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的预防和治疗

斜视的预防和治疗

一、斜视的预防和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谭艺兰[1](2021)在《新生儿期和婴儿期查什么》文中认为新生儿期检查主要是查眼外观及眼底。宝宝出生后首先观察孩子的眼睑有无缺损,是否对称。有些宝贝出生后睁眼迟,出生后几天或几周都不能睁大眼睛,需高度怀疑上睑下垂。眼部有无脓性分泌物,是否有持续流泪。因为分泌物多是新生儿结膜炎比较常见的症状。双眼球大小是否对称,角膜是否透明,瞳孔是否居中、形圆、双侧对称。瞳孔区是否发白,

左进彩,王斗,高苗苗[2](2021)在《改良近穹窿部结膜切口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改良近穹窿部结膜(Parks)切口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斜视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改良Parks组30例。对照组采用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改良Parks组采用改良Parks切口。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斜视角度,并进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评估疗效,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改良Parks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分别为(9.16±1.74)s、(7.51±1.36)mm/5 min,对照组分别为(7.57±1.45)s、(6.05±1.14)mm/5 min,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缩短,泪液分泌量均减少,改良Parks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45、4.506,均P<0.05)。术前,两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斜视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改良Parks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斜视角度分别为(5.14±1.51)分、(10.68±1.75)PD,对照组分别为(6.25±1.73)分、(15.95±2.14)PD,两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上升,斜视角度均下降,改良Parks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及斜视角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48、10442,均P<0.05)。改良Parks组总有效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80.0%(24/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30)]、不适率[53.3%(16/30)]均低于对照组[13.3%(4/30)、80.0%(2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286、4.800,均P<0.05)。结论改良Parks切口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具有更好的斜视角度改善效果,同时有利于保护泪膜功能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不适率。

李晓月,关莹,李利艳[3](2021)在《糖尿病诱发麻痹性斜视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糖尿病诱发麻痹性斜视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15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麻痹性斜视的37例患者纳入斜视组,其他78例患者纳入非斜视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年龄、HbA1c(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有眼或颅脑外伤病史、合并血管性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病程、糖尿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HbA1c≥6.5%、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有眼或颅脑外伤病史、合并血管性疾病等为糖尿病诱发麻痹性斜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诱发麻痹性斜视与年龄、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有眼或颅脑外伤病史、合并血管性疾病等因素有关,临床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预防和延缓麻痹性斜视的发生。

张寒梅[4](2021)在《基于视频的婴幼儿斜视判别算法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

谭越月[5](2021)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应用基于双眼整合式虚拟现实技术对白内障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视觉功能和双眼整合高级功能视觉能力关系的检查,探讨白内障术后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与白内障的关系。对白内障术后仍然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一系列上述双眼整合能力的检查和相关功能微可塑训练,探索一种帮助白内障患者恢复双眼功能视觉的临床可以应用的方法。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设计,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观察阶段,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IOL植入的白内障患者221例(298眼),其中单焦点组患者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173例(230眼);多焦点组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48例(68眼)。两组各自组内分析。第二阶段为训练阶段,术后1月对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功能视觉可塑修复的微可塑训练,共有患者122例,多焦点组34例,单焦点组88例。手术由我院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术中植入人工晶体均选用我院常规使用的人工晶状体。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对所有患者行基于双眼整合式虚拟现实技术的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检查,检查指标包括:视觉功能(视力)及功能视觉(双眼知觉眼位、抑制度、双眼交替抑制及立体视、平衡点)。术后1月,对仍然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功能微可塑训练,训练指标包括:知觉眼位、双眼交替抑制、精细立体视、运动视差立体视、大范围立体视。结果:单焦点组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1周,视力值(P(27)0.001)、知觉眼位(P(27)0.001)、双眼交替抑制(P(27)0.001)、立体视(P(27)0.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与术后1周比较时,其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多焦点组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1周,视力值(P(27)0.001)、知觉眼位(P(27)0.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与术后1周比较时,其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单焦点组在术后1周时,173例(230眼)中,知觉眼位异常占52.61%,双眼交替抑制异常占87.08%,立体视异常占92.61%,平衡点异常占99.57%;多焦点组在术后1周时,48例(68眼)中,知觉眼位异常占32.35%,双眼交替抑制异常占73.53%,立体视异常占86.76%,平衡点异常占89.71%。单焦点组患者术后1月单次微可塑后在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检查系统的各单项检查中如知觉眼位(P(28)0.013)、双眼交替抑制(P(27)0.001)、精细立体视(P(27)0.001)、运动视差立体视(P(27)0.001)、大范围立体视(P(27)0.001)较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焦点组患者术后1月单次微可塑后在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检查系统的各单项检查中如视力值(P(28)0.005)、精细立体视(P(27)0.001)、运动视差立体视(P(27)0.001)、大范围立体视(P(27)0.001)较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所有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得到有效提升,功能视觉也较术前有改善,提示白内障对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影响。术后1月仍然存在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微可塑后,SIOL植入组与MIOL植入组功能视觉可部分改善。提示对于部分白内障术后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基于双眼整合式虚拟现实技术方法,进行相关检查和微可塑训练,改善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6](2021)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文中指出国卫办妇幼发[202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规范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早期发现儿童常见眼病、视力不良及远视储备量不足,及时转诊干预,控制和减少儿童可控性眼病及视力不良的发展,预防近视发生,根据《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我们组织制定了《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梁洁双[7](2021)在《“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的建立与应用价值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婴幼儿斜视是斜视患儿群体中较特殊的一种斜视类型。由于患儿年龄小,不能配合检查,若斜视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并获得有效的干预,或治疗后没有规律复诊,导致医生不能及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或调整治疗方案,可能会严重影响视觉功能发育,甚至影响生活质量。但因婴幼儿斜视患儿回院复诊率低,导致了婴幼儿斜视中远期治疗效果欠佳。能否找到合适的办法,使得斜视患儿无需往返医院就能复诊,并能获得与在医院就诊相似的诊疗效果?基于互联网的远程诊疗能否实现对“婴幼儿斜视患儿实施全疗程的远程管理”,从而解决斜视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目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目的:通过研究“有效斜视远程定量诊断的标准化眼位图像”的构成要素,制定获得眼位图像采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通过将“计算机辅助斜视客观定量诊断技术”运用于远程诊疗标准化眼位图像,建立可替代面诊的“斜视专科检查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及互联网远程诊疗互动平台。通过对真实世界中“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进行评估,验证其应用价值。方法:一、“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的平台搭建研究1.在建立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婴幼儿斜视患儿的眼位图像数据库基础上,通过临床经验结合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有效斜视远程定量诊断的标准化眼位图像”的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及验证,并制定眼位图像采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2.将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计算机辅助斜视客观定量诊断技术”,应用于“有效斜视远程定量诊断的标准化眼位图像”数据库,根据眼位状态算法,研究可替代面诊且适合远程诊疗的“斜视专科检查手段”。3.通过适合远程诊疗的“斜视专科检查手段”,建立“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并完成平台的搭建。二、“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的应用价值评估1.回顾性分析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婴幼儿斜视患儿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的门诊复诊率,研究“面对面”诊疗复诊的依从性。2.以“面对面”诊疗为金标准,将“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与金标准做对比,研究两种诊疗方式在“定性诊断”、“定量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方面的差异性,分析远程诊疗在“定性诊断”、“定量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方面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评估其应用价值。3.收集所有远程会诊病例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对患儿就诊费用等情况进行整理,评估远程诊疗社会经济效益。结果:一、“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的平台搭建研究1.整合眼位图像,建立“无效眼位图像”(861幅)与“有效眼位图像”(1460幅)数据库。通过对“无效眼位图像”进行分析,总结产生“无效眼位图像”的原因有:“头部不正”共268例(占31.13%);“面部不对称”共543例(占63.07%);“不注视”共279例(占32.4%);“上睑遮盖角膜反光点”共65例(占7.55%);“没有露出双侧耳朵”共224例(占26.02%);“拍摄距离过远”共53例(占6.16%);“拍摄时对焦不清晰”共198例(占23.00%);“拍摄镜头没有与眼睛在同一水平线上”共164例(占19.05%);“没有打开手机或相机闪光灯拍摄”共217例(占25.20%)。2.根据“假言命题推理规则”与“等价命题推理规则”,推理出“有效斜视远程定量诊断的标准化眼位图像”的构成要素:图像画面清晰、亮度适中,正面近照,图像中头部大小适中、头部端正、双侧耳朵对称、注视眼处于水平线、角膜映光点清晰可见。3.制定眼位图像采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图像采集要求:(1)选择光线亮度适中的室内环境;(2)拍摄距离范围为35~50cm;(3)拍照时需使用闪光灯(强制闪光模式);(4)拍摄者正面面对患儿;(5)患儿可选择站立或坐立位,身体保持直立,头部保持端正(需要露出双侧耳朵、保持双耳对称)(家长可在患儿身后扶正其头部);(6)保持照相机或手机镜头与患儿眼部在同一水平线上;(7)拍照时确保患儿的眼睛注视镜头、上眼睑不遮盖瞳孔。图像采集顺序:(1)拍摄第一眼位(正面注视镜头)的图像:若患儿无需戴眼镜,则拍摄裸眼图像,若患儿戴眼镜,则需同时拍摄裸眼及戴眼镜的图像,每种图像各拍摄3~5张;(2)拍摄单眼注视的图像:分别拍摄遮盖左眼和右眼的图像各1张;(3)拍摄眼球九方位的图像:家长扶正患儿的头部,分别拍摄患儿眼球向正前方、右上方、正上方、左上方、右侧、左侧、右下方、正下方、左下方运动的图像,拍摄过程中需保持头部不动,可借助玩具吸引患儿注意力,在拍摄右下方、正下方、左下方的眼位图像时,可将患儿上眼睑向上方提起,充分暴露球结膜。图像质量检测:图像清晰,距离适中,头部端正,双耳对称,至少有一眼注视镜头,角膜映光点清晰可见。4.建立了一个针对斜视病人的远程诊疗模式,即医生与家长使用同一款可基于不同平台的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进行诊疗活动。家长以“眼位图像采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为指南,借助手机或数码相机拍摄斜视患而的眼位图像,并上传至应用程序。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并根据家长提供的患儿眼部图像,运用“远程斜视专科检查手段”,对斜视患儿做出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并可进行术前评估、手术方案设计以及诊疗效果评估,实现对斜视患儿全疗程的远程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个闭环式互联网远程诊互动平台。二、“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的应用价值评估1.“面对面”诊疗复诊情况分析: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复诊率分别为81.51%、53.39%、39.80%、35.44%、44.78%(χ2=57.326,P<0.001),总体复诊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时间段复诊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不同来源地区的复诊情况分析:来源于广州地区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复诊率分别为86.27%、52.94%、43.48%、32.43%、38.71%;来源于广东省内(广州市外)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复诊率分别为84.48%、56.14%、35.56%、43.24%、45.16%;来源于广东省外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复诊率分别为40.00%、40.00%、42.86%、0.00%、80.00%。3.“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定性诊断”的灵敏度为84.00%,特异度为87.50%,认为远程诊疗与“面对面”诊疗在有“定性诊断”方面较高的一致性,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4.“面对面”诊疗与“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的“定量诊断”对比,P=0.283,两种诊疗方式在“定量诊断”中不存在差异。“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的“定量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P<0.001),敏感度为0.813,特异度为0.951,认为远程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准确性。5.“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制定治疗方案”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93.75%,认为远程诊疗与“面对面”诊疗在“制定治疗方案”方面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6.本研究中57位患儿,16例来自广州市内,36例来自广东省内(广州市外),5例来自广东省外。每次远程会诊可减少医疗费用总计70576.36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总计11742元,间接医疗费用总计58831.36元。每次远程会诊人均可节省医疗费用1159.07元,广州市内人均节省费用为832.14元,广东省内(不含广州市)人均节省费用为1265.12元,广东省外人均节省费用为2342.96元。结论:1.本研究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推理出“有效斜视远程定量诊断的标准化眼位图像”的构成要素,制定了“眼位图像采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2.本研究验证了根据“有效斜视远程定量诊断的标准化眼位图像”构成要素所形成的“眼位图像采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是可靠的,且所采集的图像,都可以满足远程斜视定量诊疗的要求。3.本研究把“计算机辅助斜视客观定量诊断技术”,运用于对远程获得的斜视患儿眼位图像进行斜视度数计算,并且证明该技术在斜视远程诊疗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4.本研究基于“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搭建了闭环式“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平台,可以满足对婴幼儿斜视患儿实施全疗程的远程管理。5.“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与“面对面”诊疗,在对婴幼儿斜视病例的“定性诊断”、“定量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方面均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表明本研究创立的“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在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方面是可靠和有效的。6.婴幼儿斜视患儿门诊复诊依从性低,应用“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可以使得患儿及家属无需辗转奔波,节约就诊时间,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频繁复诊困难”等社会问题。

袁梦霞[8](2021)在《斜视性弱视行斜视手术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斜视手术对斜视性弱视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斜视性弱视患者258例,根据患者是否进行手术及弱视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手术组(斜视手术联合弱视治疗)、对照组(单纯弱视治疗)。收集入组患者年龄、术前斜视度、斜视类型、弱视程度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最佳矫正视力。对手术组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较,并对手术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年内视力恢复效果进行比较。根据患者年龄、术前斜视度、斜视类型、弱视程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各因素对手术组术后疗效影响程度。结果:本研究纳入258名患者共258只眼,手术组平均年龄7.51±2.0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6.03±1.97岁;手术组三棱镜度数:59.69±28.80△,对照组三棱镜度数:52.63±27.12△。手术组术后视力提高程度和对照组弱视治疗后视力提高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斜视类型、斜视度、弱视程度这4个因素可以解释术后疗效15.5%原因。其中年龄和弱视程度对手术疗效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个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视手术联合弱视治疗对于斜视性弱视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有一定的作用,并且提高效果优于单纯弱视治疗。对于手术联合弱视治疗的斜视性弱视患者,年龄、斜视类型、斜视度和弱视程度这四个因素中,年龄和弱视程度对患者术后弱视恢复有影响,即年龄越小手术效果越好,重度弱视患者手术疗效低于轻中度弱视患者。

叶业钦[9](2021)在《速刺风池穴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次研究采用速刺风池穴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客观评价其疗效,为后期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理论突破。方法:本次研究依照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包含脱落及剔除的20%)。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风池穴,治疗组采用速刺风池穴。两组以15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记录分析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观察复视、斜视度、头晕、恶心、代偿头位的改善情况。统计分析将采用SPSS24.0分析软件计算。结果:(1)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的比较。(2)经治疗,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9%。经过统计学计算分析,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整体疗效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经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均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表明速刺风池穴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对复视、斜视度、头晕、恶心、代偿头位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及安全性问题,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李芳华,杨颖灵,陈婷[10](2021)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在改善共同性斜视患儿术后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对共同性斜视患儿术后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共同性斜视患儿106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家庭协作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负性情绪、应对方式、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以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协作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共同性斜视患儿不良情绪,促使患儿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提高患儿遵医行为,有利于患儿视力恢复。

二、斜视的预防和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斜视的预防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儿期和婴儿期查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这些新生儿更应尽早进行眼底筛查
婴儿期还可结合特殊检查来了解视力发育情况

(3)糖尿病诱发麻痹性斜视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收集资料
        1.2.2 研究分组
    1.4 观察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糖尿病诱发麻痹性斜视的单因素分析
    2.2 糖尿病诱发麻痹性斜视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5)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视觉在眼科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
    一、服务对象
    二、服务时间及频次
    三、服务内容
        (一)健康教育。
        (二)眼病筛查及视力评估。
        1.新生儿期(新生儿家庭访视和满月健康管理)
        2.婴儿期(3、6、8、12月龄)
        3.幼儿期(18、24、30、36月龄)
        4.学龄前儿童(4、5、6岁)
        5.检查结果异常提示
        (三)健康指导。
        (四)转诊服务。
        (五)建立儿童眼健康档案。
    四、服务机构和人员技术要求
    五、服务职能
        (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三)省级和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
        (四)其他具备条件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六、工作要求
    七、工作指标
    八、名词解释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填表要求
        一、基本要求
        二、健康档案编码
        三、其他
附件4
    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健康指导要点
        1.新生儿期新生儿家庭访视和满月健康管理)
        (1)普遍性指导要点
        (2)针对性指导要点
        2.婴儿期(3、6、8、12月龄)
        (1)普遍性指导要点
        (2)针对性指导要点
        3.幼儿期(18、24、30、36月龄)
        (1)普遍性指导要点
        (2)针对性指导要点
        4.学龄前期(4~6岁)
        (1)普遍性指导要点
        (2)针对性指导要点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附件8

(7)“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的建立与应用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的建立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的应用价值评估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眼科远程诊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斜视性弱视行斜视手术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假设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课题来源
第二章 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统计
    2.5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统计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手术干预对弱视治疗效果影响
    4.2 影响弱视疗效各种因素
第五章 结论
不足与展望
    1.存在的不足
    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符号表(缩略语)
综述 斜视性弱视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速刺风池穴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一 风牵偏视的中医综述
    二 麻痹性斜视的西医综述
临床试验研究
    1 诊断标准
    2 病例选择
    3 试验设计
    4 观测指标
    5 统计方法
试验结果
    1 完成情况分析
    2 基线比较
    3 疗效性分析
典型病例
讨论
本课题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10)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在改善共同性斜视患儿术后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
        1.2.2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及应对方式比较
    2.2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家属治疗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四、斜视的预防和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儿期和婴儿期查什么[J]. 谭艺兰. 家庭医学, 2021(10)
  • [2]改良近穹窿部结膜切口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观察[J]. 左进彩,王斗,高苗苗. 中国基层医药, 2021(08)
  • [3]糖尿病诱发麻痹性斜视的危险因素分析[J]. 李晓月,关莹,李利艳. 当代医学, 2021(21)
  • [4]基于视频的婴幼儿斜视判别算法与实现[D]. 张寒梅.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5]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研究[D]. 谭越月.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6]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J].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 2021(06)
  • [7]“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的建立与应用价值评估[D]. 梁洁双. 广州医科大学, 2021
  • [8]斜视性弱视行斜视手术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D]. 袁梦霞. 汕头大学, 2021
  • [9]速刺风池穴治疗风邪中络型风牵偏视的临床观察[D]. 叶业钦.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在改善共同性斜视患儿术后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中的应用[J]. 李芳华,杨颖灵,陈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10)

标签:;  ;  ;  ;  ;  

斜视的预防和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