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城市劳动力市场三化现代化建设评价标准

试点城市劳动力市场三化现代化建设评价标准

一、试点城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评估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丁宇[1](2021)在《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4.8%,山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5%,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走向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全国区域发展基本格局的根本改善。自工业化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始终面临着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方式与合理空间组织的挑战。但是,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效益的改善和提升极为迟缓,以致我国西部内陆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理念和城镇化路径的转变成为山地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美国“锈带(Rust Belt)”的治理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均反映出同样的现实需求:怎样依据“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的原则,突破地理开发条件的制约,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环境的根本改善。这一问题不仅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且更是现代国家治理必须直面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环境基础、地理开发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三者对山地城镇化发育的影响,评价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条件对人口、经济要素集聚及城镇空间发育的作用机制,揭示影响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制约要素,为探索山地城镇化合理的发展路径、化解我国现代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一,山地城镇化是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国以来,我国山地现代城镇化起步较晚,与东部地区相比,一方面由于以传统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城镇化发育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发育;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自身产业结构演进失衡,社会生产创新能力不足,结果导致山地城镇化发育水平长期滞后。只有通过山地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演进的有序和良性互动,建立适宜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城镇集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体系,才是解决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多层次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西部山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第二,山地的特殊地理开发条件是实现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越来越突出。但因人口过快增长和开发方式粗放,山区的人地关系已进入相对紧张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作用下,居高不下的资本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受传统资源性产品社会生产及其空间集聚活动的增长压力,以致赶超式大一统开发模式难以为继。第三,低运价比和绿色环保的社会商品生产体系建设是改善和提升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路径。在改善山区劣势的地理环境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要实现山地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化还需通过经济内外在发展要素的有效联动。换言之,西部山区转型发展亟需从山地工业化、运输化和城镇化三大系统的合理时空协调中寻求出路。坚持产业生态化,建立以特色终端产品制造为中心的社会生产体系,培育多功能支撑、多元化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此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资源开发与市场发育需求,实现山地经济发展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全面提升。第四,政府主导的长期“输血型”发展模式不能解决山区发展潜能激活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表明,现代山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山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实际条件出发寻求地域环境有别、发展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只有选对山地城镇化的合理路径,才有可能超越社会生产投入成本(运输和环境成本)的约束,改变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生产方式,从而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式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效益与公平有机结合原则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从“被动输血”方式向“主动造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资源环境基础与地理开发条件综合评价,分析复杂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而揭示山地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以此把握决定西部山区人地关系的内在协调机理,为山地城镇化路径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二是依据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压力的测算,确定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及总体特征,以此判断未来区域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走向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目标选择;三是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验证了地理环境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揭示出西部内陆山区社会生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的成因,从而确定城镇化发展模式个性化选择的必然;四是基于我国山地工业化时期的人地关系特征,探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修改的合理性,提出了适合山地城镇化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赵础昊[2](2019)在《农业现代化中的财政支持研究 ——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速农业人口市民化,促进资源等重要生产要素向现代城市部门转移,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快速、平稳现代化路径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必然解决的重要问题。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农业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对农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农业财政政策,对于未来农业改革至关重要,需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有效实现形式,加速农村土地流转进程,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主动向新型小城镇聚集。本文选择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为研究案例,该地树立了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规模农业转变新标杆,解决了农业极度分散与工厂高度集约的矛盾;探索了农村人口实现快速城镇化发展新道路,通过人口集中居住将农村人口安置在现代化的大型社区内,实现进城人员身份的快速切换;打造了绿色、生态的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新机制,既可以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可追溯,又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增值;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搭建合作平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治理格局。农业发展实践往往领先于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的做法为例,从实践中总结、提炼适用于当前中国特别是传统农业主产区的现代化实现路径,即构建要素流动上土地、产业、人口,物化形态上安居园、创业园、培训园,发展路径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治理体系上政府、企业、社会四个层次上的三元互动机制,为未来中国农业改革方向提供有益探索,丰富当前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通过该地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面临的发展障碍,凸显当前政策和理论研究的问题与不足,以此为研究切入点提出当前农业财政政策调整的相关对策建议,创新农业补贴方式,改革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建立符合中国基本国情、适应国际规则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提高政策导向性和效能,包括粮食生产补贴功能由普遍增加粮农收入转向鼓励农业生产结构升级;转变农业补贴的方式和环节,由“补供给”转向“补供给”和“补需求”相结合;按照WTO规则要求,建立对市场扭曲作用小、导向性更强、起点公平的农业补贴“绿箱”政策;探索农业配套补贴方式;推动中国粮食企业走出去,积极开发和配置国际农业市场资源,构建符合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全球粮食供需网络。

马德勇[3](2018)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探究》文中认为学术界普遍认为城镇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国城镇化的实践出现诸多矛盾和冲突,需要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新的理论,进而指导下一次实践。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新型城镇化需要技术支撑,有些技术对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解决城镇化现实矛盾具有关键作用,因此需要进行技术选择。技术的选择不仅要从技术体系本身的发展逻辑去思考,还需要运用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来评估,因此,本研究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需要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弄清新型城镇化的新需求、新目标是什么,以确定技术如何支撑这些新目标的实现。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城乡融合及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并非大中小城市的城镇化;主要目的是实现人口的城镇化,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最高目标是实现城乡二元化消失,农村与城市无差别(为人民提供同等质量的美好生活),甚至颠覆城镇化原本的概念内涵。首先,确定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原则。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除了遵循技术选择的一般原则之外,需要直面中国传统城镇化遗留的问题与矛盾,有助于解决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现实矛盾和困境,这正体现了社会对技术的建构。其次,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社会建构路径分析,可以是意识形态论的,也可以是文化论的。本文采用价值论的路径,分析新型城镇化新目标所内涵的价值,剖析这些价值与传统城镇化的价值不同,这恰恰是实践中产生问题与矛盾的原因所在。由此形成新的评价标准,作为技术选择的价值基础,符合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根本原则,以支撑新型城镇化这一实践活动的目标实现。对新型城镇化的价值主体进行扩展,以此确立新型城镇化的价值主体体系,所有价值主体利益的统一才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主体需求的满足。尝试建立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符合主体的本质、存在和内在规定性尺度。将“和谐”作为新型城镇化评价人与人之间社会价值的标准,将“绿色”作为评价人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之间生态价值的标准,将“智能”作为评价人与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之间功效价值的标准。然后,基于新型城镇化价值评价标准,选择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绿色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作为支撑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技术领域,其中城镇综合规划技术为纲,绿色技术为本,智能化技术为魂,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这三大技术领域的合力作用。城镇化综合规划技术以满足人的和谐的社会生活为标准,既需要通常所指的可操作的硬规划技术,又需要来自于社会科学或者表现形式就是知识、权力、话语、真理的软规划技术。以绿色建筑技术为主体的绿色技术系统还包括节能、节水、无害化等技术,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技术系统,来满足生态环境绿色的价值标准的实现。智能化技术贯穿于城镇化的过程中,与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绿色环境技术等有机融合。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将有效地提高新型城镇化的智能规划、智能建设、智能管理、智能生活,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功效价值赋予。最后,以辽阳市辽阳县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例,讨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技术选择的实践。提出以三大技术为引领的重点技术领域,是支撑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行路径之一,分析了技术发展的应然状态与辽阳县现实状态的不同,由此得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尚处于还未成熟的发展阶段。

张改素[4](2015)在《基于新型城镇化的中原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城乡统筹发展是要总体考虑、通盘规划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城乡资源要素进行合理分配、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最终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种手段,其明显特征是具有动态性。本文在溯源城乡统筹发展的概念本质后,辨析了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相关概念的异同与联系,梳理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评析了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国内外变化与前沿动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题既能体现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支撑与战略基点,也更能体现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体系的重要支撑。基于此,论文着力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契合之处与内在关联,论证了新型城镇化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引导与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首先以城乡均衡发展理论、城市—区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本理论,整理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要点并构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按照经济区尺度、分区级尺度、市域级尺度、县级尺度以及案例区等,将中原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分为不同层面进行分析,结合各尺度特征及变化趋势,探究多尺度城乡统筹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城乡统筹发展的形成机制。再次,结合案例区调研对小尺度区域城乡统筹发展进行模式分析,依据发展特点与实施机制,总结出自下而上为主城乡统筹发展模式、自上而下为主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及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模式,并探讨各模式发展特点与时效性、以及各类模式适应区域等。最后,根据各尺度城乡统筹发展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提出中原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路径选择及具体实施途径,并以中原经济区为示范区,为全国相似类型区提供城乡统筹发展相关经验与相关启示。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概括如下:(1)中原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即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尺度越小,其空间差异程度越复杂,细部特征越清晰。城乡统筹发展特征从经济区级、分区级、市域级到县级尺度、案例区,其发展特征逐渐复杂。宏观、中观尺度,可以得出城乡统筹发展规律,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逐步提高,空间上城乡统筹发展良好区逐步向郑州市周围、邯郸和邢台市等集中,豫东、皖西北等水平较低。微观尺度,可以得出细部特征,空间格局呈现规模不等圈层结构,县级城乡统筹发展主要有3种模式,即自上而下模式、自下而上模式、综合模式。(2)经济基础对城乡统筹发展作用明显,城乡统筹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格局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基础、实力与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其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一般较高,而城乡统筹发展较好的县、市,其经济发展实力也较优越。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可以促使城乡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可提高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并影响着区域社会事业及其他方面发展,实现城镇、乡村综合发展,最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由此,加强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显着助推作用。经济基础可视为城乡统筹发展重要影响因素与重要组成部分。(3)就城乡统筹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政府政策较为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政府政策对部分区域城乡发展作用却是强大的。政府政策主导有利有弊,对于发展实力较好区域而言,过多政策干涉则会阻碍其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较弱的区域而言,施加一定的政策红利则能带动区域快速发展,缓解其城乡发展差距。另有部分区域,政府政策、行政力量则对其整体发展起到较大作用,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区域经济、文化、交通或金融等中心,在各方面优惠政策扶持下,城乡统筹发展较快。大多时候,政府优惠政策、政府对区域发展大力支持,对部分区域影响较为深刻、深远。但以政府政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不适合作为长远路径选择,其影响幅度与力度有限,民间组织则是政府政策外,又一具有巨大潜力的力量。(4)城乡统筹发展影响因素较多,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其主导因素不同。时序特征影响因素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1999年)市场机制和政策调控影响显着,第二阶段(20002002年)政府政策和城镇化进程刺激作用明显,第三阶段(20032006年)乡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发展影响显着,第四阶段(20072012年)行政力量与区域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空间影响因素,虽分区级、市域级尺度城乡统筹发展空间特征规律性清晰、结构相对简单,但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县级尺度城乡统筹发展空间格局更为复杂,但其作用机制等相较于市域复杂程度稍有降低。且分区与分区之间、市域与市域之间、县与县之间其发展条件、发展模式不完全相同,其城乡统筹发展主要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5)非农收入逐渐成为乡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乡村家庭收入来源一般分为农业种植收入和非农收入。其中粮食作物一年收益约在10001500元/亩,蔬菜收入大多5000元/亩,乡村种地收入对家庭的贡献相对较小。非农收入渠道较多,包括务工收入(外出务工、就近务工)、个体、小作坊、做生意等渠道。以案例区分析为例,乡村非农收入按工资性收入进行量化,则绝大多数乡村非农从业人员工资收入10003000元/月,乡村非农从业不到两个月就可获得种地一年的收入,非农收入逐步成为乡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6)自上而下为主、自下而上为主、综合等模式成为中原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主要模式,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从城乡统筹发展长远效益来看,自下而上为主模式优于综合模式,综合模式优于自上而下为主模式,就发展速度而言则相反。中原经济区案例区分析中,四县市包含四种城乡统筹发展类型,涵盖三种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具体:巩义市自下而上为主城乡统筹发展模式,莘县与修武则为综合模式,通许则较接近自上而下为主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就目前中原经济区城乡发展实力,必然要有所区别、有所选择地走多种模式共同作用、共同发展的道路。结合各级尺度城乡统筹发展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地选择发展路径和实现途径。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其发展路径不是一成不变,而应有所选择。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统筹发展城乡产业等方面着手,有区别有选择地实施。具体实施途径,则结合路径选择,构建现代城乡体系、搭建城镇化本土平台、搭建乡村层次的建设平台及构建公共资源平台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是科学的较好的实施途径。总而言之,现实中没有十分完美的城乡统筹发展模板,在实施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照做,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选择、合理规划、科学实施。本研究的主要贡献:第一,在辨析相关概念、综合分析相关理论基础上,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要点和理论分析框架;第二,从宏观、中观、微观多层面、多尺度探索城乡统筹发展形成机制,深层次分析发展模式,为我国相似类型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典型经验、启示。

朱喜群[5](2014)在《中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 ——以苏州为考察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乡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关系,整个社会都会随着城乡关系的改变而改变。世界发达国家相应经验表明,城乡关系一般经历“城乡共生—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一体”四个阶段。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趋势,而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自然分化”和“人为分化”共同作用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从城乡割裂发展转向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发展是城镇化加速时期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目标。中国正处于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最佳时期。城乡一体化强调的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生态等全方位的协调发展,其本质在于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对立,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和社会权利。根据二元理论、极化理论和核心-外围理论可形成三点基本认识:一是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途径;三是仅由市场驱动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较为缓慢,政府可通过制度创新加速该进程。根据新制度主义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可知,制度引导和约束着所有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此外,中国传统城镇化和工业化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转型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势在必然。鉴此,形成制度创新和新型“三化”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合力驱动的三个理论假说:一是制度创新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速外推力,二是新型“三化”同步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生驱动力,三是制度创新与新型“三化”良性互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合力。城乡一体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然实现。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同时重视并支持乡村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以日韩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初步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政府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来振兴农村和农业以便统筹城乡发展。与之相反的是,拉美国家片面强调工业化和城市化,长期忽视农村发展,最终陷入“拉美危机”,致使城乡一体化难以实现。国外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充分表明,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驱动和实现机制,与此同时,制度创新响应“三化”协调发展之要求并加速其发展,两者良性互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实现之有效合力。就苏州而言,城乡发展一体化经历了政府强势发动和“三化”取向渐明的初始启动阶段,政府政策引导和“三化”快速发展的自发探索阶段以及政府战略主导和新型“三化”内生驱动的发展实现阶段。在第三阶段,苏州实施了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改革内容聚焦于明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以及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主要措施有:实施城乡规划一体化制度、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制度;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产权、宅基地和住房产权;实施“三合作”、“三集中”、“三置换”和“三形态”;推行强镇扩权、政社互动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成效显着,但离城乡一体化的完全实现仍有差距。这是因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还未完全实现,制度改革和创新因城乡二元体制的根深蒂固性和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目标和行为偏差而不够及时和彻底。苏州制度创新和新型“三化”合力驱动之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所取得的傲人成绩及其所展现的针对中国特殊国情的强大功效,使其不失为是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之有效实现路径。具体而言,坚持制度创新和新型“三化”互促交融的原则,建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机制,根据市场是资源配置决定力量转变政府职能。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和苏州城乡一体化案例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所提出的制度创新和新型“三化”良性互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根本路径之假说。鉴此,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了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需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并依据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原则加速转变政府职能。

丁志伟[6](2014)在《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实现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方略,探求“三化”协调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谋求发展的新使命,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稳步前行、促进城市-区域综合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中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作用较强的传统农区和国家“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伴随着中部崛起、全国主体功能区开发、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等战略的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进一步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必将进一步复杂和激化,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也必将成为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因此,研究城市-区域系统整合下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三化”协调发展状况,对于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意义重大。从“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出发,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以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城市-区域系统整合下“三化”协调发展的研究框架;在城市-区域系统整合视角下明晰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探讨中原经济区城市-区域系统“三化”协调运转的内在机理,评价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水平,提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城市-区域系统组织途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城市-区域系统理论,解析了“三化”的互动机理。在城市-区域系统内,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支撑系统的协同运转并组成“三位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系统的核心和发动机,承担着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创新发展等功能,其新型工业化成果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生产力资源和农产品加工支撑,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产业链动力、城市建设资金和就业容量;中心城市的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通过乘数、涓滴效应,通过城镇化作用沿廊道载体向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区扩散,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的区域中心带动机能和群体带动机能;广大的乡村基质平台为城市-区域系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提供土地、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保障,使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整体功能更强大。(2)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方面:①“单化”的发展状态。从时序特征看,1995年以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先缓后急”的上升态势,在2005年之后快速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在2002年之前呈现波动变化,2002年之后呈稳步提升的趋势;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除1997年出现小幅下降外不断提高,且2002年之后上升幅度较大。从空间分布看,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呈现比较类似的空间格局,郑州、济源位于高水平区域,第二、三等级城市围绕两者形成西北部的集中分布区,较低、低水平区分布在东南部广大区域,形成西北-东南的分异格局。新型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相比,后三种类型的区域占据了绝对主导并形成大范围连绵分布区,高水平区、较高水平区分布范围小且在郑州及其北侧小范围集中,整个区域的分布格局极其不平衡且局部差异大。②“双化”协调状态。从时序特征看,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双化”协调整体呈波动上升状态:19951997年稳步增长,19982004年波动下降,2005年后波动上升且近期上升幅度较大。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双化”协调特征表现为:19952006年之间呈现波动下降状态,2006年以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双化”协调特征表现为:19951998年呈现缓慢上升状态,19992004年呈现波动下降,2005年以来呈现波动上升且2009年以来上升幅度较大。从“双化”整体分布格局看,II级、I级协调等级区占据了绝对主导并形成大范围连绵分布区,V级、IV级协调区仅为郑州、济源,III级协调等级区发育不充分,整个区域的分布格局极其不平衡且局部差异大。③总体协调状态。从时序特征看,中原经济区“三化”的综合协调度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状态:19951998年缓慢上升,19992004年波动下降,2005年以来呈现波动上升且2009年以来上升幅度较大。从空间分布看,“三化”协调发展的总体协调度与“双化”类似,但II级、I级协调等级区个数明显增多,空间分异的不平衡状态进一步强化。(3)在“三化”协调发展的耦合状态方面:①城镇与城镇的耦合状态:从城镇体系四大结构看,等级层次结构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中心镇与新型社区的数量和级别不尽合理,城镇体系的规模序列处于中等发育水平尚未形成完整的序列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空间布局结构须根据战略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优化。②城镇与产业的耦合状态: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逐渐优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势头迅猛,但仍面临承接产业转移、调控升级等难题;产业结构偏离度与理想状态均有较大差异,第二产业偏离度最大,第一产业偏离度次之,第三产业偏离度最小;城镇化虽率以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提高,但城镇化整体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同期的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比重。③城镇与区域的耦合状态: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的带动能力不强,核心增长板块的辐射范围不够大,省辖市市区空间综合影响范围不均衡。④城镇与乡村的耦合状态:虽然城乡各项建设快速发展,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改革不断推进,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成效与问题并存,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从城乡差距的单指标和综合指标分析看,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须进一步加强。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状态:1995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系统有序度水平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子系统有序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其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时不堪重负而出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承载力大幅下降等资源环境问题。从三个系统有序度组成的综合协调度指数看,其值由1995年的0.3770以年均2.36%的增长幅度升至2011年的0.5467,整体变化呈较好的发展趋势。这表明,虽然在该阶段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系统造成了一定损害,但系统整体协同水平处于较好的上升状态,未出现停滞不前或退化。(4)在“三化”协调发展的趋势状态方面:“三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协整关系,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互促共同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不是新型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新型农业现代化不是新型工业化的格兰杰原因,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通过脉冲分析发现,虽然中原经济区“三化”之间相互作用,但新型农业现代化不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格兰杰原因,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影响不明显;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冲击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的正向拉动作用缺乏持续性,有时还会削弱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5)在城市-区域系统整合研究框架下,结合“三化”的状态评价结果,提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优化组织路径:①针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评价,从时空定位和整合的视角制定“三化”推进策略。②结合“三化”协调的耦合状态评价,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优化组织应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从优化城镇体系的功能组织,增强城镇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推动城镇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等5方面着力推进;其中,在城镇体系组织方面,应从提高郑汴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组建现代化郑汴都市区,构建富有中原特色的五级城镇体系结构,形成联动的区域增长板块等方面进行功能组织。本研究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1)在城市-区域系统框架下,解析了“三化”在城市-区域系统内协调运转的机理,并提出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城市-区域组织途径,能够弥补已有研究对“三化”协调功能组织研究的不足,也能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之路提供理论参考。(2)基于城市-区域系统理论构建了“三化”协调状态评价的多维度分析框架。一方面基于“单化”发展水平、“双化”协调状态、“三化”总体协调状态3个层面评价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另一方面从城镇与城镇、城镇与产业、城镇与区域、城镇与乡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评价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耦合状态;此外,基于VAR模型评价了“三化”的发展趋势,确定了“三化”的调控目标和重点,提出了“三化”协调发展的优化组织路径。这不仅有助于揭示“三化”在城市-区域系统内相互作用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开放性,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综合判断“三化”的调控方略,还能为制定合理的城市-区域系统组织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7](2012)在《中原经济区规划》文中研究指明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优势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战略定位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打造核心发展区域 第二节 构建“米”字

赵强社[8](2012)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虽然明显提高,但却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区域、群体和个人间的结构失衡严重,尤其是城乡差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期重要的发展命题。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形成惠及全民、权利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制度视角入手,分析、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具体来说:(1)从哲学、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寻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能的实现机制和路径。围绕“为什么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由谁提供”(供给主体)、“怎样提供”(供给路径),给出本文的分析框架——“三化驱动、五位一体、七环联动”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体系和“一基本、三配套”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2)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历史根源和制度根源,并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度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卫生医疗制度、公共文化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与就业制度、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城乡差距逐一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制度的缺陷和制度改革的方向,奠定了制度创新的基础;(3)根据陕西彬县的“三化”发展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与分析,采用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90年到2011年该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三化同步”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的指导原则;(4)阐述了公共财政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定位,认为公共财政制度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并在详细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原因和科学估算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负担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制度的改革措施;接着,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现行政府管理制度的弊端和缺陷,提出要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一元化户籍制度,保障起点公平;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农民财产权利,保障权利公平;建立服务型政府制度,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保障服务公平。通过“三配套”制度,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目标。最后,本文采用德尔菲法,依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获得性的原则,结合研究目的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征询专家的意见,构建了一个三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从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养老保险服务、住房服务和就业服务7个方面评价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并以陕西彬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方案。

贾全明[9](2012)在《从城乡分离到城乡融合:中国道路及其实践模式 ——对河南新乡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化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这个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我国正在寻找一条破冰之路。部分地区的实践探索,已经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面、深刻地总结已有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成为极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地处中原地区的河南省新乡市2006年开始全面推行城乡统筹发展,以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和新乡都市区建设“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为载体,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城乡一体化建设,经过六年的摸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现代田园城市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将通过对“新乡经验”的全面考察、归纳和总结,探讨城乡统筹发展的未来方向与中国道路。首先,陈述本文的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回顾建国以来城乡关系走过的曲折历程,梳理党和国家“十六大”以来对于城乡统筹的方针政策,分析推行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背景与现实背景。其次,从指导原则、阶段目标、核心内容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考察新乡市城乡统筹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从治理范式转型的角度分析新乡市委市政府在城乡统筹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对其效能进行评价,并探讨新的社会环境下政府治理的强度与限度。再次,分析新乡市“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做法,考察新乡市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推行的“以不牺牲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方式;在对“三化”概念及其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新乡市“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与方法。随后,分析产业支撑推动城乡统筹的作用机理,考察新乡市强化产业支撑、促进产业聚集区发展的主要做法;对产业发展推动城乡统筹的效用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产业支撑的改进措施。最后,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全面考察新乡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效益,并对其困境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城乡统筹的“新乡经验”与“中国道路”,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城乡统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河南省人民政府[10](2011)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豫政[2011]3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2011年1月23日经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试点城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评估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点城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评估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区位理论与集聚经济
        2.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理论
        2.1.4 比较优势理论
    2.2 相关研究
        2.2.1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2.2.2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2.2.3 促进山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2.2.4 研究述评
    2.3 本章小结
3 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
    3.1 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1.1 区域经济发展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1.2 区域发展战略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2 自然地形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2.1 山地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3.2.2 自然地形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3 交通运输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制
        3.3.1 交通运输对城镇化的影响
        3.3.2 城镇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4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
        3.4.1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
        3.4.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演变
    3.5 本章小结
4 西南地区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发育特征分析
    4.1 经济基础综合测度
        4.1.1 经济发展历程
        4.1.2 工业化发展阶段
        4.1.3 竞争能力测度
        4.1.4 影响因素分析
    4.2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
        4.2.1 人口城镇化
        4.2.2 经济城镇化
        4.2.3 整体城镇化
        4.2.4 城镇空间拓展
    4.3 城镇等级结构变化分析
        4.3.1 人口规模等级结构
        4.3.2 城市经济等级结构
        4.3.3 城市空间等级结构
        4.3.4 城市消费等级结构
        4.3.5 城市职能和类型多样化
    4.4 本章小结
5 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压力评价
    5.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及特征
        5.1.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
        5.1.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
    5.2 资源环境要素供需状态评价
        5.2.1 土地资源
        5.2.2 淡水资源
        5.2.3 矿产与能源
        5.2.4 森林与草地资源
        5.2.5 资源开发压力评价
    5.3 资源环境开发对城镇化影响评价
        5.3.1 “地—地”关系评价
        5.3.2 “人—地”关系评价
        5.3.3 资源开发的负面效应
    5.4 本章小结
6 交通运输对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6.1 交通运输主要特征
        6.1.1 运输网络发展
        6.1.2 专业化程度
        6.1.3 运输距离
        6.1.4 运输成本
        6.1.5 运输能耗
    6.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
        6.2.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6.2.2 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6.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2.4 VAR模型的估计及脉冲分析
    6.3 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实证模型选择
        6.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6.3.3 实证过程及实证结果
        6.3.4 基于实证结果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7.1 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7.1.1 对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平衡问题的再认识
        7.1.2 对效率与公平抉择问题的再认识
    7.2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7.2.1 瑞士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2.2 贵州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3 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措施
        7.3.1 总体发展思路
        7.3.2 发展路径选择
        7.3.3 主要措施及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农业现代化中的财政支持研究 ——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三、简要评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农业现代化理论
        二、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三、农业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属性
第三章 我国农业财政政策的现实考察
    第一节 我国农业财政政策的演变历程
        一、计划时期财政支农政策(1949—1977 年)
        二、改革时期的农业财政政策(1978—2003 年)
        三、高速增长时期的农业财政政策(2004 年—至今)
        四、当前农业财政补贴政策的基本格局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分析
        一、近代以来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二、传统农业区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第三节 现代化农业经营方式面临的政策阻碍
        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继承和固化
        二、分散化的生产方式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劳动力素质制约现代生产要素应用
第四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
    第一节 农村土地职能转变及功能定位
        一、农村土地功能定位及土地制度创新
        二、技术进步推动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三、现代化中的城市组成形态和空间结构设计
    第二节 适度规模经营的种植效益分析
        一、适度规模经营对粮食产量及收入的影响
        二、适度规模经营成本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 农业财政政策体系改进及创新
        一、构建农业社会普遍服务体系
        二、实施布局全球的“走出去”战略
        三、充分挖掘开发社会资本活力
第五章 新型农业主体培育政策效果分析
    第一节 新型农业主体培育之一——专业合作社
    第二节 新型农业主体培育之二——家庭农场
        一、家庭农场实际考察情况
        二、家庭农场的运营模式分析
        三、推行家庭农场面临的政策阻碍
    第三节 国外关于新型农业主体培育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家庭农场
        二、以色列新型农业主体分析——莫沙夫和基布兹
        三、国外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对中国的启示
第六章 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的政策效果分析
    第一节 健康视域下的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
        一、保障中国食品健康的四大措施
        二、技术不连续性引发农业产业竞争新态势
        三、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的产业融合新模式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生产功能定位
        一、农业功能转变提升中国健康水平
        二、农业专业功能区构建区域结构竞争力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经营的实现路径
        一、“六统一”的标准化生产耕作方式
        二、对接新型城镇化的农业规模经营
        三、生态循环发展的全产业链生产
        四、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新型运作模式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探索并丰富了关于农业现代化改革实践
        (二)优化和完善了当前农业财政补贴政策
    二、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3)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现实矛盾和技术选择分析路径
    2.1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研究的基本范畴
        2.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1.2 技术和技术体系
        2.1.3 新型城镇化技术体系
        2.1.4 STS视域的技术选择
    2.2 中国城镇化的历史简述和面临的现实矛盾
        2.2.1 中国城镇化历史发展轨迹
        2.2.2 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现实矛盾
    2.3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原则和路径分析框架
        2.3.1 技术选择的一般原则
        2.3.2 解决新型城镇化现实矛盾的技术选择原则
        2.3.3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分析框架
第3章 新型城镇化技术选择的路径——价值分析
    3.1 新型城镇化价值主体扩展
        3.1.1 农村人与城市人的利益统一
        3.1.2 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统一
        3.1.3 个体与群体的利益统一
    3.2 新型城镇化的客体价值目标
        3.2.1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生活美好
        3.2.2 新型城镇化是生活空间宜居
        3.2.3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适度
    3.3 基于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价值评价标准
        3.3.1 社会价值评价标准——和谐
        3.3.2 生态价值评价标准——绿色
        3.3.3 功效价值评价标准——智能
第4章 实现新型城镇化价值赋予的重点技术领域
    4.1 城镇综合规划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谐价值的保证
        4.1.1 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的和谐价值赋予——为纲
        4.1.2 城镇综合规划技术是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综合
        4.1.3 发展城镇综合规划技术的思考
    4.2 绿色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生态价值的路径
        4.2.1 绿色技术的生态价值赋予——为本
        4.2.2 中国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4.2.3 国际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启示
    4.3 智能化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功效价值的手段
        4.3.1 智能化技术的功效价值赋予——为魂
        4.3.2 从信息技术到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逻辑
        4.3.3 智能化技术在新型城镇化发挥作用的空间
第5章 辽阳县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
    5.1 辽阳县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5.1.1 辽阳县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5.1.2 辽阳县城镇化发展的困境
        5.1.3 辽阳县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
    5.2 以综合规划技术统领新型城镇化的实践
        5.2.1 辽阳县以往规划技术的得失
        5.2.2 新型城镇化规划设计中的价值目标和设计思路
        5.2.3 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谐价值的思考
    5.3 以绿色技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建设
        5.3.1 辽阳县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5.3.2 辽阳县新型城镇化必然秉持的绿色发展理念
        5.3.3 以绿色技术化解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矛盾
    5.4 以智能化技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
        5.4.1 辽阳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5.4.2 辽阳县新型城镇化对智能化技术的需求
        5.4.3 辽阳县智能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展望
    5.5 新型城镇化重点技术领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5.5.1 加强规划设计的民主化进程
        5.5.2 以软技术促进技术产业化的技术扩散
        5.5.3 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政府统筹与市场化运作结合
        5.5.4 强化城镇规划部门、环保部门和工信部门工作的统筹
第6章 结论
    6.1 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路径及重点技术领域
        6.1.1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评价标准
        6.1.2 基于价值评价标准的技术选择
        6.1.3 结合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技术选择探索
    6.2 未来研究的可能进路
        6.2.1 以三大技术引领的新型城镇化技术体系建构
        6.2.2 新型城镇化STS研究的未来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4)基于新型城镇化的中原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1.1.1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现实需求
        1.1.2 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政策要求
        1.1.3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时代需求
        1.1.4 中原经济区城乡发展的现实需求
        1.1.5 学术研究之知识脉络
    1.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2.1 研究区域
        1.2.2 数据来源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论
        1.4.2 关键性技术
        1.4.3 技术路线
2 文献述评
    2.1 相关概念研究述评
        2.1.1 城乡协调发展
        2.1.2 城乡一体化
        2.1.3 城乡统筹发展
        2.1.4 城乡融合发展
        2.1.5 相关概念辨析
    2.2 国外理论与模型研究述评
        2.2.1 相关理论研究的述评
        2.2.2 理论模型研究述评
    2.3 国内理论与模型研究述评
        2.3.1 相关理论述评
        2.3.2 理论模型研究述评
    2.4 国外相关实证研究述评
        2.4.1 城乡发展差距问题研究
        2.4.2 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2.4.3 相关发展途经研究
        2.4.4 城镇化与城乡发展研究
    2.5 国内实证研究述评
        2.5.1 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5.2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研究
        2.5.3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及比较研究
        2.5.4 城乡统筹发展路径研究
    2.6 研究尺度与方法分析
        2.6.1 研究尺度述评
        2.6.2 定量分析方法述评
    2.7 本章小结
3 理论支撑与框架设计
    3.1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3.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3.1.2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3.1.3 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趋于统筹
    3.2 理论基础
        3.2.1 城市-区域系统论
        3.2.2 城乡均衡发展理论
        3.2.3 城乡共生增长理论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5 理论要点
    3.3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方法
        3.3.1 研究与方法
        3.3.2 评价指标设计
    3.4 本文的框架设计
4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发展时序演化
    4.1 基于单指标的时序演化分析
        4.1.1 指标与算法
        4.1.2 结果分析
    4.2 基于综合指标的时序演化分析
        4.2.1 指标与算法
        4.2.2 结果分析
    4.3 城乡统筹发展时序演化的影响因素
        4.3.1 单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4.3.2 基于综合指标子系统的分析
        4.3.3 基于综合指标变化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发展空间特征
    5.1 分区级城乡统筹发展空间特征
        5.1.1 指标与算法
        5.1.2 空间特征
    5.2 市域级城乡统筹发展空间特征
        5.2.1 基于单指标空间特征
        5.2.2 基于综合指标的空间特征
        5.2.3 空间分异特征总结
    5.3 县级城乡统筹发展空间特征
        5.3.1 基于单指标空间特征
        5.3.2 基于综合指标的空间特征
        5.3.3 空间分异特征总结
    5.4 城乡统筹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4.1 分区尺度空间特征影响因素
        5.4.2 市域尺度空间特征影响因素
        5.4.3 县域尺度空间特征的影响因素
    5.5 本章小结
        5.5.1 不同尺度单指标的对比分析
        5.5.2 不同尺度综合指标的对比分析
6 中原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6.1 典型案例区的选择与基本情况
        6.1.1 典型案例区的选择
        6.1.2 案例区的基本情况
    6.2 典型高城乡统筹发展区——巩义市
        6.2.1 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状况
        6.2.2 城乡统筹发展的单指标分析
        6.2.3 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分析
        6.2.4 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总结
    6.3 典型较高城乡统筹发展区——莘县
        6.3.1 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状况
        6.3.2 城乡统筹发展的单指标分析
        6.3.3 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分析
        6.3.4 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总结
    6.4 典型中等城乡统筹发展区——修武县
        6.4.1 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情况
        6.4.2 城乡统筹发展的单指标分析
        6.4.3 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分析
        6.4.4 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总结
    6.5 典型低城乡统筹发展区——通许县
        6.5.1 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状态
        6.5.2 城乡统筹发展的单指标分析
        6.5.3 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分析
        6.5.4 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总结
    6.6 城乡统筹发展案例区的经验与启示
    6.7 本章小结
7 中原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实现途径
    7.1 不同尺度城乡统筹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7.1.1 不同尺度影响因素的嵌套结构
        7.1.2 横向与纵向影响因素分析
    7.2 不同尺度城乡统筹的发展方向与路径选择
        7.2.1 经济区尺度的方向与路径
        7.2.2 市域尺度的方向与路径
        7.2.3 县级尺度的模式选择
    7.3 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
        7.3.1 构建现代城乡体系
        7.3.2 搭建城镇化本土承载平台
        7.3.3 构建城乡资源共享平台和社会保障体系
    7.4 中原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启示与示范效应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致谢

(5)中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 ——以苏州为考察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背景
        二、政策背景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的多重理论分析视角
        一、城乡关系理论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三、公共产品理论
        四、治理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述评
        二、国内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创新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本概念释义
        一、城市与农村
        二、城乡关系
        三、城市化
        四、城乡一体化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制度创新与新型“三化”合力驱动理论探源
        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驱动城乡一体化理论探源
        二、制度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之理论探源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制度创新与新型“三化”合力驱动理论假说
        一、假说一:制度创新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速外推力
        二、假说二:新型“三化”同步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生驱动力
        三、假说三:制度创新与新型“三化”良性互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合力
第三章 国外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制度创新和“三化”合力驱动及其启示
    第一节 欧美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
        一、美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
        二、英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
        一、日本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
        二、韩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
    第三节 拉美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失败教训
    第四节 国外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之经验启示
        一、统筹城乡发展
        二、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三、加强“三化”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之制度创新
第四章 苏州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的演进及内容特征
    第一节 苏州简介
    第二节 苏州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之变迁
        一、初始启动阶段:政府强势发动和“三化”取向渐明
        二、自发探索阶段:政府政策引导和“三化”大力推动
        三、发展实现阶段:政府战略主导和新型“三化”内生驱动
    第三节 苏州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之内容特征
        一、制度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
        二、新型“三化”驱动城乡一体化
第五章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发展路径存在问题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的选取
        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取
        三、权重的确定
    第二节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评价
        一、数据来源
        二、指标的无量纲化
        三、指标权重
        四、苏州城乡一体化指数的计算结果
        五、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和城乡二元对比分析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测度指标
        二、二元经济结构测度结果及分析评价
    第四节 当前新型“三化”驱动城乡一体化存在问题
        一、当前新型城镇化驱动存在问题
        二、当前新型工业化驱动存在问题
        三、当前农业现代化驱动存在问题
    第五节 制度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存在问题
        一、土地制度改革滞后问题
        二、政府行为偏差问题
        三、户籍制度改革不彻底问题
第六章 中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之政策框架
    第一节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之经验启示
        一、坚持制度创新和新型“三化”互促交融的原则
        二、建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机制
        三、根据市场是资源配置基本原则转变政府职能
    第二节 中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之政策框架
        一、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
        二、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三、加速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
        四、加速转变政府职能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持旳项目
后记

(6)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索引
表索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2.1 研究地域范围的界定
        1.2.2 区域概况及研究单元界定
        1.2.4 数据来源与说明
    1.3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关键技术
        1.5.3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相关概念
        2.1.1 “三化”的概念辨析
        2.1.2 协调与“三化”协调
    2.2 国外研究述评
        2.2.1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发展的模式
        2.2.2 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的有关理论模型研究
        2.2.3 城镇化、工业化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
        2.2.4 国外研究的评析与启示
    2.3 国内研究述评
        2.3.1 “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
        2.3.2 “三化”互动的机理与实现途径
        2.3.3 “三化”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分析
        2.3.4 “三化”协调与城乡一体化
        2.3.5 “三化”协调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2.3.6 “三化”协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3.7 “三化”协调的定量评价
        2.3.8 国内研究的评析与启示
    2.4 启示
3 研究的理论支撑与框架设计
    3.1 基础理论
        3.1.1 系统理论
        3.1.2 城乡一体化理论
        3.1.3 区域整体理论
        3.1.4 城市相互作用理论
        3.1.5 城市-区域综合发展理论
    3.2 核心理论
        3.2.1 城市-区域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2.2 城市-区域系统整合
        3.2.3 城市-区域系统整合与“三化”协调发展
    3.3 研究的框架设计
4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
    4.1 中原经济区“单化”的发展水平
        4.1.1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4.1.2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水平
        4.1.3 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4.2 中原经济区“双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4.2.1 评价理念与评价方法
        4.2.2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双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4.2.3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双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4.2.4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双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4.3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总体状态
        4.3.1 评价理念与评价方法
        4.3.2 “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
    4.4 小结
5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耦合状态
    5.1 “三化”耦合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5.1.1 “三化”耦合的内涵
        5.1.2 “三化”耦合的主要内容
    5.2 城镇与城镇的耦合状态
        5.2.1 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的状态
        5.2.2 城镇体系规模序列结构的状态
        5.2.3 城镇体系职能类型结构的状态
        5.2.4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的状态
    5.3 城镇与产业的耦合状态
        5.3.1 基本发展状况
        5.3.2 耦合状态分析
    5.4 城镇与区域的耦合状态
        5.4.1 评价方法
        5.4.2 结果分析
    5.5 城镇与乡村的耦合状态
        5.5.1 基本发展状况
        5.5.2 基于单指标的城乡统筹发展状态
        5.5.3 基于综合指标的城乡统筹发展状态
    5.6 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耦合状态
        5.6.1 基本理念
        5.6.2 评价模型
        5.6.3 结果分析
    5.7 小结
6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优化组织
    6.1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趋势分析与控制论证
        6.1.1 “三化”协调发展的趋势分析
        6.1.2 “三化”协调发展的控制论证
    6.2 基于“三化”基本状态的优化组织
        6.2.1 “三化”协调发展的时序定位和整合
        6.2.2 “三化”协调发展的空间定位与整合
    6.3 基于“三化”耦合状态的优化组织
        6.3.1 总体优化组织理念
        6.3.2 优化城镇体系的功能组织
        6.3.3 推动城镇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6.3.4 增强城镇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
        6.3.5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
        6.3.6 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1.1 “三化”在城市-区域系统中的运行机理
        7.1.2 “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状态
        7.1.3 “三化”协调发展的耦合状态
        7.1.4 “三化”在城市-区域系统中的优化组织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致谢

(8)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萌芽
        1.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研究综述
        1.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研究综述
        1.3.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政策综述
        1.3.5 当前研究的不足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公共服务
        1.4.2 基本公共服务
        1.4.3 均等化
        1.4.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4.5 制度与制度创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综合比较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文献研究法
    1.6 技术路线图
    1.7 论文的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
    2.1 为什么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
        2.1.1 公共服务基本属性
        2.1.2 公平增进社会福利的补偿原则
        2.1.3 个人能力平等理论
        2.1.4 公平正义理论
        2.1.5 基本需求理论
    2.2 由谁提供?—供给主体
        2.2.1 政府单一供给主体理论
        2.2.2 政府-市场供给主体理论
        2.2.3 政府-市场-自愿供给主体理论
        2.2.4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的标准
    2.3 如何提供?—供给路径
        2.3.1 政府供给分析
        2.3.2 帕累托最优
        2.3.3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2.3.4 公共财政理论
        2.3.5 基于转移支付和政府偏好的公共支出选择模型
        2.3.6 基于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均等化供给路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制度因素分析
    3.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
        3.1.1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3.1.2 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
        3.1.3 公共卫生的城乡差距
        3.1.4 养老保险的城乡差距
        3.1.5 消费支出的城乡差距
    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历史根源
        3.2.1 基于城市偏向的工业化战略
        3.2.2 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外供给
        3.2.3 城乡二元不对等的户籍管理
        3.2.4 选举权利不对等的民主政治安排
    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制度的现实因素
        3.3.1 城乡有别的公共财政模式
        3.3.2 基层政府财权事权的失衡
        3.3.3 民主缺失的基层决策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4.1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4.1.1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
        4.1.2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变迁的评析
    4.2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4.2.1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
        4.2.2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变迁的评析
    4.3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3.1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
        4.3.2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变迁的评析
    4.4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4.1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
        4.4.2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评析
    4.5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5.1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
        4.5.2 城乡住房制度的评析
    4.6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6.1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
        4.6.2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评析
    4.7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4.7.1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
        4.7.2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评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1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1.1 国外基础教育均等化制度
        5.1.2 国内城乡教育均等化探索
        5.1.3 国内外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5.2 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2.1 国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
        5.2.2 国内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
        5.2.3 国内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5.3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3.1 国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
        5.3.2 国内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探索
        5.3.3 国内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5.4 城乡养老保险、住房、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4.1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的国内外制度借鉴
        5.4.2 城乡住房服务均等化制度借鉴—山东莱芜市的探索
        5.4.3 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5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5.5.1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制度
        5.5.2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度路径依赖—“三化”同步战略
    6.1 “三化”同步的内在机制和辩证关系
        6.1.1 “三化”关系研究的文献梳理与理论依据
        6.1.2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与互动机制
    6.2 “三化”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彬县为例
        6.2.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其统计性描述
        6.2.2 实证分析
        6.2.3 结论
    6.3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与路径选择
        6.3.1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
        6.3.2 “三化”同步推进路径选择
    6.4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本制度安排:创新公共财政制度
    7.1 公共财政制度的相关理论
        7.1.1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7.1.2 公共财政制度的构成要素
        7.1.3 公共财政制度框架与制度内容
        7.1.4 财政制度创新
    7.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作用
        7.2.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
        7.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定位
    7.3 基于财政视角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分析
        7.3.1 事权与财力配置不对称
        7.3.2 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7.3.3 基层财政自给能力不足
        7.3.4 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7.4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7.4.1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7.4.2 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7.4.3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7.5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改革
        7.5.1 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
        7.5.2 健全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7.5.3 调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7.5.4 完善地方财政制度
        7.5.5 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配套制度的改革与设计
    8.1 起点公平: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8.1.1 现行户籍制度的演进、特点和困境
        8.1.2 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构建
        8.1.3 成都市的居民“自由迁徙”政策
    8.2 权利公平: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8.2.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其保障功能的演进:历史的视角
        8.2.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法理的视角
        8.2.3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反思:社会保障的视角
        8.2.4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8.2.5 模式借鉴:陕西省高陵县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
    8.3 服务公平:创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制度
        8.3.1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渊源
        8.3.2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阐释:文献研究综述
        8.3.3 我国服务型政府制度构建的现状及问题
        8.3.4 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路径:基于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视角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陕西彬县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9.1 彬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总体情况
        9.1.1 基本县情
        9.1.2 统筹城乡工作特点
    9.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9.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9.2.2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
        9.2.3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评价结果
    9.3 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方案
        9.3.1 创新的有利条件
        9.3.2 基本思路
        9.3.3 制度创新内容
        9.3.4 保障措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从城乡分离到城乡融合:中国道路及其实践模式 ——对河南新乡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城乡统筹: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难题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城乡统筹发展的由来与现实
        (二)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 城乡统筹的含义阐释与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 国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二) 国内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三) 已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分析框架
        (三) 本文的研究特点与预期目标
第二章 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新乡的实践样本
    一、1949年-1978年:“以农哺工”的曲折历程
        (一) 国家发展的大背景
        (二) 建国后新乡市工农业的基本情况
    二、1978年-2005年:改革开放后的城乡关系
        (一) 20世纪最后20年:徘徊中的城乡关系
        (二) 21世纪初城乡关系的转变
        (三) 新世纪以来关于城乡关系发展的思考
    三、2006年-2011年:全面推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
        (一) 规划先行,“三化”协调发展
        (二) 以城带乡,促进中心城市现代化、县域镇村一体化发展
        (三) 政府引导与民众自愿相结合,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四) 以产业为基础,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五) 改革创新,完善各项扶持政策
第三章 城乡统筹的重点与难点: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
    一、新乡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指导原则
        (一) 以人为本,保障农民权益
        (二) 政府主导,协调城乡发展
        (三) 农民参与,发挥群众主体性作用
        (四) 促进公平正义,共享发展成果
        (五) 健全配套发展机制
        (六) 深化县域发展
        (七) 多方协调,形成建设合力
        (八) 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新乡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宏观战略与阶段目标
        (一) 宏观战略
        (二) 阶段目标
    三、新乡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与核心内容
        (一) 协调规划,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 合理布局,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
        (三) 加强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服务一体化
        (四) 健全服务,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五) 统一管理,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六) 体制创新,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四、新乡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路径与载体
        (一) 城乡统筹发展路径
        (二) 城乡统筹发展的载体——新型社区建设
第四章 城乡统筹进程中的推动机制:治理范式转换中的政府角色与作用
    一、解读政府的治理功能、角色
    二、新乡市城乡统筹进程中政府职能分析
        (一) 在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二) 政府治理体系的优化与创新
        (三) 政府主导资金分配的职能
        (四) 政府主导动员农民参与的职能
    三、政府主导城乡统筹的效能评价
        (一) 政府主导的基本评价
        (二) 政府主导的资源评价
        (三) 新乡市政府主导的组织方式评价
        (四) 新乡市政府主导的“包容性”评价
    四、政府主导的角色与限度
第五章 城乡统筹中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机制
    一、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的“排头兵”
        (一)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二) 城镇化的规划布局与发展路径
        (三) 完善城镇化的配套建设
    二、新型工业化:城乡统筹的“发动机”
        (一)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与发展方式
        (二) 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布局体系
        (三) 完善新型工业化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三、农业现代化:城乡统筹的基础与“后盾”
        (一) 整合土地资源,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
        (三) 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三化”协调发展:城乡统筹破题的“金钥匙”
        (一) 以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二) 工业化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经济支撑
        (三) 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要条件
        (四) 政府建立协调机制,引导“三化”同步发展
第六章 城乡统筹中的产业支撑机制
    一、产业发展推动城乡统筹的作用机理和重要意义
        (一) 以产业推动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 产业支撑对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意义
        (三) 产业发展推动城乡统筹的作用机理
    二、强化产业支撑的主要做法
        (一) 推动产业聚集区建设
        (二) 大力推动引导主导产业发展
        (三)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高度重视招商引资
        (四) 减轻企业行政事业性费用负担
        (五) 建设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功能
        (六) 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化和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业
    三、新乡市产业发展推动城乡统筹的效用分析
        (一) 产业培育和农民就业取得明显成效
        (二) 实现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四、新乡产业发展推动城乡统筹的努力方向
        (一) 促进工业化的集约型发展
        (二) 推进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 推动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城乡统筹的经验总结与发展方向
    一、新乡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特点与特色
        (一) “人口转移型”与“结构转换型”有机结合的新乡道路
        (二) 新乡市走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 新乡市走的是以人为本的道路
        (四) 新乡市走的是科学发展的道路
    二、新乡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效益分析与现实困境
        (一) 新乡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效益分析与现实困境
        (二) 新乡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三) 新乡市城乡统筹的现实困境分析
    三、城乡统筹的新乡经验与中国道路
        (一) 城乡统筹的新乡经验
        (二) 城乡统筹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四、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与问题
        (一) 探索在现有财政体制下最大限度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途径
        (二) 推动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不断深化土地流转
        (三) 探索在产权明晰、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壮大集体经济的措施
        (四) 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自治
        (五)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寻找更加适合地域特色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试点城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评估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丁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6)
  • [2]农业现代化中的财政支持研究 ——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为例[D]. 赵础昊.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技术选择探究[D]. 马德勇. 东北大学, 2018(12)
  • [4]基于新型城镇化的中原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研究[D]. 张改素. 河南大学, 2015(11)
  • [5]中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 ——以苏州为考察个案[D]. 朱喜群. 苏州大学, 2014(04)
  • [6]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D]. 丁志伟. 河南大学, 2014(01)
  • [7]中原经济区规划[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日报, 2012
  • [8]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D]. 赵强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5)
  • [9]从城乡分离到城乡融合:中国道路及其实践模式 ——对河南新乡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证研究[D]. 贾全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10]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1(12)

标签:;  ;  ;  ;  ;  

试点城市劳动力市场三化现代化建设评价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