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家用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一、户式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安家正[1](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户式空调系统负荷变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炙热,冬季寒冷,均需要空调系统来调节室内居住环境,这导致户式空调使用量逐年增加。户式空调系统的特点是间歇性与局部性,但现有的采暖空调设计手册中涉及间歇运行系数以及同时使用系数的内容较少,且推荐值在实际使用时争议较大。此外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室内温湿度环境能够进一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空调与互联网的结合也使得人们能够要求室内环境在到家之前就达到设定温度。因此,本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间歇运行时的空调负荷变化规律尤其是启动阶段的负荷变化规律,以及户式空调的负荷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期对住宅建筑间歇运行空调负荷计算提供依据。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建筑热过程确定了预冷(热)时间的概念,然后对比了不同建筑负荷模拟软件的特点,选取了TRNSYS作为本课题的模拟软件。接着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的室外气候特征,选取杭州以及重庆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同时还通过文献调研,建立了标准核心家庭的住宅室内人员行为及室内热扰模式。使用TRNSYS软件计算了该建筑不同房间自然条件下的初始室温以及各房间最大负荷出现的时间点,并模拟分析了不同预冷(热)时间下各房间的负荷,发现随着预冷(热)时间的增加,房间所需要的预冷(热)负荷呈近似指数型下降,并计算得出间歇运行模式的负荷与连续负荷的比值,即间歇运行系数。此外还模拟分析了住宅建筑使用户式空调时冷热负荷的变化规律,得出了不同预冷(热)时间下住宅建筑负荷与累积负荷的比值,发现户式空调的负荷约为累积负荷的50%-80%,即同时使用系数为50%~80%。此外,计算了加入新风之后不同预冷(热)时间房间负荷以及户式空调负荷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间歇运行系数以及同时使用系数。最后对重庆地区住宅建筑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重庆地区各条件下的间歇运行系数以及同时使用系数。发现重庆地区夏季间歇运行系数要略高于杭州地区,冬季间歇运行系数要略低于杭州地区,两地区同时使用系数相差不大,杭州地区的户式空调间歇运行系数略高于重庆地区。本文得出的结论,将为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空调的设计选型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案,并且为智能家居中空调的控制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杜丽美,连玮[2](2020)在《热泵户式中央空调自动程控系统的开发撤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空调自动程控系统在建立空调动态负荷预测模型时精度低,导致空调自动程控效果不理想,为此提出热泵户式中央空调自动程控系统开发。分析动态负荷预测原理,利用支持向量机对动态负荷进行预测,手动调节相关参数使建立的动态负荷预测模型达到最优;分别计算主机、冷却塔、冷冻水泵与冷却水泵程控函数,引入启发式搜索法实现自动程控,完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自动程控系统的开发。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动态负荷预测模型精度高,充分满足空调自动程控的需求。

王顺浩[3](2020)在《基于STM32F407VET6的商用冷水机组控制系统的研发》文中研究表明商用冷水机组控制系统主要采用PLC控制器结合触摸屏实现就地控制,并通过RS485总线或以太网和上位机实现远程通信。但PLC控制器成本高,硬件组态灵活性弱。同时远距离布线存在穿线复杂、维护不便、费用高的问题。采用PLC控制器的商用冷水机组通常采用电子膨胀阀驱动器控制电子膨胀阀,由于不同品牌的驱动器与PLC连接方式、通讯协议不一致,增加设计繁杂度,同时驱动器价格昂贵,存在控制系统性价比低的问题。本文旨在设计一款基于嵌入式STM32F407VET6的低成本、高可靠性冷水机组控制器,实时采集冷水机组运行数据和控制机组稳定运行,直接驱动电子膨胀阀实现过热度的稳定控制。控制器通过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采用通信距离远,无流量费用的Lo Ra模块实现和监控中心的无线通信。本文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冷水机组组成和工作原理,完成控制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查阅并研究过热度控制算法。根据蒸发器模型的非线性和时变性特点,提出带输出补偿的模糊控制算法,通过Simulink仿真软件对蒸发器过热度控制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变工况环境下,带输出补偿的模糊控制超调量比PID控制小10%,上升时间和调节时间比模糊控制缩短100s。(2)在控制器硬件设计上,围绕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要求,以STM32F407VET6芯片为核心,结合滤波、信号隔离、接地、浪涌保护等抗干扰技术,完成电源、RS485、Lo Ra、AI、DI/DO、电子膨胀阀驱动等模块的电路设计。采用功能分块、信号分类思想进行PCB布局布线,有效抑制信号间干扰,提高控制器抗干扰性能。(3)在控制器软件设计上,为保证实时性,移植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构建软件总体框架,完成μC/OS-II下的数据采集、Modbus通信、Lo Ra通信、开关机、能级控制、过热度控制、故障检测等任务的程序开发。为实现远程监控,基于.NET平台、SQL Server数据库、C#语言搭建上位机监控平台,实现对冷水机组参数设置、信息交互,历史数据查询。(4)在控制器功能测试上,本文对控制器进行开关量输入输出、模拟量测量精度、Modbus通信、Lo Ra通信等功能测试以及静电放电、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3项抗扰度测试。结果表明,控制器控制量输出和Modbus通信正常、电流测量精度达0.05m A、温度实际测量精度达0.2℃;在传输速率≤9600bps,通信距离≤75m,5层实验大楼内Lo Ra通信正常。控制器在抗扰度项目测试中达到3级抗扰度要求,满足工业现场使用要求。

王常博[4](2020)在《制冷机房群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高楼大厦林立,中央空调在商贸和民用建筑中也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今已经成为当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能源运行系统。中央空调虽然给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休闲娱乐以及工作环境,但是代价却是消耗掉了大量的能源。随着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高层建筑不断增多,要保障高层建筑的必要环境,暖通设备功率和数量也在不段增加,其能耗也不断增大。根据美国ARI标准和中国行业标准JB/T4329-97调查研究显示,中央空调系统只有不到10%的时间工作负荷在90%以上,在剩下的时间里,工作负荷在60%以上的只有不到1/3。这些数据表明,冷水机组往往处于半负荷状态,绝大部分能源都被浪费掉了。由于各个设备之间工作的性能曲线都不一致,因此,在冷水机组运行效率最高的点,水泵的能耗可能就较高,片面追求各个设备的最佳运行点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做好其整体的运行管理能带来比较客观的节能空间。考虑到目前的市场专业壁垒,制冷机房系统的主要部件--制冷主机,通常厂家出厂自带控制系统,而水泵,冷却塔等其他设备控制往往集成在BA系统中,整个机房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大部分的操作均是手动设置或只做到联锁启停。此种方式会造成响应不及时、控制精度不足等问题,无法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了机房群控的概念,通过引入第三方控制系统集成制冷主机、水泵、冷却塔等其他附属设备的控制,实现统筹管理并达到节能的目的。在新的控制系统中,水泵、冷却塔风机均采用变频节能控制,依靠PLC控制程序采集相关参数并计算,最终将输出指令发送至设备层执行,最终实现机房节能群控的策略。本文针对制冷机房节能群控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分析,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第一、针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空调系统进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市面上主流空调系统的状况,结合自身专业的天然优势,在节能群控方面进行研究并探索更节能、更稳定、更智能的群控策略。第二、对群控系统中涉及到的设备,如冷水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风机等设备进行电路深化设计,在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前端加装变频器,采用变流量的方式实现水泵变频与冷水机组、冷却塔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完成了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部分的电气接线图和PLC控制程序,并在完成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改造后,增加了与冷水主机联动程序,即通过跟踪冷水主机负荷波动实时调整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的运行情况,满足不同负荷下,水泵及风机的运行需求。第三、在对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与冷水主机的联动关系改进后,建立机房BIM模型,通过机房BIM模型可以清楚地分析机房内的状况,找到冷水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塔风机的位置以及管路的走向,并依据机房特点来制定相关控制策略,包括水温、水压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及安装位置,水阀的数量及安装方式等,进而建立控制模型,从成百上千种运行组合方式中,找出能够满足此制冷负荷的、且整个空调系统总能耗最低的工作状态点。

何红明[5](2019)在《基于PLC控制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卷烟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生产区域环境的温湿度控制指标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目前什邡卷烟厂中央空调控制系统通讯速率低、控制策略落后、监控功能缺乏。造成温湿度难以可靠、稳定控制,能源浪费严重,难以满足工厂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本文针对中央空调系统现状,进行了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分析研究与技术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根据现场需求和设计要求进行PLC控制器、远程I/O模块、总线连接模块等硬件设备的选型。(2)设计了中央空调自控策略和节能控制策略。(3)基于C/S结构、Ether Net/IP工业以太网,采用千兆光纤、以太网交换机,构建环网加星型子网的网络通讯平台。(4)采用Factory Talk View组态软件以及VBA脚本二次开设计监控界面,实现了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图、设备参数设定、设备启/停控制、状态显示、趋势报表、及报警显示等功能。最后通过实际运行验证,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案能够正常运作,能够实现预设的控制功能。

王晓玉[6](2019)在《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因具有高效节能和健康舒适等优点,成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空气除湿处理装置。本文以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为研究对象,划分夏热冬冷地区溶液式新风机组的分区运行模式,通过仿真分析提出各运行模式下机组最合理的调节控制方案,并设计基于PLC的机组自动控制系统,旨在为机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首先采用模块化的建模方法建立机组基础物性模块和核心子系统模块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由基础物性、传质单元数NTUm、溶液出口参数和空气出口参数等计算模块组成的除湿新风机组仿真模型,并将实验测试结果与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测试值与仿真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次选取南京市典型气象年逐时气象数据进行全年工况分区,将整个室外气象区划分为5个区域,得出不同工况分区下机组分别以除湿、送风和加湿3种模式运行。以溶液除湿新风机组仿真模型为技术平台,探究3种运行模式下最为合理的调节控制方案,结果表明机组处于除湿Ⅰ区运行时应优先考虑调节新风流量和溶液浓度,但Ⅰ区主要为夏季高温高湿工况,此时新风温度和含湿量过高,仅凭溶液除湿机组很难将新风处理到送风含湿量的设定要求,建议将新风送入机组之前先经过高温冷水进行预处理。机组处于除湿Ⅱ区运行时应优先考虑调节溶液温度和溶液浓度。机组处于加湿Ⅴ区运行时应优先考虑调节新风流量和溶液温度。机组处于送风Ⅲ区和送风Ⅳ区运行时,仅开启风机,其他各单元均关闭,新风通过风机直接送入室内,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送风模式下机组的主要调节参数为送风量,在保证人员最小新风量的前提下,送风量大小由室内潜热负荷决定。最后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设计了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总体结构由上位机触摸屏和下位机PLC组成。触摸屏通过RS485或以太网等通讯方式读取下位机采集存储的机组运行状态和数据参数。下位机PLC接收传感器上传的数据信息及机组运行故障信息,并根据上位机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和驱动装置。整个控制系统共有数字量输入点13个,数字量输出点10个,模拟量输入点14个,模拟量输出点4个。

石凯[7](2019)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建筑供冷负荷节能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高达40%以上,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控制是建筑节能的重点。虽然现阶段我国的中央空调节能运行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但是建筑供冷负荷的控制多以经验调节为主,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容易导致室内热舒适性难以满足需求且能耗存在浪费现象,因此,完善建筑供冷负荷的控制策略,对于指导中央空调的节能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建筑供冷负荷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建筑热工特性,建立基于等效电路法的建筑热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空调能耗和建筑热舒适性,设计供冷负荷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以广东省某大型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此外,还开发了“建筑供冷负荷节能优化软件平台”,为建筑供冷负荷模型预测控制提供了相应的软件平台。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大型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十分复杂,难以从机理出发进行热工特性建模,本文将建筑的非稳态传热过程简化为等效的RC电路,建立三阶状态方程形式的建筑热模型,然后根据实测数据,通过递推最小二乘法(Recursive Least Squares,RLS)对模型参数进行在线辨识,构造伪测量值,利用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KF)对室温预测值进行校正。结果表明,相比单一RLS算法,RLS-KF算法的室温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更高,当采样周期为15 min时,期望误差百分比降低80.3%。(2)大型公共建筑是具有大惯性、非线性、时变性的非稳态热工系统,常规控制策略难以满足实时性和稳定性的控制要求,本文提出了建筑供冷负荷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并基于预测步数和权重矩阵超参数寻优的整定控制器性能。首先,利用状态方程和天气预报信息,递推演绎室温多步预测方程;然后构造权衡热舒适性和能耗的代价函数,通过求解带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实现空调供冷负荷的滚动优化;同时,引入参数辨识和状态观测作为反馈校正环节。仿真结果表明:相比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的温控精度更高,并且能够降低8.5%的能耗。(3)此外,中央空调系统的相关运行数据在采集、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由于传感器故障、通信干扰、网络延迟等原因,难免产生异常,为避免对控制系统造成干扰,提出基于自回归模型的异常数据在线识别和修复方法,该方法对异常数据的平均识别率达到97.2%,修复的均方误差为0.413。(4)结合工程实际,开发一套“建筑供冷负荷节能优化软件平台”,对数据在线预处理方法、建筑热工特性建模方法以及空调供冷负荷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进行封装,为中央空调操作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控制平台。

江超[8](2017)在《艾默生公司ZW热泵专用压缩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和生产各类涡旋式压缩机的美国独资企业。ZW系列热泵专用压缩机是该公司专门针对热泵应用而研制的涡旋式压缩机。政府为了治理雾霾在北方发起了“煤改清洁能源”运动,热泵采暖被认定为是替代燃煤锅炉的最好解决方案,通过设备补贴北京市政府帮助其郊区村民用热泵系统取代将家中取暖用小煤炉,并给予电费补贴。在补贴政策的驱动下,从2015年开始热泵产业迅猛发展,ZW压缩机成为了艾默生最为重要的盈利产品。但是对于公司来说潜伏在这一片市场繁荣背后的却是深深的危机。首先是时至今日,北京市郊的改造已接近尾声,北方其它地方政府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煤改”运动迟迟未有实质性进展,在“后煤改”时代热泵产业将何去何从?其次是大型空调厂开始积极地参与到北方热泵市场中来,他们的变频转子式压缩机对ZW涡旋压缩机的市场份额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一方面是市场萎缩的风险,一方面是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在双重风险中,ZW压缩机的发展之路在哪里?这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以宏观环境和压缩机产业环境的分析为基础,结合艾默生公司以往的历史经验教训,论证了ZW压缩机的市场发展方向,产品发展方向,指明了其品牌的建设途径和其渠道的建设方法。这项研究对于艾默生公司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因为ZW的健康发展是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保证,同时ZW压缩机是“煤改清洁能源”政策得以实施的重要技术保证,这使得这项研究同时还具有了重要的社会价值。

方菲菲[9](2017)在《基于STEP7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模块化程序设计》文中指出中央空调系统作为传统的工业暖通产品设备已广泛应用。如今,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大量运用工业控制中的PLC逻辑控制器,其可靠性高、程序易修改,主要利用装载在PLC内部的预设程序来控制上位机命令,调解阀门、控制水泵、温度及湿度传感器数据,接收采集数据后在组态画面中实时动态显示,接受命令后下传给下位机PLC,达到空调的自动监控功能。当前,中央空调的控制程序使用及编程方法一般都是根据用户的要求或工业的要求进行编程和调试运行的,缺少标准的或者普遍适用的模板,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费时费力,对过程参数都难以设定,修改程序难度较大。为此,本文对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评估,分析了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原理,明确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针对程序结构的优化和人机界面的实用性来研究,将调节器单元的分步设计开发,由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等模块化程序组成,最终由模块来实现温度、阀门、风机、等元器件的控制和运行。SIEMENS PLC作为下位机,负责中央空调的现场数据的收集和数据运算及执行器的输入输出;SIEMENS WINCC作为上位机,负责与下位机的通讯和中央空调数据的实时监控。通过对模块化程序设计完整的空调控制系统,对控制功能进行模拟和仿真,从而改善管理运行人员在使用中的不便,提高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程序的可通过性,满足程序管理人员对程序的可读性和修改要求,确保中央空调的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温度的稳定控制。

张俊[10](2017)在《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在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是利用空气源热泵既能制冷又能供热特性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家用空调系统。近年来,随着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及节能减排工作的大力推进,该空调形式在夏热冬冷地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热舒适性和经济性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本文将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与其他传统空调形式的对比,探讨该空调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应用的可行性。本文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本课题空调系统的设计思路。结合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的特点,探讨了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管道布置等方面的技术要点。结果表明:方案设计阶段应充分结合住宅的负荷特性,选用相宜的机组。此外,建议以冬季工况为机组选型依据,然后对夏季工况进行校验计算,确保系统真正绿色节能。第二部分以模拟与实验的形式对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开展了热舒适性讨论。首先通过Airpak软件对上送上回和下送上回两种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从温度场、速度场、PMV和PPD指标四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下送上回形式在热舒适性方面要优于上送上回形式。随后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对模拟结果开展了更进一步的探索,实验结果较好地论证了模拟结论,下送上回形式能较好地满足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的温湿度要求,工作区气流均匀性优良,热舒适性宜人。但是,冬季工况下机组制热效率和供热稳定性还有待提升。最后一部分在热舒适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和环境排放。通过与传统空调形式的对比,得出了以下结论:经济性方面,该空调系统在动态费用年值上仅次于地源热泵,初投资、年运行费用较低;节能方面,一次能源利用率达0.71,对电网的效率提升了 107.6%,经济性和节能效益均表现优异。但是,受机组COP所限,使得本课题在环境排放方面应引起重视。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在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中应用的可行性,希望能够为该技术在本地区的推广应用略尽一份心力。

二、户式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户式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夏热冬冷地区户式空调系统负荷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能源现状
        1.1.2 我国居民建筑与建筑能耗现状
        1.1.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现状
        1.1.4 智能家居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提出以及研究内容
        1.3.1 本课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案
    1.4 本章小结
2.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热过程分析
    2.1 热过程分析的意义
    2.2 .建筑热过程的物理模型
        2.2.1 外扰通过围护结构的热传递
        2.2.2 得热量与冷负荷之间的关系
    2.3 间歇空调室内热过程
    2.4 能耗模拟软件的特点与选择
        2.4.1 能耗模拟软件的选取
        2.4.2 TRNSYS软件负荷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3.模拟参数确定
    3.1 夏热冬冷地区室外气象参数
        3.1.1 室外气象参数来源
        3.1.2 典型年气候特征分析
    3.2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室内热扰的确定
        3.2.1 标准核心家庭室内人员行为模式
    3.3 室内设计参数
        3.3.1 国际标准
        3.3.2 国内标准
    3.4 室内家具的家具系数
    3.5 本章小结
4.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空调负荷模拟分析
    4.1 建筑模型
        4.1.1 建筑模型概况
        4.1.2 围护结构参数
        4.1.3 地面温度
        4.1.4 渗透风量
    4.2 围护结构最大负荷的出现时刻
    4.3 预冷时间对冷负荷的影响
        4.3.1 预冷时间对房间温度的影响
        4.3.2 不同房间的间歇冷负荷
        4.3.3 间歇运行冷负荷与连续冷负荷
    4.4 预热时间对房间热负荷的影响
        4.4.1 预热时间对房间温度的影响
        4.4.2 不同房间的间歇热负荷
        4.4.3 间歇运行热负荷与连续热负荷
    4.5 户式空调间歇运行负荷
        4.5.1 起居室与主卧同时运行负荷
        4.5.2 起居室、主卧与卧室同时运行负荷
        4.5.3 起居室、主卧、卧室与书房同时运行负荷
    4.6 新风对空调负荷的影响
        4.6.1 新风对房间最大负荷出现时间点的影响
        4.6.2 新风对房间负荷的影响
        4.6.3 新风对户式空调负荷影响
    4.7 本章小结
5.夏热冬冷地区其他城市住宅建筑空调负荷模拟
    5.1 建筑初始参数
    5.2 间歇运行时的房间负荷
    5.3 户式空调间歇运行建筑负荷
    5.4 新风对空调负荷的影响
        5.4.1 新风对房间负荷的影响
        5.4.2 新风对户式空调负荷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热泵户式中央空调自动程控系统的开发撤回(论文提纲范文)

1 动态负荷预测原理
2 动态负荷预测模型的建立
3 自动程控的实现
    3.1 主机程控函数
    3.2 冷冻水泵与冷却水泵程控函数
    3.3 冷却塔程控函数
    3.4 启发式搜索法实现自动程控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基于STM32F407VET6的商用冷水机组控制系统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冷水机组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1 冷水机组控制系统现状
        1.2.2 过热度控制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冷水机组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冷水机组工作原理
    2.2 冷水机组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2.2.1 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2.2.2 控制系统监控点
    2.3 冷水机组控制系统设计
        2.3.1 传感器选型
        2.3.2 无线通信设计
        2.3.3 冷水机组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2.3.4 冷水机组控制器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冷水机组控制算法研究
    3.1 冷冻出水温度控制
    3.2 过热度控制
        3.2.1 过热度计算与控制分析
        3.2.2 PID控制理论
        3.2.3 模糊控制理论
        3.2.4 模糊控制改进
        3.2.5 过热度控制仿真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冷水机组控制器硬件设计
    4.1 电源模块
        4.1.1 电源输入接口电路设计
        4.1.2 各功能模块电源设计
    4.2 STM32最小系统
    4.3 模拟量采集模块
        4.3.1 AD转换电路设计
        4.3.2 压力采集通道电路设计
        4.3.3 温度采集通道电路设计
    4.4 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
        4.4.1 开关量输入电路设计
        4.4.2 开关量输出电路设计
        4.4.3 电子膨胀阀驱动电路设计
    4.5 RS485通信模块设计
    4.6 LoRa通信模块设计
    4.7 PCB布局与走线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冷水机组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1 控制器软件设计
        5.1.1 控制器软件平台搭建
        5.1.2 各任务软件实现
    5.2 监控中心上位机设计
        5.2.1 上位机软件设计平台概述
        5.2.2 上位机软件总体设计
        5.2.3 上位机交互界面设计
        5.2.4 关键功能程序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
    6.1 功能模块测试
        6.1.1 开关量输入输出测试
        6.1.2 模拟量采集测试
        6.1.3 Modbus通信测试
        6.1.4 LoRa通信测试
    6.2 系统EMS测试
        6.2.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6.2.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6.2.3 浪涌抗扰度试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制冷机房群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1.1.1 建筑节能的现状
        1.1.2 制冷机房的现状
    1.2 制冷机房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3 制冷机房的PLC控制技术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制冷机房节能群控系统分析
    2.1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结构
    2.2 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
        2.2.1 制冷主机的节能分析
        2.2.2 水循环系统的节能分析
        2.2.3 冷却塔系统的节能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冷机房节能群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3.1 项目分析
    3.2 项目概况
        3.2.1 空调水系统老化,沿程阻力大
        3.2.2 空调主机内部内部铜管结垢
        3.2.3 空调水泵风机定频工作
        3.2.4 控制系统集成度低
    3.3 节能群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冷机房节能群控系统的控制策略
    4.1 空调水系统的控制
        4.1.1 制冷机房整体节能控制策略
        4.1.2 冷水机组控制策略
        4.1.3 冷冻水泵控制策略
        4.1.4 冷却水泵控制策略
        4.1.5. 冷却塔风机控制策略
        4.1.6 压差旁通电动调节阀控制策略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冷机房节能群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控制模型
    5.2 设计思路
    5.3 主要设备元器件选型
        5.3.1 西门子S7-1500系列控制器
        5.3.2 昆仑海岸JWB**系列温度传感器
        5.3.3 搏力谋22WP系列压力传感变送器
        5.3.4 博思曼TDS系列电磁流量计
        5.3.5 西门子QFA**系列室外型温湿度传感器
        5.3.6 昆仑通态TPC1561HI系列触摸屏
        5.3.7 LS品牌ABS200系列断路器
        5.3.8 施耐德TeSys(?)接触器+热继电器
        5.3.9 施耐德RXM中间继电器
        5.3.10 ABB ACS510系列高性能闭环矢量变频器
    5.4 主控PLC程序设计
    5.5 系统人机界面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冷机房节能群控系统测试
    6.1 单机调试
    6.2 联机调试
    6.3 群控系统性能检测报告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项目情况
致谢

(5)基于PLC控制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课题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中央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设计要求
    2.1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目标
    2.2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控制参数
    2.3 中央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2.4 中央空调系统能耗来源
    2.5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2.6 本章小结
3 中央空调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与设计
    3.1 空调子系统温湿度稳定控制策略
    3.2 空调子系统节能控制策略
    3.3 制冷站子系统群控控制策略
    3.4 制冷站子系统节能控制策略
    3.5 本章小节
4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4.1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网络构架设计
        4.1.1 分层构架
        4.1.2 网络平台及主干网、各子系统接入方案
        4.1.3 网络构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1.4 网络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4.1.5 网络连接构架
    4.2 中央空调系统控制硬件设备设计
        4.2.1 PLC硬件配置设计
        4.2.2 PLC的工作过程
        4.2.3 主控制器CPU选择
        4.2.4 I/O接口模块设计选型
        4.2.5 触摸屏设计选型
        4.2.6 电源设计选型
        4.2.7 各区域硬件配置
    4.3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3.1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4.3.2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触摸屏组态设计
        4.3.3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上位机组态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实现和调试
    5.1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实现
    5.2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调试
    5.3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节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湿度控制的重要性
        1.1.2. 常规空调系统湿度控制存在的问题
        1.1.3.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优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暖通空调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1.2.2. 溶液除湿新风机组控制策略研究
        1.2.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第二章 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溶液除湿基本原理
    2.2. 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工作原理
    2.3. 模块化建模思路与步骤
    2.4. 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数学模型
        2.4.1. 溶液和空气基础物性参数数学模型
        2.4.2. 除湿/再生单元数学模型
        2.4.3. 热泵单元数学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模拟仿真平台
    3.1. 仿真技术及软件介绍
        3.1.1. 软件介绍
        3.1.2. 仿真平台建立过程
    3.2. 模拟仿真平台的建立
        3.2.1. 溶液和空气基础物性参数仿真模型
        3.2.2. 除湿/再生单元仿真模型
        3.2.3. 热泵单元仿真模型
    3.3. 仿真模型的验证
        3.3.1. 实验和仿真模拟结果对比
        3.3.2. 与文献实验测试结果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仿真及运行控制策略
    4.1. 溶液除湿新风机组运行模式分析
        4.1.1. 全年工况分区
        4.1.2. 各工况分区的运行模式
        4.1.3. 运行模式的判断逻辑
    4.2. 除湿模式控制策略分析
        4.2.1. 调节新风流量
        4.2.2. 调节溶液流量
        4.2.3. 调节溶液温度
        4.2.4. 调节溶液浓度
        4.2.5. 不同调节手段比较
        4.2.6. 除湿区控制方案
    4.3. 加湿模式控制策略分析
        4.3.1. 调节新风流量
        4.3.2. 调节溶液浓度
        4.3.3. 调节溶液温度
        4.3.4. 不同调节手段比较
        4.3.5. 加湿区控制方案
    4.4. 送风模式控制策略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控制系统设计
    5.1.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5.1.1. 控制方式的选择
        5.1.2. 控制功能需求分析
        5.1.3.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5.2. 控制元件设计与选型
        5.2.1. PLC选型
        5.2.2. 扩展模块选型
        5.2.3. 触摸屏选型
        5.2.4. 传感器选型
    5.3. 系统I/O分配表
    5.4. 系统硬件接线图
    5.5. 系统调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建筑供冷负荷节能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热模型研究现状
        1.2.2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控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流程
第二章 建筑供冷负荷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2.1 模型预测控制概述
        2.1.1 供冷负荷节能优化的问题描述
        2.1.2 模型预测控制的原理
        2.1.3 案例分析
    2.2 建筑热工特性建模
        2.2.1 等效电路法的理论基础
        2.2.2 基于等效电路法的建筑热模型
        2.2.3 等效电路的求解
    2.3 基于RLS和 KF的室内温度预测
        2.3.1 基于RLS的参数辨识
        2.3.2 基于KF的预测校正
    2.4 模型预测控制的算法设计
        2.4.1 多步预测
        2.4.2 滚动优化
        2.4.3 反馈校正
        2.4.4 算法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采集与数据在线预处理
    3.1 研究对象
        3.1.1 建筑概况
        3.1.2 中央空调系统概况
        3.1.3 中央空调集成优化管理控制系统
    3.2 异常数据在线处理
        3.2.1 异常数据的识别
        3.2.2 异常数据的修复
        3.2.3 异常数据在线处理的实验分析
    3.3 数据在线归一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预测控制的仿真实验
    4.1 建筑热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4.1.1 模型参数辨识
        4.1.2 伪测量值的分布检验
        4.1.3 模型精度分析
    4.2 模型预测控制仿真平台
    4.3 模型预测控制的超参数寻优
        4.3.1 预测步数寻优
        4.3.2 权重矩阵系数寻优
        4.3.3 权重衰减方式选择
    4.4 模型预测控制与PID控制的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供冷负荷节能优化软件平台的开发
    5.1 软件总体概述
        5.1.1 设计目的
        5.1.2 需求分析
        5.1.3 软件结构
        5.1.4 开发工具
    5.2 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5.2.1 软件界面介绍
        5.2.2 数据选择模块
        5.2.3 数据预处理模块
        5.2.4 算法设置模块
        5.2.5 算法分析模块
    5.3 软件平台应用案例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艾默生公司ZW热泵专用压缩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企业意义
        1.2.2 研究的社会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访谈法
        1.3.3 案例分析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 理论概述
        1.5.1 PEST分析
        1.5.2 波特五力模型
        1.5.3 STP策略
        1.5.4 4P营销策略
第2章 宏观环境分析
    2.1 政治环境
        2.1.1 能源政策
        2.1.2 制冷剂取代政策
    2.2 经济环境
        2.2.1 中国南北省份人均GDP分布
        2.2.2 北方煤改清洁能源
    2.3 社会环境
        2.3.1 民众对舒适性要求提高
        2.3.2 民众维权意识提高
        2.3.3 社会环保意识整体增强
    2.4 技术环境
        2.4.1 热泵技术应用的拓展
        2.4.2 家用中央空调水系统正在兴起
        2.4.3 二氧化碳系统的研究方兴未艾
第3章 压缩机行业发展概况
    3.1 行业发展现状
        3.1.1 家用单元式空调用压缩机市场
        3.1.2 中央空调市场
        3.1.3 空气能热泵市场
        3.1.4 冷冻冷藏机市场
    3.2 行业发展趋势
        3.2.0 压缩机向大容量发展
        3.2.1 适合环保制冷剂应用
        3.2.2 变容技术还将继续发展
        3.2.3 不同压缩形式的压缩机相互渗透
        3.2.4 新压缩形式的开发
    3.3 市场需求分析
第4章 压缩机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4.1 供应商议价能力
    4.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4.3 新进入者的威胁
    4.4 替代品的威胁
    4.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4.5.1 空调压缩机市场
        4.5.2 空气能热泵压缩机市场
第5章 艾默生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 艾默生公司概况
    5.2 艾默生ZW专用压缩机营销现状及问题
第6章 艾默生公司ZW压缩机营销策略
    6.1 市场细分
        6.1.1 空气能热泵热水机市场
        6.1.2 空气能热泵采暖市场
        6.1.3 空气能热泵烘干市场
    6.2 目标市场选择
    6.3 市场定位
    6.4 产品定义
        6.4.1 ZW热泵专用压缩机环保制冷剂应用开发
        6.4.2 ZW热泵专用压缩机排量设计开发
        6.4.3 ZW热泵专用压缩机变容量调节技术开发
        6.4.4 ZW热泵专用压缩机降成本设计开发
        6.4.5 ZW热泵专用压缩机宽运行区间设计开发
        6.4.6 ZW热泵专用压缩机高能设计开发
    6.5 品牌建设
        6.5.1 传播品牌知名度
        6.5.2 深化品牌认知度
        6.5.3 培养品牌忠诚度
        6.5.4 丰富品牌联想
    6.6 渠道策略
        6.6.1 ZW销售渠道介绍
        6.6.2 ZW顾客感知价值分析
        6.6.3 ZW销售渠道维护
    6.7 促销策略
第7章 艾默生公司ZW压缩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7.1 公司文化保障
    7.2 人力资源保障
    7.3 技术支持保障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基于STEP7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模块化程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现况
        1.2.2 国外现况
    1.3 中央空调过程控制方法
        1.3.1 PLC系统控制
        1.3.2 DCS系统控制
        1.3.3 FCS系统控制
    1.4 模块化设计概述
        1.4.1 模块化设计的优势
        1.4.2 模块化设计的趋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央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和控制需求
    2.1 中央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2.2 中央空调的控制需求
    2.3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构造方式
    2.4 模块化程序设计特点、设计思想
        2.4.1 模块化程序设计的特点
        2.4.2 模块化的设计思想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3.1 中央空调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3.2 中央空调模块化程序的功能模块划分
    3.3 人机界面组态设计
        3.2.1 现场底层对图形用户界面的基本要求
        3.2.2 人机界面设计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软件的模块化开发
    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4.1.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4.1.2 STEP7编程软件介绍
        4.1.3 WINCC编程软件介绍
    4.2 系统模块开发的关键技术
        4.2.1 建立WINCC和STEP7的软件连接
        4.2.2 中央空调PLC的硬件配置和下载运行
    4.3 PLC程序的控制系统功能模块的开发
        4.3.1 控制系统的功能块(FB)设计
        4.3.2 模拟量输入模块(AI)的设计
        4.3.3 模拟量输出模块(AO)的设计
        4.3.4 开关量输入模块(DI)的设计
        4.3.5 电机远程控制程序模块(DO)的设计
    4.4 中央空调控制画面在WINCC软件的构筑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央空调模块化控制系统的实现与调试
    5.1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
    5.2 中央空调送风的流程
    5.3 中央空调PLC硬件设计
        5.3.1 SIEMENS S7-300 系列PLC的原理及组态
        5.3.2 S7-300 的硬件系统组成
        5.3.3 中央空调的基本仪表参数硬件设计
        5.3.4 中央空调PLC使用S7-300 的I/O地址组态
    5.4 中央空调的模块化程序及画面调试
        5.4.1 中央空调PLC模块化程序调试
        5.4.2 中央空调PLC程序在S7-PLCSIM的模拟测试方法
        5.4.3 空调控制系统的调试
        5.4.4 程序测试结果
    5.5 中央空调AHU1301 WINCC HMI实际操作与运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在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能源消费现状
        1.1.2 建筑节能减排
        1.1.3 户式中央空调的兴起
    1.2 户式中央空调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提出
        1.3.1 传统住宅空调形式及特点
        1.3.2 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的提出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方案设计
    2.1 工程实例
        2.1.1 工程概况
        2.1.2 实例计算
        2.1.3 住宅建筑空调负荷的特点
        2.1.4 空调负荷计算软件介绍
        2.1.5 冷热负荷计算结果
    2.2 户式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2.2.1 空调方案的确定
        2.2.2 设备选型及风系统设计原则
        2.2.3 设备选型及风系统设计结果
        2.2.4 空调风系统优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数值模拟
    3.1 CFD建模
        3.1.1 Airpak软件简介
    3.2 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物理模型
    3.3 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数学模型
        3.3.1 边界条件
    3.4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3.4.1 温度场和速度场
        3.4.2 热舒适性指标
    3.5 气流组织数值模拟
        3.5.1 不同送回风形式的确定
        3.5.2 上送上回形式模拟分析
        3.5.3 下送上回形式模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调系统运行工况测试
    4.1 空调系统运行工况测试
        4.1.1 测试目的
        4.1.2 测试对象
        4.1.3 测试仪器与设备
        4.1.4 测试测点的布置
        4.1.5 测试步骤
    4.2 空调系统夏季工况测试数据分析
        4.2.1 夏季工况下实验数据整理
        4.2.2 夏季工况下实验数据分析
    4.3 空调系统冬季工况测试数据分析
        4.3.1 冬季工况下实验数据整理
        4.3.2 冬季工况下实验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的评价
    5.1 舒适度评价
    5.2 经济效益评价
        5.2.1 初投资
        5.2.2 全年总能耗计算
        5.2.3 动态费用年值计算
    5.3 节能效益评价
    5.4 环境排放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项目及获奖情况

四、户式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夏热冬冷地区户式空调系统负荷变化规律研究[D]. 安家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热泵户式中央空调自动程控系统的开发撤回[J]. 杜丽美,连玮. 科技通报, 2020(10)
  • [3]基于STM32F407VET6的商用冷水机组控制系统的研发[D]. 王顺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4]制冷机房群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常博. 扬州大学, 2020(04)
  • [5]基于PLC控制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D]. 何红明.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8)
  • [6]热泵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D]. 王晓玉.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建筑供冷负荷节能优化策略研究[D]. 石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艾默生公司ZW热泵专用压缩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江超.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9]基于STEP7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模块化程序设计[D]. 方菲菲. 苏州大学, 2017(04)
  • [10]风管式空气源热泵户式中央空调在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的应用探讨[D]. 张俊. 扬州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家用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