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生长与饲料质量的关系

鱼类生长与饲料质量的关系

一、鱼类生长与饲料的量质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唐洪玉,郑永华,王笛,刘建虎,刘昊[1](2009)在《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用4种不同蛋白水平(26%、30%、34%和36%)的等能半精制的浮性颗粒试验配合饲料,对平均初始体重为(25.0±1.5)g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进行了为期87d的培育试验,研究了中华倒刺鲃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的体重增重以30%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饵料系数以30%蛋白组最低,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绝对增重率以30%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特定生长率以30%蛋白组最快,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试验各蛋白组成活率均为100%;各试验组间的终体重、绝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均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鲃饲料中蛋白水平以30%比较合适。

刘迁[2](2009)在《草鱼“肝胆综合症”病理变化及菜籽粕对其肝脏毒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组织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对肝脏病变草鱼的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结构进行研究,探讨草鱼肝胆综合症的病理变化;同时从营养毒理学的角度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比例菜籽粕(0、16%、32%、48%和64%)对草鱼幼鱼生长、生化特性、鱼体组成、肝脏糖原和脂肪含量以及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为养殖草鱼过程中肝胆综合症的成因做理论基础;并从细胞水平研究了异硫氰酸丙烯酯对原代培养肝细胞的毒性以探索菜粕对草鱼毒性的机制。结果如下:1.与肝脏正常草鱼相比,肝脏病变组草鱼肝脏颜色变淡、甚至变绿;肝细胞发生一定程度的脂肪变性,甚至胀亡坏死;AST、ALT、DB、TB、TG、CRE均显着升高(P<0.05),BUN和CHO含量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UGLU含量和ALP活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SOD显着性降低(P<0.05),补体C3、C4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着(P>0.05);肝糖原显着性降低(P<0.05),肝中脂肪含量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着(P>0.05)。2.不同菜籽粕替代水平实验结果为:对照组增重率最高,菜籽粕含量达32%以上时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菜籽粕含量在0~48%各组,日摄食率无显着差异(P>0.05),64%组与其它各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饲料转化率以16%组最高,32%组最低,但各组间均无显着差异;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菜籽粕比例的增加而下降,其中以对照组最高,32%组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性降低(P<0.05);蛋白质效率以16%组最高,48%和64%组与其它各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粗蛋白质、粗灰分和水分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32%组粗脂肪含量最高,16%组其次,48%组和64%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显着低于16%和32%组(P<0.05);随着菜籽粕水平的增加,草鱼血清中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的含量逐渐升高但无显着差异(P>0.05),当菜籽粕含量在32%以上时血清尿素氮(BUN)显着升高(P<0.05),各组葡萄糖(GLU)、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无显着性差异,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草鱼肝脏的糖原和脂肪沉积量有显着变化,糖原含量以32%组含量最低,第48%组含量最高,16%组、48%和对照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32%组和64%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16%组和48%组相比显着性降低(P<0.05);添加菜籽粕组脂肪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其中以64%组含量最高,32%组其次,64%组和32%组间无显着性差异,而16%组和48%组显着性低于第32%组和64%组;组织切片观察到,在添加菜籽粕16%组发现有出现脂肪变性的细胞,添加菜籽粕32%组,同样存在脂肪变性,同时可见部分细胞发生细胞核发生偏移的现象,随着菜籽粕水平的增加,脂肪变性加剧,脂肪沉积程度更甚,对肝脏的损伤更严重。3.异硫氰酸丙烯酯(AITC)对培养的草鱼肝细胞有影响。未加药物对照组以成活细胞为主,出现部分死亡细胞;10-5mol/L和10-6mol/LAITC浓度组细胞生长情况良好与对照组无区别;10-3mol/L AITC和10-4 mol/L AITC药物组可见一些贴壁细胞成活细胞,部分细胞开始脱壁,逐渐变圆,且发现细胞核偏移现象;10-2 mol/LAITC高浓度组几乎全部细胞死亡后悬浮于培养基中;AST、ALT活性以10-2组最低,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组与对照组相比AST活性升高,但无显着差异(P>0.05);10-3 mol/L和10-4 mol/L AITC浓度组ALT显着高于对照组和10-2组(P<0.05),10-5mol/L、10-6 mol/L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LDH测定值以10-2 mol/L组最高,10-3mol/L组次之,显着高于对照组,10-4 mol/L、10-5mol/L和10-6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随着AITC浓度增加,MDA含量呈显着上升趋势(P<0.05)。

魏宏国[3](2003)在《鱼类生长与饲料的量质关系》文中认为 随着现代网箱养鱼、湖泊及水库围栏养殖、池塘养鱼等高密度集约养殖方式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水产饲料得以广泛的直用,饲料的量和质不但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生长和发育,而且与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水产饲料营养成份功用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其它动物一样,均需要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六大营养素,水分是鱼体的主要组

万云辉[4](2002)在《鱼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量质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 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其它动物一样,均需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也称无机盐)等五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是鱼类生长和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从而是评价一种饲料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

万云辉[5](2002)在《浅谈鱼类生长与饲料量质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饲料是集约化养鱼的主要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生长和发育,所以,养鱼产量高低与饲料量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本地区养鱼生产情况和有关资料整理浅述如下。 一、鱼类饲料营养成分功用 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其它动物一样,均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也称无机盐)等五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是组成鱼体的基本成分,是鱼类生长和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因此,蛋白质是鱼类饲料中最重要的成分,也是评价一种饲料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脂肪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动物生命活动的能源,也是鱼体各部分组织的不可缺少的成分。碳水化合物是供给

二、鱼类生长与饲料的量质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类生长与饲料的量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幼鱼来源
    1.2 试验用配合饵料
    1.3 试验地点、时间和方法
    1.4 试验的日常管理
    1.5 生长性能的测定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华倒刺鲃幼鱼的生长
    2.2 绝对增重率 (AGR) 、特定生长率 (SGR) 和饵料系数 (FCR)
3 讨论
    3.1 中华倒刺鲃的生长速度和条件
    3.2 中华倒刺鲃的蛋白质需求

(2)草鱼“肝胆综合症”病理变化及菜籽粕对其肝脏毒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 草鱼肝胆综合症简介
    1.2 硫苷与水产动物的营养
        1.2.1 硫苷的含量与组成
        1.2.2 饲料中硫苷的生物学毒理作用
        1.2.3 鱼类对含硫苷饲料的反应
        1.2.3.1 硫苷对鱼类生长摄食率的影响
        1.2.3.2 硫苷对鱼类鱼体组成的影响
        1.2.3.3 硫苷对鱼类内脏器官的影响
        1.2.4 硫苷的脱毒方法
    1.3 研究目的
第二章 “肝胆综合症”草鱼血液生化特性及组织结构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用鱼
        2.1.2 鉴别分组
        2.1.3 样品的采集
        2.1.4 生化指标测定
        2.1.5 肝脏糖原与脂肪含量的测定
        2.1.6 肝脏组织结构变化观察
        2.1.7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病变肝脏与正常肝脏形态比较及判定
        2.2.2 草鱼病变肝脏组织结构
        2.2.3 病变组和正常组草鱼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2.2.3.1 糖类、脂类以及蛋白质代谢产物含量的比较
        2.2.3.2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含量
        2.2.3.3 血清中肝脏相关酶类的比较
        2.2.3.4 血清中SOD、补体C_3、C_4的比较
        2.2.4 病变组草鱼肝脏中脂肪、糖原含量变化
    2.3 讨论
第三章 饲料中不同菜籽粕含量对草鱼生长及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用鱼和试验条件
        3.1.2 试验日粮
        3.1.3 生长指标及营养指标测定
        3.1.4 生化指标测定
        3.1.5 肝糖原的测定
        3.1.6 肝脏脂肪含量的测定
        3.1.7 草鱼肝脏结构观察
        3.1.8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不同比例菜籽粕对草鱼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比例菜籽粕对草鱼体组成的影响
        3.2.3 不同比例菜籽粕对草鱼肝脏脂肪和糖原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比例菜籽粕对草鱼生化指标的影响
        3.2.5 不同比例菜籽粕对草鱼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不同比例菜籽粕饲料投喂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3.3.2 不同比例菜籽粕饲料投喂对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第四章 异硫氰酸丙烯酯对草鱼原代培养肝细胞的毒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用鱼
        4.1.2 试验试剂
        4.1.3 肝脏细胞原代培养
        4.1.4 细胞活力测定
        4.1.5 不同浓度异硫氰酸酯原代培养肝细胞酶活性测定
        4.1.6 数据统计
    4.2 结果
        4.2.1 不同浓度异硫氰酸丙烯酯对原代培养的肝细胞形态的影响
        4.2.2 异硫氰酸丙烯酯对肝细胞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鱼类生长与饲料的量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产饲料营养成份功用
二、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三、水产饲料的质量要求
四、配合饲料投喂技术

四、鱼类生长与饲料的量质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生长的影响[J]. 唐洪玉,郑永华,王笛,刘建虎,刘昊. 淡水渔业, 2009(06)
  • [2]草鱼“肝胆综合症”病理变化及菜籽粕对其肝脏毒性的研究[D]. 刘迁.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3]鱼类生长与饲料的量质关系[J]. 魏宏国. 中国水产, 2003(01)
  • [4]鱼类营养需求与饲料量质的关系[J]. 万云辉. 农村养殖技术, 2002(24)
  • [5]浅谈鱼类生长与饲料量质的关系[J]. 万云辉. 渔业致富指南, 2002(13)

标签:;  ;  ;  ;  ;  

鱼类生长与饲料质量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