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动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动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一、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接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雪[1](2020)在《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产品设计》文中认为养老金亏空的问题在我国日益严峻,为了缓解这一现状,2015年国家鼓励养老金入市以保值增值,但是其投资收益并不乐观,且入市的金额远低于预期,这不仅会给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老年人的生活也无法保障。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我国金融市场上鲜有与养老金投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因此本文拟设计出一款收益稳定,风险等级较低的养老型FOF基金产品——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从而缓解养老金亏空压力,同时对我国基金市场上的基金品种进行丰富。首先,以美林时钟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优化,确定不同经济状态下资金的配置情况;其次,构建符合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投资条件的基金池和子基金筛选体系,对基金池里的基金从基金业绩、基金风险、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打分、排序,筛选出排名前5%的基金作为投资标的;随后,以季度为周期进行调仓,并进行基金业绩模拟,结果显示,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的年化收益为13.71%,收益标准差为1.28%;最后,将本研究设计的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的业绩和风险与市场上的同类型基金产品进行比较,发现本研究设计的基金产品有着较高的收益水平和较低的收益标准差,能够满足养老金的投资需求,可以给政府管理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投资者的养老资金的投资提供选择,对于有稳健性投资需求的机构投资者(如银行、保险等)也同样适用。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为理论回顾与研究现状,为后文基金设计部分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阐明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构建的合理性,第四章为本基金产品的设计方案,第五章进行本基金产品的业绩评价与对比分析,以证明其实用性,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根据本文产品设计过程及业绩模拟结果,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任亚辉[2](2020)在《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维护金融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全局。不断提高对系统性风险的认识是我国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凸显出越来越复杂的网络化特征,单个或局部的风险很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市场间传染。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防范风险的跨市场传染不仅有利于保持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而且能够促进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时有风险事件,例如2013年6月份的“钱荒”,2015年的股市大跌,2019年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首次破7等,这些事件都对于整个金融市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同时机构改革和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推进,从宏观审慎的角度,研究系统性风险的传染刻不容缓。本文选取了我国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三个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系统性风险的特征和风险传染的影响因素。然后,从金融市场的关联性过渡到系统性风险的传染,实证研究了我国三个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发现这种联动效应的非对称性。本文基于动态相关性构建了指数来衡量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并且使用马尔科夫转换模型划分了从2005年到2019年之间风险传染的程度。最后根据我国当前监管的现状,提出化解系统性风险、减少风险传染的建议。

龙小燕[3](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孙菲菲[4](2019)在《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下文简称为“场外市场”)是一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服务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和区域金融的直接融资发展。这对于直接融资中的基础性经济金融、结构化产业融资发展、区域经济融资发展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体系发展的意义重大。场外市场的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建设功能完善立体覆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十九大之后国家金融体系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学术研究中对场外市场的关注还显不足,对于场外市场的发展和功能构建缺乏理论化的总结和实证性的分析。有鉴于此,本文选题定位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发展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的结构性功能对比研究和实证分析,总结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发展特征及功能特点,中美场外市场的功能类比和功能差异,并检验制度要素对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调节作用,从而归纳出对我国场外市场发展的借鉴与启示。本文遵循比较研究的技术路线,通过国际场外市场发展实践比较经验总结出一般性的场外市场发展特征,归纳场外市场发展的动因、过程、调节因素以及结果,并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发展的系统性比较分析。首先,美国和中国在国情、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不同,但是两者都是全产业链和多区域的大国经济结构,场外市场的规模也相近,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其次,中美两国在制度要素特征上存在显着的差异,有助于检验制度环境对于场外市场的调节作用。由此,本文通过对两国场外市场发展和发展特点以及场外市场挂牌公司的数据进行比较,从功能构建和制度因素的调节作用方面,对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特征进行数据描述和计量检验,从而最后归纳出本文关于中美场外市场发展比较分析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分析发现,中国和美国的场外市场在发展动因和制度设计上有整体相似性和诸多特征区别。美国的场外市场发展动因之一是企业对挂牌市场的分层需求,而中国场外市场的发展则受到了流动性需求的推动。通过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发现中国场外市场在规模上迅速赶超美国,但交易的活跃度、挂牌企业规模和和结构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其次,中国场外市场企业的平均收入和平均市值均远小于美国,且中国的行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高于美国;再次,本文还发现中美两国场外市场在功能上呈现共性和差异性,两国场外市场都具有信息发现功能、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价值的功能,但两国场外市场在平滑风险、帮助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方面具有差异性,同时没有发现中国市场对公司治理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同时,本文认为场外市场作用的差异源自于中美两国的制度环境差异,进而对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场外市场的功能作用进行了理论化的归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总结了对中国场外市场功能完善发展的建议:中国场外市场在不断完善现有规则之外,应探索除财务绩效和规模之外的分层标准,并在制度环境支持的地区率先进行尝试,最大化发挥当下场外市场的作用。长期而言应对制度环境进行完善,如增加司法投入和资源、增加市场化程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形成市场的风险文化、完善信用体系、建立其他金融制度(如银行和主板市场)与场外市场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如升降板制度),可以更好地释放场外市场的潜力。

潘长春[5](2017)在《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受实体经济增速下滑与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等多重因素影响,有关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匹配的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学者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始于2014年10月的此轮资产价格巨幅震荡和2015年末期的本轮房价周期已充分表明: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繁荣衰退、历时长度,峰谷落差均可能出现很大程度上的错配,值得我们予以充分重视。有鉴于此,本文从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匹配的视角出发,对我国近十几年来的周期匹配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还探讨了货币政策在调控实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对这一领域内的研究进行了有效地补充和完善,具体而言,全文研究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首先,本文在第1章中系统地对金融周期概念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发现:金融周期是指金融活动受到自身内部冲击或外部冲击时,通过金融体系传导从而形成的持续性、周期性的变化。随后,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研究者多是从金融价格周期与金融稳定周期两个角度对金融周期展开研究,其中就价格周期而言,房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是最常用的两种周期指标测度;而就金融稳定周期而言,研究者则更倾向于采取合成指数法进行指标构建。随后,全文研究按照金融价格周期与金融稳定周期这两大测度进行系统性展开。第2至4章主要是刻画金融价格周期、实体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联,从而为解析我国14-15年的股票热以及15年末期伊始的房产价格繁荣等典型化事实提供重要了理论支撑与经验证据。随后,从5章开始,全文进入金融稳定周期研究,第5章是我国金融稳定指数构建,而第6章采用TVP-VAR模型刻画了金融稳定周期与实体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间关联机制的时变特征。这两章的研究,为研究者全面地理解近10几年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及其和实体经济、政策调控间的关联性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总的来看,全文研究得出以下几部结论:首先就金融价格周期研究来看,在房产价格调控的过程中,信贷规模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为有效。特别是对于发达地区,信贷规模在有效调控房价的同时不会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体现出良好的协同特征。但是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对区域房产价格调控并未体现出明显效果,这说明,政府和有关部门若想使房产价格处于理性区位,其根本仍应从直接的信贷调控入手。第3章,从金融价格周期的另一重要测度--股票价格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理性投资者的假设之下,股票市场中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投机性泡沫,并且股票市场中的理性泡沫还具有自我增长的特性。而就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经验而言,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泡沫的积蓄与破裂时期呈现出按时间段集聚的现象。其中2005-2007年以及2014-2015年,我国股票价格出现了两轮典型性泡沫破裂与泡沫积聚,引致了较高的金融风险。随后,本章对股票价格泡沫的特性及其延展性进行进一步考察,结果发现,我国出现过的两轮资产价格泡沫仍属于理性泡沫,但是由于泡沫的产生通常具有一定的时间,并且会不断修正投资者的预期,因此通常具有长记忆性,这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尤为不利,同时也会给政策调控带来软约束。最后,从政策调控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引导作用始终有效,但是却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特别是近年来中央银行连续使用降准与降息策略引导资产价格修正与实体经济复苏,这使得政策调整出现了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特征。第4章不再对金融价格指标进行区分,采用托宾的Q以及DSGE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利率对资产价格的调控具有调控力度强,回归期较长的特点。这表明虽然中央银行通过利率调控能够有效的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反馈,但是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应注意利率对资产价格水平的长期影响,从而更好的调控资产价格水平,熨平资产价格波动,维持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第5章伊始,全文进入金融稳定问题研究,本章筛选了14个包含金融机构发展、金融机构脆弱性、资本市场状况以及宏观经济情况的核心指标拟合出我国的金融稳定指数,结果发现这一指标能够较好地刻画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脆弱性,凸显了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时期与15年我国资本市场巨幅波动所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随后,第6章在这一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时变系统研究,结果发现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其中在次贷危机以前,二者的相关性较弱,而在次贷危机之后,金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而经济增长也能够在中长期内有效地提升金融稳定性,特别是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显着增强。这说明,在当前系统性紧缩风险与金融风险并存的局面下,治理金融风险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协同特征。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二者的协调处理,从而在根本上确保经济增速在中高速上形成阶段性增长收敛,统筹经济增速换挡、政策刺激消化、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风险防范,进而使整个宏观经济系统在新常态时期内逐渐形成局部稳态。

吴腾[6](2017)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和发展。随着生产的集中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人类社会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城市人口从一八零零年的3%,到二零零八年首次超过50%。目前,全球城市居民已达38亿人左右。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迅速推进中,城市化率由建国之初的10.63%,上升到1979年的19.31%,再迅速扩大至2015年的56.10%。规模宏大的城市化进程不但提高了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扩大了我国内需、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我国规模宏大的城市化进程中,却面临重重挑战:一是资金不足。传统上城市化建设资金来源有财政资金、土地出让金和银行贷款等,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难以持续上升;银行一般不愿意往数额巨大、回收期较长的项目进行投入;地方融资平台累积的风险不断增大,其获得资金也面临瓶颈约束。二是我国缺乏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可以为大项目进行融资,且具有分散长期投资风险的功能。发达国家市政债券、PPP和资产证券化在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对推进城市化模式认识有限。过去几十年把推进城市道路和住房建设等同于城市化,或者把城市化简单等同于人口在空间上的转移。所以,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是一种不完整的城市化,“它没有伴随户籍制度改革,没有使农民工真正市民化”(蔡昉,2010)。四是没有形成支持城市化建设的金融体系。大型商业银行、地方中小银行、政策性银行等促进城市化的金融体系没有很好发挥自身功能,有待完善和发展。本论文以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作用的渠道为研究主线,研究方法上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实证研究法。首先从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基础理论入手,城市化相关理论主要有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水平决定因素、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涉及金融结构论、金融深化论、金融功能论和金融约束论。并对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其次,对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进行一般性分析,我构建了关于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一个简单的数量模型,该模型很好的说明金融规模的扩大对城市化具有积极影响。在宏观方面,金融体系一般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对城市化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城市化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平稳阶段三个部分,金融体系在此三个阶段中对城市化支持的侧重点不一样。第三,对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渠道进行具体分析,我认为,金融发展不是直接促进城市化,而是通过间接的渠道促进城市化进程。具体看来,金融发展通过促进非农产业发展、人力资本提升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城市化进程。第四,对城市化和金融发展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的样本是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世界国别面板数据。实证结果和理论分析相呼应。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城市化建设遭受资金瓶颈、我国促进城市化建设的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对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方法认识不足等。研究综述方面,关于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外文文献并不多,国内的研究方面,本文从理论、实证、案例三个方面回顾了相关研究。本章还介绍了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创新点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城市化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城市化理论包含城市动力机制、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城市化的影响因素研究。金融发展理论有金融结构论、金融深化论、金融功能论和金融约束论。本章所阐述的理论基础对本文后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一般性分析。首先,本文构建了关于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一个简单的数量模型,该模型很好的说明金融规模的扩大对城市化具有积极影响。其次,城市化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平稳阶段三个部分,金融体系在此三个阶段中对城市化支持的侧重点不一样。最后,在宏观方面,促进城市化的金融体系一般分为政府干预主导型和市场机制主导型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对城市化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第四章,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渠道分析。金融发展和城市化之间有着间接的联系,具体看,金融发展通过促进非农产业发展、人力资本提升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化。非农产业发展对城市化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吸纳丰富的劳动力,并且对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本代表个人的发展能力,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本越高,城市的稳定性和成长性越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的基础条件,是城市人口、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第五章对金融发展促进中国城市化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本文概括论述了中国城市化概况,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市化波折起伏,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才步入“快车道”。经历十几年快速发展,中国金融体系获得较大进步,金融中介、资本市场、政策性金融机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保险业和外资金融机构也获得长足进步。其次,对我国省级金融发展和城市化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本文采用金融中介规模和效率两个指标衡量金融发展,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使用固定效应对金融发展和城市化进行回归分析,使用工具变量(Ⅳ)进行内生性检验。最后,进行简单总结。第六章着力于金融发展对世界城市化的实证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和概况,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较早,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仍然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次,对世界金融发展进行比较分析。第三是实证研究,我采用世界38个国家2004—2014年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更好刻画城市化规律。通过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很好控制金融发展和城市化内生性问题。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发展对世界城市化具有推动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受国家规模和国家地理位置的影响。最后,对金融发展和世界城市化的关系进行总结。第七章是促进城市化建设的政策建议。本章节探索了如何通过改革,实现金融体系在规模、结构、创新方面的优化和提升,为城市化建设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主要的政策建议是促进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协同发展;鼓励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引导金融体系对城市产业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章秀[7](2016)在《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计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传统金融监管体系的风险识别理论与风险度量模型暴露出了弊端和缺失,宏观审慎监管理论框架逐步替代传统金融监管体系成为金融风险度量和防范的主流思想。因此,揭示系统性风险生成演化机制、多维度地度量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给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对策,对于提高我国抵御经济金融风险能力、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发生和提升金融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按照认识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逻辑架构,在现有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系统中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认识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在第1章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研究工作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从第2章开始,在理论上引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展开讨论。我们界定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涵,归纳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特征、影响因素和生成演化机制。针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特征方面,我们阐述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生性、负外部性、传染性和顺周期性等特征;在系统性金融风险来源方面,我们考察了来源于金融系统自身的金融脆弱性和来源于金融机构所处环境的金融周期的共同宏观风险暴露影响因素。进一步地,我们针对金融脆弱性风险来源,从杠杆率、流动性和宏观总量视角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考察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演化机制,并具体阐述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扩散-爆发”的动态演化路径。其次,测度系统性金融风险。第3、4、5和6章,我们从系统性金融风险“累积-扩散-爆发”的不同阶段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度量,度量范围包含极端情况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与扩散以及正常情况下金融风险的传导与累积。具体而言,我们针对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暴露、金融市场流动性尾部相依性、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利率的关联性以及外部系统性冲击对我国金融系统脆弱性的影响进行了计量研究。第3章我们考察了尾部风险压力下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并结合金融脆弱性假说考察了货币政策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一方面,金融系统内部更加紧密的关联性导致金融机构间、金融机构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增强;另一方面,投资环境变化带来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非对称变动,也会影响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程度。根据以上特征,我们应用了非对称CoVaR模型,该模型度量了金融系统处在尾部风险压力时期,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贡献程度。同时,为了更好地反应极端情况下金融时间序列分布的“厚尾性”,我们借助极端分位数回归模型,实现了极值理论框架下非对称CoVaR模型的估计。我们通过CoVaRqj/i给出极端情况下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并根据这个贡献度对金融机构进行系统重要性排序,评定出金融系统中的系统重要性机构。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应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冲击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第4章我们考察了极端情况下金融市场间关联性超出阈值后市场流动性的尾部相依性。当某金融市场风险压力增加时,投机交易资金可以帮助缓解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短缺,助力金融市场的服务功能发挥。但是,当市场流动性紧缺到投机者的投机交易资金也缺乏的时候,投机者的融资边际成本高于投机边际收益,投机交易减少。交易减少会进一步恶化短缺资金市场的流动性紧缺情况,易于诱发该市场中流动性风险暴露。金融市场之间紧密的关联性和整个金融环境流动性的短缺,使得流动性风险暴露在市场间扩散的概率升高,严重情况下可能带来系统性流动性危机。因此,市场中流动性的共同短缺或是市场共同处于流动性风险暴露时期,易于诱发金融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暴露。我们通过二元POT极值模型的参数和非参数估计方法,度量了尾部压力情况下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流动性之间的尾部相依性。进一步地,金融市场之间这种流动性相依性在极端分位数上的变化,帮助我们判断金融市场之间“跷跷板效应”发生的时段,以及市场共同处于流动性压力的时段,据此我们给出市场流动性的尾部相依区间。第5章我们细致研究了金融市场流动性定价指标利率的传导机制。本章借助适用于平稳数据和非平稳数据、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的互信息关联性检验模型,研究了货币市场利率和资本市场收益率之间的复杂关系,给出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利率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显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处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轴心”。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渐渐扮演起利率定价“锚”的角色,可以作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进一步地,货币市场利率和资本市场利率之间的传导路径较为顺畅。政策性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之间、货币市场利率与债券市场利率之间均存在紧密而稳定的关联性。这些关系中,前者表现为行政化手段调节的结果,后者表现为市场化手段调节的结果。相对于行政化手段调节的政策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顺畅传导,市场化的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的传导机制仍需加强。第6章我们构建了反应我国金融系统中金融脆弱性的金融状况指数,并进一步考察作为外部系统性冲击的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我国经济金融状况的影响,以及美国货币政策的回溢效应。我们通过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我国金融状况指数,刻画了我国金融系统中金融脆弱性的动态演化路径,发现我国金融状况在高低金融脆弱性状态之间变换。进一步地,我们通过潜在门限时变参数LT-TVP-VAR模型刻画出具有区制特征的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我国金融经济状况的冲击影响,并用时变脉冲响应函数给出了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我国金融经济状况影响的时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和中美利差以及汇率之间具有同向性;当美国货币政策出现政策反转的时候,对我国经济金融冲击影响较大。最后,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第7章在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金融领域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风险积聚现象,以及金融风险的内生性、外部性、传染性和周期性特征,提出了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对对策。我们从深入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与计量方法研究、系统重要性机构审慎监管、金融市场尾部流动性相依性缓冲、我国基准利率体系市场功能完善、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逆周期调控以及防范外部冲击的风险影响六个方面,提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相关对策建议。

陈小朋[8](2016)在《私募股权投资影响中小企业IPO质量及其投资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私募股权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就业和创新的促进作用深受各国政府的重视,各国政府为达成以上目标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促进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中国也不例外。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需要法律规章制度作为基础保障,由于美国和中国在法律制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及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异,造成私募股权投资在激励、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在美国成熟资本市场上发展出来的私募股权投资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资本市场,就存在实证检验的必要,以及在实证研究中发展出适用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假说。由于国内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推出,以及在上市公司中存在高比例的私募股权投资,为实证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对上市公司在IPO前后的作用提供了条件。在本文中不区分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和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之间的差异,统称为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本文以2004-2013年间中小板和创业板IPO公司为样本,主要从联合投资网络角度出发,度量私募股权投资在联合投资网络中的位置,即用程度中心性来刻画私募股权投资的声誉,并以此作为自变量实证研究其对上市公司IPO质量和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在理论分析和国内股票市场制度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再利用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以及私募股权投资的有无及其声誉排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本文总共分四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一章绪论分析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问题,界定了相关概念,介绍了研究思路、内容和研究特色及创新点。第二章全面介绍了国内外有关IPO质量、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影响上市公司IPO质量和投资效率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分析了中美两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历程、差异点及影响因素,重点统计分析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现状。第四章从私募股权投资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的作用机制,并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介入上市公司的动机、方式和影响上市公司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实证部分。第五章是私募股权投资声誉提升上市公司IPO质量的研究。首先,研究私募股权投资介入与否对上市公司IPO质量的影响;其次,在前面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回归模型实证私募股权投资声誉对IPO抑价率、上市时年龄和IPO市盈率的影响。第六章是私募股权投资及其声誉影响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上市公司经常处于融资约束导致的投资不足或委托代理问题导致的过度投资的状态。本文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声誉是否能发挥作用,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从而减轻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的程度。第四部分是基于前面三部分的分析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提出政策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1)样本选择,为确保实证研究的权威性,本文收集了2004-2013年间938家私募股权投资和1025家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全样本实证研究。(2)解释变量为“私募股权投资声誉”而不是“私募股权投资”,考察私募股权投资声誉对上市公司IPO质量和投资效率的影响,拓展了现有的研究。(3)私募股权投资声誉的度量采用Hochberg et al.(2007)的测度方法,利用关系网络理论选择程度中心性(degree)指标度量私募股权投资的声誉,与以往文献采用私募股权投资的从业年限、累计投资额和累计投资轮数等作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声誉相比,有效性有所提高。

徐建卫[9](2015)在《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货币流通速度函数的不稳定,给货币调控带来挑战。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决策层和研究界的关注。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性,理论上不同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差异会对其货币供需均衡以及货币的产出效率形成影响,最终使得各地区货币流通速度呈现出差异性。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然而现有文献对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的研究,往往以全国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而忽略了对一国内不同区域的研究。本文基于大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异质性背景,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动特征进行研究,探讨改革开放后,货币流通速度在不同区域的变动规律。在对长期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判断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从区域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以及货币的产出效率三个方面,深入探究了相关因素对区域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突破已有研究的总量思维,基于严格的计量方法,从区域视角展开结构分析,得到更为细致和具有政策意义的结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我国面临着整体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和区域间差异明显的双重问题,表现为东部地区货币流通速度较小,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最大。货币流通速度还有一个下降周期,且西部地区有更长的收敛时间。第二,区域货币供应非均衡测算表明,东部地区整体呈现货币过剩,中部地区整体不足,西部地区不足的程度较弱,且不同省份之间差异明显。第三,发行渠道的内生性使得基础货币投放存在严重的区域差异,货币乘数和资金流动的双重作用使得货币供应区域不平衡的程度进一步放大,而冲销操作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第四,不同地区货币需求函数差异明显。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保持了更高的货币需求增长,对非均衡分布的货币提供吸纳机制。机会成本变量的变动并没有对这种需求差异起到理论上的调节作用。第五,东部地区货币供应增长对产出的影响力要弱于中西部地区,货币的产出效率呈现出中、西、东递减规律。第六,正是货币供应量呈现东、西、中逐渐减少的趋势,货币对产出的贡献呈现出东、西、中逐渐增大的趋势,收入型货币流通速度呈现出东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高的现象。因此应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区域差异性的客观事实,实施差异化政策措施,以加快货币流通,提高货币区域配置效率。

林琳[10](2015)在《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传递机制与脆弱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影子银行系统应运而生,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张至较大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活跃中国金融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其内含的风险特征,影子银行系统也成为经济和金融风险集聚的温床。鉴于此,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其运作模式的特点、内部风险传递转化机制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这些不仅是监管者和金融机构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值得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也即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影子银行的识别,在分析中国影子银行系统产生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中国影子银行系统与脆弱性的关系,指出了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商业银行主导特征。通过构建包含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在内的异质金融网络系统模型,仿真模拟了风险的传染机制;构建包含影子银行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影子银行存在下的金融脆弱性的形成进行了剖析;并建立系统性风险压力指数,测度了影子银行存在下的系统性风险压力程度;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为防范影子银行存在下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第一,中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特征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第二,中国影子银行的迅速扩张是商业银行在信贷扩张受到严格监控下表外业务的延伸,由此形成了目前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的业务融汇关联发展的新型金融体系。第三,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之间通过管道业务和同业业务产生关联,形成具有风险传染性的金融网络,影子银行的存在和与商业银行的关联增加了金融网络的系统性风险程度。第四,在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业务融会关联发展的新型金融体系里,新型的金融风险传递机制开始成型与发展。第五,影子银行系统里的资金价格极易受到冲击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第六,中国影子银行存在下的金融系统脆弱性表现在:商业银行规避监管、取得监管套利的行为主导了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形成了高杠杆、高度期限错配、关联关系复杂的金融系统,经济上升时期众多单独业务机构忽视系统风险的行为加剧了顺周期效应、集聚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当市场短期资金波动性急剧上升时,必然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系统性风险。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指出中国影子银行最主要的发展特征是其受商业银行主导关联的现实特征,这是本文研究基础的关键所在。第二,首次建立了包含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的异质金融网络系统模型,通过模拟中国目前金融体系现状对网络受到冲击时的风险传染机制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创新性地设置了银行监管套利冲动系数。第三,在构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创新性地建立了商业银行部门对影子银行资产转移机制。第四,采用金融压力指数的方法构建了含有影子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压力指数。

二、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接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接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2.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2.3 论文的创新点
2 理论回顾与研究现状
    2.1 理论回顾
        2.1.1 美林时钟理论
        2.1.2 基金业绩评价方法
    2.2 FOF基金概念及特点
        2.2.1 FOF基金的概念
        2.2.2 FOF基金的特点
    2.3 FOF基金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3 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构建的合理性分析
    3.1 FOF基金发展情况分析
        3.1.1 国外发展情况
        3.1.2 国内发展情况
        3.1.3 国内FOF基金发展问题
    3.2 养老金投资需求与FOF基金匹配性方面
        3.2.1 养老金投资需求和策略
        3.2.2 养老金投资需求与FOF基金的匹配度分析
    3.3 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国内发展机会
        3.3.1 现存养老主题基金与养老金投资需求不匹配
        3.3.2 现存养老型FOF基金业绩表现较差
        3.3.3 养老型FOF基金发展具有政策性支持
        3.3.4 养老型FOF基金在国内需求较大
    3.4 本章小结
4 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产品设计方案
    4.1 产品设计理念及基本情况
        4.1.1 产品设计思路
        4.1.2 产品设计目标
        4.1.3 产品基本情况
    4.2 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资金的季度性配置策略构建
        4.2.1 基于美林时钟理论的经济周期预测
        4.2.2 基于不同经济状态进行资金配置
        4.2.3 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产品运行期内的资金配置
    4.3 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的筛选指标确定
        4.3.1 基金业绩指标的选取
        4.3.2 基金风险水平指标的选取
        4.3.3 基金经理能力指标的选取
        4.3.4 基金公司水平指标的选取
    4.4 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投资标的选取策略
        4.4.1 投资标的选取方法的确定
        4.4.2 基金池的构建
        4.4.3 投资标的的选取
        4.4.4 投资标的的季节性更替
5 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业绩评价与对比分析
    5.1 业绩评价及对比分析流程
    5.2 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业绩评价
        5.2.1 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业绩模拟
        5.2.2 投资标的筛选方法的合理性检验
        5.2.3 收益稳健性检验
    5.3 市场同类型基金的对比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本产品调仓情况
致谢

(2)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系统性风险及金融市场的相关概念
        一、系统性风险及其传染的内涵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内涵及其划分
    第二节 金融市场关联性理论
        一、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二、固定增长模型
        三、利率平价理论
    第三节 系统性风险传染理论
        一、金融脆弱性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金融网络理论
        四、金融危机传染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和系统性风险分析
    第一节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一、外汇市场升级发展
        二、货币市场稳健发展
        三、股票市场创新发展
    第二节 我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特征
        一、涉及面广
        二、隐匿累积性
        三、突发性强
        四、传染性强
    第三节 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影响因素
        二、外部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机制与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我国金融市场的联动分析
        一、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微观视角
        二、多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视角
    第二节 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分析
        一、货币市场的冲击
        二、股票市场的冲击
        三、外汇市场的冲击
    第三节 金融市场间联动与风险传染的内在联系
    第四节 我国股票、外汇和货币市场联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二、各序列的描述性统计以及平稳性检验
        三、多元GARCH模型
        四、实证结果
    第五节 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的路径
        一、资本流动的渠道
        二、传染的路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指数构建与分析
    第一节 基于动态相关性的风险传染指数构建
        一、DCC-MVGARCH模型的概念及原理
        二、DCC-MVGARCH模型的估计
    第二节 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指数测度
        一、数据的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二、检验序列的平稳性和残差项的ARCH效应
        三、实证结果
    第三节 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程度的划分
        一、马尔科夫转换模型
        二、实证结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降低传染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加强协调监管,规范发展金融市场
        一、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二、引导国内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三、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二节 运用科技手段做好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一、新技术在数据方面的运用
        二、监管沙盒的运用
        三、进一步提升跨市场传染的风控手段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3)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2.2.2 经济周期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2.2.5 其他理论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5.1.2 基本检验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5.1.5 实证分析结论
    5.2 原因探析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6.1.2 计量方法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5 实证分析结论
    6.3 原因解析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7.2.5 实证分析结论
    7.3 原因分析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1.2.1 金融结构与比较金融结构
        1.2.2 比较制度分析理论
        1.2.3 场外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1.2.4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2.文献综述:比较金融结构与场外市场发展
    2.1 比较金融结构:功能金融观的理论分析
        2.1.1 金融结构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2.1.2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功能纬度
        2.1.3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动态演绎
    2.2 比较金融制度:最适金融结构的理论分析
        2.2.1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金融结构
        2.2.2 制度经济学理论与金融结构
        2.2.3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发展方向
    2.3 基于比较金融结构的场外市场发展
        2.3.1 场外市场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2.3.2 场外市场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2.3.3 场外市场与金融结构的作用机制
    2.4 本章小结
3.金融体系与场外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
    3.1 金融体系发展的比较分析
        3.1.1 美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1.2 英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1.3 日本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1.4 德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2 各国金融结构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分析
        3.2.1 美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2.2 英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2.3 日本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2.4 德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3 场外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制度要素分析
    3.4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3.5 本章小结
4.美国场外市场的结构、制度要素与发展
    4.1 美国场外市场结构
        4.1.1 OTCBB
        4.1.2 OTC Markets
    4.2 美国场外市场的制度要素与发展
        4.2.1 分层体系
        4.2.2 交易制度、退市制度和转板制度
        4.2.3 监管体系:NASD监管
        4.2.4 信息披露
    4.3 美国场外市场的功能总结
    4.4 本章小结
5.中国场外市场的结构、制度要素与发展
    5.1 中国场外市场结构
        5.1.1 新三板
        5.1.2 四板市场
    5.2 中国场外市场的制度要素与发展
        5.2.1 分层体系
        5.2.2 交易制度、退市制度、转板制度
        5.2.3 监管体系:证监会监管
        5.2.4 信息披露
    5.3 中国场外市场的功能总结
    5.4 本章小结
6.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金融制度量化研究
    6.1 研究思路与方法
    6.2 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
        6.2.1 中美场外市场的规模对比
        6.2.2 中美场外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对比
        6.2.3 中美场外市场的市场结构对比
    6.3 中美制度环境对场外市场作用的实证分析
        6.3.1 样本选择、变量选取及度量
        6.3.2 数理模型构建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发达经济体与转型经济体场外市场的比较金融制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建议
    7.3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金融周期概念
        1.2.1 金融周期概念的提出
        1.2.2 金融价格周期和金融稳定周期的区分
    1.3 金融周期相关理论回顾
        1.3.1 金融周期理论主要思想
        1.3.2 信贷约束机制理论
        1.3.3 房地产周期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模型
        1.3.4 股票价格周期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模型
    1.4 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1.4.1 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1.4.2 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1.4.3 金融周期和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创新点和全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调控的区域异质性检验
    2.1 货币政策对房产价格周期调控效应的相关研究回顾
        2.1.1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总体影响的研究回顾
        2.1.2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研究
    2.2 区域房地产市场价格差异的聚类分析
    2.3 房地产价格周期、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的静态关联性分析
    2.4 货币政策对房产价格和经济周期调控异质性特征研究
        2.4.1 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2.5 结论
第3章 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的区分与度量以及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的时变特性研究
    3.1 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识别的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3.2 股票市场中投机性泡沫度量的理论模型构建
        3.2.1 股票价格决定的理论预期模型
        3.2.2 计量模型设定
    3.3 股票价格中投机性泡沫成分的识别与动态特征分析
        3.3.1 数据选取与数据处理
        3.3.2 模型参数估计
        3.3.3 沪深300指数泡沫成分的阶段性划分
    3.4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理论基础
    3.5 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的时变特性研究
        3.5.1 TVP-VAR模型的估计原理
        3.5.2 数据选取与数据处理
        3.5.3 模型估计结果与脉冲响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资产价格冲击、经济系统稳态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4.1 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关联机制的理论假说
    4.2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相依性的理论模拟
        4.2.1 家庭部门的决策行为
        4.2.2 企业部门的决策行为
        4.2.3 中央银行部门的决策行为
    4.3 模型的均衡及对数线性化
    4.4 模型的对称稳态及对数线性化结果
    4.5 模型的参数校准及估计
        4.5.1 数据选取及处理过程
        4.5.2 模型参数的取值校准
        4.5.3 部分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4.6 资产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4.7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研究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的构建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性检验
    5.1 合成金融指数的研究回顾
    5.2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基础指标的选取
    5.3 金融稳定指数的拟合方法及其构建
    5.4 金融稳定周期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
    5.5 结论
第6章 我国经济周期、金融稳定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时变关联机制研究
    6.1 金融稳定与经济周期匹配关系的相关研究回顾
    6.2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区制转换特性
    6.3 经济周期、金融稳定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时变研究
        6.3.1 数据选取与数据处理TVP-VAR模型估计结果
        6.3.2 时变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文献综述
        一、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理论研究
        二、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实证研究
        三、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案例研究
        四、对现有研究的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结构和创新点
        一、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二、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二、城市化内涵
    第二节 关于城市化的理论
        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
        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理论
        三、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金融发展的理论
        一、金融结构论
        二、金融深化论
        三、金融功能论
        四、金融约束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城市化理论的述评
        二、金融发展理论的述评
第三章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一般性分析
    第一节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一个数理模型
    第二节 金融体系促进城市化阶段分析
        一、起步阶段城市化中金融作用
        二、发展阶段城市化中金融作用
        三、稳定阶段城市化中金融作用
    第三节 差异化金融体系下城市化促进效应
        一、市场机制主导型金融体系
        二、政府调控主导型金融体系
        三、两种金融体系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渠道分析
    第一节 金融发展、非农产业与城市化
        一、金融发展与非农产业扩张
        二、非农产业扩张与城市化
    第二节 金融发展、人力资本和城市化
        一、金融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
        二、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化
    第三节 金融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
        一、金融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
    第四节 简要评议
第五章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的历程与特征
        一、中国城市化历程
        二、中国城市化特征
    第二节 中国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度量
        一、金融发展现状
        二、金融发展度量方法
    第三节 金融发展与中国城市化的实证过程
        一、数据和模型
        二、回归分析
        三、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四、基本结论
    第四节 简要评议
第六章 基于国别面板数据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世界城市化主要特征与启示
        一、世界城市化历程
        二、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三、世界城市化的主要启示
    第二节 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
        一、指标选取
        二、国际比较分析
    第三节 国家面板数据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实证过程
        一、数据和模型
        二、回归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四、基本结论
    第四节 简要评议
第七章 金融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构建促进城市化的金融体系
        一、提高金融中介服务于城市化的水平
        二、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城市化的支持
        三、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四、合法化民间金融
    第二节 金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一、加大对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
        二、鼓励创新型企业发展
    第三节 金融体系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一、金融体系促进教育发展
        二、加大对就业的扶持力度
    第四节 拓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一、积极利用资本市场
        二、加强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7)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系统性金融风险定义研究
        1.2.2 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研究
        1.2.3 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研究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1.4.1 论文结构安排
        1.4.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系统性金融风险特征及影响因素
    2.1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特征分析
        2.1.1 内生性
        2.1.2 负外部性
        2.1.3 传染性
        2.1.4 顺周期性
    2.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金融脆弱性
        2.2.2 金融周期
    2.3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演化机制分析
        2.3.1 风险累积
        2.3.2 风险扩散
        2.3.3 风险爆发
第3章 尾部压力下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量
    3.1 非对称COVAR模型和极端分位数回归模型
        3.1.1 非对称CoVaR模型
        3.1.2 极端分位数回归模型
    3.2 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实证分析
        3.3.1 数据选取及说明
        3.3.2 模型估计结果
    3.3 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
        3.4.1 模型选取与数据说明
        3.4.2 模型估计结果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融市场间流动性的尾部相依性度量
    4.1 二元POT极值模型
        4.1.1 多元阈值选取
        4.1.2 二元POT极值模型的相依结构
    4.2 金融市场尾部相依性度量
        4.2.1 变量选取及说明
        4.2.2 模型估计结果
    4.3 金融市场尾部相依性区间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利率的关联性
    5.1 基于互信息原理的利率关联性计量模型
        5.1.1 信息熵与关联性
        5.1.2 互信息关联性检验
        5.1.3 利率之间的关联性
    5.2 货币市场短期利率之间的关联性
        5.2.1 变量选取及说明
        5.2.2 关联性分析
    5.3 货币市场利率和资本市场收益率之间的关联性
        5.3.1 变量选取及说明
        5.3.2 关联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金融状况对外部系统性冲击的响应分析
    6.1 潜在门限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
    6.2 我国金融状况指数的提取与分析
        6.2.1 动态因子模型
        6.2.2 我国金融状况指数
    6.3 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金融状况的影响
        6.3.1 美国货币政策溢出
        6.3.2 中国金融状况受冲击的反应变化
        6.3.3 美国货币政策的回溢效应检验
    本章小结
第7章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与防范
    7.1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
    7.2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私募股权投资影响中小企业IPO质量及其投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股票市场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
        三、国内股票市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四、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公司的影响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私募股权投资
        二、IPO质量
        三、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第三节 研究意义、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影响上市公司IPO质量文献综述
        一、上市公司IPO抑价率情况
        二、IPO抑价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三、私募股权投资影响上市公司IPO质量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影响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文献综述
        一、非效率投资
        二、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文献综述
        三、私募股权投资影响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文献综述小结
        一、私募股权投资有无介入的影响研究
        二、私募股权投资异质性的影响研究
第三章 中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
        一、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现状
        二、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行为情况
        三、创业活动活跃促进了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
        一、私募股权投资资金来源与分布描述
        二、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资本资产情况
        三、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投资行为情况
        四、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在各省市的发展情况
    第三节 中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一、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中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在影响因素上的差异
        三、中美私募股权投资呈现地域偏好
第四章 私募股权投资介入影响上市公司行为的逻辑分析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理论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宏观作用及高回报的原因
        二、私募股权投资在公司中发挥的作用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介入上市公司的动机
        一、解决信息不对称
        二、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三、提供增值服务
    第三节 私募股权投资介入上市公司的方式
        一、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式
        二、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方式
        三、改进了公司治理结构
    第四节 私募股权投资影响上市公司行为的主要表现
        一、影响IPO质量
        二、影响投资效率
        三、影响融资效率
        四、影响市场估值
        五、影响长期业绩
第五章 私募股权投资提升中小企业IPO质量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和变量定义
        二、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IPO质量描述性统计
        三、实证研究
    第三节 结论
第六章 私募股权投资影响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结论
第七章 总结展望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总结
        一、IPO质量总结
        二、投资效率总结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二、继续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三、培养私募股权投资人才
        四、扶持创业活动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9)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框架和主要内容
        1.3.1 论文框架
        1.3.2 主要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综述
    2.1 货币需求理论及相关文献回顾
        2.1.1 经典货币需求理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2.1.2 货币需求框架下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
    2.2 货币供给理论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
        2.2.1 货币供给理论梳理
        2.2.2 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讨论
        2.2.3 货币供给框架下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
    2.3 货币的产出效应理论及相关文献回顾
        2.3.1 货币中性及非中性讨论
        2.3.2 货币流通速度与产出关系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区域差异的特征事实
    3.1 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特征事实
        3.1.1 货币流通速度的整体下降
        3.1.2 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
        3.1.3 货币流通速度的国际比较
    3.2 区域划分与分析方法
        3.2.1 研究区域划分
        3.2.2 敛散性分析方法
    3.3 区域货币流通速度收敛性分析
        3.3.1σ-收敛分析
        3.3.2β-收敛分析
        3.3.3 俱乐部收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货币需求框架下区域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4.1 理论分析
        4.1.1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的理论关联
        4.1.2 货币需求函数的再推导
        4.1.3 区域货币需求函数的构建
    4.2 实证分析
        4.2.1 指标选取及设计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3 模型设定与估计
        4.2.4 结果分析
    4.3 对资产市场的进一步考察
        4.3.1 资产市场与货币需求的理论考察
        4.3.2 指标选择及数据处理
        4.3.3 回归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货币供给框架下区域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5.1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区域非均衡
        5.1.1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
        5.1.2 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空间表现:区域供应不平衡
    5.2 货币供应区域不平衡来源的理论分析
        5.2.1 信贷投放渠道下的来源分析
        5.2.2 财政收支渠道下的来源分析
        5.2.3 国际收支渠道下的来源分析
        5.2.4 货币冲销操作的区域效应分析
    5.3 实证分析
        5.3.1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5.3.2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5.3.3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分析
        5.3.4 货币资金区域间流动性测算
    5.4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5.4.1 基础货币投放区域差异讨论
        5.4.2 货币乘数的区域差异性讨论
        5.4.3 区域间货币流动分析
        5.4.4 冲销操作区域效应讨论
        5.4.5 货币供给区域差异对区域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货币冲击对产出作用的区域差异分析
    6.1 分析思路及研究方法
        6.1.1 分析思路
        6.1.2 研究方法(VAR与SVAR)
    6.2 基础货币冲击对不同区域货币供给的脉冲分析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滞后期确定与系统稳定性检验
        6.2.3 SVAR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6.2.4 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6.3 货币冲击对区域产出增长的影响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模型建立
        6.3.3 脉冲响应分析
        6.3.4 方差分解分析
    6.4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6.4.1 对以上两个非对称过程的逻辑梳理
        6.4.2 对区域货币流通速度差异性的一个综合解释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传递机制与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影子银行系统
        1.2.2 金融脆弱性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核心思想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3.4 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的贡献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本文的不足和未来继续研究的方向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分析框架及研究基础
    2.1 金融危机理论
        2.1.1 第一代金融危机理论(货币危机)
        2.1.2 第二代金融危机理论(货币危机)
        2.1.3 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货币危机——金融危机)
        2.1.4 第四代金融危机理论(金融危机)
    2.2 影子银行理论
        2.2.1 影子银行系统产生的根源
        2.2.2 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运作模式
        2.2.3 影子银行系统风险传递与脆弱性
        2.2.4 影子银行与系统性风险
    2.3 模型构建方法论
        2.3.1 D-D模型方法论简介
        2.3.2 DSGE模型方法论简介
        2.3.3 金融压力指数构建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产生及发展脉络
    3.1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产生背景
        3.1.1 宏观经济背景
        3.1.2 监管背景
        3.1.3 金融体系内部变革现状
    3.2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产生的驱动因素
        3.2.1 资金需求旺盛产生的逐利需求驱动性
        3.2.2 正规金融机构为取得监管套利的规避监管驱动性
        3.2.3 金融体系内部变革产生的金融创新驱动性
    3.3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现状
        3.3.1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迅速扩张
        3.3.2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与商业银行关联密切
    3.4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识别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影响下的金融网络风险传染机制
    4.1 异质金融网络模型构建
        4.1.1 基本思想
        4.1.2 基本结构
        4.1.3 网络冲击
    4.2 仿真实验
        4.2.1 流动性充足市场
        4.2.2 流动性不足市场
        4.2.3 监管套利行为的网络风险传染效应分析
    4.3 分析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影响下的金融脆弱性
    5.1 DSGE模型结构
        5.1.1 家庭
        5.1.2 厂商
        5.1.3 影子银行
        5.1.4 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关联关系
        5.1.5 商业银行
        5.1.6 中央银行
    5.2 求解过程
        5.2.1 模型求解
        5.2.2 参数校准
    5.3 冲击结果
        5.3.1 影子银行融资效率冲击脉冲响应模拟结果
        5.3.2 商业银行资产转移冲击脉冲响应模拟结果
        5.3.3 信贷政策冲击脉冲响应模拟结果
        5.3.4 商业银行资产转移调整参数敏感性分析
    5.4 结论及现实情境分析
        5.4.1 实证结论
        5.4.2 模型结论和现实情境关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影子银行系统影响下的脆弱性评估
    6.1 中国影子银行数据指标选取
    6.2 系统性风险压力指数构建
        6.2.1 指标选取
        6.2.2 子压力指数的构建
    6.3 基于风险压力指数的脆弱性评估
    6.4 模型实证分析
        6.4.1 序列平稳性检验及确立VAR模型滞后阶数
        6.4.2 建立系统性风险压力实证VAR模型
        6.4.3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
        6.4.4 VAR模型因果检验及脉冲分析
    6.5 分析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7.1 分析研究结论
        7.1.1 理论研究结论
        7.1.2 实证分析结论
    7.2 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接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稳健收益型养老FOF基金产品设计[D]. 孙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2]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研究[D]. 任亚辉.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3]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4]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D]. 孙菲菲. 云南大学, 2019(09)
  • [5]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D]. 潘长春. 吉林大学, 2017(09)
  • [6]金融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研究[D]. 吴腾. 武汉大学, 2017(06)
  • [7]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计量研究[D]. 章秀. 吉林大学, 2016(03)
  • [8]私募股权投资影响中小企业IPO质量及其投资效率研究[D]. 陈小朋.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4)
  • [9]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徐建卫. 兰州大学, 2015(03)
  • [10]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传递机制与脆弱性研究[D]. 林琳.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动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