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几点认识

关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几点认识

一、对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几点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邱德峰[2](2018)在《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建构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这也就意味着学习不再是学校脉络中的专属活动,而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无处不在的贯穿于人一生当中的事业。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科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学习变的更加地便捷、触手可及,个体只需要一台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对地地获取任何所想要的海量信息。在这种科技日新月异,学习灵活、个性及多元的社会境脉下,人人都将具有一重新的身份—学习者,学习者身份(learner identity)将是终身学习时代最为显着的身份标识。然而,审视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其总是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终身学习社会愿景的达成。一方面,学校仍旧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大工业时代的特征,学生的培养仍以封闭、固定、统一的方式为主,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学生的学习,教师主导着整个教学的话语和实施,学生学习渐渐成了一种例行公事。而为了能够主动把握科技时代的机遇,应对个性、多元的终身学习型社会带来的挑战,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关键举措就在于要促使“学生”向“学习者”的转变,建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从理论层面去解答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建构问题,也即尝试从理论层面探究如何促使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建构。而此目的可转换为对(1)学习者身份是什么,它有哪些价值;(2)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依据是什么;(3)学习者身份具有哪些特征和结构要素;(4)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受哪些因素影响;(5)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有哪些建构策略或路径等问题的回答。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分析主要体现在对学习者身份的概念意涵和价值、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立论依据、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特征和基本结构要素(也包括理论模型的建构)等方面的分析。而实证研究则体现在以访谈和叙事研究的方式对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具体研究思路如下:首先,通过对学习和身份相关理论的分析和研究,寻找学习和身份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理解学习者身份的概念意涵及价值;其次,从学生学习的社会背景、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以及学习方式及情景的变革等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实比照,建立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依据;再次,回到学习和身份的基本理论本身,通过对二者最为核心的本质要素进行分析挖掘,寻找学习者身份的基本结构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学习者身份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随之,籍由访谈和叙事的方式,以二东、春丽、夏荷、常青等四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框架,对他们学习及生活中的经历、故事进行分析,理解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建构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后发现:认知感(sense of recognition)、动机和情感(motives&emotions)、意义(meaning)、话语及行为(discourse&action)、归属感(belongingness)以及已有学习经历(previous learning experiences)等六个元素是构成学习者身份的基本结构要素,同时也是建构学习者身份理论模型的基础。而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在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形成过程中,学习者身份的结构要素都发生了一定地变化:(1)认知感:从典型的学生到自主的学习者;(2)动机和情感: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外部动机走向内外动机结合;(3)学习意义:从无意义感到有意义感,从他人的意义到自我的意义,从表层的意义到深层的意义;(4)话语和行为:从被动到主动,从服从到自主;(5)归属感:更加多元、复杂和稳定;(6)已有学习经历:从以正式学习经历为主走向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经历相结合。而在影响因素方面,个人层面,如人格特质、学业成就、身份防御;教师层面,如教师认知、教师关注、师生关系、教师评价;同侪层面,如同侪关系;学校层面,如学校文化、班级规模;社会层面,如学习环境、技术条件等都对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建构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论包括:(1)作为学习者的认知感(sense of recognition as a learner)是构成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核心;(2)由接受“他人认知”到建构“自我认知”是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实质;(3)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意味着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形成;(3)由关注学习本身到关注人的发展是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标识;(4)已有主观学习经历是学习者身份建构的前提基础;(5)教师是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建构中的“重要他人”;(6)“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可以被用来描述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形成轨迹。最后,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建构策略可籍由以下五个部分来实现:第一,转变教育主体的角色认知;第二,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第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第四,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支持与配合;第五,基于福柯自我技术的实践。

王红[3](2018)在《习近平学习思想及其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十三多亿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真正达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必须把学习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为此,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的目标。习近平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围绕“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在多个重要讲话中给出了具体阐释,形成了习近平学习思想。习近平学习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国家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习近平学习思想进行系统阐释: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点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思想对习近平的学习思考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其形成的理论渊源,同时习近平学习思想可分成萌芽期、形成期、成熟和发展期。第三部分,系统阐述习近平学习思想的内容。学习目的:立足现代性与时代性,点出学习是坚定中华民族共同理想“中国梦”的智力支撑,依靠“中国梦”将学习的主体进一步扩大到全体社会成员,再次点明学习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大国的需要,最后,学习是国家积极应对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学习内容:立足岗位需求和本领增长需求,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以“传承”、“古为今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和创新的态度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学习各方面知识,还要做好“向书本、实践学习”、“向群众、专家学习”和“向外国学习,”。学习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方向,坚持勤学善思、学以致用,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重视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利用好学习时间。第四部分,论述习近平学习思想的价值。其理论价值是: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色彩,对加快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指导意义;其实践价值是:从个人、社会、国家、国际层面点明,习近平学习思想为个人时不待我的学习树立榜样和点明方向,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大国奠定理论基础,为治国理政、“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源泉,为文明“走出去”和“引进来”加强推力。结语,习近平学习思想的创新原因在于:更加开放的中国赋予习近平学习的国际视野以及学习态度的开放性;更加自信的中国赋予习近平学习认识的全面性以及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更加注重学习的中国赋予习近平学习的自觉性以及学习认识的全面性。

赵小段,刘楚佳[4](2017)在《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回顾、反思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开展十多年来,在政策引导、机制创新、组织建设、内涵建设等方面采取了诸多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新了学习型社会建设模式,有力地推进了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展望未来,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还需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刘芸[5](2017)在《我国学分银行研究现状分析:知识图谱的视角》文中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学分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也被称作终身学习“立交桥”,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保证和技术支撑。学分银行本质上是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的体系,其核心部分又称为资历框架或者资格框架,是在科学学习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下对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积累和互认,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途径。学分银行是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路径。本研究以2003-2016年期间CNKI数据库中有关学分银行的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研究、文献计量、内容分析、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主要运用Excel进行文献统计分析,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作为生成知识图谱的工具,对学分银行领域研究的“出版年限、知识主体、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揭示了我国学分银行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走势,并在此基础上为国内学分银行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李中亮[6](2016)在《“十二五”期间成人教育科研的学术精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二五"期间,我国成人教育科研得到了繁荣和发展,取得了众多的学术精品。本文依据"十二五"期间学者发表的成人教育学术论文和出版的学术着作,对成人教育科研的优秀成果进行述评。

王学珍[7](2013)在《学习型城市建设协同运行机制的障碍与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建设"学习型城市"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具体落实,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创新,是动员、协调、组织、实施各个功能协同运行的统一。目前,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了不少重要进展和实际成效,但也面临着共识断裂、协同运行难、体制机制不完善等诸多挑战和风险。为此,需要城市强有力地发挥主体作用,只有从充分动员、统筹协调、整体组织、广泛实施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并协同运行,才能保障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真正形成。

万奎[8](2012)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和国家兴盛之要。中国共产党高擎学习的旗帜,在学习中立党,在学习中兴党,以学习为强大的引擎,推动党和民族事业的繁荣发展。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把自身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形势变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高度自觉。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时代背景、理论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思想来源、哲学基础、内在机制、路径选择、历史考察、基本经验、建设方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力求对党建理论尤其是对党的学习理论发展作出一份贡献。第一章探讨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基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而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理论结晶,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支撑、解决党内现实问题和为世界推动可持续发展树立榜样。第二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首先在探讨“学习”、“学习型政党”等范畴的基础上,阐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其次,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六个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科学学习理念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健全学习机制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能够在学习中反省和自我完善的政党。再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实践、群众和历史三个维度来检验其建设的成效。第三章分析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来源和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思想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学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共三代领导人有关政党学习的重要论述,中国古人有关学习的经验总结,国外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理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历史起点、以科学的实践观为认识工具、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第四章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内在机制与路径选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内在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内在动力机制可以分为主体动力、客体动力和根本动力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促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在生成。党的历史发展表明,政治领袖的学习自觉和强力推动,以及党员学习全员化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基本路径。第五章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史、奋斗史,亦是一部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学习史、探索史。从总体上看,这一历史的演进历程可分为“迷惘彷徨的岁月”、“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初期”、“世纪之交”、“战略机遇期”六个阶段。通过对这一历史演进脉络的深入思考,得出几点启示:第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紧密结合;第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第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紧密结合;第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立足于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五,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使党员干部成为率先学习的典范和楷模;第六,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加强科学、高效、强有力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第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始终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风;第八,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以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第六章总结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90多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十分必要的,这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规律性认识、增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自觉性和开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是:第一,明确学习使命,牢牢把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方向;第二,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第三,拓展学习阵地,整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学习资源;第四,健全学习制度,保障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顺利推进;第五,重视学风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效。第七章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可靠的组织基础和不竭的前进动力,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切入点和抓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和最佳切入点,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机制和培育学习文化。最后,笔者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尚待破解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顾训宝[9](2012)在《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学习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任务。而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我们党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一方面在实践中摸索,另一方面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历史中汲取有益经验。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执政党学习思想。深入研究列宁的这一思想,就是为了给正在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一是文本解读法。笔者通过认真研读列宁全集、列宁文稿、苏共决议汇编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着文本,力求客观、全面、准确地解读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真谛。二是分析归纳法。首先力求深入细致地分析列宁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然后通过系统归纳,抽取去规律性的东西,供后人借鉴。三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做到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也从哪里开始。四是思想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法。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形成,有着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的时代背景,而且还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学习的相关论述。其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了十月革命前的萌芽时期、国内战争时期的提出时期以及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形成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列宁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什么学习的问题。列宁认为这是推进国家政治建设、推动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等方面的需要。二是学习什么的问题。列宁认为,主要应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做经济工作的本领以及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等。三是如何学习的问题。列宁认为,在学习方法方面主要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系统有计划、深钻细研、独立思考以及采取批判的态度等;在推进学习的措施方面主要应充分发挥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工会的教育作用、图书馆的资源作用以及扫盲运动的推动作用等。列宁这一思想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理论创新;二是注重提高教师地位;三是注重向自己的错误学习;四是注重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这一思想为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永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与活力;二是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不断学习;三是引领全党的学习,需要创新学习理念;四是保障全党的学习,需要建构科学的运行机制等。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列宁的这一思想,并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毛泽东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邓小平要求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江泽民强调要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胡锦涛主张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视角创新,尝试从“执政党学习”这一视角对列宁的党建思想进行专题研究;二是内容创新,尝试对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三是方法创新,尝试采用思想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力求既能直观展现出列宁这一思想在横向上的理论体系,又能厘清它在纵向上的演进轨迹。

帅良余[10](2012)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为主题,重点研究学习型组织实践中的成人学习,分析成人通过学习所发生的个性变化和发展,以期反映当今成人学习的过程、方式和成效,努力揭示其中的相关特点、规律,从而更好地服务和指导成人学习的实践。一、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看,自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第一部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专着以来,西方国家经历了近二十多年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与此同时,其在我国也有十多年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经验积累。但总体而言,学习型组织是一项新生事物,因此,其理论本身需要丰富和完善。从成人学习的视角看,在成人教育学领域,有关成人学习的研究得到充分的重视,研究成果也较丰硕。但是,成人学习在传统成人教育体系之外的探索和发展往往被忽视。所以,论文注重在学习型组织条件下,研究成人学习、成人个性发展。从成人个性发展的视角看,通过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个性理论分析,使得个性以及成人个性发展与成人学习、学习型组织之间建立联系,为分析成人学习提供理论依据。二、论文研究的探索与创新本论文的探索与创新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主题体现创新理念。本研究着眼于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而学术界对于学习型组织理论能否与学习理论、学习型社会学说相融合,能否将这些理论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思考,还存在不同的观点。所以,论文研究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前提,立足成人教育学理论,思考成人学习与成人个性发展,这在国内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中,似乎不多,因此,研究主题具有创新意义。第二,本研究的多学科、多理论组合具有新颖性。在论文研究中运用了成人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对成人学习进行交叉性的探索。在成人教育学领域,这样的理论组合与应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第三,本论文的实际案例分析具有原创性、实用性。在研究中建立“三维度、六元素”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分析框架,并且将这个分析框架作为探索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表明这样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体现本研究的独创性。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笔者将其中的相关内容重新整理,在2012年《开放教育研究》杂志(CSSCI)第1期,发表了以“多视阈中的成人学习研究”为题的文章;在2012年《职教论坛》杂志(中文核心期刊)第10期,发表了以“组织学习文化研究,,为题的文章;在2011年《终身教育》杂志第9卷第4期,发表了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促进机关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为题的文章。三、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框架本论文以问题为导向设计研究主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多学科理论的综合应用。研究包括四个方面,共计十一章。一是研究的缘起、假设和方法。这部分共有两章,主要是发现问题,明确研究重点、方法和特点,提出论文研究的假设和构想。二是概念分析与文献综述。这部分共有两章,主要为前面的理论假设寻找理论根据,同时,研究各学科的内涵、特征,明确各学科的范畴与作用,为个案研究提供方法和工具。三是访谈与个案研究。这部分共有四章,分别对两家机关、两家企业,共8位成人学习者的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笔者实际走访了7个正在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的机关和企业,访谈了19位参与创建活动的成人学习者,根据研究需要,从其中遴选了8位成人学习者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通过个案分析,探索成人在组织学习中的某些特点和规律。四是对成人学习与成人个性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这部分共有三章,前两章是以前面的个案实例为基础,分析成人学习与成人个性的相互作用。最后一章,以访谈获得的信息为基础,针对创建中的不足,提出加强学习团队和组织学习文化建设的建议。

二、对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几点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现实呼唤
        (二)教学和学习二元关系的理性省思
        (三)学习方式及学习场域的变革驱动
        (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迫切需求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学生身份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学生身份的研究
        (三)关于学生身份的研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身份
        (二)学习者
        (三)学习者身份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学习者身份的意涵及教育价值探析
    一、学习和身份的相遇
        (一)教育:追寻完整之人的生命旅程
        (二)学习:由认知的发展走向意义的建构
        (三)身份:一种关怀自我的主体学习观
    二、学习者身份的概念意涵
        (一)学习实践:成为学习者的必由途径
        (二)主观学习经历:由标识到意义
        (三)学习者身份:对自我作为学习者意义的建构
    三、学习者身份的教育价值探析
        (一)学习者身份的内在价值
        (二)学习者身份的外在价值
第二章 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立论依据
    一、“学生”及“学习者”的辩证考究
        (一)“学生”由来的历史考究
        (二)现代教育中的“学生”
        (三)何谓“学习者”?
        (四)“学生”和“学习者”的异同
    二、学习空间及学习情境的现代性变革
        (一)作为传统学习空间的中的“学生”
        (二)作为现代学习空间中的“学习者”
        (三)“在打铁中成为铁匠”
    三、未来学校教育哲学的转向
        (一)由被动的“接受者”到主动的“建构者”
        (二)由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走向对“学习力”的关注
        (三)由“学生”到“学习者”转变
第三章 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理论模型
    一、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理论维度
        (一)学习者身份的个体及社会维度
        (二)学习者身份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三)学习者身份的稳定及变革维度
    二、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理论模型初探
        (一)已有学习理论对学习者身份建构的贡献
        (二)已有身份理论对学习者身份建构的贡献
        (三)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理论模型建构
    三、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理论模型示例
        (一)学习者身份的理论模型图像
        (二)学习者身份的结构要素关联
        (三)学习者身份的结构要素交叉分析
第四章 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形成过程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性质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
        (六)研究伦理
    二、研究实施
        (一)研究过程
        (二)分析架构
    三、研究发现
        (一)二东的故事
        (二)春丽的故事
        (三)夏荷的故事
        (四)常青的故事
    四、影响因素
        (一)个人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同侪层面
        (四)学校层面
        (五)社会层面
    五、讨论总结
        (一)核心主题分析
        (二)研究结论概述
第五章 学生作为学习者身份的建构路径
    一、转变教育主体的角色认知
        (一)教师认知的转变
        (二)学生认知的转变
        (三)基于师生机体的对话协商
    二、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
        (一)寻求互动中的教学权力平衡
        (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习的联系
        (三)厘定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四)归回学习者的固有学习责任
        (五)健全学习评估的目的和职能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
        (一)建立多元取向的学习目标
        (二)制定富于个性的学习计划
        (三)创设适宜的小班教学环境
        (四)寻求多重领域的策略支持
    四、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支持与配合
        (一)借力科技的多方支撑与协助
        (二)提倡学生参与学习路径定制
        (三)提供灵活及自主的课程选择
        (四)建立差异性的学习评估模式
    五、基于自我技术的学习者身份形塑
        (一)自我审查技术的应用实践
        (二)倾听技术的实践应用
        (三)质疑技术的实践应用
        (四)写作技术的实践应用
        (五)练习技术的实践应用
        (六)越界体验技术的实践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习近平学习思想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创新之处与不足
        1.3.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习近平学习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2.1 习近平学习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学习思想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习思想
        2.1.3 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学习思想
    2.2 习近平学习思想的发展历程
        2.2.1 萌芽期
        2.2.2 形成期
        2.2.3 成熟和发展期
第3章 习近平学习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学习目的:立足现实与时代的要求
        3.1.1 学习是坚定“中国梦”共同理想的智力支撑
        3.1.2 学习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大国的需要
        3.1.3 学习是国家积极应对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
    3.2 学习内容:立足适应职业与本领的需要
        3.2.1 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
        3.2.2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3.2.3 学习必备的各种知识
        3.2.4 向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和老干部学习
        3.2.5 “向书本、实践学习”、“向群众、专家学习”和“向外国学习”
    3.3 学习方法:立足科学与实践的检验
        3.3.1 学习方法的认识论基础
        3.3.2 全面阐述“如何学”
第4章 习近平学习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4.1 习近平学习思想的理论价值
        4.1.1 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学习的理论
        4.1.2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鲜血液
        4.1.3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
    4.2 习近平学习思想的实践价值
        4.2.1 为个人时不待我的学习树立榜样和指明方向
        4.2.2 为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大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4.2.3 为治国理政实践、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4.2.4 对文明的“走出去”和“引进来”具有推动作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回顾、反思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回顾:愿景与措施
    (一) 政府明确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愿景
    (二) 创新学习型社会的治理机制
        1. 多元主体参与模式
        2.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3. 多维协同科研引领模式
    (三) 创新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单元
    (四) 推进岭南特色的学习型社会内涵建设
二、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反思:创新与不足
    (一) 广州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创新之处
        1. 融合创新管理体制
        2. 创新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
        3. 打造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广州模式
    (二) 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存在的不足
        1. 统筹和协调力度有待加强
        2. 地方法规和政策推进滞后
        3. 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展望:努力方向
    (一) 完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联动机制
    (二) 健全学习型社会的法规保障
    (三)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人力、社区及智力资源

(5)我国学分银行研究现状分析:知识图谱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终身教育促进学分银行的发展
        1.1.2 教育政策提倡建设学分银行
        1.1.3 当前我国学分银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思路
2.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学分银行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我国学分银行探索历程
    2.2 理论基础
        2.2.1 终身教育理论
        2.2.2 学习型社会理论
3.研究设计
    3.1 概念界定
        3.1.1 学分与学分制的概念
        3.1.2 学习成果的概念
        3.1.3 学分银行制度的概念
        3.1.4 知识图谱概念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文献计量法
        3.2.3 内容分析法
        3.2.4 聚类分析法
        3.2.5 社会网络分析法
    3.3 研究框架
        3.3.1 设计思路研究设计
        3.3.2 学分银行研究技术路线
    3.4 数据来源与检索逻辑
        3.4.1 数据来源
        3.4.2 检索逻辑
        3.4.3 数据获取及检索结果
4.我国学分银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4.1 学分银行研究出版年限分析
        4.1.1 学分银行文献时间分布
        4.1.2 学分银行研究被引频次按年分布
        4.1.3 分析与讨论
    4.2 学分银行研究领域知识主体分析
        4.2.1 学分银行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分析
        4.2.2 学分银行研究作者知识图谱分析
        4.2.3 学分银行重点学术期刊分析
        4.2.4 学分银行高被引论文分析
        4.2.5 分析与讨论
    4.3 学分银行研究热点关键词分析
        4.3.1 学分银行研究热点关键词统计分析
        4.3.2 学分银行热点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4.3.2.1 2003-2007年学分银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4.3.2.2 2008-2012年学分银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4.3.2.3 2013-2016年学分银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4.3.2.4 2003-2016年学分银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4.3.3 分析与讨论
    4.4 学分银行研究前沿分析
        4.4.1 突变词统计分析
        4.4.2 突变词知识图谱分析
        4.4.3 分析与讨论
5.研究总结
    5.1 主要创新点
    5.2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学习型城市建设协同运行机制的障碍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主要进展和举措
    (一) 国外学习型城市建设主要进展和举措
    (二) 国内学习型城市建设主要进展和举措
二、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 认识障碍, 共识断裂
    (二) 体制障碍, 协同运行难
    (三) 实施障碍, 效果不一
三、学习型城市建设协同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 动员: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而充分动员
    (二) 协调: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而统筹协调
    (三) 组织: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而整体组织
    (四) 实施: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而广泛实施

(8)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起
        0.1.2 选题研究意义
    二、选题研究综述
        0.2.1 研究成果简介
        0.2.2 文献研究综述
        0.2.3 研究成果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0.3.1 研究方法
        0.3.2 研究路径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0.4.1 研究难点
        0.4.2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第一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时代背景
        1.1.1 世情: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1.1.2 国情: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
        1.1.3 党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发生深刻变化
    第二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与重要意义
        1.2.1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法的由来
        1.2.2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意义
        1.2.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内涵探析
        2.1.1 “学习”概念的本义及其演变
        2.1.2 “学习型政党”的内涵
        2.1.3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
        2.2.1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
        2.2.2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科学学习理念的政党
        2.2.3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政党
        2.2.4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政党
        2.2.5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健全学习机制的政党
        2.2.6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能够在学习中反省和自我完善的政党
    第三节 检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成效的标准
        2.3.1 用实践标准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效
        2.3.2 用群众标准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效
        2.3.3 用历史标准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效
第三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来源和哲学基础
    第一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来源透析
        3.1.1 思想来源之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学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1.2 思想来源之二:中共三代领导人有关政党学习的重要论述
        3.1.3 思想来源之三:中国古人有关学习的经验总结
        3.1.4 思想来源之四:国外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理论
    第二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哲学基础透析
        3.2.1 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历史起点
        3.2.2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认识工具
        3.2.3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内在机制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内在机制
        4.1.1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逻辑起点
        4.1.2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动力机制
        4.1.3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组织机制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路径选择
        4.2.1 政治领袖的学习自觉与强力推动
        4.2.2 党内学习全员化
第五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演进与理性思考
    第一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演进
        5.1.1 迷惘彷徨的岁月:在学习中立党
        5.1.2 革命战争时期: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
        5.1.3 新中国成立前后:重新学习,善于学习
        5.1.4 改革开放初期:善于重新学习,建立学习制度
        5.1.5 世纪之交:学习学习再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
        5.1.6 战略机遇期:推进集体学习制度化,建设学习型政党
    第二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性思考
        5.2.1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紧密结合
        5.2.2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
        5.2.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紧密结合
        5.2.4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保持统一
        5.2.5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使党员干部成为率先学习的典范和楷模
        5.2.6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加强科学、高效、强有力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
        5.2.7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始终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风
        5.2.8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以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第六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
        6.1.1 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是深化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要求
        6.1.2 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是增强党的建设自觉性的要求
        6.1.3 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是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的要求
    第二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
        6.2.1 明确学习使命,牢牢把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方向
        6.2.2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
        6.2.3 拓展学习阵地,整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学习资源
        6.2.4 健全学习制度,保障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顺利推进
        6.2.5 重视学风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效
第七章 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第一节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之基
        7.1.1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7.1.2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基础
        7.1.3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不竭的前进动力
    第二节 以科学的学习理念引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7.2.1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7.2.2 树立“全过程学习”的理念
        7.2.3 树立“团体学习”的理念
        7.2.4 树立“生存学习”的理念
        7.2.5 树立“全面发展学习”的理念
    第三节 以丰富的学习内容拓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领域
        7.3.1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7.3.2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3.3 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7.3.4 学习本职工作和现代化建设所需各方面知识
        7.3.5 学习党的历史发展和历史经验
    第四节 创新学习机制保障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
        7.4.1 强化学习动力机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先导
        7.4.2 革新学习组织机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
        7.4.3 健全学习实践机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落实
        7.4.4 完善学习保障机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保证
    第五节 培育学习文化巩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成果
        7.5.1 强化学习型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属性以凝聚共识
        7.5.2 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以陶冶情操
        7.5.3 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端正学风以检验忠诚度
        7.5.4 变“软任务”为“硬约束”以提升执行力
        7.5.5 以推动科学发展和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实绩考量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形成
    一、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 国际背景
        (二) 国内背景
    二、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思想
        (一) 以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无产阶级政党
        (二) 加强对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三)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四) 善于向自己的错误学习、向群众学习
    三、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形成的历史考察
        (一) 十月革命前:在斗争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 国内战争时期:在保卫红色政权的战争间隙中学习国家建设本领
        (三) 新经济政策时期:在和平环境中学习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
第二章 为什么学习:列宁论执政党学习的必要性
    一、推进国家政治建设的需要
        (一) 领导国家建设需要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二) 推进民主建设需要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二、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一) 实现电气化需要科学文化知识
        (二) 青年一代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任务需要学习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
        (一) 深刻认识脱离群众的危险
        (二) 反对官僚主义需要提高文化水平
        (三) 克服拖拉作风也需要努力学习
    四、培养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需要
        (一) 建设苏维埃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
        (二) 提高共产主义觉悟需要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
    五、扞卫新生苏维埃政权的需要
        (一) 新生苏维埃政权处于危险之中
        (二) 全党需要学会处理与战争相关的粮食、中农和军事专家等问题
第三章 学习什么:列宁论执政党学习的主要任务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一) 列宁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
        (二) 列宁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
        (三) 列宁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二、学会做经济工作
        (一)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迂回过渡方式
        (二) 学会利用资本主义
        (三) 学会经商
        (四) 学会经济核算
    三、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
        (一) 正确认识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
        (二)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第四章 如何学习:列宁论执政党学习的方法和措施
    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 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
        (二) 学习要有系统有计划
        (三) 学习要深钻细研
        (四) 学习要坚持独立思考
        (五) 学习要采取批判的态度
    二、健全学习的保障措施
        (一) 发挥党校的主阵地作用
        (二) 发挥工会的教育作用
        (三) 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作用
        (四) 发挥扫盲运动的推动作用
第五章 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特点
    一、注重理论创新
        (一)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优良品质
        (二) 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是其注重理论创新的生动体现
    二、注重提高教师地位
        (一) 积极争取广大教师为无产阶级政权服务
        (二) 深入揭穿资产阶级“学校可以脱离政治”的谎言
        (三) 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三、注重向自己的错误学习
        (一) 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
        (二) 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三) 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
        (四) 向自己的错误学习
    四、注重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
        (一) 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思想的提出
        (二) 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 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思想的发展
第六章 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启示
    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与活力
        (一) 苏东剧变,催人反思
        (二) 以史为鉴,加强学习
    二、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不断学习
        (一)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需要不断学习
        (二)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也需要不断学习
    三、引领全党的学习,需要创新学习理念
        (一)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 树立全员学习的理念
        (三)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四) 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
        (五) 树立全方位学习的理念
    四、保障全党的学习,需要建构科学的运行机制
        (一) 建构工作机制,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有效运行
        (二) 建构学习机制,确保全党学习活动有序开展
        (三) 建构督学促学机制,防止形式主义发生
        (四) 建构教育培训机制,塑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五) 建构约束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动力
        (六) 建构考核评估机制,彰显学习型政党建设效果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对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一、毛泽东: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
        (一)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二) 提高自身素养,克服本领恐慌需要学习
        (三) 理论、军事、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学
        (四) 学习要做到虚心、科学、多维
    二、邓小平: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
        (一) 领导国家建设、实现现代化需要学习
        (二) 加强理论、能力和素养等方面的学习
        (三) 学习要联系实际、尊重实践、放眼世界
    三、江泽民:创建学习型社会
        (一) 提高执政能力、践行“三个代表”需要学习
        (二) 要注重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
        (三) 端正学风,健全制度,推进理论创新
    四、胡锦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一) 适应时代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需要学习
        (二) 努力学习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切知识
        (三) 树立先进学习理念,加强组织与领导,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博士)
致谢

(10)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的缘起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面向学习主体的研究被忽视
        二、成人学习理论的应用未能得到深化
        三、成人学习成效的研究存在缺失
    第二节 研究主题的确定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一、基于学习型组织视角的研究意义
        二、基于成人学习视角的研究意义
        三、基于成人个性发展视角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方法和特点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设计
        二、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设计
        三、关于“成人学习”的研究设计
        四、关于“成人个性发展”的研究设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和实践资料的收集、查阅和整理
        二、个案研究
        三、访谈研究
        四、建立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的分析框架
        五、论文正文的有关说明
    第三节 研究特点
        一、务实性
        二、交叉性
        三、创新性
第三章 相关概念分析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
        一、彼得·圣吉的观点
        二、其他学者和实践者的观点
    第二节 成人学习
        一、成人
        二、学习
        三、成人学习
        四、成人学习者
    第三节 成人个性
        一、哲学研究中的个性
        二、心理学研究中的个性
        三、社会学中的个性
        四、教育学和学习理论中的个性
        五、成人个性发展
第四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学习型组织
        一、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
        二、学习型组织中的主要关系
        三、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四、学习型组织的分类
    第二节 关于成人学习
        一、成人学习的特性
        二、“三大理念”中的成人学习
        三、“学习型组织理念”中的成人学习
        四、“成人教育”中的成人学习
    第三节 关于个性与成人个性发展
        一、个性
        二、成人个性发展
    第四节 文献综述的归纳与分析框架概述
        一、文献综述的归纳
        二、分析框架中的六项元素
        三、分析框架的应用说明
第五章 创建学习型机关中的个案研究(上)
    第一节 X工商分局创建学习型机关概况
        一、精心组织,措施有力
        二、激发动力,重在实效
        三、学用结合,拓展成果
    第二节 个案研究之一:龚一楠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二、故事简述
        三、故事分析
    第三节 个案研究之二:桑叶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二、故事简述
        三、故事分析
第六章 创建学习型机关中的个案研究(下)
    第一节 Y法院创建学习型机关概况
        一、总体筹划,认真落实
        二、培育组织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创新学习载体,提高业务能力
    第二节 个案研究之一:倪申汉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二、故事简述
        三、故事分析
    第三节 个案研究之二:袁北仁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二、故事简述
        三、故事分析
第七章 创建学习型企业中的个案研究(上)
    第一节 M电器厂创建学习型企业概况
        一、宣传创建理念,建立学习制度
        二、领导带头示范,全员参与学习
        三、鼓励学习成果转化、促进学习发展
    第二节 个案研究之一:田建设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二、故事简述
        三、故事分析
    第三节 个案研究之二:戚冬梅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二、故事简述
        三、故事分析
第八章 创建学习型企业中的个案研究(下)
    第一节 N电信分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概况
        一、围绕“一个主线”,建立共同愿景
        二、培养“四个理念”,改善心智模式
        三、突出“三好”目标,鼓励自我超越
        四、建立IPTV项目攻关小组,倡导团队学习
    第二节 个案研究之一:盛鑫兰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二、故事简述
        三、故事分析
    第三节 个案研究之二:邢为民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二、故事简述
        三、故事分析
第九章 成人学习对于成人个性发展的作用
    第一节 “问题解决导向学习”对于成人个性发展的作用
        一、“问题解决导向学习”对于建构经验的作用
        二、“问题解决导向学习”对于拓展职业角色的作用
    第二节 “工作管理导向学习”对于成人个性发展的作用
        一、“工作管理导向学习”对于满足职业需要的作用
        二、“工作管理导向学习”对于完善职业兴趣的作用
    第三节 “文化建设导向学习”对于成人个性发展的作用
        一、“文化建设导向学习”对于深化自我认知的作用
        二、“文化建设导向学习”对于形成职业态度的作用
    第四节 “技能成长导向学习”对于成人个性发展的作用
        一、“技能成长导向学习”对于满足职业需要的作用
        二、“技能成长导向学习”对于深化自我认知的作用
第十章 成人个性发展对于成人学习的作用
    第一节 需要、兴趣及其发展对于成人学习的作用
        一、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对于学习的作用
        二、自尊需要对于学习的作用
        三、遵从组织需要对于学习的作用
        四、遵从社会需要对于学习的作用
        五、兴趣的发展对于学习的作用
    第二节 自我认知、经验及其发展对于成人学习的作用
        一、职业能力的自我认知对于学习的作用
        二、学习能力的自我认知对于学习的作用
        三、个人特长的自我认知对于学习的作用
        四、经验对于学习的作用
    第三节 职业角色、态度及其发展对于成人学习的作用
        一、职业角色领悟对于学习的作用
        二、职业角色实践对于学习的作用
        三、职业角色评价对于学习的作用
        四、职业角色规范对于学习的作用
        五、职业角色建设对于学习的作用
        六、态度对于学习的作用
第十一章 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建议——基于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的视角
    第一节 加强学习团队建设
        一、学习团队的主要含义
        二、学习团队的沟通交流对于成人学习和个性发展的作用
        三、学习团队的建设
    第二节 加强组织学习文化建设
        一、组织学习文化的含义
        二、组织学习文化的培育对于成人学习和个性发展的作用
        三、组织学习文化的建设
附件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对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几点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建构研究[D]. 邱德峰. 西南大学, 2018(05)
  • [3]习近平学习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 王红.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4]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回顾、反思与展望[J]. 赵小段,刘楚佳. 开放学习研究, 2017(06)
  • [5]我国学分银行研究现状分析:知识图谱的视角[D]. 刘芸.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6]“十二五”期间成人教育科研的学术精品[J]. 李中亮. 当代继续教育, 2016(02)
  • [7]学习型城市建设协同运行机制的障碍与构建[J]. 王学珍.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3(05)
  • [8]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D]. 万奎. 南开大学, 2012(06)
  • [9]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研究[D]. 顾训宝.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10]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研究[D]. 帅良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关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几点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