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总目录

2003年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总目录

一、2003年长春工业大学学报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乔红斌,张大伟,田雪梅,金玲[1](2021)在《有机固体润滑涂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结合有机涂层的主要特点,对比分析了4类碳素材料(石墨、金刚石、石墨烯和碳纳米管)、4类纳米氧化物(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碳化物和氮化物对涂层摩擦磨损和力学性能的改善,系统对比概述了有机固体润滑涂层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机固体润滑涂层未来的研究方向。

杜丽[2](2020)在《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厘清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及毒、效特点,搜集历代乌头方剂,构建方药数据库,对炮制、用量、用法、剂型、配伍药物、主治病证等进行数据挖掘,探讨乌头增效减毒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法梳理中医历代文献方药资料,探讨乌头的毒效特征及影响毒效的相关因素,考辨川、草乌分化应用的由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乌头的增效减毒方法及其与主治病证相关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1.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至少在唐朝后期,已早于宋代本草记述而先于临床应用。2.川、草乌的毒效特点为疏利迅速、开通关腠,大辛大热、祛风逐寒,毒紧性烈、善起沉疴,引经报使、直达病所;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包括剂型、炮制、用法、用量、病证、配伍、体质等。3.通过合理配伍可增效减毒,常用方法有:配伍辛味之品以祛邪,诸辛并用,祛风湿邪,辛温同用,祛瘀止痛;配伍辛香之品以行气活血;配伍苦咸寒之品以疗痈疡;配伍息风止痉药以疏风;配伍温里之品以温脏祛寒;配伍有毒药物以毒攻毒。配伍甘味之品以缓毒;配伍益气补脾之品以扶正克毒;配伍酸敛药物以制辛烈;配伍滋阴之品以防伤阴;配伍寒凉药以制热毒。4.川乌最常配伍温里、祛风寒湿、补虚、息风止痉、祛痰、活血化瘀等药物,如肉桂、防风、当归、天麻、天南星、川芎等,主要治疗痹证、中风、痛症、疮疡病类、头痛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虚寒证、风寒湿证、痰瘀互结证、寒凝气滞证等。草乌最常配伍祛风湿、祛痰、活血化瘀、息风止痉、补虚、温里等药物,如羌活、半夏、乳香、天麻、甘草、干姜等,主要治疗疮疡病类、痹证、痛症、骨伤科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风寒湿证、热毒证、风寒冷毒证等。结论:1.乌头毒效一体,其祛风逐寒、温经止痛之效与辛烈温燥之毒,皆源于其味之辛、性之热。2.川乌、草乌二者的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温经逐寒,通痹止痛,其主要中毒机制为倾损中和、泄人真元、燥热耗阴、损伤胎元,草乌的药力更强、毒性更大,川乌毒性稍缓、兼有温补之功。3.古代乌头多以炮制品入药。川乌、草乌多配伍辛、温,归肝经、脾经的药物。4.性味既是乌头毒、效之源,亦是影响毒效发挥的关键。合理调整乌头剂量,可控毒减毒,结合给药途径、剂型、主治病证、年龄、体质等因素,酌情施药,是保证乌头临床安全用药的有效方法。

林蕴臻[3](2020)在《明代建阳刊刻《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本的风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福建建阳自两宋以来一直都是重要的刻书重镇,刊印之书被业界称为“建本”。明代建阳的坊刻规模大,刊刻小说数量众多,文本传播范围广泛,其中以《三国志演义》版本数量最多、版本样态也最为复杂。本文选取明代建阳书坊刊刻的《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独具特色的插图本风格面貌,揭櫫明代文化风尚同设计审美间的交互关系。本文将建阳书坊编创的《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本置于明代社会、文化景观中予以思考。运用文献考证与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建阳刊《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本的版式形态、插图设计、版式要素、视觉语言等加以研究;采取图文对读的方式解读《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本的典型图示,考证明代不同分期下的设计流变规律与图像叙事技巧,探讨明代建阳刊《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本设计的生态机制和动力系统,说明由“图合于文”到“意胜于文”的插图功能性转变,理解建阳书坊“谋利而印”的竞争意识和求新求变、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本研究将插图本作为实证材料,从版式、图像两个层面入手,以设计学的角度切入熔文化美学为一体的小说插图本,阐释明代建阳小说插图本的风格嬗变现象,探析明代建阳书坊刻本设计的真实情境。

刘凯,杨旭海,陈亮,韦沛,成璇,曹芬,南凯[4](2019)在《基于转发式一发多收模式的GEO卫星定轨研究》文中提出实现了基于一发多收模式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精密测定轨,一发多收测轨模式是转发式测定轨技术中一种观测模式。测轨站主站向卫星发射一个伪码扩频信号,经卫星转发器转发,传向主站和副站,形成主站的自发自收和副站的主发副收的测轨模式。并依托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西安站、长春站和喀什站开展C波段一发多收观测定轨试验。主站的发射系统时延和卫星转发器的时延可以通过解算中的参数估计予以解算,副站的系统误差经标校方法抵消其影响。试验以自发自收的定轨结果评估一发多收的定轨精度,结果表明一发多收定轨精度可达10 m量级,也说明一发多收观测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精密测定轨方法。

张美霞[5](2018)在《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解析几何学较为系统传入中国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国内外学者对解析几何学传入中国的历史及其相关着作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对清末民国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发展历史的系统研究极为少见,尤其是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历史。有几个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第一,中国解析几何学教学始于何时?中学为何要开设解析几何学?什么原因促使其出现?第二,数学教育制度下,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内容与课程内容是否一致?第三,在将近60年的时间里,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发展有什么特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学的意义以及对现今教科书的建设有什么启示?这也是本文选取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与意义所在。本文坚持以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原始文献与二手文献为基础的研究原则,采取系统论述与重点分析的研究思路,以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清末民国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整体发展情况作为研究主线,重点论述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历史。根据社会与教育制度的变革,以及解析几何学教学、教科书建设、教科书内容等特点,将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划分为肇始(1893-1901)、初步发展期(1902-1921)、转型期(1922-1936)和成熟期(1937-1949)四个阶段。从解析几何课程设置、出版情况、审定情况、作者群的知识背景、教科书内容与课程内容比较等方面分析不同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特征,主要围绕下面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明末清初时期,圆锥曲线随着天文历法知识从西方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后,西方教科书纷纷传入,第一本从美国传入的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代形合参》就是其中的代表,历史意义深远,自此解析几何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国学校正式开始开设解析几何学课程,如京师大学堂、登州文会馆与四川中西学堂等。1902-1921年间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主要以翻译美国、英国与转译日本为主。解析几何学课程以大学开设为主,中学主要在高中实科一类中开设。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编写者以留学回国者与大学教师为主。该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具有以下特点:翻译版本与“坐标法”的“多样化”、章节结构差异较大、编排形式及数学符号完全西化以及高中几何教科书中出现“圆锥曲线”的内容。第二,1922年至1936年是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转型期。随着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中学正式开设解析几何学课程,随之出现大量自编解析几何学教科书、《斯盖二氏解析几何学》与《斯盖尼三氏新解析几何学》的汉译本,教科书审定制度由国定制演变为审定制,教科书编写者队伍仍以留学归国者与大学教师为主,中学教师人数较少。此外,这一时期“课程纲要”与“课程标准”首次对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作出具体规定,自编教科书并非完全遵照课程内容编写,稍具“自由性”;汉译教科书大多译自与中国“课程标准”相近的美国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直角坐标”、“圆锥曲线”在高中代数、初等几何等教科书中出现;教科书章节结构基本定型;坐标法以“直角坐标”为主,极少使用“斜坐标”等是该时期的几个重要特点。1937-1949年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已趋于成熟,中学仍开设解析几何学课程,自编教科书数量有所减少,汉译本仍以《斯盖二氏解析几何学》与《斯盖尼三氏新解析几何学》为主,教科书编写群体中中学教师人数增加。此外,章节结构已成型;自编教科书内容相较课程内容有删减;基本统一使用“直角坐标”;“圆锥曲线”与“直线与圆”等着作出现;解析几何学题解的相继出版是该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几个显着特点。第三,对清末民国典型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进行个案研究,从教科书的作者、编写理念、内容、名词术语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圆锥曲线”的内容编排、概念表述、作图法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其内容整体安排呈现“总-分-总”、“总-分”、“分-总”三种形式。定义方式有统一定义、几何定义与代数定义,抛物线因其自身特点均为统一定义,椭圆与双曲线采用代数定义与统一定义两种定义方式,其中有的教科书以两种形式定义,也有的只使用其中一种。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以几何定义给出”圆锥曲线”统一定义,没有使用坐标法,编排极为不妥。另外,三种曲线的排序主要有两种,一是抛物线—椭圆—双曲线,二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三种曲线大多采用器械与坐标定点法的作图方法。第四,清末民国时期的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具有极强的时代性,整体呈现教科书的“多样化”、使用周期长、“滞后性”、自编本以平面解析几何为主等特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制度的变革是分不开的,美国数学教育制度与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对中国的解析几何教学影响巨大,解析几何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解析几何学课程是否开设、内容的难易与分配比例。此外,设置解析几何学课程不仅可以传播解析几何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函数”的思想;可以使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很好的衔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演变,为今天的教科书编写提供了经验,如:改变从“定义出发”的知识呈现方式与建立科学的教科书评价机制。本文首次从数学教育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整体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有必要论述1893-1921年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历史;首次系统论述其出版与审定情况、编写群体,尤其是课程内容与教科书内容的关系,体现编写者对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影响;首次多方面揭示不同历史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特点。

侯丽[6](2016)在《大内隆雄与伪满洲国文坛》文中研究说明大内隆雄1907年出生于日本南部的福冈柳川,14岁以日本移民的身份来到中国东北,39岁时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回到本土,在中国整整生活了 25年。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翻译家,他把生命中最为美好的年华留在了"满洲"的土地上,为东北现代文学的译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为人低调,工作勤奋刻苦,文学翻译成果长期不为文坛和批评界所瞩目;然而委实又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杰出的存在。大内隆雄来华初期,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派遣,在中国的上海读完了大学,那是1925年至1929年的事情。读书期间,他的文学才华和人生追求,受到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思潮的影响。他先后接触了创造社的成员田汉、郁达夫、和郭沫若等人,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代便有了与众不同的经历。他的左翼激进的面貌,同时也引起了日本关东军宪兵队的注意,并且成为他的整个满洲生涯中不幸的根源。回到东北以后,他依旧以一个文人的面目面对动乱的时代。先后做过《满洲评论》的编辑,发表过不少才华横溢的文章,和橘朴一起编撰过《最新满洲辞典》。如果不是时代的过失,他很可能成为伪满文坛上一个不可多得的作家。1932年他在以"满铁"为中心的"左翼调查事件"中被捕,旋即退出了"满铁";1933年从东京返回奉天蛰居,1935年才重新入职新京日日新闻社;那以后还曾混迹于当时满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厂"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复出以后,他基本上不再以一个文人的面貌出现,而是潜心于中日两种文字的置换,在战争结束前的大约十年的时间里,成为着名的东北现代文学的翻译家。半个世纪以后,大内隆雄的东北文学翻译业绩,才被一个叫冈田英树的日本教授找到并发掘出来。这位在日本有"伪满洲国文学研究第一人"之称的教授,对大内隆雄的整体评价是"大内隆雄的汉语能力是极为出色的,他的日语表现能力姑且不论,其翻译几乎是准确的。而且选择作品也很有眼力,如但娣《售血者》、古丁《原野》、关沫南《两船家》、爵青《废墟之书》、山丁《绿色的谷》、王秋萤《矿坑》、小松《人造绢丝》、疑迟《北荒》、袁犀《邻三人》等,都是各作家的代表作"。"我曾编过伪满洲国日译满洲中国作家作品目录,即使据那不完全的资料也可判明翻译者名字的作品有142篇,其中就有大内所译110篇。这个目录当然需要大幅补充,但仍可查明大内’一手承担’的实际情况"。冈田英树给大内隆雄的定位是"中国文学翻译家"。本论文作为后学,既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又力图有所突破,哪怕是一点点也好。因此将大内隆雄定位为东北现代文学翻译家。这个定位的意图有两点:一是用摄影的术语来表述的话,冈田先生的光圈对得不是太准,大内隆雄的实际情况,显然叫东北文学翻译家更准确些;而且作者本人也缺乏从中国的视角谈及文学翻译的魄力。二是在冈田先生的着作中,大内隆雄的研究是在《伪满洲国文学》第3编中的第3章出现的;虽然立了单独的章节来讨论这位翻译家的业绩,但毕竟是十几年前的想法了;笔者斗胆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扩展和开拓的努力。

孙春燕[7](2015)在《单板散热系统用高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子电器集成技术和组装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越来越大,对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本文以电子元器件单板所用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单板散热用高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制备出符合电子元器件单板散热用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并对电子元器件的单板进行合理化结构设计。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单板进行散热分析,以达到以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替代传统单板的目的。本文给出了单板的选材和合理化结构设计,以期望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主要工作如下:1.导热系数模型的修正。以Maxcell模型为研究基础,以Bruggeman模型和Fricke方程为依托,推导出适合高填充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模型。本文采用逐级增加少量填充粒子量的方法,对Maxcell方程进行微分再积分,推导出了同时考虑粒子形状和界面热阻的新型导热模型的方程。2.导热填料的表面改性处理工艺。本文采用偶联剂对氧化镁(Mg0)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形貌表征,得出了水解后的硅烷偶联剂对Mg0表面改性处理效果最佳:采用酸化方法对碳纤维(CF)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对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形貌表征。3.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利用SJ-35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制备出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进行热性能、力学性能的测试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形貌表征。结合实验数据,分别从填充量、填料种类、复配比例和粒径大小四个方面对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并通过修正后的导热模型进行理论值的计算,与实验值进行对比。4.单板的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推导出热传导控制方程,给出了其应用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通过在单板上设计肋片的方法,增大散热面积,来提高散热效率。可以计算出单板的表面传热系数、热流密度、肋片效率、导热热阻及热流量。把Pro/e做出的单板模型导入到Ansys中进行导热模拟分析。

王景立[8](2012)在《精密播种机覆土与镇压过程对种子触土后位置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精密播种作业质量是由仿形、开沟、排种、覆土及镇压五个主要工作部件综合作用决定的,任何一个部件结构性能存在问题都会影响精密播种作业的整体质量。然而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对上述五个主要工作部件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早期精密播种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排种器能否提供均匀的种子流方面,致使排种器在精密播种机五个主要工作部件中质量与性能远远优于其它部件,技术理论也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直到上世纪90代以来,人们才开始逐步重视到其它主要工作部件的试验研究,使精密播种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精密播种机作业质量也得到了较大提高,精密播种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但在覆土、镇压部件与作业环节方面仍然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既没有充分考虑覆土与镇压部件的类型特点、结构与运动参数的优化,也不重视覆土与镇压部件的加工质量,结果使精密播种机只实现了精密排种却未达到精密播种要求。鉴于目前在精密播种机的研究中,关于覆土与镇压部件理论上和试验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对种子触土后土壤的运动状态、土壤压实程度影响较大的覆土器和镇压器为研究对象,对种子触土后位置和覆土厚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利用有机玻璃板制作了挤压式、双圆盘式、八字形覆土器,以及自行研制的装有压力传感器的可变力苗带镇压器,通过均匀设计设计方法及高速摄像系统等,分析了三种覆土器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对覆土过程中种子水平位移量与覆土厚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镇压器的不同镇压力对实际播深、位移变化等影响的试验研究,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优化出了最佳覆土器种类和最佳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及最佳镇压力。利用LS—DYNA软件中SPH方法进行了覆土和镇压过程中土流与种子运动状态进行了仿真分析,应用Solidworks软件对精密播种机单体覆土器与镇压器进行了虚拟制造和运动仿真,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为进一步提高精密播种机设计质量和丰富精密播种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是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40183024)和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40504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33)的部分内容,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制了八字形、双圆盘式和挤压式三种不同工作原理的新型覆土器,覆土部件的角度、高度、宽度、前后位置均可调节,便于参数优化,可实现不同条件下种子触土后位置变化的试验研究。基于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三种覆土器与镇压器的仿真模型,利用透明有机玻璃板制成了三种覆土器,方便试验过程中对土流与种子运动状态观测。2、基于高速摄像技术在土槽实验台上完成了三种覆土器覆土过程测试试验,利用均匀设计设计方法建立了不同条件下种子位移量和覆土厚度的回归模型,覆土器回归模型如下:八字型覆土器种子位移量回归模型为:回归模型表明:影响八字形覆土器种子位移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覆土器张角与机器速度的交互项、机器速度、张角与倾角的交互项,最后是张角与倾角。八字形覆土器覆土厚度回归模型为:回归模型表明:影响八字形覆土器覆厚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覆土器倾角、张角与倾角的交互项、张角与机器速度的交互项,最后是覆土器张角。双圆盘式覆土器种子位移量回归模型为:回归模型表明:影响双圆盘式覆土器种子位移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覆土器倾角和张角的交互项、张角、机器速度、倾角,最后是作业速和张角的交互项。双圆盘式覆土器覆土厚度的回归模型为:回归模型表明:影响双圆盘式覆土器覆土厚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覆土器张角与倾角的交互项、作业速度与张角的交互相、速度和倾角的交互项、张角、倾角,最后是作业速度。挤压式覆土器种子位移量回归模型为:回归模型表明,影响挤压式覆土器种子位移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速度与倾角的交互项、作业速度。挤压式覆土器覆土厚度回归模型为:回归模型表明:影响挤压式覆土器覆土厚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覆土器倾角、作业速度,最后是作业速度与倾角交互项。经过对上述回归模型优化后,得出了三种覆土器的最优试验因素水平,并确定了最优覆土器为挤压式覆土器,最优试验因素水平为作业速度X1=4km/h,覆土圆盘倾角X2=300,此时种子最小位移量为△Y1=0.0075m,覆土厚度为△Y2=0.0389m。同时进行的高速摄像试验结果表明,覆土前种子位移量都很小,决定覆过程中种子位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被覆盖后随土流一起运动而引起的。八字形与双圆盘式覆土器覆土过程引起的土流运动剧烈,种子位移变化量大,同时覆土厚度也大;挤压式覆土器覆土过程对种床土壤扰动量很小,因此,种子的位移量小,覆土厚度适宜。3、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完成了覆土器覆土过程中土壤运动状态、种子位移量、覆土厚度和实际播深等动力学仿真,完成了土壤物理参数及力学参数的测定。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八字形覆土器覆土过程种子位移量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为△Y1=0.002m,吻合程度为75.5%,覆土厚度误差为△Y2=0.012m,吻合程度为80%;双圆盘式覆土器覆土过程种子位移量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为△Y1=0.0068m,吻合程度为71.8%,覆土厚度误差为△Y2=0.019m,吻合程度为90.2%;挤压式覆土器覆土过程种子位移量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为△Y1=0.003m,吻合程度为76.6%,覆土厚度误差为△Y2=0.003m吻合程度为89.9%,表明了利用SPH方法进行精密播种机触土部件仿真的可行性。4、研制了一种可变力苗带镇压器,可实现镇压力由定量调节变为无级调节。利用Solidworks参数化建模软件建立了可变力苗带镇压器三维实体模型,制作了试验样机,利用S形传感器、数字显示器、计算机以及拖拉机液压元件构成镇压力测试系统,实现镇压力由定量调节变为无级调节。5、进行了可变力苗带镇压器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镇压力、作业速度对实际播深、种子位移量、种床土壤坚实度、出苗率、含水率及苗期植株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播深随镇压力加大而减少,其它试验指标均随镇压力的加大而提高,其中,种床土壤坚实度指标与种子位移变化量指标随着镇压力加大而增加更快,植株高度随镇压力继续加大而减小,其余试验指标则随镇压力继续加大而增加缓慢;探索了镇压力变化对种子位移量的影响,即镇压力大小对种子的粒距变化影响不大,但对覆土厚度有较大影响。镇压力对所有试验指标的影响均大于作业速度的影响。6、利用SPH软件建立了土壤模型,基于SPH/FEM耦合算法的镇压系统LS-DYNA仿真实现。基于Solidworks参数化建模软件建立了可变力苗带镇压器三维实体模型,选取1600N~1800N镇压力和6km/h作业速度进行了镇压过程运动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试验过程测试指标值接近,镇压器镇压过程种子实际位移与仿真位移误差为△Y1=0.003m,吻合度为81.3%,实际覆土厚度与仿真过程获得覆土厚度误差为△Y2=0.0017m,吻合度为96%。表明利用SPH方法对镇压器镇压过程进行仿真的方法是可行的。本文针对精密播种机覆土器与镇压器两种触土部件的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通过SPH方法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为提高精密播种机设计质量提供了新的研究法,对丰富精密精密播种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戴芳[9](2010)在《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的影响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在清晰界定林权及林权制度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工业化进程视角,对建国后林权制度变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总结出林权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并对林权制度变迁的未来政策取向提出建议。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并形成了相应研究结论:第一,以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对林权以及林权制度等相关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形成的研究要点如下:林权是指以森林资源为客体所建立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一组权利束;林权制度是以林权为依托,在清晰界定林权权利束中各具体权利边界的基础上,将林权所包括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林权主体之间进行配置,并对各林权主体责、权、利的边界进行清晰界定,以制度形式对形成的林权配置结构予以认可和保护的一系列行为规范的总称。第二,在对工业化进程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河北省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林权制度变迁的动因、特征、林权配置结构及政策效果,总结林权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形成的结论如下:以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为理论依据,选取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霍夫曼指数、恩格尔系数和人口城市化率六项指标,运用阶段性阈值法对河北省及福建、浙江、江苏等对比省份的工业化进程进行阶段划分;特定时期的林权制度安排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森林资源禀赋、国家意志、历史习惯习俗以及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林权制度发生变迁,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在自然资源禀赋、国家意志、历史习惯习俗、意识形态以及民主程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林权制度变迁呈现出不同的路径依赖;通过对林业投资、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木材产量、林业产值等指标的量化比较,以及对农户与集体组织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评判各阶段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工业化进程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决定了林权制度变迁的规律性,逐渐由保障对森林资源单一需求的林权制度安排转变为保障对森林资源多种功能需求的林权制度安排。第三,以委托代理理论等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影响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不同林权类型在不同工业化阶段的政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形成的结论如下: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除了受林权制度安排本身的合理性影响之外,还会受到林权制度变迁方式、林权制度安排的完善性、林权制度安排执行的有效性以及林权制度安排受保护的程度和稳定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私有林权制度安排通常适用于以发挥经济功能为主的森林资源,同时需满足林产品市场化程度较高等条件,集体林权制度安排界定给以发挥经济功能为主和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森林资源皆可,通常情况下,国有林权适宜界定给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森林资源,或是大面积成片的、其他林权主体难以经营的森林资源。林权类型与工业化阶段之间并不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第四,以公共物品理论为理论依据,利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和交叉列联分析法等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及博弈论方法对河北省林权制度变迁的未来政策取向进行实证分析。形成的研究要点如下:以经营林地的规模和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为标准,运用快速聚类分析法将样本农户进行大户和小户的分类,分别对其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各因素对大户与小户产生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有所不同;运用交叉列联分析法对农户进行林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政府与农户选择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博弈过程分别构建博弈模型,得出结论认为,增强农户对获得收益的预期、提高非农收入的比重、降低采伐限额标准以及增加对速生林生态效益补偿有助于激励农户选择经营速生林,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

张祎琛[10](2010)在《清代善书的刊刻与传播》文中研究指明中文摘要:从20世纪20年代起,善书引起了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从思想史、宗教史、社会史等不同的角度对善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深具影响的论着。然时至今日,关于清代善书的出版史尚无系统的论着。本文在梳理七百多种善书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文献学和文化传播学的方法,对清代善书刊刻与流通做出初步的考察。首先,在前人研究成果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清代善书进行系统的清理,根据编撰形式及内容将其分为十一类,并对不同类型善书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清代刊刻的善书有多样化发展的特点。其次,对中国传统四大刻书系统以及清代善堂善会刻印善书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考察,提出坊刻系统对于清代善书刊刻做出了最为重要的贡献。同时,从区域空间分布的角度出发,对北京、苏州、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书坊善书刊刻,分别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再次,从清代交通网络的拓展,以及邮驿系统发达的背景下,指出在善书编纂、刻印及销售善书的过程中,编着者和书商非常注重多种方式劝人多读、多刻、多施善书。各种类型的善书也不再局限于一地,而通过善书流通处、善堂善会、寺庙、科场等多种途径,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广泛流通。笔者尝试对多种不同的“善书流通法”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最后,本文在对清代善书的阅读实况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指出除传统士人外,清代还构成了儿童和女性两个特殊的阅读群体。儿童早年阅读善书的经历往往影响到后日善书的创作,而女性更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善书的创作与刊刻,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清代善书的传播。善书中所宣扬的积善累德、因果报应思想,以及对善堂善会规章、制度的总结,推动了社会救济活动的开展以及传统慈善事业的建设。清代善书的传播,在社会教化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2003年长春工业大学学报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长春工业大学学报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固体润滑涂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1 碳素材料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1.1 石墨与金刚石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1.2 石墨烯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1.3 碳纳米管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2 纳米粒子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2.1 纳米氧化物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2.2 其他纳米粒子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3 展 望

(2)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乌头相关文献研究
    一、乌头名称衍变及川乌、草乌分化考辨
    二、乌头产地及基原考证
        (一) 产地考证
        (二) 基原考证
    三、乌头之毒
        (一) 毒性源流
        (二) 中毒机制
        (三) 中毒表现
        (四) 中毒解救
        (五) 使用禁忌
        (六) 配伍禁忌
        (七) 炮制减毒
        (八) 配伍减毒
    四、乌头性效
        (一) 性味归经
        (二) 功效主治
        (三) 性效特点
    五、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
        (一) 药材品质
        (二) 用量
        (三) 用法
        (四) 剂型
        (五) 配伍
        (六) 煎煮时间
        (七) 病证
第二部分 乌头减毒增效用药规律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一) 数据库选择标准
        (二) 乌头方信息数据库构建
    三、研究方法
        (一) 数据挖掘技术
        (二) 数据标准化处理
        (三) 统计学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 历代含乌头方剂基本情况分析
        (二) 给药途径分析
        (三) 炮制分析
        (四) 剂型分析
        (五) 其它毒效相关因素分析
        (六) 量效关系研究
        (七) 乌头方配伍规律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一、乌头毒效的辩证关系
        (一) 毒效一体
        (二) 毒效两面性
    二、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 炮制
        (二) 剂型
        (三) 单复方及是否含酒
        (四) 用量
        (五) 给药途径
        (六) 配伍方法
    三、乌头主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一) 痹证
        (二) 痛症
        (三) 寒痛证
        (四) 风寒湿证
        (五) 中风病
        (六) 疮疡病类
        (七) 虚寒证
        (八) 热毒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3)明代建阳刊刻《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本的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动机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代建阳小说插图本生成的原因
    第一节 明代社会生活图景
        一、市民娱乐的活跃
        二、知识群体与实学思潮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本的创作及版本发展
        一、物产丰饶与环境优越
        二、人文荟萃与书坊定位
        三、《三国志演义》的成书及版本概述
第二章 明代建阳刊《三国志演义》插图本的版式设计
    第一节 建阳《三国志演义》插图本的图文混排版式衍进
        一、上图下文版式的典型性呈现
        二、上图下文式的创新性表达
        三、“单面整版全幅式”图文混排版式研究
    第二节 建阳刊《三国志演义》刻本的字体选择
    第三节 建阳刊《三国志演义》的版面信息布局
    第四节 牌记的设计魅力
第三章 明代建阳刊刻《三国志演义》插图的设计风格与视觉语言
    第一节 前期的“朴拙”之风:上图下文式《三国志演义》插图风格研究
        一、朴素方硬的线条与黑白分明的层次
        二、“舞台一背景”的简化构图
        三、简约率真的人物形象
        四、“小”图幅中的细节观照
    第二节 “上图下文”式插图的类型化视觉表现
    第三节 中期的“健美”之风:受徽派影响的刻工实践
        一、变化丰富、细腻精致的线条质感
        二、张弛有度、开合有序的动作刻画
        三、“场景—立体”:得空灵变化于景外
        四、细节表现与“匠心独运”
        五、象征隐喻与艺术想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六、刚柔相济、豪放洒脱的整体风格
    第四节 后期的“雅致”之风:《精镌合刻英雄谱本》的插图风格
        一、空间感的营造
        二、人物形象的视觉再现
        三、情景交融的“移情”表现
        四、窥探与“观众”的在场
        五、图像中的现实观照
    第五节 拙中透雅的文人气:“师法”园林与博古器物的运用
        一、插图中的园林文化
        二、场域分隔与身份象征:“画中之画”
        三、画面中的博古器物
        四、明代建阳小说插图中的文人画语言
第四章 明代建阳《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的图像叙事
    第一节 建阳《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的叙事模式
        一、单一叙事:“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
        二、时空并置的纲要叙事
    第二节 建阳《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的叙事技巧
        一、物象的隐喻叙事
        二、文字要素穿插的辅助叙事
第五章 明代建阳《三国志演义》插图本的设计史价值
    第一节 从“人物聚焦”到“全景观照”:插图本的视觉美感
    第二节 符合时代美学的插图本设计
        一、建阳小说插图本设计的生态研究:“以人为本”的设计文化
        二、建阳小说插图本设计的动力研究:“艺到精处”的创新观念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时间范围和相关概念界定
        1.2.1 时间范围
        1.2.2 “高级中学用解析几何学教科书”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肇始(1893-1901)
    2.1 解析几何学发展简介
    2.2 早期传入的解析几何学知识
    2.3 《代形合参》——中国第一本解析几何学教科书
        2.3.1 原着作者与译者简介
        2.3.2 《代形合参》的版次以及前人关于其底本的论断
        2.3.3 《代形合参》与《代微积拾级》非同一底本
        2.3.4 解析几何学在中国成为独立学科
        2.3.5 《代形合参》的内容分析
        2.3.6 《代形合参》的编排特色
    2.4 教科书的编写与审定
    2.5 学校的解析几何学教学
第3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初步发展期(1902-1921)
    3.1 数学教育制度对解析几何学课程的规定
        3.1.1 清末新式教育中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1902-1911)
        3.1.2 新教育宗旨中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1912-1921)
    3.2 汉译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开始兴起
        3.2.1 翻译英美与转译日本教科书
        3.2.2 教科书翻译群体简介
    3.3 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确立
        3.3.1 1902 -1911年教科书的审定
        3.3.2 1912 -1921年教科书的审定
    3.4 个案分析——以《温特渥斯解析几何学》为例
        3.4.1 原作者与译者简介
        3.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3.4.3 主要内容
        3.4.4 知识呈现方式
        3.4.5 名词术语
    3.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特点分析(1902-1921)
        3.5.1 翻译版本的“多样化”
        3.5.2 教科书章节结构差异较大
        3.5.3 编排形式及数学符号完全西化
        3.5.4 坐标法使用的“多样化”
        3.5.5 高中几何教科书中渗透“圆锥曲线”内容
第4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转型期(1922-1936)
    4.1 “壬戌学制”下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
        4.1.1 “课程纲要”对解析几何学课程的规定(1923年)
        4.1.2 “暂行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课程的规定(1929年)
        4.1.3 “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课程的规定(1932与1936年)
    4.2 “壬戌学制”下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
        4.2.1 “课程纲要”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23年)
        4.2.2 “暂行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29年)
        4.2.3 “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32与1936年)
    4.3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出版与审定情况
        4.3.1 自编教科书的兴起
        4.3.2 汉译教科书以《斯盖尼三氏新解析几何学》为主
        4.3.3 教科书的审定制度
    4.4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编译者简介
        4.4.1 以留学回国者及大学教师为主
        4.4.2 中学教师人数较少
    4.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典型个案分析
        4.5.1 自编教科书个案——以《复兴高级中学解析几何学》为例
        4.5.2 汉译教科书个案——以《斯盖尼三氏新解析几何学》为例
    4.6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特点分析(1922-1936)
        4.6.1 教科书章节结构基本定型
        4.6.2 自编本内容在遵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增删
        4.6.3 大多使用“直角坐标”,极少数以“斜坐标”为主
        4.6.4 高中代数、几何教科书中出现“直角坐标”、“圆锥曲线”内容
第5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成熟期(1937-1949)
    5.1 教育制度与解析几何学课程设置
        5.1.1 “修正与六年制课程标准”中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1941年)
        5.1.2 “修订课程标准”中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1948年)
    5.2 教育制度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
        5.2.1 “修正与六年制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41年)
        5.2.2 “修订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48年)
    5.3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出版与审定情况
        5.3.1 自编教科书数量略有减少
        5.3.2 汉译《斯盖二氏解析几何学》数量增加
        5.3.3 教科书的审定制度
    5.4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编译者简介
        5.4.1 以大学教师为主
        5.4.2 中学教师人数增加
    5.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典型个案分析
        5.5.1 自编教科书个案——以《新中国教科书高级中学解析几何学》为例
        5.5.2 汉译教科书个案——以《斯盖二氏解析几何学》为例
    5.6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特点分析(1937-1949)
        5.6.1 教科书章节结构成型
        5.6.2 自编教科书内容相较课程标准有删减
        5.6.3 基本统一使用“直角坐标”
        5.6.4 “圆锥曲线”、“直线与圆”等着作出现
        5.6.5 解析几何学题解大量出现
第6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圆锥曲线”内容的演变
    6.1 研究对象
    6.2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圆锥曲线”内容编排的比较
        6.2.1 “圆锥曲线”内容在教科书中的整体编排
        6.2.2 “圆锥曲线”中知识点的编排
    6.3 解析几何教科书中“圆锥曲线”概念表述之演变
        6.3.1 “圆锥曲线”概念定义方式之演变
        6.3.2 “抛物线”概念定义方式之演变
        6.3.3 “椭圆”概念表述方式之演变
        6.3.4 “双曲线”概念表述方式之演变
        6.3.5 “圆锥曲线”及其概念编排形式之比较
    6.4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圆锥曲线”作图法之比较
    6.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圆锥曲线”特点分析
        6.5.1 关于“圆锥曲线”的定义问题
        6.5.2 抛物线、椭圆与双曲线的排序问题
        6.5.3 “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的给出方式与出现的时间问题
        6.5.4 “极坐标”与“圆锥曲线”的编排顺序问题
第7章 结论
    7.1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整体特点
        7.1.1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多样化
        7.1.2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滞后性”
        7.1.3 自编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以平面解析几何为主
        7.1.4 解析几何学教辅的出现对教科书的补充
        7.1.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选择与编排的特点
    7.2 影响解析几何学教科书演变的主要因素
        7.2.1 外部因素
        7.2.2 内部因素
    7.3 清末民国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发展的意义与启示
        7.3.1 清末民国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意义
        7.3.2 清末民国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启示与借鉴
    7.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大内隆雄与伪满洲国文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先行研究概况
        (一) 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二) 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左翼文艺思潮的最初影响
    第一节 大内隆雄满洲人生的一个重要背景
        一、从东亚同文书院说起
        一、左翼思想与大内隆雄的满洲人生
    第二节 与中国左翼文人的交往
        一、剧作家田汉的学养
        二、小说家郁达夫的才华
        三、学者郭沫若的内涵
第二章 伪满洲国文坛上的大内隆雄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文坛面貌
        一、一个畸形的文学产儿
        二、日本学界的整体定位
    第二节 大内隆雄的文学宿命
        一、异乡漂泊的动荡与不安
        一、文人生涯的声响与色彩
第三章 东北现代文学的翻译活动
    第一节 在时代的机遇面前
        一、两种文字置换的动因
        二、潜心工作的执着与乐趣
    第二节 翻译活动的最大亮点
        一、《原野》与《蒲公英》的译介价值
        二、单行本的传世意义
    第三节 大内隆雄的翻译风格
        一、殖民统治下的人文追求
        二、时代印记里的误读和缺憾
第四章 大内隆雄的其他文学活动
    第一节 卖文为生的诸多苦衷
        一、《满洲文学二十年》的问世
        二、关于"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第二节 文人面目的整体显现
        一、《满洲评论》的编辑生涯
        二、在伪满的中日期刊之间
第五章 满洲人生的低谷
    第一节 大内隆雄人生的困顿岁月
        一、无可规避的灾难
        二、被捕全过程鸟瞰
    第二节 日本战败与大内隆雄
        一、东北现代文学翻译的终结
        二、大内隆雄的历史定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内隆雄年谱
附录二: 大内隆雄译作系年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单板散热系统用高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1.2.1 电机领域的应用
        1.2.2 电子封装领域的应用
        1.2.3 LED封装领域的应用
    1.3 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1.3.1 本征型导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 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1) 金属类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
        (2) 陶瓷类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
        (3) 碳类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
        (4) 混杂填料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
    1.4 电子元器件单板的发展现状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作用机理
    2.1 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
    2.2 导热填料的处理方法
        2.2.1 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1) 化学键理论
        (2) 表面浸润理论
        (3) 变形层理论
        2.2.2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2.3 导热率计算及其修正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板用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制备及分析测试
    3.1 高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体系设计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其来源
        3.2.2 实验所用生产设备及其来源
    3.3 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
        3.3.1 填料的表面改性处理
        3.3.1.1 表面化学改性处理方法
        3.3.1.2 酸化处理表面改性方法
        3.3.2 性能表征
        3.3.2.1 导热填料的表面性能表征
        3.3.2.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表征
        3.3.2.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
        3.3.2.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
        3.3.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3.3.4 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
        3.3.5 结果与讨论
        3.3.5.1 表面改性处理后导热填料的表征及分析
        1. 经表面改性处理后氧化镁表面基团的分析
        2. 经表面改性处理后氧化镁的形貌表征及分析
        3. 经表面改性处理后碳纤维的形貌表征及分析
        3.3.5.2 填充量对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 无机填料MgO填充量对MgO/PA6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2. 碳类填料CF填充量对CF/PA6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3.3.5.3 填料种类对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3.5.4 填料复配比例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3.5.5 填料粒径大小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板散热的计算及数值模拟
    4.1 热传导的理论基础及计算
    4.2 导热微分方程及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4.3 单板数学模型的建立及计算
    4.4 几种单板散热设计热效率的数值模拟分析
        4.4.1 散热过程的模拟分析
        4.4.2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精密播种机覆土与镇压过程对种子触土后位置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精密播种技术研究概况
        1.2.1 精密播种机田间植株分布研究概述
        1.2.2 覆土器的研究发展概况
        1.2.3 镇压器的研究发展概况
        1.2.4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农业工程方面的应用概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 SPH 方法的覆土过程土流运动状态仿真分析
    2.1 土壤动力学
        2.1.1 机械土壤动力学研究概况
        2.1.2 *MAT147 号材料模型
    2.2 土壤物理参数的测定
        2.2.1 土壤容重与含水率的测定
        2.2.2 土壤内聚力与内摩擦角的测定
        2.2.3 其他物理参数的确定
    2.3 LS-DYNA 软件与 SPH 方法简介
    2.4 覆土器的 SOLIDWORKS 参数化设计
        2.4.1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技术
        2.4.2 Solidworks 软件介绍
        2.4.3 覆土器的 Solidworks 参数化建模与设计
    2.5 基于 SPH/FEM 耦合算法的覆土系统 LS-DYNA 仿真实现
        2.5.1 覆土器的 ANSYS Workbench 有限元前处理
        2.5.2 覆土器 LS-DYNA 仿真过程实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覆土器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对种子触土后位置影响的研究
    3.1 试验设备
        3.1.1 土槽试验台及高速摄像系统
        3.1.2 三种覆土器试验部件
        3.1.3 滑刀式开沟器
        3.1.4 播种单体
    3.2 高速摄像技术应用简介
        3.2.1 高速摄像技术发展概述
        3.2.2 高速摄像分析软件 Blaster’s Mas
    3.3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试验研究
        3.3.1 种子自由运动高速摄像分析
        3.3.2 八字形覆土器的高速摄像试验结果分析
        3.3.3 双圆盘式覆土器的高速摄像试验结果分析
        3.3.4 挤压式覆土器的高速摄像结果分析
    3.4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覆土器试验研究
        3.4.1 八字形覆土器试验方案与测试结果
        3.4.2 双圆盘式覆土器试验方案与测试结果
        3.4.3 挤压式覆土器试验方案与测试结果
    3.5 覆土器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变力苗带镇压器的研制
    4.1 可变力苗带镇压器的结构原理
        4.1.1 可变力苗带镇压器的结构
        4.1.2 可变力苗带镇压器的工作原理
    4.2 基于 LS-DYNA 软件的镇压过程土流运动状态仿真分析
        4.2.1 镇压器的 ANSYS Workbench 有限元前处理
        4.2.2 镇压器的 LS-PrePost 有限元后处理
        4.2.3 基于 SPH/FEM 耦合算法的镇压系统 LS-DYNA 仿真实现
    4.3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可变力苗带镇压器试验研究
        4.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的影响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与比较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2 主要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
    2.1 产权和制度变迁理论
        2.1.1 产权
        2.1.2 产权制度
        2.1.3 产权制度变迁
    2.2 林权和林权制度变迁
        2.2.1 林权
        2.2.2 林权制度
        2.2.3 林权制度变迁
3 工业化进程的阶段划分
    3.1 工业化概述
    3.2 工业化进程的判定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
    3.3 河北省工业化进程阶段划分
    3.4 改革开放后各省(市)工业化进程比较
        3.4.1 对比省(市)的选取
        3.4.2 各省(市)工业化进程的比较
4 前工业化阶段建国初期的林权制度变迁
    4.1 建国初期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4.1.1 经济发展的资源限制
        4.1.2 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和低级化
        4.1.3 农业占据主导地位
    4.2 建国初期对森林资源需求的特征
    4.3 地主私有转变为农户私有的动因分析
        4.3.1 农民对森林资源的诉求
        4.3.2 政府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4.3.3 私有林权的路径依赖
        4.3.4 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博弈
    4.4 建国初期林权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4.4.1 林权制度安排依附于土地制度安排
        4.4.2 对农户私有林权最大限度的保护
        4.4.3 规模大小决定林权类型
        4.4.4 积极鼓励植树造林
        4.4.5 林地产权与林木产权相统一
        4.4.6 林权各具体权利分割性较弱
    4.5 对不同林权类型配置结构的分析
        4.5.1 单一林权主体的权利配置结构
        4.5.2 多个林权主体的权利配置结构
    4.6 农户私有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评价
        4.6.1 林业投资不断增加
        4.6.2 毁林行为日益突出
        4.6.3 造林面积不断增加
        4.6.4 森林面积有所增加
        4.6.5 林业产值有所提高
    4.7 本章小结
5 工业化初期的林权制度变迁
    5.1 工业化初期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5.1.1 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
        5.1.2 经济快速增长与间歇性后退相伴而生
        5.1.3 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和强破坏性
        5.1.4 城市化进程缓慢推进
    5.2 工业化初期对森林资源需求的特征
    5.3 私有林权向集体林权的转变
        5.3.1 导致林权集体化的动因分析
        5.3.2 林权集体化程度逐渐增强的变迁过程
        5.3.3 集体林权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5.3.4 对不同林权类型配置结构的分析
        5.3.5 集体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评价
    5.4 集体林权形式下的国有林权
        5.4.1 林权国有化程度增强的动因分析
        5.4.2 集体林权形式下的国有林权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5.4.3 集体林权形式下的国有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评价
    5.5 林权集体化程度弱化阶段
        5.5.1 林权集体化程度减弱的动因分析
        5.5.2 权力下放后集体林权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5.5.3 对不同林权类型配置结构的分析
        5.5.4 权力下放后集体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评价
    5.6 林权私有化程度增强阶段
        5.6.1 林权私有化程度增强的动因分析
        5.6.2 私有化程度增强的林权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5.6.3 对不同林权类型配置结构的分析
        5.6.4 私有化程度增强的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评价
    5.7 本章小结
6 工业化中期的林权制度变迁
    6.1 工业化中期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6.1.1 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和高级化
        6.1.2 工业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
        6.1.3 人们对改善生态状况的需求不断增加
        6.1.4 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6.2 工业化中期对森林资源多种功能的需求
    6.3 工业化中期林权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6.3.1 林产品市场化程度增强
        6.3.2 要素和林产品相对价格变化
        6.3.3 森林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增强
        6.3.4 农户对森林资源经济价值的需求不断增加
    6.4 林权私有化程度不断增强的过程
    6.5 工业化中期林权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6.5.1 对森林资源多功能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加
        6.5.2 更加注重林种与林权之间的关系
        6.5.3 林权客体和权利的分离与整合
        6.5.4 更加注重配套措施的完善
        6.5.5 林权下放形式多样化
    6.6 工业化中期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评价
        6.6.1 造林面积呈波动式变化
        6.6.2 木材产量呈波动式变化
        6.6.3 森林资源存量大幅增加
        6.6.4 林业产值波动式变化
        6.6.5 林业投资快速增长且投资主体多元化
    6.7 本章小结
7 林权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及政策效果比较
    7.1 河北省林权制度变迁路径依赖
    7.2 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比较
        7.2.1 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7.2.2 私有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比较
        7.2.3 集体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比较
        7.2.4 国有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比较
    7.3 本章小结
8 河北省未来工业化进程对林权配套措施的影响
    8.1 未来工业化进程对森林资源的需求特征
    8.2 对河北省农户合作意愿的分析
        8.2.1 农户进行合作需满足的条件
        8.2.2 对问卷的统计分析
        8.2.3 logistic回归分析
        8.2.4 大户与小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8.3 对不同林种进行补偿的分析
        8.3.1 农户经营林种的现状及影响
        8.3.2 农户选择林种的影响因素分析
        8.3.3 政府与农户之间就林种选择问题的博弈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发表论文

(10)清代善书的刊刻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善书概说
    二. 清代善书的研究史
    三. 研究设计
第一章:清代善书的多样化发展
    第一节. "三圣经"及其注本
        一. 《太上感应篇》的注本
        二. 《文昌帝君阴骘文》与《丹桂籍》
        三. 《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的注本
        四. 圣神结集
    第二节. 功过格
        一. 功过格的源流
        二. 清代功过格的发展
        三. 功过格之实践
    第三节. 图说劝善书
        一. 三圣经的绘图本
        二. 蒙养读物的图注本
        三. 绘图本赈灾类善书
        四. 图绘因果报应故事
    第四节. 宣讲类善书
        一. 以宣讲圣谕为主要内容的乡约体制
        二. 清代刻印的宣讲类善书
        三. 圣谕宣讲类善书的特点
        四. 圣谕宣讲类善书的流通
    第五节. 鸾书类善书
        一. 鸾书与鸾堂、鸾坛
        二. 鸾书类善书的基本内容
        三. 鸾书类善书的特点
    第六节. 规谏类善书
        一. 规谏类善书简介
        二. 规谏类善书的特点
        三. 《愿体集》的编刊
    第七节. 其他类善书
        一. 以因果报应故事为内容的故事类善书
        二. 劝善歌
        三. 有关善堂善会建置(规条)类善书
        四. 书帖类善书
        五. 综合类善书
第二章:清代善书的刊刻
    第一节. 清代坊刻本善书的兴盛
        一. 北京书坊与善书刊刻
        二. 上海的书局与善书刊刻
        三. 苏州书坊与善书刊刻
        四. 广州书坊与善书刊刻
        五. 杭州书坊与善书刊刻
        六. 南京书坊与善书刊刻
        七. 以周鼎臣《敬信录》为例看书坊在善书传播中作用
    第二节. 官刻、私刻、院刻及善书刻印
        一.官刻本善书
        二. 私刻与善书刻印
        三. 院刻与善书刻印
        四. 善堂善会与善书刻印
第三章:清代善书的流通与影响
    第一节. 善书编纂过程中对流通的重视
        一. 劝读善书
        二. 劝刻(施)善书
        三. 刻施善书的灵验记
    第二节. 清代善书编刊中的促销因素
        一. 封面
        二. 牌记
        三. 序跋
        四. 凡例
        五. 书目
    第三节. 清代善书的流通渠道
        一. 清代善书的跨区域传播
        二. 善书流通法
        三. 善书的流通途径
    第四节. 不同群体的善书阅读者
        一. 士人的阅读体验
        二. 童蒙与善书阅读
        三. 清代女性、女教与善书
    第五节. 清代的善书、善人与善事:善书对清代慈善事业的推进
        一. 赈灾类善书的编撰与刊刻
        二. 善堂、善会规条类善书的编撰与刊刻
        三. 善书中所宣扬的劝善积德观念、报应思想
结语
附录一. 明清善书知见录
    凡例
    A. 三圣经及其注本
    B. 功过格
    C. 图说劝善书
    D. 宣讲类善书
    E. 鸾书类善书
    F. 规谏类善书
    G. 因果报应故事类善书
    H. 劝善歌
    I. 有关善堂善会建置(规条)类善书
    J. 书帖类善书
    K. 综合类善书
附录二. 善书信息统计表
附录三. 清代善书刊刻信息统计表
引用文献
后记

四、2003年长春工业大学学报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固体润滑涂层的研究进展[J]. 乔红斌,张大伟,田雪梅,金玲. 材料保护, 2021(12)
  • [2]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D]. 杜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明代建阳刊刻《三国志演义》小说插图本的风格研究[D]. 林蕴臻.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基于转发式一发多收模式的GEO卫星定轨研究[J]. 刘凯,杨旭海,陈亮,韦沛,成璇,曹芬,南凯. 时间频率学报, 2019(04)
  • [5]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研究[D]. 张美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9)
  • [6]大内隆雄与伪满洲国文坛[D]. 侯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7]单板散热系统用高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D]. 孙春燕. 河南工业大学, 2015(03)
  • [8]精密播种机覆土与镇压过程对种子触土后位置控制的研究[D]. 王景立. 吉林大学, 2012(03)
  • [9]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的影响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戴芳.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 [10]清代善书的刊刻与传播[D]. 张祎琛. 复旦大学, 2010(11)
2003年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