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宁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脉络宁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一、脉络宁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皮肤病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翔[1](2012)在《欧阳恒论治硬皮病经验总结及“以皮治皮”法治疗硬皮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跟师目的:通过跟师临证及精读古典医籍和医案的学习与总结,拓展继承人的知识领域,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临床运用,培育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提高中医理论水平,提高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的水平,提升继承、整理和总结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能力。配合三年紧密的临床跟师学习及独立临床实践工作,全面、系统地承秉指导老师的崇高的医德和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提高继承人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及诊疗技术、为传承和发展中医做出努力。科研目的:总结欧阳恒教授从事中医外科领域五十余年来对硬皮病的治疗体会和临床有效方药,建立相对完善的系统性硬皮病辨证论治体系,更好为临床和科研服务。同时,采用分层随机对照的方法,客观评价欧阳恒教授“以皮治皮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疗效,同时观察以皮治皮法对皮肤硬度积分、最大齿距、最大指距、TGF-β1、β2、 IgG、IgA、IgM、 C3、C4等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为以皮治皮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临床及实验室依据,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硬皮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跟师方法:首先采用以自学为主、集中授课,个别辅导为辅的学习方式,包括网上学习四大经典课程。在欧阳恒、刘庆思教授指导下,深入学习钻研,领悟和发掘古典文献精华,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学习体会。在3年临床跟师学习及独立临床实践工作中,做好跟师笔记、随诊医案、操作记录,撰写心得体会,细心揣摩、仔细领会,尽可能全面总结和继承老师的学术思想,从而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科研方法:(一)临床研究:遴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系统性硬皮病患者78例,分为软皮汤治疗组和积雪甙对照组,观察结束后对皮肤受累严重程度的评估、关节功能积分以及其他症状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二)实验研究:治疗后,检测患者血清中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和免疫学指标。结果:跟师成果:理论学习考核成绩优秀,并按质按量地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完成了跟师学习和独立临床实践工作。已提交较高质量的学习经典的心得体会11篇,详尽记录跟师笔记180余篇,撰写心得体会36篇,整理临床医案60余份。跟师期间在国内高质量的期刊上发表了2篇继承、总结欧阳恒教授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的论文。科研结果:1、“以皮治皮法”治疗SSc,能有效减少皮肤硬度积分、增加最大齿距、最大指距值,治疗前后比较,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疗程后,各类积分比较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以皮治皮法”治疗组疗效优于积雪甙对照组。2.两组治疗前,TGF-β1、β2水平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疗程前后比较,两组组内TGF-β1、β2水平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两组之间TGF-β1、β2水平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以皮治皮法”治疗组在改善TGF-β表达方面优于积雪甙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IgG、IgA、IgM、C3、C4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疗程前后比较,治疗组IgG、IgM、C3水平前后变化组内比较,及对照组IgG、C4水平前后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两组之间IgG、 C3水平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以皮治皮法”治疗组在改善IgG、 IgM、C3等免疫学指标有显着意义,且治疗后IgG、C3的改善明显优于积雪甙对照组;两组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均有升高。结论:跟师结论:三年的师承学习任务已顺利完成,通过三年的努力,全面学习并总结了欧阳恒教授的祟高医德和其中心的学术思想:①应以明病为先;②病证取舍以实用为原则;③病证并论,注意发挥中医特色;④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提高疗效为出发点。在具体治法上,运用取象比类法,倡导以色治色法、以形治形法、以皮治皮法、寓搔意治瘙法、以毒攻毒、参用“红升白降外科家当”说等理论观点,并在自己独立的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与推广,效果是满意的。三年的跟师学习,获益颇丰,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老师的敬业精神,勤奋学习,严谨的治学态度,令我感动,他成为我终身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三年的师承学习即将结束,但中医发展之路坎坷途遥、仍需要我们同仁继续传承下去,所以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应责无旁贷地把握机遇,扛起重任,坚定信念,走中医之路,为弘扬祖国医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科研结论:“以皮治皮法”治疗SSc,能有效减少皮肤硬度积分、增加最大齿距、最大指距值,在改善症状体征方面明显优于积雪甙对照组。实验室指标说明“以皮治皮法”治疗组在改善TGF-β表达方面优于积雪甙对照组,在改善IgG、IgM、C3等免疫学指标有显着意义,且治疗后IgG、C3的改善明显优于积雪甙对照组。

于腾[2](2010)在《鸦胆子油对银屑病疗效及Th1/Th2平衡、角化过程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鸦胆子油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Th1/Th2平衡、角质形成细胞角化增殖的影响。方法: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对Th1型疾病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构建Th1型疾病动物模型即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模型,分为EAT模型组、雷公藤治疗组、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治疗组,给予相应处理后处死大鼠,分别检测血清TgAb、IL-18、IL-10水平,光镜观察甲状腺病理改变;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对小鼠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影响和对小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实验研究:昆明种雌性小白鼠分为3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NS),甲氨喋呤阳性对照组(MTX),鸦胆子油组为治疗组。给予相应处理后,处死实验动物,制作病理图片,分别计算基底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记数每100个鳞片中有颗粒层的鳞片数,进行各组间比较;鸦胆子油作用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实验研究:豚鼠分为5组,正常组、造模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甲氨喋呤阳性对照组、鸦胆子油组。给予相应处理后,处死实验动物,制作病理图片,比较各组Baker评分和炎症细胞浸润数。观察实验动物心、肝、肺、肾有无病理改变。鸦胆子油治疗银屑病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平衡影响研究: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正常组,试验组给予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对照组给予复方氨肽素,疗程8周。8周后,以PASI评分降低率为依据,分别计算有效率和疗效指数,各组间进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组均同时检测其血清IL-18及IL-10水平,患者与正常组,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IL-18及IL-10水平及比值。患者疗后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肾功等。结果: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对Th1型疾病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EAT模型大鼠分别经雷公藤多甙及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治疗后,大鼠TGAb水平明显降低(P<0.01),二者疗效相当(P>0.05),血IL-18水平较前下降,IL-10水平升高,与EAT模型大鼠有显着差异(P<0.01)。在甲状腺的炎症严重程度改善方面,各治疗组与EAT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对小鼠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影响和对小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实验研究:A、各组间有丝分裂指数、每100个鳞片中有颗粒层的鳞片数比较,生理盐水组与甲氨喋呤组、鸦胆子油组比较有显着差异。鸦胆子油组与甲氨喋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鸦胆子油作用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实验研究:鸦胆子油乳液溶液治疗组Baker评分和炎症细胞浸润数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与生理盐水组及造模组比较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与甲氨喋吟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鸦胆子油治疗银屑病疗效及对外周血Thl理h2平衡影响研究: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及IL-10水平及其比值比较有显着差异。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治疗银屑病患者8周,有效率达到80%,疗效指数达到70.14±22.89,其有效性与复方氨肤素无显着差异,患者血清IL-18下降(与治疗前有显着差异),IL-10水平上升(与治疗前无显着差异),其比值降低(与治疗前有显着差异)。患者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肾功,均未见异常。结论:鸦胆子油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纠正银屑病患者Th1/Th2漂移,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纠正角化不全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马新飞[3](2007)在《注射用MLN药学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MLN注射液及口服液为基础,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现代中药制剂的要求,结合本产品的特点,研究开发了注射用MLN。注射用MLN以金银花、玄参、石斛及牛膝为主药经提取、分离、精制而制成的注射用冻干粉针,具有活血化瘀、养阴通络的功效,临床上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脑血栓形成及后遗症等。原MLN注射液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水针剂稳定性差,长期储存可能产生沉淀,运输使用不便等问题。为解决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本课题主要在原注射液的基础上,拟开发一种稳定性好、便于储运、携带的粉针剂。课题主要对注射用MLN的文献、饮片品质评价、制剂工艺、质量标准及初步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文献研究中,总结了MLN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情况,主要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定性定量的方法,同时总结了冻干工艺的相关文献,为注射用MLN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实验研究中,对注射用MLN饮片进行了研究,结果均符合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项下的要求。在制备工艺研究中,分别以绿原酸和肉桂酸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注射用MLN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取金银花、玄参、石斛、牛膝等,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8倍量,每次1.5小时;对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精制、浓缩、干燥工艺研究,确定工艺为合并乙醇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相对密度为1.15),加1倍量注射用水,充分搅拌均匀,夹层蒸汽加热至95℃后保温30分钟,4℃冷藏24小时,离心,分取上清液并用盐酸调pH至2.0,用2倍量的乙酸乙酯萃取6次,合并萃取液,减压回收乙酸乙酯至无乙酸乙酯味,加注射用水,充分搅拌后4℃冷藏12小时,离心,滤过,滤液减压(0.08Mpa,80℃)浓缩至适量体积,真空(0.08Mpa,60℃)干燥,得半成品,检测半成品含量;在成型、冻干工艺研究过程中,确定了注射用MLN的冻干工艺,即甘露醇用量300mg/支,调节pH值为7.0-8.0,并结合超滤和针用活性炭吸附除热原,采用0.22μm滤膜的封闭式滤过器滤过除菌;在预先的冻干曲线下进行冻干。在质量标准研究中,采用TLC法,对金银花、玄参、石斛及牛膝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同时,对注射用MLN的检查项(如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pH、有关物质、重金属、砷盐、无菌、热原等)进行了研究;采用HPLC法,对肉桂酸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和含量测定,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注射用MLN质量标准草案。在稳定性试验研究中,以制品的性状、鉴别、检查以及有效成分肉桂酸含量为指标,对注射用MLN进行了6个月加速稳定性研究和12个月的长期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质量稳定,暂定有效期为2年。

缪晓,潘祥龙[4](2006)在《灯盏细辛口服液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用灯盏细辛口服液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患者30例,计4周并与对照组(维生素C 0.2g和路丁40mg)30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灯盏细辛口服液对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患者的红斑、瘀斑、紫癜的愈显率达53.33%,而对照组为20.00%,两组间有显着差别。治疗组血液流变学的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血浆黏度经治疗后显着改善,推测灯盏细辛口服液所具有的活血化瘀的作用是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改善的疗效机理所在。

毛东军,张学玲,沈景刚[5](2000)在《脉络宁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皮肤病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任愉嫱[6](2018)在《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治疗肿瘤的病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建立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数据库,总结三方临床运用的病证分布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三方治疗肿瘤的病证异同,为深入认识及全面发掘三方的现代运用拓宽研究思路。研究方法1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六大数据库,检索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0月20日以桂枝茯苓丸或大黄?虫丸或鳖甲煎丸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现代文献。2将所检索文献导入EndNote5.0软件中,筛选并获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题名、第一作者、中医病名、西医病名、证型及用药,并运用SPASS22.0软件分别对其进行统计,纵向总结三方所治肿瘤的病证分布情况。3根据三方各自统计结果,横向比较三方所治肿瘤的病证异同。研究结果1桂枝茯苓丸共纳入73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应用于肿瘤类的疾病共有15种,按频次排序依次为子宫肌瘤(117)、卵巢囊肿(97)、卵巢癌(3)、宫颈癌(2)、良性乳腺肿瘤(1)、子宫内膜癌(1)、肝囊肿(1)、肝血管瘤(1)、肝癌(1)、胃癌(1)、再发性结直肠腺瘤(1)、胰腺囊肿(1)、肺癌(1)和神经纤维瘤(1)。在用药上多为单独用药、联合米非司酮、联合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所治肿瘤类疾病的证型共有17种,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气滞血瘀(35)、瘀血内结(27)、气虚血瘀(7)、痰瘀互结(7)、肝郁气滞(6)。2大黄?虫丸共纳入37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应用于肿瘤类的疾病共有15种,按频次排序依次为子宫肌瘤(11)、肝癌(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胃癌(3)、肺癌(3)、肝囊肿(2)、肾囊肿(2)、卵巢囊肿(2)、宫颈癌(2)、胰腺癌(1)、食管鳞状细胞癌(1)、非霍启金淋巴瘤(1)。在用药上多为单独用药或联合西药。大黄?虫丸所治肿瘤类疾病的中医证型共有11种,频次最高的是瘀血内结证,出现9次。3鳖甲煎丸最终共纳入8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鳖甲煎丸应用于肿瘤类的疾病共有8种。按频次排序依次是肝癌(8)、食管癌(2)、子宫肌瘤(2)、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脂肪瘤(1)、卵巢囊肿(1)、肝血管瘤(1)及对胃癌复发的预防(1)。在用药上为单独用药或联合西医疗法。鳖甲煎丸所治肿瘤类疾病的中医证型共有18种,频次最高的是瘀血内结证,出现7次。结论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是《金匮要略》中经典名方,均为治疗肿瘤的有效方剂,疗效确切。三方都可用于妇科肿瘤中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消化道肿瘤中肝癌及胃癌的治疗,同时,三方又各有侧重,桂枝茯苓丸重于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的治疗,且有大量临床报道,应用广泛;鳖甲煎丸及大黄?虫丸偏于肝癌的治疗,但相关临床报道较少。三方都有活血化瘀之效,所治肿瘤中医证型桂枝茯苓以气滞血瘀为主,鳖甲煎丸和大黄?虫丸以瘀血内结为主,都与“瘀血”有关。研究中不足的是,桂枝茯苓应用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报道较多,并有循证医学系统评价证明其疗效,而大黄?虫丸和鳖甲煎丸虽已有实验研究证明其有抑制肝癌细胞增长的作用,但两方有关肝癌的临床报道仅有几例。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量、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形成系统性研究,并要根据现代循证医学质量评价标准及证据等级建立一个“证-量-效关系”指导下的应用规范方案,进而发挥经方治疗肿瘤类疾病的优势。总之,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在临床治疗肿瘤中取得较好的疗效,三方所应用的病证又各有侧重,特别是桂枝茯苓丸较多应用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这些研究将对现代中医临床肿瘤用药及丰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汉辉传[7](2013)在《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及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双手关节,腕关节,膝和踝关节疼痛及肿胀、僵硬等对称的多关节炎表现为主要症状。本病可引起软骨破坏和骨侵蚀,造成关节畸形、残疾,最终丧失劳动力,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等带来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RA的临床表现,该病应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文献中也称之为“历节”、“白虎历节”、“鹤膝风”、“顽痹”、“旭痹”等病。痹证病因多种多样,既有外感,又有内生;既有邪又有正虚。一般认为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或内生寒痰湿热侵袭人体引发本病。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房劳过度、年老肾虚、劳逸失度、产后及病后等皆可导致人体的正气不足,也是本病产生的重要原因。本病基本病机是素体本虚,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痰瘀互结,风寒湿邪痹阻脉络,流注关节。脏腑内伤既是痹证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痹证经久不愈,内传入里的结果。目的:运用症状积分的方法,观察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和研究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关节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入60例符合RA诊断标准,以及中医辨证符合寒热错杂证标准的患者,皆完成研究。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治疗组给予甲氨蝶呤+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片:每组疗程均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中医证候和临床症状即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握力、DAS28、 HAQ、VAS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均有显着改善(P<0.01)。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总分、关节发烫、恶寒、疲乏无力、HAQ不适指数的减少数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PLT的减少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结合甲氨蝶呤治疗RA寒热错杂证比甲氨蝶呤结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在改善症状及降低病人HAQ评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更显着。同时有着良好的安全性,没有明显毒副作用。

彭鑫[8](2005)在《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思路及针灸治疗取穴规律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讨论两个部分。 文献综述共三篇。第一篇回顾了古代及近、现代中医对荨麻疹的认识及临床研究进展,从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及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中医治疗荨麻疹理论完善,临床疗效明确,为治疗荨麻疹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但在研究方法和思路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第二篇从荨麻疹的发病因素、致病机理及西药治疗三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现代医学对荨麻疹的研究进展。第三篇从治疗机理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系统论述了针灸治疗荨麻疹的近况。针灸治疗荨麻疹方法多样,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尤其对慢性患者,无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较为普遍。 讨论部分是在以上三篇综述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研究的不足,着重论述了荨麻疹的脏腑经络的辨证,认为荨麻疹与肺,脾胃及大肠、肝胆及十二皮部等脏腑经络有密切的联系,故临床根据病情选用手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阳等经的穴位为主,如合谷、曲池、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血海、风池、阳陵泉等,同时配合背俞穴及与血分病有关的穴位,如肺俞、脾俞、膈俞、委中等进行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

魏英勤[9](2003)在《中药复方血糖宁有效部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复方(又称方剂)是中医遣方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化学的研究又是制约中药复方研究的“瓶颈”所在,弄清中药复方产生疗效的物质基础,对于新药的研制开发,中医理论方剂配伍内涵的科学阐明,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层次认识,以及中医药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中药复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体会,认为有效部位是中药复方研究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有效成分组是采用现代各种分离手段获得的能够保持原中药复方临床疗效的不可继续分割的分子集合体”的观点,并且认为有效部位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将为最终实现中医药理论从药味配伍向化学成分配伍的质的飞跃奠定基石。本课题选用主要由黄连、黄柏等药材组成的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的中药复方血糖宁为研究对象,以降血糖效果为评价指标分离分析了血糖宁的有效部位。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 建立了同时测定血糖宁复方原料药材、原方提取物中四种生物碱含量的RP-HPLC方法,并以四种生物碱、总碱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了血糖宁的提取工艺。采用HPCE法比较了喷雾干燥法和烘干法对血糖宁原方提取物有效成分和性质的影响。 以大孔树脂洗脱液中生物碱的含量作指标,选择洗脱液乙醇浓度、洗脱液用量、洗脱液盐酸浓度三个因素,用L9(34)正交表优化了黄连提取液的大孔树脂洗脱条件。并以洗脱液中生物碱的含量作指标,考察了上样体积、上样量、上样流速、清洗溶剂对于黄连提取液吸附效率的影响。分离了血糖宁的大孔树脂洗脱部位并进一步进行了分离纯化与含量测定。 通过控制剂量、禁食时间等因素,使制作的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率可达100%,死亡率为0,糖尿病小鼠30日之内稳定。通过药理实验确认了中药复方血糖宁的有效部位,进行了血糖宁部位Ⅲ2的主要药效学实验的研究,考察了影响血糖测定的因素,并测定了血糖宁部位Ⅲ2的LD50。 进行了血糖宁的质量标准研究,采用TLC对方中主要组成药味及制剂进行了定性鉴别,利用TLCS和HPLC对方中主要组成药味及制剂中的生物碱进行了含量测定,并并考察了其初步稳定性。 建立了血糖宁原料药材黄连、部位Ⅲ和部位Ⅲ2的HPCE指纹图谱,并将其用于质量控制和评价。建立了血糖宁及其缺味药部位*的Bayes法识别模型,该模型对血糖宁及其缺味药部位*正确识别率为100%。进行了药动学方面的初步研究,建立了灌胃黄连煎剂的大鼠尿样中成分的eCE指纹图谱,发现黄连生物碱主要以原型药物排出,与文献结论一致。 本文分离并明确了中药复方血糖宁的有效部位,并对其进行了含量测定、药效、质量控制、指纹图谱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碱是中药复方血糖宁降血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实验结果将形成中药新药的有关资料,从而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为血糖宁有效成分组的全面揭示、为中医用药组方机理和规律的深层次认识提供素材和实验依据。

李天珍[10](2019)在《LPS致雏鸡炎症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LPS作为G-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常常引起动物疾病的发生,目前已在哺乳动物方面有大量研究,能导致动物急性肺损伤以及肝、肾等组织功能障碍进而引起内毒素血症造成动物死亡;但在禽类的研究少有报道且主要围绕引起动物体温变化及局部组织病变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而导致禽类致炎甚至死亡的研究报道就更少,是禽类对LPS的耐受,还是不敏感?为此本试验尝试建立LPS致雏鸡的炎症模型,探究LPS对禽类的致病性及致炎条件。方法:取1日龄肉公雏18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K)、LPS组(L)、血凝酶组(N)、血凝酶+LPS组(N+L),每组15只并设3个重复。K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N组颈静脉注射250 U·kg-1血凝酶;L组腹腔注射10 mg·kg-11 LPS;N+L组颈静脉注射250U·kg-1血凝酶15 min后腹腔注射10 mg·kg-11 LPS,0.2 mL/只。实时观察注射后24h内各组雏鸡的临床症状;分别测量0、1、3、6、12、24 h的直肠温度;于24 h后收集血液作白细胞计数和细胞因子(TNF-ɑ、IL-1β、IL-6、IL-8、NO)检测;颈部放血处死后观察雏鸡解剖病理变化,同时取心、肝、脾、肺、肾组织固定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学变化,综合评价炎症模型。并应用市售抗炎药地塞米松对动物模型进行治疗,从临床症状和组织病变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4 h内K、N组雏鸡状态无明显变化;L组部分雏鸡在6 h内饮食下降、精神沉郁等,6h后恢复正常;N+L组雏鸡在12 h内饮食明显下降甚至无饮食欲,精神沉郁、扎堆、嗜睡等,24 h内有20%左右雏鸡死亡,剖解变化主要是腹腔有大量红黑色组织液渗出。24 h内K、N组雏鸡温度维持平衡,L、N+L组于注射后1 h温度下降,3 h上升达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至正常。白细胞计数显示K组显着高于N、L、N+L组(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N、L、N+L组雏鸡分泌的TNF-α、IL-6、IL-8含量均极显着高于K组(P<0.01);N、N+L组雏鸡分泌的IL-1β含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K组(P<0.05,P<0.01),L与K组差异不显着(P>0.05);L、N+L组雏鸡分泌的NO含量极显着高于K组(P<0.01),N组含量低于K组且无显着性差异(P>0.05)。剖解结果显示N+L组雏鸡的肝脏及部分其他组织呈明显出血现象,其他组未见异常。HE染色结果显示:N+L组雏鸡的心、肝、脾、肺、肾组织间均可见明显血细胞增多且有溶血现象,组织内有少量渗出物浸润。模型应用结果显示:注射后24 h内与K组相比M组出现了明显临床症状,72 h炎性因子含量增加,剖解见腹腔及肝脏等的出血症状;而Y组较M组均有好转。结论:用LPS单独刺激雏鸡未能建立理想的炎症感染模型,但在血凝酶的辅助下刺激雏鸡可获得重复性较好的病理模型,用阳性药地塞米松治疗模型显示症状有所改善,提示血凝酶在雏鸡炎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LPS和血凝酶对雏鸡的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验证。

二、脉络宁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皮肤病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脉络宁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皮肤病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欧阳恒论治硬皮病经验总结及“以皮治皮”法治疗硬皮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欧阳恒学术渊源及学术成就
    1. 欧阳恒简介
        1.1 学术地位
        1.2 理论创新
        1.3 临床与科研
        1.4 人才培养
    2. 欧阳恒学术渊源
    3. 欧阳恒学术成就
        3.1 继承与创新的中医皮病诊疗思想
        3.2 中医特色之直观论治五法
        3.3 中西医结合论治皮肤病
        3.4 皮肤病单病种的中医治疗特色
        3.5 方药特色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欧阳恒“以皮治皮”论治硬皮病理论探源
    1. 硬皮病中医文献
    2. 中医象思维
    3. 中医直观论治理论
    4. 中药药象理论
    5. 皮类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6. 欧阳恒教授“以皮治皮”理论的提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欧阳恒临床治疗硬皮病经验总结
    1. 皮类中药的临床运用
    2. 欧阳恒治疗硬皮病验案精选
    3. 软皮饮治疗硬皮病临床疗效观察
    4. “软皮汤”类方汇集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系统性硬皮病中西医治疗进展
    1. 古代文献对硬皮病因机证治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治疗
    2. 现代中医对硬皮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2.1 辨证论治
        2.2 专方专药
        2.3 中医外治
        2.4 中医综合治疗
    3. 西医治疗
        3.1 病因机理
        3.2 药物治疗
        3.3 其他治疗
        3.4 联合用药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软皮汤”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样本含量的估算
        2.3 治疗方法
        2.4 临床观察
        2.5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
        3.2 两组间疗效比较
        3.3 两组间皮肤硬度积分、最大齿距、最大指距的比较
        3.4 两组间治疗前后TGF-β水平变化
        3.5 两组治疗前后IgG、IgA、IgM、C3、C4含量变化
    4. 讨论
        4.1 硬皮病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4.2 中医对SSc认识与治疗
        4.3 欧阳恒“以皮治皮法”论治SSc
        4.4 研究的结果及意义
        4.5 研究的创新点、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语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鸦胆子油对银屑病疗效及Th1/Th2平衡、角化过程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对Th1型疾病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动物
        1.4 动物分组和处理
        1.5 试验步骤
        1.6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总体设计
        2.2 大鼠甲状腺组织的形态学观察
        2.3 血清TG-Ab水平变化
        2.4 血清IL-18水平变化
        2.5 血清IL-10水平变化
        3 结论
        3.1 EAT大鼠模型(Th1型疾病动物模型)诱发成功
        3.2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对大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Th1模式的影响
    实验二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对小鼠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影响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受试药物
        1.2 实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动物的给药剂量
        2.3 实验过程
        3 结果
        4 结论
    实验三 鸦胆子油对小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受试药物
        1.2 实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动物的给药剂量
        2.3 实验过程
        3 结果
        4 结论
    实验四 鸦胆子油作用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受试药物
        1.2 实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动物的给药剂量
        2.3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基本情况
        4.2 皮肤HE染色结果
        4.3 脏器组织HE染色结果
        5 结论
        5.1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能显着改善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
        5.2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口服安全
临床研究 鸦胆子油治疗银屑病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平衡影响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入选标准
        1.2 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方法
        2.3 疗效判定标准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前银屑病组(试验组+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及IL-10水平及其比值比较(pg/ml)
        3.2 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3.3 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指数比较
        3.4 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清IL-18及IL-10水平及其比值比较(pg/ml)
        3.5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监测
        3.6 随访
    4 结论
        4.1 银屑病发生与Th1/Th2漂移有关
        4.2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治疗银屑病有效
        4.3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可能通过纠正Th1/Th2漂移治疗银屑病
        4.4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治疗银屑病安全
讨论
    1 银屑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1.1 古代中医文献对银屑病的论述
        1.2. 近现代医家对银屑病的认识
    2 鸦胆子的研究概况
        2.1 古代中医文献对鸦胆子的论述
        2.2 近代关于鸦胆子油的研究
    3 我们的研究发现
        3.1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治疗银屑病符合银屑病的辨证论治规律
        3.2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可以通过以下4种机制治疗银屑病
        3.3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科研成果
详细摘要

(3)注射用MLN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Resume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 临床文献研究总结
    二 粉针剂型选择目的及依据
    三 处方研究
    四 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的文献依据总结
        (一) 金银花
        (二) 玄参
        (三) 石斛
        (四) 牛膝
        (五) 成型工艺文献研究
    五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 注射用MLN饮片的来源及品质评价
    二 注射用MLN制剂工艺的试验研究
        (一) 注射用MLN提取工艺研究
        (二) 注射用MLN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三) 注射用MLN浓缩、干燥工艺研究及中间体含量研究
        (四) 注射用MLN配液工艺研究
        (五) 注射用MLN除热原、灭菌工艺研究
        (六) 注射用MLN冻干工艺研究
        (七) 注射用MLN制备工艺
        (八) 注射用MLN中试工艺研究
    三 注射用MLN质量标准的实验研究
        (一) 性状
        (二) 鉴别
        (三) 检查
        (四) 肉桂酸含量测定
        (五) 乙酸乙酯、乙醇溶剂残留量测定
        (六) 注射用MLN质量标准(草案)
    四 注射用MLN稳定性研究
        (一) 样品来源
        (二) 试验仪器、试剂及对照品
        (三) 考查项目、检查方法与结果
        (四) 稳定性试验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灯盏细辛口服液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结 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3.2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和愈显率比较 结果见表1。
    3.3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皮损等级评分的比较 结果见表2。
    3.4 灯盏细辛口服液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结果见表3。
    3.5 灯盏细辛口服液副作用观察
4 讨 论

(5)脉络宁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皮肤病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结果
    3.1 评价指标
    3.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4 讨论

(6)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治疗肿瘤的病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一 桂枝茯苓丸治疗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大黄(?)虫丸治疗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鳖甲煎丸治疗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桂枝茯苓丸治疗肿瘤的现代文献研究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大黄(?)虫丸治疗肿瘤的现代文献研究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鳖甲煎丸治疗肿瘤的现代文献研究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所治肿瘤的病证比较
    1 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药物组成、主治及功效比较
    2 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治疗肿瘤类疾病的比较
    3 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所治肿瘤的中医证型比较
讨论
    参考文献
附: 鳖甲煎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致谢
个人简历

(7)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及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1 中医学对RA病名的认识
        2 中医学对RA病因病机的认识
        3 常见症状分析
        4 辨证治疗
        5 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患者
    二、西医对类风湿关节炎认识
        1 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及发病机理
        2 类风湿关节炎病理表现
        3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
        4 实验室检查
        5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6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7 类风湿关节炎预防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试验目的
    2 试验方法
    3 病例选择
        3.1 诊断标准
        3.2 病例纳入标准
        3.3 病例排除标准
        3.4 病例剔除规定
        3.5 脱落病例的判定标准与处理
    4 治疗方法
        4.1 治疗组
        4.2 对照组
    5 观察指标
        5.1 一般项目
        5.2 临床观察指标
        5.3 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
        5.4 治疗前后分别对类风湿关节炎
        5.5 安全性指标
    6 疗效评定标准
    7 统计学处理
    8 研究结果
第三章 讨论
    1 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
        1.1 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特点
        1.2 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病因病机
        1.3 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治疗
    2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的组成及其作用机理探讨
        2.1 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2.2 功能主治
        2.3 配伍分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4 毒副作用
    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思路及针灸治疗取穴规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荨麻疹的认识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荨麻疹的认识
    综述三 针灸治疗荨麻疹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讨论
    荨麻疹脏腑经络辨证的探讨
    附:病案两则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药复方血糖宁有效部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综述
        第一节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与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与血糖宁相关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及质量控制研究
        第三节 糖尿病动物模型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血糖宁的提取工艺研究
        第一节 血糖宁原方提取物及黄连中生物碱的RP-HPLC测定
        第二节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血糖宁提取工艺
        第三节 干燥方法对血糖宁质量的影响
    第二章 血糖宁大孔树脂洗脱部位的研究
        第一节 正交设计优化黄连提取液大孔树脂洗脱条件
        第二节 黄连提取液大孔树脂吸附影响因素的考察
        第三节 血糖宁大孔树脂洗脱部位的分离与纯化
        第四节 血糖宁部位Ⅲ和部位Ⅲ_2中生物碱的分析测定
    第三章 血糖宁药理的研究
        第一节 小鼠血糖的测定方法研究
        第二节 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制作方法考察
        第三节 血糖宁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第四节 急性毒性试验
    第四章 血糖宁的质量标准研究
        第一节 血糖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第二节 血糖宁的质量标准草案
        第三节 血糖宁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第四节 初步稳定性试验
    第五章 血糖宁有效部位的HPCE指纹图谱研究
        第一节 黄连的HPCE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第二节 血糖宁部位Ⅲ和部位Ⅲ_2的HPCE指纹图谱研究
        第三节 血糖宁部位Ⅲ的HPCE指纹图谱鉴别
        第四节 灌胃黄连煎剂大鼠尿样中成分的HPCE指纹图谱研究
结语
附录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参考文献
致谢

(10)LPS致雏鸡炎症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1 炎症
    2 LPS研究概况
        2.1 细菌LPS的来源
        2.2 LPS的作用机制
        2.2.1 TNF-α
        2.2.2 IL-1
        2.2.3 IL-6
        2.2.4 IL-8
        2.2.5 NO
        2.2.6 IL-4、IL-10
        2.3 利用LPS建立的动物炎症模型
        2.3.1 LPS诱导猪的应用模型
        2.3.2 LPS诱导鼠的应用模型
        2.3.3 LPS诱导斑马鱼的应用模型
        2.3.4 LPS诱导兔的应用模型
        2.3.5 LPS诱导禽类的应用模型
    3 研究目的、意义
前言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与日粮
    1.2 试验试剂
    1.3 主要器材
2 方法
    2.1 雏鸡LPS攻毒途径的筛选
    2.2 正交试验筛选LPS致雏鸡发热的刺激条件
        2.2.1 正交设计因素水平的确定
        2.2.2 正交试验
    2.3 LPS联合血凝酶致雏鸡炎症模型的建立
        2.3.1 试验分组与处理
        2.3.2 临床症状评价
        2.3.3 温度变化评价
        2.3.4 白细胞计数
        2.3.5 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IL-8 含量测定
        2.3.6 炎性因子NO含量测定
        2.3.7 病理变化观察
    2.4 LPS联合血凝酶建立雏鸡炎症模型的应用初探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雏鸡LPS攻毒途径筛选结果
    3.2 正交试验筛选LPS致雏鸡发热的刺激条件结果
    3.3 LPS联合血凝酶致雏鸡炎症模型的建立结果
        3.3.1 临床症状的观察
        3.3.2 直肠温度结果
        3.3.3 白细胞计数结果
        3.3.4 剖解病变的观察结果
        3.3.5 血浆炎性因子的检测结果
        3.3.6 病理学观察结果
        3.3.6.1 肝脏病理切片结果
        3.3.6.2 肺脏病理切片结果
        3.3.6.3 肾脏病理切片结果
        3.3.6.4 脾脏病理切片结果
        3.3.6.5 心脏病理切片结果
    3.4 LPS联合血凝酶建立雏鸡炎症模型的应用结果
        3.4.1 临床症状评价
        3.4.2 剖解症状
        3.4.3 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3.4.4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4 讨论
    4.1 攻毒途径与LPS引起雏鸡发热的关系
    4.2 LPS与雏鸡的炎症反应
    4.3 LPS与雏鸡DIC的关系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四、脉络宁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皮肤病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欧阳恒论治硬皮病经验总结及“以皮治皮”法治疗硬皮病的临床研究[D]. 刘翔.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2]鸦胆子油对银屑病疗效及Th1/Th2平衡、角化过程影响研究[D]. 于腾.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7)
  • [3]注射用MLN药学研究[D]. 马新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1)
  • [4]灯盏细辛口服液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J]. 缪晓,潘祥龙. 辽宁中医杂志, 2006(08)
  • [5]脉络宁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皮肤病疗效分析[J]. 毛东军,张学玲,沈景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0(06)
  • [6]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治疗肿瘤的病证比较研究[D]. 任愉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7]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及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D]. 汉辉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5)
  • [8]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思路及针灸治疗取穴规律初探[D]. 彭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9]中药复方血糖宁有效部位的研究[D]. 魏英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03)
  • [10]LPS致雏鸡炎症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初探[D]. 李天珍. 贵州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脉络宁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