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科两个地理种群中等位酶的比较(英文)

蝗科两个地理种群中等位酶的比较(英文)

一、宽翅曲背蝗两个地理种群等位酶的比较(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韩海斌[1](2014)在《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 Bei-Bienko是我国北方草原和农牧交错区主要的害虫之一。为了从分子水平评价内蒙古地区亚洲小车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间遗传分化,本文首先对其样本保存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液氮速冻处理后冷冻保存、直接冷冻保存、100%乙醇保存和干制的亚洲小车蝗样本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对比四种不同样本保存方法对获得的DNA的影响;然后分别采用8对SSR引物、288bp的核糖体DNA部分序列和7条ISSR引物对内蒙古15个地点的亚洲小车蝗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蝗虫样本保存方法的比较在低温胁迫下,蝗虫细胞死亡过程中伴随着DNA降解的情况发生。为了能够在蝗虫分子系统学研究当中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用于实验研究,选用了一种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蝗虫样本保存方法——液氮速冻样本处理法。为进一步进行蝗虫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2.内蒙古亚洲小车蝗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的SSR和ISSR分析(1)从前人对蝗虫的SSR研究报道中,筛选出8对多态性好,能对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的SSR研究提供良好信息的SSR引物(Ata35、Ata52、LmIOZc67、 MwGTD9、MwGTG12、MwGTC12、Ata68、Phr2T),结果表明,8对SSR引物对15个地里亚洲小车蝗种群扩增出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875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3312、多态性含量均值为0.5601。说明8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性位点,都能为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提供充足信息。(2)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设计并公布的100条通用ISSR引物中筛选出适用于亚洲小车蝗种群,扩增条带色彩明亮、清晰可辨且可重复性好的7条ISSR引物(807、810、811、812、823、880、899),7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85个色彩明亮、清晰可辨的条带,每条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为9-15,平均为12.1429,所有条带均为多态性条带,7条ISSR引物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466,且均大于0.5。结果说明,7条ISSR引物都能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数据信息。(3)15个亚洲小车蝗种群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基因交流(1<Nm<4),且有较大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15个种群的mantel检测结果表明,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极显着的相关关系。我们认为地理距离、地形的差异等地理障碍是限制其种群间基因交流,导致遗传分化较高的主要原因。3.亚洲小车蝗rDNA部分序列分析1)本研究测定的亚洲小车蝗rDNA的288bp序列中G+C含量高于A+T含量,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得出,不同物种之间的rDNA序列碱基组成存在差异且同一物种不同基因的碱基组成同样存在差异。2) rDNA序列由于所涵盖的信息量小,难以实际的反应遗传多样性的全部规律,所以我们认为rDNA序列不适合用于蝗虫种下遗传分化的研究,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探索了不同地区亚洲小车蝗种群间的内在联系,为制定亚洲小车蝗的综合治理策略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资料。

徐亚勋,庞保平,赵建兴,王晓燕,刘友山,张金慧[2](2013)在《内蒙古5种草原蝗虫生长发育的比较》文中认为在室内光周期16L:8D、相对湿度60%、温度L29℃:D26℃的变温条件下,测定了内蒙古5种主要草原蝗虫的发育历期和体长。结果表明,5种蝗虫若虫期和成虫寿命存在显着差异。短星翅蝗和亚洲小车蝗的蝗蝻期最长,其次为宽翅曲背蝗和大垫尖翅蝗,最短为毛足棒角蝗。雌性成虫寿命:最长为宽翅曲背蝗和短星翅蝗,其次为大垫尖翅蝗和亚洲小车蝗,最短为毛足棒角蝗;雄性成虫寿命:大垫尖翅蝗最长,其次为短星翅蝗和宽翅曲背蝗,最短为亚洲小车蝗和毛足棒角蝗。各龄蝗蝻及成虫体长在5种蝗虫间均存在显着差异,随着龄期的增长体长逐渐增长。雌性成虫体长差异最大,最长为宽翅曲背蝗,其次为亚洲小车蝗,再次为短星翅蝗和大垫尖翅蝗,最短为毛足棒角蝗。雄性成虫体长均短于相应的雌虫,宽翅曲背蝗最长,亚洲小车蝗长于短星翅蝗,但与大垫尖翅蝗和毛足棒角蝗差异不显着。

张敏哲[3](2013)在《内蒙古主要草原蝗虫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拥有8800万hm2的草原面积,是蝗虫频发区和重发区。2012年,全区草原蝗虫危害面积457.1万公顷,严重危害面积达到217.9万公顷。草原蝗虫的危害已经严重影响到草原的生态环境质量。蝗虫作为生态环境的生物指示体,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微卫星SSR和线粒体16SrDNA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内蒙古主要草原蝗虫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采用L16(45)正交设计试验设计对影响SSR-PCR的Taq聚合酶用量、Mg2+浓度、DNA模板浓度、dNTP浓度和引物浓度等5个因素在4水平上进行筛选,得到的最佳反应体系为:Mg2+1.5nimol/L、Taq DNA聚合酶1.5U/20μL、dNTPs0.2mmol/L、模板DNA180ng/20μL和引物0.2μmol/L。2.采用试剂盒法提取蝗虫的DNA,采用微卫星标记方法研究了内蒙古4科11种蝗虫的遗传多样性。11种蝗虫在6个微卫星的等位基因数为193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8134~27.4494, Shannon信息指数为5.2021-9.8750,多态信息、含量为0.93960.9452,其中位点MwGTD9最低,位点Ata68最高。PIC都大于0.5,说明均为高度多态位点。11个种的遗传距离在0.2220-0.7657之间,斑翅蝗科异痂蝗亚科的黄胫异痴蝗(Bryodemella holdereri holdereri)和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2220),斑腿蝗科的短星翅蝗和槌角蝗科的毛足棒角蝗的遗传距离最大(0.7657)。根据UPGMA法对11种蝗虫进行聚类分析,11种蝗虫聚为3大支:斑翅蝗科异痂蝗亚科的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和黄胫异痂蝗(Bryodemella holdereri holdereri)聚在一起,斑翅蝗科痂蝗亚科的白边痂蝗(Bryodema luctuosum luctuosum)和红翅皱膝蝗(Angaracris rhodopa)聚为一类,然后聚为第1大支:网翅蝗科的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与槌角蝗科的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聚在一起,槌角蝗科的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和斑翅蝗科斑翅蝗亚科的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聚在一起,然后聚为第2大支;斑翅蝗科痂蝗亚科的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和斑腿蝗科的黑腿星翅蝗(Calliptamus barbarus)聚在一起,然后与斑腿蝗科的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聚为第3大支。3.分析了内蒙古11种蝗虫的线粒体16S rDNA序列,构建了4科11种蝗虫的系统发育树,从分子水平对11种蝗虫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在505bp个碱基中检测到156个多态性位点,占碱基总数的30.9%。156个多态性位点中包括50个单变异多态性位点和106个简约信启、位点。各种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在0.0000-0.9927之间。FST在斑翅蝗科异痂蝗亚科的黄胫异痂蝗和槌角蝗科的宽须蚁蝗之间最高,值为0.9927。在54条序列中共鉴定出28种单倍型,其中共享单倍型有2种,独享单倍型有26种。采用UPGMA法聚类构建11种蝗虫线粒体16S rDNA序列分子系统树,可以分为5支。斑翅蝗科痂蝗亚科的红翅皱膝蝗与异痂蝗亚科的黄胫异痂蝗和痂蝗亚科的鼓翅皱膝蝗聚为一支,痂蝗亚科的白边痂蝗和异痂蝗亚科的轮纹异痂蝗相聚,这两只又相聚为第1支;斑腿蝗科的短星翅蝗和黑腿星翅蝗聚为第2支;槌角蝗科的毛足棒角蝗和宽须蚁蝗聚为第3支;网翅蝗科的宽翅曲背蝗和斑翅蝗科斑翅蝗亚科的亚洲小车蝗分别单独构成第4和第5支。综上所述,线粒体16S rDNA序列较好地反映了蝗虫的系统进化关系,而SSR不适合用于蝗虫亲缘关系的研究。

张敏哲,庞保平,周晓榕,常静,韩海斌[4](2013)在《宽翅曲背蝗SSR反应体系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通过采用L16(45)正交设计试验设计对影响SSR-PCR的Taq聚合酶用量、Mg2+浓度、DNA模板浓度、dNTP浓度和引物浓度等5个因素在4水平上进行筛选,建立了适宜宽翅曲背蝗(Pararcypl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 Ikonni-kov)的SS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优化后的检测体系更为经济有效。宽翅曲背蝗SSR-PCR的优化体系总体积为20μl,包括:Taq聚合酶为1.5U/20μl、Mg2+浓度为1.5mmol/L、dNTPs浓度为0.2mmol/L、引物浓度为0.2μmol/L及DNA模板为180ng/20μl。PCR适宜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45 s,55℃退火45s,72℃延伸45 s,35次循环,最后72℃延伸8min。

孙嵬[5](2013)在《科尔沁平原丘陵草甸草原蝗虫群落结构及亚洲小车蝗、黄胫小车蝗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群落结构科尔沁平原丘陵草甸草原具有牧草生长茂盛、产草量高、质量好等特点,是其所在区域内重要的天然割草场和放牧场。但近年来,此草原上大面积、高密度发生蝗虫灾害,严重威胁着牧业生产的正常发展。明确该区蝗虫的群落组成、种间关系及发生动态,对于草原蝗虫的有效管理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于2011-2012年,对科尔沁平原丘陵草甸草原的蝗虫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蝗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区系地理成分、群落的时间结构及空间结构、群落多样性、群落集团结构、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对在科尔沁平原丘陵草甸草原的8个典型样地的蝗虫群落的调查,以及在样地及其周围的全面捕捉调查,共鉴定出此草原分布的蝗总科6科17属22种蝗虫,其中,斑翅蝗科(Oedipodidae)与网翅蝗科(Arcypteridae)蝗虫种类共计16种,占蝗虫种类总数的72.73%。蝗虫的区系地理成分以古北种为主,占蝗虫种类总数量的72.73%,在数量上占绝对的优势。8个典型样地因地形、植被组成等环境因子的差异,在蝗虫的种类组成及区系地理成分上均有着一定差异。2.受温度、植物群落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此草原上蝗虫的发生种类数、优势种的组成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动态。7月20日调查得到的种类最多,共计6科13属17种蝗虫。各种蝗虫由于生物学习性等差异,对于水平空间资源的利用、分隔有着明显的区别;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欧式距离为9.5时,蝗虫群落可分化成4个不同的取食组合,表现出蝗虫适应于植物高度的垂直分层现象。3.蝗虫群落多样性指数7月>8月>6月>9月;群落均匀性指数6月>8月>7月>9月;群落丰富度指数7月>8月>9月>6月。各样地中,因植被组成、地形的不同,在蝗虫群落特征参数上有所差异。由于此草原上蝗虫早期种、中期种、晚期种组成种类上的不同,不同月份蝗虫群落的相似性数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从各样地蝗虫群落的组成及相似性研究结果来看,地形的不同对于蝗虫种类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影响。4.蝗虫群落集团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蝗虫群落可以划分成6个集团,各集团之间在栖息环境及适应性上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多样的生境为蝗虫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空间,在光照、地形等环境因子及蝗虫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下,蝗虫为使生存适合度达到最大,在对适宜生境的选择中,形成了不同的资源利用集团;蝗虫的生态指标梯度按主成分分析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2.91%,代表的生物学信息为蝗虫对地面基层、取食高度、地形以及阴影的选择;不同的蝗虫种类因对生境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生态位宽度,对生境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决定了蝗虫种间生态位重叠值的高低。5.2012年6月~8月间通过设置3植被组成相异且分布广泛的草原样地(Ⅰ:兴安胡枝子Stipa baicalensis+中华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chinensis植物群落样地;Ⅱ:贝加尔针茂Stipa baicalensis+糙隐子草C. squarrosa植物群落样地;Ⅲ:狗尾草Setaira viridis+蓖齿蒿Artemisia Pectinatal+兴安胡枝子植物群落样地),研究了植物群落结构、蝗虫群落结构以及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3个样地的植物重要值、高度、盖度、密度均有着明显差异,使得植物群落的组成复杂多样,为蝗虫提供多样化的生境选择。3个样地蝗虫种类组成相似,一年均只能完成一个世代交替。生物量较大的几种蝗虫明显分化为不同时期的优势种,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是早期优势种蝗虫,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是中期优势种蝗虫,黄胫小车蝗是晚期优势种蝗虫O. infernalis。由于植物群落的差异,蝗虫对其的选择适应,使各样地蝗虫的发生密度及生物量存在着明显区别且具有时间动态。3样地植物群落系数与蝗虫群落系数的相关性有着明显的区别,样地Ⅰ、Ⅱ中植物群落多样性与蝗虫群落多样性之间呈负相关,而样地Ⅲ之间呈正相关,相关性均不显着(P>0.05)。结果说明,虽然蝗虫种类相似,但植被组成的差异,会造成蝗虫群落的组成及动态上的差异。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此草原上蝗虫的监测及综合治理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二)遗传分化研究明确科尔沁平原丘陵草甸草原蝗虫群落结构中,亚洲小车蝗、黄胫小车蝗是此草原中、晚期优势种蝗虫,发生密度大,是该区草业发展的重要威胁且该两种蝗虫分布广泛。为明确该两种蝗虫不同地理种群的生态适应性及其遗传分化,选用ISSR、mtDNA(线粒体DNA)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两种蝗虫地理种群间的遗传结构和基因交流模式,以期为该两种蝗虫制定防治策略提供遗传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1)对黄胫小车蝗各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 (mtDNA)的CO Ⅰ、Cytb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测序,在CO Ⅰ基因片段中检测到21种单倍型(GenBank登录号:KC297197-KC297217),单倍型遗传距离在0.003~0.027之间;在Cytb基因片段中检测到15种单倍型(GenBank登录号:KC484967~KC484981)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2~0.007之间。基于mtDNA CO I、Cytb基因的单倍型构建的邻接系统发育进化树与单倍型网络图显示,黄胫小车蝗各地理种群中的单倍型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分布格局较为混杂,未形成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2)基于ISSR分子标记,黄胫小车蝗总群体的Nei氏遗传指数为0.2628,各地理种群的数值在0.2171-0.2563之间;黄胫小车蝗总群体的Shannon信息指数为0.4129,各地理种群的数值在0.3257~0.3805之间。基于mtDNA CO I基因序列,黄胫小车蝗总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为0.653,各地理种群的数值在0.423-0.790之间。基于mtDNA Cytb基因序列,黄胫小车蝗总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为0.462,各地理种群的数值在0.125~0.625之间。研究结果显示黄胫小车蝗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表明其对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和适应潜力。(3)基于ISSR、mtDNA分子标记研究结果显示,黄胫小车蝗各地理种群的总固定系数Fst、遗传分化系数Gst均较低,基因流Nm均大于4: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显示,黄胫小车蝗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较低;成对种群的遗传距离矩阵与采集地点地理距离的自然对数矩阵之间未呈现出显着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黄胫小车蝗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并未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地理隔离并非是导致黄胫小车蝗种群间遗传分化的主导因素。2.基于ISSR分子标记对亚洲小车蝗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显示。亚洲小车蝗总群体的Nei氏遗传指数为0.2339,各地理种群的数值在0.1738-0.2445之间。亚洲小车蝗总群体的Sbannon信息指数为0.3753,各地理种群的数值在0.2569~0.3568之间。表明该种蝗虫对于变化的环境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亚洲小车蝗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1155,基因流Nm为3.83,种群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11.55%,种群内的变异占总变异的88.45%,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着相关性。说明亚洲小车蝗种群间的遗传交流较为充分,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基因交流并未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

李涛[6](2011)在《稻蝗属遗传多样性及其生态适应》文中提出稻蝗(Oxya)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Acridoidea),斑腿蝗科(Oedipodidae),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近年来,对稻蝗属物种的研究工作在形态、细胞、蛋白质标记和分子标记等方面均有报道,其中对中华稻蝗研究较为透彻,对于日本稻蝗和小稻蝗的研究仅局限于在中国境内的局部地区,采样点覆盖面较小,种群数量较少。本研究以日本稻蝗、小稻蝗和稻蝗属一待定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线粒体DNA等基因序列测定分析、AFLP分子标记和形态性状测定等方法,对稻蝗属物种分子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谱系分布进行研究,结合生物地理学信息,对该属物种分化及其生态适应规律进行探讨。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1)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对日本稻蝗进行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探讨不同生境中(栽培稻田和野生稻田)的日本稻蝗种群间是否存在遗传多样性差异和遗传分化。采用8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对采自我国南方的7个日本稻蝗种群共计104个个体进行AFLP扩增,共得到564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其中563条为多态性条带。日本稻蝗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化明显,基因多样性(HE)分布范围为0.1103-0.2035。野生稻田内的3个日本种群平均遗传多样性(HE=0.1635)高于栽培稻田内4个种群的平均遗传多样性(HE=0.1327)。种群分化系数FsT值(0.4172-0.7652)表明在七个种群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现象。Mantel检验表明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r=0.3541;p=0.0689)。生存在野生稻田的日本稻蝗种群与栽培稻田的日本稻蝗种群间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这可能是由于人类在栽培稻田的农业耕作行为(例如杀虫剂和农药的使用、施肥、灌溉等)对日本稻蝗种群遗传结构起到明显的影响。2)通过对100个日本稻蝗个体进行线粒体DNA COI基因部分序列测定分析,得到650bp的碱基序列,共计55个变异位点,并产生48个单倍型,其中27个单倍型为共享单倍型。共享单倍型仅分布于各个种群内部,种群间和组间并不存在共享单倍型。基于最大简约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聚类树的拓扑结构与地理格局相吻合,单倍型首先以种群为单位相聚,大部分相邻的种群率先聚为一支并最终形成五个大的聚类簇。TCS分析形成了具有明显间隔的网络结构图,相邻的5个组间均有较多的突变步骤。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0个日本稻蝗种群具有很明显的地域分化,按照地域分隔形成的5个组间的遗传变异达到了总变异度的62.96%,遗传分化极其显着(P<0.001)。LAMARC结果表明,在同一地域的不同种群之间有频繁的基因交流,但是不同地域之间的种群基因交流不明显。FST值和网络结构图显示,5个组起源于共同的祖先种群,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时空隔离,使不同组间的基因交流明显减少,最终形成遗传分化。Fu’s Fs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检验结果均为负值,中国西南部组(TC)和菲律宾南部组(ILO和DAV)中性检验结果显着(表5)。5个组经过错配分布计算转化得到的扩张曲线显示,中国西南部组腾冲(TC)种群和菲律宾北方组(BAL和IRRI种群)呈现单峰倒钟形曲线,其余各组均为多峰曲线(图3),表明这两个组在近期经历了瓶颈效应和种群扩张。TC种群的扩张时间约为92820年前,菲律宾北部组的扩张时间约为70940年前。MDIV结果表明,TC种群与其他种群间的分歧时间为2.13百万年前(2.13 Mya),菲律宾北方组与菲律宾组南方组的分歧时间为0.74百万年前(0.74 Mya),马来半岛组合中国南部组之间的分歧时间为1.13百万年前(1.13Mya),4个菲律宾种群与大陆种群的分歧时间为1.55百万年前(1.55 Mya)。3)采用DNA序列测定和AFLP分子标记分别对采自东南亚四个国家的小稻蝗进行检测,以探讨地质事件和气候变迁对小稻蝗种群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学格局的影响。175个个体用于线粒体DNA COI序列片段测定,232个个体用于AFLP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地理区域间,遗传多样性并未随着海拔或者经纬度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差异,聚类树形成三个深度分歧的拓扑分支结构,这与由于高山和海峡隔离形成的三个地理结构相吻合。TCS网络结构图显示出三个不相连的网络结构,AMOVA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域间的种群遗传分化极显着,说明不同区域间存在长期的时空隔离。所有单倍型首先以种群为单位相聚,在同一区域的不同种群之间有频繁的基因交流,但是不同区域之间的种群基因交流不明显。过去的地质事件和冰期过程中的气候反复是形成小稻蝗现有种群遗传结构和谱系格局的最重要因素。同时,栖息地、植被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对该物种的基因流和基因渗入产生一定影响。此外,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雨水和大量禾本科植物是小稻蝗扩散的有利条件。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明显的种群分化、负的Fu’s Fs检验值和单峰及多峰分布模型,均表明12个小稻蝗种群经历了复杂的扩张过程,这可能是由于第四季冰川时期环境的不断变化所造成的。4)本研究以我国和菲律宾的小稻蝗12个种群和日本稻蝗10个种群为研究对象,选取体长(LB)、前翅长(LEL)、前胸背板长(LP)、后足股节长(LF)、后足股节宽(WF)5个性状,使用电子游标卡尺进行长度测量并统计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虫体测量值比较、性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各性状间及其与海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稻蝗和日本稻蝗标本所有雌虫体长均明显大于雄虫。小稻蝗形态测量结果表明,中国腾冲(TC)、西藏(XZ)和万宁(WN)种群与菲律宾种群相比较在各个性状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余种群间差异不显着。日本稻蝗形态测量结果表明,中国种群在各个性状特征测量值上均大于菲律宾种群,且彼此差异显着。各稻蝗种群由于生活在不同的气候中,环境因素导致不同种群的稻蝗外部形态特征出现较明显的差异;地理屏障导致的种群隔离也是形成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日本稻蝗和小稻蝗TC种群在大部分性状上均与其他种群差异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也表明5个性状均与海拔高度呈现显着的正相关,说明体型较大、运动能力较强的稻蝗更有利于在高海拔环境中生存。5)对采自云南腾冲的一稻蝗属待定种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形态学结果显示,该物种具有稻蝗属物种的一般形态特征。主要差异在于,体长比日本稻蝗和中华稻蝗等物种为小,与小稻蝗长度相似,但体宽大于小稻蝗。前翅长与稻蝗属其它物种具有明显差异,长度仅达后足股节的一半。雄性肛上板形状与小稻蝗相似,但两侧无疣状突起,端部中央向后延伸,长大于宽,呈三角形。雌性下生殖板中央无凹槽,两侧无隆起的脊,末端无齿。对该物种进行线粒体DNA Cytb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并与从GenBank下载的9个稻蝗属物种Cytb序列进行比对,采用NJ、MP和ML方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系统进化树显示12个Oxya sp个体构成独立的支,证明该物种是稻蝗属一新种。6)基于稻蝗属物种及近缘属种的大量RAPD-PCR结果,筛选出稻蝗属物种特异性的RAPD条带,对特异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序列同源比对后设计特异引物,以稻蝗属不同物种和蝗总科其它物种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以随机引物S823扩增得到约650 bp的RAPD条带,这些条带在稻蝗属不同物种中序列高度同源,G+C含量大于15%,并富含大量的A、T重复区。基于同源区域设计的特异引物对稻蝗属物种可以扩增出目的条带,而对稻蝗属外的其它物种均无扩增条带。因此认为该条带属于稻蝗属特异RAPD条带,基于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可用于稻蝗属物种的快速分子鉴定。

杜娟,郭红珍,高宝嘉,袁一杨[7](2011)在《不同油松纯林中油松毛虫的遗传多样性及环境因素分析》文中指出采用AFLP技术对平泉县的2个油松纯林中油松毛虫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5组引物组合对90个样品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调查了2个油松林群落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纯林中松毛虫的遗传分化低于环境复杂的林分类型。运用POPGENE软件对2个油松毛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油松毛虫种群的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个油松纯林的油松毛虫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1.51%,总基因多样度Ht为0.259 6,基因流Nm为6.280 9,不同油松纯林中影响油松毛虫遗传多样性的各种环境因素中树高得分最高(0.473 6),说明2个油松毛虫种群之间基因交流非常强烈,林木生长状况是影响油松毛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油松林的立地条件也有一定影响,物种多度的影响较小。

高书晶,李东伟,刘爱萍,闫志坚,常秀青[8](2010)在《亚洲小车蝗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分析》文中指出采用等位酶电泳技术对亚洲小车蝗8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并对8种等位酶系统: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乙醇脱氢酶(ADH)、谷氨酸脱氢酶(GDH)、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腺苷酸激酶(AK)和己糖激酶(HK)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在亚洲小车蝗8个地理种群中共检测到14个基因位点,其中7个位点为多态位点,检测到25个等位基因;种群总体水平多态位点比率P=42.86%,平均有效基因数A=1.786,平均期望杂合度He=0.072,种群平均遗传距离为0.069~0.235。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相关性。亚洲小车蝗8个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086,基因流Nm=3.142,表明亚洲小车蝗种群间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及基因交流。

王兴红[9](2009)在《松毛虫对环境适应性的基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AFL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不同温度、湿度下的3种松毛虫种群和2种林分类型下的油松毛虫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并找到3种松毛虫与温度、湿度相关的特异性条带,以及松毛虫与不同林分类型相关的特异性条带,并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研究结果如下:①本试验以油松毛虫为材料,建立了适合松毛虫基因组DNA研究的AFLP体系。用优化的AFLP反应体系,以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为材料筛选引物,从81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组合。②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中存在于种群内的基因多样度HS为0.0895,不同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7623,即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种群总的遗传多样性的76.23%,小部分变异存在于种群内(23.77%)。不同松毛虫种群之间的基因流Nm为0.1559,说明种群之间基因交流不强烈,无法有效抵消遗传漂变所引起的种群分化。聚类结果表明,油松毛虫与马尾松毛虫相聚为一类,在与赤松毛虫聚在一起。不同林分类型中油松毛虫种群的总基因多样度HT为0.3550,其中存在于种群内的基因多样度HS为0.2722,不同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332,即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种群总的遗传多样性的23.32%,大部分变异存在于种群内(76.68%),说明油松毛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群之间基因交流强烈,种群间的分化程度较低。③分别构建了油松毛虫、赤松毛虫、马尾松毛虫和混交林中油松毛虫的基因组DNA混合池,采用81对Pst I /Taq I引物组合,对4个基因池进行AFLP扩增,获得了松毛虫与环境有关的2个分子标记MW和SC。在引物P1-T4中,观察到了1条马尾松毛虫所特有的多态性DNA片段,标记为MW,56bp;在P7-T9引物组合中,又观察到了1条赤松毛虫所特有的多态性DNA片段,标记为SC, 124bp。对以上2个标记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这2个标记的准确率达100%。将2个特异性DNA片段克隆到T-Easy载体上,进行测序。通过BLAST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这些序列是新的未见报道的序列。

袁一杨[10](2008)在《不同林分类型油松毛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DNA分析(AFLP)技术县对平泉县的1个油松—落叶松混交林和2个油松纯林中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根据扩增图谱,运用POPGENE软件对松毛虫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调查了3个油松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林分郁闭度、油松毛虫发生程度、坡度及坡向。应用稀释热法和半微量开式法测量了3个群落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的含量。根据调查结果,应用DPS V7.05软件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并对不同环境因素对油松毛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影响的程度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建立了适合于油松毛虫研究的AFLP体系,应用此体系,从50对油松毛虫近缘种的AFLP引物中筛选重复性、稳定性和多态性都较好的5对引物对3个油松毛虫种群的135个DNA样品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46条可分辨的DNA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124个。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种群间的分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变异仅占一小部分。林分类型是影响油松毛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因素。油松纯林的两个遗传多样性指数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均大于油松—落叶松混交林,生存于两个油松纯林中的油松毛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均大于生存于混交林的油松毛虫种群。用DPS V7.05软件对不同油松纯林中影响油松毛虫遗传多样性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林木生长状况是影响油松毛虫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并且林地的立地条件对其也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其影响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无法判断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混交林对油松毛虫种群之间的基因流有较大影响,混交林中的油松毛虫种群与两片纯林之间的基因流均小于两片纯林之间的基因流。物种多度较大的纯林与混交林之间的油松毛虫基因流小于物种多度较小的纯林与混交林之间的油松毛虫基因流,由此可以看出油松毛虫种群之间的基因流大小与油松林的物种多度呈反相关。

二、宽翅曲背蝗两个地理种群等位酶的比较(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翅曲背蝗两个地理种群等位酶的比较(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亚洲小车蝗
        1.1.1 亚洲小车蝗概述
        1.1.2 亚洲小车蝗生活史和习性
        1.1.3 亚洲小车蝗的研究进展
    1.2 遗传多样性
        1.2.1 遗传多样性含义
        1.2.2 遗传多样性形成的机制
        1.2.3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及在昆虫中的应用
    1.3 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4 试验思路、目的意义、实验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试验思路
        1.4.2 目的意义
        1.4.3 实验内容
        1.4.4 技术路线
2 亚洲小车蝗样本保存方法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样本的液氮速冻
        2.1.3 DNA的提取
        2.1.4 电泳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3.1 不同保存方法对DNA提取的影响
        2.3.2 蝗虫标本的DNA降解
    2.4 小结
3 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3.1.5 DNA的提取
        3.1.6 微卫星引物
        3.1.7 PCR扩增反应体系
        3.1.8 PCR扩增反应条件
        3.1.9 PCR产物电泳检测
        3.1.10 电泳结果的银染
        3.1.11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亚洲小车蝗种群在8个微卫星微点的遗传多样性
        3.2.2 亚洲小车蝗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3.2.3 亚洲小车蝗种群的聚类分析
        3.2.4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亚洲小车蝗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
        3.3.2 亚洲小车蝗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3.3.3 聚类分析及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3.4 小结
4 基于rDNA部分序列的亚洲小车蝗遗传多样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4.1.5 基因组DNA提取
        4.1.6 目的基因扩增引物
        4.1.7 PCR扩增反应体系
        4.1.8 PCR扩增反应条件
        4.1.9 PCR产物电泳检测
        4.1.10 产物序列测定及序列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序列碱基组成分析
        4.2.2 亚洲小车蝗种群内遗传多样性分析
        4.2.3 亚洲小车蝗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4.2.4 单倍型分析
        4.2.5 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序列分析
        4.3.2 聚类分析
        4.3.3 种群间遗传分化
        4.3.4 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4.4 小结
5 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主要仪器
        5.1.3 主要试剂
        5.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5.1.5 基因组DNA提取
        5.1.6 ISSR引物的筛选
        5.1.7 PCR扩增反应体系
        5.1.8 PCR扩增反应条件
        5.1.9 PCR产物电泳检测
        5.1.10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7条ISSR引物对15个亚洲小车蝗PCR扩增结果
        5.2.2 亚洲小车蝗种群内遗传多样性
        5.2.3 亚洲小车蝗种群间遗传分化
        5.2.4 亚洲小车蝗15个种群间的聚类分析
        5.2.5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5.3 讨论
        5.3.1 亚洲小车蝗种群内遗传多样性
        5.3.2 亚洲小车蝗种群间遗传分化
        5.3.3 聚类分析及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结论
        6.1.1 蝗虫样本保存方法的试验
        6.1.2 内蒙古亚洲小车蝗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6.1.3 亚洲小车蝗rDNA部分序列分析
        6.1.4 内蒙古亚洲小车蝗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1 亚洲小车蝗的采集
附图2 部分亚洲小车蝗个体rDNA序列测序结果
附图3 本研究所测亚洲小车蝗及对照蝗虫rDNA部分序列碱基组成
作者简介

(2)内蒙古5种草原蝗虫生长发育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5种草原蝗虫发育历期的比较
    2.2 5种草原蝗虫的体长的比较
3 讨论

(3)内蒙古主要草原蝗虫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遗传多样性概述
        1.1.1 遗传多样性概念
        1.1.2 遗传多样性形式和来源
        1.1.3 昆虫遗传多样性的原因
        1.1.4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2 分子标记在蝗虫中的应用
    1.3 微卫星概述
        1.3.1 微卫星DNA简介
        1.3.2 微卫星DNA标记
        1.3.3 微卫星标记在蝗虫中的应用
    1.4 DNA序列分析
        1.4.1 线粒体DNA概述
        1.4.2 线粒体DNA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的结果
        2.2.1 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2.2.2 正交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2.2.3 各组分对SSR-PCR反应的影响
        2.2.4 SSR-PCR程序退火温度的筛选
        2.2.5 SSR优化反应体系的建立
    2.3 SSR反应体系的验证
    2.4 讨论
3 内蒙古主要草原蝗虫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数据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3.2.2 SSR引物筛选结果
        3.2.3 SSR标记的多态性扩增结果
        3.2.4 遗传多样性分析
        3.2.5 遗传分化分析
        3.2.6 聚类分析
    3.3 讨论
        3.3.1 PCR扩增条件
        3.3.2 基因组DNA的提取
        3.3.3 关于SSR-PCR胶的判读
        3.3.4 蝗虫的遗传多样性
        3.3.5 蝗虫的遗传分化
        3.3.6 聚类分析
4 内蒙古主要草原蝗虫的线粒体16S rDNA序列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CR结果分析
        4.2.2 数据描述
        4.2.3 分子系统树
    4.3 讨论
        4.3.1 16S rDNA基因在蝗虫亲缘关系研究中的有效性
        4.3.2 11种蝗虫之间的16S序列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4)宽翅曲背蝗SSR反应体系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宽翅曲背蝗基因组DNA的提取
        1.2.2 引物筛选及SSR-PCR扩增
        1.2.3 SSR反应体系的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2.2 正交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2.3 宽翅曲背蝗SSR优化反应体系的建立
    2.4 SSR反应体系的验证
3 讨论

(5)科尔沁平原丘陵草甸草原蝗虫群落结构及亚洲小车蝗、黄胫小车蝗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草原蝗虫的研究概况
        1.1 草原蝗虫的地理分布
        1.2 草原蝗虫群落结构
        1.3 放牧干扰等对草原蝗虫群落的影响
        1.4 蝗虫的种群遗传分化
        1.5 草原蝗虫生态阈值与经济阈值的研究
        1.6 草原蝗虫的防治
    2 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
        2.1 等位酶
        2.2 RAPD
        2.3 RFLP
        2.4 AFLP
        2.5 mtDNA
        2.6 微卫星分子标记
        2.7 ISSR
        2.8 MP-PCR
        2.9 SNP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科尔沁草原蝗虫群落组成及区系地理成分
    1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概况
        1.3 调查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蝗虫种类组成
        2.2 区系地理成分
    3 讨论
第三章 科尔沁草原蝗虫群落的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及样地设置
        1.2 调查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时间结构
        2.2 空间结构
    3 讨论
第四章 科尔沁草原蝗虫群落多样性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及样地设置
        1.2 调查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蝗虫群落的多样性
        2.2 蝗虫群落的相似性
    3 讨论
第五章 科尔沁草原蝗虫群落集团结构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及样地设置
        1.2 数据采集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集团的划分
        2.2 PCA结果
        2.3 生态位宽度
        2.4 生态位重叠
    3 讨论
第六章 科尔沁草原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及样地设置
        1.2 调查方法
        1.3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被调查结果
        2.2 蝗虫调查结果
        2.3 群落多样性
    3. 讨论
第七章 黄胫小车蝗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分析
    第一节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黄胫小车蝗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1.4 引物筛选
        1.5 反应体系的建立
        1.6 电泳检测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 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2.3 ISSR—PCR扩增结果
        2.4 遗传多样性
        2.5 遗传相似性
        2.6 遗传距离
        2.7 遗传分化
    第二节 基于线粒体CO Ⅰ和Cyt6基因序列的黄胫小车蝗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1.4 PCR扩增和产物测序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电泳检测及测序结果
        2.2 碱基组成及序列变异
        2.3 单倍型分析
        2.4 单倍型系统进化分析
        2.5 遗传多样性及中性检验
        2.6 遗传分化分析
        2.7 分子变异分析
        2.8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
    第三节 讨论
        1 分子标记的选择
        2 单倍型分析
        3 遗传多样性
        4 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第八章 亚洲小车蝗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1.4 引物筛选
        1.5 反应体系
        1.6 电泳检测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ISSR—PCR扩增结果
        2.2 遗传多样性
        2.3 遗传相似性
        2.5 遗传距离
        2.6 遗传分化
    3 讨论
第九章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6)稻蝗属遗传多样性及其生态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学
    1.1.1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1.1.2 种群遗传学
1.2 生物地理学和分子系统地理学
    1.2.1 生物地理学
    1.2.2 系统地理学
1.3 种群遗传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3.1 形态学标记
    1.3.2 细胞学标记
    1.3.3 生化标记
    1.3.4 分子标记
1.4 稻蝗属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1.4.1 稻蝗属物种概述
    1.4.2 稻蝗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软件分析
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分析软件 第三章 日本稻蝗种群遗传分化与寄主植物的相关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模板DNA的提取与检测
    3.2.2 模板DNA的限制性酶切和接头连接
    3.2.3 预扩增反应
    3.2.4 选择性扩增反应和程序
    3.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2.6 数据统计
    3.2.7 软件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日本稻蝗种群遗传多样性
    3.3.2 种群遗传结构
3.4 讨论 第四章 基于线粒体COI序列的东南亚日本稻蝗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学研究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4.2.2 COI序列的扩增回收和序列测定
4.3 结果
    4.3.1 日本稻蝗种群遗传多样性
    4.3.2 日本稻蝗种群遗传结构
4.4 讨论
    4.4.1 日本稻蝗种群遗传多样性
    4.4.2 日本稻蝗种群遗传结构
    4.4.3 日本稻蝗种群扩张历史 第五章 东南亚三国小稻蝗种群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学研究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5.2.2 COI序列的扩增回收和序列测定
    5.2.3 AFLP分析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COI数据结果
    5.3.2 AFLP分析结果
5.4 讨论
    5.4.1 小稻蝗种群遗传多样性
    5.4.2 小稻蝗生物地理学和种群遗传结构
    5.4.3 小稻蝗种群扩张历史 第六章 基于形态性状的小稻蝗和日本稻蝗生物地理学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性状的选择
6.2 数据处理
    6.2.1 虫体测量值比较
    6.2.2 单因素方差分析
    6.2.3 相关性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小稻蝗形态结果
    6.3.2 日本稻蝗形态结果
    6.3.3 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6.4 讨论 第七章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片段的云南腾冲稻蝗属—待定种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研究
7.1 实验材料
7.2 形态描述
7.3 系统发育关系
    7.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7.3.2 Cytb序列PCR扩增体系
    7.3.3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和回收
    7.3.4 数据分析与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7.4 讨论 第八章 稻蝗属特异性SCAR分子标记的鉴定
8.1 材料
    8.1.1 供试昆虫
    8.1.2 引物
8.2 方法
    8.2.1 蝗虫基因组DNA的提取
    8.2.2 RAPD引物S823的PCR扩增及检测
    8.2.3 克隆和序列分析
    8.2.4 特异引物的设计及PCR鉴定
8.3 结果与分析
    8.3.1 RAPD-PCR扩增结果
    8.3.2 目的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8.3.3 特异PCR扩增
8.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不同油松纯林中油松毛虫的遗传多样性及环境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调查方法
    1.3 土壤氮和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1.5 AFLP分析
        1.5.1 酶切与连接
        1.5.2 PCR扩增
    1.6 变性聚丙酰胺凝胶电泳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扩增结果
    2.2 遗传多样性
    2.3 遗传结构和基因流
    2.4 影响油松毛虫遗传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
    2.5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8)亚洲小车蝗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等位酶电泳
        1.2.1 样品处理
        1.2.2 电泳及染色
    1.3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亚洲小车蝗8个地理种群的等位酶酶谱分析
    2.2 亚洲小车蝗8个地理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
    2.3 亚洲小车蝗8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2.4 亚洲小车蝗8个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3 讨 论

(9)松毛虫对环境适应性的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昆虫对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1.2 AFLP 技术的应用
        1.2.1 AFLP 技术的原理
        1.2.2 基于AFLP 技术基础上的基因分离
    1.3 松毛虫研究进展
        1.3.1 不同环境条件的松毛虫研究进展
        1.3.2 松毛虫分子水平的研究
        1.3.3 松毛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的松毛虫种群
        2.1.1 油松毛虫种群
        2.1.2 赤松毛虫种群
        2.1.3 马尾松毛虫种群
        2.1.4 研究地区概况
    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试剂
    2.4 主要溶液的配置
    2.5 松毛虫的采集处理
    2.6 松毛虫DNA 的提取及检测
        2.6.1 松毛虫DNA 的提取
        2.6.2 松毛虫样品纯度和浓度的检测
    2.7 松毛虫AFLP 体系的建立
        2.7.1 基因组DNA 酶切
        2.7.2 酶切产物的连接
        2.7.3 预扩增
        2.7.4 选择性扩增
        2.7.5 引物的筛选
        2.7.6 松毛虫特异性条带的筛选
        2.7.7 变性聚丙烯酰铵的制备
    2.8 松毛虫与环境相关的AFLP 目标片段的获得
        2.8.1 凝胶上回收多态性DNA 片段
        2.8.2 目标片段的回收纯化
        2.8.3 目标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2.8.4 目的片段的克隆
    2.9 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2.9.1 AFLP 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2.9.2 Shannon-wiener 信息指数
        2.9.3 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H 和遗传分化系数GST(Nei)
        2.9.4 目的片段的测序与序列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松毛虫基因组DNA 的提取质量
    3.2 预扩增体系
        3.2.1 T4 连接酶不同用量对预扩增的影响
        3.2.2 Mg~(2+)浓度对预扩增的影响
        3.2.3 dNTP 浓度对预扩增的影响
        3.2.4 引物不同浓度对预扩增的影响
        3.2.5 预扩增体系
    3.3 选择性扩增体系
        3.3.1 模板不同用量对选择性扩增的影响
        3.3.2 Mg~(2+)浓度对选择性扩增的影响
        3.3.3 dNTP 浓度对选择性扩增的影响
        3.3.4 引物不同浓度对选择性扩增的影响
        3.3.5 Taq DNA Polymerase 不同用量对选择性扩增的影响
        3.3.6 选择性扩增体系
    3.4 引物的筛选
    3.5 特异性条带的筛选
    3.6 筛选标记的个体鉴定
    3.7 特异DNA 片段的回收与纯化
    3.8 多态DNA 的克隆与测序
    3.9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变异
        3.9.1 不同引物扩增结果
        3.9.2 遗传多样性
        3.9.3 遗传结构和基因流
4 结论
5 讨论
    5.1 松毛虫DNA 的提取
    5.2 AFLP 体系的摸索
        5.2.1 内切酶
        5.2.2 扩增条件的摸索
    5.3 AFLP 电泳与银染
    5.4 基因组DNA 混合池的构建
    5.5 差异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5.6 松毛虫种群的适应性
    5.7 关于不同林分类型中油松毛虫与环境相关的特异性条带的筛选
    5.8 松毛虫与环境相关的特异性条带的筛选的思考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10)不同林分类型油松毛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1.1.1 分子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
        1.1.2 分子生态学在害虫管理中的应用
        1.1.3 AFLP技术在昆虫生态学的应用
    1.2 昆虫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1.3 昆虫种群分化研究进展
    1.4 松毛虫研究进展
    1.5 科学问题的提出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油松毛虫种群
    2.2 研究地区概况
    2.3 仪器与试剂
        2.3.1 实验仪器
        2.3.2 实验试剂
        2.3.3 主要溶液的配置
    2.4 实验方法
        2.4.1 调查方法
        2.4.2 土壤氮和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2.4.3 油松毛虫的采集处理
        2.4.4 油松毛虫DNA的提取及检测
        2.4.5 模板DNA的双酶切
        2.4.6 酶切产物的连接
        2.4.7 预扩增
        2.4.8 选择性扩增
        2.4.9 变性聚丙烯酰铵的制备
        2.4.10 电泳
        2.4.11 银染程序
    2.5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2.5.1 林分条件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5.2 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2.5.3 AFLP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2.5.4 主成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油松林的物种多度和林分状况
        3.1.1 油松林的物种多度
        3.1.2 油松林的林分状况
    3.2 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
        3.2.1 土壤有机质含量
        3.2.2 土壤全氮含量
    3.3 油松毛虫的遗传多样性
        3.3.1 DNA的检测
        3.3.2 AFLP反应体系的分析
    3.4 影响油松毛虫遗传多样性的环境因素分析
        3.4.1 3个油松林影响油松毛虫遗传多样性的环境因素分析
        3.4.2 2个油松纯林影响油松毛虫遗传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
4 讨论
    4.1 DNA的提取与检测
    4.2 AFLP反应体系及产物的染色技术
        4.2.1 内切酶
        4.2.2 接头的连接
        4.2.3 引物的选择碱基数
        4.2.4 AFLP反应产物的染色技术
    4.3 AFLP扩增多态性
    4.4 油松毛虫的遗传多样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四、宽翅曲背蝗两个地理种群等位酶的比较(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韩海斌.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2]内蒙古5种草原蝗虫生长发育的比较[J]. 徐亚勋,庞保平,赵建兴,王晓燕,刘友山,张金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3]内蒙古主要草原蝗虫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D]. 张敏哲.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8)
  • [4]宽翅曲背蝗SSR反应体系的优化[J]. 张敏哲,庞保平,周晓榕,常静,韩海斌.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5]科尔沁平原丘陵草甸草原蝗虫群落结构及亚洲小车蝗、黄胫小车蝗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D]. 孙嵬. 沈阳农业大学, 2013(11)
  • [6]稻蝗属遗传多样性及其生态适应[D]. 李涛. 山西大学, 2011(06)
  • [7]不同油松纯林中油松毛虫的遗传多样性及环境因素分析[J]. 杜娟,郭红珍,高宝嘉,袁一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1)
  • [8]亚洲小车蝗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分析[J]. 高书晶,李东伟,刘爱萍,闫志坚,常秀青. 生态学杂志, 2010(10)
  • [9]松毛虫对环境适应性的基因分析[D]. 王兴红. 河北农业大学, 2009(10)
  • [10]不同林分类型油松毛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D]. 袁一杨.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蝗科两个地理种群中等位酶的比较(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