试验
        2.6.5 显色试验
        3 讨论
        3.1 菌体形态大小差异
        3.2 假菌丝分枝点
        3.3 菌体菌丝关系
        3.4 生长过程
        3.5 生化试验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创新之处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成果、科研项目及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9)中国南方地区马尔尼菲青霉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10)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鉴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
        1.1.2 临床表现特征
        1.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方法
        1.2.1 标本培养与培养物染色涂片
        1.2.2 基因组DNA提取
        1.2.3 PM的检测
2 结果
    2.1 形态学结果
        2.1.1 菌落特征
        2.1.2 显微镜下菌体特征
        2.1.3 不同形态培养物涂片染色结果
    2.2 分子生物学试验结果
3 讨论

四、马尔尼菲青霉菌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后lncRNA NR046269及其对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 李海敏.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1)
  • [2]IFN-γ抗体介导的非HIV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与HLA-DRB1/DQB1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 宁心强.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8)
  • [3]马尔尼菲篮状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D]. 庞燕.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1)
  • [4]不同免疫状态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60例临床分析[D]. 叶萍.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3)
  • [5]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或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D]. 郑金鼎. 武汉大学, 2015(03)
  • [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阴性与阳性宿主马尔尼菲青霉菌性肺炎临床的比较分析[D]. 雷艳. 广西医科大学, 2015(01)
  • [7]小鼠感染P.marneffei后机体免疫变化的实验研究:Th1/Th2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在其中的变化[D]. 毛从政. 广西医科大学, 2015(01)
  • [8]大熊猫阴道微生物多样性及部分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D]. 马晓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7)
  • [9]中国南方地区马尔尼菲青霉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J]. 赵亮,唐秀文,王梅竹,曹煜,牟丽丽,金方,李小玲,陈玉如,康颖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01)
  • [10]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鉴定方法研究[J]. 钟华敏,谢永强,钟玉葵. 职业与健康, 2013(22)

标签:;  ;  ;  ;  ;  

马尔尼菲青霉菌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