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重用熟地黄治疗急、重、疑难杂病概论》

张仲景《重用熟地黄治疗急、重、疑难杂病概论》

一、张仲景重用生地黄治疗急重症和疑难病概说(论文文献综述)

窦豆[1](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惠玲[2](2020)在《王心东教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用药经验》文中指出王心东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获批者,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河南省名中医,连续三届南阳市科技拔尖人才。王教授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深钻细研,发现了张仲景大剂量两药并用或三药并用的用药经验,并据此形成了针对顽固性心力衰竭中医药辨证治疗及组方配伍的独特证治经验。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王教授临证重用生地黄30g、党参30g治疗心气阴虚型,重用杜仲30 g、补骨脂30g治疗心肾阳虚型,重用熟附片20 g、茯苓50 g治疗阳虚水泛型,重用黄芪40 g、泽兰20 g治疗气虚血瘀型,重用党参30 g、熟附片20 g、干姜15 g治疗心阳虚脱型,在临床中获得了较好疗效。

吉郡珠,王心东[3](2020)在《王心东重用蒺藜治疗顽固性头晕经验介绍》文中研究说明王心东主任医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获批者、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名中医,先后在新野县中医院和南阳市中医院工作。王老师从医45年,崇尚内难,精研伤寒,探幽索隐,潜心实践,临床疗效显着,形成了精准的三纲辨证中医主体思维应用方法,积累了君药大剂量应用治疗急危重疑难病临床经验并形成学术思想。笔者有幸侍诊王老师,学习王老师重用蒺藜组方配伍治疗顽固性头晕的临床经验,现简要整理如下。

陈楠楠[4](2020)在《蒲辅周仲景经方医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蒲辅周是近代着名中医学家,他精研仲景学说,擅用经方治病,应用仲景方药治病屡建奇功,堪称近世名医运用经方之佼佼者。他的医案主要收集在《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中。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探究蒲辅周经方医案及经方运用情况,以期对蒲辅周经方医案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通过对经方运用情况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蒲辅周运用经方的特点,为中医临床工作者运用经方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以《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为研究对象,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①文献综述部分,对于蒲辅周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搜集、筛选、整理、归纳和总结,掌握蒲辅周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现状。②经方医案研究部分,在现有的经方医案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方医案纳入标准做出定位,收集和整理出《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中的经方医案。(2)统计分析法:①经方医案研究部分,利用Microsoft Excel频数统计方法,将《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两书的经方医案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经方医案统计表,在此基础上,进行蒲辅周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利用Microsoft Excel频数统计方法,将内科、妇科、儿科和其他科中的经方医案分别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从而对经方医案有进一步的了解。(3)对比分析法:在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部分,参照《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相关条文,对比蒲辅周和张仲景对经方的运用,并根据两者的异同点,分析、总结蒲辅周运用经方的情况。结果:(1)现有的关于蒲辅周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研究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但关于蒲辅周经方医案的研究较少,缺乏对蒲辅周运用经方情况的系统研究。(2)《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两书所载的226例医案中,经方医案有108例,占比47.7%,涉及到的经方56首,使用频次最多的是麻杏甘石汤、甘麦大枣汤、理中丸(汤),其次是苇茎汤、四逆散、黄芪建中汤、竹叶石膏汤、射干麻黄汤、芎归胶艾汤、苓桂术甘汤、酸枣仁汤、白虎汤、半夏厚朴汤、肾气丸、当归芍药散、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麻黄汤等等。(3)经方医案在内科、妇科、儿科、其他科都有涉及。①内科案例中的经方医案有53例,占比约49.1%。涉及经方有34首,其中甘麦大枣汤和理中汤运用频次最多,均为9次。治疗的病证以脾胃病证最多,其次是气血津液病证、肺系病证、肝胆系病证、心系病证和肢体经络病证。②妇科案例中的经方医案有14例,占比约13%。涉及的经方共11首,其中芎归胶艾汤频次最高,为5次。治疗的病证以月经病最多,其次是产后病。③儿科案例中的经方医案共33例,占比约31%。涉及的经方有21首,其中麻杏甘石汤、苇茎汤、射干麻黄汤、竹叶石膏汤出现的频次较高,治疗疾病以肺系病证最多。④其他案例中的经方医案最少,仅9例。涉及的经方有8首。(4)经方运用研究方面,①蒲辅周运用经方临证思维特点可总结为:治病求本,本于阴阳;心主藏神,治心病要重调神;四诊合参,动态观察病程;寒温统一,用经方治疗温病。②蒲辅周继承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经方运用的规律和方法,处方精炼,辨证精细,此外,蒲辅周根据病情灵活化裁经方,或巧妙的以经方与经方或经方与时方合方,扩大了经方应用范围。就经方的药物组成方面,对于一些药物的运用,他亦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经验,常能进行合理替代,取长补短,提高了病患的接受度,对临床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启发。结论:通过对蒲辅周经方医案及蒲辅周运用经方的研究,不仅对蒲辅周经方医案有了全面、系统和详细的了解,而且还学习了蒲辅周运用经方的临证经验,加深和拓展了我们对经方的理论认识,同时有助于开拓我们临床运用经方的思路,对于提高我们临床的诊疗水平具有很大的意义。

王淞[5](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石达攀[6](2020)在《张锡纯运用石膏的证治思路》文中提出目的:以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筛选书中包含石膏的药解、方论、医论、医案,从石膏的性味、功效、配伍规律、应用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以挖掘张氏运用石膏的特色,为临床使用石膏提供参考。方法: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以《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石膏的药解、处方、病案等字段为立足点,对散在各篇的条文进行整理,同时结合历代本草着作对石膏的记载与研究,探讨张氏对石膏性状、性味的认识及其应用石膏的配伍规律、经典药对、运用标准等。结果:1.张锡纯博采众家之长,崇中州后天生化、重脾阴滋养脏腑,强调气血的生化、气机的有序,并大力倡导衷中参西、主张中西汇通,深研药理学,为石膏的合理运用奠下了坚实的基础。2.张锡纯在石膏的性味认识上宗《神农本草经》,主张石膏性微寒,味辛、具有透散之效,质沉可直达病所,二者结合构成了石膏的特质,也是其多选用石膏的缘由。3.张锡纯通过化裁经方、自立新方,将石膏融入了诸多疾病的治疗中;经整理,可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药对,如石膏分别配伍麻黄、知母、党参、甘草、山药、桂枝、细辛、粳米、代赭石及薄荷、蝉蜕、连翘,以便更灵活地进行运用。4.张锡纯运用石膏有严格的标准,包括外感热病、据脉用药、特殊症状、疾病特点等。其中据脉用药主要包括浮、洪、滑、数、有力等;特殊症状表现为心下烦热;疾病特点则如中风病多兼内热,以石膏清之。5.张锡纯创新性地发展了石膏的煎煮、服用方法,如直接服用生品、灌肠使用等;并指出了便溏者勿用、因势用药且中病即止、直接服用应为小剂量三个注意事项。结论:1.张锡纯在石膏的性味认识上宗《神农本草经》,主张石膏性微寒,味辛,非大苦大寒之品,临床应用不应过分畏惧。2.张锡纯在临床中多用生石膏,以生石膏具有发散的特性。3.张锡纯通过化裁经方、自立新方,将石膏融入了诸多疾病的治疗中;经整理,可总结出一系列经典有效的药对,可以更灵活地进行运用。4.张锡纯运用石膏有严格的标准,包括外感热病、脉象特点、特殊症状、疾病特点等;并指出了运用石膏的注意事项。5.张锡纯对石膏的煎煮、服用方法作出了创新性的发展。

袁兵,王心东[7](2020)在《重用石膏治疗急重症和疑难病概述》文中研究指明以等于或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膏用量为重量应用的标准,按照全国中医院校统编教材(1两=10钱=30 g的古今剂量折算法,根据《方剂学》中"量重为君"的原则,笔者收集整理临床中施治组方重用石膏为君或为臣的公开报道,总结重用石膏治疗急重症和疑难病的疗效。文献研究结果表明重用石膏临床治疗9类急重症和疑难病,均取得良效。对石膏的重量应用有重量高效,继往开来,值得复制研究;小儿重用,难能可贵,要审时度势;个案报道,不容忽视,当规范传承;总结特长,展示特点,利于突出特色等初步认识。

刘洋[8](2019)在《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现代岭南名中医具有许多宝贵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特别是岭南名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理论与临床均具有一定的特色,是中医药在传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岭南名中医运用中医药治疗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辨证思路和临床经验多以医案的形式存在医案书本和各种期刊中,其中蕴涵着海量的信息。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开展,运用数据挖掘手段揭示中医药隐含的信息已成为总结、传承名老中医经验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各大出版社出版的医案书籍、大型网络数据库中有关岭南名中医脾胃病医案文献作为数据收集来源,从中提取出中医脾胃病医案信息,并将其规范化。同时借助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理论对数据进行形式背景构建和可视化展现,对结构图中显示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辨证、用药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为学习、继承岭南名中医辨证、用药思路提供借鉴和方法,并为临床脾胃病的诊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本文收集建国以来公开出版名中医医案书籍、大型网络期刊数据库中有关岭南名中医脾胃病医案文献。通过医案的筛选和整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图片化电子化保存。进行规范化处理,将规范化的医案信息构建成医案数据形式背景。然后以医案为对象,以患者的年龄、症状、舌象、脉象、证型、方剂组成等为属性,建立偏序结构形式背景数据和属性偏序结构图,将医案数据中的复杂信息可视化展现出来。最后通过分析形式背景数据和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行经验总结和规律知识发现,并总结现代岭南名中医诊治脾胃病的规律和思路。结果:共收集到现代岭南名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医案409份,有明确西医病理诊断的医案206份。并通过属性偏序图的方法将复杂的医案数据信息可视化展现(完整属性偏序图见附录1-附录17),下面选取属性偏序图展现的部分关键信息予以罗列。1.症状分布胃痛优先度较高的症状有:纳差,反酸,嗳气,胃脘胀痛,口干。其中纳差与反酸,纳差与嗳气,纳差与胃脘胀痛,反酸与嗳气,反酸与胃脘胀痛,反酸与胃脘痛,嗳气与胃脘胀痛,口干与口苦常合并出现;泄泻优先度较高的症状有:大便溏,大便次数增多,纳差。其中大便溏与纳差,大便溏与胃胀常合并出现;便秘医案中优先度较高的症状有:大便秘结,大便干,排便艰难,纳差,腹胀,口干等,其中便秘与大便干,大便干与纳差,排便艰难与口干常合并出现;慢性胃炎医案优先度较高的症状:纳差,胃脘胀痛,嗳气,反酸,口干,其中胃脘胀痛与纳差,纳差与嗳气,胃脘胀痛与嗳气,胃脘胀痛与反酸,嗳气与反酸,嗳气与口干,口干与大便干常合并出现;消化性溃疡医案文献优先度较高的症状:反酸、胃脘痛、纳差、口干、口淡,其中反酸与嗳气,反酸与纳差,纳差与嗳气常合并出现。2.舌象分布胃痛优先度较高的舌象:苔白,舌淡,舌红,舌暗,苔黄腻,其中舌暗,苔黄腻为主要病理舌象。舌淡与舌暗,舌淡与苔腻,舌红与苔黄,舌红与苔黄腻,舌淡红与苔腻为常合并出现;泄泻优先度较高的舌象:苔白,舌淡,舌红,苔黄,苔薄,苔黄腻,舌暗出现的几率最大,其中舌暗,苔黄腻为主要病理舌象。舌淡与苔白,舌红与苔黄常合并出现;便秘优先度较高的舌象:舌红,苔黄,舌淡。其中舌红与苔黄是便秘最常见的舌象组合;慢性胃炎优先度较高的舌象:苔白,舌淡,舌红,舌暗,苔黄腻,其中舌暗,苔黄腻为主要病理舌象。舌淡与舌暗,舌淡与苔腻,舌红与苔黄,舌红与苔黄腻,舌淡红与苔腻为最常见的舌象组合。消化性溃疡优先度较高的舌象:舌淡,苔白,舌红优先度最高。舌淡苔白,舌淡苔薄白,苔薄白为常见舌象组合。3.脉象分布胃痛优先度较高的脉象:脉弦,脉细,脉弱,其中脉弦与脉细常合并出现。泄泻优先度较高的脉象:脉弦,脉细,脉沉,其中脉弦与脉细,脉细与脉沉常合并出现;便秘优先度较高舌脉象:脉弦,脉细,脉弦细常合并出现;慢性胃炎优先度较高的脉象:脉弦,脉细,其中脉弦与脉细常合并出现。消化性溃疡优先度较高的脉象:脉弦,脉细,其中脉弦细常合并出现。4.证型分布胃痛共涉及证型16种,肝郁证,气虚证,湿热证优先度较大,其中肝郁与气虚,肝郁与湿热,气阴两虚常合并出现;泄泻所涉及证型17种,阳虚证,湿热证,气虚证,湿滞证和肝郁证五种证型优先度较大;便秘涉及9种证型,其中气虚证,阴虚证,实热证,气滞证等证型优先度较大;慢性胃炎涉及证型16种,肝郁证,气虚证,湿热证优先度较大,肝郁气虚,肝郁与湿热,气阴两虚常两证合并出现。消化性溃疡医案文献中,涉及证型10种,气虚证,阳虚证,肝郁证优先度最大。5.用药规律分析胃痛共涉及242味中药,其中优先度较高的中药有:白术,甘草,党参,茯苓,半夏,郁金,延胡索,柴胡,厚朴,白芍。药对中优先度较高的有:白术与党参,白术与茯苓,党参与半夏,茯苓与半夏,半夏与郁金,郁金与延胡索,其中白术与党参药对优先度最高;三药合用中优先度较高的有:白术,茯苓,党参三药组合,茯苓,半夏,郁金三药组合。泄泻共涉及143种中药,白术,茯苓,党参,甘草,木香,黄连,肉桂,半夏优先度较高,而常用药对中优先度较高的:白术与茯苓,白术与陈皮,白术与党参。三药合用优先度较高的有:白术,茯苓,陈皮三药,白术,茯苓,党参三药;便秘医案中共涉及91种中药,优先度较高的:火麻仁,枳实,厚朴,黄芪,当归,郁李仁,木香,生地黄,大黄。药对中优先度较高的有:火麻仁与枳实,火麻仁与厚朴,枳实与厚朴。三药合用中火麻仁,枳实,厚朴优先度较高。慢性胃炎共涉及172种中药:白术,茯苓,党参,柴胡,半夏,陈皮,白芍优先度较高。白术和茯苓,白术和党参,白术和白芍为优先度较高的药对;白术,茯苓等,党参三药,白术,茯苓,柴胡三药,茯苓,党参,半夏三药组合优先度较高;消化性溃疡共涉及125种中药,白术,党参,茯苓,甘草,半夏,郁金优先度较高,白术和茯苓药对,白术和党参药对是优先度较高;白术,茯苓,党参三药组合优先度较高。结论:通过对形成的医案属性偏序图中的信息进行详细分析、讨论,总结出现代岭南名中医在诊治脾胃疾病时秉承了祖国医学脾胃学说的思想和理念,并具有鲜明的现代特色和岭南地区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1.病证结合,标本兼治。坚持辨证为主,病证结合,发挥中医辨证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利用现代医学辨病以确诊,坚持“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互为辅助的诊治原则。积极利用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脾胃疾病治疗上,着眼于辨证求本的原则,面对岭南脾胃病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点。以补脾安胃为基础,并同时运用化痰、活血、祛湿等方法时,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2.三因制宜,四诊合参。岭南名中医治疗脾胃病时重视岭南气候、地理环境对人群体质的影响,善于利用符合岭南地域特点治法和道地药材进行诊疗,治法上重视顾护脾胃,同时重视湿邪和湿热等病因对人体的影响。因脾胃病多虚实夹杂,在具体诊断时重视四诊合参,详细诊察病情,力求诊断准确。3.顾护脾胃,多法齐用。在治法上,现代岭南名中医治疗脾胃病多从脾论治,以补虚为主,补虚固本。对于虚实夹杂者,健脾养胃法与活血化瘀清热祛湿等多种方法并用,以顾护脾胃为本,同时又注重清热药、祛湿药、活血药的应用。4.调理肝气,重视情志。在治疗方面重视调肝理气、疏通气机,同时兼顾脾胃,补肝的同时注重解郁。在用药调理疏肝健脾的同时,也重视舒畅情志中药的运用,并佐以心理疗法、饮食、睡眠、运动等辅助疗法。5.寒热并调,升降得宜。现代岭南名中医治疗脾胃病时重视辨清寒热虚实,用药用量恰当,以调节寒热。辨证治疗上,重视气机的调理,使升清和降浊同步,一升一降,升降平衡,气机调畅。6.道地用药,效廉而优。现代岭南名中医在治疗脾胃病遣方用药过程中常就地取材,运用取药方便、价格合理、效果显着的道地中药。不但丰富了脾胃病的治疗手段,同时提升了疗效,使岭南脾胃病治疗更具鲜明的地区特色。

陈碧芳[9](2018)在《百合病病证治方的理论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百合病由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并创立了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因其病情复杂,历代医家有许多见解,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搜集各家所说,对百合病病名、病因、病机、临证表现及特征、治疗等进行了讨论。在其病机关键在于阴虚内热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其病位不仅限于心肺,还涉及肝胆肾等多脏腑,可兼夹多种病理因素为患,从而拓展了对百合病证的认识。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就古今医家对百合病的讨论和研究文献作整理评述并例举临床报导及运用实践以佐证。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医病证研究。首先明了百合病究竟是什么病极为重要。从中医辨病和病证结合研究角度,总结辨治百合病的要点,使临床辨识百合病有更明确的指征且予针对性的治疗。并对百合病与现代医学疾病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与类似病证小柴胡汤证、脏躁证等进行比较鉴别。第二部分对《金匮要略》中百合病方的方药作用进行解析,主要讨论了百合地黄汤等方药的作用机制、主治病证及特点等。第三部分为临床应用概述。通过收集现代应用百合类方治疗的报导,分析总结古今医家临证化裁运用百合类方辨治疾病的经验,结合笔者运用的实践与体会,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相关病证提供依据及思路,为合理运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等提供参考。

王博峰[10](2016)在《基于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的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医临床讲究理法方药,在理法方药之外,人们往往会忽略量的斟酌。“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近年来随着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在经方本源剂量、某些方药量效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关于用量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有些领域人们关注度仍不够。人们对量的关注往往容易聚焦在方剂中每味药量的大小,即处方量的研究,而对服用量关注较少。关于方药服用量的内容蕴含在药物的煎服方法当中,关于方药煎服方法也是临床容易忽视的环节。当下,对于方药量效的研究多关注在于不同剂量不同功效这个点上,而对不同服药反应后的用量调控关注较少。经方为方书之祖,对于煎服方法以及不同服药反应的用量调控记录相对详细。因而本文试图从经方的煎服方法入手,总结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策略,以期对临床及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能有点滴帮助。目的1.系统总结《伤寒杂病论》原文中方药所采取的不同药物煎法和药物服法,分析其中的原因,以期对当今临床千遍一律的药物煎服方法有所启发。其中药物煎法从煎药溶媒、时间、次数、方式的角度进行总结。药物服法从服用次数、时间、温度等角度进行总结。2.中医临床是科学也是艺术,临床用药在于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反应不断调整。关于用量也是不断根据服药反应调整的过程。总结不同服药反应后应该采取怎样的用量调控策略和方法,以期对方药量效的临床运用有所帮助。方法研究内容主要为经方本原煎服方法以及服药反应的用量调控研究。主要通过三种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将伤寒、金匮的方药煎服方法和用量调控,以方名、剂型、煎煮时间、服药次数、调控方法等为目录输入Excel表进行统计,将统计出的结果结合文献进行具体分析。其次,选取部分古今临床医案,从临床的角度看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策略的具体运用。最后,通过研究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给药方案,与中药临床服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借鉴有益思想,同时总结具有中医思维和规律的煎服用药方案。结果1.经方本原煎法煎药溶媒:经方采用的煎药溶媒包括,普通水、泉水、甘澜水、清浆水、潦水、泉水、马通汁、井花水、酒、蜜、醋、米等。采用不同的煎药溶媒主要与药物特性和临床病情有关。煎药时间:煎煮耗水在1-3升,占统计数的39%,主要为病在上焦,或病情急迫,为攻下、回阳之用;煎煮耗水在4-5升,占统计数的43%,主要为太阳三类方(桂枝类方、麻黄类方、葛根类方)及部分杂方;煎煮耗水在6升及以上,占统计的18%,多属于去滓再煎和补益剂。煎药次数:经方大部分方剂都采用一次煎煮,分次服用。煎药方式:先煎、后下、去滓再煎、麻沸汤、煮散、煮丸等。2.经方本原服法:服药次数:顿服和一服占统计数的10%,主要为证情急迫或为达到吐下的效果;二服占统计数的21%,主要为以总药味、药量相对少,保证每次服药浓度;三服占统计数的63%,分布麻黄类方、桂枝类方、白虎类方、承气类方、柴胡类方、当归类方和杂方类;四服及以上者占6%,局部保持较高浓度,持续发挥作用或为达到某种效果。服药时间:平旦服、空腹服、按季节服、发作前服、昼夜服等。服药温度:温服、小冷服、服热粥、服冷粥等。3.方药用量控制策略和方法临床药物用量要达到与时间、地域、人体、疾病、药物的不同情况相符合的要求。需要根据服药反应不断进行药物用量的调控。病重药轻,需要逐渐增量;病轻药重,需要逐渐减量;病情危重,采取重剂起沉疴;病势缓慢,可以轻剂缓图;服用峻药,需要中病即止;慢病渐调,可以丸药缓服。久病虚人,用药宜缓;强人病急,用药宜重;暑天发散,药量宜轻,酷寒清热,用量酌减。结论临床方药用量控制有五原则、五途径、多方法。五原则为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因药的用量调控原则。五途径为:调整用量可以通过处方环节、配伍环节、煎煮环节、服用环节、剂型环节五个途径实现。多方法为:具体用量调控可以采取取效为度、逐渐增量、逐渐减量、中病即止、重用君药、叠加用量、大量重剂、小量轻剂、剂型控量、始量-中量-尾量等方法。

二、张仲景重用生地黄治疗急重症和疑难病概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仲景重用生地黄治疗急重症和疑难病概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七节 上篇总结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下篇总结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2 生物信息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4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五节 附篇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王心东教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用药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特异性证候
2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特点
3 大剂量用药经验
    3.1 本原性用量
    3.2 独特性经验
4 病案举例
5 小 结

(3)王心东重用蒺藜治疗顽固性头晕经验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特点
2 常用药物用量
3 君药量重缘由
4 病案举例

(4)蒲辅周仲景经方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蒲辅周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现状
    1 蒲辅周生平医事研究
    2 蒲辅周学术思想的研究
        2.1 整体观念,重视气候
        2.2 辨证论治,治病求本
        2.3 寒温一统,融会百家
        2.4 重视体质,未病先防
        2.5 中西结合,积极倡导
    3 蒲辅周临证经验的研究
        3.1 各科疾病经验的研究
        3.2 治法及方药运用的研究
        3.3 其他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蒲辅周经方医案及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
    第一章 蒲辅周经方医案的研究
        1.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2 医案纳入标准
        1.3 结果及讨论
        1.4 总结
    第二章 蒲辅周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
        2.1 麻杏甘石汤
        2.2 理中汤(丸)
        2.3 甘麦大枣汤
        2.4 苇茎汤
        2.5 四逆散
        2.6 黄芪建中汤
        2.7 竹叶石膏汤
        2.8 射干麻黄汤
        2.9 芎归胶艾汤
        2.10 苓桂术甘汤
        2.11 酸枣仁汤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1 生平概述
    2 着作介绍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1 肺系病证
        1.1 感冒
        1.1.1 风寒、风热之辨
        1.1.2 治疗法则
        1.1.3 分型证治
        1.1.4 经验用药
        1.1.5 注意事项
        1.1.6 小结
        1.2 咳嗽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法则
        1.2.3 分型证治
        1.2.4 特色用药
        1.2.5 小结
    2 心系病证
        2.1 胸痹
        2.1.1 病因病机
        2.1.2 治疗法则
        2.1.3 分型证治
        2.1.4 小结
        2.2 狂证
        2.2.1 病因病机
        2.2.2 治疗法则
        2.2.3 分型证治
        2.2.4 小结
        2.3 痴呆
        2.3.1 病因病机
        2.3.2 治疗法则
        2.3.3 分型证治
        2.3.4 小结
        2.4 恐惧
        2.4.1 病因病机
        2.4.2 治疗法则
        2.4.3 分型证治
        2.4.4 小结
    3 脾胃病证
        3.1 泄泻
        3.1.1 病因病机
        3.1.2 治疗法则
        3.1.3 分型证治
        3.1.4 临证要点
        3.1.5 小结
    4 肝胆病证
        4.1 臌胀
        4.1.1 病因病机
        4.1.2 治疗法则
        4.1.3 分型证治
        4.1.4 软化肝脾验方
        4.1.5 小结
        4.2 胆痹
        4.2.1 病因病机
        4.2.2 施治法则
        4.2.3 分型证治
        4.2.4 小结
        4.3 内伤头痛
        4.3.1 病因病机
        4.3.2 施治法则
        4.3.3 分型证治
        4.3.4 用药特色
        4.3.5 小结
    5 肾系疾病
        5.1 水肿
        5.1.1 病因病机
        5.1.2 治疗法则
        5.1.3 分型证治
        5.1.4 专药专方
        5.1.5 小结
    6 气血津液疾病
        6.1 内伤发热
        6.1.1 分辨外感内伤
        6.1.2 把握时间规律
        6.1.3 分型证治
        6.1.4 小结
    7 肢体经络病证
        7.1 腰痛
        7.1.1 病因病机
        7.1.2 治疗法则
        7.1.3 分型证治
        7.1.4 小结
        7.2 痿证
        7.2.1 病因病机
        7.2.2 治疗法则
        7.2.3 分型证治
        7.2.4 小结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1 大气一元论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3 医易相通论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3.2.1 辨证恒动思维
        3.2.2 方剂灵活化裁
        3.2.3 剂型丰富发展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4.2.1 明辨病位
        4.2.2 治病于未发
        4.2.3 应时组方选药
        4.2.4 应时服药
        4.2.5 预测病势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5.2.3 胃气为脉之本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5.4 治胃之法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6.1 风药概说
        6.2 风药性能
        6.2.1 风药多味辛
        6.2.2 风药以泻为主
        6.2.3 风药性走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6.3.1 风药治风
        6.3.2 风药治血
        6.3.3 风药治湿
        6.3.4 风药助火
        6.3.5 风药升阳
        6.3.6 风药止痒
        6.3.7 风药通滞
        6.3.8 风药开玄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7.2.1 量从症变
        7.2.2 量从人变
        7.2.3 减量间服
        7.2.4 遵古不泥
        7.2.5 精准靶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6)张锡纯运用石膏的证治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简介
    1.1 张锡纯先生简介
    1.2 《医学衷中参西录》主要内容
        1.2.1 版本考证情况
        1.2.2 书名释义
        1.2.3 内容概述
    1.3 张锡纯的学术思想
        1.3.1 博采众家之长
        1.3.2 崇中州后天生化,重脾阴滋养脏腑
        1.3.3 “冲气”“大气”的认识突出
        1.3.4 注重脏腑气机有序
        1.3.5 治疗血证新议
        1.3.6 重经方,尊法加减灵活,据情况制专方
        1.3.7 大力倡导衷中参西,主张中西汇通
        1.3.8 致研药理,敢于突破旧观点
    1.4 后世影响
第二部分 :石膏的基本认识
    2.1 石膏的性状
    2.2 石膏的炮制
    2.3 石膏的性味考辨
        2.3.1 石膏性味记载源流
        2.3.1.1 石膏性大寒说
        2.3.1.2 石膏大寒、微寒夹杂说
        2.3.1.3 石膏性微寒说
        2.3.2 石膏应用、配伍、用量对微寒说的支持
        2.3.3 张锡纯对石膏性味、用量的认识
    2.4 石膏的功效及主治
第三部分 :张氏运用石膏的特点
    3.1 运用石膏的基本原则
        3.1.1 辛凉透散之性的应用
        3.1.1.1 邪居营血
        3.1.1.2 邪传心包
        3.1.1.3 邪入少阴
        3.1.1.4 邪犯肺胃
        3.1.1.5 邪留脏腑
        3.1.1.6 伏热深陷
        3.1.2 清热、镇重特性的应用
        3.1.2.1 肝火犯胃,胃气上逆
        3.1.2.2 表里俱热,胃气不降
        3.1.2.3 阳明胃热,气血上逆
    3.2 张锡纯运用石膏组方配伍特色
        3.2.1 经方活用
        3.2.1.1 通变白虎加人参汤
        3.2.1.2 加味越婢加半夏汤
        3.2.1.3 石膏粳米汤
        3.2.1.4 镇逆白虎汤
        3.2.1.5 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3.2.1.6 镇逆承气汤
        3.2.2 自拟方剂
        3.2.2.1 黄芪膏
        3.2.2.2 搜风汤
        3.2.2.3 馏水石膏饮
        3.2.2.4 清解汤、凉解汤
        3.2.2.5 寒解汤
        3.2.2.6 石膏阿斯匹林汤
        3.2.2.7 和解汤
        3.2.2.8 犹龙汤
        3.2.2.9 仙露汤
        3.2.2.10 青盂汤
        3.2.2.11 清疹汤
        3.2.2.12 护心至宝丹
        3.2.2.13 坎离互根汤
        3.2.3 张锡纯运用石膏经典药对
        3.2.3.1 石膏配伍麻黄
        3.2.3.2 石膏配伍知母
        3.2.3.3 石膏配伍人参
        3.2.3.4 石膏配伍甘草
        3.2.3.5 石膏配伍山药
        3.2.3.6 石膏配伍桂枝
        3.2.3.7 石膏配伍细辛
        3.2.3.8 石膏配伍粳米
        3.2.3.9 石膏配伍代赭石
        3.2.3.10 石膏配伍薄荷、蝉蜕、连翘
第四部分 :张氏运用石膏的特色
    4.1 张锡纯运用石膏的指征
        4.1.1 外感热病
        4.1.2 据脉用药
        4.1.2.1 含石膏自创方的脉象特点
        4.1.2.2 固定处方外运用石膏的脉象特点
        4.1.3 特殊症状
        4.1.4 疾病特点
    4.2 张锡纯运用石膏的煎服方法
        4.2.1 石膏的煎煮方法
        4.2.2 服药方法
    4.3 张锡纯运用石膏的注意事项
        4.3.1 大便泻者不能使用
        4.3.2 强调因势用药、用药中病即止
        4.3.3 直接服用石膏时应用小剂量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张锡纯运用石膏配伍指征初探
    参考文献
附件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重用石膏治疗急重症和疑难病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治疗急重症疑难病
    1.1 高热
    1.2 败血症
    1.3 头痛
    1.4 精神异常
    1.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6 脑炎
    1.7 静脉曲张炎变综合征
    1.8 过敏性紫癜
    1.9 胃火牙疼
2 讨论
    2.1 重量高效,继往开来,值得复制研究
    2.2 小儿重用,难能可贵,要在审时度势
    2.3 个案报道,不容忽视,应当规范传承
    2.4 总结特长,展示特点,利于突出特色

(8)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脾胃病研究概况
        1.1.1 源流发展
        1.1.2 病因病机
        1.1.3 治则治法
    1.2 岭南医学学术经验传承概况
        1.2.1 晋唐宋元时代岭南医学发展概述
        1.2.2 明清时期岭南脾胃学说发展概述
        1.2.3 近现代岭南脾胃学说发展概述
第2章 属性偏序理论的数学基础
    2.1 知识发现的基础知识
        2.1.1 大数据时代与知识发现
        2.1.2 知识发现对象及分类
        2.1.3 知识发现模式
        2.1.4 知识发现的步骤
    2.2 知识发现技术在中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2.2.1 中医辨证分析
        2.2.2 专家诊疗系统
        2.2.3 中药方剂的研究
        2.2.4 中医脾胃病知识发现研究现状
    2.3 属性偏序结构模式发现方法的理论基础
        2.3.1 偏序结构图的哲学原理基础
        2.3.2 偏序结构图的数学理论基础
        2.3.3 形式概念分析基础
        2.3.4 属性偏序结构图
第3章 岭南名中医脾胃病医案数据收集和整理
    3.1 文献收集内容
        3.1.1 本研究中岭南名中医范围
        3.1.2 本研究中搜索文献资源范围
    3.2 知识库构建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准备
    3.3 数据规范化
        3.3.1 主要症状、舌脉、脉象规范化
        3.3.2 方剂、中药规范化
        3.3.3 其他规范化规定细则
        3.3.4 形式背景的建立
第4章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岭南名中医脾胃病医案知识发现
    4.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岭南名中医中医脾胃病医案知识发现
        4.1.1 胃痛
        4.1.2 泄泻
        4.1.3 便秘
    4.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岭南名中医消化系疾病医案知识发现
        4.2.1 慢性胃炎
        4.2.2 消化性溃疡
第5章 讨论
    5.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胃痛证治规律分析
        5.1.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胃痛诊断分析
        5.1.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胃痛证型-用药分析
        5.1.3 小结
    5.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泄泻证治规律分析
        5.2.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泄泻诊断分析
        5.2.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泄泻证型-用药分析
        5.2.3 小结
    5.3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便秘证治规律分析
        5.3.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便秘诊断分析
        5.3.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便秘证型-用药分析
        5.3.3 小结
    5.4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慢性胃炎证治规律分析
        5.4.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慢性胃炎诊断分析
        5.4.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慢性胃炎证型-用药分析
        5.4.3 小结
    5.5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消化性溃疡证治规律分析
        5.5.1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消化性溃疡诊断分析
        5.5.2 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消化性溃疡证型-用药分析
        5.5.3 小结
    5.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2:不涉及统计分析证明
致谢
详细摘要

(9)百合病病证治方的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病证研究
    1 百合病病名及因机证治探讨
        1.1 病名探究
        1.1.1 以药物命名
        1.1.2 以病机命名
        1.1.3 以百合形状比譬
        1.2 病因
        1.2.1 发于外感热病(包括伤寒、温病)之后
        1.2.2 情志因素
        1.2.3 其他因素
        1.3 病机
        1.3.1 病机关键在于阴虚内热
        1.3.2 与心肺关系最为密切,可影响多个脏腑
        1.3.3 可兼夹多种病理因素相互影响为患
        1.3.4 其他
        1.4 临证表现及特征
        1.5 治疗原则
        1.6 治疗方法
        1.7 预后
    2 百合病与现代医学疾病的相关性
        2.1 百合病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2.2 百合病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2.3 百合病与更年期综合症
        2.4 百合病与肺部疾病
        2.5 百合病与散发性脑炎
        2.6 百合病与肿瘤病
        2.7 百合病与蜱传出血热
        2.8 百合病与立克次体病毒的疾病
    3 比较鉴别
        3.1 与小柴胡汤证
        3.2 与栀子豉汤证
        3.3 与藏躁证
第二部分 百合病方方药作用探析
    1 百合地黄汤
        1.1 百合
        1.2 地黄
        1.3 百合地黄汤功用
    2 百合知母汤
    3 滑石代赭汤
    4 百合鸡子汤
    5 百合洗方(内外兼治)
    6 栝萎牡蛎散
    7 百合滑石散
第三部分 临床应用概述
    1 精神神志疾病
        1.1 抑郁症
        1.2 癔病
        1.3 神经衰弱
        1.4 失眠
    2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3 心理亚健康
    4 肺部疾病
    5 胃病
    6 其他
    7 验案举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的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经方本原煎服方法及用量控制研究概况
    1 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研究概况
        1.1 经方本原煎法研究概况
        1.2 经方本原服法研究概况
    2 方药用量控制研究概况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经方本原煎服方法及用量控制的文献研究
    导言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结果
    第一节 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研究
        1 经方本原煎法研究
        1.1 煎药前处理
        1.2 煎药溶媒
        1.3 煎药次数
        1.4 煎药时间
        1.5 煎药方式
        2 经方本原服法研究
        2.1 服用次数
        2.2 服用时间
        2.3 服用温度
        2.4 服后调护
    第二节 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研究
        1 用量调控的原则
        1.1 时间与用量调控
        1.2 地域与用量调控
        1.3 人体与用量调控
        1.4 疾病与用量控制
        1.5 药物与用量调控
        2 用量调控的途径
        2.1 处方
        2.2 配伍
        2.3 煎煮
        2.4 服用
        2.5 剂型
        3 用量控制方法
        3.1 重用君药
        3.2 叠加药量
        3.3 取效为度
        3.4 中病即止
        3.5 逐渐增量
        3.6 逐渐减量
        3.7 大量重剂
        3.8 小量轻剂
        3.9 剂型控量
        3.10 始量-中量-尾量
    第三节 临床用量控制医案选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张仲景重用生地黄治疗急重症和疑难病概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王心东教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用药经验[J]. 惠玲. 中医研究, 2020(11)
  • [3]王心东重用蒺藜治疗顽固性头晕经验介绍[J]. 吉郡珠,王心东. 新中医, 2020(18)
  • [4]蒲辅周仲景经方医案研究[D]. 陈楠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张锡纯运用石膏的证治思路[D]. 石达攀.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重用石膏治疗急重症和疑难病概述[J]. 袁兵,王心东. 新中医, 2020(01)
  • [8]基于属性偏序方法的现代岭南名中医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D]. 刘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百合病病证治方的理论探讨[D]. 陈碧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10]基于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的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研究[D]. 王博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张仲景《重用熟地黄治疗急、重、疑难杂病概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