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甲氧基硅氧烷及其功能化产物的研究Ⅰ.准备

聚甲氧基硅氧烷及其功能化产物的研究Ⅰ.准备

一、聚甲氧基硅氧烷及其功能化产物研究 Ⅰ.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王淑贤[1](2021)在《有机硅改性三聚氰胺海绵的制备及其在Cr(Ⅵ)吸附与油污分离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使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增高,尤其Cr(Ⅵ)对生物体会造成严重损害。此外,海洋石油污染也可能威胁到海洋水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及生命安全。因此,对水体中Cr(Ⅵ)和油的吸附分离一直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传统吸附材料很难在同一材料上实现Cr(Ⅵ)及油污的吸附分离。本论文制备了一种有机硅改性三聚氰胺海绵,可以实现Cr(Ⅵ)及油污的吸附分离,并能够在吸附Cr(Ⅵ)时能荧光实时监测吸附进程。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基于上述目的,本课题中做了相应的研究,有效的将亲水性配位基团、疏水性结构和席夫碱荧光集中于同一吸附材料上,使这种材料在吸附Cr(Ⅵ)离子时能荧光实时监测吸附进程,另外还具有疏水性油水分离的能力。本实验利用席夫碱反应将有机硅烷枝接到三聚氰胺海绵骨架上,制备了一种集超疏水、水中重金属吸附以及原位荧光监测于一体的新型吸附剂,实现了吸附材料的多功能性。海绵的荧光来源于席夫碱键的堆积,对Cr(Ⅵ)离子具有选择性荧光淬灭作用;吸附剂能吸附少量铜、镁、钴、镍等离子,但亲水性配位基团-NH2对Cr(Ⅵ)离子的吸附能力达到252.82 mg.g-1;在Sips等温模型、热力学研究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吸附机理;利用重力分离方法,吸附剂的疏水表面和大孔的存在使油水分离通量高达54666.5 L·m-2·h-1,对汽油、柴油、花生油等油水混合物都具有良好的油水分离效率(>99%)。

徐婷[2](2021)在《双功能基聚倍半硅氧烷/碳纳米管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有害污染物引起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重金属离子引起的水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安全。此外,工业废水中也存在低浓度的贵金属,直接废弃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从而制约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找一种恰当的方法来解决水污染问题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责无旁贷。吸附法作为一种操作简单、二次污染少、成本低的水污染处理方法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常见的吸附材料主要包括沸石、活性炭、黏土矿、壳聚糖以及大分子生物聚合物等传统材料。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吸附剂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吸附材料,碳纳米管(CNTs)作为一种拥有众多优良性能的纳米材料,由于其比表面积较大、长径比突出、热稳定性能优异而被广泛应用于吸附领域。然而,CNTs自身也存在活性基团位点少、难分散和溶解等缺点,限制了其更加广泛的应用,因此,需要对CNTs表面进行修饰。聚倍半硅氧烷(PSQ)是一种同时包含有机基团R和Si-O无机键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热和耐氧化等性能,作为一种吸附材料,它还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高、吸附选择性好等优势。本文以羧基碳纳米管为基体,首先通过酰胺化反应,将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到CNTs表面,接着通过缩合反应,将不同比例的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同时涂覆到CNTs表面,制备同时含有氨基和巯基双功能基的聚倍半硅氧烷/碳纳米管(PSQ/CNTs)复合材料。为了更好地探究不同功能基团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以同样的方法制备了单功能基PSQ/CNTs复合材料作为对比材料。同时,在制备过程中引入磁性粒子Fe3O4,以提高复合材料在溶液中的分离效率,最终成功制备了PSQ/CNTs磁性复合材料吸附剂。通过IR、SEM、VSM、XPS、XRD、TG、BET等一系列分析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证明双功能基PSQ已成功覆载到CNTs表面。采用静态饱和吸附、p H的影响、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等一系列吸附实验方法,探究了双功能基PSQ/CNTs磁性复合材料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静态饱和吸附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对Au(III)、Pt(IV)、Hg(II)三种金属离子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因此主要对Au(III)、Pt(IV)、Hg(II)三种金属离子做了进一步的探究。吸附热力学实验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对三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发生的是单分子层的吸热反应,热力学模型更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Au(III)、Pt(IV)、Hg(II)三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反应,吸附过程更倾向于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选择性吸附实验表明复合材料在其他金属离子共存的二元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吸附机理表明吸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螯合反应、离子交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重复利用实验证明复合材料在重复吸附-洗脱三次以后,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仍能达到78%以上。综上,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双功能基PSQ/CNTs磁性复合材料,此种新型纳米级吸附剂有望应用于水体中低浓度贵金属离子的回收以及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杜雅静[3](2021)在《基于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杂化多孔聚合物的制备策略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孔材料因其在环境、能源、航空航天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近年来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材料的应用范围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多孔材料领域的难点,也是其发展的机遇所在。因此基于新型多孔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探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由于其具有支撑性的纳米级立体笼型结构、多官能度、易于进行修饰改性、出色的稳定性等特点,成为制备杂化纳米多孔材料的多功能通用平台。得益于以上优点,基于笼型倍半硅氧烷的杂化多孔材料迅速崛起,成为多孔材料领域一个重要分支。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孔材料的制备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有自由基聚合、Friedel-Crafts反应、Heck反应、硅氢化反应、Click“点击”反应,以及共混、掺杂和呼吸图法等。倍半硅氧烷基多孔材料性能优异,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性能的可调控性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水处理、药物传输、传感、催化、功能涂层等领域。尽管该领域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制备方法的高效性、通用性,以及后期材料的可加工性、功能探索和应用拓展等值得进一步研究。系列倍半硅氧烷基多孔聚合物的成功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也给该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鉴于乙烯基官能团反应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OVS),作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典型代表,易于制备且极为稳定,无论是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还是作为基本的构筑单体来制备杂化多孔聚合物,均有多种合成方法可供选择。因此,对基于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多孔材料的制备方式及潜在应用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可以丰富倍半硅氧烷科学,促进倍半硅氧烷材料的普及和生产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选择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的合成策略来制备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孔材料,并进一步研究所制备材料的构效关系和潜在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笼型倍半硅氧烷概念及其性能特点,总结了基于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最后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二章,发展了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通过三氯化铝(AlCl3)引发阳离子聚合制备多孔聚合物的新方法,这是首次利用阳离子聚合来制备倍半硅氧烷基多孔材料。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和溶剂对聚合过程以及孔结构形成的影响,在比表面积为230~620 m2 g-1的范围内可以实现对多孔材料的孔性能的调控。此外,还通过环氧化实现了对所得材料后功能化,并探讨了这些聚合物作为二氧化碳吸附剂(最高达0.98 mmol g-1)的应用潜力。第三章,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和1,1,2,3,4,5-六苯基噻咯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成功合成了六苯基噻咯功能化的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孔材料。所得材料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最高可达1144 cm2 g-1,微孔中孔并存的孔径分布,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荧光性能。此外,我们探索了该材料作为荧光传感器在金属离子检测领域的应用,该材料对Fe3+、Ru3+和Cu2+表现出快速响应性、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这些结果表明了倍半硅氧烷基杂化荧光多孔材料在金属离子检测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第四章,首次利用梯型结构的硅氧烷单体和笼型结构的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成功制备了两种新型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孔聚合物。所得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比表面积可达1273 m2 g-1。该纳米多孔材料对水中染料和金属离子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对刚果红的吸附容量可达1883 mg g-1,对Pb2+的吸附容量可达301 mg g-1;且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和再生性能,5次循环使用后吸附能力仍然十分优异。第五章,以溴化噻吩或溴苯取代的三嗪单体和八乙烯基倍半硅氧为原料通过Heck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三嗪功能化的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功能多孔材料,所得材料兼具多孔性、可调节的荧光性能、高稳定性和高效的光催化性能。在不添加氧化剂和pH调节的情况下,该材料对酸性和碱性染料(臧红T、刚果红、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均表现出高效的光催化降解能力。此外,材料对Pb2+的表现出较高的吸附能力(324 mg g-1),同时,其可调节的荧光性能也成功应用于硝基芳烃的检测,并表现出较好的检测选择性和灵敏度。这项工作为高活性、无金属的光催化剂以及多功能倍半硅氧烷基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其在环境修复、能量转换和传感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支持和理论依据。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4](2021)在《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文中认为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综述了我国有机硅行业在2020年的发展概况(包括有机硅甲基单体的产能与产量、初级形状聚硅氧烷的进出口情况、有机硅上市企业的营收情况、新增项目投资情况、标准及政策制订情况)与有机硅产品的研发概况(包括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自研项目及国内有机硅的研发重点)。

宋慈[5](2021)在《N取代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Y-(CH2)nSi(OR)3类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其中Y为双键、胺基、苯基、环氧基等取代基,OR为可水解基团)在有机硅材料深加工、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制备、材料表面修饰等领域被广泛用作交联剂、偶联剂,有重要的应用价值。Y为胺基的烷氧基类硅烷,因其在高分子材料制备等工艺中具有提高产品热稳定性、增强产品强度的作用而被广泛关注。目前,这类烷氧基硅烷应用最广的是n=3的γ-胺丙基烷氧基硅烷,如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Y-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无论作为交联剂使高分子材料固化或作为偶联剂在无机-有机材料间起桥梁作用,都需要结构中的烷氧基具有高反应活性,这就为胺基烷氧基硅烷新品种的开发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目前普遍使用的Y-胺丙基烷氧基硅烷,烷氧基反应活性不高,使用时需加入有机锡类催化剂来缩短交联时间,该类催化剂会带来硅橡胶产品热稳定性下降、增粘、重金属毒性等问题。α-胺甲基烷氧基硅烷结构中N上孤对电子能向Si的3d轨道转移,使连接在硅上的烷氧基反应活性远高于γ-胺丙基烷氧基硅烷,可实现无催化剂的快速交联,因此合成各种α-胺甲基烷氧基硅烷以及α-胺基上连有各种功能性基团的烷氧基硅烷,具有了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α-胺上各种功能性基团的引入,扩大了α-胺甲基烷氧基硅烷的种类,增大了与不同有机基体的亲和性和反应性,同时达到烷氧基快速反应的目的。本文首先使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DFT),对α-胺甲基烷氧基硅烷以及α-胺基上连有不同取代基的烷氧基硅烷的水解反应过程进行了模拟。采用过渡态理论(TST)对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γ-胺丙基烷氧基硅烷的水解反应过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α-胺基上不同取代基对水解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较γ-胺丙基烷氧基硅烷水解速率常数高出1~3个数量级,水解活性更高。本文合成了三种化合物,分子式为(CH3CH2O)3SiCH2N(CH3)CH2CH=CH2、(CH3CH2O)3SiCH2NHC3H6-POSS(T8)、(CH3CH2O)3-SiCH2NHC3H6((CH3)2SiO)10 Si(CH3)2C3H6NHCH2Si(OCH2CH3)3(后文简称为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封端的甲基硅油),并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表征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这三种功能性基团与胺基相连的N取代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理论水解反应速率。另外,本文合成了另一种理论水解反应速率较高的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合物,即α-(N-丁基)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CH3CH2O)3Si-CH2NHC4H9,用于与三种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合物进行实验对比。本文将制备的含有功能化结构的N取代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应用研究,以验证其结构中乙氧基的高反应活性,及其可通过反应在材料中引入功能性基团的价值。主要结论有:通过对比对羟基硅油交联固化反应的表干时间和SiO2表面接枝反应的接枝率,证明(CH3CH2O)3SiCH2N(CH3)CH2CH=CH2中乙氧基反应活性明显高于γ-胺丙基烷氧基硅烷;两组对比实验所体现出的烷氧基反应活性证明了理论计算结果。(CH3CH2O)3SiCH2N(CH3)CH2CH=CH2可以对无机材料进行表面修饰,使玻璃表面水接触角增大45°以上,疏水性大大增强;从表面修饰后的双键结构出发,通过点击反应,将双键转化为巯基,并通过巯基完成了对Ag+的吸附实验,证明可通过(CH3CH2O)3SiCH2N(CH3)CH2CH=CH2在材料中引入双键,并通过双键进行进一步的反应并应用。(CH3CH2O)3SiCH2NHC3H6-POSS(T8)与羟基硅油进行交联固化反应,其对羟基硅油的固化速度与(CH3CH2O)3SiCH2NHC4H9相近,而明显快于γ-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固化速度反映出的硅氧烷的乙氧基反应活性趋势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等量交联官能基条件下,(CH3CH2O)3SiCH2NHC3H6-POSS(T8)交联固化的硅橡胶拉伸性能及邵氏硬度均高于(CH3CH2O)3SiCH2NHC4H9和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固化而得的硅橡胶。使用(CH3CH2O)3SiCH2NHC3H6-POSS(T8)化学交联的硅橡胶样品,其微观形貌中没有明显相分离和POSS结晶析出。将(CH3CH2O)3SiCH2NHC3H6-POSS(T8)用于环氧树脂E44交联固化,相较于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固化的环氧树脂,(CH3CH2O)3SiCH2NHC3H6-POSS(T8)交联固化环氧树脂的5%失重温度提高50℃以上,残炭率提高20%以上,热稳定性提升。用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封端的甲基硅油对玻璃等无机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水接触角增大60°,表面疏水性增强。此外,本文将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封端的甲基硅油用于环氧树脂E44交联固化,相较于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固化的环氧树脂,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封端的甲基硅油交联固化环氧树脂的5%失重温度提高50℃以上,残炭率提高20%以上,热稳定性提升。上述三种化合物、γ-胺丙基烷氧基硅烷以及(CH3CH2O)3SiCH2NHC4H9分别对羟基硅油的交联固化结果表明,三种含有功能化结构的N取代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与(CH3CH2O)3SiCH2NHC4H9的乙氧基反应活性相似,均明显高于γ-胺丙基烷氧基硅烷。该结果与理论计算所反映的硅氧烷烷氧基水解反应的反应活性趋势较为一致。本文中,以理论计算方法对一系列γ型烷氧基硅烷、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包含所合成的四种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水解反应过程进行了模拟。以理论计算结果出发,制备了四种N取代的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并通过实验验证设计制备的四种N取代的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活性较高,与理论计算结果预期趋势较为一致。本文所制备的含有功能化结构的N取代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还可在材料中引入特定的功能化基团,实现交联固化、材料表面修饰及交联体系性能提升等应用功能。

王书丽[6](2021)在《含螺二(苯并环烷)结构的聚酰亚胺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膜分离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气体分离技术(吸附、低温蒸馏等),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无相变、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环保、化工、能源、医药等领域,可实现高效的氢气回收、空气分离、天然气脱硫、烯烃-烷烃分离等。膜分离技术的关键是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分离膜,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特别是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如良好的机械性能、优异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成为未来气体分离膜工业化应用的优选材料之一。传统的聚酰亚胺大多会因分子链间的紧密堆积导致气体渗透能力较低,气体渗透能力和选择性之间存在严重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这些问题可通过聚酰亚胺的结构设计进行改进。因此,本论文以聚酰亚胺为基体材料,通过分子设计引入非共平面的螺二(苯并环烷)结构来提高聚合物的自由体积和气体渗透能力,同时深入探究聚酰亚胺结构与分子堆积、气体分离等性能间的关系,从本质上阐明分子结构对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为优化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的性能特别是气体分离性能提供有效的参考。本论文首先合成了含螺二(苯并环戊烷)结构的二酚单体,通过亲核取代合成两种吡啶功能化的螺二(苯并环戊烷)二硝基单体,之后将二硝基单体还原为二胺单体。将所合成的两种二胺单体分别与三种二酐(6FDA、ODPA、BPADA)进行聚合制备六种吡啶功能化的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结果表明,六种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33-286℃,在450℃之前均没有发生任何的热分解,氮气气氛下800℃的残碳率为45-62%。所有的聚酰亚胺均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同时成功证明了将刚性结构、非共平面的螺二(苯并环戊烷)单元、大体积的取代基(如甲基、三氟甲基)引入到聚合物主链中能够打乱分子链的堆积、提高其自由体积,进而增加聚合物薄膜的气体渗透能力和气体分离性能。另外,大体积的取代基甲基引入到聚合物主链中有利于提高气体的分离能力。为了进一步研究取代基甲基位置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通过亲核取代反应、还原反应等方法制备了两种甲基在不同取代位置吡啶功能化的二胺单体,然后与6FDA和ODPA进行聚合制备四种聚酰亚胺。所制备的聚酰亚胺均能很好的溶解在常见的机溶剂中,证明其良好的溶解性。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亚胺环间位取代基甲基具有更高的键能,进而提高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气体分离结果表明,所有聚合物均具有较高的气体对选择性,CO2/CH4大于30,CO2/N2大于24,且甲基取代位置对柔性链聚合物气体渗透能力的影响比刚性链更明显,同时含6FDA二酐聚合物的气体分离性能均优于传统的聚合物。气体分离机理表明,聚合物薄膜的CO2/CH4分离行为主要遵循气体对的溶解选择性而非扩散选择性。再则,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整合到聚酰亚胺中能够明显提高气体分离性能,而取代基的种类对聚酰亚胺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通过经典的亲核取代和还原反应合成了三种不同取代基种类(苯环、吡啶环、甲基)含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的二胺单体,与刚性更大的6FDA二酐进行聚合制备螺二(苯并二氢吡喃)聚酰亚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溶解性、较高的分子量、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同时通过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两种方式分别获得聚酰亚胺的自由体积分数(FFV),并采用相邻平面的二面角理论对自由体积分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解释。此外,气体分离性能表明,相较于含联萘结构的聚合物,将非共平面的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引入到聚酰亚胺中,会引起更疏散的分子链堆积,展现更优的气体分离性能。气体分离机理研究表明,所制备的聚酰亚胺由于包含吡啶结构能够加强与酸性气体CO2的吸附作用,进而提高了CO2/CH4的溶解选择性和分离性能。此外,聚焦于取代基种类对含甲基取代螺二(苯并二氢吡喃)聚酰亚胺性能的影响,将四种不同种类的取代基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引入到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二酚单体中制备四种二硝基单体,通过还原反应合成了四种二胺单体,然后将其分别与6FDA二酐聚合制备四种聚酰亚胺。四种聚合物具有很好的溶解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在有序性方面,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聚合物晶胞的三维视图,能够明显发现其中的连续空腔,证明聚合物分子链的堆积较为松散。所得聚合物的气体分离性能表明,甲基取代基能够通过打乱聚合物链的堆积,提高薄膜的气体渗透能力,其N2、CH4、CO2的渗透能力分别提高71.6%、90.0%、61.8%,而甲氧基则在气体分子通道中形成障碍,进而提高气体对的选择性。通过对所得聚合物气体分离机理研究发现,聚合物包含苯环取代基时对CO2/CH4的分离主要遵循CO2/CH4扩散选择性,而包含吡啶环取代基时对CO2/CH4的分离主要遵循CO2/CH4溶解选择性。本论文通过将非共平面、扭曲的螺二(苯并环烷)结构和不同类别的取代基单元引入到聚合物中,制备一系列PIM-PIs。通过分子设计引入螺二(苯并环烷)结构来保证聚合物较高的自由体积,采用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聚合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合实验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了聚合所用的二酐结构、研究了取代基种类、位置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为制备高性能的聚酰亚胺功能性材料提供了理论支撑。

马正峰[7](2021)在《耐磨自润滑亲/疏水界面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润湿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特殊润湿现象对生物体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自然界中生物体表面的超亲水/超疏水等特殊润湿性可赋予其自清洁、减阻、减摩抗磨等功能,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在生产生活中,特殊浸润表面也被运用在各种设施和装备中以提高生产效率,如超疏水表面广泛应用于防污、减阻、防结冰、自清洁等领域,超亲水材料广泛应用于防雾、抗粘附、微流控、防污,油水分离等领域。现有的特殊润湿性界面构筑方法大多是基于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协同效应进行制备。然而,材料表面的微/纳米结构通常机械稳定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很难承受较大的机械摩擦、辐照等外界破坏,因此,提高特殊润湿界面的机械稳定性是特殊润湿性界面材料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本论文摒弃材料表面结构的影响,引入自润滑的概念在固体界面材料构筑亲疏水表面材料,通过提高材料表面自润滑性能的方式分别制备了两种机械耐磨性良好的疏水表面和两种功能化的耐磨自润滑亲水表面,包括刷状有机/无机杂化耐磨聚硅氧烷疏水表面、高抗磨有机/无机杂化全氟聚醚自润滑全疏表面、多功能一体化自润滑亲水防雾耐磨表面和基于多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耐磨亲水生物抗污表面等四种特殊润湿性界面,具体内容为:1、通过有机/无机杂化方式设计了一种类似于含液光滑表面(SLIPS表面)的光滑的自润滑聚硅氧烷疏水表面。将聚硅氧烷通过硅-氧化学键锚固到材料表面得到刷状结构的全疏表面,该表面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良好的透光性,可以排斥除硅油以外几乎所有液体,可以承受紫外线辐射、热溶剂浸泡、超声处理等各种外力破坏,同时在100 KPa压力下可以承受30000次以上摩擦循环。2、通过一步法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全氟聚醚耐磨自润滑表面,在上一章节基础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化学键合接枝了的全氟聚醚分子链。制备的全疏涂层具有高透光性,可以排斥几乎所有类型的液体,具有良好抗污性和抗指纹性能和低摩擦系数,在100 KPa压力下在空气和乙醇溶剂中可承受20万次摩擦循环。3、通过分子设计制备了多功能一体化的聚合物亲水防雾涂层材料,该涂层材料通过含亲水季铵盐离子和柔性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的共聚物和多官能度光固化单体形成交联网络。在空气中具有良好的润滑、防雾、抗静电和自润滑性能,在水中具有良好的自清洁、低摩擦、抗菌等性能。4、通过壳聚糖接枝亲水聚合物刷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梳状结构的“瓶刷”状聚合物,利用其与单宁酸的静电相互作用、氢键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等多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构筑了具有良好的水润滑性能、耐磨性能以及抗蛋白污染性能的亲水自润滑涂层。该涂层制备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透过光率,适用于多种材料基底,并适应于多种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环境,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郝孟娜[8](2021)在《环境友好型固体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环境问题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合成了两类环境友好型催化剂:碳/石墨相氮化碳(C/g-C3N4)和二氧化硅键载苯磺酸固体催化剂,分别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和苯基-二甲苯基乙烷合成。主要包括:1、以多胺桥联聚倍半硅氧烷(ABPS)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部分羟甲基化的二聚氰胺(DF)为碳源和氮源,通过原位法制备出ABPS-TEOS-DF凝胶,经高温焙烧得到SiO2/C/g-C3N4复合材料,后用HF酸刻蚀,得到C/g-C3N4复合材料。探究了ABPS与TEOS比例等制备条件对C/g-C3N4比表面积、碳含量以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I-IR)、热重(TG)分析、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元素分析、比表面积(BET)分析、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等对C/g-C3N4进行表征,并进行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MB)实验。结果表明,ABPS能充当起硬模板的作用,显着提高了C/g-C3N4的比表面积。在ABPS系列里,以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S)和二乙烯三胺(DETA)反应得到的多胺链(GD)为模板时,C/CN-GD-T-0.1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为146.23 m2·g-1,与前驱体相比,提高了6.77倍。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以GPTS和乙二胺(EDA)反应得到的多胺链(GE)为模板时,C/CN-GE-T-0.07对MB的降解速率常数最高,为0.0290 min-1,是前驱体的7.25倍。最后,对机理进行探究实验发现,空穴(h+)是降解MB的主要活性物质。2、以GPTS为硬模板,DF或二聚氰氨(DCDA)为前驱体,利用原位法制备出GPTS-DF和GPTS-DCDC凝胶,经焙烧、刻蚀等步骤得到C/g-C3N4复合材料。研究了GPTS用量等条件对样品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了FI-IR、XRD、BET、SEM、TG等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GPTS可以起到硬模板和碳源的双重作用。当DF、DCDA与GPTS摩尔比为4和9时,C/g-C3N4复合材料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为106.35和146.17 m2·g-1,分别是参照物的4.92倍和13.3倍。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在可见光照射60 min之内,C/CN-DFG-4和C/CN-DG-9复合材料对MB的降解效率达到95.7%和93.7%。3、以TEOS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ETOS)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苯功能化硅胶(Si O2-Ph),再经磺化反应,最终得到硅胶键载苯磺酸型催化剂(Si O2-Ph-SO3H)。研究了TEOS与PETOS比例对硅胶键载苯磺酸型催化剂比表面积、磺酸基含量等影响。对Si O2-Ph-SO3H进行了FI-IR、TG、SEM和BET等表征,并将其用于二甲苯与苯乙烯的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Si O2-Ph-SO3H-0.7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为612.29 m2·g-1。在最优条件下:反应温度为120℃,二甲苯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7:1,催化剂用量为2 wt%(总质量w/w),Si O2-Ph-SO3H-0.7催化合成苯基-二甲苯基乙烷的产率达到76.1%。

刘艳琳[9](2021)在《含羟基桥连聚硅氧烷涂层的制备及防腐蚀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腐蚀是各行业领域共同面临的问题,它不仅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运用涂层对金属进行预处理或直接保护是避免金属腐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众多保护涂层中,硅烷涂层具有经济、环保、操作简单、美观等优点,常被用于防腐蚀领域。传统的硅烷涂层是使用硅烷偶联剂作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使用硅烷偶联剂制备的涂层存在容易发生相分离、与金属基底结合力较弱、涂层致密性较差等问题。本论文提出一种采用有机桥连倍半硅氧烷作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化学法制备涂层的思路,以期获得防腐蚀性能更加优异的硅烷涂层。为进一步延长腐蚀介质在涂层中的扩散路径,经有机桥连倍半硅氧烷改性后的SiO2纳米粒子被引入至涂层中,即得含羟基桥连聚倍半硅氧烷/SiO2复合防腐蚀涂层。此外,为扩大涂层的应用领域,提高涂层的疏水性,将含氟硅烷引入到含羟基桥连聚倍半硅氧烷/SiO2复合涂层中,即得疏水型防腐蚀涂层。本论文具体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如下:(1)酸催化体系下,首先以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N-(3-三甲氧基硅基乙基)乙二胺(NTMDA)作为原料,通过环氧-胺基开环反应得到含羟基桥连硅烷前驱体GN,经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表征手段验证了桥连倍半硅氧烷GN分子的桥连结构。然后将前驱体GN在乙酸催化下制备溶胶,将其沉积在Q235钢片上获得酸催化含羟基桥连聚倍半硅氧涂层,并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涂层的防腐蚀性能进行评价。由于胶体老化时间不同,涂层结构中的Si-OH和Si-O-Si两种结构含量比例不同,因此该部分重点探究了胶体老化时间对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当胶体老化时间为4h时,涂层的动电位极化曲线拟合所得腐蚀电流最小仅为21.75 uA·cm-2,在低频0.01 Hz处的电化学交流阻抗相较于空白钢片高出1.5个数量级,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2)碱催化体系下,以(1)所制备的桥连倍半硅氧烷GN作为前驱体,以氨水作为催化剂制备溶胶,将其沉积在Q235钢片上获得碱催化含羟基桥连聚倍半硅氧涂层,并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涂层的防腐蚀性能进行评价,重点探究了胶体老化时间对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当胶体老化时间为4h时,涂层的动电位极化曲线拟合所得腐蚀电流最小仅为16.04uA.cm-2,在低频0.01 Hz处的电化学交流阻抗相较于空白钢片高出2.5个数量级。与乙酸催化体系相比,碱催化体系所制备涂层的防腐蚀性能更优异,因此,在后序研究中则选择向碱性体系中引入SiO2纳米粒子以进一步提高涂层的防腐蚀性能。(3)在复合涂层体系中,首先采用含羟基桥连倍半硅氧烷对SiO2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以增加纳米粒子与桥连硅烷溶胶的相容性,然后将其引入至(2)所制备的溶胶中进行复合,将其沉积在Q235钢片上获得含羟基桥连聚倍半硅氧/SiO2复合涂层,并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涂层的防腐蚀性能进行评价。SiO2纳米粒子的分散性直接影响涂层防腐蚀性能的优劣,因此,该部分重点考察了改性时间对复合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当改性时间为2天时,涂层的动电位极化曲线拟合所得腐蚀电流最小仅为2.83 uA·cm-2,在低频0.01 Hz处的电化学交流阻抗相较于空白钢片高出3.9个数量级,防腐蚀性能大幅度提高。(4)在疏水复合涂层体系中,向(3)所制备溶胶中引入含氟硅烷制备溶胶,将其沉积在Q235钢片上获得疏水型含羟基桥连聚倍半硅氧/SiO2复合涂层,并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涂层的防腐蚀性能进行评价,重点考察了含氟硅烷添加量对复合涂层疏水性与防腐蚀性的影响规律。当含氟硅烷添加量与前驱体GN的摩尔比为1:5时,涂层疏水性最强,疏水角为127°,相较于未添加含氟硅烷的复合涂层提高了 54°;动电位极化曲线拟合所得腐蚀电流最小为6.27uA·cm-2,在低频0.01 Hz处的电化学交流阻抗相较于空白钢片高出约2个数量级。与未经疏水处理的复合涂层相比,疏水性明显提高,防腐蚀性能下降。

张晓静[10](2021)在《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探究》文中提出水性聚氨酯(WPU)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材料,广泛地应用于黏合剂、涂料、油墨、生物医药等各个领域,但和常规的聚氨酯相比,水性聚氨酯经常表现出较低的耐水性和机械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拓宽。基于此,本文通过扩链剂分子设计、纳米杂化复合等方式设计了三种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以提高其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以丁香酚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合成了含有苯环和Si-O-Si链段的丁香酚基二酚(EUSi),使之与2,2-二羟甲基丙酸共同充当扩链剂,制得稳定的WPU乳液,考察EUSi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USi含量提高,乳液粒径不断增大,粒径分布变宽。当EUSi含量为3%时,材料的最大拉伸强度由未改性的6.2 MPa提高到22.4 MPa,水接触角从77.6°提高至103°,吸水率从31.3%降至7.6%,显示出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2)将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IPTMS)接枝到纤维素纳米晶(CNC)表面,制得硅改性纤维素纳米晶(ICNC)(T5%CNC为172.1℃,T5%ICNC为297.3℃),通过原位聚合方式进一步制得稳定的ICNC/WPU乳液。结果表明,ICNC可以改善WPU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当ICNC的添加量为2%时,样品的T5%从248.5℃提高至257.3℃,最大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为21.3 MPa和21.2 MPa,断裂伸长率为723.2%。此时样品的24h吸水率为11.6%。(3)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四羟基八苯基双层笼型聚倍半硅氧烷(DDSQ)。采用原位聚合和共混两种不同的方式将DDSQ引入到水性聚氨酯体系,进行纳米复合改性。探究DDSQ引入方式和含量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制得的样品在空气氛围下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而原位聚合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4)本文还对制得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在水性油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WPU制得的水性油墨的性能都能满足油墨的一般使用要求。ICNC/WPU制得的油墨样干燥速度最快,对PET基材附着牢度也高。

二、聚甲氧基硅氧烷及其功能化产物研究 Ⅰ.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甲氧基硅氧烷及其功能化产物研究 Ⅰ.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硅改性三聚氰胺海绵的制备及其在Cr(Ⅵ)吸附与油污分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常见重金属离子及油类污染物处理材料的特点
    1.3 三聚氰胺海绵
    1.4 有机硅改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含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
        1.4.2 含硅聚合物复合材料在废水净化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本论文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2章 三聚氰胺海绵的改性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和方法
        2.2.1 实验原料
        2.2.2 表征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MS-NH_2-PAS海绵的表征
        2.3.1 MS-NH_2-PAS海绵的结构分析
        2.3.2 MS-NH_2-PAS海绵的氮气吸脱附分析
        2.3.3 MS-NH_2-PAS海绵的热稳定性分析
        2.3.4 MS-NH2-PAS海绵的机械性能
        2.3.5 MS-NH_2-PAS海绵的荧光检测能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MS-NH_2-PAS海绵对Cr(Ⅵ)离子的吸附能力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Cr(Ⅵ)离子吸附实验
        3.2.2 pH、温度、原始浓度和接触时间的影响
        3.2.3 MS-NH_2-PAS改性海绵吸附六价铬离子的相关理论模型
        3.2.4 MS-NH_2-PAS改性海绵对六价铬离子的选择性吸附
        3.2.5 MS-NH_2-PAS改性海绵的可循环吸附性能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F-NH_2-PAS海绵对六价铬离子的吸附条件及吸附机理
        3.3.2 动力学吸附模型
        3.3.3 热力学吸附参数
        3.3.4 吸附等温线模型
        3.3.5 MS-NH_2-PAS改性海绵的吸附选择性和可循环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S-NH_2-PAS海绵的油水分离能力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MS-NH_2-PAS改性海绵表面的水接触角测试
        4.2.2 MS-NH_2-PAS改性海绵的吸油能力和油水分离测试
        4.2.3 MS-NH_2-PAS改性海绵的可循环使用性
        4.2.4 MS-NH_2-PAS改性海绵在实际水体中的应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S-NH_2-PAS改性海绵表面的水接触角
        4.3.2 油及有机溶剂的吸附和油水分离
        4.3.3 实际水体对MS-NH_2-PAS改性海绵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其他科研成果

(2)双功能基聚倍半硅氧烷/碳纳米管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碳纳米管
        1.2.1 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能
        1.2.2 碳纳米管的修饰方法
        1.2.3 碳纳米管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1.3 聚倍半硅氧烷
        1.3.1 聚倍半硅氧烷的结构和性能
        1.3.2 聚倍半硅氧烷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1.4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背景及论文提出
        1.4.2 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第2章 双功能基聚倍半硅氧烷/碳纳米管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合成路线
        2.2.3 磁性Fe_3O_4的制备
        2.2.4 CNTs-COOH的预处理
        2.2.5 CNTs-COOH@Fe_3O_4的制备
        2.2.6 CNTs-APTMS@Fe_3O_4的制备
        2.2.7 PSQ/CNTs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
        2.2.8 吸附功能基团的测定
    2.3 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复合材料的FT-IR分析
        2.4.2 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2.4.3 复合材料的TG分析
        2.4.4 吸附功能基团含量分析
        2.4.5 复合材料的VSM分析
        2.4.6 复合材料的XPS分析
        2.4.7 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2.4.8 复合材料的BET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功能基聚倍半硅氧烷/碳纳米管磁性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静态饱和吸附
        3.2.3 pH的影响
        3.2.4 吸附动力学
        3.2.5 吸附热力学
        3.2.6 吸附选择性
        3.2.7 吸附机理研究
        3.2.8 重复利用实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静态饱和吸附分析
        3.3.2 复合材料对Au(III)的吸附性能分析
        3.3.2.1 pH对吸附Au(III)性能的影响
        3.3.2.2 复合材料对Au(III)的吸附动力学
        3.3.2.3 复合材料对Au(III)的吸附热力学
        3.3.2.4 复合材料对Au(III)的吸附选择性
        3.3.2.5 复合材料对Au(III)的吸附机理
        3.3.2.6 复合材料对Au(III)的重复利用
        3.3.3 复合材料对Pt(IV)的吸附性能分析
        3.3.3.1 pH对吸附Pt(IV)性能的影响
        3.3.3.2 复合材料对Pt(IV)的吸附动力学
        3.3.3.3 复合材料对Pt(IV)的吸附热力学
        3.3.3.4 复合材料对Pt(IV)的吸附选择性
        3.3.3.5 复合材料对Pt(IV)的吸附机理
        3.3.3.6 复合材料对Pt(IV)的重复利用
        3.3.4 复合材料对Hg(II)的吸附性能分析
        3.3.4.1 pH对吸附Hg(II)性能的影响
        3.3.4.2 复合材料对Hg(II)的吸附动力学
        3.3.4.3 复合材料对Hg(II)的吸附热力学
        3.3.4.4 复合材料对Hg(II)的吸附选择性
        3.3.4.5 复合材料对Hg(II)的吸附机理
        3.3.4.6 复合材料对Hg(II)的重复利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附录 B 表征方法
致谢
作者简历

(3)基于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杂化多孔聚合物的制备策略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倍半硅氧烷及其杂化高分子
    1.2 OVS基杂化多孔聚合物的制备
        1.2.1 自由基聚合
        1.2.2 Friedel-Crafts反应
        1.2.3 Heck反应
        1.2.4 点击反应
        1.2.5 基于OVS衍生物的多孔聚合物
    1.3 SQs基多孔聚合物的应用
        1.3.1 吸附
        1.3.2 检测
        1.3.3 催化
        1.3.4 其他应用
    1.4 课题的提出及本论文拟开展的工作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本论文拟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阳离子聚合制备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孔聚合物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2.2.2 试剂的纯化及处理
        2.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2.2.4 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2.2.5 多孔聚合物CHPPs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时间对OVS阳离子聚合的影响
        2.3.2 溶剂对OVS阳离子聚合的影响
        2.3.3 反应温度对OVS阳离子聚合的影响
        2.3.4 CHPP的后功能化
        2.3.5 CHPPs的CO_2吸附性能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六苯基噻咯功能化的倍半硅氧烷基杂化荧光多孔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3.2.2 试剂的纯化及处理
        3.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3.2.4 多孔聚合物SHHPPs的合成
        3.2.5 金属离子检测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合成及结构表征
        3.3.2 热稳定性和形貌分析
        3.3.3 荧光性能
        3.3.4 孔性能分析
        3.3.5 CO_2吸附
        3.3.6 金属离子检测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梯形和笼形倍半硅氧烷的杂化纳米多孔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4.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4.2.3 多孔聚合物LCHPPs的合成
        4.2.4 LCHPPs的吸附实验
        4.2.5 LCHPPs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制备及表征
        4.3.2 LCHPPs的染料吸附
        4.3.3 金属离子吸附
        4.3.4 LCHPPs的循环利用性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三嗪功能化倍半硅氧烷基杂化多功能多孔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5.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5.2.3 多孔聚合物TSHPPs的合成
        5.2.4 光降解实验
        5.2.5 金属离子的吸附实验
        5.2.6 硝基芳烃的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制备及结构表征
        5.3.2 TSHPPs的形貌和热稳定性
        5.3.3 光学性质
        5.3.4 TSHPPs光催化降解染料
        5.3.5 金属离子吸附
        5.3.6 硝基芳香化合物的检测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发展概况
2 产品研发进展
    2.1 硅橡胶
        2.1.1 室温硫化硅橡胶
        2.1.2 热硫化硅橡胶
        2.1.3 加成型硅橡胶
    2.2 硅油
    2.3 硅树脂
    2.4 硅烷
    2.5 其它有机硅材料
    2.6 有机硅改性有机材料
        2.6.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2.6.2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2.6.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2.6.4 有机硅改性其它材料

(5)N取代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RO)_mSi(CH_2)_nY类硅烷
    1.3 α-取代基结构烷氧基硅烷
第二章 几种胺基类烷氧基硅烷水解活性的理论研究
    2.1 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
    2.2 密度泛函理论
    2.3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密度泛函(DFT)方法探究胺基类烷氧基硅烷中胺上不同取代基结构对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4 不同结构硅氧烷与水反应的反应机理
    2.5 不同结构硅氧烷与水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研究
    2.6 总结
第三章 α-(N-甲基-N-烯丙基)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与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3.2.3 α-(N-甲基-N-烯丙基)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
        3.2.4 α-(N-甲基-N-烯丙基)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结构中乙氧基反应活性的表征及应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α-(N-甲基-N-烯丙基)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结构表征
        3.3.2 α-(N-甲基-N-烯丙基)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结构中乙氧基反应活性表征结果及其在表面修饰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3-(N-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七异丁基POSS(T8)的制备与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4.2.3 1-(3-(N-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七异丁基POSS(T8)的合成
        4.2.4 1-(3-(N-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七异丁基POSS(T8)的乙氧基反应活性表征及其应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1-(3-(N-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七异丁基POSS(T8)的结构表征
        4.3.2 1-(3-(N-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七异丁基POSS(T8)的乙氧基反应活性表征及其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封端的甲基硅油的制备及应用以及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活性的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5.2.3 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封端的甲基硅油的合成
        5.2.4 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封端的甲基硅油的应用
        5.2.5 七种三烷氧基硅烷对羟基硅油的固化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封端的甲基硅油的结构表征
        5.3.2 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基封端的甲基硅油的应用
        5.3.3 七种三烷氧基硅烷对羟基硅油的固化表征及其结构中烷氧基反应活性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含螺二(苯并环烷)结构的聚酰亚胺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气体分离膜技术
        1.2.1 气体分离膜的定义及分类
        1.2.2 气体分离膜的发展历程
        1.2.3 气体分离膜的应用
    1.3 气体分离膜的分离机理
        1.3.1 气体在多孔膜中的分离机理
        1.3.2 气体在致密膜中的分离机理
    1.4 气体分离膜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性方法
        1.4.1 共混改性
        1.4.2 结构改性
    1.5 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
    1.6 本论文设计思想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 测试仪器与测试方法
第三章 吡啶功能化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吡啶功能化螺二(苯并环戊烷)二胺单体及聚酰亚胺的合成
        3.2.1 吡啶功能化螺二(苯并环戊烷)二胺单体的合成
        3.2.2 吡啶功能化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合成
        3.2.3 吡啶功能化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3.3 结果和讨论
        3.3.1 吡啶功能化螺二(苯并环戊烷)单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3.2 吡啶功能化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3.3 吡啶功能化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热性能
        3.3.4 吡啶功能化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溶解性能
        3.3.5 吡啶功能化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XRD测试
        3.3.6 吡啶功能化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自由体积分数
        3.3.7 吡啶功能化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薄膜的气体分离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甲基不同取代位置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甲基不同取代位置螺二(苯并环戊烷)二胺单体及聚酰亚胺合成
        4.2.1 甲基不同取代位置螺二(苯并环戊烷)二胺单体的合成
        4.2.2 甲基不同取代位置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合成
        4.2.3 甲基不同取代位置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4.3 结果和讨论
        4.3.1 甲基不同取代位置螺二(苯并环戊烷)单体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4.3.2 甲基不同取代位置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4.3.3 甲基不同取代位置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热性能
        4.3.4 甲基不同取代位置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溶解性能
        4.3.5 甲基不同取代位置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XRD测试
        4.3.6 甲基不同取代位置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自由体积分数
        4.3.7 甲基不同取代位置螺二(苯并环戊烷)聚酰亚胺的气体分离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含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含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二胺单体及聚酰亚胺的合成
        5.2.1 含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二胺单体的合成
        5.2.2 含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合成
        5.2.3 含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5.3 结果和讨论
        5.3.1 含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单体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5.3.2 含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5.3.3 含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热性能
        5.3.4 含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溶解性能
        5.3.5 含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XRD测试
        5.3.6 含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自由体积分数
        5.3.7 含螺二(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气体分离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含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含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二胺单体及聚酰亚胺的合成
        6.2.1 含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二胺单体的合成
        6.2.2 含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合成
        6.2.3 含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6.3 结果和讨论
        6.3.1 含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单体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6.3.2 含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6.3.3 含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热性能
        6.3.4 含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溶解性能
        6.3.5 含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XRD测试
        6.3.6 含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自由体积分数
        6.3.7 含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氮气吸附解吸附
        6.3.8 含螺二(3-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聚酰亚胺的气体分离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7)耐磨自润滑亲/疏水界面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润湿和特殊润湿现象
        1.1.2 界面润湿的基本理论
        1.1.3 特殊润湿性界面构筑方法
    1.2 特殊浸润性界面制备中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
        1.3.1 论文选题及构思
        1.3.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有机-无机杂化的刷状耐磨聚硅氧烷疏水表面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测试仪器
        2.2.3 实验内容
        2.2.4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2.3.2 材料形貌与基本性能
        2.3.3 材料表面润湿性及稳定性
        2.3.4 有机-无机杂化刷状聚硅氧烷全疏表面改性方法的普适性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高抗磨有机-无机杂化全氟聚醚自润滑全疏表面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测试仪器
        3.2.3 实验内容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3.3.2 材料形貌与基本性能
        3.3.3 材料表面润湿性及性能稳定性
        3.3.4 全氟聚醚抗磨自润滑涂层抗磨性能评价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功能一体化亲水防雾耐磨自润滑表面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测试仪器
        4.2.3 实验内容
        4.2.4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4.3.2 多功能一体化防雾耐磨涂层性能评价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多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亲水耐磨生物抗污表面
    5.1 引言
    5.2 实验内容
        5.2.1 实验试剂
        5.2.2 测试仪器
        5.2.3 材料制备
        5.2.4 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制备与表征
        5.3.2 性能评价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论文总结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环境友好型固体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环境友好型固体催化剂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2
        1.2.1 gC_3N_4的结构
        1.2.2 gC_3N_4的制备方法
        1.2.2.1 热聚合法
        1.2.2.2 溶剂热法
        1.2.2.3 微波辅助法
        1.2.2.4 化学气相沉积法
        1.2.3 g-C_3N_
        1.2.3.1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1.2.3.2 光解水制氢
        1.2.3.3光催化还原CO_2
        1.2.3.4 光催化杀菌
        1.2.4 g-C_3N_4材料的改性方法
        1.2.4.1 元素掺杂
        1.2.4.2 与半导体材料(或碳材料)复合
        1.2.4.3 结构调控
    1.3 环境友好型固体催化剂-固体酸
        1.3.1 沸石
        1.3.2 杂多酸
        1.3.3 离子交换树脂
        1.3.4 离子液体(ILs)
        1.3.5 固体超强酸
        1.3.6 硅基固体酸
    1.4 论文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2章 基于多胺桥联聚倍半硅氧烷硬模板法制备C/g-C_3N_4及其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2 C/g-C_3N_4的制备
        2.2.2.1 ABPS的制备
        2.2.2.2 DF的制备
        2.2.2.3 C/g-C_3N_4的制备
        2.2.3 C/g-C_3N_4的表征
        2.2.4 C/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g-C_3N_4的结构表征
        2.3.1.1 FI-IR分析
        2.3.1.2 XRD分析
        2.3.1.3 TG分析
        2.3.1.4 元素分析
        2.3.1.5 BET分析
        2.3.1.6 XPS分析
        2.3.1.7 SEM与 TEM分析
        2.3.1.8 UV-vis DRS分析
        2.3.1.9 PL分析
        2.3.2 光催化性能表征
        2.3.2.1 光催化活性测试
        2.3.2.2 光催化机理
        2.3.2.3 重复利用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倍半硅氧烷硬模板法制备C/g-C_3N_4及其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C/g-C_3N_4的制备
        3.2.3 C/g-C_3N_4的表征
        3.2.4 光催化性能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I-IR分析
        3.3.2 XRD分析
        3.3.3 TG分析
        3.3.4 元素分析
        3.3.5 BET分析
        3.3.6 SEM与 TEM分析
        3.3.7 UV-visDRS分析
        3.3.8 PL分析
        3.3.9 光催化活性测试
        3.3.10 光降解机理
        3.3.11 重复利用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氧化硅键载苯磺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催化剂的制备
        4.2.3 二氧化硅键载苯磺酸催化剂的表征
        4.2.4 二甲苯与苯乙烯的烷基化反应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表征
        4.3.1.1 FI-IR分析
        4.3.1.2 TG分析
        4.3.1.3 元素分析
        4.3.1.4 BET分析
        4.3.1.5 SEM分析
        4.3.2 催化性能评价
        4.3.2.1 TEOS与 PETOS比例的影响
        4.3.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4.3.2.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4.3.2.4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实验试剂和仪器
附录 B 表征方法
致谢
作者简历

(9)含羟基桥连聚硅氧烷涂层的制备及防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1.1 金属腐蚀的类型
        1.1.2 金属腐蚀防护的方法
    1.2 金属防腐蚀涂层的类型
    1.3 有机桥连聚倍半硅氧烷(BPSQ)简介
        1.3.1 有机桥连聚倍半硅氧烷(BPSQ)单体的合成方法
        1.3.2 有机桥连聚倍半硅氧烷(BPSQ)的合成方法
        1.3.3 有机桥连聚倍半硅氧烷(BPSQ)合成的影响因素
    1.4 有机桥连聚倍半硅氧烷(BPSQ)在金属防腐蚀领域的应用
        1.4.1 有机桥连聚倍半硅氧烷(BPSQ)涂层的防腐蚀机理
    1.5 纳米粒子在防腐蚀涂层领域的应用
        1.5.1 纳米粒子的种类与特点
        1.5.2 纳米粒子的改性
        1.5.3 纳米粒子的应用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2 酸催化体系下含羟基桥连聚倍半硅氧烷涂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桥连硅烷前驱体GN的合成
        2.2.3 桥连硅烷前驱体GN结构的表征
        2.2.4 桥连硅烷GN涂层的制备
    2.3 桥连硅烷GN涂层性能的测试方法
        2.3.1 SEM测试
        2.3.2 静态视频接触角测试
        2.3.3 电化学测试
        2.3.4 附着力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红外光谱表征
        2.4.2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2.4.3 涂层的浸润性分析
        2.4.4 涂层表面形貌及元素分布分析
        2.4.5 涂层的电化学分析
        2.4.6 涂层附着力的分析
        2.4.7 涂层防腐蚀机理的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碱催化体系下含羟基桥连聚倍半硅氧烷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碱催化下桥连聚半硅氧烷涂层的制备
    3.3 桥连聚半硅烷涂层性能的测试方法
        3.3.1 电化学测试
        3.3.2 静态视频接触角测试
        3.3.3 热稳定性测试
        3.3.4 附着力测试
        3.3.5 SEM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红外光谱表征
        3.4.2 附着力分析
        3.4.3 电化学分析
        3.4.4 浸润性分析
        3.4.5 热稳定性分析
        3.4.6 SEM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桥连聚倍半硅氧烷/SiO_2复合涂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改性纳米SiO_2的合成
        4.2.3 复合涂层的制备
        4.2.4 GNS溶胶的粒径、Zeta电位和微观形貌测试
        4.2.5 GNSc的热重测试
        4.2.6 电化学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N改性纳米SiO_2的化学结构分析
        4.3.2 GNS的DLS分析
        4.3.3 GNS的Zeta电位分析
        4.3.4 GNS的TEM分析
        4.3.5 复合涂层的SEM分析
        4.3.6 复合涂层的热稳定性分析
        4.3.7 复合涂层的AFM分析
        4.3.8 复合涂层的浸润性分析
        4.3.9 复合涂层的电化学分析
        4.3.10 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含氟硅烷改性桥连聚倍半硅氧烷/SiO_2涂层的制备及防腐蚀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2.2 含氟硅烷改性桥连聚倍半硅氧烷/SiO_2溶胶的制备
        5.2.3 含氟硅烷改性桥连聚倍半硅氧烷/SiO_2涂层的制备
    5.3 含氟硅烷改性桥连聚倍半硅氧烷/SiO_2涂层
        5.3.1 含氟硅烷改性桥连聚倍半硅氧烷/SiO_2结构表征
        5.3.2 静态接触角测试
        5.3.3 SEM测试
        5.3.4 电化学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含氟硅烷改性桥连聚倍半硅氧烷/SiO_2溶胶的结构表征
        5.4.2 含氟硅烷改性桥连聚倍半硅氧烷/SiO_2涂层的接触角
        5.4.3 含氟硅烷改性桥连聚倍半硅氧烷/SiO_2涂层的电化学分析
        5.4.4 含氟硅烷改性桥连聚倍半硅氧烷/SiO_2涂层的SEM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英文缩写及符号注释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性聚氨酯概述
        1.1.1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历程
        1.1.2 水性聚氨酯的组成
        1.1.3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1.2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1.2.1 交联改性
        1.2.2 纳米复合改性
        1.2.3 有机氟改性
        1.2.4 丙烯酸酯改性
        1.2.5 生物基聚氨酯
    1.3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1.3.1 水性聚氨酯的主要用途
        1.3.2 水性油墨连接料
    1.4 本文研究背景、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丁香酚基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探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原料
        2.2.2 丁香酚基二酚及其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2.2.3 仪器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EUSi的合成与表征
        2.3.2 EUSi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2.3.3 EUSi-WPU的乳液性能
        2.3.4 EUSi-WPU的XRD分析
        2.3.5 EUSi-WPU的热力学分析
        2.3.6 EUSi-WPU的动态力学性能
        2.3.7 EUSi-WPU的力学性能
        2.3.8 EUSi-WPU的耐水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硅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性能探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原料
        3.2.2 硅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3.2.3 仪器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NC/ICNC的合成与表征
        3.3.2 ICNC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3.3.3 ICNC/WPU的乳液性能
        3.3.4 ICNC/WPU的XRD分析
        3.3.5 ICNC/W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3.6 ICNC/WPU的热稳定性
        3.3.7 ICNC/WPU的力学性能
        3.3.8 ICNC/WPU的动态力学性能
        3.3.9 ICNC/WPU的耐水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倍半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原料
        4.2.2 DDSQ与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4.2.3 仪器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DSQ的制备及表征
        4.3.2 DDSQ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4.3.3 DDSQ/WPU的乳液性能
        4.3.4 DDSQ/WPU的XRD分析
        4.3.5 DDSQ/W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4.3.6 DDSQ/WPU的热稳定性
        4.3.7 DDSQ/WPU的力学性能
        4.3.8 DDSQ/WPU的动态热机械性能
        4.3.9 DDSQ/WPU的耐水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在水性油墨中应用的探究实验
    5.1 引言
    5.2 水性聚氨酯油墨的配制
        5.2.1 试剂与原料
        5.2.2 水性聚氨酯油墨的配制
        5.2.3 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细度
        5.3.2 抗粘连性
        5.3.3 耐水性
        5.3.4 初干性
        5.3.5 PET附着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聚甲氧基硅氧烷及其功能化产物研究 Ⅰ.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硅改性三聚氰胺海绵的制备及其在Cr(Ⅵ)吸附与油污分离中的应用[D]. 王淑贤.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双功能基聚倍半硅氧烷/碳纳米管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D]. 徐婷. 鲁东大学, 2021(12)
  • [3]基于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杂化多孔聚合物的制备策略及应用研究[D]. 杜雅静. 山东大学, 2021(11)
  • [4]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21(03)
  • [5]N取代α-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宋慈. 山东大学, 2021(12)
  • [6]含螺二(苯并环烷)结构的聚酰亚胺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研究[D]. 王书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7]耐磨自润滑亲/疏水界面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 马正峰. 兰州大学, 2021(09)
  • [8]环境友好型固体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D]. 郝孟娜. 鲁东大学, 2021(12)
  • [9]含羟基桥连聚硅氧烷涂层的制备及防腐蚀性能研究[D]. 刘艳琳. 陕西科技大学, 2021
  • [10]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探究[D]. 张晓静. 浙江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聚甲氧基硅氧烷及其功能化产物的研究Ⅰ.准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