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奇妙的“倒三角形”的性质

证明奇妙的“倒三角形”的性质

一、奇妙“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论文文献综述)

刘立斌[1](2021)在《普通高中分形几何校本课程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分形几何作为当前的前沿学科,与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给研究者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分析世界、解决问题,为我们揭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教育领域,分形几何也有其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分形理论对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以及分形几何自身的学习价值。因此分形几何进入高中数学的探究也成为了数学教育者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在介绍了分形几何的历史、相关概念、定义、性质、特点以及相关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分形几何的教育价值以及进入中学教育的可行性。分形几何进入高中数学有多种途径,各有其特点,分形几何校本课程是其中比较合适的一种。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校本课程”、“分形几何”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筛选、整理,从中提炼出关于这些方面的更多理论。并就分形几何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了进一步研究,从课程内涵与目标、课程内容与框架、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总体确认了课程开发的框架。通过精心编制材料,挑选出合适的课题并写出与高中生水平相适应的教学设计。最后,通过实际的教学验证,在校内开设分形几何校本课,对分形几何校本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现今学生的数学学习注重演绎、推理、证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面临新问题与新挑战,越来越对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人发现问题、发展新思维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分形几何正是一门可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发展新思维能力的极佳课程。可以激发学生求解未知、探索世界的激情与梦想,甚至能够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简言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在实际教学当中也认识到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做到三个原则:基础性原则、开拓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场景需要选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恰当的教学策略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

夏峻嵩[2](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提出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师望舒[3](2020)在《HPM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需要,关系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常常决定着教师和国家的未来。面对现代教育发展,鉴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性和持续性,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如何提升,探索合理、有效的理念、方式与策略已成为我国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HPM是History&Pedagogy of Mathematics(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简称,关于HPM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是当前教师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HPM能否带来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变化?怎样带来变化?带来多大程度的变化?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更深刻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对三个HPM实践个案进行追踪分析,并对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变化进行评估,以期回答以下问题:1.HPM实践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2.HPM实践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影响?产生的影响如何进一步扩大(或因何受限)?3.通过HPM实践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何对策建议?通过分析得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HPM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促成了教师数学观、教学观的改变;对HPM的价值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改变了教师对HPM的消极态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增强了继续制作和使用HPM课例的意愿。(2)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影响:HCK等六个维度均明显增强;发展具有阶段性、有限性;维度之间发展具有差异性。(3)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数学史与教学结合设计能力明显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增强;教学批判和研究能力提升;对学生认知预设能力明显增强。2.关于HPM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程度。(1)HPM在实际教学中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各个维度的切实提高。具体来说,长时间的HPM实践使教师专业发展在各个维度得到显着提升。短时间的HPM实践使教师专业发展得到全面但有限的提升;(2)影响HPM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数学史掌握程度;数学史教学方法;HPM教学时间的长短(经验的多少);教师的自我效能感。3.关于通过HPM实践提升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1)学校方面:多措并举营造积极的HPM学习氛围,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充分发挥HPM合作共同体和专家指导作用,培养合作意识;组建专业化的HPM实践团队,促进团队整体提升;深化HPM研究,提高教师HPM科研能力(2)教师方面:主动丰富数学史理论与实践知识,发展HPM意识;积极开展HPM反思,提升教学水平;坚持四平衡原则,“精炼”使用史料;持续深入实践HPM,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加强同事之间HPM实践的交流、切磋;依托HPM实践,主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张裕涵[4](2020)在《唐代百戏演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戏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数千年变迁,及至唐时,由分化走向繁荣,演出内容不断增修扩充,举凡俳优、俗乐乐舞、杂技幻术皆被划归其范畴之内,在唐代的文艺娱乐活动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对唐人的影响跨越阶层,是中国演剧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唐代百戏作为一种“俗”的文艺样式而存在,相关资料并未被系统地辑录梳理,而是散落于两唐书、《全唐诗》《全唐文》、敦煌文书、各类笔记小说以及敦煌壁画、墓葬乐俑等百戏文物之中,这些散见史料是百戏在唐代发展的重要史证。因此,通过对散见文献、文物资料的系统梳理整合,还原唐代百戏演出的整体情貌是本文的研究重心。唐代,是百戏疾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此间百戏在多重外力与内因互相作用下迈向巅峰。本文首先论述唐代百戏繁荣的外部因素,唐代百戏的繁盛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先秦至隋代多朝的繁衍积淀过程。唐时的政治、经济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对百戏的发展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三种因素看似老生常谈,空洞宽泛,实则不然。唐时的社会大背景与它朝相较,在诸多共性之下又极具迥异的时代特色,统治者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市坊制崩溃导致商品经济的兴起、频繁的对外交往——胡乐入华等,皆对百戏的发展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推动它向前迈进。继而采用文物与文献相互结合印证的方式,将涉及到唐代百戏内容的近百件墓葬文物(百戏乐俑或壁画)悉数辑录,并结合文献史料将其分门别类为歌舞戏、俳优杂戏类、乐舞类、幻术杂技类等四种类型,并对其中较为重要的文物进行述评。百戏文物非常具象地还原了唐时踏摇娘、参军戏、乐舞杂技等百戏演出的生动场景,让我们对唐代百戏的演出形态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与了解,如此甚多的百戏文物也印证了唐代百戏演出的繁盛。唐代百戏的社会大环境与演出类型交代清楚之后,再从管理机构、民俗、宗教、观演关系的视角对唐代百戏演出生态进行全面多方位的剖析。百戏诸伎作为唐代游艺活动的中流砥柱,除去外部大环境的影响,还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内部构建,官方力量的介入将百戏纳入职能部门的管辖之下,为其提供了相对系统规范的指导,为百戏的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民俗视域下中的婚丧嫁娶、生诞节日以及宗教信仰视域下的迎神赛社、宗教祭祀等与百戏存在着深广交错的因缘,这些绵长悠久的世俗活动共同建构起唐代百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生态,是推进唐代百戏葆有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内在动因,唐代百戏与民俗宗教文化熔于一炉的紧密连缀,为后学打开了一扇透视唐代百戏的精神文化之窗。唐代多重繁兴的百戏演出空间与百戏的生产、消费对百戏艺术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也折射出唐代百戏由“贵族化”向“平民化”下移的发展轨迹。总之,上述各个要素皆是勾勒串联起唐代百戏整体向前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从多角度切入,辑录整理相关资料,以期探究唐代百戏在之所以兴盛的原因并厘清其发展脉络。

张保珍[5](2020)在《半跏思惟像研究 ——从印度到中国》文中研究说明半跏思惟像是佛教美术中少有的以形式命名的造像,流行于印度贵霜后期的犍陀罗地区,十六国北朝时成为汉地佛教造像的重要类型,并远播朝鲜半岛及日本。本文以印度与中国的半跏思惟像为中心,从图像学角度对其姿体形态、服饰装具、场景标识等造型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对造像的身份尊格、图像含义、信仰形态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揭示半跏思惟像的发生和演变历程,系统阐释半跏思惟像的本质含义。印度半跏思惟像由半跏坐姿和思惟手势结合而成,前者象征王者身份,后者表现人物悲悯、忧虑等心理状态,二者早在印度无佛像时代已经出现,到贵霜时趋于定型。根据表现形式,印度半跏思惟像分为“佛传图”、“说法图”及“尊像”三个系列。佛传图中的半跏思惟像主要表现悉达多太子身处世俗爱欲与修行觉悟之间的艰难抉择,并隐喻太子“思惟成佛”的觉悟途径。“说法图”与“三尊像”中的半跏思惟菩萨,多与交脚菩萨对称布局,二者可能是化导众生的观音和上证菩提的弥勒。“说法图”另有半跏思惟附属图像,对应天人菩萨的闻法姿态。单尊半跏思惟像形式各异,身份限于释迦与观音,抑或两者并存。中国半跏思惟像较早见于吴晋时期的南方墓葬及稍后的克孜尔石窟。十六国、北魏时期,半跏思惟像广布于中原北方地区的石窟寺及受其影响的造像碑、造像塔中,形式特征虽不相类同,但多与犍陀罗的“树下静观图”或“说法图”有关。北魏晚期,半跏思惟像在龙门石窟完成“树下思惟”图式的汉化定型,影响延续至隋代中期的莫高窟壁画。东魏、北齐时,单尊半跏思惟像在曲阳、邺城、青州形成地域风格中心,“太子思惟像”的表现程式及其象征含义得以固化。隋唐以后,佛教趋向多元化发展,半跏思惟像隐含的身份尊格与信仰观念逐渐淡化,并由此走向衰落。

韦思[6](2020)在《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摭议》文中指出殷商西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研究,未形成完整理论体系,研究成果相对于书法史研究、书法家个案研究、书论研究、书法与文字学研究等而言,还很薄弱,从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研究入手,应成为书法审美意象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在具体陈述过程中,采用历史文献法、风格分析法、图文互证法、逻辑和分析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商周金文书法映射出人们从对巫觋与祖先神灵崇拜到“礼”、“乐”文化的尊崇,青铜器铭文的蘖变传衍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商末到西周早期金文书法在造型、铸刻痕迹上明显地表现出承袭的特点,保留殷商遗韵、甲骨意味,由殷商时期图腾、族徽文字组合的简单形式,到后来以记事为主的长篇铭文,彰显了商周时代先贤在浓厚的神灵意识笼罩下审美意识的觉醒,期间逐渐经历了商代末期至西周早期、西周中期、西周晚期,商末的天然奔放热烈、奇谲古隽,西周早期的雍容稳健、浑穆雄深,中期的规范端严,晚期的骀荡率性的风格特点,无不反映出金文审美意象特征。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审美意象”概念阐释,分别对审美意象的定义、内涵及其特征进行论述;第二部分蠡探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的成因;第三部分以商周金文书法形式美(用笔、结体、章法)观照审美意象特征;第四部分裒写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中的“图——底”关系;第五部分从“简化”、“有意味的力的样式”、“异质同构”的审美直觉心理学角度对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进行剖析。艺术欣赏是以审美意象为中介展开的特殊对话,商周金文书法艺术欣赏是以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为中介展开的特殊对话,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是商周金文书法审美心理的基元、中介,绾合了主客体,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研究,为书法审美心理活动研究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审视领域,揭示书法审美意象的内涵,扩充书法美学研究路径,发而为审美现代性的思考。

王红[7](2019)在《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履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如何提高质量是乡村教育进入“下一个一百年”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相较于以“资源倾斜论”“仿城发展论”“撤并进城论”等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主流议题,当前实践中兴起的将地方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的在地化质量提升路径尚待研究者关注。立足于提升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项实践方法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空间,为何以及以何乡村教育在地化能够发挥作用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命题。相较于既有研究将“在地化”理解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机制”,本研究对在地化的理解是围绕“基于互动的联结机制”展开的,研究视域下的“乡村”被定义为“地方”,以学校作为分析单位和研究逻辑起点考察乡村教育在地化的理论合理性、实践智慧以及运转机理的研究架构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对学校维度上在地化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做法的碎片化表达以及变革效用机理的忽视。基于“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理论融合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合理性阐释”与“跨案例对比分析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机理模型构建”两大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了研究作为“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综合体”的类型规定。理论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空间的阐释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进路的角度回溯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知识构成的泛科学理性、教育管理中的威权关系、基于效率主义的教育生产逻辑所构成的“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形成了乡村由“在场”到“退场”的历史进路,以阐释乡村沦为“空间物理场”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空间价值被遮蔽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转向一个融合视域,从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角论证了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学校教育中“乡村的在场”带来了一个融入地方文化特质和个体亲切经验、抽象与具体兼容的辩证的学校文化空间,一个打破知识既定结论、丰富知识解释框架的知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一个弥补学校教育中个体纵向经验断裂和具身实践情境缺位的经验补充及知识转介空间,一个联结家、校、社互动交往、拓展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了一方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场”。实践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智慧及运转机理的论述是基于多案例与扎根理论译码法相结合的跨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设计展开的,在详细阐述“生活化课程素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文化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产业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三个本土典型案例的实践智慧后,通过对案例资料的三级编码,抽象出以“前置变项”“过程变项”“结果变项”为过程维度,以“背景性认识”“行动中的主体角色”“过程性策略”“关联性约束条件”“效应反馈”为类属轴,以“对农村学校的正向认知”等19个关键要素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过程模型,概括出内置于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过程中以构建学校、乡村、儿童三者间联结的“空间资源化—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本化”的作用路径,提炼出在地化变革过程中“地方资源知识化”以“知识齐性的聚合效应”和“舞台化学校的审美效应”赋予乡村学校“乡村社会半公共空间”“附着乡村特质的教育审美空间”二重身份的效应机理。并从实践范式的视域总结提炼出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本质即为一次以承认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为前提挖掘乡村资源教育能产性的过程,遵循的是以学校比较优势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因而,实践范式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表现为一种“基于地方赋权挖潜的优势治理”的教育变革实践方法论。综上,通过对乡村教育基层实践小趋势的理论抽象为处于迷茫期的乡村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是研究初衷所在。

高宁[8](2019)在《徐州出土西汉封泥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汉玺印是印章发展史上的高峰,西汉是秦汉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西汉时期印制趋于完备。徐州是西汉时期的重要封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徐州出土封泥近5000枚,出土数量全国罕见,汉封泥是汉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尤为突出。笔者对徐州出土封泥已经公开发表的资料与少数未公布的资料进行整理收录,采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分类研究法,对封泥印面的具体形态进行描述,对封泥进行分期、分类;徐州也有不少西汉印章的出土,采用对比研究法,对封泥、印章中的“同文异印”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西汉时期印制的变化;另外将封泥中“同字异形”的印文以表格形式排列,可以发现不同时期印文字形的变化,以提高其在文字学上的地位;最后对封泥印面进行艺术分析,以得出其在印章艺术中的意义和价值。

朱雪晴[9](2019)在《戈雅绘画中巫术形象的演变与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针对戈雅绘画中的巫术形象进行探究,从戈雅早期艺术创作到晚年黑画系列中巫术形象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戈雅是西班牙十八、十九世纪的着名画家,在其事业发展的初期到鼎盛阶段,他主要是为西班牙的王公贵族画肖像。戈雅在接触上流社会的同时,也看见了许多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的可悲之处。受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戈雅深谙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两面性,他主动、敏锐、坚持地去观察真实的生活,并用艺术的力量将其转换成一种可图证的历史痕迹,而不仅仅是将艺术视为装饰或炫耀的工具。巫术主题一直倍受戈雅喜爱,他绘画中的巫术形象主要分布于三个板块:一是出于奥苏纳公爵家对巫术的兴趣,他们向戈雅定制了一组专题作品;二是戈雅手稿和版画中反复出现的巫术主题;而最神秘的巫术形象,还是来自戈雅晚年的黑画系列。学界目前对于戈雅巫术主题绘画的研究多为散点或断层式的考察探索,要么集中在黑画系列,要么侧重于艺术家生平事迹的描述,或者是对戈雅作品中某一现象进行归类分析,如怪诞形象,将巫术形象看作其中一个侧面。而对戈雅晚年的黑画系列,学界尚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种变化是缺乏其内在发展的逻辑关联,随而认为这一系列的作品可能出自他人之手。而本文试图对戈雅艺术中巫术形象的演变过程进行重点考察,特别是早期和晚期巫术形象之间的差异进行描述,并分析其前后承续过程中存在的断裂现象,试图最终探寻并阐释艺术家个体艺术意象发展和变化的可能内在逻辑,这种逻辑关系是隐性的,但依然存在。本文的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意义和现状等叙述。第二章从画作的创作背景入手,梳理戈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环境,结合西方巫术概念的发展过程和历史,对戈雅之前艺术史中存在的巫术绘画进行简析。第三章分别对戈雅绘画中早期和晚期巫术形象进行阐释,并对二者进行比较,以说明戈雅巫术题材绘画演变的过程。尤其是戈雅晚期集中于黑画系列的巫术主题,这一系列是戈雅作品中最为神秘和难以琢磨的一个部分。戈雅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的确发生了重大转变,但通过对比分析,本文试图例证一些旧说、得出一些新的线索,从艺术家主体精神世界的能量守恒、个体与世界的冲突和平衡、艺术作为一种救赎力量的存在等方面,揭示出戈雅艺术发展过程里的偶然和个例中的必然性。第四章本文则站在新历史主义的角度,探讨戈雅对巫术形象的运用所产生的社会能量及现实意义。

李黎鹤,李远国[10](2018)在《阴阳与太极:探寻道家思想的根源》文中研究表明道家思想的根源,始自中国新石器晚期。通过对大量彩陶图像的分析与认知,可以知道那个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初始阶段,其宗教的形态已经相当成熟,出现了对鬼神、祖先神的崇拜,有了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的祭坛,有了主持宗教活动的巫师教团,有了相当成熟的阴阳、太极理论,凡此种种现象,说明正是在这一历史的阶段,诞生了原始道家。

二、奇妙“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奇妙“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高中分形几何校本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分形几何对中学生思维发展的意义
        1.2.2 分形几何对科学领域发展的意义
        1.2.3 分形几何理论对现代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启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分形几何
        2.1.2 分形几何融入高中数学教学
        2.1.3 校本课程
        2.1.4 基于分形几何的校本课程建设
    2.2 分形几何知识背景
        2.2.1 分形几何的发展进程
        2.2.2 分形几何的理论基础
        2.2.3 几种基本的分形几何图形
        2.2.4 分形几何与传统欧氏几何的区别
    2.3 分形几何的应用
        2.3.1 分形几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2.3.2 分形几何在物理学中的运用
        2.3.3 分形几何在地球物理学中的运用
        2.3.4 分形几何在材料学中的运用
    2.4 融入分形几何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现状
        2.4.1 国外中学分形几何教学研究现状
        2.4.2 国内中学分形几何教学研究现状
        2.4.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分形几何的要求
        2.4.4 现有中学数学教材中分形几何的融入情况
    2.5 课程理论基础
        2.5.1 情境学习理论
        2.5.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5.3 师生互动理论
        2.5.4 科学主义课程观
        2.5.5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2.6 分形几何与中学数学教育
        2.6.1 分形几何的教育价值
        2.6.2 分形几何中学教育的可行性
        2.6.3 分形几何初步在中学数学课程中的定位
第3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行动研究法
第4章 分形几何校本课程开发(上)
    4.1 课程内涵与目标
    4.2 课程内容与框架
    4.3 课程实施与评价
        4.3.1 课程材料的编制
        4.3.2 课堂教学的实施
        4.3.3 课程评价
第5章 分形几何校本课程开发(下)
    5.1 教学设计案例
        5.1.1 几何发展简史
        5.1.2 分形几何的概念和发展简史
        5.1.3 经典分形几何图形
        5.1.4 奇妙的科赫雪花曲线
        5.1.5 初探谢尔宾斯基踏板三角形
        5.1.6 几何画板画分形几何
        5.1.7 几何迭代与代数迭代
        5.1.8 分形几何的广泛运用
        5.1.9 设计分形地毯
    5.2 教学实施案例
        5.2.1 几何发展简史教学实录
        5.2.2 科赫雪花曲线教学实录
    5.3 教学实施评价
        5.3.1 问卷调查结果
        5.3.2 调查、访谈结果分析
    5.4 课程建设反思
        5.4.1 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
        5.4.2 教学策略
第6章 研究总结与不足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分形几何校本课程教学问卷调查
附录二: 分形几何校本课程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1.1 绪论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3 研究的方法
        1.2.4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2.3 小结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4.4 小结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回顾总结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致谢

(3)HPM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HPM研究日渐深化
        (三)我国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之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理念
        2.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结构
        3.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结构
        (二)关于HPM实践研究
        (三)关于HPM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HPM对教师发展的作用
        2.HPM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
        (四)文献小结
    四、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
        2.文献研究法
        3.课堂观察法
        4.访谈法
        (二)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个案确定的背景与过程
    二、研究思路
    三、主要研究工具——SMK和 PCK量表
    四、研究的信效度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HPM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一
        (一)WS教师第一阶段HPM实践
        1.数据梳理与设计实施
        2.教师反思与访谈分析
        3.成长评估与测量
        (二)WS教师第二阶段HPM实践
        1.数据梳理与设计实施
        2.教师反思与访谈分析
        3.成长评估与测量
        (三)案例小结
    二、HPM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二
        (一)SH教师的HPM实践
        1.数据梳理与设计实施
        2.教师反思与访谈分析
        3.成长评估与测量
        (二)案例小结
    三、HPM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三
        (一)SX教师的HPM实践
        1.数据梳理与设计实施
        2.教师反思与访谈分析
        3.成长评估与测量
        (二)案例小结
第四章 HPM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
        (一)促成了教师数学观、教学观的改变
        (二)对HPM的价值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三)改变了教师对HPM教学的消极态度
        (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五)增强了继续制作和使用HPM课例的意愿
    二、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影响
    三、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一)数学史与教学结合设计能力明显提高
        (二)教学反思能力增强
        (三)教学批判和研究能力提升
        (四)对学生认知预设能力明显增强
    四、HPM实践中教师专业发展效果的影响因素总结
第五章 HPM实践提升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学校方面
        (一)多措并举营造积极的HPM学习氛围,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二)充分发挥HPM合作共同体和专家指导作用,培养合作意识
        (三)组建专业化的HPM实践团队,促进团队整体提升
        (四)深化HPM研究,提高教师HPM科研能力
    二、教师方面
        (一)主动丰富数学史理论与实践知识,发展HPM意识
        (二)积极开展HPM实践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三)坚持四平衡原则,“精炼”使用史料
        (四)持续开展HPM实践,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五)加强同事之间HPM实践的交流、切磋
        (六)依托HPM实践,主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量表
附录二 小视频/语音资料
    (一)WS教师第二阶段HPM实践小视频资料文本内容简录
    (二)SX教师HPM实践语音资料文本内容简录
附录三 访谈摘录
    (一)WS教师第一阶段HPM实践访谈摘录
    (二)WS教师第二阶段HPM实践访谈摘录
    (三)SH教师访谈摘录
    (四)SX教师访谈摘录
致谢

(4)唐代百戏演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一、涉及唐代百戏的综合性研究
        二、对唐代百戏的专题研究
        三、对唐代百戏特定形态或分支的研究
        四、对唐代百戏的考古图像学研究
        五、对唐代百戏演出场所的研究
        六、对唐代百戏演出主体及相关管理机构的研究
第一章 百戏的沿革与繁荣背景
    第一节 百戏溯源
        一、先秦:百戏的发端期
        二、秦汉:百戏的发展期
        三、魏晋南北朝:百戏的铺垫期
        四、隋朝:百戏的过渡期
    第二节 唐代百戏繁盛背景
        一、政治开明:百戏兴盛之源泉
        二、经济繁荣:百戏发展之基石
        三、文化交流:百戏兴盛之助力
第二章 唐代百戏演出类型
    第一节 歌舞戏类
        一、踏摇娘
        二、大面
        三、傀儡戏
    第二节 俳优杂戏类
        一、参军戏的演出形态
        二、参军戏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乐舞类百戏
        一、唐代乐舞类型
        二、乐舞文物展现的演出情态
    第四节 幻术杂技类
        一、幻术
        二、杂技
    第五节 个案研究: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考辩
        一、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诸说
        二、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探析
第三章 唐代百戏管理机构
    第一节 初盛唐时期百戏管理机构——太常寺
        一、太常寺管理百戏之沿革
        二、太常寺对百戏的管理
    第二节 中晚唐时期百戏管理机构——教坊
        一、教坊的设立背景
        二、教坊的建制与构成
    第三节 教坊的演出形态与演出场合
        一、教坊四部乐及新制乐舞
        二、教坊百戏演出场合的迁移
    第四节 梨园
        一、梨园的设立与构成
        二、梨园的演出盛景与衰落
第四章 礼俗活动与百戏演出
    第一节 丧葬仪式与百戏演出
        一、丧葬用乐制度与官方演出情况
        二、官方丧仪用乐
        三、民间丧仪中的百戏演出与禁断
        四、丧葬百戏的演出功能
    第二节 婚嫁寿诞中的百戏演出
        一、婚嫁与百戏
        二、寿诞与百戏
    第三节 岁时节日民俗中的百戏演出
        一、唐代岁时节日
        二、岁时节日之百戏观演
第五章 宗教信仰活动下的百戏演出
    第一节 混合型宗教信仰与百戏
        一、唐代混合型宗教信仰的特征
        二、混合型宗教信仰中的百戏活动
    第二节 制度型宗教信仰与百戏
        一、佛教影响之下的百戏活动
        二、道教、祆教影响之下的百戏活动
        三、制度型宗教信仰对百戏的构建与影响
第六章 观演关系
    第一节 百戏演出场所流变
    第二节 百戏观演空间
        一、宗教活动观演空间
        二、城市商业观演空间
        三、皇家殿庭及水上观演空间
        四、军营观演空间
    第三节 百戏观演活动之运作
        一、宫廷百戏观演
        二、营利性的民间百戏演出
    第四节 百戏观演商业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今人着作
    三、学位论文
    四、期刊论文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致谢

(5)半跏思惟像研究 ——从印度到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半跏思惟像的印度起源
    第一节 佛传图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纳亲图”中的悉达多太子
        二、“树下静观图”中的悉达多太子
        三、“决意出家图”中的悉达多太子
        四、“降魔成道图”中的魔王
        五、“涅盘图”中的世俗人物、佛弟子与天神
    第二节 “说法图”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含义
    第三节 尊像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三尊像”中的半跏思惟胁侍
        二、单尊半跏思惟像
    第四节 非标准式半跏思惟像
        一、“与驭者、爱马作别图”中的太子思惟像
        二、“占梦图”和“占相图”中的摩耶夫人思惟像
        三、天神思惟像
        四、婆罗门仙人思惟像
    第五节 半跏思惟像起源问题的再探讨
第二章 半跏思惟像初传中国
    第一节 南方吴晋时期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形式溯源
        三、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志分析
        四、半跏思惟像的传入路径
    第二节 克孜尔石窟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含义
        三、非标准式半跏思惟像
    第三节 北方十六国时期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含义
第三章 汉地半跏思惟像的本土化呈现
    第一节 石窟造像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云冈石窟中的半跏思惟胁侍和“白马吻足”
        二、敦煌莫高窟中半跏思惟像的时代类型
        三、麦积山石窟中交脚与半跏思惟对称构图
        四、龙门石窟中的“树下思惟”图式
        五、其他石窟中的半跏思惟像
    第二节 造像碑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含义与信仰形态
        三、对南朝造像碑相关图像的探讨
    第三节 造像塔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生成与演变
        二、半跏思惟像的组合形式与图像含义
    第四节 单体半跏思惟像
        一、太平真君三年半跏思惟像的意义
        二、太和时期金铜观音像与“树下思惟”
        三、河南“三尊像”中的半跏思惟菩萨
        四、曲阳造像中的“太子思惟”
        五、邺城造像中的“白马吻足”
        六、青州造像中的南朝因素
        七、其他单体造像的相关问题
    第五节 北朝墓葬美术中的半跏人物形象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摭议(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 研究鹄的、研究意义、研究学术价值、研究现状述评
    (二) 研究内容、主要观点、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审美意象”概念阐释
    (一) “意象”概念阐释
    (二) “审美意象”概念阐释
二、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的成因
    (一) “巫”为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之源
    (二) “图腾崇拜”为商周青铜器纹饰审美意象之源
三、从商周金文书法形式美窥探审美意象特征
    (一) 商代末期金文书法“天然美”
    (二) 西周早期金文书法“典范美”
    (三) 西周中期金文书法“人工美”
    (四) 西周晚期金文书法“性情美”
四、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的“图——底”关系
    (一) 商周金文书法的“图形”与“背景”关系
    (二) 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是其审美活动中联系主客体的中介
五、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是“有意味的力的样式”
    (一) 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简化”与“有意味的形式”
    (二) “异质同构”在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中的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辞

(7)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评论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四、核心概念辨析
        (一)地方、社区与乡村
        (二)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在地化释义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准化崇拜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历史进路
    三、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构“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一、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二、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拓展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三、经验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四、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一、走进范家小学
        (一)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二)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三)“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的实践图谱
        (一)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推进路线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嵌入环境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实践的行动框架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一、走进长坑小学
        (一)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二)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三)“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一)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一、走进成佳学校
        (一)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二)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三)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一)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推进路线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嵌入环境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行动框架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一、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一)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二)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三)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三、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二)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徐州出土西汉封泥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封泥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徐州出土西汉封泥概况
    第一节 出土与收录情况
    第二节 分期
        一、狮子山
        二、土山
        三、其他
    第三节 分类
        一、内容分类
        二、功能性质
        三、印面形状分类
第三章 徐州出土西汉封泥印文对比分析
    第一节 “同文异印”现象
        一、封泥与印章中的“同文异印”对比
        二、封泥中的“同文异印”对比
    第二节 “同字异形”现象
第四章 徐州出土西汉封泥艺术分析
    第一节 艺术风格
        一、苍茫古朴,雄强浑厚
        二、端庄宽博,中和典雅
        三、细劲灵动,洒脱自然
        四、奇谲险峻,异趣横生
    第二节 艺术形式
        一、自然残破
        二、虚实相生
        三、开合有度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戈雅绘画中巫术形象的演变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选题研究的背景与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1.3 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1.4 基本思路和方法
    1.5 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第2章 戈雅巫术画的源头及背景
    2.1 戈雅生平及其绘画风格简介
        2.1.1 宫廷、贵族画作时期
        2.1.2 自主创作画册的时期
        2.1.3 黑画时期
        2.1.4 同一主题的对比
    2.2 在戈雅之前的巫术
        2.2.1 西班牙的宗教与巫术
        2.2.2 巫术画的历史
第3章 戈雅绘画中的具体巫术形象分析
    3.1 奥苏娜家族的定制
        3.1.1 《女巫飞行》
        3.1.2 《女巫安息日》
        3.1.3 《女巫的厨房》
        3.1.4 《咒语》
        3.1.5 《被暴力蛊惑的人》
    3.2 手稿与版画
        3.2.1 关于女巫集会
        3.2.2 关于生物的形象
        3.2.3 关于飞行的形象
    3.3 戈雅黑画系列的晚期巫术形象
        3.3.1 女巫的安息日
        3.3.2 三女巫
第4章 戈雅作品中巫术形象的能量及其流通
    4.1 巫术形象:主体精神的能量与流通
        4.1.1 公山羊与巫魔会
        4.1.2 飞行与漂浮
    4.2 社会能量的循环流通
        4.2.1 疯癫与理性
        4.2.2 恐惧与想象
结语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奇妙“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高中分形几何校本课程建设研究[D]. 刘立斌. 扬州大学, 2021(09)
  • [2]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 [3]HPM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D]. 师望舒. 济南大学, 2020(01)
  • [4]唐代百戏演艺研究[D]. 张裕涵.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半跏思惟像研究 ——从印度到中国[D]. 张保珍.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商周金文书法审美意象摭议[D]. 韦思. 广西艺术学院, 2020(02)
  • [7]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D].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徐州出土西汉封泥艺术研究[D]. 高宁. 江苏师范大学, 2019
  • [9]戈雅绘画中巫术形象的演变与意义[D]. 朱雪晴. 四川美术学院, 2019(03)
  • [10]阴阳与太极:探寻道家思想的根源[J]. 李黎鹤,李远国. 老子学刊, 2018(02)

标签:;  ;  ;  ;  ;  

证明奇妙的“倒三角形”的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