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地税创新服务工作

石楼地税创新服务工作

一、石楼地税创新服务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陈可凡[1](2021)在《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碑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岭南地区鬼神信仰发达。清代更是岭南民间信仰全面发展的时期,不仅民间神灵的数量较多,而且信仰内涵经过不断的叠加和衍变,具有了显着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清代广州府作为岭南地区的首府,不仅是清代岭南的政治、经济中心,亦是广府文化的中心,其民间信仰的发展具有显着的地域特征。广州地区的民间信仰碑刻以明清时期的碑刻为主,尤其清代碑刻,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繁多。以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碑刻为例,本文共辑得约268篇碑文,其中既有着录于地方志书或个人文集的碑文,又有通过田野调查拓印而来。碑文共涉及三十种以上的民间神灵,其中既有全国性的神灵,如北帝、关帝、观音、天后;又有本地神灵,如南海神、金花夫人等。碑文中涉及神灵传说,信众捐资等内容,内涵十分丰富。本文除前言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了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的发展,全国性的民间信仰如北帝、关帝等,在保留其核心信仰内涵的同时,被打上了地方文化的烙印,形成了具有广府色彩的神灵崇拜。第二章从碑刻的保存和形制特点两个方面,总结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碑刻的特点。第三章论述了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碑刻,从信仰内涵、社会治理、祠庙捐资与管理等方面揭示了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与社会、经济间的密切联系。第四章从集体空间认同、祠庙管理、祠庙商圈、神灵的世俗化和正统化等方面,讨论了碑刻所见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的不同侧面。经过对民间信仰碑刻的研究,大致形成两个方面的认识。其一,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的发展,不仅表明清代广州府民众信仰世界的极大丰富,而且反映了清代广州府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其二,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碑刻不仅可见民间信仰的发展,亦饱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可资清代岭南地方史研究的极具价值的史料之一。

王洋[2](2020)在《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文中研究指明金元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也是山西区域社会发生激荡转折的时期。本研究主要考察的时段是1127年至1368年,这段时间内,山西处于金、元二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研究以金元时期的山西社会为考察范围,以山西金元时期留存的850通碑刻资料为基础资料,将碑刻中所反映的释道宗教、祠神信仰、水利营建、宗族发展四个面向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是一项关于地域社会史的研究,除碑刻资料外,同时运用史志、文集、家谱等资料,并注重田野调查,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以及“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以上四个面向中所体现金元时期山西基层民众面对社会剧变时的复杂心态,以及在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中体现的能动性。文章旨在将基层民众从战乱和王朝更替下面目模糊的“黔首”,还原为充满主动性的行为主体,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社会变革下的民众行为进行解读,并最终探讨山西社会在金元时期社会整合过程中发生的嬗变过程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文章分为九章,按照时间顺序,设置了“金”与“元”的时间分野,第一章以“金代山西宗教与社会”为研究对象,宋代以来,山西的佛教信仰氛围相当浓厚,而北宋徽宗在民间弘扬道教的举措也令道教具备了一定信众基础。金代之前已存在的大中型寺院通过经营庙产、收徒授业、弘扬教义等途径获得发展空间。在宗教管理制度方面,金代与前代不同的一点是开发了民间购买寺观名额的通道,在此政策影响下,基层民众具备了在村中开设合法寺观的条件,地方精英与僧道的交流、博弈也变得频繁起来,不少具有经济实力和道德威望的僧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一些新创的寺观成为村民共享的公共空间。第二章探讨了金代灾害频发的社会条件与民间创开水利的热潮。金元时期处在历史上气候波动较大的寒冷期之间,受气候影响,旱灾成为山西地区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虽能纾解部分困难,但也会出现有时力有不逮的情况。为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除对前代水利工程善加利用外,金代山西水利开发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民渠的大量开创和水泉的逐步利用。随着水利工程的开发,民间关于水权的纷争也随着出现,民众通过输财、论工、家族继承、道义因素等不同条件厘定用水权力。同时,通过对不同水案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发现,用水秩序中反映的国家话语与民间传统逐渐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官方通过地方精英对水利系统进行间接管理的制度逐渐形成。第三章论述了金代祠神信仰与山西社会的关系,由于灾害频发,被认为能够护佑地方风调雨顺的祠神成为民众寄予希望的另一途经。北宋熙宁年间曾进行过对民间祠神的大规模封赐,山西州县官员通过奏请封赐的方式为一部分地方祠神争取到了官方颁发的封号、庙额。由于金代未再度大规模封赐祠神,因此获得赐封的神灵群体基本维持北宋末的格局。在金代对祠神的管理中,地方官员、儒士与地方精英按照儒家经典,对一部分无额祠神进行了维护和再度诠释。通过对长子县上方村汤王庙的个案解读,可以形象地观察民间组织的内部结构、祈雨仪轨以及民众对异地设立“行祠”的看法。另外,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僧道也逐步参与到祠神祭祀中来。第四章探讨金代宗族的发展情况,由于靖康之变后的社会动荡,原先地方大族拥有的纸质谱牒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以石质碑幢作为载体,记录家族世系等信息。北方以先茔为中心的宗族活动也有一定发展,国家鼓励累世聚居,并为七十以上老人赐官,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众宗族意识的不断完善。此外,本文还注意到山西社会中宗族与宗教之间具有的密切联系。第五章详述蒙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世侯的崛起,蒙元时期各州县地方武装与原金代官员等通过投降、依附蒙古,获得了当地军政权力,由于权力能够在家族内部继承,因此称为称为“世侯”。对于蒙元时期经历战乱的山西地区,世侯为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生产,招辑流亡,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其次是僧道政治、经济地位的抬升,由于邱处机、海云等着名僧道的社会活动,蒙古统治者允许僧道蠲免赋税。以兴建纯阳万寿宫与刊刻“玄都宝藏”两大活动为主,全真教在山西地区迅速扩张。佛教则通过三次僧道辩论,争取蒙古统治者的支持,对全真教进行全面抑制。再次是儒士地位的相对下降,由于蒙元长达八十多年未行科举,因此儒士不得不寻求为吏、为学官等新的入仕的渠道,并在社会事务中强调自身权威,科举停废客观上为儒士深入地方社会提供了条件。第六章主要研究元代山西宗族建设的情况,山西世侯通过“根脚”和自身才干延续了家族仕途,他们是宗族活动实践的主要力量。在这一时期,世侯、平民、儒士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家族积极采用“先茔碑”与“世系图”来记录家族发展情况,经幢与墓塔作为先茔碑的补充,在元代也一直被沿用。先茔碑的创作以平实为主,儒士在其中发挥了指导作用,谱牒中并不排斥女性与出家的族人,一些世侯与地方精英还创建了“家佛堂”作为祭祖场所,“守坟寺”这一形式在元代也得到了发展。综合来看,山西这一时期的宗族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第七章论述元代的水利与社会关系,元代是山西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时期,民间水利管理体系在前代基础上作用愈加突出,以渠长为代表的地方精英在水利管理、人力组织、水规制定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亦不断加深。目前所见的一些地区,官方在推广“自下而上”用水经验与巩固渠长权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洪洞等水利规约较为完善的地区,共同的水神祭祀与使水户的身份认同关联起来,渠长的权力不仅包括在现实生活中监督渠务、分配水权,在水神祭祀体系中确立权威,进行资源竞争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们看到,通过神权、传说等方式巩固水权的行为,被证实是卓有成效的。此外,僧道等新晋社会精英对水权的把握,也是本章研究的重点之一。第八章主要讨论元代祠神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与金代相比,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较为松散,无封号的祠神在社会中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空间。元代的地方儒士重视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民众的实际利益,他们成为地方祠神信仰正当性的辩护者。由于元代自然环境多自然灾害,地方官员、儒士、精英与民众集中在民间神祠之中,希望通过祷告达到消灾弭祸,风调雨顺的目的。地方神祠中出现的乱象与国家管理紊乱有关。但是,元末农民起义,战乱频发,严苛的社会氛围令官员与民众过分倚重民间神祠的灵验效应,是否符合“正祀”的要求则降至次要位置。另一方面,以姜善信、广胜寺僧人为代表的宗教人员广泛地参与地方祠庙的修缮活动,并参与祠神祭祀,以争取社会精英的合作。第九章研究元代山西宗教折衷求变,积极向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至元焚经”之后,全真教对道教的管理范围限于淮河以北,地方宫观的职能也由协调扩张转为以经营庙产为主。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山西佛教则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政治、经济等多方支持。本文注意到,在世祖之后,山西不少寺观均将庙产立碑,这一活动反映了释道二教在基层社会的生存压力。通过以泽州道士苗道一为个案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元代宗教的发展环境与蒙元之初相比有着很大区别,作为全真掌教,苗道一的成就局限在宗教方面,而甚少涉足社会事务。而地方社会中的僧道们则积极适应以村社为中心的地域社会新格局,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致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丁一[3](2020)在《元杂剧产业研究》文中认为元杂剧是我国早期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样本,以此为对象研究其投资、生产、传播、流通、消费、再生产的过程很有意义,可通过归纳元杂剧这一特殊的断代文化产业现象的主要特点,了解剧作家与艺人的经济生活,还原创作与演出的市场化运作形态,回顾官方演出制度形成过程,考察元杂剧市场发展历程及其兴衰的原因,分析戏剧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动因和社会制度性因素。在元代社会经济背景下,充分利用但不限于古代文献资料,以及利用现有元杂剧文物考古研究成果,沿元杂剧产业发展脉络,即资金来源、创作市场、演出市场、戏班经营与管理、书会与农村社会等具有中介性质的组织、官方演出制度形成过程等诸环节展开研究,逐渐逼近元杂剧产业发展原貌。元杂剧是生产驱动型文化,在短暂的历史时期中呈现出产业化的趋势,分工明确而高效,书会专职创作并印刷传播剧本,教坊统一注籍管理乐人,在民间和官方市场按需调配表演人才资源,而长期两京巡演制度则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元杂剧艺术成就,提高了元杂剧艺术生产力和传播效率。

郑梦卿[4](2019)在《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绩效管理是提升单位活力和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我国政府进行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税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家税务部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税务部门推行的多是比较陈旧的绩效管理理念,与现代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对职工起到良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因此,探索新时期基层税务部门绩效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石楼县税务局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绩效管理和激励相关理论,系统分析了石楼县税务部门实施绩效管理的整体情况,并从基本情况、机构设置、人员结构等方面入手,梳理了石楼县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现状。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并结合石楼县绩效管理的现状,发现当前石楼县绩效管理的突出问题表现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考评内容相对笼统,内容针对性不强且不易把握、考评措施和方法粗放且不易操作、考评有失公平公正;分析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岗位职责不明晰,绩效目标不明确,以及考评指标体系有待健全或改善,绩效衡量不准确以及绩效考评程序执行不严谨,绩效考评不规范。第三,针对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了具体的绩效优化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基于石楼县绩效管理优化的顶层设计、绩效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研究以及绩效管理指标的优化研究,从绩效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权重、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以及结果应用来对石楼县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进行优化。最后,根据石楼县绩效优化方案,提出实施建议,主要包括通过加强绩效管理的组织文化建设以及融合税务系统的核心价值观来不断强化绩效管理理念,注重绩效辅导、强化节点管控以及日常监管来加强绩效辅导与监管,并在实施优化方案时注意强化激励机制的建设和加快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相结合。

郭晓瑞[5](2019)在《清代山西乡饮酒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饮酒礼最初是古人聚会时的一种礼仪,因它有敬老尊长、宾兴贤能、宣扬教化的作用,所以在历代逐渐发展传承下来。在清代被统治者所重视,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的律令,为了更好的推行乡饮酒礼,让京师顺天府每年按规定的时间如期举行,给全国做以示范。乡饮酒礼实际上是清廷管理地方的一种手段,以维护政权。根据山西方志记载,山西乡饮酒礼的仪式流程大多是以周礼为依据的,按照清廷所颁发的仪式流程、要求、律令举办。山西地方志中主要记载了乡饮酒礼举办的时间、地点、参加乡饮酒礼的人员、座位等级的排布、仪式流程以及奏乐。山西碑刻中则记载了参与人员耆宾、介宾的生平荣誉,证明了乡饮举行的事实,以及参与者的荣誉事迹。通过对山西各个府县乡饮酒礼实施情况的研究,以乡宁、石楼、代州三县的乡饮酒礼为例,具体分析其乡饮酒礼的过程,对各地区的乡饮酒礼作了比较,并把顺天府和山西乡饮酒礼的仪式作了比较,主要在有无读律诰和乐宾环节、有无监礼和僎宾、意义不同三个方面存在差异。道光二十三年乡饮酒礼取消官办后,对山西是否继续实施乡饮酒礼的情况作了论述,发现乡饮酒礼在取消官办之后还能继续实施,甚至有些地方到民国期间才废除,如翼城县直到民国改革时期才废除,可见乡饮酒礼的地位和影响很大。乡饮酒礼的兴废主要是受国家政策、社会坏境、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乡饮本身教化作用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山西乡饮酒礼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乡饮酒礼有仪式相比以前较为简单、南北差异大、与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有关三个特点。虽然乡饮酒礼在各县实施过程中存在差异,但其作用是一样,一是教化人民,明确人际关系;二是巩固政权,维护统治。乡饮酒礼中所体现的重要意义就是尊贤敬老,历史发展的惯性和它所体现的精神,符合中国人孝亲尊长的传统美德,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被历代统治者重视,这也是其流传不息的原因之一。

王婷煜[6](2018)在《“营改增”背景下纳税服务研究 ——以S县国税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营改增”是税制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现代财税制度积极的进步。“营改增”的推行给纳税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引发了对纳税服务质效提升的迫切要求。纳税服务作为税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一项关乎征纳关系是否和谐的大工程、大举措,对创造和谐政治经济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大实践意义。“营改增”背景下,纳税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税务机关提升国税部门形象、建立良好税收平台的重要手段。“营改增”给纳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国税机关税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可以解决现存矛盾,提高全社会诚信纳税意识,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从而促进征纳双方和谐关系的建立。因而,对“营改增”背景下纳税服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营改增”全面推行以来,国税局纳税人及随之而来的业务量大幅度增加,税率档次增多及工作的高压力,使得纳税服务中的问题逐渐涌现,出现了纳税服务理念落后、人员短缺、效率水平不高、“营改增”专业知识掌握不熟练等现象,给“营改增”的顺利推行带来一定障碍,降低了纳税人的满意度,也阻碍了纳税服务的发展进程。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S县国税局为例,深入分析了S县国税局纳税服务的现状,提出S县国税局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分析其中原因,进而提出提升纳税服务的建议。

贾茹[7](2018)在《吕梁市石楼县国税局纳税服务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为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办税效率、沉淀挖掘税收数据等工作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近年来,国税系统上下将“互联网+”这一新理念融入纳税服务各个方面,力图创新税收管理,营造更佳税收环境。然而,在这一创新工作实际落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为纳税服务赋能,已成为各地国税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立足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国税局工作实际,系统分析、整理、归纳了纳税服务信息化发展阶段内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开展深入分析活动。通过研究新公共服务理论、流程再造理论、税收遵从理论及借鉴国内外先进工作经验,对照石楼县国税局纳税服务信息化工作发展现状,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当前纳税服务信息化工作产生的影响,并应用特殊到普通、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对纳税服务信息化体系建设和相关业务流程优化提出了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建议。本文具体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论题研究背景、研究价值、研究方式等进行全面介绍。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最终调查问卷设计。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本部分内容详细叙述了纳税服务及纳税服务信息化相关定义,为研究活动开展确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石楼县县国税局信息化纳税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通过对石楼县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信息化工作现状的分析,利用调查问卷汇总整理得出了纳税服务信息化工作目前发展阶段内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是国内外纳税服务经验借鉴。这一部分通过分析美国税收征管现代化、英国数字化税务行动、德国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制以及国内深圳、香港等的信息化纳税服务先进经验,归纳总结出了石楼县国税局可以借鉴采纳的先进经验和纳税服务信息化工作的优化方式。第五部分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纳税服务的对策分析。这一章针对前面四部分所述的信息化条件下纳税信息服务、纳税程序服务、纳税权益服务等方面存在不足的原因,在归纳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发展建议。在论题研究过程中,本人选取纳税服务信息化作为主体研究对象,旨在为促进吕梁市石楼县的纳税服务信息化工作发展作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对相似地区发展提供一定参考。由于本人学术研究水平十分有限,搜集的信息资料也并不完善,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层次挖掘。

秦翡[8](2017)在《吕梁市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了组织、计划、获取、激励、调控、开发等六大功能,完善和提升这六大功能,能够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使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对地税部门这一行政性质的组织机构来说,借鉴和吸收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理论,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该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可能性和操作性,对改善我国各地行政管理部门以“人事管理”为特征的、传统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吕梁市地税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沿用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体制机制僵化、人员组织和考核手段单一、人才专业化程度较低,培训体系不完善和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机构设置不够科学、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地税系统组织文化缺失、以及地税部门本身难以摆脱的体制属性问题。针对问题及原因,论文提出了八项改进措施,并得出以下主要观点: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改进需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系统。引进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形成一整套从招聘、选拔、任用、培训、激励(考核),到职业成长规划等覆盖所有环节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二是人力资源管理改进需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建立健全日常巡查和督查机制,实现人事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理想目标。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改进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围绕“鼓励为主、加强竞争”的绩效考核目标,不断完善现有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制度,规范员工评价考核办法,创新奖惩考核举措,提高整个地税系统的人员活力。四是人力资源管理改进需要开展“职业成长关怀”体系建设。开展“职业成长关怀”体系建设,对年轻干部队伍加强思想引导和日常培训,对业务骨干及领导岗位强化责任体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改进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的研究视角、内容及研究结果对吕梁市地税系统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和较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作为山西乃至其他省份地税系统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一手资料,对更好地发挥基层税务部门的税收、服务和探索作用,起到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冯庆[9](2017)在《中国“税官”腐败问题案例研究》文中指出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收工作的基础、灵魂和立足点。税务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执法机关,其在依法治税的推行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但是由于税务工作者作为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掌握了一定的征收管理权限,其很容易就滋生腐败。在当今腐败问题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税务官员(下文用“税官”来简称)的腐败问题也日益严重,仅从2012年起截至2015年初,全国税务系统查处的税务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就有400多起。这极不利于依法治税工作的推进,因此,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有必要将“税官”腐败的案例收集进行实证研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分析。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证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对“税官”腐败案例的查找收集,构建了特色的“税官”腐败案例库。旨在通过对“税官”腐败的具体情况、成因及对策研究探讨,为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体系、有效遏制“税官”腐败、促进依法治税、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提供一些措施和建议。除绪论外,文章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借助权力寻租模型对“税官”腐败的产生进行了理论分析。文章首先对于“税官”腐败进行了理论界定,分析了寻租与“税官”腐败的关系,得出税务人员腐败是一种有权者的非法权力寻租。然后根据“税官”以权谋私的类型建立了两种“税官”权力寻租模型来对“税官”腐败问题进行直接、客观的理论分析,同时为下文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指导。第二部分对所收集建立的“税官”腐败案例库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文章从腐败“税官”的罪名、涉案金额、高发层次、腐败领域、职务变动情况、潜伏期、窝串案情况这七个方面对于案例库中腐败“税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随后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文章总结了当前“税官”腐败的八大特点和趋势:受贿罪和贪污罪成为腐败“税官”的主要罪名;“小腐面广”问题严重;基层“税官”成为腐败的高发层次;“税官”腐败领域泛滥,涉税审批事项、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税务检查与稽查、税收优惠成为其高发领域;多领域交叉同时腐败现象较为常见;“带病税官”变动职位现象较为普遍;腐败的潜伏期有延长的趋势;窝串案成为“税官”腐败的普遍现象。第三部分分析了导致“税官”腐败的主要原因。为了使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文章重点从“税官”腐败的特殊性出发,对“税官”腐败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这里首先根据前一部分的实证分析结果,探讨了导致“税官”腐败的表面原因:税务人员税收征管中滥用自由裁量权、对“税官”的征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纳税人对税收征管知识了解太少、基层“税官”掌握具体征收权限、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低。其次文章将“税官”腐败理论分析成果与实证案例分析总结出的“税官”腐败直接成因相结合,对于导致“税官”腐败问题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是税收征管制度上的缺陷造就的“税官”违法寻租机会。文章根据“税权”对税收征管体制进行划分,对于导致“税官”腐败问题的制度缺陷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出当前税收征管在“税权”设定以及“税权”制约上存在的制度缺陷主要有:基层税务机关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税收任务的制定不合理、缺乏合理科学的纳税评估标准、税务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仍存在缺陷、税收法律体系不够完备、税务系统缺乏有效的腐败监督机制、“税官”拥有的职权公开程度不够以及税收的征收管理过程不够公开透明。第四部分探讨了防治“税官”腐败、促进依法治税的对策和建议。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以前文的理论分析为指导、实证案例分析为基础,笔者认为要想遏制“税官”腐败问题应当加强税收权力的制衡。文章从税务系统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就税务系统内部而言,首先需要完善“税官”税收权力的制衡制度,具体建议有: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体系、建立合理的纳税评估法律制度、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税务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规范基层税务部门的岗位设置、改进税收计划的制定、改进税务系统内部的腐败监督机制。此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税权”制衡制度的有效运行,具体措施有:进一步加大税收权力的公开力度、加强各税收征管部门间的协作沟通、加大对腐败“税官”的惩处力度、增强“税官”的规范用权意识。就税务系统外部而言,首先需要完善现有的“税权”外部监督机制,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健全“税权”外部监督保障机制、健全“税权”外部监督的奖励机制、在办税大厅设置电子考核窗口、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加强对纳税人税收相关知识的普及等措施来保障“税权”外部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

王亚[10](2015)在《关于2014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15年7月28日在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文中指出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2014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一、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省审计厅于今年3月至6月,对2014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2014年,全省各级各部门在

二、石楼地税创新服务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楼地税创新服务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碑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清代广州府的民间信仰
    2.1 南海神
    2.2 天后
    2.3 观音
    2.4 北帝
    2.5 关帝
    2.6 岭南生育神:金花夫人
    2.7 其他民间神灵
第三章 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碑刻的特点
    3.1 碑刻的保存
    3.2 碑刻的形制特点
第四章 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碑刻内容与内涵
    4.1 南海神碑刻
        4.1.1 波罗庙碑刻
        4.1.2 南海神离宫碑刻
    4.2 天后碑刻
    4.3 观音碑刻
    4.4 关帝碑刻
        4.4.1 粤秀山关帝庙碑刻
        4.4.2 沙湾武帝庙碑刻
    4.5 北帝碑刻
        4.5.1 灵应祠碑刻
        4.5.2 西泮塘仁威古庙碑刻
        4.5.3 塘头村北帝古庙碑刻
        4.5.4 笔村玄帝庙碑刻
        4.5.5 元贝村玉虚宫碑刻
        4.5.6 塘口村北帝古庙碑刻
        4.5.7 小径墟村北帝古庙碑刻
    4.6 康公碑刻
    4.7 华帝碑刻
    4.8 城隍碑刻
    4.9 其他碑刻
第五章 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与社会、经济
    5.1 神灵与空间
        5.1.1 神灵崇拜与集体空间认同
        5.1.2 神灵之间的相对位置
        5.1.3 风水学与祠庙选址
    5.2 神灵与地方社会
        5.2.1 化民成俗
        5.2.2 祠庙管理
        5.2.3 祠庙商圈的形成
    5.3 信仰内涵的演变
        5.3.1 世俗化
        5.3.2 正统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碑刻一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区域、材料和思路
第一章 其兴也勃:金代山西宗教发展的特征
    第一节 入金以来山西地区的宗教生态
    第二节 金代基层社会购买名额敕牒的热潮
    第三节 金代山西地区释道二教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影响
    小结
第二章 秩序初建:金代山西民间水利建设的背景与过程
    第一节 金代山西的自然环境与主要灾害
    第二节 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
    第三节 金代山西的水利建设与水权分配
    第四节 金代水案分析
    小结
第三章 祠赛祈报: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与社会活动
    第一节 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格局
    第二节 “载在祀典”:金代政府对神祠的管理政策与民间应对方式
    第三节 官员的作为与态度
    第四节 金代民间神祠的组织与祈祷——以潞州长子县上方村“圣王庙”为中心的考察
    第五节 释道二教与祠神信仰的结合
    小结
第四章 碑幢存谱:金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族实践
    第一节 金代民间敬宗收族的路径
    第二节 以先茔为中心的收族活动
    第三节 孝亲聚族:金代民间宗族情况
    小结
第五章 蒙元征服:金元易代对山西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山西世侯的崛起
    第二节 释道二教地位的提升
    第三节 科举停废与儒士地位
    小结
第六章 先茔图碑:元代山西的宗族建设
    第一节 “迁转法”颁布后的世侯家族仕宦情况
    第二节 元代先茔碑创建的时间分野与家族类别
    第三节 今见山西元代谱系之特征
    第四节 以“尊祖敬宗”为中心的茔地建设
    第五节 义与利:元代宗族建设的双重属性
    第六节 祠堂与佛堂:宗族祭祀的宗教影响
    小结
第七章 承前启后:元代的水利与水规
    第一节 蒙元及元代官方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第二节 民间水利规约的继续完善
    第三节 僧道等精英的水权
    小结
第八章 以社为先:元代祠神祭祀中的多方角力
    第一节 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
    第二节 蒙元前期多重社会精英对祠神信仰的重塑
    第三节 地方精英对传统信仰的维护
    第四节 村社——祠神祭祀的主体
    第五节 元代官员参与祠神祭祀的方式
    小结
第九章 折衷求变:元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教发展
    第一节 祖荫难庇:“至元焚经”后全真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泽州道士苗道一与全真教的“中兴”尝试
    第三节 元代山西佛教的发展
    第四节 “难持胜果”:元代中后期僧道生存空间的逐步压缩
    第五节 僧道的应对方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元杂剧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元杂剧产业发展背景
    第一节 “裂土分封”加强人口流动
    第二节 “随处附籍”分化艺人阶层
    第三节 中统钞制度奠定都市文化繁盛局面
        一、中统钞制度奠定稳定开放的市场局面
        二、观念上推崇商业
        三、律令上保护商业
    第四节 “戊戌选试”促成元杂剧创作市场兴起
    第五节 宗教宽容政策繁荣元杂剧文化创新
第二章 元杂剧创作市场
    第一节 创作市场生产水平
    第二节 创作市场赞助体系
        一、门阀资助的金末名流
        二、在朝为官半市场化有闲文士
        三、面向市场的在野文人
        四、教育状况与收入水平影响创作参与程度
    第三节 元杂剧创作市场中心转移
        一、前期呈现不均衡集聚式分布
        二、中后期创作市场总体衰落并向南迁移
        三、创作市场中心转移原因
    第四节 创作市场的主要特征
        一、市场价格彰显作品质量——“声价最高关马郑白”
        二、好剧本决定更高上座率——“几篇新曲相撺”
        三、与俳优作者跨越阶层协同创作——“群英所编杂剧”
        四、“次本”现象体现合作与竞争关系
第三章 元杂剧表演市场
    第一节 乐人管理体系
        一、乐人群体构成
        二、雅俗兼用的乐人管理体系
    第二节 乐人经济来源
        一、朝廷俸禄
        二、御赐大宴“赏缠头”
        三、青楼名伶“酒价高”
        四、勾栏演出收“座儿钱”
    第三节 乐人流动对表演市场的影响
        一、乐人流动性增强带动演出市场迁移
        二、北方乐人由都会转入乡村
        三、演出市场迁移原因分析
第四章 书会、戏班与村社
    第一节 书会与才人
        一、元代以前书会性质考辩
        二、书会分工与元杂剧产业化
    第二节 同居共财的家庭戏班
        一、乐户内配婚制度
        二、累世同居共财的“伶伦门户”
        三、戏班的中介作用
    第三节 农村社制与祭祀剧演
        一、元代农村社制的颁立与推行
        二、元代农村社制与祭祀剧演
        三、亦集乃路祭祀剧演案例分析
第五章 元杂剧演出场所
    第一节 都市专业演出场所运营
        一、南北经济中心勾栏分布概况
        二、勾栏形制变迁体现都市剧演场所专业化
        三、勾栏营造与租赁
        四、勾栏“座儿钱”价格考
    第二节 都市临时剧演场所运营
        一、酒楼剧演形式与运营
        二、寺庙经济制度下酒楼剧演管理
        三、“侯园相苑”私人堂会演出
    第三节 乡村神庙剧场节庆式运作
        一、筹建神庙剧场资金来源多元化
        二、商业演出要求戏台形制专业化
        三、招子流行体现戏班竞争品牌化
第六章 官方赞助的元杂剧演出
    第一节 缔结蒙汉文化的两都经济圈
        一、元上都政治与文化地位
        二、两都制形成首都经济圈
    第二节 两都经济圈季节性演出
        一、大安阁汉式宫廷文化生产
        二、失剌斡耳朵蒙元政治宴会
        三、乾元寺与崇真宫上都文人交游
    第三节 驿路剧演的生产与传播——中国最早的官方巡回演出
        一、政策确立与资金扶持
        二、巡演路线与演出周期
        三、创作团队与演出班底
        四、艺术受众与消费群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
        1.2.2 国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绩效
        2.1.2 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
        2.1.3 税务部门及税务部门绩效管理
    2.2 绩效管理常用理论与方法
        2.2.1 激励理论
        2.2.2 描述法
        2.2.3 目标绩效考核法
        2.2.4 层次分析法
    2.3 启示与借鉴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石楼县税务局概况
        3.1.1 石楼县税务局组织机构
        3.1.2 石楼县税务局人员特点
    3.2 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分析
        3.2.1 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的思路及方法
        3.2.2 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的特点
        3.2.3 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的效果
    3.3 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3.1 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3.3.2 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4.1 绩效管理优化的顶层设计
        4.1.1 绩效管理顶层设计
        4.1.2 绩效管理优化的原则
        4.1.3 绩效管理优化的目标
    4.2 绩效管理组织体系优化研究
        4.2.1 成立专属权威领导机构
        4.2.2 各层领导高度重视
        4.2.3 打造专业绩效管理团队
        4.2.4 搭建有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4.3 绩效管理指标优化设计
        4.3.1 绩效管理指标选取原则
        4.3.2 绩效管理指标内容
        4.3.3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
    4.4 绩效管理考核优化研究
        4.4.1 绩效考核程序的优化
        4.4.2 绩效考核结果的计算
    4.5 绩效管理结果应用的优化
        4.5.1 绩效激励
        4.5.2 绩效反馈
        4.5.3 绩效分析
        4.5.4 绩效申诉
    4.6 优化方案的特点分析
        4.6.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更加科学
        4.6.2 绩效指标量化程度更高
        4.6.3 绩效考核体系激励作用强化
        4.6.4 绩效考核体系应用场景拓展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优化方案实施建议
    5.1 树立并不断强化绩效管理理念
        5.1.1 加强绩效管理的组织文化建设
        5.1.2 融合税务核心价值观
    5.2 加强绩效辅导与监控
        5.2.1 注重绩效辅导并发挥其效果
        5.2.2 注重日常监控
        5.2.3 强化节点管控
    5.3 科学运用绩效管理结果
        5.3.1 强化激励机制的建设
        5.3.2 加快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相衔接
    5.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5)清代山西乡饮酒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本论题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乡饮酒礼简述
        (一)乡饮酒礼起源
        (二)“酒”与“礼”的关系
        (三)历代乡饮酒礼发展状况
第一章 山西的礼俗文化背景
    一、山西的地理特征
    二、山西的建置沿革和行政区划
    三、清代山西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章 清代国家规定的乡饮酒礼
    一、清代乡饮酒礼规范化的过程
    二、清代国家乡饮酒礼的仪式流程
    三、清代乡饮酒礼的法律化
    四、清代国家对地方乡村的控制
第三章 清代山西的乡饮酒礼
    一、山西乡饮酒礼举行的地点范围
    二、山西乡饮酒礼人员设置及坐次
        (一)乡饮酒礼的人员设置
        (二)乡饮酒礼人员的坐次排布
    三、山西乡饮酒礼的仪式流程
        (一)乡宁县乡饮酒礼的仪式流程
        (二)石楼县乡饮酒礼的仪式流程
        (三)代州乡饮酒礼的仪式流程
    四、山西各地区乡饮酒礼之异同
    五、清代山西与顺天府乡饮酒礼仪轨差异
第四章 道光之后山西乡饮酒礼的兴废
    一、道光之后乡饮酒礼在山西的实施情况
    二、山西乡饮酒礼兴废原因
        (一)山西部分地区废除乡饮酒礼的原因
        (二)山西部分地区乡饮酒礼继续实行的原因
第五章 清代山西乡饮酒礼的特点及影响
    一、清代山西乡饮酒礼的特点
    二、清代山西乡饮酒礼的影响
        (一)教化人民,明确人际关系
        (二)巩固政权,维护统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营改增”背景下纳税服务研究 ——以S县国税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营改增”背景下纳税服务的理论分析
    1.1 纳税服务的理论渊源
        1.1.1 新公共管理理论
        1.1.2 新公共服务理论
        1.1.3 税收遵从理论
        1.1.4 社会契约论
        1.1.5 公仆论
    1.2 相关概念分析
        1.2.1 “营改增”的简述
        1.2.2 纳税服务的概念
    1.3 “营改增”背景下纳税服务的意义
        1.3.1 顺利实施“营改增”的内在要求
        1.3.2 纳税服务发展的更高要求
        1.3.3 重塑国税形象的要求
        1.3.4 优化税收管理的要求
第二章 “营改增”背景下S县国税局纳税服务的现状
    2.1 “营改增”下S县国税局纳税服务的基本情况
        2.1.1 纳税服务主体
        2.1.2 纳税服务客体
    2.2 “营改增”背景下S县国税局纳税服务的实践与成效
        2.2.1 开展政策宣传与培训
        2.2.2 开展国地税联合办税
        2.2.3 提供多方位纳税服务
        2.2.4 申报辅导
        2.2.5 “营改增”后税收状况
        2.2.6 “营改增”后纳税服务软硬环境建设基本情况
第三章 S县国税局纳税服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S县国税局纳税服务的问题
        3.1.1 效率低下
        3.1.2 压力增大
        3.1.3 传统纳税服务有限
        3.1.4 征管与服务难度增高
        3.1.5 现有信息共享程度低
    3.2 原因分析
        3.2.1 纳税服务观念陈旧
        3.2.2 人员及其考核激励问题
        3.2.3 方式单一,社会化程度低
        3.2.4 “营改增”自身特性
        3.2.5 国地税合作深度浅
第四章 “营改增”背景下提高S县国税局纳税服务的建议
    4.1 抓教育变观念
        4.1.1 抓思想教育
        4.1.2 转变思想观念
    4.2 增知识强考评
        4.2.1 组织业务培训
        4.2.2 建立考评和激励机制
    4.3 创新方式丰富服务
        4.3.1 创新服务方式
        4.3.2 利用社会力量
    4.4 加强“互联网+税务”融合与税收宣传
        4.4.1 “互联网+纳税服务”
        4.4.2 加大税收宣传与培训
    4.5 改进征管方式,推进国地税合并征管
        4.5.1 改进征管方式
        4.5.2 推进国地税合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吕梁市石楼县国税局纳税服务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问卷调查设计
第2章 纳税服务信息化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纳税服务
        2.1.2 纳税服务信息化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流程再造理论
        2.2.3 税收遵从理论
第3章 石楼县国税局纳税服务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石楼县国税局纳税服务现状
        3.1.1 石楼县国税局纳税服务基本情况
        3.1.2 石楼县国税局纳税服务信息化取得的成效
    3.2 石楼县国税局纳税服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纳税人信息化申报准确率较低
        3.2.2 信息化平台操作满意度低
        3.2.3 跨部门信息共享不足
        3.2.4 网上申报纳税人涉税风险较高
    3.3 石楼县国税局纳税服务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信息化办税体系不完善
        3.3.2 信息化平台税收征管流程设计缺陷
        3.3.3 尚未有效运用大数据
        3.3.4 信息化税收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第4章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纳税服务信息化经验借鉴
    4.1 国外纳税服务信息化举措
        4.1.1 美国——注重纳税人满意度的征管体系
        4.1.2 英国—政府数据共享,减轻纳税人重复申报率
        4.1.3 德国——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涉税风险监控
    4.2 国内其他地区纳税服务信息化举措
        4.2.1 香港特别行政区——简化整合纳税渠道
        4.2.2 深圳市——创新纳税渠道增加微信缴税功能
        4.2.3 垦利县——与多部门实现“深度融合”
    4.3 经验借鉴与启示
        4.3.1 重视大数据的共享使用
        4.3.2 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信息化纳税服务
        4.3.3 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4.3.4 以人为本提升税收遵从度
第5章 石楼县国税局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信息化的对策
    5.1 构建以信息化为中心的纳税服务体系
        5.1.1 构建“以纳税人为中心”体系
        5.1.2 借助社会税务服务机构推广信息化办税
    5.2 进一步整合完善纳税服务信息化平台
        5.2.1 完善金税三期系统
        5.2.2 完善网上办税平台
        5.2.3 借助第三方平台“微信办税”
    5.3 构建大数据共享合作平台
        5.3.1 加强国地税信息化共享合作
        5.3.2 建立企业涉税信息应用渠道
        5.3.3 扩大企业纳税信用等级应用范围
    5.4 提高纳税服务信息化风险管理能力
        5.4.1 强化信息化风险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
        5.4.2 建立规避信息化涉税风险方案
        5.4.3 培养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附录 吕梁市石楼县国税局纳税服务信息化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8)吕梁市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1.2.2 国内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 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概述
        2.1.1 组织
        2.1.2 计划
        2.1.3 获取
        2.1.4 激励
        2.1.5 调控
        2.1.6 开发
    2.2 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2.2.1 地税系统
        2.2.2 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3 吕梁市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吕梁市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概述
    3.2 吕梁市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3.2.1 组织架构
        3.2.2 人力资源配置
        3.2.3 招聘方式
        3.2.4 激励机制
        3.2.5 人力资源调控
        3.2.6 培训开发
    3.3 吕梁市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
        3.3.2 存在考核评价体系问题
        3.3.3 存在人才专业化程度较低问题
        3.3.4 存在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问题
    3.4 吕梁市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税制改革进程与地税机构设置进程的不相匹配
        3.4.2 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水平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3.4.3 地税系统的组织文化缺失,组织凝聚力不强
        3.4.4 难以摆脱的部门属性问题
4 吕梁市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建议
    4.1 健全地税系统体制机制
        4.1.1 提高税制改革与税务机构设置的匹配度
        4.1.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
        4.1.3 加强吕梁市地税系统文化体系建设
        4.1.4 在吕梁地税队伍中开展“职业成长关怀”体系建设
    4.2 完善地税系统人力资源考核方式
        4.2.1 采用地税系统人力资源分类分级管理考核方式
        4.2.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4.3 提高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4.4 提高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4.4.1 利用技术手段推广“信息管人”
        4.4.2 利用技术手段建立有效的反馈及监督机制
        4.4.3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中国“税官”腐败问题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税官”腐败的寻租理论分析
    第一节“税官”腐败的理论界定
    第二节“税官”腐败的具体寻租理论分析
第三章 “税官”腐败案例库的构建及分析
    第一节“税官”腐败案例库的构建
    第二节“税官”腐败案例库的数据分析
    第三节 案例库中“税官”腐败的特征归纳
第四章 “税官”腐败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导致“税官”腐败的表面原因
    第二节 导致“税官”腐败的更深层次原因
第五章 遏制“税官”腐败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强“税官”税收权力的内部制衡
    第二节 加强“税官”税收权力的外部制衡
参考文献
附录:近年来“税官”腐败案例统计表
致谢

四、石楼地税创新服务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广州府民间信仰碑刻研究[D]. 陈可凡. 河北大学, 2021(02)
  • [2]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D]. 王洋. 山西大学, 2020(03)
  • [3]元杂剧产业研究[D]. 丁一.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4]石楼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优化研究[D]. 郑梦卿.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5]清代山西乡饮酒礼研究[D]. 郭晓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营改增”背景下纳税服务研究 ——以S县国税局为例[D]. 王婷煜. 山西大学, 2018(04)
  • [7]吕梁市石楼县国税局纳税服务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 贾茹.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1)
  • [8]吕梁市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研究[D]. 秦翡.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2)
  • [9]中国“税官”腐败问题案例研究[D]. 冯庆. 浙江财经大学, 2017(06)
  • [10]关于2014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15年7月28日在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J]. 王亚. 山西政报, 2015(21)

标签:;  ;  ;  ;  ;  

石楼地税创新服务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