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野中的潜在课程

德育视野中的潜在课程

一、德育视野中的潜在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郝婧[1](2016)在《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品格教育历史悠久,从殖民时期至20世纪初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0世纪2080年代,受文化相对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个人主义思潮、道德认知理论和澄清价值理论的不断冲击,加上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撼动,品格教育一度衰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回归、严重的社会道德危机以及认知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暴露出来的弱点等原因,品格教育重新受到重视。在经历了不同时期起起落落的曲折过程之后,品格教育最终强势占据了当今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位置,并确立了与传统品格教育相区别的“新品格教育”理念。从衰落到复兴,其背后蕴藏的复杂原因值得所有后发国家予以高度重视和警醒。新品格教育运动在美国影响深远,到20世纪90年代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运动。如今,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品格教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道德教育运动,形成了具有现代特色的学校道德教育理论和模式,被认为是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托马斯·里克纳博士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育系教授,着名道德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新品格教育运动主要领导者之一,被誉为“新品格教育之父”。40多年以来,里克纳从儿童发展心理学逐步转向品格教育。从年轻时追随皮亚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到后来逐步构建起了自己的品格教育思想体系。他对品格和品格教育下的定义,确立的品格教育基本原则和评估标准,以及针对学校、家庭、社区品格教育提出的各种措施等,成为美国新品格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价值观和品格教育全方位方案”即学校品格教育的12种综合策略,是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且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实践模式。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在内容上,重视传统美德的价值,确立了尊重与责任作为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在方法上,主张道德主体内在的自觉与外在控制的统一,即反省式灌输,强调教育者的权威和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主张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品格教育,在学校中和课堂上创建民主的道德氛围;在途径上,倡导全方位的品格教育,提出创建品格学校、品格家庭和品格社区等。这些都体现了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从中也可以看出里克纳倡导的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的不同。论文以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为背景,首先对品格和品格教育进行了概念辨析,论述了品格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并从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对品格教育进行了整体概括,总结了新品格教育的主要特点。品格教育是教授美德和核心道德价值、培养德性的有意识的道德教育活动,主要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进行,通过讲授、训诫、榜样、灌输、奖惩等方式向青少年传递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品格。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回归后的品格教育是传统品格教育在全球化和现代性背景下的发展和创新,是一种综合了多种现代道德教育方法并不断实现自身完善的新模式。新品格教育认为,存在着一些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有助于人们走向成功和生活幸福的价值观和美德。所有这些观念都需要传授给青少年,但传授的方法不再仅仅是单一的灌输,而是更加注重在道德实践中去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格习惯。新品格教育还吸收、借鉴了认知发展理论的阶段法和讨论法以及价值澄清理论中的许多积极因素,因而,它不同于旧式的品格教育。它不是传统品格教育的简单复归,而是适应美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美国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在道德教育领域的一种新的超越和创造。论文的主题是托马斯·里克纳及其品格教育思想。因此,从第二章到第四章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里克纳本人及其主要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就,对里克纳撰写的10部专着和有代表性的8篇文章做了简要的介绍。第三章探讨了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论述了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杜威、皮亚杰、埃里克森、柯尔伯格等学者和他们的理论对里克纳的影响,以及宗教带来的影响。第四章主要论述了里克纳的品格定义,核心价值理念以及实践策略。通过对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研究,可以充分了解品格教育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内容的分析研究,可以深刻理解新品格教育的本质,以及当今品格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里克纳提出的品格教育实践模式的分析研究,可以借鉴和学习许多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有助于提升我国道德教育实践的效果。最后一章主要是对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进行整体评价,概括了它的主要特点与不足之处。在论述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时,主要是从学校职能转变、教师行动研究和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道德共建等三方面展开论述。

党国金[2](2013)在《浅谈心里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变迁导致了社会健康以及和谐社会的概念有了新的变化。我国社会结构在近年来的变化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模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的是社会要求人的共性,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初中生心里障碍,培育符合社会要求人的教育学科。本文以心理教育为出发点,探讨心里教育在初中思想教育中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够为我国初中思想教育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

周晓波[3](2011)在《中美德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美德育比较研究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日益频繁,合作化程度愈来愈高,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以更为客观的态度看待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文化。作为我国上层建筑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更要顺应时代要求,对其他各国的德育进行客观的比较研究和辩证的借鉴吸收,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德育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德育进行比较研究是德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和需求的产物。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与美国作为有世界性影响的两个大国,尽管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相互一致的”①。美国立国时间不长,但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适应其社会和教育目标的德育体系。通过中美两国德育的比较,可以揭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环境下德育的普遍规律,可以借鉴与吸收美国德育的成功经验,推进我国德育改革。这样对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我国德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发展和发挥我国德育固有的特色与优势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德育的建设问题将会大有裨益。特别是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外部世界的影响带来了全社会的急剧变迁,使我国德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了解国外德育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德育的成功经验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寻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德育新路径,是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中美两国的德育在许多方面表现不同。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两国德育教育又呈现出相互学习、相互吸引的趋势。本文以中美两国德育为研究对象,从两国的德育理论入手,对两国德育的理论流派、德育目标、德育途径、道德教育理念、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进行了比较,找到了两国德育的共性和差异,对出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总结了美国德育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中国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美国德育的可借鉴之处和我国德育的对策,对21世纪中国德育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展望。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德育、比较德育的涵义以及中美德育传统理论,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德育理论和美国德育的三个主要流派,本人重点介绍了儒家的德育思想,因为中国的德育理论几经更迭,但都能从中国古代的德育理论中找到根基,无论德育理论与实践如何变化,中国古代德育理论的影响力至今犹在。美国的德育理论首推杜威,他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道德的强迫灌输。道德认知发展理沦和价值澄清理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新的德育理论,是对这一时期美国在经济繁荣、科技进步与社会危机和道德混乱出现悖论的状态所做出的反应。在这里,本人将以上三个理论取出来进行较具体的介绍和分析,以便了解美国德育的特点。第二章:主要介绍中美德育的主要差异,分别对中美德育培养目标、实施途径、家庭道德教育、学校德育、道德教育理念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发现:中美确定德育目标的指导思想不同,我国主要强调以“社会为本”即“社会第一”,德育目标追求的是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美国则以“个人为本”即“个人第一”,追求的是个人的理想和权利。在剖析中美道德教育差异的根源时,中美道德教育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教育价值观念不同。其根源是扎根于基本道德,在长期的人类历史中起到社会生活普遍性规范的,就是民主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伦理,这也是美国式的道德价值的基本取向。第三章论述了美国德育的成功经验和中国德育存在的问题。美国道德教育的成功,总的来说是对传统道德教育进行批判的结果,是从批判传统的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开始其理论建设的。在杜威看来,健康的道德教育一定是反对灌输、尊重儿童个性自由的教育。至于中国德育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目标定位空乏,远离现实生活;实践模式僵化,创造性彰显不足;活动注重形式,难以激发参与热情。第四章是本人写作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通过比较鉴别,我们应借鉴美国道德教育的哪些方面,文中介绍了美国现代道德教育模式,即借鉴纽曼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和美国的性格教育模式,提出了发展德育活动课程,构建活动课程模式的设想。同时借鉴美国德育方法的隐蔽性,形成多方位的渗透模式,本人重点分析了美国隐性课程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提出了隐性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显着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第五章是本人的收官之笔,在借鉴美国德育相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跟时代脉搏,提出中国德育的历史走向,即德育理论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德育实践的个性教育和责任教育,目前很薄弱的社区道德教育和充满前途和希望的网络德育。本章的重点是面对新世纪,学校德育应贯彻的理念应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指导下,从人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它旨在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从根本上说,这也正是我国德育改革深化的目标。本文通过对中美道德教育的比较,进一步理清了美国道德教育发展的脉络,美国道德教育的可取之处,进一步弥补了我国全方位开放中对道德教育借鉴较少的现实,同时也以开放的视角面对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

姜言言[4](2011)在《试论电大校园文化中的隐性德育课程》文中研究指明电大隐性德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而言的,校园文化是电大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探讨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及与校园文化的密切关系、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等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提升校园文化来塑造高尚的人、优化社会环境造就文明的人,张扬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最终实现隐性德育的目的。

张福英[5](2010)在《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 ——基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文中提出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采用道德两难讨论的方法对10-16岁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并进而提出了关于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和德育策略。本文做了如下三方面的工作:在科尔伯格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等六个地区的634名青少年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科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城市和农村青少年被试的道德认知存在显着差异,城镇和农村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也存在明显差异。但男女学生间、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学生间的道德阶段并不存在显着差异。本文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针对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提出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创新和科学化的建议和对策,主张改变我国传统德育的灌输方法,加强我国青少年道德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促进青少年道德认知研究的创新和科学化。

叶一舵[6](2010)在《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虽然台湾学校辅导在华人社会的学校教育中具有“样本意义”与“样板价值”,但台湾学校辅导的发展迄今还是一个尚未进行系统化研究的领域。本研究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采用“纵横贯通”与“史论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文献法、历史比较、个案研究、口述历史(访谈)以及现场考察等方法,对学校辅导的发展作较为系统的研究。台湾学校辅导的兴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50多年来,学校辅导历经以下发展进程并体现不同的发展任务与发展特征:(1)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学校辅导开始萌芽。其中,侨生教育成为直接的推动力量,侨生辅导成为学校辅导的开端。(2)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学校辅导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为其建制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3)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以“九年国教”在国中全面推行辅导工作为标志,学校辅导正式建制并成为一种教育制度。(4)20世纪80年代,学校辅导进入一个全面推展与不断完善的阶段,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辅导工作体系。(5)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随着“辅导工作六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学校辅导的专业效能得到全面提升。(6)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伴随着教育改革运动的“统整”理念及政策变革,学校辅导在充满争议中进行着艰难的转型。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台湾学校辅导的发展具有自身突出的特点,有自己的成功经验,也有一些不足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学校辅导的发展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而这些,也都给正处于探索推进阶段的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姜言言[7](2010)在《试论电大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文中研究指明隐性德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的范畴。通过对隐性德育课程的涵义、分类与建设探讨,指出电大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是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开展多层次校园文化活动,是精神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进而实现隐性德育的目的。

张祥义[8](2009)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社会的变化发展,不断进步,健康所包容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精确,在身体健康基础之上,又增加自我发展与人际关系和谐两个方面。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偏重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觉悟,注重的是社会要求人的共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完善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二者相辅相成。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对中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规律的探索总结。本文分析了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心理教育的必要性以及途径和方法。

张文鸯[9](2008)在《隐性德育课程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课程问题总是居于中心地位。我们通常所称的学校课程是明确的、事先编制的,即显性课程,也称常规课程、正式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德育课程,即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各种方

刘萃[10](2008)在《中美高校德育的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美高校德育各有千秋,它们都是当代道德实践的产物,都是对当代高校道德实践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探讨,因而都有其存在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的价值。中美两国高校德育的比较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从比较中找差异,从差异中找原因,批判地吸收和借鉴美国高校德育的成功经验,为新世纪我国高校的德育改革,开拓某些有价值的思路。第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于高校德育工作有待加强,借鉴美国成功的德育经验对我国德育有所裨益。接着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德育及高校德育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考察了中美两国高校德育的现状,阐述了中美两国高校各自的德育目标定位、德育的主要内容及德育实现的方法途径,并指出了其中的成绩和不足。第三部分,重点进行中美高校德育比较。本部分第一层次通过分析通过比较两国的德育目标,全面了解和把握两国德育目标的发展变化和趋势;第二层次对比了中美高校德育内容的差异;第三层次是中美高校德育途径方法的差异性分析,总结出当前和未来高校德育实施方法的共同趋向。第四部分,中美两国高校德育受到本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式的制约,同时德育方法的选择又深刻地影响着德育目标、任务、内容的落实。因此,对产生中美高校德育差异的进行了归因探析,从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理论方面,我认为中国的德育理论基础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德育理论;美国的德育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认知发展论、人文主义和社会学习论;中国的价值取向是以群体为基础,而美国的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中国的德育政策体系庞大,内容繁多,欠缺一定的可操作性,美国的德育教育政策制定详细说服力和可行性强。第五部分,论述中美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获得的启示,对我国高校德育建设提出五方面建议:一是加强对德育理论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德育工作者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施德性养成教育;三是改革僵化的“教条”式德育课程,重视隐蔽的德育课程;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德育社会环境;五是加强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二、德育视野中的潜在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育视野中的潜在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1)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理由
    二、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国内研究综述
    三、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国外研究概况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思路及框架
第一章 美国品格教育总论
    第一节 品格和品格教育概念辨析
        一、character和character education的中文译法
        二、品格和品格教育的含义
    第二节 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品格教育阶段(殖民地时期到20世纪初)
        二、品格教育衰落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到80年代早期)
        三、品格教育复兴即新品格教育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到80年代早期)
    第三节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概览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标准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三、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 托马斯·里克纳—美国“新品格教育之父”
    第一节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到新品格教育领导者
        一、里克纳其人
        二、里克纳的主要学术研究经历
        三、里克纳的性教育思想
        四、里克纳创建的着名品格教育机构—尊重与责任中心
    第二节 里克纳的主要学术成就
        一、里克纳公开出版的着作
        二、里克纳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章、学术会议论文和项目研究报告
        三、里克纳在网站上公开发表的文章
第三章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探析
    第一节 德性伦理学是品格教育的哲学伦理学基础
        一、德性伦理学对品格教育的影响
        二、品格教育者们分别支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三、里克纳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传统
        四、当代伦理学的影响—麦金太尔的德性论
    第二节 宗教对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宗教和品格教育
        二、托马斯主义—阿奎那的德性论
        三、新托马斯主义思潮
    第三节 实用主义思潮对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实用主义思潮
        二、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第四节 心理学是品格教育的重要基础
        一、人格心理学对品格教育的影响
        二、发展心理学和道德发展理论
第四章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里克纳的品格定义
        二、里克纳的品格定义中包含的内容
        三、里克纳重新阐释的品格定义
        四、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尊重与责任
    第二节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中的实践策略
        一、学校策略
        二、家庭策略
        三、社区策略
        四、里克纳的品格教育实践策略是一种综合教育模式
    第三节 里克纳确立的有效品格教育的原则和评估标准
        一、对品格教育进行评估的必要性
        二、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和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
        三、评估的具体方法
第五章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评价和启示
    第一节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评价
        一、里克纳是注重实践的思想者
        二、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整体评价
        三、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不足
        四、从马克思的人格理论出发探析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
    第二节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基于品格转变学校职能
        二、借鉴品格教育实践策略,加强教师行动研究
        三、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共建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浅谈心里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初中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2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教育的现状
3 心理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
    3.1 建立德育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的体系
    3.2 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3.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3.4 丰富教育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3)中美德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四、本选题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五、本选题的创新点和难点
第1章 德育理论概述
    1.1 德育概念界定
        1.1.1 德育的涵义
        1.1.2 德育过程的理解对概念的影响
        1.1.3 比较德育
    1.2 中美传统德育理论
        1.2.1 中国古代的德育理论
        1.2.2 美国德育的主要流派
        1.2.3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比较
        1.2.4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文化探究
第2章 中美德育差异
    2.1 中美德育培养目标的比较
        2.1.1 中国德育的培养目标
        2.1.2 美国德育的培养目标
        2.1.3 中美学校德育目标的相同之处
        2.1.4 中美学校德育目标的差异
    2.2 中美德育实施途径的比较
        2.2.1 中美家庭道德教育的比较
        2.2.2 中美学校德育实践的异同分析
第3章 美国德育的成功经验和中国德育存在的问题
    3.1 美国德育的成功经验
        3.1.1 反对灌输尊重学生的理性能力和自主意识
        3.1.2 多学科共同构建德育理论大厦
        3.1.3 转变教育观念,拓宽道德教育渠道
        3.1.4 美国德育在实践上的成功之处
    3.2 中国德育存在的问题
        3.2.1 目标定位空乏,远离现实生活
        3.2.2 实践模式僵化,创造性彰显不足
        3.2.3 活动注重形式,难以激发参与热情
    3.3 中国德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传统的应试教育是造成德育缺失的主要原因
        3.3.2 功利主义教育传统忽视学生的实际行动能力发展
第4章 中国德育的对策
    4.1 借鉴美国德育的立体教育模式,创新我国德育模式
        4.1.1 借鉴纽曼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
        4.1.2 发展德育活动课程,构建活动课程模式
        4.1.3 借鉴美国性格教育模式,夯实德育基础
    4.2 借鉴美国德育的隐性课程,形成多方位的渗透模式
        4.2.1 隐性课程的影响和内涵的分析
        4.2.2 德育的隐性课程与道德教育实践
第5章 中国德育的历史走向
    5.1 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整合的德育理论
        5.1.1 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
        5.1.2 尊重学生需要的个性教育
        5.1.3 走向自觉的责任教育
    5.2 建立起社区建设活动的机制
        5.2.1 借鉴美国社区建设经验
        5.2.2 创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
    5.3 构建学校网络德育管理模式
        5.3.1 网络德育发展的根据和条件
        5.3.2 学校网络德育的基本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 ——基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1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概述
        2.1.1 理论产生的背景
        2.1.2 理论的体系结构
    2.2 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2.2.1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积极作用
        2.2.2 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调查
        3.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3.1.2 调查方法和工具的确定
        3.1.3 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现状
    3.2 道德认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思考
        3.2.1 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2 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归因思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加强黑龙江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对策
    4.1 加强德育理论研究
        4.1.1 探索与时俱进适合当前实际的德育新途径
        4.1.2 辨证地分析与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
    4.2 德育理论要与实践密切联系
        4.2.1 道德教育应该回归生活
        4.2.2 道德教育应该人性化
        4.2.3 道德教育情境的创设
    4.3 促进青少年德育工作科学化
        4.3.1 道德教育要循序渐进
        4.3.2 用发展的观点进行道德教育
        4.3.3 评价方法要科学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6)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导论
    第一节 "学校辅导"及其发展研究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第三节 学校辅导发展的历史分期
第一章 台湾学校辅导缘起的历史背景(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
    第一节 心理辅导运动与台湾的学校辅导
    第二节 台湾的社会变迁与学校辅导
    第三节 台湾的教育革新与学校辅导
    第四节 台湾的侨生教育与学校辅导
    第五节 讨论与结论
第二章 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的实验探索(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
    第一节 儿童心理卫生实验——以"东门方案"为例
    第二节 学校辅导的其他实验探索
    第三节 "中国辅导学会"的早期开拓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台湾学校辅导的建制与推行(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
    第一节 "指导活动"课程标准及相关法规
    第二节 教育行政中辅导的组织与管理
    第三节 学校辅导人员的培育与任用
    第四节 校外社会辅导机构的创设——以"张老师"机构为例
    第五节 各级学校辅导工作的开展
    第六节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台湾学校辅导的全面推展(20世纪80年代)
    第一节 学校辅导实施体系的进一步健全
    第二节 辅导人员培育、任用制度的不断完善
    第三节 学校辅导法规建设的繁荣
    第四节 校外社会辅导机构的拓展——再以"张老师"机构等为例
    第五节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台湾学校辅导专业效能的提升“辅导工作六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
    第一节 “辅导工作六年计划”的缘起
    第二节 “辅导工作六年计划”的内涵及构成
    第三节 “辅导工作六年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台湾学校辅导的"统合"与转型(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第一节 教育改革运动与学校辅导工作
    第二节 "青少年辅导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三节 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教训辅"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
    第四节 "九年一贯课程"中的辅导活动
    第五节 讨论与结论
结语
    第一节 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的总结与反思
    第二节 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对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附录1 台湾学校辅导发展大事纪要(1950-2008)
附录2 台湾学校辅导学者访谈录(节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初中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2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教育的现状
3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 建立和健全德育和心理教育的联系
    3.2 开展学生心理调查, 了解、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况
    3.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3.4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9)隐性德育课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特征
    1. 影响方式的内隐性。
    2. 涉猎范围的宽广性。
    3. 产生作用的深刻性。
    4. 隐性德育课程的非学术性。
    5. 隐性德育课程与显性德育课程划分的相对性。
二、隐性德育课程的类别
    1. 物质范畴的隐性德育课程。
    2. 精神范畴的隐性德育课程。
    3. 制度范畴的隐性德育课程。
三、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
    1. 价值导向功能。
    2. 陶冶熏陶功能。
    3. 自律规范功能。

(10)中美高校德育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选题缘由
        1. 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 高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必要性
        3. 中美高校德育的可比性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成果分析
    (四) 概念界定
        1. 德育
        2. 高校德育
    (五)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比较分析法
二、中美高校德育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高校德育的概述
        1. 中国高校德育目标
        2. 中国高校的德育内容
        3. 中国高校的德育方法及途径
    (二) 美国高校德育的概述
        1. 美国高校德育目标
        2. 美国高校的德育内容
        3. 美国高校的德育方法及途径
三、中美高校德育的差异性比较
    (一)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的比较
        1. 德育目标的指向不同
        2. 政治属性的表征程度不同
        3. 反映的道德历史和民族传统不同
    (二) 中美高校德育内容的差异比较
        1. 指导思想不同
        2. 社会价值观反映不同
        3. 取材来源不同
    (三) 中美高校德育途径的差异比较
        1. 课程设置的差异
        2. 课程教学方法的差异
        3. 课外活动差异
        4. 对学生成长的全面指导程度不同
四、中美高校德育差异性的归因探析
    (一) 中美高校德育理论基础的差异性
        1. 中国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
        2. 美国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
    (二) 中美高校德育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1. 中国德育价值取向
        2. 美国德育价值取向
    (三) 中美两国政策导向的差异性
        1. 中国教育政策
        2. 美国教育政策
五、美国高校德育经验对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一) 加强对德育理论的研究,为德育工作者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施德性养成教育
    (三) 改革僵化的“教条”式德育课程,重视隐蔽的德育课程
        1. 德育课程与文、理、工等专业课等课程结合
        2. 德育课程与环境教育相结合
        3. 德育课程与信息教育相结合
    (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德育社会环境
    (五) 加强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德育视野中的潜在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研究[D]. 郝婧. 兰州大学, 2016(06)
  • [2]浅谈心里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J]. 党国金.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2)
  • [3]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 周晓波. 吉林大学, 2011(08)
  • [4]试论电大校园文化中的隐性德育课程[J]. 姜言言.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
  • [5]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 ——基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D]. 张福英.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6)
  • [6]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D]. 叶一舵.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1)
  • [7]试论电大隐性德育课程建设[J]. 姜言言.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1)
  • [8]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 张祥义.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7)
  • [9]隐性德育课程探析[J]. 张文鸯.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11)
  • [10]中美高校德育的差异性研究[D]. 刘萃. 广西师范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德育视野中的潜在课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