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蚜的选育及其在农药生化筛选中的应用

桃蚜的选育及其在农药生化筛选中的应用

一、桃蚜的饲养及其在杀虫剂生测筛选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1](2021)在《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近年来新疆南部棉田害虫种类组成优势结构与种群消长规律发生了明显变化,棉蚜为害日趋严重。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是防治棉花蚜虫的两种主要措施。化学药剂防治棉蚜不仅可以杀死大部分棉蚜,而且会随时间推移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亚致死效应,同时基于食物链营养级上行级联效应势必对下一营养级的天敌生物产生影响。十一星瓢虫、大草蛉、棉蚜茧蜂是南疆棉田棉花蚜虫的主要天敌,对其取食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而产生的影响目前尚缺乏系统研究。通过研究三种杀虫剂不同亚致死浓度处理的棉蚜对其天敌的影响,对改善和提高棉蚜的化学防治以及协同生物防治防控棉蚜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本文内容,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棉田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根据三种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蚜酮对棉蚜的毒力最高,LC25值为0.16 mg/L,LC50值为0.46 mg/L;吡虫啉对棉蚜的毒力最低,LC25值为8.60 mg/L,LC50值为22.31 mg/L;三种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吡蚜酮>氟啶虫酰胺>吡虫啉。三种杀虫剂不同亚致死浓度均对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瓢虫科、草蛉科、蚜茧蜂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吡虫啉不同亚致死浓度随药剂浓度增加,对其天敌的影响越大。与吡虫啉LC25相比,吡虫啉LC50处理后,瓢虫科、蚜茧蜂科、草蛉科种群数量的明显降低。吡蚜酮LC25、LC50处理后,其天敌种群数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氟啶虫酰胺LC25、LC50处理后棉田天敌种群数量先下降后平缓而无增加趋势。2.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取食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的棉蚜,十一星瓢虫、大草蛉、棉蚜茧蜂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取食吡虫啉LC25和LC50处理的棉蚜后,十一星瓢虫幼虫发育历期较对照分别延长3.01 d和4.57 d;大草蛉取食吡虫啉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其1~2龄幼虫发育历期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分别延长0.91 d和0.88 d;棉蚜茧蜂寄生经吡虫啉LC25、吡虫啉LC50、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后的棉蚜对其幼虫的发育历期存在明显影响,分别比对照延长0.96 d、2.64 d、2.39 d。取食吡虫啉LC25和LC50处理的棉蚜后,十一星瓢虫产卵期分别较对照缩短2.56 d和3.46 d,其单雌产卵量分别较对照下降22.40%、32.45%,孵化率较对照分别下降9.57%、17.02%;大草蛉取食吡虫啉LC25、吡虫啉LC50、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其产卵期、产卵量、雌/雄成虫体重及孵化率均有显着影响,其中取食吡虫啉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其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其产卵期缩短了5.54 d,产卵量减少104.2粒/雌;十一星瓢虫和大草蛉取食吡蚜酮亚致死剂量处理的棉蚜,其产卵量、卵孵化率等下降不明显。3.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控害功能的影响饲喂吡虫啉和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十一星瓢虫1、4龄幼虫日最大理论捕食量的影响最大,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7头、2.33头、13.25头、7.01头。饲喂吡虫啉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十一星瓢虫3龄幼虫捕食反应功能相关参数的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其瞬时攻击率降低了0.1192,处理时间从0.0085 d延长至0.0099 d,日最大理论捕食量减少了16.64头。饲喂吡虫啉LC50和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大草蛉1龄幼虫捕食反应功能相关参数的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其瞬时攻击率分别降低了0.1070、0.1459,处理时间分别从0.0360 d延长至0.1102 d、0.0841 d,日最大理论捕食量分别减少了18.71头、15.89头。饲喂吡虫啉LC25和吡虫啉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大草蛉2龄幼虫处理时间及日最大理论捕食量的影响最大。当寄主为吡虫啉LC50、吡蚜酮LC50、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的棉蚜后,与对照相比,棉蚜茧蜂瞬时攻击率分别下降了0.3191、0.1920、0.2448;处理时间从0.0057 d分别延长至0.0075 d、0.0066 d、0.0070 d;最大理论寄生量减少了42.11头、23.92头、32.58头。4.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以吡虫啉和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后的棉蚜为食物,对天敌体内Car E的活性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取食/寄生经氟啶虫酰胺LC25处理的棉蚜后,对其天敌体内Car E的活性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十一星瓢虫、大草蛉、棉蚜茧蜂取食/寄生经吡虫啉LC25和吡蚜酮LC25处理的棉蚜后,体内CYP450活性明显提高。取食/寄生经吡虫啉LC50和氟啶虫酰胺LC25、LC50处理的棉蚜后,天敌体内CYP450活性差异均不显着。三种天敌取食/寄生经较高亚致死浓度的吡虫啉和氟啶虫酰胺处理的棉蚜后,其体内GSTs活性均受到抑制。

曾晓春[2](2021)在《棉蚜P450和UGT介导溴氰虫酰胺抗性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棉蚜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的农业害虫,对棉花等经济作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对棉蚜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杀虫剂的长期应用使棉蚜对传统杀虫剂都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溴氰虫酰胺是第二代鱼尼丁受体激活剂类杀虫剂,因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可用来防治抗性棉蚜。本论文通过增效剂实验和解毒酶活性测定初步评估棉蚜P450和UGT基因是否参与溴氰虫酰胺抗性的形成。进一步运用RNAi技术和转基因果蝇技术验证棉蚜对溴氰虫酰胺产生抗性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实验室通过连续筛选,获得抗性倍数为23.58倍的溴氰虫酰胺抗性品系棉蚜(CyR)。胡椒基丁醚(PBO)、5-硝基尿嘧啶(5-Nul)和磺吡酮(Sul)能够显着增加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增效比分别为3.40倍、2.51倍和2.35倍。且PBO、5-Nul和Sul能够显着增加α-氯氰菊酯敏感性,增效比分别为24.47倍、7.94倍和7.02倍。与敏感品系(SS)相比,CyR品系棉蚜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活性是SS品系的2.42倍,而以乙酸-2-萘酯为底物的Car E活性和GSTs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以乙酸-1-萘酯为底物的Car E活性低于SS品系,结果表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可能参与溴氰虫酰胺的解毒代谢。qRT-PCR结果显示,相对于SS品系,CYP380C6、CYP6CY7、CYP6CY21、CYP4CJ1、UGT344B4、UGT344M2、UGT344D6和UGT341A4在CyR品系棉蚜中过表达,分别是SS品系的2.38倍、2.60倍、3.64倍、3.15倍、2.45倍、4.97倍、1.74倍和2.79倍。组织特异性表达显示,CYP6CY7和UGT344B4在中肠组织中显着高表达,表达量分别是身体组织的3.05倍和8.22倍。利用RNAi技术将P450家族第3分支和第4分支中过表达的CYP380C6、CYP6CY21、CYP6CY7、CYP6DC1和CYP4CJ1沉默,棉蚜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显着上升18.07%、15.68%、15.27%、20.00%和22.07%,表明CYP380C6、CYP6CY21、CYP6CY7、CYP6DC1和CYP4CJ1与棉蚜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相关。应用转基因果蝇技术,成功构建UAS-CYP380C6、UAS-CYP6CY7、UAS-CYP6CY21、UAS-CYP6DA2、UAS-CYP4CJ1、UAS-UGT344B4、UAS-UGT344M2、UAS-UGT344D6和UAS-UGT341A4转基因果蝇品系。将转基因果蝇品系与工具果蝇品系(y w;Esg-Gal4 UAS-GFP/Cy O)杂交,激发P450和UGT基因在果蝇中肠组织特异性过表达,胃毒生物测定表明,与转基因亲本果蝇相比,使目的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品系Esg>CYP380C6、Esg>CYP6CY7、Esg>CYP6CY21、Esg>CYP4CJ1、Esg>UGT341A4、Esg>UGT344B4和Esg>UGT344M2对溴氰虫酰胺的耐药性分别提高了5.25倍、3.88倍、2.46倍、1.55倍、1.67倍、2.55倍和3.30倍。过表达的转基因品系Esg>CYP380C6、Esg>CYP6CY7、Esg>CYP6CY21、Esg>UGT344B4和Esg>UGT344M2对α-氯氰菊酯的耐药性分别提高了4.36倍、3.71倍、4.31倍、4.71倍和5.06倍。将转基因果蝇品系与工具果蝇品系(y w;Act5C-Gal4/Cy O)杂交,启动目的基因在果蝇身体组织过表达,点滴生物测定结果显示,过表达的转基因品系Act5>CYP380C6、Act5>CYP6CY21、Act5>CYP4CJ1、Act5>UGT344B4、Act5>UGT344M2和Act5>UGT341A4对溴氰虫酰胺的LD50值是转基因亲本果蝇的4.38倍、1.61倍、2.42倍、3.57倍、3.10倍和2.13倍。过表达的转基因品系Act5>CYP380C6、Act5>CYP6CY7、Act5>CYP6CY21、Act5>UGT341A4和Act5>UGT341M2对α-氯氰菊酯的LD50值是转基因亲本果蝇的2.41倍、2.13倍、3.00倍、2.39倍和1.67倍。两种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棉蚜体内P450和UGT基因过表达赋予溴氰虫酰胺抗性和α-氯氰菊酯交互抗性。上述研究结果验证了过表达P450和UGT基因参与棉蚜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解毒。抗药性机制研究结果对于全面理解棉蚜对溴氰虫酰胺抗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刘娇[3](2020)在《飞蝗细胞色素P450的杀虫剂代谢解毒特性及其表达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喜食多种农作物,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目前,高密度蝗灾的防治仍然依赖于大量化学杀虫剂的施用。杀虫剂的大规模、高频率施用又会带来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包括昆虫抗药性的产生及农业环境污染等。研究表明,导致害虫抗药性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害虫体内解毒酶解毒能力的增强。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P450)是昆虫体内重要的解毒酶系之一,由多个基因编码,在昆虫对包括多种化学杀虫剂在内的内源和外源化合物代谢解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飞蝗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转录组数据库的积累,越来越多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被克隆。迄今为止,飞蝗中至少已有78个P450基因被克隆并命名,面对如此庞大数目的P450基因,对各个基因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的解析成为P450研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课题组前期通过RNAi结合杀虫剂生测实验,发现一些可能参与杀虫剂解毒的P450基因,但鉴于虫体内环境的复杂性和RNAi技术的局限性,从蛋白水平对P450的生化特性和解毒机制的解析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P450蛋白表达具有精密复杂的调控机制,以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因此,深入了解其调控机理对揭示P450的诱导机制及害虫抗药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飞蝗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蛋白含量及其对底物和化学杀虫剂代谢活性比较对飞蝗5龄若虫4种主要解毒组织器官(中肠、胃盲囊、马氏管和脂肪体)中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蛋白含量和酶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胃盲囊中微粒体P450蛋白含量最高,其次是中肠和马氏管。脂肪体中微粒体P450含量最低,却表现出较高的芳环羟基化(aromatic hydroxylation)、O-脱烷基化(O-dealkylation)和脱苄基化(O-dearylation)活性。尽管胃盲囊中细胞色素P450蛋白含量最高,但对7种检测底物中的6种都显示出较低的酶活性。此外,中肠、胃盲囊和脂肪体可以显着代谢两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溴氰菊酯和氟氨氰菊酯),然而,对其他4种杀虫剂(马拉硫磷、毒死蜱、西维因和烯虫酯)则没有明显的代谢活性。由此可见,昆虫P450酶活性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和底物选择性。此外,研究结果还提示我们,仅根据总微粒体P450蛋白含量预测其酶活性是不全面的;2、重组飞蝗CYP6FD1蛋白对模式底物及杀虫剂的代谢研究通过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成功表达飞蝗CYP6FD1(LmCYP6FD1)和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LmCPR)。测定了重组蛋白对6种模式底物(Luciferin-H、Luciferin-Me、Luciferin-Be、Luciferin-PFBE、Luciferin-CEE和7-ethoxycoumarin)和4种杀虫剂(溴氰菊酯,毒死蜱、西维因和烯虫酯)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LmCYP6FD1可以催化7-ethoxycoumarin和Luciferin-Me的脱烷基化反应,但未检测到对其他萤光素底物的活性。此外,重组LmCYP6FD1可有效催化溴氰菊酯氧化为羟基溴氰菊酯,且反应过程具有时间依赖性。3、飞蝗CYP6FE1蛋白重组表达及其杀虫剂代谢功能研究采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成功表达飞蝗CYP6FE1(LmCYP6FE1)和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LmCPR)。测定了重组蛋白对6种模式底物(Luciferin-H、Luciferin-Me、Luciferin-Be、Luciferin-PFBE、Luciferin-CEE和7-ethoxycoumarin)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重组CYP6FE1对几种模式底物均未出现可检测到的活性。鉴于P450对底物的高度选择性,且重组蛋白具有典型的P450吸收峰,通过HPLC技术检测了重组蛋白对5种杀虫剂(溴氰菊酯、毒死蜱、西维因、烯虫酯和吡虫啉)的代谢,发现重组LmCYP6FE1可以催化吡虫啉代谢,进一步通过质谱技术对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发现重组LmCYP6FE1可以将吡虫啉代谢,转化为羟基吡虫啉。4、飞蝗细胞色素b5分子特性及其在P450介导的氧化反应中的功能研究基于飞蝗录组数据库,通过RT-PCR技术克隆获得飞蝗Cyt-b5(LmCyt-b5)全长cDNA序列,并经测序进行验证。对其氨基酸聚类分析结果表明,LmCyt-b5与蜚蠊目的Cyt-b5聚为一枝。定量分析结果表明,LmCyt-b5在飞蝗卵巢、马氏管、中肠、胃盲囊和脂肪体中高表达。沉默LmCyt-b5表达后,飞蝗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未出现明显变化。干扰LmCyt-b5或同时干扰LmCyt-b5和LmCPR基因表达后,飞蝗总微粒体蛋白对底物7-ethoxycoumarin(7-EC)的催化活性未出现明显改变。然而,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LmCyt-b5与LmCYP6FD1和LmCPR共表达时,可显着提高重组LmCYP6FD1对底物7-EC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LmCyt-b5在LmCYP6FD1对7-EC的催化反应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5、转录因子CncC对飞蝗杀虫剂解毒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克隆获得飞蝗CncC(LmCncC)全长cDNA序列,进一步沉默飞蝗CncC基因表达后,结合杀虫剂生物测定实验,发现干扰LmCncC基因表达后,飞蝗对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增加。为进一步解析CncC通过调控哪些解毒基因表达,从而导致杀虫剂敏感性增加。本文对注射dsCncC和dsGFP的样品进行比较转录组测序,筛选到与解毒相关的9个下调表达基因,包括5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6FD1、CYP6FD2、CYP6FE1、CYP6HL1和CYP6MU1)和4个UGT(UGT392A1、UGT392A2、UGT392B1和UGT392C1)基因。对上述基因进行测序验证后,通过RNAi结合杀虫剂生测实验,分析其在溴氰菊酯和吡虫啉解毒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沉默LmCYP6FD1和LmUGT392C1基因表达后,飞蝗若虫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增强;沉默LmCYP6FE1和LmUGT392C1基因表达后,飞蝗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增强。由此推测,飞蝗CncC通过调控上述基因的表达,参与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代谢。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从蛋白水平对飞蝗主要解毒组织器官中微粒体P450的生化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接着以两个CYP6家族细胞色素P450为代表,借助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重组P450蛋白,并对其酶活特性和杀虫剂代谢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从解毒基因重要转录调控因子CncC入手,研究了其对杀虫剂的响应及对解毒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将为今后深入开展飞蝗P450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蛋白生理生化特性及杀虫剂代谢解毒机理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刘策[4](2020)在《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的复配增效及可湿性粉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危害农林植物的重要害虫,由于传统化学防治带来的烟粉虱抗药性及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利用球孢白僵菌防治烟粉虱逐渐成为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重点,但是杀虫潜伏期长、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等缺点限制了其发展。对白僵菌进行菌药复配或者剂型化处理,是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潜在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采用喷雾法测定出球孢白僵菌Bb13菌株对烟粉虱的LC50为2.197×105个孢子/m L,该菌株对烟粉虱的毒力较高,可以进行复配剂的研制。2.化学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Bb13菌株的生物相容性测定:在致死浓度、亚致死浓度和次亚致死浓度3个浓度梯度下,测定了11种化学杀虫剂与Bb13菌株的生物相容性,其中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丁醚脲悬浮剂、10%虫螨腈悬乳剂对球孢白僵菌Bb13菌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小,可以与球孢白僵菌进行复配研究。3.联合毒力及增效组合的筛选:其中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单剂对烟粉虱的LC50最小,为12.26mg/L。并且球孢白僵菌Bb13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的复配剂对烟粉虱的生物防治在各体积配比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最高为198.10。因此,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与球孢白僵菌Bb13复配剂对烟粉虱的生物防治具有更好的增效作用。4.理论最优复配模式的计算:计算出球孢白僵菌Bb13菌株在复配剂中的质量分数K,再通过反正弦公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后可知:浓度为2.197×105个孢子/m L的球孢白僵菌Bb13与浓度为12.26mg/L的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的理论最优配比为体积比1:0.8353,此时共毒系数最高为201.77。5.理论最优复配剂对烟粉虱的温室防治效果:LC50浓度下的的球孢白僵菌Bb13单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单剂以及二者理论最优配比的复配剂对烟粉虱均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其中复配剂的毒力明显高于单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顺序为:理论最优配比复配剂>LC50剂量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LC50剂量球孢白僵菌Bb13单剂。可以认为理论最优复配模式的复配剂对烟粉虱的防治具有增效作用。6.可湿性粉剂配方筛选与质量指标测定:通过液固双相发酵法收获球孢白僵菌Bb13菌株的孢子粉进行可湿性粉剂配方的研制。通过对载体、润湿剂、分散剂、紫外保护剂种类和含量的筛选,并按照理论最优复配模式计算出杀虫剂的添加比例,最终确定了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的配方为:25%孢子粉、润湿剂5%拉开粉BX、分散剂5%木质素磺酸钠、紫外保护剂0.3%黄原胶、11.6%噻虫嗪、载体53.1%膨润土。按照国家标准对可湿性粉剂进行质量指标测定:可湿性粉剂含孢量为2.75×1010个孢子/g,活孢率为93.58%,润湿时间为86.4s,悬浮率为90.21%,细度为96.32%(200目标准筛),含水量为1.76%,p H为6.7。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7.可湿性粉剂的室内毒力测定:将可湿性粉剂对烟粉虱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其对烟粉虱的LC50为1.02×105个孢子/m L,1×108个孢子/m L浓度下的LT50为2.81d,对于烟粉虱侵染的致死性和速效性较好。

刘艳[5](2020)在《黏虫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解毒功能研究》文中指出羧酸酯酶是昆虫的三大解毒酶之一,在昆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农业害虫,一旦大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在黏虫转录组库中筛选出12条羧酸酯酶基因序列,对基因序列进行了验证。通过杀虫剂处理,荧光定量检测筛选出表达量显着提高的基因进行下一步的详细研究。对筛选出的基因进行时空表达和药剂影响研究。然后使用RNA干扰,对筛选出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检测干扰不同时间的基因沉默效率,并测量干扰后黏虫体内羧酸酯酶的总活性变化以及干扰后杀虫剂对黏虫的杀虫活性。得到的研究成果如下:(1)本研究获得12条羧酸酯酶基因c DNA全长序列。它们均具有羧酸酯酶基因的两个保守结构域:羧酸酯酶丝氨酸活性中心F/Y-G-G-D/N-x(3)-V/I-T/V-L/I/V-x-G-x-S-A/G-G;二硫键形成的活性位点E-D-C-L-x-A/L/I/V-N-V/I-Y-x-P。在NCBI上进行登录,分别命名为Ms Car E1-12,取得的登录号分别为MK440541-MK440552。它们的长度分别为1623、2683、1865、1811、2200、2281、2299、1851、1882、1961、1782和1824 bp,分别包含长度为1365、2250、1740、1665、1644、1767、1665、1608、1665、1623、1665和168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54、749、579、554、547、588、554、535、554、540、554和562个氨基酸。氨基酸的等电点分别为5.41、4.72、6.24、4.95、4.70、6.06、5.69、5.73、5.22、7.96、5.13和5.15,分子量分别为51.196、83.919、65.435、62.918、61.713、63.241、62.113、59.816、62.706、60.417、61.603和62.837 k Da。(2)两种杀虫剂LD50剂量处理后,各个基因的表达存在显着差异。使用LD50的20%氯虫苯甲酰胺诱导后,Ms Car E1、Ms Car E3、Ms Car E4、Ms Car E7、Ms Car E8和Ms Car E12六条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其中Ms Car E3和Ms Car E4表达量上调最显着。使用LD50的5%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后,Ms Car E5、Ms Car E8和Ms Car E10三条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上调,而Ms Car E5和Ms Car E10的表达量上调最显着。综上结果,筛选出Ms Car E3、Ms Car E4、Ms Car E5和Ms Car E10四条基因进行后续研究。(3)Ms Car E3、Ms Car E4、Ms Car E5和Ms Car E10四条基因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显着差异。Ms Car E3在成虫期表达量高于幼虫期和蛹期,幼虫期在3龄的表达量最高,5龄幼虫中的表达量最低。Ms Car E4从1龄到4龄表达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4龄的表达量最高,约为1龄表达量的78.2倍,4龄表达量与6龄表达量没有差异显着性,在成虫阶段的表达量最低。Ms Car E5在预蛹期的表达量最低,但与成虫阶段和蛹期的表达量没有显着性差异,在5龄的表达量相对最高。Ms Car E10在5龄的表达量最高,在预蛹期的表达量相对最低。Ms Car E3在体壁中表达量最高,在后肠的表达量最低。Ms Car E4在唾腺中表达量最高,与体壁中的表达量不存在差异显着性,在中肠中表达量相对最低。Ms Car E5在唾腺中的表达量相对最低,在中肠表达量最高,为唾腺表达量的223.0倍。Ms Car E10在体壁中的表达量最高,是表达量最低的唾腺中的75.8倍,与前肠表达量没有差异显着性。(4)不同剂量的杀虫剂处理4龄第一天幼虫不同时间,Ms Car Es基因表达量存在显着性差异。20%氯虫苯甲酰胺LD10诱导,Ms Car E3基因处理48 h开始诱导,而Ms Car E4基因则在处理24 h就开始诱导,并且诱导效果持续到48 h。LD30处理,Ms Car E3基因表达量先不变后诱导,处理24-48 h有诱导作用,Ms Car E4基因只在24 h时表达量被诱导。LD50剂量处理与LD30处理相同,Ms Car E3基因表达量在24-48 h表达受诱导,Ms Car E4只有处理24 h诱导。LD70处理,Ms Car E3基因表达量先不变后诱导,处理6 h开始诱导,诱导效果持续到48 h,而Ms Car E4基因的表达一直被抑制。结果显示,Ms Car E3基因受剂量高杀虫剂处理的诱导作用更明显,而对于Ms Car E4基因则是低剂量杀虫剂诱导更强。5%高效氯氟氰菊酯LD10处理,Ms Car E5基因表达量处理24 h开始诱导,诱导作用持续到48 h,而Ms Car E10基因表达量只有处理24 h被诱导。LD30处理,Ms Car E5基因表达量先不变后诱导,处理24和48 h有诱导作用,Ms Car E10基因与LD10处理时情况相同,只有处理24 h表达量被诱导。LD50处理,Ms Car E5和Ms Car E10基因表达情况与LD30剂量处理情况相同。LD70处理,Ms Car E5基因表达量一直被抑制,而Ms Car E10基因表达量先被诱导后不变,3-12 h表达量被诱导。结果显示低剂量对Ms Car E5基因的诱导作用更强,而Ms Car E10基因则是高剂量对其诱导作用更强。(5)RNA干扰成功抑制了Ms Car Es的表达。单条基因干扰时,处理组Ms Car E3基因表达量在注射12 h和24 h后显着被抑制,12 h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82.8%。Ms Car E4基因的表达量在注射后3 h和6 h显着被抑制,注射后6 h抑制率最高,为90.2%。Ms Car E5表达量注射后48 h内均呈抑制趋势,但注射后3 h,抑制效果最好。Ms Car E10的表达量在注射后6 h和12 h被抑制,干扰6 h抑制率最高。而混合干扰时,发现Ms Car E3只在干扰后3 h表达量被抑制,抑制率为50.0%。Ms Car E4基因表达量在注射后12 h内均被抑制,但在注射后3 h抑制效果最好。Ms Car E5基因在注射后12 h内表达量均被抑制,与单基因干扰情况相同,3 h干扰效果最好。Ms Car E10在注射6 h后被抑制。(6)RNA干扰Ms Car E5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黏虫的杀虫活性显着提高约25-30%。注射si RNA3、si RNA4及两者混合物的幼虫,羧酸酯酶活性未降低反而有升高的现象。而用LD50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RNA干扰后的幼虫,发现注射si RNA3及si RNA4幼虫与对照相比死亡率降低,而注射两者混合物的幼虫在处理24 h后的死亡率也低于对照组。注射si RNA5和si RNA5、si RNA10混合物的幼虫在处理3-12 h后体内的羧酸酯酶的活性显着降低,而注射si RNA10的幼虫只有在注射12 h时羧酸酯酶的活性显着降低。用LD50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RNA干扰后的幼虫发现,注射si RNA5及两者混合物的幼虫死亡率显着上升,并且在处理后24 h,混合干扰效果更好,死亡率提高约30%。本试验为深入了解黏虫羧酸酯酶提供理论依据,为分析羧酸酯酶功能和了解黏虫抗药性机制奠定了基础。

苏兴华[6](2019)在《白纹伊蚊的杀虫剂抗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白纹伊蚊是最具侵袭性的蚊种,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其能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等疾病,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目前清除幼虫孳生地和使用杀虫剂进行消杀是控制白纹伊蚊的主要手段。随着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白纹伊蚊是否对杀虫剂尤其是最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白纹伊蚊杀虫剂抗性产生的规律和机制是什么?如何进行白纹伊蚊的抗性监测和管理?这些科学问题的回答对于白纹伊蚊这一重要媒介蚊虫及其传播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通过建立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的实验室抗性品系,阐明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产生规律和机制;通过对现场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种群的抗性调查和机制研究,了解野外白纹伊蚊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变化规律和发生机制;通过对现场蚊媒控制药械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抗性蚊虫的增效剂处理,分析白纹伊蚊抗性产生的原因和对策,为白纹伊蚊杀虫剂抗性管理提供科学指引。方法:实验室研究方面,对白纹伊蚊敏感种群施加溴氰菊酯作为筛选压力,通过幼虫浸渍法和WHO成蚊生测筒接触法测定每代种群的溴氰菊酯抗性水平,直至建立实验室溴氰菊酯抗性种群。在筛选过程中分别利用PCR技术和增效剂协同研究,对种群kdr突变和代谢酶活性在抗性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测定。在筛选得到抗性种群后,通过生命表分析和种群繁殖力分析对抗性种群所伴随的适合度代价进行分析。现场研究方面,于2015到2017年间采集广州市四个区野外白纹伊蚊种群样本,并通过幼虫浸渍法和WHO成蚊生测筒接触法对常用的针对幼虫和成蚊的杀虫剂分别进行抗药性测试,以获得当地种群抗药性现状和变化情况。同时利用PCR技术和增效剂协同研究对获得的现场抗性种群进行kdr突变和代谢酶活性检测。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州市四区公共卫生领域所使用的杀虫剂进行调查,并结合当地白纹伊蚊抗药性现状进行杀虫剂抗药性的对策研究,为杀虫剂管理提供帮助。结果:经过24代筛选后获得了实验室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种群,种群半数致死浓度由0.002mg/L提高到0.033mg/L,成蚊生测死亡率由100%降低到81.2%,筛选过程中种群抗性水平呈现了由慢到快的发展趋势。检测到F1534S突变(TTC-TCC),其在种群抗性出现的早期(筛选第6代)即出现,且其在种群中的频率随抗性水平的升高同步增加(由0%增加到47.06%),二者显着相关。代谢酶活性在种群处于较低抗性水平时与溴氰菊酯抗性无显着关联,但在种群抗性升高到16.5倍抗性倍数时,P450单加氧酶系(P450s)活性与种群溴氰菊酯抗性显着相关。种群对溴氰菊酯抗性的产生伴随着适合度代价的出现,导致抗性种群的繁殖力显着低于敏感种群。筛选过程中,种群对氯菊酯和吡丙醚等杀虫剂产生了交互抗性。在2017年时,广州市白纹伊蚊野外种群除对马拉硫磷、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和氟铃脲仍敏感外(成蚊生测死亡率>98%,幼虫生测抗性倍数<5),对其余常用的幼虫和成蚊杀虫剂均产生了抗性(成蚊生测死亡率<90%或幼虫生测抗性倍数>5)。从2015年到2017年广州市白纹伊蚊野外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迅速产生和增加,溴氰菊酯成蚊生测平均死亡率由95.3%降低到31.2%,氯菊酯成蚊生测平均死亡率由98.6%降低到55.8%。同时检测到F1534S突变(TTC-TCC)和F1534L突变(TTC-CTC)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DDT)抗性显着相关,P450s活性与溴氰菊酯抗性显着相关。在广州地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使用最多的为Ⅰ型的氯菊酯和Ⅱ型的高效氯氰菊酯)是最常用的成蚊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主要为双硫磷和倍硫磷)是使用最多的杀幼虫剂。城市地区的消杀频率远高于农村地区,从化区很少进行规律的消杀,各区中进行成蚊消杀的频率一般远高于幼虫消杀。在并未发现吡丙醚使用的情况下,广州市野外白纹伊蚊种群对吡丙醚产生了抗性。结论:首次阐明了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抗性产生的规律和机制:F1534S突变与白纹伊蚊的抗性产生显着相关,且主要在抗性产生的早期起作用,其突变频率与抗性水平同步升高;F1534L突变和P450s活性与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的产生也显着相关,但主要在种群处于较高的抗性水平时起作用。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的产生伴随着以种群繁殖力降低为特点的适合度代价。揭示了广州市白纹伊蚊野外种群已对常用的大部分杀虫剂产生了抗性,且抗性水平从2015到2017年间发生了快速增长。在白纹伊蚊中首次发现溴氰菊酯和吡丙醚之间存在交互抗性。提出了采用马拉硫磷和Bti或氟铃脲的杀虫剂组合分别进行成蚊和幼虫消杀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杀虫剂使用方案。

韩志慧[7](2019)在《玫烟色棒束孢IF-1106代谢蛋白粗提物的杀虫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是一类可应用于生物防治的重要虫生真菌,其生长代谢过程产生的毒素物质是昆虫致病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分离、提取及其活性研究有助于阐明菌株对昆虫的致病机理,同时也是扩展其药用价值的基础。本研究从玫烟色棒束孢IF-1106培养液中提取蛋白粗提物,通过3种生测方法测定了其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杀虫活性,并观察了桃蚜血腔血细胞数目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从玫烟色棒束孢IF-1106培养液中提取蛋白粗提物。血腔注射法和人工饲喂法对桃蚜成虫的杀虫活性显着高于表皮接触法。桃蚜经过血腔注射和饲喂处理后,体内变黑,有些胸部和腹部都变黑,有些只胸部变黑,然后死亡;注射高浓度的蛋白粗提物后,累积校正死亡率在132 h时达到(81.85±13.45)%,桃蚜经过人工饲喂处理后,累积校正死亡率在144 h时达到(85.45±11.88)%。取食和注射蛋白粗提物后,桃蚜成虫浆血细胞和粒血细胞的比例先升高后下降。桃蚜注射处理第3 d浆血细胞的比例显着升高,达到了(28.58±3.08)%,取食粗蛋白处理第3 d时达到(33.75±2.14)%;桃蚜注射处理第2 d浆血细胞的比例显着升高,达到了(22.17±2.28)%,喂食处理第2 d时达到(18.56±1.74)%。以上研究表明,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蛋白粗提物对桃蚜成虫有较高的注射和饲喂毒力,是一类具有研究价值的活性代谢物质。本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该菌株对昆虫的致病和毒杀作用机理,也为高毒力菌种筛选和高效真菌杀虫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对玫烟色棒束孢菌株的商用及产业化具有一定意义。

柳江[8](2018)在《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发生动态及对呋虫胺的抗性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危害烟草的主要害虫之一,不仅可以直接蚕食烟叶,还可以传播烟草病毒病,诱发煤烟病,严重影响烟叶产质量。目前,国内对烟蚜的防治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其他防治方法为辅的综合防治。随着各类杀虫剂反复使用,杀虫剂导致的抗性问题尤为突出,研究表明在实际生产中烟蚜对第一代及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胺等均显示出较强的抗性,而第三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在其他生产应用中显示了很高的杀虫活性,但尚未有针对烟蚜的研究,其抗性程度及风险尚不明确,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烟蚜的发生情况调查、对呋虫胺的抗性现状监测、对呋虫胺抗性发展规律研究及研究其对呋虫胺产生抗性的生理机制来综合探讨烟蚜对呋虫胺抗性风险及应用前景。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对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种群的发生动态调查,烟蚜的消长动态均呈现“单峰型”,集中在每年6月中下旬~7月下旬进入蚜量高峰期。2.抗性监测结果表明:目前除宜宾市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倍数为9.968倍,处于低抗性水平外,其余各地烟蚜对呋虫胺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其中攀枝花市烟蚜抗性水平最高,抗性倍数为12.147倍。3.在呋虫胺胁迫下测定了烟蚜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研究发现第十四代抗性烟蚜与相对敏感烟蚜体内羧酸酯酶比活力存在显着差异,相差7.3369倍;第十四代抗性烟蚜与相对敏感烟蚜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无显着差异,相差仅1.10154倍;第十四代抗性烟蚜与相对敏感烟蚜体内多功能氧化酶比活力存在显着差异,相差2.2350倍;通过增效剂增效试验进一步明确:羧酸酯酶活力增强是烟蚜对呋虫胺抗性增强的主要影响因子,多功能氧化酶活力增强是烟蚜对呋虫胺抗性增强的次要影响因子。4.通过相对敏感烟蚜的抗性选育,发现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倍数逐渐提升,并可将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发展分为平缓、缓慢、快速及高速四个阶段,经过14代抗性选育后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达到了9.9421倍,第八代至第九代抗性增长率最低为0.2%,第十三代至第十四代抗性增长率最高,为105.069%;抗性选育结束后,对第十四代抗性烟蚜进行继代培养发现: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持续缓慢下降,继代培养第一代抗性降低率为0.06%,低于抗性选育第一代抗性增长率0.64%,而后每一代继代培养的抗性降低率均低于抗性选育对应世代的抗性增长率,说明停用呋虫胺虽然可以降低高抗性烟蚜的抗性,但不能快速提升呋虫胺的控制效果。5.通过对相对敏感烟蚜的抗性选育,计算出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2256,由此可知:使用呋虫胺防治时,假定烟蚜种群的死亡率分别为50%、60%、70%、80%、90%及99%,烟蚜种群的抗性倍数增加到10倍所需世代数分别为12.0377、9.8886、8.2411、6.8668、5.4495、1.8380代,抗性风险较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杨东升[9](2017)在《三种难溶性杀虫剂的纳米载药系统构建、表征及药效功能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农药主要被用于防控病、虫、草、鼠害,以提高农作物和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然而,大多数农药化合物的活性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从而不利于维持其生物活性和提高其喷施后活性成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传统的农药剂型通常包括乳油(EC)、悬浮剂(SC)、可湿性粉剂(WP)和水分散颗粒剂(WDG)等。这些制剂存在水分散性差、大气粉尘漂移和有机溶剂污染生态系统等缺点,降低了农药的防控效果,增加了环境风险。本研究是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三种典型大吨位难溶性杀虫剂为研究对象,通过载药粒子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形貌、贮藏稳定性测定,对纳米载药系统进行表征,借助叶面接触角、滞留量以及生物活性测定,对纳米载药系统进行药效功能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纳米乳固化法制备了15.0%(w/w)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固体纳米分散体(SND),其再分散水基化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值分别为96.6±1.7 nm和31.3±0.5 mV。甲维盐SND在疏水性甘蓝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为98°,在亲水性黄瓜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为49°。在疏水性水稻叶面的滞留量分别为市售药剂ME-A,ME-B,WDG-A,WDG-B,WDG-C和去离子水的0.89,1.00,3.17,3.12,3.32和4.77倍;在疏水性甘蓝叶面的滞留量分别为商品药剂ME-A,ME-B,WDG-A,WDG-B,WDG-C和去离子水的1.11,1.12,1.27,1.31,1.33和1.76倍;在亲水性黄瓜叶片的滞留量分别为对照剂型ME-A,ME-B,WDG-A,WDG-B,WDG-C和去离子水的1.04,1.05,1.04,1.00,1.05和1.04倍。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对照药剂ME-B,WDG-A,WDG-B和WDG-C对小菜蛾的LC50分别是SND的1.24、1.45、1.81和1.87倍;对照药剂WDG-A和WDG-B对桃蚜的LC50分别为SND的2.14倍和2.65倍。2、采用自乳化法制备了4.5%(w/w)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ME),其平均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值分别为9.4±0.1 nm和-10.9±0.6 mV。高效氯氰菊酯ME在疏水性水稻和甘蓝叶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108°和91°,在亲水性黄瓜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为55°。在疏水性水稻叶片的滞留量分别为对照药剂ME-B,ME-C,EW-A,EW-B,SC-A,SC-B,EC和去离子水的1.02,1.10,1.49,1.48,1.70,1.67,0.89和4.31倍;在疏水性甘蓝叶面的滞留量分别为市售药剂ME-B,ME-C,EW-A,EW-B,SC-A,SC-B,EC和去离子水的1.10,1.10,1.22,1.26,1.35,1.35,0.93和2.04倍;在亲水性黄瓜叶片的滞留量分别为对照剂型ME-B,ME-C,EW-A,EW-B,SC-A,SC-B,EC和去离子水的1.00,1.04,1.08,1.09,1.09,1.08,0.88和1.17倍。生物测定试验表明,对照药剂SC-A和EW-A对瓜蚜的LC50分别是ME的1.50和1.12倍,对桃蚜的LC50分别为ME的1.90倍和1.45倍。3、采用自乳化法制备了3.0%(w/w)高氯·甲维盐二元复配微乳剂ME-A、ME-B和ME-C,其颗粒平均粒径大小分别为15.7±0.3 nm、44.6±3.4 nm和16.7±0.2 nm,Zeta电位值分别为-10.0±1.0 mV、-17.7±1.5 mV和-14.6±0.5 mV。高氯·甲维盐微乳剂ME-A在疏水性水稻和甘蓝叶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92°和79°,在亲水性黄瓜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为50°;ME-B在疏水性水稻和甘蓝叶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94°和83°,在黄瓜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为53°;ME-C在疏水性水稻和甘蓝叶面的接触角分别为97°和87°,在黄瓜叶面的接触角为55°。ME-A、ME-B和ME-C在水稻、甘蓝和黄瓜叶面的滞留量均高于商品药剂。生测试验结果表明,对照ME-D、ME-E、ME-F对瓜蚜的LC50分别是ME-A的1.36、1.29和1.86倍,分别是ME-B的1.22、1.16和1.67倍,分别是ME-C的1.13、1.08和1.55倍。ME-D,ME-E,ME-F对桃蚜的LC50分别是ME-A的1.21、1.64和1.90倍,分别是ME-B的1.07、1.45和1.69倍,分别是ME-C的1.10、1.49和1.73倍。4、采用熔融乳化-载体固化法制备了27.0%(w/w)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其载药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0.63 nm。高氯氟SND在水稻和甘蓝叶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87°和78°,在水稻和甘蓝叶片表面的滞留量分别为12.03 mg/cm2和16.94 mg/cm2。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表明,SND对水稻二化螟和甘蓝菜青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表现优良,尤其是对水稻二化螟,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可以实现药量减少50.0%以上,显着提高了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施药剂量。

吴昊[10](2017)在《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生物防治桃蚜的增效作用及复配制剂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桃蚜(Myzus persicae)是一种世界性害虫。由于传统的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桃蚜抗药性增强等问题,桃蚜的生物防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球孢白僵菌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农药,有着高效、低毒、无公害、环境友好等优点,但也存在着防效不稳定、杀虫速度缓慢等弊端。复配制剂的研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首先通过温室桃蚜的生物测定试验筛选出对桃蚜毒力较高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再通过球孢白僵菌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相容性测定试验,筛选出与球孢白僵菌相容性好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用球孢白僵菌分别与筛选出的昆虫生长调节剂采用不同浓度进行复配,测试室内联合毒力,并通过共毒系数的计算优选出表现增效作用的组合;通过数学模型的拟合计算出最优复配模式;最后测定最优复配模式对温室桃蚜的防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毒力菌株的筛选:采用浸虫法测定了10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桃蚜的室内毒力,初步筛选出5株对桃蚜室内毒力较强的菌株,致病力顺序为Bb2032>Bb2078>Bb98>Bb2004>Bb19,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53%、93.83%、90.12%、85.19%、80.25%,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5.168d、5.338d、5.755 d、6.037d、6.200d;致死中浓度LC50顺序依次为Bb2032<Bb2078<Bb98<Bb2004<Bb19。因此,球孢白僵菌Bb2032对桃蚜具有较高的致病力,可进一步用于复配制剂的研制。2.球孢白僵菌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相容性测定:在高浓度、中浓度和低浓度三种浓度梯度下,供试的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Bb2032的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中浓度和低浓度下,0.3%印楝素乳油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最小,分别为47.23%和37.31%;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Bb2032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较弱,其中25%灭幼脲III悬浮剂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小,印楝素次之;中浓度和低浓度梯度下,0.3%印楝素乳油对菌株的产孢抑制率均最低,分别为7.79%和4.60%。因此,0.3%印楝素乳油和25%灭幼脲III悬浮剂与球孢白僵菌Bb2032具有较好的相容性。3.联合毒力及增效组合的初步筛选:0.3%印楝素乳油单剂对桃蚜的LC50为11.99mg/L,25%灭幼脲III悬浮剂单剂对桃蚜的LC50为88.30mg/L。球孢白僵菌Bb2032与0.3%印楝素乳油的复配剂在各体积配比下对桃蚜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00,这表明各复配剂对桃蚜的生物防治均有增效作用;而球孢白僵菌Bb2032与25%灭幼脲III悬浮剂的复配剂对桃蚜的共毒系数在21.13117.82之间。因此,0.3%印楝素乳油与球孢白僵菌Bb2032复配剂对桃蚜的生物防治具有更好的增效作用。4.理论最优复配模式的计算:计算出球孢白僵菌Bb2032在复配剂中的质量分数(K),再通过公式得到反正弦转换值(X),最后将反正弦转换值(X)与复配剂的共毒系数(Y)经过拟合后可知:1.8×105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菌株Bb2032与12mg/L的0.3%印楝素乳油的理论最优配比为体积比1:1.0090,此时共毒系数最高,达到219.02。5.理论最优复配剂对桃蚜的温室防治效果:1.84×105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Bb2032单剂、11.99mg/L的0.3%印楝素乳油单剂以及理论最优配比的复配剂对桃蚜均表现出较高的防治效果,三组处理在施药后10d内对温室桃蚜的最高防治效果依次为80.83%、82.50%、92.50%,对桃蚜的温室防治效果顺序为:理论最优配比复配剂>0.3%印楝素乳油单剂>球孢白僵菌Bb2032单剂。因此,可以进一步断定理论最优配比的复配剂对桃蚜的温室防治具有增效作用。

二、桃蚜的饲养及其在杀虫剂生测筛选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桃蚜的饲养及其在杀虫剂生测筛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杀虫剂的亚致死浓度
    1.2 棉蚜的化学防治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1.3 棉田天敌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防优势
        1.3.1 棉田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制作用
        1.3.2 棉田寄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制作用
    1.4 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昆虫的影响研究进展
        1.4.1 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害虫的影响
        1.4.2 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天敌的影响
    1.5 三种杀虫剂的作用特点及其在防治害虫的作用
        1.5.1 吡虫啉
        1.5.2 吡蚜酮
        1.5.3 氟啶虫酰胺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点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和亚致死浓度的确定
        2.2.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供试药剂
        3.1.3 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十一星瓢虫取食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3.2.2 大草蛉取食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3.2.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棉蚜茧蜂发育历期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控害功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供试药剂
        4.1.3 测定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十一星瓢虫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4.2.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大草蛉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4.2.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棉蚜茧蜂寄生功能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供试药剂及仪器
        5.1.3 测定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十一星瓢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5.2.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大草蛉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5.2.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棉蚜茧蜂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施于田间对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6.1.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6.1.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控害功能的影响
        6.1.4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棉蚜P450和UGT介导溴氰虫酰胺抗性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棉蚜及其抗药性发展
        1.1.1 棉蚜的危害
        1.1.2 棉蚜的抗药性发展
    1.2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1.2.1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应用
        1.2.2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作用标靶
        1.2.3 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
    1.3 双酰胺类杀虫剂靶标抗性研究进展
    1.4 细胞色素P450 酶系
        1.4.1 细胞色素P450 氧化酶
        1.4.2 细胞色素P450 氧化酶的功能研究
        1.4.3 昆虫P450 基因过量表达的调控机制
        1.4.4 细胞色素P450 介导的昆虫对杀虫剂的初级代谢
    1.5 UDP-葡糖基转移酶的概述
        1.5.1 昆虫中UDP-葡糖基转移酶的应用
        1.5.2 昆虫中UDP-葡糖基转移酶参与杀虫剂次级代谢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棉蚜对溴氰虫酰胺代谢抗性的生化机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昆虫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试剂配制
        2.2.2 增效剂对溴氰虫酰胺抗性棉蚜的增效作用
        2.2.3 棉蚜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2.2.4 棉蚜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
        2.2.5 棉蚜细胞色系P450 单加氧酶活性测定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PBO、5-Nul和 Sul对溴氰虫酰胺的增效作用
        2.4.2 PBO、5-Nul和 Sul对 α-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
        2.4.3 棉蚜羧酸酯酶活性
        2.4.4 棉蚜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
        2.4.5 棉蚜P450 单加氧酶活性
    2.5 小结
    2.6 讨论
第三章 棉蚜对溴氰虫酰胺抗性基因的表达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昆虫
        3.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P450 基因系统进化树构建
        3.2.2 P450 和UGT基因表达量测定
        3.2.3 P450 和UGT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量测定
        3.2.4 RNAi溴氰虫酰胺抗性棉蚜P450和UGT基因
    3.3 实验结果
        3.3.1 P450 基因系统进化树构建
        3.3.2 P450 和UGT基因在棉蚜中的相对表达量
        3.3.3 P450 和UGT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量测定
        3.3.4 dsRNA干扰效率
        3.3.5 沉默P450 基因棉蚜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
    3.4 小结
    3.5 讨论
第四章 转棉蚜P450 和UGT基因果蝇对溴氰虫酰胺抗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昆虫
        4.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P450 和UGT基因的克隆
        4.2.2 转基因果蝇品系的构建
        4.2.3 转基因果蝇的饲养
        4.2.4 转基因果蝇的分子验证
        4.2.5 转基因果蝇的抗药性检测
    4.3 实验结果
        4.3.1 转基因果蝇的分子验证
        4.3.2 溴氰虫酰胺的抗药性检测
        4.3.3 α-氯氰菊酯的抗药性检测
    4.4 小结
    4.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3)飞蝗细胞色素P450的杀虫剂代谢解毒特性及其表达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飞蝗概述
        1.1.1 飞蝗为害与防治
        1.1.2 飞蝗研究动态
    1.2 细胞色素P450 概述
        1.2.1 细胞色素P450 的发现与命名
        1.2.2 细胞色素P450 的分子特性
        1.2.3 细胞色素P450 的催化机制
        1.2.4 细胞色素P450 Redox Partners
        1.2.5 昆虫细胞色素P450 的生理功能
        1.2.6 昆虫细胞色素P450 解毒功能研究方法
        1.2.7 杀虫剂解毒相关P450 基因的调控研究
    1.3 本文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飞蝗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含量及其对底物和杀虫剂的代谢活性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飞蝗组织器官解剖
        2.1.3 不同组织器官微粒体蛋白制备
        2.1.4 微粒体蛋白浓度测定
        2.1.5 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含量测定
        2.1.6 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对模式底物催化活性比较
        2.1.7 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对杀虫剂代谢活性比较
        2.1.8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细胞色素P450 含量测定结果
        2.2.2 细胞色素P450 对模式底物的催化活性
        2.2.3 细胞色素P450 对杀虫剂的代谢活性
    2.3 讨论
第三章 重组飞蝗CYP6FD1 蛋白对模式底物及杀虫剂代谢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及Sf9 细胞培养
        3.1.2 重组bacmids的构建
        3.1.3 CYP6FD1和CPR蛋白的重组表达
        3.1.4 CO差光谱测定重组CYP6FD1 的完整性
        3.1.5 重组CYP6FD1 的活性测定
        3.1.6杀虫剂处理和细胞毒性实验
        3.1.7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杀虫剂代谢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重组飞蝗CYP6FD1和CPR表达分析
        3.2.2 血红素前体对CYP6FD1 表达的影响
        3.2.3 重组CYP6FD1 对模式底物催化活性测定
        3.2.4 杀虫剂对CYP6FD1/CPR表达细胞的细胞毒性
        3.2.5 CYP6FD1/CPR对杀虫剂的体外代谢
    3.3 讨论
第四章 飞蝗CYP6FE1 重组表达及其杀虫剂代谢功能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及Sf9 细胞培养
        4.1.2 LmCYP6FE1 重组表达
        4.1.3 重组LmCYP6FE1 活性测定
        4.1.4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杀虫剂代谢
        4.1.5 LmCYP6FE1 在飞蝗吡虫啉解毒中的功能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重组飞蝗CYP6FE1 表达分析
        4.2.2 重组CYP6FE1 对模式底物活性测定
        4.2.3 CYP6FE1/CPR对杀虫剂的体外代谢
        4.2.4 LmCYP6FE1 基因沉默后飞蝗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变化
    4.3 讨论
第五章 飞蝗细胞色素b5分子特性及其在P450 介导的氧化反应中的功能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及Sf9 细胞培养
        5.1.2 LmCyt-b5 全长c DNA克隆
        5.1.3 LmCyt-b5 生物信息学分析
        5.1.4 LmCyt-b5 的组织器官特异性表达分析
        5.1.5 沉默LmCyt-b5表达后飞蝗对杀虫剂敏感性分析
        5.1.6 沉默LmCPR和(或)LmCyt-b5表达后P450 酶活性分析
        5.1.7 重组LmCyt-b5对LmCYP6FD1 活性的影响
    5.2 结果与分析
        5.2.1 LmCyt-b5 全长c 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5.2.2 昆虫Cyt-b5的系统发育关系
        5.2.3 LmCyt-b5 的组织器官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
        5.2.4 沉默LmCyt-b5表达后飞蝗对杀虫剂敏感性分析
        5.2.5 沉默LmCPR和(或)LmCyt-b5表达后P450 酶活性分析
        5.2.6 重组LmCyt-b5对LmCYP6FD1 活性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转录因子CncC对飞蝗杀虫剂解毒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昆虫
        6.1.2 飞蝗CncC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6.1.3 沉默CncC表达后飞蝗对杀虫剂敏感性分析
        6.1.4 沉默CncC后飞蝗转录组数据库建立
        6.1.5 差异表达基因验证及序列分析
        6.1.6 差异表达基因的杀虫剂解毒功能验证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干扰LmCncC基因表达后飞蝗对杀虫剂敏感性分析
        6.2.2 沉默CncC基因后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6.2.3 差异表达基因序列验证
        6.2.4 RT-q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6.2.5 差异表达基因的杀虫剂解毒功能分析
    6.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的复配增效及可湿性粉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1 烟粉虱概述
        1.1.1 形态特征
        1.1.2 寄主范围
        1.1.3 烟粉虱的危害
    1.2 综合防治烟粉虱
        1.2.1 农业防治
        1.2.2 物理防治
        1.2.3 化学防治
        1.2.4 生物防治
    1.3 昆虫病原真菌的应用
        1.3.1 研究现状
        1.3.2 白僵菌类型
        1.3.3 球孢白僵菌特性
        1.3.4 球孢白僵菌致病原理
    1.4 杀虫剂复配的研究进展
    1.5 球孢白僵菌常用剂型及应用
        1.5.1 粉剂
        1.5.2 可湿性粉剂
        1.5.3 悬乳剂
        1.5.4 油剂
        1.5.5 颗粒剂
        1.5.6 其他剂型
    1.6 可湿性粉剂助剂研究
        1.6.1 载体
        1.6.2 润湿剂
        1.6.3 分散剂
        1.6.4 紫外保护剂
    1.7 研究目的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药剂
        2.1.3 供试植物
        2.1.4 供试昆虫
        2.1.5 供试培养基与标准硬水的配置
        2.1.6 供试器材
    2.2 试验方法
        2.2.1 Bb13菌株对烟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2.2.2 球孢白僵菌与其他杀虫剂生物相容性测定
        2.2.3 球孢白僵菌与其他杀虫剂共毒系数
        2.2.4 构建数学模型,计算理论最优复配模式
        2.2.5 理论最优复配模式对烟粉虱的防治作用研究
        2.2.6 球孢白僵菌孢子粉的制备
        2.2.7 孢子粉的质量指标测定
        2.2.8 载体的筛选
        2.2.9 湿润剂的筛选
        2.2.10 分散剂的筛选
        2.2.11 紫外保护剂的筛选
        2.2.12 杀虫剂添加比例的计算
        2.2.13 可湿性粉剂质量指标的测定
        2.2.14 可湿性粉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球孢白僵菌Bb13菌株对烟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3.1.1 烟粉虱的感染及中毒症状
        3.1.2 球孢白僵菌Bb13菌株对烟粉虱的侵染结果
    3.2 检测其他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生物相容性
        3.2.1 白僵菌菌孢子萌发受到的影响
        3.2.2 白僵菌菌落生长受杀虫剂影响
        3.2.3 其他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产孢量的影响
        3.2.4 与球孢白僵菌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杀虫剂的筛选
    3.3 白僵菌与其他杀虫剂的联合毒力及共毒系数
        3.3.1 其他杀虫剂单剂对烟粉虱的LC50测定
        3.3.2 球孢白僵菌与其他杀虫剂复配对烟粉虱的毒力测定
    3.4 计算理论上的最优复配模式
    3.5 最优比例复配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分析
    3.6 Bb13孢子粉质量测定
    3.7 载体筛选结果
        3.7.1 载体生物相容性的测定
        3.7.2 载体比例的测定
    3.8 润湿剂筛选结果
    3.9 分散剂筛选结果
    3.10 紫外保护剂筛选结果
    3.11 杀虫剂比例计算结果
    3.12 可湿性粉剂质量指标测定结果
    3.13 可湿性粉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4 讨论
    4.1 球孢白僵菌与化学杀虫剂的生物相容性
    4.2 球孢白僵菌与化学杀虫剂的联合毒力
    4.3 复配剂对烟粉虱的温室防治
    4.4 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5 结论
    5.1 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的毒力测定
    5.2 测定其他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的生物相容性
    5.3 其他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联合毒力、共毒系数测定
    5.4 构建数学模型,并计算最佳复配比例
    5.5 最佳比例复配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研究
    5.6 Bb13孢子粉的制备
    5.7 助剂的筛选
    5.8 可湿性粉剂的质量指标测定
    5.9 可湿性粉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黏虫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解毒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羧酸酯酶的研究进展
        1.1.1 羧酸酯酶的分类与命名
        1.1.2 羧酸酯酶的分布
        1.1.3 羧酸酯酶的功能
        1.1.4 羧酸酯酶的结构及催化原理
    1.2 双酰胺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1.2.1 双酰胺类杀虫剂
        1.2.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昆虫
    2.2 试验药剂及仪器
    2.3 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
        2.3.1 黏虫转录组测序
        2.3.2 总RNA的提取
        2.3.3 第一链cDNA的获得
        2.3.4 PCR扩增
        2.3.5 基因序列分析
    2.4 两种杀虫剂对黏虫MsCarEs表达的诱导影响
        2.4.1 氯虫苯甲酰胺对MsCarEs的诱导影响
        2.4.2 高效氯氟氰菊酯对MsCarEs的诱导影响
    2.5 黏虫MsCarEs时空表达的研究
        2.5.1 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研究
        2.5.2 不同组织的表达研究
    2.6 杀虫剂对MsCarEs基因表达影响研究
        2.6.1 氯虫苯甲酰胺对MsCarEs基因表达影响研究
        2.6.2 高效氯氟氰菊酯对MsCarEs基因表达影响研究
    2.7 黏虫MsCarEs基因对杀虫剂解毒功能研究
        2.7.1 siRNA注射
        2.7.2 RNA干扰后基因表达量检测
        2.7.3 RNA干扰后羧酸酯酶总活性的测定
        2.7.4 RNA干扰后杀虫剂的生物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3.2 两种杀虫剂对MsCarEs诱导后差异表达
        3.2.1 氯虫苯甲酰胺对MsCarEs诱导后差异表达
        3.2.2 高效氯氟氰菊酯对MsCarEs诱导后差异表达
    3.3 MsCarEs时空表达
        3.3.1 MsCarEs在不同龄期的表达情况
        3.3.2 MsCarE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3.4 杀虫剂对MsCarEs基因表达影响
        3.4.1 氯虫苯甲酰胺对MsCarEs基因表达的影响
        3.4.2 高效氯氟氰菊酯对MsCarEs基因表达的影响
    3.5 黏虫MsCarEs基因参与杀虫剂解毒功能的研究分析
        3.5.1 RNA干扰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3.5.2 RNA干扰后羧酸酯酶总活性
        3.5.3 生测结果
4 讨论
    4.1 MsCarEs基因序列分析
    4.2 杀虫剂对MsCarEs诱导后差异表达
    4.3 MsCarEs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4.4 杀虫剂对MsCarEs基因表达的影响
    4.5 MsCarEs基因生物功能的研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白纹伊蚊的杀虫剂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进化研究
    前言
    第一章 实验室溴氰菊酯抗性白纹伊蚊品系的建立
        1.1 实验室溴氰菊酯抗性白纹伊蚊品系的建立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1.3 实验结果
        1.2 实验室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进化过程中的交互抗性研究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方法
        1.2.3 实验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实验室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药性的产生机制
        2.1 实验室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进化过程中的kdr基因多态性研究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结果
        2.2 实验室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进化过程中的代谢酶活性研究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实验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实验室溴氰菊酯抗性白纹伊蚊品系的适合度代价分析
        3.1 实验室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进化过程中的种群生命表分析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2 实验室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进化过程中的种群繁殖力分析
        3.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2 实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二部分 野外白蚊伊蚊抗药性研究
    前言
    第四章 广州市白纹伊蚊种群抗药性现状和机制研究
        4.1 2017年白纹伊蚊野外种群抗药性现状检测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实验结果
        4.2 2015-2017年间白纹伊蚊野外种群抗药性变化的比较分析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
        4.3 白纹伊蚊野外种群抗药性的机制研究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方法
        4.3.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广州市白纹伊蚊种群抗药性对策研究
        5.1 广州市常用杀虫剂使用情况调查
        5.2 调查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玫烟色棒束孢IF-1106代谢蛋白粗提物的杀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玫烟色棒束孢的研究进展
    1.3 昆虫病原真菌毒素研究进展
        1.3.1 昆虫病原真菌毒素的种类
        1.3.1.1 低分子量毒素
        1.3.1.2 高分子蛋白毒素
        1.3.2 昆虫病原真菌毒素的提取纯化
        1.3.3 昆虫病原真菌毒素的作用方式
        1.3.4 昆虫病原真菌毒素的作用机制
        1.3.4.1 抑制昆虫的细胞免疫反应
        1.3.4.2 干扰体液免疫中酚氧化酶活性
        1.3.4.3 导致昆虫的体壁肌肉细胞发生僵直
        1.3.5 昆虫病原真菌毒素的应用
        1.3.5.1 昆虫病原真菌毒素的药理活性
        1.3.5.2 昆虫病原真菌毒素的生防应用
    1.4 立题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1.5 供试昆虫
    2.2 玫烟色棒束孢粗蛋白的提取
        2.2.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所需试剂配制
        2.2.2 透析袋预处理
        2.2.3 供试菌株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2.4 真菌滤液制备
        2.2.5 粗蛋白的沉淀和浓缩
        2.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3 蛋白粗提物的生物测定
        2.3.1 显微注射法
        2.3.1.1 注射方法
        2.3.1.2 注射对不同虫态桃蚜的影响
        2.3.1.3 注射缓冲液PBS对不同虫态桃蚜的影响
        2.3.1.4 注射缓冲液PBS体积对桃蚜的影响
        2.3.1.5 注射白蛋白BSA对蚜虫的影响
        2.3.1.6 注射蛋白粗提物对蚜虫的影响
        2.3.1.7 注射不同浓度的蛋白粗提物对桃蚜的影响
        2.3.2 人工饲喂法
        2.3.2.1 人工饲料的配制
        2.3.2.2 饲喂方法
        2.3.2.3 饲喂不同浓度的白蛋白BSA对三龄桃蚜的影响
        2.3.2.4 饲喂不同浓度的白蛋白BSA对四龄桃蚜的影响
        2.3.2.5 饲喂不同浓度的白蛋白BSA对成虫桃蚜的影响
        2.3.2.6 饲喂蛋白粗提物对成虫桃蚜的杀虫活性
        2.3.2.7 饲喂不同浓度的蛋白粗提物对成虫桃蚜的杀虫活性
        2.3.3 表皮接触法
        2.3.2.1 喷洒缓冲液PBS对不同虫态桃蚜的影响
        2.3.2.2 喷洒白蛋白BSA对桃蚜成虫的影响
        2.3.2.3 喷洒蛋白粗提物对桃蚜成虫的杀虫活性
        2.3.2.4 喷洒不同浓度的蛋白粗提物对桃蚜成虫的杀虫活性
        2.3.4 数据处理
    2.4 桃蚜血淋巴细胞对玫烟色棒束孢粗蛋白的免疫反应
        2.4.1 桃蚜血细胞的处理
        2.4.2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玫烟色棒束孢粗蛋白的提取
    3.2 蛋白粗提物的生物测定
        3.2.1 血腔注射法
        3.2.1.1 注射方法对不同虫态桃蚜的影响
        3.2.1.2 注射缓冲液PBS对不同虫态桃蚜的影响
        3.2.1.3 注射不同体积缓冲液PBS对桃蚜的影响
        3.2.1.4 注射不同浓度白蛋白BSA对桃蚜成虫的影响
        3.2.1.5 注射蛋白粗提物对蚜虫成虫的影响
        3.2.1.6 注射不同浓度的蛋白粗提物对桃蚜的影响
        3.2.2 人工饲喂法
        3.2.2.1 饲喂不同浓度的白蛋白BSA对三龄桃蚜的影响
        3.2.2.2 饲喂不同浓度的白蛋白BSA对四龄桃蚜的影响
        3.2.2.3 饲喂不同浓度的白蛋白BSA对成虫桃蚜的影响
        3.2.2.4 饲喂蛋白粗提物对成虫桃蚜的杀虫活性
        3.2.2.5 饲喂不同浓度蛋白粗提物对桃蚜的杀虫活性
        3.2.3 表皮接触法
        3.2.3.1 喷洒缓冲液PBS对不同虫态桃蚜的杀虫活性
        3.2.3.2 喷洒白蛋白BSA对桃蚜成虫的杀虫活性
        3.2.3.3 喷洒蛋白粗提物对桃蚜成虫的杀虫活性
        3.2.3.4 喷洒不同浓度的蛋白粗提物对桃蚜成虫的杀虫活性
    3.3 桃蚜血淋巴细胞对玫烟色棒束孢粗蛋白的免疫反应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2 蛋白粗提物的致死作用
        4.1.3 蛋白粗提物的致死方式
        4.1.4 蛋白粗提物的研究展望
    4.2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致谢

(8)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发生动态及对呋虫胺的抗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烟蚜的为害与发生规律
        1.1.1 烟蚜的危害
        1.1.2 烟蚜的发生动态
        1.1.3 烟蚜的大发生主要因素
    1.2 烟蚜的综合防治
        1.2.1 农业防治
        1.2.2 生物防治
        1.2.3 化学防治
    1.3 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研究概述
        1.3.1 体壁穿透抗性降低
        1.3.2 昆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改变
        1.3.3 昆虫体内靶标敏感降低
        1.3.4 防治烟蚜推荐药剂抗性研究进展
        1.3.5 呋虫胺抗性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烟蚜及其饲养
        2.1.1 相对敏感烟蚜种群
        2.1.2 田间烟蚜种群
    2.2 供试药剂及仪器
        2.2.1 试供药剂
        2.2.2 试验其他药剂
        2.2.3 主要仪器
    2.3 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发生动态调查方法
    2.4 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对呋虫胺抗性现状测定
        2.4.1 烟蚜对呋虫胺的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2.4.2 毒力测定统计方法
    2.5 抗性评估所用烟蚜的选育方法
        2.5.1 呋虫胺胁迫下抗性选育方法
        2.5.2 无药剂胁迫的继代培养方法
    2.6 烟蚜对呋虫胺产生抗性的生化机理研究
        2.6.1 羧酸酯酶(EST)的测定方法
        2.6.2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测定方法
        2.6.3 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测定方法
        2.6.4 增效剂的增效作用测定方法
        2.6.5 增效测定相关数据统计方法
    2.7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发展规律研究
    2.8 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风险评估
        2.8.1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的现实遗传力估算
        2.8.2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发展预测
    2.9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的发生动态监测结果
        3.1.1 四川省2015~2016年烟蚜发生动态
        3.1.2 广元市2015~2016年度烟蚜发生动态
        3.1.3 泸州市2015~2016年度烟蚜发生动态
        3.1.4 宜宾市2015~2016年度烟蚜发生动态
        3.1.5 凉山州2015~2016年度烟蚜发生动态
        3.1.6 攀枝花市2015~2016年度烟蚜发生动态
    3.2 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对呋虫胺抗性监测结果
        3.2.1 相对敏感烟蚜毒力基线的建立
        3.2.2 四川省各主要烟区烟蚜对呋虫胺的毒力测定结果
        3.2.3 四川省各主要烟区烟蚜对呋虫胺的抗性等级划分
    3.3 烟蚜对呋虫胺产生抗性的生化机理研究结果
        3.3.1 呋虫胺胁迫下烟蚜EST活性变化测定结果与分析
        3.3.2 呋虫胺胁迫下烟蚜GST活性变化测定结果与分析
        3.3.3 呋虫胺胁迫下烟蚜MFO活性变化测定结果与分析
        3.3.4 增效试验测定结果与分析
    3.4 烟蚜对呋虫胺产生抗性发展规律研究结果
        3.4.1 呋虫胺胁迫下烟蚜抗性选育毒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3.4.2 呋虫胺胁迫下烟蚜抗性选育世代与抗性倍数发展关系分析
        3.4.3 无呋虫胺胁迫下烟蚜继代培养毒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3.5 烟蚜对呋虫胺产生抗性的风险评估结果
        3.5.1 烟蚜对呋虫胺产生抗性的现实遗传力分析
        3.5.2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发展的预测与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本研究主要结论
    4.2 讨论
        4.2.1 烟蚜全年发生动态探究
        4.2.2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现状监测
        4.2.3 烟蚜对呋虫胺产生抗性的生化机理
        4.2.4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发展规律
        4.2.5 烟蚜对呋虫胺抗性风险评估
5 创新与展望
    5.1 本研究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三种难溶性杀虫剂的纳米载药系统构建、表征及药效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概述
        1.1.1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1.1.2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1.1.3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主要研究手段
    1.2 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简介
        1.2.1 纳米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概述
        1.2.2 纳米科技在农药上的应用概述
    1.3 农药纳米载药系统的主要构建方法
        1.3.1 农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构建方法
        1.3.1.1 纳米自乳化系统转化技术
        1.3.1.2 纳米混悬液转化技术
        1.3.2 农药微乳剂的形成机理及配制方法
        1.3.2.1 农药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1.3.2.2 农药微乳液的主要配制技术
    1.4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制备、表征及生物活性测定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生物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2.3.2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2.3.3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形貌观察
        2.3.4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2.3.5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纳米粒子的晶体特征
        2.3.6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稳定性测试
        2.3.7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接触角测定
        2.3.8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滞留量测定
        2.3.9 喷雾法测定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对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
        2.3.10 喷雾法测定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对莴苣桃蚜的室内生物活性
        2.3.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2.4.2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纳米粒子形貌观察
        2.4.3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晶型结构分析
        2.4.4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储存稳定性测定
        2.4.5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叶面接触角测定
        2.4.6 甲维盐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叶面滞留量测定
        2.4.7 喷雾法测定不同剂型甲维盐对小菜蛾和桃蚜的室内生物活性
    2.5 小结
第三章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制备、表征及生物活性测定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生物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制备方法
        3.3.2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3.3.3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形貌观察
        3.3.4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3.3.5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储存稳定性测试
        3.3.6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叶面接触角测定
        3.3.7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叶面滞留量测定
        3.3.8 喷雾法测定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瓜蚜的室内生物活性
        3.3.9 浸叶法测定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莴苣桃蚜的室内生物活性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3.4.2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纳米粒子形貌观察
        3.4.3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储存稳定性测定
        3.4.4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叶面接触角测定
        3.4.5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叶面滞留量测定
        3.4.6 浸叶法测定不同剂型高效氯氰菊酯对蚜虫的室内生物活性
    3.5 小结
第四章 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制备、表征及生物活性测定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生物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制备方法
        4.3.2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4.3.3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形貌观察
        4.3.4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4.3.5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稳定性测试
        4.3.6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叶面接触角测定
        4.3.7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滞留量测定
        4.3.8 喷雾法测定高氯·甲维盐微乳剂对瓜蚜的室内生物活性
        4.3.9 浸叶法测定高氯·甲维盐微乳剂对桃蚜的室内生物活性
        4.3.10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对茶黄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
        4.3.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4.4.2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纳米粒子形貌观察
        4.4.3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储存稳定性测定
        4.4.4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叶面接触角测定
        4.4.5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的叶面滞留量测定
        4.4.6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对瓜蚜和桃蚜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4.4.7 高氯·甲维盐微乳剂对茶黄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制备、表征及生物活性测定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2.1 药品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生物材料
    5.3 试验方法
        5.3.1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制备
        5.3.2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粒径测定
        5.3.3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接触角测定
        5.3.4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滞留量测定
        5.3.5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5.3.6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防治甘蓝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5.3.7 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粒径表征
        5.4.2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接触角测定
        5.4.3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的滞留量测定
        5.4.4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5.4.5 高效氯氟氰菊酯固体纳米分散体防治甘蓝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设想
        6.3.1 存在的问题
        6.3.2 未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生物防治桃蚜的增效作用及复配制剂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桃蚜的研究现状及防治方法
        1.2.1 桃蚜的形态特征
        1.2.2 桃蚜的生活史及发生规律
        1.2.3 桃蚜的寄主范围及为害特点
        1.2.4 桃蚜的防治
    1.3 昆虫病原真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3.1 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现状
        1.3.2 白僵菌的分类
        1.3.3 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
        1.3.4 球孢白僵菌的致病机理
    1.4 昆虫生长调节剂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1.4.1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研究现状
        1.4.2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1.5 球孢白僵菌与其他药剂复配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引言
3 试验材料
    3.1 供试菌株
    3.2 供试药剂
    3.3 供试植物
    3.4 供试昆虫
    3.5 培养基
    3.6 试验仪器
4 试验方法
    4.1 球孢白僵菌对桃蚜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4.1.1 供试植株和供试桃蚜的室内培养
        4.1.2 孢子悬浮液的配制
        4.1.3 同浓度条件下高致病力菌株的初步筛选
        4.1.4 不同浓度梯度下菌株的致病力
        4.1.5 数据处理
    4.2 球孢白僵菌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相容性测定方法
        4.2.1 供试药剂及浓度配制
        4.2.2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4.2.3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4.2.4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产孢量的影响
        4.2.5 数据处理
    4.3 球孢白僵菌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的联合毒力及共毒系数
        4.3.1 昆虫生长调节剂单剂对桃蚜的LC50测定
        4.3.2 球孢白僵菌与昆虫生长调节剂复配剂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4.3.3 复配剂对桃蚜的联合毒力及共毒系数
        4.3.4 数据处理
    4.4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理论最优复配模式的计算
    4.5 理论最优配比复配剂对桃蚜的温室防治试验
        4.5.1 供试药剂对桃蚜的温室防治效果
        4.5.2 数据处理
5 结果与分析
    5.1 球孢白僵菌对桃蚜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5.1.1 桃蚜被球孢白僵菌侵染后的症状
        5.1.2 同浓度条件下高致病力菌株的初步筛选
    5.2 高毒力菌株单剂对桃蚜的LC_(50)测定
    5.3 球孢白僵菌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相容性测定
        5.3.1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5.3.2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5.3.3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产孢量的影响
        5.3.4 与球孢白僵菌有较好相容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筛选
    5.4 球孢白僵菌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的联合毒力及共毒系数
        5.4.1 昆虫生长调节剂单剂对桃蚜的LC_(50)测定
        5.4.2 球孢白僵菌与昆虫生长调节剂复配剂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5.5 理论最优复配模式的计算
    5.6 理论最优配比复配剂对桃蚜的温室防治效果
6 讨论
    6.1 桃蚜的生物防治途径
    6.2 球孢白僵菌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相容性
    6.3 球孢白僵菌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的联合毒力
    6.4 复配剂对桃蚜的温室防治防治
7 结论
    7.1 球孢白僵菌对桃蚜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7.2 球孢白僵菌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相容性测定
    7.3 球孢白僵菌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的联合毒力及共毒系数
    7.4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理论最优复配模式的计算
    7.5 理论最优配比复配剂对桃蚜的温室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桃蚜的饲养及其在杀虫剂生测筛选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的影响研究[D]. 马雪. 塔里木大学, 2021
  • [2]棉蚜P450和UGT介导溴氰虫酰胺抗性功能研究[D]. 曾晓春. 吉林大学, 2021(01)
  • [3]飞蝗细胞色素P450的杀虫剂代谢解毒特性及其表达调控研究[D]. 刘娇. 山西大学, 2020
  • [4]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的复配增效及可湿性粉剂的研究[D]. 刘策.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5]黏虫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解毒功能研究[D]. 刘艳.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6]白纹伊蚊的杀虫剂抗性研究[D]. 苏兴华. 南方医科大学, 2019
  • [7]玫烟色棒束孢IF-1106代谢蛋白粗提物的杀虫活性研究[D]. 韩志慧.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8]四川省主要烟区烟蚜发生动态及对呋虫胺的抗性评估[D]. 柳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5)
  • [9]三种难溶性杀虫剂的纳米载药系统构建、表征及药效功能评价[D]. 杨东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10]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生物防治桃蚜的增效作用及复配制剂研制[D]. 吴昊.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桃蚜的选育及其在农药生化筛选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